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核用园造林培育模式的研究

2023-01-20

银杏用途广泛, 不但能绿化城市, 而且又能叶用、材用、核用, 为加快银杏的发展, 培育银杏核用园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分级造林及不同栽植密度等方法对银杏核用园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如下。

1 试验研究方法

选择Ⅰ级、Ⅱ级、混合苗及不同栽植密度进行造林, 以观察其造林成活率, 保存率及生长表现, 从而提出最优造林模式。

2 结果分析

2.1 核用园的分级造林试验

为使银杏核用园建立后能达到早实、丰产、优质的目的, 建园时必须要作到适地适树, 优选壮苗, 合理密度, 整地施肥, 科学造林, 精心管理等措施。在选择造林地时, 要求地势空旷, 阳光充沛, 土层深厚, 质地疏松, 排水良好, 地下水位低于2.0m~2.5m, 无霜期在160天以上, 年均气温大于8℃, 年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为保证核用园的造林成功率, 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是能否成林的关键, 我们于2001年选择了银杏Ⅰ、Ⅱ级苗和混合苗进行了造林试验, 结果见表1。

表1映出选择Ⅰ、Ⅱ级苗造林, 当年成活率能达到85%以上, 而混合苗成活率仅为80%左右。为观察造林后的保存率, 于造林3年后 (2003年) , 又进行了保存率的调查, 其结果为Ⅰ级苗为94.6%, Ⅱ级苗为91.2%, 混合苗为73.2%, 这充分说明了造林必须选择Ⅰ、Ⅱ级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对比各级苗造林后的生长差异, 对栽后5年的银杏生长量 (树高、地径) 进行了调查, 发现各级苗5年后的生长量差异较大 (见表2) 。

表2说明了银杏栽后5年的各级间树高、地径生长量差异较大, Ⅰ级苗5年树高生长量比Ⅱ级苗和混合苗提高23%~48.3%, 地径生长量比Ⅱ级苗和混合苗提高20.4%~33.1%, 说明选择Ⅰ级苗造林, 栽后生长表现优异, 能尽快促进林分郁闭, 为验证各级苗间的差异显著性, 经F检验, 树高:F=119.02>F0.01=7.59, 地径:F=13.059>F0.01=7.59, 表明苗木分级造林的差异为极显著。

2.2 不同栽植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人工培育银杏核用园的产量是群体的产量, 银杏树木个体组成的群体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配植结构, 才能最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 达到丰产的栽培效果。但是, 我们在丹东地区调查发现, 各地的栽植密度没有统一标准, 初植密度偏大, 造成林木质量低劣, 有的甚至导致全林毁灭, 不但没有达到预想效果, 而且给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究其原因, 一是受土地面积匮缺的制约, 二是片面的认为多栽多收入的错误思想, 三是不懂得科学技术。为尽快引导他们从误区中解脱出来, 首先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 掌握科学的栽培方法, 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2.2.1 不同林分密度对林木质量的影响

林木质量的优劣, 与林木间离散度的大小有关, 离散度愈大表明林分的质量低劣。几种现实密度见表3。

表3明显看出, 离散度随着密度的减小而逐渐降低, 当密度降到4440株/hm2~2500株/hm2时, 离散度趋于稳定, 并达到最小值, 而自然稀疏率的变化也基本相似, 密度愈大, 稀疏率愈高, 密度为3330株/hm2~2500株/hm2时, 稀疏率不足4%。以上说明了初植密度过大会严重影响林木的质量, 造成离散度偏大, 自然稀疏率高, 林相不整, 林木生长畸型, 不但影响林木的生长, 也会降低林木的经济效益, 因此, 在造林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好适宜密度, 既要保证林木的质量, 又要提高林分的产量, 依据调查结果, 我们认为核用园的初植密度应以株行距1m×2m (5000株/hm2) 、1.5m×2.0m (3330株/hm2) 、2m×3.0m (1650株/hm2) 为宜, 对以上的初植密度在封行前要抽行抽株疏移, 其经营密度变为2m×4m (1260株/hm2) 、3m×4m (840株/hm2) , 对2m×3.0m的在封行进行抽株疏移则变成3m×4 m (8 4 0株/hm2) 。

2.2.2 不同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由于造林的初植密度不同, 对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林分密度影响很大, 对林分周围环境条件、光合速率、林木的生长发育、林木的结实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林分密度过大, 林木分化激烈, 有效营养空间满足不了林木的需要, 而密度过稀, 又没能充分利用有效营养空间, 虽然单株产量高, 但总林分的产量降低, 所以应根据培育目的, 选择适宜初植密度, 才会获得理想效果。依据调查资料, 现将几种初植密度和调整后的密度, 对各项因子的生长变化列表4。

从表4看出, 当初植密度1 m×2 m、1.5m×2m、2m×3m, 在栽后11年进行密度调整, 按隔行移植的原则, 由原来的密度基本变成2m×4m、3m×4 m, 依据15年后的生长变化看, 培育银杏核用园的密度, 在水肥中等条件下, 以3m×4m为宜。

3 结语

(1) 选择Ⅰ级苗造林, 栽后生长表现优异, 各级功间差异显著。

(2) 核用园的初植密度以1m×2m、1.5m×2m、2m×3m为宜。

(3) 核用园的经营密度, 在水肥中等条件下, 以3m×4m为宜。

(4) 核用园的单株结实量15年生时以密度3m×4m产量最大。

摘要:银杏核用园的培育, 主要以获得优质高产要实为目的, 我们通过利用分级造林试验及不同栽植密度来控制, 建立银杏核用型培育模式, 从而为银杏核用型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银杏,核用型,培育模式

上一篇:超声伪像在超声诊断中的利用价值下一篇:浅谈宁夏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