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制度规范报告

2024-05-06

行政制度规范报告(精选8篇)

篇1:行政制度规范报告

XX镇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情况自查报告

为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镇对照上级要求,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落实,现将我镇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执法工作情况

(一)、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

在司法行政执法上作中我镇执法人员能严格要求自已,坚持依法行政,文明调处在司港行政执法订作中我所执涛人员能严格要求自已坚持依法行政文明调处秉公执法的工作方针,以与司法行政有关的法律、法规、法章为依据本着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在每一起司法行政执法案件中坚持现场实地取证并得到当事人认可,做到证据详实依据准确法文书规范。及时通过官网公示公开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权责清单、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以及“双随机一公开”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等,规范事前公示,并公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在各执法单位办公场所设立执法监督岗,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公示行政许可事项、流程、资料和工作人员岗位工作信息。严格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工作要求,规范执法事中公示。在事后通过官网公示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处罚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1、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

明确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二是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推进全过程记录执法工作。我镇配备了__部行政执法记录仪。按照执法程序进一步统一了执法文书,明确了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要求,明确了执法过程中出示或者佩戴行政执法证件,按规定着装佩戴标识,公示执法身份,出具执法文书,政务服务窗口设置岗位信息公示牌,明示服务信息情况。确保每件行政执法案件有记录、有案卷,保障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完整,执法文书规范,案卷完整齐全。

2、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行政执法单位按照要求邀请本单位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参加集体审议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同时,制定了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审理制度,明确了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规定了经法制审核存在超越职权、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正确、程序不合法、处罚不适当的案件一律不得提交集体审理,强化了法制审核制度的落实,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质量,保障了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有力地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三项制度”落实方面,单位根据制度要求虽然都对任务进行分解,开展了探索实践,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

(一)“三项制度”的建立还不够完善,仍需要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二)在实施“三项制度”上还不够深入、具体、全面:

1、行政执法决定公示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限部分单位有待完善,在政务服务网公示同时要在本单位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做到不断更新;

2、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资料的记录,保管、制作入卷方面还不够规范,特别是音像记录资料入卷的很少,音响记录资料储存、使用、整理、归档仍需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3、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开展法制审核人员业务能力、法律专业知识不强,缺乏专业培训,照书本靠经验审核的多,需要提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涉及法制审核的范围、内容和程序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公职律师参与法制审核工作积极性不高法制审核人员达不到上级工作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和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行政执法站所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全面领导,各站所室具体负责,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规范化、完善化,保障行政执法的合法性。进一步建立完善“三项制度”。学习其他单位经验,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规范执法制度建设。强化“三项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严格落实“三项制度”,确保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执法行为规范。按照《司法部关于开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监督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扎实地开展“三项制度”工作。

(二)进一步建立完善“三项制度”。

学习其他县市经验,进一步明确细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加大对各行政执法单位执法制度建设的指导。

(三)强化“三项制度”的落实。

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督办,及时总结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加以完善推广,督促各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三项制度”工作机制并得到有效实施,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执法行为规范。

篇2:行政制度规范报告

三项制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

情况自查报告

一、主要情况

XX县审计局高度重视审计法治建设,扎实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推动实现执法信息公示及时准确、执法过程留痕可溯、法制审核依法规范,促进审计监督更加透明、有效、合法、公正。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推进机制。

及时召开“三项制度”落实专题会议,明确局主要负责人为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确定由局法制股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加强审计公开,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

严格落实审计公示制度。所有项目实施前三日,在被审计单位张贴《审计公示》,公告审计组成员、审计内容以及举报电话,接受公众对审计人员执行“四严禁”“八不准”工作纪律的监督。

三是规范现场管理,做好审计执法全过程记录。

严格审计现场各环节管理,明确把统一规范的审计文书作为审计全过程记录的主要方式,实现从项目组织实施、出具报告到审计整改等整个行政执法全程文字留痕、可溯管理。健全审计档案提交、保存、调阅监督机制,确保审计执法有据可查。推进档案质量检查全覆盖,增强审计执法过程记录的规范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是严控审计风险,完善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所有审计项目严格执行“审计组审核、法规部门审理、审计业务会审定”的审核模式,对审计评价、定性依据、处理处罚等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同时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执法决定审核中的作用,提升审计执法水平,确保审计项目质量,防范控制审计风险。

