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进程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城市发展进程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熊**

[摘要]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简要意见。

[关键字]中国城市化问题建议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水平。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里兹曾经说:二十一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两件事,一个是美国的信息化,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开始聚集的原始村落、从事货物贸易的集市,乃至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演变,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城市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中国社科院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称,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这份名为《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蓝皮书指出,1996到2005年,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人;2006到2009年,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数量大约为1500万人。到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27国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1/4。

虽然城镇化率快速提高,但蓝皮书认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出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特征,城镇化率在统计上有些高估。

其续称,实际上中国现有的城镇人口统计中包含大量的农业人口。仅此一项,就使得中国的城镇化率被高估9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再考虑到大量尚未融入城市的农民工,中国完全的人口城镇化率至少要降低10个百分点。因此,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实际城镇化水平将远远低于目前的统计数据。

这部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市化是乡村变为城市的复杂过程,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世界性现象。蓝皮书的作者同时指出,中国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协调。“中国的城镇化是缺乏质量、不协调、不和谐的城镇化”。西方用200年、100年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中国许多城市却试图花20年、10年的时间就实现赶超。城市化不能光看速度,更不能沦为“形象秀”的工具,更重要的要看城市化的具体内涵。过于热衷对速度的追求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来推动的,大量人口和产业的聚集, 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中国, 环境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加剧;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重;大多数城市都是工业、人口高度集中地区,大量废弃物的产生远远超过了城市环

1境的自净化能力,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陷入了巨大的生态困境中。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01亿吨,比2000年增加近11亿吨;城市生活垃圾达到1.54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66.8%,全国将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全国近一半的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符合标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2008年在监测的51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1个(占4.0%),达二级标准城市378个(占72.8%),达三级标准城市113个(占21.8%),劣于三级标准城市7 个(占1.4%)。北方城市,特大、超大型城市,产煤区的城市空气污染尤为突出。

2、资源问题

资源供给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资源利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资源紧缺、浪费以及利用率低下等严峻考验着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从水资源来看,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290多平方米,城市化人口的剧增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幅上升,加上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

从土地资源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化的宗旨本应是他们户口的城市化、生活的城市化和就业的城市化。然而,为了解决城市建设准备金不足或其他融资渠道狭窄的困难,许多地方政府通常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压低征地拆迁费用支出,这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据建设部资料,我国的城市、建制镇、集镇和村庄的建设用地合计为18.95万平方公里(2.84亿亩),占全部非农业建设用地的53.7%。其中城镇(包括设市城市、县城及一般建制镇)用地4.28万平方公里(0.64亿亩),占23%;乡村居民点(包括集镇和村庄)用地14.67万平方公里(2.20亿亩),占77%。居民点用地中,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随居民点规模的下降呈显著下降态势,特大城市的人均占地仅75平方米,但小城市已上升为143平方米,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则上升为154平方米和170平方米。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更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由此可见,如何更加集约、更有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将决定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成功与否。 另一方面,这些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他们一般就地转化为城镇户口,却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正是由于逾2亿“准城市人口”的存在,“浅度城市化”形势严峻。

从能源来看,城市需要的能源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石油和电力。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比上年增长13.9%;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全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3、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均衡

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总体城市化水平即将达到50%,但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空间上明显地表现为沿海东部地区高度城市化,内陆地区低度城市化趋势。而且,地区梯度差异极大。2008年,沿海和东北地区的12个省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平均城市化率达到61.68%,尤其以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分别为88.6%、84.9%、77.23%。内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低的如西藏只有22.61%,高的有内蒙古51.71%,跨度很大。河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新疆不到40%,河北、安徽、湖南、青海略高于40%。

4、城市化总体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

首先,我国城市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国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城市就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

