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改革进程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之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乡村改革进程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改革进程分析论文 篇1:

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阐述与探究

摘要:农民、农村与农业是关系着中国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加强城乡相互融合,实现工农互补,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发展格局。本文主要对中国乡村发展进程进行总结,阐述解决温饱、小康建设以及实现共同富裕三个阶段的基本发展情况,提出结合区域发展情况,选择振兴方案,正确诊断乡村主要制约因素、精准判定乡村发展趋势以及强化城乡的良性互动的乡村振兴路径,以此来实现乡村战略化发展目标,解决乡村现存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乡村发展进程;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关系着国家长远发展与全局发展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长期性工作,必须要结合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乡村振兴路径,推动农村区域实现转型目标,帮助农村居民脱离贫困。现分析中国乡村的主要发展进程,并探究当前可用的乡村振興路径。

1中国乡村发展进程

1.1解决温饱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在1978到2004年之间,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还面临着温饱不足的问题。乡村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于创新政策制度,推动机制与体制改革,以此使城乡要素有效流动,提高粮食生产量,实现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在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为后续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建设工作积蓄原始积累。这一时期的农村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为取消统购统销农产品制度,放开农产品价格,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化、产业化与商品化方向发展。农产品尚存结构性不足与剩余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工业、城市的发展剥夺了农村与农业发展机会。

1.2小康建设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在2005到2020年之间,中国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中加大力度,落实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全方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颁布多项惠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面对偏远地区深度贫困、农村水环境严重污染、农村劳动力老弱化提前等问题,国家强化城镇对于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落实美丽农村建设工作。针对农村的贫困问题,下达精准扶贫、脱贫的发展方略;基于构建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速度,鼓励农民流转土地资源[1]。在这一阶段,农村社会从温饱走向小康,逐步建立多功能型乡村,“三农”政策体系得到健全。在这一阶段,乡村仍旧存在供需矛盾,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较大,缺少长效发展动力。

1.3实现共同富裕时期

这一阶段在2021年到2050年之间,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加大对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重视,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加快发展速度,更快速地进入到高水平发展阶段。重新构建城乡之间的关系,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优化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体制给城乡发展造成的约束,使城乡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将解决人才、土地、产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实现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

2乡村振兴路径

2.1根据区域发展情况,选择振兴方案

中国的乡村地域空间具有较强的广阔性,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依照区域发展现状,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振兴方案,以此更为有效地解决乡村发展问题。面对生态环境较差、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劳动力水平低的区域,选择的振兴策略应涉及生态保护、文化建设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包括修复生态环境,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产业进行生态化转变,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设基层治理体系,普及义务教育等策略。若乡村地区频发出现自然灾害,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农村生活质量较低,生产水平不高,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较弱,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不大,在选择振兴策略时,要注重绿色发展理念,解决基础设施与公共型服务设施方面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技能提升,以此培养技能型人才,改善区域的生产条件,具体措施包括优选良种、改良土壤以及整治土地。若区域的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难以提升效益,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破坏土地环境的情况,区域内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城乡之间差距巨大。

2.2诊断乡村主导制约因素

为乡村制定振兴发展策略时,还应精准把握不同区域的主导制约因素,如文化落后、组织混乱、生态问题、劳动力外流与产业缺失等因素。若乡村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文化,应开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工作,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构建服务体系,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加入时代内涵,激发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面对组织混乱问题严重的乡村,应优先落实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实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提高农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改善农村社会的治理情况。面对生态环境较差的农村,应将生态建设视作重点工作,打造宜居环境,改善生态系统,构建全新的生态化发展格局。对于劳动力严重流失的农村区域,应设立并实施职业农民制度,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力度,全面兼顾农村社会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工作,增强对企业家等社会主体的吸引力度,落实人才发展与激励政策。若制约乡村发展的是产业因素,应集中力量与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挖掘区域潜在的产业发展价值,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2.3精准判定乡村发展趋势

