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路

2024-05-02

国家出路(精选五篇)

国家出路 篇1

关键词:第三世界,困境,出路

“第三世界”是指分布于亚非拉广大地区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国家群体。世纪之初, 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遭受了困境。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局势变迁, 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可以摆脱发展困境, 寻找到刺激经济社会发展的出路,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三世界面临的困境:

一、政局不稳定

政治局势不稳定问题是大量第三世界国家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无论是非洲、拉美还是南亚等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统统深受政治局势的影响。造成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原因众多。种族纠纷, 边界冲突以及军人频繁政变等等。造成政局不稳定的诸多因素可以划分为历史的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历史的讲, 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纷纷取得了民族独立, 但应该看到所建立的政权的脆弱性。第三世界长期处于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技术得不到或者只是畸形的发展。西方的殖民活动客观上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 但未能在第三世界得到健康发展。当第三世界国家通过独立运动获得了现代性的政治形式时, 其所处于的政治基础却是前现代的。这种前现代性集中的表现就是部族或者种族才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真正的政治核心。每个部族均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和图腾以及特殊利益。并且在殖民时期的影响下各个部族之间结下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冲突原因。本来就不统一的低国家建构在处于积怨之中部族认同之下更加脆弱。一旦国家内部某些大的部族为了自身利益挑起争端就会极大的影响国家内部的局势。人种歧视与部族争端掺杂在一起。部族是原始性的人类组织, 而人种或者民族却是现代性的。造成人种之间的冲突和纠纷原因集历史和现代性于一身。历史中, 西方列强通过殖民过程分割了逐个大陆, 人为的造成了相同的人类民族分割于不同的殖民地, 而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独立的国家基本都依据殖民地的领土范围。这样造成了同一民族被分割在了不同的国家以及一个国家拥有不同的民族。而在现代性的民族主义思潮下, 各个民族都想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这就造成了民族独立引起的国家分裂。边界的冲突伴随着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激化。实际的国家边界是殖民时期留下的烙印, 而多数民族和国家都希望依据种族聚集地区的版图划分国家之间的边界, 这就引起了不同临近国家之间的矛盾和麽擦。各个国家之间为了维持或者变革版图而大打出手甚至出现穷国打恶战的极端情况, 与部族问题相掺杂极大的影响了各个国家国内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都是造成政局不稳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技术落后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第三世界的普遍现象。经济技术的落后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历史上讲, 第三世界国家本来就是科技革命过程中落伍于西方的国家, 并且在西方的殖民化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虽然客观上殖民过程给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现代化的气息, 但殖民者只希望第三世界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而无意于推进该地区的经济技术社会的发展。因此, 该地区国家普遍以农业为主, 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结构畸形, 产品单一等现象。在殖民时期依仗殖民宗主国经济扶持尚可生存。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政治独立后面对棘手问题就是经济独立问题。由于在殖民时期与宗主国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 当独立国家获得独立并争取独立在国际市场生存时, 却发现自身仍然无法摆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经济增长依赖宗主国市场支持。经济技术的落后造成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部分工业品极度依赖进口, 生存压力增大。

三、外债问题显著

外债问题是第三世界国家面对的另一个极为严肃的危机。资料显示, 多数的第三世界国家均有不同情况的外部债务问题, 其集中地区就是非洲和拉美。上世纪末的拉美债务危机就是这种问题的棘手表现形式。外债问题的来源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发展经济, 采取改革措施时, 由于处理手段失衡造成大量经济赤字而对外举借外债。外部资金的输入暂时的缓和了经济发展的困境, 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并且为国家发展留下了隐患。伴随着这些国家经济改革的失败, 自身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造血功能, 经济社会发展没有步入良性的快步发展渠道, 自身经济恶化, 令自身没有能力获得极其有效的经济成果, 还债能力也大打折扣。债务问题其实是一个发展问题, 只有第三世界国家实现了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 偿债能力才会产生, 债务问题才会解决。

四、国际经济援助和资金短缺

在冷战时代, 第三世界国家是处于两极两大阵营之间, 是广阔的中间地带, 是美苏两霸争取的对象。美苏两极为了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扩展自身的国际影响, 从而在争霸的过程中为自身赢得更加有利的政治筹码, 积极扩展对第三世界的控制和影响。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对外援助。美苏两个政治军事集团通过经济军事援助控制第三世界国家内政外交, 使其政治局势倾向自身。虽然这种援助以牺牲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家独立和主权为条件, 但客观上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一定数目的资金技术支持, 有助于该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 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繁荣。但冷战结束后, 冷战的一极苏联不复存在, 其主要继任者俄罗斯由于实力大打折扣不及成为新的超级大国, 在全球事务以及第三世界事务中全面收缩。冷战的另一极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图谋完成其全球霸权是其主要战略意图。但由于争霸不再存在, 第三世界事务在霸权国的任务清单上显示的不再那么靠前。除了一些关乎美国核心关键利益的区域 (如中东) , 美国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控制也处于收缩状态。这种战略的收缩虽然令第三世界国家摆脱了外部对自身的干预, 但也丧失了大量经济技术援助, 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外部环境反而出现劣势。除了经济援助, 外国的直接投资数额也在减少。资料显示, 国际金融走向趋向于在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经济援助的减少, 资金上的回流使本来就不景气的第三世界经济面临考验。

