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进程感悟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工业进程感悟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定稿]

关于加快我市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新建企业工会主席王益民

一、我市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取向的体制创新以来,我市农村工业化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区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涌现出了一批钢铁、建材、医药、服装、化工等上规模的行业大企业和创名牌产品。随着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成为沿海经济隆起带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走在全国最前列目标的提出,预计今后几年我市农村工业化进程将会明显加快,其主要做法及成效是:

1、重点产业初具规模。经过培育改造和结构调整,我市农村工业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建材为主导,医药化工、冶金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框架。近年技术改造力度大,科技含量提高较快,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明显,将成为下一阶段加快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工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去年我市把发展工业集聚区作为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和承接项目载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去年的大发展转为今年的巩固与提高。各园区加大

了招商引资力度。入园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园区规划不断完善,园区开发使用率不断提高,基本做到建设与投产顺序进行。

3、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出现新的亮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情况好于往年,增长速度提高,盈利水平上升,还出现许多新的亮点。

4、农村工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投入机制多轮驱动,加快了我市农村工业实施新建、扩建、合资、嫁接改造以及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人才的发展步伐。拓展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空间。并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和精尖、特、新产品。

今年我市乡镇企业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新项目开发,创名牌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不断开发新项目,新产品,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企业扎实开展“科技兴企”活动,促进企业优化升级,我们把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新产品开发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来抓。

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共开发新产品21项,规模以上企业投入技改资金 4.5亿元;二是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品展销推介和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先后组

织 13家重点企业参加招商活动,为企业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加强联系,构建技术破解难题的服务平台,有效地促进企业积极培育特色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拓展市场份额。

5、产品市场稳步拓展。随着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我市农村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外向市场不断拓展。为进一步扩展国际市场进行了有益探索。

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村工业发展也存在着起步晚、成长慢、先天不足、后劲不强的突出问题。随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区域间的经济综合实力的较量更加剧烈,我市农村工业水平低面临的竞争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凸显出来。主要约束因素表现为:

1、主导产业优势不时显;

2、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企业管理粗放;

3、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发展后劲不足;

4、农村工业资金筹措渠道困难;

5、发展环境不宽松。

二、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省委、省政府在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推进河北发展的决策中把我市列为全省实现第二层面发展的战略区域。实现这样的发展格局,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显得尤为迫切,更加重要。河北要缩小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解决因经济落后可能带来的一些社会矛盾和竞争压力,就必须把加快发展工业特别是农村工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头等大事来抓,以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区域经

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才能为加快闽东的小康建设和现代化步伐做出突出贡献。

第二篇:加快吉安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工业。工业作为吉安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GDP总量的贡献逾四成,2012年全市工业化率达44.5%,可以说,工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对全市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安市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行业34个大类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总量迅速扩张。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张,总量不断攀升,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0.6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418.9亿元,首破400亿元大关,标志着我市工业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4.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近年来,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年年创新高,由2005年的149.5%提高到2012年的404.2%,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是2005年的14.6倍,利税总额是2005年的18.7倍。三是新兴产业稳步成长。近几年,全市充分结合工业优势,大力培植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重点培育新能源、半导体照明、新医药及微生物农药、绿色食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201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4.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4.2%,同比增长24.0%;实现利税91.3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9.0%,同比增长30.6%,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全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培育民营企业发展,2012年全市“非公”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1.4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93.4%;私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6.4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56.4%。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

吉安市积极策应全省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开展“工业项目攻坚年”和“园区配套提升年”活动,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工业发展。截止2013年1-5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61.59亿元、增长15.1%,列全省第二;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09亿元、增长18.2%;实现利税78.06亿元、增长23.2%;实现利润49.39亿元,增长40.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5.16%,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一)以科学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发展战略,全市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位,主营业务收入历史性地迈上两千亿元台阶,增加值总量在全省排位五年前移了三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巩固扩大“两区”建设战果的基

础上,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了“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新要求,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这必将成为吉安工业顺势崛起的重要突破口。