二、发现问题

我局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思想认识还有待深化,对实施“三项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足;二是在进一步推进审计结果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方面做的还不够;三是对实施“三项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篇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1.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制度建设, 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 有利于规范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

因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 制度在调整内外关系时, 对有关的职责、权限、权利、义务、程序等, 或是作质的界定, 或是作量的界定, 对于“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使人一目了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有了制度这个钢性的标尺, 工作人员行事就有了规矩, 就可区分是与非、正确与错误的界限, 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 有利于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制度, 其属性具有强制作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 如何提高广大干部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而全面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一方面, 要加强思想教育, 而思想教育的成果需要用制度建设来体现;另一方面, 要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人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良好行为规范, 需要制度的约束力来巩固。因此, 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 发挥制度应有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的作用, 才能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素质,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 有利于保障机关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制度,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 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 它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随意废止, 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随意改变, 在一个组织中可长期发挥作用。将办事规则和好的做法用制度条文的形式保存下来, 流传下去, 就是确保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我们党在七十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建党经验, 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 如何发扬光大, 如何持之以恒, 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之制度化, 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同样, 我们加强机关制度建设, 就是要通过制度来使现行的好做法、好传统、好作风制度化, 进一步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健全, 不断继承发展。

2. 机关制度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 局党组高度重视制度建设, 并以文件形式制发了相关制度, 主要有《财务审批制度 (试行) 》《议事制度》《科技计划及其经费管理办法 (试行) 》《政务公开实施办法 (试行) 》《考勤制度》等, 制定了一些具有制度性质的工作意见, 此外, 还形成了一些未正式发文的规定, 如印章管理、文档资料管理、车辆管理、资产管理等。这些制度或规定的制定, 基本上保证了局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较为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 基本实现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但是, 随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深入贯彻实施, 随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局机关制度建设的水平与全面依法行政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有些制度规定还缺乏配套的措施;二是制度意识与观念还不够强, 依法行政的能力还不够高;三是对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还不够有力, 措施不够具体, 督查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

3. 兄弟市科技局机关制度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无锡、苏州、南通、南京、扬州等市科技局在机关制度化建设方面有成效。南通科技局已建立了包括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行风建设、政务公开、考核奖惩、政治学习、财务管理、服务企业等6个方面的20余个制度, 在执行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促进了各项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1) 局领导层高度统一思想。

南通科技局出台每一个制度, 都是局领导根据需求提出建议, 领导班子充分讨论, 明确目的和要求, 交职能处室起草。制度制定后, 以一把手为标杆, 局领导争做执行制度的模范, 人人都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和严肃性, 努力避免产生随意性。

(2) 制订制度有针对性。

南通科技局结合本局实际, 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针对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问题, 及时制订制度, 明确约束和规范。他们体会到只有突出针对性, 制度才有生命力、约束力和权威性。

(3) 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抓落实。

该局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抓督查, 从领导层开始抓落实, 从具体事抓落实, 从严要求, 不回避矛盾。注重日常性检查与突击性抽查相结合、一般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

(4) 对制度及时修订完善。

南通科技局在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特别重视执行中发生的问题, 由纪检组牵头将问题汇总, 通过规定程序及时研究修改完善。例如财务制度, 他们先后制订了《财务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和《操作说明》, 使财务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5) 把廉政建设贯穿制度建设全过程。

南通科技局的领导认为, 党风是根本、是龙头, 党风好坏关系到政风、行风的建设与改善。他们十分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并通过各项制度来保证每个工作人员“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他们专门制作了《党风廉政建设征求意见表》, 规定每位工作人员到基层工作时必须携带此表, 交给服务对象请其填好寄回局纪检组, 及时了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

