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及抑郁情绪

2024-04-30

焦虑及抑郁情绪(精选十篇)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1

本研究针对大肠癌化学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之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的心理护理干预,探讨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心理护理工作具体、可行,促进患者达到生理和心理的良性交互作用,使心理护理真正服务于癌症患者。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普通外科2007年6-12月间,大肠癌化疗患者(化疗数次进行第二次及以上者),要求对所患疾病已知情,KPS评分70分及其以上,年龄40~65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癌症无转移及复发,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能合作完成问卷,无精神疾病,治疗费用均享受医疗保险。

1.2 研究设计

本实验为类实验性研究。随机抽取病房号,据此确定患者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量表测评,实验组在测评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第36天再进行量表测评。大肠癌化疗的患者在36d内接受2次化疗,第1~5天和第32~36天(即36d内完成2次化疗),2次治疗期间可以暂时离院,在化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量表填写于第1天和第36天。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癌症转移,病情加重;有4例患者未进行持续治疗,导致资料缺失。最终参与实验的患者共53例。

1.3 研究工具

1.3.1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由20个抑郁相关条目组成。用于反映有无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每个条目采用1,2,3,4分制,分别表示偶尔或无、有时、经常、总是。评分方法: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分数越高,反映抑郁程度越重。

1.3.2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由20个与焦虑症状有关的条目组成。用于反映有无焦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评分方法与SDS相同。

1.3.3 收集过程:

向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取得同意后,指导问卷填写,平均时间为20~35min。研究者尊重患者是否参与研究的选择,并保护其隐私。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评定时间范围,强调评定的时间范围为过去1周;评定结束时,应仔细检查一下自评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1项,也不要在相同1个项目里打2个勾。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大肠癌知识的宣教、饮食指导、化疗指导及常规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为主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均有心理医生协助,采取一对一干预,由2名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师完成。具体措施:(1)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本研究的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始终注意通过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治疗的基本步骤是[5]:首先患者对个人和事物的看法说出来,了解患者是如何感受、思想、领悟和行动的;护理人员不对患者的看法给予评价,而是引导患者从客观的角度自己进行评价,帮助其提高认知和应对能力,提供给患者一些应对策略,如乐观应对、尽量往好处想、努力保持正常的生活而不被问题所困扰、梦想一个美好的生活等。通过第1~5天交流沟通,发现患者的错误认知,第32~36天进行行为矫正,每天交流约30~40min。以心理治疗中的支持疗法贯穿始终,运用治疗性的语言,如鼓励、安慰、解释、指导、启发、支持和保证等方法帮助患者认识问题,矫正不良行为。(3)健康教育。运用自制的健康宣传册进行,详细介绍了有关饮食、疾病、治疗、认识误区等方面的知识。健康教育的具体过程分为三步骤(第1~5天进行):第一步:知。让患者知道大肠癌的一般知识,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如何合理饮食。良好的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大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对治疗的耐受力。以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基本框架,根据不同年龄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经济状况等指导和帮助患者摄取合理的饮食。第二步: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用丰富的知识去帮助患者,使患者产生信任感。第三步:行。指导患者,使患者把获得的知识付诸行动。(4)音乐疗法。询问患者平时是否喜欢音乐,喜欢何种音乐,根据患者的喜好,自由选择乐曲,但选曲范围控制在使精神放松、情绪和缓的曲目。每天进行化疗期间播放0.5~1h。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资料的一般状况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KPS评分分别进行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2.2 心理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心理护理之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表1) 。

注: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2.3 心理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评分差值进行t检验,见表2。两组在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

注:P<0.05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

3 讨论

由于癌症本身和癌症治疗的复杂性,仅用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是不够全面的,不能满足患者对整体医疗和护理的需要。发达国家将心理护理作为整体医疗的一部分,与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辅助增强传统方法的效果。大肠癌患者能否获得身心康复或其恢复进程顺利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可以竭尽护理手段,给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发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专业优势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3.1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由表2可知,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26.43±5.52)与(27.22±5.68),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6.77±9.27)与(37.38±9.1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经过心理护理的大肠癌患者其焦虑、抑郁得到明显缓解。曾莹等[6]对46例介入治疗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所得结果与本文相同。陶炯等[7]的研究中,经长达2个月的心理干预,同样焦虑、抑郁得到缓解。

