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丧障碍报告

2022-09-12

1 临床资料

A女士, 42岁, 大学文化, 经理。学识渊博, 思维相当缜密深刻, 作能力强, 人际关系和谐, 身体健康, 无家族性疾病史。丈夫42岁, 乐于助人, 身体一直很好, 连感冒都很少得。有个14岁的女儿, 聪慧乖巧可爱。

为A女士做了SCL-90、SDS、SAS的心理测验。根据测验情况看, A女士的抑郁情绪较重, 不能工作, 睡眠及饮食障碍比较明显。

2 个人陈述

2008年5月27日, 令我锥骨挖心痛不欲生的日子, 我的丈夫在一家中突发心脏病, 撒于人寰了……。他才42岁, 正当华年啊!那么健康, 那么善良, 与他接触过的亲友无不称赞他有爱心善良体贴他人, 老天为什么不长眼, 要残忍地夺去他?好人为什么不能长寿, 不能善终啊?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啊……我处于极度的悲伤中, 每天都沉浸在回忆的痛苦里。回家时老是觉得他还在沙发上坐着等我……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想着想着就失声痛哭。白天遇到熟人问候, 便心如刀绞, 泪如雨下。吃饭也是应付, 毫无胃口。完全不能工作了, 一心就想知道他究竟到哪里去了, 过得好不好?我能否再见到他, 能否帮得上他?我怎么能够相信这个事实?我问了旁观的人, 怕我是幻觉。老公啊, 难道你很高兴离开我们吗?你离开的那一天我为什么没有在家啊?还有女儿才14岁啊, 哪怕到了女儿上了大学也好啊!老公单位效益不好, 留下的—个存折上面是2800元钱, 这个存折就给女儿留着吧。一个多月来, 我生不如死, 度日如年, 甚至想跟着走了算了, 以求解脱。女儿倒反过来安慰我, 主动承担起做家务和照料我起居的事, 我更加难过了!我怎能忍心丢下这么早熟懂事的女儿去那个地方么?每日的煎熬, 随着时间流逝, 不减反增, 整夜整夜不能合眼, 自己知道对女儿还有未尽的责任, 不能这样倒下去, 但就是无法控制……见到您之前, 我已是面色萎黄憔悴, 上到二楼就心慌乏力;已发过一次高烧, 一次胆绞痛。自觉我的人生惨淡, 没有未来, 过一天算一天了。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这个案例是A女士的亲戚介绍来的。她很愿意来。

咨询师的观察:A女士中等身材, 瘦弱, 恍惚;精神状态果然如其所述。步履沉重, 语带嘶哑:面色菜黄, 苍老憔悴。看起来比我还大得多。丧夫的打击对一个人有多大, 由此可见一斑。

4 讦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自述、咨询师的观察, 以及心理测试结果, A女士的知情意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迫切、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 可以排除重性精神病。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 (1h之内) 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 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 症状往往历时短暂, 预后良好, 缓解完全。

4.1 症状标准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 并至少有下列1项: (1) 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如迫切追寻亡夫的去处、不眠不休的“回忆”等) 。 (2) 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 (如反应性木僵) , 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4.2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如完全不能工作, 回避必要的人际交往等) 。

4.3 病程标准

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 病程短暂, 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 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A女士的病程稍有例外, 1个月后未有缓解) 。

4.4 排除标准

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及抑郁症。求助者基本与该标准相符, 据此可初步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

《心理咨询师》二级教程P28对此有个条目:居丧障碍—Z63。

主诉:患者感到丧失不可承受, 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 丧失也可引起躯体症状。诊断要点:正常的悲哀过程包括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但是, 居丧障碍伴随着类似抑郁症的症状, ·如:心境低落或悲哀、睡眠障碍、兴趣缺失。患者还可能日常行为和社会交往的退缩, 很难考虑将来。显然, A先生的症状与“居丧障碍”更为接近。本文据此采用“居丧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抑郁症相鉴别:居丧障碍虽然伴随着一些明显的抑郁症状, 但根源指向单一且集中一一丧失亲人的结果。病程短暂, 极少超过1个月, 也是关键的鉴别要点。因此, 与抑郁症鉴别并不很困难。若丧亲后抑郁的全部症状持续达2个月以上, 或有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则要考虑下抑郁症的诊断。至于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求助者既往的健康史即可予以排除。

