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探讨

2024-05-05

审计失败探讨(精选七篇)

审计失败探讨 篇1

关键词:审计失败,成因,影响,规避措施

一、审计失败的成因

在审计最终阶段, 注册会计师有意或无意地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出具了与之事实不相符的审计意见, 使得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乃至决策, 会造成审计失败。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

1. 审计人员职业素养

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大致概括为执业态度和道德操守的总和, 其包含了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问题, 是审计程序的既定因素, 在与审计过程的结合中就会成为审计失败的因素:一是审计人员思想水平不高, 执业精神不强, 态度马虎;二是在我国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新准则、新法规不断颁布以及业务的需求, 审计人员对自身后续学习不甚重视, 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三是在经济化的社会现实冲击下, 在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和自身利益发生较量时, 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审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 审计独立性的缺乏

当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审计服务与会计咨询服务时, 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 其独立性就会受到怀疑, 留下“一手包办, 自己说了算”的嫌疑;不止如此, 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保障审计质量、对社会公众负责的前提, 在与被审单位的沟通、交流过程中, 保持适当的距离, 而不会因为过分密切的关系, 对所坚持的原则发生动摇的同时, 也无法让社会公众对其独立性仍持有信服的态度。

3. 审计主体行为因素

审计主体行为主要包括审计角色、审计决策、审计检查、审计评价、强制性措施以及审计技术方法的采用等, 这一系列在审计过程中涉及到的行为都会因意识的偏差而造成审计的失败。例如, 由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选取的抽样方法带有主观臆断的个人意愿, 抽取的样本不能较好的代表总体, 从而影响审计效果, 导致审计失败。

(二) 审计客体方面的原因

1. 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由于被审单位会计人员的过失行为而造成的会计报表上的重大错报, 使得审计失败的可能性较小。纵观国内外审计失败案, 大部分案件根源都在于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失真上, 被审单位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弄虚作假甘冒风险;此外, 各种经济组织的业务类型日益复杂, 被审单位更易在制度的漏洞中进行舞弊行为, 更是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风险。

2. 被审单位内部治理结构

内部治理结构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 而内部控制制度就相当于被审单位内部治理结构的浓缩。近年来, 由我国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导致的审计失败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董事会还不能起到应有的实质性作用, 集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的管理者现象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弊病。同时, 审计市场仍处于买方市场, 在清一色的无差别事务所中, 管理当局完全可以像挑菜似的任意选择可以与之“同流合污”的事务所, 直接给发表恰当审计意见带来极大地制度隐患。

(三) 审计环境方面的成因

1. 审计法律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业务类型不断增加和划分, 也伴随着新问题、新情况的产生, 法律法规的修改及颁布是一项严肃而又缓慢的过程, 这期间现行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相冲突是必然的;审计活动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方面, 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调整, 使得某些方面的审计无法可依、有法难依。而我国现行法律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 (即强制注册会计师对受害人的损失予以赔偿的规定) 又很笼统, 刑事责任处罚的不经常性、程度较轻,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加大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注册会计师的侥幸心理, 虚假报告的产生也就不奇怪了。

2. 行政干预

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吸引资金、稳定就业、培植税源的重要手段。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达到指标, 地方政府常常予以“特殊行政支持”来鼓励企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的照顾行为也就有意无意地干预事务所的正常运作, 对被照顾的企业虚报及虚夸的问题, 注册会计师往往迫于生存和发展而屈从地方政府的意图, 睁眼说瞎话。

3. 不正当的行业压价竞争

“量多规模小、分布散乱”是目前审计市场上事务所的特点, 面对利益的驱动, 为了招揽业务、抢占市场份额而出现的恶性竞争就在所难免了;在这种不正当的竞争环境下, 事务所随意降低收费的情况下压缩了事务所的正常利润空间, 在尽可能减少赔本执业的基础上, 降低审计成本就变得理所当然, 为此减少的审计时间、审计程序等使得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二、审计失败的影响

审计报告信息使用者一般会通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做出判断乃至决策, 而审计失败无疑会给其带来沉重的打击。

(一) 对事务所本身的影响

一个审计失败的发生, 不管是事务所刻意为之还是无意造成的, 审计意见是由事务所出具的, 必然对社会公众负起一定的责任。当事件发生时, 首先影响到的必是事务所的声誉, 这就好比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那还有谁会来“买你家的产品”一样;在现实市场产生的极大负面影响下, 不但有可能丢失现有客户, 还会使其失去潜在的市场, 毕竟审计失败的产生必然会使客户利益受损, 事务所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难以维持, 还有可能发生法律诉讼, 那对事务所的存在将产生直接的威胁。

(二) 对投资者的影响

投资者作为市场参与者之一, 对具有独立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有很强的依赖性。审计失败的发生, 会使投资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给投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我国现行的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时常带着投机心理, 希望前景发展良好的公司给自己带来好的收益, 往往是拿出所有积蓄参与投资, 审计失败带来的不实财务报告, 对投资者来说, 轻则血本无归, 重则倾家荡产, 资金的意外流失, 也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 对被审单位的影响

