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新课堂

2024-05-09

时代需要新课堂(精选七篇)

时代需要新课堂 篇1

从“等米下锅”到主动策划

主动策划是新时期对编辑人员的新要求, 而策划并不是孤立地对新闻报道的某一环节进行统筹、谋划, 它贯穿于新闻报道活动的全过程, 具有综合性、系统性。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火灾的时候, 由于事件的突发性, 使得各个部门的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无法做到统筹调度, 记者基本上是碰到什么采什么、能采到什么采什么, 拿到编辑部的稿件不仅毫无头绪, 甚至还有相当多的重稿、重片。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稿件, 就要求编辑有很强的策划能力。为此, 《江城晚报》的新闻编辑们在稿件中选择角度, 从现场扫描、组织营救、群众自救、火灾反思、逃生常识等一系列角度组织稿件, 形成了5块整版的系列报道,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 编辑的策划能力还体现在预先策划上。这种策划以前是记者的工作, 但是有时记者觉得较好的选题编辑可能觉得选题不重要, 不需要浪费大量版面进行报道, 这样策划就难以与读者见面;再有, 有时编辑也觉得这个选题较好, 但是觉得记者的采访不够, 还需要再加点“菜”, 这样就要求记者继续采访, 这在无形中已经是编辑在指导记者进行策划。这种策划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凭空臆造, 而是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这种策划既不能为制造轰动效应以想象代替事实, 也不能为了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理想效果而坚持不符合实际的策划预案。这种预先策划体现在工作中, 可以分为选题、组稿、编辑、版面策划等。

(1) 选题策划。这是编辑策划的第一步, 策划内容包括很多技巧方面的东西, 其内容必须是实实在在的, 通常是从一个新闻事件入手展开策划, 它要求编辑一定要具备敏锐的目光, 准确把握各种动态、趋势, 及时做好选题策划。

(2) 组稿策划。这是选题之后的工作, 是对选题的落实与执行, 没有这一环节, 选题只能是空洞的计划。组稿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在组稿这一环节上更能体现出编辑的主动性, 编辑要从采访角度、深度挖掘方面指挥记者, 做好采访工作。

(3) 编辑策划。这要求编辑对记者采来的稿件进行正确评价、拟定编排思路, 对稿件做出正确取舍。

(4) 版面策划。再好的稿件, 如果被淹没在一块毫不生动的版面里, 同样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 因此版面的策划是报纸能否吸引读者的关键。

在新时期, 策划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媒体的态度、能力, 因此作为直接与读者接触的编辑, 更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水平, 这是新时期编辑必须掌握的能力。

从画出版样到制作版面

传统的编辑只需将处理好的稿件和设计好的版式交给微机员制作版面即可, 而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 时间已经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 百姓不会选择以一两天前的事件作为报道内容的报纸, 因此传统的出版流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而传统的流程是由微机员出一样、二样、清样, 由编辑修改文字, 由校对员校对文字, 一整套下来, 至少需要6~8个小时, 如果再加上后期的拼版、印刷, 整个过程需要十五六个小时, 这样的流程决定了报纸的内容不可能有当天的新消息, 所以编辑制作版面已经是新时期编辑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现在很多报社都已经实现了这一点, 并且更进一步地在编辑制作完版面之后, 再由美术编辑来美化版面, 这样一张报纸才以它最美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说到底, 最初完成版面制作的还是编辑, 因此与过去相比, 报纸出版工作对于编辑的要求不是低了, 而是更高了。

报纸版面的设计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 它既要体现编辑对所刊发文章的理解和刊载意图, 又要依据一定的美学原则, 尽可能地让内容与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所以, 重视版面的安排, 是办报者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 作为新时期的新闻编辑, 要“跳”出版面做编辑。

从内容可读到便于阅读

现代读者的最大特点是生活节奏加快、读报时间缩短、对报纸的忠诚度降低。读者看报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取信息, 这当然要靠内容来满足, 但是在版面设计上也一定要努力降低读者的“费力程度”, 处处贯彻“方便”原则, 提高报纸的易读性, 用最简捷最有效的版面编辑语言把信息传递给读者, 编辑要努力从这方面下功夫。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范文 篇2

【党委党建范文】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深刻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彰显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

政治品格是一个政党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目标、政治特质等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中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和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革弊鼎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放射出夺目的时代光彩。

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科学态度。“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面对《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时代变迁,云卷云舒、潮起潮落,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与此同时,总书记又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总书记指出:“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在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以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既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又形成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璀璨的真理光辉。

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有人宣称“20世纪将以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还有人妄称社会主义中国也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然而事实是社会主义的中国不仅屹立不倒,而且愈发展现蓬勃生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乱云飞渡仍从容”“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定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21世纪东方的一道亮丽风景。面对某些人仍然心存的迷茫和疑问,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放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放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起伏跌宕的历史演进中,放在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的上下求索中,放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放在新中国七十年的接续探索中,放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握,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上,深刻说明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与此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写出了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向世界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

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我们党的革命性不仅体现在勇于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上,也体现在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上。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导致党内问题越积越多的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刀刃向内,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挽住云河洗天青”,以持续不断的自我革命有力推进新的伟大社会革命进程。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锲而不舍地进行自我革命,推动党风政风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博大、崇高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价值追求。

