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功能

2024-05-05

脊髓功能(精选十篇)

脊髓功能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8~57)岁,平均34.5岁;C(4~6)脊髓损伤8例,T(7~11)脊髓损伤4例,T12以下脊髓损伤19例,单纯马尾神经损伤1例;24例进行减压术,同时采用哈氏棒或Luque棒等植骨内固定技术。该组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皆因排尿障碍需留置导尿管,经检查无尿道畸形、尿道损伤、输尿管返流,无严重的泌尿系感染、发热,膀胱容量>300mL且残余尿量>100mL.

2 护理康复措施

2.1 心理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观察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躯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异常行为。应用艾林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心理测验,作出评估给予相应的心理康复护理指导[1]。

2.2 间歇导尿术(ICP)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完成导尿过程,同一般导尿法。导尿间歇时间依据残余尿量确定。残余尿量>200ml每日导尿4次;残余尿量(150~200)ml每日导尿3次;残余尿量(100~150)ml每日导尿2次;残余尿量(80~100)ml每日导尿1次;残余尿量在(50~80) ml以下可以停止导尿[2]。定期留取尿标本检查,发现尿路感染及时处理。建立专用记录单,记录每次导尿时间、尿量、残余尿量、饮水量等[3]。限制入液量:早、午、晚餐各400mL左右;从20:00至次日6:00不饮水。静脉输液时滴速应在30滴/min左右。一天的总入液量在2 000mL左右,患者平均每天水的摄入量为(2 142±208)mL。

2.3 膀胱排尿训练

(1)盆底肌肉训练:病人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复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每次收缩维持10s,重复做,每天3次;(2)尿意习惯训练:训练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如餐前30 min、起床或睡前,鼓励病人如厕排尿。白天3h排尿1次,夜间2次,可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4];(3)激发技术:T12以上损伤的患者适用,定时对病人的排尿扳机点进行不同方法的刺激,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如轻轻敲打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拍打腿内侧、捏掐腹股沟皮肤、听流水等辅助措施;(4)屏气法:病人采取坐位,身体前倾,腹部放松,训练病人收缩腹肌,从而增加膀胱及盆底的压力,促进尿液排泄;(5)手压法:T12以下损伤的患者宜用Crede法压迫以增加腹压及手法按摩挤压膀胱,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下腹部膀胱区用力向盆腔压迫帮助排尿[5];(6)穴位刺激:在患者的下腹部和腰骶部相对应的穴位(膀胱俞、水道4点对置)用GM2 000的中频治疗仪进行约20分钟的电极刺激,大部分患者治疗时,下腹膀胱区有变硬的小球的感觉,有的患者治疗时就会排出尿液。

3 结果

通过(1~6)个月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本组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护理过程中留取尿标本检查,其中有5例早期手术留置导尿管期间出现尿路轻度感染,对症治疗和间歇导尿后痊愈,症状性泌尿系统感染率小于12%,32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尿路感染和肾盂积水等其他并发症。评测指标:32例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包处理t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脊髓损伤(SCI)和严重马尾神经损伤后,膀胱及括约肌因失神经支配而功能失调,长时间留置尿管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进而导致尿毒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此类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所以,解决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的膀胱功能障碍问题,对于方便病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减低泌尿系感染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采取早期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心理护理并贯穿始终,使病人能积极主动进行康复护理,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间歇导尿,以达到膀胱内低压,防止尿路感染,中后期通过膀胱功能训练以达到改善逼尿肌与膀胱括约肌的协调功能。各种医源性导管在体内留置超过72h,细菌可以在导管表面形成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抵抗各种抗生素,是导致慢性感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7]。间歇导尿可避免此缺陷,另还有以下优点:膀胱周期性扩张促进逼尿肌反射的恢复,减轻了植物神经反射障碍,改善了留置导尿管所致的心理障碍,不影响患者进行其他康复治疗训练。但长期使用间歇性导尿,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操作时应注意:(1)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制订间歇导尿的时间计划,并定时导尿,每次导出尿液量不应超过500mL,防止膀胱过胀致破裂和导尿量过多致虚脱。做好记录,以便观察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2)在每次实施间歇导尿法前均要给患者进行(15~20)分钟膀胱功能训练;(3)保持排尿通畅、减少残尿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关键,导尿力求将尿液排尽,不留残余尿;(4)定期检测尿液和监测残余尿量,及时发现尿路感染并防止因残留尿液过多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5)严格无菌操作,降低因导尿而引起下尿路感染。间歇导尿配合膀胱训练可明显提高疗效,有效的膀胱训练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保持有规律的排尿;(2)减少膀胱残余尿量;(3)维护膀胱输尿管的瓣膜功能、避免产生反流;(4)避免泌尿系感染率,保护肾脏功能。上运动神经原性膀胱及膀胱高压患者禁止用手压法,以避免造成输尿管返流导致感染。膀胱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全身大汗、血压升高、头痛、颈前区皮疹等自主神经过度反射的症状,需立即停止训练,进行导尿。

总之,对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病人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消除病人的消极心理,通过积极主动地配合康复护理,达到较为理想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减少泌尿系感染,提高脊髓损伤者日常生活活动的整体能力,并愉快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邹建华,脊髓损伤护理教学中导入康复学内容的探讨[J],Moden Rehabilitation,2001 March;Vol.5,No.3

[2] 李红梅,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8) :55~56

[3] 刘钦毅,杨有赓.神经性膀胱的治疗及康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5) ;305~306

[4] Perkash I·Long-term urologic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swithspinal cord inj ury[J].Clin North Am,1993;20(3) :423~424

[5] 方玉美,徐祖豫.间歇导尿术的护理管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9;5(4) :166

