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2024-05-04

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通用5篇)

篇1: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人民教育》2011年第9期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王红

看了这篇文章,很有感触,中美之间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反思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中美间的办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应该认真地思考,所以今天我想把这篇文章转发给

大家,希望给大家从中有所启示。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常以美国基础教育为参照对象,获益颇多;但同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误解的地方。当我们把这种模糊与误解带入教育改革时,不仅对改革无益,反而可能把我们引人一些误区。笔者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和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合作,先后组织了九次中美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活动。活动中,中美双方校长的观念碰撞,给了笔者很多启示。

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

到美国之初,很多中方校长认为:我们的大学也许比不过美国,但我们中小学生的“基础”远比美国中小学生的“基础”好。证据之一,就是我们中小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无数,普遍比美国学生好。由此,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美国好。

一言以蔽之,我们“输在了终点”,但至少“赢在了起点”。

事实真是如此吗?

范德堡大学号称美国南方哈佛,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活动中,我们安排中方校长与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对话,让他们从留学生的感受和对比中去了

解美国基础教育。

中方校长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觉得在美国留学,最大的挑战是什

么?” 留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学习方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原来,在和美国同学的共同学习中,留学生们发现,过去国内老师辛辛苦苦教给自己的“牢固的知识基础”,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美国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上手很快,而自己总要慢半拍;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更郁闷,自己过去在国内是尖子生,是站在“前沿”的,但在美国学习却让他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基础性工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同学抢了先,他们因此戏谑地说“国内学习的基础让我们成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令人心生感慨: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如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也不见得就比美国高。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一词中,对“基础”的基本内涵:“人在未来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中美双方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对于基础的具体内容,中美双方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而美国人则认为,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这两个体系有什么差别呢?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所以,当我们自称“基础好”时,美国人也在宣称他们“基础好”。究其原因,就是中美双方对“基础”的理解不同。那到底孰优孰劣?我们可做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在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小学常常抱怨大学的入学考试误导和制约了中小学的教育,大学则抱怨中小学培养的学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而在美国,却很少见到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相互抱怨。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认为美国的中小学还是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较好地履行了它们的“基础”功能,学生的基础不是“弱”

而是“强”。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曾针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的看法,多次大声疾呼“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值得我们再三深思。

知识多少才有用?

交流中,一次中美教育者的短暂对话,激起了我们心中阵阵涟满。

在一节中学八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二年级)的数学课上,一位中国校长翻看美国学生的教材,非常惊讶“学得太简单了!这些内容我们的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学完了。”言下之意,他认为美国的课堂虽然轻松愉快,充满了乐趣,但这种乐趣却以牺牲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代价,因为他们教的东西实在太浅、太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的进度和难度。没想到,听到中国校长的议论,美国教师反问了一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初步的数学推理的能力,如果用简单的内容就可以达成,为什么要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费那么多心思、受那么多打击、学那么难的内容呢?”

这次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话,反映了中美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分歧。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基础教育强调知识体系,其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导向型目标”,追求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难的知识,而美国中小学强调能力体系,其教学目标则是“能力导向型目标”,追求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等。因此,美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不会特别关注知识的难度和数量,很多时候,知识教学在美国中小学教学目标体系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话语体系,它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载体。所以,美国中小学的知识教学,并不主张给学生标准答案,有时甚至还会给出一些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去猜测、去论证,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就

算达到了目的。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中小学关于知识教学的定位,是“形势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为手段,侧重于培养可以普遍迁移的能力。而中国中小学对知识教学的定位则是“实质训练说”的体现,即以知识学习本身为目的,侧重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理解。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美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用”为原则,而中国课堂教学对知识的选择以“够多够难”为原则,因为我们总是相信,学习的过程就像盖大楼,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像是打地基,一定要把地基“夯实”。殊不知,人的大脑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地基,穷得太实就把大脑塞满了,大

脑也就难有自由转动的空间了。同时,“能力导向”的定位,让美国中小学在课堂知识教学的选择中不仅体现出“够用”的原则,还体现出“基本”的原则,即着眼于传授那些最基本的、最有助于学生搭建未来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若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来看,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更重视“程序性知识”教学,而对“陈述性知识”,则只选取其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具有建构和迁移价值的部分,借此让学生从浩瀚如海的知识漩涡中跳出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思维的训练与发展;而中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则充斥着太多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从上大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学习不需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活也不需要,最多是在应付考试时有用,考试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成了所谓的“垃圾知识”。而且由于知识量太多太难,教师不得不拼命赶时间、赶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 所以,我们不能从表面上看到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更不能仅仅用知识教学的“量”和“难度”来判定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简单”背后蕴含的不简单的追求。由于侧重于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美国中小学课堂没有非常强的”教学进度”的概念,因为你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控制在一堂课的“进度”中;同时,美国中小学判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也不是看课堂秩序是否很好、学生是否最后都齐刷刷地掌握了某一个知识点,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活跃、是否在质疑在困惑、是否在思考在探究。其实,我们现在改革中的很多热点、难点问题,诸如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日常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困难等,都与我们的“知识导向型目标”有紧密联系。有时候,“知识导向型目标”甚至会导致教育改革的异化。比如,部分地方试行的“以生为本”,原本是杜威“儿童中心论”的演绎,最有可能让课堂接近探究与创造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一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以生为本”,没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学生是否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更高效地“考得高分”作为根本目标。当然,笔者在此提出批判的观点,并非指责实践者没有去追求或实现这一理想,实际上,导致这种异化的根本原因与高考评价体系有关。如果我们在高考评价中不能对评价体系所暗含的根深蒂固的“知识导向型”目标体系进行改变,而只是让课堂教学单独发生改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的教育专家,应该在推动教学目标体系变革的同时,去分析和解构那些将要进入课堂的知识体系,“把一切足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都排除掉”(爱因斯坦语),让那些真正对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进入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大脑松绑、为被束缚的探究与创新的潜力松绑。

为了让中小学课堂达到既快乐又有效的境界,也必须改变我们一直以来所追

求的“知识导向型”教学目标。在美国考察学习时,很多中方校长说:美国课堂的愉快与自由自主,确实令人羡慕,但在中国的课堂中难以实现。为什么?因为美国的班级规模小,我们的班级规模太大!

