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2024-04-08

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2篇)

篇1: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

王均

为了保障重度智障、脑瘫等儿童因客观原因暂不适宜到学校进行教育的特殊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根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办发 〔2014〕1号)、《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139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渝委发〔2008〕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特殊儿童少年居家生活教育工作经验,努力实现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零拒绝”,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二、服务项目、内容

服务项目:特殊儿童少年康教服务

项目内容:对特殊儿童、少年提供以“生活自理技巧训练为主,肢体机能训练以及教育为辅”的康教服务。

三、服务时间、对象、方式

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月提供上门康复教育不少于2次,每次2个课时,每学期不少于20个课时,每课时35分钟。

服务对象: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为暂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康教能力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服务方式:采用个训、小组训练等康复教育指导方式。

四、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工作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康教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康教服务项目流程

1、特殊儿童、少年填写《北碚区特殊儿童康教需求申请表》;

2、上交申请表、户口本及残疾证复印件到学校;

3、学校对申请人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意见,与申请人签订相关协议(康复指导风险知情同意书);

4、学校指派教师到镇街或学生家中开展康教指导。

六、工作要求

(一)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纳入学籍管理,保证其正当的权益。

(二)各镇(街)需提供康教服务场地、康复辅助器材。

(三)送教上门时间及课时安排,须依据针对服务对象综合系统评估后出具的相关康教服务指导意见。

(四)每次送教上门工作完成后,监护人需签字确认。

(五)送教上门是我校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途径之一。教务、康复等部门要认真组织,按照要求落实相关工作。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业务水平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精心准备,保证质量。每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要做好电子材料的拍照(摄)和存档。服务后及时撰写教后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

2015年8月10日

篇2: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及《2014-2016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相关规定,我校于2014年初全面启动送教上门工作,对全县6-15周岁内重度、极重度残障儿童少年义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目前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不断加强,为进上步弘扬“友爱”、“互助”、“奉献”的特教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倡导时代新风气和增强社会正能量,逐步完善送教上门服制度,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力的一个亮点。最终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特殊教育,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

二、活动内容

为辰溪县有需要的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送知识、送技、送关爱。

三、召开送教教师工作会议,明确目的和要求。

四、成立领导小组,划分普查责任区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唐富强 副组长:涂 琛

成员:舒友家、雷细哇、文全、刘中华

责任区划分:

潭湾:修溪片区:唐富强、刘晓丁、黄金兰 王安坪片区:涂琛、张必清、张晓梅 黄溪口、城区片区:舒友家、李秋香、石督菊 火马冲片区:雷细哇、龚秋月、李冬英 田湾片区:文全、李万胜、刘中华

五、送教时间:每周双休日

六、经费开支:

1、车旅食宿及加班费实行包干:100元/天 小计:15人×40周×200元=120000元

2、其他经费:30000元

3、总计:150000元

七、具体工作及要要求

1、教师必须了解该生的残疾状况及家庭情况。

2、对学生的家庭进行信息采集(拍摄照片),并作相关记录。

3、每周送教1次,每次送教按时上岗,每次送教不少于2小时。

4、依据学生的不同程度,组织开展合适的教育教学活动。

5、每次“送教上门”要有明确的教学方案并及时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努力做到教学有准备,上课有热情,课后有总结,确保送教工作有质量、有效果、有口碑。

6、告知家长下一步送教工作安排。

7、做好学生成长档案登记(影视电子档案+纸质档案)。

辰溪县特殊教育学校

篇3: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高安市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孩子,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为切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早在2012年,我校便开始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尝试和探索。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精神,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和家庭享受到政策之惠,本学期,我们加大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力度,把送教工作做得更规范,更扎实。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市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圆满完成了教育局交付任务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省教育电视台、宜春电视台及高安电视台分别对我校的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了专访内容。