(二)以走廊建设集聚优势资源,促进了工业经济合理布局。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市委、市政府突破市域,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作出“昂起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挺起吉泰走廊脊梁、立起县域经济支点”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支撑全局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增长板块。以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为牵引,带动各地工业园区层次和品位的快速提升,这必将推动吉安工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同时,举全市之力,集中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力量,推进吉泰走廊率先发展,实现区域内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努力把吉泰走廊打造成优势产业的集聚区、加快发展的优强区、统筹城乡的实验区、绿色崛起的带动区,可以预见,吉泰走廊必将成长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三)以培大做强骨干企业为抓手,奠定了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措施,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食品、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突出抓好烟业、酒业、茶业等高利税产业;与此同时,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了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材料、绿色食品、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品终端化、品牌化、集成化,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扶优做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为吉安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全市始终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促进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近年来,项目带动战略贯穿着吉安发展的主脉络,仅2012年全市就筛选了100个超亿元工业项目列入市重点调度,组建专门班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采取建立项目台帐、倒排工期、按月调度、季度通报、定期督查、现场办公等措施,突出抓好项目“落户、开工、实施、完工、达产达标”等关键环节,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2005年以来全市工业完成投资累计突破两千亿元,工业投资势头强劲,到2012年末累计建成投产1000万元以上项目1701个,完成投资205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2%和46%。大批工业重大项目先后竣工投产,为吉安工业发展添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

吉安工业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水平偏低。一是工业经济规模不大,水平和质量不高。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多数企业是微利,2012年70家利润大户企业的

利润占到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49.0%。二是企业数量不多,发展源头不足。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8家,南昌1016家、赣州890家、九江846家、宜春770家。三是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强。近来年,吉安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主导产业,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企业已经显现,但与发达地区比,规模仍然偏小。目前,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仅有4户,尚没有一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同时,企业间的配套协作、互惠合作意识不强,产业链难以有效延伸,企业同质化低层次竞争,严重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形成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自主研发队伍,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全市工业化水平总体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的前期阶段。

(二)产业层次不高。全市产业集群起步较晚,多数企业生产技术层次低,竞争力不强,以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为主,且上下游企业间的配套能力差,产业链不长,生产成本较高,工业带动农业向

二、三产业的转移能力也不强,总体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上。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偏小,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企业多,面临着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产品结构上,粗放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只是简单加工或提供初级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耗能较高的“两低一高”产品为主,全市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1.6%,市场竞争力不强,面对冲击时,容易出现大面积亏损。

(三)要素供应日益趋紧。融资方面,吉安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较高,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品种比较少,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用地方面,工业规划区内用地指标普遍紧张,再加上征地拆迁难度大等因素,许多项目难以落实土地,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落户开工。如,井开区的西区开发已基本结束,但东区开发才起步,可供使用的土地不多,存在“断档”现象。用工方面,缺工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尤其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吉水县8个市领导挂点的工业重大项目,有4个属于制鞋、皮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供需矛盾较大。友利电、协讯等企业常年缺工,生产线不能满负荷运转。同时,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出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加上工资、电能、原材料、运输等成本持续上升,致使一些项目建设速度放缓。

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吉安工业发展仍有不少机遇。总体来看,我国经济仍将长期向好,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深入推进,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将持续进行,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项目,吉安未来的工业发展必将又一个“黄金期”。特别是中央苏区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吉泰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和省级战略,国家和省级层面已经出台贯彻落实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及支持吉泰走廊打造重要增长带的若干优惠政策,为我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2012年10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意见在第七部分结合吉安实际,从鼓励企业壮大规模、培育重点企业、鼓励企业二次创业、支持企业解决融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加强市场监管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

措施。这是市委、市政府汇聚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为加快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创新之举,必将掀起我市工业经济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四、意见建议

要加快吉安的工业化进程,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奋斗目标,深化“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部署,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大活力。把抓项目建设与抓工业招商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在重大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特别是招大商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实行节会招商。搜集和掌握一批产业转移、扩张等方面的投资信息,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一批适合不同招商领域、不同招商对象的项目并在省内外和港、澳、台各类节会招商活动上对客商积极推荐,有的放矢做好产业对接。二是实行以商招商。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商人信商、商家互信”的特点,引导优势企业利用自身人脉关系和信息,协助对点招商,积极帮助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努力形成“一个客商带来一群客商、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聚合效应。三是对接大企业招商。依托我市各种资源和优势,采用市场配置、资产重组、入股参股等方式,着力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500强、中央企业、知名民企来吉投资,建立制造中心和生产基地等。

(二)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不断完善项目库。对于条件好、能够快上的项目抢抓时间及时跟进,积极与国家部委对接,确保一批需国家审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持之以恒地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大力推进“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推进办法、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全面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引导重点企业围绕产业链,加快兼并重组和上市步伐,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

