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

2022-08-22

第一篇: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

关于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儿童,训练起 来难度更大。但是,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法,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是能使自己的学生发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

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童声训练的基本原则;二是童声合唱的声音基本要求——集中、统

一、清澈、甜美。

少年儿童(本文以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为例)正 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无论身高、体重、生理和心理状况都与成年人大不相同,特别是儿童的声带非常稚嫩,且具有清脆、明亮的童声特色。因此,童声合唱的声音 训练与成年人的训练原则上就有较大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拿成年人的声音训练方法去训练少年儿童,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甚至会误人子弟。童声训练的基本原 则应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集中、扩大和美化其童声。

那么,第二个应把握的是按照什么目标来调教童声合唱的声音。这就是,如何使众多的合唱队员的声音集中、靠拢、统一。变声期前的男孩、女孩其音色一样,主要是能否训练出歌唱的(用科学的发声法发出的,可塑性较强的,具有一定表现力的)声音。还要削弱其个性,增强其共性,发出深远、明亮的群声和清纯、悦耳、的和声。

童 声训练,我是先从训练“呼吸”开始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有位大师告诫说:“会了歌唱的气息就会了歌唱的技术的一半”。首先训练“呼吸”的好处是:呼吸是 源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声音,符合事物的规律。同学们上音乐课时,很少专门训练“呼吸”,合唱训练从“呼吸”开始,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先练“声音”, 后练“呼吸”,容易给学生增加生理负担,精力也无法集中,满脑都是声音的概念,很少顾及“呼吸”,这就必然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

对孩子们讲些抽象的声音概念和训练方法,倒不如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打个比方来说明。什么是唱歌的“呼吸” ——— 只吹嘴上固定上橡皮筋的气球,当给它吹气时,它就会不断地向外膨胀,当气球中的气流在外作用力的情况下从气门流出时,橡皮筋就会发出“吱”——的声响,直 到没有气了。那么,人体的胸腹部好比气球,橡皮筋就是喉口的声带,当人体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腹部扩涨,当呼气时,气流通过声带发声。如果象挤压气球一样 控制腹部,那么声音就会有大,有小,有强,有弱,这就是歌唱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接下来就是气息的基本练习:

1.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一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

2.“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1秒完成)。 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

通过上述练习,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要保持(气息控制),慢呼吸(气息的运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 接下来是“叹气”练习,让同学们在深吸气之后,连声叹息(很深的),去体会气息的深度———感觉是在胸口以下———实际上是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支点。

然后是“弹气”,练习,在快速吸气之后,连声喊出具有弹性和力度的“咳!咳!......”直至气息没了。可以发现每喊一声“咳”,同时腹部、腰部(在腰带周围)是向外扩涨一次。有的同学向里瘪是错误的,应予以纠正。有的同学既不扩涨也不瘪,他是把支点放到胸部,有的在喉部,和平常生活中的气息状态一样,是不能够发出歌唱的声音的。

用上述方法通过大约一星期的练习,同学们对歌唱的呼吸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接下来再进行声音的训练。

声音训练按一般的方法: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音开始在中音区练习,然后再向高音或低音扩展。切记,这是成年人的练声法,少年儿童则应以较高的C1音开始。这不仅保持了童声音色,还能使其明亮、集中,也避免了过早以中音区训练而造成声音过散和童声成人化的毛病。

为了使童声合唱的声音集中,统

一、清澈、透明,我选用了一个“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这是学习一切音乐表演艺术的原则),用“闻花”的体会快速吸气,似“惊吓”如“喝水”张开上口盖,拉开喉咽壁,上提笑肌,微夹两腮,———以上状态一定要保持住。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

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从C音往上不断地增加一些假声的成分,把声音打在上口盖稍靠前的位置,充分利用鼻腔和头腔共鸣,并注意气息的深度与压力,音越高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唱好了“噜”字之后,不妨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觉(这—点比光练声更有收获),并要求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噜”字是怎样唱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尽量保持音色,保持口腔位置。然后,慢慢向中音区(l-3音)扩展。长时间的练声易乏味,可以用《小星星》这首同学们非常熟悉,音符比较简单的歌,填上“噜”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练声最终要与语言,(歌词)相结合,为了在范音“噜”的发音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语音范围,我选用了“嘿、哩、啦、来、啷、唠”等元音字,并按次序进行声音过渡训练,“嘿”字能很快找到高位置,增加假声成分,其他几个字的字头都是“L”音,有利于把声音打在上颚上,直冲嗅觉区,虽然韵辙使口形有些变化,但能保持面罩音,使声音挂住掉不下来。练习音阶也有原来的由中音上行改为由高音跳跃的下行,并且速度要快。