这个理由成立吗?

笔者曾组织过一堂中美教师的“同课异构”。面对比美国班级规模大将近两倍的中国学生课堂,美国教师上课时有点出汗,但他仍较好地贯彻了他在美国所习惯的建构主义的课堂理念,并出色地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目标——“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景、让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大规模中国班级,美国教师仍能创设愉快、自由自主的课堂?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对教学目标设定和追求的差异。如果以知识的获取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有效但急功近利、直达目标”,学生尽管在直奔目标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但是缩短了快乐体验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而如果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的节奏可能会很慢,但却能够充满快

乐、充满互动、充满探究。所以,阻碍我们的课堂走向快乐、走向探究的不是班级规模,而是我们的教学理念以及我们教学理念中的核心——教学目标。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不同。目标是内隐的,而恰恰是这种

内隐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的根本差异。当然,要改变教学目标,我们恐怕还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知识价值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观点,是相对于蒙昧无知的历史年代而言。而在当下,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引领世界的领袖人物更多的不是以知识见长而是以分析、演绎、推理、批判、创新能力见长。因此,我们要重视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不能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

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能不能补课,能不能有重点班?

在中国,“补课”是一个让校长很纠结的词。一方面,政府三令五申不许学校以任何形式补课,另一方面,教师眼看着有些学生成绩跟不上,着急却无力干预。然而,在中美校长交流中,中国校长惊讶地发现,补课在美国竟然大行其道!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和成绩落后的学生,学校通常都通过课后补习(after sch。l pr。gram)或者假期补习(summersch。l)为学生补课。当然,与中国多数学校补课要收费不同的是,美国学校补课是不收费的,只要学生成绩不符合达标要求,学生就要通过补课来提高,所有的经费都由政府支付。

中方校长对此大惑不解,他们问美国校长:“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出钱给学生补课?”对此,美国校长的回答是“这是保障教育公平民主的需要。” 在美国,教育民主意味着“大家好才是真正好”2001年,美国甚至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法案。但是,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教育的起点都有差异,要真正实现民主,就必须对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在这种理念下,补课实际上是对教育不平等的积极干预。因此,政府担负起补课的所有费用,学校只是政府政策的代理执行机构,绝不会利用补课来谋取经济上的利益。

补课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与此相对的,则是美国的精英教育。

很多人以为,美国是一个追求民主的国家,教育上追求均等,就容易忽略精

英,只搞大众教育,不搞精英教育。实际上,美国的精英教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学区甚至每一所学校中。美国的中小学并没有固定的班级划分,所以不存在重点班的概念。但仔细分析,美国的“重点班”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着的,比如说AP课程班(“AP课程”即大学预修课程,编辑注),实际上就似重点班。只不过,这种重点班不是通过固定的班级设定实现的,而是通过选修制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机制,既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又实现了精英教育。另外,尽管美国没有重点学校的概念,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学校质量的差异,那些少数质量很好的学术性“磁石学校”(磁石学校是指以自身独特的设施和专门化课程吸引本学区或学区外学生就读的学校。编辑注)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重点学校”。学生要想进入这些学校,就像在中国进入优质中学一样不容易,不仅要通过“抽彩票”的形式来决定谁能进入,而且申请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必须能够满足学校的学术性标准要求。美国的经验让我们体会到,人的天赋差异决定了发展必有长短、先后。教育民主,不是教育平均。真正的教育民主,应当是在个体需求和现实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分层教学、补课加班、个性化辅导、精英教育在美国都同时并存,既不会因为追求表面的民主,放弃对学习落后群体的辅导,也不会因为坚持所谓的平等,放弃对精英的培养。这启发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人的差异,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改革的关键,也

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美国考试压力小,学生很轻松?

在我们的媒体中,常常充斥着对美国教育轻松快乐的介绍。从中,人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美国中小学没有考试的压力,也没有升学率的驱动。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一次在美国访问,我们偶遇当地学区在报纸上公布全区各个学校的考试分数。这让中国校长们大呼“紧张”!他们难以想象,如果自己学校的考试成绩要在报纸上公布,昭然于全市民众的监督之下,日子将会多么难熬。校长们特地买了很多份当地的报纸保存,说是要以此为警钟提醒自己,考试成绩是要对全市民众

负责的!从这个侧面不难看出,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一点也不低。尤其是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颁布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考试压力越来越大。美国联邦政府一改过去不干涉教育的传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对教育的影响,其中有一项就是透过考试来干预。比如说,设定全国性的统一考试(NEAP),要求各州都要有自己的统一考试,而且在州统一考试中,每所学校的考试成绩必须符合”充足的进步指标”的要求,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学校将会面临被解散重组的危险,甚至整个学区的地方管辖自主权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而被接

管。同时,高考的驱动在美国也无处不在。尽管美国追求个性和自由发展,并非人人都力求升入大学,但是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升入大学始终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而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把更多的学生送入更好的大学也是他们重要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高考对美国中小学的驱动不可避免。当然,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指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还有大学所设定的各种录取参照标准。通常来说,大学录取所看重的,也就是中小学教学所看重的。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在录取时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服务,那么,中小学便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一些大学录取要看是否选修过AP课程,那么,中小学就开始想办法开设AP课程,甚至美国全美中学排行榜中的学校排名,也是根据学校所能开设的AP

课程数量来决定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的录取标准和高考永远都是悬在中小学头顶上的“指挥棒”,关键在于考什么、“指挥棒”朝着什么方向。在我国,由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多人不敢提考试,更不要说强调考试。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对错,它只不过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度量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指责和压制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而在于改革考试制度和大学录取标准体系,引导中小学追求“绿色升学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至少,考试应侧重于测试学术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侧重于难度大、数量多的陈述性知识,否则学校和学生都会陷入繁重的机械型课业压力而无

法自拔。

打扮奇形怪状的学生爱不爱国?