(6) 切实加强考核。

“光有制度, 不执行, 不考核, 仍是一派空文。”南通科技局在制度执行中, 注重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尤其是注重平时考核, 比如上下班考勤, 除了遇事要请示请假报告外, 每个处室都有记事板, 标明每个人的去向和工作状态, 如发现有不符现象, 就要作出违纪处理。实行全员目标考核, 考核的结果与奖金分配紧密结合, 实践证明, 这种考核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总体而言, 南通科技局的制度建设根本目的就是管住人, 管住人就能管住事, 这样有利于干部的成长,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机关作风建设。他们深深地体会到, 制度建设过程中决不能离开教育, 更离不开监督考核。

4. 对局机关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增强机关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首先, 要不断提高对加强机关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曾强调, 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制度建设关系到机关全部工作的成败与好坏, 是机关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的工作;加强了制度建设, 其他工作的开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其次, 要持之以恒地对机关工作人员加强自觉执行制度意识与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机关的各项制度是机关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必须通过所有工作人员的参与和实践来实现, 要教育、帮助和督促机关全体成员筑牢思想基础, 不断提高模范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2) 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 促进全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 全面提升我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水平, 使科技工作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更多更好的作用, 我们认为局机关制度建设的任务, 除了对已出台的制度作必要的修订完善外 (如财务管理办法要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新要求) , 还需要新建以下管理制度,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 要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纪检监察信访查办制度及工作程序等, 完善民主评议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党务政务公开办法;二是涉及机关工作效能方面的, 要建立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请示报告制, 以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机关日常事务管理方面的, 要制定公文处理、印章使用、车辆管理和资产及消耗品管理等项制度。

(3) 抓好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

要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 肯定成绩, 查找问题, 总结推广经验, 制定改进措施。要建立督查机制, 领导亲自抓, 明确责任部门。要经常了解和及时掌握机关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分析, 对不适宜的规定予以修订。要把执行制度的情况, 作为考察工作人员现实表现的重要内容, 同奖惩和使用挂钩。对模范遵守执行制度的同志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认真执行制度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无视制度、明知故犯、违犯纪律的要严肃处理, 坚决维护机关制度的严肃性。

摘要:文章结合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举措, 从加强机关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机关制度建设的现状与不足等方面, 对局机关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篇4: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化研究

关键词: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类审批

行政审批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经济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直接控制下达计划、命令的方式,政府管理方式相对单一,行政审批主要集中在危险品管理、计量、印铸等少数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逐步确立,通过行政审批来管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维护市场稳定,使得行政审批大规模的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所需要的投资自由、经营决策自由、营业自由、自由竞争等机制与广泛存在的审批制度产生了冲突,自1999年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序幕。旨在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审批名称使用的混乱性

1.行政许可

2002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杨景宇关于《行政许可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行政许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政审批”)。2004年7月施行的《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概念、设定、实施机关、实施程序、费用、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事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物、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行政许可法。

2.行政审批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其文本中,包含审批一词的共有130余部,但对审批进行规定的只有一部,即《行政许可法》第3条第2款规定的内部审批行为不适用行政许可法调整。行政审批最广泛存在于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中发布的一系列通知,如2001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五项原则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国审改发﹝2001﹞1号),此通知指出:行政审批是行政审批机关作为行政主体对相对人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行政机关对其内部有关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决定不属于《实施意见》所要求清理和处理的行政审批项目范围。行政审批的形式多样、名称不一,有审批、核准、批准、审核、同意、注册、许可、认证、登记、鉴证等。只要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相对人实施某一行为、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取得某种资格资质及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必须经过行政机关同意的,都属于《实施意见》所要求清理和处理的行政审批项目范围。

然而法律、行政法规层面,并没有对行政审批的概念作出明确的规定,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广泛存在,比如《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办法》第8条“在通航河流上兴建临河、跨河和拦河的工程建设项目及其他设施,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经有关水路交通管理机构和河道管理机构审查同意,并按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3.非许可类审批

