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

2024-05-23

高一英语(精选十篇)

高一英语 篇1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高一仍处于英语入门阶段,有资料显示,高一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往往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么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以听审题方法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记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更好地领会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总结与提高。同时,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一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语言点,而是是否注重了上课的艺术。高一英语难度比初中增大了许多,若还能使学生像初一时那样喜欢英语,教学效果就一定会很好。高一学生不同于初中学生,他们更有自学能力,一旦入门,其效果就会远远超出老师的讲解。

(一)做好每节课前准备工作。

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可以决定课堂节奏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风采,内容是关于熟悉的日常生活,题目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课前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

(二)读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法。

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的特点,勤于思考,用心设计,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增加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英语的积极性,如每一单元的welcome这一环节的话题,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friendship,music等,可以让学生先谈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最后老师小结。

在学生熟悉了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讲解语言要点并进行必要的语法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课文。初三复习阶段,老师侧重用英语讲题,用汉语讲课,高一开始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适应,所以,要用简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讲课,逐渐使学生适应。

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思维领域里的劳动者和收获者。训练、测试,尤其是考试,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复习功课的方法,了解评分标准,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低分的出现,力争全班都得高分,让他们感到有所收获,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调动,心理负担才会减轻,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增强。另一方面,可精心设计一些挫折,提供学生在知识上和思维上暴露缺陷、暴露弱点的机会,借此教育他们认识到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好事,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发现了问题及时解决、努力解决,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提高,越能进步;走过的曲折越多,经受的磨难越多,人的本领就越大。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考试)中,无论题的难度如何,都能镇定自若,信心十足,正常发挥。

高一英语 篇2

Teaching material: Unit 1 Cultural Relic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rt)

Teaching aims:

1、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such as global and detail listening; and the ability to get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the listening material.

2、To improve students’ organization, creation and speaking ability; and urge them to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daily life.

Teaching methods:

1、Review before listen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memory and interests ;

2、To do the global, detail and global listening in turns with practices;

3、To stimulate students to discuss which person gave the best evidence,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al section;

4、To let the students to judge the truth or lie in their daily life.

Teaching focus: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Teaching aids:

1、video

2、diagram

3、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

Ⅰ. Listening

1. Presentation

1.1 Lead in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S: Fine, thanks.

T: Look! What’s this?

S: The amber room.

T: Right! It’s the amber room. Last class, we have learnt an article named “in re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do you still remember it?

S: Yes.

T: Good! Today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nother story about the amber room. Do you want to know?

S: Yes.

1.2 Guessing

T: Ok!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here are three WH-words: who, when and what. When we say the three WH-words what can you think about?

S: Some people’s names

T: Yes. What else?

S: Time words and something will happen.

T: Good! Let’s check your guessing. Before listening, you should keep the three WH-words in your mind and write it down when you hear the answer. Ok?

S: Ok.

2. Listening

2.1 Global Listening

T: but, before listening, I will give you some new words to help you. The first one is Czech Republic, it is a country lik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ans捷克共和国. The second one is explode.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it. What’s it.

S: Boom.

T: Yes. It’s boom, but when we fire it, it will bang, explode. Now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it?

S: 爆炸。

T: Yes. Now let’s do our global listening. (Do the global listening)

T: Ok! I think you have got your answer.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answer with us? You please. Who?

S: Jan Hasek

T: Good! Who can tell me when? You please.

S: In April 1945.

T: Excellent. How about the what? You please.

S: He heard something and saw some soldiers.

T: Good. Good!

2.2 Detailed Listening

T: Next, I’d like you to fill in the tables. Let’s look at it. What he heard? Just as what you answer me just now, he must hear something. Right?

S: Right.

T: But what’s it? The second one is what his reflection when he heard something? How about you? Try to guess what you will do when you hear something? Lily?

S: Maybe I’d like to see what it is.

T: Good guessing. Let’s check it latter. The last one is what he saw? Just now you answer me he saw some soldiers. Guess, what the soldiers did?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opinion? You please.

S: Maybe they were doing their commissions.

T: Good guessing. Please keep the three questions in your mind and write down the answers when you hear it. Am I clear?

S: Yes.

(The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do the detail listening and stop in one segment.)

T: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opinion with us? You please the first question.

