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2024-04-10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精选12篇)

篇1: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听课偶感

琼州学院附中 麦 瑜

新课改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指示范课、调教课)却几乎是作秀,教学程序化、表面化,每节课几乎一律是“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样的模式。这种课往往过度关注课堂气氛,过度关注师生的互动,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有的甚至只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轻文本,重拓展”,不注重实际效果。一堂课下来,热闹得很,但学生收获甚微。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责任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至于他用什么方法去达到目的,完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所以“教无定法”。可实际上我们的新课改却一味强调媒体的运用,教学的内容被无限地放大,形式被夸张地新颖化;轻文本,重蜻蜓点水式的拓展,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抛弃了传统教学中许多合理的成分。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没有改革,没有与时俱进,在极大程度上关注的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学生兴趣调动得怎么样,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我们的老师往往一味迎合评委的标准和好恶,缺乏自己的东西。于是乎,我们身处专家和学生之间,往往变得无所适从。

一堂好课,应该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大多数学生在知识和思想情感方面均有所收获。可在现实中,我们的一些示范课,差不多是教师个人和几个学生的配合表演,即使是再热闹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师生的合作探究应关注学生群体,关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质疑是否有普遍性、有意义,是否有利于教学启示,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师生的合作探究应该是集体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深入拓展和挖掘,即使有时挖掘出来的东西可能让教师始料不及,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但只要有这个过程,就可能会取得实际效果。在上海市川沙中学,我听了一位教师讲《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在师生合作探究方面做得很好,很有典型性。请看课堂实录:

师 问:“为什么勤劳、美丽、贤惠、知书达礼的刘兰芝,却摆脱不了被驱遣的命运?”

甲生答:“婆婆挑剔。”

乙生答:“焦仲卿性格软弱,不敢反抗。”

丙生答:“刘兰芝太聪明,有主见。而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丁生答:“‘共事二三年’,却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戊生赞同:“对!这要断香火啊!”

至此,笑声顿起,气氛热烈异常。“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老师抓住时机,指出了《礼记》关于休妻的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并要求学生对照“七去”内容,依据课文,挖掘原因。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老师因势利导,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这样的合作探究非常有意义。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思考自己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不应该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更不该为了评委而忽视学生。“轻文本,重拓展”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获得皮毛式的知识,不能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下面我举例说明。这也是一节公开课,那位老师所讲的是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解题、简介作者和朗读(6分钟)

二、讲析文本(13分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问题:

1.从“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句诗中可以领略到怎样的边塞风景?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概括力很强,请想象一下它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3.“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拓展和延伸(22分钟)

例1: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此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风景?有何作用?

例2: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问:前两句诗的写景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例3: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问:此诗出叙写边塞风光外,还表现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且不论“文本”和“拓展”的安排是否妥当,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单就“拓展”的内容来看,容量大(感谢媒体,能给我们这样的方便,要是写板书,几乎不可能。),跳跃性也很大,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哪里还来得及深入思考?!如果非要拓展,还不如就作者的边塞诗或思想和主题相同的唐人边塞诗作深入的比较,这样效果会好些。

此外,课堂对“文本”的很多内容也没有深入赏析和探究,“孤城遥望玉门关”的特殊句式,“孤城”和“玉门关”是不是同位语还是两组概念,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也没有明确的意思;诗歌意象的`运用,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没有深入挖掘,特别是将士们的坚强的意志、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更没有得到强化,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还没有实现多少,既没有让人感受到盛唐边塞诗歌的雄浑和豪迈,那种“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的意气和杀敌人报国、建立军功“觅封侯”的豪气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老师却急匆匆地赶到“拓展”那边去,而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拓展”虽然花样多,很热闹,似乎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却没有多大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而举一反三呢?

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与学要贴近实际,要因学定教,因学施教。学生智力参差不齐,个性各异,教法能一成不变吗?教法既然不同,评价的标准也必须根据教学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但事实上,我们的公开课、调教课和示范课,评价的标准却固定化,老师往往是为评委而备课而上课,忽略了我们的主人公――学生。我们的教学是为什么人的?是为了赢得学生还是赢得评委,如果两者均能做到,那将皆大欢喜;如果不可得兼,应舍评委而取学生也。

所以,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如果没有个性,教学千篇 一律,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甚至超过教学预期,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受到思想和情感的陶冶。如果教师用自己的方法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即使方法再传统、再欠新颖,我们也不能对他说不!

篇2: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题记: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总是由正常与不正常所组成的。很多事件,貌似正常,却又蕴含着很多不正常的东西;有很多事件,貌似不正常,却又有着很多必然的正常。于是乎,我认为,很多正常,其实就是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

12月6日,我们走进了成都市白果林小学,先后观摩了邓偲娟、万力和刘晓君三位名师的课堂。邓老师的课,潇洒飘逸,让学生在源自生活经验的自由境界中,体验到了识字的快乐,灵动的思想充盈课堂;万力老师的课堂结构严谨,循序渐进,在充分的课文朗读中激扬文字、激发情感,“于无声处渗透”,识字教学变得自然而生动。刘晓君老师,则关注于生命本真的需求,给孩子搭建了一个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享受习作的快乐。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几位老师的课固然给了我们很多卓有价值的启迪,然而,这些课堂真正适合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吗?于是,笔者开始有了这种正常与不正常的思考。

纵观我们当前的很多语文课堂,名师的课堂大多是正常的。每每名师上课,总能找到很多理论的支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等等口号,XX专家说、XX学者说,诸如此类的辞令成了这些课堂非正常不可的有力证明。而我们回过头来,理性的分析这些名师的课程,真的就达到了所谓的这些理论要求吗?我冒昧的认为,不是的。越是名师,其实就在课堂中越强势,这样的课堂,对那些知识丰富,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孩子来说,固然是快乐的、幸福的,而对于那些学习跟不上节奏的孩子,或许,恰恰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生命旅程。如果这样,这堂课也就存在了很多不正常的成分了。

回归我们的一线常态课堂,很多老师用最质朴的方式,引领着孩子们在字里行间游走,进行着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没有绚丽的幻灯片,甚至没有标准的普通话。可孩子们能自由的表达,自由的放飞思维的翅膀,不会存在一部分孩子总在表演,而大多数孩子默默无闻的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的个体生命充满了最质朴的快乐。也许,这样的课堂看来是不正常的,甚至找不到一条很合适的理论来为他粉饰和褒奖,你又能说这样的课就没有价值吗?在这种不正常的背后,其实就有着很多必然的正常。

行文至此,忽觉狂妄而鲁莽。其实,笔者无意否定名师和专家。名师的最大优点,在于给了我们可供借鉴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专家的最大优点,则在于他们能从最理性的角度分析我们的课堂,避免了我们犯下些“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错误。或许,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在名师和专家的引领下,充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刻意去追求所谓的正常与不正常,而是在正常与不正常之家,去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最适合孩子的节点,创造一种最真实有效的课堂!