第三世界的出路:

世纪之初, 第三世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来自国际的也有来自国内的。要求得第三世界的发展需要逐个应对这些挑战。第三世界问题的关键是“发展”问题, 只要获得发展, 第三世界所有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也只有通过发展, 第三世界才会获得新的希望。

首先, 要力争国内局势的稳定。稳定是一切问题的前提, 只有获得稳定的政治局势才会为国内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由于造成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是部落认同情节的存在, 所以促进部族之间的政治磨合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寻找部族之间的利益共同点, 很显然这种共同点是存在的。没有一个民族希望自身永远处于分裂和贫穷的泥潭之中, 所有的社会都想获得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统一的国家是所有阶层的长远愿望和根本利益切入点。因此, 只要第三世界内部的各个种族将自身意识提高到这样的层次, 从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发展出发, 考虑问题, 就会化解种族之间的隔阂, 为国家的真正统一和稳定铺平道路。谋求政治稳定和国家的真正统一就无法回避政治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由于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的任务, 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调动一切力量为社会发展服务, 所以建立一个威权政府比较适合这些国家和地区。当然这种威权政府不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军人统治, 而应由精通经济发展的文官组成, 军队应该成为扶持文官政府的强有力的工具。当然在全球化背景下, 发达国家积极向第三世界推广民主政治和自由化意识形态, 但在目前的第三世界的国情不适合走民主化的政治形式。鉴于这些国家部族认同情节的存在, 为了降低政治稳定的难度, 新的有力的集权政府应当基建于联邦制的政治实现形式。

其次, 要在巩固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经济技术的革新。经济技术问题是摆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面前的核心问题, 其面临的多数挑战都将由经济技术的进步而得到迎刃而解。当然, 在经济技术进步问题上, 第三世界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难题。内部因素为经济基础设施薄弱, 结构失衡, 技术落后, 产品单一缺乏竞争活力等等, 外部有国际资金短缺, 技术封锁, 经济援助附加条件苛刻等。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的援助和投资并非是要为自身培育新的竞争对手, 而是希望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 企图操控其经济政治命脉, 促使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自身。发达国家所对第三世界进行的投资所涉及的产业多为在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竞争中淘汰下来的行业, 其目的在于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令一些夕阳产业可以获得新的发展, 为自身谋得福利。首先, 要保持适度的对外开放。第三世界国家自身技术、管理经验等落后, 资金短缺, 国内市场狭小, 无力自身支撑现代化进程。其应该在正视国际国内环境的情况下, 努力与国际交流, 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 增强自身竞争力, 获得发展。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国际社会转移的经济项目, 技术等多是发达国家淘汰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发展中国家接受并建设相关产业, 是否会加深依附于发达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 没有经历工业化进程。当然如果其可以通过跨越式发展直接自自身的农业经济跨越到知识经济时代固然好。但, 显然在国际国内缺乏这种跨越的客观条件 (国内没有知识经济基础, 国外不会转移) 。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有选择的接受国际社会的换代的经济技术项目投资。第三世界国家不可能跨越工业化阶段。他们应当在全球化冲击中, 借助全球分工的时机大胆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 令自身的经济技术水平上一个台阶, 为经济的真正腾飞积累一个基础和条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完成工业化后, 就可以依仗自身新的层次的经济技术基础, 向发达国家控制的知识经济进发, 从而在全球化格局中谋取一定有利地位。其次, 在保持开放同时, 要大力扶持本土产业, 自力更生。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资源人口等方面拥有一定优势。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当积极运用这些优势, 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产业部门才是国民经济的真正支撑。自身产业的良好发展也是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的良好方式。经济技术的进步也是解决外债问题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结语:

国家出路 篇2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行为不仅表现在反侵略、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中国出路的艰辛探索上。五四运动爆发前,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这是一次反对政府腐朽统治与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内容:颁布了表达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失败原因: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意义:1.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有利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起步,使人们打开了眼界3.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也改变了社会风气。失败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1-