非许可类审批,主要指行政许可调整范围之外的审批,其系行政实务界中所提出的概念。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玉赋2004年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提到:“有约500多项审批项目,属于内部行政行为,涉及政府多方面的管理事务。这些项目尽管不在《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之内,但却是政府实施管理的必要措施和手段,其中有不少审批事项涉密程度高,政治性和政策性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这部分项目拟以非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以内部文件的方式予以保留”,首次使用了“非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这一概念。200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第一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肯定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并成为地方政府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的重要标准和依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国发〔2014〕16号)明确提出清理工作要按照统一要求,分类处理,分步实施,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坚决调整,最终将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将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4.行政批准

《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1款规定“船舶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编制作业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并报作业地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8条第1款规定:“经营水路运输业务,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批准”,此处的批准均具有许可性质。

5.行政登记

2002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杨景宇关于《行政许可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现行有效的法律和法规包含的许可中,都是属于社会管理事项,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审批、登记”,即登记是行政许可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条:“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此类登记即为许可性质。而房屋登记、婚姻登记则属于行政确认。

以上名称或重叠、或交叉在立法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的规定。就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来讲,地方立法中存在着不同的规定。一种是将行政审批作为行政许可的上位概念,包括行政许可类审批和非许可类审批,但是对非许可类审批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如《天津市行政审批管理规定》第2条规定:“行政审批是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总称。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准予其他行政机关、公民、法人、组织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行政审批行为。”《汕头市行政程序规定》第85条规定:“本规定所称非行政许可类审批,是指由行政机关实施但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调整的,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行政审批行为”,将非行政许可类审批的审批对象仅仅定位为外部相对人,不包括行政机关;同时,非行政许可类审批不适用《行政许可法》。这两种界定,都是将现实中排除适用《行政许可法》的外部审批纳入非行政许可类审批。另一种是将行政审批等同于行政许可,如《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

(二)已有行政审批事项设定的随意性及新设审批事项的一般禁止性

1.已有行政审批事项设定的随意性

依据《行政许可法》第14、15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法律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省级、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此外国务院在必要时以决定的方式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省级政府以规章的形式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而部门规章和较大的市规章不得设定任何形式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设定规则为上位法优先原则,即只有上位法没有设定的,下一级别的法律才可以设定。地方性法规和省级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以下事项的行政许可:①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②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许可;③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依据《行政许可法》第16条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均可以在其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行政许可作出具体的规定,此为行政许可的规定权。有权主体在行使规定权时不得增设行政许可、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现行有关行政审批的规定广泛存在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及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其设定权限、规定权限并未严格的区分。《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新闻出版总署令第43号)第8条、第11条的规定,需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同样有地市在法律法规未明确的情况下,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审批事项予以明确。

2.新设行政审批事项的一般禁止性

《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国发﹝2013﹞39号)明确规定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切实防止行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通知中对严格行政审批的设定标准、规范行政许可设定审查程序、加强对设定行政许可的监督,坚决纠正以备案、登记、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形式变相设定行政许可。

(三)行政审批程序缺乏规范性

1.行政审批公开的不彻底性

自2014年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行以来,行政审批事项、设定依据、流程等事项的公开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2015年3月24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要对行使的直接面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职权,分门别类进行全面彻底梳理,逐项列明设定依据,汇总形成部门行政职权目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参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和其他类别的分类方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统一规范的分类标准,明确梳理的政策要求;其他类别的确定,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从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梳理事项的不完全性、事项类别划定的不科学性等问题。

梳理事项的不完全性表现在,属于行政机关对外职权的事项未纳入权力清单的公布范围,比如浙江省环保厅将排污费免缴、缓缴核准(30万千瓦以上火电厂)作为其他行政权力予以公布;而河南省环保厅公布的权力清单并没有关于此事项的公布。事项类别划定的不科学性,表现在属于许可的事项划入其他行政职权中,比如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水上水下活动许可,在浙江明确为行政许可;再如国家重点水运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河南省交通行政部门将其确定为行政许可项目,而浙江将其确立为行政确认事项。