S: He heard something explode at midnight.

T: Well done! Did you guess correctly? Who’d like to answer the next question? You please.

S: He got up and ran outside.

T: Good job! Who would like to try the last question? You please.

S: They saw some German soldiers were taking wooden boxes from trucks and putting them in the mine.

T: Excellent! Please give her a big hand. You all have really done a very good job.

2.3 Global Listening

T: Now please keep all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your mind. And we will listen to the whole story again that you can have a general review on it.

Ⅱ. Speaking

2.1 Showing directions for discussion

T: Good morning, class!

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And next, we will do a speaking exercise. What I need you to do first is to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al section and to discuss in pairs which person gave the best evidence. Are you clear?

S: Yes!

2.2 Show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T: Before your discussion, I will give you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The first one is “Do/Don’t you think that…?” The second one is “Are you sure that he/she was telling the truth?” The third one is “What are your reasons for saying that?” And now who can give me more expressions about this discussion? Yes, you please!

S: I think someone is telling the truth because…

T: Very good, thank you very much! Now, I need one more useful expression, who would like to try? You please!

S: Sorry, I don’t agree with you.

2.3 Group discussion

T: Excellent, thank you very much! Next, two students a group, you can begin your discussion. Don’t forget to us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here. Five minutes later, I need one of your groups to present your discussion to the class! Clear?

S; yes!

T: Now, ready, go!

(Five minutes later)

2.4 Demonstrating the students’ dialogues

T: OK, the time is up! Who want to show your discussion? Yes, you two please!

S: …

T: Very good! Big hands for them! Next, we have a competition. At the very beginning, I need one of you to tell a short story about yourself. You can tell a lie or tell the truth. And after your story, I need one student to analyze what you have said is a lie or the truth, then to give the reas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record everyone’s right judgments, which will determine who is the winner of this competition. Are you clear?

S: Yes!

T: Now, who want to tell a short story? Very good, you please!

S: I was washing my clothes at five o’clock yesterday.

T: Now who can judge what she said is the truth or a lie! Ok, you please!

S: She has told a lie, because I saw her in the library at five o’clock yesterday!

T: Is her judgment right?

S: Yes!

T: OK, very good! Now, who want to tell another short story? Very good, you please!

S: I wa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t eleven o’clock last night.

T: Now who can judge what she said is the truth or a lie! Ok, you please!

S: She has told a lie, because I saw her doing her homework in her dormitory at eleven o’clock last night!

T: Is her judgment right?

S: Yes!

2.5 Summary

T: OK, very good! Now, the competition is over. We can see that the Lisa’s flowers rank the number one. Certainly, she is the winner of this competition. Now, Lisa, congratulations to you! Let’s give big hands for her. After exercise, who can make a conclusion about what we have learnt today? OK, you please!

S: We have learnt how to discuss and judge who is telling the truth or telling a lie.

T: Very good! You really did a very good job today. I think we must stop here. No homework today. Good-bye!

高一英语教学感想 篇3

关键词:高一;英语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29-01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开始,我用了一月左右的时间从语音,句型结构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尽量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加强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人手。

2、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1)坚持让学生作SPOKEN ENGLISH SHOW是锻炼学生开口的好方法。让学生轮流在讲台前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口语,.可以是讲小故事,可以是分享美文,也可以是笑话。

(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3)让学生背诵新概念英语,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复习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高一我们就要求学生人人尽量有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在阅读后能勤查字典,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4、认真抓好英语早读和晚上天天读

通过早读和晚读可以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理解课文及语法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掌握了学生实际水平,从而帮助学生。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阶段的教学计划及具体教学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早读课不像上正课那样规矩严格,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拘形式,这样有助于密切师生感情。而这时情感的产生往往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朗读英语、拼读单词、背诵课文或练习语音语调等,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晚读可以弥补早读未完成的阅读任务,也可以巩固课上遗留下来的内容。

三、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

通过以上的做法,学生的兴趣明显增强,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变得主动了。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对教材的使用有不少困惑:

1、生词量大,学生难以掌握

新课标要求的词汇量:修完1-5本必修课本,词汇量为2400-2500个,达到七级要求;达到八级要求,即修完1-8本教材,词汇量要求为3300个;九级要求的词汇量是4500个。鉴于这样的安排,每个单元的词汇基本是在50-60之间。对于我们县城中学的学生来说,难度颇大。每个模块单词讲解的广度和深度很难把握,还需要认真努力探究。

2、任务型听力比较难

新教材每个模块中的听力内容比较多,连同练习册中的至少有三个听力材料与练习,尽管所选材料都与本单元话题密切相关,但是总体难度都很大。而且听力测试中任务型听力难度更大,学生能够听出来,但是不能写出答案,所以这一块有待加强。

3、教学内容多,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进入高中,对新学期的生活充满期待,对英语学习也是如此,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刚开始都是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可是一两个月的教学过后,发现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究其原因:1、教材难度大,内容多,应接不暇;2、课堂所学的内容似乎和考试脱节,试题不会做,没有成功感;3、学生本身意志力薄弱,碰到困难极易退缩。

四、对新教材使用的反思与实践

1、夯实基础,注重课本,发展能力

近年来高考英语逐渐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对语言知识的直接考查相对地减少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组织学生巩固各项基础知识,同时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基础知识。利用早自习和晚上的天天读时间要求学生熟记和巩固词汇以及一些重难点句子。坚持每个模块单词,短语的听写,句子的翻译,重难点句子的默写。

2、加强听力的练习

听力在整个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值,而且现在题型的改变,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听的时候多动笔,多写写,就不会出现听得懂写不出的问题。这样的话任务型听力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3、加强阅读的训练

阅读理解在整个试卷中也占有很大的分值,要想阅读理解取胜,平时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养成积累词汇和扩大词汇量的习惯。

4、书面表达需加强

我要求学生要有一本书面表达的素材本。这本笔记本中要有学生的原作,学生要修改自己的原作,还要有优美的范文。书面表达是提高二卷得分的关键。要想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没有平时大量的语言积累是不行的。

5、知识整理不能忘

高一英语衔接教学探究 篇4

关键词:衔接教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教学艺术,心理素质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剧增, 语法难度增大, 老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是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易造成两极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英语向高中英语的过渡呢? 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 更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高一仍是英语入门阶段,有资料显示,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问题,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更应以听审题方法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对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总结与提高。同时,教师也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高一学生刚入校,师生间都很陌生,老师要与学生多接触,常谈心,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与教法,同时也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就要多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靠自己经常反复实践才能获得。例如,让学生每周规定一天为“英语日”,这一天内规定学生不得说汉语,只能说英语,从而培养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另外,还要勤奋刻苦,有坚强毅力。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调整学法。因此,要让他们明白学英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预习→质疑→听课→解疑→练习→巩固,一步都不能少。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一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语言点,而是上课的艺术。高一英语难度比初中增大了许多,若还能使学生像初一时那样喜欢英语, 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高一学生不同于初中学生,他们更有自学能力,一旦入门,其效果会远远超出老师的作用。

(一 )做好每节课的前奏工作

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 它可以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风采,内容是关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都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课前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营造学英语的氛围,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 )读透教材 ,精心设计教法

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特点,勤于思考,用心设计,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如每一单元的Warmingup这一环节的话题,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friendship,music等,可以让学生先谈他们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后老师小结。

坚持阅读课的整体教学, 阅读材料是语言的载体, 集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内容于一体。可采用关键词、提纲、问答题、图表、听录音等多种方法。在学阅读材料之前,进行限时阅读,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大意的能力,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串讲课文时,通常挑选出能表示课文主

在学生熟悉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 讲解语言要点并进行必要的语法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课文。高一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老师侧重英语讲题,大量用汉语讲课,高一开始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适应,所以,要用简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讲课,逐渐使学生适应。

三、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方面,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思维领域里的一个劳动者和收获者。训练、测试,尤其是考试,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复习功课的方法,要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低分的出现,力争全班都得高分,让他们感到有所收获,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心理负担才会减轻,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增强。另一方面,可精心设计一些挫折,创造能使学生在知识上和思维上暴露缺陷、暴露弱点的机会,借此教育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好事,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发现了问题及时解决、努力解决,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提高,越能进步;走过的曲折越多,经受的磨难越多,人的本领就越大。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品质,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考试 )中 ,无论题的难度如何 ,都镇定自若 ,信心十足 ,正常发挥。

