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方高校

2024-05-10

中原地方高校(精选七篇)

中原地方高校 篇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更是实现大学生自生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当前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要“坚持能力为重、着力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1]。肩负着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 更新教育观念, 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2011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中原崛起指明了方向, 也为中原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原高校近几年发展迅猛, 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原高校群中有几所科研教学型大学, 但大部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教学型大学, 普遍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相对来说主要问题有:一是大多处于二、三线城市, 地域劣势明显, 难以吸引拔尖人才加入,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二是多数中原地方高校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 经费来源有限, 教育资源紧张;三是学校办学时间较短, 实力与社会影响力一般, 难以获得优质资源;四是培育模式陈旧, 学风建设滞后, 教学设施落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五是办学特色不鲜明, 专业设置雷同化严重, 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就业率较低;六是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老师、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所有这些问题都折射出许多中原高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过程中的种种不适应, 反映了中原地方高校比较尴尬的局面。要想走出当前困境, 为中原崛起提供人才支持, 需要中原高校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时机, 探索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中原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 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在基本理念上, 应明确对大学要进行的是创业教育, 而不是鼓动学生在校创业;或者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单纯地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我国政府高层对大学讲到“创业”二字, 本意上的意思都是“大学要开展创业教育”, 而不是说“学生应该在校创业”[2]。事实上, 创业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需要商业知识和经验, 需要管理知识和经验, 还需要商业上的人脉关系, 而绝大部分在校学生不具备这些条件。如果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 其结果, 既可能使学生耽误学业, 有可能因为过多在校学生的创业失败而浪费社会资源, 甚至可能给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灾难。同时,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 很多高校进行创业教育, 鼓励大学创业教育, 鼓励大学创业教育, 鼓励大学生毕业时去创业, 给社会、高校、学生一种错觉, 认为创业教育, 就是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因此,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原地方高校发展创业教育, 就是要使学生毕业后由传统的谋职者、就业者转变为新岗位的创造者。更深层次的说, 我们的创业教育就是要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统一为创新创业教育, 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其实, 创新创业教育是比素质教育更深层次的教育。

2. 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不足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普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 中原地方高校大部分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不足, 缺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二是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理论研究上投入不足, 没有专项的资金;三是在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实验环节上投入不足。而没有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文化氛围, 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和体系的课程, 没有符合本学校的特色教材和完善的实践实验教学环节, 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

3. 对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不足

中原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 二是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 三是缺乏相应的配套资金, 四是缺乏配套的奖励措施。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套有力的保障体系, 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统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需要配套的管理制度和配套的专项资金, 如大学生发明创造奖、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大学生创业基金等多项基金, 以及有突出贡献的机构或个人的奖励措施, 以便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制度、人才、资金保障体系。

4. 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其它机构结合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校一个部门的事情, 需要和其它社会机构紧密结合。自从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以后, 社会各个机构进行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种协会、学会组织、许多企业都参与其中, 政府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各协会学会组织进行了各项理论研究, 许多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开展了有意义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教育, 高校不可能关起门来搞教育, 这需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关系, 争取更多的支持, 获得更多的互赢互利。

三、建立符合中原地方高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就上文所述, 中原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模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误区。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给学生播下创业的种子。同时创业又是风险极高的活动, 只有少数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因此, 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育模式” (见表1) 。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专业化问题、师资问题、与社会各部门结合的诸多问题[3]。

1. 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意识的培养, 没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就谈不上各种知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向全体学生, 唤醒和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热情, 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创业思想教育, 并开展创业教育理论学习大讨论, 教育者自身更要更新教育理念, 把“具有自主创业精神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从创新者的角度, 认为大学创新文化具有三要素, 即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4]。中原地方高校应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学习大讨论, 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科技兴趣小组、创业竞赛、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并在全校开展创新创业意识类课程,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创新创业途径。同时, 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密切联系, 邀请一些在创新创业热潮中身经百战的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政府官员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题演讲会和讨论会。加强学校联谊会的功能, 把已经毕业的学生且有创业经历的校友请回来, 让他们介绍创新创业经验与教训, 以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 提高创新创业热情。

