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2024-05-17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精选十篇)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1

1 实施实践教学的意义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对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实践环节的不断丰富, 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在国内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却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及组织、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2 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意识还没根本转变过来, 对于课堂教学过度重视, 使实验教学大多都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没有像理论授课那样得到足够重视,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致使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效率低下, 总体教学水平不高, 十分不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另外, 以毕业论文为例, 教师受实验经费和实验设备限制, 设计的毕业题目涉及范围较窄, 与企业实践的关联也较少, 学生缺乏积极性, 加上学生忙于寻找工作, 毕业论文容易流于形式, 难以起到综合训练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

2.2 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不足, 实习基地缺乏, 仪器台数不够, 设备老化, 生均资源不足, 实践教学时间减少, 内容简化。

2.3 实践教学设计不合理

在实践教学计划中, 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较少, 虽然大多数课程均开设了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但在整个实验课的开设中所占的比例较少。据统计, 一般每门课只有一个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 大部分都为演示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详细地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设备, 然后学生像照着烹饪书做菜一样做实验。这样就造成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差, 无真正动脑、动手的机会, 更谈不上创新。

各门专业课程安排的实验设置过于死板, 导致实践时间过于分散, 实践效果较差。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实施与学生的就业时间有冲突, 迫于就业压力, 学生在做毕业论文和实习时不能全身心投入, 动手动脑实验的积极性严重受到影响。

2.4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有待提高

实验教师队伍不稳定, 缺乏专业实验员, 理论教师需要兼顾实验的准备工作, 精力明显不足, 加上实验经费严重匮乏等原因, 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等难度较大的实验不得不删减。因此, 加大实验经费投入, 及时引进专业实验员或对现有的实验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对策

3.1 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学生而言,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适应性, 独立操作能力, 组织领导动物生产发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实践教学的实施, 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 提高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效果, 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 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提高自身的素养。

加强实践教学, 就必须加大经费的投入。针对广东韶关学院实验设备经费投入高而基本实验教学却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现在不能一味追求最先进的设备, 而首先满足基本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较大设备的购置和更新。另外, 也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其他部门如疫病研究所的仪器设备, 开放研究所的实验室, 以减少重复投资。

加强实践教学就必须加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 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将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 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准备阶段;第7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使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得到同时提高, 并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时间保障。

3.2 改进实践教学课程内容

实验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资金短缺, 某些仪器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 新型或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不能及时引进, 致使实验仪器设备缺乏、陈旧老化, 从而影响实验项目内容的更新;二是实验教学大纲陈旧不完善, 由于受实验学时数少的影响, 制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严重不足。针对以上情况, 增加实验课学时数, 适当减少理论课授课学时数。减少演示性实验, 鼓励教师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例,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对于演示性实验, 应改变授课方式, 以学生为主,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实验指导学习, 自己进行操作、验证, 学生操作完成后老师针对每个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深印象, 使学生牢固掌握实验所学的内容和技能。

3.3 建立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

3.3.1 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从2008级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课时所占比例为25%以上, 让学生有时间进入实验室, 与科研教师或做毕业论文的同学一起做试验, 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3.3.2 集中专业课程分散的实验时间, 设立实验周

针对专业课实验学时少、实践时间过于分散、实践效果较差的问题, 建议设立实验周, 使同一学期的专业课实验集中进行, 这样可以集中教师教学力量, 综合考虑实验内容, 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 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动物, 节约实验经费。

3.3.3 重视专业实习的组织和总结交流

结合动物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 在第学期安排专业实习4周, 让学生深入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在生产实践中自主完成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内容, 同时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 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有关技术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专业实习期间坚持写实习日记, 实习结束后认真写实习总结, 实习返校后组织学生开展实习报告会, 让不同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小组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专业课教师同时到会, 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低年级的同专业同学积极参加, 增强不同年级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3.3.4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动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要提高学生的生产技能和工作能力, 除了在学校的实验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实习外, 社会实践是另一重要途径。在假期或课余活动时间, 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赴县、镇、乡等社会第一线参加科技下乡服务, 或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践锻炼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 同时使学生练就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3.3.5 缓解就业压力, 提前安排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可以集中精力参加毕业实习, 使学生既能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增长才干,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又能进一步熟悉行业, 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 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毕业生提前进入就业的“试用期”, 缓解就业压力, 缩短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适应期。

3.4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3.4.1 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 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 依据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建立动物营养实验室、动物繁殖实验室、动物医学实验室等, 主要用于完成实践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动物生产实践等相关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继续完善和加强校内生态园的建设, 开设饲料生产实验区, 成立实验动物中心, 开展实践教学, 服务理论教学和地方经济。

3.4.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汇报材料 篇2

大家好。接下来我来介绍鄞州区鄞江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活动开展情况。

一、总体介绍

我校地处鄞州西部,位于古水利工程它山堰旁,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农村学校。学校用地面积1876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0%以上,且拥有一块近900平方米的农田,这为创建科学教学实践基地创造了先决条件。

追根溯源,我校早于1981年起,由时任副校长胡家宽老师组建了“米丘林”试验小组,主要活动内容为马铃薯、南瓜的种植与观测,桔树、桃树的嫁接,拉开了农科活动的序幕。1991年起,当周培剑、徐卫东等教师接过接力棒时,在他们的努力下,农科园地初具规模,且连续三年在“宁波市生物百项竞赛”中获奖。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本着让学生 “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理念,组建了“少年科学院”,并投入近5万重新规划改造了农科园地,建立了“红领巾实践体验基地”。此次,我校又申报了“市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基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顺利通过验收。