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但洋务运动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做“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戊戌变法。这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阶级束缚的一次改良维新内容: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百日维新,但以失败告终。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尽管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真诚地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剥削、奴隶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建立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帝国,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维新作为中华民族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注: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

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农民有退路,国家才有出路 篇3

这种说法存在严重的误区。

当前中国城乡关系可以说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而来。城乡二元结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从农村汲取用于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而采用的城乡相对分割的制度安排。城乡二元结构对中国快速完成工业化,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短期内将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建成工业国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存在若干弊病。改革开放以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购买商品房成为城市居民。当前国家正在为农民自由进城提供越来越多的保障领域,进城农民开始获得与城市人口越来越接近的各项权利。

另一方面,则是过去城乡二元结构中加诸城市人口的各种保障,尤其是就业安置和住房保障,越来越交由市场,或者说,国家渐渐退出对城市人口的各种特权保障,而交由市场来解决。在进城农民开始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权利的同时,城市市民权利的含金量也在急剧下降。

也因如此,进城农民能否在城市体面安居,主要来自他们能否通过市场获得稳定就业和较高收入,而不可能来自国家为他们提供的保障。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和中国经济结构所处国际位置,中国城市不可能为所有进城农民提供在城市体面安居的就业条件,也不可能为大多数人提供高水平保障。农民进城,绝大多数农民家庭都只是年轻子女进城,年老父母和年幼子女留守农村,或年轻时进城,年老返乡。其中原因,是大部分进城农民無法在城市中体面地获得完成家庭再生产的经济收入。

当然不只中国如此,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此特征。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进城农民无法体面在城市安居,又回不去农村,他们在城市中的聚点,就形成了规模巨大、条件极差的城市贫民窟。除中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规模巨大的城市贫民窟,其中原因非制度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即经济发展阶段使然。

中国的好处是,进城农民若无法在城市获得较高收入,可以让父母、子女留守农村,自己年老在城市就业困难时也能返回农村。中国城市规模巨大,经济发展极快,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民通过个人努力,加上运气,可以将留守农村的父母、子女接到城市生活,顺利完成城市化;其余大多数无法在城市体面安居,又不愿沦落到城市贫民窟中的,则可以选择返回农村。他们可以选择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既有自己的宽敞住房,又有乡里乡亲的熟人社会,还有可以获得收入、就业和劳动意义的土地,以及农村的自给自足经济,干净的环境,久违的田园风光。

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又可以自由返乡,这样一种自由进退的机制,缓解了城市内部的压力与冲突,使城市可以保持社会秩序与政治稳定,也使得中国具有极强的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和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不稳定情况的能力。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

农民之所以能自由返乡,正是因为过去限制农民进城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已发生了创造性的改变,变成了不再限制农民自由进城,却限制资本自由下乡的结构,也就是说,过去对农民剥削性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变成了保护农民的结构。农民之所以在进城失败后可以自由返乡,是因为他们在农村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因此,这些成了他们的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是他们的生存底线。

现在政策上提倡城乡一体化,有人理解为资本可以自由下乡;又有人认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是农民的财产,也是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关键,应当可以抵押、担保;甚至有人认为可以交易,从而让农民获得变现的经济收入。按这些理解,让农民通过变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来获得他们进城体面安居的第一桶金,这对农民是有好处的。而允许资本自由下乡,通过市场交易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住房交易到资本手中,由资本来经营土地、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又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经济作用。交易发生了,说明交易双方都认为对自己有利,因此就会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但是,资本自由下乡,到农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民住房,最多不过是让过剩的城市资本获得保值增值手段,以及让城市市民到农村买房多一个休闲去处,代价却是使得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的农民,即使进城失败也不再可能返乡,失去了人生退路。其中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是农民的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这些可以进行自由交易吗?

当前城市有巨量过剩资本,一旦可以自由下乡,获得第一桶金的农民奔向城市,他们中运气好的人固然可以体面地在城市安居,而失败的却再无退路,很有可能落入到没有希望的城市贫民窟中。这么多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没有退路的贫民窟人员,很快会让社会秩序无法维持,任何一次经济周期都足以变成政治危机。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从维护农民基本权利的角度还是从保持社会稳定的角度,都断不可让城乡一体化变成资本自由下乡。要防止资本去侵占农民的最后生存底线。因为农民有退路,国家才有出路。

国家出路 篇4

一、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困境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自由, 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都可以互相整合发展, 逐渐形成现代经济的一大特点。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背景下, 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 发展中国家概念论述

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又被称为第三世界国家, 包括亚洲、非洲、拉美等部分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域。此外, 第三世界国家属于国际性的政治概念, 发展中国家属于经济型概念。现阶段, 国家主要被划分为三大类型, 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