3.2 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

心理护理实施依据美国现行步骤:心理护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准确的评估是心理护理的前提,主观、客观两种评估方法差异非常显著[8]。因此,运用科学正确的量表评估显得非常重要。我国临床心理护理现状中尤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较为常用。心理干预的类型大致分为:(1)健康教育项目。(2)社会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支持和通过交流分享经历。(3)应对技能训练,包括认知、认知-行为或行为方法来改变认知或行为。(4)心理治疗干预,包括各种的心理治疗和咨询。根据本地环境条件、患者接受程度等,本实验对大肠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心理护理,使其焦虑抑郁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说明此心理护理方法有效。实施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尤其是音乐疗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经济的手段,值得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2]Hu Yan.Symptoms,Psychological distress,social support,andquality of life of Chinese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gastroi-ntestianal cancer(J).J Tranum Stress,2004,17(2):149-156.

[3]聂均,刘淑俊,邱立军,等.癌痛及其对癌症患者生活治疗影响的调查(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5):432-434.

[4]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1):77-78.

[5]汪建新.当代西方认知-行为疗法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3):25-29.

[6]曾莹,胡超英.癌症患者心理障碍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9-620.

[7]陶炯,叶明志.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J).中山大学学报,2005,26(5):582-586.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2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297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中招考试前2周进行了抑郁、焦虑情绪调查,结果发现女生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不同学校对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无差异.结果提示,学生家长、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教育工作者对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中招考试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顺利参加中招考试.

作 者:李转清 何相好 马建东 郑晓龙 张兰兰 李军丽 作者单位:李转清,何相好,马建东,郑晓龙(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医保科,河南省,新乡市,453002)

张兰兰(新乡市第十二中学,河南省,新乡市,453000)

李军丽(河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河南省,新乡市453002)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3

【关键词】产科;产后抑郁焦虑;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51-01

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然而,若心理状态过分波动甚至出现了负面情绪,则为临床产科护理重点。由于很多产妇初次生产,各种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正常排解,因此十分容易出现产后精神障碍性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选取了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60例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资料,对负面情绪产生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展开讨论。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接收的60例产后抑郁产妇资料,年龄范围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28.5±2.2)岁;孕期范围为36-42周,平均孕期为(38.5±0.4)周;产妇文化程度自高中到本科不等,从事职业涉及轻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等各个范围。另外,所选产妇均未患有严重疾病。

1.2 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统计下列各个方面:对于孕产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定期参加孕检、家庭收入、家属关心度、分娩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在乎婴儿性别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产妇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注意在进行评价过程中,要由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正确指导,并嘱咐产妇按照自身情况如实填写。其中,分数<41为情绪正常,≥41分表明抑郁。

1.3 统计学方法 以Excel表格收集相关数据,并以Spa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当P<0.05时,所分析项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自评,所选60产妇中,共有42例单纯存在焦虑情绪、27例单纯存在抑郁情绪,9例既有焦虑情绪又有抑郁情绪。造成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有很多,如是否定期参加孕检、经济情况、家属关心度、分娩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在乎婴儿性别等。可以看出,上述因素与产妇焦虑抑郁程度之间关联性显著(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上,相当一部分孕产妇会在孕期及产期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种负面情绪的产生通常与自身性格、家庭环境(如亲属关注度、文化程度及思维方式)、对住院期环境满意度(如舒适度、护理工作质量)等密切相关。由于孕产妇情绪的产生会对胎儿(或婴儿)健康、自身恢复产生关键性影响,一旦其消极情绪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可能引发产后抑郁,导致精神类疾病[1];另一方面,抑郁状态下,产妇大脑皮质处于受抑制状态,其缩宫素分泌量显著降低,使得子宫收缩无力,造成泌乳量降低或产后出血症状。这就表明,当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时,要及时有效的提供科学护理,为其排除负面情绪。