篇3: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指的是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与课堂教学中的一般的“碎问”相比, 主问题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 是教师惊喜阅读课文与精细思考教学的结果, 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2.主问题在教学中的先后是经过认真设计的, 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 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 各自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一定的作用, 它不具有随意性。

3.主问题有内在的牵引力, 一是能“一线穿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二是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 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那样转瞬即逝。

二、主问题的设计角度

主问题的设计方式是多样的, 先介绍三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1.从关键处突破

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抓住这些句子提问, 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不懈探究的能力。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 我抓住了文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起主导支撑作用的话作为切入点, 相机提出主问题, 本应常见不新的父亲的背影, 为何却是最难忘的?这时学生又从那段纯白描的背影其实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的角度, 理解“父亲”对儿子的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这里的“父亲”还是千千万万父亲的形象代表等。分析至此, 学生们不但理解了全文内容, 也早已解读了父子间的那份深情。由此可见, “点一睛而或全篇, 牵一发而动全身”恰是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效果体现。

2.从学生角度切入

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能力是设计主问题前必须考虑的。难度过高、过低或过于宽泛, 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问题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学情将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转化为有梯度的浅出问题。

如在教授《都市精灵》一文时, 基于这篇文章有感于某些现代化都市连鸟却也少见甚至不见的事实情况, 提出都市中人应与鱼、鸟、兽共处的观点, 表达要优化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当然这一主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可以轻松地理解, 如果教学止步于此, 说明教师没有充分地“吃透”教材。其实仔细品读钻研,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主动反省意识, 从而体会到作者创作文本是想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度思考, 重新审视人类的灵魂意识。这样, 文章的主题就有了深度, 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跳起来去摘高处的“桃子”了。

由此, 我认为, 使学生与作者一道经历一段生命的历程才算是对文本的解读有深度, 所以我为《都市精灵》这一课确定了“人类树立怎样的现代意识问题”的主题, 让学生审视人类的意识问题。希望这个主问题能提升学生思考的层面, 使学生们的心灵有所震撼。

三、巧设句式解决主问题

一篇文章的主问题确定后, 教师还需要通过一些训练来落实主问题的解决。这里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运用一些设定的句式来使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更明确。

篇4: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实录”

我们现在常见的“课堂教学实录”,如果不是各级各类大赛的获奖课例,至少也是规模较大的公开课的优秀课例,因此,必须承认,能够在报刊上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实录”几乎都是精品,甚至可以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

或许是自身认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所限,每每自感惭愧。但是,在惊叹、钦佩“怎么上得这么好”之余,我的心里也会渐渐产生一点疑惑:课堂教学真的都有这么完美吗?

当然,我不怀疑现在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我也丝毫不会怀疑执教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平,因为毕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选手。但是,我有点怀疑有些“课堂教学实录”中局部的真实性——到底有没有“原汁原味”地呈现出课堂的本来面目。

长期以来,我们都一直追捧并孜孜追求那种“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设计巧妙,方法灵活,教师提问学生应答如流,配合默契,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教学时间安排精当”的、堪称完美的课堂教学,这无可非议,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一个高度。而时下的有些“课堂教学实录”无疑正是这方面的范例。

曾经在报刊上看到过一篇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教学实录”,现将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的教学片段摘录如下:

师:请大家想一想,初到贾府的林黛玉都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

生1:黛玉看到了贾府的外观与陈设,看出了其布局的宏伟与讲究。

生2:黛玉吃饭时看出了贾府的习惯与自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生3:黛玉看到贾宝玉,感觉两人似曾相识。

生4:黛玉看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很不一般。

生5:贾府不仅外观宏伟,内设考究,而且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确实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

应该说,教师对“看到了什么”与“看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是独具匠心的,它呈现出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逐步深入的过程,但总感觉这里呈现出来的教学过程似乎有点理想化。“看到”或许容易发现,但“看出”却是颇费周章的,它需要有一个披文入境的点拨和分析的过程。但在这里,我们看到学生“看出”的内容与“教参”上的分析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我想,这其中有两种可能,要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确实高人一筹,要么这里的“实录”经过了润色和加工而导致了“失真”。

笔者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也非止一次,“整体把握”的教学思路也多半是由“看到”到“看出”,但感觉似乎没有一次如此顺畅过,有时甚至需要用完整的一节课来处理这两个问题,且未必一定能够完全处理好。自身水平有限?学生能力有限?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但我总觉得,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似乎不太可能用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如此轻易地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更何况还是在教学的“初始阶段”。

但是,在很多类似的“课堂教学实录”中,似乎课堂教学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切都在向着最理想的那个方向发展,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无论是教师的预设,还是课堂的生成;也无论是教师的问,还是学生的答。然而,我们有没有反思一下,或者反问一下,如果一堂课中老师提出的那些问题学生都能自如地一一加以回答,那这堂课似乎就没有再上的必要了,那还上它干什么呢?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常态的课堂。真实的课堂教学,往往有很多的未知和意外,甚至还可能“危机四伏”,所有的预设都只能是“一厢情愿”;真实的课堂教学,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会存在“一问三不知”的可能,瑕疵甚至失误在所难免,“两情相悦”难以企及。

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没有一节课是真正意义上完美无瑕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瑕疵甚至失误。尽管我们不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瑕疵或失误,但也许,正是有那么一点瑕疵的课堂,才是真实的,才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我们也可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课堂教学实录”无疑是课例中的精品,但也无非就是一个课例。课例,既是一种展示,展示技艺,供人欣赏,但更是一种品鉴,展示真实,供人咀嚼。

修饰可以使“课堂教学实录”趋于完美,起到“标杆”的引领作用,但过度的完美却反而会给人以不真实之感,毕竟“高大上”的课堂给人的感觉多半是“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如果有些课堂教学真的如“课堂教学实录”那般,那似乎这节课真的也就如美国教师所说的那样——没有再上的必要了。“真语文”需要“真实录”,“课堂教学实录”无非就是一个课例。所以,我觉得“课堂教学实录”,要把握好这个“实”字,体现出这个“实”字,呈现出课堂的真实来,无需刻意修饰和包装,既然是“实录”,就没必要“失真”。

我惊叹于那种天衣无缝、精彩绝伦的课堂,但我更欣赏那种“白璧微瑕”的原汁原味的课堂。

(崔国明,昆山震川高级中学215300)

篇5: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爱国?

