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兴趣培养

2024-05-05

中学物理兴趣培养(精选十篇)

中学物理兴趣培养 篇1

一加强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 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只有重视实验, 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 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1.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 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 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 发现水并不流出, 纸片也不下落, 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注意力集中、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

2. 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 使学生产生悬念, 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 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 按照常规认识, 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 水必往下洒, 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 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 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 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 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投入听课。

3. 用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连。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 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 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 人站着不动, 然后放手, 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 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做好准备。

4. 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实验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

如在讲“力”时, 可以举生活常识, “磨菜刀时为何要不断地浇水?”实际上, 这里包含着物理知识, 磨菜刀时要不断地浇水, 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会使刀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而导致刀口硬度变小, 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 不会升至过高, 自然也就不会改变刀口的硬度而降低刀口的锋利度了。再如问学生“拔河比赛比的就是力气的大小吗?”答案:“不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即当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力时, 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对于拔河比赛的两个队, 甲对乙施加了多大的拉力, 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可见, 双方之间的拉力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对拔河比赛两队的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 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就不会被拉动。因此, 增大与地面的静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首先, 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纹的鞋子, 能增大摩擦系数, 使摩擦力增大;还有就是队员的体重越重, 对地面的压力越大, 摩擦力也会增大。大人和小孩拔河时, 大人很容易获胜, 关键是由于大人的体重比小孩的大。

二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享受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中, 成为学习的“想学者”。

1. 合理处理教材, 力求教学内容新颖别致

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教材要深入挖掘, 认真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 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在日常教学中,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自然效果也就截然不同。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想议议”、阅读材料以及插图的作用, 使它们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进行滑轮与滑轮组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漫画, 从而体会到在使用机械时若不懂得其中的规律, 会闹出笑话,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深入浅出

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后, 下一步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 “善于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大气压时, 先通过空瓶倒提水, 马德堡半球等实验, 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体会到大气压的存在。然后再通过托里拆利实验, 建立对大气压大小的认识。这样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难点分散, 降低了学习难度, 便于学生掌握。使学生学得轻松, 愿意主动参与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用结合,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运用物理学原理解读生活现象,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 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如讲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时, 可以先解释86版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是如何腾云驾雾的”?拍摄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镜头, 是利用运动的相对性, 如拍摄孙悟空的“腾云远去”的镜头:先分别拍摄孙悟空的动作镜头和景物镜头, 即先拍摄孙悟空在“云朵”上的动作造型, 再拍摄天空中的白云、地上的山峰、湖泊等背景, 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在“特技机”里叠合, 叠合时迅速地移动背景上的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 就成了孙悟空的“腾云远去”的感觉。再如讲到光学时, 可先举例车尾的“反光装置”, 白天, 车尾的“反光装置”会引起后面的汽车司机的注意。夜晚, “反光装置”会发光, 后面的汽车灯光照在它上面, 看上去特别耀眼, 就引起了司机的注意, 避免发生事故。这样一来, 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物理知识, 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 创造学习的乐趣, 饱尝成功的喜悦。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师生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具有强烈的情感特点, 这种情感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因喜欢某个老师而努力学习, 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某门学科。因此, 作为老师, 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 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和学生打成一片, 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热爱教师, 听从教师的教诲, 做到“亲其师, 信其道”。

总之,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师备课中的一项内容。物理来源于生活, 也必然扎根于生活, 并且广泛应用于生活。有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物理知识, 再把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 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要在一定条件下培养,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看, 兴趣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定情感体验下产生的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 不但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负担, 而会废寝忘食地去做, 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 物理知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要想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爱学习物理知识, 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学用结合,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石柠、孟微微.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2]赵丽琴.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知识虽然是基础性知识,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论是对理论知识,还是对物理实验都明显生疏.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多数初中生都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都是等着教师讲解,而多数的教师采取的又是课本、粉笔,黑板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学生被灌输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现状

1.学校的基础教学设备欠缺,教学辅具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一般中学,还不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的授课方式依旧是面对面的讲解.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没有可以让学生听到声音的设备,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2.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与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接触中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都是体现在尽责任的部分,并未深入替学生的学习考虑,在教学设计上一板一眼,无新意.因此,学生上了两三节课以后就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并开始厌学.

3.课堂、课外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兴趣影响不够,与生活的联系不强.