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总书记从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论述了共产党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一致性,带领人民不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承载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近代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的复兴,亿万人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然而路茫茫、夜漫漫,一次次抗争,一次次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曙光。党的十八大后不久,总书记就鲜明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大政治命题,连接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融通了中国和世界,托起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追求。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担当为世界求大同的责任。赓续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质,中国共产党人既有浓浓的家国情怀,也有“环球同此凉热”的国际主义襟抱。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极富战略远见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

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决定一个政党的精神风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锻造中,我们党凝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熔铸了独具一格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孕育了崭新的政党文化,展示了昂扬奋进、务实清廉的精神风貌,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重任,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禀赋。实事求是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方略、决策和举措,都建立在熟谙中国国情、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既目光远大,又符合实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倾听实践呼声,以问题为导向,引导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不负人民、不辱使命的无我担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总书记自身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极为繁重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总书记始终以夙夜在公、赤诚奉献的精神,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勤勉工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些掷地有声、饱含深情的话语,无不反映出总书记的赤子之心和为民情怀。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面对中国发展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当口,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总书记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面对一段时期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长蔓延、禁而不绝的状况,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特质之一。进入新时代,总书记反复强调增强忧患意识。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

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学习追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型大国是全党的时代使命。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历史、学习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要以宽广的视野,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知识,善于借鉴和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知识和经验。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也一定可以依靠学习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党委党建范文】二

5月31日,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对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领导水平的有力举措。2017年9月,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首次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理论强党”的重要论断。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他再次强调,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说,坚持思想建党,就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推进理论强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者高度统一、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所在。

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就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党。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壮丽的日出”。总书记指出:“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占据真理的制高点,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个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为人类求解放的理论,代表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历史进步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开放的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真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国际共运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土崩瓦解。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建党98年来,从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原则,到延安时期开展整风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保证了全党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从容应对“赶考”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就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他还强调,“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在掌握科学思想方法上有新提高,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上有新进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力上有新提升,不断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思想建党、推进理论强党,就要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深化发展。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约束。因此,要自觉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和制度治党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一方面突出思想引领,确保制度治党的实践规范体现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完善制度保障,及时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固化为制度,形成“全面”合力,凸显“从严”功能,增强“治党”实效,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以更加坚强有力的领航力量,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巨轮破浪前行。

【党委党建范文】三

在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一大批青年冲破重重阻力,从四面八方涌向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他们一到抗大,毛泽东同志就对他们说:“幻想得很好,把延安看作天堂,这样想就错了。延安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是人间”“正确的方法是把延安看作中国社会的一部分,这个地方有很多缺点”。亲历延安岁月的人们大概都记得当时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吃得不好,粮食不够,达不到丰衣足食;党内还有主观主义等问题。尽管如此,毛泽东同志却说,对延安的态度,“首先是万岁”,“因为那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根据地,做的是艰苦奋斗的英雄事业”。的确,虽然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延安是新兴的、发展的,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正如一粒种子虽然渺小,却孕育着未来大树参天、硕果累累的无限可能与希望。

多年后,中国革命已从山洼洼里的根据地走向全国胜利,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出现在世界东方。一些西方国家的人士对新中国心存怀疑:人口太多,是一种“不堪负担的压力”,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只有靠外国的面粉才有出路。然而70年过去了,中华大地“换了人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样的历史成就面前,那些怀疑、否定已消散如云烟。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虽将历尽艰辛,但必定蓬勃向上。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应对各种风险与困难的斗争中,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奋斗精神,翻过新的“雪山”“草地”,闯过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每一次应对挑战,都激荡起我们民族的澎湃力量,推动民族精神与意志的淬炼升华;每一场考验过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迸发出勃勃生机,开辟出广阔天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不断克服各种风险挑战、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从而完善和发展的不竭内生动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面临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还会经历许多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历史性时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广大党员、干部应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

70年来,新中国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断进发。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要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更应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发扬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担当精神,更加坚定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只要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改革开放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让每个人都在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中高扬奋斗精神,任何风浪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铿锵步伐。

【党委党建范文】四

“过去的一年,那只‘猴子’没有让我们失望。”前不久,中国科学家常进这样评价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截至2018年底,“悟空”号已绕地球飞行16597圈,探测宇宙射线粒子55亿个,完成了其他“同行”至少10年的工作量。“悟空”号印证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加速度,而要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就必须让这种加速度更能持续。

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这讲清楚了国际科技竞争中更快与更能持续的辩证法。科技进步越来越快,国际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反过来又不断提升着各国科技进步的加速度。科技进步与科技竞争之间的这种循环式促进关系说明,赢得国际科技竞争,既要做到更快,又要做到更能持续。

从工业革命算起,近代科学大规模走出实验室,同技术“联姻”并深刻改变人类社会还不到300年。这期间,科技进步的加速度一直在呈几何级数增长,人类科学知识总量也在迅猛翻番。据统计,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大约50年增加1倍;20世纪初期大约30年增加1倍,50年代大约10年、70年代大约5年、80年代大约3年增加1倍;进入21世纪,已呈突飞猛进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对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让历史性交汇产生同频共振效应,就必须既比自己的过去快,又比同时代的别人快。纵向横向都具备可持续的速度优势,方能占得先机、把握机遇。

实现更快发展,看上去是拼速度,实际上是拼质量,拼原始创新能力。应该看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中,讨来的“新鲜货”其实已是人家的“淘汰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科技发展的迭代差,落后于人也就不可避免。