一、爱心为本,情动稚儿家长心

教育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门艺术,特殊教育事业更是一种爱的传递,爱的奉献。送教上门工作的对象是中重度的残疾儿童,身患残疾是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无法逃避的不幸,那么,家境的贫困更使残疾人家庭雪上加霜,似冰冻三尺,让家长们都饱受着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折磨。为了切实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关怀,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一贯重视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参与送教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对残疾孩子及家长要尊重、理解与同情,热情服务,耐心作答。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们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每一位送教的老师对孩子和家长都是百般尊重和关心,态度亲和,语言温婉,工作耐心细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一个孩子一个样,如:文慧属于重度弱智,平时经常会哇哇大叫,大吵大闹,乱扔玩具,情绪极不稳定,虽然多次强化训练,毫不见效,有时她会蒙住头,有时她会抖动手脚,教她说“小熊”,她偏说“小猫”,根本不能进行正常的训练。于是,游老师改变方法,把文慧抱在手中,细心地为她做康复,就像孩子的亲人一样。当学生志威发脾气把口水吐在她身上的时候,家长非常歉疚,她却毫不在意地擦掉,继续微笑着引导她,教育她。熊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亲切温柔的话语,让景煜和奶奶如沐春风。邹老师送教的孩子陈武,右手、右腿残疾,走路颠跛得很厉害,发音有障碍,至今生活还不能自理。邹老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罗老师和兰老师把子越、子馨搂在怀中,教他们说话、唱儿歌,指导他们做康复小

游戏,每次去的时候,小家伙都缠着老师,情不自禁地亲吻老师的脸,舍不得老师离开„„多么感人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他们正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孩子的心坎里,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社会的关怀。他们努力着,他们也收获着。

老师们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换来的是家长们的笑颜,欣慰与感激的泪光。志威的爷爷还特意送感谢信到学校,信中写道:“„„看着别的孩子都去上学,而我的孙子只能跟着我到田间地头玩耍,有时甚至只能一个人在村子里游荡,我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助。在这万般无奈之时,幸校长、邓校长、卢主任和游老师带着慰问品亲自到我家上门送教。„„在你们的多次沟通和引导下,现在我孙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此,我要向幸校长和全体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祝你们好人一生平安!”教育局华局长亲自参与了一次我们的送教活动,每当看到孩子搂着老师又亲又抱,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能让家长欣喜异常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赞许道:“我们的老师确实富有爱心,真让人感动。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实,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学校不仅为这些残疾孩子家庭送上了免费的教育服务,还关心这些残疾孩子家庭方方面面的困难:为贫困家庭送上了慰问物品,为每位残疾孩子送上免费的校服,为特困家庭争取政府的扶助,为他们送上医疗康复的信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孩子的康复和进步。唯有热情服务,才能切实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残疾孩子家庭;唯有真诚关爱,才能让残疾孩子及家长感受到生活的阳光。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是我们工作的追求。

二、潜心为法,多种渠道练师能

特殊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较晚,而学前的智力康复教育更是在这几年才开始兴起。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我校办校晚,师资力量弱。并且,近年由原来的以聋生为主开始转为以智障生为主。所以,教师在智力康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幸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在他的决策下,我校成立了特教送教上门服务队,“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用心做好特教事业。幸校长想方设法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师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通过自学、专家讲座、教科研活动、课堂实践等形式,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还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门的技术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不断扩充师资队伍。积极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研究和交流,了解国外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全方位、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努

力培养一支能够致力于且勇于探索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师资队伍。今年3月,组织全体教师到南昌师专学习。5月上旬,选派一些教师到南昌师专聆听台湾东华大学特殊教育专家讲座。5月下旬,又派出教师到南昌市东湖区培智学校学习三天,全程跟踪该校骨干教师的教学。6月,再次组织部分教师到万载参加全市康复工作现场会,并观摩了万载汇爱儿童康复中心的康复教学。除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外,学校还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进行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稳步提高。

作为学校学前教育及康复工作的负责人,邓副校长在幸校长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地开展工作。不仅妥善地安排好每次的送教活动,还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她积极加强与外校的联系,为教师培训学习提供途径。看到老师们热情工作,苦于无法提高专业技能,她建议学校根据老师的意愿购买了逾千元的相关书籍供教师借阅。每次外出学习回来,都要将学习成果一一向领导和教师们汇报。她还经常在网上搜寻相关的材料,上传至群与大家共享,或打印、下发给所有教师学习。组织教师完善各项材料和表格,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所有参与送教工作的教师,都能自觉地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撰写业务笔记。在送教的过程中,自觉摸索,细心总结。在对孩子进行初步评估后,他们用心琢磨自己教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康复,怎样进行康复。用心地制定个别化教育服务计划,在送教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落实。每次送教前,认真拟写教案;送教回来,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他们热情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与家长切磋探讨孩子的康复计划。教师之间还就送教及康复工作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辩论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I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大家都是潜下心来,用心探索,积极思考,勤于实践,为送教上门工作能取得良好成效竭心尽智。

三、恒心为绳,期待明天更美好

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残疾儿童的康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特殊教育事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只要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持之以恒地努力,在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不断地改革创新,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质量一定会有较大提高,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聋人、盲人技能型人才!