物理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初中物理,涉及的内容都是具有生活常识性的.可是笔者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课堂气氛僵化、课外氛围影响差、理论知识与生活联系不强等问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都还处于青春叛逆期,多数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说:“物理太难了!不想学了!”由此可见,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物理学科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学生对物理学科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迫在眉睫,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需要在教学中考虑的内容.

1.加强学校基础教学设备的构建,尽量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发展的平台.

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教学设备可以为学生的兴趣提供发展的平台.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响度与什么有关”以及“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时,教师就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设计.

2.在教学中多一些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烈的年纪,只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不要一进教室就老生常谈,可以先给学生看看实验结果,盖在装有水的杯子上的纸片在杯子倒过来以后竟然不会落下来,学生好奇,便产生了兴趣.

3.在教学中营造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营造出一定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响度与什么有关”时,我给学生带了一把口琴,吹奏了一曲《童年》,然后引入教学内容.氛围来了,学生兴趣也来了.又如,在讲“重力”时,我给学生讲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的故事.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4.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学习活动,增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单调的学习生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丰富的学习生活.将课堂引入课外,延生更多的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学生与大自然的联系,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总之,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物理学习中,兴趣尤为重要.因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物理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邓新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5).

胡波.初中物理教学兴趣培养方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

怎样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3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善于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玻耳原子理论抽象、难懂,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就不能一下子正面接触课题,而要采取迂回包剿、分步到位的方法,才可能化难为易,过渡自然;再比如,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广泛,条件严格,使用时得格外小心,如果采取设疑置障、边讲边练边议的方法,引学生下深海入迷宫,参与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

二、采用多媒體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大。若能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作用。如我在“机械波的干涉衍射”、“光波的干涉衍射”、“原子的结构”等不易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我都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演示,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有形、易懂、生动逼真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去探索、分析、归纳、总结。这样,既让学生理解、掌握了物理概念和规律,也间接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常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与学生谈心,及时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以及学习和生活需求等。对优生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中等生要激励他们迎头赶上;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在思想上给予他们积极、正确的引导,在学习上更要多给予一些细致的帮助和降低一些要求。让他们逐渐体会到学习是可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渐渐的他们也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4

造成这种状况的出现, 究其原因, 不光是因为学生自己, 还与教师的教法有关。其实, 物理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 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 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 兴趣盎然, 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 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 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而且对人的终身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创设问题情境时, 可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将学生带入求知情景中。在讲惯性时, 我先提问:坐公交车时, 司机突然刹车, 乘客会怎样?学生此时会回忆自己遇到此现象的情景, 回答说“向前倾”, 紧接着我提问“为什么呢?”此类现象学生非常熟悉, 但要按常规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做有心人, 通过合理创设情境, 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 让师生交往在更融洽的氛围中互动, 打开学生的心窗, 走进学生的心扉, 师生共同搭建丰富的情感世界。老师的话语, 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 拨动学生的心弦,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扬起他们学习的风帆。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要帮他闯过难关, 赢得自信。在学生成绩不好时, 不能放弃他们, 要在关键时刻伸出友谊之手, 帮助他们。教师要在亦师亦友的学习氛围中, 关心学生, 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发现自己的优点, 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 激发学生因惑质疑, 让学生产生悬念, 进入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 这样学生会“打破沙锅问到底”, 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当然,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 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当学生解决了教师所设的疑问, 并获得了老师的肯定评价以后, 内心会是何等的喜悦。对于没有解决出问题的学生, 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 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让他们慢慢地发现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4. 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和素材。活泼的语言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药, 而生动的素材又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 选择适当的素材, 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 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5. 增添一些小实验。在评讲练习时, 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 枯燥无味。此时可增添一些小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增添课堂学习气氛。例如, 两个磁体中的两个异名磁极相互接触后, 被吸在这两个磁极上的铁钉将会怎样?我先让学生来回答, 再通过实验演示一下, 磁极接触后, 铁钉掉下来了, 为什么呢?原来两磁体不同的磁极接触后又成一个条形磁体, 磁体两极较强, 中间较弱, 通过小小演示, 同学们不仅印象深刻, 而且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6.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掌握教学技术。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是无法完成教学要求的, 有许多图片、图像需要展示, 借助多媒体教学, 图文并茂, 内容上顺理成章, 深入浅出, 将枯燥的物理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 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使抽象的问题现象化、具体化, 学生学习由外而内, 由浅入深, 由感性到理性, 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

浅谈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5

张永四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三十六初级中学)

摘 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兴趣;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学好物理,是学习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基础。孔子言: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因,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