二、活动概况

(一)丰富的科学教学资源

现在的孩子,每天被围困在语文、数学等课程中,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自然知识贫乏、实践能力滞后等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方面以学校的绿色资源为载体,结合科学教材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我校的绿色资源品种丰富,拥有35棵直径约70厘米、高10多米,树龄近30年的樟树,拥有5棵树冠面积达1个篮球场之巨的古枫杨,还拥有广玉兰50多棵和一片近300平方米大小的竹林,树旁还有成片的草坪以及各类花卉,其间生活着各类昆虫和鸟类,可谓是天然的科学观察乐园。科学课上,我们时常带领学生去观察大树,捕捉昆虫,还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为科学研究提供素材。课余时间,孩子们还为各种树木以及其他各类植物做上了标签,可谓兴趣盎然。

另一方面,我校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将近900平方米的农田划分为种植区、暖棚区、花卉栽培区、自然生态观察区等区域,陆续投入近两万元购置了各类器材,现有农具如锄头、簸箕、洒水壶共40套,地表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各5套,喷洒灌溉系统两套,建造了近百平房米的钢架暖棚一个,这为有效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每学期,我们都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少年科学院”,并通过科学技能考核选拔三至六年级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科学院士”、“科学研究员”,组建凤仙花、贝母、桑树、花卉等种植栽培小组。“少年科学院”规定,每位成员于每周二、四下午3:00—4:00开展集中活动,其它时间进行分散活动。集中活动期间,由朱益丰、陈剑、戴柏根等专职教师讲授种植、嫁接、移栽等农科知识,进行实践指导,组织撰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小课题,并邀请区科学教研员李维老师、区少科协徐卫东老师担任科学教学实践基地顾问。

(二)多采的科学实践活动

结合《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以凤仙花种植和桑树养护活动为主;四年级以油菜花种植、豆类对比种植活动为主;五年级以番茄对比栽培、桑树扦插活动为主;六年级以家长特产贝母对比栽培活动为主。在这些活动中,我着重介绍一下凤仙花种植、贝母对比栽培这两方面的内容。

凤仙花种植是我校“少年科学院”的一项传统活动,历年来开展得有生有色。尤其是在XX年的时候,区教研室开展了全区性的凤仙花种植活动,要求结合《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通过种植活动了解它的生长变化过程。收到通知后,我们是这样开展活动的:

1.4月初,我们将种植区域划分为若干块,分包给三年级段,随后以四人为一组,将每班学生分成10—12小组。而后将前几年收集的种子赠于学生,每组一大包,发动学生参与到凤仙花的种植活动中来。

2.4月中旬,子叶陆续出土,而后长出了真叶,5月中旬,子叶脱落,凤仙花进入快速生长期。在这一阶段里,小组成员们分工协作:环境监测员负责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生长记录员负责测量子叶、真叶的宽度,植珠的高度、直径,并及时做好记录。

3.6月下旬至8月底,是凤仙花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的季节,这个时候学校正好放假。除让大部分学生观察自家周围的凤仙花生长情况外,还在保证安全的前体下,由教师定期组织“农科骨干”到校给凤仙花浇水、拍照、收集种子。

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培育、科学管理,凤仙花喜获丰收,校内外共收获了15斤种子,在全区名列第一。此后又汇集全区的凤仙花种子,于当年12月转送到中央教科所科学课程编委组,分发给全国30多个实验区,使得我区的凤仙花种子在各实验区生根、发芽。

贝母是鄞州西部鄞江、章村一代的特产,为此我们在六年级安排了“贝母对比栽培”活动。活动设立了三个实验小组,分别是:深种浅种对比实验小组、植株间距对比实验小组、化肥农家肥对比实验小组。在活动中,我们组织成员对贝母的生长状况进行跟踪记录,了解其生长过程,分析影响产量的因素。部分学生如应欣、钟苏媛、彭进、吕舟林等同学还撰写了《贝母对比栽培实验报告》,还试着和当地的农民进行交流。同学们都认为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提高贝母的产量,将是他们最大的自豪!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探究;信息化教学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极强、信息量极大、知识面极宽的基础性课程,以单元编排为特征的教材,系统性、针对性较强。那么如何运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如何提供网络资源的平台,为学生拓展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激活课堂,使科学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呢?

