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进程

2024-05-09

城镇化发展进程(精选十篇)

城镇化发展进程 篇1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到2008年底, 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07亿人, 城镇化水平为45.68%, 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形成建制城市655座, 其中特大城市118座, 超大城市39座。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当前, 各级政府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来抓, 实施城镇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难免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做法。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尤其是当前的快速发展是否是可持续协调发展应引起重视, 适时适当地进行阶段性总结, 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 人口分布不均匀程度加大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 不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口的规模都是以暴增的速度在增加, 并且流动人口平均滞留期在逐渐增长。例如, 北京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在加快, 9年间增长了将近200万人,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 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1633万人, 再加上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地来京人员和短期逗留人员, 在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就有超过2200万人口在活动。

按现在这种发展趋势, 既使北京、上海、深圳这样城市的人口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爆增, 但人口快速增加的现象会发生在其他省会城市或其他超大城市、特大城市, 并且由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具有惯性, 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的人口规模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对不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形, 新疆、西藏等地人口又过于稀少。按现在的政策和发展趋势, 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程度在加剧, 而且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样造成在西部地区本来就教育落后, 人才短缺, 却又留不住人才, 难以吸收东部地区的人才。区际劳动力的流动速度加快以及流动规模扩大使得西部的技术性劳动力不断流失。劳动力丰裕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抑制了资本丰裕地区的资本外流, 因而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迟迟未向西部转移。这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 经济差异拉大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虽然我国各地带内部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但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 已成为世界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东部GDP占全国的比重远超过中部与西部, 甚至大于中西部之和, 东、中、西部3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也较大, 尤其是2000年以后, 该差异明显扩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 及辽中南、中原、武汉、长株潭、成渝等城市群, 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 承载了全国1/3以上的人口, 创造了全国1/2以上的GDP。这一方面说明城市群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站有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说明经济差异在拉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国,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仅是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三) 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 城市人口增长具有加快的趋势, 人口总量和建设规模也随之快速扩大, 导致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持续膨胀, 而不少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中型城市的自然资源拥有量十分有限, 尤以土地、淡水、能源3者最为紧张, 若发展速度超越了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值, 给城市的资源、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 会导致各种比例失调、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大城市发展中易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以下几点:

1、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超负荷。

不少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都是超负荷的, 有些城市的地下、地表水的承受能力已突破极限。在人口的过渡扩张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同时, 人类生活、工业活动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的污染程度也随之加大, 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任务加重。

2、城市的污染加重。

由于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城市颗粒物浓度超标、局部地区城市酸雨情况有所加重、温室效应加重等现象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中型城市出现。再加上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水平比较低, 循环利用率不高, 城市投入环境改善的费用越来越大。

3、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效应的惯性影响。

在各个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城市人口的规模都是超负荷的, 由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具有惯性, 所以才会出现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对城市经济功能适应性的滞后现象。如果对这种滞后现象不加干预, 人口规模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5-10年或更长时间, 直到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 引发一系严重的列社会问题。届时, 人口规模扩张态势才会逐渐向基本稳定过渡, 但此时, 会对城市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均已造成相当的影响。

三、发展趋势的探讨

(一) 继续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2006年,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也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现在, 城市群不断成形, 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 带动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说,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引领的传统3大城市群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0.6%, 土地只占1.1%。经过60年的发展, 3大经济圈的GDP占了全国总量的约40%, 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85%以上, 进出口额占全国的75%以上, 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川渝城市群, 除了成都、重庆两座城市外, 还包括雅安、德阳、江津、合川等中等城市, 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之后新的国家级经济增长极。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 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一个个城市群不断壮大, 为我国经济新的飞跃, 发挥引擎作用。

城市群已经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地区, 显著提高了国家综合竞争力。城市群, 仍然是城镇化的大手笔, 但同时要更加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 城市发展目标取向的不同

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接轨,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走在最前沿的中心城市, 应借鉴20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率先发展的思想,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如可借鉴东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的发展经验, 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 向亚洲金融中心发展, 借助跨国公司总部云集, 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发展经济外交、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提高国际影响力。

但不同城市的发展目标取向应有所不同, 城市定位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目前城镇化发展仍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已经出现逐步向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转变。但现阶段不是所有城市都应向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向发展, 否则会引起资源竞争, 甚至由于不良竞争或恶性竞争而出现不必要的内耗等现象, 加大经济差异。而应该根据城市不同的具体情况, 采取的发展目标不同, 进一步向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城市布局合理、城市结构合理等提高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方向发展。

(三) 城镇群的形成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得到推广。浙江省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同时也是经济大省。由于发展观念及理念的自身特色, 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是以城镇群的形式形成。除杭州、宁波外, 浙江省没有超大城市, 但经济发展均衡, 外来打工人员并不是集聚在杭州、宁波、温州市区内, 而是分散在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等地级市。以温州市为例, 众所周知, 温州地区经济发达, 乡镇企业发展普及, 但外来流动人口没有聚集在温州市区, 而是在温州市区附近的乐清、瑞安、玉环、温岭、台州等地区较均衡的分布。

对东部的城镇化率高的地区应该采取这种模式发展。如北京附近的超大城市有天津、唐山、石家庄、太原等, 利用附属及辐射作用, 进行城镇群的形成, 带动大范围区域的均衡发展, 实现均衡及共同富裕。