2.行政审批决定缺乏科学性及民主性

行政审批机关与行政审批相对人之间主体地位不平等,除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行为,申请人提交的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应当场予以登记。需要对申请材料进行实质性核实的,行政机关应指派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进行核实。实践中如何避免某个人说了算、行政机关某个部门说了算产生的问题,需要行政审批机关就行政审批程序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为避免行政审批机关某个人、某个部门“一权独大”、“暗箱操作”,就需要告知相关利害关系人、听证程序、专家评审、集体审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导致行政审批现行困境的原因

(一)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类审批概念界定不准确

行政审批的概念早于《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当时实践中存在的大量行政审批行为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设定权限范围,但依据当时社会管理的现状不能予以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国务院作出了过渡性的方案,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非许可类审批即成为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之外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总称;通知中明确指出非许可类审批主要是政府的内部管理事项。然而目录中列明的211项非许可审批事项,存在着大量的外部管理事项,如86项廉租住房申请的审核登记、127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210项开办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资格认定等。据此,有部分学者、行政审批管理机关认为行政审批是行政许可的上位概念,行政审批包括许可类审批和非许可类审批。

《行政许可法》(草案)中明确了行政审批的分类,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包括审批、审核、批准、认可、同意、登记等不同形式,草案根据性质、功能、适用事项的不同,将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五类,并针对各类行政许可分章节规定了申请、实施的程序。而最终通过的《行政许可法》删除了对行政许可的分类,在第12条笼统规定了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在行政许可程序的特别规定中间接印证了行政许可的此种分类。行政许可的分类确有必要,不同的行政许可其许可原则、程序将有利于引导行政许可内涵的准确把握、审批事项的准确划分上。关于登记、备案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审批,不能仅仅从外在名称上看,更重要的是从行政审批的本质,解除禁止的特征来看,富有解禁性质的登记及备案行为应当划入行政审批的范围之内。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管理理念的影响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法就是管理法,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职责及进行社会管理的理念根深蒂固。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垄断和控制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领域,以计划和审批制度解决政府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样通过政府审批行为发生。因而以行政审批制度为依托形成了缺乏市场竞争和经济自由的社会治理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基础作用向决定作用转变,如何处理政府公权力与公民权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控权论、公共服务论、平衡论等理念蓬勃发展。政府在社会治理层面注重对政府权力的控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实现政府权力与公民权益的平衡。通过行政审批限制市场准入、掌握市场动态、进行市场监管依然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行政审批也成为部门利益保障的手段。因而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简政放权与监管责任的冲突,使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设定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以非许可审批、内部审批事项保留下来。

(三)法治水平的现实制约

1.法律制度的影响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做到有法可依。然而由于法律难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制定的滞后性等缺陷,针对社会治理实际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行政机关对其管理无明确法律依据时有发生。行政机关及时有效的进行社会管理的需要、及立法的不作为、不及时作为的存在使通过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成为了必要。

2.法治素养的影响

在政府权力清单梳理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上级主导性。误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宗旨,单纯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多寡、新设行政审批严控的力度上考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视为“滥用职权”的表现,有意将行政许可事项划入其他职权内保留其存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考虑监管实际、法制建设实际状况,更重要的是考察通过改革推广了多少技术创新。

三、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的建议

(一)理顺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类审批的关系

行政许可即为行政审批。按照2014年《国务院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国发〔2014〕16号)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清理工作要按照统一要求,分类处理,分步实施,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坚决调整,最终将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将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据此,行政许可即行政审批,非许可类审批属于阶段性的概念,将被内部审批事项取代。实践中很多列入其他职权范围的审批事项,实际上属于行政审批事项中某一阶段的审批,这些事项可以通过梳理作为子项纳入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