刚走进美国校园时,很多中方校长觉得不适应。美国学生常把头发染成绿色,在鼻子上挂鼻环,打扮得奇形怪状。

“没有规矩啊!”很多中方校长不以为然。但随后的场景,与最初的看法形成了强烈对比:就是这些打扮得奇形怪状的学生,在走廊上,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排队上厕所;食堂里,不抢不挤、谦和礼让、轮流排队,就是一年级学生吃完饭后,也会自觉地把餐具收拾好,放到规定的地方…… 中方校长很疑惑:怎么能够把嬉皮士发型和彬彬有礼,统一在一个学生身

上?

美国校长的答案很简单。他们说,发型是个人审美和个性的表达,它们与规范的养成并不矛盾。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绿色、做成嬉皮士的发型,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也是一个尊重他人、懂得约束自己的好公民、好学生,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而不是学生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

多么振聋发聩的话语!

相比之下,我们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可谓是“从头到脚”。学生一进入校园,就仿佛生活在一个网络之中,各种对外表、行为的规范和限制无所不在。只是,学生是不是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些规范和限制呢?有多少学生是表面服从而内心抗拒呢?过多关注形式,却忽视了对心灵和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在美国交流,我们还发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美国学校更加强调通过“社会学习”和“公民养成”等实践性科目,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像美国中小学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不只是在课堂里告诉学生要爱国,而且从很多细节、实践入手,去影响学生。在美国,元论你走进哪间教室,国旗几乎是必有的装饰。而且,教室里的国旗不是平面展开钉在墙上,而是用旗杆斜插在教室的墙上,这样,国旗就随时飘扬在教室中,也随时飘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相比起我们往往把国旗钉在墙上甚至折叠起来放在校长的抽屉里,美国中小学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国旗的爱和崇拜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立体的、鲜活的。据笔者观察,爱国对美国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而是每一个美国人的精神信念。这种信念体现在中小学里是具体而实在的,很多中小学每天早上都进行效忠于国家的宣誓,以此让爱国浸润在学生心中,成为一种习惯和信念。笔者分析,尽管美国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但也许正是考虑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实用价值和更多的尊严,所以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反而更注重以细腻朴实的形式,渗透到每个人心中。这对我们现行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现象,是一个提醒和启发。多次到美国考察、交流,笔者的总体感受是,和中国教育一样,美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中,也经历着改革的“钟摆现象”(“钟摆现象”指在不同的模式和理念之间,来回摇摆、交替的现象。编辑注)。所以,我们对任何国家的借鉴都必须把握其本质,否则,当我们随他们的钟摆摆到一端的时候,也许它已经

开始向另外一端摆动了。

记得我们离开美国时,一位美国校长曾对我们说“你们在向我们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你们那些好的东西!”诚哉斯言。

篇2: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各位理财周报的领导,还有各位银行家同仁们,刚才说致辞,本来这样的场合,他们写了一个稿子,但是我不愿意简单的做致辞,我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想预告一下,我们银行协会正在跟经管部门沟通,我们协会要组建一个城商行专业工作委员会,可能你们回去就会收到,自我推荐或者推荐别人做这个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常委,我们很快会组建这么一个委员会,所以这个平台是给我们146家城商行准备的,正在组建当中。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讲一讲整个银行体系中间的城商行,从整个银行体系的演变来看城商行的发展。

首先来看看中国整个银行体系的演变,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起点就是一家银行,你说它是商业银行,它也不是商业银行,说它是中央银行,也不是中央银行。1978年开始起点,那时候中央银行在财政部办公,但是也不能说它是中央银行,更不能说它是商业银行,更多的是可以说是0,也可以说是1。后来从这个中心分出四家国家商业银行,就是工、农、中、建,后来组建恢复交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最早提股份制商业交通银行,后来各个商业银行就出来了,叫做城市商业银行。从1到1+4,到1+4+N,现在大大小小一共3800多家机构。在这中间城商行这个板块是1995年开始有的,1995年组建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它是在城信社的基础上组建的。

现在的大致结构是什么呢?大型商业银行就是工、农、中、建、交,它的占比到今年10月份资产占比已经到了44%多,低于50%了,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17多,城商行占比已经到了9.1%,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机构,大致是这样的结构。

我们把这个结构与美国的银行体系做一个比较。美国5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银行最多的时候达到15000多家,后来慢慢演变,2008年以后关闭了400多家。大致的情况是这样,我没有最新的统计资料。截止到今年6月份,联邦保险的银行一共是6222家,其中大型银行有25家,大型银行曾经有8家是全球重要性银行,这25家以后叫做区位性中心银行,大型银行是资产在800亿美元以上的,10亿到800亿美元资产的叫做中心银行,这个中心银行有498家。剩下的5699家是10亿美元以下的资产,叫做小型银行,就是社区银行。占比大概是什么结构呢?6222家没有资产占比的分布,所以我就查了一下,3亿美元资产以上的银行1700家,前五家最大的银行资产在这1700家中间的占比是50%多,前10家占比是60%多。最大的25家大银行在整个股份制中占比是70%多。中心银行占比20%多,社区银行就是10亿美元以下的占比5%多。大概是这样的结构。

