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比较分析

2024-05-20

中美比较分析(精选十篇)

中美比较分析 篇1

媒体是政府实现统治功能的重要手段。根据马克思哲学原理, 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 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在国家的政治结构中, 国家政权是核心, 政府就是国家政权的控制中心, 代表国家承担着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 而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国家机器。

在对内管理上, 媒体承担着基本的信息传递任务, 保障社会的基本运行, 同时教化民众接受主流思想和文化, 融入当前社会, 巩固国家统治。对外维护本国根本利益, 向外传递本国思想, 抵制他国感化, 必要的时候, 不惜偏离新闻基本规律, 实行带有私利色彩的特殊规律。这是由国家、政府的本质决定的。

“任何一个国家, 都是除依靠法律、监狱、军队等强制手段来维护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外, 还要运用舆论工具来传播和宣传有利于巩固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思想观念, 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观念, 揭露、批评和抨击与之乖悖的各种观念和意识, 从而起到维护其社会制度的作用。” (1)

政府对媒体在基本层次上的控制是一致的。政府对媒体的控制是分层次的, 在维护国家和民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控制和技术性控制, 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 都是一致的。美国有“联邦通讯委员会”、《反分裂法》、《间谍法》、《传媒法案》、《美国刑法》等, 中国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等。这些基本层次上的调控目的有两个, 一者保证国家的安全稳定, 维护公众利益, 二者有序管理媒体资源, 避免造成混乱, 从效果上看, 也是非常必要的。

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中说:“不管什么样的广播体系, 人们一般都认为它会受到一些控制, 至少在频率分配、保护听众和观众不受诽谤性或猥亵性材料之害的法律、保护材料所有者的版权不受侵犯的法律以及保护不受煽动性广播之害的法律等方面。除频率分配外, 报纸无论在什么样的制度下, 也受到同样的控制。” (2)

事实上,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演进, 都离不开政府必要的调控与监管。政府干预可以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使传媒产业资本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营, 实现其正向的社会政治功能: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健康的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对社会道德的积极影响等。当然, 对于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是需要探索的。

国家利益至上性。在战争中、对外关系上、或关乎国家利益的事件上, 媒体和政府的观点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中美撞机事件、中国南海领土争端事件等, 对同一事件中美媒体观点截然对立, 但却绝对与本国政府观点保持高度一致。清华大学课题组这样解释: (中美媒体) 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件, 并精选事实加以强调, 完成新闻构架。他们对于事件的判断、解释和定义很大程度上被框定在各自政府定义的构架中。两家报纸 (《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 都表现出一种民族情感和对对方意图的质疑, 对方国家都以负面形象出现。 (3)

在面对重大的国际问题时, 中美媒体都会格外谨慎地确定报道思想, 而且大多带有官方意志。新闻媒体是为国家服务的, 国家的根本利益也就决定了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的报道内容、数量、倾向等具体问题, 国际新闻报道一般都站在本国立场上, 为本国服务。从中不难看出, 任何国家媒体的记者在报道国际新闻时, 都脱离不了其国家安全、国内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语境。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播丹·拉瑟谈到该问题时说, 一方面我很想当一名世界级的有道德的新闻记者, 另一方面我又是个美国人, 如果这两样东西发生冲突, 那么我对国家的忠诚是第一位的, 我不能肯定在我回到国内某新闻学院时会捍卫哪种立场。 (4)

中美媒体与政府关系差异性

媒体对政府监督的形式不同。新闻媒体通过反映舆论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的监督在中西方都存在, 这种决定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以及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是国家权力系统运行机制中的制衡系统, 可以说是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

西方的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以揭露为主,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 如果官员做了错事, 政府做了错误的决定, 媒体就要将其曝光。对于这种曝光, 符合美国民众追求自由与个性的心理, 有一定的尖锐性, 并以此为荣。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说:“人民有权监督政府, 这种监督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呢?最主要、最经常的中介就是报刊。” (5) 所以, 美国媒体的新闻相当一部分都是负面性的批评报道。

中国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以推动和引导为主。在中国, 媒体一般来说不代表挑战政府的力量, 而是一种与政府配合的舆论力量。中国的舆论监督是国家六大监督体系 (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和行政、司法、民主、舆论监督) 之一。新闻媒介在“代表人民”的名义下, 概括出代表性意见, 引领社会舆论向预定方向前进, 甚至导致迅速的行政措施和法律制裁。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出社会各界关于启动违宪审查制度的讨论, 促使了仅在两个月后自愿救助制度取代收容遣送制度的出台, 第一次实现了在社会舆论与国家力量推动下推进政府的决策制度。

杨名品的《新闻舆论监督》分析了两者的不同:“我们的新闻监督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 而不像西方新闻媒体以批评政府为宗旨;我们的新闻监督总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进行, 不能离开甚至干扰党和政府的中心, 它讲求建设性的结果, 不像西方新闻媒介以揭露别人的丑闻为荣。” (6)

对媒体和政府关系的核心影响因素不同。市场对于媒体的影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能是一个不亚于政治的重要因素。吕新雨指出:“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市场化可以提供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 从而确保思想的自由与媒体的公正。” (7) 但是当今社会, 媒体的市场化发展其实已经形成对自由主义理念的挑战。首先, 媒体的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 从而政治上或理论上的平等被经济上或实际上的不平等置换;其次, 媒体的市场本身也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 媒体可以迎合人的低级的非理性的欲望而在市场走红。总之, 市场化的方案能否保证媒体的民主理想值得怀疑。应该说处于市场的“经纪人”位置上的媒体, 其生死存亡依赖于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适应性, 在很多时候, 是以牺牲公平、平等、公正为代价的。

影响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核心因素是政治。中国大众传播业具有更明显的双重性质, 大众传播业不仅是创造利润的经济组织, 具有产业属性, 作为一股经济力量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具有上层建筑属性, 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我国对传媒业管理实施政策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传媒宣传政策, 主要是对传媒领域新闻编辑方针的监管, 规定传媒的编辑和内容不得损害国家利益或危及国家安全, 禁止或限制传媒登载危害社会公德的内容等;另一类是传媒产业政策, 主要是对传媒实体经营行为的管制或放松管制, 反垄断、价格政策、消费者保护等。既基于经济因素, 也基于社会和政治的考虑, 如若是彻底放开, 传媒很可能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盲目”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忽视我国传媒业肩负的政治舆论导向功能。2003年SARS后期、2007年南方大雪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 我国的媒体在政府统一的安排部署之下, 重视信息的新闻时效性, 更注重的是对整个社会的调控作用, 也只有在中国, 政府和媒体才能如此一致, 才能产生这样强烈的集体主义。

结论与启示

媒体和政府关系的多变性。假如我们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 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就构成了这个有机体的主干部分, 大众传媒无疑也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 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与大众媒体存在着信息资源的双向依赖关系;另一方面, 社会生产力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众传媒, 其中, 政治与媒介的关系尤为密切。媒介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 政治的微妙变化随时影响着媒体和政府的关系。

在每个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时代主题不断地发生变化, 媒体和政府的关系也随之变化。在国家建立初期, 媒体成为对立派别之间斗争的场地之一, 各自建立或拉拢媒体, 宣传政治主张, 号召人民认同, 此时双方的“政府”和“媒体”各自联合互相对立。和平时期, 媒体更多的是履行基本的信息传递功能, 帮助政府实现统治功能, 做政府和人民沟通的桥梁, 此时期媒体和政府间是双向关系。在战争时期和国际交往上, 宣传本国的政治思想理念, 扩大本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

媒体与政府关系的相对性。“国家利益”具有双重概念:国际政治范畴中的国家利益和国内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利益。

大众媒介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排除内乱时期外, 跟国家内其他的系统一样, 都应该是从根本上维护现有制度的, 依次保障国家的存在和小系统的既得利益的存在, 但媒体和政府间的作用形式是多样的。西方媒体与政府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性, 中国更多地表现为政治性, 但不管哪种形式, 对于政府是为了维护本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 对于媒体是为了在现存政治体制下的生存, 同时又具有私利性。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共享的利益, 民族生存这一首要国家利益既不因国家政体不同而不同, 也不因统治者控制了国家机器而成为统治阶级的私利。抵御外族入侵不仅保护了统治阶级的生存权, 同时也保护了被统治阶级的生存权。在国际上一致对外, 维护国家利益, 当然对于媒体也不例外, 这就构成了媒体和政府关系相对性最本质的东西。

媒体与政府关系的辩证性。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对媒体的基本调控都是存在的, 调控不是控制自由, 自由主义理论所述“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只能是种理想追求的状态, 假如真是没有了干预, 恐怕国家就不复存在了;而集权主义和苏联模式中的“对消息实行新闻封锁”, 是会被时代所抛弃的, 随着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网络的出现, 这种愿望必将破灭。

在社会主义国家有利润追求, 有批判揭露;在资本主义国家有宣传, 有政府控制, 任何国家不是用一种单纯的“主义”就能概括媒体和政府关系的。资本主义媒体和社会主义媒体同样要受到“国家存在”这一绝对条件的限制, 在此范围内, 遵守和调节各自的影响因素:经济和政治, 最终达到媒体和政府双赢的目的。所以, 控制和监督的形式与程度不同, 并不是判别不同国家媒体与政府关系孰优孰劣的标准, 它们只不过是各自历史传统和国家体制的产物。

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媒体与政府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对我们有新的启示: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思维方式, 适应新环境下的施政, 尤其是适应在新闻媒体关注下施政。2003年中央和许多政府部门纷纷建立发言人制度以及2007年政府新闻学的创建, 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摘要:本文从媒体对政府的支持和监督、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及影响二者关系的核心因素等方面, 对中美媒体与政府关系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探讨了媒体与政府关系模式图, 揭示了媒体和政府关系的多变性、相对性及辩证性。

关键词:中美媒体,政府,比较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媒体哲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埃弗利特.E.丹尼斯等:《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 2001年版。

[3].陈卫星:《以传播的名义——陈卫星自选集》,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篇2

上课时间:周四晚上 班级:工管0902 姓名:蔡川露

[摘要] 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企业文化呈现出各异特色。文章从观念意识、企业精神、企业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企业文化。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企业文化 比较

企业文化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劳伦斯。米勒在文献中写道:“公司唯有发展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励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这样公司才能在竞争中成功”。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源,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社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管理,不断学习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西文化从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不同文化体系下所产生的企业文化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有15%左右的企业预定寿命提前终止,其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企业不稳定占主要成分。中美双方的社会制度、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在文化冲突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观念意识的比较

中国企业强调集体主义,经济与政治关系紧密。中国企业强调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强调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十分注重和谐,强调员工的归属感,强调以企业的利益、荣誉为重。企业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协作精神,鼓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注重培养职工良好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以企业为家”的思想。例如海尔企业文化便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一条。

美国企业奉行个人主义,政治对经济的干预较小。美国企业提倡个人奋斗,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竞争,强调个人作用,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被发挥到极致,及其注重和突出个人的作用,奉行个人主义。他们尊重个人隐私,强调自由,注重个人表现。他们在尊重个人价值、个人选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了,为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企业精神的比较

中国企业缺乏企业精神。在中国的企业里常常会用到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拼搏这些词语,但实际上中国的企业是缺乏企业精神的。实用、功力、形式、经验主义对中国的企业影响较深,许多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常持有实用主义的态度,功利特征明显,形式主义泛滥,凭经验和感觉行事,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因而就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竞争力不强,生命力不足。

美国企业精神鲜明。美国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富有个性特色。美国的企业文化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变革的创新文化,他们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竞争。美国企业不满足于现状,事事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美国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一项基本保证。正如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所说:“可持续竞争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致谢创新理念都把争创一流、永不落后、追求更高更新的技术和业绩作为员工和企业奋斗的目标,并以此来引导企业的组织变革和战略规划。 企业制度文化的比较

中国企业以“情”为特征,实行“人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中国的企业文化从总体上来看表现出很强的“人治”特色,缺乏追求理性和“法治”的精神。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企业的员工很注意与同事和领导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情感交流较多,比较重视感情投资,讲究人际关系的协调强调群体和谐,员工之间关系融洽,易于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

