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宫

2024-05-03

民族文化宫(精选十篇)

民族文化宫 篇1

两年多来,民族歌剧《彝红》在全国各地巡演,并不断地改进完善。创演团队在成都、武汉、南昌、上海、深圳、南宁、昆明等各地演出了几十场,观众近十万人次,并包括了老、中、青三个年龄层面。去年又在国家大剧院向北京观众成功展演,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社会群众好评如潮,业界专家有口皆碑。为此,我们认为,民族歌剧《彝红》的创作表演,不仅在戏剧、音乐等艺术的技术层面上已经积累较多的丰富经验,而且在我们的艺术方向、艺术创造发展、艺术传播运行和操作上都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民族歌剧《彝红》编创的故事,是基于历史的真实,基于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重大历史背景,基于革命先辈刘伯承同志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的“歃血为盟”史实。当红军从凉山继续北上后,革命的种子就留了下来并在凉山发芽生根,但却遭到国民党的破坏和摧残,而彝族同胞为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彝红》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整个故事不陌生、不遥远、不离奇,它给人带来历史的再现感和亲切感。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和彝族社会的人际互动,交相辉映、天人合一。《彝红》的剧情、人物和音乐,就围绕着这样的历史主线运行。爱情、婚俗、亲情、矛盾、冲突、斗争,已和整个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中国革命历史的大方向结合起来。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剧中人物中,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歌声,没有政治的说教,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抽象的理想,没有千篇一律的“假、大、空”,一切是那样的自然、亲切和入情合理。在这一点上,我们创作弘扬“主旋律”的艺术作品,或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历史作品,歌剧《彝红》的取材角度、“雕刻”的分寸、艺术表现语言的把握,也许对我们的启发意义也是明显的。另外,《彝红》还艺术化地演绎了在中国革命中民族团结的光辉历史,以及民族团结在中国革命中取得革命胜利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民族团结和群众路线,也具有重大的核心价值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了解历史、积累民族文化的底蕴,继承与创新才有民族的自信和底气。在这一点上,《彝红》的创作表演团队是做得很到位的。其中,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彝红》的编剧兼艺术总监李亭,曾在大凉山从事文艺工作,她对彝族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切肤的感受;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导演、《彝红》的总导演黄定山,在全国和全军具有丰富的歌剧编导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这次他们怀着对彝族文化的深情厚谊、对中国民族歌剧创新发展的探索精神,再次来到凉山,深入凉山彝族的社会生活,学习彝族的历史文化,并和其他演职员一起,呕心沥血地打造着民族歌剧《彝红》。

《彝红》中鲜明的人物塑造、戏剧性的表演场景与对白,以及抒情而具有凉山彝族民间乐风的唱段和交响音乐的伴奏烘托,成为本歌剧最突出的精彩与亮点。同时,本歌剧安排了一个独特的歌剧主持人、主讲人——“吟唱者”的多次出现。他那苍劲的神态和娴熟而具有民族特色的男高音独唱,支配、展开和转换着剧情。他是大凉山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大凉山历史的评阅人,更是支呷阿鲁的英雄后代,他史诗般地向我们讲述着彝族同胞那段催人泪下的艰苦岁月,向我们解读着大凉山历史的真理,向我们播撒着人间的正气和力量。这一切,都使我们的歌剧观众为之沦肌浃髓,刻骨铭心,剧中的人物、对白、歌声、情节,更让人永远挥之不去。

剧中的很多精彩唱段,其音乐原型素材均来自于凉山彝族典型的传统民歌。比如,有凉山布拖县著名的布拖高腔,有美姑县的《哭嫁挽留歌》、《叙事歌》、《敬酒歌》、《贺年歌》等。这些具有千百年历史沉淀的彝族民歌的淳朴旋律音调,被我们的歌剧作曲家别具慧眼地发现与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情节中去,进而表现出了大气而磅礴的彝族文化精神。在《彝红》中,传统彝族民歌的压抑、缠绵、悲泣的层面被消解、剔除了,而代之以优美、抒情、明朗、奔腾、激情、流畅而华丽的音乐审美情愫。这些,在《彝红》剧中的“吟唱者”唱段、不同的角色唱段和交响管弦乐的伴奏织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与明显。剧中的合唱、独唱、二重唱、三重唱更强化了戏剧性的表现,加深了人物性格、心理描述和环境气氛的塑造与烘托。

本歌剧还突破了传统经典歌剧所尊崇的框架,在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上,将西方的美声唱法、中国的民族唱法和当代的流行歌曲唱法熔为一炉,也将歌、舞、乐的艺术形式浑然一体,显得如此之自然,如此之顺理成章,它突出了原生态文化的纯洁和透明,又体现出当代人的审美情结和全球性的艺术视野。笔者认为,它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民族歌剧。因为,它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大凉山地区彝族同胞的生活方式和风俗审美习惯,而这一切又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并以音乐和戏剧相融的综合手段来表现。因此,笔者的观点是,民族歌剧《彝红》在艺术上的继承和创新是有很大突破的。正因为这种突破,才能使我们用艺术来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今天中国的老百姓对民族歌剧《彝红》乐意接受和喜欢并从中受益。

第三,民族歌剧《彝红》在两年的传播巡演中,已经惠及了数万名老、中、青层面的观众,并获得了他们强烈的反响和热烈支持。这个社会效果的本质,就是我们引领当代歌剧观众、培养当代歌剧观众取得的辉煌业绩。笔者认为,艺术现象,从来就是一个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互动现象。传播者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自信心、责任心来影响受传者、打动受传者,那么,传播的反馈现象就会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彝红》创演团队正是这样做的。人们总是说,今天的年轻人不喜欢歌剧,不喜欢交响乐。但《彝红》创演团队的实践证明,这个说法是片面的。他们多年来,以惊人的毅力和火焰般的热情,耕耘着高雅艺术,也培养着歌剧和交响乐的当代观众,他们从凉山彝族地区做起,从五年前的第一场“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他们在文艺市场中没有跟风赶潮、媚俗迎合,而是以脚踏实地的艺术行为,感化、引导、培养着高素质的观众。

第四,民族歌剧《彝红》在向我们的时代、向我们的社会、向我们的年轻一代播撒着艺术正气。这个正气,就是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无穷精神力量。

