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语境游离解析

2022-09-11

准确地把握课文的语境是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自有语文教学以来, 教师就比较重视语境教学, 凡教语文课文, 都要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历, 尤其是历史稍微久远一点的文章, 更是如此。现在还有人提出了“语境教学法”, 足见人们对语境的重视。按理说, 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里, 不会出现曲解课文的现象, 然而, 事实却与之相反。

1 强调教育创新, 忽视文章语境

有一位老师上公开课, 教学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孔乙己》, 为了不落俗套, 他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 在教室里虚拟法庭, 一个学生扮演孔乙己, 一个学生扮演丁举人, 一个学生扮演现代法官, 就孔乙己是否偷丁举人的书, 和丁举人是否打孔乙己一案展开法庭调查。“法庭”上, “孔乙己”和“丁举人”各执一词, 争论不休。扮演法官的学生感到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 无法判定谁是谁非, 一甩袖子说“我断不了你们这破案子”跑回自己的座位。

这样教学是对原文的亵渎。《孔乙己》是鲁迅在他创作的33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一篇, 发表于1918年冬。当时, 清朝政府腐败, 民不聊生, 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 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鲁迅写《孔乙己》的目的不是研究封建社会的法律, 而是针对旧的科举制度产生的不良社会现象, 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 启发人们与二十多年后的当时现状进行对照, 懂得批判和取舍。

教育创新本身并没有错。创新是发展和提高的原动力。如果中学语文教学墨守成规,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就将停留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新的教学方法, 会打破原来的教学平衡, 把中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位教师别出心裁,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是教育创新的举措。但是, 还应该注意到, 教育创新的目的不单是为了翻新教育的形式, 重要的是提高教育的质量。脱离原文语境的教育创新, 使学生曲解作者的本意, 是失败的教育创新。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当人刻意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 会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这一事物上, 而忽视其他方面。在教育创新的风头上, 广大教师想的比较多的是如何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体现教育的创新, 而忽视其他方面。顾此失彼的教育创新, 导致语文教学脱离课文的语境。

2 强调构建知识的基础, 忘忽课文的创作语境

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背影》, 是朱自清1926年在青华大学任讲师时写成的。他与父亲已经两年没有见面, 收到父亲的来信, 知道父亲“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倍加思念年迈多病的父亲, 不由得想起八年前在南京父亲送别自己的一幕。当时, 朱家祸不单行, 朱自清的祖母去世, 父亲丢了工作, 负债甚多。父亲不得不变卖家产, 外出找工作谋生。在南京分手之际, 父亲对他关心备至, 送上车后, 看到铁路对面有卖橘子的, 就执意翻越铁路买回橘子, 一股脑倒在朱自清的大衣上。朱自清的本意是想通过这样一件小事, 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歌颂伟大的父爱。

有一位老师教学这一课的时候, 独辟蹊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 分组研讨这一情节, 各活动小组推荐代表在班级谈认识。有一个学生代表说:“我们认为朱自清的父亲不应该翻越铁路抱回橘子, 应该钻过地道去购买橘子。因为翻越铁路违反了交通规则, 有生命危险。”学生认识与朱自清写作此文的目的南辕北辙。

学生游离课文语境的直接原因是教师的误导, 根源却出在教师错误理解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上。构建主义提倡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知识。从认识论的角度讲, 这样的教育理论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朱自清所处的时代与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 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与学生对父亲的情感不同, 朱自清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的认识格格不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 考虑父子之情少, 考虑其他方面多。学生每天都要走路, 走路就要考虑交通规则。可以说, 交通规则是学生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理解课文, 自然会想到朱自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事。

构建主义的教学思想可以使用, 但是不能够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 曲解课文, 或者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挠痒痒。

3 发散思维培养没了边, 冲出课文的语言环境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向多个方向发展。创新教育是时代潮流,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 就要千方百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方面好的案例不胜枚举, 弄巧成拙的也大有人在。有一位老师教学《杨修之死》,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了段落大意之后, 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畅说欲言, 谈自己对杨修之死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杨修之所以招来杀身之祸, 全怨他多嘴, 如果他把自己的想法不说出去, 也就没有人收拾东西, 曹操也就不会杀他。有的学生认为杨修是个喜欢表现自己的人, 自己猜到了曹操的心事,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本事, 故意卖弄小聪明, 曹操最恨这种人, 就把他给杀了。有的学生说杨修太聪明了, 他的才能与曹操不差上下, 曹操嫌他碍事, 就把他给杀了。

杨修之死在于曹操。如果没有曹操这样的人存在, 那么杨修也就不会死。所以, 这一段文字表面上是写杨修被斩首的前因后果, 实际上是在贬低曹操的为人, 说明曹操是个心胸狭隘的伪君子。显然, 学生的认识与罗贯中写这一情节的目的截然不同。那就是说, 学生的认识已经游离了课文, 游离了写作的环境。

任何人考虑事物都有一个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自己已经具有的经验。罗贯中站在历史、社会和艺术的高度创作这一历史故事;学生没有战争的经历, 也不了解上层人物的勾心斗角, 这就使得他们不可能站在历史和社会的高度研究课文, 只可能就自己与同学交往的体会揣测曹操和杨修的心理, 用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方法去处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矛盾, 解释杨修之死的现象。学生产生有悖原文的观点不足为奇。

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不加约束地想象, 学生的思维向各个方向延伸, 势必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方向脱离原文的意思。这样的教学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但是, 这也将浪费教学的时间, 消耗学生的精力。学生的认识游离课文, 其学习是无效的, 为获得这些无用的认识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将付之东流。另外, 教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也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中学语文教学, 既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 不能够顾此失彼。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游离课文语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教师过分地强调某些教育理念, 忽视了课文的语境;其次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文的语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关键词:语境,发散思维,教育创新,创新教育

上一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研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启示下一篇:动画媒介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