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过剩

2024-05-17

货币供给过剩(精选五篇)

货币供给过剩 篇1

关键词:货币供给过剩,资本过剩,流动性变动,实体经济,经济行为,周期态势

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 由于美国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 使得美元对全球供给过剩, 而对美国有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持有美元, 用本国货币购买企业的美元, 产生本国货币供给过剩;对美国国际收支的非顺差国, 为了保持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的一致性, 也要增加货币发行, 从而导致整个世界的货币供给过剩。这种状况改变了经济周期运行态势。

1 全球货币供给及信用过剩成为经济的基础

在布雷顿森林解体以来, 进入到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或无体系时期。这个时期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时期, 其主要特点:一是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清偿手段, 起着计价、支付、结算、储备货币的作用, 其他货币如英镑、日元、瑞士法郎以及本世纪开始出现的国家集团货币欧元, 起着辅助作用;二是各国实行浮动汇率, 实际上是保持与美元一定比率的汇率, 也是政府干预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是美元这种国家主权货币成为其他国家货币定值的标准, 但美元本身的价值由美国实体经济量、美元发行量以及美国国际收支决定, 最主要的由美联储的货币发行量决定。也就是说, 美元价值决定的人为因素超过了经济因素。如果美国经济是封闭经济, 则对世界经济来说, 无论美联储发行货币量多少, 都与其他国家无关。但情形恰好不是这样。在美国所倡导的开放经济条件下, 美元作为世界的关键货币或中心货币, 其发行量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转。美国经济运行良好, 其他国家会受益, 因为美国以它占约世界经济总量1/3的经济量形成一个大的市场;美国经济运行恶化, 就会使世界经济陷入困境, 甚至演变成一场灾难, 使其他国家深受其害。

长期以来, 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布雷顿森林解体以来, 美国经济经历如下变化: (1) 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滞胀; (2) 1985、1986年快速增长, 1985年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以及美元对日元、马克的大幅度贬值; (3) 克林顿时代的较快增长以及国内赤字的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的大幅度下降; (4) 911事件以后的伊拉克战争产生大量支出和经济缓慢增长, 出现大量的国内和国际双重赤字; (5) 长期以来, 美国保持高消费、低储蓄, 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 (6) 与欧洲和日本相比美国经济增长过低, 虽然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处于经济长期萧条, 但此前的经济增长超过美国; (7) 美国加工制造业人工成本超过欧洲、日本, 但全要素生产率低于欧洲与日本; (8) 美国工业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代表实体经济的一、二产业收缩到占经济总量的40%左右, 而三次产业特别是金融业过快膨胀, 使得经济空洞化、虚拟化。上述变化使得美元总体上不断贬值。

但为什么不断贬值的美元能够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体系呢?是因为, 第一, 美国经济仍然是第一大经济体;第二, 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国力仍然没有其他国家能够超越, 尽管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经济总量超过美国, 但它并不是统一的主权国家, 仅仅是主权国家的联合, 内部还有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协调;第三, 美国与欧盟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上的相互依存和利益的一致性, 两方虽有摩擦, 但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中,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才得以维持。美国通过这一体系, 通过增加货币发行, 通过货币贬值, 使得对外债务价值流相对缩减, 来攫取他国财富。2001年至2007年, 美国的广义货币供给量环比增长11%, 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样, 美国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 对他国欠下巨额债务;又迫使债权国美元回流, 同时又增加货币发行, 使得美元对全球供给过剩。而对美国的债权国所持有的美元, 作为官方储备资产, 是用本国货币购买企业拥有美元, 这会增加本国货币发行, 于是本国货币供给过剩;而那些对美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或非顺差国, 在美元不断贬值条件下, 为了保持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的一致性, 或者说为了本国货币不至于升值过多造成对出口的不利压力, 也要增加货币发行。由此导致整个世界的货币供给过剩。世界各国的货币供给过剩, 会改变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基础。

2 货币供给过剩导致资本过剩

货币供给过剩导致资本过剩, 首先通过信用放大传递到资本市场, 使得资本过剩。当货币当局用本国货币向居民、企业购买美元时, 增加了货币的发行。货币供给的增加通过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体系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 银行信用不断扩张, 居民、企业易于得到贷款, 流动性充裕, 传递到资本市场, 作为资本价格的利息下降, 促使股票、债券、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价格上涨;在贷款易于获取的情况下, 过剩的资本又会涌入房地产市场, 造成房地产价格上涨;不仅如此, 在货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 还会引起一般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资本过剩的后果, 是利率的下降和企业利润率的下降。利率下降不过是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反映。因为利息是利润的一个部分。按理讲, 物价的普遍上涨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企业会增加贷款从而扩大生产, 贷款需求的增加会提高利率。但是, 在持续的货币供给和信用供给过剩的条件下, 资本的供给过剩也是持续性的。资本供给过剩, 会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 生产扩大, 一般商品供给过剩, 但在货币过度供给条件下, 物价水平依然上涨。这就造成一般商品过剩, 产生销售困难, 库存增加, 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的下降, 又迫使利率的下降。