越来越多由审计失败而牵扯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丑闻, 使得审计鉴证职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被审单位作为审计客体, 审计失败后果直接影响对象, 首先波及到的应当是证券市场的价格, 股票市场大幅下跌, 公司声誉遭受严重打击, 资金周转状况势必受到影响, 导致公司日常运作出现问题, 各种问题的暴露使得公司在业界的立足之地岌岌可危。比如, 国际上的典型例子美国安然因审计失败而爆出财务丑闻之后, 不但安达信被扫地出门, 安然亦以破产而告终。

三、如何规避审计失败的措施

审计过程存在的风险是导致审计失败的最终原因, 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 人力可为的就是在最大限度内, 利用我们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一切可能性的认知, 采取相关手段规避、防止审计失败的发生。

(一) 内部风险的规避

1.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内部审计队伍整体专业知识与经验程度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可能性, 必须定期对他们进行后续教育, 使内审人员的知识水平能较好的迎合内审的动态, 适应发展的需求;审计过程中适当的进行监督和指导, 安排能力较强的内审人员帮助稍差的人员;同时将风险管理能力引入职位晋升的考评项目中, 以保障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及管理水平。

2. 合理选用审计抽样方法

合理选用审计抽样, 能有效控制样本结果推断的总体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使抽样审计所采取的程度和方法科学、适用。了解和掌握抽样方法 (即统计抽样和判断抽样) 的优劣以及使用范围, 是科学运用审计抽样方法的基础, 通常, 借助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业务与内部控制比较了解的优势, 利用内审人员职业的判断和经验, 采取判断抽样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审计人员职业经验和敏感性;而统计抽样以数理统计为基础, 随机选取样本并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时, 比判断抽样更具有客观性, 由此得出的审计证据客观性也更强;当然我们在选取样本时使每个项目被抽中的概率相同, 这样的样本才更具代表性, 从而降低审计失败的机率。

3. 规范基本审计程序

基本审计程序是指审计机构通过研究审计项目的特征而总结出来的, 适用于各种审计项目的基本审计, 可以想象, 如果没有规范基本审计程序, 不同审计人员存在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经验的差别, 使得他们再根据自己职业判断选择相应的审计程序也存在差异, 无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若基本审计程序得以规范, 再将必要的审计程序提供给了审计人员, 那么审计人员无法随意省略审计步骤, 保持审计证据的有效性, 才能充分支持审计结论, 有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 将审计失败的总风险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二) 外部风险的规避

1. 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在选择被审单位时, 也应考虑承接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审计事项, 这也是规避审计失败的重要步骤。在接受委托业务时, 应冷静客观的观察客户的品格, 防止无意中接受恶意的委托, 在确定委托的真正目的是恶劣时, 应拒绝接受此类业务。此外, 虽然那些陷入财务危机的客户不一定存在欺诈意图, 但这类客户的复杂状况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2. 规范审计主体行为素质

审计失败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行为, 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能严格恪守相关准则, 认真做好审计预备工作, 严格制定审计方案, 选择恰当的审计程序及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仔细实行, 努力把好审计报告质量等, 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 帮助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

3. 加强行业监督, 避免恶性竞争

目前市场上的会计事务所数量众多, 但专业分工不明显, 各事务所为了生存, 可谓是饥不择食, 根本不考虑其专业胜任能力。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审计人员败德行为的惩处力度, 改革和创新行业监管, 从审计人员配备或行业间评价等因素将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推行优劣评价标准, 做到奖优罚劣, 逐步形成行业特色;也可以设置群众投诉窗口, 并给予合理的奖励, 鼓励群众共同监督;另一方面, 规范审计收费方式, 设立中介机构, 改变事务所与被审单位之间的直接支付关系, 间接瓦解事务所与被审单位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也改变市场上以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的格局, 尽可能避免此类型的恶性竞争。

4. 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使得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行业的发展, 政府应当加强全国各地相关法规制度的规范工作, 避免地区与地区之间出现法律规章适用的冲突问题;与此同时, 完善法律责任的界定方面, 应该力求形式与实质并重, 修改民事责任的规定, 使其制度明朗化;深入探索审计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做到对注册会计师过失或欺诈行为有法可依、严格执法, 此外还应对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予以有效地保护。

参考文献

[1]牛金莉, 那复东.谈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审计文汇.

[2]胡清华.试论CPA审计失败的成因及对策.中国经贸.

[3]张洪高.审计失败的成因及后果分析.会计之友.

[4]韩聪, 胡淑娟.审计失败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会计之友.