然而,事情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从3。14西藏的打砸抢烧事件开始,分子开始活跃在国际。于是,出现了在奥运圣火传递中的种种阻碍。

紧接着,网络上开始普遍流传这样的话语:“奥运圣火不断受到骚扰,尤其在巴黎。巴黎市政府竟把标语挂上市政大厦!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支持为北京抹黑!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要抵制中国奥运!德国总理公开支持,不参加奥运!面对21世纪的中国八国联军想干什么?让全世界看看中国人团结的力量!5月1日,让全国的家乐福冷场!6月1日,让全国的肯德基冷场!每人转发10个,你就是优秀的中国人!每人转发20个,你就是最爱国的中国人!中国人万众一心,团结起来,让台湾/韩国/日本/全世界看看,什么叫做中国人!”这条消息经过qq群、msn等流传的非常广泛。

篇6: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课堂

一教育究竟是什么

1认识你自己

2回到常识

3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人性、人格

4教育的四大支柱:求知、做事、共处、做人(服务人生)

5教育就是连接双方的关系

6《教育的目的》――怀特海

1教育主题――生活

2领悟生活的艺术

3根本的动力是对价值的鉴赏

布鲁纳:教育在于原动性、反思、协作、文化,最大的弊端7 布鲁纳:《教学论》:更好利用潜能 二课堂的变化 1开眼看世界:课堂都在变什么? (1)学习的场所 (2)主题――探究――表现 (3)合作学习(4)共同学习课程结构不允许教师随意“主导” 2课程就是: (1)阐明的课程 (2) 展现的.课程 (3)体验的课程 3悟: (1)没有学生发问的课堂算不上好课堂 (2)答必正确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3)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不是好课 “急于告

诉学生答案

学习在“话语”中发生

无惧――尊重――帮助――创造

三 当今历史教学的弊端

1评课中更多注重了方法技巧,忽视了价值

2互动不等于乱动

3给学生机会

4历史观:理解、综合、分析、对比等等

四 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1准确教学

2透彻理解

3可靠知识

4生动活泼

5解决问题

6学来生趣

7交流问题

8有方法

9引领思想

10服务生活 11公民文化

篇7: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二章“教学的反思理论”从教学反思的意涵、教学反思的了理论基础和教学反思的结构三个方面全方位地阐释教学反思的理论。

本书认为,教学反思是慎思的过程,是意义产生的过程,只有经过认真反思后的经验才有意义。教学反思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整合的过程,是针对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思维过程。

本书对教学反思的界定是: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对教学行为及其背后的理论和后果进行反复的、持续的借周密的思考,从而赋予教学实践以意义,寻求改善实践的可能方案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概念有这样几层含义:

第一,教学反思是对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教学反思是围绕教学行为展开的。教学反思总是以理解教师的行为作为焦点。

第三,教学反思是有意识的.思考活动。

第四,教学反思是意义生产、知识建构的活动。

因此,我们的教学反思活动主题需要树立以下教学反思观:

1、基于批判的反思

有反思意识的教师,尤其是卓越的教师总是能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大多数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的工作,没有假设,没有观察,更不能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也就没有反思。

因此,对教学的批判性的思考,需要一种检讨的、开放的心态真诚地面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和效果,以及他人的观点。这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2、基于情境的反思

反思的基础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的反思。在某种教学场域中,由于教者相异的教学习性,听者会在自身教学习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假设。这些反思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当中,离开这个教学情景,这样的假设或许不能成立。

3、基于探究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能仅仅是教育故事的堆积,经验的表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这些故事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反思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有深度、有延续地探究活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修正行为,不断引导我们朝最佳方向前进。

4、基于未来的反思

我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基于本次或几次教学活动,而是通过分析经验而发展经验的活动,是从经验中活动。我们需要在之前的教学反思中获得有益的、正确的、有高度的发展经验,然后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已有的发展经验引导我们不断修正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并形成依次递进的教学水平的发展态势。

5、基于多元的反思

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慎思寻找改善教学的途径。这种途径的寻找,需要多元视觉提供不同的行动策略来解决问题,比如:自我探究、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利用不同视觉,寻找不同路径,解决以往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6、基于主动的反思

有效甚至高效的教学反思是在反思者主动发展的愿望基础之上的。现实中,不少的教学反思是在某种命令或压力下进行的,这样的反思,即“被动反思”,这样的反思效果甚微甚至无效。我们需要在专业成长愿望的引领下,自觉、主动的教学反思,即“主动反思”。教师改善行动的强烈愿望,作为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促进教师积极反思的主要力量。

篇8: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当代艺术”也毫不含糊地加入了“山寨俱乐部”。众所周知,作为“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家”聚集地的北京798艺术区,自2001年开始逐渐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以艳俗、政治波普、玩世、后感性、青春伤痕等为主要内容的“798当代艺术”,一度以面目痴呆的傻笑、龇牙咧嘴的白眼、狰狞丑陋的疯狗、装神弄鬼的纸灯笼、硕大妖艳的猪小姐作为标签,迭出的花样使人眼花缭乱,更令常人无法理喻。台湾师范大学的何怀硕教授在慕名参观“798”时,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涌起对798“文化心灵的陷落”的感慨(见《798杂感》,《美术观察》2008年第11期)。但是,“798”作为“当代艺术”的红火之地,在国内外资本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其规模不断扩大,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到“798”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瑞典首相、德国总理、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等外国政要曾先后参观访问过“798”,更让此地荣耀无比。“798”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北京曾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竟然是北京拥有“798”。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吸引力的是,“798”走出的一批“当代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迅速成名,其不断刷新、屡创新高的作品拍卖价格实在令人热血沸腾,一个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当代艺术家”闪亮登场,比“超级女声”的成名来得更为超级也更为实惠,短短几年,他们就开上了洋车,住上了洋房,遛上了洋狗,也学会了说“最烦在我面前提钱”等当代明星们最时髦的口头禅。

总之,北京“798”有足够的理由成为“当代艺术”的造星之地和众多艺术家向往的乐园。在涌动的“山寨风暴”大潮之下,“798”理所当然成为被“山寨”的对象,“山寨版”的“798”如同雨后春笋,大有在全国各地四处开花之势。

