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铁棍山药浅生槽栽培管理技术

2022-12-19

山药又称薯蓣, 薯蓣科薯蓣属1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 产品器官为块茎。既是食用的佳蔬, 又是常用的药材, 是出口换汇的传统产品。铁棍山药原产于河南焦作,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其作为蔬菜食用, 比普通山药细腻滑爽, 别具风味。铁棍山药富含皂苷、山药碱、淀粉、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对人体有益的化合物, 经济价值高于普通山药。然而受土壤条件限制, 铁棍山药种植多限于中原及周边潮土、棕壤等疏松土壤。2011年, 处于低丘缓坡的重庆市北碚区开始从河南焦作引种并开展种植试验, 通过不断改良栽培管理技术, 利用浅生槽栽培, 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试种区域自然气候条件

铁棍山药的试种区域选定在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带的重庆市北碚区东北部的金刀峡, 是北碚区粮经作物主产区之一。该区域海拔297~1316 m, 地貌类型较多, 以浅丘为主, 年均气温17.7℃, 年降雨量1210 mm, 无霜期290 d, 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主要为紫色土类和黄壤土类, 土层深厚、沙粘适中、矿质养分丰富、保水保肥性能强、宜种性广[1,2]。水资源也非常丰富, 有胜天湖、黑水滩河水系流经本地。经北碚区农业委员会调查, 本地已有其他种类山药及野生山药产出, 表面基本适宜铁棍山药生产。

2 丘陵地区试种栽培效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委员会总结的铁棍山药栽培管理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扩大了铁棍山药的种植范围, 使得铁棍山药在南方丘陵地区也可以推广栽培。

(2) 降低了采收难度。采用加沙培土的方法, 降低了采收难度, 解决了采收过程中折断受损而影响经济价值的难题。

(3) 增加了铁棍山药的产量, 充分利用南方水、温条件优势, 适时改良栽培管理措施, 使铁棍山药每667 m2产量可达2000~3000 kg, 比原产地提高10%~30%。

3 浅生槽栽培技术

传统的山药种植需要深沟种植和深挖采收, 费工费时, 且极易损伤块茎。北碚区首次在该地区采用山药浅生栽培技术, 利用浅生槽, 种植时无须深挖洞, 而是将山药种植在预先横埋好的浅生槽上, 人为地改变山药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定向生长, 采收时只需用简单工具或用双手扒开表土。利用浅土层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 使铁棍山药具有长薯快、薯条美观、采收容易、能在多种类型土壤种植、1次种植多年采收等优点,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3]。

3.1 选种备槽

选用温县铁棍山药种 (山药豆繁育的小整薯) , 100 cm×6 cm×3 cm“U”形浅生槽。

3.2 种薯处理

先将小整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消毒5~10min并稍摊晾收汗, 然后移入苗床双膜覆盖催芽。待幼芽长出芽眼或长到1 cm时即可移植 (约20~30 d) , 定植时只留1个健壮的芽, 其余抹去。

3.3 整地放槽

冬前深翻炕土, 栽种前欠细整平, 并随沟起垄将1000~1500 kg腐熟农家肥和5%的辛硫磷颗粒剂2 kg翻欠入耕层。按1行1畦开沟作畦, 每畦包沟宽1.4~1.5 m, 沟深15~30 cm。每667 m2放置约1700~2200个浅生槽, 间距20~25 cm, 斜度为15°左右, 下端深约25 cm。按照沙土比1∶4制作松软填料 (可根据土壤质地调整沙土比) , 置入槽内, 盖上2~3 cm厚细土, 并在浅生槽上端留下种标记。

3.4 定植起垄

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 在距浅生槽上端1~3 cm放上种薯 (每槽1~2苗) , 顶端芽眼朝下种标记一边, 薯种放置应与浅生槽平行。然后在定植种薯的两侧每667 m2穴施45%的硫酸钾复合肥30 kg、撒施或穴施草木灰200 kg。最后覆土整成带边沟的垄体并浇1次水。注意种薯深度要达到5~8 cm。

3.5 覆盖遮阴

在出苗后, 立支架前, 在雨后或淋湿后用宽1 m的黑色地膜盖上并压紧四周, 再盖上稻草或其他遮阴物, 也可单纯盖上稻草或其他遮阴物。

3.6 田间管理

(1) 做好人工除草或覆盖防草。 (2) 在苗高40~80 cm时, 及时搭三脚“人”字架引藤上架。 (3) 放叶甩蔓发棵期和枝叶生长盛期分2次追施45%的硫酸钾复合肥10 kg;块茎迅速膨大期可每隔10 d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 (4) 久旱应灌水, 雨季及时排水。薯块快速膨大期, 要保持土壤湿润, 但严防积水。 (5) 抓好生长期蛴螬、红蜘蛛、褐斑病及炭疽病等病虫防治工作。

3.7 适时采收

至10月下旬霜降时, 地下块茎已经充分成熟, 即可陆续采收。采收时, 先适当刨去山药表面覆土至看到山药表面, 然后将浅生槽整体拖出即可。

4 病虫防治技术

2011年北碚区开始试种山药, 由于经验不足, 技术掌握不够, 出现过一些病虫害, 这给推广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 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4.1 主要病害