一般地,对于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强对于产妇的产前宣教[2]。如今,伴随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孕产妇相关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很多于孕期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然而,很多产妇,尤其是初次生产的产妇,对于入院后待产及分娩知识尚且缺乏。因此,产前护理过程中,应由护理人员为其详细展开住院待产期间、分娩过程及产后修养的相关知识,以便于消除产妇恐慌情绪,更好与医护人员配合[3-5]。第二,提供充分的心理干预。住院待产期间,护理人员应有针对的为产妇提供心理护理,尤其是初产孕妇及高龄产妇。可以在平时为其播放轻缓的音乐,通过细致的沟通和耐心的聆听,消除其负面情绪[6]。同时,可以适当的与产妇家属展开交流,为其讲解产妇护理的正确方法。第三,完善日常护理。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空气畅通,以适当方法为产妇擦拭、清洁,保持产妇清洁与舒适。针对腹部手术的产妇,要密切关注其恢复情况,必要时提供抗生素,以有效预防感染,或在产妇疼痛感剧烈时适当给予并指导服用镇痛药物。

参考文献:

[1] 李敏,郭占春.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的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95-2996

[2] 杨春红,林亚梅.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47-248

[3]邱洁,郭华,韩萱,梁霞.孕期心理保健对单亲孕妇健康促进的效果观察与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970-4972

[4] 张粉梅.产后抑郁症28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6):250

[5] 乔敏.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10-2611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患有脑梗塞的患者174例, 其中男102例, 女72例, 利用临床分析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患者98例, B组患者76例。在A组脑梗塞患者中, 男60例, 女38例;最小年龄为38岁, 最大年龄为83岁, 平均年龄为 (52.5±14.2) 岁。在B组脑梗塞患者中, 男42例, 女34例;最小年龄为40岁, 最大年龄为86岁, 平均年龄为 (53.1±13.6) 岁。针对A组患者, 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药物+心理护理, 而B组患者则为常规+药物护理。对全部患者进行提问, 证明所有患者的神志均清醒, 并且回答问题的答案均正确。均为初次发病, 且在以往无精神上的疾病。

1.2 方法

利用SAS及SDS对患者在入院前及入院后的情绪反应进行有效评定。首先对所有住院患者在一周内进行首次测评, 当患者出院后, 利用同一张测定表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二次测评。在对患者进行测评的过程中, 应详细向患者讲解具体的测评方法及具体每一项的意义, 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积极配合[2]。

1.3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本组的研究过程中, 主要利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 利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利用t检验, 以P>0.05无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情况比较

全部脑梗塞患者在住院一周后, 出现焦虑情绪患者有90例, 占51.72%。在所有患者中, A组有52例, 占57.78%;B组有38例, 占42.22%。在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比较A、B组患者SAS评分情况, 无显著差异 (P>0.05) , 说明A、B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可比性。针对A组患者,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所有患者在出院时, 再次进行对比发现仍然存在明显差异 (P<0.01) 。且证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对患者在常规护理与药物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能有效将患者自身的焦虑水平进行降低, 详见表1。

2.2 抑郁情况比较

在所有患者, 住院一天后出现抑郁的共有84例, 其中, A组44例, 占52.38%, B组包括40例, 占47.62%。在对所有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前, 分析A、B组患者SDS评分情况无显著的差异 (P>0.05) , 证明两组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针对A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较为明显 (P<0.01) , 在患者出院后, 再次进行对比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证明医疗人员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实施心理护理, 可以将患者本身的抑郁水平有效降低, 详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社会上老年化的现象日益加重, 在医院临床中, 脑梗塞成为比较普遍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 一般脑梗塞患者的年龄较大, 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都发生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 且存在诸多的因素都导致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转变,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了诸多的心理问题。患者如果出现了脑梗塞情况, 会直接对其造成影响, 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况。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 需要认真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之后研究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对其进行关键的心理干预。此外, 还应广泛宣传脑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 能保证患者对脑血管类的相关疾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3]。对于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在其疾病恢复的时间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终获得的临床效果极其显著,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心态成功进行了缓解。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患有脑梗塞的患者174例, 利用SDS以及SAS对患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所有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后, 患者的两种情绪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与护理前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 (P<0.01) 。结论 充分研究脑梗塞患者的病情状况, 之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能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 对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梗塞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胡芝华, 段功香, 周元芳, 等.脑梗塞急性期实施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01) :169-172.

[2]沈利平, 徐桂红, 钟月桂, 等.脑梗塞患者抑郁状况相关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6 (10) :336-339.