国内几处“当代艺术”聚集地,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分别是成都浓园、昆明上河创库、苏州九盛港劝重庆冀桷坪、上海莫干山、西安纺织城

在北京,宋庄、草场地、环铁、酒厂、上苑、索家村、费家村等等首先得地利之便,成为“798”的表姊妹,这些位于京郊村子里所谓的国际艺术区并不鲜见。此外,像上海的苏州河、莫干山、新场大东方,成都的蓝顶、北村、浓园,广州的“loft345”、“park19”、“星坊60”,昆明的“上河创库”,重庆的黄桷坪,西安的纺织城,深圳的22艺术区,苏州的九盛港,杭州的西岸,石家庄的老机械厅,沈阳的下深,武汉的“tomorrow”,厦门的乌石浦等等,以“某某地798”为标榜的当代艺术区数量很多。“798”的发展模式和示范作用,使得“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竞相扶持的一项文化产业。甚至在“当代艺术”一向不“发达”的内陆省份河南,省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缘的石佛村,也成了“当代艺术”的聚集地。村子里的艺术家到处都是,此艺术区有个相当“现代”的名字——“石佛艺术公社”。艺术家在石佛村聚居,进行油画、影像、雕塑、陶艺、装置等“当代艺术”创作,举办了题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公社的名义”等行为艺术活动。当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石佛艺术公社’进行了饱含溢美之词的报道,在当地“级别”最高的党报上,石佛村甚至被誉为“继北京798、宋庄之后中国又一当代艺术重镇”,有“专家”认为石佛艺术公社“是现代河南的时尚符号,是河南先锋文化的导火索和策源地,吹响了河南当代艺术向国际进军的号角”。且不论媒体和“专家”的评价是否言过其实,“石佛艺术公社”的“山寨版”性质却毋庸置疑。“公社”津津乐道并大肆宣传在美国纽约SOHO区举办的一次当代艺术展,“打造河南的国际艺术村”的宏伟目标反倒成为其“山寨798”的明证,也让人见识了“北京798”的强大感召力。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消解主流文化”的“文化”,其最初兴起,体现了民间力量参与的渴望,具有强烈的娱乐精神和现实批判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全国各地“山寨版”的“798”活跃,艺术家互相交流切磋,“创造”并丰富着“当代艺术”的流派和风格,我们似乎应该对这些艺术区持更加宽容的态度。但是,诚如一位学者所云“价值观上的资本化,美学上的平面化、时尚化、媚俗化,运作上的江湖化”已经深刻改变着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给当代艺术带来了诸多弊端,影响深远,危害甚巨。众多“山寨版”的“798”如同古代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打着“艺术纯真”和“艺术自由”的旗号,时不时地掀起点动静,玩出点吸引眼球的新花招,所谓的国际化、先锋化、时尚化成为了“当代艺术”的标签,导致“山寨版”的“当代艺术”层出不穷,也由此产生一些连锁效应。

一是“山寨版”的“当代艺术”聚集地愈来愈多。

北京798的巨大号召力,使“山寨798”遂成“当代艺术”发展的模板和标杆。当代艺术更多地汇集于废弃的工厂、破败的乡村和人员芜杂的城乡结合部,似乎有意在向外界显示着艺术家们工作空间的狭小、生存境况的窘迫,以及他们用艺术美化环境的理想。这些都让不明就里的普通民众产生同情心。然而,喜欢制造政绩的官员、心怀阴谋的“理论家”借此大做文章,种种本来上不得台面的想法和行为变得无比坦荡正义和光明磊落。把“工业文化遗产”改造成“艺术气息”浓厚的时尚社区,成为一些地方旧城改造中、竞相追逐的新潮做法;出于对创意产业的朦胧理解,把鸡飞狗跳的乡村打造成“文化产业隆起带”也成为政府扶持、民间乐意的开发样板,孕育出无数悬浮在空中的金色泡沫,也使一批“创意经济的典范”在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尝尽了苦果。大片艺术区的开发为“当代艺术”时尚样式的推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时间,满城尽是“大脸”和“痴傻”。不断扩大的新闻效应也对公众造成了一定误导,有观众看到艺术家创作的行为艺术照片,感到“非常震撼”,表示“先知道石佛,后了解艺术”。“傻笑”不仅成为艺术的化身和象征,而且被当成时尚艺术和原创艺术!“山寨版”的“当代艺术”聚集地促使“当代艺术”在“傻笑”,可怜的观众在傻笑。

二是“山寨版”的“当代艺术家”前赴后继。

“山寨798”与“山寨艺术家”如影随形,“山寨798”为“山寨版”的“当代艺术家”提供庇护身心的场所,成为遮挡“异己”批评的盾牌;“山寨版”的“当代艺术家”在“山寨版”的“798”安营扎寨、拜师学艺,追逐洛阳纸贵、飞黄腾达的人生梦想。租金低廉的工作室、低代价的生活成本、低端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以及浓郁的“当代文化”氛围,确实让一批怀有艺术理想但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年艺术家心向往之。“山寨798”具有一套成熟而强大的操控机制,心浮气躁、定力不强的青年艺术家看到“当代艺术前辈”们不仅享用着山珍海味、香车美女,还能从“边缘”转向“主流”,难免对其艺术风格进行全面的仿效和追逐,由此落入“当代艺术”的窠臼,而放弃了最初的艺术追求。一些长期无人问津的画家、技艺拙劣的画家,也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紧跟“当代”的脚步,肆意模仿能拍卖出天价的当代艺术品风格。于是,一个个“山寨版”的“艺术明星”横空出世,艺术家已经成为深谙市场之道的批量生产者。方画家画“大头”挣了钱,就出现很多画大头的“山寨版方画家”;张画家画“大家庭”行情好,就出现很多“山寨版张画家”……虚假的标榜宣传,龌龊的投机心理,让一位学者追问“中国艺术家的智商都到哪里去了?”