高一英语 篇5

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阅读课 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pp. 1-2)

第二课时: 语法课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p. 4); Using structures (p. 43)

第三课时:阅读与听说课 Reading and listening; Speaking (pp. 5-6)

第四课时: 词汇课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p. 3);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p. 42)

第五课时: 听说课 Listening; Talking (p. 41)

第六课时: 读写课 Reading and writing (p. 7)

第七课时: 单元评价课 Self-test and self-evaluation; Summary

第一课时 阅读课

一、教学内容 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pp. 1-2)

二、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本质特点以及基本类型。

通过找读(scanning)关键词、略读(skimming) 和精读 (careful reading),了解有关琥珀屋的故事。

用归类法学习词汇。

用自己的话复述琥珀屋的故事。

运用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讨论相关话题。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 热身

1. 请学生看学生用书p. 1或者PPT中的图片,两人一组讨论三个问题。教师请几组学生回答问题,然后综合大家的看法总结出文化遗产的定义。

2. 请学生说出一些中外文化遗产的名称,教师写在黑板上。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看哪组说得多、说得正确。

注:问题中出现了五个生词。rare, valuable和survive很难根据上下文猜出词义,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查字典自学其词义,用法可以留到词汇课处理。vase一词通过图片可以猜出,dynasty可以通过语境猜出。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图片和小组竞赛引起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为过渡到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二 读前

1. 请学生先欣赏教师准备的几件琥珀饰品或者看学生用书p. 1的琥珀饰品图片,然后请学生回答问题,并根据课文标题和图片预测课文内容。

2. 词汇准备:请学生把书翻到p.89本单元词汇表,根据要求独立地找出相应的词汇。找三个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和教师补充或更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回答问题,使学生把琥珀和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从而引入阅读主题,并让学生预测阅读课文内容;通过让学生根据要求找出相应词汇教给学生用归类法学习词汇,同时为之后的阅读扫清词汇障碍。

步骤三 读中

1. 请学生略读课文,核查自己预测的内容是否正确。

2. 请学生在再次阅读课文前先看一下学生用书p.2练习二中的五个问题,然后在限定时间内快速浏览阅读课文的每一段,完成练习二的阅读任务,确定每段的段意。最后两人一组回答五个问题。教师请几个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和教师补充。

3. 请学生再读一遍课文,根据时间顺序在限定时间内找出琥珀屋的历代主人及当时发生的和琥珀屋相关的事件,完成下面的表格。

4. 请学生两人一组,仔细阅读第一段和第三段,归纳琥珀屋能够成为世界奇观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略读课文检测读前预测是否正确,并对课文内容有大体的了解;练习二的五个问题分别概括了每段的段意,考虑到高一学生概括能力较弱,采取给出各段段意让他们分别找出与其匹配的段落的方式降低了难度;通过回答五个问题使学生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明确概括段意的依据;通过填表让学生学会根据时间、人物等关键词快速确定主要信息;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课文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琥珀屋作为文化遗产的理由。

步骤四 读后

请学生两人一组根据PPT表格中的提示复述课文,然后教师选两个学生当堂复述。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检查学生对文章大意的了解程度,并检测学生归纳总结和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五 讨论

请学生四人一组讨论问题,每小组确定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和一个发言人。组长组织并参与讨论,记录员记录大家的看法,发言人代表小组陈述大家的看法;讨论后教师请持不同观点的小组分别阐述理由,其他持相同观点的小组补充。观点没有对错之分,但要言之有理,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讨论时可以参考PPT中的一些表达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步骤六 作业

初探高一英语衔接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一英语 教学衔接 习惯教学 艺术

高一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英语学习很容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渡呢?我们各位同行都在对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法不断进行着思考和探索。下面我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和各位同行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刚入高中,对高中的一切充满着渴望,其中包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一些学生在初中时英语成绩很优秀,因此想在高中扩大一下战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有些学生上初中时没有学好英语,于是就决心在高中阶段把英语学会;即使是程度较差的学生,他们也很渴望能在高中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攻克英语难关。这一切说明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兴趣,我们做老师的就要及时把握住这个机会,给学生以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与提高。同时,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1.做好每节课的前奏工作。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它可以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内容是关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都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课前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学生可以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