一、依据教学内容,丰富网站材料,营造学习环境

1.选择材料,丰富内容,创设环境

教者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要求有针对性地寻找选择丰富网站内容的资源。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在网站中除了提供动植物繁殖后代过程性资料之外,还针对学生平时能接近菊花培植的特点,单独增加了繁殖后代具体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并指导其实践操作。同时,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的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者在网站中增加了一位医生的解说并配上图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既有兴趣又比较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对“我是怎样出生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懂得生命来之不易,应珍惜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优化结构,丰富内容,营造环境

教者必须对其内容依据问题进行排序,突出资源的主题性、序列性,才能提高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教者设计了“导读台”提供学习问题序列,以激发学生保护资源的意识。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导航图,指点学生阅读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在整体浏览中围绕中心问题自主学习,在部分品读中围绕重点问题自主探究,在独立思考中围绕解答问题阅读信息,在自主学习中围绕解决问题处理信息、提高发展。

二、依据学生需求,丰富网站形式,细化学习流程

1.学前浏览,拓展概念,激发兴趣

科学课导入新课时,由于学生学前概念比较肤浅,对新的学习内容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好奇心。因此,教者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整体学前浏览内容,以拓展学生的已有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教者提供了主题内容,以丰富的地球信息与呈现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浏览,然后再让他们提出进一步探究学习的问题,为本单元或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中导航,提供信息,培养能力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习形态,适当提供有助于开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探索学习信息,解答学习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就设计了这样三个中心问题,这实际上也为本单元的教学建构了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了知识网络,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引路。

3.学后延伸,丰富概念,陶冶情操

学生通过学前浏览和学中导航两个阶段的自主学习,其知识更加丰富、兴趣更加浓厚,但脑海中所产生的问题可能也会更多,这就需要教者在此时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去搜寻,以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和探索未来的精神。例如《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学习后,教者认为,可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再次提供一些网站信息让学生再去浏览学习,也可编排一些主题让他们自己去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永远做学习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三、依据学科特点,丰富网站途径,优化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根据科学教学内容,相当一部分教材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型就可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折形状》一课的教学,教者在网站中提供了关于形状方面的模型、建筑以及动植物的外形等,让学生点击浏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体会各种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最后组织讨论,再次点击进入网络,说一说,网络中的物体为什么这样设计。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中心,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而教师则是课前作好准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适时进行个别指导,及时捕捉动态信息,调控教学进程。师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探究的成果。

2.主题探究,拓展知识,增强意识

科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而只要进行主题式学习与讨论,就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者建议这一类型的课堂教学可选用“主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中《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一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矿物资源對人类有何作用,你对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有何思考,并出示开采、提炼、运用的相关图片,确定本节的学习主题是:矿物资源日益减少,人类怎么办?围绕这一主题组织探究活动。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前,还可以让学生对资源开发与保护,新能源研发等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课后进一步打开网站,搜集相关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自然而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丰富了科学教学内容,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尝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投身于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7.

[2]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周行学校)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4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是在300多年前工业化社会的初期形成的, 教学手段单一, 主要是注重教师的教, 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 忽视能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课堂教学很少致力于把课堂知识和科学实践联系起来, 不易激发科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想象力。当前, 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相当比例, 一定程度存在着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难于实现, 教学质量难于提升。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 导致了学生群体的优势不能得以发挥,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 导致知识缺陷的不断积累;教师一人的思维方式, 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制约, 影响了优秀学生的发展等等。

自2008年下半年,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需要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而课堂教学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讲在课堂, 练在课堂, 反馈矫正在课堂, 完成作业在课堂, 克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落后教学模式。目前教育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单纯追求升学率、培养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转向使全体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正是以求在课堂这个学校的主阵地上落实素质教育。

二、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观念, 培养持续创新型人才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为本,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培养创新型人才, 使人才的成长可持续发展。

1. 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本, 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主要是把学生置于稍为被动的地位, 以学生接受式为主, 缺乏主动的探究和思考, 这样单一的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 现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 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想方设法为学生创建思维活动的空间, 进而培养其动脑和动手的能力。中国式的课堂传统强调教师的灌输, 这种“独白式”的教学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表现的良好机会, 而且忽视了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的过程, 从而背离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景。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大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参与权;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创造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发展, 因此, 学生个性发展问题的提出, 既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 需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 把握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因人制宜,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强调个性教育是新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 个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应有的权利, 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充分体现教育的公正与民主。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将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空间。

2. 课堂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持续性创新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们提倡创新, 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大批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 就必须抓好高校课堂教学的建设和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环节, 创新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系统厚实的学科知识、科学意识、灵活辩证的思维方式、强烈持久的研究兴趣、明确清晰的使命感都在各个环节中得到培养和强化。一个成功的课堂学习情境, 应当能够直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 诱导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唤醒学生主动探究, 最终实现课程知识的自主建构。实践告诉我们, 在多样化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方法与策略、探究的能力与信心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准备, 在此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启发学生大胆质疑, 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 在各学科学习讨论过程中自己寻找解题规律, 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不仅知道学习, 而且是掌握学习本领的不断进步的、实用的、持续创新型人才

三、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注重情感激励, 协调师生关系, 全面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课堂教学必将是一个注重情感激励、和谐的课堂。在学校, 师生关系是一对基本的关系, 它制约着师生之间的全面合作, 对提高教学质量, 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课堂教学以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学生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潜能开发的过程。全面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有利于教学功能的实现。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全面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多边合作性、民主公平性, 具有无形的感染力,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言表、态度会直接影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是进行情感激励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解惑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的良好关系, 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不断给予关怀和帮助, 彼此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情感桥梁,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用真挚的感情来感染学生, 与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师生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教师不但要倾其所有教诲学生, 而且要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勇于向自己挑战。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树立教师的威信, 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保持学生适度的焦虑状态, 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制度环境, 建立合理的教学空间环境。当然, 和谐的课堂气氛并非教师一朝一夕就可营造的, 需要做许多努力, 需要许多因素的支持, 是师生长期默契配合的结果。只有当各有关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协调统一时, 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自然出现。

