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英语

2024-05-01

新课程改革英语(精选十篇)

新课程改革英语 篇1

课改前,初中英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语法,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早读的时候背诵朗读,这是一贯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法,老师要做的就是如何为学生考试得高分制定出学习策略。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材参考,统一的评判标准,统一的授课方法,这些统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在各教育部门的的要求下,以考评分数为依据,以班级名次为目标,过分依赖教学指挥棒,成了教学指挥的传话筒,学生在这样的学校氛围和教师引导下,也是在分数间努力。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已显现,它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也推出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促进了课改的有序进行。

一、课改前后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授课方式是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经过程,重知识传授能力轻学生素质发展。多年以来一直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并且习惯了这一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仅仅是接受信息,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教上,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形成了大多数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局面。总之,传统教学的主要缺点在于老师太注重教,而忽视了学生参与力度和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

英语课改后,摒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在教育模式上的深刻变化。英语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就是看学生是否能用英语做事,当以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后,笔者会采用在课堂初始安排教学任务和目标,然后根据任务组织学生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及英语表达机会。学生们要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对任务做汇报。参与的过程很重要,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争执不下的问题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最终得到答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比较浅显易懂的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包括课前预习、课上阅读、课后作业,以及角色扮演、口语训练等,总之,课改后的教学要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和积极性为教学手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词汇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在日常学习中慢慢积累的,因此学生在对语言有了感知认识之后,再培养学生探索语句、语法、词组搭配等方面的意识,逐渐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改前后教师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国中小学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和承担者,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要求。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课改前后,英语教师的转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包括对课程教学的观念、对学生思想的观念、对教学评价的观念及自我意识观念。新课改后教师改变原有的对课程的教学观念,不能再以升学为目的,以教学为手段,以填鸭为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也注重妥善处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把教学别变成一件让学生愉悦的知识体验旅程,并在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积极转变自我意识,教师和学生也可以成为共同学习的朋友、伙伴。新课改,对注重学生技能发展、知识完善、思想进步和文化修养方面都做了改进,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发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对教师在教学目标、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教学行为,积极投入到新课改的进程中去。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也要转变思想,将学生作为课题的中心,教师辅助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机会。

新课改后,教师的转变有目共睹,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不同情况的同学不同对待,尊重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为学生的进步点赞,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积极谅解,注意和家长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等。此外,也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比如英语角、英语沙龙,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英语。学生们觉得老师更加和蔼可亲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不再担心老师对家长说自己表现不好了,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增进了师生感情。

3.教师自身的转变

课改后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制定出教学方案,既要作为研究者,也要促进教师自身教育行为,把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评价自我。

信息时代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甚至超过了教师,他们利用网络,很便捷的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和信息,网上课件、知识训练,名师点评,他们可以很快捷的下载和收看。因此,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时代也要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不至于在课堂上被动。学生需要快乐想课堂,需要真正的英语交际水平走向社会,而不是英语试卷上的分数,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观念的转变,用于提高自己,勇于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时代气息、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民教师。

4.评价方式的转变

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是显然的,新课改对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推动新的教育方式的动力。过去应试指挥棒下过分依赖考试分数,偏重考试训练的方法,在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转变为注重学生素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步,重视激励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作用。教师不再一味只要求学生的考分有多少,名次是多少,而通过询问、观察、互动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参与程度、综合能力等做出评价。学生在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下,对自信心、自身发展、学习动力等都有了改善。在对教师评价学生的调查中,有73%的教师发了转变,66%的教师表示,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一味只看分数。

三、课改前后学生的转变

课改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课堂是每个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以前的课堂,是老师提问,优等生频频举手回答问题,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这些问题前显得手足无措,被点名回答的时候也是满面通红,生怕回答错位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久而久之,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不断蔓延,学习成绩也一再下降。这些问题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寻求与家长沟通,事后得知学生对于家长到学校谈话是是极其抵触的,认为被叫家长是一件很丢脸、很没面子的事,家长也往往认为只有学生在学校不听话,做了错事,闯了祸才会被叫家长,难免对学生又是一顿责骂。多重压力下,学生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学习成绩也不见起色,反而一再下滑,学生的心理也成了另一个重要问题。