如何缓解富家子女的抑郁焦虑情绪 篇5

寍艺的妈妈是公关公司的高阶主管,化妆品、保养品、时装等,样样不马虎。寍艺的年纪还没办法体会妈妈的工作环境,但看在眼里,逐渐潜移默化,买东西似乎渐渐成了寍艺纾解压力的方式。

物质的欲望容易满足,但金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也不少,既有人际问题与课业压力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也有日益紧张的亲子关系。寍艺在聊天时告诉表姐:“我真不知道我活着要干嘛?也许哪一天我不在了,讨厌我的人还会快乐点。”

表姐有点担心,传讯息给寍艺的妈妈,妈妈要带她去找心理医生。寍艺不肯,亲子关系由此陷入僵局。

医生支招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挫折和失败。从学爬行、走路开始,一次次的尝试、修正,配合生理成熟,才能让肌肉的力量与经验的累积达到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在心理层面上,孩子慢慢学习自主,获得自信,发挥毅力,体会到成就感,也是如此的过程。

富裕的生活环境以及无微不至的照顾,容易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失去该有的练习机会。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在物质层面也许不匮乏,但在心理层面上的抑郁、焦虑,也不鲜见。

父母经济无虞,不代表可以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孩子“需要”的,我们当然要尽量做到;但孩子“想要”的,就要看情况了。通过延宕满足,让孩子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靠着自身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都是锻炼孩子心志的好方法。面对适度的挫折,不但不会打倒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更坚强。

零用钱制度是实际可操作的方式之一。在当今社会,父母更应该及早让孩子接触跟金钱有关的知识。学前能够理解硬币、纸钞,学龄期透过付钱、找钱,练习简单的算术概念;成熟一点后学习记帐,了解简单理财工具(如活存、定存、基金、股票);再大一点教比价、讲价,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习成本、订价的概念。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从以上行为中,分辨“需要”与“想要”,“价值”与“价格”的差别。另外,大人的身教是基本功,如果我们常在孩子面前大肆购物,那要孩子节制大概不容易。

以寍艺的状况来说,家长可试着从下列方向改善。

第一步,亲子活动时间的安排,增加孩子有兴趣的活动,减少购物行程。孩子需要父母多陪伴。令人满意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抵御压力的缓冲带。

第二步,大人要以身作则,跟孩子讨论和规划金钱的用法。物质的欲望没有界限,想要的太多,终究会累积失望,不快乐只是预期中的事。应实施零用钱制度,至少要帮助孩子了解“想要”跟“需要”的差别。用购物缓解压力的结果,就是常买些不必要的东西,不耐用,而且不会让人感到快乐,这点要跟孩子分析。

第三步,如果孩子不愿意找心理医生,请尊重她的选择。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咨询医生,学习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她的情绪。父母可以多做记录,学习倾听的技巧,知道如何回应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

第四步,加强跟老师的联系。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目前的状况,也可以透过老师多了解孩子情绪困扰的原因。

商业社会会让我们以为,很多“想要”就是“需要”,于是我们卖力追求,最后连基本的“需要”都不见得能兼顾到。知足常乐,用减法过生活,安于简朴,才能自然幸福。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6

关键词:成人癫痫,护理干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癫痫是一种神经元大量病态放电导致人体大脑功能紊乱的疾病,多发于成年人,特点为发作较频繁,治疗时间长,严重者终身不可停用药物。目前,大多数患者癫痫均有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成人癫痫患者136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42?62岁,平均50.2±7.5岁;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34例,年龄45~68岁,平均52.0±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征得患者同意后开展试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合理安排入院患者床位,简单介绍病房环境及必备品的摆放位置;定期检查,发病时及时采取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癫痫病症并发症多,如发病时舌头咬伤、持续发作导致休克等,应严密看护,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其次干预患者心理状态,多与患者沟通,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时针对性关怀和安慰;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详细讲解患者发病时需采取的保护措施[2];日常多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GSES、QOLIE-31得分[3]。其中SAS<50分为无焦虑,>50分为焦虑,得分越高,焦虑越严重;SDS<53分为无抑郁,>53分为抑郁,得分越高,抑郁情严重。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

护理1周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GSES、Q0LIE-31得分护理1周试验组GSES、QOLIE-31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癫痫主要是脑神经元病变,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癫痫患者。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功能失调病症,病程较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4]。研究表明,护理1周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SES、QOLIE-31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成人癫痫患者反复发病,无征兆抽搐、咬舌,常规护理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行为、健康宣教等方面,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可见,成人癫痫病症采用护理干预有效且必要。

参考文献

[1]唐玲.随访护理对改善成人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5(17):127-128.