2.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协调师生关系, 将积极的情感激励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师生间的民主、平等, 强调在情感交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激励, 师生情感相投, 彼此亲切, 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学习积极性倍增,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学生信任、爱护、尊重, 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和敬慕。在课程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通过课堂提问、发言、讨论, 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功能,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并让学生概括、总结。通过良性互动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 形成师生之间互问互答的活跃氛围。教师及时对学生回答进行分析、评价、肯定、激励, 即课堂即场评价。所谓课堂即场评价, 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作出的即时的价值判断, 并在言语、神态、行为等方面作出及时的反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的提高, 而且能够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这种积极的情绪, 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果。教师接受了这些良好的反馈之后, 必然强化这种情感, 给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形成良性循环。反之, 如果师生情感格格不入、彼此厌烦, 教师经常冷淡、训斥学生, 会使学生灰心丧气, 甚至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 这样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并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统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的统筹兼顾必须重点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同一课堂中差异个体的统筹兼顾, 其二是各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的统筹兼顾。具体表现如下:

1. 统筹兼顾课堂教学中的个体差异。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有差异的个体, 每一个个体生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人格等不同的特点, 使得他们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也不同。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学校, 还是什么样的班级,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如个人的智力、气质、兴趣、性格、思考问题的深广度、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及毅力等。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满足共性需要的前提下, 应与满足个性发展做到最佳结合, 把握课堂点评的尺度, 这样才能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善于观察, 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并科学地加以引导, 既不能放任自流, 任学生信口开河, 也不能越俎代庖, 包办代替。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 采取适当的措施, 个别施教, 发展其智慈, 培养其能力, 使其在超出其他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实践活动领域探索、创新, 促使其个性发展, 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教师要提高工作责任心, 跟踪检查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 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实际进行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提供发展空间, 采用个别指导、第二课堂、自修、研究课题等方式来满足个性发展。

2. 统筹兼顾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兼顾, 必须以课堂教学实施作为切入口, 建立当代“以学生为中心, 多渠道、多形式、主动吸收信息”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积极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目前使用较多的教学模式包括:“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等。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 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教学内容相对稳定, 教学方法比较灵活, 教学方法改革有较大空间。教学方法创新重点要解决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此外, 尤其要处理好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育技术, 仅仅是教学手段, 必须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创设教学情境, 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 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积极促进各种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 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要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课堂教育改革不单单是一项任务, 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学生为本, 选择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课堂教学, 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是我们推进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摘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课堂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运用情感激励, 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统筹兼顾, 将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情感激励

参考文献

[1].黄玉香.创设多样化情境, 构建探究课堂[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8 (7)

[2].刘淑英.课堂教学改革重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2)

[3].陈婉琳.课堂即场评价型教学评析与启示——以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教学艺术为例[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8 (10)

[4].周脉鱼, 赵梅.以素质教育为牵引拉动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9)

[5].张从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2)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5

[摘要]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 论文 主要探讨了在小学 科学 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严重约束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 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下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等基本能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学习《地球引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地球引力的普遍存在;然后,让学生想象对没有地球引力的太空失重现象等。此外,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支持。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自觉的进行判断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打破一切以教师领导为中心的束缚,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学生个体的问题意识淡薄,是由于担心自己的问题会显得无知或者遭到嘲笑等自卑或恐惧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认真、和悦的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大胆提问有创意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问题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对于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应在肯定他的勇气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教师对每位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去探究新的问题。

三、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是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讲清楚,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学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结论性内容,如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要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欲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会锻炼学生思维能

用心

爱心

专心

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级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融化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 总结 ,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设计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若在某种情境下出现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人们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 科学 教学中,通过营造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前预先设计好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使学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的提问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的节奏在教师的调控之下,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陷于别动的角色,让学生产生上课只需按老师的提问回答就可以的惰性问题意识。

五、结语

问题意识不仅引导着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同时也激发产生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注重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用心

爱心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三述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80-02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科学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和教学方法贴近小学生的特点。因为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锻造科学精神的黄金时期[1]。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亲身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加深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方式方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达到科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策略?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现状调查法、作品制作法、模拟创造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为我们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参考,促进了科学教学的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前人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了“三述”教学法,即“背述”教学法、“串述”教学法和“推述”教学法。背述、串述、推述三种教学方法相互联系,构成“三述”教学法。

一、小学科学教学难点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翻开科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占据了教材绝大多数版面。科学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制作教具,但是在课堂上要么学生提不出问题,要么是问题问不到点上,课前准备的材料经常是匆匆走了过场。讨论、交流时,学生往往浅尝辄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难以总结正确全面的结论。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热烈踊跃,有时一次探究活动下来,学生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到。总结分析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教材知识点多而广;二是科学教学引导不易;三是教师对如何构建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缺乏有效方法。

二、“三述”教学法的基本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科学启蒙课程,我们可以将其内容理解成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3]。“三述”教学法中的“背述”教学法针对基础知识点,用于形成学生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串述”教学法针对各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适用于知识点的发散学习。“推述”教学法针对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适用于各知识点学习的不断深入。“三述”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科学教学的知识体系,把新的知识点通过“串述”和“推述”的方法不断纳入以“背述”为基础构建的知识体系之中。

