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行为规范

2022-07-23

第一篇:行政审批行为规范

行政审批大厅规范行政行为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树立政府窗口良好形象,建设阳光、廉洁、高效、规范的大厅,根据*政办审字[2010]14号(《关于开展“规范行政行为树立政府形象”自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中心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了自查活动,对大厅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各项流程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情况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自查活动,认真组织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专门召开会议,将市领导的批示精神进行了学习和传达,并专门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部长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对大厅的工作环节及各部门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再检查、再规范”,进一步规范大厅的各项工作。

二、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强化制度建设。

为使各项制度更加合理、工作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大厅运行更加顺畅,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办法、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投诉制度、考勤制度、卫生制度、周例会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学习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于2009年修订了政务大厅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和“红旗窗口”考核实施细则。

(二)进一步规范、创新审批流程。

**区政务办理大厅实行“集中办公、窗口运作、分别审批、统一收费、统一考核”的运作方式,由区行政审批中心对入驻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监督和考核。凡进入政务办理大厅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各单位不得在大厅之外的任何地方接收和办理。

同时,我中心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办公设施,采用了国内领先水平的行政审批软件管理系统,各窗口办件均在中心的审批系统网上操作运行,全部办件过程实行计算机控制与管理,实现了行政审批的网络化,自动化。采用最新的网络管理手段,收件、办件、交费、领证全部流程由软件统一管理,窗口中每个事项从受理情况到办理情况、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全程跟踪,并设置有提前预警及手工催办功能,对过期件或违规操作均可通过软件来管理控制,改变了以往人管人以及办“人情”件的弊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还可将违法、违规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强化各项交易和行政审批的监管,逐步完善监管系统,配置音像监控系统、通讯屏蔽设备等硬件设施,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执行规范化、程序化的交易流程,实现对交易和审批的全过程监督。

其次,注重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各类投诉,提出处理建议,对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

另外,通过召开服务对象评议会和服务对象回访调查活动,多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改进不足;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审批中心及各入驻部门窗口工作进行评议和监督,把对审批中心和各部门窗口的工作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

(四)实行统一的收费制度。

凡在政务办理大厅办理的审批事项所缴纳的收费,一律在大厅设立的收费窗口统一代收,实行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模块由审批中心根据具体事项情况定制,收费系统中的收费金额由系统自动生成,工作人员无自由裁量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授权不充分。个别部门对政务大厅工作重视不够,对进驻窗口授权不充分,没有将审批权真正下放到窗口,仅仅将窗口看作是“收发室”,致使审批环节多,审批周期长,办事效率低,有的还存在“体外循环”。

二是进驻不到位。受办公场地面积限制,导致进驻部门不全、进驻事项不全,“一站式”办公、“链条式”应有的服务功能

没有得到更好地发挥。

三是监管协调难度大。我区行政审批中心为事业单位,而进驻中心的部门大多是行政部门,有的还是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这就使得中心在履行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时力度不够。当遇到不同部门意见相左或设置障碍时,如果互不让步又没有政府领导出面,中心基本

无力解决。

四、下一步打算及整改建议

1、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调整规范行政许可事务,实施流程再造, 并且注意搞好与上级审批制度改革的衔接,确保上级已取消的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在我区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并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监管机制,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2、正在建立全新的政务大厅,届时所有行政许可部门入住的窗口收件人员、预审人员和审批领导即可整建制入驻,部门负责人对审批领导完全授权,使之在大厅实施审批。这样,既可解决因入驻部门不全而导致的往返各部门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大厅个别窗口只是咨询,或者只是收发室的问题,保证各项事情都可在大厅直接办理。

3、组织中心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学习“四项监督制度”以及“廉政准则”等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同时结合各窗口自身业务实际,把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贯穿于行政审批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切实提高全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法律意识。

近年来,我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行政审批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没有出现过违法、违规事件。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巩固和发扬过去已取得的成绩,及时整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力争大厅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规范审批行为 提高审批效能

规范审批行为 提高审批效能 加快优化沈河区投资发展软环境

——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

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材料

沈河区在大力实施“深耕沈河”战略、全面总结“十一五”各项工作成果和科学部署“十二五”开局任务的关键时期,成功召开了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这对于全区上下团结一致、乘势而上、加快实现“建设新沈河、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三新”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管理办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召集管理办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全会工作报告,并结合服务中心“十二五”发展前景,特别是2011年工作实际,做好各项任务的谋划和部署,现将具体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全会精神,确立目标任务