4.1.1 线虫类病害

线虫类病害包括短体线虫病、黑斑病和红斑病。从山药下种到收获, 都有可能受到线虫病的危害。短体线虫病发病时叶色偏淡, 植株矮化, 病重时全株发黄, 枯死。黑斑病危害山药后会在块茎上行成不规则的黑褐斑, 降低其商品价值。染红斑病后主要会出现山药块茎小, 重量轻等症状。病原线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 分布在20 cm左右的深土层, 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和种苗传播[4]。防治线虫病选择无病良种尤为重要。同时还需要做好优化栽培, 选择地势较高、湿度较低、肥沃疏松的无病沙质土, 合理轮作, 播种前需药剂浸种。

4.1.2 真菌性病害

山药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褐斑病、叶斑病、斑枯病、枯萎病、根茎腐症和褐腐病等。炭疽病、褐斑病、叶斑病和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 多风雨天气有利于发病, 连作、排水不良、山药架内封闭、透光条件差、空气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 常引起叶片早枯而减产。枯萎病、根茎腐症和褐腐病等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状块茎, 严重时病部周围全部腐烂。防治方法主要为农业防治和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施肥, 培育壮苗, 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物, 集中烧毁;对已发病田块实施药剂防治。

4.2 主要虫害

4.2.1 地下害虫

山药的虫害比较严重, 尤其是地下害虫, 如金针虫、蝼蛄、蛴螬, 钻柱山药地下块茎, 有时还藏在块茎内休眠。金针虫本身有1层膜质, 用胃毒药剂较好, 因为普通药剂不易渗透其膜质触杀。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是最好的方法, 主要做法如下。

(1) 深翻土地。冬前深翻土地25~30 cm深, 把越冬的成、幼虫翻至地表, 使其被天敌捕食或冻死、晒死。

(2)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能改变土壤的通透性能, 使作物生长健壮, 增强抗病、抗虫性。轮作换茬也是防病、防虫的有力措施, 一般3~4年轮作1次较好。

(3) 毒谷。用90%敌百虫30倍液拌秕谷制成, 每667 m2施1.5~2.5 kg, 撒到土表面, 再用锄头把表土松一松, 这样有些药在土内, 有些在土表。

(4) 毒饵。90%敌百虫30倍液, 拌炒香的饵料 (麦麸、豆饼、玉米碎粒等) 5 kg制成毒饵, 在傍晚无风时施用效果好, 拌时应加比饵料重量多1~1.5倍的水, 每隔2 m左右挖坑一竖排, 每3~4 m挖1个碗口大的坑, 放1勺毒饵后再覆土, 每667 m2用毒饵1.5~2.0 kg。此法防治蛴螬、蝼蛄很好。

(5) 灌根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0倍液, 每株灌药液0.15~0.2 kg, 或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 每667 m2用3~4 kg撒于近株表土, 再用锄头把土和药粉掺匀, 此法特别适用于防治金针虫和蛴螬, 也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 每株灌药液0.15~0.20 kg。

4.2.2 叶蜂

叶峰的幼虫咬食山药茎叶, 造成叶片严重缺失, 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块茎产量降低。叶峰幼虫体呈灰黑色, 危害严重时, 可食光全株叶片, 造成减产严重。防治方法: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 或50%的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 在幼虫小于3龄时喷杀。

5 精细采收技术

铁棍山药一般在12月左右开始采收, 采收期可持续到次年4月。适宜在晴天上午采收山药, 先把浅土层稍稍翻开后, 可轻松把整条块茎取出, 晾干表皮水分后, 对薯块分级包装贮运[5]。收获时, 要注意应尽量减少薯块的破损率, 轻装、轻运、轻卸, 保护块茎不要产生机械伤。采收块茎后保留浅生槽在畦中, 翻晒1段时间后重新加入松软填料并覆盖泥土, 待下1季可继续种植, 浅生槽可以重复使用3~5年, 2~3年内可不用重新整畦。

据测算, 使用铁棍山药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 每人每天可以收获铁棍山药200 m2 (500~650株) , 比深沟种植采收节省人力10倍。种植的铁棍山药块茎顺直长圆、饱满、光滑、色泽好, 能够增产20%~45%。铁棍山药机械损伤少、块茎耐贮藏、商品价值高, 值得大面积推广。

摘要:自引种铁棍山药后, 重庆市北碚区不断总结改良了铁棍山药浅生槽栽培管理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扩大铁棍山药的种植范围、降低采收难度、提高产量等, 值得在重庆市丘陵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铁棍山药,浅生槽,栽培管理,重庆市北碚区

参考文献

[1] 朱秀荣, 田纯浩, 刁凯旋.山药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世界, 2002, (6) :44-45.

[2] 赵民, 张玉霞, 韦庆军.山药栽培[J].农业知识 (瓜果菜) , 2005, (4) :16.

[3] 孙丽娟.药食兼优山药栽培注意事项[J].中国农业信息, 2006, (6) :7.

[4] 薛琴芬, 冯玉芬, 谭礼盘.山药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 2007, (1) :101-102.

[5] 苑肇波.“陈集山药”栽培忙[J].农业知识 (致富与农资) , 2010, (6) :31.

上一篇:改善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下一篇:国有银行理财业务严监管背景下的会计制度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