[2]王秀兰.护理干预对成人癫痫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3):136-137.

[3]周兰华.护理干预对提高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58—59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共选取了1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来进行诊断筛选,患者均接受抗糖尿病药物口服治疗,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90例。观察组共有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7例,最小患者是43岁,最大患者是77岁,患者病程3~15年不等,患者的FBG平均值是(8.56±2.61)mmol/L,2 h PBG平均值是(12.73±3.68)mmol/L。对照组共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最小患者42岁,最大患者79岁,病程3~15年不等,患者的FBG平均值是(8.47±2.34)mmol/L;2 h P-BG平均值是(12.49±3.15)mmol/L。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护理干预措施。内容有以下一些:(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所出现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进行评估,和患者进行交流,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缓解患者的压力,让患者对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有所了解,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配合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家庭支持。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是否良好,和家庭支持、护理质量有直接联系。家属对患者的关心,能够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督促,提供合理的饮食,规范管理患者的生活,可以让血糖水平平稳受控。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家属的思想教育,提升家属的知识水平,获得家属的配合。(3)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控制体重,增加身体免疫力。所以,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积极的接受锻炼。可是,需要指导患者对自己身体情况状态进行观察,防止低血糖出现,通常心率不超过120次/min,每周3次的活动就能够保持较好的状态[4]。(4)饮食指导。合理科学的饮食能够让血糖水平得到控制,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习惯来提供合理的饮食内容,指导患者坚持执行,防止血糖突然上升。(5)生活指导。为患者的规律生活习惯提供指导,合理的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调控情绪。(6)用药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要求定时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患者不能够随意增减药物或停药,容易病情恶化。对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避免低血糖症状出现,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诊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8周的护理干预,我们使用焦虑评分表SAS和抑郁评分表SDS来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记录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 PBG,统计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将获取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7.0软件来分析研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接受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干预措施后,两组的两项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78%,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速,生活压力增加,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发病率居高不下,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降低,对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糖尿病在临床中属于内分泌疾病,该疾病的发病复杂,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患者发病后,其胰岛素功能衰退,胰岛素抵抗,体内的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会出现紊乱,临床中患者主要表现是多饮、多食、多尿,体型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要终生接受治疗,对饮食进行控制,通过运动来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出现[5]。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精神压力是非常大的,造成了其生活中的很多不便。患者心理焦虑情绪和紧张情绪比较严重,对疾病的治疗非常不利[6]。根据研究显示,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会让其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上升;而且,会让患者的交感神经抗进,增加呼吸速度和脉搏速度,心跳加速,心情烦躁。

此次该院对9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我们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比较重视,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加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对患者的家属提供指导,让其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保持患者血糖的稳定。我们还使用了运动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结合用药指导,叮嘱患者长期坚持,根据情况来调整患者的运动内容和时间,控制体重,提升免疫能力,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我们要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防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该组结果显示,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前,SAS和SDS的评分结果对比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治疗后,两组的SDS和SAS值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FBG和2 h PBG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78%,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为患者使用后,其负面情绪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有所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高,护理过程更加简单,护患关系和谐,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所以是非常优秀的护理措施,能够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利益,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管玉杰,王延荣.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21):156-157.

[2]赵金兰,吴艳,张文莉.糖尿病患者焦虑护理对血糖的影响[J].2013,32(2):171-172.

[3]张艳,鲁文菊,李辉.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29-30.

[4]屠云,华飞,万静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2.

[5]吕莉莉.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9):24-26.

[6]陈艳君.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32):70.

[7]殷雪莲,邹玲,吴建亚,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2):1909-1911.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在这8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5~85(40.2±8.6)岁。患者病龄1.5~4(2.7±1.2)年。已婚52例,未婚11例,离婚7例。

1.2 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针对住院7d的慢性乙肝患者,在此期间,患者情绪稳定,意识清醒,心态正常。测量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调查表(PSSS)。填写前,护士对三项调查表进行说明、提醒注意事项;填写时,护士对年龄偏大或是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细心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问题的意思,尤其是反向计分题;填好后,护士及时收回问卷,确保回收率100%。对回收表格做粗略浏览,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1.3 问卷形式

SAS、SDS两表各有项目25个,对症状发生次数分为4级评分,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如果对某些症状不是很明确的就请教护士,然后医生对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PSSS调查表共有15个条目,分7级进行计分,支持形式分为3种,依次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他人支持。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应用配对t检验,登记资料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情况