一位青年大学生看了剧后说:“从来没有这样一汪湖水,珍藏着一个民族永远的荣光;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民族,以如此独特的方式,和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这样的革命精神不可替代、不可复制、不可遗忘。”

另一位大学生说:“这一传奇历史事件都是不可替代的。它呈现给舞台的是一幅民族的诗与画,感动的是一个民族的心与魂,品味的是凉山彝族文化原生态的独特魅力。”

有的观众,直接把《彝红》的普遍精神意义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看了《彝红》有一个非常深的感触,感觉到今天幸福的生活确实来之不易,多少人用鲜血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以说我今天感到非常的幸福。”

一位当年在大凉山工作过的老干部专程回到凉山,看完《彝红》后,他写下如此之感言:“如果说当年的《奴隶之歌》是凉山歌舞团的第一次辉煌,那么我认为今天的《彝红》就是凉山歌舞团的第二次辉煌。你们全国巡演很辛苦,以后路上大家都要保重。昨天我听你们团长说,我们不是旅游团,而是播种机,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你们是在宣传革命,是真正的正能量,我觉得现在就是要提倡正能量。五音令人耳乱,五色令人目盲。‘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凉山歌舞团《彝红》的创作演出,正是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彝红》在全国各地巡演所要传达的凉山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情怀,正是《彝红》在全国巡演中一路走红,处处反响热烈的原因所在。”

笔者注意到,无数专家和社会观众看了《彝红》演出后,异口同声地评价:这个剧很“接地气”。什么是“地气”?按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解,地气,就是古人所说的地中之气,是土地山川所赋予的灵气。“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因此,笔者认为,《彝红》接的“地气”,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神气”,是中国当代文艺作品所弘扬的“正气”,是民族本土文化资源焕发的“韵气”,更是当代中国观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翘首以待和欢呼雀跃的“人气”。

党校学员参观民族文化宫心得体会 篇2

我们参观的展览位于大楼的一层,整个展览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历程篇——发展的新疆、风采篇——和谐的新疆、惠民篇——幸福的新疆、成就篇——奋进的新疆。历程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新疆和平解放以来,新疆自治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发展历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风采篇体现了在祖国的怀抱中,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边疆家园,共同守卫祖国边防,以此形成的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惠民篇和成就篇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民生建设活动和民生工程,各方面工作的统筹推进,不断增强着新疆的综合实力。

在回校的班车上,回想这一上午所见所感,不禁思绪万千,新疆自治区成立已有六十年,六十年,于个人来说是大半生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就在这短短的六十载春秋中,新疆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刚解放时的贫穷落后的边陲,到现在充满生机的大地,新疆的巨大发展,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一代代的艰苦奋斗,离不开祖国各地对于新疆的全面援助,更离不开党对于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完善的治疆方略。六十年以来,智慧勤劳的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形成了新疆如今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实践证明,党的治疆方针是正确的。同时,应当结合新疆如今的形式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治疆方略,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我还要向在新疆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中,以及在维护祖国统一的事业中牺牲的英烈们表示我的钦佩之情!

加强民族立法发展民族经济 篇3

关键词:民族立法;民族经济;变通权力

中图分类号:D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88-0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国家学说,结合我国实际,用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立法是民族区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有效地行使自治权,加速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须加强民族立法工作。

一、民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立法的支持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要“加快经济立法”,“学会运用法制手段管理经济”。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党和国家的民族优惠政策。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的财税体制和投资政策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投资政策方面,已由过去的无偿变成了现在的有偿。因此,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民族地区不是世外桃源,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没有民族地区之分,同样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摔打拼搏。民族经济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步伐,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共同的强烈愿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区位、交通等原因,与其他地区比较,发展明显滞后,而且差距拉大,要缩小差距,加快发展,离不开国家对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扶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法制规范。

二、民族立法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民族经济

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民族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民族立法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绩。民族立法与发展民族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依靠法制保障,而民族立法的主题又离不开发展民族经济,故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民族立法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与正确行使民主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的关系,最终落实在促进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因此民族立法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合法性,即符合国家法制统一性原则,包括自治法规的内容和立法程序合法、操作程序合法等方面;二是公正性,即执法主体与执法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对等;三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民族立法的目的是行使自治权,促进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加强民族立法,发展民族经济存在的问题

民族立法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重要职权。近20年的实践表明,民族立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民族立法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立法针对性不够强,立法项目选择不够准确。在民族立法过程中,造成立法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立法的针对性不够,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结合不紧。从各地近20年的立法实践来看,要增强民族立法的针对性,关键在于选准立法项目。要把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的项目优先制定法律,间接支持的后制定法律;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法律支持的优先制定,可以暂缓或需要不迫切的后制定;切实可行且条件成熟的优先制定,实施难度大或条件尚未成熟的后制定。立法针对性是民族法规的灵魂和生命,也是衡量民族立法质量的一个基本标准。

解决立法针对性,首先,要加强对经济立法项目的选择,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等机遇,加大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贸易、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使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拥有更多、更好的法律保障。其次,要做好民族教育、科技卫生、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立法,通过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更为健康、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

2变通权力行使不够充分,民族立法突破性不大。变通权是民族自治区域自治法和立法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第20条和立法法第66条对民族自治地方行使变通权都有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立法法第66条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作出变通规定。”此外,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法律也授予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变通权。实践中,民族自治地方对如何行使变通权的探索很不够,对如何运用变通权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研究不多,行使变通权的观念不强,使得变通权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同时,由于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都比较原则,不够灵活。加之有些地方性法规没有考虑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益,几乎没有给民族自治地方在立法中行使变通权留有余地,因此,立法可变通的事项和范围十分窄。另外,法律虽然明确授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权,但由于部门利益作怪,自治地方一旦在条例中作出变通规定,往往难以得到通过。

要在立法变通上有所突破,充分行使好变通权,必须切实研究透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合情、合理、合法地予以变通。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来说,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民族立法权,就是要充分行使变通权。通过争取、变通。更好地落实、吸收和消化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只要不违背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变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变通,解决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问题,特别是就民族自治地方有关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一些特殊性问题提出解决的特殊政策措施,体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同时在进行立法变通时,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阶层的意见。充分掌握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仔细研究有关法律、政策,提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变通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做争取工作,力求每一项立法变通能够顺利通过。这是行使好变通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和原则。