从根本上来讲, 发展中国家属于全球资本主义机制的一大中坚力量。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形势发展中逐渐边缘化。因此, 发展中国家必须寻求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道路, 创造经济全球化的共赢局面。

(二) 西方发达国家沿用旧的体制框架, 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冷战胜利”的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得以飞速发展。为巩固自身的经济权益, 西方发达国家选择沿用之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 试图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控制, 进而达到控制全世界的目的。当前, 新旧世界经济格局之间存在的矛盾, 已经逐渐转化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惯例、规则、体系, 甚至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等, 都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全方位发展, 侵犯了其主权。

(三) 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实力差距, 无法完善保护自身主权

相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 不难发现, 呈现出向西方发达国家“一边倒”的趋势。通过大量调查发现, 早在1999年的世界经济舞台中, 西方七大发达国家的GDP已经在全球占据67.75%的比重, 其贸易交易额也占据全球贸易总额的二分之一。而在全球经济中, 将近180个发展中国家的GDP总额以及贸易额在全球占据的比重微乎其微。

在世界政治舞台中, 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诸多方面的利益冲突, 比如美日贸易交易的不平等现象、美欧农产品之间存在的矛盾等;尽管存在诸多冲突, 但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内部合作本质依然不会发生改变。虽然冷战过后, 西方国家内部存在的矛盾依然存在, 并不断出现新的分歧, 但是由于其“欧美战略思想”理念相同、利益观念相同, 其矛盾可以得到缓和调整。与此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的内部经济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价值观念以及政治价值观念基本一致, 所以在面临矛盾冲突时, 解决水平与速度都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不止单一的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实力差距, 而且在内部经济、政治等方面也存在严重分歧。在经济方面, 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贫富差距的现象;例如拉美发展中国家的亿万富翁数量呈现日趋增长的局面, 但是其贫困人口却不断增加, 甚至在2002年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爆发过程中, 发现国内存在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此外, 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也较为明显, 例如东亚新兴发展中国家注重工业化发展, 巴西、印度等国家的区域性经济也得到巩固加强, 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呈现逐年递减的局面, 发展速度较快;反观部分发展中国家, 正经历着“边缘化”的挣扎, 主要表现在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过于缓慢化。

(四) 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带来的不利因素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贫富分化现象过于严峻, 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中的主权遭到破坏。

首先, 发展中国家自身的主权整体性遭到破坏。因为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存在的贫富分化现象过于严峻, 所以导致不同国家针对国际事务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态度。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中坚力量逐渐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 其内部中坚力量逐渐薄弱化。比如在面对英美对伊拉克开展武力战争中, 部分发展中国家对这一问题持有赞同的态度, 从这一方面不难发现, 发展中国家内部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 对自身主权的整体性无法进行完善的保护。

其次, 由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 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遭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平等对待。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 部分“边缘化”的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实力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 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程度过高, 导致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负债程度也越来越高, 其负债总额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局面。这一经济现象导致发展中国家从各个方面都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 从而导致在面对某些重大国际问题时, 部分发展中国家只有无条件顺应西方发达国家的意志, 失去了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如部分穷困的拉美、非洲国家的负债总额过高, 所以否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并且和台湾始终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 完全失去了自身的国家主权。另一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会借助于自身各方面的优势, 诱导部分发展中国家放弃自身立场, 企图实现霸权政策。

最后, 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自主意志遭到破坏。部分经济发展过于缓慢的发展中国家盲目的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 没有结合实际国情进行切实改革。例如, 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民主思想与自由经济政策, 并不适合当前“边缘化”的发展中国家, 所以在引进这些制度之后, 直接导致其经济、政治、文化理念等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拖慢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脚步, 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国内出现经济危机、政治局面动荡的局面, 并进一步使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独立自主意志遭受打击, 丧失维护主权的自信, 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薄弱化的局面持续呈现。

(五) 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影响

在始终动荡不安的战争局面下, 国家安全的主要目标在于传统安全性;严格意义上来讲, 非传统安全因素并不占据主导因素, 其原因在于其产生时间以及对国家安全战略方面的影响较短、弱。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扑面而来。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家主权造成的影响程度已经逐渐高于传统安全因素, 其破坏威力甚至远远超出传统安全因素的破坏程度。例如:“9·11”恐怖事件的爆发严重摧毁了美国的国土安全思维, 从而国土安全部得以成立;而2001年爆发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则直接导致富裕的南美国家几近破产。所以不难发现, 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破坏威力, 进而可以想象发展中国家对其的承受能力近乎薄弱。

