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原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亿万中原儿女看到了振兴家园的希望,沉沦近千年的中原热土如何建设和发展成为一道摆在人们面前的新命题。而中原崛起不仅是GDP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包括着“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形象”的再造。历史经验也表明:文化圈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篇:中原经济论文范文

中原经济区与皖北经济发展

摘要:目前,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同意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成为又一个区域经济的热点话题,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贯彻落实中部崛起乃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安徽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对中原经济区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初步对中原经济区特征和战略发展路径进行了探析,同时对其对皖北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中原经济区和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的借鉴。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皖北经济;发展

2011年10月07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 )》,使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中原经济区不仅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任务,还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解决重大问题探路的重要任务。因此研究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区域战略意义;同时,皖北地区加入中原经济区,对皖北经济乃至整个安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

区域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如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所谓经济区,是指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具有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织上的层次性以及发展的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延及周边的经济区域,支撑中部,东接长三角,西连大西北,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经济带,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的经济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广阔平台。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3个县区,区域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亿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三大经济区之后,我国又一大重要的经济区。

二、中原经济区的特点和战略发展路径探析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的中心地带,从其自身发展和在全国的地位看,这一区域具有以下特征:

1、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裕。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和劳动力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该地区总人口居全国第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仅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为全国各地输出了充足的劳动力。

2、区位优越,战略地位重要。该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交界,交通优势突出,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枢纽作用。同时,也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汇区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战略地位非常突出。

3、农业领先,粮食优势突出。中原经济区是我国悠久历史传统的农业大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耕地面积约1.9 亿亩,占全国耕地资源的十分之一以上;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占全国的 以上,其中小麦产量 万吨,接近全国的 ,农副产品供给能力高,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该地区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煤、铝、金、天然碱等资源储量较大,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其中河南省矿产资源有15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种居全国首位、20种居全国前三位。

5、文化底蕴深厚。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多年,形成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文化积淀丰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由于中原经济区具有以上的特征优势,因此,充分发挥中原的比较优势,对于加快实现中原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又好又快以及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经济区要在战略定位以及坚持整体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路径:

1、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发达农业转变。同时,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现代化引领农业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2、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构建产业集群平台。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专业园区为载体,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向城镇集中,建立产业集聚、积累、服务、激励四大机制,形成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强大的产业增长、发展势头。同时,要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和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以现代金融和物流为支撑,以现代企业为主体,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在新型城市化化進程中统筹城乡,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格局。统筹规划城市建设、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同时,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均等化,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平台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4、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建立中原经济区五省政府高层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强化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加强和邻省邻市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拓展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空间。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要消除市场壁垒,消除要素流通障碍,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用引进来的资源来提升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实力,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本区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5、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机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稳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企业现代化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同时,也要尽快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形成区域间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中原经济区对皖北经济发展的作用

安徽省作为比较特殊的中部省份地区,境内的淮河、长江将全省分成了三个地理环境、人文风格、发展状况截然不同的三个部分。地处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多为平原,人口稠密,属典型的农业地区,经济较为落后。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 )》将安徽省的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以及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纳入规划范围。这是继皖江城市带和中部崛起之后,皖北地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这将成为推动皖北跨越式发展、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对皖北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皖北地区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产量占我省全省60%以上,加入中原经济区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耕地,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设粮食科技示范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建设全国农业育种以及畜牧创新基地,如皖北生猪基地、花生基地、油菜基地、棉花基地、中药材基地以及林果产品基地等。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建设区域化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二,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积极研发先进适用、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如蚌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皖北食品工业基地和淮南煤制天然气等;同时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培育,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及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等;能够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如皖北历史文化旅游区)和文化产业(蚌埠大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培育新兴服务业和建设企业孵化园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能够加快城市群建设,促进蚌埠、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等皖北城市密集区加快发展,形成与沿海地区沟通联系的前沿地带,构建中原城市群、皖北城市密集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原城市群;能够促进城镇功能的提升,让蚌埠、阜阳以及淮南等发挥区位优势,巩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发挥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為中原经济区与华东地区合作交流的东部门户;同时,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宿州、蚌埠龙亢农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

皖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加入中原经济区,形成经济发展增长极,使安徽的发展有了领头羊,能够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共同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相信,皖北地区的发展已经迈上新的台阶与新的阶段,在不久的将来,皖北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的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与辉煌!