1.“背述”教学法

“背述”教学法针对基础知识点,以认识和记忆为主,通过观察客观的具体形象,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等方法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事物的模型,构建基础知识点。例如:长度、温度、质量、时间等。一条直线、一支铅笔、一把尺子都可以成为我们认识长度的一个模型。科学教师应通过形象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建立基础的知识点,通过对事物的特征的描述,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抽象的思维模型[4]。

2.“串述”教学法

“串述”教学法是在已知的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基础知识点与新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为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引入新的知识点的方法。“串述”教学法注重把握新知识点和已知的基础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我们学习了长度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引入宽度、高度、距离等概念。“串述”教学法是在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点的发散,从而引入新的知识点,把握新的知识点与基础知识点的相同、相反等特征,达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建立新知识点抽象模型的方法,从而逐步完善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

3.“推述”教学法

“推述”教学法是在已知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已知知识点与新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为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引入新的知识点的方法。“推述”教学法注重把握新知识点和已知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是在已学习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已知知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重点把握新知识点和以知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是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我们学习了长、宽、高,就可以根据长乘宽引入面积的概念,长宽高相乘引入体积的概念;学习了长度,就可以进一步引入长度的度量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等概念;学习了时间,引入时间的度量单位,根据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二十四小时为一天,逐步推述到星期、月、年等等。“推述”就是把握已知知识点和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递进式的学习和构建科学知识体系。

三、“三述”教学法的运用

“三述”教学法以“背述”为基础,“串述”为手段,“推述”为重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构建科学知识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三述”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在实际运用和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背述”的切入点

“背述”是三述教学法的基础,是作为“串述”和“推述”的出发点,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背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要通读教材,对教材要熟练掌握,如果说整个科学教材的知识是一棵树,那么“背述”的知识点就是这棵树的根。选定“背述”的基础知识点,并把这些基础知识点讲懂,讲透彻是下一步教学的基础。建议采用图表法将教材的内容列出来,可以使我们直观地看到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选取“背述”的基础知识点和下一步的“串述”和“推述”。

2.“串述”要把握适度原则

“串述”是在“背述”基础上的发散,既要以教材为依据,又必须适度的补充,在教学准备阶段应当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多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对所学知识适度发散,切忌“天马行空”,要紧密把握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串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但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3.“推述”要准确把握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

推述是在已知知识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特别注意要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推述的重点是知识点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通过认识这种联系进而学会新的知识点。

“三述”教学法是在前人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的,还不够完善,在实际运用中,要灵活使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A].教育部,2001.

[2]吾永花.对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09(9):23.

[3]刘默耕.小学自然四十年的几点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1988(12):19-22.

[4]蔡海军,谢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7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以“问题”为基点,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但是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 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 不能应用于实践。因此, 应改变旧的教学方式, 创新新的教学方式, 强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学会学习, 主动参与学习, 勤于动手探究, 以学生“愿学不愿学”“会学不会学”“学会没学会”为标准。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去学知识、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突破口。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以问题为导向, 引导学生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从而形成系统有效的实践操作方式和策略, 对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时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问题导学法

(一) 问题导学法的概念

“问题导学法”又称“设问教学法”, 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 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 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 “问题导学式”教法的教学程序

1. 前置诊断,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 教师采用提问或小练习等形式组织学生有重点地对与新课密切相关的旧知识进行测评, 一方面发现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检测出学生对新知识的趋向程度以及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准备, 同时可使学生把新旧知识串联, 激活原有知识, 进行知识的迁移。

如在“密度”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 如何鉴别水和酒精; (2) 如何鉴别铁块和铜块; (3) 如何鉴别涂了油漆的铁块和铜块; (4) 如何鉴别水和盐水。

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贮备能很快想到利用气味鉴别水和酒精, 利用颜色鉴别铁块和铜块, 而对于水和盐水, 涂了油漆的铁块和铜块肯定会有学生答测质量可以鉴别。此时让学生测量桌上的铁块和铜块的质量, 发现质量相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 学生很快发现还必须考虑物质的体积, 顺理成章地引入密度的教学。

这样利用旧知识和新情境的对比, 可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 激活思维。

又如, 在“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的教学中, 教师可在课前提出以下问题:

(1) 灵长动物如黑猩猩、猴子很喜欢在同类身上捉虱子, 它们真的是在捉虱子吗?找找资料, 说说其中的原因。 (2) 冬天很多人喜欢吃火锅, 但我们常常发现火锅会越吃越咸, 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置诊断测评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注意知识系统性、趣味性、生动形象性、新颖性, 从而起到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作用,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

2. 展示问题, 讨论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 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所以问题提纲的设计应有启发性, 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应有针对性, 根据教学目标设问。难易要控制好, 考虑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区别, 以不超过教材要求为原则, 最关键的是必须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基础为本, 设计时有一定层次性。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的“问题导学”提纲可这样设计: (1) 你认为锻炼身体是选择早上好还是晚上好, 为什么? (学生会答早上空气好) (2) 空气成分为什么会变化?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和时间, 空气成分怎样变化? (4) 什么时候氧气浓度最大?

