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语态与思维方式的关系

2022-09-10

心理语言学家通过生理解剖证明, 人类大脑左半球后部的布罗卡区和邻近的45区是语言中枢 (桂诗春, 2000:63) 。而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徐通铿, 1988:16) 。这就是说, 人类的语言活动属于抽象思维活动。但是实际上语言活动并非完全是抽象思维, 其中也有形象思维, 比如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就大量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其实不仅如此, 如果把英语主动句和被动句加以比较就会发现, 主动语态有大量的非常形象、生动、简洁、易懂的句子, 可是转变成被动语态就文理不通或者不合逻辑了。因而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纵然其中有各种原因, 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的语态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具体地说, 主动语态注重形象思维, 往往采取整体认知、观象取义或直觉感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解读句子, 被动语态必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方法解读句子。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英语语态与思维方式的关系问题。

1 语法的产生决定了主、被动语态适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语言哲学家普遍认为, 虽然语法是人类创造的纯精神产品, 但是它首先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其起源归根结底来自于自然。功能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结构和语法功能来自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模仿。语法在现实世界中具有有形的根源 (赵艳芳, 2001:167) 。认知语言学家对语法的产生作了这样的图解:“人类经验→概念化→图式化→语言形式” (C r o f t, 1993:89) 。这个程式图恰好是对上述论断的注释。但是, 我们认为这种论断主要适用于主动语态的结构特征, 并不适用于被动语态句法形式。因为主动语态句法结构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模仿, 但是被动语态结构并没有可以模仿的客观对象, 它是人类对客观事件的过程进行逆向推理的产物。例如, 猎人用弓箭射死猎物的自然形态是:猎人拿出弓箭→瞄准猎物放箭→箭穿越一定空间抵达猎物→猎物倒地死亡。根据这种客观事件的自然顺序创造出了the hunter killed the deer with an arrow这种与自然形态同构的句法结构, 从而提取了“行动者→行动过程→行动对象”这样一种典型的语义关系模式。但是, 被动语态在客观世界中是根本没有可以仿效的样板的。仍以猎人捕猎为例。一个人站在靠近猎物的位置, 他看见猎物突然倒地死亡, 发现是一只箭把它射死的, 而且发现这只箭是一个猎人从远处射过来的。当他把这三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形成了“鹿死→箭射过来→猎人放箭”, 这样一种从事件的末端回溯到事件始端的推理过程。根据这种逆向推理模式就形成了the deer was killed with an arrow by the hunter这种句法结构, 并进一步提炼出“行动对象→行动过程→行动者”这种语义结构。由此可见, 主动语态是以客观世界为原型, 与客观世界异质同构, 但是被动语态没有可以模仿的客观对象, 是通过理性的逆运算方法建构起来的与客观事件呈镜像结构的语言形式。所以, 主动语态容易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意象图式, 能够用形象思维、整体认知的方法来理解话语, 而被动语态难以形成认知图式, 所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方式解读句子。