按照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规划,以及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服务中心结合审批服务工作实际,确定2011年总体工作指导思想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沈河、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这一奋斗目标,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能,全面优化沈河区投资发展软环境。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服务中心确立了“五个紧密结合”的目标体系。

(一)将审批服务工作与优化经济环境紧密结合。立足全区经济工作总体思路,为区域经济建设推波助澜是服务中心工作的根本目标。按照全会提出的金融中心建设、文化产业发展、财税增收等经济工作任务和要求,服务中心将结合审批服务工作特点和实际,全力配合、扎实推进,切实做好各项助推经济发展的审批服务工作,加快优化我区发展环境的步伐。

(二)将审批服务工作与审批制度改革紧密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建科学、规范的行政审批模式是服务中心不断探索的主要内容。按照全市审批系统提出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运行有序、监管到位”的建设理念,积极投身全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上级部门关于项目清理、机构调整等工作做好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三)将审批服务工作与政府自身建设紧密结合。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法制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是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审批队伍素质等一系列举措,使服务中心这个政府对外的窗口能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将审批服务工作与电子政务建设紧密结合。推进电子政务是确保服务中心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体现有效监管的技术保障。结合全市审批软件系统的升级改造和我区“数字沈河”工作的不断推进,服务中心将通过审批网的不断完善,加强对审批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时限以及政务公开等工作的电子监督,达到客观、公正、规范的电子监管效果。

(五)将审批服务工作与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提高审批队伍人员素质,建设一支和谐、向上的团队是服务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创建活动、业务培训和文体活动的开展,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把握目标方向,全面开展工作

(一)依法行政,规范审批服务行为。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2010〕17号文件精神和沈河区委〔2010〕4号文件精神,着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

1、认真清理审批项目。按照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市项目清理工作,对我区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做好核定项目数量、明确项目类型、统一项目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为全市审批系统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做好准备。

2、调整理顺审批机构。按照“审批职能集中、审批事项集中、审批人员集中”的要求,将各部门审批机构设置按实际工作需要分为三种情况,即:独立设置审批科;审批业务与其他科室业务合署办公;授权窗口首席代表负责。中心将全力配合编办对现有的17个没有独立设置审批机构的区直部门进行划分和整改,进一步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封闭式审批。

(二)开拓创新,提高审批服务效能。创新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前进动力,我们在抓好规范工作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1、充分优化审批流程。积极参与并配合全市审批软件系统再次升级改造,促进“一表制”、“电子印章”等审批流程的再造,并在此基础上,本着“细化、优化、简化”的原则,对所有进驻单位的审批事项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充分掌握各窗口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做好内部流程的调整,尽量压缩时限,提高效率。

2、建设服务联动体系。服务中心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协调街道、社区建立和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除方便辖区内企业法人办理审批手续外,还将逐渐增设面向自然人的服务内容,逐步实现以服务中心为源点,辐射各个街道、社区的政务服务联动体系。

(三)科学管理,加强审批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审批服务中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将通过科学管理,增强人员素质,提高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1、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是做好服务中心一切工作的前提。一是加强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读书、座谈、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服务中心党总支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员及全体工作人员的进取意识。加强与区直机关党工委、团委的工作交流与联络,做好党员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务促政务。二是规范人员管理。按照审批工作人员基本素质的有关要求,服务中心将与不符合审批人员身份的窗口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调换审批工作人员,同时与区人社局紧密配合,联合出台《行政审批工作人员调换制度》,确保审批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严格考核评比。结合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季度考核和年终考评工作。加强“星级服务窗口”和“星级服务标兵”创建活动,严格按照《量化考核体系表》进行逐一量化,细化检查、考核过程,并将每季度考核结果和年终考评结果及时予以公示、反馈部门单位,达到齐抓共管的效果。

2、不断完善监督管理。监督机制是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内部自律和外部他律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科室监管职能。加强综合科、协调科、纪检监察室对各窗口人员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业务办理情况、廉洁从政行为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并随时将检查、监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同时反馈各部门主管领导,情节严重的予以退厅处理。二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人大、政协特邀监督员的监管职能,及时收取来自基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民主评议基层站所长效机制。三是发挥网络监察效能。按照市、区网络监察系统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完善我区服务中心的网上监察制度,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事前、事中的实时监控和事后的责任追究,增强审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四)完成指标,促进全区经济增长。按照全区总体经济工作部署,服务中心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分解任务目标的实现。一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中心将通过“以商招商”、“以服务招商”等方式努力完成本部门的经济指标,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争取超额。二是做好综合治税工作。中心本着“源头治税,职能管税”的原则,继续加强基础税源信息的收集和比对工作。通过工商注册登记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比对等方式了解企业涉税行为。三是做好安商服务工作。中心不断拓宽服务职能,做好对本新注册企业,特别是纳税大户的现场回访工作,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减少企业倒闭和迁出的几率,为全区保财税收入做好配合服务工作。