再次,城市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不相适应,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这些剩余劳动力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涌向了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开放城市, 这给城市的吸纳能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从宏观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 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然而尽管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快速发展, 但失业问题一直是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头疼的问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公布的数据, 截止 2006 年底,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 847 万人, 失业率达到 4.1%, 而这一数据还不包括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城市中的农民工。与原本的城镇人口和大学毕业生相比, 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本身文化素质较低, 一般也不具备专门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就更加明显, 这就导致许多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在寻找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更多, 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最后,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发展水平。国际经验表明,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而我国,由于城市数量较少,小城镇较多,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达不到有效集聚;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落后,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工业规模效益的需要,最终导致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工业化水平。

5、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城市化的过程本身肯定会带来城市区域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这些都需要城市能够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然而, 目前, 中国的大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着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 大城市中交通拥挤, 居民居住条件差, 不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还在 10 平方米以下, 生活条件相当之差。 而中小城市自来水、 天然气的普及率都还比较低。 相关资料显示, 2003 年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为 847 人 / 平方公里, 约为2002 年的两倍, 而人均生活用水却只有 77.1 吨, 比上年减少18.4 吨, 用水普及率仅为 86.2%。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不足已阻碍了城市化。

三、建议

1、防污与治污两手转, 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一是要适度超前规划,使工业污染远离城市。

二是要建立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制度。经济学认为, 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制度, 督促企业把污染的后果计入自身的成本,惟有如此, 才能够引起企业的重视, 消灭污染的根源。

三是要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 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仅靠自觉是远远不够的, 要从有效的监督入手, 使环境污染被置于“阳光”之下, 形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社会风气。

2、有层次、有重点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的现状,采取不同的政策,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特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使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 不少发达国家在劳动力转移高峰时期基本上都是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同时, 也要兼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坚持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体系。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有很强的就业人口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可以使我国在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方面进行有效升级,使得产业布局更为合理,产业升级取得更大的发展。

4、改革制度

从制度上建立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的机制,着力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户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性障碍,使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到市民权,给予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公平生活的权利。考虑依次开放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户籍的梯度发展政策,逐步放宽直至完全消除户口迁移的限制。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增进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对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管理全面纳入城市政府的管理体系,使他们能够参与城市政治、社会生活,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子女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

5、加大力度努力完善公共设施基础建设

以公共交通为例,建立适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先进交通网络体系,逐步规划建设大容量的轨道交通,降低城市公共交通的使用以及资源耗用和环境压力,在规划线路方案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要注重绿化,改善能源质量,考虑交通网络建设对人文景观、文化遗产的影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交通网络的科技含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标。再次,正确处理好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分工协作关系,整合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联动规划,形成以高速公路、城际轨道、铁路、水路、航道为脉络,以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合理衔接。最后,通过制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具体导向政策,明确各种方式的发展方向和适用范围,形成合理共存和优势互补的局面,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

四、总结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应该抓住历史机遇,有序有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而我国城市化的实现,也必将会全面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丹红,李智宇.中国城市化现状及前景探析[A]

[2]陈立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探析与思考[A]

[3]潭凌峰.刘易斯模型对于中国城市化的意义及其哲学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 01期

[4]李毅中.中国将融合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A]

[5]徐承红,张超.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及其新趋势[J]党史文汇,1997年 04期

[6]汪德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J]辽宁经济,2008年 08期

第二篇: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

一、总述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就目前而言,刻意引导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国情。

二、城市化所引发的问题

刻意引导城市化在环境、社会、经济、粮食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地,使得人口大众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证据稳定。同时会倒是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大等社会问题。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外来人口难以进入

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下,要素市场在城乡间和地区间都是呈分割状态,这种分割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地区间要素流动的不充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当前的户籍制度制约上,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进城的自由,限制着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入城市就业的外地农村居民不能公平地得到城市户口。由户籍制度引发的歧视性制度障碍。城市在就业、就学等方面对外来户口的歧视,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拥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土地制度为土地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设置了壁垒,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最重要的是摆脱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身份上真正的转变,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困难,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2、 进入以后难以生存发展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污染物的排放量激增,造成了大气污染、垃圾满城、土地资源短缺、噪音不绝和光磁污染等各种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与质量跟不上城市化进程。食品质量降低,众多人口的健康安全和心理安全受到威胁;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人为社会安全危机等。