2 比喻在被动语态中的局限性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 某个人有一种感觉, 他想要说的东西用语言来表达远远不如他心里想的那么清楚。这就好像某个人梦中出现的一个形象, 他心灵的眼睛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它, 但是难以对另外一个人描绘, … (2002:136) 。由于客观世界是立体多维的, 而语言是线性、一维的, 所以语言永远不能像图画那样精确、生动地再现现实世界。但是人们可以尽量采用形象的语言让听话者根据经验, 在心里形成鲜活的影像, “看到事实上看不到的风光, 听到事实上听不到的声响” (钱冠连, 2002:86) , 从而弥补语言不完备性的缺憾。比喻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英语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简洁的比喻性的表达方式。“拟人”和“借代”就是两种常见的比喻形式, 这种表达方式在于“立意于象”, “寻言观象”和“寻象观意”。对这类句子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寻象观意”, 整体认知和直觉感悟等方法来获得语义, 而不必依靠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以形象为基本单元的思维活动, 作为思维细胞的形象通常不是对一个特定对象的直接感知, 而是主体能动地概括不同的客体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形象思维是借助于意象, 并用叙述、联想、组合、想象等方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张敏, 2003:3) 。帕莱恩说, “意象是一幅心灵的图画, 它是用心灵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卢兴基, 1998:168) 。因而, 形象思维总是整体的、概括地、综合的, 而不是分解的、零散的、琐碎的。抽象思维又叫理性思维、概念思维或者逻辑思维, 它是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思考, 概括出事物的共同属性或本质, 并用词语加以标志就形成了概念。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概念只有借助语词才得以表现并发挥作用。概念是构成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基本要素, 理性思维中的判断、推理都是运用概念进行的, 是概念的进一步展开与发展 (田心铭, 2000:366) 。因而, 概念思维非常注重思维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对概念定义的科学性、严谨性、同一性。以 (1a) 为例, 如果用理性思维的方法就要对escape这个关键词语进行严谨的概念判断。escape的概念意义大体是“人类或动物为了摆脱某种禁锢或控制, 采取的有意识的隐蔽的逃脱行为”。按照这种定义, 它的逻辑主语必须是有活动能力的人类或动物;行动必须具有目的性和隐蔽性。根据这个定义, “her name”就不具备做“escape”的主语的资质, 而且此处的行为也不具有目的性。因此her name escaped me这句话是不合逻辑的。但是escape是一个形象性很强的词语, 它可以迅速激活我们头脑中关于“逃跑”或者“偷偷溜走”的意象图式。通过类比联想就可以迅速形成“她的名字从我的记忆中溜走了”这样一种意象, 稍加整理就是“我忘了她的名字”。据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这个句子我们是用形象思维, 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方法进行认知的。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方面证明思维与形象的关系。在任何语言的词库里都会有一些词语形象性较强, 有些词语形象性较弱。心理语言学家Paivio (1969) 通过测验发现, 形象性强的词语要比形象性弱的词语容易在人们的“心理词汇”中提取和回述。这里所说的“提取”和“回述”就是认知语言学家所说的激活头脑中的经验图式。形象性强的词语能够迅速激活头脑中储存的经验图式, 在头脑中建立一幅内在的图画, 听话者可以通过心灵的眼睛观看心中的图画。而形象性较弱的词语激活头脑中的意象图式的速度较慢。比如her name escaped me和words fail me这两句话都是比喻性的说法。但是escape要比fail的形象性强得多, 所以对前者的认知速度比后者快捷、容易得多。从生动、直观的图画中获得意义是一种直观、直接的认知活动, 从抽象符号中获得意义是间接的, 非直观性的认知活动。所以, 理解形象化的语言要比理解非形象化的语言方便快捷的多, 理解形象性强的话语比理解形象性弱的句子快捷的多。这足以证明对上述句子的理解是形象思维的方式。

形象思维是综合性的, 粗放的, 它不如抽象思维那么准确、精细、缜密、科学。因此, 借助意象的认识很可能是感性的, 肤浅的, 甚至是不合逻辑的。所以大量形象、生动、巧妙的主动句往往经不起严格的逻辑分析。以 (2a) 为例。严格地说, 是画家在画布上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画布不过是画家施展才华的一个载体。因此, 用painting作depict的主语是不合逻辑的。可是观赏者在观看画作时, 只看见画布上画着美丽的人像, 而没有看见画家作画的情景。所以, 说话者凭着知觉就武断地把painting当成了depict的逻辑主语。虽然这种描述不合逻辑, 但是凭借对表象的知觉, 听话者也可以领会话语的意义。然而, 如果把上面的句子改成被动语态问题立刻就显露出来了。例如:

(3) a.﹡the honored guests are awaited by a warm welcome.

b.﹡the door was opened by the key.

c.﹡a beautiful woman is depicted by the painting.

(4) a.﹡I was escaped by his name.

b.﹡I was failed by words.

c.﹡8o’clock is said by the clock.

d.﹡many historic events were seen by the year.

经过被动转换以后, 我们立刻发现例 (3) 的句子违背逻辑关系, 例 (4) 的句子用词不当、文理不通。为什么如此生动、形象、简洁、易懂的主动句一旦变成被动句就不可接受呢?原因就是对于不同的语态需要采取不同的认知方法和评判标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对于被动句我们不再凭形象思维和直觉感悟, 而是通过概念判断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解读句子。前面说过,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特点的科学抽象, 对概念的定义要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和同一性。换句话说, 在理性思维过程中是不承认任何非本质性的概念意义的。所以, 在被动语态中我们不承认c l o c k says, name escaped和year saw之类的拟人化的词语意义, 而是从基本的概念出发来判断词语的意义和句法功能的。“一个正常的句子要达到可接受的标准, 必须合语法、有意义、符合文化规则、符合逻辑等” (束定芳, 2005:47) 。由于用基本的概念和句法功能来衡量词语搭配关系, 上述句子既不合语法也不合逻辑, 所以, 从生动、形象、美妙绝伦的主动句转变而来的被动句都只能被否定。