(二)完善行政许可的分类及程序

首先明确行政许可的形式,即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许可,这需要在行政许可内涵本质上进行界定——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行政许可以法律对相对人特定行为的限制或者禁止为前提,由相对人提出申请,经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审查,最终由行政机关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决定。只要符合行政许可本质特征就应当纳入行政许可的调整范围。同时梳理现行法律中属于行政许可事项的设立方式,以审批、审核、批准、认可、同意、登记等方式均可设立行政许可。针对部分登记事项、备案行为,是属于行政确认或者是其他行政行为,登记、备案是否为相对人从事特定行为的必要条件来区分,只要符合前置许可性质的,即纳入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

其次,规范行政许可的程序。在行政许可行为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行政许可,设置不同的许可原则。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等。对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许可原则及程序。比如对于登记许可,只要符合要件,即可当场设立行政许可,针对认可事项,规定相应的考试制度。

(三)科学设定行政许可事项

在行政立法设定行政许可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审慎设定行政许可事项。设定行政许可时,应当对许可的必要性、实施许可是否能保障合理的资源配置、矫正市场失灵、是否符合行政效益原则进行综合考量。其次,节约设定行政许可。即能够合并或集中的事项不应拆分,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许可事项不应多部门分散实施,一个环节可以完成的许可事项不应设定多环节审批。第三,创新许可方式。在行政许可中,引入招标、拍卖、合同等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许可方式的创新。第四,探索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监管制度。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行政机关的监管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更多的依托技术手段。

(四)加快《行政程序法》制定

《行政程序法》制定的基础是对行政行为设立准确的分类。构建科学的行政行为分类体系,将现行无明确法律参照的行政合同、行政确认、行政备案行为纳入行政程序法的调整范围之内,通过行政程序的一般设立制度及特别行政行为程序来规范行政行为。

四、结语

行政审批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不是摒弃事前监管,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梳理政府权力清单中没有必要对行政审批事项讳莫如深,把属于行政许可的事项划入其他行政行为中以确保其存在;对于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取消需立足于行业监管的实际,不能单纯追求取消的数量和速度;面对行业发展新面临的问题,根据评估预测需要增设行政许可的,不能设置政策上的障碍。解决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与行政实务不一致的现状,需要从立法层面进行解决,明确行政确认、行政备案、登记的性质,使行政行为的行使更加规范,保障相对人的权利更加有力。

参考文献:

[1]马怀德.行政许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5.

[2]张步峰.基于实定法解释的“行政审批”概念分析[J].法学杂志,2013,(11):35.

[3]宗琛.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的关系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11(下):213.

[4]姜明安.行政法与新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2.

[5]王克稳.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规制[J].法学研究,2014,2:5.

[6]良晓燕.我国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关系的重新梳理与规范[J].法制与社会,2015,1(中):143.

作者简介:

篇5: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制度

一、本单位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职权目录、法律依据、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管理委员会政府政务网征迁安置办窗口向社会全面公开,并充分利用办内政务公开栏和新闻媒体机构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实行首长负责制。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本单位分管及科室(单位)的第一责任人,纳入绩效考评作为考核内容。

三、实行限时办结制。凡是群众和企事业等单位到本机关办事的,一律实行一次性告知,并严格在规定的时限内给予办理并答复(批复)。

篇6: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为促进我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维护政令畅通和法制统一,加强对我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根据青海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贯彻实施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通知》(青府法【2014】14号文及《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实施细则,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各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所制定的,普遍适用于本区域、本部门行政管理工作,内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于发布之日起20日内,将备案报告、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各2份以及电子文本1份,报县政府法制办备案(多个部门联合起草或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牵头部门负责报送备案)。

三、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

四、报送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法制办负责就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是否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职权;

(二)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相抵触;

(三)是否违反《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禁止性规定;

(四)是否符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五)是否与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有冲突;

(六)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

五、规范性文件应当由制定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有关负责人签署,签署后应送县政府法制办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无效,不得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

六、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和备案审查机关违反《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不按照《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报备规范性文件、拒不纠正或拖延纠正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不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等,按有关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七、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在审查报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时,认为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应当认真研究并在限期内回复。

八、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在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时,应主动按时报送备案。对于不报或者迟报的,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通知制定机关限期报送。