[6] 周天健,李建军.脊柱脊髓损伤现代康复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0~881

脊髓功能 篇2

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特性和功能研究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是一类能被细胞外酸所激活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本文综合报道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ASICs的亚基组成及其功能性调节:(1)脊髓背角主要表达ASIC1a、ASIC2a和ASIC2b,但不表达ASIC1b和ASIC3;(2)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酸诱导电流可能由ASIC1a同聚体通道所介导;(3)胞外痛觉信号如实验性缺血和神经肽FMRF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增强脊髓背角神经元酸诱导电流;(4)炎症痛可以上调脊髓背角ASICs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述各点提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脊髓背角ASICs对脊髓水平的感觉信息传递特别是痛觉的传导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 者:伍龙军 徐天乐 WU Long-Jun XU Tian-Le  作者单位:伍龙军,WU Long-Ju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合肥,230027)

徐天乐,XU Tian-Le(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刊 名:生理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37(2) 分类号:Q42 Q51 关键词:酸敏感离子通道   脊髓背角   组织酸化   质子   炎症痛   痛敏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 篇3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训练;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28-01

脊髓损伤可导致膀胱和排尿功能障碍,排尿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排尿障碍及尿路感染還可损害肾功能,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长期使用导尿管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为促使患者尿管尽早拔除尿管、建立良好排尿规律、减少各种可能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应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现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0例

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的膀胱康复训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为我院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脊髓损伤的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颈段脊髓损伤12例;胸腰段脊髓损伤8例;脊髓圆锥及马尾损伤1例,经CT及MRI或手术探查证实脊髓损伤,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治疗4例。留置导管时间最长560天,最短17天。

1.2 训练方法

1.2.1 留置导尿期的训练 为使膀胱保持空虚状态,避免膀胱肌肉在无张力状态下牵拉或疲劳,留置导尿初期三天内持续引流。3天后夹闭尿管,不输液的患者每4小时放尿一次,输液的患者每2小时放尿一次。对于持续留置尿管开放引流的患者如无尿路感染、血尿等情况时可予夹管,然后据周围环境温度、补液量、入水量、本身体温、出汗情况、呼吸情况、消化道排泄量的种类、量而定,每2~4 h放尿1次,每次尿量控制在300~500 ml,每次放尿前辅助按摩热敷膀胱,放尿时按压膀胱、病情允许下摇高床头,并且嘱患者做排尿动作练习。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开始进行针灸对症,取三阴交、水道、曲骨、气海、阴陵泉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必要时加用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穴位注射疗法。对于持续尿潴留患者尚可采用膀胱点送、尿失禁治疗仪等物理康复治疗手段。患者脱离尿管后继续进行膀胱排尿功能训练。

1.2.2 手法排尿期的训练 膀胱充盈后,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用力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一手摊放脐下,另一手心放于其手背之上,朝着盆骨弓的方向用力向下、向里挤压直至没有尿排出,松手待几分钟,再重复3~5次,力求将尿液排尽,残余尿小于100ml[2]。每次操作始终在患者视线内,诱导患者建立排尿意识,并指导患者自我按摩体会膀胱收缩感,直至由患者完全自我按摩排尿。

1.2.3 反射性排尿的训练 经过以上步骤的训练,大部分患者可自行排尿,但它不受大脑支配,因此必须将排尿训练成一个条件反射,即在患者身体寻找一个能引起排尿的扳机点,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建立反射性膀胱。膀胱充盈后,轻叩患者下腹部、大腿内侧皮肤、阴茎体部或会阴部,以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每次排尿动作须重复2~3次,力求将尿液排尽。

1.3 控制水份摄取及尿量 每小时饮水量100~150ml是包括饮水及主食、汤类、水果各含水总量,此饮水量可因应天气热、出汗多而需略为增加;维持每4小时理想尿量350~400ml[3],因为此容量易刺激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

2 结果

22例患者经过训练,在3周内拔管者7例,25~54天拔管者15例。17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手法排尿者3例,伴有尿失禁者1例,需配合假性导尿。

3 体会

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是由于脊髓内有关的排尿中枢或脊髓神经通路受到损害,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失去正常神经控制而发生尿潴留[4]。又因长期卧床,机体代谢降低,骨质发生退化、脱钙、大量钙由肾脏排出,易发生尿路感染和结石。因此应对脊髓损伤患者加强排尿功能训练,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用留置尿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而达到接近生理的状态,可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这是截瘫患者尽早建立反射性膀胱的基础[5]。手法排尿可使患者早期排除尿管,其按摩、按压训练可促使反射性膀胱的早期形成,并且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信心。

控制尿量很重要,若尿量小于300 ml不易诱尿自解,因不易引起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膀胱总容量绝对不可超过500 ml,因膀胱过度膨胀会破坏膀胱壁的肌肉纤维与神经组织,而太少的尿量无法充分稀释膀胱内的细菌与沉淀物,如此易造成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所以每天的尿量最好有1500~2000ml[6]。

脊髓低级中枢位于脊髓圆锥,损伤在脊髓圆锥以上者,由于脊髓中低级排尿中枢的存在,反射弧完整,较易形成反射性膀胱,而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损伤者,由于低级排尿中枢的反射弧中断,易形成尿失禁,训练排尿功能更为困难。本组有1例脊髓圆锥损伤患者尿失禁,需配合假性导尿。

参考文献

[1]戴秀琴,方韬,加强健康教育对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反应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8,8(7):631.