[5]俞校明.审计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6]郑美玉.浅议企业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商情.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探讨 篇2

(一) 伤害广大投资者自身利益

在资本市场上, 投资者作为市场参与者之一, 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 因而对有独立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有很强的依赖性, 将审计报告中表达的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就有可能严重误导投资者, 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审计失败的发生, 使投资者处于完全被动之中, 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 继而给投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 危及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

审计失败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危及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如决策失误、市场失效、社会诚信降低等。由于审计失败致使审计信息质量不理想, 市场参与者一般都处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状态之中。信息供给和拥有越不完全, 不确定性的程度和风险就越大, 决策失误也就越多;由于审计失败, 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 进而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 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审计失败助长了会计造假风气, 动摇了社会诚信的基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诚信经济。审计失败将助长会计造假行为的横行, 将会对诚实守法、合法经营的公司产生冲击, 造成人人都不愿讲诚信、不敢讲诚信的社会。

(三) 损害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本人形象和发展

一旦审计失败发生, 有可能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声誉。声誉对一个会计事务所而言至关重要, 它会直接影响事务所的形象、业务等各个方面。良好的声誉会有利于事务所的发展, 而受损的声誉不仅会对事务所的现实市场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会使其散失潜在市场。不只是发展问题, 甚至连事务所的存在都会受到威胁。在举世震惊的安然事件中, 曾经享誉盛名的安达信由于审计失败, 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 不复存在。虽然曾为“五大”之首, 却也难逃解体的命运。另外, 审计失败会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本人。对注册会计师而言, 诚信是财富, 诚信是财源, 诚信还是财力。一旦诚信缺失, 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个人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甚至会被吊销审计执照, 严重的有可能会面临民事刑事处罚。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原因解析

(一) 审计师个人能力及素质缺失

如果审计人员思想水平不高, 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 在审计时态度马虎随意, 未能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及各种基本要求, 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审计风险。由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事实上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被审计的单位管理层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商业利益的诱惑驱使会计师事务所去迎合管理层的需要, 从而背离独立客观、公正的要求, 导致审计失败。而这也是引起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审计人员或对交易事项缺乏应有的专业怀疑, 或收集的审计证据明显不足, 或运用不当的审计程序, 或过分信赖管理当局, 或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不谨慎的执业态度必然会导致审计失败。

(二) 审计主客体之间的委托关系缺陷

注册会计师的存在本身是为了消除或减少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减少代理成本。但它本身却存在着和委托方的信息不对称。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 其服务质量是难以直接观察的。当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交易时, 需求者处于严重的信息劣势。表现在独立审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就是经营者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财产所有者, 而注册会计师也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 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出据虚假审计报告或对虚假审计报告未尽最大努力识别真伪, 致使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屡屡“过关”, 从而给财产所有者造成损失。这就使得审计委托代理向有利于经营者的方向倾斜。在这样有缺陷的委托关系中, 审计失败、舞弊事件的出现则变得更加容易。

(三) 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处理失衡

中国目前的外部约束机制主要是指政府的监管, 即通过立法和执法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而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安排现状使得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比较低。首先, 现阶段约束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法规偏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则较少, 即使有规定也较笼统, 或过于简单, 具体操作上难以把握。其次, 从具体操作来看, 起诉注册会计师的主体受到限制, 以此故意隐瞒重大事项的信息披露, 不作为诉讼对象, 不接受集团诉讼, 使得注册会计师的赔偿责任从天文数字缩小为“屈指可数”。最后, 即使注册会计师败诉, 他们的赔偿成本也是相当低的。在公司后来一系列的诉讼案例中, 监事会只对上市公司由于其公司治理混乱导致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而给予行政处理, 对公司股票实行特别处理, 对事务所没有丝毫的影响, 几乎没有任何人起诉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没有因审计失败而承担法律责任。正是因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才会产生偷懒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 执业不谨慎甚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合谋。不管是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来说, 处罚力度都谈不上严厉, 违规的成本太低。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防范机制

(一) 加强道德建设、行业自律, 提高审计人员能力及素质

中国目前独立审计准则对职业道德的规范只有《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并且只给出了一般原则, 对于执业行为中如何遵循职业道德没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指南。应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 构建一套自律、他律相结合的职业道德机制;建立职业道德管理的专门机构, 强化行业监管职能, 提高其权威性;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和禁入机制, 政府和行业自律组织要同时发挥作用;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 尤其要在操作性上下工夫, 强化约束机制;加强道德建设, 还必须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建议修改相关法律, 在法律中明确被审计企业经营失败的责任不应归于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承担责任的程度应有一定比例上限, 这样才能既保证社会的利益, 又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利益。

(二)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技能

注册会计师应该充分认识独立审计是一项带有风险和重大责任的工作, 从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 始终将职业谨慎作为执行审计业务的立身之本, 坚持独立性原则。另外, 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保持适当的专业技术水平;按照有关的法律规章和技术标准, 履行其职业责任;通过继续学习知识和技巧, 在职业竞争中保持适当的竞争水平。此外, 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由高级执业人员给予有效和适时的指导, 规范审计工作底稿, 认真执行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以发现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审计质量。