3、 发展不均衡

贫富分化加剧和城市贫困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城市贫困者在短期内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导致温饱难以维持。全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过大。我国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

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三、对策

1、改革户籍制度,打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传统城乡分割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放宽大中城市对农民户口迁入的管制,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自由选择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

2、土地制度革新。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经济效率。使农民从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使那些想脱离土地的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获得相应利益,解除其进入城市并长期生活的后顾之忧。

3、对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和监督执法。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的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开拓新的清洁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源。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对于土地资源,要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改进土地总体规则;实现土地配置方式的配套与协调。

4、加强平起各部门联动、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 时对安全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建设,在解决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上,要建立健全政府对重大危机的应对机制。建构起覆盖面广阔的社会安全网;加强危机应对方面的立法建设(如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建立完善公共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以检查促整改。针对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所有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特别是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的、不间断的安全技术检查,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进行专项治理,并检查验收。加强综合治理年度检验工作。营造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普通市民应该强化风险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并积极参与和支持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

5、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就业扶持要向贫困倾斜,政府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培训促进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要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6、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行城市化特征的不同,应在总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确定这些地区城市化的目标、重点及实施途径,实行多种模式,切忌一刀切。东部地区应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同时以大城市为托走扩展型城市化道依路。加强中心城市的改造与扩展,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中部地区应从完善城市体系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个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建立“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以大力发展中等城市为目标,走集中与分散并举型的城市化道路。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大、中、小城市发展都不足,在资金、人才、技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一些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城市,集中投资,集中建设,先实现规模化,再实现内涵化的城市化道路。

第三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http://.cn 2006年11月09日 11:27 《中国金融》

- 本刊记者 林铁钢

记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注意到,您近期指出“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那么,能否请您阐述一下我们应如何看待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蒋正华: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到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的重大因素。可持续发展问题已被提到了世界各国首脑桌前,并成为影响国家战略决策的基本要素。近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节约型经济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环境问题而提出,见诸国际文件则开始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很多,至今尚无一致公认的界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作出的解释是,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内容比较含糊,各方面可以按自己的认识加以解释,被各界广泛引用。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我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极为重视。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党和政府就从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短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面临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多重压力的具体国情出发,制定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中,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保护自然资源,二是保护生态环境。营建健康城市是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发展节约型经济、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城市化是各国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在此期间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同期世界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左右。中国政府已将“城市化战略”列入发展规划,作为21世纪中国实施迈向现代化第三步走的重大措施之一。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综合实力加强、国民经济总量增大、

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和信息化的实现,中国城市快速扩展和城市促进现代化的进程也将保持强劲的势头。

在新世纪之初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战略任务,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斯蒂格利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落后。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 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只有28%。同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0%,与低收入国家相近,低于中等收入国家30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相差更远。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这种相关性,在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加速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要把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没有城市化的大发展是不可想像的。同时,城市化的推进,可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动力。

记者: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比较迅速,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在城市化发展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蒋正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活力,工业飞速发展,GDP总量高速增长。但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给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方面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发展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要素过度向城市转移,农村现代化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的凸现促使我们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应确保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用城市化带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城市化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一样,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浙江,城市化是分散型,县域经济各具特色,强县林立;在江苏、山东则形成板块型,有明显的强势城市群;在广东,城市带优势明显,正在形成大珠江三角区,外向型特色鲜明;在环渤海地区,因北京与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带动,许多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均在此设立了总部或办事机构,显现特殊的区位、行政优势;在东北和西部,正在逐步形成地区性的经济、社会中心,资源、人才优势刚刚显现,多项国债项目正在有力推动这些地区发展。因此,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在21世纪的前半叶,中国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一系列重大挑战。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并在2050年之前使中国城市化率从现在的36%提高到70% 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城市化率平均约增加近1个百分点(即每年约1200万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国家为此将付出巨大的城市化成本,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在加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以下的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第一,化解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改善城市的发展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以及提高人的素质和创造能力等,都是我们面临的复杂任务。