2. 重点提升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生一直在校园里学习, 基本没有真正的工作经验, 更谈不上什么商业经验, 光有创业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创新创业者特质的培养是最困难、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真正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普遍具有的特质是我们培养的重点:具有冒险精神, 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 在创业意识培训的基础上加深知识技能的培训, 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选配精干、得力师资从事创新创业学及其核心课程的科研、教学、信息交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 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依据中原地方院校学科比较优势, 将《创业学》列为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 扩大全校性选修课的范围。增设与创业学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为全校性选修课, 以给各专业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系统学习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选择适合本校层次的创新创业教材, 例如:适合低层次学生的《KAB》教材和适合研究生层次的《商业模式研究》等。同时必须改革传统考试方法, 考试试卷甚至毕业论文均可考虑采取提交企业案例调查报告、行业调查报告或提交一份富有创意的《创业设计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方式完成。

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 要求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根据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实践,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构成要素应当多元化, 既包括学校“双师型”的教师, 也包括校外的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成功的企业家、孵化器的管理专家、创业投资家等。定期邀请这些专家给学生进行演讲或讨论, 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同时,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如开展营销策划比赛、演讲比赛、拓展训练等活动锻炼学生的企业家特质。学生还可以参加由河南省劳动保障与人力资源厅开展的SYB培训班或有金蝶等公司开展的创业模拟大赛来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技能。

3. 努力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有创业愿望且具备创业者特质的学生中再挑出一部分愿意实践创业行为的学生。扶持他们参与第三阶段的培训。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一定要从小做起, 从规范做起, 循序渐进, 逐步壮大。学校管理层面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与共青团、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沟通营造适合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环境。一方面学校或政府提供校内创业实践基地或孵化器, 提供申办流程、资金、财务管理、税收管理、法律管理及办公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 中原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校友资源,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加强学生的锻炼机会[5]。另一方面成立创业辅导专家组。每个学生创业小组都有一个对应专家辅导, 提高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 特别是学校的品牌资源, 也可以得到学校老师、专业人员的指导。如四川大学让学生在校内创业的经验就十分可取。

4. 全力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

由于中原地方院校在学校创业实践方面比较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从而创业园建立有一定困难。而部级、国家级院校吸引了较多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孵化中心建设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相比较而言, 中原地方院校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因而需要政策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作为一个国内外都在使用并被认可的创业模式, 中原地方院校应出台政策, 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孵化中心, 为学生创业选择提供更多的机会, 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融资渠道。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资源是资金。无论何种创业模式都需要资金支持。创业基金筹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瓶颈。创业基金筹集问题一旦解决, 大学生创业模式的类型会更加多样化, 选择的空间也会相应增大。在创业融资渠道上可以通过政策扶持, 开通创业基金的“绿色通道”, 还可以从全国金融体系战略的高度来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机制。

同时, 创业后续的辅导专家的指导、支持也很重要。这些专家应由一线的企业家担任, 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帮助新生企业一步步发展扩大。创业教育内容也应该从创办企业到发展企业、扩大企业, 从初次创业到二次创业, 从个体创业到团队创业、组织层面的创业。而且相应的创业教育内容也应拓展。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比素质教育更高层次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中原崛起的需要给中原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中原地方高校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认识不足、投入不足、保障不足、结合不足等问题, 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原地方高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原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业支持

参考文献

[1]徐礼堂, 陈旭阳.基于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 2 (4) :9-12.

[2]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R].万卷出版社, 2011:176-184.

[3]田华杰.省属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投资与合作, 2010 (11) :80-83.

[4]朱清时.在克服浮躁中构建大学创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3/4) :29-31.

中原地方高校 篇2

1、地方高校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观念决定行动,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行动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一向被人们誉为“象牙塔”的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缺少对社会、对市场的了解,更缺少对社会服务的理念。因此作为地方高校,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思考,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破除为办学而办学与社会脱节的传统思想,要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等优质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地方高校要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最终要通过人才才能得以实现。当前地方高校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高校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条件;既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又要结合地方市场需求。要把学科建设融入到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来;要立足于地方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将那些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浪费资源、不适应市场需求、脱离地方实际的专业停办、转型。在人才培养上,要着力培养出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高校要坚持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推动产学研合作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指出,要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努力把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地方高校要紧紧把握住这一大好良机,把产学研相结合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高校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要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要不断寻找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这样既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又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地方政府要重视高校建设,加强与高校合作,为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提供机制保障。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智囊团。高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建设直接关系到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此,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协调作用,加强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建立起高校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机制与平台,引导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海.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商情..3

[2]杨小冲.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3

[3]潘伟强.大学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以常州大学城(现科教城)为例.现代商业.