3 主动句语义关系复杂, 被动句语义关系单一

形象思维是以形象为基本单元的思维活动, 而每一个形象单元都是相对完整的整体, 所以形象思维是综合型的认知方式。这种认识方法不必对事物进行彻底的分解, 不必探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因而可以对事物的细节忽略不计, 对事物之间的深层逻辑关系不予追究。只要能够形成与自然现象比较吻合的认知图式就可以得出正确的意义。另一方面, 主动语态是对自然形态的模仿, 而客观世界的关系又是多种多样, 错综复杂的, 所以主动语态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英语主谓宾结构典型的语义关系是“施事—行为过程—受事”, 然而实际上主动语态主谓宾结构的主谓关系和动宾关系却常常违背这种典型的逻辑关系。但是, 由于各种语义关系都有现实的表象, 所以, 对于各种语义关系的主动句都能够欣然接受。例如:

(1) a.the wound was dripping blood onto the floor.

b.the house has changed hands several times.

c.the hotel sleeps 300 guests.

(2) a, the children are swimming breaststroke.

b.the herdsmen are riding the prairies.

c.the old lady survived all her children.

(3) a.she smiled her welcome.

b.he waved farewell.

c.we shouldered our way to the front.

虽说上述例句都属于主谓宾结构, 但是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它们都与“施事—行为过程—受事”语义关系相违背。例 (1) 的主语都不是真正的行动者 (Actor) , 例 (2) 的宾语都不是受事 (patient) , 例 (3) 的谓语从语义上看更像是方式状语。以 (1a) 为例, 乍看起来wound就是drip的施事, 但是仔细想想就会明白wound其实并不是drip的真正施事, 真正的行动者应该是blood, wound只不过是drip的路径。 (2a) 的宾语实际上是swim的具体方式, (2b) 的宾语实际上是riding的活动范围或地点, (2c) 的宾语表示的是survive的时间参照点。例 (3) 的句子的语义关系更奇特。以 (3a) 为例, smile这个动词兼具谓语和方式状语的双重功能。由此可见, 主动语态的语义关系不但复杂、多样, 而且还可以违背常理和语法规则。但是, 如果将它们改为被动语态问题就立刻显现出来了。例如:

(4) a.﹡blood was dripped on the floor by the wound.

b.﹡breast-stroke is swum by the children.

c.﹡the prairies are ridden by the herdsmen.

d.﹡farewell was waved by him.

e.﹡her welcome was smiled by her.

我们看到, 这些被动句都不符合正常的句法规则和语义关系准则。原因是被动语态有严格的句法规则和语义关系准则。具体地讲, 被动句的主语必须是行为的承受者或者是行为过程的产物;被动句的谓语必须是能够影响、触及行动的对象并能产生一定效果的行为过程;被动句的逻辑主语必须是真正具有实施行为能力的施事 (王志军, 2004:78)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违背任何一点被动语态都不能成立。虽然主动句可以不必遵循如此严格的语义关系, 但是被动语态却必须严格地遵循这些原则。所以, 在主动句中我们可以接受swim breast-stroke;ride the prairies;wave goodbye等非逻辑性的动宾关系, 但在被动句中这些非逻辑性的语义关系是绝对不可接受的。这充分说明, 我们对待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确实行的是两个评判标准和两种认知方法。

4 超高频动词很少使用被动语态

语言符号是有限的,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有限的语言符号永远不可能与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一一对应 (钱冠连, 2002:87) 。与其创造无限多的词语不如尽量发挥熟词的作用更加便捷, 所以人们总喜欢把熟悉的词语一词多用。汉语动词“打”, “做”, “整”, “弄”几乎可以表示一切行为, 英语也不例外。例如get, have, give, take, make, do等动词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 它们是英语中的“超高频”词语。用这些动词代替专门动词一方面可以弥补英语词汇的不足, 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含蓄、委婉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日常语言交流变得轻松、自如、简单、方便。虽然超高频动词的意义灵活多变, 甚至含糊朦胧, 琢磨不定。但是, “人类是高效的信息处理机器” (Sperber&Wilson, 2003:46) , 而且人类“具有运用界限不明确的概念的能力” (伍铁平, 2002:35) 。所以, 即使语义模糊、朦胧, 人们也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和经验图式, 准确地理解话语的意义。正所谓“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 故可寻象以观意” (王弼:《周易·明象》) 。例如:

(1) a.he got ten years for armed robbery.

b.she certainly had me in that argument.

c.who takes you for French?

d.Ladies and gentlemen, I give you the president.

e.her new novel made the best seller list.

f.we did Tokyo in three days.