中美高校德育比较分析 篇3

关键词:中美高校;德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13-02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因素,东西方在德育问题上一直存在差异,而中国与美国的道德教育正是当代东西方道德教育的典型代表,因此中美德育比较也成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美国高校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德育目标,也没有使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所以很多人都在质疑究竟美国高校是否存在思想政治教育。[1]对此,郑永廷认为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其名而有其实”,[2]这种观点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支持,同时也为中美高校德育比较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中美高校德育比较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讨,完成了大量的专著论文,就目前的研究来看,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

1、德育目标内涵的比较

美国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积极进取的合格公民,总结起来就是要培养美国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好公民。[3]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更加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4]

2、德育目标性质的比较

首先,二者在政治倾向性上存在差异,美国高校德育目标中的政治性虽然比较隐蔽,但其本质还是有着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有着明显的社会主义方向性。[3]

总的来说,中美高校德育目标既有差异也有共性:两者都为政治服务,都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把培养民族精神和为国家献身精神作为德育核心目标,都强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人。[5]

二、关于中美高校德育内容的比较

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又分别集中体现在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6]

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美国高校表现出资产阶级狭隘的个人主义;我国高校则表现出明显的集体主义倾向,一切以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美国高校主要包括成就教育、地理教育、包括国家安全和国防意识在内的国家利益教育和美国国民精神教育,其中国家利益教育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内容,资本主义的国家性质使得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沙文主义色彩;而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在于维护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但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我国人民利益的实现,也要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全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凸显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道德教育方面,美国的道德教育包含于宗教教育之中,同时由于各种社会问题愈演愈烈使得美国的道德教育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共同道德规范相结合,要“造就道德成熟的人”;我国的道德教育要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7]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中美高校德育教育还包括学生的人格教育以及法律教育等方面。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的德育内容都强调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美国道德教育内容宽泛,注重渗透并且层次性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的道德教育把突出政治功能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根本,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形成了以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政治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校道德教育特色。

三、关于中美高校德育途径方法的比较

1、中美高校德育方法的比较

中美两国社会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假设不同,美国的道德教育认为个体有向善发展的本能,认为个体应该严格按照自身想法去发展,所以其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自由发展;而我国的道德教育认为个体的发展有着向恶的趋向,为了保证道德行为结果的善,需要在教育中防止不良思想和习惯的入侵,在实施过程中则表现为较多的规范、强制和灌输,所以其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防微杜渐。[8]两种假设的分歧体现在德育方式上,美国高校形成了自由式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由内到外的途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是通过外界强制到内心道德的理性,进而实现行动的过程,由师长来进行规划设计。在德育方法上,美国侧重问题讨论式,美国高校教师认为道德教育最好是通过对话来进行,而不是作为一种理论指导或者说教,教师和课程都是这种对话的促进者;而我国侧重灌输训练式,更强调系统的教育和理论的灌输。[3]

2、中美高校德育途径的比较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心理咨询是中美两国进行德育教育采取的主要途径,但同时两国的德育途径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美国高校注重多元与引导相结合,德育教育主要通过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的渗透来进行,没有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类课程;而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则比较多地采用正规的组织教育形式和直接灌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从德育教学的态度来看,美国高校注重鼓励学生自己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强调个性化教育,教师只是给出中立的态度,采取启发式教学,强调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近年来我国德育教育途径已经开始从强调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向避免直接灌输和说教、鼓励评判转变。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来看,美国道德教育注重渗透并且层次性强,以心理咨询和生活指导的方式来关注学生,用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国高校在解决学生德育教育问题时,注重发挥党团组织和群众社团组织的力量,很多高校陆续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专业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队伍,学生德育问题的个别辅导日益得到重视。[9]

四、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的启示

通过对中美高校德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了解中美高校在德育方面的异同,其意义在于通过比较可以认清我国高校德育中的不足,汲取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优点,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德育体系。

首先,我国高校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避免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产生,也不能让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在德育教育中要强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设置一些关于国家成就、历史地理的相关课程,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第二,要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我国高校设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往往忽视了隐性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我国高校的德育课程应该与其他学科课程相结合,在各门课程中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把“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择业和交友等方方面面,使德育内容面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宽德育内容并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基本的德育理论。同时还要注意不断优化德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网络虚拟环境的德育功能,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

第三,德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正确的选择,把道德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使德育教育能够真正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要关注个性化需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德育理论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我国德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理论的可操作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德育理论过于抽象,脱离实际,缺少实验数据支撑,操作性与科学性不强,对道德教育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些都限制了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研究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德育的可操作性研究,使有价值的德育研究成果和方法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此外,目前针对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对目标、内容、途径的比较上,而对于德育环境以及德育评价系统的比较研究较少,在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第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主导德育教育的方向。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中美两国高校学生 工作术语之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6).

[2]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1990,(5).

[3]皇甫闪.从中美德育的差异性中探寻我国高校德育的完善之路[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4]谢雪.中美大学德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8).

[5]黄立坚,戴静.中美学校德育目标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 育,2008,(8).

[6]邹长青,王箭.东西方德育内容比较之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金仕琼,镡鹤靖.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比较[J].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8]冉亚辉,易连云.防微杜渐与自由发展两种德育模式的对立—— 中美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9]孙瑾,卢黎歌,宋晓平.当代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 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

中美CPI编制差异比较分析 篇4

关键词:CPI,通货膨胀,消费偏好,编制中的差异

自1675年, 著名经济学家伏亨创立了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以来, 国外学术界就十分重视对物价指数的研究, 关于消费物价指数的编制问题也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我国近几年物价呈温和上涨态势,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CPI涨速明显加快,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8年1至10月份累计,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7%。CPI的持续高涨使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1 什么是CPI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是指城乡居民购买支付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 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 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是通过一组代表性消费品及服务项目随着时间的变动, 反映在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指数的基期数值定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2 我国CPI的编制概况

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1994年正式开始编制的, 从2001年起, 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做法, 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 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 (或紧缩) 程度的主要指标。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 根据全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 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 约700个代表品种, 每一类商品和服务占CPI的权重会有所不同 (如下表所示) , 且权重的大小会随着我国每年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3 美国CPI的编制概况

美国的CPI由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发布, 该机构在约22000个零售商店中调查71000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每月调查一次或两次。之后编制食品和饮料、住宅、服装、交通运输、医疗、娱乐、教育和交流以及其他商品和劳务等八大类指数, 每一个大类占CPI的权重也有所不同。这些权数每两年修正一次, 以使得它们能与人们改变了的消费偏好相符。

同时, 美国CPI的统计跟我国有明显的不同, 分成了CPI-U和CPI-W两组数据。这是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根据两组不同的人群来提供的价格指数的数据。一个指数称为C P I-W (“W”代表工资收入者和神职人员) , 它占到了就业人口的32%。另一个更广泛的测算是CPI-U (“U”代表所有的城市工作者) 。它是一个更广泛的人群, 覆盖了消费者的87%, 因此获得了媒体和金融市场的大量关注。

4 中美CPI编制中的差异比较

4.1 调查方法的差异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主观抽样方法, 兼顾各种类型地区的特点, 考虑企业分布的情况, 有重点的选择一定数量的调查单位, 并根据销售情况, 选择品种相对稳定、成交量大、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的调查商品。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对经济情况的分析, 采纳有关专家的意见,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选准选好样本。但由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观判断能力, 对样本规模、样本代表性、数值的准确度等无法定量计算, 指数的偏差难以把握。

美国在进行消费价格指数统计时, 选择的调查方式是概率抽样方法。概率抽样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调查方法, 可以通过对商店和商品的一次或多次选择抽样, 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井通过对样本数据特征直接估计推断总体特征, 对推断中可能出现的抽样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 使消费价格指数更准确的反映客观实际。

4.2 编制方法的差异

我国采用指数汇总法计算国家一级的价格指数, 也就是先由各市、县计算本地消费价格指数, 各省根据市、县指数加权计算省级消费价格指数, 国家根据各省指数按全国消费结构加权汇总计算全国价格指数。目前这种方法满足了分级管理的需要, 也简化了国家和省级编制价格指数工作, 但是由于层层加权,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指数对国家一级的代表性, 而且层层编制权数资料, 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 使数据质量难以控制, 容易产生误差。

而美国则采用价格法直接编制国家一级的价格指数, 即先计算各种商品全国平均价格, 再根据各种商品在全国的消费结构编制全国的价格总指数。这种编制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价格空间代表性较强;二是超级汇总, 避免干扰;三是操作简单, 减少了基层负担和统计误差。

4.3 调查价格范围的差异

我国消费价格调查的是市场的成交价格, 包括具有广泛性、全面性、季节性的特价, 不具以上特征的价格视为一次性降价, 不包括在价格调查中。

美国消费价格调查的是交易价格, 包括了各种税金、优惠、折扣价格和部分商品购买后的退款, 但不包括减价优惠券价格。

4.4 数据公布与查询方法的差异

中国CPI的公布比较粗略, 人们获得数据的渠道有限, 在时间上存在较长的时滞, 数据的连续性较差, 人们获得信息的方便程度低。很多基本指数的信息并没有公布, 人们只能得到粗略的大类指数, 而更具体的项目指数不容易获得。中国公众对CPI权重的更新和修正等信息也缺乏了解的渠道。

相比之下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公布的渠道则体现出了多样化, 其中包括网络、磁盘、印刷品、电话等多种方式, 人们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方式免费获得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资料公布的非常全面、连续和细致, 在美国除了公布CPI的基本数据外, 计算CPI的权数资料也公布的非常细致。

4.5 用途的差异

中国对CPI的统计是出于国民经济核算、通货膨胀的测量以及对居住消费价格变动反映的需要。

在美国CPI除了上述三个普遍意义上的用途之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用途是调整居民工资水平, 超过200万的工人所签订的工资协议与CPI挂钩, CPI会影响到逾8000人的收入水平。此外CPI还被作为调整美国联邦政府收入税的依据。

5 结语

从对中美CPI编制方法差异的比较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国家统计局对CPI的编制虽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但是其整个编制过程和实用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因此对CPI的编制调整仍是今后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伯纳德·鲍莫尔.经济指标解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高艳云.中美CPI数据质量的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8, (11) .

中美法学教育比较之分析 篇5

隆安北京 2005-03-07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中美法学教育比较之分析徐家力

一、研究的意义勿容置疑,中国正在成为经济大国。有中国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依照过去三十年平均每年8—10%的增长率,在未来十五年内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三十年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也在进行着巨大变化,中国既然能成为经济强国,必将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实现。纵观现今世界,真正能与中国相媲美的或真正能够值得中国认真学习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地位和国家状况决定了相互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是对抗关系,更不是敌对关系,美国需要中国的廉价劳力和各种加工产品及中国在区域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大国作用。中国要赶上或成为发达国家,尽量尽快向美国学习是一条捷径,没有任何两个国家像中国与美国一样具有互补性。历史经验已经多次证明:中美携手团结起来就会双赢,对抗就会两败俱伤。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和美国成为盟友的历史机遇,我们有时候自以为是,夜郎自大,我们因为不了解美国国情而犯了许多错误。因此,可以预言,无论在何种领域,美国模式将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目标,现在中国实际上已经模仿美国的(SEC)建立了中国证监会,模仿美国的(FDA)建立了中国药品食品监督局,模仿美国的(CDC)建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等。因为中国和美国的地位和关系,中美两国在法学教育上的互相合作与学习是不可避免的,研究中美两国法学教育上的异同也势在必行。进行中美法学教育比较分析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美两国法律体系所代表的两大法系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大法系。中国作为成文法(大陆法系)国家具有该法系典型的法律特征,美国作为不成文法(英美法系)国家也是该法系的代表国家。在很多层面上,中国和美国在法学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大法系本身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各自法系的特点决定了各自法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时我们互相理解、互为学习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两大法系有融合的趋势,这也是互相学习的重要机遇和平台。法学教育在两大法系中的不同表现尽可在不同法系中找到根源。在我们法学教育中,受到影响最深最广的就是美国的法学教育。我们现在的法律硕士就是仿制美国的J.D,尽管仿制的还是有些区别,不完全像。我们的教师从美国学成回国的最多,我们学校的学生去美国学习进修的也比去其他国家的多,我们翻译和引进的法学教材及其它专业书籍也以美国的居多,学生最热衷于去美国留学。要不是签证的限制,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可能会成为第一选择。作为第一法律大国的美国对中国的法学教育影响是巨大的,我们是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不知不觉在模仿美国的法学教育,不知不觉中在学习美国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对中美法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是非常有益处的。