我们把我们的银行体系跟美国的银行体系相比,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我们的国际化程度显然不如美国的银行业,在全球的29家全球重要性银行中,美国占了8家,我们只有中国银行一家。

第二,总体的大银行集中度,我们叫做垄断性,没有美国的集中度高。前五家是50%多,我们工、农、中、建、交占比是44%多。所以单从整个银行体系的垄断竞争来看,我们的垄断程度、集中程度低于美国。如果考虑到银行之间的同质化,我们整个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是不亚于美国的。

第三,中间这个板块跟美国相比,实际上我们的城商行就是中间这个板块,146家,而美国是498家。我们中间这个板块占比只有9%多,而美国的中间占比是20%多,所以我们不如美国。

第四,我们的社区银行基本上可以说是接近于没有。我们看美国那么多银行,6222家,有5699家是社区银行,虽然占比不大,但是数量众多。我们146家城商行,虽然有很多号称要做社区银行,但是实际上只有数量不多的城商行跟美国的社区银行能够简单的相对比,可能有一些县一级的、小规模的。所以这种微型银行或者社区银行基本上是比较少的,当然我们现在村镇银行可能算是社区银行,大概700多家。城商行中间真正够得上社区银行的并不多。

第五,虽然静态的看,我们的银行竞争程度、垄断程度低于美国,我们的竞争由于同质化,可能比美国更激烈,但是我们这种动态竞争的机制基本没有形成。这就是相对自由的能够进入,同时又能够退出,有生有死。美国的银行究竟多少家,很难统计,经常在变化。但是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大家都在讨论,大而不倒。在我们国家不仅是大而不倒,而且是小也很难倒,没有淘汰机制。我们银行的破产法虽然在公司法里边可以引申出来,但是专门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相关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种优胜劣汰,包括并购等等都没有,所以这种动态的竞争机制跟美国的银行体系相比,还比较薄弱,基本上是没有的。

以上是我们跟美国银行体系相比的情况。

这样一些欠缺的地方,恰好是我们未来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比如我们需要有区域性的、中心的,也需要大量的社区银行。说了这么多,就会想到城商行。接下来我就讲讲城商行的情况。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几点要关注到,我们的城市商业银行曾经是为了解决当时很多困境和危机去个别性的组建的,所以我们的城商行可以说是灾难深重。比如杭州银行现在是好银行了,九几年的时候,不良率达到70%多,有不少地方的银行是90%多的不良率,资不抵债。我们的城商行从这样一个高风险地带、从这样一个灾难深重的状态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异军突起,这个转变相当不容易。2003年已经开始进入佳境,城商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占比5%多,到今年10月份是9.1%,平均每年以0.5%增长。那么以后还可能以这样的速度增长吗?城商行以后每年是不是还会以0.5%的速度增长呢?或者以后城商行会占到一个什么比例?这中间就有一个问题,城商行增加的比例,相当部分是因为国有的几个大行比重降低。我看03年以来,大行的资产比重降低了13%,当然这13%是全国股份制银行拿了一些,城商行也拿了一些。我们就要思考了,大行占比降到40%多以后,已经低于50%了,以后还有多大的空间?降下来的多少能够被城商行拿过来?

这要分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银行完全没有集中度也不可能。所以这几个大行降在40%以下或者接近30%的时候要不要再考虑,还有多少空间这个问题值得考虑,这是从整个体系来考虑的。当然从城商行自身来说,怎么样巩固已有的份额,同时又能够争取更多的份额,城商行要考虑这样的问题。从整个宏观决策者来说,他要考虑这个银行体系必须要有一定的集中度,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个垄断竞争的结构,是它的特性决定的,银行可能是完全竞争吗?那不可能的,当然也不可能形成那种高度垄断,所以这中间的度怎么把握,这是宏观决策者要考虑的。从城商行自身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巩固自身的市场份额,同时还能够有增加。这是两个问题、两个角度。

从城商行来说,要巩固现有的份额,这当然不意味着是要减少或者不发展,不是这样的。因为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们要翻一番,把蛋糕做大。在做大的蛋糕中间,份额不减少,本身就在增加。当然如果还能够增加份额,那规模、整体的蛋糕还能增加的更快。我想每一个做城商行的都想巩固自己的份额,并且能够扩大自己的份额,即使蛋糕在做大。那么怎么样做到呢?

第一,要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城商行的优势在于它跟地方结合的紧密。我们刚才从合肥开会回来,讨论地方经济的共生共融。城商行在跟地方经济共生共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熟人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它很重要的优势。它的决策机制灵活,没有那么多决策链条,真正的扁平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优势。它的激励机制灵活。所以组建一个城商行,我们看到不少大行的骨干都到城商行来了,这是因为相对来说,它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当然它的劣势跟大行相比,规模没那么大。

第二,城商行要给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刚才说我们的城商行很难说是属于一个模式,或者属于一个层次。实际上城商行本身是多层级的,我们最大的城商行已经过万亿,最小的城商行只有30亿,30亿跟万亿资产的城商行能够同日而语吗?能够按照同一个模式吗?所以我觉得城商行首先要根据自身的规模、范围来给自己定位,城商行应该分成区域性的,省区的、地级的、县级的,当然有的是跨省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后要再跨区,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除非是现在新的领导班子上台以后有改变,跨区发展的可能性和难度会很大。