[4]白旭东.高校服务地方的思路及对策分析.西昌学院学报.2008.20

高校档案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管见 篇3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是国家区域经济调整和发展的一件大事,在河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关键是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就这层意义而言,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学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全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高等学校在其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涵盖各个层面,既是高校运行的重要保证,又是运行结果的表征,因而,成为高校战略性资源。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之下,作为高等学校历史财富的重要载体、现实实力的表现载体,高校档案发挥着“以档存史,以档利民,以档资政”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高校档案的作用,共同决定了高校档案必须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为实现档案机构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以档案数字化和档案机构网络化为契机,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接收、传递、存储、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在互联网上建立高校档案网站,形成为用户服务的信息平台,拓展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空间,实现高校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将推动高校档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直接服务的进程。这种直接服务,从其逻辑过程来说,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大服务”的意识,变高校档案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其次,是实现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档案数据库,为高校档案社会共享创造条件;最后,是发挥高校人才档案、科技档案集中的优势,建立高校档案联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集成支持。

2树立“大服务”观念,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高等学校档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两种途径:间接服务和直接服务。

从高等学校档案最现实的服务功能来看,学校档案形成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运行过程,首位功能是为高等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直接服务。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上。通过其三大职能的实现,高等学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直接贡献,实现高等学校档案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无疑,这种间接服务是高等学校档案的自身地位所决定的,是必然的。然而,仅满足于这种间接服务而“止步不前”,既不能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档案及其管理所拥有的人才、科技信息含量、设备等优势,又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和人才分布状况,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领域、能力、成果和经验教训,学校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和能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其他财富的状况等,都反映在高校档案当中,可以通过档案开发利用而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要使高校档案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校档案工作者就必须树立“大服务”观念,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档案利用体系。

首先,要自觉把高校档案工作放到河南以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认识、来思考,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确定的新任务、新目标,科学谋划档案工作的思路。坚持原有服务领域深化和新服务领域拓展并重,即深化为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服务这一传统领域的服务内涵,同时,开拓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档案服务的新领域。

实现高校档案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推进档案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档案工作科学化水平,使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3实现基于内容管理的高校档案信息化

高校档案目前以纸质档案和实体档案等直读载体记录的信息为主,另有数字载体信息、模拟载体信息等,总体上,属于非结构化信息。作为原生信息,高校档案具有较强的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支持优势,但传统落后的档案管理意识、手段和方式使日益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长期“束之高阁”。充分利用高校档案信息化所具有的网络和系统优势、人才优势、硬件设施优势、组织优势,加快实现基于内容管理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为高校档案直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必备的信息基础条件。

基于内容管理思想的文档网络系统是不同类型信息统一存储、管理、综合检索、发布的系统平台。对非结构化信息,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数字化技术,采取以数据库存取为中心,以链接存取等手段为辅的技术措施,局部解决问题。而内容管理则是注重信息含义的管理,它忽略了信息载体因素,更多地考虑了数据和信息的意义和语义,其管理过程包括直读载体信息到机读载体信息全过程的管理。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起步,是内容管理的基础。因此,首先,要把高校档案中处于主体地位的非结构化档案加以结构化、数字化,即经过一系列附加信息如结构、属性、取值、操作范围和相互关系等加以约束,使其形成数据,具有特定的含义,具有对内容的表达,以作为内容加以管理。然后,对异构信息进行同一化整合处理,建立多种文档和媒体格式的支持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字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完成电子文件处理和归档、文件与档案数字化、文档著录标引和统计、电子文件与档案收集、多媒体信息采集存取、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存储、数字档案信息加工处理等功能,实现非结构化信息的存取和传递以及信息内容的集成。