又如, “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导学”提纲可这样设计: (1) “力”, 你看见了吗?触摸到了吗? (2) 那么对于力的存在,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呢? (3) 用手掌挤压汽球, 汽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4) 用手拉橡皮筋, 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 (5) 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壁, 瓶壁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链”形式, 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 环环紧扣, 逐层深入, 不仅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点, 更能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推理方式, 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 发现问题, 点拨引导

这一阶段与过程是无法分割的, 强调教师“导”的作用。

例如,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然后将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 结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象。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并提出问题: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有哪几种?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大胆探究, 寻找问题的答案。

又如, 在学生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 找不到细胞; (2) 细胞不清楚; (3) 装片中有气泡, 有脏东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哪些操作会找不到细胞, 如何判断脏东西是在目镜上、玻片上还是物镜上, 如何避免产生气泡等等。

利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链”的形式, 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 而知识内容的条理、内在规律则分散在“杂乱”的教材中, 较零碎, 无系统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 然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导学精讲一定要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课堂上“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需要靠教师精谌的导学艺术。

4. 归纳总结, 反馈迁移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传递、处理、反馈的过程, 因而及时的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 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发展学生的智力, 又能检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题型主要有填空、填图、识图、抢答、选择、判断等, 但需注意的是题量不要过大, 如在学“食物与摄食”时, 我采用了表格式的反馈方法:

5、及时评价, 点拨到位

采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 学生会面对很多知识问题, 答案会对, 也会错。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状况和错误, 我们在评价时要慎之又慎。马卡连柯说:“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也要尽量多提出坚定、明确、公开的要求。”对学生来说, 很多错误是由于想的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 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 教师不能简单以“错了, 请坐”“不对, 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 如问题的思路、实验的方向等等。在学生面临失败时, 对其思维过程是否有可取之处, 教师应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 及时给以点拨、引导、深化, 使学生在发现求知的道路上“别有洞天”。

例如, 针对蜡烛燃烧实验提出:如果将蜡烛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全部收集起来, 总质量是否等于燃烧掉的蜡烛质量?大部分学生往往会答总质量不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并提出新的问题:这个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哪些?这样可使学生恍然大悟。

三、“问题导学法”提问的途径

(一) 联系生活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科学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 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 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 强加于学生,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 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时候, 教师在教室的前面放一块大的平面镜, 让一位学生来展示他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在平面镜里的像, 并提出问题:他在平面镜里的像大小会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吗?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的思维都会非常活跃。

又如, 在学习蒸发吸热时, 教师把温度计分别放在空气中, 放在密封的酒精中, 放在敞口的酒精中, 然后让学生思考示数是否一样。当把温度计拿出后, 教师可利用实物投影仪将温度计示数放大, 让学生明明白白地看到和感知到,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原因, 加强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 逐步引导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我们也要为学生创设“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 给学生指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

例如,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近期发生的火灾视频, 并配上媒体发表的报纸截图。学生对于火灾都有初步的认识, 但又说不出所以然, 为什么会燃烧, 如何避免火灾, 都是“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这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 这次火灾中是什么在燃烧? (纸、木板等——可燃物)

(2) 是怎样开始燃烧的? (还在燃着的烟头, 电器短路等——达到一定的温度)

(3) 是什么促使火势漫延? (风——氧气)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 学生就很容易地小结出发生这起火灾的原因了。

(二) 挖掘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 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 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 以问题为契机, 精心设计, 释疑解惑, 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如,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块知识, 再结合生活经验, 学生就会有这样的认知:“有力物体就会运动, 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 也会有这样的疑惑:“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相同”,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

这样通过挖掘教材, 设置问题, 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 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三) 优化问题设计, 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 组织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探究性学习是我们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要让探究过程成为一种经常行为, 让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参与, 乐于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通过思考交流讨论, 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例如, 在讲摩擦这一节内容的引入时, 教师可要求每一位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拿两本书, 两本书的每一页交叉叠在一起, 当叠完后, 再让学生拿起其中一本书, 就会发现另一本书怎么拉也拉不开, 学生会问:为什么拉不开?然后, 他们会吃惊地发现“摩擦”的存在。

又如, 学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我们安排了学生用凸透镜作放大镜看指纹, 发现是放大的;而看外面的物体却是缩小的。通过实验学生看到了科学的事实, 产生了新的问题:“同样是用放大镜观察, 为什么看到的现象不同呢?”

四、教学实践成效和反思

(一) 成效

1. 它实现了教学重心的转移。

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来组织教学过程, 它不是由教师先讲, 而是让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先进行自学和探索。

2. 它实现了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置于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的基础上, 在自学过程中教之以学法, 根据学情采取教法, 这就把“两主”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法和教法融为一体。

3. 培养了科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 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中,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主动参与, 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产生了积极的情感, 开始关注问题, 在质疑、探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热情, 变得乐学、爱学。这样, 学生不但不会失去信心, 反而会因为和老师一起学习、研究而觉得更加有劲。

(二) 反思

1.“问题导学式”教学法中教师备课是关键, 启发提问是先导, 阅读、自学是基础, 引导启发精讲是主导, 学生讨论探索是主体, 课堂训练是手段, 课堂总结是提高。所以采用“问题导学式”进行教学时, 教师不能普通备课, 也不能简单地进行提问, 无效的提问在课堂中的几率一定要低。