课改使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释放,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就比如在课堂上,我不再要求学生集体回答或点名提问,而是组成学习小组,让小组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然后汇聚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再进行一一点评。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成果的时候,大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本小组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一一作答,对于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申请小组继续研究,也可以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的很好,他们可以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解释问题,也可以对问题加以延伸和再学习。

对于请家长到学校的问题,我会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并不是学生犯了错才会叫家长,而是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的变化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学习成绩和在校生活,以及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会让他们格外敏感。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沟通和引导学生不良情绪才能使学生顺利渡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些观念的引领下,家长们也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偏见,积极参与到关注学生学学习、生活、交际的引导中来,有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学生们变变的很开朗,他们阳光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这也是新课改改后学生的一大转变。

新课程要求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初中学生应做做到学习目标、学习规划、学习策略的制定,充分的让学生成为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来了转变,由被动学习、被动动接受,转变为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行为。这些转变,让学生对对英语的学习更有信心,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增强了探索的动力力,学习也更加开朗了,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增多了,对英语读读物的阅读量也有了提高,无论课内知识或课外知识都得到了丰丰富。

四、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意义和建议

在新课改的新形式下,要很快地、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难度度很大。特别是对于当代的中学生而言,不但要构建和谐的师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重视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说读写。常言道,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材料大量有效地输入和输出。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授抽象象的语言规则,而更要让学生是用英语来传达意义,交流思想。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语的前提,我们需要重视它。

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不是观望着而是参与者,新教改改是一次教育大转变,势必会让许多教师觉得和以往的教学不同同,有时候会无所适从,但从社会发展和学生长远利益来说,课改改更多的是对教育体系的改革,它要求每一位教师要转变思想想,认真做好课堂设计、课堂评价、教学反思等,充分注重对学生生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深化课改改,稳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

五、小结

新课改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课程教学要因材施教,要培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到英语教学学中,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教师都要要发动智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新课改改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变化,教学教学核心的转变变带来了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学习模式等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态态度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积极性发生了变化,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们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在英语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面发展、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学习的总体素质为准则,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为了一切学生。

摘要: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已进行10余年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人民教师,充分感受到了课改带给教学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接受状况,也要时刻围绕着培养学生独立性、探究性进行教学。从教学模式、教师转变、学生转变、及课改意义和建议等方面,对这些年课改带给我的体会做了总结,让给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感受到课改带给课堂的新活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改革,转变

参考文献

[1]许爱佳.浅析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学周刊,2013,(03):131.

[2]王俊.素质教育观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0,(04):101.

[3]胡晓华.对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语数外学习,2012,(09):61.

[4]占艳霞.浅谈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学周刊,2016,(02):202.

四.《谈英语新课程改革》 篇2

广西隆安中学 英语组 隆海玲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才 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合作精神

新课程的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如何迎接和推动这次课改?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明确英语课改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理解英语课改理念,改变的教学方法

以往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笔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主学习很少,因而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差。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促进英语课改呢?

2.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大多数学生上英语课不读、不说、不问,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上的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流畅,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首先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注他们;然后频频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尤其是对后进生,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适当降低他们发言的难度,并在回答时多给他们暗示引导,及时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点滴优点,如:你的发音很准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等,使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我也有能力,也能学好,我并不比别人差”,让他们在“You can.”、“Try.”、“Never mind.”、“Thank you”、“It doesn’t matter”、等宽容语和赞扬声中逐渐地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因而帮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发言,使他们大胆地开口说是英语课改的关键。

2.2要活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老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不要局限教材内容的编排,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英语课本里有好些对话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把这些对话设计成真实的情境,(比如把对话中的人名换成同学们自己的名字,把地名换成大家所熟悉的地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英语、说英语;适时、恰当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农村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2.3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和身体活动诸方面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那怎样使学生动起来?