知识化是信息化的方向,对知识对象的管理是内容管理的高级形式。知识对象除包含附加规则的信息外,还具有回答特定问题的功能,将使高校档案在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是高校档案基于内容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4建设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档案数据库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社会需要综合化、多样化和便捷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为此,需要建设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数字档案数据库,构建高校档案在线服务支持系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高校档案数据库建设,可以按照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共享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站并加以开发利用几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整合高校内部信息资源。目前,各高校已经陆续建设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有各自的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相互交错的信息关系,其问题在于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虽然,这些信息尚未形成高校档案,但是,毫无疑问,其中,包含着能够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经整理归集后必然形成档案的信息,并且,其具有实时性的优势。因此,应当在“大档案”观念之下,加以科学整合,以期实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适时信息服务,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为此,应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建立涵盖高校内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的相互连接,实现异构数据信息的访问、接入、交流和共享,有效解决高校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

建立高校档案共享数据库。依托政府档案行政机构、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支持、指导,将实现了基于内容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校档案集中存储于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中,高校的档案机构之间通过权限分配来使用数据库中的信息。建立高校档案共享数据库,目的在于解决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

构建高校档案信息网站,实现文件档案信息网络发布、检索与利用功能。通过高校档案网站,发布高校各类档案信息,在网络平台上,为档案用户提供在线的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同时,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提供档案用户根据需要定制档案的服务。对于高校之外的用户,应当遵循便利、不泄密的原则,通过权限分配来共享高校档案数据库中的信息。高校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和高校档案在线服务平台的构建,既能够简化档案利用的手续,方便档案用户的利用,又能够节约档案机构的服务成本和社会成本,提高高校档案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利用效率。

5组建高校档案联盟,集成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和交流方式,为高校档案部门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与利用,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为基础,以共同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目标,依托档案学会等学术组织,组建同时具备虚拟组织和实体组织双重特征的高校档案联盟,是高校档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集成支持的一种可行选择。这实际上是高校档案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即高校档案管理由传统的“校校分割”的“分散式”管理,向“校校联合”的“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模式演变。

在计算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之间早已不再是封闭的独立个体,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校际合作,已经成为常态。与这种高校之间客观存在的现实关系相适应,高校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也必须把所拥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打破各自独立、封闭管理的模式,实现跨校、跨地区的协作,使高校档案形成一个开放的、有机的信息网络结构整体。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高校档案合作机制、管理与协调机制,协调各个高校之间的档案工作关系,并对高校档案共享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指导。高校档案联盟,就是基于高校档案共享数据库的高校档案合作、管理与协调机制。

中原地方高校 篇4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高地、服务社会的智囊、文化传承创新的殿堂。平顶山学院在办学过程中,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 紧贴平顶山市基础教育和六大支柱产业, 巩固拓宽优势和特色学科, 改造传统学科, 发展新兴学科, 培育交叉学科, 实现了学科结构性调整, 优化了文、理、教育学基础学科专业, 强化了化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专业。建立了市校合作新材料、新能源研发基地, 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所、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学会、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建立了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实验室及院士工作站、陶瓷研究所、“三苏”文化研究所, 完成了“三苏园”布展陈列, 成立了歧路灯研究所, 召开了海峡两岸歧路灯学术研讨会, 充分挖掘并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8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80多项, 其中80%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项目, 不少研究成果已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 转化为生产力。同时, 学校还成立了平顶山市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公务员培训基地、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基地等, 紧紧围绕平顶山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培训了两万多名应用型人才。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把“以服务求发展, 以贡献求支持”作为地方高校不懈追求的目标, 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 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地方高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地方高校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我们的体会是要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一、准确定位, 立足地方, 全面提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

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准确定位。学校办学定位科学与否、准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 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学校发展要与地方发展互动。地方高校只有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努力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持, 才能在发展中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可以说, “地方性”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学校的发展战略要着眼于地方发展战略, 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紧紧把握地方发展的脉搏。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的发展需要,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 地方高校要充分引导广大教师发挥智力优势, 将科研工作瞄准地方发展战略, 为此, 要深入企业和社区, 寻找科研项目, 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要采取开放联合的路子, 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聚集的优势, 切实为地方解决科技、经济、管理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在服务地方发展的同时, 高校也要充分利用地方的各种资源优势, 积极寻求合作和支持。