以上练习从g2音作5降为f2作5依此类推直至作g1音为一个字音的练习段,然后逐个字进行练习。还必须注意的是,中、低音区声音练习要“微微含着”,不能让声音从口里直着喊出来,避免出现音色松散,字音“白”的毛病,可以用“啃苹果”的感觉,打开牙关,下颚放松,使劲张上口盖,“竖”着唱。

在童声合唱的和声训练方面,作为指导教师对你的学生的和声素质的高低要胸中有数。训练有素的,自然就少费劲,对于未接受过合唱训练的学生,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合唱技术方面;一是和声思维方式。•

合唱技术训练要按照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练二部和声练习,然后再练三部、四部和声练习。和声音程以三度或六度为宜。

在做以上练习时,要先练长音(气息要长),最好是先轻声练习,也可以先“虚”着唱,找到那种深远的、朦胧的感觉,使声音归到合唱的统一“点”上。只要找到了音质,其他方面,如:声音的力度变化,速度变化都能通过训练很快地得到解决。

关于和声思维方式,在这里不是指和声理论上的进行与发展,是指同学们对和声音乐的认识和感受及主动反映表现的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你会发现,唱主旋律声部(多数是在第一声部)的 同学很快就能学会,而唱和声声部的同学学得慢,忘的快,很容易跟着主旋律声部“跑”了,甚至即便你下了很多功夫,单独让和声声部学得很好了,一旦合起来, 还是会失败。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和声音乐整体思维方式问题。因为每一种艺术方法的获得都是经过磨练才得来的,合唱也不例外。对于没受过训练的同学来说,就 像瞎子过河——摸不着深浅的,合唱也不例外。对于没受过训练的同学来说,就像瞎子过河——摸不着深浅,从心理上就打怵,主动性就没了,这就容易“随了大流 ”。 另一种原因是,中国的音乐,文化,形成了合唱歌曲以旋律为主导,和声为辅,容易对旋律偏爱和敏感,也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它,造成“跑音走调”。

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及快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

(l)根据选定的合唱曲目,把合唱队员分成高、低两个声部或(高一部、高二部,低一部,低二部)四个声部,进行简单地三度、六度长音和声练习。

(2)分声部学习合唱作品的词曲。在一个声部学唱时,其他声部的同学暂且回避,以免“串音”。

(3)如果作品是一部旋律,两部和声的,先让和声的两个声部结合起来练习,再同旋律声部结合练习。

如果是四部和声,先让高声

一、二部结合练习,或是低声

一、二部结合练习,然后四部同时结合练习。

(4)在四部和声结合时,旋律声部可暂时轻声唱,以突出和声声部(这是对和声声部同学的鼓励),然后逐步达到作品所要求的声部间平衡的音量。

(5)如 果对于低声部无论是对歌手的选拔,还是人数多少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话,那是不太妙的。从和声理论上讲,低声部是四部和声的外声部,与第一声部同样重要;从声 音角度讲,童声的低音区本来音量就小,因此,非莫削弱,而且还需增强。最好是挑选几个嗓音条件好的骨干来充实带动低声部,人数也相对的增多。

(6)指导教师和指挥要热情地调动每位队员的演唱情绪,特别是,对和声声部(包括低声部)的同学多鼓励、多引导,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主动地“我要唱”,而不是被动地跟着别人“溜”。

总之,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还要扬长避短,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进行科学、规范地指导和训练。那么,在致力于童声合唱的园丁的辛勤浇灌之下,童声合唱这朵艺苑之花定会更加鲜艳夺目。

第二篇:浅谈童声合唱的魅力

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童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更受到师生们的喜爱,它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形成,音乐视野的扩大,聪明才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