2.读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法。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的特点,勤于思考,用心设计,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如每一单元的Warming up这一环节的话题,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friendship,music等,可以让学生先谈他们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后老师来小结。

坚持阅读课的整体教学,阅读材料是语言的载体,集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内容于一体。可采用关键词、提纲、问答题、图表、听录音等多种方法。在学阅读材料之前,进行限时阅读,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大意的能力,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串讲课文时,通常挑选出能表示课文主体的关键词和短语,巧妙地设计板书,使板书能勾画出课文概要。在学生熟悉了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讲解语言要点并进行必要的语法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课文。高一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老师侧重英语讲题,大量用汉语讲课,高一开始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适应,所以,要用简单、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讲课,逐渐使学生适应。

三、有目地,有计划地为学生补缺漏

一般来说,只要通过几节课的教学或摸底测试,教师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学困生。确定后,我们再深入观察和分析他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做到因材施教。

1.持久耐心地辅导学困生。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辅导方面下功夫。他们学不好,许多是由于基础太差造成的。许多学困生,连音标也不会,单词没记住多少,语法知识寥寥无几。一入高一专门为他们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从初中最基础的语音、基本词汇、简单时态入手,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逐步复习,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只要我们发扬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他们肯定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

2.生活上多关心学困生。可以说,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家庭情况有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单亲家庭逐渐增多,留守小孩急剧骤增,各种思潮相互冲撞,这样的环境下,问题学生的产生就成了必然,这无疑增加了我们教育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更应伸出温暖的手,去抚平他们创伤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往良性方向发展。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顺利完成高二、高三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教法。要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适应高一英语学习,顺利完成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34-35.

[2]王明标.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C].衡阳县一中教育科研论文集.

如何引导高一新生学好英语 篇7

一培养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有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就是从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赏识教育中取得。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提炼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使学生感到“我行, 我可以!”不少学生的兴趣都是从一些突发奇想的思维或不经意的一句话中培养出来的。在课堂拓展对话时, 要积极鼓励学生动口、用心去交流, 有感情地展开课堂活动。要对积极回答问题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给予表扬, 对于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的失误或错误, 要有包容的心态, 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 并和学生一起探讨犯错的原因和避免的方法, 这不但保留了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的面子, 而且可以通过自身的纠察发现不足。然后“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是否对所学科目有信心,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鼓励。学生愿意学习他们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 而抵触他们厌恶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因获得教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 因与教师的友好合作而增进自身学习的责任感。正如一位伟人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总之, 对于高一新生要多表扬少批评,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劲头。

二放慢起始教学进度, 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学习的过程就像爬坡, 开始爬的太急了, 对后段很不利, 很多学生会因困难而畏缩不前。因此, 在高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分寸, 以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 适当地进行铺垫, 以减缓坡度, 分解教学过程, 分散难点。如讲解“while”一词时, 让学生知道“当……的时候”和“而是”表示前后两种情况对比就行。到了二年级时再教其他用法, 让学生循序渐进, 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 通过努力再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 多与交际运用相结合;在知识落实上, 先落实“死”课本, 后变通延伸活课本;在知识难点的讲解上, 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 对教材做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 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做必要的总结和举例说明。

三开设英语学法指导课, 降低“教”的“营养感”, 增强学生“学”的“饥饿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对于初入高中的学生而言, 在英语学习的思想和技巧上有一个磨合期, 而在此期间教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所以要开设英语学法指导课, 一般是每周一课时, 持续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并列入英语教学计划。要结合英语学科知识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引导他们认真组织材料,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强,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创新, 逐渐进入“学”与“教”的互动中, 使严肃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让学生有“饥饿感”, 使他们自愿学习知识, 填充大脑。听课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情、听、想、问、记等相结合, 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吸引学生以精神饱满、全神贯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敢于对不懂的问题或自己有不同看法的地方提出质疑,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自觉独立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分割总体目标, 化零为整, 逐个击破

高一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 篇8

一、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 强调独立阅读课文, 旨在形成能力, 每教一篇新课文时, 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 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 然后再按精读要求, 给学生指定段落, 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 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 以求弄懂。精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 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 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 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2. 每课时抽出1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选用难度适中、体裁形式灵活多样、篇幅长短适当、内容新颖的短文, 再加5~10个理解检测题, 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 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 进行辅导讲评。