乡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其发展需求与振兴策略也存在差异性。若乡村显现出负向衰退的发展趋势,在确定振兴战略时,需要全面展开优化、优先与优选的工作,以此确定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综合展开组织、环境、文化、教育与产业等方面的振兴工作,以此改变乡村现状,达成发展目标。产业振兴环节中需集中力量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动的节奏,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下,改善生态环境,打造高效化、集约化的生产空间;围绕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振兴活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促进乡村本土文化蓬勃发展,引导农民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对于处于正向上升发展状态的农村,应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加大产业融合程度,打造宜居的农村环境,升级基础设施,大力宣传乡土文化,完善组织体系,借助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等实现取长补短,提高乡村发展水平。

2.4加强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乡村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时,其要素集聚水平持续提升,以此形成乡镇,而后演变成现代化城市。城镇规模等级越高,对于乡村发展的影响也更大,所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也给乡村的发展造成影响,若城乡发展要素被割裂,二者之间就会产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发展上的差异体现在公共资源、人居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可通过政策与制度使城乡要素保持自由流通,以此优化配置乡村与城市的各种资源。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发展两项工作,打造具有城乡一体化特点的公共服务设施[2]。

3结论

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应结合乡村发展规律,根据区域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振兴发展方案,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产业、环境、教育、文化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乡村当前的发展趋势与制约因素,并且要注重与城市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以此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远智,刘彦随.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J].地理学报,2021,76(06):1408-1421.

[2]李璐璐,王策.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研究[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1(12):20-27.

作者:李万科

乡村改革进程分析论文 篇2:

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人民意识基础

摘 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群众推进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积极回应人民呼声,将群众关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尊重群众首创,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创新精神;积极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人民意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努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本文力图从人民意识视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创造创新精神,汲取人民智慧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人民意识基础进行系统考察,以期揭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人民性特征。

一、倾听人民呼声,在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289-290人民呼声是社会矛盾和时代问题的集中反映,是时代精神状态的重要体现,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逻辑起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矛盾和问题,都有每个时代的任务和使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倾听人民呼声,努力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时代问题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呼声,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要求全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2]在回应人民期待,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社会矛盾和急难愁盼问题中,将党的理论创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顺应人民期待,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重大判断。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需要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已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目前面临的更加突出问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正是基于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深刻认识和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了新的判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逐渐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的提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人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体现,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大政治判断。

倾听人民呼声,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随着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准确认识和把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区域、城乡和不同领域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人民群众反映日益强烈的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如何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之成为解决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戰的战略指引。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正以昂扬的斗志向着实现全体人民更加富裕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

回应人民诉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人民群众呼声较大的教育、住房、医疗、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党中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物质和精神产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全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惠及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实在人民群众身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真正实现由城乡人民共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二、尊重人民创造,在激发人民创造创新精神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扬“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传统,努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创新精神,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到了新阶段。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造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各行各业提供创造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平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创新活力,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思想。首先,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看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带领全党,破除思想、体制、机制上的束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简化科技等领域的管理体制,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基层群众和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创新主体创造创新精神的随时迸发提供了有利资源和条件。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建设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改革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激发了科技、制造、商业等行业领域人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党全社会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系统阐发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战略和新举措,将党的改革理论推向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把握和处理涉及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他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来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落实改革方案,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不断完善政策主张。坚持要求全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程度激发民力,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不断夯实深化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将党的改革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鼓励人民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突破,不断培育可供推广的基层经验,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政策和乡村振兴的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尊重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同时,要坚定支持和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其一,总结广泛活跃在社会基层的草根创业和创新的新经验、新模式,制定了鼓励大众创业创新的“双创”政策。随着“草根创业”“大众创业”“人人创新”等创业创新理念和模式在社会中的传播和流行,中央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出台一系列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在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渐显滞后、衰退的局面下,基层的小微企业中逐渐成长起了一些创业型和创新型公司,如以“创客运动”“互联网+”、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创业、创新运动所带动的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由基层群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产业或商业模式,解决了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党和国家针对创业、创新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建立相关扶持政策体系和支撑平台,推动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其二,尊重农民的创造创新,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之源。针对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鼓励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企业组织和农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创农业、农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以安徽合肥“三瓜公社”为代表的“电商特色产业模式”、以河南郑州“泰山村”为代表的“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以山东临沂“竹泉村”为代表的“外部资金撬动模式”等推动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有的模式甚至在全国得以推广。正是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模式的同时,适时总结新时代农村、农民创造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经验,提出振兴乡村发展战略,进一步引领和指导农业、农村发展振兴工作。