参考文献:

[1]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5

[2]夏林.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决策探索,2010,10

[3]任爱莲.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路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2,1

[4]贺卫华.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14

[5]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27

[6]徐君.国内经济区的发展实践对中原经济区的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

作者:方菲

第二篇:建设中原文化圈 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亿万中原儿女看到了振兴家园的希望,沉沦近千年的中原热土如何建设和发展成为一道摆在人们面前的新命题。而中原崛起不仅是GDP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包括着“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形象”的再造。历史经验也表明:文化圈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原在宋代以前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华夏文化的中心。东部沿海地区的实践和探索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经济区、文化圈互补互利,共享共荣。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挖掘和整合区域内一切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好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战略定位,构建以郑汴洛为中心、延及周边的大中原文化圈,从而实现中原的崛起与腾飞。

中原文化圈的圈层体系

中原文化圈是历史的概念。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以其特异光彩向四周辐射。汉唐时期,中原文化仍带着鲜明的本土文化中心地区的色彩,东与齐鲁文化、南与荆楚文化、北与燕赵文化、西北与三晋文化相映成辉。南宋之后,由于战乱频仍,文化南移,中原文化才日趋萧条、冷落,甚至衍化为一种带有边缘意味的文化形态。中原文化原来所具有的先锋文化特征,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中原文化圈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地域概念。“中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地域概念,自古有之。昔禹分九州,“荆河惟豫州”,豫州因处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地多平旷,故又称“中原”,可见“中原”二字最初指称的具体范围是古黄河与今汉水西岸的荆山(湖北省南漳县)之间。《吕氏春秋》则进一步明确为:“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将豫州与外围诸侯所处八州相区分:河济淮汉流域的众多屏卫周室的姬姓及非姬姓封国(包括郑、宋、陈、蔡、申、吕等)即所谓“中华”“中国”,以别于居处西戎的秦国,居处北狄的燕国,居处东夷的齐国和居处南蛮的楚国。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中原的概念已基本上固定下来。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全部,陕西关中平原,晋南汾沁流域、冀南、鲁西南及皖北淮河流域,湖北北部,狭义上则仍指今河南省。因此,狭义言之,中原文化主要指河南地区的文化。而中原文化圈则更趋向于指代河南省区域内的文化圈层。

局限于河南省区域的中原文化圈的地域结构层面比较完整,文化关系相对复杂,但纹理脉络仍比较清晰可辨:第一个层面是郑州核心文化层,又称“郑州中心文化”。它是近代中原地区文化最为集中、最为综合、实力最强、吸引辐射功能最显著的文化集散中心。第二个层面是由郑州周边的历史古都洛阳、开封、安阳等组成的次文化圈层。第三个层面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地市级文化中心。在河南省内除核心文化中心郑州、次文化中心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外,各地级城市及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县级城市,均包括在这一层次内。有的城市表现出比较典型的“次区域文化”特征,如南阳文化、商丘文化、许昌文化、焦作文化、信阳文化等皆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特质。第四个层面为中原地区的基础文化,主要是县级城镇文化和乡村文化。可见,中原文化圈具有清晰的层级性,不同的层级不仅具有中原文化圈的核心共同特征,也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质。

这种层级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构成了中原文化的圈层体系,铸就了中原文化圈以四大古都和14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和支点的有机整体,形成了一个内部特征与共性凸显、各有层级定位的文化系统。

其一,核心层。包括郑汴洛许平漯六座城市,占中原城市群的三分之二强,为历史上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而河洛文化正是中原文化的核心。秦汉以来的三川(河南)郡、颍川郡、荥阳郡和陈留郡曾长期为天下人口、经济和文化中心,名门望族、清流谋士星聚云集,曹孟德也不禁赞叹道:“汝颍固多奇士”。未来要进一步大力推进郑汴洛一体化及许平漯一体化,形成以郑汴洛三市为主导的河洛嵩邙文化区及以许平漯为主导的伏牛山东麓汝颍文化区。打造河洛文化、炎黄文化、汝颍文化、汴梁文化、夏商文化、功夫文化、花卉文化、中药文化、钧汝文化、郑韩文化、隋唐文化、三国文化等一系列独特文化品牌。