通常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是非传统安全事件的爆发地, 其国土安全以及国家主权直接遭到破坏。如阿富汗是恐怖主义的集中地, 所以受到威胁的不仅西方发达国家, 包括非洲、东南亚、中东等也遭到空前破坏;并且东南亚与拉美发展中国家更是经济危机的爆发源地。与此同时, 发展中国家也是毒品的集中发源地。

1.发展中国家的国土安全以及国家主权所面临的威胁更加全面, 难以抵抗, 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保障过低, 各方面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导致其主权过于脆弱。如2003年间爆发的“SARS”病毒, 使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体系、媒体宣传力度、政府控制水平等各个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2.发展中国家经常会因为一些非安全领域事件遭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复刁难, 导致自身的国家利益与主权面临威胁。例如:英美国家在对伊拉克动用武力这一方面, 就利用经济、政治等因素对临近国家加以干扰。

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出路探究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结合自身国情, 全面应对不同的风险挑战, 对国家主权以及国家利益进行最大化维护。发展中国家需要结合实际,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构建积极、全面的主权观。

(一) 构建发展主权观

欧洲是传统主权观的始源地, 从而逐渐延伸到全球。资本主义国家主权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就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扩张, 要求做到内部维护主权的绝对性、外界对其他国家主权构建威胁。二战后的发展中国家以传统国家主权观为根本, 丰富了主权内涵, 即“经济主权”, 以满足独立自主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同时其内容也逐渐倾向于经济主权。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脚步中, 科技所引发的的革命最为迅猛, 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 导致全球问题日趋严重化。民族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加深, 国家经济政治化、国家政治经济化的走向愈加明朗。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国家主权观, 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 要求发展中国家坚持自身的主权观, 结合经济全球化特征适当调整自身的传统主权观。

(二) 辩证的认识主权观

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强调绝对性和排它性。这一主权观削弱了国家之间的联系, 只适用于跨国界问题不严重的局面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这一传统主权观已经无法满足跨国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 要求国家方面及时更新思想观念, 辩证的认识主权观, 化绝对为辩证。

1. 可以将国家主权理解为绝对性与不可分割性。

可以分为三大层面, 即国家自身的意志, 在外交方面可以根据自身意志独立选择;国际法赋予国家相应的主权自由, 既是承认国家主权的合法性, 又对其范围进行了相对的控制, 如国际组织中的相关条约章程, 尽管成员国家具备相对自由的行使主权, 但是其主权也受到部分条约的限制;为维护国家自身的经济独立性, 推动经济发展, 制定相应物质需求, 决定国家的政治、经济意志, 对其实际制度的制定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三大层面拥有绝对的不可侵犯权,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对其的维护力度, 一旦出现分割、限制局面, 则国家主权则会失去独立自主性。因此, 要求发展中国家需要树立相应的绝对主权观念, 即以享有独立主权为基础, 保证主权与国家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使经济与政治都可以获得独立自主性, 削弱对发达国家产生的各方面依赖;保证国家主权对内与对外的不可分割性;明白任何国家主权的平等性, 不可以臣服于霸权政策, 保证国家主权的完整性。

2. 国家主权具备相对性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是可以对部分主权进行相应过渡、限制的, 在有效领域内, 实行国际立法, 从而进行相应的独立主权维护活动。在经济全球化活动中, 发展中国家在参加相关国际组织活动时, 其国家主权都会受到不同层面的限制, 属于自愿性的主权限制分割。

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认识国家主权的演变特征, 不断巩固自身的国际地位, 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无论在世界舞台中遭遇多少的限制, 都要保证国家主权的独立自主性, 为立法、执法的权威性提供保障;做到与时俱进, 辩证的认知主权观。

(三) 坚持平等主权观念

二战后,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明确了自卫管辖权、平等权、独立自主权, 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后, 维护国家主权的脚步。但是, 由于西方国家依然沿用旧的国际秩序体制, 不断干涉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使其经济、政治、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利用自身压倒性的经济优势, 企图实行霸权政策, 破坏破坏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完整性。

发展中国家需要打破传统的国家主权观, 接受并制定国际方面的合理公约, 遵守相应规则, 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主权。此外, 发展中国家需要坚持主权共享的自愿性与平等性, 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利用后发性优势迎接全新的挑战, 结合自身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制度;做到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相互尊重主权独立, 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霸权政策, 坚持平等自愿原则。

三、总结

国家出路 篇5

“棱镜计划”直接暴露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缺陷, 但信息入侵其实表面的现象, 背后隐藏的是我国在科技创新的软实力不足, 对于美国的网络产品和技术服务依赖过于严重, 以致整个互联网产品与服务都由美国所把控, 这就产生了美国得以利用电信设备和网络服务器实施入侵系统和窃取信息的“棱镜计划”。