2.3.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如我们在准备教具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在学习被动语态时让学生各自用一个小塑料袋或纸袋子收集身边的一些小东西比如钥匙、小刀、铅笔、钢笔等物品,然后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发问:What’s this? What’s it made of? What’s it used for?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这一知识。再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第8单元(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课前让学生自己至少画一碗自己吃过的面条,上课时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的面来学习许多食物类的单词和以及面的大小碗等知识;另外,我们可以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唱一首英语歌,营造一下英语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2.3.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

是否成功地导入新课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比如设计猜谜、猜谜、传令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模仿秀、会话、提问、口头、笔头操练等.这些活动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

2.3.3鼓励学生在操练中动起来。

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在操练中不但鼓励学生动口说,而且还启发学生动手、动脑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然而,在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可见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

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那么,英语的自学能力由几方面组成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1)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2)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3)能独立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4)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5)能独立完成教师要求的作业;6)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资料;7)能独立阅读与所学课文配套习题中的短文。

总之,新课改给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探索到新的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教学理论与实践》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教法探讨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英语教学  教学理念  师生关系

一、明确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一)把握教学重点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灌输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出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进而转化为思维能力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明确课程改革目标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前提;文化意识是语言应用能力的保障;情感态度对学生语言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学习方法则是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这几方面互相促进,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改革

(一)转变教育理念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和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自己的角色,更新教学观念,从当前的教学来看,新课程标准变了,教材也进行了创新,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落后,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还不能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不能灵活运用教材、整合教材,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英语新课程改革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学习内容注重学生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巧。所以,英语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如果只具备英语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已经不能胜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另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提倡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指导者,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紧密联系其他学科相关内容,努力寻求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转变自己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教材不论是在课文编排结构上,还是在句型和语法的练习上,都注重了把英语知识转化为英语运用能力。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控制者,只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构建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成功的课堂是建立在和谐、信任、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之上的,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很重要,课堂教学不但是教和学的关系,也是师生之间情感增强的过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情感的变化有很大的联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中个性得到张扬,愉快地获取知识,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并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差就疏远他们,要而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并且多媒体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入,英语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总之,只要英语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让学生爱上英语这門学科,使学生乐学、会学、会用。不管教学改革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的积极学习,不断探索,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定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智忠.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10(3).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教育研究,2002(10).

[3]卢世钧.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探讨 [J]. 读与写,2010,7(10):.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创新教学尝试 篇4

一、巧妙设置疑问,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能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例如:我在讲牛津英语8A Unit 5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提了以下几个问题:(1) What makes Zhalong special? (2) What’s the problem with wetlands? (3) 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n’t protect the wetlands? (4) If you go to Zhalong, Wha will you do there?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引导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这削弱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师必须摒弃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敢于放手,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转移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从者变为实践参与者。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获得语言技能,提高交流能力。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造思考的动机和空间,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要让学生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幅一群学生踢足球,旁边一些教师在观看的简笔画。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群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再把教师在干什么遮住一半,问:What were the teachers doing?那么这时学生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能得以真正提高。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解读 篇5

高中课改要求:

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将于2012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实施,新课改后,对普通高中生的评价,将由原来的主要以学科成绩评价,改为综合素质评价,更强调培养高中生的公民素养。新课改后,将全面实行学分制,普通高中生3年必获得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课改要求:从2012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对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实行学分管理。学生修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学分。普通高中学生3年须修满144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学分至少达到116个,包括语文、英语、数学各10个学分;思想政治、技术各8个学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6个学分;音乐、美术各3个学分;体育与健康11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选修课程至少获28个学分。

全区普通高中之间学生所得学分可互认,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入广西的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后,可认可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学分。

高中英语新课改标准解读

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语。

2、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

3、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 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拓展学习渠道,增加语言输入量。

6、创设最优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7、实践“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使他们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高中课程还应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使他们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引导高中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

高中课程设计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高中英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必修课程的设计以义务教育阶段的五级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达到七级目标要求。高中英语必修课程共分10个学分,学生修满10个必修学分即达到英语学科的合格毕业要求。学生需完成必修学分,并通过英语七级证书考试(即达到七级水平)方能获得申请大学学习的资格。

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结构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

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A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几个新字

1、新设计,新思路

新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从小学、初中、高中教学通盘考虑,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级别,保证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六年级结束时,达到新标准二级,第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如下所示:

九级←高考的要求

八级←高考的要求

七级← 普通高中毕业要求

六级

五级←初中毕业时的要求

四级

三级←小学毕业时的要求

二级

一级

2、新的课程目标

此次课改的重点是一改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趋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

3、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该形成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4、新的评价机制

新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和完整,不但没有忽视结果性评价,而且着重形成性评价。新标准认为,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考试检测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评价机制应包括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对教师教学的检测等。

5、新的词汇要求

新标准加强了对词汇的要求,高中阶段从原来的1800~2000个增加到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优秀的要达到4500~5000个词汇。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词汇量过低不

4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由于可利用单词太少而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增加对词汇量的要求,势在必然。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不掌握3000~4000词汇很难应付。可见高考试题已向着新标准的方向发展。

6、新的阅读要求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初探 篇6

一、单词的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七年级英语教材,单词量较之以前大大加大了,如果采用以前的教授方式,学生们学起来很费劲。一方面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苦于达不到教学效率,因此“单词关”已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尝试着在每个学期初拿出两课时的时间集中教授音标,在学生掌握音标的基础上引入音标词,这样学生们再遇到新单词时,通过自学就能很快且准确地读出单词来。

二、灵活运用教学内容

英语新课程(《go for it!》)教材是一套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与当今社会联系很紧密的教材,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方面,每个单元共分三方面,即Section A、Section B和 Self check,每个部分又由a、b、c三部分组成,内容循序渐进。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初中生的学习习惯,我对教材内容做了适时调整。例如:Starter1-3,把字母单独拿出来用两课时进行教学,其他句型,穿插到每节课,让学生在完整学习26个字母的同时也学习了简单的打招呼用语,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较常用的问候方式,如“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另外,通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对刚开始学英语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就直接教给单词,他们很难记住,往往上午学了下午就忘了。有些学生甚至用汉字来标音,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例子:What’s your name?“我死要内幕。”由此,我想既然汉语的学习要先学习拼音,为何英语不能这样呢?于是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规律,先教学生学习48个音标,再教字母及单词。虽然有些单词的音标并不符合拼读规则,但一般的掌握了,老师再一纠正发音,特殊的列举出来,进行分类总结,学生们就记住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互动式”教学法

新课程下的英语课堂已不再需要遵循“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指导者、引导者、监督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和空间,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观念,形成互动。要尽量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因此,课堂上我经常采用设疑方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与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由于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可适时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教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会话能力。我要求学生根据各单元所学内容自制档案袋、个性名片、活动海报、招聘广告、假期计划、个性台历等,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也为英语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放飞思想、自由翱翔。

五、活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在“任务前“阶段,教师通常向学生介绍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目的、完成任务的程序、时间等),通过组织听、阅读、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与任务有关的语言输入。

在“任务中”阶段,学生计划、实施、完成任务,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或展示任务成果。

在“任务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形式,做必要的巩固性练习,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性。

新课程改革英语 篇7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施, 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日益提高, 也日渐推动了英语教研员的功能强化, 改变了研究内容、教研方式以及教研职能, 对教研员的角色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 教研员只有将职能进行不断转换, 才能在新课程的基础上, 对其实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研究, 从而促使新课程的实施可以更加有效, 更加顺利。

一、认真学习, 转变观念, 让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1.要积极主动参与相关的培训工作。教研员要积极主动参与省、市、区教研室所开展的新课程相关培训以及学习活动。借助于对新课程的不断学习和培训, 从而更加详细的了解、认识并掌握新课程和新理念, 为英语学科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刻苦钻研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新教材教法的知识。教研员不单单要对英语新课程标准进行掌握, 更应该对英语中新的课程理念进行详细理解和学习;不单单要对相关教学语言知识和技能上的传授进行探究, 还应该对英语教学的方法和过程进行分析, 更应该对新课程实施后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所显露的情感和态度进行全面探讨。

3.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从“微观”向“宏观”转变。要改变课改前和一线教师备课过于详尽的做法, 不奢求他们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要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教学流程的大框架, 给教师腾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他们在上课时多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 引导他们多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只有这样才会激发教师放开手脚, 积极投入新课改的实践中去。