3.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题材较广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 并要求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不同阅读材料。

这样, 既增加了阅读量, 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材料的合理选择

1. 认真选好读物。

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读物选择不当, 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 在选择读物时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文章, 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 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所选读物内容广泛、新颖, 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 语言质朴生动, 引人入胜, 寓学习于消遣之中, 学生读起来就会爱不释手, 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所选材料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难度与课文相当, 内容

尽可能与课文相联系, 生词率控制在2%~3%, 难易适当, 使学生读得轻松愉快, 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增强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

三、阅读方法的科学答题技巧

1. 克服逐词阅读, 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

常见有人阅读时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 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摆头等, 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 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

2. 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 而应停在第二词上;

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 要高一些, 这些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

3. 读的时候要少眨眼、不摆头, 只要眼球来回转动就可以了。

保持坐姿端正, 书本应放到眼睛正前方, 眼睛与书本距离大约一尺为宜。这样才能保证同一适当距离、同一视角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摄入文字信息。

4. 指点学生阅读时抓住文中重点段, 段中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

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句义的办法。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 要教育学生碰到生词不惊慌, 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可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 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暗示猜出词义。

5. 跳读和略读。

熟练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能根据自己阅读目的、读物内容和文体调整阅读速度, 并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 借助尽可能少的文字信息进行选择、推测和推理, 必要时还可跳出读物客观地判断作者意图。这便是跳读和略读。跳读和略读的关键是要抓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各段的关键词和主题句。主题句可能在各段开头也可能出现在结尾。

6. 指点学生“依纲”阅读。

高一英语写作错误个案分析 篇9

错误分析是对不成功语言的发生率、本质、原因及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1]。错误分析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 力图证明许多学习者发生错误不是由于受母语影响, 而是反映了普遍的学习策略, 错误分析因而被作为对比分析的替代方法[2]。Corder于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错误之意义》一文指出: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因为错误能揭示学习者的过渡性语言语法和目的语语法之间的差异[3]。对学习者的写作进行错误分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 外语教师可以了解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熟悉程度;第二, 外语教学研究者可以了解外语学习者是如何学习外语的;第三, 错误分析对外语学习者本人也必不可少, 因为我们可以认为犯错误是学习者为了学习和习得语言而使用的一种手段, 它是学习者用来检验自己对所学语言的本质所作假设的一种方法[3]。

近年来, 国内学者针对英语写作教学法、学习者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等展开了研究, 这些研究有利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但是英语写作仍然是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 继续开展英语写作研究对提高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研究更加需要广大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 本文所选的一篇学生作文具有典型性, 该篇作文题目来自某市高一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的写作部分, 作文要求如下:

笔者对所选学生的作文未作任何修改, 仅给每句话编排了序号, 以便加以分析。

Dear Jack,

1.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2.I’m heard that you feel uncomfortable.

3.so I’m worried about you.I decided give you some advices.

4 First.You should eat food healthy.You can’t eat junk food.

5.Next.You should take exercise after getting up or have dinner.

6.Then.You must have you life regularly.

7.Then you can read some books to make you body comfortable.

8.You can play football.basketball with your friends But you can’t play for long time.

9.When you feel your are lazy.you can do some housework.

10.You not only execise you body but also help you mother.

11.Finally.I hope you can get well.

Yours sincerely,

Li Hua

二、错误分析

笔者运用错误分析的研究方法描述和分析该篇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在这篇101个词11句话的作文中, 错误涉及多个层面。根据James的分类, 错误可能发生在三个层面上:本体 (substance) 、文本 (text) 和语篇 (discourse) 。本体错误包括各种拼写、书写、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和发音错误;文本错误包括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语篇错误包括连贯、衔接和语用错误三方面。

(一) 本体错误

该篇作文中所出现的本体错误主要有标点符号、拼写、和字母大小写。在第4、5、6、8、9句中, 学习者错误地将逗号误用为句号。高中学生英语标点符号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号和逗号的误用, 有的学生不断句, 一直使用逗号;有的学生到处使用句号, 甚至还有学生将汉语中句号与英语中的句号混用。这类错误应该在学生最初写句子的时候指出来, 避免以后犯类似错误。字母大小写误用在学生的写作中也常出现, 在第3句中, so位于句首, 第一个字母应该大写。在第4、5、6句中, 由于前面误用了句号, 因此也造成大小写误用。拼写错误在高中生的英语写作中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有的学生多写一个字母, 有的少写一个字母, 有的将字母顺序弄错, 在第10句中学习者将“exercise”少写了一个字母。

3.so[√So], I’m worried about you.I decided give you some advices.