2. 在“问题导学式”教学中, 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 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 从心理角度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某种缺陷, 帮助其构建解决问题的心理桥梁, 不能从纯知识角度批评指责, 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3.“问题导学式”教法使教师面临更多的知识挑战, 学生各式各样的发问,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除了应不断学习, 广猎信息, 更应注意不断反思, 及时总结得失,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如鱼得水”。

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 (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 体验到认识的欢乐) , 这种需要就会萎谢, 而对知识的兴趣也会随之熄灭。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 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科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为“问题式导学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创造一定的氛围, 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 带着问题去探究, 为创造科学知识的应用开启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 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8

为此, 针对这种情况, 我校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及新课程标准理解太肤浅, 便盲目运用于教学实践;二是急于追求课堂教学新形式的思想所驱使。于是, 我们锁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开展的方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连续的、动态的、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应只求得“开花”而应继续求“结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学习。同时研究制定了一套具体的改进方案。

一、教学管理与教师教学实践要为学生的主体探究服务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不应只是引导学生“走进去, 轰轰烈烈, 问一问, 写一写, 热热闹闹”, 而应增加更充实的内容引导学生“问一问、想一想、做一做, 再想一想”的深化学生主体探究的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学。要在教学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 广泛地开发教育资源, 应从实际出发, 不能错误地认为校外有了观察的地方, 校内不用再建活动场地。如我校种植系的同学在《家乡可食性野菜的调查》活动时, 如果只是停留在调查的结果, 不去想办法证明, 就会让人担心, 缺少说服力。学生深入主体探究, 通过学生的动脑和实践:用动物先试验和实验法等, 学生会有更丰富的体验。所以要建立和完善各色的活动基地。活动基地是学生活动的必要场地, 使学生有处活动, 能亲身在基地里活动探索验证知识, 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实践场所, 能吸引大批的学生活动, 如雏鹰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种植园、各种模型基地、标本室、手工活动室、实验室开放等活动基地, 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场所。同时建立安全机制:教师对学生活动有绝对的监控机制和能力, 规定活动组不得少于三人, 组长负责安排活动:野外和夜间项目要有教师和家长跟随, 不得参与研究药类和其他危害人身健康的项目建立信息员等要求, 确保学生安全。

二、教师服务学生深化的主体探究做到“放、导、帮”

建立反思机制: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建议, 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积极进行反思, 总结经验, 查找漏洞。提高教师对实践活动的调控能力, 善于激发学生的闪光点, 使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充实又有意义。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建立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 广泛接收学生建议, 建立信息员直接与教师进行沟通;建立“小主人意见箱”;教师审核学生提出项目的可行性, 以便组织开展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导:激发学生深入主体探究的兴趣, 如校内外群体竞技法: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并巩固活动兴趣, 增强了荣誉感;成果激励法;课堂教学激励法:课堂作业有意深化、广泛, 提倡动手作业, 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发挥基地作用, 促进学生主体积极主动参与设计探究;帮:对学生的主题探究进行帮助主要体现在, 对活动技术进行帮助, 对活动设备给予帮助, 及在不能很好地解决全部问题时, 给予一定帮助, 如火箭比赛中, 对水的反冲不理解, 不能把握好水量, 所以总是失败, 这时就需要帮助了, 学生是没有收入的消费者, 活动所需物质阻碍着活动的开展, 学校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购买器材为学生提供方便, 提高使用效率。给予学生主体探究时物质的帮助。这样, 学生在“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探究过程中能走得更加深远, 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流于形式, 步入上升的良性轨道。

三、教学实践活动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

一切的教学活动应尽量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学习热情服务是我的深刻体会,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越高学习的效率越高, 反之学生厌学、逆学, 教学效率会事倍功半。一是选择和利用有利的学习环境。在组织《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教学时, 课堂上简单的课堂说教, 只能是枯燥的, 我开发学校的种植园为教学资源, 带领学生到种植园观察植物的生活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喜闻, 他们认真观察, 表现出只怕比别人观察得少的心理。这时组织学生提问、交流, 学生会有滔滔不断的话语和无数个为什么等待你的讲解, 学生这时“喜学”, 教师说的每一个字, 都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二是趣味游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磁铁的力量》教学中, 学生玩“巧取烧杯里的区别针”游戏, 我提出要求:不许倒掉烧杯里的水, 又不能用夹子等东西, 那怎么将区别针取出来呢?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实践, 开始有的学生感到茫然, 过了一会我发现有的学生采用了用磁铁在烧杯外吸住区别针, 沿杯壁向上移动的办法。有的学生先用磁铁吸住一根长铁丝, 再让长铁丝吸区别针。虽然第二个办法不能说明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 但他是经过积极思考后才提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所以对这位学生的方法我也给予了肯定和点拨。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对游戏的喜爱, 他们在游戏的挑战和情趣中进行着新知识的探究, 是真正的玩中学, 深刻体会到了新知识生成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目前, 我校的综合实际活动“有形无实”现象基本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能够真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校园内又一次掀起了课改得的热潮。现在,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走到了建设学校特色的道路上, 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家乡地下水的调查》案例得到市级奖励;《可食性野菜的调查》在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羽毛系列标本的制作活动》得到市级奖励等,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如今, 学生更加热爱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他们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而作为小学科学的教师在工作中思路清晰, 教研的热情高。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9