[2]李静,李岩,宋伟贞,外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8

[3]薛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指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339-341

[4]黄崇平,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38(3):226

[5]周君桂,张秀华,周晓梅等,热冷交替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1(5):5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 男15例, 女5例, 年龄27~56岁, 平均年龄41.5岁, 其中颈段脊髓损伤12例;胸腰段脊髓损伤7例;脊髓圆锥及马尾损伤1例, 经CT及MRI或手术探查证实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17例, 非手术治疗3例。留置导管时间最长563天, 最短15天。

1.2 训练方法

1.2.1 留置导尿期的训练

留置导尿初期3天内持续引流, 使膀胱保持空虚状态, 避免膀胱肌肉在无张力状态下牵拉和疲劳。3天后夹管, 输液者每2小时放尿1次, 不输液者每4小时放尿1次, 夜间可延长到6小时。指导患者识别骨盆肌肉, 并通过锻炼加强它们的力量。方法为:对于后骨盆肌肉可指导患者想象正在中止排便而收紧肛门肌做提肛走动作, 对于前骨盆底肌可指导患者想象正在中止排尿而收紧肛门肌做提肛动作, 每次肌肉收缩10秒, 放松10秒, 重复20~30次, 每天练习3组, 必须注意收缩时不是腹部肌肉。留置尿管2~3周后, 排除尿管进行手法排尿, 不能排出者继续留置尿管, 2~3周更换尿管。发现尿管周围有尿液流出者, 说明膀胱已建立反射性功能, 可拔除尿管[1]。

1.2.2 手法排尿期的训练

手法排尿的方法为:膀胱充盈后, 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 用力均匀, 由轻而重, 待膀胱缩成球状, 一手摊放脐下, 另一手心放于其手背之上, 朝着盆骨弓的方向用力向下、向里挤压直至没有尿排出, 松手待几分钟, 再重复3~5次, 力求将尿液排尽, 残余尿小于100 ml。每次操作始终在患者视线内, 诱导患者建立排尿意识, 并指导患者自我按摩体会膀胱收缩感, 直至由患者完全自我按摩排尿。并教会患者深吸一口气, 然后屏住呼吸用力收缩腹部肌肉, 配合排尿, 直至排尿结束[2]。

1.2.3 反射性排尿的训练

经过以上步骤的训练, 大部分患者可自行排尿, 但它不受大脑支配, 因此必须将排尿训练成一个条件反射, 即在患者身体寻找一个能引起排尿的扳机点, 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 建立反射性膀胱。膀胱充盈后, 轻叩患者下腹部、大腿内侧皮肤、阴茎体部或会阴部, 以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 每次排尿动作须重复2~3次, 力求将尿液排尽。

1.3 控制水份摄取及尿量

每小时饮水量100~150 ml是包括饮水及主食、汤类、水果各含水总量, 此饮水量可因应天气热、出汗多而需略为增加;维持每4小时理想尿量350~400 ml, 因为此容量易刺激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若尿量小于300 ml不易诱尿自解, 因不易引起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膀胱总容量 (诱尿自解量+导尿量) 绝对不可超过500 ml, 因膀胱过度膨胀会破坏膀胱壁的肌肉纤维与神经组织, 而太少的尿量无法充分稀释膀胱内的细菌与沉淀物, 如此易造成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 所以每天的尿量最好有1500~2000 ml[3]。

2 结果

20例患者经过训练, 在3周内拔管者5例, 25~54天拔管者15例。16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 可自主控制排尿, 手法排尿者3例, 伴有尿失禁者1例, 需配合假性导尿。

3 体会

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是由于脊髓内有关的排尿中枢或脊髓神经通路受到损害, 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失去正常神经控制而发生尿潴留。又因长期卧床, 机体代谢降低, 骨质发生退化、脱钙、大量钙由肾脏排出, 易发生尿路感染和结石。因此应对脊髓损伤患者加强排尿功能训练, 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用留置尿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 哈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而达到接近生理的状态, 可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 这是截瘫患者尽早建立反射性膀胱的基础。手法排尿可使患者早期排除尿管, 其按摩、按压训练可促使反射性膀胱的早期形成, 并且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增强患者的信心。脊髓低级中枢位于脊髓圆锥, 损伤在脊髓圆锥以上者, 由于脊髓中低级排尿中枢的存在, 反射弧完整, 较易形成反射性膀胱, 而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损伤者, 由于低级排尿中枢的反射弧中断, 易形成尿失禁, 训练排尿功能更为困难。本组有1例脊髓圆锥损伤患者尿失禁, 需配合假性导尿。

我们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调整膀胱训练的方法, 取得显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结石、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的机率;为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打下基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参考文献

[1]李静, 李岩, 宋伟贞.外伤了性高位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 :28.

[2]黄崇平.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09, 8 (3) :226.

脊髓功能 篇5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后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相应的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主要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主要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残余尿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每日排尿次数(6.22士2.59)次、每次平均尿量(512.65士50.62)mL、残余尿量(103.40士6.23)mL,总有效率96.45%;对照组每日排尿次数(11.05士3.99)次、每次平均尿量(353.65士25.79)mL、残余尿量(140.16士64.83)mL,总有效率82.45%。通过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残余尿量等比较,观察组的自主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残余尿量也相对于对照组的少,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膀胱功能的生理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字】护理干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23-0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膀胱生理功能损伤,其中主要包括尿潴留以及尿失禁等,该并发症会随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泌尿系统产生不良的后果,例如:膀胱结石、尿路感染、肾积水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后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后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42.6士15.7)岁,其中20例颈椎损伤,15例胸椎损伤,15例腰骶椎损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主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护理干预。膀胱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行为训练、盆底肌等各种训练。行为训练:针对性的对患者制定排尿计划方案,定时提醒患者排尿,并鼓励患者按时排尿;盆底肌训练:在不收缩患者的腹部、下肢、臀部肌肉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收缩盆底肌肉,叮嘱患者吸气时,要记得收缩肛门肌。时间为5-lOs一次,反复做10-20次,一天3次。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把治疗棒置于患者直肠、阴道处,通过10-50Hz,波宽200US,电流强度在0 -100mA对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时问为30min,一天1次,1个疗程20次。