二、中美在法学教育方面之共同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存在。中美两国在法学教育上存在巨大差异,这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但存在差异的同时,也不是没有任何共同点,实际上中美两国在法学教育方面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一)法学院校众多,法学专业学生众多同样作为大国,美国是法律大国,中国是人口大国,前者因为客观需求法律人才,所以产生了大批培养人才的法律院校;后者因为人口原因,法院教育要解决就业问题也产生了众多的法学院校和学生。据统计,美国有四百多所法学院校,中国有二百多所法学院校。就一个国家而言,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法学院校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法学院校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将来一定会赶上和超过美国的法学院校。法学院校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大学中的重要院校,更是文科中的重中之重,有的大学法学院是名列前茅的学院。中国大学中的法学院也逐渐成为领军之地。可以说,中美两国法律教育资源都很丰富,法学教育阵容庞大,这是两国难得的共同之处。

(二)法律院校分为三六九等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法学院校数目众多,在这些庞大的院校队伍中自然而然地分出了层次,形成了三六九等的局面。之所以会形成层次上的差别,主要原因是:

1、历史的长短。办学时间是衡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百年历史与几年历史相比所形成的学术积累和文化沉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建校建院时间长成为高质量院校的重要因素。比如笔者所毕业的母校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北大这个大熔炉里法学院已经成长了超过百年,百年历史的经验使北大法学院成为中国最好的法学院,这种历史长河的跨越是法学教育成功的历史必然。

2、师资的水平。这又是法学院好或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评价某所院校好还是坏,主要看它是否具有著名的教授和学者。有名师才有名校、名院,有名师才有高徒。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水平。教师的水平又是由教师的能力所决定的,一般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1)学术水平高,在某一领域一定是专家、权威;(2)著作发表的多,发表在高级刊物上的多;(3)讲课好,学生欢迎“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讲课好是高校教师需必备的素养,讲课应成为衡量高校教师水平的一条重要标志;(4)社会知名度高,知识分子是社会的重心,法学院校的教师应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更是社会法制建设的晴雨表。法学是应用学科,教师对社会法律的参与及被社会认知的程度应是衡量法律教师好坏的重要标准。

3、学生的来源。这是保证法学教育水平的前提。生源不同,就决定了学生的起点和学校的水平。一流的学生决定一流的院校。学生的水平确实存在差异,有的学校研究生的水平其充其量是其他学校本科生的水平,有的学校的入学新生已具备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的水平。因此种种,学生的水平是构成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试想,在高水平的学生压力下教师不认真备课,不求上进是不可能的。反之,学生整天稀里糊涂,根本问不出来深刻的问题,也会使教师“上一天课撞一天钟”,根本无压力改变自己的水准,久而久之,就形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院校之间的水平也随之拉开差距。

4、毕业生的成就。学校就像工厂一样,学生是产品,毕业生就是成品,成品在社会上的成就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很多学校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们的毕业生有名,与其说某毕业生出自某名校,倒不如说是名毕业生给学校带来了荣誉。当然,毕业生的成就是多样性的,五花八门,只要是某一领域取得比别人更优异的成果就是成就。

5、地域的影响。地域本不应该成为影响法学教育的重要因素,但纵观中国和美国,地域对法学教育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即法学教育的优秀院校基本在经济发达地区,非经济发达地区的优秀院校的师资往往流失出本地区而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是吉林大学法学院和西南政法大学,很多优秀教师形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其实在美国也一样,排列在前几位的法学院基本上都在东西海岸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在穷乡僻壤很难发现高水平的院校。这里深植着经济与教育的神经,法学教育作为实用教育也遵循此律。

6、管理水平。一个院校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它的发展和状况。法学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它有着与企业类似的经营管理,但又有别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法学院需要管理,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法学院的好坏。在法学院的管理上有很多学问,此种学问是本文篇幅所不能涵盖的,但决定性的一点是:法学院院长的人选。院长是法学院的核心人物,院长是决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美国,院长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学术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因为在学术研究上的成绩被推选为院长;另一种是经营管理人才,学术水平一般,成果平平,但经营管理水平、组织能力和商业运作技巧突出。如果选前一种人当院长,法学院可能会洋溢着理性的学术气氛,但法学院经营运作可能会出现短项;如果选择后一种人才做院长,会把法学院搞得井井有条,勃勃生机,并会带来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以美国为例,纽约大学的现校长原法学院院长斯克森先生就是典型的后一种人物。在他的英明指挥下,纽约大学法学院从十几位的排名上升到现在的四、五位排名,已跨入美国法学院的第一方阵,与哈佛、耶鲁、斯坦福等比翼齐飞。正是由于斯克森先生的优异成绩使其由法学院院长升为校长。

7、学术成果。法学院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进行科研,科研成果的多寡成为衡量法学院好坏的又一标准。科研成果多是学术高的体现,发表的著作和文章也将会成为增加法学院分量的一项。把美国法学院排名榜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排名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基本上反映了现实情况。美国的法学院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排名在前十名的,比如耶鲁、哈佛、斯坦福和纽约大学等10家。这是第一方阵,是美国大学法学院的领跑方队,是美国法学院的代表性标志,它代表了美国法学教育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法学院,是如何办好法学院的样本。第二层次,在美国排名10—50位左右的法学院。这些法学院不如第一方阵,但也是非常著名的法学院,历史也比较长,有些学科也比较前沿,只是综合实力比不上第一方阵,但也是质量比较高、水平极为不错的法学院。第三层次,排名在50位以后至100位左右的法学院。与前面的相比,排在这个位置的法学院就相当差了,一般不怎么出名,往往是地方性大学,大多是公立,地理位置也比较偏远,因此这些学校处在第三层次。第四层次就是排名在第100位以后的院校,质量比较差,是末流学校,有的甚至上不了排名榜,或从来就没听说过。通过以上排名分析,美国法学院分为三六九等一点也不过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法学院情况也差不多,也可以把法学院分为三六九等,层次分明,高低明显,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很难找出中美法学院存在的共同之处,但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的法学院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三、中美两国在法学教育方面之不同点中美两国由于各种原因的客观存在,表现在法学教育方面呈现出诸多不同之处,本文仅就下面几点进行探讨。

(一)美国法学教育发达,中国法学教育不发达

1、制度上原因。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社会性质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法学教育就是美国的特别发达,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中心,成为美国法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法制社会得以运转的重要保障,不仅输送了大量的法学人才,而且还培养了大量的治国人才。比如,美国相当多的国会议员甚至大部分总统都是学法律的出身,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说起到了立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应该说,在美国大学教育体系中,尤其在文科教育中,没有任何学科像法律这样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是美国社会的大厦,而法学教育就是这个大厦的基石。中国的法学教育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态势,国家已经提出“依法治国”的口号,法律日益成为国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法学教育不用说在国家制度建设上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比如说,我国的高层领导学法律出身的很少,甚至没有,就是法学教育本身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分量也十分有限。我们开始强调法学教育的重要性了,也将法学教育视为重要发展的领域,但比起我们的理工类教育,代表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史哲教育,我们的法学教育还是小矮人,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充其量是一些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才,在国家重大决策方面,尤其是最高层面的重要决策,法律人才能够参与的机会可以忽略不计。

2、时间的原因。我们的法学教育还处于婴幼儿的时期,而美国的法学教育则处于青壮年时期。美国的法学院最长的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般具有一定规模的法学院都有百年的历史,真可谓“百年老店”。它们经过百年的锤炼,已打造出来品质优良的名校名院。我们的法学院除极个别有百年历史,绝大多数都是49年建国后才设立的,其间绝大多数的法学院校在文革期间均遭受了被撤销的厄运,也就是有过停顿办学的经历。仅就时间长短一项而言,中国的法学院是无法与美国的法学院相比的,也就决定了中国法学院不如美国法学院。

3、硬件上的差别。美国法学院因为办学经费充足,其硬件设施及条件都十分优裕。即便是三、四流的法学院都有自己的独立大楼,完备的图书馆、教室,教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等硬件设备。我们就连所谓一流的大学都很难做到上面诸项条件,因为硬件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相比起来我们的缺憾十分明显,很多学者感慨:不要说软件,就是硬件我们也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4、与美国相比,我们法学院不发达还体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美国一家网站的数据表明:如果把哈佛大学打成100分,中国的北京大学也就能得16分,可见两国大学之间的巨大差距。除了中国北大、清华等少数大学具有一定的国际声誉之外,中国的大多数法学院校均不具有国际声誉的殊荣。另外一组数据是: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在美国的著名法学院外国留学生所占学生人数比例十分庞大,在个别学位学习中外国学生已占绝大多数比例,比如在LL.M的学位中,外国学生至少占80%以上,充分显示了这些法学院校的国际感召力。从学生来源国度来讲,是五湖四海,全球各个角落来的都有,各种肤色、各种文化背景的都有。而我们的法学院即使是在最有名的大学里,留学生也是凤毛麟角,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留学生,其国际影响和声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学制与学位的差别在美国的法学院主要有三个与学制相关的学位。即法律硕士(LL.M),法律博士(J.D),法学博士(S.J.D)。LL.M学习一至两年,J.D学习三年,S.J.D学习至少三年。特别要指出的是,美国法学教育没有本科这一层次,所有的学制和学位都要以本科其他学位学士为前提的,这一制度强调了法律学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法律学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社会经验,保证法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素质。这三个学位的不同特点如下:

1、LL.M,主要是为外国学生学习美国法准备的,外国学生在短期内拿到这个学位就可以考取美国律师资格进而在美国执业,时间短,见效快,这是外国学生学习这个学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很受短时间内想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美国律师的欢迎。美国学生必须要先在本国获得一个本科学位(当然没有法律)才能申请LL.M学位的学习。实际上,作为美国学生来讲,学习这种LL.M学位对他而言过于简单,学习的不多,况且,一般的律师事务所要人的最低门槛都是J.D,所以美国学生真正学习LL.M学位的人数并不很多,主要是外国学生选这个学位。甚至有的外国学生学习完LL.M学位后才发现自己其实才学了一个皮毛,要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美国法律又要继续学习J.D学位,这类想在美国律师事务所就业的外国学生中这样做的不乏其例。

2、J.D。这个学位是美国法学院的主干学位,是法学院学生的集中之地,也是美国所谓Legal Community 的初始台阶。J.D学制三年,拿到学位后,可以取得资格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如果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到律师所执业了,这是美国律师所绝大部分律师群体的来源,也是美国法学教育的成功典范。四年其它非法律专业的基础再加上三年法律专业的学习,足以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成为优秀的律师。

3、S.J.D,是法律学博士(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这个学位是最高的一个学术性学位,它要求学生至少学习三年,甚至更长,还要写出较高水平的论文,一般外国学生很少去学习这个学位,就是美国学生也是极少数人才去学这个学位。因为在他们看来,法学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主要培养的是法律应用人才,不必要学习太深奥的理论,如果有人要学习S.J.D,一般都是准备到大学里去做教师或研究人员的。在美国法学院普遍有一种把S.J.D学生视为书呆子的习惯,就拿笔者在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时,J.D学生指着S.J.D学生的座位(一所大学法学院都会在图书馆为S.J.D学生提供专用的学习和查阅材料的座位)说:这都是疯子们的座位。可见,一般J.D学生对研究法律学术的S.J.D学生的偏见。如果说LL.M和J.D是美国法学院的通用货,S.J.D则是少数高屋建瓴,鹤立鸡群的特殊商品。与上述美国法学院的学制与学位相比,中国的法学院校提供以下几种学制及学位:A、法学本科(四年);B、双学士(二年);C、法学硕士(三年);D、法律硕士(三年);E、法学博士(三年)。与美国相比,中国法学教育的弊端体现在学制学位上有以下几点:

1、本科设有法学使中学刚毕业的学生进入复杂的法学课程学习中来,对法律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需要一定其它知识和社会经验辅助才能理解的法律条文和理论,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讲有点勉为其难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学生本科法学专业毕业时,大多数学生都是二十多岁左右,虽然学习了四年,但对法律的现况和对社会经验的吸纳都十分有限,让他们就这样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确实带来了不少弊端,也使整个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的法制建设和法律学生本人的成长发展。

2、法律硕士定位过低,不利于推广这个学位。中国的法学教育在孤芳自赏了几十年后终于要向美国学习了,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法律硕士(J.M),问题是这个模仿来源于美国J.D的学位不伦不类。美国的J.D是其法学教育的骨干,是进入法学职业共同体的敲门砖,是大学教学生追求和向往的学位。而我们的法硕首先不是法学院的主打产品,有的院校根本就没有这个项目,就是有也就是近几年才开始探索进行的,在整个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法硕只是小部分而已。重要的是跟美国一样的学制和模式,学出来后却叫法硕,而不是法律博士(J.D),使我们的教育资源(J.M)在七年(包括四年的非法律专业的学习)学习中只取得了一个硕士学位,过于低化了这个学位,不利于广大生源进入这个学位的学习。

3、学制学位设置过于复杂,不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应用的法律知识。在美国的法学院,想做律师或法律其它实务工作,直接去学习J.D就可以,想做教授学习S.J.D,只想了解这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识就学一个LL.M。目标十分明确,学生容易根据自身条件和自己的愿望选定学习目标。而我们的学制和学位让学生无所适从,只学法学本科就去工作,明显单薄,底气不足。如果自学三年,搞一个法学硕士,又显得学究味过浓,学习了四年本科没有必要再学三年然后再去干一些具体的实务工作,有些大材小用。就法律硕士而言,学生本想通过这个学位的学习进入法律界,因为教学方法的局限,法硕真正能够学到超过法学本科的东西很难,这样叫法硕,实际上的法律知识还不如本科生,弄得有些乱伦的味道。法学博士本来是法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少数人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而进行的必要的知识积累和学历储备,但我们的博士培养过于简单和容易,动辄就考博士然后进入普通的实务界从事具体的实务,顶着博士头衔却没有干博士应干的事情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来我们的教育资源就是稀缺资源。凡此种种,都能体现出我们的法学教育在学制和学位上的无能和缺点。关于第二学位,因为学习法律的时间过短,内容过浅,使第二学位的学生在法律知识上十分薄弱,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上的需求,因而也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学位。中国法律教育的学制及学位很混乱是与整个法学教育状况相关联的,因为我们的法学教育很少考察市场需求,学校是国家办的,经费是国家下批的,教育资源又是十分短缺的资源,学校根本顾不上学生的根本需求和市场对学位的要求,是法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重要表现。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学位,什么样的学制和学位才是真正适应我们国家的需要。

(三)、美国法学院就是律师学院,中国法学院是“四不象”学院美国法学院是典型的律师学院,各个法学院都以培养杰出的律师为目标。因为律师是美国法律社会的台阶和基石,从事任何一样法律职业,律师是最根本的开始,法学院承担培养律师的职责也就不言而喻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选定上,都以培养律师为明确和首要目标,大家一心一意,规格一致,品质相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法学院的J.D的内容就是如何成为律师,学生毕业后就要考取律师资格,然后从事律师工作,在律师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决定自己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为了将来的任何一种法律工作,前提就是去考律师资格和当律师,而当律师就要学习JD,从而真正使法学院成为律师学院。中国的法学院培养的目标不十分明确,在法学院方面直到今天还在争论:法学院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有人认为法学院就应该培养实用型人才,把通过司法考试当做教学的目标和重点;也有的人认为法学教育不能围着司法考试的大棒转,应该培养各种法学人才,司法考试只是法学教育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唯一的目标等等。因为中国的法学院培养目标不明确,法学院究竟应该怎么办始终没有解决,使我们的法学院办的五花八门、鱼目混珠。实际上由于国情的原因,法学院的学生来源和去向决定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对律师职业感兴趣,如果把培养律师作为唯一目标确实勉为其难。另一方面,律师也不是中国法律社会的基石,很多从事法律工作的也没有必要先去做律师,比如,志向到公、检、法工作的学生没有必要将自己首先定位于律师,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再想从事法律工作,还有的想干什么自己都搞不清楚,在这种国情下和学生状况下,要把中国的法学院办成律师学院不太容易。我们尽管不知不觉地向美国学习,模仿美国的法学院,但从本质上讲,我们与美国有太大的差距,我们简单的走美国的道路恐怕走不通也走不顺。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因为美国是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不成文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法学院教学内容是以案例为主,而教学方法则是诊所式方法,都以学习剖析案例为主,辅之以法学理论,对每个法律概论和理论的理解都是通过案例来完成的。所以,案例教学就成为了美国法学院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也是他们能够培养出实用性律师人才的原因所在。与我们不同,单纯的抽象理论讲授在美国法学院的课堂上并不受欢迎。在美国社会有一种大家公认的理论,就是法律是实用性学科,传授法律知识的目的是它有用,能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并不是玄学,更不能束之高阁。有的大学干脆不设置过高的学术研究型的学位或相关的研究部门和人员,只进行适度层次的学位授予和教学安排,拒绝将法学列为玄学,拒绝空洞的法学理论传授,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用出发。我们的法学教育有一整套所谓的教学大纲,大都以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从体系到体系,从概念定义讲起,一直讲到结论定性。看起来好像比较完善自成体系,但实际上大都是空泛的教条,学生学了一肚子知识却不知如何利用,最基本的法律职业技能没人去讲,也没人能讲。学生毕业后尽管学富五车,但连最简单的法律文书都可能不会写,因为老师没有教,老师教的东西在实践中又用不上。美国的法学院与实务界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密不可分,法学院总是把实务的需求作为自己的方向,满足实务界的要求是法学院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的法学院与实务界相对来讲十分疏远,法学院自成一统,不愿意与实务界打交道,瞧不起实务界,甚至耻于与实务界交往,将自己关在封闭的小圈子内孤芳自赏,研究出来的成果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在实践中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没有人去问津。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是中国学术界的一贯作风和顽症,学问做得越大的人越不愿意深入到实务界,往往把实践操作视为雕虫小技,认为玄妙的理论才能体现学者的水平。这种状况在中国各学科均存在,在法律学术界尤为严重,因为法学是实用性十分强的学科,不解决实际的学问,不重视实践经验的学问是一钱不值的学问,法学教育出现许多混乱与这种学风不无关系。

(五)师资来源及组成不同美国法学院的教师几乎没有毕业直接留校任教一说,所有的毕业生毕业以后必须出去从事实务工作,而不能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因为法律是实用科学,只有在从事了相关的实务工作几年或十几年以后才有资格申请加入法学院的工作。在美国法学院,任何一位教师都有实务实践经验,大都是经验丰富的律师或法官担任大学教师一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最有用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大学教师很少在一个法学院终身任教,一定是在实务界摸爬滚打以后再去不同的法律院校任教,积累不同的经验,体验不同的文化,避免了近亲繁殖和孤陋寡闻。我们的大学教师大都是毕业留校而来,从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然后留在学校,又与自己的老师同学一起组成近亲家庭,不断繁殖。大多数教师从来就没有干过实务,甚至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所有的理论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实务操作一窍不通,却在向课堂里的学生传授法律应用的知识,这岂不成为笑话?但这却是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也是我们师资的现状。难怪我们培养不出来优秀的实用性人才,不是我们的学生不行,也不是我们的社会不需要,而是我们的师资不行。我们的老师自视清高,把自己隔离于社会实践之外,同时,我们的法学教育界又把在实践中叱咤风云的人物排除于法学教育之外,不让这些有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到课堂上来,怕被抢了饭碗,以狭隘的态度对待自己圈子以外的人,使法学教育界成为一个空泛理论统治的势力集团,真正实务界需要的东西进不了课堂。这种师资的来源和组成让中国法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也使法学院的教学苍白无力,缺乏吸引力。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将法学院一潭死水变成一池流水值得我们思考。

(六)美国有巨大的法律人才市场需求,是美国法学院发展壮大的基础,中国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现有的法律人才已经开始饱和,法学院学生分配不出去的现象已经越演越烈。为了迎合市场上对法律人才的旺盛需求,美国各大校法学院招收各类学位的法律学生。美国是一个法律大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法律大国,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上至白宫、国会、政府机构,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了法律,没有了法律人才参与社会生活,美国社会就不能运转了。美国整个社会机器就是在法律的润滑下顺利运做的。法律人才在社会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庞大的需求数量。法学院就是根据这样的社会或市场需求培养出大量的法律人才,而且这种需求量还在不断地上升。中国不是法律大国,中国社会运转主要不是靠法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法律人才也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绝大多数问题不是靠法律解决的,法律人才又有什么用呢?实际情况是现有的法律人才已经饱和,而我们的学校还在不断地扩招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由于美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我们的法学院已经出现了左右为难的局面:一方面法律专业是热门专业,众多学生报考法律专业,我们的法学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辛辛苦苦学下来之后毕业很难找到理想的法律工作。那我们的法学教育出路在何方?在明知毕业生已不好找工作的前提下还在盲目扩大招生,在明知法学教育已经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还在竞相建立法学院,使本来竞争就白热化的法学院竞争更加激烈,更加不择手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短时间内,中国不可能出现对法律人才旺盛的需求可能,法律人才的去向确实令人担忧。我们不能再一哄而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应该认真想一想我们需要多少法律人才?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无处可去该怎么办?

(七)法学院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在美国,上了法学院,尤其是J.D学生,新生都要进行加入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宣誓,宣誓从事法律这个神圣的职业,有点像我们的入党宣誓。宣誓让学生对学习法律和从事法律职业有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尤其要遵守道德法律规范,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高尚品行的培养。在美国法学院,学生很看重自己的未来法律职业的远大前途,因而都会加倍努力学习,兢兢业业,努力把自己铸造成为社会合格的法律人才。在法学院你会发现外出打工赚外块兼职的学生很少,因为他们很容易在学校或银行取得助学贷款。银行和学校都相信学习法律的人才未来是光明的,都愿意贷款给他们,学生也就无后顾之忧了,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另外法学院的学习安排都比较繁重,除了学校或自己为未来职业必须安排的律师事务所实习等内容,其他根本无暇再安排课外活动。可以讲,一旦进了法学院,就有了一定的职业保证和前途保障,其法律职业的荣誉感随之而来,他们会很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也会很认真去做人,以免自己的过错耽误了前程。这种荣誉感是法学院学生特有的东西,是法律职业特有的行为,是一种使命感和尊严感。在我们国家,因为法律并不是至高无上,从事法律职业也不是最高贵的事业,所以,我们的法学院的学生并不十分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只是抱着找一个工作混一个饭碗的想法在学习法律。因为职业荣誉感不强,法学院学生没有形成为自己未来铸造自己的内在压力,在学生素质形成过程中与美国法学院学生的内心特质无法比拟,法学院学生没有比其他学科更高的素质,这是我们法学院学生的现状,也是我们法律人才不能成为精英人物的重要因素。

(八)大学所有制性质不同在美国,大学多为私立,特别是比较好的大学多为私立性质。而不像中国的大学多为公立,绝大部分法学院属于国家所有的大学的一部分。关于所有制性质不同产生了法学院校的组织经营管理模式的差异。从经费来源上讲,美国私立大学的办学经费多为招生而吸取的学费,另外一大部分是来自于私人、企业的赞助,尤其是校友的捐赠,这些构成了美国大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与美国大学不同,中国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的拨款,国家财政拨款总是有限度的,所以,法学院校的发展往往受制于国家拨款的数量。中国也可以吸取学生的学费,但因为中国学费廉价和法律专业学生数量受制于政府控制等因素,使学费不能成为中国法律院校的主要办学经费来源。等米下锅是中国法律院校长期困绕的问题。国有体制决定了经营管理方式的单一和僵化,中国大学的法律院校不可能像美国大学法学院那么灵活机动。在美国,法学院是相对独立于大学的经营实体,赚钱是许多法学院的直接目的和追求目标,所以,在经营管理法学院的时候就处于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商品经济交易规则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以赚取最大利润的状况。各种基金,民间资本,私人信贷等等都可以进入法学院的经营活动之中。在美国,有的法学院直接受控于某家族基金或某私人财团,他们像投资其它产业一样投资于法学教育,法学院的管理者自然也会按照老板们的投资回报意图管理好法学院,达到投入产出的最大优化效益。在中国,任何外来的资金很难进入大学法学院的运作之中去。因为法学院校不是商业运作的实体,资金没有进入的渠道和机制,从而形成法律院校因为没钱办学嗷嗷待哺,有钱的机构或个人想投资于法学院但又不能而急得乱转的局面。美国的法学院具有鲜明和浓厚的商业色彩,完全可以依靠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法学院经费根本不是问题,法学院办学就成了根本性的问题,其它问题只是操作水平高低的事情了。我们的法学院校是“四不象”,不是企业,但又收钱和花钱;是企业但又打着公益性质的招牌;是事业单位但又有资金进出频繁,离不开钱;不是事业单位又不能归类于商业机构;是公益机构但又收取学生的学费;不是公益机构又有悖于国家给予的定性规定。总之,我们的法学院校有点“四不象”,因为不同于美国法学院的商业性质而使我们的法律院校的运做无所适从。