(三) 强化行业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 普遍建立了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而中国对于违规审计单位及注册会计师的处罚过于注重行政、刑事制裁, 却忽略民事赔偿责任, 缺乏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救济, 也缺乏对过错方的有效制裁, 审计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使那些不诚信的注册会计师在利益面前选择了欺诈, 投资者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 很有必要尽快地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 并通过采用“举证责任倒置” (即辩方举证) , 简化受害方的索赔途径。注册会计师因舞弊和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的重大造假, 致使投资者蒙受损失的, 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对投资者的损失进行有效赔偿, 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 又能对违规注册会计师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 从而抑制其纵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冲动。另外, CPA要将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例如已发现的会计舞弊、过分的审计时间要求、不正常的价格策略、企业存在的舞弊嫌疑、更换CPA的倾向等报送“监管机构”。由“监管机构”将上述信息录入“信息库”, 决定是否进一步追查, 同时根据“信息库”的资料建立企业和管理人员的诚信档案, 将企业和管理人员的诚信情况向经理人市场与资本市场披露。

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是资本市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热点问题, 梳理审计失败后果, 解析审计失败原因, 从加强道德建设、行业自律, 提高审计人员能力及素质, 强化行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等角度提出审计失败防范机制, 促进审计质量改善。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李平, 王晓敏.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现状和防范措施[J].经营与管理, 2011, (11) :8-9.

[2]孙敬东.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诚信视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4) :14-16.

审计失败控制问题研究 篇3

一、审计失败的概念及影响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审计失败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既让投资者经济利益受损,也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更有甚者会让事务所解体和关闭。

二、审计失败的外部成因

(一)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从众多审计失败的案例来看,比如说上海外高桥事件(财务总监挪款近2 亿),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一股独大,财务责任不明确,没有相互的牵制,这无疑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取证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因此,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时也存在极大的隐患。很多的高管集管理权和监督权于一身,他们掌控着公司选择哪家审计公司的权力,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他们更乐意选择那些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出具审计报告的事务所。这就导致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缺乏客观公正独立性。

(二)被审单位的管理制度混乱

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公司管理权太过于集中,比如董事长去决定人员的工资,而使本来应该具有管理公司工资分配的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大权旁落,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混乱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审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

(三)审计市场的收费标准不唯一

我国有3 000 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很激烈,而目前,我国审计收费标准是由各地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定,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优质服务和劣质服务的收入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想要提高审计的服务质量必须提高服务成本,可是服务收入却不会上升,事务所还将面临丧失现有客户和潜在审计市场的危险,事务所只好提供鉴证程度不是很高的审计报告,尤其是对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因此,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导致恶性竞争,这成为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

三、审计失败的内部成因

(一)注册会计师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出具审计报告的客观性,按照常理来讲,合伙人审计任期越长,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俗话说感情深一口闷,一方面审计人员在长时间的审计过程中,对被审单位已经相当信赖,使独立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审计使被审单位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使得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到影响,毕马威审计施乐公司几十年,这也是导致毕马威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注册会计师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与职业怀疑

职业谨慎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始终保持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态度。职业怀疑态度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客户及其所提供的信息均保持质疑的思想状态,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三)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有缺陷

现在很多大型事务所,包括四大在内,都对审计的作业流程实行分工管理,但实际上,审计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工作,没有连续性,即便是获取了充足的审计证据,也不能够审计出重大的审计错报。另外,很多事务所既承接同一家公司的审计业务,又承接这家公司的会计业务,导致事务所对错报不能客观公正地发现。还有的事务所将业务交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查证,最终使审计失败。

四、防范审计失败的措施

(一)改变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形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已有限责任形式来注册登记,这样的形式使会计师事务所发生执业违规行为时只承担有限责任,我们应大力提倡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制是在无限合伙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有限合伙制下,无过错合伙人无需对其他合伙人的执业性违规行为所形成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只需对自己执业行为承担连带责任。有限合伙制既克服了有限责任制对风险意识的弱化,也避免了无限合伙制带来的责任承担的不公平现象,而且同时吸取了二者的合理之处,是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

(二)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

严格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这要求事务所进行审计业务时有明了的审计工作底稿,完善的审计工作规范,详查的三级复核制度。并且实行奖惩制度,对于做得好的会计师要予以嘉奖,对于违反规则的会计师予以处罚,在业务上,明确分工和责任,提高操作效率和质量。

(三)完善监管环境

完善会计师入门机制,完善市场收费机制。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对事务所的收费标准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做出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额度规定,避免会计师事务所过分依靠价格竞争而导致审计风险加大。另外,对于因会计师的责任造成审计失败的,加大处罚力度,注重对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双重处罚,对事务所应加大对侧重于整体业务限制、通报处理结果扩大处罚影响等,对注册会计师应侧重于个人执业的限制。

五、审计体制矛盾性的思考

(一)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影响独立性

从众多的审计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有些案例根本不是会计师的问题,不是他们的能力达不到,而是审计人员与审计委托人联合起来造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按照我们普遍的思维来讲,审计委托人应该是审计信息的需求者,可是在我们现行的审计体制中,对于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人却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在我国,通常董事会便是管理者,很显然管理当局不愿意看到有损他们权益的审计报告。根据理性经纪人的假设,任何成本都是和收益相均衡的,那么非审计需求者成为委托人会认真履行审计委托的职责吗?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审计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不能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有时候,委托人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导致审计的活动无法开展,其结果必然导致审计的失败。