(三)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加大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企业创立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研究开发新产品。对符合国家重点领域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积极协助申报国家级、省级扶持资金和各类国债、贴息。对企业建立经国家、省确认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以及企业自主研发的经国家、省确认的新产品和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的,除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由各级财政分别另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补助。鼓励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联合机制。积极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进一步优化环境,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设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降低创业门槛,搭建创业平台,建设创业基地,建立创业孵化器和产业加速器。大力推行投资主体“零限制”、名称登记“零门槛”、注册登记“零收费”、审批发照“零障碍”等市场准入政策措施,着力优化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快催生一大批市场主体,培育一批小微企业,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培植充足的后备力量。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转变金融理念,创新金融产品,拓展金融服务。加强担保机构建设,鼓励担保行业发展,帮助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扩大规模,增强担保能力。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担保机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三篇: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欧美各国工业化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欧美各国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与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19世纪60、70年代—→1914年(一战前夕)前后。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并最终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而187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转折。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三)殖民地争夺与世界战争

二、新技术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19世界下半叶新技术革命的主流领域

(二)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2、热燃机的发明和动力革命

3、新兴的化学工业的建立

4、传统钢铁工业的新进展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阶段在许多地方是交叉进行的。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有新的含义。

(一)不同国家表现不同

美>德、日、俄>英、法。主要原因;

1、美国;①市场最大,销售方便,追加投资。②没有文化束缚。③电力革命美国开花。

2、德、日、俄:①封建社会大商人,国家扶持之,转为巨型公司。②社会**少,农民对封建主的忠转为工人对老板的忠诚。

3、英、法:①经济最发达,全世界投资,国外收益高,资本流出,不能形成巨型公司。②金融投资(股票)

(二)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的新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完全是科技发明带来的结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最后,在大多数后发展的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交叉进行的。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如上的一些特点,它的影响也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广泛和深刻。它在工业生产的领域内部引起一系列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向较为成熟的阶段——垄断阶段的过渡准备了条件。

(一)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工业化的实现

(二)促进了资本主义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三)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科学化的兴起

总之,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也带动了跨国巨型公司的建立。因此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生产力在全球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生产力,它也预示着对联合国等全球性组织出现的要求。

第二节 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进程

一、市场制度的建立

(一)争取市场主体的平等

(二)美国向国际市场的开放

美国这时期对外开放最见成效的是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

1、劳动力市场的开放

2、资本市场的开放

3、技术市场的开放

(三)国内市场的扩大

美国在独立之后,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以令人眩目的方式进行的,没有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像美国那样迅猛地扩大了国内市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领土面积的扩大。 第二,交通、通讯业的革命。 第三,南北市场的统一。 第四,商业组织的创新。 第五,地区专业分工的发展。 第六,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二、美国工业化的阶段

美国工业化以南北战争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到20世纪初,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南北战争前,主要是学习英国,建立近代工业;南北战争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举实现了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契机

(二)近代工业的建立(第一次产业革命)

(三)工业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产业革命)

1、传统产业出口替代的完成

2、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一、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一)比利时的工业化

在欧洲大陆各国中,比利时是第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

(二)瑞士的工业化

瑞士也是较早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它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很快就自行走上了技术革命的道路。到19世纪上半期,瑞士完成了工业革命。

总体来看,瑞士的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引起任何严重的社会问题或**,城市没有出现日益扩大的现象,财富分散在广大中产阶级手中。因此瑞士的工业化是世界上进行得最轻快的工业革命。

二、法国的工业化

(一)法国大革命前的经济改革

(二)大革命时期土地问题的解决

(三)拿破仑的经济政策

(四)工业化的展开

(五)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

三、德国的工业化

(一)关税同盟

(二)工业基础

(三)国家的统一与工业化

四、俄国的工业化

(一)工业革命的准备

(二)19世纪60—80年代工业化 第一,小商品生产阶段。

第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 第三,机器大工业阶段。

(三)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潮

(四)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政府和外国资本在俄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俄国工业革命自始至终受到农奴残余势力的影响。

第三,俄国的工业化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变现出生产的高度集中。

第四,由于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国家的积极干预等原因,尽管俄国工业发展晚,但进程快,只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脉络:

(1)英国的兴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曲折与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率先进入大机器时代和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场”。与之相适应,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光荣孤立”政策。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英德矛盾激化,为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英国调整了对外政策,与俄法协约。一战后,英国工商业衰退,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政党政治随之发生变化,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涨,国际地位下降。二战使英国削弱,以后逐渐恢复,但很快就进入了“滞胀”状态。

(2)欲称霸欧洲大陆的法国:路易十四改革客观上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确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中期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元气大伤。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工业生产退居第三。一战中损失惨重,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才逐渐恢复。对外竭力恢复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二战后,追随美国,由于民族解放运动,法国力量大大削弱。