(九)办学的理念不同美国法学院有着明确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把法学院办成职业技能的训练场所,培养能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法律应用人才,所有这些的来源和归宿都是市场的需求。中国的法律院校不仅追求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他们更看重高级人才的培养,往往互相攀比更高学位的学科设置,努力打造研究型学术型的形象,学者们把高精尖学术问题当做主要工作任务,甚至是唯一的任务。这种办学理念的差异导致美国和中国法学院校在办学效果上出现了大相径庭的状况。美国法学院把学生就业率,社会对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承办了哪些大案、要案作为重要的目标。中国的法律院校更注重所谓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评定职称时主要参考的是学术成果而不是教学质量,评定法学院好坏时也主要依据学术成果的多少。这样,就逼迫我们的教师去捏造许多学术成果,简单重复,材料堆积,甚至剽窃抄袭时有发生。美国的法学院也重视学术水平和科研价值,但那是为了辅助教学活动而已,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加强科研学术活动,以科研为辅应是法学院办学的宗旨,但我们的法学院本末倒置,盲目追求科研学术水平,大家专注于科研而忽略了法学院的主要功能,即培养学生,培养实用性法律人才。培养实用型人才就要求我们要研究如何培养,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不幸的是,我们的法学院校很少有人专注于此,这主要是因为办学理念不同而导致的差别。

(十)美国法学院有排名榜,我们没有尽管有人对大学的排名榜的制度提出了质疑,尽管有人提出排名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我认为排名榜的制度是利大于弊,原因是:

1、大学的排名顺序名次不是捏造出来的,它具有科学性,它是大学质量好坏的反映,是对学校的综合评定,便于社会对大学的了解和认知,如果没有这个排名榜,大家就不好判断谁好谁坏?说谁好谁坏就没有根据。

2、有排名榜就使大学有压力,排在前面的总想把名次保持下去,而要保持下去就要不断努力才行,促使各大学不断奋进向上。

3、排名榜的资料均是公开透明的,某所大学好或不好的依据均可从公开渠道了解到,这便于公平竞争,也给大学之间互相学习他人的长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4、排名榜是法学教育成熟的标志,试想如果连像样的法学院都没有如何排名?试想如果只几所法学院又如何排名?能够有排名并且能够排起来说明法学教育是一个庞大的成熟的产业,这样排名下去也是对这个行业发展的促进和鞭策。

5、有人排名有人看,有人在乎有人骂,这些客观存在说明排名榜有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事物尽善尽美,只要大方向和大原则正确就可以了,排名榜正是这种大方向正确小问题存在的事物,应该搞下去。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排名榜如下: 2002年美国大学法学院排名2

1、Yale University(CT)耶鲁大学

2、Stanford University(CA)斯坦福大学

3、Harvard University(MA)哈佛大学

4、Columbia University(NY)哥伦比亚大学

5、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

6、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

7、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

8、University of Virginia 弗吉尼亚大学

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0、Duke University(NC)杜克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大学

12、Cornell University(NY)康乃尔大学

13、Northwestern University(IL)西北大学

14、Georgetown University(DC)乔治城大学

15、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7、Vanderbilt University(TN)范德比大学

18、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19、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校区 20、University of Iowa 爱荷华大学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VA)华盛顿李氏大学

22、Boston College 波士顿学院

23、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DC)乔治·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伊利诺斯大学乌尔班纳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北卡罗莱纳大学(北卡州)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

27、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Emory University(GA)艾利大学 University of Georgia乔治亚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IN)圣母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32、Fordham University(NY)福特汉姆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34、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VA)威廉与玛丽学院 Wake Forest University(NC)威克森林大学

3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Hastings)加州大学哈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38、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Reuben Clark)(UT)杨百翰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 40、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印地安那大学布卢明顿分校 Ohio Stat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立大学 Tulane University(LA)杜兰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 亚里桑那大学

44、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康乃迪克大学

45、University of Utah 犹他大学

46、University of Alabama阿拉巴马大学

47、George Mason University(VA)乔治梅森大学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TX)南美以美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Levin)佛罗里达大学 50、University of Cincinnati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 of Houston 休士顿大学 University of Kentucky肯塔基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Tennessee-Knoxville田纳西大学诺斯维尔分校 2003年美国大学法学院排名3

1、Yale University(CT)耶鲁大学

2、Stanford University(CA)斯坦福大学

3、Harvard University(MA)哈佛大学

4、Columbia University(NY)哥伦比亚大学

5、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

6、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

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8、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密歇根大学安何伯分校

9、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10、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大学

11、Northwestern University(IL)西北大学

12、Duke University(NC)杜克大学

13、Cornell University(NY)康乃尔大学

14、Georgetown University(DC)乔治城大学

15、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7、Vanderbilt University(TN)范德比大学

18、University of Iowa 爱荷华大学

19、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校区 20、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21、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VA)华盛顿李氏大学

22、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

23、Emory University(GA)艾利大学

24、University of Notre Dame(IN)圣母大学

25、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

26、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DC)乔治·华盛顿大学

27、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伊利诺斯大学乌尔班纳分校

28、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29、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30、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31、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北卡罗莱纳大学(北卡州)

32、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VA)威廉与玛丽学院

33、Fordham University(NY)福特汉姆大学

3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35、University of Georgia 乔治亚大学

36、Wake Forest University(NC)威克森林大学

37、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Reuben Clark)(UT)杨百翰大学

38、Ohio State University(Moritz)俄亥俄州立大学

39、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印地安那大学布卢明顿分校 40、University of Arizona亚里桑那大学

4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Hastings)加州大学哈斯汀分校

42、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

43、Tulane University(LA)杜兰大学

44、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康乃迪克大学

45、University of Florida(Levin)佛罗里达大学

46、University of Utah(S.J.Quinney)犹他大学

47、George Mason University(VA)乔治梅森大学

48、University of Alabama 阿拉巴马大学

49、American University(Washington College of Law)(DC)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50、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TX)南美以美大学

51、University of Kentucky 肯塔基大学 2004年美国大学法学院排名4

1、Yale University(CT)耶鲁大学

2、Stanford University(CA)斯坦福大学

3、Harvard University(MA)哈佛大学

4、Columbia University(NY)哥伦比亚大学

5、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

6、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

7、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密歇根大学安何伯分校

8、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大学

9、University of Virginia 弗吉尼亚大学

10、Cornell University(NY)康乃尔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2、Duke University(NC)杜克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IL)西北大学

14、Georgetown University(DC)乔治城大学

15、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7、Vanderbilt University(TN)范德比大学

18、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19、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校区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VA)华盛顿李氏大学

21、University of Iowa 爱荷华大学

22、Boston College 波士顿学院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DC)乔治·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IN)圣母大学

25、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伊利诺斯大学乌尔班纳分校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27、Emory University(GA)艾利大学

28、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VA)威廉与玛丽学院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北卡罗莱纳大学(北卡州)

31、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Reuben Clark)(UT)杨百翰大学 Fordham University(NY)福特汉姆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Georgia 乔治亚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3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Hastings)加州大学哈斯汀分校 Wake Forest University(NC)威克森林大学

38、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印地安那大学布卢明顿分校 Ohio State University(Moritz)俄亥俄州立大学 40、George Mason University(VA)乔治梅森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康乃迪克大学 University of Utah(S.J.Quinney)犹他大学

44、University of Arizona(Rogers)亚里桑那大学

45、Tulane University(LA)杜兰大学 University of Alabama 阿拉巴马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Levin)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 50、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TX)南美以美大学诚然,大学生活所包含的许多无形的东西是无法用数字反映出来的。但是,我们相信可以在学术水平这样一个关键属性的基础上对各个学校进行客观的比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World Report)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对美国大学进行排名的。他们的全部排名都是基于两个支点:“首先,排名所采用的量化标准是由教育专家提出的、认为能够反映学术质量的可靠指标;其次,排名是在客观公正地评判教育中涉及到的各因素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的。”5 具体来说,美国大学法学院排名的依据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1、学生律考的通过率;

2、毕业生的就业率;

3、毕业生就业后的薪酬待遇;

4、学生毕业后到著名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机会;

5、学院的软件及硬件教学设施,包括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等;

6、法学院师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

7、在学术界及社会媒体被认知的程度;

8、在校学生人数;

9、教师与在校学生的人数比例;

10、建校时间长短。

四、通过对中美法学教育的异同分析比较,我们看出了美国的长处和我们自己的不足,如何扬长避短,使我们的法学教育尽快赶上去,具体有下面几点建议:

(一)把法学教育铸造成为精英教育而不是普及教育法学教育的目的应定位在培养社会上需求的法律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是得到社会认可的精英人才,可用之材,是可以解决具体实际法律问题的专才。所以,法学院校就是精英的摇篮,法学教育更是精英教育,而非填鸭式的普法教育。

(二)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建立健全诊所式法学教育方法,引进案例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输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法学真正变成实用学科,让学生在学校能学到实际技能,以便在工作后很快进入角色。

(三)改变师资来源和结构打破近亲繁殖的局面,要求教师具有实务经验,高校教师不再以学生毕业留校为主要来源,到广泛的社会上招聘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学专业人才进入大学任授课教师。同时,多利用兼职教师的制度让实务界人士能够进入法学教育界。

(四)改变学制和学位制度

1、建立LL.M学位制度,学制一年,主要的专业方向为学习目标,是专业化的重要教育形式。

2、将法律硕士改称法律博士,坚决杜绝法律本科毕业生进入法律博士的学习,坚持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博士。

3、严格控制法学博士的人数和质量,提高标准严格要求,学制可放长至五年。

4、取消法学硕士学位。因为本科法学毕业再花三年学习一个专业,有些浪费,取消法学硕士后,想在专业化继续深造的可以读LL.M,想从事更深学术研究的,可再读五年的法学博士。

(五)建立中国自己的法学院校排名榜制度可以由法学媒体主办,也可组成专门委员会等组织具体实施。不仅要有综合排名榜,还要有专业性的排名榜。

(六)允许外国人在其本国读完法律博士后,或在中国读完LL.M后,考取中国律师资格这样做的好处是尽快与世界通行规则接轨,另外也给中国的法学教育开辟了新的教育资源,使中国法学教育尽早国际化。

(七)成立中国法学院校联合协会从整体行业的角度整合资源,探讨发展空间和规律,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八)允许开放对法学院校的投资参股将法学院校建成真正的经济实体,进行产业化商业模式运作,利用各种资本充分开发法学教育资源。

(九)让法学院校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摇篮和港湾把培养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人才作为首选目标,通过法学院校的正式培养运营形成中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在共同体里的人员需要充电或提高的再回到院校,使法学院校真正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港湾。