4.First.[√, ]You[√you]should eat food healthy.You can’t eat junk food.

5.Next.[√, ]You[√you]should take exercise after getting up or have dinner.

6.Then.[√, ]You[√you]must have you life regularly.

8.You can play football.[√, ]basketball with your friends[√加“, ”]But[√but]you can’t play for long time.

9. When you feel your are lazy.[√, ]you can do some house-work.

1 0. You not only execise[√exercise]you body but also help you mother.

(二) 文本错误

文本错误主要包括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中国学生的词汇错误主要有词类错误、替代错误、省略性错误和冗余性错误。语法错误主要表现在动词错误、名词错误等方面。文中第2句中“I’m heard”中误将动词的主动语态用成了被动语态。在第3句中, “decide”为不及物动词, 后面不能直接带宾语, 因此应加一介词;“advice”为不可数名词, 不能加“s”。在第4句中, food healthy的词序颠倒, 应改为healthy food。在第6、7、9、10句中, 学习者误将名词性物主代词误用为形容词物主代词, 第6、7、10句中的you应改为your, 第9句中的your应改为you;第6句中还将形容词与副词误用, regularly应改为regular。第8句中, “long time”前面少了一个“a”。

2.I’m heard[√I heard]that you feel uncomfortable.

3.so, I’m worried about you.I decided[√decided to]give you some advices[√advice].

4. First.You should eat food healthy[√healthy food].You can’t eat junk food.

6.Then.You must have you[√your]life regularly[√regular].

7. Then you can read some books to make you[√I your]body comfortable.

8.You can play football.basketball with your friends But you can’t play for[√加“a”]long time.

9. When you feel your[√you]are lazy.you can do some housework.

1 0. You not only execise you[√your]body but also help you[√your]mother.

(三) 语篇错误

语篇错误主要包括连贯、衔接和语用错误三方面。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衔接词, 除了简单的and, but, so, because之外, 别的衔接词不知道如何在文章中正确使用。像therefore, however, moreover, even so, despite that等这样的衔接词在高中学生的作文中很难见到。因此很多作文给人的感觉就是孤零零的几个句子列出来, 没有流畅性。有的作文虽然使用了连接词, 但是按照汉语中的结构进行运用, 例如在一个句子中同时用了but和although, 或者同时用了because和so。汉语中的连接词通常成对出现, 而英语中则只需要一个。学生在写作中常忽视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出现了这方面的错误。

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外语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

在外语学习中, 犯错是不可避免的, 学习者通过错误反馈来减少错误, 逐渐达到完美的地步。错误分析的目的在于让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法, 表达能力和错误形成的原因, 以便能客观、及时地纠正, 并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使之减少错误, 尽量不犯同类错误。

(二)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教学, 特别是语法和词汇教学,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

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教师应明确教学大纲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要求,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指导, 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策略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在词汇方面, 应适当讲授常用词汇的搭配及用法。在语法方面, 对比英汉差异, 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 从而更好地掌握运用语法知识。

(三) 增强学生的自我纠错意识。

不少教师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学生作文中同样的错误一直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根本没有正确对待对所犯错误, 有的学生不纠正错误, 更谈不上以后做到尽量避免犯同类错误。因此, 加强学生自我纠错意识对于英语写作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同伴互改或自己批阅, 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 学生还可以建立自己的错误本, 总结自己经常犯的错误。只有那些被学生自己意识到的错误, 才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从而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参考文献

[1]James, 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Error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

[2]Richards, J.C.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2005:238, 344.