民族文化宫 篇4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内涵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共同体形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逐渐地, 民族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 一) 民族的定义

毋庸置疑, 讨论民族主义, 离不开对民族内涵的探讨。那么, 什么是民族, 如何给民族下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的定义, 却是困难的, 也是见仁见智的。

学者王缉思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归纳, 即对民族的定义大致分为主观派和客观派。学者刘中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包括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形式。笔者比较赞同刘中民的理解, 具体理解如下: 第一, 主观派认为, 民族共同体成员共同的心理认同决定了民族的产生, 也就是说从共同的感情出发来界定民族。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中所说,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 其成员也不可能认识其同族中的大多数人, 不可能见过他们, 甚至不可能听说过他们;然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都存在着一种想象的交流。”①第二, 客观派强调, 地理条件、肤色、种族、语言、等客观因素构成了民族的最基本特征。如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第三, 主观与客观结合派主张将前述主观与客观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来界定民族, 即一个完整的民族既有其语言、肤色、地理条件等客观要件, 也有其共同的心理认同和文化信仰皈依等主观要件。如密尔认为民族感情是民族构成的核心, 这种共同感情使得民族成员更加愿意与彼此合作, 希望被同一个政府统治, 并希望这个政府完全由他们本民族治理。②

( 二) 民族主义的内涵

有人说, 民族主义是一只大象, 每个研究者就像是“盲人”一样摸到的只是它的一个小部分而非它的全部。埃里·凯杜里认为, 民族主义是19 世纪初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认为人类自然的划分为不同的民族, 这些民族由于某些特性而能被人认识, 政府的唯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③安东尼·史密斯认为, 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 目的在于为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其个性, 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或潜在的民族。

( 三) 民族主义的功能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 它既可以团结本民族力量、坚决维护本民族利益, 进而建立属于本民族的国家; 也可以因此而制造动乱甚至战争, 进而导致国家分裂。因此, 民族主义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 统一功能和分裂功能。

1. 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

民族主义是一种群体的共同意识, 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它也是群体中每个成员民族认同的心理基础。而每一个民族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苦难的经历, 并且深深扎根于每个成员的心中。正如在中华民族, 每个成员都认同自己是华夏儿女, 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由衷的自豪和骄傲。因此, 民族主义具有凝聚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民族的功能, 能够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聚合到一个地区或国家中, 或者重新组建为一个全新的国家。这就是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

2. 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

民族主义在培养本民族人民之间密切的感情的同时, 也产生了民族成员的诸如盲目排外、极端民族情绪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多民族国家里。如我国以热比娅为首的疆独势力, 在一些外部势力的利用和误导下, 进行分裂国家的错误行径等等。

一国多族, 民族间习俗和信仰差异、发展差距、利益差异、误解和陌生感等的持续存在, 极易产生民族矛盾和冲突, 进而滋生分离主义倾向, 从而导致民族国家的分裂。许多国家也在因此而不断上演着悲剧, 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一旦它与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狂热分子等结合起来, 会给多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民族国家的内涵

关于民族国家的内涵, 许多国内外学者都试图从民族结构上来界定。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民族领地与整个国家疆界相一致, 即达到“一族一国”才是民族国家。但是, 纵观现代世界, 极少有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

笔者比较认同我国学者宁骚关于民族国家的定义。他认为, 民族国家的本质内容不是民族结构, 而是国家的统一性和国家文化的同质性, 是人民对主权国家在文化上、政治上的普遍认同。因此, 他把民族国家定义为: “所谓民族国家, 就是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④

三、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的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权威的基本来源。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所以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的政治合法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社会民众对政党、政权的支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今世界, 单一民族国家由于民族成分单一, 其政治合法性自然毋庸质疑。但是多民族国家中, 其政治认同是很广泛的, 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克服和消除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积极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的语言和共同的政治文化, 力求在各民族中产生广泛的认同。另外, 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日常联系和经济交往中, 再加上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 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通过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发展起来的国内经济联系, 逐渐造成生产资料、人力物力的集中, 由此使国内各民族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 各民族之间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就成为事实。

各民族对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家政治文化的认同和由来已久的统一的民族市场构成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基础。⑤因此, 在许多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国家进行政治动员进而维护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政治资源。

四、从民族主义的双重功能看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为本民族利益而斗争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 以民族感情为基础, 以建立自己的单一民族的主权国家或以本民族为主体的主权国家为最终目标。历史上, 民族主义在团结本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20 世纪90 年代前后, 民族主义却主要表现为分离主义, 致使许多少数民族从自己的母国分离出来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 分裂了许多多民族国家。目前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继之而来的必然是无休止的地区冲突, 进而威胁到国际秩序的稳定。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民族主义如同一把双刃剑, 既能构建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 又能威胁和破坏国家稳定和统一。因此, 理性的从民族主义的功能来分析其与国家构建的关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 一) 从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看其与国家构建的关系

从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来看, “历史上各个民族国家的创建虽因文化、宗教、国土、人口等不同因素而选择了不同的建国道路, 但任何规模较大的旨在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运动一般都是嫁接在民族主义的枝干上的。”⑥因此, 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起到了构建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

在欧洲, 资本主义萌芽有了初步发展, 可是封建势力和教会却成为它发展壮大的强劲绊脚石。由于民族主义可以起到凝聚本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 它也能够适应统一的国家政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而这正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因此, 西欧资产阶级在构建民族国家时, 大力倡导和极力推崇民族主义。因此, 英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民族国家。

在北美大陆, 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 统一的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等也逐渐形成, 美利坚民族逐渐产生了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族国家的迫切要求。最终, 在西欧民族主义和本地民族主义的影响下, 北美大陆于18 世纪70 年代爆发了反对外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 因此, 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19 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日渐觉醒, 反抗斗争陆续出现, 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也陆续建立了。这其中, 民族主义发挥了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奋起反抗、争取民族独立的巨大促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运动更是风起云涌, 新兴的民族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 民族主义力求摆脱殖民统治, 渴求民族独立, 重视民族传统, 倡导现代文明。民族主义能够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 并充分发挥了凝聚本民族精神和力量的强大作用, 积极推动了民族国家的构建。