一、童声合唱——心灵的歌唱

有人说,世界上人与人沟通最好的语言是音乐,世界上最纯净、最美妙的声音是孩子们的歌声。而合唱正是一门训练人声的综合艺术,童声合唱是所有合唱中最接近天籁的。著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以优美的童声征服了世界,人们称之为“天籁童声”,该乐团已经拥有500年历史,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被视为奥地利的两大国宝,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团体之一。这是一群用心灵歌唱的小天使。在维也纳,儿童时代要成为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一名成员,到了而立之年应该成为骑术学校的一名骑手,年近花甲则要当一名政府官员。这是维也纳人向往的三个职业。“音乐神童”莫扎特,“歌曲之王”舒伯特,“交响乐之父”海顿都曾经是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成员。我国很有成就的名人小的时候也都参加过童声合唱。如著名歌手蔡国庆,杨钰莹;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童声合唱的经历都在她们的人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中小学阶段、大学阶段还是将来走向社会。相信少年时期童声合唱的经历也将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不可能每个合唱团都家喻户晓。但是每个歌唱的孩子都是愉快的,我们要多给他们创设展示的平台。通过排练、录音、录像、演出等等这些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尤其在各种演出活动中,在把歌声带给听众的同时,也必然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一定不要闭门造车,要让孩子们多表演,无论是普通演出还是比赛,你会每次看到孩子们在演出中一次次进步一次次绽放,所有为合唱付出的心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合唱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声在血液里流淌,从心灵放飞。

二、童声合唱——团队的活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的发展所需要,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而童声合唱这种儿童们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合唱艺术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协调统一,音色要融合、柔美,即俗话说的“声音抱成团”。这就要求演唱者不能一人一个音调,不能大声喊唱突出自己,节奏不能赶快或拖延等等。要做到这些必须打开学生的耳朵,真正聆听音准,节奏,音色。著名合唱指挥田晓宝老师曾说:“合唱团平常的训练60%是倾听,40%是歌唱。好的合唱团倾听占的比例应该会更大。”合唱中多声部的和声效果的和谐统

一、均衡、声部立体感的充分表现,歌唱方法的协调一致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并以其丰富、深刻、动人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著名合唱指挥大师阎宝林老师说过,声部要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帮衬”。“红花尚须绿叶扶”。这样合唱就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参加合唱团不仅是一个兴趣、一个特长,更关键的是可以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依据人声的分类,童声合唱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成,即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成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共同组成。而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娇气、任性甚至自私的性格,这些孩子需要学会如何跟同龄人友好相处、相互配合、遇事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加入童声合唱团不仅能学到发声、吐字、气息、音准、节奏、识谱、声部配合等歌唱技艺,还能让他们融入一个友好、温暖的集体,即不会带来学习的负担,又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和课外生活。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表演的艺术,还能看透学生的心智,给学生创造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艺术修养,让学生学会相互团结、相互合作、交流分享、学会谦让的道理。

三、合唱——艺术修养的提高

合唱能抒发人内心的情感,启迪人的心智,对人的精神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合唱体现出很强的参与性。童声合唱表现形式可领唱、重唱、轮唱、齐唱,可以是无伴奏的,钢琴伴奏及乐队伴奏。童声合唱可以偏美声圆润唱法,也可以是明亮的民族唱法和多变的通俗唱法,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演绎,这需要合唱指挥和队员们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探讨歌曲的内容、风格特点、文化内涵,以及怎样表现和创新等问题,这一过程使大家相互交流,把对歌曲的理解及处理最终变为艺术现实,使大家享受到合唱的艺术美,提高了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还培养了艺术创新意识。 总结

总而言之,让孩子们积极参加合唱训练,在价值导向、智能发展、心理保健、审美陶冶、专长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对他们无疑会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过去几年,蜚声全球的奥地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专业医生弗兰克教授在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年轻父母要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音乐教育,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唱歌的兴趣。他认为这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长。弗兰克教授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合唱,既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美感;更是一种生活,启迪孩子们乐观向上,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促进孩子们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方曼 2013年12月25日

第三篇:杨鸿年教授谈童声合唱训练

摘抄一:杨鸿年教授谈童声合唱训练

杨鸿年教授谈童声合唱训练

问:童声合唱队的各个声部应是什么比例?

杨:如果是四个声部的话,基本比例是1:1:1:1。然后高音部再加10%,低音部减10%。如40个孩子的合唱队,高音部加4个,低音部减4个。这样的声部是最平衡的。

问:如何给孩子确定声部?

杨:确定孩子的声部一是依裾他的音色,再考虑他的能力,而且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孩子刚进来时唱一声部,年龄大了点,声音有变化,改唱二声部,后来唱三声部。有些家长和孩子有错误的概念,以为唱一声部是最好的。其实在合唱队里,唱二声部、三声部得到的音乐修养会更深,因为它们更难。 问:刚组建的合唱队应先练什么?