高一英语教学尤为重要 篇10

一、抓好知识衔接, 重视基础教学

新课标倡导, 任何形式的学习, 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高一的英语学习更是如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能一味地进行高要求、快节奏的教学。要适当降低起点、减小坡度、放慢速度, 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应通读初中英语教材, “温故而知新”。高一新学期开始, 教师可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把初中所学的重要单词, 短语, 基本句型和语法集中复习一遍。为新学生学习新知识架设桥梁, 也使基础差的学生能补习追上。在授新课时, 教师应始终坚持新旧知识的联系, 以旧带新, 有易到难, 把新的语言点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尽快地从知识上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二、抓好词汇的识读识记,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词汇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和能否正确熟练地运用词汇, 对语言交际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很多学生反映学英语单词量大, 难读, 难记又难写。记住了过几天又忘了, 学习很费劲, 效果很差, 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帮助学生克服“过单词关”的困难, 高一第一学期, 我采用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提高对记忆单词的重要性的认识。单词是英语语言的最小单位, 没有单词作基础就不可能学好课文, 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写作了。要想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就必须狠下决心记住单词。

2.指导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方法。抓好音标的复习教学, 总结拼读规则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识读单词, 进而指导学生根据读音规则拼写单词, 运用所学单词。弄清单词的词义、词性, 适时地归纳, 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英语读音规则和构词法, 便为准确地速记单词, 扩大词汇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语境中加强词汇教学, 巩固单词记忆。孤立地记单词是枯燥乏味的, 也特别容易遗忘, 又无用处。大多数单词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 语境成为正确理解其意义的必要手段。因此, 创设语境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作用。我们要改进词汇教学手段, 想法设法积极创设合适的语境, 在语境中呈现词汇, 在语境中讲授词汇。这种方式的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学课文时,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新单词的词义。通过在语境中学习新词汇, 学生才会记得牢, 学过的内容才会有实用价值。

三、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 我们在教学改革中, 尤其是在英语课教学改革中必须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预习既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也是学习习惯的问题。预习对于学生理解新内容和对于师生在课堂上的默契配合都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学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预习。预习主要是运用所学音标和拼读规则学习单词;浏览课文, 了解大意;找出难点并做上标记;了解要学的语法等。

2.查阅词典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英语词典就是英语学习的得力助手。通常情况下, 英语词汇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词典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如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词汇的基本搭、一词多义、派生词变化、规则与不规则变化, 更重要的是词典中有地道的例句。但是事实上, 很多学生不愿意查词典, 只是记住词汇表里与英文对应的中文, 不注意词的变化和用法。甚至在预习课文中遇到不熟悉的词或发音拿不准的词时, 一些学生也不查词典, 其理由无非是没时间或怕麻烦, 殊不知这是典型的学习误区。其实查词典的过程就是学习英语的过程。因此, 我们教师应遵循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原则, 引导学生多查词典, 多参考词典中的例句。

3.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 即使学了英语, 也是“哑巴英语”。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 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背诵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 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有利于口语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也有利于记忆的锻炼和增强。因此在高一阶段每天早读时我都要求学生开口朗读, 养成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

4.及时纠错的习惯。在平时的英语练习中, 难免会出错。不要为了省事在作业本、试卷上订正错题, 时间久了, 复习时不但要一张张、一本本翻找很麻烦很浪费时间, 作业本、试卷还会被遗弃、丢失难以保存。因此, 从高一开始, 我就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本, 它归纳集中、便于存放、简洁明朗、易于梳理, 而且学生在抄写整理错题的同时加强了记忆、加深了印象。教师切记要求学生在抄写错题时, 不能为了抄而抄, 要用心分析、总结, 要在错题下面写出错误的症结所在:词汇不熟悉、知识点没掌握、句子结构不清、书写格式不规范、粗心还是考虑问题不周全等。

四、关注语法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有其内在的规律, 有其可遵循的规则。如果我们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科规则, 对其内在的东西梳理归纳, 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学科的精髓。一定的语法知识课满足英语学习者的求知欲, 大大提高其自学能力, 也可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我们的学生一般只有在课堂里才能听到和学到英语, 而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听不到英语, 那么习得语言的环境就不存在, 因此必须有意识地去学习语法, 并以此来指导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 如果再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 语言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摘要:高一英语教学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 身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为高二、高三英语学习奠定基础的重任。

上一篇:肺炎心力衰竭下一篇: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