( 二) 从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看民族主义与国家构建的关系

从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来看, 多民族国家出现的民族自治和分离运动虽然使得长期以来积累的消极的民族情绪得到不同程度的宣泄, 但它也不同程度的威胁着多民族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民族主义有着解构和分裂民族国家的一面。因为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 导致许多没有建立政权的民族要求自治或独立建国, 并进而导致多民族国家有了发生裂变的可能, 多了发生裂变的危险。

在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的作用下,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 前苏联分裂成为了15 个国家, 前南斯拉夫分裂为7 个国家, 等等。另外, 许多民族分裂浪潮也不断涌现, 比如俄罗斯境内的车臣要求独立事件, 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明确要求独立建国, 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库尔德族提出建立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 等等。至此, 我们发现, 民族主义在多民族国家的裂变中所起的分裂作用, 不但导致了原有的主权国家分裂, 而且大多都引发了地区性的冲突和动荡, 这严重影响了地区乃至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多民族国家经过几个世纪的考验, 历经沧桑, 其合法性不容质疑。民族分离分子无视历史和现实, 继续搞分裂国家的活动, 只能加剧地区局势紧张、动荡和流血冲突, 为外部势力的介入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多民族国家、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不过, 我们也需要看到, 这种有民族分离导致的国家裂变, 从一定程度上分析也是对部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一种有利的调整, 是对长期以来某些民族不平等现象的揭露和否定, 也使得某些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或被其他力量束缚的民族实现和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终走上独立发展之路。比如当软弱的清政府面对来势汹汹的列强侵略而手足无措时, 数代有识之士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反抗外侵, 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才有了今日56 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局面。

由此观之, 民族主义作为一把双刃剑, 在民族国家的构建中起到的统一和分裂国家的双重作用, 因此,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它。民族主义的统一和分裂的双重属性以及它们对民族国家的构建和解构作用,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当民族主义对一个国家起解构作用的同时, 它也在对另一个新的国家起构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中民.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1.

[2]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刘中民, 桑红, 刘玉华.试析国际格局的民族主义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2) .

党校学员参观民族文化宫心得体会 篇5

10月17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和同学们乘坐校车来到了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在祖国的怀抱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我深深的呗新疆的巨大变化震撼到了!在祖国的带领下,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领导下,新疆无论是在经济、民生、教育、文化和生态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有巧妙地保留着自己的特色。

埃及驻华大使馆外交官卢迪曾经来过新疆,这次参观他说:“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埃及的穆斯林不理解新疆的宗教政策,今天看了展览感觉耳目一新,埃及愿意宣传新疆,让更多的埃及人到新疆来参观。从这个展览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新疆真是变化太大了,可以看出,新疆这些年一直在做很大的努力,尤其在经济、民生、教育、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祝福新疆!”

学习民族音乐培养民族情感 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民族情感;民族意识;音乐课教学

音乐是可以直接感受一个人情绪及思想的工具,没有国界、没有年龄、没有性别的隔阂。音乐文化是最有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最能反映各个民族的特点。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族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民族音乐在青少年中,特别是高中教学中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试图在加强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给出一些途径。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是一节民族音乐欣赏课成败的关键。

例如,我在教学生欣赏阿炳(华彦钧)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不朽之作,半个世纪以来,不仅在国内乐坛上盛演不衰,而且成为展示在国际乐坛上的一朵瑰丽的中国民族音乐之花。它不仅成为著名二胡演奏家张韶、闵惠芳、王国潼、姜建华、泉昌耀、宋飞等的保留曲目,而且被定为全国二胡比赛的必奏曲目,还被改编为民乐合奏、弦乐四重奏、小提琴独奏曲、统乐队合奏曲、管统乐曲。许多外国交响乐团都竞相演奏这部作品。国外有人主张采用《二泉映月》作为莎士比亚的悲剧音乐,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罢此曲感动得潸然泪下,认为《二泉映月》只应该跪着听。这样导入新课,就为正式欣赏《二泉映月》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涂抹了厚重的色彩,加之我对阿炳悲惨人生的介绍,更使学生感受到这部作品的分量与价值,从而以一种高山仰止的心态进入到艺术的情境中。

二、注重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现行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学内容以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主,通过欣赏名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乐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各种生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进入”音乐的情境,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容易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能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旧课新上,新课正确引导,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则可以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不仅对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主动探究并能阐述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知识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性知识,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传授好通俗易懂的音乐知识,并且力争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如音樂知识中民歌与民歌的分类,教师可从民歌的产生、发展、体裁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来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民歌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韵味各异,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欣赏和学唱民歌是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的节奏;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彩。教科书里的民歌有许多,有少数民族民歌也有外国民歌。如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的音乐,生动而感人地讲述了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热情地歌颂了纯真的爱情;《二泉映月》的如泣如诉的旋律,激起学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并唤起他们的同情心。教师通过分析作品意义,了解作品背景,学唱、欣赏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熏陶。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整统一,引导学生重视音乐作品的教育价值,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加强了民族意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

三、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参与实践

培养民族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多方面的力量,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从学校来讲,不仅在音乐课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中,都要进行对学生民族情感的教育,例如:举办民族音乐知识和作品的讲座,组织民乐学习小组,学习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等;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学唱民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给他们多听民族音乐;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都要积极宣传民族音乐,引导人们学习、热爱民族音乐。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民族音乐知识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推进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扩大影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不仅是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个教育问题。教师只有充分地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打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从中吸取营养,才能激起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我将不懈努力实现我的目标使我的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民族文化宫 篇7

一、选题意义重大, 立意深远

本书是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 从民族地区视角切入, 以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与民族贸易为具体研究对象。民族地区整体上比东部发达地区要落后, 而在民族地区又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 所以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建设与民族贸易发展问题, 是目前民族地区农民和农业经营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繁荣民族地区农村市场, 发展民族贸易, 首先就是要大力建设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 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 增加农产品竞争力。其次就是要优化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民族贸易, 进而提高农产品经营者利润,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距。因此, 本书选题契合了中央在新时期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民族政策, 该项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和有关机构研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并且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选题意义重大。