1.3诊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相应的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残余尿量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 ±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每日排尿次数(6.22士2.59)次、每次平均尿量(512.65士50.62)mL、残余尿量(103.40士6.23)mL,总有效率96.45%;对照组每日排尿次数(11.05士3.99)次、每次平均尿量(353.65士25.79)mL、残余尿量(140.16士64.83)

mL,总有效率82.45%。通过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残余尿量等比较,观察组的自主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残余尿量也相对于对照组的少,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脊髓损伤在临床中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症状,一般都是意外事故造成的,有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周围神经受到创伤,从而导致患者的排尿功能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使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开始发生病变,出现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输尿管反流、肾积水等症状[1]。严重的有可能引发肾衰竭,致使患者死亡,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使用合理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2]。

如果患者的骶神经根受到破坏,就会使得低级排尿反射弧受到破坏,导致患者的支配膀胱排尿肌肉不能有效的痉挛收缩,从而出现膀胱排尿功能失效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患者自行进行腹肌锻炼,增加腹内压。在井永敏等[3]研究中指出,Crede手法就是通过患者自行进行腹肌锻炼来挤压尿液,从而将尿液排除体外,根据这一研究表明,颈椎损伤的患者要比腰骶椎损伤更容易自主排尿。同时,间歇性排尿也可以在人为的帮助下,保持在个生理空虚状况,从而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使得局部黏膜充血或者坏死,导致感染,还可以有效的刺激,使得尿肌反射恢复。综上所述,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相應的护理干预,是一套科学和合理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施娟,周月秀,陆静,吴爱荣,解海霞,黄婷君. 社区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上海护理,2012,02:21-24.

[2]董杏娟. 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0:2845-2846.

脊髓功能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7~50岁,平均年龄(36.7±9.5)受伤原因均为外伤,受伤原因:其中车祸22例,高处坠落18例。损伤部位:颈椎12例,胸椎14例,腰锥14例。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严重感染者。4)前列腺肥大、尿道梗阻或其他疾病手术等导致的尿潴留。5)胸、腹、盆腔脏器损伤者。

用1~40给40例患者编号,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常规护理

间歇导尿。病人每天饮水量应控制在1 500~1 800ml,一般早、中、晚各400ml,上午10时、下午4时、晚上8时各200ml,从晚上8时至次日6时不饮水,输液病人应酌情减少。一般开始时4h导尿一次,如两次导尿间歇能通过叩击、挤压等方法自行排尿100ml以上,且残余尿仅300ml或更少时,可改为6h导尿1次,如两次导尿自动排出200ml的尿,且残余尿少于200ml,可改为8h导尿1次,如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下,膀胱容量在250ml以上,且始终无感染可终止间歇导尿。每次导出尿液量不可超过1 000ml,防止膀胱破裂和虚脱。

1.2.2中医辨证施护

1.2.2.1艾条灸熏灸法

艾灸是借用艾条与火的纯阳功力和药力,通过经络腧穴作用,给人以温热性刺激,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3]。操作方法:用2~3根艾条,分别在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回旋灸。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艾灸距离皮肤2~3cm适宜,灸20~30分钟,在施灸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神色变化,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如水疱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

1.2.2.2电针治疗

配穴方案:主穴:八〇、命门、腰阳关、水道。配穴:膀胱俞、肾俞、关元、中极。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75%酒精消毒皮肤,膀胱俞、肾俞、八〇穴直刺,命门、腰阳关、水道、关元、中极斜刺,深度2.5~3寸,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应后,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将两根导线任意接在两个针柄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一天一次,一次30分钟[4]。

1.2.2.3穴位按摩法

患者取仰卧位,按摩穴位:中极、关元、大赫、气穴等。方法:选取以上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3~5min,2~3次/d,手法由轻渐重[5]。

1.2.2.4情志护理

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多由意外损伤所致,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加上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排尿困难都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灵枢·本神篇》中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情志护理与人的健康,疾病的治疗及转归有密切关系[6]。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及时进行情志护理。

1.2.2.5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应注意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的不同和季节,气候,地域的差异,把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做到因证施食,因时施食,因地施食和因人施食。告知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

1.3疗效评定

1)B超检测膀胱残余尿量,判定膀胱功能干预效果。2)自主排尿时间:计算患者伤后至建立规律性排尿时间,为自主排尿时间。3)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发现尿WBC≥10/HP或尿培养(+),且伴随临床症状,如尿液混浊,发热等为尿路感染[7]。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结果(±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自主排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早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损伤。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膀胱平滑肌和排尿反射消失,导致尿潴留或溢出性尿失禁,即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也就是神经源性膀胱[8]。

有研究报道,脊髓损伤患者伤后25年的病死率接近50%,而因肾功能衰竭引起死亡的比例占40%之多[9]。本病属中医学“癃闭”范畴,跌仆损伤,致淤血阻滞,督脉受损,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阳气不足,则膀胱气化失利,故排尿困难;损伤日久,肾气渐亏,精气生化乏源,难以温煦机体,加之淤血阻其运化,膀胱运化功能更加严重,且脾主一身水液代谢,卧床日久则易伤脾,膀胱运化更加失常[10]。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自主排尿时间、泌尿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本科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简便经济、无痛苦及损伤、患者乐于接受,适于在临床上推广使用。这种护理方法减少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人家属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尚淑梅,任玉芹,樊丽援.全面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265-266.