总之,沈河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审批办业务指导和要求,认真落实我区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抓机遇、开拓进取,为我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加强法律学习。一是基本法律系统学。对《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国家基本大法,进行系统学习,建立健全法制知识的基本框架;二是联系工作重点学。对涉及部门工作业务的《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重点学习;三是新的法律及时学。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许多新的法律,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要及时地进行自学,并就有关条款的理解,积极与司法部门进行探讨和交换意见,以求理解得准确、全面、深刻。

二、推进建章立制。一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重大问题决策规则、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监督制度等机制。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单位有关信息公开制度,方便公众对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获取、查阅。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的配套规章制度和相应标准规范。

三、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以及日常行政执法的案卷评查制度,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和执法文书进行立卷归档。完善行政执法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包括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的定期汇报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程序,建立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

第四篇:行政事实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1、 要件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作为公法上的行为,二者在主体方面都是享有一定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代表该组织的个人所为的行政行为。但是它们在行为的客观方面、法律效果方面和主观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首先,客观方面的要件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主体针对公法上的具体事件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不但包括行为主体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如日常的建设和维持行为,还包括与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相关的行为,如暴力的侵权行为。其次,法律效果要件不同。法律效果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如果一个行为不具有任何法律效果,没有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产生任何影响,就不能称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是一种非法律行为,无论是否发生相应的法律效果,则在所不问,都不影响行政事实行为的存在。有的行政事实行为不发生任何法律效果,如记者招待会等,有的行政事实行为由于外界的因素间接发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如国有公共设施的致害、行政指导等。也就是说,法律效果要件并非行政事实行为的构成因素。最后,主观方面的要件不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一种意志,这种意志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一般是以通知的方式来完成的),否则该具体行政行为不成立。行政事实行为也是行政主体的一种意志,但是这种意志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并不要求必须以一定的方式通知行政相对方。

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上述的主体要件、客观方面要件、法律效果要件、主观方面要件才能有效成立,而行政事实行为的构成则没有那么严格。

2、效力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对外具有法律效力,而行政事实行为对外则不具有法律效力。具体行政行为对外的法律效力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其次,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力;再次,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最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也是行政机关的一种行政行为,但其不具有上述具体行政行为的各种法律效力。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也有可能对相对方的权利、义务造成实际的影响,但是这是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并非是象具体行政行为那样凭借其法律效力直接对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造成影响。

3、裁判方式不同。虽然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但这并不表明所有的具体行政行为都是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违法而被有权机关宣布无效、撤销。因此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确认判决、撤销判决、变更判决等判决形式。而行政事实行为不发生是否有效的问题,因此撤销判决、变更判决等判决形式对于行政事实行为是不适用的。对于行政事实行为而言,只能采用确认判决来确定其合法性问题,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侵权机关是否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4、行为的程序不同。程序是实体公正的保障。虽然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但是在一些单行的法律、法规中为具体行政行为设定了法定的程序。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程序违法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定理由。我国正在进行行政程序法典化的工作,随着统一《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而行政事实行为在程序方面,同具体行政行为有很大的不同,一部分行政事实行为没有法定的程序可以遵从。虽然为了增强行政事实行为的公正性、科学性、透明度,有些行政事实行为须遵从一定的程序,行政法学界也正在加强行政事实行为程序问题的研究,但从整体而言,法律对行政事实行为程序的要求远远比不上对具体行政行为要求的那么严格。

5、受法律的拘束程度不同。行政主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但要求不违反法律的规定,而且还要获得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也要求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政事实行为都要获得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事实行为由于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直接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设定权利、义务。大量的行政事实行为如行政指导行为、日常的建设和维持行为,是为行政相对方提供服务的积极行政行为,可以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实施。虽然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行政权在不断的扩大,依法行政原则的含义也在被不断的修正,但作为法律行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受法律约束的程度上要比行政事实行为严格的多。

第五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加快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出台实施,法律法规更加健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执法行为越来越规范,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更是摆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是由于基层部门缺编严重,行政和事业人员混岗使用,执法人员调整频繁,执法队伍新兵多,有的不熟悉法律、法规,不懂执法程序等;二是有的执法人员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野蛮执法、粗暴执法。如城管追赶违规摆摊设点人员、强行收缴商品,工商人员面对农民入市卖菜未交管理费采取粗暴方式强行赶出市场等;三是新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部门或系统培训少,加之自身也不注意学习,使执法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和运用法律法规,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四是个别人员政治素质不高,执法动机不纯,主观上存在以权谋私思想,造成随意执法,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时有发生;个别食品监督执法部门到小面馆吃面不付钱,证照办理或年检中不给好处不办理或拖着不办等。