第三,在已经确定的区域范围内,内向的深度、深化。比如现在是省区的,就安心做好省区的事,你是地区的就安心做好地区的,你是县里的就安心做好县里的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实际上你要再去跨区发展确实比较难,也可能以后政策有松动,但是你要做大,大有大的难处。

我们跟美国的银行体系相比,社区银行是一个很大的欠缺,我们没有相当数量的社区银行,而我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以及市民个人,他们需要这些银行,所以可以分两个层面来发展城商行。不妨我们的城市商业银行先从社区银行业务做起,中间可能有一些城市银行干脆做成社区银行。相当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首先去做社区银行业务,然后有一些小的城商行干脆就把自己做成社区银行,当然大的城商行也可以让某些分支行做成社区银行。社区银行不是简单的说是社区银行,它是有一系列界定的。确定好区位,然后内向、深度发展。再就是要精细化。今天的主题是零售银行,我去年也来发表了演讲,前年也就零售银行发表演讲,我觉得城商行应该更多的注重零售银行。

零售银行我过去讲过,要围绕市民的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市民对城镇银行的发展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我们的城商行可以在亲民、便民、富民这方面下工夫,我们可以比大行更亲近市民,可以提供更方便的服务,甚至在直接让老百姓富裕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的零售银行是更加亲民、便民、富民,增加老百姓的幸福。现在讲幸福社会,我们的银行能够使得老百姓觉得可以增进他的幸福,那你跟老百姓的关系、跟市民的关系就会给进一步,这就会形成我们新的优势。零售银行就是要细化。

最后一点,上面的细化和定位做好了,还有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我们不求空间上的跨越、跨区,我们在时间上城商行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忠心客户。像在美国有的城商行就一千万美元,甚至更小,但是它能够生存。有的银行客户就说,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我都是这个银行的客户,这种时间上的延续和延伸可以给自己培育一批忠诚客户,不仅是这一代人忠诚于你,而且他几代人都忠诚于你,这就是百年老店。

篇3: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

一、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市场监管的各部门现状与问题

迄今为止, 财政部在我国会计规范与监管方面一直起着直接的主导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规范与监管体制已经产生了诸多问题:

1.财政部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最终权力机构, 难免超越对国有股权利益的考虑, 影响中小股东的利益。

2.证监会拥有监管职能, 却没有实施监管的解释权力, 可见证监会监管权力不充分, 是监管不力的原因之一。另外还应注意到, 我国证监会的权力还缺乏法律基础, 我国《证券法》虽然规定了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权责, 但并没明确规定这一机构就是证监会。

3.注册会计师协会具有明显的政府色彩, 它是民间组织还是政府机构这一点不明确。

二、美国某些公司的监管现状

近年来, 美国的监管体系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 为我国的监管构架的健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美国总统及国会法案中提出的公共监管体制值得研究。

2.强化高层管理人员责任、约束高层管理人员行为的配套法律制度值得借鉴。

3.禁止外部审计师向同一客户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规定值得重视。

三、美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般都设有股东代表组成的董事会, 负责公司重要决策;由董事会任命的CEO负责公司日常运作;公司聘请的外部会计公司负责审计财务报表并向股东及社会公开;美国证交委及政府部门、司法机关行使监管职能。但随着近期美国公司财务丑闻的不断曝光,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了这一制度的种种致命缺陷:

1.会计师事务所不讲诚信。

2.美国的会计监督机制过于宽松。

3.证交委裁判难当。

4.美国政府左右为难。

四、我国会计监管体系构建的设想

1.构建会计监管体系的指导思想。 (1) 构建会计监管体系, 必须要符合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潮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中国的国情是指中国会计所依存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在这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 必然是中央集权, 更注重行政手段来管理国家事务, 当然包括会计监管工作。中国的“尊上”、“照章办事”、“熟人社会”、“关系哲学”也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 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因此, 在这种环境下, 要求我国会计监管从行政性向自律性转变是行不通的。在现阶段, 我国还应多一点“强制”, 少一点“灵活”, 建立以行政会计监管为主的监管体系, 更容易被国人接受, 也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建立会计监管体系, 在考虑适合中国国情的同时, 还要考虑国际潮流。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正如我们前面已述及的, 在美国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最具透明性和最具影响的资本市场中, 也会出现象安然事件这样惊天动地会计造假大案, 可见, 实施行政会计监管有多么重要。 (2) 构建会计监管体系, 要以法律为准绳, 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 又要考虑实际可操作性。要想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管体系, 必须要以监管的基本理论分析为基础, 并需要充分考虑现实状况, 一个完整性的、效率较高的、可操作性较强的会计监管体系将会大大地推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2.会计监管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关于会计监管体系的建立, 借鉴赵锡军、张俊民、徐经长的观点, 笔者认为会计监管体系应该包括会计监管立法体系和会计监管执法体系两个方面的含义。会计监管的立法体系解决的是会计监管的法律建设问题, 它是实现会计监管的手段和工具, 通常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制订法律, 由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准则、行政规章制度, 由自律性组织制订其行规。会计监管的执法体系需要从会计监管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来体现, 它主要包括会计监管主体、会计监管对象以及会计监管范围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监管主体主要从政府机构和自律性组织两个方面来界定, 而政府机构如财政部门、证监会、审计部门要承担会计监管的主要职能, 因为它的地位独立, 与被监管者没有依附关系和利益关系, 并且有法定的权威和强制力, 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而自律性组织如中介机构等则在会计监管中起着辅助的作用。总之, 会计监管体系框架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法律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三位一体的基本思想。 (1) 会计监管的手段和工具。我国在会计监管方面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现有法律中缺乏诉讼机制, 以至于会计违法案件处罚力度不够, 所以应尽快出台《民事赔偿法》, 并规定更加详细的、可操作的和公平执行的具体规范, 只有真正触及到违法者切身的经济利益才能达到会计监管的效果。同时, 为了强化会计监管, 财政部门也应尽快出台各项具体准则, 以便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在建立、健全会计监管法律体系的同时, 还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其实施。建议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第一, 就国家整体立法而言, 国家立法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 必须实行统一的立法原则, 禁止各个地方政府各搞一套, 以保证全国统一立法体系的完整性, 避免法律或法规相互之间的矛盾和碰撞。第二, 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部门如财政部门、证监会以及审计部门在会计监管中的权威性。第三, 以法律形式体现政府部门执法的强制性。在制定有关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中, 既要使政府部门具有监管权, 又要使政府部门对违法行为具有处理权, 使监管权与处理权有机地结合起来。 (2) 会计监管的主体。确立证监会的主导地位,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应理顺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注协、审计署等各个监管部门的关系。财政部不宜继续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监管工作中起主导地位, 此项职能应由证监会来履行。财政部应着重于国家的财政收支和宏观财政政策研究和实施, 证监会应该面对市场独立行使对资本市场的全面监管职能。审计署应着重于政府审计, 并代表国有所有权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的大量具体工作,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可以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去做。财政部和审计署可以参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 发表有关会计准则的见解, 但是对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规范和实施的最终权力应属于证监会, 在准则的制定和解释中证监会应处于主导和核心的地位。这样, 可以将财政部与证监会的职能分开, 关系清晰, 避免职能重叠, 便于进行工作与规范。此举并非削弱财政部工作, 而是为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和实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 我们应更多地借鉴美国的模式。有人提出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法律是大陆法系, 应更多地参考法、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信息披露规范方式。但是, 从我国财政部已经制定颁布的会计准则来看, 更多的是偏向于吸收与借鉴美国的会计准则方式。另外,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基本上采用了美国的发展模式。因此, 我们不能强求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一定要用大陆法系的既定的模式。