事实表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让科技发展加速度更能持续。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但绝非不可能之事。要具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和钻劲,潜心基础研究,为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提供创新理念引导、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具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斗志,紧盯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新技术研究;具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在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中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让科技发展加速度更能持续,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彰显中国优势。

【党委党建范文】五

总书记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开展专项整治是落实“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是衡量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是推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近日,省委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对扎实做好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任务、传导压力;省委书记王东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省委主题教育办公室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展示了省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面落实党中央要求,紧密结合河北实际,聚焦调研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等,利用半年时间,集中开展好专项整治,切实以专项整治的实际成效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集中整治“四风”问题,扎实开展“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河北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净化。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顶风违纪、我行我素,影响了党的形象,群众深恶痛绝。这再次警醒和昭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清除顽瘴痼疾、肌体毒瘤,必须出重拳、用猛药,接续用力、久久为功。

抓紧抓实专项整治,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尽责。态度决定高度,站位决定摆位。10个专项整治,涉及政治、思想、作风、民生、党建、稳定等重要领域,每一项都事关党的形象、事关工作大局。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通过“查”与“改”落实向党中央看齐,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各级党委(党组)要从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各牵头单位和工作专班要突出主题教育的实践性,主动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挑好担子、不负重托,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各主题教育单位要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不等不靠、立行立改,确保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抓紧抓实专项整治,必须明晰推进路径、压实主体责任。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如何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高效落地落实,如何回应群众关切、赢得群众满意?关键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掌握方法路径,集中进行整治。各单位和巡回指导组必须聚焦整治重点,紧紧围绕10个方面57类问题,集中发力、深入整治。必须压实主体责任,按照专项整治时间要求,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治台账,倒计时管理。必须强化工作指导,确保校正准星、跟进步伐,防止散光掉队。

抓紧抓实专项整治,必须加强统筹协调、一体组织推动。好的效果,离不开严的要求、实的作风。专项整治要达到预期目标、交出满意答卷,必须把从严从实贯穿始终,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统筹协调到位、工作运行到位、监督问责到位。要以上率下抓整治,从省委常委会带头做起,从省级机关改起,从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抓起,坚决有力推动专项整治。要敞开大门抓整治,通过公开电话、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通报情况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要从严从实抓整治,持续调研督促,保持整治强势,坚决防止虎头蛇尾、虚假整治,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以简单问责基层干部代替整治责任落实,防止以整治为名层层填表报数,增加基层负担。巡回指导组要跟进指导,整治问题不具体不放过,整治措施泛化、简单化不放过,整治成果不明显不放过。

新时代需要新教师(一) 篇3

值此本刊创刊之际,著名教育家、“新教育”的创立者朱永新教授应约发来此文,既表达了朱永新教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又体现了他对本刊的厚爱和希望。

本刊将对全文分三期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新教师》杂志创刊了。黄旭社长让我写点文字。我想起了前不久在江苏句容茅山参加的一个教育沙龙。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原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德藩在沙龙上讲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现在到了好好谈论教师问题的时候了。

言下之意,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教学实施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教育品质不是取决于学校建筑多么漂亮,教学设施多么先进,而是取决于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素质如何。是啊,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新的教育,需要新的教师。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是下一阶段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作为《新教师》,自然应该为此摇旗呐喊。借创刊之际,写一些我对于教师问题的认识。

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师

教育是连接社会的过去和未来之纽带,我们今天为教育所做的一切,将从根本上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图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必须优先发展教师。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因此,他把教师的职业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如何看待教师这一群体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改善、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教师是社会特定的人群,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同样会在教师的价值观念上留下痕迹。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应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教师的社会价值,强调了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对于学生发展的工具性价值,对于教师自身的个体价值相对不够重视。如我们更加多的是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主张教师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孩子。在重视个体发展的价值观念日渐弘扬的今日,我们已不能单纯地考虑教师的社会价值,而不考虑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关注如何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和快乐。

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有其崇高特性,我们应当倡导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感的同时,我们却不能把教师抽象化为某种道德上完美的象征而忽略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为教师不仅要在学校中尽教师的职责,还得在家庭里尽父母、子女的责任,在社会上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教师同样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也有着自己作为正常社会人的欲望和需要。如果他们不能够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不能够享受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是无法真正地发生的。

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师面临的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劳动,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用同一个模子来浇铸统一型号的产品。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共性,又要掌握形形色色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特点而变化,这些因素有些是难以预料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来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原理。难怪乎有人这样说:要把千万个天真、无知、调皮、淘气的学生都培养成四化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必须发挥艺术家的才干、设计师的精明、诗人的热情、哲学家的冷静、发明家的机敏,还要具有像工农一样吃苦耐劳与苦干实干的精神。

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这是由人才成长的周期长的规律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工农业生产周期是以月、季、年度为单位的。很快就可以用一定的标准检验产品数量与质量,而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则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看出结果。因此,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一个好的教师应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要为学生设计一生的发展,对学生产生长期的、连续的影响。

教师的劳动还具有社会性,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的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联系着整个社会。教师的舞台不仅在三尺讲台、一角课堂,而且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争取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教师通力合作,需要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长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教师用整个身心竭尽全力地投入。教师的劳动强度高、超负荷,但却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的劳动产品就是一批批人才。虽然教师的劳动凝结、物化在这些学生的能力当中,借助于学生的成果才能表现出来,但这些学生的质量却是未来社会的质量,因此,教师不仅是塑造学生的心灵,也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的形象。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写道:“比起医学家来,教育家在数量上不该少些,甚而还应当多一些,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必须认识教师劳动的这些特点,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价值。