杨:该先练呼吸。歌唱艺术由四部分构成:气、声、字、腔。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有的歌唱大师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这话很对,但不要以为气吸得越多越好。吸气要适中,该多就多,该少就少,最好不要用过量的气息演唱很长的句子。对孩子们最好不要讲什么“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等抽象的概念。要让孩子具体地感觉到,吸气象闻花,就是很好的比喻,吐气象是血压水银柱慢慢下降,急吐气,象秤砣掉下来。 问“具体用什么办法?

杨:开始用“S”练吐气,分匀吐、急吐、停顿等。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找到保持气息的感觉。而且,有一个人气不稳,就会出现“咝咝”声,便于纠正。 问:练呼吸是否应提肩扩胸?

杨:这是错误的。在放松的基础上,肩不动才是好的,因为这样气肯定是往下吸的。

问:呼吸练习应该练多长时间?

杨:这也要因人而异。训练开始也不光是呼吸,也结合起声,但即使合唱队的水平已经提高了,这个呼吸练习也是经常练的。不管合唱队什么水平,最好在起声之前,都练练呼吸。

问:童声合唱训练的第二步是什么? 杨:是起声练习。起声练习有两种,一种是结合音乐进行,一种是不结合音乐进行。我主张两种同时进行。 问:什么是无音乐的起声练习?

杨:例如哼鸣“ng”,象回答人的话,不保持一定的音高。这种练习好处是它打开声音而不受声音高低的限制。再是,找到气息有比例地通过声带发音的感觉。如同拉提琴弓子碰弦,弓压着弦,声音难听,只沾一点弓毛,声音又太飘。只有通过这个练习,才可以找到正确的比例。 问:怎样做这种练习?

杨:开始时,一切都要中等。力度、音高、气息、不强不弱、不高不低、自然地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找到最自然的感觉后,在无乐音哼鸣保持的气息状态时,他张口的有乐音的声音比例就对了(一个合唱队在演出以前,也应该作这个练习)。

问:这时就可以进行音乐的起声训练了吗?

杨:是的。我们一般是由哼鸣到母音“吗、呜、衣”进行训练的。刚唱哼鸣时,要让孩子不断地找,找到一个最好的地方,延长它,让他记着这个感觉。当哼鸣很好的时候,改唱母音“吗”。这个音张开时,有个标准,下牙别看到就是对的,这时声音就全打开了。起声练完后,可唱各种练习曲,但不要把它当成例行公事。 问:怎样给孩子一个好听的音色呢?

杨:首先我要纠正,这好听的音色不是我教出来的,是孩子们自己寻找出来的。因为我不会唱歌。好象不少合唱指挥都没有漂亮的音色。这一方面指挥的选材很重要,再有音色模仿也是很要紧的。孩子们心中有一个美好的声音,在合唱队里又听到合于心中的声音,逐渐去靠,这样就形成一个统一优美的音色。当然,这是在正确的呼吸起声的前提下进行的。

问:有不少合唱队,都非常害怕唱变化音,您是怎么训练的呢?

杨:首先要树立一个概念,不要把自然音看成是容易唱的,变化音是难唱的,应该都一样。不能按照乐理书上那样干,先学自然音体系,再学变化音体系。和声也不可能是这样,因为孩子一生下来听音乐,早接触各种变化音了。如果按乐理书上的训练,先教有调号,然后一个升号,一个降号。我们这个合唱团办了七八年,现在还唱不完。孩子在开始接受音乐时,并没有一个谱子、调号的概念。类似地,让孩子们找和声的感觉,也要让孩子树立这样的概念:协和和弦与不协和和弦没有好听与不好听之分,美丑之分。任何和弦,只要用得恰当,表达了音乐应有的内容,就都是好听的。第二,唱变化音要有拐杖,把自然音体系做为骨干,练习变化音不要脱离合唱的感觉,按合唱的感觉找变化音,把每一个变化音都当作不协和和弦让孩子去感觉,这样就唱对了。我们一般是从D大调开始练变化音。一般来讲,唱半音时,不是绝对的1/2,而是唱升号时略高些,唱降号时略低些,这样就有倾向了,就好听了。

问:您认为一个好的合唱团,它的标准是什么?