其二,外围衔接层。第一,在豫北形成的以安阳、邯郸为中心覆盖12地市的区域文化板块,促进安邯、焦晋、濮菏同城,打造豫北文化中心,建设太行—王屋及古黄河文化区,形成帝丘文化、邢卫文化、邯郸文化、邺文化、大名文化、河内文化、上党文化、水泊运河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向南联结郑汴洛,向北沟通燕齐文化圈,成为两个文化圈的节点。第二,在豫西以三门峡、运城为中心形成黄河金三角文化区,打造虞虢文化、弘农河东文化、关公文化、尧舜文化、小浪底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向东联结洛阳,向西及北沟通秦晋文化圈。第三,在豫西南推进南襄同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每隔一二百公里就有一座经济重镇,而郑州至武汉七百多公里之间却没有一座重镇,宛——邓——襄足以担此重任)共同打造宛文化、襄阳文化、三国文化、楚文化、玉雕文化、恐龙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并可向西辐射陕南商洛、鄂西北十堰,向东辐射随州,成为北联许平漯,南通江汉文化圈的重要节点城市。第四,在豫东黄淮地区,推进徐州、宿州、淮北一体化,形成以大徐州和蚌埠为中心的黄淮文化区,北起芒砀,南至大别,背靠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亳州、阜阳、淮南等人口密集区、农业发达区,向东连通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向南通过淮河—京杭大运河贯通长江大动脉,共同打造东夷文化、白酒文化、茶文化、楚汉文化、医药文化等文化品牌。

总之,中原文化圈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概念。从时间意义层面言之,中原文化圈的内涵不断展衍。从空间地域层面言之,中原文化圈的地域结构呈典型的放射状和阶梯状,各层次既有中原文化的普遍特征,又有相对独立的特质,结构层次非常鲜明,形成相对连续的序列。

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

如上所述,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中原地区的文化,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基于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中原文化的地域特征使中原文化圈具有以下特质。

其一,主导性。从历史层面而言,随着中原概念的形成以及中原经济的隆兴,中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这种局面持续以迄于北宋末期。北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的地位渐趋下滑,但是,其影响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其作用、意义以及地位仍不可小觑,从某种层面上讲,它仍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也正因为如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主导性。

其二,兼容性。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是统治阶级争夺的中心,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丝绸之路也不断传来中亚、南亚的文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多样化,使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更加丰富多彩。故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兼容性。

其三,辐射性。长期以来,由于中原地区比较发达,中原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之历史上中原与周边地域人口的大迁移,大交融,中原文化不断向周边及域外辐射。因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辐射性特征。

其四,空间广布性。空间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化均衡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的核心地位,文化在全域的辐射能力十分强劲,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几乎没有游离于整体文化进程之外的异端。从上古以来形成的政治文明进程看,全国的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分别是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分布基本上辐射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同时,四大古都的递嬗浓缩了上古、中古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变迁的轨迹。四大古都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网络,由这个网络辐射出了各类文化要素,使得中原地区空间上基本没有死角。

其五,创新性与保守性。中原文化历久弥新,中原历史文化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在自我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创新发展,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但是,无可否认,中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土著性与保守性,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尤其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我们要善于扬弃和改造。中原文化是创新与保守共行、开放与封闭兼具的文化形态,这也是不能忽略的。

总之,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根深叶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与创新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使中原文化凸显圈层特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当下中原文化圈的地位和作用

尽管已时过境迁,在经济文化人口诸方面,中原再不能同中华、中国画上等号,但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中国的中心,以中原经济区为依托的中原文化圈仍然举足轻重,既承东启西,又连南贯北。