中美新闻类周刊选题比较分析 篇6

[关键词]新闻类周刊《时代》《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选题

[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4-0091-05

1引言

以时事新闻为主要内容,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全方位报道的期刊,称为新闻期刊。其中刊期为一周的称为新闻周刊。新闻周刊以报道和解释新闻为主,着眼于解释新闻事件的含义及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展望。由亨利·卢斯(HenryLuce)和布里顿·哈登(Briton Hadden)于1923年创办的《时代》(Time)周刊是美国新闻类周刊的典范,也是创刊最早的现代新闻周刊之一,有着“世界史库”的美誉。在中国,与《时代》性质相同而又较具影响力的期刊非《三联生活周刊》(下文简称《三联》)莫属。《三联》现任主编朱伟也多次表示,要将《三联》打造成为中国的《时代》。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以及经济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两种大众消费类新闻周刊呈现给读者的内容和风格也不一样。新闻题材选取和对新闻解析角度的不同,体现了每种期刊区别于其他同类性质期刊的特色。但是,由于新闻类期刊的性质使然,即以本刊独特的视角全景式地展现本国乃至全球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时代》和《三联》两种期刊具备了可比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2010年度封面故事的研究一窥其在选题方面的区别。

封面故事是《时代》的首创。由于封面故事在宣传杂志、吸引读者购买方面的作用,这一做法被国内外杂志纷纷效仿。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相当于报纸的头条新闻,通常做法是在封面上配以精彩图片和大字标题,再在内页用较多篇幅刊登几篇不同角度又相互配合的深度专题报道。封面故事的影响源于它是刊物的面孔,是当期杂志要详细报道的内容,体现了编辑部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和立场。可以说,封面故事集中体现了一本期刊的办刊宗旨和风格。

2《时代》和《三联》封面故事主题分类统计

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是经过编辑部详细策划的深度报道,内容上多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因此对其分类比较困难。但刊物报道分析的新闻事件,一般来说是可以归属于某一领域的,如隶属于财经类或娱乐类等,因此本文以封面故事主题所属范畴为划分标准。

2010年《时代》共出版51期,每期封面故事的主题类别和各类别数量如表1所示。

表1中“社会”一栏是指对国内国际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如灾难等)的报道或对某种显著社会现象的分析等。对此类问题的关注体现了期刊对社会的观察和记录。尽管在此类选题上期刊与报纸比起来时效性相对滞后,但其优势在于对事件和现象的解读。解读的角度和深度体现了一本期刊的独特价值。

一般而言,从封面报道的标题就可以判断其主题所属类别。表1列出了2010年度《时代》全部51期的封面故事标题。但也存在仅根据标题不能清楚界定封面故事主题类别的情况。对于此类标题笔者均在标题后简单解说了该期封面报道的主题(如表1标题后括号内内容所示),以便读者清楚地知道为何笔者将该期封面故事归于此类别而非彼类别。

2010年《三联》共出版52期,每期封面故事的主题类别和各类别数量如表2所示。

在接受采访回答“《三联》希望呈现给大家的是什么特色”这个问题时,朱伟说:《三联》“要提供的不应该是轻松的阅读。在别的媒体都做过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的新闻报道以后,《三联生活周刊》再来做第四道、第五道的解读,能不能让读者感觉到别有洞天,跟别的媒体观察都不同,这是我们想做的”。《三联》这种追求对新闻不一样解读的风格也使得要对其封面报道进行分类比较困难。但统一的分类标准是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因此在对《三联》封面故事进行分类时笔者采用了与《时代》相同的标准,即以封面故事主题所属范畴为划分依据。如引发“在富士康如何当工人”这一选题的是在2010年引起轩然大波的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显然它符合上文所说的“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因此将其归入社会类。

3《时代》与《三联》封面故事选题比较分析

在目标读者这一点上,《三联》与《时代》的定位相同。《时代》的目标读者正如其创始人亨利·卢斯所言是“一百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即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渴求广泛的信息和深度分析、自己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感兴趣话题的知识大众。事实上,《时代》读者中84%读过大学,39%拥有硕士学位。《三联》则是“面向一般的知识分子”“想营造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这两本杂志在选题倾向上不太一样,具体分析如下。

3.1选题类型比较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时代》和《三联》在选题时均注重题材类型的丰富性,基本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和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

但与《时代》相比,《三联》的封面故事多了“生活方式”这一选题类型。在2010年所有的封面故事中,有4篇关注生活选题,依次为饭、酒、茶和水果。这亦符合《三联》一直宣扬的口号:“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并与其刊名相呼应。其中也反映了主编对杂志风格的影响。《三联》创刊于1995年1月,朱伟从1995年9月起即任《三联》主编一职。一直以来朱伟就是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在他写的书中谈古典音乐、谈建筑、谈时尚、谈吃喝等,都不外乎是对一种生活品质、文化品质和精神品质的鉴定与追求。

3.2选题分布比较

毫无疑问,即便针对同样的细分市场,由于刊物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的差异,必然导致期刊的选题侧重点有所不同。

3.2.1重视社会类选题,但关注角度略有不同

在2010年,《时代》与《三联》分别用了15期和14期封面故事来报道社会类选题,分别占所有封面故事的29%和27%,远高于其他类选题,表明两刊对观察和记录社会问题的重视。但《三联》专注于分析社会重大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时代》则倾向于分析明显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这15期《时代》选题中,《独生子女之谜》《谁需要结婚》《如何重圆美国梦》《反思住房自有率》《美国得了伊斯兰恐惧症》《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和《未来十年十大预测》7期是在反思美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并对未来做出预测。《三联》只有《拆迁经济学》和《胀:我们的2010》两期关注国内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余均是由社会突发事件引发的选题。关注角度的差异反映出两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问

题频发,理应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3.2.2《时代》偏重政治类选题和政策解读,《三联》偏重体育娱乐类选题

《时代》和《三联》中另一类占比较大的封面故事选题分别是政治和体育娱乐。在2010年度《时代》封面故事中有关政治的选题占了所有选题的16%:而《三联》对政治的关注度则低得多,只有两期政治类封面报道,仅占所有选题的4%。此外,《时代》各类封面选题分别解析了政府的经济(《经济复苏了,经济更糟了,现在怎么了?》)、就业政策(《工作在哪儿?怎么找到它们?》)、医疗(《医改意味着什么》《美国的大麻》)、教育(《什么让学校伟大》)和金融改革(《金钱能买到最佳法案》),共6期。《三联》只有3期分析政府政策,为《中国思想力》《房产税:又要交多少钱》和《吸烟或戒烟谁说了算》。由此可见政治在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美国从建国之初即有这样一个传统,对政治人物和政治权力极度不信任。美国人认为权力一定要处于受监督和制约的状态,才不会导致其过度膨胀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政治,尤其是政府的每项决策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会主动关注政治。因此,《时代》在选题上投读者之所好,用相当多篇幅来分析国内政治新动向,解析政府的经济、就业和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如何影响美国人民。由于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以及中国民众不很关心政治的现实,两刊对政治类选题的关注度差异应在预料之中。这反映了《时代》杂志的一个特色:参政议政热情高。笔者认为,通过这一区别也可以看出《时代》在发挥媒体“第四种权利”的作用、扮演政府监督者角色方面比《三联》做得好。

在《时代》将目光投向政治时,《三联》却更多地关注体育和娱乐。究其根本,笔者认为还是读者差异导致的。一般认为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杂志,杂志定位是在分析目标读者关注点和兴趣的基础上作出的。目前中国社会从总体上来看有些浮躁。比起美国中产阶级比较关注严肃和枯燥的政治来,普通中国人乃至中国拥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对娱乐投入了更高热情。但是反过来,杂志等出版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甚至塑造读者。若媒体坚持按自身定位引导和塑造读者,最终有可能因良性正反馈机制起作用而培养出与媒体旨趣相同的受众。如果媒体只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口味,往往会在恶性正反馈机制作用下丧失媒体自身的特色。当今媒体媚俗化倾向严重正是这种恶性正反馈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在当前中国有时很难分清文化与娱乐的界限。美国娱乐业也非常发达,但是《时代》去年的封面故事中只有1期是直接关于娱乐圈的,谈汤姆·汉克斯(Thomas Hanks)。而《三联》则有4期,涉及王菲、冯小刚、葛优和东北三省的艺人群。另外,去年是世界杯年,所以《时代》用1期封面故事来报道南非世界杯,而《三联》则用3篇来报道足球。可见在对读者的引导和塑造方面,《时代》比《三联》做得更好。诚然,杂志定位要以读者兴趣为依据,但是引导和培养读者兴趣却是一本以社会主流精英人群为目标读者的高端杂志社会价值的体现。

3.2.3《时代》比《三联》更关注科技类选题

《时代》有9期封面文章谈科技,是除社会类之外占比重第二多的选题类别。其中8期分析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包括4期谈论医学的选题。《三联》则只有3期与科技有关的封面故事,其中2篇仅仅向读者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至于科技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则没有谈到。《时代》用如此之多的篇幅来关注科技,这是美国注重创新精神的体现。而两者论述角度的不同,则反映《时代》在文章的思辨性和深度方面比《三联》做得好。这种思辨性强的报道反过来又能够激发美国人的创新精神。《三联》比较注重经济报道,有6篇与经济相关的封面故事。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读者和媒体都比较关注这方面的话题。应该说这也是中国社会主流兴趣的缩影。不过,两者关注经济的角度也有区别。《三联》关注经济多从个案研究着手,例如谈李书福、联想、国美。而《时代》则从政策层面分析金融政策改革、就业政策等。笔者认为,这反映出中国人更注重实用,期冀从成功个案中找到创造财富的秘诀;而美国人则更理性,报道视野更为宏大。

3.3特刊选题比较

从特刊选题看,《三联》倾向于关心本国历史,而《时代》则更具国际视野。朱伟在谈到周刊的新闻选题时曾表示:“一周的时间段内,不可能总有大事发生”,所以“没有大事发生时,就从历史题材中寻找”。这种思想在特刊的选题策划中得到体现。2010年《三联》策划的四期特刊分别为《火烧圆明园150年祭:王朝坍塌》《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甲午战争116年回顾:中国为什么会输》和600期纪念特刊1995—2010:我们与这个时代》,均是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回顾。这与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有关,选题能激起国人的爱国热情。《时代》的两期特刊标题分别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和《年度人物:马克·扎克伯格》。应该说,评选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和年度人物一直以来都是《时代》的传统。在策划这两个评选时,《时代》将目光投向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美国。中国的蒋介石、邓小平等都曾被选为《时代》年度封面人物。由于《时代》的国际视野,它们每次“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和“年度人物”评选都会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成为传媒界的盛事。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笔者认为乃是历史原因造成。一方面,中国历史悠久,《三联》可以从中寻找丰富而对当下有借鉴意义的选题;另一方面,《时代》创刊于1926年,至今已有85年历史,已成长为全球最知名、最权威的新闻周刊之一。而《三联》于1995年创刊,在世界传媒界的影响力与《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时代》在世界传媒界的地位有利于其策划具备国际视野的选题,并因这类选题又得到进一步巩固。

3.4封面标题比较

期刊封面的标题设计都会采用一个主标题(一般用加粗的大字体标识)配若干副标题的形式。通过对两刊的主标题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时代》比《三联》更倾向于用疑问句形式作标题。2010年《时代》共有19个标题是疑问句式,占全部51个标题的37%。《三联》则只有7个疑问句式标题,占全部52个标题的13%。从数字上看,《时代》疑问句式的标题占标题总数的比重接近《三联》的3倍,由此可见《时代》对疑问句式标题的喜爱。

笔者认为疑问句式标题除了可以吸引读者目光进而促进杂志销售之外,还可以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在读者中树立期刊重视思辨的品牌形象。这对于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为目标受众的杂志来说至关重要。《三联》应有意识地增加此种性质标题的数量。

4结语

通过对《时代》和《三联》2010年度所有封面故事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刊的选题类型都比较丰富完备,题材分布均匀,既突出了重点,也基本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体现出综合性强的特点。但是《三联》由于其“生活周刊”的定位,多了《时代》所不具备的“生活方式”类选题。从选题侧重点看,《时代》着重报道科技和政治类选题,而《三联》则将目光投向了体育娱乐和经济,反映了中美两国国情的不同。此外,《时代》参政议政热情高,倾向于对政府政策和科技发展对人自身的影响进行解读,文章思辨性较强,因此在对读者的引导和塑造方面,比《三联》做得更好。最后,从封面标题来看,《时代》更倾向于使用疑问句式标题,充分发挥了标题对读者的吸引和引导作用。

注释

[1][2]张莹.中美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研究:以《时代》和《嘹望》的封面报道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5]朱伟:周刊遭遇新媒体挑战培养杂志性格是关键[OL].[2011-05-10].http://news.sina.com.cn/m/2010-10-13/193221269077.shtml

[4]齐琳.论时代周刊的定位[J].编辑之友,2009(2):78-80.