将物理知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如,学习“密度的应用”后,让学生了解怎样鉴别金银首饰的真伪;学过“惯性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几个生活小常识,比如,为什么车子没有停稳前从车上跳下来会摔伤?坐汽车时,为什么车子起动时人会往后仰,汽车刹车时人会往前倒?使学生深深地感觉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还很有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产生兴趣和持久的学习愿望。

二、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

中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新奇现象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一些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促使学生去探索。

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在装有水的杯中沉入一只鸡蛋,逐渐往水中加盐,学生们会惊奇地看到本来沉入水底的鸡蛋会一点点浮出水面,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三、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动的本性,广泛进行实验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的成败。而初中生正处于好动时期,他们渴望探索,渴望去实践。因此,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验,()使他们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开展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带领和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益友

现代教育观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起引导作用,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许多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学科的喜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如果学生喜欢这个任课教师,学生学习这一门学科的.积极性就高,那么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心理会更加放松,学习效率就更高。因此,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经常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多与学生聊天,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或文艺活动,在娱乐和游戏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采用竞争手段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兴趣

人都有一种竞争心理,而中学生的竞争心理更加强烈。他们争强好胜,上进心强,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课堂上提问时提出的问题要因人而异,确保有较高答对率。物理检测时,所采用的习题可以先易后难,尽可能让学生得更高的分数。特别是学困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稍有进步就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内心中产生我能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为了进步而更加奋发努力。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一项重要手段。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对物理学科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学习物理就会倍感轻松。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05)。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03)。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6

高中物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高中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事倍而功半。我们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他们刻苦钻研、勇于进取的第一推动力。有了兴趣,习惯和态度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既可通过激发和维持外在动机来培养学习兴趣,也可激发和维持内在动机来培养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结合学习动机理论,在物理教学中,可采取如下途径: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二、丰富感性材料、加强实验,诱发直接兴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种刺激直接带来是对材料的好奇心,好奇心正是产生兴趣的先导,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量提取日常生活中的有助于学生产生好奇心的素材,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如:(1)在讲光的折射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每天早上看的太阳是真正的太阳吗?”“太阳真地在我们眼睛所看的地方吗?”,这些问题与长期滞留于学生脑中的直接经验相悖,学生便有了探寻真理的强烈愿望。(2)在上超重和失重时,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在下蹲过程中的磅称示数的变化,老师引导学生生疑、释疑、解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课堂教学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又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再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四、渗透科学方法,发展和完善学生思维。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学生在了解、感受、体会更多的感性素材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进行兴趣升华,那么兴趣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是浅显的、不稳定的。要激发学生探寻事物本质深处规律特征的强烈愿望,让学生拿着科学的利剑“科学思维方法”去完成自身心理的渴求,使興趣得到巩固和提升。把对事物表象的直接兴趣有效的转化为更加理性的间接兴趣。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物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史,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定律的提出都有着科学思维方法的体现,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这些思维方法的了解、认识和理解并加以体会和应用。物理学方法通常认为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和数学方法。就个别物理问题又有隔离分析法、等效变化法、叠加法、对称法、极端法等处理方法。拥有这些科学方法学生才能真正的体会探索过程中的带来的乐趣。如:在上“引力常量的测定”时要学生知道科学测量的重要途径“等效放大”思想,体会如何对微小量进行放大的。

农村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初探 篇7

一、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做物理实验时,一开始,学生只是持一颗好奇心参与,当他们看到那些新奇的物理现象时就由好奇变为爱好,再由爱好发展为探索研究,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讲《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时,教师提问:你们每天都听见些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肯定了他们的回答。然后让学生用尺子、皮筋做发声实验,并让他们观察有什么不同点。他们边做实验边讨论,气氛特别活跃。教师又组织他们轮流用鼓做发声实验,让他们观察鼓皮有什么特点。再让学生大声说话,唱歌,而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进而又让学生用自制的土电话做模拟实验。为了加深认识,又叫学生用钢锯条、梳子等做发声实验,最后分组讨论,结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这样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通过实验操作,更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其趣味性强的特点,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就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如在上初二物理第一节引言课时,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太阳会发光?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死海不死?阿基米德的魔镜是怎么回事?设置悬念后,我告诉学生要解释这些问题,必须学好物理知识,从而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直接兴趣。又如在浮力一章教学中,为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设计浮力产生和消失的对比实验,将一块蜡烛的底面紧压在表面平滑的玻璃器皿中,然后缓慢地注入水,整个蜡烛完全浸没后,蜡烛并不浮起,但是当把蜡烛于器皿底面间推开一道小缝后,再注水浸没,蜡烛很快就浮起来了,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形象而深刻。