向北和东北:燕齐文化圈——环渤海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为依托的齐鲁文化亚圈与以辽南、京津冀为依托的燕赵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和沈阳。这一地区与中原水陆联系便捷,向东北又可沟通东北平原文化圈(以哈——长、绥——牡和长吉图经济带为依托,向北联结俄罗斯远东地区,向东濒日本海幅射东北亚三国)。秦晋文化圈——黄土高原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天水——关中经济带为依托的秦文化亚圈与以太原城市群为依托的晋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西安、太原,自秦汉、隋唐时期就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而它的北面与西北面则连通蒙古高原文化圈(以呼包鄂经济带为依托向北沟通外蒙)、陇宁文化圈(以宁夏沿黄经济区与兰州——西宁经济区为依托)和地处大西北的西域文化圈(以天山北坡经济区和塔里木盆地南缘经济带为依托向西幅射中亚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

向南和东南:吴闽文化圈——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为依托的吴徽文化亚圈与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依托的瓯闽文化亚圈,这一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与台湾、琉球隔东海相望。中心城市包括合肥、南京、上海、杭州与福州,历史上就长期为中原文化南渐的重镇,在它的南缘又联结着岭南文化圈——珠三角、北部湾、琼海经济区,这里既毗邻港澳,又眺望南洋,是中国沟通亚非欧与大洋洲的桥头堡。楚文化圈——长江中游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武汉都市圈为依托的江汉文化亚圈、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的湘文化亚圈和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托的赣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武汉、长沙、南昌。向西南沿长江又可沟通以成渝经济区为依托的巴蜀文化圈(中心城市为成都、重庆),以滇中、黔中经济区为依托的滇黔文化圈(中心城市为昆明、贵阳,可辐射中南半岛)以及地处西陲的青藏文化圈(以藏中南经济区为依托,中心城市为拉萨,可辐射尼泊尔、不丹及印度东北诸邦)。

由此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圈是中国12大经济文化圈彼此沟通联结的桥梁。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交融地,它就像强有力的磁场和轴心将中华文明的各个板块紧紧地凝聚为一个整体,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并将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有鉴于此,建设中原文化圈的战略构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

(作者系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本文为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中原文化圈的建构策略与路径选择》阶段成果,项目编号B488)

责编:思 源

作者:龚世学

第三篇:中国中原经济区研究述评

摘 要: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增长极,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重构必将起到纲领性指引作用,其发展也将对我国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从空间范围、建设意义、发展定位与建设举措等方面对中原经济区进行研究。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逻辑框架应是“2345”发展框架: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轮互动,“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为我国整体发展作出五大贡献(经济发展贡献、粮食贡献、交通贡献、能源原材料贡献、生态贡献),逐步实现“一极、一地、一心、四区”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政府与市场互动;“三化”协调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区域贡献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Discussion on 2345 Development Framework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XU Guang-yu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y and Rural Development,

School of Economics, Henan University, 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

Key word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the rise of central region;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thre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ransi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green development; regional contribution

一、引言

从2010年初“中原经济区”概念的发酵到2010年9月专家学者对中原经济区的广泛深入关注,再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意义、定位和举措等一系列事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命题得到河南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

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东部沿海经济板块、东北老工业经济板块、西部大开发经济板块以及后来的中部崛起经济板块。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看,东部先发展,西部后起步,后来的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才把中部经济板块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的地位凸现出来。而中部崛起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则依赖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的力量。从自然地理、人口、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看,以河南省为中心,涵盖鄂北、皖北、苏北、鲁西、冀南、晋南等周边区域的中原经济区内具有同质性,可以构成一个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处于中国经济版图“之中”,是中国东西互动的“中原通道”,也是南北互动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原经济区是国家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原经济区自身发展看,中原经济区内部具有同质性,而又与外部经济单元的异质性相区别,所以,中原经济区面临着自身发展的诸多相同的问题。因此,构建中原经济区,可以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促进该区域农业现代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产业政策,促进该区域产业发展并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新的制造业中心,形成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接力棒,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城镇化政策,加快该区域城镇化进程,吸纳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居民的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四是可以通过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也为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五是可以探索传统农业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以上五个问题的论述参见:定义中原 中原经济区的成立可解决五大问题[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03/062018060670s.shtml. 。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以上重大课题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都有重大的标本意义。所以,国内诸多学者们对中原经济区非常看好,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理清中原经济区建设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以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些许线索。