(3)美国资本主义持续发展:美国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政治上建立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称霸美洲的野心也迅速暴露。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南北战争,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取得胜利,19世纪末美国工业上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则走上了海外扩张道路。美国是一个托拉斯帝国主义。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并妄图凭借经济实力支配全世界,但遭到英法抵制。20年代,出现“柯立芝繁荣”,但这种经济繁荣是暂时的,1929年就发生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对外企图称霸全世界,积极推行“冷战”政策,在美苏争霸中最终取胜。但霸主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动摇。

(4)德国三落三起: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中。19世纪中期,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长足进展,成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野心增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战败。《凡尔赛条约》使其政治、经济、军事受到严格限制。国内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在美英等国扶植下,迅速成为经济、政治大国。为了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困扰,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投降,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后来形成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分裂局面。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60年代初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80年代末,民主德国合并于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5)亚洲强国日本: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面临全面危机,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接着,在政府扶持下产生垄断组织。日本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积极侵略朝鲜和中国,并趁一战之机暂时独霸了中国。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继承了德国在华特权,但在华盛顿会议上却受到压抑,美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斗争激烈。30年代,为了转嫁经济危机,1931年发动“9.18”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由于美国庇护,战后没有受到严厉制裁。日本政府大力改革,并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订货之机大力发展经济,60年代末,日本已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6)扩张野心强烈的俄国: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力量,为其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8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并发动了两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政权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列宁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苏联解体。

(7)意大利:长期处于分裂状态,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撒丁王国依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接着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同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三国同盟。一战爆发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加入协约国作战。战后经济混乱,革命运动高涨,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党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统治。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后来又伙同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二战爆发后,致力于北非扩张。1943年9月,宣布投降。

第四篇:把握新机遇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江安县政府副县长刘刚

一、科学认识江安工业发展的新挑战

(一)江安经济实力的持续快速提升需要更大的工业经济总量作支撑。2008年,全县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达16亿元,同比增长71.96%,增速居全市第一。但是,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仅为40%;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16%,在全市十区县中排在第7位。短期内,江安工业需要加快发展,带动全县GDP的快速增长,工业占GDP比重要达到60%以上。

(二)江安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需要更好的工业经济效益来实现。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7亿元,而2008年的利润总额为1.4亿元,只比2007年增加0.13亿元。市统计局测算的全市2008年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江安为3.99%,在十区县中排为第8位,比最高的珙县18.61%少14.62个百分点,而全市成本费用利润率在10%以上的区县就有5个。这说明我县工业总量在加快增长,但是工业效益没有同步提高,工业经济的赢利能力不强,江安工业对江安财政的贡献还应加大。

(三)江安经济发展后劲的长期保持需要更强的工业竞争力来保障。江安工业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到了去年末,化工企业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直到今年三季度都还没有完全消除。市场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偏低,节能降耗压力大,还在困扰着部分企业。要摆脱目前困境,江安工业急需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技术改造,加大技改投入,加速产业升级,加强企业管理,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循环工业经济体系是迫切需要。

二、科学把握江安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二○○九年九月十九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扶持政策尚未落实到位,企业负担重,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加大等问题,明确了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无疑是对工业企业雪中送炭。

(二)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的新机遇。国家把成渝经济区作为综合改革统筹发展的试点区。二○○九年十月二十七日,省政府就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建设提出《关于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把宜宾列入成渝通道发展轴,对加快建设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大力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强重点产业园区等方面提出科学的发展思路。在这个重大发展战略中,蕴含了江安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三)“扩权强县”政策带来的新机遇。江安县已列入全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扩权强县”把财政直接支持工业的空间大大增加了,把行政审批的权限大大下放了,把工作的效率提高了,把发展的步伐加快了,江安工业可以更好推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新机遇。省委、省政府致力于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长江黄金水道已经疏浚,宜泸渝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成贵高速铁路也将于年底开工,给江安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加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江安可望成为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宜宾经济东延西引的地域性门户和进出大通道。江安将更能把握产业转移的种种机遇。

三、科学推进江安工业发展的新进程

(一)加快做好项目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增强发展后劲。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更是经济工作的抓手;既是经济建设的载体,又是经济的现实增长点。抓工业必须要抓项目、抓投入。一是要围绕“一极一轴一区块”的发展战略,认真抓好事关江安工业发展大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完善项目储备库,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紧盯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政策导向,用足用活用好国家项目扶持政策,做好项目的筛选、论证、设计、包装和申报工作。三是发挥“扩权强县”试点县的优势,通过上挂锻炼、设点蹲守、专人公关等方式,积极向上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推进项目建设。