总之, 会计监管主体在履行监管职能的基础上, 应充分体现效率原则, 尽量避免职责的重叠和交叉监管。只有做到各司其职, 落实责任, 才能有效地树立会计监管的权威和公信度。

3.规范会计服务与行业监管。会计服务与会计行业监管工作不能多头, 应由证监会根据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 规范行业服务规则。同时, 应转变监督方式, 由中注协来行使会计行业的执业监管, 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 促进行业自律, 以便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 增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篇4: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19

教育既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经验的一种主要方式。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方式中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它在与孩子性格相联系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一句古话所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缺少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撑,不少人对于家庭教育的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也成为年轻一代良好品德培养的障碍。还有一些中国父母尚未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看成是老师的工作,而且只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判断其成功与否的标准。一些家庭虽然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使用了一些不合理的方法。所有这些现象都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并学习其它国家有价值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激励中国父母更加关注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他们找到教育孩子的更好方式。虽然因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原因,中国人不可能全盘接受西方教育,但是这个开放的世界会不断地把世界各地的教育模式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每个国家都能找到并且运用最适合自己国家实际情况的家庭教育模式。

本文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的比较,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性的意见,以期对中国的家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关于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一般说来,家庭教育指的是父母或长辈对家庭里的儿童或者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系统里一个重要部分。其实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活动,它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家庭教育不仅是为了学习处理家庭关系和掌握生活技巧,也是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理和心理的学习,同时也是对每个成员全面发展的学习;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或者长辈对家庭里的儿童和年轻一代的教育,同时也是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了教育的主要方面。据专家统计,在中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而在一个美国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5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30%。虽然家庭教育在中国和美国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占最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学校,也是终身受教育的永恒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和基础。当孩子还在妈妈身体里的时候,胎儿就已经开始受到家庭教育和家庭成员的影响了。父母和其它家庭成员在孩子出生之后的婴幼儿期教育和学前教育方面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那些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将会为学校教育建立稳固的基础。其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比学校教育的影响更大。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时间比接受其它两种教育的时间要长。任何一个人的性格,做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是和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又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生理和心理成熟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中美的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下面将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结果等四个方面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一)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比较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其方向。因此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核心,也是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基本原因。一旦目标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就相应地选定了。

从教育的目的来说,美国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锻炼成一个能生活自理的“独立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孩子还年幼的时候,父母们就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美国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所谓放手,即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在生活方面,美国的孩子从小就独立睡觉。再大些时,就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在自己的领地内,孩子可以自己安排房间的格局,并负责房间的清洁和卫生。等孩子长大了之后,父母对于他们的限制就会越来越少。小到选择哪所学校学习,在哪个城市工作,大到和谁结婚,在哪里定居,美国父母都给孩子以足够的选择机会和权利。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在学习方面,美国父母一般都很少监督孩子作业是否已经完成,相反,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发挥他们的天赋。这些都反映了美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从小独立的愿望。

而中国的父母则不同,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有用之才。他们不会把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放在首位,相反,他们处处为孩子着想,处处为孩子打算。在生活方面,和美国父母不同,小的时候,他们会把孩子的床放在床边,在家里,他们不会让孩子做任何家务,而做家务就会被认为是体力活,被认为是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除此之外,中国父母过度地保护自己的孩子。有些父母禁止自己的孩子和社会接触以防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或被他人伤害。一旦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父母都会站在自己孩子一边而较少考虑究竟谁对谁错。在经济方面,中国父母过于放纵自己的孩子。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省吃俭用而为孩子买一些奢侈的礼物,如MP3,CD,digit al camera,mobile phone等等。在学习方面,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中国父母特别

