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的价值辨析

2022-10-16

1 引言

“自从公元前五世纪以来, 所有以民主的名义取得的成就, 多多少少都要归功于古雅典的人民。”尽管当时的民主制度存在诸多限制和不足, 没有将成年男性公民以外的公民纳入到民主体系之中, 但其民主运作的体制机制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民主不应该局限于选举或者将选举等同于民主, 而应是鼓励公民“发声”, 并赋予公民真实的权利和机会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之中, 能够自由表达利益诉求, 并对政府公权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制约。民主产生于西方, 学者对民主本质和理论的探索如“百家争鸣”, 多种民主理论互相批判, 彼此借鉴, 虽已不断趋于完善, 但始终没有形成能够权威地压倒其他一切理论的民主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协商民主在继承参与式民主的基础上, 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2 协商民主的内涵

很多学者认为, 协商民主理论是对传统民主的一种复兴, 是为了回应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多元化价值影响下社会潜藏已久的道德冲突, 以及种族文化团体之间因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参与难题, 即“克服自由民主理论及其缺陷, 弥补选举民主及其多数原则的不足。”而对“deliberative democracy”该如何翻译, 国内学界出现了不同看法。以中央编译局的陈家刚为代表的人认为, 将这个词组翻译成“协商民主”最合适不过, 既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地位平等和权利平等, 表达、妥协与共识并存, 又符合本国人的思维习惯, 易与本土对接。但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谈火生为代表的人认为, 这样的翻译不仅不符合英语语境, 还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协商制度, 削弱了该词组本身具有的启发意义和引进价值, 因此该词应翻译为“审议民主”。尽管现在学界普遍流行协商民主的说法, 这两种说法也确实难分伯仲, 但二者的冲突并不影响我们对协商民主本质的探究, 因为对西方理论的研究本就不该局限于文字翻译, 将其内容实质透彻分析来指导中国实践才是重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协商民主给予解释和定义, 但从概念上可以总结出两个重要方面:从公民的角度来看, 所有决策相关者都有权利参与政策的制定;从协商的角度来看, 对待一项公共政策应本着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原则, 不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是为了增进共同利益。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下, 各国的民主都是建立在少数政治精英与多数普通民众分化的基础上, 所以协商民主有利于保障普通大众的权益, 使普通大众享有一定话语权。

3 协商民主的特点

协商民主除了具有协商性、平等性、合法性、责任性和公开性五个特点, 还具有理性说服、程序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点既是协商民主的优势, 也是我们在运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1) 协商民主具有理性说服的特征,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公民个体不仅是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对象, 还具有主观能动性, 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政治动物,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在政治协商过程中, 参与主体必须以明确的理由来支持或反对他人的观点, 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使发言人更有说服力。二是既要协商, 其场所和探讨内容就必然是公开的, 如果公民无法理解发言人陈述的理由, 就无法顺利达成共识。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观点, 通过公开的思辨和讨论, 可以减少其不利影响, 体现出理性。

(2) 协商民主具有程序性, 因为协商本就是一个过程, 其无法跳脱出程序公正决定结果公正的定律。协商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决策, 不是为了论证所给理由的合理性而辩论, 是为了实现利益诉求而辩论。程序公正可以保障协商达成的共识能发挥实质作用, 引导公共政策偏向公民利益而非政府利益。

(3) 协商民主具有不确定性, 因为协商是一个动态过程, 组织者无法对不确定因素加以预测, 尽管有预设的目标, 但并不一定能够达成。而通过协商制定的政策, 还要面对时间的考验, 我们无法保证该政策能一直适用和正确无误。基于此, 协商民主保持了开放和持续对话的可能性, 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

4 协商民主的价值

4.1 有利于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大多数协商民主的支持者认为, 只有当公共政策是通过协商和讨论的方式制定出来, 并且参与协商的公民和公民代表超越了单纯的自身利益和局限, 反映公共利益时, 决策才是合法的。换句话说, 协商的过程才是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来源, 因为所有当事人的意见和利益得到了平等的机会去表达, 并且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此外, 在维护多数人利益的同时, 少数人的利益也得以兼顾, 是平衡了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权益的结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涉及对现有资源的重新分配, 必须获得人们的支持才能顺利地执行。协商结果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交流后达成的共识, 本身就包含着对合法性的追求。

4.2 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

人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动物, 所以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因此一项科学的政府决策需要足够的信息来克服个人的片面和非理性。协商不仅有妥协、让步的含义, 更有思辨和批判的意味, 当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对同一件事物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会极大提高客观性和准确性, 运用到政策制定中, 会提高政策的品质和科学性。

4.3 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与参与式民主不同的是, 协商民主是利益双方相互沟通、讨论的结果, 普通民众结合自身实际可以对专家或官方提出的方案大胆质疑, 听取其解释之后再做判断。此时民众将不再是被权威统治, 而是被理性说服, 无形中鼓励人们勤于思考和反思。另外, 彼此交流的过程也是信息收集的过程, 公民通过大量的信息接触扩大自己的视野, 发散自己的思维, 不仅有助于形成科学认知的态度, 还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摘要:协商民主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有益探索, 也是人民实现当家做主权利的有效途径。协商民主具有协商性、理性说服、程序性等特点, 既有利于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 又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关键词:协商,民主,价值

参考文献

[1] [美]里普逊.民主新诊[M].香港:新知出版社, 1972.

[2] 李君如.中国能够实行什么样的民主[N].北京日报, 2005-09-26.

[3] [美]盆姆斯·博受.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藻酸盐敷料在整形外科的应用下一篇:关于新型数学课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