(二)加快引导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今年是工业企业实施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政策最优惠,装备更新成本最低的一年。我们要用好用活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全县重点企业和成长型工业企业发展。加紧制定鼓励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加紧协调给予电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重点供给;在安排使用工业发展资金时,要安排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充分体现政府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导向作用,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予以支持,对符合贷款贴息的项目要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企业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奖励,以此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不断引导企业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先进设备替代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开发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鼓励其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力争使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形成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规模企业群体,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以资源优势助推工业发展。要瞄准成渝通道发展轴对宜宾江安大力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定位,以强有力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林竹等农副产品生产。按照“大工业”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丰富的矿产、林竹和红梁等农副产品优势资源,加紧对四川天竹、宜宾纸业等企业的引进,加快鸿源化工、华夏酒业等企业扩张,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夯实建设四川工业先进县的基础。

(四)加快园区要素建设,夯实发展硬环境,筑巢引凤,做大总量。省政府致力于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而实施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江安阳春工业园区定位为重点发展的“1525”工程园区,为江安阳春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县要倾全县之力,把江安阳春工业园区要素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加紧实施园区内(特别是康家坝农产品加工园)水、电、路、气、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工业渣场、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阳春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的硬环境,进一步凸显化工园区的特色,凸显全省“1525”工程园区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力争做到招商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

(五)加快工业服务体系建设,创优工业发展的软环境。只有好的环境,才能形成投资洼地,才能促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阳春工业园区管委会管理体制机制,赋予管委会更多的行政权力和责任,在营造良好的市场、法制、改革、政务、舆论、人文环境上下功夫,真正为入驻企业提供公开、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动真格严肃查处对企业的“三乱”行为,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二要做好企业融资服务。深入推进企业信用工程建设,协调改善银企关系,促进“城市

商业银行”入驻江安,抓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机,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融资主渠道作用,既要为企业“锦上添花”,也要为企业“雪中送炭”;加紧协调充分发挥和正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作用,为财税型、成长型、就业型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帮助企业多贷款、贷好款,解决企业融资瓶颈,推进企业机制、管理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构建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加快工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当前我县工业管理服务部门和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人才匮乏,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想方设法加强工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拘一格选人才,灵活多样用人才,迅速充实到园区招商服务、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岗位上,促进政府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工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第五篇:发展中小企业助推工业化进程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其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出口总额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市的情况和全国的形势基本一致,在我市工业体系中,中小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9以上,工

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50左右。2005年,随着市委、市政府把“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战略,主攻工业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全市思工业、谋工业、议工业、促工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中小工业企业在我市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助推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乐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次典型调查,并走访了部分企业,从中剖析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探讨今后发展思路,以期能对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一、乐平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乐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近年来,乐平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在此背景下,乐平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乐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1、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4年底(按乐平市中小企业局统计口径),乐平市中小工业企业单位有4388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15788万元,同比增长18.1。据测算,2004年乐平中小企业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以上,成为拉动乐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安置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乐平市中小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乐平中小企业局提供资料显示,2004年,乐平市中小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7600人,占乐平市

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约20左右。

3、园区工业的主体。

2004年乐平乐安江工业园共有中小企业58户。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4.7,同比增长75.72;完成销售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63.6;实现利润7376.4万元,同比增长121.3;实现税金4916.3万元,同比增长3.28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乐安江工业园已发展成为乐平市工业的第一增长极。

4、助推工业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十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乐平工业经济的助推器。2004年乐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较2001年增长100.9

6、106.1和115.89,全面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三年翻一番”的要求,在全省11个全面实现翻番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并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33.11;实现销售收入24.65亿元,同比增长35.3,实现利润8043万元,同比增长122.9;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2.1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在全省80个县(市)中排名第四,实现利润排名第八,利润总额排名第十。

二、制约乐平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前所述,近年来乐平中小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制约乐平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融资渠道狭窄。据调查,乐平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渠道狭窄,缺乏资金支持。在这次调查中市企调队深入乐平市为民机械厂和乐平桃酥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地走访。从走访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不容乐观,形势严峻。企业启动资金到位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如为民机械厂是始建于1966年的军工小三线企业,2004年,企业资产总计3221.1万元,年末从业人员30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0人,大专学历的30人,具有技师技术职称的20人,全年工业产值1846.3万元,1999年11月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qs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摇臂、摩托车发动机及其零配件和舷外机等。特别是55马力舷外机是该厂通过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开发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企业面对如此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却因资金不足无法扩大再生产,形成大量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同类产品挤占。同样,乐平桃酥王有限责任公司也存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情况。安牌桃酥王是江西省名优产品,市场销路很好,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企业只能在现有水平上维持生产,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产品再上档次。

2、管理水平低。由于乐平市中小企业从事的行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和企业的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调查中,有近半数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也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

上一篇:中国农业银行证明下一篇:中国经济奇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