仅仅就21世纪开始以来, 全球的利率水平都是下降的。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进入低利率时代, 长期保持在1%以下, 自1999年就进入零利率时代, 2月份同业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为0.15%, 3月份下调至0.04%, 2000年8月又上调至0.25%, 从去年以来, 已经降至0.1%;欧洲同期利率水平比日本高得多, 但长期中仍然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欧元区利率水平从21世纪开始以来, 利率维持在4.25%的水平, 但从2008年10月欧洲央行宣布从4.25%下调至1.5%, 2009年6月降至1%到今天为止。美国从2001年初经13次降低利率至2003年的1%, 达过去46年来的最低水平。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经13次调高利率, 从1%调至4.25%, 2006年8月至5.25%, 一直到2007年还是维持这样高的水平。次贷危机大规模爆发以后下调至3%, 2008年3月又下调至2.25%, 9月下调至2%, 12月下调至1%, 2009年进一步下调75个基点, 短期利率调至0—0.25%水平。东南亚、南亚地带保持比欧洲还要高的利率水平。在1997年发生金融风暴之前, 这一地带的利率水平由于较高, 经济增长加快, 因而利率水平保持在8%左右, 金融风暴发生以后, 为了避免资本流失, 仍然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中国利率水平, 为了支持国有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存款利率较低, 贷款利率较高, 存贷差大, 总体上的升降幅度不大。2008年9月开始, 从提高利率转变为降低利率, 通过5次降息, 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至2.25%, 贷款利率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至5.31%。所以, 现在的利率水平是高于欧、美、日的。这是因为我国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没有它们大。

利率和加工制造业利润率的下降, 在货币和资本都过剩的情况下, 大量资本会从实体经济中抽出涌入虚拟经济领域, 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交易过度膨胀, 呈20倍于实体经济量的交易量, 极大地刺激了金融、资本市场的扩张, 从而推动资本价格上升, 投资活动逐步演变成投机活动。这样, 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变得日益火爆, 最终经济被吹大, 变成经济泡沫。

3 资本过剩改变经济周期运行态势

(1) 局部性 (个别国家或地区) 经济危机之后是长期性萧条, 繁荣上升阶段变得很短。典型的例子如日本。其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推动的较快增长, 但这种增长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以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为主导的增长, 是一种经济泡沫被吹大的表面繁荣, 它不过是实体经济收缩的表征 (任何泡沫经济都是虚假繁荣的表征) 。当1990年日本经济达到高点而反转而泡沫破裂时, 经济开始急剧下降, 不到半年就进入长达十几年的萧条。2003——2006年有所好转, 但增长也只在1%左右徘徊, 达不到2%的水平。美国经济危机传递到日本, 结果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了连续3个季度的负增长。日本经济约19年长期衰退过程, 究其原因, 第一, 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始终是日本经济的致命伤, 由于缺乏资源, 要获得发展与增长, 只有依靠外部资源通过贸易增长来实现, 而贸易扩大需要建立在超过其他国家的技术水平之上。一旦外部市场份额由于其他国家产品替代优势作用而缩减、被挤压时, 其大大超过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 难以得到释放, 势必缩减产能, 经济出现收缩;第二, 一般加工制造业人工成本高于新兴经济体同类产品而产生的替代性;第三, 较长时期的货币升值;第四, 原材料进口成本上升。东南亚及包括四小龙在内, 在1997年金融风波后, 虽然没有陷入长期萧条, 但经济增长率已远不如从前。保持这样的状态, 得益于相互贸易以及与中国大陆贸易的增长。

(2) 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也是长期性萧条。这一点还没有得到证明, 但某些迹象已经表明, 过去那种经历上升之后而下降, 下降之后而上升的周期性被彻底打乱。与局部、个别国家的上升阶段缩短、快速下降后继起长期萧条、回升乏力是同样过程。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 一是在货币供给过剩条件下,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过快, 石油价格今后要回到30—40美元1桶几孚不可能, 铁矿砂价格一两年间翻一倍, 钢铁价格因而急速上升;而能源、原材料的替代品开发, 其技术进步速度赶不上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价格上升的速度;二是在货币供给过剩条件下, 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变得越来越贵, 勘探、采掘速度越来越快, 加剧了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三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增长的欲望被激发, 随着加工制造业按技术水平、人工成本由高至低地不断转移, 也会加剧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 这一点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四是农业、工业的生产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加工制造业的不断扩大与之支付的治理污染成本之间互为推动, 使得单位产品成本越来越高, 导致普遍性价格上升;五是农产品生产随着自然环境恶化产量变动不定, 供给时而趋紧时而舒缓。当趋紧时会发生粮价的大幅度上升, 去年发生在东南亚、南亚一带的粮价上涨就是证明。实际上非洲也是如此;六是货币供给过剩造成的资本过剩, 游资充斥, 到处逐角, 遍及世界各地快速流动, 在一个国家时而流入时而流出, 使其经济运转不稳。因为游资主要投资于金融证券等资本市场, 近十多年来又涌入房地产市场。游资的目的是短期获利, 目的达到或者对自己不利时即刻逃跑。所以, 整个世界经济环境已经恶化, 出现世界性普遍繁荣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出现, 时间也较短, 之后就是长期萧条。