(二)解决现行审计体制中存在的矛盾的思路

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与财务尽职调查制度比较,财务尽职调查又称谨慎性调查,一般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协商一致,投资人对目标企业一切与本次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其主要是在收购等资本运作活动时进行,但企业上市发行时,也会需要事先进行尽职调查,以初步了解是否具备上市的条件。对于这种调查,注册会计师审查出的错误越多,拿到的薪金也就越多,注册会计师显然会竭尽全力地调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由此,应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于管理层并不受任何其他关系牵连,由能独立进行判断的董事组成的常设审计委员会,这个组织要想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保持其独立性,我国也有这样的组织,但实际上都被董事会所控制,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组织的独立性,审计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而独立于董事会之外,只有这样审计委托人才能和被审计人相分离,达到实质上的独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最大可能地避免审计失败。

参考文献

[1]王建新,章立军.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研究述评[J].研究与创新,2007,(2).

[2]赵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启示[J].当代经济,2006,(3).

[3]蔡春,唐滔智.公司治理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蒋尧明,罗新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03,(8).

[5]孙铮,曹宇.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J].审计研究,2004,(3).

[6]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的审计市场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3).

[7]刘峰,张立民,雷科罗.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J].会计研究,2002,(12).

[8]彭畅.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孙谦,墙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报告[J].会计研究,2011,(8).

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分析 篇4

1 审计失败的成因

1.1 公司的财务错误或舞弊行为

致使公司财务报表信息不实的原因有错误和舞弊两种:错误是指由于会计人员的抄写失误或专业能力不足导致会计账表信息错误, 非故意错记或漏记的情况;而舞弊有两种情形, 一是公司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公司谋取利益, 故意对经营信息进行错误的记录, 二是公司管理层串通舞弊, 粉饰报表营造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从而获得不正当经济利益等目的。无论被审计单位存在上述的何种情形, 都会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互相串通从上至下相关各个部门“一条龙”舞弊, 会大大加大审计风险。如东方电子财务舞弊案中, 公司内部成立造假小组, 从管理层到财务部门、销售部门一系列造假, 面对类似的被审计单位,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准则更加认真的执行审计工作, 否则会造成审计失败。

1.2 公司经营失败

企业经营失败是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两者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审计人员可能未严格审计准则, 导致审计失败, 也有可能审计人员按照了审计准则实行审计工作, 但由于抽样采取抽样审计的方法, 有些隐藏较好的舞弊很难被发现, 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企业在面对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如行业竞争环境变化或经济衰退等情况, 无法正常持续经营, 也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时, 称为经营失败, 特殊情形下企业会申请破产倒闭。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在审计工作中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状况进行调查了解, 若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出现问题, 注册会计师有义务提醒投资者。且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 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1.3 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与职业谨慎缺乏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谨慎缺乏是审计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 审计要求也有做不同, 注册会计师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缺乏对新技术新理论的掌握, 不仅加大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难度, 还会增加审计风险。在会计电算化普遍应用的今天, 一些注册会计师因对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缺乏, 不能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完成审计工作, 致使在规定的审计期间里未能完成全部审计计划, 造成审计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 注册会计师应时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在银广夏审计失败案例中, 负责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对银广夏的经营性质并不了解, 以至于未能发现潜在的风险, 忽略了重要的审计证据, 最终出具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1.4 审计程序不合理

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审计工作, 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此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但在审计工作中, 注册会计师可能因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及经营范围等缺乏了解, 或是过度相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依赖被审计单位人员完成审计工作等原因, 采取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 大量减少实质性审计程序和分析复合程序。在某些关键程序如函证应收账款时没有亲力亲为, 而是委托给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审查回函情况, 给被审计单位伪造函证的机会, 或者在回函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没有实行相应的替代审计程序, 使得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受损, 引发审计失败。

1.5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受损

因注册会计师丧失审计独立性引起审计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 如美国的安然事件, 在巨额的审计和服务费用面前, 安达信铤而走险, 不惜违反审计准则出具不实审计报告, 造成审计失败。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的情形也不在少数, 在自身经济利益或者与客户长期的业务关系等压力下, 注册会计师为满足被审计客户的不合理诉求, 不顾准则的规定, 出具虚假审计意见, 甚至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取高额审计费用与被审计单位合谋, 为被审计单位歪曲的会计信息做出虚假陈述。如绿大地审计失败案例, 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与绿大地关系密切, 对于简单的舞弊手法视而不见, 审计程序流于表面, 没有实质性作用。