4.要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指导教学实践。在课程改革实施以后, 不管是教研员还是英语教师, 都应该主动的走进课程改革中, 让教师合作和交流所缺少的沟通机制尽可能的建立起来。同时还要借助于课题研究开展活动, 让创建的沟通机制可以更加的开放、宽松、畅通。例如:开展教学研讨、学科论坛、课改专题等活动, 不断的去研究和探讨, 并将课题成果论文化, 从而更好的去帮助和指引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

二、突出教研重点并对教研工作的新思路进行探索

1.学科培训。要对广大的英语教师进行分级培训, 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新课程, 掌握课程标准, 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上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对各个年级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 通过对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的合理运用, 并借助于形式不一的教研活动, 进一步培训教师对新课程的通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等, 并将培训过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邀请过来, 让他们和正在培训的教师进行沟通, 借助学科工作坊线上线下的研磨方式, 促使培训效果得到提升。

2.调查研究。教研员应该结合新课改的实施情况, 对课改实验校的工作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题调查, 对新课改的应用教学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在学校组织校际课改活动时, 教研员应该主动参与进去, 做到三位同步, 即对活动进行参加、对情况进行了解、对教师进行指导, 与众多英语教师一起研究, 从而共同提升。教研员不仅要重视英语课堂教学情况, 同时还应该关注年级备课组的教研。不断地审视英语课堂活动方式;对师生出现变化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进行关注;对备课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想法和观点进行重视;同时还应该对教师在新课程中所得到的的一系列的成功经验和问题进行关注, 此外还应该经常性的和相关英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例如:教研员到校听课前可以制作一份“课堂听课观察表”, 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情况, 同时也要关注老师的教学方法, 并将发现的主要问题记录下来。下课后教研员及时找到上课教师进行会诊, 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老师深入探讨, 平等沟通, 从而使问题能够得到尽快解决。

3.专题活动。新课改倡导和凸显的是“主动、合作、探究”, 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由独立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索式学习转变”。而英语课改的主要目的则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进行有效培养。所以,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活动, 并通过英语公开课让学生各方面技能和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展现, 从而让英语教学工作和英语课改进行能够得到有效推进。例如:借助“课题基地校”、“教研协作体”、“名师送教”等活动, 促进英语教师的研讨交流;组织学校开展“同课异构”、“一师一优课”等专题活动, 通过观摩和评价, 让听课教师领略并感受到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努力提升教研效果, 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1.开展教研活动, 加强教学讨论和交流。教研员应该在学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开展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教研活动。英语教研员要主动的登上讲台, 对新课改进行“练课”学习, 从而让英语教学改革得到推进, 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让教研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促进教研员的成长, 同时也能够为众多英语教师充当实验素材, 让其更加了解并掌握新课改英语教学方法。此外, 教研员也可以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积极参与“练课”。“练课”前要做好“磨课”工作 (期间可以将课改的新理念贯穿在“磨课”过程) , 从而促进更多英语教师 (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 都能够投身到课程教学改革中去。

2.深入教研实际, 探索教研新方向。为了让各个学校英语老师之间的沟通和学习得到强化, 使每个老师都能够得到共同发展, 教研员可以充当中间人, 建立相应的英语教研交流会, 定期组织各个学校的英语老师进行统一活动。结合现实状况, 可以不断的变化活动形式。例如:教研员可以组织英语教师参与技能比赛, 搭建舞台, 让教师可以跨学校、跨县市进行交流, 从而让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再比如:教研员可以组织英语教学设计、片段教学、微课、慕课等评比活动, 让教师的紧迫感得以激发, 学以致用的主动性得到增强,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提升, 更能够让综合型的多面英语教师人才胜出。

四、总结

总而言之,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 教研员应该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不断提升, 帮助教师和学校推动改革, 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多沟通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才能够不断的超越, 使自己逐渐的走进课程改革的新境界中去。

参考文献

[1]邵晓霞, 李平.走出故步自封的“堡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时代诉求[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01:99-104.

[2]林慧琼.小组活动在高中英语口语合作学习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 03:87.