(3) 经济周期运行随着流动性的急速扩张与收缩变得更为频繁、时间更短。由于货币供给、信用放大及资本过剩, 流动性十分充足。流动性, 就是整个社会中暂时以现金或者能够及时变现的债券、票据存在的资产。货币供给过剩, 通过银行金融系统多倍存款创造, 贷放给企业及个人后, 出现流动性不断扩大过程;流动性不断扩大, 不断推高金融性资本和房地产的价格, 促成经济泡沫形成, 直至泡沫被吹大到没有后续的流动性供给支持时, 经济运行到顶点。经济上升过程就是流动性不断扩大的过程, 这个过程极为短暂, 今后可能只有一两年时间。流动性不断收缩过程也就是经济下降过程, 这一过程同样短暂。因为, 在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居民企业与银行信用借贷关系, 既是规模巨大的债权债务关系, 又是复杂的债务链条。当银行信用系统感到收回到期贷款有问题时, 会收紧银根、催还贷款。于是债务链条断裂, 流动性变得极为短缺。

(4) 货币供给与资本过剩改变了经济结构与主体行为, 经济变动无规律可循。经济结构的改变表现为:一是虚拟经济超过实体经济;二是一、二次产业收缩而三次产业不断扩大;三是收入分配更为不均, 加剧财富集中化程度, 使得有效需求更为不足;四是经济在地区、部门、种类的分布上更加不均衡;五是城市化加快发展, 粮食供给也会变得困难。同时, 改变了居民、企业的经济行为。比如人的理性问题。随着通讯发展, 信息转播速度加快, 人之间的接触、交流日益密切, 人的选择行为, 往往受他人影响, 变得十分盲目。购房不是为了自己住, 而是相信房价还要上涨, 将投资房地产作为快速发财的机会, 当很多人都这样做时, 房地产市场变得疯狂而无规律可循;自己不知道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 便涌入股票市场, 结果血本无归, 这被人叫做“傻钱”的投资选择行为。人的行为变得失控、无理性。企业也是如此, 决策没有理性, 在如今变动很快的经济活动中, 做出适应于经济条件变动的决策很困难, 稍事不慎, 可能付出的代价极大。本来房产已经供给过剩, 闲置空房极多, 房价却继续上升, 供求定律失效。所以, 在货币供给过剩条件下的经济运行很难把握住它的运动规律。

参考文献

通货紧缩源自供给过剩吗? 篇2

我们的许多消费品的确是供大于求,但还没有多到往大海里倾倒牛奶的程度。当彩电生产企业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时,全国农村近一半的家庭却没有彩电。

城市居民对汽车和住房的需求不断上升,但消费环境却强差人意。尤其是汽车消费更成问题,税赋、保险、贷款、交通管理、公安等各方面的费用降不下来,有些部门的做法实际上不是鼓励消费而是抑制消费。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通货紧缩。

自1998年至2002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升幅有50个月低于1%,31个月增幅在零以下,期间升幅最高的为1.2%。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表现于通货紧缩对当前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由于物价持续下降,将导致生产企业的预期下降,投资减少,未来增加生产的意向越来越低,影响未来的生产。由于物价持续下降,还会引致消费者预期发生变化,现期消费不如未来消费,这就会使现期的消费下降。而现期消费下降又会导致生产存货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若如此延续下去,就会造成生产发生萎缩,影响经济增长,甚至出现经济危机。

那么,通货紧缩的根源是什么呢?

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是不是由于货币供应量不足造成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字,最近几年来,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有所加快。从现象上来说,至少可以断定,不是货币供应量下降造成的,至于是不是由于货币传导机制出了问题,从近几年银行体制和货币传导机制来看,既然这些体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在五年前没有发生通货紧缩,而在几年后的今天发生了紧缩,至少可以排除是传导机制发生质变引致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批发物价定基比指数显示,1995年第四季度和1996年第一季度物价增幅已很低,增长不足3%,1996年物价开始出现负增长,消费价格也出现相同的趋势,而广义货币量M2在1996年以前的几年里保持20%的增长速度,1995年各月平均增幅约30%;在大约20%~30%的平均增长幅度下,物价仍然出现负增长。而在最近年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保持在平均14%~15%的的水平,这一水平比其他国家要高得多。

那么,发生通货紧缩的根源是不是由于供给过剩引起的?这是一部分学者认同的观点,而且很有市场。供给能力过剩,的确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重复建设过多,各地大干快上,仅彩电生产线就引进了几十条。众多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各自扩大规模,而全国所有厂家的汽车产量还赶不上世界大厂家一家所造的汽车多。正是80年代的饥渴症导致了生产能力盲目扩张,凡是专用性资本性强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合比较紧密的企业都没有发展起来,汽车业最为典型;相反,那些资本密集型强但技术密集型不强的的企业都在各地开花结果,家电业成了极致。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过剩是必然的现象。这是中国工业结构的体制条块分割所决定的,也是由于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准确地说是由于部门所有制与地方所有制决定的。

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是,当家电业的主要厂家产品过剩时,而中国农村近一半家庭却没有用上彩电,而用上彩电的家庭用的是25英寸以下的电视,中国农村至少有1亿台的市场。如果这些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彩电业的日子不是不好过,而是扩大生产也来不及。汽车市场也是如此,当消费的环境被严重扭曲时,汽车消费成了公安、税务、交通(包括驾校)、保险、银行、汽车厂家等部门的唐僧肉时,汽车消费也就变成了一些部门所有者的肥水,要扩大这样的内需,显然是要多花费成本的。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农民消费增长缓慢。这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对比,一方面,生产相对过剩,一些产品卖不出去,价格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家庭急需消费,但由于受到收入预期的影响,不愿也不敢消费。很明显,生产过剩是与广大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相比而言的。这种过剩是相对的,是相对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来讲的。