5 咨询目标的制定

依据以上收集的临床资料与评估诊断结果, 经与求助者商定, 制定以下咨询目标。

近期具体目标:尝试走出认知死角, 疏缓情绪的不合理过激反应, 较为理智的看待和接受亲人 (也是所有人迟早都要面对) 的生离死别。

长远目标:学会和掌握建立合理的情绪、理念来强化认知的正确性, 以有效的应对和化解生活中必然会反复出现的各种压力, 逐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末来人生。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6.1 主要咨询方法和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埃利斯于50年代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渭好坏, 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 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某个人观念正确, 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 否则, 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 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 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A女士遭受的丧夫之痛是很严重。如美国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 该评定表列出了43种生活变化事件, 并以生活变化单位为指标加以评分。该量表丧失配偶达到位列第—。离婚第二。

6.2 双方责任权利义务

(1)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 (1) 真实资料; (2) 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权利: (1) 有权选择和更换咨询帅; (2) 有权提出中止咨询; (3) 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1)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 尊重咨询师, 遵守预约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 (1) 遵守职业道德, 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 保密。权利: (1) 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 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 (1)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 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各方面的内容; (4) 尊重求助者, 遵守预约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6.3 咨询时间和收费

安排3次咨询, 每周1次, 每次1h左右。收费每次100元。

7 咨询过程

2008年9月3日下午, 协会办公室。

7.1 评估和诊断阶段

使用摄入性会谈法。主要运用了共情、倾听和积极关注等方法, 鼓励求助者尽可能地倾诉, 时刻注意对方的语态、表情变化以及相应的肢体表达信息。交谈中, 我捕获了求助者一些重要的理念:即如求助者丈夫那么优秀的好人, 为什么却华年早逝?都说善有善报, 为什么不能善终?这些问题搅得求助者不得片刻安宁。尤其恩爱夫妻, 骤然阴阳殊途, 那种痛, 一般人哪里体会得到?我们商定了具体的咨询方案, 然后做了SCL-90、SDS和SAS的测讦。制定了下一步的任务:实行RET疗法。

7.2 咨询帮助阶段

次日上午八点, 协会办公室。当A女十迫切地询问该怎么办时, 我先给他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和方法。之后问求助者:您觉得在丈夫病逝后, 自己的理念, 以及随之产生的应对方式, 会有哪些问题?一般也会在1个月内逐步缓解和理智地接受现实, 进而在半年左右完全恢复正常, 不至于长期深陷痛苦中而不能自拔。医学上将之称为“居丧综合征”。心理学称为“居丧障碍”。可是当一个人面对诸如丧偶这样的重大创伤性事件, 心理上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时, 就会因为错误思维的诱导, 对事件产生不合常理和逻辑的判断, 雪上加霜的无限“放大”刺激事件的破坏性影响, 随之派生的破坏性情绪有增无减, 反过来又会刺激错误认知的“强化”, 形成恶性循环。仔细剖析一下那些“崩溃”的病例, 恐怕大多数都是被自己的歪曲认知的理念夺去了康复的希望。

A女士, 若有所悟。 (1) 你有什么遗憾, 他有什么遗憾?换位子对话。他走了还有别人陪你。 (2) 放一张照片, 告别仪式。

7.3 咨询结束阶段

2009年9月10日上午八点。“我终于睡着啦!”A女士面色红晕;说话声调也高了许多。尤其走路, 轻快了, 提醒他合理信念的正确性程度, 完全取决于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的确立。连连赞同。接着我们又做了下SCL-90和SDS, 结果显示:抑郁因子分降到了1.3, 睡眠饮食的因子只有0.7分;SDS的标准分也降到了48。我告诉她, 回去后, 要经常检查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通过自我辩论将其纠正, 代之以正确合理的信念。要开阔心胸, 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米换位思考, 象故去的丈夫那样善待他人。虽然这些话简直就是说教, 但她一点阻抗都没有的全盘接受了, 很令我欣慰和高兴, 身心轻快地踏上返程, 我长出了一口气。

8 咨询效果的评估

(1) 咨询师的评估:通过结束时的心理测验, 以及2个月后的电话回访, A女士症状基本消失, 工作效率恢复了, 人际关系也比过去和谐了。在健身, 好女儿, 照顾好老人。 (2) 求助者的评估 (来信) :老师:您好!您跟我素昧平生, 与您相识后, 您的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对工作, 对家庭, 对亲戚朋友的理念都有很大的变化, 同时我也感觉到他们对我也更好了。目前我的心态和与周围的关系应该说是很和谐的。

摘要:本例报告的是一位丧夫的较为严重的反应性精神障碍。中年丧夫乃“人生三大不幸”之一, 如何帮助求助者迅速从不能承受之重的痛苦中走出来, 对我这个心理咨向而言是个重大挑战。在运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同时, 通过三次会谈, 能够有效的帮助求助者建立起正确而合理的信念, 而求助者自身的领悟能力也是他得以迅速摆脱心理阴影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悲痛,恍惚,心理咨询,精神运动性兴奋和抑制,居丧障碍,合理情绪疗法

上一篇:广东省农林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下一篇: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