慢性乙肝患者发生焦虑的例数为36,占45%。其中轻度焦虑17例(47.22%)、中度焦虑11例(30.56%)、重度焦虑8例(22.22%)。慢性乙肝患者的SAS分值与国内常模的对比:国内常模SAS分值为31.77±3.88,本次研究分值为55.01±8.26。慢性乙肝患者的SDS分值与国内常模的对比:国内常模SDS分值为42.71±6.05,本次研究分值为54.01±7.21。慢性乙肝患者发生抑郁的例数55,占68.75%,轻度抑郁26例(47.27%)、中度抑郁21例(38.18%)、重度抑郁8例(14.55%)。

2.2 不同年龄层和文化程度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情况与抑郁情况对比

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发生焦虑36例,占45%,焦虑指数在55左右;慢性乙肝患者发生抑郁55例,占68.75%,抑郁指数接近55。见表1、2。

2.3 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总体来说,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91和-0.637,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与家庭支持的相关系数是-0.520,与朋友支持的相关系数是-0.441,与他人支持的相关系数是-0.482。

3 讨论

3.1 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

慢性乙肝是传染病,目前我国还未研制出能根治病原的药物。慢性乙肝的病情会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患者在2年内基本都会产生肝硬化或肝癌等并发症,因此病人常常对生活失去信心,多产生活一天是一天的悲观情绪,焦虑、抑郁发生在所难免[3];此外,患者家属一般会将患者与外界隔离,防止传染蔓延,相对封闭的环境再次加重焦虑和抑郁,患者通常又会受到周围人群的歧视,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多发,心理出现明显的障碍;高昂的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患者一方面想追求健康,一方面又舍不得花钱,矛盾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剧[4]。

3.2 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低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这类患者缺乏安全感,对疾病的恐惧度高,护理人员要经常鼓励、劝导这些人,树立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3.3 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研究显示,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说明对患者进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必要的,不管是家庭支持、朋友支持,还是他人支持都是具有改善患者心态的作用[5]。首先,家人是患者的唯一依靠,家属不仅要给患者物质上的支持,还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让患者有着活下去的信念。其次,朋友支持也是有效的,周围的朋友能偶尔登门探视会给患者莫大的安慰[6]。最后,他人支持涉及到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其他人群的支持,经常关心患者,给予亲切问候,消除会被传染的歧视心理,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生活,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会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消除歧视、杜绝偏见,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沁毅,陆峥,孙琳,等.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随访8周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1,27(6):345-352.

[2]金科.慢性乙肝患者抑郁患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35(6):794.

[3]赵和平,陈煜,刘义荣,等.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8(9):761-764.

[4]刘新平.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3(6):680-681.

[5]陈雪梅,王慧茹,王培辉.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34(11):7-8.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19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99例,男65例,女34例;年龄36~68岁,平均(46.20±11.7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5例,脑室24例,脑叶19例,小脑11例,脑干10例;出血量为(43.50±1.58)m 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0.45±10.58)分;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7 h,平均(3.55±1.45)h。焦点解决模式组99例,男68例,女31例;年龄37~69岁,平均(46.50±11.20)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3例,脑室25例,脑叶20例,小脑10例,脑干11例;出血量为(43.65±1.98)m 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15±11.20)分;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9 h,平均(3.85±1.65)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首次发病;②行颅脑CT或者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③入院48 h后神志清醒;④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肝、肾脏系统疾病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颅内感染患者;④意识不清,不能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组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观察瞳孔变化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态,注意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注意临床服药规律性。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让其多进行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自我护理和评价。让患者自己拟定目标,通过自身的认知领悟,提高患者对于脑出血病情的认知,调动患者的心理资源和正能量,促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配合康复训练和临床治疗上。对于过于担忧康复进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安抚好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②社会支持:召集相似病情患者进行病情讨论,护理人员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协调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焦虑、孤独感,类似病情患者可进行比较,提高康复训练的积极性。③做好康复指导:让患者每天主动进行康复训,包括关节、肢体的主动活动,有能力的条件下进行体位的更换,做好床上肢体的摆放,加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生理功能的锻炼。