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是导致农民消费增长减缓的根本原因。1978年城乡收入差别为2.6:1,1985年缩小到1.9:1,到2001年又扩大到2.9:1。1986年~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7%,而同时期城镇人均收入增长160%,几乎比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快一倍。这样的逆调节现象,不仅不能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还以很快的速度扩大了城乡差距。1995年比1978年农副产品价格收购指数上升3.4倍,而2002年农副产品价格比1995年下降22.5%。而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势头正持续下去。加入WTO以后,而农民收入赖以增长的主要来源农产品价格还会下降,而农民负担、乡镇体制改革等还见不到端倪。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指望农民收入会有较快增长仍不现实。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学院提供的数据,2001年,中国人均个人消费支出只有407美元,而美国24794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64%,而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2.5%,少了0.86个百分点;日本人均个人消费支出18404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2.2%,瑞士的2.0%,英国的2.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支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无论按购买力平价指数计算,还是按美元汇率计算,我国的实际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差得很远。

很明显,生产相对过剩是与城乡居民的收入相比而言的。通货紧缩只不过是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而已。当城乡居民预期下降,收入就会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现期消费就会下降;而现期消费下降,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厂商预期投资的收益会下降;这就导致投资需求下降,整个经济会出现通货紧缩和需求下降。政府的投资需求会带动一部分投资需求,但投入公共设施与公共品收益下降,同时存在漏出效应,投资的乘数效应减低,无法抵消全社会整个投资的下降。而出口需求要看外国人的脸色行事,整个经济处在不稳定之中。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需求开始。就投资需求而言,仅仅扩大政府投资,追加国债不是长久之计。近几年连续发国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一些公共品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这种投资时间长,收益低,更何况经过几年的投入,一些好项目已经建成,再加大这种投资会增加财政风险。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政府投资由于层层发包,真正流入农民工钱包的钱并不多,拉动最终需求牵引力有限。由于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远远低于私人投资,仅仅靠政府投资这条路,尤其靠国债投资已经走不通。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拉动民间投资。民间储蓄加上手持现金,足有十万亿之多。仅仅考虑到可支配投资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但是私营企业投资仍低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投资量。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哪里卡壳了呢?

究其根源在于制度设计出了问题。就投资的制度环节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大二公的旧观念,尽管全国人大作了决议,所有对境外人投资开放的领域对内资都一视同仁,也对内资开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人们的观念,还是投资环境,尤其是政府支持、银行贷款、技术改造、产业准入方面,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例如私人投资办中学、大学仍存在各种限制,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并没有转到监督管理上来。在教育垄断的同时,大量的中学生、大学生筹集巨额的学费到国外上学,大量的教育资源在流向国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私人投资不开放造成的后果。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文化产业在美国是第四大产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美国文化的传播。反观我们,没有将产业与控制分离开来,真正好的产品出不来,产业也无法做大,文化需求也无法满足,大量的资源在流失。

从消费需求来看,问题就更复杂了。一方面,城市居民对汽车、住房和信息的需求成日益上升之势,另一方面,这三大件的消费环境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汽车消费更成问题。税收、保险、银行、交通、公安、停车场等各种费用降不下来,抑制消费而不是鼓励消费,成为限制居民消费的重要原因。

化解产能过剩的新供给主义“药方” 篇3

产能过剩是供给老化的必然结果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供给端和供给结构变化出发, 将经济周期分为了四个阶段:新供给形成阶段、供给扩张阶段、供给成熟阶段和供给老化阶段。部分行业或企业出现的产能过剩, 本质上是由于这些行业或企业进入了供给老化阶段。

在供给老化阶段, 供给不能创造等量的需求。1个单位的供给, 不能像新供给扩张阶段一样, 创造N倍的超量需求, 也不能像新供给形成和供给成熟阶段一样, 创造1个单位的等量需求, 而只能创造出1/N倍缩量需求。在供给老化阶段, 每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源无法转化为一个单位的要素收入, 过剩供给在短期难以消化, 要素在老化供给中沉淀不能退出, 进而出现过剩产能。

当一个企业进入供给老化阶段, 企业无法在自身供给结构不转变的情况下, 通过市场的产销机制, 化解过剩产能。当一项主流产业技术进入供给老化阶段, 由于技术、资本、劳动从老化供给向新供给转移的供给成本过高, 无法支撑企业在生存的前提下完成平稳转型, 消化过剩产能。

同理,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出现供给老化, 由于垄断、产权、公共权力等制度性阻断, 生产要素无法通过市场化的途径从老化供给进入新供给, 导致供给质量下降, 进而长期停留在“产能过剩陷阱”之中。此时, 政府无论是刺激需求还是规划供给, 都会导致短期假象繁荣和长期实际无效的现象,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给老化问题。

去产能政府作用的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 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供给老化企业关闭或破产。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闭供给老化企业, 表面上可以立竿见影降低老化产能, 从长期来看, 会破坏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 最终导致市场失衡。行政手段对各产业或各企业要素的强制分配, 将造成大规模政策性要素转出, 老化供给产量骤降, 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形成老化供给阶段性不足, 反而会催生新一轮的产能过剩。若在强关企业的同时, 新供给产业还没有形成, 可能会导致经济出现陡峭的刚性下滑, 破坏经济的回旋弹性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韧性, 进而形成经济基本面恶化、就业、居民基本生活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末, 政府曾限制电力产业发展, 导致2003年和2004年出现电量供应吃紧, 多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 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样, 2003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 当时各部委迅速组成了督察组分赴各地清查, 强行关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房地产等企业, 后来造成2007年这些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给不足。