再如《物体的热胀冷缩》这节课前,我给学生讲了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汇报自己除水垢的情况。上课时,学生谈了自己去掉水壶中水垢的方法:首先把壶里的水倒净,把壶放到火上,等壶里发出“咯叭咯叭”声音时,把壶提下来放在凉水盆里,这时水垢就掉下来了。如果掉不完再来第二次第三次。此时我趁机提问:“你们想知道壶里的水垢为什么能掉下来吗?此时正是情趣的高峰点,趁势讲《物体的热胀冷缩》就恰到好处。

三、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由不知到知,由小知到多知,由浅知到深知,由知识变为能力。如讲《机械》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用一枝铅笔和一个铅笔盒,撬起一本字典,然后把学生带到一块大石头前,教师提问:谁能把大石头撬起来?有几个有劲的学生试着挪动,结果大石头纹丝不动。这时有个小个子学生悄悄地找来根木棍,又搬来几块砖,一下就把大石头撬起来了。教师问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说见大人这样做的,教师对他爱观察的行为进行了表扬,教师再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为什么能够撬起来吗?”这就是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杠杆的四个作用,学生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了。

四、以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最终大部分要回到农村,成为农村的建设者,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即使升学无望的学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应怎样计算放药量等。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择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应在什么时候盖膜最合适。

五、结合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的学生,在家都会参与各种农业生产,而初中物理知识在农村生产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得以运用。因此,发掘学生这方面的潜能,使学生能运用物理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不失为一条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如通过列举有经验的农民在育秧时,为什么会选择白天放水、晚上蓄水,有经验的渔民叉鱼的命中率高,收割的稻谷怎样晾晒干得最快等实际生活现象。通过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其探求真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篇8

一、教师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起始阶段对物理产生兴趣,关系到后续学习的进行。“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教师对学生赋予深厚的感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说来,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爱听他的课,并会加倍努力地学习这门课,而受到冷遇的学生,不仅会对这个教师所教的课不感兴趣,而且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弃而不学。因此,只有物理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对物理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物理教学活动,并立志学好物理。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表率。教学中,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的手势,恰到好处的比喻,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娴熟的教学技能,都能扣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从而顺利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严之以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精神和高尚的品行;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导之以学”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晓之以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上的“决心、信心、恒心”,战胜困难和挫折,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定义、定理、定律及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因此,观察和实验不仅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是学好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初中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有利因素为学生创造更多物理实验的机会,突破教材实验的限制,力争通过实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兴趣的目的。要做好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若干的课外小实验,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备自制教具做的实验及直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做的实验)。

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实验,学生会感到亲切,易于接受。这些实验更有利于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大小不同的木板做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实验,用平口玻璃杯、水和硬纸片做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用木板和平面镜做潜望镜模型,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如果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通过使用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注重物理知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只有加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才会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不是机械、枯燥的。通过与实际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觉得“物理就在我身边,物理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对物理的亲切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学过“惯性”知识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车子没有停稳以前,千万不能从车上跳下;学过“密度的应用”后,引导学生分析怎样鉴别戒指的真伪;学过“摩擦起电”后,引导学生解释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学过“焦耳定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排除电热淋浴箱插头被烧焦的故障等。

同时注重物理知识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了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是靠大气压强将水抽上来的内容后,我让学生计算:在标准大气压下,如果我们要将水抽到学校背后200米高处的山顶水塔内,抽水机必须放在距离被抽水面不高于多少米的范围之内?客观上,我校所在处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具体抽水时,抽水机的高度应比所算的高度高还是低?离心式水泵在抽水前不往泵壳里灌水不知行否?(出示水泵模型)我们请个同学上来试一试。答案是不行,同学们能找出原因吗?请讨论。然后学生边阅读教材边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便被激发了出来。

四、利用适当的物理口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记住必要的知识是学习的前提,但这些内容难免枯燥无味。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有意收集或自编一些识记方便且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每当学习完相关内容并小结之后,及时“交”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更为轻松地记忆相应内容。如对平面镜成像,我总结为:“同大、等距、连线垂直、是虚像。”对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我让学生记:“使用天平莫粗心,水平放置码对零;调节螺母看横梁,左物右码两盘分。选码先视物、镊码必放轻。恢复平衡再算明,脏、化、超量不能称。”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要通过不断体验成功才能得以提高,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得到多次失败体验,那么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设计出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遇到困难时,再给予适当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此时,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巧妙地用好激励语言,同时还可以采取物质奖励,借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9