2 解决审计失败问题的对策

2.1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审计环境

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 会计师事务所应谨慎的选择客户时: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环境和法律监管环境等外部因素, 不熟悉的行业背景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要慎重选择。二要考虑客户经营现状, 要事先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与评价, 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佳, 容易引发财务舞弊行为。三要考虑客户的诚信问题, 管理层的诚信问题会影响注册会计师指定的审计计划。四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防范财务舞弊。在接受审计业务前, 要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与前任审计师进行沟通, 了解客户的大体情况, 委派具备专业胜任知识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 在特殊情况下可聘请外部专家协助工作。对于风险较大的审计业务, 可以选择不接。

2.2 正确制定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应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条件下, 制定合理审计程序。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可靠性, 不能过分相信管理层声明, 实施必要的分析程序, 以应对重大错报风险。要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执行不完善或者执行不当, 则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 对于关键的交易账户或余额, 制定更为合理且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 重点审计;如果内部控制有效, 则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针对内控的问题, 实施进一步实质性审计程序。此外, 会计师事务所应认真执行三级复核程序, 高级审计人员应对审计助理的工作进行复查, 发现审计助理未能发现的审计线索, 保证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

2.3 保持审计独立性, 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原则, 要始终如一的坚持, 避免因被审计单位的贿赂、款待等原因违反自身职业道德, 更不能因来自外部的压力或者与客户长期达成的密切关系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也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把这项制度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严格要求每个审计人员按照规则完成审计工作。与此同时, 注册会计师应主动参加职业培训, 学习新的法律法规, 根据准则改善审计方法,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执业水平, 委派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 并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了解, 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对于公司方面, 要定期轮换会计师事务所。

2.4 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审计市场

目前我国审计责任的相关立法仍然不完善, 加之审计市场上一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达到更高的审计市场份额, 蓄意压低审计费用, 恶意竞争, 注册会计师可能在执行审计计划时减少审计程序, 导致虚假报告在资本市场上肆虐。改变此现状的出路就是规范审计收费原则, 考虑成本效益关系, 合理收费, 避免出现不良竞争。我国目前对于造假公司、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处罚力度不大, 使之造假成本低, 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造假行为。所以我国亟待加强相关立法, 明确规定民间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加大惩罚力度, 使其承受巨额的违规成本, 必要时可采取刑事处罚与民事处罚并罚原则, 以此震慑审计人员。同时要完善证券市场, 加强证券监管, 与注册会计师配合, 严格审查证券发行单位的财务报表。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投资者根据公司的披露的会计信息做出投资决策, 公司所发布的会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之一,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及鉴证服务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一道屏障, 但近年来公司审计失败的案例频出, 自2001年银广夏事件以来, 又接连发生东方电子、绿大地、万福生科等财务舞弊案, 因此对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十分重要。为此, 从公司财务舞弊和注册会计师过失两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造成公司审计失败的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审计失败,独立审计,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秦荣生.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999, (2) :41-42.

[2]刘艳利.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6.

[3]韩聪.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会计之友, 2008, (4) :64-65.

审计失败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篇5

审计失败, 一般是指审计人员由于过失, 未能发现财务收支及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不实, 未能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系统、规范方法进行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经营, 出具或披露了不当的审计意见, 致使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 由此导致审计失败。审计失败会造成以下几方面不良后果:1) 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2) 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形象。3) 损害了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利益。由此可见, 审计失败的发生, 不仅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形象, 也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更扰乱了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深刻剖析其成因, 采取有效措施, 以避免审计失败案件的发生。

2. 审计失败的成因

2.1 内部原因

1) 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前提, 离开独立性, 审计质量几乎是不可期望的。大部分事务所在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业务的同时也提供非审计业务, 而且非审计业务的收入高出审计业务收入, 这就使审计人员主观上对被审单位相当信赖、放松警惕, 使独立性受到影响。

2)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 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为承担审计业务的业务负责人的执业水平不高, 缺乏专业胜任能力或行业经验, 不能胜任审计项目的工作;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普遍专业能力较低, 专业经验欠缺。

3)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 包括大型事务所对下属分所的管理不力和将重要的工作授权于训练不足的人。

2.2 外部原因

1) 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缺陷严重影响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正常发展。内部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 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他们往往集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 形成一人大权独揽局面, 使得管理层既是被审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 决定着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选用、续聘、收费等事项。

2) 审计收费制度不健全。在我国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小规模事务所, 为了“生存”, 它们不断地压低审计费用, 从而很难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3) 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只允许采用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两种组织形式。组织形式不同, 其所承担的法津责任就有所不同。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经营风险, 而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组织形式, 只有很少一部分采用合伙制。

3. 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1) 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就注册会计师而言, 一方面, 完善个人道德修养, 遵守职业道德, 合理规避风险, 保持谨慎的执业作风;严于律己、拒腐防变的本领。另一方面, 提高业务技术能力, 增强自我学习意识, 在实践工作中要不断检验与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2)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完善我国会计事务所全面质量控制制度, 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管理, 强调对注册会计师的雇佣、督导、分派等方面的内容, 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现代化观念;注重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胜任能力的检测, 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具备的不可或缺的职业操守;同样也重视业务承接与监控, 控制业务承接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3) 进一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改革。逐步取消有限责任制事务所, 进一步完善适宜合伙制发展的法规制度, 尽快建立分别适用于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合伙制等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并对现有的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规章制度中的有关合伙制的条款进行修订, 逐步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共有财产分割制度。尽快建立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风险保险制度;尽早使相关法规制度完善出台, 为这种组织形式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大力发展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