(未完待续)

时代需要新课堂 篇4

公关创建品牌,许多人把这句话的意思误读,以为公关仅仅就是单一的公关活动而不需要广告宣传。公关创建品牌,事实上是告诉大家,在进行广告宣传时一定要借助公关活动的主题进行宣传,才能快速让消费者参与进来,而非单一产品或品牌广告叫卖;广告维护品牌的意思是说,即使你现在做得很强势,进行广告压缩就是一种自杀方式,绝大部分企业对于所谓已经成功的强势区域,往往会采用压缩广告方式收取利润,并且乐此不疲。

在白酒营销中,有两个营销规律,抓住了事半功倍,没有抓住则事倍功半。

一个新品成功入市公关作用要强于广告

广告对于塑造老产品、老品牌、提高品牌的作用大,但对于新产品而言,公关造势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造势的成本低,另一方面,公关更能增加新产品的信任度,迅速提高知名度,并刺激产品销售。单纯的广告,不如依靠公关的借势与自身造势,影响力与传播力来得更猛劲。

“国缘”借助建国60周年进行V6新产品的上市发布,并通过《建国大业》南京首映礼这一活动,进行电视等媒体的整合性传播,在江苏迅速炒热产品。这些活动本身的成本并不高,但都通过与产品的关联,吸引了眼球,顺利实现了产品的传播。

“三井小刀”在启动北京市场,通过“给自己一刀”的网络传播活动,吸引了广大目标消费人群的眼球。这次活动主要依托于网络,针对北京写字楼进行的白酒免费派送活动。活动范围广泛,覆盖北京城八区,根据观测数据目标受众参与人数达1000万以上,近3万人得到了“三井小刀”三年陈新品酒。活动参与者,多数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符合小刀酒个性时尚的定位。小刀酒的品牌形象得以迅速传播,并形成良好的口碑。活动虽已结束,但是在网络上依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针对活动进行的热议还在延续。

安徽“宣酒”的黑马成长经历中,其中关于“宣酒”品牌的公关营销,同样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宣酒”的慈善公关、政务活动、工业旅游、小窖探秘、赞助活动、赛事活动、事件营销等具备公关性质的活动,总的算来不会低于上千场,这些活动为“宣酒”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广告塑造流通性品牌公关塑造中高端品牌

对于低端大众性白酒产品,通过大传播、大广告、大促销,能够俘获目标消费人群。而对于中高端白酒而言,广告投放与产品的销售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

“高炉家”作为徽酒代表,其50多元的普家产品一度风靡省内。其“和谐家”虽然早已进军高端酒领域,但斩获有限。“高炉家”走的是大众亲民路线,品牌传播注重大众传播,其“家文化”讲的是“小家”、“让交流成为暖流”。这类泛情感概念很适合大众性产品,但如果应用到中高端品牌塑造上,导致品牌高度有限。故此,导致“高炉家”在政务公关领域上没有“口子”稳固,而公关造势与传播上没有“古井贡”犀利,产品迟迟难有起色,不断被边缘化,市场被侵蚀。后来,企业新推出“高炉和谐年份酒”,打出“真年份更健康”的概念,开始走公关路线,现在和谐年份酒在市场上表现开始出现逆转。

高炉家酒依照原有成功套路,以大众酒的传播策略运营中高端酒,丧失了中高端品牌塑造的有利时机。由此可见,公关软传播的塑造,关键需要对既有习惯的改变,需要战略性决策后的坚决推进,通过公关软传播“以小搏大”,制造热点效应。对于中高端酒品牌塑造,并非是说不需要广告,而是广告投放的精准性。媒体传播不在于量大,而在于精准、有效和长期投放。适用于中高端白酒推广的硬广告形式大概有几类:一是高速路单立柱,通过城际之间、进城口等路段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二是各地的机关报、党报系统,利用报眼、整版、跨版等创新形式进行品牌的宣传;三是各地的新闻频道地区新闻联播栏目,还有一些高端平面媒体及分众媒体。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老板总是说,广告做得不少,铺货率也不低,为什么迟迟难见产品动销,迟迟不见品牌快速成长的关键症结。

公关营销表现形式分享

白酒企业如何做好公关营销呢?在这里我们分享几个市场常见的公关营销方法。

1.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如明星见面会、名师讲座、名点旅游、各种研讨会、大事件揭幕式、主题性文化论坛、公益活动(赞助贫困学子、老人等)。事件营销的优点是具有事件的关注性,有利于品牌的传播。缺点是事件营销的成本高,同时往往具有很强的机会性。

“仰韵”推出高端产品“彩陶坊”时,不仅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且抓住机会,向G20国家领导人赠酒。此公关活动经过传播,在当地消费者心中激起巨大反响,当地消费者将此酒向外地人推介时,几乎都会提到此事。

此类活动需要企划部或市场部有专门的人员,通过赠酒、会议赞助、会友等形式获取公关机会。在公关活动过程中使中高端产品作为礼节性礼品进行赠送或者消费,或者以招待专用酒、福利指定用酒、定制酒等方式进行企业间合作。这些信息需要企业专门的市场部或企划部进行收集整理,不断完善、传播,形成品牌的荣誉与背书效应,并进行专题宣传。