基于这个背景, 笔者对于如何根本的消除这个技术发展中的安全危机进行思考, 在此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张。“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 尤其在加入《TRIPS协议》之后, 在国际贸易中屡屡遭受实质的知识产权壁垒后, 国家为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而首次提出, 但由“棱镜计划”看来, 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还承载着国家安全的重担。所以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中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讨论, 考量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 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方向。

1 自主知识产权引论

1.1 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涵

“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独有的一个词汇, 严格意义来讲尚不完全是法律范畴中的概念, 而带有一定的政治化色彩。之所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的提出, 正是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积极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抢占先机, 而相对的我国知识产权质量不高, 难以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独立自主、自成体系, 造成从国际贸易受制于人到国家安全存有隐患的状态。

自主知识产权一般是指在一国疆域范围内, 由本国的公民、企业法人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 对其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 (如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产品等) 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涵丰富, 核心就在于主权的单一性及主体对主权的依附性上。

自主知识产权是传统知识产权的延伸, 是时代发展与法律完善中新的着力点, 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同时, 更应该重点关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各类知识产品的保护。

1.2 自主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从宏观来看, 自主知识产权从属于知识产权, 是由知识产权体系中延伸的分支系统, 依据“是否具有自主性质”而对知识产权进行的划分。

从中观来看, 知识产权指重在强调法定主体对其创造出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及物质财产权, 而自主知识产权则侧重于凸显权利归属对特定权利主体的依附性上, 即以本土化运作为前提的自主创新、完全拥有的知识产权。

从微观来看, 知识产权与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一般的权利形态和特殊的权利形态, 在权利的发展中存在竞争对抗性。知识产权在当代发展中, 知识地位呈现两极分化。西方国家为最大化自身利益, 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全球控制权以及知识产权法的不完善, 通过法律规则形式确认超出正当性界限的知识产权, 即“知识霸权”这一异化结果。自主知识产权正是应对这一现象而被提出。自主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在国家主权领域内的延伸, 是抵制知识霸权、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必由之路。

2 自主知识产权的必要性:基于知识产权利益分析

“知识产权制度在人类的法律进化史上得以产生并发展, 就在于其确认了涉及知识产品保护的各种利益, 并予以合理分配。” (1) 知识产权涉及的利益, 主要是围绕发明者、作者等知识产品创造者的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而产生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关系是知识产权法规范的基础。

2.1 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分析与平衡思想

在国内层面来讲, 这种利益主要涉及知识产权人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各个利益主体追求的价值目标不一样, 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存在多样性, 但是“也具有一致性或类同性, 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能够与其他人的利益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形成利益追求上的趋同性。” (2) 知识产权法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以专有使用权, 排除他人擅自使用, 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可以凭借这种垄断地位收回自己为进行智力活动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投资, 这种制度设计激励着知识产品的创作活动, 为后续创新提供保障。而这种“专有使用权”的垄断机制可以将知识产品尽早向社会公开, 保障公众正当地接近原创者的知识产品的利益,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障知识产权人的个人利益, 竞争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同类知识产品, 与知识产品所有人展开竞争, 这使得知识产品所有人很难从其智力活动中收回投资, 更谈不上收益, 极大地挫伤了知识产品所有人进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创新行为将停滞不前, 社会接近知识产品的公共利益也无从谈起, 从这一角度来讲, 知识产权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存在着趋同性。

当然, 各种利益之间存在利益差别而产生冲突的状况。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社会对知识产品的合理需求是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一对主要矛盾。“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的主要目标当然是合理确定知识信息的首创者或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实现信息的私人占有与公众的信息利用权之间的协调, 即平衡个人私权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3) 知识产权法通过授予智力创造者和其合法受让者的专有权利, 激励其从事智力创造和知识扩散活动, 同时也通过权利限制、保护期限等一系列法律机制, 确保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理需求, 在总体上实现了知识产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知识产权的平衡机制正是这样一种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两种矛盾的取舍和分配, 使之达到一个恰当和适度的理想状态。

2.2 国际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分析与平衡思想

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 知识产品的国际流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在知识产品自然传播的情况下, 知识产权人只能在本国保障自身的利益, 而将无法保护其知识产品在被流动和传播国的利益。这一矛盾的解决应生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制度。

在不考虑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环境下, 如上文所描述, 每一国家会根基自己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 并力图在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而放置于国家保护的坐标系下, 这个平衡点的坐标则对于每个国家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国家所希望的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程度取决于其在全球经济、技术领域中的地位以及社会的考虑。发达国家希望知识产权得到强保护, 以更多的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拓和占领市场, 发展中国家则并不乐意看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达到如此高程度, 以防世界贸易中产生知识产权壁垒的问题。所以在国际层面的角度上, 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也存在着利益的平衡问题。