4) 优化审计职业环境。 (1) 完善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法律责任机制, 应当明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依据和机构。 (2) 改进审计收费制度。改变现行的审计付费方式, 根据审计质量决定是否付费, 并加强监管, 严格处罚超低价收费的不当竞争行为;强化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 (3) 净化审计人员职业环境。创造良好的审计人员执业环境,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有着无可厚非的重要影响。首先, 会计环境的净化离不开建立健全良好的法律环境, 以及会计制度的完善, 因而要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会计委派制;其次, 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尤其要加重直接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严格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 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 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5) 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在着手审计工作前, 对被审计单位的深入了解是不可或缺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同于政府审计, 事务所有权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委托来降低审计风险。慎重地选择被审计单位, 将有效地使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所选择的被审计单位应当有较好的经营管理, 要特别注意陷入财务和法律困境的被审计单位。

摘要:近年来, 审计失败案例的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审计失败已成为国内外审计职业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带来的危害, 并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审计失败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审计失败,影响后果,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韩聪, 胡淑娟.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会计之友, 2008, (4) .

[2]张春玲, 陈燕.审计失败的原因及规避[J].当代经济, 2009, (3) .

浅析财务审计失败的原因 篇6

关键词:财务审计,审计失败,原因

引言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信息使用者使用此审计意见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或决策。通常表现为在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无保留审计意见。并因此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主观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迅速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屡屡发生,“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等给审计机构、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

一、审计失败问题的由来

首先是安然事件,从1997年到2000年,安然公司隐瞒负债达25.85亿美元,而股东权益则多列12亿美元。巨额的负债不列入财务报表、关联方交易及利益输送不充分披露、巨额盈利及股东权益的高估和虚增,给安然公司带来了“粉饰的繁荣”。对此触目惊心的会计造假,安达信违背职业道德规范,销毁审计档案,令社会各界为之瞠目结舌。

然后是银广厦事件,2000年,银广夏实现盈利4.17亿元,比1999年增长226%;每股收益更是由1999年的0.51元攀升至2000年的0.83元;而生产用电的费用却在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情况下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下降;以上这些都是有违客观规律的,是不合常理的。如果审计人员能多运用分析性复核技术,就能发现这些财务比率的异常变动和财务数据间的不合理配比,但遗憾的是注册会计师却没有发现或者没有予以报告。等等。

二、对审计失败原因的探讨

有这样一句话:成功的审计原因恐怕都是一样的,失败的审计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

1. 会计报表的不真实表达

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主要有两种:错误和舞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其中,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和漏报。包括原始凭证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等等。舞弊是指管理人员和员工为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蓄意粉饰会计报表,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真。包括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等。可见,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的重要错误或舞弊是形成注册会计师过失或欺诈、审计风险和审计失败的重要前提之一。如果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不存在重要的错误或舞弊,而注册会计师要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一般会提出异议,审计风险特别是审计失败就难以形成。如果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存在重要的错误或舞弊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如果不严格按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未能查明重要错误或舞弊,那么他就有过失或欺诈行为,就可能使他面临的审计风险显化为审计失败。

2. 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或欺诈

过失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完全遵循或完全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行为。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有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一般过失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准确理解和全面充分地遵守《独立审计准则》,没有保持作为一个审计师所应保持的职业谨慎态度。重大过失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基本没有遵守《独立审计准则》,没有保持作为一个普通正常人所应保持的谨慎与认真的态度。注册会计师欺诈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为了达到欺骗他人或坑害他人利益的目的,明知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或舞弊,却故意予以虚假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行为。还有一个与欺诈相关的概念叫“推定欺诈”,是指虽无证据表明注册会计师有故意欺诈或坑害他人的行为,但存在极端的和异常的过失。

3. 审计方法的缺陷

从审计方法来看,审计人员过度依赖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及内部审计结果。内审和内控制度测试固然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但是内控制度的运行受到单位管理的局限,特别是当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较差,会计信息失真时,内部审计本身就意味着错误与失败。另一方面,审计在采用传统的统计抽样方法下,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风险性,当取证采样存在不同或不均衡,特别是当样本情况复杂或遇到新的问题时,容易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三、审计失败所造成的影响

审计失败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最严重的事件,它可能引起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也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损失。审计失败的发生,首先影响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并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当然,审计失败也会殃及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这就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事务所本身的影响。一旦审计失败就有可能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声誉。这种受损的声誉不仅对事务所的现实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其散失潜在市场。使客户利益受损,其忠诚度呈“下降”趋势,其良好的关系无法长久地维持。造成业务量的大量的大量减少。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法律诉讼从而威胁到事务所本身的存在。其二为社会影响。由于审计失败会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败,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审计市场与审计监管[J].审计与理财,2003,(1);