三是“山寨版”的“当代艺术作品”让人视觉疲劳。

“山寨版”的“当代艺术家”必然造出“山寨版”的“当代艺术作品”,政治波普、艳俗、玩世……抄袭西方艺术的语言方式,缺乏原创性的艺术样式大为盛行,“山寨版”的“798”同某些“山寨商品”一样,已经成为成批制作劣质作品的“批发中心”。到处是追逐“规格”和“档次”、充满溢美之词的个人展览和画册,到处是“大腕”云集、大肆张扬的开幕式、研讨会,但是艺术作品却越来越失去个性和创造力,人们正常的审美逻辑变得漫漶不清,虚张声势和假、大、空的外观效果替代了真正的思想观念和美学内涵,画家的运作、市场的操作替代了艺术作品的“唯一性”和艺术家的“独立性”。而面对这一切令人应接不暇却疑窦丛生的“当代艺术”的红火现象,太多的人甚至“主流圈内”有“话语权”的人也在追逐、追捧之。还有一些人成为“皇帝的新衣”故事中老实的臣民,不是默不作声就是跟着瞎起哄,这种局面,令人叹息。

当金融危机和“山寨文化”一起扑面而来的今天,面对所谓的“当代艺术”,我们是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抱着冷漠的心态观望,还是应该追问:当下,“山寨版”的“798”为何越来越多?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山寨798”?

篇9: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爱

有一位母亲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女儿今年将高中毕业,论年龄她已经成人;论学识她成绩优秀;然而,她却一点儿也不懂事。为了这个宝贝女儿,我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她。从她上幼儿园起,我就送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唱歌、跳舞、绘画、书法、象棋、钢琴……不论她学什么,我都陪着。为了女儿,我完全失去了自我,没有朋友、没有事业、没有爱好、也没有娱乐,但我满怀着美好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培养好女儿。我愿意这样生活,看到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是前几名,我心里幸福无比。女儿进入小学后,我怕她在外面疯玩,影响学业,就不让她跟同学来往。没想到,女儿上中学后,慢慢跟我产生了隔阂:她不让我每天接送,周末不想参加各种特长班,更不愿意我干涉她的生活。常常为一点小事,她能跟我吵半天。上高中后,女儿的自主性更强,脾气更倔。我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有一天,她说周六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我不同意,她现在学习这么紧张,我不希望她这样浪费时间。谁知女儿一下跟我翻了脸,不仅决然参加了聚会,晚上竟然不回来。我打了无数电话,才从同学家找到她。这几天,她一直跟我处于冷战中。

我心寒透了,我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付出,为什么收获的竟是她的叛逆。她还公然说我对她的爱,不是真正的母爱……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母爱?什么是亲情之爱,孩子们需要怎样的亲情之爱?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个话题。

亲子发言

第一对亲子:亲情之爱要有度

儿子童智(高二学生):作为孩子,我们当然渴望父母给予温馨的亲情之爱,但是爱要有度,我们不是完全的享乐者,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保姆式的爱。我们希望父母能把我们从小就当成独立的个体,让我们有生活、学习、休息、玩耍、交际的自由度和空间;另外,我们希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适度的期望是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定立一个恰如其分的目标,既不要太高,可望而不可及;也不能没有期望,任意发展。

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对我说,“给你取名童智,就是希望你聪明,长大能考大学、读博士,比老爸有出息。”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博士”,就好奇地问爸爸:“您是博士吗?”爸爸摇摇头。我又问:“我们老师是博士吗?”爸爸又摇摇头,笑着说:“孩子啊,博士不是中学生,随处可见。博士是很了不起的大知识分子,你我认识的人中没有博士。”于是,我害怕了,也松劲了——我怎么能考上博士呢?所以干脆不作无望的努力。直到现在,我还是这种状态:考个一般的大学没问题,但读博士,没戏。

父亲童孝宜(工厂技术员):这孩子说的不假,其实,我当时并不是给他定目标,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他当真了,结果给他造成了畏难情绪。看来,大人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能信口开河。另外,我的教子体会是,孩子并不喜欢父母把他当孩子,事事依着他、宠着他;而希望父母把他当大人、当朋友,给他独立的机会。

第二对亲子:亲情之爱要科学

女儿党自礼(初三学生):希腊神话里有位大力士,只要双脚立地,就力大无穷,而双脚离地就毫无力气。这是为啥呢?因为大地是他的母亲,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他力量。我心目中的父爱母爱,就应该是这样的。可是,我的母亲胆小、谨慎,从来舍不得让我冒险,更不会逼我做任何有危险的尝试,我有什么想法征求她意见时,她总是不给我任何支持,所以养成了我胆小、谨慎的性格,我做任何事都充满顾虑,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

爸爸对我说过:“人生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做父母的不可能永远为你遮风挡雨。”我希望永远有父母的温情关怀,但我更渴望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想起父亲母亲,就能得到力量。

父亲党向铭(社科院研究员):

培养好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育人工程,也是一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首先,父母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其次,是着力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生活能力。因此,从小到大,无论什么事都不要去替孩子完成,而应该辅助孩子进行。我听说过一位母亲,在这方面做得很有特色:女儿两岁多时,她就开始培养她的独立能力,让她自己洗头洗澡;刚上幼儿园,一件连衣裙穿着不合身,让女儿自己想办法,女儿飞针走线,真的解决了问题;鞋子破了,让女儿自己动手修。平时,她还变着法让女儿吃苦,自幼就不让她喝饮料,渴了只喝白开水;骑自行车带她,不要后面座椅上的垫子,让她直接坐在铁架子上;家里装空调,惟独她的卧室不给装。这位母亲的目的,是让女儿从小把吃苦当作家常便饭,将来能“身在苦中不知苦”。我认为,这样的母爱才是真正的亲情之爱。

有一种提法叫“教育无痕”,我比较赞成。这是在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就家庭教育而言,亲情之爱同样需要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比如:与孩子交流,不能只停留在直白、浅显的问答上:这顿饭吃饱了没有,今天外面冷不冷,骑车上学累不累,这次考试成绩如何,等等。从教育的角度看,这种肤浅的对话,既不能启发孩子的心智,也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对于挑食的孩子,如果将“这顿饭吃饱了没有?”改为:“这顿饭你吃得挺香,如果长期坚持不挑食,体质就好了。”其效果就大不一样;而对于怕吃苦的孩子,把上述的问话改成“今天外面很冷,室外作业的人可比你们上学辛苦多了!”“骑车上学是有点累,但能锻炼身体、也能磨练意志。”就更容易与孩子沟通。因此,平时要根据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三对亲子:亲情之爱要有方

女儿林俐(高一学生):父母的爱,不是只有唠叨、呵斥、责骂、抱怨,而应该讲究方法,用故事来启迪、用道理来开导、用榜样来激励、用规则来约束。这样能使孩子从中感到父母的引导、教育,感受到亲情之爱。“孟母三迁”是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岳母刺字”是给孩子树立伟大的人生信念,这才是伟大的亲情、不朽的爱。