第二,消除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现在起到2050 年之间,中国城市要全面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城市“四倍跃进”的目标(即能源消费总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而GDP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对城市管理水平、科技发展、决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能源弹性系数上升,已有数年大于或近于1)。

第三,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 的右侧逆转: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在新的世纪中,必须迅速扭转城市仍然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左侧态势,加速通过临界顶点并转向生态环境总体变优的右侧。

第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城市化也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建设好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只有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城市才能成为国家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实现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我国城市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应当是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新世纪中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平衡,最终达到改变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全体公民的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所有这些,都将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只有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采取适当的对策,才能有效地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

立足我国当前现实,要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的途径,其本质是开拓不同于传统线性经济的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由于循环经济在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取得巨大的成功,以资源节约、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纷纷采取相应的举措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问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明确指出,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由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当前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发展中有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相对忽视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往往造成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多,农村发展严重滞后。要克服政府的这种倾向,最重要的是合理定位政府职能,使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团体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其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服务的政府。政府必须将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发展生态经济,防止短期化的发展战略。

就我国现实而言,要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最具实质性的行动步骤是大力推进政府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主要任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确立社会目标优先于经济目标的原则,加快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二是改革投资型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公共型财政体制,构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制度基础。三是适应开放社会和履行公共职能的要求,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公开政务、公开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四是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真正实现法治政府,加快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五是从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向统

一、协调的行政体制转变,真正建立高效政府。

第三,要推进社会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制度上将农村人口排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之外,无疑是完全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公正的基本涵义的。改革以后广大农民逐步获得了向工业转移和向城市流动的机会,这不仅构成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性支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我国社会公正的不断发展。

但就当前现实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城乡差距和区域失衡已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全面显现已成为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严峻现实。从实质看,推进城市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合理调整城乡的发展,让农村居民拥有进入城市平等享受城市文明的机会,使农村现代化可能在城市化带动作用下加快发展。因此,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本身就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从推进社会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一切针对进城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让农民能够凭借土地权利实际参与并分享城市化的利益;全面强化教育和培训,大幅度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记者:就目前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在走城市化发展道路上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蒋正华:我国已经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是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战略性决策,具有历史性意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经过上百年的城市化过程,凭借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才

开始对农业发展给予支持。中国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相对缺乏,又处在发展的初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自然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进行科学、周密的分析,深入细致的策划,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综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城市化各有其不同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历史环境条件,共同的特点是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建立适应本国条件的体制和机制。失败的城市化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盲目扩大 城市规划,在城市边缘形成对比鲜明的贫富差别,经济发展失衡,社会生活失序。中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大国,在进一步发展中,必须加大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投入,以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这是进一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提高的有力支撑。根据中国的特点,经济发展中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发挥工业的关键性作用都是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农村每名劳动力平均耕地只有5亩左右,不到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日本平均劳动力耕地的一半,除去已为工业和城市吸收的大量劳力之外,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中国的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都不能供给粗放型的高速发展和铺张型的生活方式的需要。因此,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必须走城乡协调,互相支持,提高效率,关注公平的道路。在当前,尤其要强调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

中国的城市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新世纪的头五年,尤其是近

三、四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景气上升周期,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计划。随着形势的发展,实践中有许多地区已经在突破设想的城市化框架。新世纪新阶段,城市发展要有新思路,城市改革要有新突破,城市开放要有新局面, 城市建设要有新措施,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迈上新台阶,城市建设还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潜力长期受到压抑,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资金、人才。加强信息技术交流,加快中国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利用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机,加快我国城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加强地区性产业结构调整并提升整体水平,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既要汲取一些国家城市无序扩张在资源和环境上付出巨大代价,一些国家过度城市化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形成大片城市贫民区等深刻教训,少走弯路;又要学习一些国家针对问题适时实施以城乡规划为主题的公共干预政策,一些国家以都市圈为核心的空间聚集发展,一些国家注重缓解大都市地区过度集聚、消除城乡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成功做法,科学确定中国的城市化方针和道路。