当然,这种效应要快速进行传播,需要企业的企划宣传部进行软性宣传,同时通过地区办事处及经销商进行口口相传,增加传播覆盖面。

2.工业旅游

企业可以邀请部分重点客户、消费者参观酒厂生产线或企业有特色的经营场所,以一种旅游的方式使消费者体验到产品或品牌的特征和价值。让他们亲身感觉到酒厂厚重的企业文化,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拉近他们与企业的距离。通过这种体验式促销,势必会加强消费者对该白酒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同时他们也会成为我们的活广告,整个品牌的形象就会逐步建立起来。

区域品牌可以很好地利用其产地距离销售地近的优势,让消费者亲临现场,通过储酒、酿造、企业文化展区等多种体验,让其了解高端酒的酿造工艺,进行口碑宣传,实现品牌故事立体化,这比更多的硬广告效应更佳。

今天,各类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塑化剂、勾兑门等事件,让消费者对于难以了解的、神秘的东西充满了不信任感。工业旅游的方式,使得企业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公关团购有了承载体,除了常规的一桌式品鉴会,每年企业及经销商可以组织核心消费者、终端老板进行厂区参观、了解酿酒工序,增加产品的价值感及信任度。另一面,“请进来,说出去”的工作,也增加了公关活动内容的复合性和口碑传播性。

3.品鉴会营销

品鉴会是白酒企业与目标消费者直接沟通的一种公关方式,尤其对中高端产品的推广作用明显,受到诸多酒类企业的重视,已成为酒类企业常规营销活动之一。品鉴会的成功,不仅可以有效拉动新产品的推广,同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也很有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白酒企业由于经验不足或组织不力,加之后续的跟踪不专业,往往使品鉴会沦落为一场“吃喝会”或者“文艺表演会”,耗费了很多资源,未能达到应有的营销目标。品鉴会作为开拓市场的一部分,个性营销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属于低成本高产出的一种会议营销。

利用体验式的会议营销,实现中高端酒类品牌价值的传递和塑造,从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是品鉴会营销的最终目的。酒类企业通过品鉴会的方式,对细分市场中的意见领袖进行强力的公关活动,开发一部分忠诚度高的消费群,在建立“口碑效应”的同时,团购队伍及时跟进并进行客户维护,实现对目标市场的突破。

当然,品鉴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开,会得到想象的结果,出力不讨好的也不少。有时候,目标客户聚焦到一起,反而觉得无话可说,没有交流的主题了,有时候还会流失不少客户。那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要给新参与的嘉宾和老客户有个共同交流的话题。要详细地了解客户的喜好,特定的人群举行特定的品鉴会。例如喜欢钓鱼的就组织钓鱼品鉴会,喜欢高尔夫的就组织高尔夫品鉴会,喜欢下棋就可以组织棋友品鉴会。形式可以多样,主题可以统一,这样,之间就没有隔阂,很快进入角色,其间有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和比赛,酒品相关的知识问答,效果自然就会好。

品鉴会营销,并非仅仅适合中高端产品,大众性产品同样能见奇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选对目标消费群体,如何促进他们进行口碑传播。

4.制造流行话题

一个品牌或产品在发展初始阶段,应当注入主题性、爆炸式的促销概念,并持续坚持下去,将其塑造为“流行性热点话题”,刺激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因为无论是消费者,经销商,还是媒体,都会对热点的东西产生高度信任和竞相追捧。主题性促销信息经由消费者之间相互渗透,逐渐加强,有利于口碑传播,便会推动品牌越来越热,形成良性消费循环,如砸金蛋、游世博、解密有奖等。

5.赞助活动

针对特殊节日、特殊群体的赞助活动,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记者节、党代会等,使目标消费群体能够品鉴到产品,成为意见消费领袖,并进行口碑宣传。还有为了让消费者能够集体品尝到产品,在新店开业、新厂揭牌仪式、周年庆典、婚庆活动、会议进行等活动中让众人免费品尝活动。

6.社区路演

路演,即户外展销。通过在消费者集中的社区或者户外场所开展娱乐游戏等互动活动吸引人气,中间穿插介绍企业和介绍产品、免费品尝、促销买赠、现场抽奖等现场互动活动,进行产品品牌推广。路演的现场气氛对于活动效果至关重要,稍微有些疏漏,就可能造成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当然路演活动,一般比较适应大众性产品,对于中高端产品适合度不是很高,而是比较适合乡镇市场。

7.植入式营销

所谓植入式促销,就是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宣传导语植入到消费流程的某一个环节当中去。如婚庆买酒达到10件,提供商务车一部作为迎亲车队用车;生日聚会用酒达到5件,提供生日蛋糕等等。如安徽许多酒水品牌,喜欢利用电视台记者,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进行产品赠送来推广品牌。当然,植入式营销所用的物料都必须有品牌的元素在里面,以达到有效宣传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的作用。

8.会员营销

消费者会员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消费者数据库,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然后开展“一对一”营销,为消费者提供细致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应该说,消费者会员制度是一种营销策略,更是一种点对点的公关服务。

新商业时代,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书 篇5

彭志强

盛景网联培训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盛景商业研究院院长,《金融巨变下的中国企业生死转型》课题组主要研究专家之一。原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为国内知名上市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AAMA亚杰商会“摇篮计划”发起人之一。