一、学生现存的物理学习问题

(1) 课前不预习,认为物理预习不预习都无所谓,反正上课时老师还是要讲的,而且老师讲的也听不懂。

(2) 上课忙于记笔记,忙于画重点,忙于套用老师的解题思路,结果是没有真正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和重要的知识点。

(3)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老师为中心,跟在老师后面走,被动学习,从不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

(4) 课后不能及时复习巩固、总结归纳,在考试和作业时不能把知识点和概念用活了,出现乱用、乱套公式的现象。

(5) 做作业时更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一味地套用概念、公式、定理和定律,靠单纯的模仿例题去解题,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因为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在平时的物理学习和考试中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普遍认为“学习物理是痛苦的”、“我一看见物理就犯晕”,才会谈物理而色变,望物理而生畏。因此,作为工作在物理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自身的学习问题,才能在教学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 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只有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脑海里思考的涟漪,进而激发起浓厚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备好、背熟物理课,只有教师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才能在给学生讲述时各种知识运用自如;其次要巧妙设计课堂引语,我们通常说“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其实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用故事或者名人趣闻或者物理科技的热点问题等穿插在教学中,以它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再者,教学过程中使用活泼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更能让学生接受;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交往,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2.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种活跃、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自己的老师,由“爱屋及乌”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无形中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内心的恐惧,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听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此,作为教师首先改变自己的威严形象,走下讲台,融入课堂,成为学生的朋友,信任并尊重学生,理解并支持学生,启发并鼓励学生,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应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关时,作为教师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学生,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不要紧张,慢慢想”、“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答出来”等尊重期盼的语言,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做不出来”、“这个知识点我已经讲了不下三遍了,怎么还记不住,整天干什么了”等侮辱性的语言。再者,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的提高,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升自身形象,展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魅力。

3. 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正是对一切感兴趣的时候,好奇心在他们身上并没有褪去,而正是这些没有褪去的好奇心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欲望。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配合演示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力的作用效果时,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个小实验,一位同学把两臂向前伸直,两手握拳,一个拳头放在另一个上面,使劲并齐,另一位同学的任务就是把两个叠在一起的拳头分开,要是分不开,前面一位同学就赢了,让同学们带着争议走入课堂;通过一个静电起电器,使人体的头发由于静电斥力而竖起,显示出电场线的形状,使学生在好奇的同时记下电场线这个抽象的知识点;讲大气压时演示,将一个剥去外壳的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上,鸡蛋静止在瓶口不动,接着拿去鸡蛋将酒精棉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使瓶中空气稀薄,再将那只鸡蛋置于瓶口,可观察到鸡蛋慢慢地被“吞入”,最后落入瓶中;再如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老师用牛顿管 (抽成真空约1米长的玻璃管) 演示,金属片、羽毛和软木塞三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同学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根据受力情况 (它们分别只受重力) 和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出a=g即三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4. 设计物理知识点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因而需要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物理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布鲁纳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如“人离平面镜越远,像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学生很快“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空中飞行的子弹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等许多物理知识点,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干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就会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画面,矫正他们的理解误区。

5. 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帮助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平时讲解习题和例题过程中不能自顾自讲,不顾学生,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搞“一言堂”,而是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从分析中让学生自己得出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用哪些章节的知识去解决,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告诉学生学习物理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进行数字推导;物理知识重要的是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弄清楚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明白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在什么条件下应用。物理知识虽然和生活联系紧密,但同时它又有自己的个性———抽象性,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一些知识点做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也可以将学过的、相互关联的知识点串接起来,平时经常复习提问,这样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使得他们在做作业和考试中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强化学习物理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应该具有对学习本身意义的认识,它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源。在物理课的学习和教学中要循循善诱,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正确地应用科学的方法,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努力进取,积极探索,才能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较过.物理教学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6.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般来说, 新课的开始, 学生受好奇心驱使, 学习劲头较足, 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好奇心, 使其转化为真正的求知欲, 所以必须重视新课的引入。

新课引入的方法很多, 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1. 实验引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是受直接兴趣的影响, 而实验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 尤其是在新课的开始阶段。