[2]李琨,黄东锋,王熠平.尿管测压对判断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拔尿管指征的临床意义[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9);123-124.

[3]刘勇芬.中医综合护理对脊髓损伤病人尿潴留症状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7);1968-1969.

[4]罗翱翔,由天辉,童钟.电针俞募穴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3,34(24);3805-3807.

[5]刘霞,闰金玉.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0);934-935.

[6]王瑞琴.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中西医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6);74-75.

[7]王颖,王永瑞.膀胱护理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3,16(24);108.

[8]周素萍,袁蓉.康复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转归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4-175.

[9]梅迎雪,闫树英,马湘.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52-1853.

脊髓功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98例脊髓损伤病人, 男116例, 女82例;年龄15岁~73岁;其中脊髓损伤161例, 脊髓型颈椎病37例;198例病人中治愈168例, 病人实现生活完全自理, 并能够从事工作, 好转28例, 实现生活基本自理, 死亡2例;并发症3例。

1.2 方法

及时急救、尽早解除脊髓压迫, 预防并发症。早期进行床上训练, 床上活动上肢、床上翻转身体, 做床上体操等, 逐渐协助病人上下轮椅、直立训练、行走训练、生活能力训练、支具支持, 并给予心理支持。

2 早期处理

2.1 现场急救

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搬动病人前首先检查肢体活动及感觉是否异常, 如无异常, 可使头部固定位置移动病人于硬板上, 头颈部两侧加垫避免摆动, 如检查有神经症状, 则纵轴方向轻轻牵引头颈, 固定好移至硬板上, 迅速转送医院。

2.2 解除脊髓压迫

整复脊柱骨折、脱位, 固定脊柱姿势, 为脊髓恢复提供条件。局部冷冻、高压氧、脊髓切开、应用药物等阻止损伤继续变化。

2.3 预防并发症

按时翻身、叩背, 皮肤护理, 排尿训练等, 预防呼吸、运动、泌尿等系统并发症, 预防关节变形, 血栓形成, 皮肤压疮等。

3 各期功能锻炼

3.1 床上锻炼

病人床上锻炼是整体训练的基础。 (1) 上肢锻炼除病人自己伸屈活动外, 可用握力计、扩胸、拉力器等辅助锻炼; (2) 床上体操、腰背肌、腹部肌肉的锻炼; (3) 下肢锻炼以被动活动为主, 双下肢以滑轮车、吊环反复练习屈髋、屈膝; (4) 起坐训练; (5) 翻身训练, 病人将右腿放在左腿上, 然后向左侧翻转上身带动臀部翻转, 如此反复达到翻身自理。

3.2 恢复期立位、行走锻炼

在床上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离床锻炼。 (1) 起坐自由后练习上下轮椅, 开始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协助, 慢慢依靠病人上肢支撑力达到移动目的。 (2) 站立, 下肢随意运动未恢复以前主要依靠上肢及腰背肌、辅助器具进行, 练站立的同时依靠上肢支撑力进行下肢活动, 如膝关节屈伸、髋关节屈伸、踢腿、摆腿等来加强下肢稳定性。 (3) 行走锻炼, 站立稳定后由专人保护进行行走锻炼, 护理人员可采取双手提腰法和单手提腰法辅助。截瘫病人在精神、体力恢复增强时可锻炼行走, 有两种步态:三点步, 用于较高位截瘫病人, 步行时先将双拐移向前方, 利用骶棘肌、背阔肌、腹肌力量随身体摆动带动两下肢向前甩动迈步;四点步, 用于低位截瘫病人, 先将右拐移向前方, 收缩右侧腹部, 背阔肌提起右髋, 右下肢向前一步, 再将左拐前移, 以后收缩左侧腹背肌肉将左下肢甩向前方, 如此循环, 可以扶轮椅走或单拐走。练习走步时要求迈步时髋要前突, 上体和头部应伸直并稍向后仰, 保持上身稳定, 步伐要均匀。

3.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在上肢运动基础上尽早锻炼病人日常生活中自我照顾的能力, 如进食、洗漱、排泄等[2]。随着训练的加强, 病人体质恢复可组织病人进行集体手工操作练习和轮椅上各种动作练习, 亦可练习进行轮椅上的体育、文艺活动。

3.4 支具的应用

脊髓损伤水平面及程度决定了病人的功能恢复。C7以下损伤的病人能自由控制上肢活动, 生活基本能自理, 而C4以上水平损伤, 支配膈肌、呼吸肌的神经受损, 病人完全依赖呼吸肌维持生命。T1~T12水平损伤的病人上肢肌肉完好, 背及躯干、腹肌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存在, 可以训练起坐, 在轮椅上活动, 如果配备支架可以站立和行托步状态相当差的行走。T10~T12水平损伤病人屈髋肌、下腹肌和下部骶棘肌功能丧失, 必须利用长腿支架, 上附一骨盆带, 以稳定髋部, 这些病人尽量带支带、支架和拐杖行走。T12~L2损伤, 股四头肌功能丧失, 需用长腿支架及膝关节固定带以稳定膝关节, 支架在膝部能交锁, 行走时支架交锁使膝伸直, 坐下时解锁能使膝屈曲90°。L3~L4损伤由于颈前肌功能缺乏, 病人需选用短腿支架, 或矫形鞋以稳定和背屈踝关节, 还需用单拐和双拐。L5以下损伤导致腓肠肌、臀大肌损伤, 功能丧失, 病人可用单拐、双拐辅助行走。