2008年经管畅销书《生死转型――金融巨变下的生存发展之道》第一作者,2008年经管畅销书《智弈――没有输家的博弈》总顾问,2005年度管理类畅销书《卓越执行―中国企业如何提升执行力》作者,曾获三大经管书籍出版社之一“华章经管”十周年十佳作者。多家知名媒体特邀专栏作家,新浪最受欢迎的管理类博客,担任紫光咨询、易观国际等多家知名咨询公司特邀专家顾问。近年来一直获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MBA班担任企业家班客座教授。

2006年,笔者创立了盛景网联培训集团,专注于为成长型企业提供整体管理培训解决方案,在为企业做培训和咨询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问过我同一个问题:“最近有什么好书吗,推荐几本实用的给我们吧!” 有好几次,当我说出几个书名后,他们都摇摇头,“这些书我们都看过,好是好,可是对我们帮助不大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图书的张立红主任,和她聊起这个话题。清华大学经管图书在张立红女士的主持下这几年发展很快,在业界拥有很好的口碑。2006年《圈子圈套》的出版更引领了财经小说的风潮。我们一个代表读者,一个代表出版人,就“我们的企业中人,尤其是本土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图书”充分交流了意见。这次智慧碰撞的直接结晶就是有了《智弈――没有输家的博弈》这本书。

经管类畅销图书,从“奶酪”开始,很多是培训职场人士和公司领导者,如何在内部或者外部竞争中,让对方输,让自己赢!抑或是如何寻找奶酪,如何寻找没有商战的“蓝海”,后来还诞生了狼性管理思潮。太多书教我们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控制对方、消灭对方……

以前,我在跟很多企业管理者聊天的时候,提到这样一种新的商业理念:不用拼命想着如何争夺奶酪!而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越大越好,这样可以人人有份,而且可以做到份量足够!也就是所有人都是赢家,没有输家!可是经常都是,我刚刚起了个头,马上就有人打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太不符合人性了……。”我很能理解中国商人们的这种普遍观念。中国的现代商业历史比较短暂,因此,中国商人的商业认知更多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抑或是古时战场之上,或者是中国人的一些传统特性之上。“占山为王”、“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等落后的观念与民族的负面传统,依然牢牢地占据着中国人的大脑,受此大环境熏陶,商人们也是如此。

框架收购和被收购的经典案例,让我激动地看到这一定能成为颠覆企业管理领域一直以来的狼性类管理文化,开辟全新的企业商战“和”文化时代的最佳佐证。作为多年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实践者和管理培训行业的先行者,我希望通过谭智亲历亲为的框架传奇,告诉企业家们:除了竞争、拼杀,原来我们还有其他出路。《智弈》这本书就是作为这样一个载体,传递这样一种全新的商业理念――整合可以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单打独斗不如联合打造共赢!这之前,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书,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理念。原来商业可以这样做,商战是可以人人都赢的!红海真的可以被化为蓝海!

还是那句话:事实最能教育人!如果没有谭智,如果没有框架传奇,任何一个人如果提出这样的理念,都会被人耻笑:“这是痴人说梦,是乌托邦!是不可能!” 就连江南春这样敢想、敢干的人当时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谭智用不可思议的速度变成了真实!我相信,尽管框架的整个案例不可全盘复制,但是其间闪烁的精神、本质却可被借鉴、被传承。其所贯穿始终的“联合胜于竞争”的精神主线完全可以被借鉴与传承。

张立红女士在《智弈》新书发布会说过一段话“这个成功过程,特别是关键人物谭智本人的很多细节说明:大道至简。”大道理最简单。

完成《智弈》这本书后,我们又合作了《生死转型》这本书。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给自己读者、作者、出版人的三重定位。读者想看什么,作者能写什么,出版价值在哪?我们大概是在07年底、08年初时开始写这本书的。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在开始蔓延,我们原来预测,经济严重恶化应该在09年一季度才会出现,但美国这场次贷危机确实发展很快,已经有些超乎想象。所以我们更迫切地希望早日提供这样一本书,引导读者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看懂全球经济化本质以及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迅疾采取应对措施。时至今日,金融危机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和力求解决的第一话题。在这个大环境下,《生死转型》的出版被我们的企业家誉为“最及时、最有效的一本应对之书。”在众多的图书中,谈金融危机的书不少,但是提出应对之道的目前还只有《生死转型》这一本。我们的一位读者告诉我们他认为这是目前为止他所读到的最实用的一本书。在看书的过程中,他作为企业的当家人,结合自己企业的情况和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在书中找到相应的可以马上实行的方法,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我个人非常敬重管理大师德鲁克老先生,除了他精到的管理思想外,我希望也能像他那样,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管理思想去帮助那些需要的组织与个人。在致力于企业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同时,我认为一本好的实用的图书是传播管理思想的绝佳平台,我相信我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各个组织的发展,对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时代需要新课堂 篇6

现代广告之父华纳梅克说:“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如果给你十秒钟回忆,你还能回忆起最近哪个洗发水的电视广告吗?80%的人一定会回答:记不清楚了,好像都是些美女代言。近几年洗发水行业各品牌在电视广告投人至少超过了3个亿,但有一大多半广告费用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浪费了。

常规广告沟通就是吆喝,而吆喝最多可以唤起的是关注,无法唤起信任。目前很多品牌在电视上投放的广告,都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的吆喝竞争法则:一旦某品牌投放了电视广告,其他竞争对手马上跟上,形成广告扎堆现象,更出现了一些“洗发水台”、“厨房电器台”之类电视台,这种广告投放其实跟小商贩吆喝时比谁的嗓门大、叫喊的次数多一样,不仅没什么技术含量,也造成了广告效果的降低。

常规的广告形式可信度正在急剧下降,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电视广告受关注程度快速削弱。那么,微利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品牌传播在操作层面,该如何创新呢?