[2]赵宝柱,风险导向经营基础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第3期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篇7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标准而形成或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前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说:“打开你的账册, 我愿他是清清白白的”。可见审计工作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如果发生审计失败, CPA们的可信度将受到严重质疑, 这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进步;对投资者而言, 会计报表是他们投资时分析参考的重要依据, 由于客观上的信息不对称使其本身处于不利地位, 因而审计失败会推波助澜, 使得虚假的财务信息泛滥成灾, 误导其投资取向, 伤害其利益, 严重甚至倾家荡产, 血本无归。趋利避害, 减少审计失败现象的发生频率, 分析审计失败的成因并从实际出发, 提出解决措施, 已成为当前CPA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所密切关注的焦点。

二、审计失败的成因

(1) 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审计失败的催化剂。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起步比起西方国家和美国来说, 起步相对较晚, 目前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不免存在漏洞和纰漏, 在实际应用中会引发各种问题。规定对于进行违规操作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处罚规定不具体, 应用性不强, 处罚程度太轻, 对违规者的惩处力度不够, 违规者的违规成本太低, 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使得审计失败事件层出不穷。

(2) 资本市场的不当需求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客观原因。证券资本业务市场的不当需求和无序竞争迫使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作假, 与之沆瀣一气, 同流合污。市场某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唯利是图, 需要事务所提供的服务就是提供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以审计费用为筹码, 或诱导或胁迫, 欺骗广大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所以, 会计师事务所就顺理成章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与之里应外合。

(3) 不良竞争也对审计失败起到发酵作用。在不健全的竞争环境中, 价格战的出现是必然现象。“一分钱一分货”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事务所为了扩大占有率, 招揽业务而故意压缩审计费用, 但是由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 审计人员就必须缩减审计业务流程, 简化审计程序, 进行小范围的抽样检测, 以偏概全, 出具的失实的、有失偏颇的审计报告, 与公司基本的生产经营情况不相符合, 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4)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分析, 审计失败的原因体现在公司故意会计弄虚作假。近年来, 资本市场的虚假现象层出不穷。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利用多种手段粉饰报表, 虚增企业资产和会计利润, 隐瞒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披露对公司有利的, 能够吸引投资的利好消息, 而对于不好的悲观的财务信息则区别对待, 延迟披露或者干脆不披露, 这也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带来障碍。

(5) 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角度看, 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是瓶颈问题。某些注册会计师伙同被审计单位进行舞弊以谋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另外, 审计程序不规范, 不具备胜任审计工作的能力都有损审计工作的质量。例如:抽样审计如果审计规模小就难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线索。

(6) 另外, 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 出于费用和时间问题的考虑, 一些事务所没有定期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培训和相应的后续教育, 对相关审计准则的要求不求甚解, 这也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防范审计失败的措施

(1) 完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健全的市场竞争环境, 规范竞争行为才能为审计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做坏不一样, 上行下效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应不断建立和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薪酬及晋升的政策和程序, 客服工作中的浮躁心态和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上下一心, 人际和谐。

(2) 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控力度。可以采用同业间交叉复核的方式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进行检查,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绝不姑息, 一旦查出错弊即追究责任, 这样才能起到杀鸡骇猴的警示作用。

(3) 慎重对待审计客户。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接受某项业务之前, 尽量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取得联系, 亲身调查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不可盲目承接业务。要评价客户的信誉品质, 了解业务类型, 对不熟悉的业务领域慎重进行考虑。委派合适的人员评价被审单位的报表和业务, 必要时可聘请专家协助工作, 使专家内行人参加审计工作的某一环节, 做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重组。对于存在财务危机的公司的财务报表要特别关注, 对于存在重大问题的客户和业务, 应当不承接、不保持。

(4) 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应坚决遵循质量控制准则, 应制定合理的政策, 有效实施相应的程序。从了解客户承接业务, 到出具审计报告所有流程均应按照规定执行。在工作分配方面, 应充分考虑审计人员是否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做到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合理搭配。注意独立性的维护, 万万不可谁联系的业务谁做项目经理, 以免有失公允。

(5) 健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促使注册会计师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将不为利所动, 不为名所累, 只为民所谋作为培养审计人才的标准, 以服务社会为目的,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6) 加强审计队伍培训力度。目前, 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不高、知识体系不系统等问题此起彼伏。对此, 企业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与时俱进以巩固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不断在审计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 才能轻车熟路地解决审计问题。

(7) 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有些审计失败是由于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簿造成的。因此, 审计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 见微知著, 防微杜渐,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遵循审计准则, 职业道德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这样才能把审计风险降至可控的低水平,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2] .林玲.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与规避措施.企业家天地, 2008 (7) .

[3] .李逸, 陈娟.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3) .

上一篇:传输速度下一篇:财经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