学科专业建设要与地方成长互动。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社会需要。如今, 社会需要同样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要主动将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地方产业发展的大局, 使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紧贴地方产业的发展重点, 努力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以实现学校专业建设群与地方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系 (部) 要与企业 (社区) 互动。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既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 也需要一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应该把培养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环节都应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来优化。因此, 高校要积极创建产学合作办学模式、校企战略联盟, 构建合作平台, 与企业 (社区) 共建特色专业。

二、改革和优化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 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 改革和优化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培养高素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次, 协调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实现学科调整与专业重构。教育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 学生是它的“产品”, 要想使“产品”适销对路, 就必须充分研究和抓住市场, 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地方高校要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 及时改造现有传统学科和专业, 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层次及类型结构, 关注和研究地方经济发展,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在研究人才报告、学科建设、科研开发等工作时, 要多想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宗旨。再次, 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与交叉优势, 为地方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决策咨询平台。要以参与制定发展规划、承担重要课题研究、参与决策咨询和担任各种社会兼职等为主要方式, 以承接横向委托协作课题为纽带的区域服务体系, 为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制定宏观战略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 要进一步建立由政府部门、地方高校、社会团体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平台。

三、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既是对企业的要求, 也是对高校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高校要紧紧抓住这一良好机遇, 从本校和地方实际出发, 把产学研结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摆在学校工作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书记、校长要亲自抓, 要以产学研结合为战略抓手, 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使地方高校的发展更加贴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 促进校企、校地有机互动, 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地方高校以产学研为切入点, 不仅能有效促进学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而且能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 培养和锻炼师生的真才实学, 形成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赢得社会更多的赞誉和支持。

高校应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集中优势资源, 加强科技合作, 突出重大科研成果。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项目合作的技术难题攻关, 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等。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积聚多学科高水平合作团队, 提升合作项目平台的创新能力和辐射作用。要以良好的地方服务环境为基础, 联合地方政府对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进行研发、攻关。突出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组建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重大项目 (课题组) , 联合地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积极与地方企业共同建立高层次工程技术中心, 主动瞄准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科学问题, 承担企业的重大项目, 加强科研攻关, 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化, 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创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 提供全方位保障

地方高校是政府决策的“智囊团”、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文化兴市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基础教育的“动力源”, 是地方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长期坚持的办学道路, 高校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历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 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但是,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服务地方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例如:地方政府对高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识还不到位, 特别是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作用还存在一定的轻视态度;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还不太完善, 服务模式也没有完全形成;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启动资金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能力还不高, 服务地方的水平也不高, 可与地方合作的项目比较有限;等等。因此, 我们需要以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以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以发展的成果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在机制建立上、平台建设上、政策创新上进行探索, 为新建地方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赢提供全方位保障。

五、地方高校要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学风建设探讨论文 篇5

一、转型发展为地方高校学风建设带来的机遇

高校转型为优良学风建设带来的机遇在于可以破除原有体制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高校转型由原来的学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转变为应用技术型的办学定位,打破了原来的单一的评估标准,高校向地方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为各个地方发展的差异,地方高校会被赋予较高的自主权,更加密切关注现实的经济社会需求,以此来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真正做到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转型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会改变。高校教师在职业考核和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标准对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显著的。

转型后为了配合高校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对教师的考核会从原来的以学术成果为主的考核体系转变为教学实践成果为主的考核体系转变,甚至高校自身根据需要制定对本单位高校教师的考核标准。这样教师从繁重的科研任务中解脱出来,密切根据实际需要,主动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强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转型后高校对学生毕业的考核标准也会改变。转型后为了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对学生的考核会从原来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体系转变为考试成绩和教学实践成绩同时达标的考核体系转变,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必须的考核指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由企业或者第三方评价机构完成,有效杜绝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率而放水的行为。学生也会由原来被动的实践教学变为主动的实践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考核的引入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增加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