[6][7]赵允芳.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访谈[J].传媒观察,2006(1):18-20

中美儿童托管教育的比较分析 篇7

一、中美儿童托管教育社会背景和基本理念的差异

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课后托管班又称“学龄期儿童课后托管”(school-age child care,SACC),是托育服务的一种。美国儿童福利联盟对托育服务的定义是:当学龄前或学龄儿童的双亲因工作等原因无法在家照顾儿童,或因家贫、儿童心智障碍等特殊理由,使得儿童每天有一段时间必须经由一个团体式或家庭式的托育机构来给予适当的安置,以帮助父母给儿童提供适当的保护照顾,并培养儿童生理、情绪、智能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潜能。[1]由此可见,它的服务对象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

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在财政上投入138亿美元到家庭托育上,实施大型的诸如“开端计划”(Head Start)和“儿童依赖护理税收抵免”(Child and Dependent Care Tax Credit)等项目。1998年1月7日,克林顿总统公开宣布:“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孩子在放学后,均有一个安全而且对其身心有益的去处。”[2]由此,美国的“校外活动”计划启动,主要是要在学校时间之外,在放学后、周末、寒暑假的时间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学习活动安排。尤其是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推行后,托管服务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公共服务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开展以课后学业辅导、作业指导以及专业学习为核心的一系列促进学业成功的项目。

我国大陆地区有关课后托管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保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目前,中央政府还没有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对儿童托管教育的归属和性质做出规定。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关于课后托管班的暂行管理办法,对于“课后托管班”做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首先,托管班是由公民个人依托非国有资产举办的机构;其次,托管班以中小学生为服务对象;再次,托管班以提供就餐、休息、活动场所和辅助学习等为主要服务内容。这些规定表明在我国内地托管班是由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受小学生的监护人委托,在课余时间(包括中午休息、下午放学和寒暑假)代替监护人照顾小学学生,为监护人提供6~12周岁小学生日托、午托、晚托服务,并为托管学生提供就餐、休息、活动场所以及辅助学习等照顾、保护和教育服务的机构。

由此可见,美国与中国大陆是基于不同的理念来管理和规范儿童托管教育的。美国对于课后托管班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属于儿童的一项福利,因此政府有责任向青少年提供课后托管班服务。在托管实践中,美国政府将儿童托管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提供部分经费,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儿童提供完善而有效的服务,政府、社会和机构均为服务的提供者,共同承担托管的责任。但是,我国中央政府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地方法规从经营与管理角度对儿童托管教育做出规定,已有的课后托管班并不是官方认可的教育机构,而是一种服务机构。这种服务机构的兴起与发展是基于服务双方自主自愿的“买卖”,属于民间契约行为,[3]

在中国,关于托管机构到底该由哪个部门进行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课后托管班主要是代替父母对学生进行生活照顾、管理和课后作业辅导,类似托儿所,具有教育的属性,所以应该由教育部门主管;另一种观点认为,民办教育只能申请为幼儿园或者培训教育机构,不能申请托管班,因此其不属于民办教育;还有的观点认为,课后托管班涉及孩子托管期间的看护、休息娱乐的设施安全、食品卫生的安全防疫等,这些问题都要参照正规学校的标准来设定。由于意见分歧严重,课后托管班该由哪个部门认定依然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目前政府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由此可见,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都长期存在认定部门权责不清的情况。

(三)功能定位与照顾对象的不同

中国与美国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同,课后托育机构在功能定位上也略有差异,但在提供社会教育场所、补充家庭功能不足等方面具有共通点。美国侧重于通过课后托育服务提升学生能力与学业成就,预防青少年犯罪,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活动场所,因此其所照顾的对象是有需要的学生。

在我国,课后托管班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12岁的小学生,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政府仅为家庭义务承担了部分教育职能,导致出现学生在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的这段时间属于“三不管”空档:学校无力、家庭无奈、社会不规范。一些有识之士从中看到商机,利用民间资本介入“三不管”时间,在营利的同时满足各方的不同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市场与托管班之间是一种利益需求与利益满足的关系。课后托管班所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起着暂时替代父母职能的作用,弥补了学校及家庭教育的不足,担负了社会教育的职责,而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四)服务提供者的异同

美国的课后托育机构主要是由公立学校与民间组织来提供,其中社区在承担各项责任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3]在我国,目前的课后托管机构,只有一小部分是由公立学校、社区或者像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些国家财政拨付支持运转的单位组织的,它们的实施、运作以满足儿童和家长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公益性是其主要特点。但是这些组织机构并不是课后托管市场的主体,尤其是学校提供托管服务的合法性收费还饱受诘难。目前,托管服务的主体是具有办学资格的专业教育机构,它们大都以教育咨询公司申请注册,属于公司性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它们的本性。由此又带来了一些法律问题和现实问题。

三、中国托管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明确托管教育的定位

可以说,中国的课后托管班的产生是时代的阵痛和改革的后遗症,它试图满足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的需求。但是,在压力之下产生的课后托管班,从一出生就带有很多问题: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性质定位模糊、归属部门不明确等的现实状况,极易造成监管缺位和制度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上执行学龄期儿童课后托育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由公办学校组织的托管班、具有办学资格的专业教育机构兴办的托管班以及由社区、街道等主办的托管班3类。另外,还有一些校外教育机构也提供学龄儿童托管服务,如少年宫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假期托管班;私人开办的“小饭桌”托管班等。

课后托管班长期处于“脱管”状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本身的社会定位不明确,导致归属部门不明确,监督管理等都无章可依。托管班属于市场行为,还是教育行为?如果属于完全的市场行为,则它的实施主体是企业。但是,目前的很多课后托管班并不是单一从事托管这一种业务,而是附属于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申请的教育机构,通常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对于这样的机构,国家给予土地或税收优惠,应当是非营利的,如果实施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另外,现有的正规注册的课后托管班是以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申请的,它以提供教育服务为主要经营内容,属于公司性质。对于这种机构,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它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承担着相当一部分教育责任,这本身就包含很多相悖的地方。

因此,在界定课后托管班的社会定位时,我们不能单单从其营利与否的角度来考虑。而是要综合其所扮演的多重社会角色,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由于我国教育公共服务体制的不完善、家庭教育的无力,身心尚不健全的小学生们在离开校园之后面临很多危险,多种组织形式的课后托管班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为了满足儿童的教育福利需求。因此,可以将课后托管班界定为教育服务,公益性或公共性是其重要本质。美国的经验与模式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例,即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参与,以需求为导向,委托学校和社会机构实施,让更多的家庭和儿童受益。

(二)完善托管教育的制度建设

课后托管班是否属于教育制度范畴,目前仍没有一个明晰的法律规定。加之实际的课后托管市场实施主体鱼龙混杂,虽以具有办学资格的教育机构为主体,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很多无证的“黑”托管,它们在我国目前的课后托管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考察我国课后托管班的市场准入制度与监督管理方面,必须对托管主体做具体分析。

首先,对于由部分公立学校组织的课后托管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它的性质相当于根据学生家长的需求,适当延长放学时间,因此本身不存在所谓的市场准入制度,一切应以原学校的规章制度来执行。教育局是其主管部门,学校应该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和认可,收费报物价局进行审批,并同时受卫生局、公安消防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其次,对于由社区的服务中心组织的课后托管班,因为其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办法中的民政事业单位,其直接领导单位是各级民政局,所以应该由授权组织直接担负起监督管理的职责,服务所包含的项目和收费情况同时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最后,对于具有办学资格的专业教育机构,因其主要是民办培训(补习)学校,申请注册要根据民办学校的相关要求取得执业许可证之后,再到民政局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因此在实际的监管中需要按照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和属地日常管理原则进行监管。

由于托管服务的主体机构存在行政归属的差异,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是必然的,但是作为教育服务机构,政府应该对承担托管服务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必要的教育监管。

游离于体制外的课后托管班虽然弥补了政府一部分暂时无力承担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但官方的失语与学术话语的关注不够,使得作为准公共产品的课后托管班逐渐转入纯私人资本运作的营利性轨道。这是因为我国教育的公共福利性不强,教育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目前,托管服务的发展无法真正做到独立自主与实现学生“身心须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没有足够福利待遇保障的课后托管行业也使得人才频繁流动,难以建立起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团队。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课后托管班进一步的专业化、职业化与规模化的发展。为了满足儿童多样化的教育发展需求,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术界应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完善制度建设,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使托管服务在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hild Welfare League of American.1992.Standards of Excellence for Child Day Care Service.Washington,DC: CWLA.

[2]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Bringing Education to After -School Programs.1999.http://www.ed.gov/pubs/After-School -Program/index.html(oct.5 1999).

中美环境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篇8

美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随着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国家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逐步重视和政策倾斜, 而相应建立起来的。其有关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权运行方式都较成熟完善。

环境法律作为环境管理体制的载体, 对一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美国的环境立法工作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开展起来了, 随着环境立法速度的加快, 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逐步形成了涵盖环境保护所有领域的、相对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格局。美国现行主要的环境保护立法有《国家环境政策法》、《全面环境对策补偿与责任法》、《清洁水法》、《安全饮用水法》、《应急计划及社区知情法》、《有毒物质控制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案》、《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杀鼠剂修正法》等。此外各管理机构的职能除了由环境法律加以规定之外, 还遵循以往相关判例的裁判。

美国的环境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联邦环境管理机构和各州环境管理机构。在美国联邦层面, 最重要的环境管理机构莫过于1970年成立的联邦环境保护局 (EPA) , 它是联邦政府执行部门的独立机构, 直接向总统负责。此外, 根据《美国环境政策法》设置的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以及联邦内政部、农业部、劳工部、商务司法部等都建有环境管理的职能。在各州环境管理层面, 各州的环境保护事务由各州来管辖, 美国各州都设有州一级的环境保护局和环境质量委员会来负责州级环境管理工作, 但是州级的环境管理机构并不受联邦环境保护局的领导和管理。

美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职权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等经济协调手段、金融手段, 采用非强制性的执法手段鼓励被管理者遵守环境法规, 同时还采用信息公开等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立法和执法。总结来说, 美国环境管理运行机制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合作、协调、执行、监督机制。

目前,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基数大, 人均资源少, 对环境的压力大;我国的农业、工业生产中主要以煤为主, 势必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所以, 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国制定的与环境资源保护有关的立法中, 都基本涉及到有关环境管理体制的规定, 像《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的规定对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构建创新、规范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促进各环境行政管理机关的协调与配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的规定奠定了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 明确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是环境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 统一领导国务院的各个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管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国家环保部就是原来的环境保护总局改来的, 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来负责环境管理工作。

一、我国与美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比较

(一) 管理机构管辖权明确化程度不同

我国跟美国都实行环保局统一管理、其他相应部门分别管理的统分管理模式, 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有所不同, 美国通过立法加以规范明确了各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 管理起来更加明确细化, 防止了交叉管辖, 提高效率避免相互推诿。而我国由于缺乏法律的规范, 经常出现管辖权争议。

(二) 各环保机构的独立程度不同

美国各州级环保机构保持各自独立, 不受联邦环保机构的领导和管理, 享有独立的管理权。与此形成对比, 我国的环境管理更趋向于中央主导型, 各地方环境管理机构缺少自主行为, 缺少积极主动性, 而中央环境管理权力集中, 导致负担重, 管理成本较高。

(三) 具体环境管理方法不同

美国现行的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是多层次的, 主要以五种形式呈现:直接的行政管制、资源管制、责任赔偿制、污染税制、津贴制。我国政府环境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源头控制和总量控制。源头控制, 顾名思义, 就是从决策的“源头”和生产的“源头”来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时综合考虑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总量控制就是从排污总量上进行控制, 解决了以前单纯实行污染物浓度控制所带来的污染总量可能增加的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是急促解决的一大难题, 因此,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必须通过不断完善规范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借鉴美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有益经验,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1.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

与美国环境管理体制相比, 由于我国没有一部综合性的关于环境管理体制方面的法律, 各相关规定都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中, 所以容易导致内容的冲突, 不利于立法功能的发挥。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体制方面的法律, 明确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及管理职能, 使个部门的职能不超出法律规定的界限。

2. 扩大环保机构的的职权, 明确规范管理机构的职能

美国的环境管理机构联邦环保局直接对总统负责, 作为联邦政府执行部门的独立机构, 不受制于任何机构, 其拥有较大职权, 而我国的环保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较美国而言要小的多, 对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政策就增加了难度, 所以政府应通过立法的手段扩大环保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 明确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环保机构的职能自主权, 保持机构的稳定发展。

3. 继续坚持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科学界定环境管理职能

环保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地域性就决定了环境管理工作的统分管理模式, 虽然我国与美国实行的都是环保局统一管理、其他各部门分别管理的模式, 但效果却有不同。美国各环保管理机构的职权明确规范, 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 分工协作, 既注重统管部门的建设, 又不忽视各分管部门的建设。而我国并没有通过立法加以明确和细化各管理部门的职权, 所以经常出现管辖权的争议。所以, 我国今后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在坚持统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立法明确规范各管理部门的职责, 相互协调, 互相协作,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环境保护措施的效率。

4. 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实现公众参与式的环境管理

环保工作需要社会大众每个人的参与, 普及环保教育, 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来。改变一直以来单一的政府管理模式, 实现公众参与式的环境管理。

摘要: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分析两国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别, 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关键词:管理体制,中美环境管理体制比较,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2]张哲, 石磊.中美环境管理体制比较与启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8 (6) .