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读书,学艺,而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由于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不同,使得中美的孩子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孩子一般在读书方面比较突出,如背诵,考试等。一旦让他们把理论付诸于实践,他们就会显得较为笨拙。而美国孩子则不同,他们擅长于思考和动手。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美国人的原因之一吧。

(二)中美家庭教育内容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所以很多人也把美国家庭教育称之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促进孩子体力增强上,父母鼓励孩子多参加室内室外活动,室内活动如打羽毛球等,室外活动如踢足球,爬山等。在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上,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注重孩子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发展,如父母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到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欲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从孩子幼时起,就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也会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孩子独立地面对社会。同时,美国家长也很重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他们会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从而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中国家庭教育则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重视读书,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相对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由于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绩,以至于忽略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在生活上,父母总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很少让孩子自己动手;在交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与所谓的“差等生”交朋友他们就严加阻止,他们很少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认为参加课余活动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孤僻,生活不能自理,不懂得怎么与人相处的所谓“优等生”。

(三)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比较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风俗、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且受教育目的的制约。反过来,能不能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内容的完成。

美国家庭重视民主和平等,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人权。他们把孩子当成是独立和平等的家庭成员,并且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美国家庭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孩子在家里有选择权,也就是说孩子能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朋友等等;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在一些家庭事务的决策上,孩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美国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朋友,他们能平等地交流,关系比较密切。

中国家庭重视服从,在父母心里,他们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中国家庭教育形式主要表现在:孩子在家里选择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在家庭中发言权很少,孩子的隐私常常受到侵犯,书包被搜查,日记被偷看,行动被跟踪等。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家庭教育形式上,美国父母主张平等,中国父母主张服从;美国父母主张民主,中国父母主张强权;美国父母倾向于亲近,而中国父母倾向于疏远。当然,世事无绝对,无论是在美国家庭或中国家庭中,总会有一些特别的个例。

(四)中美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

如前所述,由于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不同,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很多的中国小孩即使成年了生活也不能很好地自理,而在学业上的成就也多是书本知识,却少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美国父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所以大多数的美国小孩的体力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性能力以及智商能力都能协调发展;但中国父母关心得更多的是孩子学业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孩子其它能力的发展,如体力、社会性、审美能力等的发展,所以大多数的中国孩子即使在学业上有所造诣,却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中国父母都有这样的观念:宁可自己受苦,千万不能委屈孩子。他们认为,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于是对孩子倍加呵护和娇惯,从而也就造就了一批长大后不能独立走向社会的青年。

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用“压制”、“保守”来形容。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不许”,“不行”,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约束自己,服从集体的需要和要求。美国家庭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说的最多的是“try”、“go”。从小鼓励孩子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放手让他们独立做自己能做的事。注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会坦率地表达自己。因此,中国的儿童一般保守、内向、依赖,美国的儿童多进取、外向、自主。

三、美国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强制式填鸭教育,事事包办的生活方式,又或父母严宠不一,父母教育步骤不一致等等。但在美国家庭父母与孩子是相互平等的关系,他们不会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做自己不爱做的事。结果就是中国孩子一般比较叛逆,而相反美国孩子相对听话。所以,要改变人的行动首先得改变人的观念。

(二)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美国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相比而言,中国的父母嘴上虽然鼓励孩子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把握不住。中国未来家庭教育体制改革应该不仅嘴上鼓励或者思想上希望孩子全面发展,还要拿出实际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向中国的父母来灌输这种思想。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国父母很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做错事情时,美国父母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批评孩子或为孩子讲解出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出正确答案。这一点上很值得中国借鉴。父母如果总是为孩子找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依赖。这正如做人的道理一样,如果父母总是为孩子铺好路,一旦孩子遇到麻烦或挫折就去帮忙解决,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导致孩子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出中美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中美无论是在家庭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也就在家庭教育的结果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借鉴国外有益的教育经验,取其利避其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方案,为培养适合中国发展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Lizza Pin.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J].黄磊.译.中华文化论坛:外语探索与翻译,2008(8):233-237.

[2]黄桂英,李风云.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吉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54-57.

[3]许瑞华,刘丰.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现代企业教育,2006(7):150.

[4]孙琼如.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教书育人.2002(14):2-5.

[5]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138-139.

[6]赵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5):62-63.

[7]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苏州大学教育学报:科教文汇版,2007(2):10.

篇5:中美经济学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一、美国经济学教育体制

1. 美国大学教育简介。

美国大学分为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两类。如果一所大学只有学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 那么就不是研究型大学, 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型大学。这类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 注重通识教育, 如各地社区大学、市立大学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 科研处于次要地位。其学生在校经过两年或四年的学习, 就能顺利在社会上谋职。

在研究型大学, 主要教学对象是本科生和博士生, 而前者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对象, 本科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轨的学生, 一类是优等轨的学生。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 而优等轨的学生则要写毕业论文, 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决定的。

博士的培养与科研密切相关, 博士生导师必须有一定课题才能招收博士。博士论文有严格的规定, 一般学生需要五至八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论文毕业。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课程设置、考试筛选到论文指导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模式, 逐渐为其他国家所借鉴。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不设硕士项目, 只设博士项目, 他们颁发的硕士学位只是通向博士学位过程中的“过程学位”, 在博士阶段学习两年后, 没有通过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的就只能拿到硕士学位以结束自己博士阶段的学习。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的方式各校不同, 有笔试和口试之分, 如哥伦比亚大学采用笔试方式, 如果未通过, 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考。学生需要对两年内所学的十几门课程有整体归纳总结的能力, 并能利用这些理论针对一个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这种考试的淘汰率还是比较高的, 大约为30%, 只有通过此次考试, 学生才能顺利进入写博士论文的阶段。