第二个误区是, “力挺”僵尸企业, 影响生产要素向新供给转移。在供给老化阶段, 供给无法创造等量的需求, 任何一单位的新资源投入, 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强制贷款、强行扩张需求等方式, “力挺”老化供给, 虽然可以通过政策性保护在短期内拖延老化供给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 吸收部分过剩产品, 延缓僵尸企业的淘汰进程, 但从长期来看是阻碍了生产要素按照要素贡献和边际报酬进行分配, 透支潜在产能, 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 削弱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 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扭曲和浪费。

去产能政府作用的两个着力点

第一个着力点, 政府要做市场机制的建设者, 促进市场在要素转移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经济结构转型中, 政府不能让要素对市场选择产生畏惧心理, 用“规划之手”在要素和市场之间建立一道厚不见边的“名义开放, 实际限制”的玻璃门, 而是需要营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投资环境, 起到“孵化”而不是“规划”作用。通过打通劳动、金融、土地等要素市场, 引导要素进行合理流动, 提高要素的供给效率。

以首钢搬离京城为例, 来看一下要素是如何在市场的作用下, 从“老首钢”向外转移的。首钢搬迁后将富余6万多人, 在人员转岗方面, 随着首钢的后勤、矿石采购、钢产品销售、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等企业或项目的引入和产业的延伸, 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人才需求。对于有转业需求的员工, 通过加大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咨询等方式, 输送到北京其他产业。

在土地转移方面, 首钢石景山厂区全面停产后, 曾经的十里钢城再无机器轰鸣和滚滚浓烟, 在8.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建成了一座以工业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工业教育培训、工业博览旅游、生产性服务、综合服务6个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园区, 同时部分停产的冶炼设备像石景山文物一样, 成为工业主题公园和冶金博物馆的一部分。在资本方面, 由于建设新的钢厂预计要500亿元, 新钢厂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商业贷款、政策支持等方式, 降低了转型中对于首钢自身资本金的要求, 顺利完成资本要素的转移和流动。

第二个着力点,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 重视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发挥微观政策实施的灵活性, 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形成要素转移的时间差, 因此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 重视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为改革中受到冲击的弱势群体搭建一张社会安全网。一方面尽快完善政府公共福利政策和养老保障体系, 守住民生底线, 对于特定困难人群要“授人以鱼”, 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 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要求, 是真正有困难的人员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另一方面要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 通过“授人以渔”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市场环境和双向选择的渠道。鼓励失业人员进行职业转型, 帮助失业人员建立按贡献分配的合理收入理念, 打通失业-培训-再就业的心理和市场双重通道, 做好基本的心理辅导和社会保障工作, 尽量减少供给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新供给形成新动力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 经济出现产能过剩是供给侧出了问题, 应该引导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入新供给领域, 引导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才能真正实现去产能。

新供给主义经济理论对“新供给”作了明确的定义:“新供给”是指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管理模式等新财富形态, 形成了新商业价值, 创造了新需求, 形成了新市场的供给。新供给并不是一个未来的抽象概念, 历史上各个阶段、各个领域都曾经出现过新供给, 每个历史阶段也都是新供给推动经济最终走出危机。18世纪60年代蒸汽动力革命, 是煤炭和铁矿等地球深层资源转化为动力和能量的新供给。19世纪初期, 以电子技术的应用为开端, 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风力和水力蕴含的动能和势能都以电流的形态传输, 于是电灯、内燃机等新供给替代了蜡烛、蒸汽机等老化供给。20世纪中叶的石油化工业革命, 化学家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合称香料、染料和药物, 于是石油、天然气等新供给代替了煤炭等老化供给。在一定时期地球资源具有消耗性和不可再生性, 随着工业革命成果的不断普及, 经济的发展, 制造业的利润率逐渐下滑。于是出现了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新供给, 推动美国经济走出了经济危机, 步入了新一轮新供给形成和扩张的增长周期。

通过促进新供给形成新动力化解产能过剩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转移, 提高供给效率, 引导新供给的形成, 替代老化供给吸收过剩产能, 进而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体系, 构建稳定长效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在要素转移过程中, 通过市场化的调节机制, 实现去产能;另一种是通过老化供给产业内的整合创新, 将老化供给附加“新价值”, 形成新供给, 进而带动过剩产能转化为新供给产能, 实现过剩产能在老化供给产业内部自然消除。比如同样是发展汽车产业链,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采取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路径, 通过新供给形成阶段和扩张阶段的发展, 一步一步吸纳生产要素, 形成经济新动力。而欧洲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商, 在起步初期是自行车厂商。通过企业家对市场的敏锐性和技术创新, 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新的商业价值, 给轮制人力车加上了燃油动力形成新供给, 创造了新需求, 形成了新市场, 最终拉动经济增长。

在没有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的情况下, 市场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完成生产要素从投入到实现要素收入的过程, 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此时, 政府需要创造市场化的环境, 使得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能够在新财富价值和消费者效用满足的作用下, 完成正常的投入产出和再投资, 引导新供给的形成, 进而创造新需求。以美国苹果产业链为例, 来看一下新供给是如何创造新需求, 凭借供给结构的更新使得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