从2012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探索,到现在逐步完善这项工作,所有领导和教师都付出了许多的汗水与心血。康复工作是艰辛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不懈付出汗水与心血。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社区送教活动,整合社区资源,活化送教形式,提高送教效率;并将对每一位送教对象进行长期的教学跟踪服务。

迄今为止,我们共为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成功送教5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反响强烈。老师们的爱心举动像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残障孩子的心田,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了信心,带去了希望,也让这些社会上的最弱势群体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省残联康复处的邹处长、乐副处长一行在地区残联彭理事长、金副理事长及市残联胡理事长的陪同下,在我校考察后提出让我们尽快把所有资料完善,力争作为全省的一个样板进行推广。市教育局付局长、华副局长也对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非常赞许,并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们全体教师倍受鼓舞,是我们做好送教工作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虽已基本走上正轨,但还存在许多的困难。虽然任务繁重,但我们全体教师一定不畏辛苦、力行奉献,把党、政府、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关爱,通过送教这一途径传达到更多的残疾孩子及其家庭。我们一定会努力通过送教上门工作,让更多的残疾孩子能够通过康复,达到生活自理,切实减轻家庭的负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发布,让我们看到全社会关爱残疾孩子的春潮正在涌动,发展特殊教育的春风正在劲吹。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地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相信:特殊教育的明天将更美好,残疾孩子的明天将更光明,生活将更温暖!

篇4: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的

为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上级精准扶贫工作精神,完成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工作,达到各项评估对残疾儿童入学率的要求比例,对重度智障、残疾或脑瘫的儿童纳入招生学籍管理,特开展本项送教上门的工作。

二、情况分析

目前,经我校会同县、乡、村各级部门进村入户进行的扎实摸查,统计有4名儿童(具体名单见附件)尚未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由于这4名儿童中,1人双目失明,1人脑瘫,2人智力残疾,四人残疾类别有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或多重残疾。均无法正常到校参与学校学习。

三、工作措施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拟根据儿童的居住地为依据,按就近入学地段接收这4名儿童就近入学,进行送教上门或个别化辅导教育,学校成立专门的送教上门领导小组,拟安排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上门送教。

(二)组织机构 组长:李勇 副组长:郭培祥

何东

范春明

成员:梁栩

何雍

王汇洋

贾兰

刘丽

王权

刘燕琼

王彩英

张春凤

张德纯

李月

敬德芬 王华强

冯良本

刘艳

唐凤林

(三)工作要求级措施

1、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每次送教课时3课时左右,每学年不少于120课时

2、送教前,送教老师要写好了个别化计划,针对学生残障情况写好辅导计划,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3、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

4、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5、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

四、后勤保障

由于送教上门的工作比较繁重,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送教上门的教师按照任教随班就读的教师津贴进行补助,同时我乡幅员辽阔、地处偏远,每次给予上门服务的教师适当的交通补贴。

篇5:学校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根据《xxx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对象的确定。

1、对全县未入学少年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以辖区学校为主体,以残联提供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为依据,入户调查残疾少年儿童的情况,收集基本信息,照片,视频等资料。

2、遵循“能进全进”的原则确定对象。

审阅入户调查的资料,遵循“能进全进”的原则,将部分通过支持能够进入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将不能进入学校学习的残疾少年儿童确定为送教上门对象。

二、服务管理。

(一)、信息收集和管理责任学校将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对象纳入学籍管理,非义务段服务对象信息由责任学校建立档案进行管理。

(二)、队伍建立和管理

区域内的责任学校选派送教上门教师和服务人员组成送教上门团队,并对送教上门教师和服务人员开展培训(三)、服务督导和评价

送教上门团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送教上门对象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使用多类评估信息做出多种教育决策,运用评估结果发现学生特殊需要,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根据送教上门对象持续的学习进步调整教学。特殊教育中心每学期对学校送教上门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县教体局反馈评价情况。