3.5 心理支持

脊髓损伤发生截瘫后特别是青年人心理反应是强烈的, 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刺激, 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多疑, 为疾病的预后担忧, 对由此给家庭带来的困难产生悲观心理, 同时也会因损伤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产生急躁情绪[3]。住院期间允许有条件的病人由家人陪伴, 并关心病人的病痛, 及时与病人沟通解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使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消除其急躁情绪, 积极配合功能训练,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起促进作用[4,5]。

4 出院指导

康复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使病人在身体、个体活动和社会参与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出院前应教会病人或家属康复训练的方法、要领、注意事项及操作步骤, 以保证病人出院后的功能锻炼, 使残存的机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培养日常生活动作的自我能力,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随访, 一般1周~2周随访1次, 定期返院检查, 4周~6周复查1次, 以了解康复进程, 确定康复目标, 制订康复程序。

关键词:脊髓损伤,功能锻炼,重建

参考文献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331-1335.

[2]王元姣, 王雅莉, 郑彩娥.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05, 19 (4B) :694-695.

[3]冯传汉, 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868-1897.

[4]师玉青.脊柱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19 (8B) :1549.

脊髓功能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患者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8~69岁,平均48.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高坠伤4例,重压伤2例,表现为四肢瘫痪,其中完全性瘫痪8例,不完全性瘫痪9例。

1.2 方法

1.2.1 严密观察病情

高位颈段脊髓损伤常波及呼吸中枢,且伤后72h为水肿高峰期,故而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极易发生,应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胸式呼吸的强弱以及胸廓起伏的幅度及其变化。行持续低流量吸氧,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患者意识并动态观察。一旦出现胸式呼吸变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或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心率进行性上升等应立即报告医师行相应处理。

1.2.2 有效地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1)定时翻身叩背促进排痰。体位的不断变换可促进痰液排出,每2~3h翻身、叩背一次。翻身前吸尽口、鼻腔的分泌物以防止误吸,翻身时使头、颈、胸保持一致,若头部有牵引器注意不能放开,同时不能使身体扭转,以免加重脊髓损伤。叩背时五指并拢,利用腕关节的力量,由下至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的叩击患者的背部,同时嘱其深呼吸,使贴附于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并排出。(2)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建议患者取仰卧位,行深呼吸,在呼气末咳嗽,反复数次。对咳嗽乏力者,患者呼气时可借助双手压迫腹部,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或用指压胸骨上窝处气管刺激方法[2]鼓励患者咳嗽排痰。(3)吸痰。咳嗽乏力或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者应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高流量充分给氧,以防氧饱和度过度下降,动作轻柔,负压适度,以免气管内膜损伤致气道水肿、狭窄。气管切开者12h内分泌物较多,应及时抽吸[3],常规吸痰管抽吸效果不佳时采用纤支镜直视下吸痰、冲洗。(4)注意吸入气体的湿度及温度。患者长时间吸入低温、低湿度的空气可加重气道干燥及促使分泌物黏稠,采用湿化瓶中装入加热的消毒蒸馏水对吸入氧加温、湿化,病房内使用加湿器等保持病房内温度在22℃、相对湿度在60%左右,以促进气道湿化、痰液稀释。

1.2.3 雾化吸入与湿化气道

该类患者常伴呼吸功能低下、咳痰无力使痰液阻塞气道,或因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致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润作用丧失,造成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易形成痰栓。通过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内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可维护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的生理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利于痰液排出。雾化液的配制用生理盐水加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药物,间断行气道湿化。

1.2.4 呼吸功能锻炼

该类患者由于呼吸肌功能活动受影响,通气量及排痰能力下降,易造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则可危及生命,对此类患者行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4]。方法包括吹气球练习、缩唇呼吸、深呼吸等锻炼肺功能,并对其行被动呼吸锻炼,即由护士或指导家属挤压患者胸部,持患者双臂行被动扩胸运动。

1.2.5 心理护理

颈脊髓损伤致呼吸功能障碍者病情多危重,但神志清醒,部分患者因使用呼吸机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加上大多损伤为突发性,没有思想准备,因此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疏导,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积极配合治疗。

2 结果

7例患者行气管切开,6例在21d内拔出气管套管,恢复自主呼吸,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10例,1例并发肺部感染均治愈,无其他并发症。本组16例患者痊愈出院。

3讨论

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颈椎脊髓损伤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肺炎和败血症者,病死率高达31%~44%。呼吸系统并发症一般发生在伤后3周内,持续2周左右,滥用药物、治疗、护理措施不当,均有可能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5]。颈脊髓损伤后,因延髓呼吸中枢受损、呼吸肌完全瘫痪,或因膈神经、肋间神经功能受损,导致主要的呼吸肌功能障碍,以致机体不能维持足够的肺活量及呼吸强度,从而咳嗽无力,不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此外,卧位时膈肌上抬致其运动受限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呼吸功能[6]。C5节段以下的脊髓损伤影响到肋间肌和腹部肌肉的运动,吸气和呼气肌力减弱是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胃内容物误吸可出现呼吸衰竭、支气管痉挛、化学及细菌性肺炎等[7],加上长期卧床易致坠积性肺炎,同时颈脊髓损伤患者黏液腺失交感支配、气管平滑肌蠕动减弱、咳嗽反射消失,痰液排出障碍。通过对17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认为,正确认识颈脊髓外伤伴呼吸困难的原因,积极、系统而全面的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有效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预防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Jackson A,Groomes T.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4,75(3):270-275.

[2]刘阳,王江滨,王月秋.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行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28-829.

[3]龚群英.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8):685.

[4]余小梅,李小金.呼吸训练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71.