三、凝聚人民共识,在汲取人民智慧和力量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汲取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和智慧,凝聚社会共识,极大地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进程。

坚持相信人民,尊重人民,坚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全面阐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4]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对人民的创造创新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首先,坚信党和国家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时谈道:“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5]88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智慧和经验为改革开放后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资源。他坚持认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只有虚心向人民学习,汲取人民智慧,汇聚人民力量才能创造历史伟业。其次,通过回顾历史,对中国人民的创造创新精神给予高度概括和评价,对包括创造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系统阐发,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创新精神。他认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由人民创造的,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创造精神的迸发,是推动实践和理论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继承并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根本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群众期盼,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点,解决了脱离群众的各种问题,改进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员干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了实际成效。正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顶层设计与問计于民相结合,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和智慧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政策和新举措。首先,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6]9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调研活动。他常常走村入户,深入工厂车间等群众工作生活一线,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直接获取来自一线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调研活动,就一些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广泛汇聚共识,及时形成科学决策,推动利民、惠民政策和决策的制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7]他坚持认为,不仅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人民创造的鲜活经验和智慧,还要通过正确的组织领导、有效地集中统一,科学地提炼和总结,才能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和创造创新智慧转化为新的理论和政策或决策。如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中央文件的起草过程中,在做好总体谋划和设计的同时,他要求文件起草工作组专门下发《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在对社会各阶层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草案进行重要修改,使之成为汇聚全社会共识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总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人民群众对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的呼声,人民群众创造创新精神的迸发,人民群众意见和智慧的激发,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社会意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心声,尊重人民创造,及时将人民的期盼、意愿、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圆满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正带领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2.

[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杨丽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群众实践基础[J].学术前沿,2019(23).

[7]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11.

作者:杨丽霞

乡村改革进程分析论文 篇3:

LPR机制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 要]基于新LPR机制运用近两年实践,文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LPR改革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贷款收益率、息差利差等财务压力以及贷款定价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内部管理挑战。最后,建议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加快调整盈利模式、设置专业管理组织、提升差异化定价水平以及加权利率风险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LPR机制;利率市场化;定价管理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从1983年实行利率“双轨制”到2015年存贷款利率实现放开,中国利率市场化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历程,主要按照“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利率—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顺序稳步推进。具體来说,先放开货币、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但中国各类利率的市场化进展及传导机制现状各不相同:货币政策利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高度市场化,整体高效传导;但银行市场外的利率形成受多因素干扰,传导机制不通畅[1]。

总之,利率名义放开已基本完成,但贷款隐形下限、存款竞争白热化等限制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深化改革。具体来说:

一是存在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虽然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开,但银行贷款利率仍主要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部分银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导致市场利率下行不能有效传导到贷款利率[2]。

二是银行内部的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部分银行内部存资金价格两部门决策机制,占据主导地位的资产负债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部难以对贷款利率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是存款利率管制放开后存款利率存在上行压力。由于银行普遍存在“存款立行”、追求规模等观念,导致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有较强的高息揽储冲动。