2. 美国大学中的经济学教育。

美国各类学校都高度重视本科教育, 其本科教育的理念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是有教养、有知识、具备学术技能且善于思考的人。学生入校时, 本科不分专业, 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 必修一些公共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 代表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二年级开始选择主修专业。经济学作为一门成熟学科, 不分专业, 所有学生都学, 具体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 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仅修初级课程即可,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要修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包括概率统计) 、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中级课程完成以后还要求修两门领域课程, 如国际经济学 (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健康经济学等, 一般都是应用性的领域。在高年级课程的设置上, 专门设有经济学研习班、专题性的研究小组, 其选修课一般有十几门甚至数十门,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两到三门进行研修。

关于教材的选用, 在初级层次上, 美国多采用P.萨缪尔森和W.D.诺德豪斯的《Economics》以及G.曼昆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在中级层次上, 采用H.R.范里安的《Intermediate Economics》和W.H.布朗森的《Macro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这四部教材的主要特点是深入浅出, 生动活泼, 可读性强, 易于理解, 并附有大量的案例分析, 属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经典的、使用最广泛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教材。

3. 美国重视培养经济学理念。

美国是少儿经济学教育搞得最早, 也是搞得最好的国家。美国不仅早就把经济学纳入了小学生、中学生的学习内容, 而且还推广到了幼儿园阶段, 为少儿经济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成为全球推广少儿经济学教育的榜样。目前,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对本国少儿进行经济学教育, 并且大多借鉴的是美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美国少儿经济学教育的内容以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和接触比较多的基本经济概念和原理为主, 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为目的。美国的教育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 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 美国学校和教师在少儿经济学教学形式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和探索, 例如讲故事的方法、做游戏的方法等等。

二、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

1. 中国大学教育。

中国的大学也分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两类, 但区分不像美国那样明显。学位层次分为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三者入学均采用单一选拔式的考试方式, 这样就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入学考试前学生经历了高强度的记忆性学习, 入校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强,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落后于美国的重要原因。

中国目前已有部分高校进行了经济学教学改革, 在教材的选用和课程设置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 如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等, 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海外名校经济学博士申请的成功率看, 中国留学生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在国际知名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但国内也有很多高校还是按照教育部的老规定, 采用统一的教材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完成全部的经济学教学任务, 其效果并不好。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经济学的内涵。同时, 学生还会疑惑“我们学的经济学知识对于社会现实来说有多大用处”, 导致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误区。这也是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关系的问题。笔者认为, 在本科生阶段, 没有必要过于强调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区别。理论经济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非常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 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因此,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 无论学生的兴趣如何, 教师应向他们讲授理论经济学的重要性, 并反复向他们介绍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甚至可以鼓励他们从事一些初步的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到了高年级才深感教师是正确的, 因为那些凡是理论经济学基础打得比较好的学生, 在高年级学习应用经济学课程时总是学得比较轻松;相反, 一开始就只注重实践现象而忽视理论学习的同学,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只能是困惑不已。

2. 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不足。

中国目前还没有从幼儿时期开始普及经济学知识。小学、中学没有设置任何经济学课程。因为经济学教师资源的稀缺, 在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普及程度远未达到社会要求, 很多普通本科院校没有能力对全校学生开设经济学原理课程, 仅限于对经济学类的学生讲授该课程。同时教学方法以填鸭式课堂教学为主, 没有讨论课, 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仅限于了解课本知识, 也就是说学生学到的仅是经济学里的一些概念、理论, 没有形成经济学思维模式, 不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与国外经济学教育差别较大的方面在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与教师互动以及教学资料的丰富程度。尤其是经济学课程, 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教学资料非常缺乏, 中文版的经济学前沿理论往往落后于国外3~5年的时间, 学生不能及时了解世界上最前沿的经济学知识。而美国院校的学生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分享到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大师的新的观点、新的案例分析, 这是我国院校学生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美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1. 培养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是经济学教学的关键。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对各类经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毕业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需要中国经济专家解决各种国际化的问题。这是经济学教育难得的历史机遇, 因此, 无论是为了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还是从培养优秀的经济学家的角度出发, 我国都必须提升经济学教育水平, 关键点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的逻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济学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 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寻找数据, 第三步是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 第四步是就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 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 那么, 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 那么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

2. 拥有一流的师资条件和宽松的教育环境是其成功的基础。

美国对教育高度重视, 教授的薪酬和社会地位都非常高。拥有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师资条件是美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为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美国大学经济学系十分注重安排一流的教授给一年级学生上经济学基础课, 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茨、蒙代尔都担任一年级本科生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任务。此外, 美国高校强调对教育和基础研究的专注, 不鼓励经商等影响教学质量的行为, 使教师能专注于自己的教学。

中国目前高校教师工作的重点在科研而不在教学, 因为职称评定主要与科研成果有关, 而教学的效果相对来说是软指标。至于写出来的文章或出版的著作有没有人看、产生多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无足轻重, 大多数人关心的只是职称晋升的问题而非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或实用性, 所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不高。我国需要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学生学习积极、乐于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美国80%~90%的学生都有工作实践经验, 多是利用暑期或业余时间在社会上做兼职。笔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和经济学院听课时发现, 许多课程要求学生做的案例都得他们亲自到企业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 否则不能通过课程考试, 这无形中锻炼了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同时,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实践的体现。我国应借鉴其经验,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激发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

参考文献

[1].Michael K.Salemi, John J.Siegfried, Kim Sosin, William B.Walstad, Michael Watts.Research in Economics Education:Five New Initiative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01;2

上一篇:求励志古风句子下一篇:指引学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