二、中原经济区空间范围界定

中原经济区破题之一就是空间范围界定问题。学术界开始提出中原经济区始于20世纪80年代。杨林军等(1985)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他们认为中原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河南、晋南、陕东、鲁西南等地区。张来友(1998)认为中原经济区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焦作、新乡、开封、许昌为副中心,含包括这些中心周围的广大地区。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尚未明确所包含的地区,基本上处于一个模糊探究的阶段。

2010年后,学者们利用有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开始对中原经济区的空间范围进行科学界定。喻新安(2010)认为无论从历史演进角度,还是从现实经济联系的实际,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都是一个山水相连、血缘相亲、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其空间范围涉及 7 个省,涵盖 29 个地级市:河南省全部,河北省的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江苏省的徐州,山东省的菏泽,湖北省的襄樊,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耿明斋(2010)认为以河南省为中心,涵盖鄂北、皖北、苏北、鲁西南、冀南、晋南等周边区域的中原地区内部各部分之间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位、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水平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上是同质的,而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外部可比较区域之间又有明显差异;所以,把以河南为中心涵盖周边的这一区域称为中原经济区是站得住的参见耿明斋: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EB/OL].http://gengmz.blog.sohu.com/. 。安春华等(2010)采取断点分析法界定中原经济区范围:首先,从经济综合影响力、产业综合影响力、企业综合影响力、科技综合影响力、基础设施综合影响力、开放综合影响力、人力资源综合影响力等方面选用了31个指标,对城市的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其次,选取了与河南接壤省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对比,得出了多个断裂点,以克服由一个点所产生的界限划分时的随意性;再次,对中心城市——郑州市的影响范围进行计算,再对中原城市群的影响范围进行计算,两者进行互相修正,定量分析的郑州市和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影响范围,即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域,河北省的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山东省的菏泽、聊城,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总面积为28.65万平方公里。

从实践看,中原经济区的概念来自于1985年“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的概念。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是当时的邯郸市市长白录堂和新乡市市长刘仲轩倡议并协同其他地、市同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主要包括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四省接壤区十三个地(县级)市组成,国土总面积97 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 601.6万人,包括119个县(市、区)。

由上可知,目前中原经济区的范围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是因为利用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不同。但是从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看,中原经济区所包含的主要地域范围基本上是“以河南省为主体,涵盖周边的区域”,关键点在于周边区的确定问题。鉴于以上的争论,本文认为中原经济区范围的确定需要根据现有研究结论和现实实践情况综合研判。按照区域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理论,中原经济区具有同质性,有区别于其他经济区的特殊区域,范围应该包括6省29地市,分别是:河南省18地市,山东省的菏泽、聊城,河北省的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湖北省的襄阳。因为江苏省的徐州距离南京和上海较近,因此,本文认为徐州不在中原经济区之内。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与定位

1.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

学者们从不同方面积极评价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并且都支持中原经济区应该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概括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区域经济角度论证中原经济区的意义。例如,刘国光(2011)如不作说明,国内著名学者对中原经济区的研究和论述参见娄源功和耿明斋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完全赞成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支持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十分重要。中原地处华夏之中,处于国家中心地带,是东西交会、南北贯通的核心地区,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另一方面,中原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区域优势突出,无论是粮食生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条件等,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厉以宁(2011)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经济联系角度认为建立中原经济区是大智慧、大文章、大手笔。建设中原经济区对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唯如此,东西部的中原通道才能真正打通并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快西部大开发。吴敬琏(2011)认为中原地区作为中部地区最主要的部分,它的发展规划应该放在国家规划的层面来考虑。陈栋生(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这样跨省区的经济区构建,打破了行政区的囿限,从而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对于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特别是产业合理布局更具积极意义。

二是从人口角度论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例如,王梦奎(2011)、张维迎(2011)均从人口角度说明了支持中原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原因。

三是综合论。例如,喻新安(2010)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点意义:对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的特殊意义、对我国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示范意义、对区域合作和强化区域经济功能的典型意义、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对发挥中原“腹地效应”以及完善全国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喻新安(2011)进一步系统论证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提出了五个有利于的意义: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自身优势和明晰发展定位,有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中原经济区定位