三、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框架

(一)在县特殊教育学校选取一个典型个案,个案兼顾教育、康复、医疗、职业重建等教育需求,探究送教上门的策略,引领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

(二)送教人员组成。送教上门教师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组成。各校根据实际也可以邀请社会专业志愿者参与。

(三)送教上门工作的保障

1、组织保障:各校要成立送教上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人员保障:各校要选择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骨干教师承担送教上门工作,合理安排送教上门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篇6: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08〕89号)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现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3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接受教育的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具有里山户籍,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1、“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2、采取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送教上门”的教师在做好服务对象教育的同时指导好家长,正确教育、训练服务对象。

四、领导小组及送教教师 组长:XXX 送教教师:XXX、XXX、XXX

五、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一次

六、经费保障

设立相应的“送教上门”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劳务费、餐点茶水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费以及业务指导、经验交流总结会经费等。

七、工作要求

1.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服务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篇7: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在现代领导科学中,为达到某一特定效果,要求决策助理人员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进行周密思考,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工作方案,供领导参考。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一篇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 长:徐友明

组 员:查日斌 谢玉宏 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三、工作对象

我校残疾儿童徐洲祥,肢体等残疾,长期在家,不能到校。

四、主要措施:

1、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靖远县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

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糜滩镇下滩村户籍且居住在下滩村,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 6-14 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 2 次,每次 1-2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 48 个课时。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二篇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全纳教育,促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使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平等接受适合其需要和发展的教育,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2.总体目标。改变过去残疾儿童少年安置主要以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传统方式,构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中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学生送教上门的“三元安置模式”。本着“先行试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构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新模式。到 2016 年底,探索形成送教上门的相关配套政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送教上门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教育安置、个别化教育、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化、家校共育、教研科研、督导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服务对象及具体要求

根据《潍坊市教育局 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全面做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潍教字[2015]17 号)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我市全面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1.服务对象界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持有《x 残疾人证》,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一定接受

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 6-15 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

对具有我市户籍未办理残疾人证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市、镇街(园区)残联应动员其按照《x 残疾人证管理办法》(残联发〔2008〕10 号)办理证件。外来务工或经商人员随迁残疾子女,到居住地残联登记办理证件后,可接受送教上门服务。

2.服务原则及次数。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以送教上门服务为主,以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辅。送教上门服务,每个服务对象每周 2 次,每次 3 课时,每学年不少于 216 课时。

3.制定送教计划。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全市送教上门学生残疾类别和分布情况,制定送教服务工作日程表,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定期提供送教服务。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送教时间的,要及时与送教对象的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并另行确定送教时间。

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市残联配合,由特殊教育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1.市残联职责。市残联负责调查摸清我市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将所调查人数登记分类,商同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各镇街(园区)中心学校和市直

义务教育学校要积极动员招生区域内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或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做到“能招则招”“能上尽上”;对确实不能到校接受教育的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盲生和聋生的教育及送教上门工作分别由潍坊盲校、潍坊聋校负责。

2.市教育局职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为送教上门服务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建立学籍,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指导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力争做到全覆盖,零拒绝;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送教上门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围绕送什么、怎么送、谁来送等关键问题,探索“康教结合”“医教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送教上门服务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和医院相互支持的送教上门长效机制。

3.市特殊教育学校职责。市特殊教育学校负责全市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教学工作,制定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做好统筹规划,细化工作目标和要求,完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深入家庭、社区、康复及福利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教上门服务。市特殊教育学校要成立送教上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要借助师资、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创造性开展好“送学生”、“送家长”、“送社区”、“送志愿者”、“送顾问医生”的五送服务工作。

4.其它相关学校职责。其它相关学校要积极动员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要积极吸纳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协助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积极鼓励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送教上门服务,或为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

四、送教上门工作流程

每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

1.清查摸底。每年 4 月份,市残联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统计工作,摸清底数,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后,按照残疾类别和等级,分类整理汇总,统一录入“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管理系统”中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登记表》,同时报潍坊市残联备案。

2.确定服务对象。每年 6-7 月份,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残联提供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资料,协同特殊教育学校确定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确定分两步:一是前期调研,初步遴选。每年 6 月,通过社区调查、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了解残疾儿童基本情况和对送教上门需求,本着“家庭自愿”和“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要求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进行遴选。二是入户摸排,确定对象。每年 7 月份,组织专业小组(每组二人以上)对有送教上门服务需求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家访、评估,了解孩子状况和教育需求,将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自愿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