二、问题导向明显, 切重要害

该书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 切重要害。一项好的研究往往是从发现一个好的问题开始。明白了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然后在这个问题的导向下寻求解决方案, 这是我所主张的做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王兆峰教授这本专著的研究思路与我所倡导的思路相吻合。该书分别从国内外有关农产品市场研究、民族贸易研究、新农村理论研究等角度做了文献综述。目前从宏观层面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献较多, 但从市场角度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献就不多见。总结出来的问题就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解决农民既增产又增收的问题, 就必须大力建设农产品市场, 推进商贸流通, 引导农民走上市场, 以市场引导生产, 优化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在民族地区如何创新性建设农产品市场, 发展民族贸易这个问题, 该书以此问题为导向行文, 逻辑层次清晰, 层层递进, 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三、理论创新突出, 方法科学

当前国内外在农村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问题上有一些研究成果, 但民族贸易研究成果较为少见, 特别是将民族地区商品市场建设与民族贸易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就更为少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 当然也充满了挑战。王兆峰教授的专著理论创新是比较突出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的民族地区农村市场体系重构与创新民族贸易发展, 这些内容在现在的与此相关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生态系统经济理论中都较为缺乏, 该书作者的研究成果, 为这些现有理论从特定的角度增添了新的内容, 使这些理论的涉及面进一步增加, 使这些理论涉及的研究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使学科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有助于构建系统的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理论。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综合运用AHP、主成分分析、空间经济学模型以及制度经济学等多种研究方法来研究民族地区贸易问题, 特别是市场分析的新研究方法的应用为本书增色不少。

四、实践指导性强, 有利决策

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探析 篇8

一、民族经济以民族文化为内涵

每个民族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单位,各个文化单位所涵盖的个人在神与人、个人与集体、公民与国家、父与子、夫与妻的关系上都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对权利与责任、自由与权威、平等与尊卑等级的相对轻重上也各有不同的观点。各民族之间的歧视与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上的。各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具有持续性和持久性,它虽然是各族人民独特的历史经历在人们心理上的积淀,是一定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但它比各个民族的经济和政治属性更难发生变迁,更不容易妥协和解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各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之间的差异是带有根本性质的。

经济意识是文化的基本内容。经济意识中的内在规定,就是从价值观对动机、利益、关系形成相应的意识,其中的经济意识,是直接涉及人生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意识,并集中表现在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上。

文化在经济中的存在与作用,体现于社会总体的经济发展机制上。文化个体的作用,又汇总于社会总体的经济发展中。无形的经济发展机制,在物质财富上是看不见的,但在人们的意识中却是明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形成文化,经济发展机制才是实在的,以人为主体的。当社会总体以法律、政策、道德来制约经济发展时,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人们在思想上对相关矛盾的认识。即便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也要通过人们的思想加以确认,并以思想和行为来体现和适应。

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共同的经济生活是它的基础,而共同的文化是它的特性。民族文化是对民族经济的反映和引导,是民族经济的内涵。[1]不同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劳动者对本民族经济活动的动机、民族利益、民族内部经济关系以及民族间经济关系的认识。民族文化从个体方面引导民族个体的经济行为,从总体方面规定着民族经济的整体发展。

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经济意识主要体现在民族价值观、民族经济思想和民族道德上。游牧民族价值不同于商业民族,农耕民族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工业民族,自然经济道德观不同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道德观,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民文化对民族经济的制约

在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民族经济不仅受单一、具体民族文化的制约,而且受国家统一文化即国民文化的制约。民族国家的构建,一方面使国内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为统一的国民经济和国民文化;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和国民文化又对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形成制约。

民族国家的构建,国民经济、国民政治是硬件,国民文化是软件,是灵魂。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制约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民族国家的构建是以国民文化为旗帜和精神支柱的。国民文化是民族国家的构建原则,民族国家如何构建由国民文化来指引。因此,文化革命在前,民族国家构建在后。民族国家一旦选择了一定的国民文化,则国内各民族都必须接受这一主流文化。

民族经济的主体由民族文化确定后,民族经济的目标就随之确定。如果民族经济的主体是资本,经济发展的目标则是为了价值增殖,追求剩余价值和利润是不分民族的资本的共同动机;如果民族经济的主体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劳动者,则经济发展目标就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为转移,以劳动者发展和人性升华为目标,不是单纯追求GDP增长。

国民文化对民族经济的制约还表现在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在制度上,国民文化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经济制度构建的原则。体制是制度的阶段性存在形式,是制度层次的经济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国民文化对经济体制的制约,是通过国民文化自身的变革来实现的。国民文化不是一国的“种文化”,文化变革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统治经济体制、自由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每一次体制变革都以国民文化的变革为前提。如古典经济学理论取代重商主义理论就是重要的资本主义文化变革,这种变革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统治经济体制向自由经济体制转变的前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迄今为止也经历了由统治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同样是在国民文化变化指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成为这场文化变革的核心命题。

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国民经济。这不是说要把每一个民族经济体都变成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而是说国民经济是由各地区、各民族依照国民文化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2]国民文化是国民经济构建的软件与原则,各民族经济脱去地方性、封闭性而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民族经济向国民经济整体的整合程度,取决于民族文化受制于国民文化的程度。

三、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促进

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鲜明特征。民族文化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民族的存在都是其文化传统的存在,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每个民族的许多特征都是由民族文化造就的。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也是民族主体性的建构和体现,是对每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认同。民族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智慧。

民族文化具有传统性。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世代相传的过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任何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人类的文化创造必然要受制于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从而使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一方面,任何民族为了生存首先是要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基础。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相对来说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由此促成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比较优势。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经济基础的聚集能力差,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般无法以传统的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为龙头,而大多以第三产业为突破口寻求经济的发展。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起步阶段大多以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为重点,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

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由于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承性,导致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是其他任何地区和企业都无法拥有和模仿的。所以,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多以旅游业的形式作为开发基础,既满足旅游者追求原始、自然、新奇和刺激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无须投入较多资金就可以投入运行,成本小、收益大、见效快。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辐射作用好。文化资源与普通自然资源相比属于无形资产,一方面,这种资源可以重复使用,产生无穷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不仅可以融合在商品和服务中,而且还可以融合在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理念中。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多属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仍有不少人口急待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奔小康还有一定压力和困难。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呈现出经济贫困而文化富足的显著特点。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小而灵活、涉及面广、参与面大、投资见效快等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加速民族贫困地区对歌舞、餐饮、服饰、民俗、民族民间工艺、民族节庆等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镇一节”的乡村特色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就能迅速形成并不断壮大,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能被充分聚合利用起来,最终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找到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捷径。

摘要:民族的经济与其文化是统一的。在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民族经济不仅受单个民族文化的制约,而且受国家统一文化即国民文化的制约,民族文化构成民族经济的重要内涵与内容。通过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发挥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文化经济,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文化经济

参考文献

[1]刘永佶.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82.