1.3.2 焦点解决模式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医疗护理小组采取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首先成立5人的焦点解决模式干预小组,均通过康复知识和焦点解决模式培训并考核合格。护理过程共包含描述问题、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探查例外、给予反馈、评价进步五个步骤。①描述问题:在患者入院第1天详细了解患者的资料,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描述其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与患者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此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②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深入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康复的需求以及对于恢复的期望,并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设立康复目标。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制订详细的运动方案,同时争取患者家属配合执行。③探查问题并解决:总结并与患者分享以往康复成功的体验,对康复后功能的改善以及病情的好转进行假想,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恢复信心。该过程中护理小组需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创造积极可行的交流方式,如讲座等,加强患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康复过程中的心得。④实施反馈:探讨目前阶段的康复目标进展情况,总结患者的优势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力,并以称赞和表扬的方式反馈患者,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向预设的康复目标努力。如果患者的康复效果不理想,可以鼓励患者不要气妥,适当改变并尝试新的行动,并予以支持,增强其信心,向康复目标努力。⑤评价进步:对于患者预后的总体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总结经验,并设定新的康复目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症状体征等,并以“刻度化”的方式向患者提问。另外,通过非量化指标对患者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价,细化康复目标,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患者的进步,促进其向更高的目标奋斗。

1.4 观察指标

所有调查量表均在患者入院后第1天(护理前)及入院后3个月(护理后)进行评价,调查量表均由患者亲自填写。

1.4.1 自我护理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5],利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量表评价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主要包括脑出血相关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康复知识水平4个方面,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2 心理状况评价

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患者抑郁情况,按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8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4级评分,根据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

1.4.3 生活质量评价

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7],主要观察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焦点解决模式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注: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比较,*P<0.05

2.2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焦点解决模式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注: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比较,*P<0.05

2.3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焦点解决模式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焦点解决模式是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的一种心理干预模式,由最初的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发展成为护理康复领域的一种常用方法[8,9]。焦点解决模式应用的核心之一是充分尊重个体、相信自身的资源和潜能,这也是该方法与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的一大区别[10]。传统的康复护理模式往往注重向患者灌输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的知识,而容易忽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缺乏具体行动而收效甚微。焦点解决模式则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弥补了传统康复护理的不足之处,充分提升患者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挖掘患者自身的能动性,提升患者的参与度,容易被患者接受[11,12]。

注: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比较,*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常规护理组和焦点解决模式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7,18],说明两组脑出血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焦点解决模式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焦点解决模式在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方面优于常规护理。焦点解决模式以鼓励性语言作为载体,帮助患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起最终适合患者自身的护理方法,进而提高康复效果[19,20,21,22]。焦点解决模式的核心是所设定的治疗目标由患者自己选择,并且患者拥有改变资源的权利,护理人员持尊重、合作的态度,向着属于患者自定目标的方向前进。由于脑出血严重的患者往往伴有较严重的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通过语言难以与之沟通,这给焦点解决模式护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中此类患者均排除在外,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另外,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工作节奏普遍较快,而焦点解决模式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提示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培训,同时合理分配时间,以避免降低焦点解决模式实施的质量。

综上所述,焦点解决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 以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19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99例)和焦点解决模式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抑郁和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抑郁、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焦点解决模式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焦点解决模式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焦虑及抑郁情绪 篇10

【关键词】同伴介入治疗;焦虑抑郁症;儿童

【中图分类号】R749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52-02

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 the influence situation on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 by Pe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Methods Selected 45 cases children with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basic nursing measu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ompan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l、2、4、6 weekend,both groups were used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and Depression Scale (HAMD) to assess the situation difference reliev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sults The HAMA and HAMD score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efficacy after treatment for 1 weekend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pre-treatment (P<005);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reatment for 2 weekend which was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P<005);Whats more,the scores and the reduced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for l、2、4、6 weekend were all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 Pe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negative emotions.Its effect is significant which should be introduc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pe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anxiety;depression;children