确定为服务对象。

3.建立个别教育档案。每年 8 月份,特殊教育学校与需送教服务的学生家庭、合作开展送教服务的医疗康复机构协商,为每名送教学生明确一份医学诊断、建立一份健康记录、制定一份个别化教育方案、商定一个康复训练方案、签订一份送教服务协议,形成“一人一档”,并制订切实可行的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计划。

要把“送家长”作为着力点,教授学生的同时,将教学方法、康复技能和问题行为的应对措施示范、教授给家长,让家长坚持在家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训练,巩固送教成果。

4.建立学籍。每年 9-10 月份,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为送教的新生建立学籍。特殊教育学校统计接受送教上门服务新生的实际情况,将汇总的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新生花名册,通报市残联,并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

五、加强保障机制建设

1.加强部门协同。开展对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是推进我市特殊教育发展、改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教育、财政、人社、残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新格局;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

2.保障经费落实。凡享受送教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生均公用经费参照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2015 年达到 6000 元并逐步提高,不得降低。孤独症、脑瘫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其他残疾学生的 1.2 倍拨付。根据送教工作量和交通路程等实际情况,给予送教教师合理的工作补贴和交通补贴;积极创造条件,及时帮助解决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切实提高送教质量。特殊教育学校要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需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采取“一对一”、“医教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人社部门在师资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确保在校常规教学的有序进行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逐步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送教教师队伍。学校要根据送教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实际,选派师德好、责任心强、经过特殊教育培训的优秀教师,保证送教上门服务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对送教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4.积极营造送教氛围。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残疾儿童少年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机构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尊重和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良好舆论氛围。

5.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参加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适当倾斜。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评价制度,每学期结束后,由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学生监护人对学校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进行评价。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检查落实情况,及时推广典型经验。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三篇一、对象和目标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在我县经乡镇府、公安、教育科技局等单位协同核查的因肢体、语言、听力为主的至今无法独立上学的“三类残疾儿童”。

送教上门服务是以乡镇中心校根据重残儿童数量选派 1名或多名资深、有耐心的学校教师,为重残少儿提供包括认知课程、适应性课程等教育训练课程,发展其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让重残少儿享有受教育权利,逐步融入社会。

二、工作原则

(一)免费教育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属残疾儿童少年 9 年免费教育范畴,接受服务的家庭及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二)协商一致原则

尊重重残少儿家庭的意愿,在自愿的基础上,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与重残少儿家庭及合作开展送教上门机构进行平等深入协商,就各方需承担的工作责任等事项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按协议开展服务。

(三)定期送教原则

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按每个服务对象(或教学点)每周不少于 2 次,每次不少于 2.5 个小时,每学年不少于 200个小时的时间,制定服务工作日程表,开展工作。

三、任务和措施

(一)调查摸底,掌握情况

1.全面调查,掌握情况。了解重残少儿是否有送教上门服务需求;摸清情况后,把相关信息由县教育局分类型整理汇总统计。

2.入户家访,确定对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名单,由各镇中心小学、初中组织教师,到愿意接受送教上门的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具体情况从而确定服务对象。

(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

送教上门实行“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各镇负责辖区内重残少儿送教上门管理工作,原则上由重残少儿所在镇中心小学、初中负责送教上门的具体工作。学校要将送教上门服务纳入学年工作计划和教学常规工作,落实送教上门责任教师,填报《送教上门学生情况登记表》(见附件 1),确保重残少儿接受义务教育。

(三)全面铺开,探索积累

为确保重残少儿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顺利开展,2019 年春季学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各学校要认真做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大胆探索送教上门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互相交流。

(四)建立施教队伍,确保送教效果

鉴于目前从事特殊教育教师比较缺乏的情况,县教育局为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选取学校中部分责任心强、有爱心的现任教师,作为送教上门的兼职教师,承担送教上门服务。从 2019 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特殊教育送教上门、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建设一支稳定的特教师资队伍,提高送教上门教育质量。

(五)结合实际,灵活选择服务方式

提供送教上门的学校可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灵活选择送教上门的服务方式:

1.到服务对象家庭一对一的服务。对于居住较分散、离学校路途较远的重残少儿,学校责任教师(志愿者)到其家中进行一对一施教。

2.设立分教点服务。重残少儿居住相对集中的,在服务对象所在的自然村设立分教点,集中开展服务。

(六)因人施教,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

送教上门教师应根据每个重残少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原则上,教学内容以语文、数学、英语字母、生活常识为主,不统一教材,可参照小学阶段课本自行选择和编写教学内容;多采用直观式、游戏式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努力提高重残少儿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制度和保障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由教育、财政、编制、人社、卫计、共青团、残联等部门组成的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同推进实施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送教上门的师资、经费、编制、补贴、康复训练、志愿人员和残疾少儿调查等问题。各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做好送教上门工作。

(二)加大财政投入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生均公用经费按每生每年不低 6000元的标准列入预算。教师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补贴(含交通费、伙食补助)标准由各学校根据实际自行制定(如省、市有工作补贴标准规定则按规定执行)。

(三)保障教师权利和安全

各学校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按每次(1 个上午或下午)3课时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并适当倾斜。

各部门(学校)、社区应共同做好送教服务人员的安全工作,为送教上门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五、管理和检查

(一)建立档案,加强管理

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重残少儿纳入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由提供服务的学校将其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并建立纸质个人档案,按普通学生进行学籍管理。

每次送教上门前,责任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并编写教案;服务结束后要完成“送教上门”服务记录,学期结束交学校存档备查。学期结束后,由派出学校对送教上门教师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细则另定),对假借送教之名,套取工作补贴的个人,要严格问责,并追究相关学校负责人的责任。

(二)定期检查,提高质量

篇8: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学期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市上工作交流会议精神,推进我县特殊教育的发展, 我校将本着“为了每一个残障孩子,为了残障孩子一切”的原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让每个残疾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专门成立残疾儿童班级是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1.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实施特殊教育。通过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全国助残日”、“志愿者助残”、“手拉手”等活动,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儿童少年的新风尚。

2.学校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成立残疾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长: 朱胜利

(校长)

副组长: 王国华

敏晓良

员: 唐致平

常学智

各班班主任

为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同时建立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参加的学校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保证特教班工作的实效性。

1.规范鉴定程序,建立残疾生学生档案学籍

学校将严格执行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和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类《残疾标准》,加强对三类(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和鉴定,鉴定结论不予公开.仅由有关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掌握,不在学生中扩散。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为其健全教育档案.2.依法治校,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学校将增强依法治校意识,不拒收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招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并安排适当的时间与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

3.加强个别教学,提高残疾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校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个别教育”计划,确保特殊儿童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平等的优质教育,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要求各科教学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教师在班级的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与残疾学生的关系,应当以集体教学为主,并要对个别残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切实做学生的个别化教学.加强残疾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真正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无特殊原因,任何人不得将残疾学生停学停课或停止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残疾学生学习期满,学校将发给毕业证书或义务教育证书.4.注重家长培训,家校联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学校校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残疾学生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基本的教育训练方法和辅助用具的选配、使用、保养常识,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

5.严格评估标准,切实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学校按照《残疾儿童少工作评估指标》的要求,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对残疾学生的考核评估,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对班级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充分肯定他们为残疾学生付出的劳动并在奖金发放、评优、评先、晋职等方面有所倾斜。每学期定期进行总结自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三)增加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特教工作。

篇9: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形成以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到家”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为了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学区内适龄残疾儿童的教育搞好,进一步推进并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的高度,我们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特拟写现阶段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学区共有2名适龄残疾儿童。肢体残疾的 同学已经在我校 年级随班就读。智力残疾的 同学曾经在 聋哑学校就读,因不能自理退学,现在随祖母生活。

在校随班就读的 同学,已经得到系统的教育。

失学在家的 为智力残疾二级,曾经在 哑学校就读,因不能自理退学,现在随祖母生活。因其较为自闭,不具备入学能力。我校对其进行送教上门服务。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2.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3.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做到不放弃、不遗弃。

四、送教时间及课程安排

每月十日下午进行送教服务(如遇休息日则顺延)。送教课程为语文、数学,交替进行。

学校

篇10: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学生基本情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7-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六、工作要求

1.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导处负责。2.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资料等。

子洲县水地湾乡中心小学

篇11:送教上门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有关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试点项目的方案要求,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慈埠小学根据县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实际情况制定送教上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步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服务对象为范围内常住人口,不能到校接受教育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见附表1。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智力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