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反思 篇8

一、存在主要问题

(一) 面对新教材感到不适应

1. 学生学习任务重

初一学生基本上没有英语基础, 难以进入学习角色, 觉得学习任务重、负担重。虽然小学的时候开设了英语课, 可是, 相对而言, 英语对学生来说, 还是一门新课程, 所以, 学生容易感到学习任务重, 难以进入到英语的学习状态里面。

2. 教师任务重

因为新教材刚刚开始使用, 与旧教材有一定的区别, 它更注重通过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来教给学生们英语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能力。面对这样一本新教材, 教师就不能再用原来的老方法, 要学着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这条道路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无旧路可循, 也任重道远。

3. 教学课时少, 教学进度很难完成, 担心两极分化现象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学习上出现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其原因, 积极主动地应对新要求和新问题。

(二) 教师对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不透彻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情感态度等进行培养, 在这里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1. 首先是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不到位

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 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技能, 所以, 学习英语并不是盖空中楼阁。那我们怎么引导学生运用好已有的文化基础呢?我们应该清楚, 每一个国家的语言都和其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英语同样不例外, 所以, 我们在教给学生英语的时候, 要把相关国家文化循序渐进地灌输给学生, 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英语了。

2. 教师对教材的弹性认识不足

往常的教学, 都是教师教、学生学, 教材大纲上给了教师全部的教学内容, 教师只需将这些内容悉数灌输给学生, 学生全盘接收就可以了。但是,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只是给了教师一个适用于教学的一般性材料, 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根据地区的不同、学生基础的差异以及教育现状等自己选择合适内容, 把适宜的教给学生, 不适宜的删掉,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给教学一个自由的空间。

3. 教师缺乏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 一直是教师教、学生学, 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或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 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了解,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与其教师灌注给他们一些现成的知识, 不如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他们, 让他们自主学习, 这样, 学生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4. 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活动二者的关系处理不恰当

现在,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 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跃。这其实并没有对教学带来好的影响和帮助, 反而让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有了调皮捣蛋的机会, 而且会让教师控制不住课堂, 使课堂出现失控的现象。我们应该了解, 各种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 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接受知识, 学到知识。

二、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具有跨学科的整合能力, 不断拓宽知识面。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学科之间同样如此, 每一个学科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所以,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积累学习更多的知识, 让它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知识体系。同时, 在学习好书本知识的同时, 要开拓教学资源, 和同事进行积极的合作, 培养自身的团队精神, 注重和其他学科教师的联系和沟通, 使自己对英语课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和掌控。2.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深刻领悟教改理念, 把握教改进度。3.建议初一起始英语教学能适当增加课时。大部分小学没有对英语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英语课的安排很少, 甚至没有安排。有的地方由于资金、教学设备的问题, 教师师资非常薄弱、落后,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低下直接导致初中的英语教学也变得举步维艰, 甚至影响了新课标的实施和发展。所以, 我们要做好英语教学工作的衔接, 从小学做起, 给初中英语的教学打好基础。

投身新课程改革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现如今的课程改革是我国进行的第八次大规模课程改革, 也是我国教育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探索与创新。这次课程改革肩负着促进“下一代”全面发展的使命, 承载着民族的未来。

教师正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承担者、执行者, 他们对新课程改革执行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笔者身为一名面临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 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这次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 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建设性学习, 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 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相对于初中义务教育, 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 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学困生, 我尽量用难度适中的问题问他们, 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 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会说“very good”, 如果回答错误我也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It doesn't matter.”这样他们会因为得到鼓励而信心大增, 加强了参与意识, 逐渐消除畏惧心理。而对学优生, 我则对他们提高要求, 如单词小测的错误率不得超过20%, 课后要多做提高题, 增加阅读量等。

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加引导”的教学方式。

用“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代替“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次课程改革的本质定位为“交往”,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彻底放下教师的架子, 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 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 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 是让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 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 从而营造出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在这样充满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 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消除学生的学习恐惧感,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 从而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 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 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还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 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高一英语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是“Friendship”, 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 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Warming-up中的问题, 并设置了“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not have.”等多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 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锻炼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 还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4.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 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 并发现重难点。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 我就先让学生看课后的例句, 并自己发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不同点, 总结两者之间的转化规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成就感。

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高效课堂 篇10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课堂经营,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 是学生获得又好又快又公平的发展过程。