如讲“大气压强”一节, 我们先做一个“杯水倒置”的实验, 手中拿一个盛水的水杯, 问: “如果我把水杯倒过来, 水会流出来吗?”学生肯定说: “会”。然后在杯口上盖一张硬纸片, 把水杯倒过来。当学生看到水一点也没有流出, 与自己作出的判断截然相反, 则会惊讶万分, 学生将以浓厚的兴趣投入新课的学习。

2. 实例引入。物理是研究物体的道理的。这种道理又普遍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 可借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引入新课。如讲“摩擦”时, 先问“穿旧鞋为何比穿新鞋容易滑倒?”讲“光的折射”时, 可先问“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何看起来向上折?”又如, 讲“压强”时, 可先举“宽书包带比窄书包背在身上舒服”等事例。

实践证明, 用这些为学生所熟悉的事例引入新课, 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不但能唤起对有关感性知识的回忆, 而且使他们积极思维, 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的概念和规律。

3. 习题引入。选择有关的趣味题, 能使学生开动脑筋, 引导定向思维。

讲“密度”一节时, 我们拿出外表完全相同的铁块和胶木块各一块, 问学生“我们怎样鉴别它们?”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4. 故事引入。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很多趣味很强的故事, 如“曹冲称象”“阿基米德称王冠”“爱迪生借镜子”, 等等。在引入新课时, 有针对性地选讲这样一个小故事, 可使学生兴趣顿生, 气氛活跃。如“球面镜”一课, 课堂开头先讲爱国科学家阿基米德用凹面镜破敌的故事, 然后问学生: 谁能说出阿基米德的秘密武器为何能打退不可一世的敌人? 这一问并不急于叫学生回答, 先引导学生学习新课, 学完新课后再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答这一问题, 便水到渠成了。

总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课就紧紧地把学生的心抓住, 使他们急于想了解各种问题发生的原因, 即引导学生产生疑难, 又为学生铺设解决疑难问题的阶梯, 为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智慧,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而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 保持和发展学生兴趣

教材写得生动有趣, 联系实际, 文字流畅, 可读性强。要引导学生读书, 在读书中获得知识, 引导把物理概念, 规律应用到日常生活实际中, 促使知识迁移, 变书本为生活。例如, 学了摩擦起电, 就可引导学生理解雷电现象。神话中的“雷公电母”实质是上云团通过摩擦而带电, 带异种电荷的云团吸引而瞬时放电, 放电时出现的巨大火花是闪电, 伴随的声响就是雷。学了阿基米德定律, 就可指导学生利用它学习游泳等等。心理学指出: “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的知识, 对于儿童的兴趣和兴趣倾向有着特殊的影响。”学生能够利用书本知识, 解决自己以前想弄明白但始终弄不明白的问题, 或者解决现有的生活问题, 这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愉快, 无疑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强大心理动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 适时穿插物理学史, 科学家生平,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学习科学家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例如, 学习声现象, 讲一讲北京天坛公园的“三音石”, 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事例。学习密度, 讲一讲瑞利发现氩的过程等。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艰辛、奋力拼搏、持之以恒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在最佳心境中进行教学活动, 稳定学生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心境的烙印。”在课堂上, 若师生都心情舒畅, 师生关系融洽, 气氛活跃, 则学生的知识摄入量就多, 记忆就深刻。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对课堂气氛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一旦上了讲台就要全身心投入, 给课堂注入积极向上, 勇于进取的情绪: 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 风趣的动作, 逼真的表演, 精心设计的板书、板画, 精心制作的教具, 有条不紊的精辟讲解, 亲切和蔼的表情, 把学生引入物理学的殿堂。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热爱, 也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可亲、可敬的形象, 使学生通过对教师的尊敬和热爱, 转化为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四、注重实验, 提高学生兴趣

对中学生来说, 实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除教师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 要求学生做好书上要求掌握的分组实验外, 必须充分利用课后的小实验, 开展课外活动。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后,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的小实验。这个不起眼的小实验取材简单: 鸡蛋和盐水; 现象直观、明显: 上浮、下沉、悬浮, 一目了然,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后弄清了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些小实验的成功,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 在物理教学中, 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小实验, 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学、玩”结合,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有利于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智力条件因材施教; 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自然, 接触社会, 使学生产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乐于学的飞跃; 既促进了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 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激发、保持、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 必然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武全.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 (江苏教师) , 2011, (05) .

[2]聂家玉.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展, 2011, (11) .

[3]陈柏海.培养学习物理兴趣,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S1) .

上一篇:数控车实习下一篇:脊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