杨:是演唱作品风格、演唱技巧、演唱形式的多样性。怎么做到这几点呢?有这样几个条件:

1、正确的演唱姿式和统一的发声状态。这就是松弛、自然。把不该紧张的部位全部放松,该紧张的部位要支撑住。

2、要有正确的母音唱法。“阿、衣、埃、欧、乌”是非常重要的母音,因为你的音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音的唱法。

3、不管声部有多少,都需要圆润、丰满的共鸣位置,特别是上部的共鸣位置。

4、做到相应力度变化的幅度。我们这个合唱团不是凭声大取胜,而是靠变化。

5、要有调配各种音色的能力。“阿”母音是一种音色,“衣” 母音是一种音色,“乌” 母音是另外一种音色,要随着字的变化而变化音色。

6、有清晰音乐化的语言。在歌曲中的语言,是不能离开音乐的。音乐有时要求语言夸张,有时缩小,有时虚,有时实,让它具有语言的色彩的旋律线条,这样的语言才是有价值的。

7、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我主张合唱的最基本训练要从无伴奏合唱开始,从多声部开始,从感觉入手。

摘抄

(二):论快乐的音乐教学

快乐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学习让人懂得真正的快乐。也许你会说,音乐课你还不快乐啊?天天唱唱跳跳,多开心!开心不就是快乐吗?我说:“不!”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的文化又进了一步。”开心只是一种心情,而快乐是一种精神。精神是人类最高追求境界。例如你看完一个搞笑的影视节目,你不会说,好快乐啊,你只会说好开心,因为这种愉悦感只是很短暂的,稍纵即逝。但如果你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你历尽艰难,终于得以解决,你会觉得无比的快乐,所经历的艰难与你得到的快乐成正比,成功的愉悦感会让你下次再去品尝困难从而得到更大的快乐。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快乐地学习,但并不等同于“无忧无虑,没有负担”的学习。 既然我们要快乐地学习,又不可以无忧无虑、没有负担地学习,又不可以不要教科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那我们怎么才可以真正快乐地学习呢?

首先,我们为人师者要学会“自我定位”。

如何让学子快乐?如何把自己满腹才学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呢?所以我认为把老师定位为一个指挥官的角色更合适。只有在课堂上精于调配,善于指挥,才能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碰到困难,然后得到知识和快乐。别让学生还没开始学习已经害怕甚至厌倦了学习。国家总督学柳斌说过:教育是最需要科学的领域,传授科学的过程不科学,学习科学的人就只能收获痛苦。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爱学习,快乐地学习,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是做一名快乐地指挥官还是做一只会燃尽的蜡烛呢?教改给了我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老师是课堂教学中教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这是两个互不干扰却又互相联系的主体。为什么说互不干扰呢,因为老师是为了教,学生是为了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这两个主体如果互相干扰是什么都做不成,只有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才能成功地学习,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授人以渔的快乐。那么,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音乐课中,我们该如何去指挥他们快乐地学习呢?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至少具有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交际、自省和认识自然等多种基本智能,其形成既有先天的基础,又有赖于后天的开发。音乐课的学习占据了许多项,而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倾向都不同,要把不同的学生聚到一起学一样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从易到难,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一年级的学生刚上小学,很多基本的教学常规都还不是很懂,正如一张白纸,我们画什么他们就会出现什么。我通常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因为节奏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用他们看得到、听得着的音乐节奏来训练他们对音乐的感觉,用节奏去调配他们,把孩子的东西拿来,加上我需要的音乐元素,让孩子们和我在教学相长中去玩音乐,在玩中学。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但可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难度,我在教授 《彝家娃娃真幸福》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寻找节奏,再通过朗读、视谱和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学习,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饶有兴趣地获得了本课具有舞蹈性的节奏,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带来了快乐。

第二要大胆利用各种教材,优化教学。

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都是好猫。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要做这只好猫,音乐老师要做很多的准备,音乐教材是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至少普遍用过三种教材版本,不论使用哪个版本,我都会在开学时通读教材,把可一起利用的教材放在一起,不论课题先后,不管哪个版本,甚至有时我还会加入流行音乐。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我在正常课题学习前加学了《上学歌》,通过歌曲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自己上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意义,每次我都表扬能做到的学生,哪怕是一点闪光点,很快学生就进入教学常规。