(二)LPR机制的主要内容

为降低金融机构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依赖,建立清晰、明确、完善的政策利率体系,传达央行利率调控信号,引导市场利率运行。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完善 LPR 形成机制公告》,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打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本次 LPR改革,表现为报价原则、形成方式、期限品种、报价行和报价频率等五个“新”见表1。

为促进LPR在银行贷款中的运用,有效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一是自2019 年第三季度起,人民银行将 LPR运用情况纳入MPA考核,增设“新发放贷款中参考 LPR定价占比”指标。二是人民银行积极采取措施引导银行建立和完善 FTP 机制并运用LPR构建FTP。将在 FTP中运用 LPR 的情况、全国性银行贷款利率与 LPR 之间的点差纳入MPA考核。三是2019 年 12 月 28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30 号公告,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并将转换进度纳入MPA考核。同时,配套采取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发展、加强异地存款管理)、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研究完善银行间基准利率等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二、LPR机制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挑战和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区域性商业银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传统经营模式受到较大挑战。本次LPR机制完善,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联动性增强,区域性商业银行依赖稳定的存贷利差获取较高收益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较大挑战。具体来说,区域性商业银行特别是农商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比较低,且贷款主要投放当地政府融资平台等大企业、大客户,但大客户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多数按照LPR浮动加较少点数甚至减点执行,LPR下降对银行收入影响更强大。同时,大多数中小银行资质受限无法参与MLF交易,但贷款定价参与的LPR受MLF定价影响。在人行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区域性商业传统的息差收入盈利模式将遭到较大冲击,盈利能力受到较大挑战,经营模式亟待转变。

(二)盈利能力收到较大限制。LPR机制完善以来,LPR多次下调。截至2020年末,1年期的LPR 利率较2019年8月20日下降 40BP至3.85%,5年期以上LPR 利率较2019年8月20日下降 20BP至4.65%;银行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3%,创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低。一般类新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5.39%,同比下降44BP。企业类新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4.61%,同比下降51BP,均超过LPR降幅,充分反映了LPR趋于下行趋势。在LPR机制背景下,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以较高的存款利率和较低的贷款利率换取稳定的市场份额冲动更强,这种“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的利率竞争手段,长期执行下来,必将导致存款付息成本增加,贷款收益水平的整体下移,存贷利差被进一步压缩,盈利能力降低。

(三)风险管理能力面临较大考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LPR改革下,银行业整体信贷风险承压,各家银行对大型客户常出现非理性报价,优质客户的利率议价能力较强,大型客户保证规模增长[3]。但区域性商业银行在大型客户的总部优势、资金优势都比不过全国性大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被迫开展客户下沉,追求较高的信用溢价,提高风险偏好,导致整体信用风险上升。同时,银行贷款以更具市场化的 LPR 为定价基准,增加了银行贷款利率随市场利率同步波动,银行利率风险敞口扩大。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受制于缺乏足够的经验数据和应对手段,主动管理利率风险和利率定价的能力都较弱,更多是被动应对,更是缺乏利率风险对冲工具使用,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四)自主定价能力亟待提高。在定价管理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普遍建立了完备的资产负债、FTP、成本分摊、内部评级、利率定价管理等系统,能够准确计量客户、产品的各项成本和综合贡献,实行差异化、个性化定价[4]。在LPR背景下,差异化定价、精准化营销等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但区域性中小银行更多采取市场跟随的定价策略,并采用简单的LPR加点模型,仅运用合作年限、担保方式、信用评级等少数几个差异化指标,对客户自主化定价水平差距较大。目前,大多数区域性商业银行尚未有成熟的定价管理机制和科技系统支撑,来应对贷款基准利率向LPR转变。
三、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对LPR的对策建议

深化 LPR 改革,并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是人民银行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内容。区域性商业银行应顺应利率市场化大势,加快补足自身短板,探索一条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完善發展定位,调整盈利模式。