篇7:行政制度规范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树立政府窗口良好形象,建设阳光、廉洁、高效、规范的大厅,根据*政办审字[2010]14号(《关于开展“规范行政行为树立政府形象”自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中心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了自查活动,对大厅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各项流程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情况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自查活动,认真组织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专门召开会议,将市领导的批示精神进行了学习和传达,并专门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部长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对大厅的工作环节及各部门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再检查、再规范”,进一步规范大厅的各项工作。

二、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强化制度建设。

为使各项制度更加合理、工作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大厅运行更加顺畅,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办法、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投诉制度、考勤制度、卫生制度、周例会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学习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于2009年修订了政务大厅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和“红旗窗口”考核实施细则。

(二)进一步规范、创新审批流程。

**区政务办理大厅实行“集中办公、窗口运作、分别审批、统一收费、统一考核”的运作方式,由区行政审批中心对入驻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监督和考核。凡进入政务办理大厅的

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各单位不得在大厅之外的任何地方接收和办理。

同时,我中心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办公设施,采用了国内领先水平的行政审批软件管理系统,各窗口办件均在中心的审批系统网上操作运行,全部办件过程实行计算机控制与管理,实现了行政审批的网络化,自动化。采用最新的网络管理手段,收件、办件、交费、领证全部流程由软件统一管理,窗口中每个事项从受理情况到办理情况、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全程跟踪,并设置有提前预警及手工催办功能,对过期件或违规操作均可通过软件来管理控制,改变了以往人管人以及办“人情”件的弊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还可将违法、违规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强化各项交易和行政审批的监管,逐步完善监管系统,配置音像监控系统、通讯屏蔽设备等硬件设施,利

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执行规范化、程序化的交易流程,实现对交易和审批的全过程监督。

其次,注重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各类投诉,提出处理建议,对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

另外,通过召开服务对象评议会和服务对象回访调查活动,多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改进不足;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审批中心及各入驻部门窗口工作进行评议和监督,把对审批中心和各部门窗口的工作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

(四)实行统一的收费制度。

凡在政务办理大厅办理的审批事项所缴纳的收费,一律在大厅设立的收费窗口统一代收,实行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模块由审批中心根据具体事项情况定制,收费系统中的收费金额由系统自动生成,工作人员无自由裁量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授权不充分。个别部门对政务大厅工作重视不够,对进驻窗口授权不充分,没有将审批权真正下放到窗口,仅仅将窗口看作是“收发室”,致使审批环节多,审批周期长,办事效率低,有的还存在“体外循环”。

篇8: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

一、后评估主体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主体是组织、实施、参与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在后评估过程中, 选择不同的评估主体会对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结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 对后评估主体的选择与建构, 我们应持审慎和科学的态度。

受《办法》的启发, 笔者认为, 选择和构建后评估主体, 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 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 内部评估, 即由文件制定、执行机关组织实施。

这种模式适用于常规性的、专业技术性一般的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 优点是权威、高效。比如, 规范性文件清理。因为政府部门作为后评估实施主体比较容易获得文件制定与执行的第一手资料, 其权威性与影响力又能促使评估结果迅速转化为规范性文件清理成果。

(二) 内外部评估相结合, 即由文件制定、执行机关会同相关机构、团体、群体组织实施。

这种模式适合评估国计民生类规范性文件。它的优点是全面、客观、公正。比如, 2009年3月, 国土资源部针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选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 为评估对象, 会同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组织成立了后评估工作指导组, 分别委托法律中心和经济研究院成立评估工作组。工作组以客观公正的立场, 组织专业技术力量, 通过科学的方法, 圆满完成各项评估工作, 为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二、后评估项目

后评估项目的选择是发挥后评估工作效果的关键。《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后评估项目根据实践需要、条件成熟、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优先确定为后评估项目: (一) 规章、规范性文件或者具体制度对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有重大影响的; (二) 地方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较多意见的; (三) 拟将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 将规范性文件上升为规章或者行政法规的; (四) 本办法下发后制定的规章实施满两年、规范性文件实施满一年的。

