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2023-01-04

中医学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现将近4年来针刺结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6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60例, 其中男48例, 年龄15~65岁, 平均年龄40.3岁;女性12例,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47.7岁。均因工伤事故、车祸等导致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伴尿滁留而需导尿。临床上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 单号进入A组, 双号进入B组。A组30例采用单纯的无菌性间歇导尿法, B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的治疗方法。

1.2 治疗方法

1.2.1 单纯的无菌性间歇导尿法

(1) 采取常规导尿术; (2)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神经源性膀胱的训练方法并给予心理护理, 以取得配合; (3) 控制饮水:限制患者每天摄水量, 控制在1500~1800m L, 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早、中、晚餐各饮水400m L (包括饮食水份、中药、饮料) , 两餐之间饮水200m L, 要求均匀摄水, 125m L/h, 20:00~06:00时不饮水, 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以定期排尿; (4) 膀胱功能训练:利用刺激逼尿肌排尿反射的触发点来促进排尿, 如轻扣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牵拉阴茎、龟头等方法促进自发排尿反射。叩击宜轻而快, 避免重叩, 频率约100次/min, 时间15~20min, 睡前最后一次训练排尿, 夜间不采取手法刺激; (5) 一般患者无尿失禁和自发性排尿, 可4~6h导尿1次, 每次尿量保持在300~500m L, 出现自发排尿后可延长至每6~8小时导尿1次, 残余尿量少于100m L时可停止导尿[1]。该方法10d为1个疗程, 观察疗效。

1.2.2 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的方法

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组取关元穴和次髎穴、中髎穴针刺。上午取关元穴, 令患者仰卧, 此穴位于脐下3寸, 刺针时向中极方向斜刺1.5~2寸, 取平补平泻之法, 力求使针感到达前阴, 采用间歇动留针方法, 留针30min, 每隔10min行针1次;下午取次髎穴和中髎穴, 令患者俯卧, 次髎穴位于髂后上棘下内方, 适对第2骶后孔, 中髎穴位于次髎穴下内方, 适第3骶后孔, 针刺时左右均取, 针尖向尾骨方向, 从骶后孔进针4~5寸, 要求刺入骶后孔, 力求使针感到达前阴, 留针30min, 留针时使用G6805–1A电针治疗仪, 采用连续波10次/s, 强度以患者出现明显的肛门及会阴部肌肉节律性收缩为度。并结合间歇无菌导尿术, 导尿后即拔管, 6h/次, 4次/d, 10d为1个疗程, 观察疗效。以上2组穴位, 均应令患者导尿后排空小便后针刺, 每日上、下午各针1次, 10d为1个疗程, 观察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1) 治愈:尿潴留症状消失, 能自行排尿, 可拔除尿管, 残余尿量<80m L; (2) 显效:尿潴留症状消失, 能自行排尿, 可拔除尿管, 残余尿量80~100m L; (3) 有效:尿潴留症状基本消失, 能自行排尿, 仍需配合间歇导尿, ≤2次/d, 残余尿量>100m L; (4) 无效:仍有尿潴留症状, 不能自行排尿, 仍需配合间歇导尿, ≥4次/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计算机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A组 (间歇导尿组) 中治愈4例, 显效6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63.3%;B组 (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组) 治愈8例, 显效7例, 有效1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0, P<0.05) 。2组比较, 治疗尿潴留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组明显优于单纯性间歇导尿组。

3 讨论

针刺疗法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损伤部位的微循环和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 减轻受损组织的水肿, 从而缓解病变对脊髓的压迫;并可以反射性地调节大脑及脊髓相应神经细胞的功能, 对肾脏泌尿功能, 输尿管、膀胱运动和尿道括约肌舒缩功能有较理想的帮助作用, 特别对低张性膀胱效果更为理想[2]。而定时间歇无菌导尿术是西医的一个治疗方法, 通过长期有序的人工方法不断排空膀胱, 目的在于使膀胱周期性扩张、排空, 减缓膀胱压力, 维持膀胱近似生理状态, 最终达到反射性膀胱的建立, 以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故针刺特定穴位结合间歇导尿术比单纯应用间歇导尿术可更加有效地缓解脊髓损伤后的尿潴留症状。因此, 早期应用针刺配合间歇导尿治疗, 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潴留的早期康复。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 (SCI) 性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重建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方法 60例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患者分为A、B2组, A组30例单纯采用无菌间歇导尿的方法 治疗。B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的方法 治疗, 10次为1个疗程, 各组治疗3~5个疗程。结果 A组治愈4例, 显效6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63.3%;B组治愈8例, 显效7例, 有效1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结论 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组治疗效果显著, 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的间歇导尿组。

关键词:针刺,间歇导尿,脊髓损伤,尿潴留

参考文献

[1] 刘承梅.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06, 12 (5) :1426.

[2] 陈忠, 杜广辉, 叶章群, 等, 骶神经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 16:401~403.

上一篇:浅谈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的关系下一篇:浅析我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