[5]Matsumoto T,Tamaki T,Kawakami M,et al.Early complications ofhigh dose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treatment in thefollow up of 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J].Spine,2001,26(4):426-430.

[6]Borel CO,Guy J.Ventilatory management in critical neurologic ill-ness[J].Neurol Clin,1995,13(3):627-644.

脊髓功能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①纳入标准: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及骨外科住院的脊髓损伤伴有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 所有患者损伤时间均在1周之内, 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 诊断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 发布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病情稳定, 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②排除标准:病情危重, 需要大量输液, 有严重肾脏疾病, 尿道口梗阻, 各种原因不能进行间歇导尿的患者。排除病情危重, 需要ICU监护的患者及导尿失败, 可能合并尿道损伤的患者。③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 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士主导, 患者或家属被动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及间歇导尿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对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 掌握间歇导尿及护理方法, 使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处于主导, 配合、指导和监督患者。并由护士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考核。④对照组30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5例, 年龄最大55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 (38.48±1.84) 岁。研究组男23例, 女7例, 年龄最大57岁, 最小17岁, 平均年龄 (36.34±2.45)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工具

应用浙江大学研制的适用于中国人群的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 (SF-36量表) [3]进行测评。生活质量量表 (SF-36量表) 有36个条目, 8个维度, 包括总体健康 (general heath, GH) 、生理功能 (physical functioning, PF) 、生理职能 (role-physical, RP) 、躯体疼痛 (bodily pain, BP) 、活力 (vitality, VT) 、社会功能 (social unctioning, SF) 、情感职能 (role-emotional, RE) 、精神健康 (mentalheath, MH) , 得分范围为0~100分, 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3 调查方法

生活质量量表 (SF-36量表) 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分别实施前和实施60 d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 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项得分比较。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主要方法是入院宣教及无菌间歇导尿法。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 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问歇性导尿治疗需要反复插尿管, 尿道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的顾虑, 告知患者及家属间歇导尿的原因、目的及操作过程。在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开始, 一般于受伤后早期 (8~35 d) 开始。导尿间歇时间依据残余尿量多少而定, 开始一般间隔4~6 h, 每天导尿次数4~6次。根据残余尿量调整导尿次数, 残余尿量>400 m L, 适当增加间歇导尿次数;当膀胱内压达到40 cm H2O的膀胱容量, 与残余尿量相当时, 适当增加间歇导尿次数;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残余尿量<100 m L时, 可停止间歇导尿[4]。

1.4.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制订个性化计划与评价系统, 通过多种方法,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 指导家属进行间歇导尿操作, 强化家属的主导地位, 从而加强对并发症相关知识的了解, 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①评估与计划:病区制订评估表与计划表, 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完成对SCI水平及瘫痪程度、潜在并发症相关因素的评估及患者的家庭成员、经济情况等, 进行个案设计与计划, 发放给患者家属, 计划表及评估表统一悬挂于患者床尾。②心理健康教育:脊髓损伤多为意外, 发生截瘫后对患者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肢体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伴随大小便不能自理, 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刺激, 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患者心理变化过程大致分为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反对独立期和适应期。告知患者及家属只要积极配合治疗, 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可以解决。按此类患者心理变化不同分期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解除患者的抑郁及过分依赖等心理, 帮助患者尽快过渡到适应期, 树立战胜困难和康复的信心。③并发症及其相关知识教育:入院当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并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并发症的种类、发生原因、临床表现, 详细解释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病理以及排尿功能训练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④教会患者按计划饮水, 膀胱训练期间饮水量应限制在1500~2000 m L, 并平均分配于6am~8pm之间进行, 每次不超过400 m L, 入睡前3 h尽量避免饮水。指导患者家属配合护士间歇导尿的操作, 为每位患者建立排尿日记记录表并放置于床边, 每次导尿前均让患者先自行排尿后再进行导尿和残余尿量测量, 指导患者家属记录进水量、漏尿、自排尿量、导尿量、残余尿量、24 h总尿量及时间。让患者家属充分参与与患者一起努力康复的过程中, 患者家属与患者互相鼓励安慰, 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恢复心理因素影响的自主排尿。⑤膀胱训练包括:a.脊髓低级排尿中枢以上损伤, 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如显示膀胱逼尿肌反射仍存在则采用诱发排尿反射训练, 即寻找反射性排尿的“扳机点”, 可使用轻扣耻骨上膀胱区、按摩大腿内侧、扯拉阴毛的方法, 以刺激这些敏感点, 促使患者反射性排尿。b.如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示尿道压力不高, 膀胱内压不高, 患者肾功能正常, 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及泌尿系感染, 可采增加腹压辅助排尿训练法。增加腹压方法包括屏气法及Grede手压法, 适用于逼尿肌无反射性收缩的患者, 通过深吸气屏气及直接用手按压耻骨上膀胱区将压力传导至无收缩功能的膀胱, 从而促使尿液排出。

1.5 观察内容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情况, 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和自主排尿量。①残余尿量评估:在患者自行排尿后, 立即插入导尿管引出膀胱内残余的尿液, 准确测量并记录, 术前和术后两周各评估1次。②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评估标准:观察患者拔除尿管4~6 h后再次排尿1次B超下的残余尿量, 如<100 m L为自主排尿功能恢复, ≥100 m L为自主排尿功能未恢复, 恢复时间自手术当天算起。

1.6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 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质量的评价,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3。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 造成损伤水平以下的脊髓功能 (运动、感觉、反射等) 的障碍。其中以排尿功能障碍最为常见, 它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脊髓功能恢复时间长、大部分患者会终身致残。这些均给患者自身、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负担[5]。