二、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高校转型虽然为破除原有体制的弊端,建设优良学风提供了机遇,不过同样存在着不少的挑战。首先,需要改变对实践教学不正确的认识。正像职业教育容易被人忽视一样,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容易被人忽视,往往流于形式。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创新的人才,同样也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人才,这种人才在理论创新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教学方式也必须是问题导向性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需要学生动用所学理论知识,并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很大的努力。

如果在教师的督促下,学生能完成这么一个过程,对于学生的能力的提升以及优良学风的形成都会是有非常大的促进。千万要杜绝以实践教学为借口变相利用学生廉价劳动力的行为。其次,高校转型发展需要触动既得利益。高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对地方高校放权,增加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者对于高校的学术权力同样要放权,以保障“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目标的顺利推进和实现;高校教师也面临着角色的转变,从以前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这些都会造成相关主体出现不适应、产生抵触心理和行为的情况出现。如何在高校转型过程中,既能达到转型的目标要求,又能兼顾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实现平稳过渡是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三,高校转型的变动性和学风建设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学风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往往是几十年的教师治学精神和很多届学生的学习风气的积淀。目前不良的学风已经形成,即使高校转型为其转变提供了机遇,其转变也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付出持续艰苦的努力。另外转型使高校处于变动之中,各种理念的碰撞,各种利益的交织,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最后,高校转型后“教育性”和“职业性”之间的平衡。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性大学以后,会面临还要不要学术型教育,所占比例多少合适,是否应该像职业教育一样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等问题的困扰。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实行高校转型并不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构建我国的二元高等教育体系,另外高校转型与就业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实施以来,虽然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和增强就业能力方面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对高等职业教育完整性和全面性产生了很大冲击和破坏[4]。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后,更不应该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作为本科层次的大学,追求真理、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服务社会发展和张扬个性等的学风建设,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5]。这也是区别低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另外即使实施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其学生与部属重点高校的就业能力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依然在于学术型教育的差距。所以,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性大学以后,“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办学定位与学术型教育并不冲突,学术型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实现高校教学的高质量。

三、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路及举措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的教育也步入了“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常态,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了高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主要的表现形式。高校转型发展为破除原有体制机制的弊端,转变高校学风不断退化的趋势,重建高校优良学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机遇的把握在于紧紧扭住学风建设这个核心,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实现高校的成功转型。

(一)树立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的高校转型发展理念

高校转型发展为优良学风建设提供了机遇,反过来,学风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学校转型成功与否的决定性指标。高校转型发展虽然是为了改变以往的单一的学术型办学体制,重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主要的表现形式。所以一个高校转型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就在于看这所高校的学风是否有了根本转变。能够通过改革将学校、教师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升教学质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上来的高校转型就是成功的。所以高校转型要紧紧扭住学风建设这个核心,将学风建设贯穿于高校转型发展的始终。高校转型发展必须要以优良学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的高校转型发展理念,就是要不断改革以往阻碍优良学风形成的体制机制。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校自主探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校自身要逐渐改革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逐渐探索国际上流行的“教授治学”制度。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考核体系,引导教师和学生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严格学生考核标准,提高学生毕业门槛,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积极推进教考分离,严把学生毕业质量关。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6]。教师的师德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会比较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风,同时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正是因为如此,教师被赋予了高尚的职业地位。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教师处于夹心层,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行政主导下的高校管理体制,对教师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干预越来越多。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权威性和主导型,赋予教师身份应有的威严。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促进不同高校、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鼓励高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同时,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紧紧围绕优良的学风建设来展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面对部属高校及省级重大大学的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每一地区的大学都有其发展空间,都能够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办出高水平。所以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高度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根据所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打造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建立需要创立并不断完善学科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既能体现基础性、广延性又体现出前瞻性和适用性,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实现的路径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过由于各自需求未能完全对接,地方校企合作很多也是流于形式,所以校企合作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性,不断寻求更大区域范围内,与更大企业进行对接合作。