笔者认为, “高效课堂”应该是指教师在常态课堂教学中, 通过课堂经营, 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获得又好又快又公平的发展过程。其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度高, 是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高效果, 是指课堂教学行为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杜绝低效或无效教学。高效率, 是针对课堂教学。高效益, 是指课堂教学行为在达到高效率的同时, 应体现学生发展的公平性。效益是效果、效率及公平性的统一;高效课堂不是针对少数学生而是全体学生, 是在保证高效果、高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

二、实施新举措, 做出新实效

(一) 重视课前的有效预设

1、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在英语教学中, 单元与单元之间相互联系, 而单元内的板块也相互联系。所以教师在课程预设时, 必须整体把握教材, 充分挖掘和整体利用教材, 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性特长,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每个单元进行仔细解读和精心提炼。需要拓展的, 可以适当增补, 如:每个单元中的speaking, talking, listening某些话题和部分材料在单元中联系不紧密的, 可以进行重组, 使之更具连贯和完整。通过这些方法, 挖掘教材的语言结构、交流话题和文化信息, 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素材。

2、精心设计学、导、练的内容。导学案是目前实施效果较好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学案中有明确设计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要求, 包括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和即时训练三部分内容。教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瞄准目标实施预设与生成, 将科研课题融入课堂, 从而获得教学的高效果。导学案应侧重学生预习阶段设置, 因此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完成两个任务: (1) 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设计出来, 使学习任务更具备可操作性; (2) 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授学生以“渔”。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 能够较充分的预习文本, 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了必要的课前准备。

(二) 课堂的实施阶段

1、经营精准的课堂时空节奏, 讲究“讲练”结合。教师只有用好45分钟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的时间要合理分配, 让学生探究问题时要留足思考时间, 使投入学习的时间效用最大化, 以实现课堂产出的高效率。现在流行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 教师少讲, 学生多说。无论是传统还是现在流行的教学都缺少一个必要的环节:课堂的训练。部分教师喜欢把训练的时间安排在课后, 布置大量的作业, 致使学生课余大量的时间埋在大量的作业中不能自拔, 教师课余的大量时间消耗在作业的批阅上, 精神疲惫。学生和教师就在这样恶性的循环中失去了学与教的兴趣。孰不知, 课堂是最佳的训练时间。每节课程应当在读读、议议、练练中完成, 这一定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

2、创设最优的组织形式。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要合理分组, 引导学生探究, 积极推行学习团队互动机制;创设民主的心理氛围, 把组内“小对话”和班级内部“大对话”合理调控;对探究问题, 教师要学会取舍, 使活动的内容难度适中。笔者认为, 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多表达, 能体现课堂的公平性, 促成情感交流的互补与共享, 与此同时, 在分组的条件下, 可进行小组积分形式,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 进行优秀小组评选。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胜欲,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3、师生互动是否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运用多样互动的教学方法, 而以往教学只是流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的表现有三种形式:从形式上划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从互动深度上划分为情感互动、思维互动 (高层次性互动) ;从互动过程划分为课堂教学互动和课后延续互动。而这种互动则依赖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当中。通过多样形式的教学活动, 如抢答, 辩论, 表演等。但是切记在一堂课中, 形式不在于多样性, 而在于适合本课堂要求。

(三) 掌握好课程评价和反馈

优秀的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中成长的,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表现, 教师要给予及时准确地反馈和评价, 把握好这一点, 将会巩固高效课堂, 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师可考虑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下使用不同的反馈和评价。如面对一个很少发言的学生的回答, 可考虑适当延长对学生的回答的反馈时间, 从而保证学生话语输出的质和量;两个对话的学生, 没说两句, 就停滞了或是结束了, 这时教师可随机应变, 将自己也融入他们的交流中, 既保证对话的继续, 又将自己的反馈和评价运用其中。而课堂练习在课堂评估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本课堂中发现学生问题, 然后当堂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 教师也能准确掌握本课堂成效。

参考文献

[1]唐海燕.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打造英语高效课堂[J].你说我说.1994-2011:96-97.

[2]许方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J].教学理论研究.第201010-B版:4-6.

上一篇: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下一篇:地理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