在这些句子中, 动词get, have, take, give, make, do的意思都比较含糊, 甚至有点扑朔迷离, 模棱两可。但是根据百科知识, 借助于上下文就能迅速形成清晰的认知图式。从而形象、直观、迅速、准确地领会话语的意义。我们发现, 人们并不是根据g e t, have, take, give, make, do这些动词的意义来理解句子的意义, 而是先获得句子的意义, 然后再根据句子的意义来确定它们的词汇意义。由此可见, 我们对话语的理解采取的是整体认知、直觉感悟的认知方法, 而不是概念、判断、推理的认知方法。比如 (1a) , 把“armed robbery”和“ten years”这两个关键词组联系起来, 凭借百科知识就足以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必考虑got的意义就可以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如 (1f) , 如果不是借助于生活经验和百科知识, 单从词语的基本概念出发, 恐怕很难确定did究竟是什么意思, 因而也就无法确定整个句子的意义。但是根据百科知识, 我们知道Tokyo是个现代化大都市, 我们用三天时间能够“做”的事情就只能是“游览观光”。所以, 对它的认知是凭借经验图式而不是通过对词语的概念判断。可是, 如果把类似的句子改为被动语态情况又会怎样呢?

(2) a.﹡a baby is being had by my wife.

b.﹡the station was made in time to catch the train.

c.﹡who are you taken for French?d.﹡Tokyo was done in three days.为什么这些超高频动词用在主动句中语义明白文理通顺, 一旦用于被动语态就语义模糊, 文理不通了呢?固然每个词语可能有其单独的原因, 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思维方式不同。比如 (2a) , have的基本意义是表示所有关系, 相当于汉语的“有”。由于它表示的是一种静态关系,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用一般式, 不能用进行式。因此, 按照have的本来意义my wife is having a baby这句话是不符合句法规则的。但是凭借生活常识我们却可以凭借直觉立刻悟出话语的意思是“我妻子正在生小孩儿”。直觉是一种灵感闪现, 是一种集经验性和敏感性于一体的快速认知方法。直觉可以从对事物的某一个局部的认识得出关于整体的结论。这种认知方法不需要一步步推理, 而是直接把握对象的本质。法国物理学家德波罗意说, 直觉“能够一眼看穿疑难重重, 错综复杂的迷宫” (张敏, 2003:115) 。所以对主动句我们往往是凭着朦胧的感觉一下子就“猜”出或“悟”出了句子的意义, 而不必认真追究have的意思是什么。可是 (2a) , 尽管我们知道它是从my wife is having a baby转变而来的, 而且根据我们对原句的印象也能明白它的意思, 可是却不能接受这个句子。原因是我们不再运用形象思维和直觉感悟的方法, 而是运用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的方式理解句子。理性思维不允许随意扩展概念的外延和延伸其内涵。只能回到have的基本的概念意义和它的基本用法上来。于是就认为have只能表示静态关系过程, 而静态关系不能使用进行时态。因而这个句子既违背句法规则又不符合语义规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特征的, 步骤是明显的, 而且常常能由思维者向别人做适当的报道” (张敏, 2003:115) 。我们对于这些被动句的分析和理解不正是这样吗?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证, 我们认为对英语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认知方法和衡量标准确实是不同的。对主动句往往采用整体认知, 形象思维和直觉感悟的方法进行理解, 对被动句只能采用概念判断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理解。主动句的词语意义可以相对自由地扩展它的外延和延伸其内涵, 主动句的语义关系可以复杂多样甚至背离逻辑法则。但是被动句的词语意义必需固守它们的基本的概念意义和句法规则, 语义关系是单纯的, 绝对不能违背逻辑规则。原因是主动句的句法结构与客观世界异质同构, 容易形成认知图示对主动句可以借助经验和意象图式, 通过形象思维领会话语的意义。被动语态没有客观的模仿对象, 难以形成意象图式, 只能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理解话语。由于这些原因, 大量生动、形象、简洁、易懂的主动句都不能进行被动转换, 因而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

当然, 人们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单一方式, 而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方法兼而有之。虽然主动句较多采用形象思维, 其中也不可能没有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 被动语态注重概念判断和逻辑分析, 也不可能没有形象思维和灵感、直觉、顿悟, 只是各有侧重罢了。

摘要:英语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简洁的主动句一旦改变成被动句就不可接受了。其中纵然有种种原因, 但是主、被动语态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才是根本原因。通过对比分析, 本文认为对于主动语态人们较多运用形象思维, 整体认知和直觉感悟等方法解读句子。但是对于被动语态则要用概念判断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理解句子。其原因是主动结构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形象性较强适合形象思维和整体认知。可是被动结构没有模仿对象, 是纯粹的理性思维的产物, 因而难以形成意象和认知图式, 只能通过理性思维才能理解话语意义。因此,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

关键词:语态,思维方式,主动语态,形象思维,被动语态,抽象思维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徐通铿.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

上一篇:“娱导式教法”在技工院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中不作为犯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