从买广告时间、买收视率到买活动、买话题、买信任

全球趋势显示受众对电视节目的注意力正在减少,有关数据表明,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只有14%的观众会全比较主动的看广告,86%的观众要么换台,要么在看广告同时也在做别的事情。受众对电视广告的关注正产生巨大变化,仅仅依靠常规的广告传播,受众不能完全关注和理解企业品牌和产品。

面对消费者的“挑剔”和“不信任感”,广告营销该如何创新呢,不妨从以下成功案例中来获取启发:

案例一:既买话题,又买广告形式的独特性。2004年《天下无贼》电影,李冰冰在朝拜地偷的诺基亚2300,两个大特写让这款在2004年年初上市的入门级手机抢尽风头,诺基亚品牌和商标都被“有意无意”地穿插在画面的每个角落甚至给予定格特写,诺基亚“植入式”广告巧妙地成为一个话题,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深深地记住了诺基亚那几款手机和诺基亚品牌。

案例二:既买话题,又买活动,自然而然地买到收视率。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登场,让体验性营销和互动性营销进行了大升级,无论是蒙牛酸酸乳还是蒙牛品牌,都因此获得巨大成功在此无需多说;综观2006年,互动体验营销全面开花,蒙牛除了继续支持《超级女声》外,还在央视合作了《全家总动员》、《挑战主持人》、《城市之间》三个节目,这三个节目无一例外的都是终端大型活动配合央视高端广告;从费用投入变化趋势看,蒙牛在2005年的央视招标时段投入约1.85亿元,而在2006年央视招标时段投入仅约0.84亿元,相反在《超级女声》、《全家总动员》、《挑战主持人》、《城市之间》四个“真人秀”项目,投入约为1.48亿元,这种行业优秀企业费用投入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如今的广告投放,将从买广告时间、买收视率过渡到买活动、买话题。

买活动、买话题的营销实质,除了让受众看到你的广告,还有机会体验你的产品,甚至通过话题焦点,谈论、争议你要传播的内容,恰好这样一个话题,可以将电视广告的空中传播与终端推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互动、渗透、体验。

品牌传播创新法则之一:“如何让消费者跳起来看广告”。

如果能让消费者关注电视节目一—觉得这些节目内容很吸引人,很有意思——节目恰好是产品广告卖点消费者化身的体验——在看节目时,不自觉地也成为了一个消费者化身一这不是30秒电视广告所能办到的,那么作为企业品牌,如果能巧妙和消费者构筑起这种情感纽带,将产品或品牌元素植入其中,消费者就会不知不觉地认同产品或品牌。

企业品牌与媒体联盟,充分利用媒体号召力、公信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单一的营销竞争模式很难再承担起品牌生存与发展的重任,这时其他与自身优势互补的企业进行联合营销,是新时代品牌促销与传播的营销利器。企业品牌与媒体联盟,就是企业资源和媒体资源里应外合,借力打力,互相发挥各自特长。

2006年,蒙牛益生菌做《全家总动员》时,将央视主持人——王小丫的肖像应用在终端堆码、产品包装上,在随后市场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消费者购买蒙牛益生菌就认为“王小丫”是蒙牛益生菌的形象代言人,由于喜欢“王小丫”,因此就购买蒙牛牌益生菌。众所周知,央视主持人是不能代言广告的,恰恰蒙牛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CCTV《全家总动员》栏目的深度合作关系,没掏一分钱,就让“王小丫”为蒙牛益生菌做了回形象代言人。蒙牛通过在终端充分利用CCTV的影响力和主持人资源,获得价值绝对不是几百万元明星代言费用所能够衡量的。

品牌传播创新法则之二:“傍大树理论”。

在原始森林中,藤萝很弱小,很难吸收到养分和阳光,但如果藤萝只要傍上一棵参天大树,藤萝的枝叶很快就能达到这棵大树的高度和广度。如果能与强势媒体或电视台进行联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业品牌传播就像藤萝一样依附在大树上,能迅速、高效地提升广告效果。

天上广而告之与地面销售促进活动大整合

在销售终端,卖场和超市里的排面位置和出样数量,决定了消费者购买时接触到你产品的机会,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根据“媒体货架”理论,广告资源也就像超市里的货架一样,谁的出样最多,谁能够拿到最抢眼的位置,谁就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目光,而这里的广告资源就包括了各种广告表现形式,譬如公关炒作、终端路演、促销广告等。

传统的广告传播是将4P进行分阶段地整合推广,国内很多企业在新产品上市是一个主题,渠道订货推介会是另一个主题,终端促销又换成了一个新的主题活动,传播不能集中就不能形成合力,造成浪费。而品牌传播创新趋势将是天上天下齐步走,所有的广告、公关、路演、促销、终端在一个统一强势的主题下,进行集中声音传播。就像在商场布置终端一样,全国采用统一的主题画面,通过空中吊旗、地贴、大型堆码墙、产品演示、消费者品尝体验等一系列动作,把品牌的气势做出来,消费者一进商场就能感受到该品牌活动气氛。