焦虑抑郁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该病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极不相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现象越来越多,而社会对于该类儿童的教育也越发重视,并且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基于常规治疗方法的效果不甚理想[2],因此,本研究将对同伴介入治疗方式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儿童的情绪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儿童共45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在医师的告知下由其家属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均符合CCMD-3对儿童焦虑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并无其他已知病因,排除精神疾病以及肿瘤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HAMA 和HAMD评分总分不低于18分。其中,对照组的22例患儿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16岁,平均年龄(112±17)岁,病程2~18个月不等,平均病程(72±11)个月,其原发病为自闭症11例,抽动障碍9例,其他如身体障碍等2例;而观察组的23例患儿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109±15)岁,病程2~16个月不等,平均病程(71±13)个月,其原发病为自闭症12例,抽动障碍9例,其他如身体障碍等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焦虑抑郁治疗,口服抗焦虑抑郁剂赛乐特(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1227),10~20mg/次, 1次/d,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躯体状况不同调节剂量。并且结合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由护士针对患儿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浅层心理行为治疗等。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同伴介入治疗[4]。由我院医护工作者进行推荐,选择热心传播健康,并且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均较好的焦虑抑郁症康复患儿10名作为同伴介入治疗者,并由我校专业医师及护师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其培训方式主要可分为单独辅导和集体培训,待同伴介入治疗者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巧后实施同伴介入治疗,其主要以同伴教育活动的方式展开,与受试患儿分享该病的自我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并适时地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相互鼓励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5]。另外,在同伴介入治疗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需要选取2~3名专业人员组成监督小组,负责观察每次同伴教育活动的开展,若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反馈并配合医师进行解决。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l、2、4、6周末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6]评定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情况差异。

122疗效评定方法参考相关文献[7],本研究按HAMA和HAMD的减分率情况评定临床疗效,减分率<30分者视为无效,介于30~50分视为好转,介于50~75分视为显著进步,而≥75分视为痊愈。该分由本院的专业医师进行盲式评定。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AMA及HAMD评分均显示,观察组在治疗1周末即显示出明显效果,相关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在治疗2周末才凸显治疗效果,其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治疗后l、2、4、6周末的评分及减分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4。

3讨论

焦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相关研究数据显示[8],焦虑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患有该病的患者除了需要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焦虑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儿童情绪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以主观痛苦和焦虑为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和持续忧伤的一组疾病,它影响了社会功能或伴有某些生理反应,核心症状为焦虑和抑郁情绪[9]。在儿童青少年期,焦虑抑郁共病的情况很非常常见,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复杂。研究者提出焦虑和抑郁是单一疾病单元,有的则认为是两种不同的但相关的疾病单元[10]。儿童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逐渐受到国外学者关注,有关儿童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焦虑抑郁共病之间的关系已逐渐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适当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焦虑抑郁儿童的康复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目前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尝试以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式进行干预。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和护理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护理体系越来越多地要求要转变传统观念,体现人文关怀理念,而对焦虑抑郁症儿童了解最深的无疑是他们自己的“同伴”,即焦虑抑郁症康复患儿,对该类患儿进行适当培训后,对其患儿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同伴介入治疗[11]。同伴介入治疗法是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该模式过去在许多疾病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也已经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患儿家属的认可。本课题通过在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了一些性格活泼并且善于沟通的患儿作为“同伴”,并且由我校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培训,让其结合自己的疾病康复经验并以“同伴”的身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肢体语言为其他患儿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信息支持,以有效降低患儿的防线意识,学会主动与“同伴”进行沟通,有利于其更好地接受知识,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12]。从本研究结果上看,同伴介入治疗方式应用于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儿童中,能显著改善负性情绪的影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波.浅析高职院校类似自闭症心理抑郁学生的心理干预[J].教育政策研究,2011,23(12):2431.

[2]黄丽云.周经兴.陈梅,等.矮小儿童相关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7,21(32):29682969.

[3]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主编.中国精神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996.

[4]匡桂芳,周长虹,邹华,等.ADHD与TD共病儿童家庭环境特征及与个性自我意识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10161019.

[5]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 2004,20(5):429.

[6]吴蓉蓉.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21012102.

[7]胡勃,林武,袁也未.同伴教育和同伴自愿互助与艾滋病的预防[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1):136138.

[8]田金来,张向葵.同伴介入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145(23):3538.

[9]程芳,孟爱凤,羊丽芳.同伴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J].2013,48(2):106108.

[10]梁琪,田玉菊,舒桂华.学龄期矮小儿童焦虑抑郁状况与个性特征的调查及相关分析[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18671872.

[11]来小彬,万巧琴,尚少梅,等.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214.

[12]李胜超,周烨,赵翠霞.同伴教育对高文化程度癌症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2428.

上一篇:城市道路附属设施下一篇:体育舞蹈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