第一, 形成新的商业价值附加是基础。正如乔布斯所言, 苹果公司“重新发明了手机”, 而在此之前, 人们是无法想象一部手机能够没有键盘, 而且能像个人电脑一样运行复杂的程序, 实现繁多的功能。第二, 新供给与新需求的快速扩张。在2007年苹果手机上市之前, 这个世界对苹果手机的需求是零。而i Phone这一新供给在消费者中创造了巨大的新需求。i Phone和i Pad在全球受到了狂热的追捧, 2014年度, 苹果共售出了1.692亿部i Phone, 其中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增长了13%, 售出3930万部, 苹果一年的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了新西兰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第三, 外延式的新供给扩张继续形成新市场, 才能最终形成新动力。苹果通过其操作系统和APP Store软件付费下载系统, 形成了IOS生态圈, 通过软件创造了更大的新需求。IOS生态系统在美国创造出超过62.7万个职位。美国投行测算, i Phone的销售收入已经相当于美国GDP约0.25%到0.33%。第四, 资本通过乘数效应在经济中发挥创造作用, 是新供给形成新动力,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苹果公司的i Phone等产品, 和其他周边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 分别转化成公司利润、股东红利、员工薪酬、银行利息、房地租金等要素报酬, 再次进入美国的经济循环, 加速了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宏观循环, 从而推动美国经济走出衰退, 形成复苏。第五,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财富效应需要发挥金融市场的预期和辐射作用。2009年1月, 苹果公司股价处于相对低点, 约为10美元左右, 到2015年4月, 苹果公司股价超过130美元, 涨幅达到13倍, 市值相当于微软和谷歌两家公司市值的总和, 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和投资。

货币供给过剩 篇4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而言的。经济学通常把投资、消费、出口称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与此对应, “供给侧”则包含产业层面的供给、要素层面的供给和制度层面的供给, 它们各自着重于转型、创新和改革。转型是目标, 创新是手段, 改革是保障。其中, 改革是核心, 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的方向, 结构性则是对改革方式的要求。

需求侧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出发, 便于短期的经济逆周期调节, 而供给侧则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 从产业、企业角度观察认识问题, 更突出长期的经济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指政府从供给角度出发, 从生产端入手, 对企业和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解决人们对高品质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不足和有的行业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之间的矛盾, 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有人认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实际上, 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两者互为条件, 相互转化, 两手都得抓, 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 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改善供给结构为主攻方向, 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 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在需求政策上, 既不能搞强刺激, 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有人认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 通过宏观调控解决市场配置资源失灵问题, 但绝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可以看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化解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我国产能过剩现状

(一) 产能过剩的含义

产能过剩一般是指行业的实际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 超过了正常期望水平的状态。通常选取产能利用率作为衡量产能是否过剩的指标。产能利用率是指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出与设计生产能力的比值, 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资源是否真正得到有效利用。一般认为, 产能利用率在79%-83%之间被认为产能利用合理, 低于75%则被认为产能严重过剩。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上半年我国的产能利用率为78.6%, 属于产能严重过剩。

(二) 产能过剩的特点

第一, 产能过剩范围较大, 过剩程度较严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水泥、汽车制造、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重工业几乎都出现了产能过剩, 约占全部重工业的1/3-1/2, 钢材产能过剩40%, 电解铝过剩58.4%, 焦炭过剩200%, 汽车过剩20%。不仅如此, 像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也出现过剩, 家电过剩30%, 纺织, 服装产能过剩超过100%。

第二, 产能供需比例失调时间长, 盲目投资、产能过剩不断加重。钢铁、汽车工业早就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但它们经不起巨额利润的诱惑, 仍在不断加大投资, 扩大产能。如我国钢铁行业, 2005年, 国内钢材需求3.5亿吨, 产能达到4.7亿吨, 过剩1.2亿吨, 过剩率34%;2006年, 需求3.36亿吨, 产能达到4.53亿吨, 过剩1.16亿吨, 过剩率34.5%;2008年, 需求4.7亿吨, 产能达到6.6亿吨, 过剩1.9亿, 过剩率40.4%, 如果加上在建部分的6000万吨, 过剩率将达到53% (数据来源: 历年中国钢铁统计年鉴。) 。

第三,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并存。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和船舶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截至2012 年底, 粗钢、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船舶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3.7%、71.9%、73.1%[3]。而新兴产业,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利好刺激下, 风电设备、多晶硅以及光伏等产业出现重复建设现象, 产能过剩倾向明显。例如, 光伏产业80%左右的产品需要通过出口来消化,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产能过剩风险十分严峻。

第四, 部分产品过剩与产品短缺并存。低附加值产品产能严重过剩, 而部分高端产品却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例如, 2012年, 我国钢铁如上所述产能严重过剩, 而同期我国进口优质钢材1366 万吨用于大型及超大型变压器、高档汽车、高档家电、风电、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

(三) 产能过剩的危害

第一, 导致银行信贷、地方债务等问题集中爆发。前几年的大规模投资使许多行业的产能仍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 若算上新增产能, 有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大幅下降。如果不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今后几年产能过剩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导致银行信贷、地方债务等各种问题集中爆发。

第二, 企业恶性竞争, 效益低下, 甚至大面积倒闭破产。2013年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2.16%, 亏损面23.4%;电解铝行业利润率为4.25%, 亏损面达19.81%;建材 (含水泥、平板玻璃) 的亏损面达12.47%, 而船舶制造业高达23%。 如2013年浙江省单晶硅硅片生产企业96%停产, 全省370家光伏企业中有2家破产、5家清算、20家转行;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中, 中小型企业开工率不足50%;全省光伏产业就业人员从2011年的近10万名缩减至2012年的约5万名。