简而言之, 国际知识产权就是国内知识产权的国际协调的结果。

知识产权的国际协调, 本质特征在于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趋同化。国际社会通过条约以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实现规范与程序规范的形式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在国际化中相互融合与借鉴。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使得国际法有条件的介入知识产权这种私人财产权, 保障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实现平衡。所以, “知识产权国际法治应是在激励创新、鼓励传播以及协调私人与社会公众、民族国家间乃至区域间利益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好与协调状态。” (4)

至于这种协调状态在实际中是否能够达到则是进一步需要考量的问题。《TRIPS协定》作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规则, 自推出以来所引发的争议一直存在。但是从整体而言, “《TRIPS协定》所确立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 虽然赋予了权利人广泛的垄断权利, 但同时又在理念和制度上将此种垄断设置成一种有选择的垄断、有期限的垄断和有例外的垄断, 使激励创造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同时得到了体现。虽然还存在一些弊端, 但并没有超然于知识产权法的根本理念之外, 仍然是以‘利益平衡’理念为指导的较为公正的制度。” (5) 但是也不得否认的是, 以《TRIPS协定》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体系下, 国家间在客观状态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暂时的利益失衡问题。这种失衡, 尤其是知识产权的强保护在发展中国家的失衡, 导致一些发达国家得以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壁垒获取不合理的利益甚至是不合法的利益。

“棱镜计划”事件正是美国将知识产权作为国际竞争利器获取不合法利益的极端表现之一。美国政府于2012年发布的《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 从经济、就业和贸易等多方面分析了知识产权的重大影响, 报告反复重申美国将继续加强本土和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 推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框架的坚定立场。

美国利用“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等组织, 长期把持着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的空间分配、顶级域名和根服务器管理等重要权力, 全世界的网络都在为美国支付带宽费用。全球13个互联网跟服务器中10个在美国, 全球大多数网上信息都发自或者经过美国, 这为它入侵他国网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是互联网本身, 围绕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产业中, 美国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如今世界上的网络巨头诸如微软、苹果等也几乎都是美国企业, 世界各国对于美国互联网产品和服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 这极易产生利用美国制造的电信设备入侵系统和窃取信息的隐患。

斯诺登爆出的“棱镜计划”中, 美国正是通过直接接触位于美国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的用户数据, 侦查用户行为。这实质正是美国利用知识产权的国际强保护, 强化自身科技的垄断力量, 制约竞争对手, 将多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构成封锁, 基于自身科技实力的控制力, 进而对别国的安全产生威胁。

2.3 自主知识产权的必要性

由上文中的利益分析得知, 站在全球的视角, 以人类的整体利益而言,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是一个相对公平、相对合理、以利益相对平衡为理念的制度设计。当我们转换到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又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利益失衡的一面, 借此发达国攫取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利益, 而相应的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甚至安全危机, 这是美国“棱镜计划”这一利用自身全球领域控制的端服务器获取信息的行为出现的深层原因。

综上, 制度本身的设计并不存在合法性的危机的情况下, 我们不宜再过多的指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 发展中国家只能而且必由的从自身出发寻求出路。在这种现实情况下, 提出“科技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一主张是十分有必要的。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改变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困境的必然选择。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表明,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技术上依附于人的国家, 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落后、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自主开发的技术, 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据资料显示, 我国至今还没有通过合资掌握先进技术、取得知识产权的事例。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抵御信息入侵、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在涉及到核心安全的技术方面能够早日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在重要的部门尽快实现完全国产化, 这是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安全保障的紧迫要求。在核心部门采用国产产品在欧美国家也是惯例。

另外,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突破国家粗放型经济结构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不在本文论述范畴内而不再赘述。

3 技术创新中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实现途径

将视角再放回斯诺登事件中来, 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信息安全的背后隐藏的危机是知识产权强国凭借其资源优势利用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侵害弱国。借由这个问题笔者在上文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张。至于技术创新中自主知识产权如何实现, 笔者在此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3.1 我国技术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的现状探析

我国知识产权的申请总量逐年增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公布数据显示, 我国发明专利受理量连续第三年全球居首, 在实际上我国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是我们仍感到我国的创新能力不足, 数据结论也证明这一点:我国专利质量不高, 申请集中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 高新科技类申请量非常少, 涨速缓慢, 所占比例甚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对国家乃至世界创新的贡献较小。

关于这个现状的原因很复杂, 涉及历史原因、教育体制、国民意识等等, 在此主要讨论我国知识产权环境相关原因。

首先, 整个知识产权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不足。国民拥有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也没有突破到战略性高度, 这是造成我国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可观, 但质量不足的尴尬局面的直接原因。