(四)加强校际合作和对外办学,以开放倒逼改革

高校成功的转型发展需要触动既得利益,而自我革新的难度比较大,正所谓“触动灵魂容易,触动利益难”,这就需要通过开放来倒逼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改革和开放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的开放,开放反过来又会促进改革,形成良性的互动。通过开放合作,有利于找到自身差距,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加改革的紧迫感,凝聚改革共识,缓解改革难度,以持续的开放合作倒逼改革。加强校际合作和对外办学,以开放倒逼改革,就是要加强与其他院校和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借鉴经验,凝聚共识,以此来推进改革。加强校际合作和对外办学的主要方式包括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内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的高校进行校际高层互访,交流经验;加强国外教师的引进力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面向世界招聘一流管理者和教师,并不断推动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办学,通过交换师资和互派留学生提高对外开放办学的水平,使学生通过到海外学习和实习,提升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五)加强保障,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如前所述,高校转型发展需要面临高校转型的变动性和学风建设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协调高校转型后“教育性”和“职业性”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转型发展初期,各种理念的碰撞,各种利益的交织,这些都不利用高校转型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的转型发展要加强保障,由点及面,稳步推进。首先,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转型发展领导机构,制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及重要时间节点;其次,按照轻重缓急、由点及面的原则,将主要任务进行合理分解,稳步推进;最后,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工作,让转型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及时、稳步的落实。

作者:高贵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中原地方高校 篇6

1.1 各城市政府各自为政现象严重

由于城市群内9个城市存在八个互不隶属, 行政平级的省管市政府, 各市都有自己相对的资源优势, 各市与外围城市也有各自的经济联系, 不一定非要在城市群内形成市场。要素流动是要求成本的, 相同条件下, 价格优势起主要作用, 所以在选择交易对象时不一定是在城市群内各市之间。从对《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情况看, 各个城市只是依据自身条件定位规划的, 没有形成与其他城市在相关领域 (如产业、城区、交通、社会保障等) 协同规划的氛围。

1.2 合作方式单一

目前中原城市群政府间的合作只是在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行政命令式的合作, 方式单一。这种合作方式, 在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初期, 还能起到宏观协调的作用, 当城市群发展深入到合作的微观领域时, 这种领导小组式的组织结构就显得不规范, 不能形成稳定的体制结构, 对规划的具体实施就会协调不力。而且行政命令式的协调不利于城市群共同市场的形成, 不利于资源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 这源于管理体制的落后。中原城市群政府合作急需创新管理方式。

1.3 政策执行能力弱

具体表现为上级政府的公共政策在下级政府范围内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并以“对策”化解政策。严重削弱了上级政府的权威和能力, 难以动员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形成合力, 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4 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要求地方政府职能中心有原来的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突出地表现在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公共支出比例偏低。

1.5 治理创新能力较弱

中原地区地方政府存在着一种低效率的传统体制, 直接导致了中原地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市场观念不强, 信息闭塞, 上自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表现出强烈的行政依赖性, 中原地方政府在治理区域社会的过程中, 一要“等”中央的政策, 没有上级政策不敢自主行动, 改革开放的行动迟缓;二要“靠”国家的帮助, 靠国家在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 开拓进取不足;三要向上级政府“要”专项经费支持, 要扶贫资金, 并且常常把能否向上级政府要到资金作为评价本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其创新能力不强, 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

1.6 利益协调能力差

一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平衡社会矛盾的能力不足。有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使原有的社会行为规范难以发挥作用, 必然要求在社会竞争主体之间充当仲裁角色的政府, 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二是社会利益再分配政策不完善,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随时有引发、激化矛盾的可能。对社会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失控, 刑事案件增多, 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特别是领导干部违反乱纪现象时有发生, 腐败现象严重, 激起群众强烈不满。

2 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政府行为缺陷的成因分析

中原地区地方政府的能力不足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这种状况的形成, 既有外部的原因, 也有内部的原因。

2.1 受内陆环境的制约, 缺乏开放观念

在河南, 各级政府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等重要的外部条件, 都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提并论。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为主, 农业大省是河南最基本的特征。这里不仅自然条件差, 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低, 社会发育迟缓, 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功能和力量强大的政府,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中原地区的资源察赋本来就不足,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又出现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资源利用与资源建设不协调的问题, 所以, 资源总量有限, 结构严重不合理是中原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难题。