定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因此学者们更关心中原经济区的定位(见表1)。周叔莲(2011)提出中原经济区定位应该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验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李京文(2011)更侧重于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张军扩(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定位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极,更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区域;既是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地。魏后凯(2011)把中原经济区的定位概括为“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的核心区。喻新安(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应该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全国产业转移与集约发展先导区、全国传统文化开发创新试验区等。张占仓(2010)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

以上学者根据自己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不同定位,尽管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重合之处。基于此,本文再结合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现实基础、历史渊源等情况,把中原经济的定位概括为“三个一、四个区”: 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全国“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

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举措

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有力的发展措施。概括起来,学者们主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发展、城市支撑、自主创新、制度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政府与市场说

吴敬琏(201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出发,认为中原经济区不是用行政权力捏合起来的,而是由类似的资源禀赋、类似的产业结构、比较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比较紧密的经济联系区域结合而成,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应该注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与此相对,陈栋生(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政府必须做得更多,这是因为在中原经济区的郑州和周边的城市,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等方面比较类似,是同质性的城市群,更像“合唱团”。从这个层面讲,中原经济区是全新的地区战略规划,地方政府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摸索。

2.产业发展说

张卓元(2011)认为构建中原经济区必须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并且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还是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都是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发展起来的。王一鸣(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要加快崛起,最关键的是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思路就是用工业化规模发展农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服务外包,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李兴山(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另外发展文化产业也是重要的内容。郑新立(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把中原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定位准确,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吸引外来资金,出台扶持政策。谷建全(2010)指出新型工业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李铜山(2011)和杨承训(2011)则更加注重农业的作用。

3.城市支撑说

耿明斋(2010)从要素空间聚集规律出发,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应以中原经济区城市群为重点。第一,做大郑州,打造以郑汴新区为核心,涵盖郑汴两市辖区,人口达千万以上的大郑汴都市区;第二,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拓展到全省 18 个省辖市,但应注意梯级发展;第三,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第四,盲目撤村并点与要素聚集趋势背道而驰。王作成(2010)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增长极还是竞争平台,这一重任无疑都落在龙头城市和城市群上,要加快推进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尤其是要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建设,把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培育成在国内有竞争力的发展平台。王发曾(2010)系统研究了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之路,包括动力机制和推进策略等。周绍朋(2011)和李迅(2011)则重点强调了郑州的龙头带动作用,指出要以龙头郑州带动河南,以河南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王建国(2011)则系统研究中原经济区的城乡支撑体系,认为该体系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框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应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中原城市群布局,构建并完善五级城乡体系。

4.自主创新说

李京文(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要建设好区域创新网络,使经济区内部形成稳定的体系,实现企业间的协同作用;建设一个产品交换的稳定渠道可以大大提高经济区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要创造条件,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谷建全(2011)系统研究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自主创新体系,认为自主创新体系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体系既包括创新要素、基础机构、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等内容,也涵盖学术、科研、技术、产业、市场、政策、文化等多个范畴和环节;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体系重在加强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支撑条件、宏观管理体系和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等。

5.制度作用说

杨瑞龙(2011)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中原经济区既然是一个全新规划区域,应该向国家争取一些改革优先权,这样才能“先行先试”,得到发展的红利。

6.区域经济一体化作用说

胡鞍钢(2011)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实现几个“一体化”:首先是城乡一体化和河南地区一体化,再就是通过现代立体交通设施和周边地区一体化,进而和全国一体化,甚至形成开放高地,和世界一体化。

综上所述,学者们围绕着如何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未来的发展也是综合力量作用的结果。从以上学者们不同的结论出发,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处理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一是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问题。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问题的争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明确的问题,同样也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规划,是政府从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作出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决定。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区域内及其区域间跨省经济合作的问题、资源环境合作问题,需要在政府的制度框架下,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配置和合作。政府的作用只是搭建平台,制定相应的制度,确保中原经济区顺利建设。

二是产业和城镇的共同作用。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发展区域,需要产业和城市互融发展。其中,产业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推力,城市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空间基础。通过产业和城镇有效融合的发展方式,对中原经济区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从而起到“强心固边”的作用。