第三, 风险集聚和市场秩序恶化。当前, 由于政策优惠、地方保护等原因, 在实体经济领域大量低效率的企业不能及时退出市场, 优质企业无法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在产能过剩背景下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破坏实体经济的市场结构和秩序。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短时间内没有出现企业退出、大量从业人员安置等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地方国有企业承担了相应责任。这些大企业“拆东墙补西墙”, 利用盈利业务补贴落后产能, 将经济社会风险内部化。这种做法尽管在一段时期内能掩盖产能过剩引发的经济社会风险, 但企业的运营风险却在不断累积。

产能过剩实际上孕育着严重的经济社会风险,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我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若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化解过剩产能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失为良策。

三、通过供给侧改革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1.在重视需求侧管理的同时, 高度重视政府的供给管理

面对产能过剩问题, 美日等国都曾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以治理。1948 年4 月, 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 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 充分利用美国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1948-1952 年,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援助达131.5 亿美元。“马歇尔计划”及时消化了美国自身的过剩产能, 锁定了欧洲的政府采购订单。该计划把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 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 对战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 世纪60-70 年代, 为了缓解国内制造业的过剩产能, 日本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力度, 并采取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投资战略。通过转移存在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 一方面形成了本国与被投资国之间垂直分工, 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另一方面, 倒逼本国制造业转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 逐步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新结构。

从美日治理产能过剩的经验来看, 对外援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很好地化解产能过剩风险。通过援助具备较强增长潜力的经济体, 可以有效地培育外部需求从而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 将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逐渐转移到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的国家和地区, 充分利用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促进本国产业转型升级, 可以有效化解低水平产能过剩风险。

中国在应借鉴国外的“走出去”的经验, 健全对外投资法律体系, 为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提供法律保障。为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与投资所在国与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政府间的交往, 争取合资合作项目, 赢得东道国政府的支持, 并保障企业能够享受到该国的各项优惠政策。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向海外转移, 树立良好的对外投资形象。

2.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一大引擎是“一带一路”战略, 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有利于促进优势产能对外合作, 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其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 以增强其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 以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从而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和产能输出的提升。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过程中, 第一, 要坚持“企业主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的三动合作运行模式, 因国别、因行业、因企业施策运行。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制造要积极主动地到国际市场上去寻找机会, 坚持市场导向和商业运作原则, 把那些与我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走出去的重点, 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的市场。政府应加强指导协调, 制定完善政策, 提供优质服务, 创造良好环境。 第二,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合作时, 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 实现合作方式的三种转变;首先, 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产能输出的提升。产业和产能输出不是通过贸易的方式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向外输出, 简单的把产品卖到国外, 而是把中国的产业和产能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去, 同时要帮助这些国家建立起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能力。其次, 从出去承揽单个工程转变为到国外建设整体园区。应充分发挥我国的资金、技术优势, 探索投资、建设和运营相结合的建营一体化合作方式, 推进产融结合, 使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经贸合作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的建设, 营造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法律政策配套齐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良好区域投资环境。最后, 从企业“独闯天涯”转变为“抱团出海”。过去, 优势企业通常自己走出去, 力量较小, 风险较大。现在要探索企业强强联手, 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 以大带小合作出海, 鼓励大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 加强有效协同, 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走出去”, 从而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3.加强创新、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我国大部分产品生产一直处于生产链的最低端, 所出口的产品技术水平含量较低, 且没有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 风险抵御能力较低。在我国出口中占最大比重的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世界市场上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之间的出口产品结构类似, 可替代性较强, 竞争加剧。同时,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将减弱, 这给我国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要想化解过剩产能, 首先我们要调整我国的产品出口结构, 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政府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植力度, 对企业采取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激励措施。其次, 要对出口的产业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改造传统产业, 加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出口力度。不仅要依靠“一带一路”战略中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 还应注重技术进步, 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加强与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关系, 这些国家经济规模大, 工业发展速度快, 基础建设完善, 对低端工业产品需求量小, 但对高端工业产品有很大需求且需求稳定。第三, 要对出口产品的形式进行转变。要增加一般贸易产品在总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适当降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 让我国的出口不仅仅是赚取加工费, 而是能够获得商品的所有利润。最后, 要提高对劳动者的教育投入, 提高劳动者技能。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低廉, 所以在制造业出口中享有成本优势, 但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此优势。所以我们要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

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是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特点和危害, 提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化解产能过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能过剩

参考文献

[1]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 2015, (11) :1.

[2]韩国高.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测度、预警及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出版地不详]:东北财经大学, 2012.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研究》课题组, 赵昌文, 许召元, 等.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及微观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 2015, (4) :1-10.

[4]何维达, 辛宇非.“马歇尔计划”的成功经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J].学术论坛, 2015, (8) :80-84.