2.2 地方政府规模过大, 效率低下

在河南, 传统“官本位”意识严重, 要求进政府机关的人多, 愿意出政府机关的人少, 分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困难很大, 结果是政府机关人员过度膨胀。河南地方经济、社会相对落后, 社会提供的机会和可供政府机关人员分流的经济单位少, 政府又是获得相对较多的部门有关。同东部地方政府相比, 中原地方政府的机构和人员都更多, 一般而言, 县委机构, 通常有十三四个, 县政府机构通常有四五十个, 加上隶属于党政机构的群团组织, 全部加起来有六七十个。少则六七百个职位, 多则近千, 加上各机构离退休人员, 就更多了。

2.3 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地方政府能力深受政府机关公职人员的素质影响。在河南, 某些县级政府的领导者观念过于保守, 地方保护主义的旧框框没有摘除掉。有很多领导干部有让人们富起来的良好愿望, 但都受到其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的水平以及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的制约。在东部发达地区, 有博士市长、县长, 乃至于博士镇长, 但是河南地方政府机关领导干部中, 大学本科学历都尚未普及, 受高学历教育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思想观念普遍陈旧, 缺少现代领导理念, 政府在运行中所遵循的基本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些政府机关中盛行的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政府的管理方式陈旧, 还不能运用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社会, 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色彩, 导致政府工作的效率低下, 工作方法简单, 作风粗暴, 侵害人们群众合法利益, 不能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群众上访事件居全国之首。

2.4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不准

一些地方政府对自身管理职能认识模糊不清, 对地方政府没有一个合理定位。热衷于管理一些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 而一些该管的事却没有管, 或者管了又没有管到位。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必要的法制规范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有强烈的越位冲动。如馒头是郑州人的基本消费品, 为让百姓吃上放心馒头, 市、区两级政府都成立了“馒头办”。结果2001年3月14日在郑州发生了轰动全国的“馒头战”事件。因为一家没有在“馒头办”办证所谓“黑馒头厂”的处罚权问题, 郑州市、区两级“馒头办”互不相让, 发生激烈争执直至当街对骂。其实, “馒头办”的成立本身就是荒唐之举。本质上体现了地方政府自行“设租”、“收租”、“寻租”和“分租”的意图。

2.5 地方官员作为“经济人”自利性的影响

从公共选择理论方面来理解, 人也是有理性和关心个人利益的, 与“经济人”不同的是地方官员在政治市场上活动, 地方政府中的官员行为同市场上的“经济人”一样, 他们同样像“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那样来追求政治利益。地方官员不仅关心在任期内地方经济发展, 更关心自身利益是否能够得到最大。

一般而言, 由于地方官员的每届任期不会超过五年, 如果要得到升迁, 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做出明显的成绩, 如果当地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地方官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升迁机会。但是大部分官员不愿意干其前任留下的摊子, 往往另起炉灶, 这样以来, 所采取的发展地方经济的政策, 采取短期行为, 不顾地方利益, 又不顾全局利益, 最终也没有促进地方的发展。

摘要: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城市化发展的实践表明, 政府在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中原城市群建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缺陷及原因。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政府行为,缺陷

参考文献

[1]刘丹.统筹公共事业是政府的基本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 1999, (5) .

[2]江秀平.中国传统社会生产结构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福建学刊, 1996, (5) .

[3]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550.

[4]王沪宁.中国现代化必须实现行政体制的总体性转换[J].探索与争鸣, 1994, (2) .

中原地方高校 篇7

作为我省唯一的本科高等农业院校, 河南农业大学秉承“明德自强, 求是力行”的校训, 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质的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奋斗目标, 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曾经在国内首创了同一地块“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1524.74公斤的超高产纪录, 形成了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粮食增产技术体系, 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 河南农业大学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创建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 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等正在快速推进, 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能力不断提升, 这些都将为河南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向农业强省、人才强省转型, 为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宏大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原地方高校】相关文章:

中原名校范文05-18

中原戏曲文化04-25

中原体育文化论文04-16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05-11

弘扬中原文化范文05-27

中原名校高三联考07-29

中原文化论文提纲11-15

地方高校转型05-26

地方合并高校05-04

中原民间艺术论文04-15

上一篇: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药物下一篇: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