其次,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于知识产权人的保护尚不完善。我国现存在着知识产权立法粗略、司法没有形成跟进时代的知识产权审判制度, 行政保护的救济机制并不健全、组织机构也不稳定等问题, 这是造成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能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再次, 在知识产权质量不高的情况下, 我国的知识产品浪费也极其严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没有充分的发挥知识产权的功能, 许多创新成果没有取得知识产权保护, 许多创新成果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后又放弃保护, 而且有大量的知识产权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层面, 没有投入市场实施。这又涉及到知识产权与市场贸易的结合能力的问题。

3.2 技术创新中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的要求与愿景

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的最低要求是实现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以美国的思科企业为例, 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 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要害部门的网络建设, 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基础建设。而我国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份额也被微软、谷歌、苹果所把持, 这些都让我国的互联网显得脆弱甚至不堪一击, 美国得以存在渠道监控中国。所以, 在涉及到核心安全的技术方面能够早日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是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只有由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核心部门的完全国产化, 自主知识产权才算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现象, 才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技术创新中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的最终要求是我国在技术上自主独立、不再依附于人, 在世界贸易中拥有完全的竞争力, 消除类似上文所引的“温州打火机事件”所造成的知识产权壁垒现象。这也是我国发展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希冀的愿景。

3.3 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方式

在我国技术不到位、而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又在先的情况下, 如何发展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 实现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了解到并总结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方式:

3.3.1 通过自主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途径, 通过自主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包括通过原始性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通过重大改进性创新获得的较少受到现有知识产权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通过将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且不受或较少受到现有知识产权影响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三种。

3.3.2 通过委托外国研究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委托外国机构进行研究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全套委托研究开发和部分核心技术委托研究开发两种。

3.3.3 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许可也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发展过程中, 通过许可方式引进外国知识产权必不可少, 这种方式可以较快获得知识产权, 风险也较小, 在技术差距较大时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3.3.4 通过兼并收购方式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在全球化浪潮中, 跨国并购发展迅速, 兼并收购必然包括对知识产权的兼并和收购, 在西方国家技术管制的情况下, 单纯通过许可方式可能无法获得某些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但是兼并收购并不被禁止, 利用兼并收购活动占有外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可以较快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3.3.5 通过交叉许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交叉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一种许可方式, 将相互关联的在先或在后知识产权许可对方无偿使用, 可以获得在一定区域的他人的知识产权, 从而变成自主知识产权。

3.4 适合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模式

在以上的6种自主知识产权获取方式中, 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为解决中国技术不到位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在先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通过知识产权许可的方式固然可以获取知识产权, 但是并不适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况, 只能适用于必须引进的知识产权的“应急方案”。首先, 获得许可需以付出高昂的费用为代价, 对于国际贸易来讲, 并不是解决中国现有贸易壁垒等问题的良好方案之一;其次, 对于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国外会有严格的管制, 以获得许可的方式获得知识产权不太现实;最后, 以知识产权许可形式获取知识产权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没有帮助, 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

通过兼收并购方式与交叉许可的方式获取知识产权确实可以迅速获得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只是这两种方式只能作为个例以获取知识产权的方式, 但不能普遍适用。对于兼收并购方式, 以我国的经济水平, 兼收并购获取知识产权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对于交叉许可方式, 建立在我国须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产品, 且与国外的技术创新有所关联的基础上, 通过双方合作、交叉许可的方式互相拥有知识产权才能实现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委托国外获取知识产权是笔者较为认可的解决类似“棱镜计划”这种安全危机的方案。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下, 委托国外机构开发是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想以通过全套的委托国外机构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是比较困难的, 可以选择将技术拆分, 分别委托不同的外国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开发, 这不但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也能避开外国的技术管制, 同时又能较快提高自己的集成水平, 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上文集中自主知识产权获取方式实质都是一种维护我国的安全与利益的战术, 归根结底, 还是必须要通过自主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在自主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种分类中, 自主原始创新是需要大力倡导而且需要给予时间来慢慢提升;改进型创兴如果与现有技术的技术进步比较, 技术进步很大, 也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将现有多项技术的技术特征进行综合集成, 如果所集成的技术特征只是每一项必要现有技术的部分特征, 或者一部分不具有较强垄断势力知识产权技术的全部技术特征, 集成创新可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所以上文所提到的通过委托国外获取知识产权仍需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基础, 通过自己开发一部分技术, 委托外国机构开发一部分技术并进行集成创新。

摘要:“棱镜计划”暴露了技术发展中的安全危机, 本文基于这个背景的思考, 主张“加强技术创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技术创新中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讨论, 考量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 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方向。

上一篇:预算:中小企业下一篇:医改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