母亲庞慧(电视主持人):日本的著名导演北野武在一次颁奖典礼之后,讲了一段关于母亲的故事:我一直不喜欢母亲,因为母亲一直不断向我要钱,只要我一个月没有寄钱回家,她就打电话对我破口大骂。不过母亲去世时,我还是忍不住大哭一场,想到我一直在外,没有好好赡养老人,觉得亏待母亲。等办完丧事,我正要离开家时,我大哥把一个小包袱递给我。我打开小包袱,看到一张存折与一封信,存款是用我的名义开户,存款金额高达数千万日币。母亲在信中写道:“武儿,在几个孩子当中,我最担忧的就是你,你从小就不喜欢念书,又乱花钱,对朋友太慷慨,当你说要去东京打拼时,我就很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我每月要你寄钱回家。你给我的钱,我一分都没有花,你大哥一家把我养得好好的,你的钱就是你的钱,现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看完信,北野武哭成了泪人儿。

北野武母亲的举动,也许要比有些母亲整天对孩子絮絮叨叨,或者想办法挣钱支持孩子,效果要好得多。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母爱。

第四对亲子:亲情之爱要理性

儿子张翼(高一学生):来自父母的正确的爱是一种积极的能量,能激励孩子不断进步、茁壮成长。可是不少父母却用爱的旗号把孩子推向反面,逼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还美其名曰:“都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依我看,这不是爱,因为他们不尊重孩子。其实,这些父母不知道,孩子们表面上也学,也做,那仅仅是因为父母喜欢,为满足父母而做,并非是发自内心的。

母亲魏婷(中学教师):有人说,真正的亲情应该让孩子在爱的氛围内健康成长,而不是被爱淹没。我认为,亲情之爱要富有理性。首先要承认孩子是独立的,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其次,要摆正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吃饱穿暖就行了,还要关心其身心发展。再其次,父母还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让孩子懂得,得到爱也应该学会付出爱,付出爱也是一种幸福。

儿女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教育孩子无论是放纵还是过多的干预都是不科学的。孩子跌倒了,父母赶紧扶起来;上学的时候,替孩子背着书包……如果父母把过多的“爱”表面化地倾注在孩子身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也许只留下了缺乏理性的印记。

专家观点

由于爱得不科学、不理性,许多孩子在父母的严厉管束和过高期待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

我曾提出家庭“一二三”程式:一个孩子;两个大朋友,即孩子的父母;三大目标,就是孩子健康、快乐、自信。而有的家长不是给孩子充分的自信,而是习惯于泼冷水——批评、责备太多。父母整天给孩子泼冷水,使孩子心里堵着一捆湿柴禾,甚至结下一团一团的冰疙瘩,心里能好受、能快乐吗?还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吗?所以,父母要化解孩子心中的冰疙瘩,先要晒干孩子心中的湿柴禾。

本刊观点

一些父母在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使原本善意的做法惹来孩子的不满与叛逆。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承担起教养的任务,同时,把真正的亲情之爱传递给子女,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有的父母,给予孩子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充分张扬个性,以此为爱;有的父母是只会为孩子的分数、名次、奖状而爱,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个性特点、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的心理需要而爱。这些似乎都有些偏颇,不妨换一种思路爱孩子: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温饱、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不论孩子是得意还是失意,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得坚持给孩子真诚的爱;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适当放手,教会孩子独立、自信、坚强、勇敢。孩子们不仅需要父母本能的“血缘之爱”,更需要有目标、有信念、有原则、有方法的“教育之爱”。

篇10: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南河镇小

张治民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学管理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和执行。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面对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教学常规的内容和要求对我们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这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改进和发展传统教学常规,赋予教学常规新的内涵,实施以适合新课程的现代个性化的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对传统教学常规的认识

传统的教学常规主要以知识教学为线索,主要以培养高分学生为目标,所以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注重教师工作内容,忽视教师工作方法策略和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这五个环节,而上课则要求复习导入、展开新课、训练辅导、作业巩固等环节,具有规范、封闭及机械性控制等特点。而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学常规的主要特征是:主体思想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必须关注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具有弹性、灵活变化的特点,因而更适应于现代教育理念,更能面向全体学生,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因此,需要对传统教学常规进行改进和发展,努力实现现代个性化的教学常规管理。

二、对传统教学常规的改进和发展

目前各校教学常规的现状是统一与个性化并存,统一是多数,个性化正在发展,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深入,传统的教学常规必须要向现代的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传统教学常规要扬弃,教学“五环节”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尤其针对基础课程而言,它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常规,不能完全丢弃,但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校特点、学生基础进行改进,优化传统教学常规中的基本环节,促进其个性化。

对于备课,传统的备课就是备透教材、备教法,而新课程要求的备课则强调在现代课程观指导下,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备学法。备课总体要求必须有思想: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备课程标准),胸中有“本”(备教材),目中有“人”(备学生),心中有“数”(备差异),手中有“法”(备方法)。对于上课,传统教学常规关注教学进度,关注知识点的落实。但现代教学常规要求重视师生的对话交流,及时评价与分层指导,重视必要的动态生成,可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上努力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真正做到有效教学。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活动过程,体现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作业布置与批改,传统教学强调作业的统一标准,而现代个性化教学更注重作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力求使所布置的作业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作业布置尽可能分层处理,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作业形式尽可能的多样化,可以是知识、技能的巩固练习,也可以是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口头与书面相结合,也可以独立与小组相结合,在要求上,可以实施分层作业。教师对待作业批改力求做到全批全改,并且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对作业作出个性化的批改指导。批改不是教师完成工作的目的,而是实行再教学的手段。

对于课外辅导,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并重视作业的矫正,对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辅导,对个性问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做到有的放矢,重视落实。

对于测试与评价(考试),传统的常规管理主要关注分值评价,常用手段就是依据分值排名。而现代个性化教学常规管理则强调多角度、多维度的多元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要采用教学业绩评价、学生评价、同伴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评价,要注重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尤其要重视学习态度、过程的评价,以此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突出现代个性化教学常规重点,实施有效教学

在改进和发展传统“五环节”教学常规的同时,增加课后反思交流的常规。坚持开展教学反思与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要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要使教师勇于并善于解剖与总结自己教学的得与失,从中不断获得对教学规律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要积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可以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两个层面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学得怎样。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开展相互交流,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传统“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实现有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现代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扎实做好现代个性化的教学常规,关键就是要抓住上课这个核心环节,同时要突出备课和课后反思等教学常规。

篇11: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完全没有头绪

那就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解答贴吧。

一、怎么提高口试成绩?