后评估工作规范化的过程中, 必然面临着评估对象的选择问题。纵观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 评估对象的选择大多处在无序状态, 往往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如何把被动式、突击性的文件清理工作转化为主动性、常态化的评估清理工作, 国土资源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做法在这方面无疑是很好的范例。

三、后评估原则

正确的原则会对后评估工作起到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国土资源部总结试点工作成功经验, 在《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后评估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 把握重点, 有序推进。”

(一) 客观公正原则。

在后评估主体的选择上, 体现客观公正。《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国土资源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 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承担单位。笔者认为, 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承担单位最大的价值倾向就是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因为“要求公共组织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实非易事”。在评估手段和方法上, 体现客观公正。《办法》第八条规定:“开展后评估工作, 应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采用专业统计分析工具, 研究建立计量模型,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统计和社会分析等方法, 确保后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第十六条规定:“后评估可以采取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家咨询、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现场访谈等方法开展。”

(二) 公开透明、公众参与原则。

国土资源部把这一原则贯穿于后评估的始终, 反映在诸多工作环节中。《办法》第七条规定:“开展后评估工作时, 应当采取多种方式, 及时公开后评估有关信息, 广泛征求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管理相对人、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部政策法规司应当综合后评估报告和有关司局对相应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的报告, 起草国土资源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绩效年度报告, 报部审定后, 依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三) 注重实效原则。

国土资源部后评估试点工作之所以搞得好, 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工作扎实、注重实践、讲究效果。注重实效, 就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 要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各级领导要充分认清规范性文件后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加强跟进指导和督促检查, 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 要充分利用后评估成果, 把后评估工作与行政法规、规章的修改完善相结合, 与日常行政执法工作相结合, 把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依据。

四、后评估标准

以什么样的标准认定文件实施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是后评估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办法》第六条规定:“后评估应当根据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等标准, 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

(一) 合法性标准。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是否符合制定机关的法定职权范围;是否与本部门原有的规范性文件相协调、相衔接;是否含有不能设置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事项;是否属于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且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事项”等五项内容作为合法性审查的内容。笔者因此归纳出合法性审查的三个方面。1.制定主体的合法性。只有法律、法规授权的主体才是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合格主体。2.制定程序的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等, 对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制定程序、报送要求、发布形式、公布方式、施行间隔时间等做了具体规定。只有符合上述规定的程序才是合法的程序。3.文件内容的合法性。内容合法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就是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二) 合理性标准。

规范性文件评估的合理性标准就是要求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必须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笔者认为, 合理性标准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要求。一是行政行为应符合保障公民行政权益的目的。这是人本社会、和谐社会本质要求。凡有悖于保障公民行政权益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行为。二是行政行为要有正当的动机。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以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为政府施政归依, 这是服务型政府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必然选择。三是行政行为的内应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为, 行政行为归根结底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行为。

(三) 可操作标准。

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有效转化为具体行政行为, 这是对规范性文件可操作性的考验。笔者认为, 规范性文件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执行力:具体行政行为的做出, 可以直接依据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2.拘束力: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文件规定的义务, 对违反者, 能有效追究。3.救济力:相对人享受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权利。对权利受到侵害者, 能有效提供保护。

(四) 实效标准。

实效标准是指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效果。通常, 我们可以从文件的有效执行和文件的有效遵守这两个方面考量。1.文件的有效执行。政策能否在执行阶段忠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即公共政策执行有效与否, 事关政府公信力,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由于现实中文件本身的质量、办事机构的工作机制、执行主体的综合素质有高低优劣之分, 规范性文件的执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效果。2.文件的有效遵守。任何一个社会, 法律实现的最主要形式乃是法律的遵守, 因为法律不是靠单纯的强力来实现的, 如果每一个法律规范都要借助于执法活动才能实现, 法律制度的实现必然是低效益的。因此, 法律制度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公民对法律的自觉遵守。

上一篇:少代会开幕式主持稿下一篇: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