[3]许卫娟, 张健美.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J].环境科学导论, 2010, 29 (6) .

[4]张戈跃.美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23 (4) .

中美比较分析 篇9

一、课堂教学结构对比

(见下表格)

二、浅析中美课堂教学异同

通过两节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师生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后作业、板书设计以及相关备注的简单对比, 我们可以大概看到中美课堂教学存在的异同———

1.中美课堂教学的相似之处。

(1) 从教学目标看, 中美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包含了本课的两个重要目标:一是从文本内容来看, 理解河子说看见了海的真正意义;二是从情感上来体会, 一个是感激帮助我们面对困难的人, 一个是体会继父对河子深深的爱。

(2) 从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看, 中美两节课堂都采取了“讨论法”, 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突显了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3) 从师生主要的教学活动来看, 可以体现出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两位教师都注重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而学生亦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有序的自学和交流。

(4) 从课后作业看, 中美两位教师都注重了学生的“写”, 也就是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的练习, 做到读写结合。

(5) 从相关备注看, 中美两位教师都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了及时的评价, 做到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生成。

2. 中美课堂教学的差异之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中美两节课存在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教学目标的不同。中美这两节课中, 相同的目标体现出对文本重点的解读相同, 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同。正是因为教学目标的不同, 也决定着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主要活动的不同。从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师生的活动来看, Romney老师着重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成共识或分享———汇报交流”, 这期间是以辩论、互说、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更注重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而非文本本身内容上的分析与理解。而冯老师着重于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这期间以自学提示、合作要求、教师逐步引导为主要教学方法, 偏重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 对学生关注的不同。虽然两位教师都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进行了评价、关注, 但可以看出她们关注的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淤抽生答题的方式不同。Romney老师每次抽学生回答问题时采用的是“抽号”的方式, 把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变得均等了。冯老师的课堂每次抽学生回答问题时采用的是“举手回答”的方式, 强调的是给主动者机会。于关注的方式不同。Romney老师在每次抽生回答问题时, 都会师生一起说:“Eyeson her/him.” (眼睛关注她/他) 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倾听。冯老师的课堂在每次抽生回答问题时, 是教师很关注学生的回答, 学生都坐得很直, 眼睛看向黑板。盂评价的方式不同。Romney老师在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 不管回答的好坏、观点的正确与否, 都会和学生一起竖起大拇指表扬“Very /Super cool.” (非常/超级酷) 以正面的方式给予学生自信, 不会在回答内容的正确与否上纠结。冯老师则是就问题提出后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追问、评价和提炼, 完成相关的板书, 着重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人物内心的理解程度。

(3) 读写结合的点不同。读写结合点的不同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同。这两节课中, Romney老师的课堂把读写结合的点放在了两个地方:一是用辩论的形式完成撒谎和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的观点辩驳, 先写后辩;一是根据切身的体会说说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有没有像继父一样的人帮助自己, 帮自己成长了什么, 先说后写。这两个点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文本, 使文本的外延拓宽了, 着重于对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冯老师的课堂则把读写结合的点放在了最后的“真相”环节中, “如果你是河子, 站在继父的遗像前, 你会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 写出来”, 先让学生说, 后让学生写。这个点的结合可以说是情感上的一次提升, 从前面河子不理解继父, 怨恨继父骗她, 到最后体会到了继父的良苦用心, 带着些许的遗憾、懊悔等复杂的内心站在继父遗像前表达, 着重于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情感语言的培养。

三、对中美课堂教学的憧憬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比较分析 篇10

一、中国对气候变化政策

由于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的政策和立场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碳排放量近年来增加迅速,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排放国。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减排效果对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

资料来源: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国际能源机构估计

中国于1993年1月5日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2年8月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作为《公约》非附件一国家,中国积极参与了《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工作,自《公约》于1994年生效后,中国政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在《公约》下做出的承诺。《议定书》生效后,中国又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领导和管理体制。2007年6月,中国发布了国家气候变化项目。该计划概述了该活动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适应气候变化的潜在后果。该项目中,中国最具挑战性的目标也许是到2010年降低20%的能源密集度。相关目标包括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加一倍以上,核、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取代煤炭火力发电,封闭低效率的工业设施,严格建筑和设备能效标准,森林覆盖率扩大到20%,但是,这一政策的显着特点是它反对强制性限制排放。于2008年6月9日,中国央行公布的国内排放贸易计划,包括从温室气体排放到水污染的每一项,加快国家对“绿色”推动增长的初步轮廓。然而,一个更全面的国家计划的实施很可能需要走很长的路,不只是因为政策制定者们只是刚开始抓紧的问题。在去年底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

二、美国对气候变化政策

1997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以通过的伯瑞德—海格尔给美国气候政策的立场和方向奠定了基调。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环境外交有很大推进,但克林顿的这些工作基本上是绕过参议院进行的。小布什一上任就采取了保守的环境政策,对《议定书》和其所带来的国际合作采取消极态度。2001年3月28日,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理由是现有的科学研究没有明确证实气候变化的危害和导致气候变化的根源,而且如果美国履行了《议定书》,美国会遭受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消费品价格上涨等负面影响。但在2007年推出《气候安全法》其目标是2005年的排放量作为2012年的总量的控制目标并逐年减少,在2020年降低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比2005年减少15%),进一步在2050年比1990年排放水平减少65%(比2005年减少70%)。奥巴马政府就职后,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中仅次于推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程。2009年6月26日晚,美国众议院以219:21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一步。法案内容主要有:确立“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清洁能源条款、能效标准、建设碳捕集与封存设施以及其他条款等。总量控制从2012年开始实施,涵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85%(其余l5%来自农、林业);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颁布新的建筑、家用电器和工业节能标准;确立碳减排目标,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相当于1990年水平减3.2%),到2050年减83%(相当于1990年水平减80.2%)。法案中的其它减排措施,还包括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投资计划,实现重要的额外减排等。

三、中美气候政策的分歧

(一)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理解的分歧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公约》确定的原则,并在《议定书》中规定,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在2008-2012年的第一个承诺期里率先实现定量减排。然而,美国在坚持《议定书》背景下的态度,希望拉着发展中排放大国共进共退,强调“共同的责任”。“伯德法案”,要求总统不要签署任何条约,“除非议定书或公约为发展中国家在同样的履约时期内设定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排量和时间表”。布什总统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大国没有强制性减排目标为由拒绝加入《议定书》,2009年5月,美国提交的联合国首份气候变化应对方案表示,美国承诺签署“有强有力的减排目标和行动,符合美国国内法律,且各排放大国都能采取减排措施”的国际协议。

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举行前,中国政府宣布,将在哥本哈根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谈判原则:一是发展中国家要求一定要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双轨谈判,不同意发达国家提出的彻底抛弃《议定书》。二是要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至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是多少。因为根据《公约》和《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要率先大幅度减排。三是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后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四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得到国际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减缓行动,才接受“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简称“三可”标准)的审评。

(二)减排目标上的分岐

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提出新节能减排计划,其内容是到2020年减排目标为: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美国国会对于对抗全球暖化存有“疑问与困难”,美国总统奥巴马誓言将坚定行动,担负对未来该负起的责任。美国设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将2020年的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美国公布的减排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不到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去甚远。目前,美国的气候法案已在国会进入立法程序,但通过的前景并不光明。

(三)技术转让问题上的分岐

发展中国家能否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和技术能力。由于经济实力不足,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低下,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暖化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公约》和此后的《议定书》,发达国家有义务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然而,直到现在,这一问题一直停留在讨论中,未有实质性进展。在《议定书》下,为促进技术转让,各国专门设计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转让给发达国家,帮助其履行减排义务。但这一双赢理想,在实际操作中只是简单的资金流动,发达国家并没有同步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技术。

在能源和环境技术的转让方面,中美存在一定的分歧。美方一直关注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中国的法律法规对外资投资再生能源的限制,而对于它自身,则借口有关技术都掌握在私营部门手中,极力推动技术转让的完全商业化。

中国认为发达国家应该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的先进技术,发达国家政府在推动技术转让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是采取适当的政策、财政措施,消除技术转让障碍,为技术转让提供政策激励;二是发达国家政府要拿出适当的资金促进技术转让。

四、应对气候变化中美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中美合作,建立战略互信的新平台

中美双方对合作缺乏足够的政治意愿,尤其是美方的合作意愿不强是妨碍中美合作的关键因素。因此,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合作在未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双方应各自向前迈出一步。美方应该进一步强化合作意愿,在对待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原则(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问题上向其他发达国家看齐,率先垂范。

(二)加强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合作

由于单方面的技术转让中存在很多障碍,技术转让费用也常常太过高昂,可以考虑更多地共同开发技术。中国和美国在开发技术方面各有所长,可以互补。中国对在发展中国家哪些技术行之有效有较深切了解并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可以提供很好的实验场地并加以推广,和美国比起来,中国常常可以较迅速、较廉价地生产出产品。美国在人力资本、基本科学研究、把研究中取得的效果商业化的能力方面占有相对优势。两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在帮助促进能源技术和克服全球暖化上有巨大潜力。

(三)在优先领域率先开展合作

中美可先期在以下一些领域展开合作:清洁煤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的技术、清洁能源、开发先进的电网等领域。

煤炭的能耗强度非常高,近期内煤炭在中美能源消耗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清洁煤技术的应用对双方意义重大。这一领域的重点应该是,煤液化及煤汽化、煤化工、整体煤汽化联合循环(IGCC)。

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中美两国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潜力巨大。中国的能耗强度是美国的四倍,而能源效率仅是日本的1/9,因此,中国拥有巨大的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间。

节能行为提供激励机制,推广可再生能源。中美两国除进一步加强在水电设备制造及自控技术等传统领域的合作外,未来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风能和太阳能这些更具商业价值的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数据库开发和电力预报等技术领域,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控制、储存和供应相关的“智能电网”系统,风机、高效太阳能光伏和光电设备、生物质液体燃料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和输出。

综上所述,中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合作将带来机遇达到“双赢”的结果。但是,由于两国因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导致的战略定位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要真正成为现实,还需要经过双方艰苦的努力,特别是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两国高层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因此,双方合作应首先着眼于短期见效快、资金投入少、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和领域,努力创造若干成功的典范,以吸引更多机构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参与,以便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然后再进行由易到难的深层次的合作,取得长期效应。

参考文献

[1]J.A.Leggett,J.Logan and A.MacKey,Chin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mitigation policies,USC 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10September2008:18

[2]“Byrd2Hagel Resolution”,www.nationalcenter.org,1997

[3]董勤.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7(11):12

[4]周放.布什为何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10)

上一篇:体育盛会与建筑设计下一篇:风险规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