(1)多听英语,四六级的听力也可以重新听以提高英语语感;

(2)多收集你所报考专业的英语词汇,储备词汇;

(3)准备常考话题,用英语回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等;

(4)多读英语报纸比如《十一世纪》《疯狂英语》《空中英语教室》 。

二、复试的时候英语听力是不是必考的呢?

这个因学校而定,要及时关注你报考的院校出台的考试复试细则,里面会有复试时的各项安排。个别高校会考查听力,面试阶段通常以口语的形式考查。

三、复试中的口试一般多少时间?

没有特别的规定多长时间,都是因现场情况而定,一般是20分钟左右。

四、英语口试一般都是以什么形式考察?

考试形式或以讨论(无领导讨论)为主或以问答为主。

五、什么是无领导讨论?

老师会给定一个限定的题目,考生们围成一个圈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无领导讨论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一定要积极表现,有序发言,不宜与其他考生强烈冲突,具有一定逻辑性。

七、口试问答时该注意些什么?

一问一答的形式,看你是否犯有严重性的表达错误,但不要带有浓郁的家乡口音。口语考试一般说来20分钟左右,每个问题控制在3-4分钟回答时间。

八、英语口语一般怎样考察?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一般都会有2-3分钟自我介绍,或者抽即兴话题,或者让大家翻译一段专业文章。我们可以先联系学长学姐,问问前几年的考察形式。

九、怎么准备笔试?

参考院校指定的复试参考书,未指定的话咨询下学长学姐,实在不知道可以按照初试参考书复习,一般不会考到太难的题目。

十、怎么更好地完成听力测试?

(1)拿到题目后,先对答案进行猜测,做上标记,以减少听材料时阅读选项的时间,有更多时间用于分析和思考;

(2)在听不懂的情况下,要根据经验和技巧,用余下的时间进行猜测。

十一、复试的英语听力难度如何?

复试英语听力难度是因学校而定的,越好的学校英语的难度是越高,一般院校都是四六级水平,不过英语专业的考试难度要高很多。

十二、怎么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

(1)建议先听四六级,再选择听专业四级,VOA 慢速、标准,以及BBC;

(2)多看英美剧和电影;

(3)最后是每天精听一篇文章,练习听5遍,默写出文中的句子。再泛听30分钟英语。

英语口语发音不标准,如何短期提高?

(1)参加一些口语训练营,一定程度上纠正发音;

(2)可以参加学校英语角,多张嘴、多开口。

心理上不必有过多压力,发音并不是考察的重点。

十三、自我介绍,该怎么准备?

首先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姓名,家乡是哪里,来自于哪个学校,为什么要报考该校该专业、对本专业前景的展望和认识以及读研期间专业学习计划、打算等。

提前写好,复试前背熟练。

十四、相关专业知识是不是也要用英语准备?

是的,因为老师有可能会用英语提问专业课的相关问题,所以你至少要掌握与你专业相关的一些英文词汇,尤其是一些前沿方向的相关词汇。

老师要求用英语回答一些专业课的知识,紧张忘记怎么办?

可以委婉的把话题引开。可以说谢谢老师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正是因为有这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我才决心报考这个专业。话题就转为专业对你的吸引了。

十五、老师用英文提的问题,听不清楚怎么办?

听不清楚,很简单:“sorry,pardon?”。不要不好意思说这句话,只有正确听明白问题,才能正确回答问题。

十六、英语复试中导师常问的问题有哪些?

(1)介绍一下你自己?

(2)你为什么考研?

(3)你研究生期间的计划?

(4)介绍下你的家人/家乡/大学?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证书,校级的,在复试中有用吗?

可以写在简历上,证书就不必带去了,给老师们做个参考。复试还是主要看你的口语与初试成绩。

十七、四级没过或者分数很低,会不会影响复试成绩?

篇12:我们需要怎样的稳定

如何正确理解“稳定压倒一切”

1987年3月8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之一。

1987年6月29日,邓小平再次指出:“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再次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

这是邓小平对“稳定”的一系列表述,这些声音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道路上回响不绝。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对于社会秩序和制度框架的稳定都有着自己天然的需要,这是维系社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之一,从这个出发点来说,稳定的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维稳”这个词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无论是各级政府对于“维稳”的理解和贯彻还是民间以及学界对于“维稳”的评判和解析,都体现出稳定在中国当前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特别吸引舆论关注的是,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维稳”的不妥当措施带来了网络上或者批判或者调侃的声浪,相关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青连斌在接受半月谈网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稳定压倒一切”的理解体现出了“片面化、简单化、纸面化”的趋势和现象,即片面地理解“稳定”即是“不出事”、单纯地压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不问原因、机械地对待中央文件,采取简单粗暴的行政方式等等。

同时,“维稳”近年来在部分地方的扩大化趋势和泛化趋势令人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就表示,现在的中国社会有太多的“敏感”事情、“敏感”人物、“敏感”话题和“敏感”时期,甚至把一些国计民生的问题,都搞成了所谓的“敏感”问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也认为,我们是把群体性事件妖魔化了,很多老百姓的利益表达其实是正常的,不应用维稳概念压倒民众的利益诉求。

在网络上,很多网友也质疑维稳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遮羞布”,甚至成了一些地方官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庇护伞”。例如2010年8月发生的湖南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当地政府部门隐瞒检验结果的借口,竟然是为了社会稳定;2010年9月,河南商城县蜱虫疫情导致18人死亡,然而当地政府同样以维稳为由,拒绝公布死亡者名单„„甚至一些地方搞暴力拆迁,也名曰“维稳”。

如果说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性矛盾和纠纷,将之统统上升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是不明智的草木皆兵,那么对于民众的权利诉求也当成“洪水猛兽”则是一种讳疾忌医。一个人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在患处感到疼痛,这是我们自身的一种警示系统,如果只是单纯地注射止痛药或者包住伤口而不去治疗,待到病入膏肓为时晚矣。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某些地方政府对于“稳定压倒一切”的解读正悄然偏离初衷。既不能掩盖矛盾,粉饰太平,也不能对社会不稳定因素视而不见,而要顺应权利时代的要求,加强对公民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提高对公民权利诉求的应答质量。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不能以行政管理方式来管理社会