货币供给过剩 篇5

(一)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首次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随后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期间强调,供给侧改革要具有针对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由此可见,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在该背景下,河北省钢铁行业急需清理过剩和落后产能。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需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切入,从数量上,采取市场化手段清除过剩产能;从质量上,注重生产质量,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钢铁行业产品结构。

(二)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基本,以改革为调结构的方式,增加有效的供给,增加供给端对需求变化匹配度,以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目标是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通过提升存量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供给结构问题,实现产业的中高端;通过打通关键要素瓶颈,解决供给约束和抑制问题,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目前,我国正面临不可忽视的“供需错位”问题,一方面,全社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容忽视,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我国的供给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中低端产品供给上产品过剩,在高端产品的供给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

二、河北省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现状及原因

(一)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1. 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表现。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对钢材的需求,政府和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大幅度扩充产能,使得钢铁的产量迅速扩张。但是,在国际和国内钢铁市场受金融危机而大幅收窄后,河北省钢铁销售大幅下滑,库存日益增加,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能利用率低,2015年河北省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65%,低于全国平均钢铁产能利用率(67%);二是行业利润率低,2015年,河北钢铁行业盈利93.11亿元,同比下降56.5%,实现利润70.11亿元,同比下降63.83%;三是负债率高,2015年河北省钢铁企业中,负债率高达65.63%。

2. 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特征。

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呈现出结构性和阶段性两种特征。结构性特征是指河北省钢铁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具体表现在线材、焊接钢管和下游行业的低端低附加值的用钢品种产能明显过剩;轴承钢、四级以上螺纹钢等高端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供给相对不足,主要原因是因为河北钢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阶段性产能过剩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发展状态,产能过剩现象越发明显,并且企业自身难以掌握钢铁市场的情况,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企业盲目扩大产能,更加加剧了产能过剩现象。

3. 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危害。

首先,产能过剩对钢铁行业造成了大的冲击,市场需求下降,前期河北省钢铁产能盲目的扩大,企业库存量大幅增加,钢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严重下降,甚至存在亏本买卖的行为,企业资金难以周转,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存在行业和金融的风险。其次,钢铁市场的疲软加剧市场竞争,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采取低价竞争战略,价格战带来恶性循环,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最后,国内市场的疲软,不少企业开始拓展国际市场,但是国际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需求下滑,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频现,例如美国对我国钢铁采取反倾销调查,因此产能过剩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二)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市场成因分析

1. 供需矛盾失衡。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社会对钢铁的总体需求下降。近年来,房地产、汽车、船舶等下游行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下降,而河北省钢铁内需主导行业恰恰就是建筑和制造业,企业制造的钢铁产品内部难以消化;对外国际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减小,并且各国为了保护自身市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外国产品流入,这加大了河北省钢铁产品的出口难度。内部、外部市场需求减小,销售难度增加,河北省钢铁产量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供需矛盾失衡,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2. 产业集聚度低。

在钢材市场需求持续走高的21世纪初期,河北省投入大量资金进入钢铁市场,常年钢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被掩盖,当市场不景气后,这些问题得以放大,比如钢铁龙头企业较少,多以小企业为主,且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高端产品匮乏,产业集中度低。

3. 市场机制不健全。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且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状态,国内市场对于钢材的需求持续攀升,行业内企业获取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钢铁市场信息共享平台,许多投资者对钢铁市场没有好的评估和预判,只看到当下的利益,导致许多小的企业趋之若鹜,钢铁市场产能严重过剩,这正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完全造成的。

三、河北省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

(一)河北省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需求侧管理去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方法遇到困境,传统的需求侧管理主要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来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现阶段该种方法的作用逐渐降低;其次,国际、国内市场对于钢铁的整体需求持续下降,国内制造业危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对于钢材的需求持续下降,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频繁,因此从需求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难以实现;最后,河北省钢材行业整体水平较低,行业亟须转型升级,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去除落后产能是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二)河北省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途径

1. 提质增效以化解过剩产能。

河北省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去除过剩产能和结构性改革,提升河北省钢铁行业的整理效益,以形成钢铁行业新的有效的供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强制去产能,针对存量,化解过剩产能,通过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全面出击方式依法依规退出,彻底拆除钢铁生产高炉;第二,通过行业内兼并重组、企业转型转产、国际合作等方式引导过剩产能退出,化解过剩产能,同时提高产业集中度;第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投入,采取“补短板”的方式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扩大高端钢材的供给。

2.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政府应该加强去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立法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淘汰落后产能,如污染排放标准、土地资源占用和产能利用率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形成常态化的去过剩产能机制,实现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双管齐下的治理模式。此外,还应该通过使用负面清单制来压缩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从产能利用效率、环保、节能等层面进一步完善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压缩过剩产能,从法治层面上禁止产能过剩行业再有新的产能扩建和项目投入。

3. 利用大数据平台,强化过剩产能的跟踪治理。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支撑,河北省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建立行业监测监控系统,政府机构可以实时掌握钢铁企业的动态信息,强化过剩产能的跟踪治理,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政策和方案。同时,可以引入“互联网+”概念,建立河北省钢材供给、需求和交易平台,可以有效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提升钢铁行业的供给效率,化解过剩产能。而整合钢铁行业供给和需求产业链,减少中间成本、稳定上下游企业关系,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从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四、结论

在国内外钢铁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在需求侧刺激的作用已然不明显,供给侧改革是当下解决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产能过剩问题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提质增效以化解过剩产能、完善政策法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强化过剩产能的跟踪治理三点措施来去产能,同时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琳.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治理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段丽娜.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的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2016.

[3]陈爱雪.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10):133-137.

[4]董水生.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解题京津冀一体化与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3次论坛)论文集,2016.

[5]李抒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黔西南论坛,2016,(1):5.

[6]付杨冉,温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3):26-28.

[7]么赛.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上一篇:混合时间下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