四、组织领导。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具体措施。

1.做好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摸底调查工作。摸清底数是搞好送教上门服务的关键。由教务处负责,配合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县残联等机构搞好调查、摸清数据、做好分类。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水平、办学条件和残疾少年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智力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能与人进行对话能力的残障儿童少年共计4人作为教育对象。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相关档案和学籍,纳入全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见附表2.3.制定详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根据“送教上门”的基本原则,教育内容定为“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注重开发残障少年儿童的智力潜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要求相关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师生互动,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效益。

4.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模式。

在教学时间上全学期针对每个学生开展1次服务活动,共4次,每次2课时。采用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在服务流程上采取“交流”“授课”“总结”的模式,首先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基本状况;其次由专任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教授一定的知识技能;最后总结,告知家长教育智障儿童需要注意的问题。

5.所有成员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经验。

这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是特教工作的尝试和延伸,在实施送教服务中要立足新起点新要求,创新发展新思路。由于是第一次,所以疏漏肯定存在,要求广大教师一定要认清送教上门活动的重要性,做好计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在每次服务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授课教师要上交授课教案,活动负责人要上交活动记载表、活动总结等资料。

六、支持保障。

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为了保证活动的延续性和实效性,特别指出对于参加“送教上门”的教师按每次2分的工作量计入绩效考核。对于能按时上交相关计划和总结等资料的老师按每次3分的工作量计入绩效考核。教师交通费、餐饮费、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的费用由学校报销。家庭及学生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七、时间安排:

2015年3月1日起,启动“送教上门”服务工作。2015年3月底,开展第一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4月底,开展第二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5月底,开展第三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6月底,开展第四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7月,“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总结。

附件:

1.永登县未入学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2.永登县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与送教学校登记表。

篇12: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切实保障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保证残疾儿童少年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发展,提高残疾儿童少年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关注,同时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观、社会观、发展观、,体现我党教育的全民性、普及性、人文性。

二、实施目标及要求

1、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与家长密切沟通,对残疾儿童的生活状态有较全面细微的掌握,心中有数,心中有度。

2、深入调查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3、加强学习,教中探索,使残疾儿童建立自强、自立,学习进步的信心。

4、用优良的师德师风来感染和熏陶残疾儿童的思想行为。

三、实施原则

1、发展原则

教师在上门送教过程中,以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自强、自立为基本原则,树立长远目标,为残疾儿童的未来发展服务。

2、调查原则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成长环境、心理状态,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3、差异性原则

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与残疾儿童交朋友,深入了解、掌握不同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因人而异,从实际情况出发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四、实施步骤

第一步:送教上门

我校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采取梯式递进,合理交接,合理分工的方式开展。

1、适龄残疾儿童(一、二年级学段)的送教上门由低年组xxxx老师具体负责,主要送教上门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使残疾儿童初步学会汉语拼音和汉字。结合不同情况给予儿童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指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残疾儿童能够较好地掌握低年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中年级学段(三、四年级)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由我校xxxx老师具体负责教学工作。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在低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中年级学段的知识,结合不同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适合不同残疾儿童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并对残疾儿童进行自信、自强的心理辅导,增强学习的动力。

3、高年级学段(五、六年级)的送教上门工作具体有我校xxxx老师负责教学工作。在本阶段,残疾儿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主要培养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自理及社会融入的行为习惯,为残疾儿童少年的未来发展,走向社会做好服务,同时针对不同残疾儿童少年因材施教,培养一技之长方面的兴趣爱好,为残疾儿童少年的终身服务。

第二步:沟通反馈、学习进步

1、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具体有我校校长xxxx同志负责。定期与家长联系,上门做调查,及时解决家长、残疾儿童反馈的送教上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使上门服务教师及时纠正在上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不正确的方式方法,找到合理的、适合的、发展的方法来为残疾儿童少年服务。

2、组织教师学习。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全体教师掌握残疾儿童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教育需求,为更好地于他们沟通,更好地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学习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三步:检查、总结阶段

1、定期由我校教导主任xxxx同志对各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向送教上门教师反馈检查评估的结果等信息,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育教学策略。

2、送教上门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残疾儿童少年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五、送教上门时间安排

1、星期二:13:00——14:30

上一篇:最辛苦的一天作文下一篇:5未婚青年管理意见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