蒙牛《超级女声》之所以成功,在于各种媒体的统一整合,TVC广告片、平面媒体报道、网络媒体、渠道造势、促销路演、产品终端堆码,全部围绕《超级女声》这个活动在进行,因此形成巨大的“传播势场”,只要消费者通过以上任何一个传播载体,进入到这个“传播势场”,消费者就会无形中接受或感受该品牌要传达的信息,从而使产品和品牌铺到消费者的心里。

品牌传播创新法则之三:“项链理论”。

品牌的所有传播推广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去运作。因为一个品牌单个的广告、促销、公关、路演等活动,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串起来,即使做的再好充其量也只是一颗珍珠。只有将所有的传播行为用一根主线串起来,才能组成一条闪闪发亮的项链,而珍珠与项链的价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传播目标“精细化”,传播效果“实效化”

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消费生态、商业生态、传媒生态规则都发生了变化,在原来很缺乏传播信息渠道的时候,随便找到哪一家媒体都可以。现在已经出现信息过剩,受众正在越来越快地分化,大众媒体,比如主流电视台黄金时间收视率和报刊发行量一直在下降。从一元化垄断格局到多元化竞争,传统“一呼天下应”的传播格局日渐式微,无论中央电视台还是时尚杂志,都在通过引入明确的战略定位,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实行观众细分策略,按观众要求进行版块设计,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基本经营法则。 在“大众传播”时代,品牌建设一般是先树立知名度,然后再塑造品牌美誉度,接下来通过持续的电视广告、公关活动、产品使用体验来打造品牌。在当今这个媒体分流和微利竞争的时代,企业没有这么多机会、资金资源来分阶段打造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必须以实效化的传播策略来整合以观众细分为目标的媒体,否则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进入目标受众的视野。近几年来,蒙牛等品牌迅速崛起,证明品牌传播就像打仗作战一样,要讲究实效主义,多管齐下,各种媒体全面整合,同时建设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可信度,使广告投入“节约化”,广告效果“最大化”。

品牌传播创新法则之四:“投资收益最大化理论”。

企业投放各种形式的广告做品牌传播,实际上也是个理财的过程,钱在哪花,花多少、怎么花、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多少,如何才能达到投资收益最大化,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随着激烈的竞争以及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在微利时代和速度制胜的今天,品牌传播更为讲究针对性和实用性。

时代需要新课堂 篇7

关键词:提高;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创新思维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会数学的愿望。”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思考、质疑、提问、探讨、研究,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课堂高效;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情景;转变观念、转变方式就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所在;要从原来传统式、灌输式、强压式向学生学习的和谐式、引导式、尊重式转变,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己、学习中的益友,把真诚挚热的爱和关心播种在学生幼小的心田,并使之发芽、生根、长叶,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良好而伟大的形象,使学生觉得老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学生会十分喜欢你这个老师,也十分爱听你所讲的课,也就喜欢学习你教的这门课程了。这种方式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一定要学好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简单教学方式中寻求高效结果,在高效结果中总结经验,是实现小学生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转变的关键所在,也是达到从“简单式教学”到“高效式教学”目的的唯一目标。

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性等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的独立,不与其他学科取得互相联系,没有形成综合和关联,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很差效果,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焕发不了学生学习精神,融合不了各种知识;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高效课堂或者课堂高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互相“传递”知识,互相“取长补短”,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发展,深入实际,才能开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出运用数学制作科学模具的智力潜能。

4、《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飞跃,是培养划时代的人才的策略,我们详细阅读、认真学习、深入了解,难免顿开茅塞;现在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呼吁“贻误了一代学生”、称“高效课堂”为“搞笑课堂”、把“教育改革”说成“教愚改革”等等乱七八糟的语言,要知道,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十分艰难的,需要经过考察论证、建立制度、改革过程、出现问题和发展效果等等一系列过程;改革为了发展、改革为了将来、改革为了更好,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不会因为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停止改革”、就“因噎废食”、就“固步自封”,这就是广意上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理解。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简单意义上讲也就是狭义上讲,一线教师才是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的“主人翁”,每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实施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的“成果”要在学生的发展、效果和成绩中体现出来;教师与学生是永远不能分割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共同体”;小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需要教师实施并且总结经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地去完成历史赋予“教师”神圣职责。

6、曾经的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转变观念,转变身份:新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方式,变“传授”为“探究”、变“灌输”为“交流”、变“教师”为“学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试题交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兴趣、大胆参与、积极思考、尽情发挥。

(2)鼓励个性,共同发展:人与人在思维、实践、了解上具有很大的区别,很聪敏的人在数学的思维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具有超长性,教师要及时鼓励发挥个性特长,让这样的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指导其他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之间能够毫无拘束的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求得更快更好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共同发展。

(3)重视引导,优化教学: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看、摸、拼、贴、剪、想等等感官功能同时活动,自己动手操作、找出图片规律、总结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引导,把“教”变为“引”、把“片”连成“面”、把“浅”渗入“深”,因材施教、优化组合、循序渐进。

(4)创设情景,运用好奇: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有趣的情景,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创新意识;小学生具有十分浓厚的好奇心,爱看、爱想、爱问,这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状态,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迹象”使其从好奇心上升为兴趣、理想和愿望实现。

教好数学课特别是小学数学课,达到素质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认识发展、思维发展和智能发展,必须运用灵活多变地教学,改变和引导的方式。

上一篇:CT引导下穿刺下一篇:有效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