(二)、执法随意性大,处臵不规范。一是重罚轻纠。一些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只注重对违法违规人员实施经济处罚,而对违法行

1 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做的不够,致使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屡屡存在。如个别工商、质监执法人员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业主只罚不纠,以没收和罚款了事,而对已售出的存在严重隐患的产品不认真追查。又如一些执法部门在对超载超高车辆处理过程中,执法人员只注重罚款和卸载了事,而对加高车箱现象背后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不督促进行拆除,不建章立制,采取措施从源头杜绝。二是随意简化办事程序。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不严格按照规定的亮证、告知等程序执法,如县路政队对企业违规占地搭建执法中,在调查核实案件后未告知企业就采取了强制拆除。个别工商、卫生等执法人员将没收财物、停业整顿等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一味图简单省事。三是随意决定处臵方式。本来根据问题应办理为停产整顿的案件可以办为边整边改的案件,应办理为罚款的案件可以办为批评教育。有的政策法规处罚幅度大给执法人员的执法上带来了更大的随意性。如环保局对违法排污的处罚幅度在几万至十万元,计生部门收取的社会抚养费可以从几千元到几万元,执法人员的处罚只要在此幅度都合法。

(三)、执行制度不严,滥用职权。一是个别执法人员以权代法。以行政命令代执法,以个别人的意见代替执法,以不规范的检查方式代替执法。对经常能为部门提供点赞助或与领导关系“好”的服务对象,全面开展的执法检查也可依个人感情和关系来决定执法方式和处罚。对关系不熟或不给好处的,则秉公执法甚至重从处理,而对有关系或给了好处的违法对象,则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

2 了,网开一面,或意向性地去转转看看,走走过场,而对所谓关系不到位自身又存在违规的行业,如排污企业、煤矿企业等,本来一月搞一次的执法检查,则采取周周搞或隔三差五地查,弄得企业不得安宁,不得不为执法部门或相关领导进贡。二是由于监督政策不完善,考核体系不健全。目前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主要来自群众和服务对象,而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监督的不够完善,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执法监督、考核办法。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对策与措施

监察机关是全面履行监督检查的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和《行政监察法》,着力在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监督检查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才能有效促进行政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一)要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执法的水平和整个执法队伍的形象。为此抓好执法人员素质,强化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强执法干部的队伍建设,是促进政执法干部公平、公正执法的组织保证。一是强化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牢记宗旨,在执法工作中做到勤政廉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以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政策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使其懂业务、善管理,成为依法行政的行家里手。二是强化执法干部队伍

3 建设,提高执法的公信力。要继续以机关作风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切实纠正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确定国土、建设、公安、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为纠风建设重点部门,督促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开展以“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便民、惠民”等为主题开展优秀执法队伍、提供优质服务等创建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广泛征求意见、聘请行风监督员,通过座谈、自查整改、严格考评奖惩等,在部门中形成处处争创文明岗位,人人争创先进典型的良好风尚。

(二)要以完善执法责任制为主题,严格监督考核办法。制度能使坏人无法做坏事,没有制度约束,好人也无法做好事。行政执法存在随意性强等问题,关键在于对行政执法方面无一套有效完善的执法监督、考核、奖惩办法。因此,加强执法监督考核奖惩办法制度建设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完善执法程序、考核奖惩办法。建立完善的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实施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行政执法奖惩办法,对执法人员改进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执法透明度。将部门工作臵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部门人员改进作风。三是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向社会聘请软环境执法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力量开展监督;有效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宣传正面典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震慑

4 违法违纪者。四是有效开展行政执法部门政风行风测评。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面向社会开展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公正、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清正廉洁等为主要内容的政风行风测评,做好对测评结果的运用,对优秀等次部门给予表扬和宣传,对等次差的部门给予通报或责令整改等。

(三)要以信访专项纠风为突破,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设立投诉举报中心,公布举报电话,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并通过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明查暗访、纠风执法等渠道收集行政执法中的违纪违法线索,对出现的吃、拿、卡、要,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和不按程序办事等行为将进行严肃查处;对在纠风专项治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部门,对存在问题重视、不纠正的、不及时进行整改,以后又屡屡出现问题的将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上一篇:闲置设备管理制度下一篇:乡镇巡查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