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2022-09-1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临床常见疾病,因该病为终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无法根治,且治疗费用高,并发症较多,因此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抑郁情绪会促进病情发展,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并且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1]。本文探讨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6例于近一年期间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符合相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感染、痛症酸中毒、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中,女15例,男18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5.18±2.13)岁,对照组中,女16例,男1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5.03±2.07)岁。两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在年龄等资料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糖尿病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有:①健康教育。采用资料宣传、黑板报、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口头讲解及多媒体等形式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情况的病人,给予针对性教育方式。通过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端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告知患者通过综合治疗,持之以恒可将血糖、血压等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使病人树立治疗信心;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或减少诱发血糖升高的因素,如控制饮食,戒烟戒酒、适当锻炼等;其次使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讲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使病人了解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帮助病人克服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②心理干预。患者在入院后,应对患者的性格、心理状态等作出初步评估,之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利用各种治疗与护理的机会,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其信任,耐心倾听其倾诉,鼓励病人发泄心中的郁闷,以缓解其心中的抑郁情绪。疏导:邀请血糖控制佳的出院病人到院进行现身说教,以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同时鼓励病友间多交流,以消除紧张不安情绪。情绪调节:采用音乐疗法,动员患者多听一些轻音乐,以调节心境,从而缓解抑郁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运动,排除心中杂念,闭目养神,深慢呼吸,想象自己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回忆既往愉快的经历。③行为干预。a.饮食运动指导:向病人讲解合理饮食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病人入院后,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合理配餐,正确饮食,从而促进糖尿病病情的转归。运动指导:告知病人适量运动可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糖,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指指导病人依据自身喜好、身体情况、客观条件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鼓励病人之间多交流,分享运动的体验与效果,在运动中提高病人的情趣,提高生活质量。药物指导:帮助病人了解各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服用时间、副作用等,告知其积极治疗对血糖控制及缓解抑郁症状的益处,指导其正确规律服药,严格坚持。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检测与记录,讲解胰岛素相关知识,教会病人正确注射方法。④家庭、社会支持干预。家庭要营造轻松的环境,使病人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同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理解患者,给予其细致的照顾,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患者能遵医嘱坚持治疗。糖尿病病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亲朋好友及同事的关心与照顾,社会应加强对病人的支持,指导患者应正确看待疾病与生活,鼓励其扩大生活空间,体现自身价值[2]。

1.3 观察项目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量表共20项,总分100分,评分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依据Barthel日常行为能力评分(ADL),评分越高,日常行为能力越高。依从性好:患者完全配合完成各项护理措施,完全遵医嘱执行治疗方案;部分依从:患者仅能配合完成部分护理措施,遵医嘱完成部分治疗方案;不依从:患者偶尔接受治疗或完全不遵医嘱进行血糖控制[3,4]。同时,观察2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取SPASS 15.0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具体见下表

2.2 对比两组SDS、ADL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SDS、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

2.3 两组干预前后的观察指标变化

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具体见下表

3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患目前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研究调查,糖尿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A等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占42.5%,明显高于一般老年住院患者[5]。抑郁是以情绪低落、悲伤、哭泣、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想、反应功能迟缓等为特征的一种情绪障碍,发生抑郁的原因与糖尿病健康教育、年龄、周围神经并发症等有关。抑郁能促使糖耐量减低者发生成糖尿病,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下丘脑、边缘系统的情绪环路,进而改变患者的神经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使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或使患者的升糖激素升高,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对血糖的控制不佳,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糖尿病患者[6]。

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有机整体,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二者密切相关,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对降低血糖以及预防和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7]。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必须综合干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病人的治疗信心,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使患者能够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通过药物指导,使病人能坚持正确规律的用药,通过加强社会、家庭支持的干预,可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正确看待生活与疾病,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该文中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研究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SDS评分、ADL评分、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与文献报道相符[8,9,10]。因此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糖尿病伴抑郁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于近一年期间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糖尿病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SDS评分、ADL评分、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伴抑郁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效果,护理干预,抑郁

参考文献

[1] 张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19-20.

[2] 刘宝慧.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11):805-807.

[3] 包敏.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673-675.

[4] 邹莺,寿飞波,朱晓芳,等.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7):301 8-3020.

[5] 洪梅,杨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2025-2026.

[6] 王晶,刘哲.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31(1 3):79-80.

[7] 肖燕倩,曹翼.逍遥宁心饮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8):1015-1017.

[8] 陆连生,陈娜,史万英,等.盐酸舍曲林对老年糖尿病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24):3780.

[9] 李秀君.妇科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5):137.

[10] 潘传红.时间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9(4):171,173.

上一篇:浅析当代手工陶艺的装饰手法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