事实上,在各级政府实践“维稳”工作的过程中,以政府行为来实施社会控制的风气存在甚广。很多地方政府时至今日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大棒处理所有问题的管理思路,然而面对转型时期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分化的社会阶层和纷繁多态的社会心理,旧手段老办法不仅耗费着巨大的行政成本,而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而会激化矛盾使事件升级。

在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群体性事件之后,是心理越来越“脆弱”的各级政府,他们在面对民众强烈的利益诉求表达时缺乏全面的理解,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客观公正的态度立场。不仅如此,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也将公民权利诉求看成自己优势地位的挑战者,汲汲乎压制之而后快。

不少地方政府简单机械的维稳耗费了不菲的成本,而这些财政支出本可以用来改善公民生活水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本末倒置的尴尬是片面“维稳”所无法回避的。有一则法国寓言是这样的:我们砍光了森林来为那些长期见不到绿色而精神分裂的人们建造了一座疗养院。

就在几天之前,深圳市住建局宣布将一份文件撤回,并向农民工致歉。这次道歉还要追溯到4月27日深圳市发布的一份通知,其中第六条规定,在严肃处理期间,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方式或手段讨要工资,凡是组织参与集体上访事件的一律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继“清退8万治安高危人员”之后,这座承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城市,再一次在“维稳”问题上受到了山呼海啸般的讨伐声浪。一位农民工对记者表示,“作为在深圳的一名农民工,我为能在深圳大运建设做一份贡献感到骄傲,但是看到这个规定之后,心里头感觉很不平等。”

“措辞有误”、“尖锐批评”、“表示歉意”、“立即撤回”这些字眼是深圳市住建局宣布文件撤回时的表述,有网友评论到:深圳农民工能够受到政府的道歉,那些不为人知的“被维稳”者谁来管?要根除这些现象,在战略上来讲,还是要从改变传统的社会管理思路入手,通过创新来加强社会管理。新时期的社会管理不等于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更不应是简单的政府控制。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不断推进,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行政手段无法解决多元格局下的社会问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稳定?

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因何而生?“行政手段压制问题”这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维稳”自然无法脱掉干系,但这一现象所存在的土壤更值得关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为什么会陷入“维稳怪圈”,与事实上已经形成的僵硬的稳定观有极大的关系。我们社会为了这种稳定的思维定式,正在付出日益高昂的代价。改革前的几十年,我们对阶级斗争的状态估计过重;现在,有些官员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估计过重,以致形成了“僵硬的稳定思维”。

他提出,维稳需要新思维。现有稳定思维的最大误区之一,是将民众的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将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与表达视为不稳定因素。在目前的维稳模式下,通过压制和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来实现短期内的社会稳定,成了相当普遍的做法。结果是不仅治标不治本,反而起到了维护既有利益格局的作用,甚至对社会公正造成严重损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在接受半月谈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高速发展中“新的矛盾随着社会流动性和开放性的增强不断涌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肯定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

细究当前最集中的“维稳”原因:长期存在并日益发展变型的腐败问题、收入分配中不合理现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的潜规则问题、“二代现象”所体现的阶层固化问题、体现着道德沦丧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相互纠结,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坐标上,民众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呼吁不该成为“维稳”的对象。孩子喊饿本身是不应该被喝止的,解决饥饿的问题才是应有的态度。

只有将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突出矛盾尽力妥善解决,才是标本兼治的“维稳”。建设一个更健康和谐的社会并不是消灭民众的权利诉求,而是以真实合理的变革去消解社会矛盾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同样的,对于反映真实问题的民众呼声,我们应该拥有更加理性的视角。

世界著名政治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曾表示,我不认为有绝对稳定、绝对和谐的社会,纠纷的存在是一个社会成功实现其目标的标志。这就像一个好的婚姻里,双方常常发生争论一样。我的意思是说,一个成功的社会应该去善于管理冲突,而不是杜绝冲突。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塞(Lewis Coser)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也认为,社会冲突可以起到一种安全阀的作用,就是说可以起到发泄释放的通道的作用。

汪玉凯认为,正常的利益表达,是老百姓的自由,而不是所谓的群体性事件,更没有所谓的“维稳”概念了。我们是把群体性事件妖魔化了,很多老百姓的利益表达其实是正常的,不应用维稳概念压倒民众的利益诉求。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概念比“维稳”概念更好。

事实上,自体内存在的局部“冲突”可以成为进化和发展的有益动力。一个动态发展的文明国家,不可能消灭所有的内部冲突,盲目压制这些冲突将等于在某种程度上对自身改良的方向视而不见。中国需要在一个动态的、总体稳定的社会体系之下实现自己的发展,而这样的动态稳定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在中国,上级对下级的政绩考核是决定官员任免和升迁的重要指标。政绩考核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对一些重要指标更是采取“一票否决”。于是,地方官员往往会采取“人民战争”的方式保证重点。日常的、真正的业务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都去应付“一票否决”的事项了。以信访责任追究为例,中央一直强调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并逐级下达信访工作责任目标考核。面对考核,地方政府往往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对上访群众采取堵截手段。难道地方政府不想解决问题吗?当然不是,因为有很多问题确实不是地方政府能够解决的。实际上,有些时候基层官员也处于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对上要承受上级政府的压力,如果硬性规定的“一票否决”考核事项出了问题,别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没用;对下要应对民众的各种诉求。

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稳定压倒一切,其他任何事情都要以稳定为基本前提,任何工作都要给维稳让路。为了维稳甚至可以不惜给正常经济发展、民众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和负面影响。由此出发,政府采取的社会管治方式总是简单化和绝对化。当下,有许多“群体性事件”仅仅是个人利益,完全不针对政府,政府只要当好调解者或保持中立即可,但一旦被定性为影响社会稳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就不得不诉诸各种维稳行动。实际是一种压力维稳。再加上,领导任期制使得领导干部更有动力在自己任内维持现状压制矛盾,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这一点在基层表现得尤为显著。只要矛盾不激化,不影响政绩,他们绝不会主动承担责任。因此,在面对社会冲突时,很多官员不能用“平常心”来加以看待。

在当前中国的政治系统中,压力是循着自上而下的路径传递的,但是底层民众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突破这个传递路径,直接向最高执政者诉求,这样就会打破官僚制的层级,扭曲压力的传导机制,最终形成中央压地方,地方压民众,民众压中央的恶性循环。纵观中国几千年治乱兴衰的历史,没有哪一个统治者能够长期掩盖和回避矛盾。

上一篇:心得体会,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三最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