三是自力更生和对外发展的问题。中原经济区是新型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河南占比很大,所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自力更生与对外发展的问题。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发展首先需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习借鉴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有效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内陆地区开放高地,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与周边省份实现互赢发展,然后再与世界实现一体化。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与弱化的问题。正如厉以宁(2011)和胡鞍钢(2011)共同强调的一样,中原经济区建设还有利于保障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中上游的生态安全,进而在气候变化视阈下为全国做出生态贡献。所以,中原经济区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弱化问题。如果该问题解决的顺利,则资源环境约束得以弱化,反之,得以强化。所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应该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中原经济区的“蛙跳发展”。

五是制度惯性与制度创新的问题。制度惯性和制度创新是一个问题的正反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是制度创新,不是制度惯性。中原经济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而不能沉陷于原来的一些制度。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样中原经济区才能得到发展的“红利”。

五、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逻辑框架分析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区域经济板块的“腹地”,战略地位十分显著,是东西互动的必经之路,也是南北互动的必由之路。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安全事关我国的经济安全,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的战略资源,例如粮食、能源的“后勤保障”,是我国的战略交通物流枢纽,也是我国重要的主体功能区之一。中原经济区是全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基本逻辑框架(见图1),概括起来就是“2345”发展框架。

“2”是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轮互动。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驱动轮。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力量,积极配置资源,合理引导资源要素流向中原经济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力量,为企业、产业、城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3”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路径是“三化”协调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逐步构建起中原经济区的区域轮廓;通过产业集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渐使之市民化,从而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路子奠定基础。

“4”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理念是以科学发展为灵魂,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中原经济区的转型发展就是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发展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协调发展要求中原经济区核心区、辐射区和周边区要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强心固边”的利益共同体;绿色发展要求中原经济区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和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实质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弱化,在经济和生态间实现“和谐”的发展。

“5”是中原经济区发展对全国的五大贡献:一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确保我国的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特别是商品粮安全,对我国做出粮食贡献;三是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可以为我国做出交通贡献;四是中原经济区能源原材料产量较为丰富,可以为我国做出能源原材料贡献;五是中原经济区通过绿色发展,弱化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生态安全,从而为国家做出生态贡献。

通过以上的“2345”的发展框架,中原经济区可以制定“两步走”的路线图,即“五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第一步,利用五年的时间,逐渐构建起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形成发展特色;第二步,再利用五年的时间,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原经济区在中部地区中奋力崛起,形成全国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六、结语

“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华兴。”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概念、总体战略概念、载体和平台的概念(卢展工,2011),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首肯。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中原经济区事关全国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所以,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河南这块古老的大地,一定能够通过中原经济区的带动焕发青春。”

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板块中的后起之秀,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指导,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标本示范意义。所以,中原经济区要过“2345”的发展框架和“两步走”的路线图,成为中部崛起的脊梁“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崛起的脊梁”的观点参见毛汉英的《让中原经济区成为中部崛起的脊梁》(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zzsx/20100907771.htm.) ,实现“一极、一地、一心、四区”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安春华,等.2010.中原经济区范围界定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6):138-144.

耿明斋.2010.从要素空间聚集规律看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市群政策选项[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9):4-5.

谷建全.2011.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J].中州学刊(2):69-73.

谷建全. 2010.新型工业化: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9):6-8.

李铜山.2011.把现代农业特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核[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3):11-15.

娄源功,耿明斋.2011.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卢展工.2011.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J].河南教育(1):1.

王发曾.2010.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12):1972-1977.

王建国.2011.建中原经济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J].中州学刊(1):88-95.

王作成. 2010.集中力量,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竞争平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9):8.

杨承训.2011.关于中原经济区建立“农(业)谷”的建议[J].创新科技(1):22-23.

杨林军,巫继学,何大明.1985.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探索[J].中州学刊(5):30-33.

喻新安.2010.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9):72-79.

喻新安.2011.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44-50.

张来友.1998.中原经济区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3):73-77.

张占仓.2010.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5.

(编辑:夏 冬;校对:段文娟)

作者:许广月

上一篇:油画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天文历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