[2]许华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经济化问题辨析[J].改革与战略,2008(2).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篇9

根据我市五种主要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与教育情况, 我最终确定风平、江东和中山3个乡镇三个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乡镇为本次调研对象。

一、调研情况分析

各校都承担着各乡镇所有适龄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 工作任务都比较艰巨。但是各校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均衡发展为目标, 认真贯彻“向管理要质量, 在管理中谋发展, 从管理中求效益”的工作思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 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 寻求加快学校建设新办法, 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举措, 使各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各校师资队伍基础力量得以增强, 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教师队伍活力得到激发、功能得到增强, 教师专业化得到较快发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各校在巩固普九成果, 创建无辍校园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得到了社会认可。

各校根据学校现有基础, 确立了新一轮发展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与举措。办学理念科学, 目标定位较准确, 为各校发展多种特色教育, 构建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升提供了实践平台, 使各校的特色农村民族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狠抓常规工作, 突破教学“瓶颈”, 关注教学效果, 完善听课、评课机制, 形成聚集课堂、研讨课堂的良好氛围。同时, 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 以养成教育为抓手, 通过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树立做人的基本道德人格构架, 促进学生在道德多层面主动健康发展。

二、主要困难与问题

1. 就各校目前教学质量的总体情况来看, 不及格率较高, 平均分较低, 与城区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2. 学校的办学特色至今还未得以显现。

3. 学校教师的专业程度与专业水平尚不能适应现

代化教育要求, 学生以接受性学习占主导地位, 学习不够主动, 缺乏研究意识和探索习惯, 教师以传授式教学为主, 以教论学, 其专业化水平有待整体提高。

4. 各校软硬件设施仍然不足, 无办公室, 办公条

件简陋、拥挤, 教师无办公用计算机, 制约了现代教育资源的使用。

5. 山区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难度大。

6. 教师队伍不稳定, 年轻教师居多。

7. 教师宿舍严重不足, 学生宿舍紧缺, 师生住房

拥挤, 有部分老师在校外租房住, 学生更拥挤, 有的学生床位宽只有45厘米左右。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

8.“控辍保学”工作严峻。

9. 目前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学科配置不合理。

1 0. 多数家长整天忙生计, 对孩子学习和生活重

视不够, 绝大部分家庭教育出现瘫痪, 致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形成合力。

1 1.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村寨里的小孩多数进

了学校, 一些家长就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再学那些传统技艺, 也忽略了民族习俗文化的传授, 导致绝大多数孩子对民族历史和诸多民族文化不了解。这种现象与中小学教育机制有密切的关系, 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 既得不到传统社区的承认, 也不能融入外界工业化社会, 游离于城市乡村之外, 不仅无益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也阻碍了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当下的民族教育学有其盲区, 民族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内容缺乏民族特色, 缺乏对学生的民族属性及民族文化影响的认识。

1 2. 跨境民族地区教育是我市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跨境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有关跨境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应受到高度重视。

1 3. 小学双语教师队伍不稳定, 其存在的突出问题

是“一缺二低”, 即数量不足、双语教学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基层学校在双语教师培训上依赖思想严重, 缺乏长远目光, 办法和形式单一, 创新意识不强。

1 4. 对现有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还有待加强。

三、对策及建议

1. 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构建正确的民族教育发展观。

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以本次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 不断探讨加快自身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不断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新思路, 不断解决当前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老困难、新问题, 将全市民族教育事业推向新高度, 达到新水平, 实现新跨越。

2. 提高政府宏观管理学校的能力。

提高政府宏观管理学校的能力, 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体制的改革, 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调整教育布局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

3. 聚焦课堂,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实现全市民族教育教学水平大提升。

当前, 教育系统推进科学发展, 中心任务是坚持素质教育,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研部门, 我们将聚焦课堂, 继续做好对全市民族教学工作的指导、督查, 及时掌握教学情况, 抓好教学过程管理, 认真组织开展好市本教研、校本教研,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校教学效益, 不断完善全市科学长效的教学管理评估机制。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我市民族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教师的教育与管理, 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在全市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学科带头人和名师, 大力实施“三名”:“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 提高全市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5. 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途径, 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硬件建设方面, 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校安工程”为依托, 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及其应用工作。在软件管理方面, 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 努力提高构建民族教育体系的能力、教育条件的保障能力、教育规则的制定能力、教育公平的维护能力、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力、教育文化的建设能力。

6. 要加强各级培训机构的建设, 积极开展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现代教育管理的系统培训。

积极争取资金, 扩大全市培训工作面及力度。我市师训部门从从前的履职晋级、普通话培训等方面逐步扩大到乡校长培训、教务教研主任培训、新岗教师岗前培训、教育科研培训、双语双文教师培训等, 为我市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7. 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

俗话说得好,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但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很多村校点中心校校长的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能力普遍偏低, 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 围绕建设知识型、勤政型、创新型、和谐型、清廉型的学校领导班子的目标, 努力提高学校领导者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是我市2010年下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8. 提高师生的管理能力。

师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师生民主管理能力。增强民主管理意识, 提高参与管理能力, 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二是提高师生自主管理能力。教师要提高自我约束力, 学高身正, 模范执行学校管理规则;学生要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自觉追求真、善、美。学校领导者要为提高师生的管理能力创造民主管理氛围和条件。