我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未来相应的中国城市化目标的成功实现是确定无疑的。

第四篇: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进程及分析

6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加的势头迅速发展,已经被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序列。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生产力低下和经济落后的影响,制约了国人旅游的需要,从而使国内旅游业很难具备实现发展的条件。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

在这段时期,中国仍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国际环境的严峻,国内生产水平低下。中国人民仍旧处于难以温饱的状态,在这种局面下,要发展旅游业是很困难的。旅游活动的进行时需要一定时间和足够的经费的。在当时,全国人民都努力建设祖国,全国经济处于起步状态,人们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和金钱去外出旅游。

所以,旅游活动在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随着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来华公务和旅游的外国宾客逐渐增多。在一些主要城市都陆续设立了华侨服务社,接待的对象为来大陆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

为了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管理,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国务院明确规定,发展我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的方针和目的首先是为了学习各国人民的长处,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促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其次才是通过发展旅行和游览事业增加外汇收入。

这些事实表明,这一阶段内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动机仍然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但尽管如此,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作为全国创汇的渠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其振兴和发展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务院的重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自此开始步入正轨,进入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

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外汇。基于这一背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没有采取“先国内后国际”的常规型模式,而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对于国内旅游,国家实行“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的政策。从客观的市场调节上讲,由于国门初开,很多外国旅游者对前来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当时我国的国内旅游比较落后,并未形成规模。

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哪里有并行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房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旅游需求增加发育并迅速增长。旅游业经营的市场结构也因此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国内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增幅惊人。

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1997年,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宣布自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了我国正式允许旅行社行业开办组织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业务,也标志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随着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并行成为中国旅行社经营的三大市场,这个旅行社行业经营的市场格局最终得到了全面完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详细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入境接待1.3亿人次,入境过夜达5472万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出境旅游40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旅游直接和间接安置就业6000多万人,累计带动700多万人脱贫致富。旅行社达到1.97万家,星级饭店1.3万家,全国县级以上旅游景区达2万个,优秀旅游城市306座,高中等旅游院校1641所。与1978年相比,入境接待、过夜人次和创汇收入分别增长了7

2、70和159倍;星级饭店增长了93倍,旅行社增长了数百倍。137个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目的地先后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逐步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得以实现,每年中外国际旅游交流由数万人增加到数以亿计。

中国今年年内连续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加上全球范围内正在蔓延的金融危机,旅游业面临严峻挑战,克服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发挥综合产业功能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发展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完善市场机

制,破除旅游运营中的地域性壁垒。统筹城乡发展,搞好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向

一、

二、三产业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倡导生态游、文明游,实现旅游业生态文明化。实现服务业现代化,培养适应现代需求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业科技含量。

刘莹

080142816

旅游管理(1)班

第五篇: 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动,而农村人口的转移也必然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产生的积极影必然会对农村以及农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而一些消极影响我们也不能忽略。本文就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简单剖析。

《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语言文字报》征集代理,优势代理《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业务,发稿迅速!QQ:13247-25251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 1982年至今,我过共出台有关三农问题一号文件总计十四个,从2005 年起,连续 8 年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对农村的大力支持使得农村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也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

城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1.城镇化带来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从短期看,虽然城镇化对农民各种收入的直接影响不甚显著,但城镇化的实质已然决定了其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在以依托城镇化来增加农民纯收入的政策选择上,必然要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尽可能避免短期的投机行为,以保证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正向促进作用能够更加持续、稳固、长久。而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农民来说,为顺应这种长期化的特点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投资和消费,包括自身的学习以及用来购置生活所需所付出的货币。因此可能在初期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自己调节的过程,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由于农民对自身投资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有技术优势,从长远看会得到更丰厚的劳动报酬,城镇化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2.城镇化建设使农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扩大农村市场。对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不仅可以直接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带动房地产的销售,还可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以往农民买洗衣机当收纳箱、买电视机当装饰、买电冰箱当厨柜等一些消费理念得到转变,这些制约农民消费的障碍因素,已经逐渐变弱,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急剧增加。这些都会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使市场更为活跃。