区域性商业银行主要分为城商行和农商行(含信用社)两大类。银保监会一直要求要增强地方中小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城商行重点服务地方经济、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农商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这是区域性银行传统的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所在,更是应对利率市场化、提升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是突出服务场景,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区域性银行存款主要呈现“大额存款占比高、长期存款占比高”特点,导致负债成本较高。要围绕客户的吃穿住行、生意往来等场景,加强支付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客户日常结算资金沉淀。同时,要加强存款结构调整,提升存款差异化定价水平,优化客户结构、期限结构、价格结构等,合理有效控制并降低付息成本。

二是丰富线上产品,保持信贷量价平衡发展。近年来,区域性银行与腾讯、阿里、京东等科技巨头合作,互联网模式的联合贷款、助贷等业务蓬勃发展,但今年年初监管部门下发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限制了此类贷款扩张。区域性商业银行要加强金融科技投入或购买大型银行的成熟金融科技服务,切合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县域主体抵押物少需求,大力开发线上贷款品种,加大信贷投放。

三是推动多元化经营,提高非息收入占比。区域性商业银行要加快多元化经营步伐,申请取得证券基金托管、投行、国际业务等资质牌照,积极发展投行类业务。抓住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发展财富管理、代销基金理财等,满足县域特定的财富管理需求。同时,规模较大的区域性银行可独资或合资设立基金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等司,实现经营和收益来源的多元化。

(二)优化组织体系,建设专业团队。

目前,国有大行、绝大多数股份行都成立了专业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加强外部政策研究、内部资产负债管理,充分发挥业务结构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及提升定价能力等的作用。有条件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加快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设置,有效提升全行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条件有限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建议成立成立利率市场化领导小组,定期就国内外经济走势、同业竞争、转型升级、风险管理、定价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从全行层面引领、指导、推动全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工作[5-6]。同时,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队伍建设,如研究团队、定价团队等,即做好方向研究[7]。

(三)强化客户分类,提升差异定价

区域性商业银行要加强客户分类分层管理,构建客户分类分类指标体系和运用机制,打好精准营销、差异定价的基础[8]。可通过分步走的策略缩小与先进银行差距,如先按客户的规模和价值贡献进行分类和运用,再按贡献度、忠诚度等综合打分进行分类运用,最后按千人千面、敏感性方式划分客户。同时,加强建设FTP、成本分摊、RWA、评级、税务等系统,对现有业务的各项成本实现精确分摊和准确计量,奠定定价基础,对资产负债业务实施差异化定价,提升客户定价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四)提高科技支撑,增强风险防控

近年来,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不断加深,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日益重要。区域性商业银行应紧跟时代潮流,加大对科技领域投入或探索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科技支撑,提高自身主动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可以建立统一基础性数据系统,实现所有业务数据录入、提取、汇总等统一管理,为实证分析和科学预测奠定基础。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和久期-凸度分析、VaR 分析和动态模拟分析等计量模型以及利率预测模型和决策机制,进行利率风险的监测和预测,及时优化业务结构、期限结构。区域性商业银行也应该参与利率衍生品交易,如与客户开展LPR为基础的贷款利率互换业务,对冲利率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军.LPR改革背景下西部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应对[J].甘肃金融,2020(06):7-9.

[2]梁少锋.LPR改革与货币政策传导_基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角度[J].金融市场研究,2019(12):18-24.

[3]潘沁. LPR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调整与流程优化[J] . 金融纵横,2020(09):95-100

[4]刘宏海.LPR 改革实践的难题与对策[J].中国金融,2020(12):35-37.

[5]刘居照.LPR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成效_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_基于江西全样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调查[J].中国金融,2020(12):66-77.

[6]郭维欣.LPR推行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定价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2020(7):65-66.

[7]曾刚,王伟.LPR形成机制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债券,2019(9):7-12.

[8]刘明康,黄嘉,陆军.银行利率决定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一来自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J].经济研究,2018(6):4-20.

作者:郑海健

上一篇:云计算下工程建设论文下一篇:音乐能力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