9. 以建设学校先进文化为载体, 不断树立教育良好社会形象。

浅析新疆地区民族新闻的民族特色 篇10

关键词:民族新闻,民族特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 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2005年11月1日零时, 全区常住总人口为2008.15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0.26%。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等13个民族, 加上其它民族, 共有47个民族。 (1)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 民族众多且聚集的特点决定了在新疆使用多种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大众传播的必要性。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丰富大众传播的内容,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一、新疆地区民族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自20世纪初叶诞生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 经历了诞生初期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70年代末至今的繁荣时期。21世纪初,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媒体领域的发展显现繁荣景象。 (2)

回顾历史, 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 新疆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也有其重要贡献。目前新疆有汉、维、哈、蒙、柯、锡伯等六种文字出版的报纸97种, 平均每期印数15.5万份, 总印数34726万份 (《新疆统计年鉴》2003年) 。其中,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有42种。20世纪初新疆就已诞生了维吾尔文近代报纸《伊犁白话报》, 它是我国最早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近代报纸。《新疆日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机关报, 用维、汉、哈、蒙四种文字出版, 是我国最早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省级报纸。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晚报》则是全国第一张少数民族文字晚报, 《察不查尔报》是世界上唯一的锡伯文报纸, 《克孜勒苏报》是我国唯一的柯尔克孜文报纸。 (3)

二、新疆地区民族新闻的民族特色

新疆地区民族众多且聚居的特点必然会导致其具有特殊性质, 即民族特色。民族特色指一个民族秉承她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 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固有的、鲜明的本质的风格特点, 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根本属性的依据。这里的“民族特色”特指“民族新闻”所体现的“民族特色”, 并非对一般的新闻而言。对民族新闻有一个共识是研讨“民族特色”的前提。

什么是“民族新闻”?分析已有的“民族新闻”定义, 笔者认为其不够全面, 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第一, 按照某一方面的特征给“民族新闻”下定义, 缩小了“民族新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不能完全涵盖“民族新闻”的范畴:1、按新闻发生的地域定义“民族新闻”。如“什么是民族新闻?我以为它是发生在民族地区的、反映少数民族各方面的新鲜而有价值的事实报道。”2、按新闻报道的对象和内容定义“民族新闻”。如“什么叫民族新闻?顾名思义, 就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的新闻。”3、按新闻报道形式定义“民族新闻”。如“是否可以这样给民族新闻下定义, 即运用符合民族个性特点的报道形式, 对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事实的报道。”4、按新闻的“民族意义”定义“民族新闻”。如“民族新闻就是及时传播的受众应知、欲知、未知的具有民族意义事实的信息。”第二, 过多地纠缠于一般性的“新闻”概念而未涉及“民族新闻”的特殊本质。民族新闻的民族特色无论哪家报纸无不是特殊和一般的统一, 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共性指导个性, 个性体现共性并寓于共性之中。民族新闻就是具有民族特殊性的新闻, 既具有“新闻”的共同属性, 又具有自己的个性, 这个个性就是民族的特殊性。所谓“民族特色”就是指体现“民族”的这个特性。 (6)

如何突出民族新闻的特色?民族新闻与非民族新闻一样, 报纸力求做到吸引读者, 提高发行量。只有办得“有味”才能够吸引读者, 民族新闻也不例外。民族新闻除了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之外, 更要突出它的个性———民族的特殊性即民族特色。

那么, 民族新闻特色的含义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在新闻中如何把握其民族味?斯大林认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4) 从这里可以看出,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这一科学的定义为我们研究民族新闻的民族特色指明了方向, 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 民族特色体现在民族新闻中, 就要做到把民族色彩融入内容和形式之中。在民族新闻中, 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等等决定着一定民族对一定新闻的基本选择。

首先, 从内容上看, 民族新闻应以与少数民族生活、生产、文化、政治息息相关且少数民族最为关心、最为欢迎的内容为主。要突出民族特色, 还要创新新闻源, 发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 在“特”字上做文章。所以, 民族新闻要抓好富有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的各项活动的报道, 宣传介绍少数民族的文物、史地、风俗以及人物等方面。这些民族特点本身就构成一个个取之不尽的新闻源。

加强服务意识, 满足受众需求。 (5) 媒体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少数民族媒体自然要满足少数民族这些特殊群体的知情权。少数民族新闻应本着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宗旨, 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供大量信息, 把中央和上级的精神、全国和全世界的发展趋势、一切先进的有益的经济文化等信息及时地转达传输给少数民族受众, 并及时把民族内发生的尤其是新近发生的各种重大、特殊变化和信息传播开来, 激发更多的人对民族事业的关心, 动员他们参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 推动民族事业全面发展。

其次, 从形式上看, 民族新闻语言和图片的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特点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受众而言, 同一条民族新闻使用汉语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传播效果就不同。在民族新闻的传播中, 使用本民族语言———与受众具有相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语言符号, 能更好地实现传播目的。此外, 一些富有民族传统形式和反映民族特点的新闻图片、插图、速写以及剪纸、木刻等的运用不仅可增加新闻真实感、增强美感, 而且也可以突出民族特点, 使其更富有吸引力。 (4)

三、新疆地区民族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必然滞后, 民族新闻更为落后。新疆地区的民族新闻存在诸多问题, 在此只谈与突出民族特色相关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民族新闻与非民族新闻大同小异。新疆地区民族新闻中缺少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 除了地名、人名、族名等民族性名称外, 内容和非民族新闻没有太大区别。将这些明显的民族性名称替换以其它人名地名, 对理解新闻事件并不构成大碍, 更看不出是一则民族新闻。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情、民族“味”在民族新闻中很难找到, 几乎等同于一般报道。

第二, 对少数民族的认识不够, 对少数民族的报道普遍偏重于民族文化新闻, 似乎唯风情才有特色。民族新闻的内容不能做到推陈出新, 较偏重传统和原始的价值观。只要谈及少数民族, 就与少数民族特有的丰年祭、传统的民俗风情相联系。民族风情固然是独有的特色, 但民族特色并非都是民族风情。

第三, 形式模式化, 照版“复制”。除了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以外,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与其它报纸的新闻模式相同。从党中央到各县市的新闻报道大同小异, 中央大报什么样, 民族地区报纸就什么样, 一板一眼完全照搬, 没有自己创新的、有特色的东西。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凡民族的就是独特的、美的, 是受世界瞩目的。少数民族很美, 他们的服饰与大自然的美十分协调, 他们的歌声也显示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人们走进少数民族地区, 无不感受到美的享受, 然而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却看不到这些。仅新疆就有47个少数民族, 拥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 却未能充分运用它。