3. 城镇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转向第

二、三产业。并且大有第二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趋势。城镇化会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第

二、三产业产生有效影响,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

4. 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所吸纳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够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的比例,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直接带动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能够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便于推广应用更为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

城镇化对农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城镇化导致农村低素质劳动力比例加大。城镇化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一些先进的城镇化地区大量优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涌入城镇,使目前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优质劳动力明显减少,部分地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价格大涨,而且有时急需的部分劳动作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展,贻误农时,使经济效益受损。农村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外流,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低素质的劳动者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中,耗时长,效率低,影响了农业生产对时间的严格要求。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低素质的劳动者不能适应城镇化的脚步而留在了农村,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往往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却收效甚微。就目前看,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中,低素质的劳动者是剩余人口的主流。这些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一时又很难融入城镇人口的大军之中,这些人员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与发展的瓶颈。

2.城镇化增加了农村闲置住房。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使农村的住房闲置显得越来越多。农村住房的价值最近几年一落再落。几年前一座农家大洋房售价在十几万元,而如今几万元还无人问津。这些新式大洋房都是改革开放后,农民富裕起来后建成。大都采用新式的建筑材料,不仅面积大,而且设施全。建筑的质量都非常高,即使再住上一百年也不至于损坏。在这种条件下,他们离开农村到城里工作,家中的已有资源拜拜在农村“睡大觉”,着实可惜。一方面是农村房屋价格直线下降,另一方面是城里放假居高不下,这使一部分到城里务工的农民一时在经济上难以承受,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对前途的信心。由于身心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这种心态又往往是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相当不不利的。

3.城镇化使农村留守老人缺乏关怀。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城镇,使农村老弱病残者相对增多。他们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怀和照顾,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对生活的信心。留守农村的居民幸福指数正在下降。当下农村由于缺少优质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弱势群体对很多农活都难以操作,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即可到手的财富化为乌有而无能为力。这时他们精神上的打击同样也是巨大的。还有一部分多病的老人或者残疾人群由于治疗不及时而命丧黄泉。

4.城镇化使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普及受到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与普及遇到困难。由于优质的劳动力外流,在农村留守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对新的科技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年龄的老化,对诸如交水电费,存取货币,维修和使用等等日常事务的处理相当困难。许多老人至今都不会使用手机通话等。正因如此,留守的中老年人他们家务负担并没有因科技革命的到来而获益,协助他们做好这类的家务琐事变得更加繁重而迫切。

解决的一些相关措施

1.“领头羊”作用。农村基层的各级组织,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选拔、培养能够带领当地群众走向文明、富裕的各种岗位的“领头羊”。“领头羊”在今后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个地方如果缺少有知识有经验有文明程度的好领导,这个地方的发展将会严重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定期进行理论技术指导,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作用在农业生产中,使其农业生产的效率显著提高。

2.引导城镇老人落户年农村。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启发引导在城镇离退的老人晚年到农村落户,安度自己的晚年生活。因为农村比较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比较适合老年人的生活,老人可以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找到自己晚年生活的乐趣。这样既可以化解当前城镇人口的拥挤状况,同时又为农村剩余房屋的实用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这样对于化解城乡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是十分有益的。

3.教育支持。抓紧对现有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少年人口的思想道德教育启发,引导他们从小就尊重和爱戴中老年人,尽其所能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农村中小学校在此方面承担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形成整个教育阶段的常态化模式,并通过定期督导,检查等手段,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中国的现有国情决定了城镇化进程不可能最终取代农村的存在而结束。因为农村有广袤的土地需要耕种,另外有一部分无法迁移的人口还要再此生活,还有一部分改革开放后的成果需要有人坚守和维护,还有一部分人对城里的生活并没有产生好感与认可。种种原因表明,城镇化进程想以取缔农村的存在而收场是不客观不现实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国度里,农村与城镇将长期并存,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上一篇:职工代表巡视汇报下一篇:政法综治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