3.1 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SF-36量表显示, 两组患者实施前、后生活质量总评分效果有显著性意义 (P<0.01) 。在整个恢复的过程中, 家属的照顾和安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的阶段, 需要间歇导尿来帮助患者排尿, 这一过程不比正常生理排尿方式, 患者一定会不适应, 家属的陪伴和劝导不仅能帮助患者配合完成导尿, 也可以在护士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 防止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家属的任务十分重要, 但并不是家属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就能把工作做好, 护士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3.2 实施同步健康教育直接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残余尿量、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和自主排尿量。

从本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 进行了家属健康教育的研究组, 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效果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自主排尿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 效果有显著性意义 (P<0.05) 。充分说明强化家属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过渡到积极的心态, 配合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就能掌握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 对于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 对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是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对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健康教育使家属掌握了有关的康复知识, 有机会参与到患者康复训练中, 使患者感受到家属的关爱、支持与鼓励, 进一步调动了患者主动训练的潜能和积极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从而真正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文伟.联合训练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11) :1-4.

[2]廖明珍, 蓝佼晖, 罗丹.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6) :1504.

[3]李鲁, 王红妹, 沈毅.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 (2) :109-113.

[4]彭刚艺, 刘雪琴.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3:210.

脊髓功能 篇10

1 神经可塑性功能恢复及神经环路的重建

成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发育成熟, 各神经组织细胞更具有高度分化性, 因而一旦脊髓神经遭遇创伤, 由于创伤后的轴突自身再生能力极其有限, 这就使得损伤部位的自发性感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缓慢或者不恢复, 因此, 创伤神经治疗的重点, 主要在于延长树突或轴突, 重建神经环路, 而环路重建的发生主要在于从损伤脊髓神经组织处—脑干—丘脑—感觉运动皮层。主要包括:第一个部分为突触重建, 第二部分为轴突发芽, 第三个部分为神经发生, 神经环路的重构, 以上三部分缺一不可。

1.1 突触重构

突触所在的目标区域之一就是脊髓灰质神经元细胞的树突, 而这也使得突触重塑成为了脊髓神经新环路结构改变的部分之一。有大量神经科学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构建结构之一的树突可塑性改变是在脊髓遭遇创伤、周围或皮质神经损伤、感觉运动学习以及周围环境异常时本能发生的反应。

1.2 轴突发芽

虽然有关脊髓损伤后其损伤神经自发性轴突再次延伸和恢复的证据较少, 但大量研究显示脊髓神经遭遇创伤后, 突触代偿和适应的主要形式为轴突出芽。突触的再生和出芽具有差异, 前者为损害后的轴突在损伤处再次重新生长, 后者则为轴突借助侧枝发芽的方式进行生长和延伸。人体的脊髓神经遭遇创伤后, 会形成星形胶质瘢痕, 这种物质会产生很强的化学障碍和物理作用, 进而对轴突的生长造成阻碍。然而, 轴突发芽所在部位离瘢痕形成部位较远, 因此被认为是新神经环路重构的关键所在。

1.3 神经发生

目前, 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和生理原理还未研究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特定病理变化对使得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反应并导致神经形成。最近有研究显示[1]:在对有关哺乳动物神经模型进行研究时, 可以明显发现神经形成, 且因特定刺激反应形成的神经具备突触表型、神经元形态以及较好的生理功能。

2 提升神经可塑性改变的方法

一般来说, 成熟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在遭遇创伤后, 会使得机体分泌和释放大量的因子, 这种因子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使得轴突再生及出芽能力受到限制。不过目前, 还尚未清楚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原理, 但是通过大量研究发现, 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 有助于神经可塑性改变, 加快轴突侧枝发芽, 缩短神经环路的重建进程。

2.1 功能练习

研究表明, 脊髓神经遭遇创伤后,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功能练习方案, 可提升神经可塑性, 这对损伤部位的神经感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如, 将啮齿类动物集中饲养在特定制作的容器中, 这些特定制作的容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动物感觉的加强以及运动能力的提升。该类动物的大脑皮层、树状分支数量都得到明显提升, 而这些环境可以有效的改善脊髓损伤部位, 加快运动功能恢复。因此, 采取特殊的训练方案对损伤神经部位进行刺激, 对促进脑损伤后相关功能障碍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2.2 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

研究显示运动神经元生长因子有助于损伤脊椎部位神经的发育和存活, 这对新神经环路的重建有促进作用。脊髓神经损伤, 其自发性生长能力极其有限, 这可能与抑制因子的作用以及生长因子的缺乏和损伤后形成的瘢痕有紧密的联系。有研究表明[2], 在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使用抗抑制因子或生长因子对损伤神经部位进行作用, 发现有助于提升轴突发芽的能力。同时, 科学研究发现, 对脊髓损伤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非神经源性组织、神经源性以及细胞组织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 有助于感知及运动功能的提高, 这对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实际的意义。

3 小结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在遭遇损伤后, 会使得相关部位的运动、感觉功能出现障碍, 而通过改变未损伤神经组织的可塑性, 重新搭建新的神经环路, 进而使得上述功能障碍得到一定的恢复。脊髓损伤后, 对神经可塑性改变的研究一直都是神经功能修复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 该类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提高和改善损伤神经轴突发芽以及重建新神经环路等几个重要关键点方面, 同时也对这一过程中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这使得损伤神经可塑性改变的完整机制及生理作用与相关影响因素, 成为制定该类病症治疗方案的主要手段, 也是修复脊髓神经损伤后促使感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洪福, 侯景义, 邓宇斌.Lingo-1及其在脊髓损伤神经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 :116.

上一篇:中学物理兴趣培养下一篇:《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