第四, 民族特色文体和语言个性不突出。民族的东西往往给人以美和独特的感觉, 最能吸引注意力。除了用少数民族文字形式出版以外, 新疆的民族新闻不论文体还是语言, 与非民族新闻没有太大区别。所有的新闻文体都极为相似, 体现不出独特的少数民族韵味。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语言常有汉语言无法比拟的比喻、隐喻等手法, 但在新疆的民族新闻中看不到这些语言亮点。笔者认为,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与少数民族新闻队伍较弱有很大关系。一方面, 少数民族新闻从业人员数量少;另一方面, 缺少职业民族新闻从业人员, 即少数民族新闻从业人员“质量”不过关。从某种角度讲, 少数民族同胞从事民族新闻更合适。新疆新闻从业人员大多为汉族同胞, 少数民族从业人员只有一小部分, 民族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这些民族内部。这些少数民族从业人员虽然对自已本民族的日常用语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所受的教育为汉语教育, 因而对本民族的书面语、文字不熟悉;也有一部分人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但不能将其准确地转化为汉语言文字, 因此, 只限于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传播。这样的新闻队伍如何使民族新闻发扬光大?由于管理体制上的落后, 发展前景、工作条件和待遇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使得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吸纳高素质的人才, 造成人才不断外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媒体受本民族人才限制程度较高, 选择人才的广泛性受到限制, 造成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第五, 缺少对少数民族的特色成就与贡献的报道。少数民族在音乐艺术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天分, 特别是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推动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 我们更应该多加报道。

四、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以壮大民族新闻提出几点建议, 以期民族新闻能扬长避短、灵活运用自身特点, 在当今以资讯科技与网络为主的传播时代成功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一) 紧跟时代步伐, 民族特色要与时代特色相统一

民族特色是个性表现, 而时代特色是对一切新闻的共同要求, 也就是新闻的共性。强调民族特色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 而是随时代要求而被赋予崭新内容的特色。党性高于民族特色, 报纸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具有时代感, 因此, 民族新闻应把民族性和时代感统一起来。如果忽视了这一点, 那么民族新闻就会停滞不前。

民族不是孤立存在的, 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是历史的创造者。民族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他们的生活、思想必然随历史的发展而打上时代的烙印, 受时代影响、受时代限制。民族新闻应该是时代与民族的有机结合, 这种民族特色才是我们所倡导的。从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这个角度看, 时代感更是新闻所需要的。新闻价值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鲜性, 如何使新闻具有新鲜性?如何保持新鲜性?时代感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社会瞬息万变, 墨守成规只能落后于时代大潮, 新闻界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主力军, 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保证每天新闻的新鲜性, 才能保证新闻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二) 注重发展和稳定的报道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经济快速发展, 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态势, 对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将产生一定的碰撞, 因此新闻报道在突出民族特色时, 还应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与工作, 对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反动思想和政治图谋应及时予以曝光。在思想文化领域展现健康、积极的民族报道。

(三) 强调民族特色的同时注重跨文化传播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相似的基本环境、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 决定了人类文化具有基本的共同点。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立的主张、见解和传统。历经沧桑, 一种文化能延续至今且能以种属与其他文化相区别, 自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生命力,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其内在的独特性恰巧说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时代。所谓信息时代就是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网络这个传播媒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全球的距离, “地球村”越来越小、信息越来越泛滥。信息时代, 民族应该成为开放的民族, 更应该将这种文化的差异凸显为民族特色与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 因此, 民族报道一方面应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介绍外界的各种信息, 增加相互了解, 决不能因强调民族性而轻视、排斥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和信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不但发展较沿海和发达地区滞后, 接受先进观念也相对较晚。观念的落后势必造成经济的落后, 少数民族要冲破这种封闭自守的状态, 积极接收广泛信息, 学习先进文化。要摆脱落后状态, 这一点不容忽视。

(四) 报道内容以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服务性内容为主

媒体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少数民族媒体应提供少数民族最需要的信息。新疆的少数民族多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发展地方经济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 民族新闻所体现的民族特色要向经济方面有意识地倾斜, 指导思想上要有所转变, 报道写作上要多下功夫。我们的媒体在表现民族风情方面的民族性时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而恰恰在民族经济生活方面却显得功力不足, 不知从何延伸, 甚至无闻可写。其实, 民族经济与一般经济相比较同样具有民族特色, 钻进去大有文章可做。

(五)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队伍

新闻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的质量。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不仅可以给媒体带来高的经济效益、提高媒体知名度, 还可以壮大忠实的受众群体, 是推动媒体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 民族众多易产生不稳定因素, 新疆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从业人员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不仅要及时、准确地传达中央下达的各项政策、法规及规定, 向各少数民族受众提供大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信息, 还要如实反映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反映社会。为了准确地把握这些重点, 便对少数民族新闻从业人员提出要求: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 了解国际国内时政, 这是基础;专业知识功底要深———写作功底强;具备敏捷的“新闻眼”———新闻敏感;善于观察, 善于透过现象看到表象背后的事实, 抓住本质的能力;了解新疆的各少数民族, 了解内容包括历史、语言、风俗、分布地区、生活经济状况等 (针对少数民族新闻从业人员而言) 。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民族新闻从业人员, 具备这些素质的民族新闻队伍才能够担负起光大民族新闻的历史重任, 采写、制作出民族需要、具备民族特色、受世界瞩目的民族新闻作品。

民族新闻就是国际化、世界化的新闻, 它独有的特性是非民族新闻所不能比拟的。虽然我国的民族新闻在祖国的新闻园地还不是耀眼的奇葩, 但循着体现民族特色这条路走下去, 必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①③阿斯买·尼亚孜:《新闻传播与少数民族受众》, 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6

②白润生:《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 载《白润生新闻研究文集》,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④陈竣竣:《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特色》, 《当代传播》, 2006年第一期

⑤白润生、宁良红:《少数民族新闻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传播》, 2008年第二期

上一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下一篇:临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