通常教材配套的音乐素材具有局限性,甚至有些地方性太强了,学生较难把握的,我会作些添加。例如《打花巴掌》,地方特色很浓,我干脆让学生按歌曲节奏念熟歌词,让学生自己找首合适的童谣套用进去,进行了无意识的二度创作。所幸音乐课教学相比其它科目有很多自身的优势,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语文课本里的诗,数学里的数字,大自然中的风、雨等等,总之一切为我所用,达到快乐的教学目的。再如,在教学中,我将课堂作为舞台,每次竖笛课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吹奏表演。但总有一些在学习上比较弱势的学生,给学生排练竖笛齐奏、轮奏,借助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们轮流上台表演。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且还能体会到友谊和合作的美妙,冲淡其心中深藏的自卑,在表演中得到锻炼,从而获得宝贵的自信,增强其自信心和对音乐的兴趣。

其三,巧用多媒体平台,营造快乐氛围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乐·奥乐夫创建的奥乐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公认的成熟的一种音乐教学体系,它以音乐节奏为学习起点,它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发展观,可以引领任何一个阶层的人们快乐地学习音乐,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已二十几年,近几年更是深入地发展到了各省市音乐教育第一线。把这“洋物”为我所用需要一个过程,缩短这个过程最快的方式就是巧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平台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最有力的武器。但不要滥用,不要为了好看而用,要做指挥官,有时找到的教学素材有很多,要为了用而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让多媒体成为我们的教辅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主人。多媒体可为我们提供不间断的音乐,让我们在玩音乐游戏时更有趣;多媒体可以为我们提供完美的画面,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孩子还小,需要视觉提醒,我和孩子们一起玩音乐节奏的时候,会先让他们通过画面想象这画面会出现什么声音,再联想到动作,让他们去说、去想、去动,我们只要引导他们,这也是奥乐夫教学法的精髓所在,而不是把知识僵硬地注入。多媒体可以让他们更加注意听音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度,因为只有会听才会唱。

钱钟书先生说过:“矛盾是智慧的代价。”所以只有智慧才会发现矛盾所在,而矛盾的解决会让我们产生无比的快乐,无论教者还是学者。就让我们多多发现矛盾,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

第四篇:四季的歌 童声合唱

歌词:

春天走来,叮咚,叮咚, 溪水歌唱,叮咚,叮咚, 百花儿齐放,春耕春种忙。 夏天走来,知了,知了, 金蝉歌唱,知了,知了, 绿树儿成行,园里瓜果香。 春天溪水来歌唱, 夏天金蝉来歌唱,

溪水金蝉来歌唱,唱得园里瓜果香。 呼啦啦啦呼啦啦啦,呼啦啦啦呼啦啦啦, 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四季的歌唱一唱。 秋天走来,沙沙,沙沙, 红叶歌唱,沙沙,沙沙, 稻谷儿金黄,粮食堆满仓。 冬天走来,呼啦,呼啦, 北风歌唱,呼啦,呼啦, 雪花儿飞扬,新年好风光。 秋天红叶来歌唱,冬天北风来歌唱, 红叶北风来歌唱,唱得新年好风光。 呼啦啦啦呼啦啦啦,呼啦啦啦呼啦啦啦, 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四季的歌唱一唱。

第五篇:童声合唱团的组建与教学初探

内容摘要: 合唱艺术这颗璀璨的音乐明珠,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组建起一支好的童声合唱团,既能体现这支合唱团指导老师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合唱训练能力、指挥能力等)的水准,也可反映这一地区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

关 键 词: 童声

合唱

音乐修养

合唱修养

被誉为“歌曲大王”的奥德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曾这样评价声乐艺术:“人声本质上是一种最原始的声音,世界上一切其他声音不过是这神圣原始声音的一种遥远的回声。人类的喉咙是世界上最初的,发声最纯正,最值得赞美的乐器。”声乐艺术的最高级形式就是由人声的多个声部构成的合唱艺术,它拥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及人声最广阔的音域。

合唱艺术这颗璀璨的音乐明珠,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各种合唱团体犹如雨后秋笋般地迅速增长。组建童声合唱团成为音乐基础教育中的一种独特有效的活动方式,童声合唱这种儿童们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活动中心组建起一支好的童声合唱团,既能体现活动中心指导老师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合唱训练能力、指挥能力等)的水准,也可反映这一地区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