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阐述

“先学后教”是针对传统课堂上“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所进行的一场颠覆性的教学改革。其中,“学”是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即教师指导学生带着特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展开积极主动的学习。它是“先学后教”课堂模式的重要起点,也是整节课堂上的最大特色。而“教”则是指“点拨”的意思,它和传统的系统讲授有所不同,更加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者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解答问题等。因此,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性能将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而教师的教学点拨也将体现出更强的针对性,最终在师生通力合作的情况下,整节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将明显提高。

二、“先学后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先学后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相应的教学弊端,甚至阻碍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教学模式流于形式化。许多教师在采用这一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时,常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不注重灵活运用方法,而讲究生搬硬套、只图讲课时间最小化,甚至对学生放任自流等。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日渐加大,学生的成绩差距悬殊。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适应这一教学模式时也存在着难以把握自学时间,自学方法不恰当的问题。由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做到课前充分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同样影响了“先学后教”模式的正常开展。

三、“先学后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钻研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小学科学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课程的“引路人”,虽然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干预度减少了,但是在“先学后教”模式中依然充当着整节课程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甚至还要时时刻刻做好给学生相应的帮助和指导的准备。因此,这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其教学分量和重要性似乎有增无减。那么,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好这种“引路人”的作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科学教材的钻研和挖掘,在理清教材中的各项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时,有意识地拓展课外知识,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水平,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练习题目等。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各种各样的花》为例,在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应该联系之前所学过的《油菜花开了》的内容,把握两节课程之间的逻辑性,然后重点围绕“花的专题观察”这一部分内容,组织学生探讨“什么是完全花、不完全花、雌花”等,然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以多种方式展现出来,组织一场“观察报告会”,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了解学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

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自学时间且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地给予方法性的指导。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高阅读速度和思考问题的速度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其次,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帮助学生学习使用工具书和借助计算机搜集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再次,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科学课程充满强烈的兴趣时,学生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同样以《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创设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从而调动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各种鲜艳美丽的花朵照片,给学生播放自然记录片等。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这一新课改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有效避免将教学模式流于形式化,还要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学习技能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绪海,高成国.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学),2011,5.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 篇10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科学教学的中心内容为探究,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科学老师可创设情境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必须使教学情境尽可能的生活化。以《了解空气》为例,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为在日常生活中用漏斗很难将酱油倒进容器中,针对这一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讨论,进而导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内容。使用漏斗倾倒液体,一下子无法倒进去是我们在生活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同学都经历过这一现象,但是往往并没有深究其中的原因,将这一问题再次拿到课堂上,立刻会引起学生充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再比如,在讲解《溶解》相关内容时,教师说:好口渴,想喝一杯果汁来解渴,学生们可不可以帮助老师想一个办法使老师最快喝到糖水。泡果珍这件事对于学生而言非常熟悉,必然会争先恐后的为老师献计献策,学生理解结合自身的生活,为老师献计策:使用筷子不断的进行搅拌可以使果珍溶解的快一点。有的会说:使用热水进行冲泡可以加速溶解。再或者使用两个杯子,来回倒换也可以加速溶解。由此将生活场景拉入课堂教学,学生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拉近学生和科学的距离,使学生感觉科学并没有那么神秘、不可触摸,同时也更加乐趣参与实验设计活动了。

二、选取生活化的材料

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借助相应的研究材料,这是小学阶段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相关材料涉及实体资料、可观察和研究的信息资料等,比如课本、课外读物、新闻信息、附近的环境、电教材料等。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试验仪器是具有绝对的必要性,然而实验仪器具有很强的距离感,对于学生课后的学习和研究非常不利。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富有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比如,学生的可乐瓶、牛奶盒等。例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一课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通常教师并非使用对应的专业的实验器材———音叉,只是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到材料,比如说,纸张、塑料尺子等,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使这些材料发出声音。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会展开思考,使用各种方法使各种材料发出声音。再比如,在进行“热胀冷缩”这一知识点的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同样无需直接提供个学生专业的实验器材玻璃瓶等,而是使用盐水瓶以及学生每天喝牛奶就可以使用到的塑料管,二者可以完成同样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实验器材的专业性实验器材对于学生课后的研究学习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实验材料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到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后的实践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三、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应用

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做到真正的科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时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其有效的将科学知识切实运用到自身的实践生活中。例如,因为一些学生具有挑食、嗜睡、个人卫生较差等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在结束“健康生活”这一模块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觉的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营养食谱”“运动计划”等,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对应的规划去执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印象,另一方面,还能使其转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其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另外,教师还应当对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办法对处理生活实际问题,例如,在结束了“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在社区展开调查,寻找噪声和污染问题根源,同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合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所在的小区存在汽车噪音、小孩子打闹的噪音,进而针对所调查的问题,提出了可以在小区内部设置标语给予相应的提醒,要求车主在汽车上装置消声器,或者向物业部门进行提议,希望可以在小区内部进行树木的栽植,还可以建立一定的隔音屏障等。学生积极踊跃的提出自身的管理办法,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相应鼓励和支持,由此来提高学生的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动手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断推动学生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将科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自身的生活中,由此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事务。

参考文献

[1]厉伟.在小学科学教育与生活化的实现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1:107+180

[2]赵晓鹏.论小学科学教学与生活化的实现思考[J].成功(教育),2013.05:63

上一篇:货币供给过剩下一篇:善待实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