组建合唱团首要任务是:根据现状条件、学生实际情况、师资力量水平,来确立一个目标:合唱团短期内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依此来确定所建合唱团的规模和它的声部配置。这样,在组建合唱团时会使组建者胸有成竹,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下面是我在组建及其训练青少年活动中心“小百灵”合唱团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总结的些许经验:

一、童声合唱团员的招收方法

1、招收对象

注意低、中、高年级人数合理比例,一般是各占三分之一,其好处在于:形成梯队,可持续发展。理由是: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虽吸收、补充进低年级新团员,但保存着合唱团的演唱主力,确保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影响合唱演出。所以我的经验是从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中选取。

2、招收要求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下述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等,但这些可在学生进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较强的节奏感,这四方面的素质和潜力。

①音准。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有二种:

一、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一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准确;

二、老师在钢琴上弹一组音,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辩和模唱。

②声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可用简单的方法来考查,让学生演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

③音域。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对于那些既能上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指导老师一定要按照合唱团、合唱作品的需要出发,作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④节奏感。老师可编一些简单节奏、两条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让学生准确地辩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

3、招收的条件

①通过对学生个别演唱能力的评估,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音色、表现力等)。 ② 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经过挑选,可从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二、童声合唱团的规模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孟大鹏老师在他的《童声合唱训练》一书中讲到: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人数的范围)大约在30人―60人之间比较适宜。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或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一般的规律,学生合唱团的规模与其水平、能力、管理之间存在着反比的关系。规模大,其阵容强、影响力大、普及作用好,但合唱水平提高较难、整体效果偏低、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规模小,其阵容弱、影响力小、普及作用差,但合唱水平较易提高、整体效果相对高、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减小。正因为这些方方面面相互制约、相互矛盾,所以要实事求是地来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模。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因为各种合唱比赛较多,有些学校和团队为了保证声势宏大、声音嘹响,比赛时不吃亏,尽量追求人数上的最多。但这恰恰忽略和削弱了合唱团的整体素质和作品的表现能力。单纯追求人数,往往会把乐感不强、发声和音准上有问题的学生吸纳进来。歌唱时这些学生不但增加的音量不大,而且会影响周边队员和合唱团整体水平的发挥。要认识到,合唱团声势大小,主要取决于声乐训练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人数的寡众。

三、合唱团声部的配置与划分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至四声部作品,超过四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所以合唱团声部的配置一般为:

1、二声部配置: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2、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扩大训练、演唱范围,提高队员们演唱能力。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相近似。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声部配置: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合唱团声部划分,既要根据个体音域、音质,来确定每个队员演唱哪个声部;又要强调合唱团各声部间的平衡,以及从低声部到高声部之间的力度对比。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形状。低声部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多点、声音要大些。高声部声音要清脆、明亮,人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要求而定。

四、 合唱团的训练

以《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合唱训练为例,我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三拍子旋律和节奏以及它的强弱规律;然后要求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情绪,在演绎的同时要表达出对故乡的无限热爱;接着我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统一的声音来达到合唱的最佳效果。这样,使学生对歌曲情绪有了准确地把握,尽快掌握了训练内容,训练达到了预期效果,由此我认为合唱团训练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组织工作。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对学生有影响力及亲和力。能保证每周至少2次教学时间,就算音乐天赋再好,也不可能一朝学成,需要长期兢兢业业地刻苦学习。

第二,要有计划。合唱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认为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像样,可以参加一些比赛。那么这几年教学中得有目标和重点。首先要注意声音的统一训练、气息训练,再慢慢给予和声听觉训练,多声部合唱训练,音准训练和歌曲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合唱不是个人表现的舞台,而是一个团体通力合作的结果。

第三,要有耐心,恒心。对学生的声音要有敏感、敏锐的听觉,发现不好的声音要立即纠正,注意自己范唱正确。因为学生模仿力很强,如果自己声音不正确,他们就不正确。不要急于求成,歌曲的练习要细致完美,不要粗糙了事。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本着一颗赤诚的心坚持不懈,决不气馁。

第四,要增强自身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只有自己修养提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声部听觉才会敏锐,才能训练出一支出色的合唱团。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多看指挥家的处理,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以上是我在组建童声合唱团中的一些体会与所感,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音质、敏锐的和声听觉、准确的音高和读谱能力,就会使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童声合唱魅力,更加坚定我们对童声合唱训练的信心。总之,合唱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做好各个方面工作,只有这样我们青少年音乐教育事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上一篇:趣味运动会总结报告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