(四)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地理布局合理化

目前, 从我国超大城市的地理分布来看, 除了西安、兰州这两个最靠近西北方向的超大城市, 大西北地域辽阔的土地上没有超大城市;除去重庆、成都, 大西南只有贵阳、昆明两个超大城市;而历史上的特大城市, 如乌鲁木齐、齐齐哈尔、抚顺、包头等城市及周边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滞后。也就是说, 从地理布局来说, 我国超大城市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地理分布很不合理, 特大城市的地理分布也具有同样的现象。

借鉴东部超大城市的形成的经验, 在中西部促进适量的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形成。在发达地区制约或减少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形成,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 将常住人口控制在城市的承载能力允许范围以内。这并不是单纯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而是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步, 将城镇化水平更趋于合理, 减少经济差异。

(五) 重点提高大西北、大西南、北部的城镇化率

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达到70%-80%比较, 差异仍然很大, 并且我国的城镇化率地区差异仍然很大。东部的城镇化率高, 中部的城镇化率居中, 西部的城镇化率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变。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 今后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由于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对其所在地域, 在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和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 能够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形成以超大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 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以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和天津两个超大城市为龙头的环渤海经济圈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可利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形成重点提高大西北、大西南、北部的城镇化率。

四、结论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的成果, 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是各级政府及学术界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对当地的具体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城镇化发展中进一步要面临的挑战有清楚的认识, 这样才会有利于今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发展。本文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问题主要针对人口分布不均匀程度加大、经济差异拉大、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等方面展开;发展趋势是从继续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城镇群的形成、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地理布局合理化、城市发展目标取向的不同、重点提高大西北和大西南城镇化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下一步的研究是如何结合具体地区或区域进行细化探讨。

参考文献

[1]、权衡等.中国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林仲豪.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收敛弱化原因分析——基于要素极化式聚集的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8) .

[3]、熊鸿斌, 李如忠.关于城市加速推进工业化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上卷) [C].2007.

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篇2

作者:黎德胜

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在县域这个范围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城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对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载体,而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则是城镇化的助推器。从现实中不难看出,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城镇化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和收入来源的现实途径,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一)城镇化与工作化相互作用,是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滞后。只有实现城镇化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由于城镇能够提供用水、用电和通信等方面的方便,从而成为企业和商贸市场的集聚地,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场所。加之城镇化与工业化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聚集大批企业和商贸市场,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吸纳更多的农村的剩余劳力入城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特别是目前受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供过于求矛盾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已经没有明显上涨趋势,单纯依靠农业来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已收效不大。只有通过城镇化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农民数量,从而加快人口从业性质的转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也必须通过推进城镇化,以城乡结构调整带动农民从业结构调整。

(二)城镇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县域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据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效益在扣除成本后,处于微利和保本的状态。其发展趋势预示着,未来我国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减少农民人数增效,靠少数“现代农民”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而城镇化在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或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就为留下的农民创造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从而也为他们提高收入创造了条件,即为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由此可有效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最终促进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进一步夯实县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了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全国范围看,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仅消费40%的商品,农村近3个人的消费只相当于城镇1个人的消费。农村消费群大,但消费支出少;需求潜力大,但购买能力低;

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因此,扩大县内有效需求,除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之外,推进城镇化则是一个有效途径。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可以促使农民进城建房或购房定居,这将有力拉动建材、建筑、装饰、家具、电力、供水、环保等许多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城镇化本身会带来投资需求的扩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这些都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又使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随着其非农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将大大提高其消费水平,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必要条件,必然会促进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城镇化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缩小城乡差别,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农民进城定居之后,相应地会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现代文明生活的陶冶,使他们既“洗脚”又“洗脑”,逐步改掉一些陈规陋习,形成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城镇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再次给农民带来福音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是得民心、顺民意之举,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治本之策,对于缓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对于提高农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小康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分析县情,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革开放以来,兴业县象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新建县六年来,通过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县城区已初具规模。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县仍有很大差距,现在全县城镇化水平略高于20%,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1%、全区平均水平为26%。特别是目前城区建成面积狭小,仅为3.8平方公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民素质、市容综合环境都比较差。概括起来,制约我县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与建设脱节。有的乡镇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显得杂乱无章;有的虽有规划,却不严格按规划建设。二是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跟不上形势发展。由于机制等方面原因,导致开发力度不够,许多乡镇的建设还是保持了建县前的原状,尤其是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区建设仍基本上是原石南镇的框架。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南超公司在建设县前便拥有了城区环南路段等多处土地的开发权,但长期以来“开而不发”,严重阻碍着我县城区建设的进程。另外,我县城镇早期开发中建成的房屋无“两证”,权属不清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当时开发部门已收取了屋主的有关费用而挪去它用,造成了现在许多屋主在信贷、经商等方面缺少信物,阻碍了经济发展,土地部门和房产部门对其管理也无从下手。四是建设资金紧缺,必要的公共配套基础设施不能及时建成完善,使城镇对企业和入城居民的吸引力度不够。五是户籍、教育、治安等相关软环境的治理改革力度不够,城镇管理水平偏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的发展速度。

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实现农村城镇化,不但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给兴业县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首先,国内经济形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粤港澳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向腹地辐射力度加大,周边地区发展势头继续上升;其次,广西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将大大提高广西在华南及东盟地区的地位,兴业也将通过呼应南博会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规划要高标准、高起点,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和特色化

规划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首要前提。如果规划不科学,缺乏瞻前性,必然导致城市在拆拆建建、修修补补中曲折前进,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城镇规划一定要做到高标准、高要求,科学化、系统化和特色化。

1.科学定位城镇性质、功能和发展目标。要根据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环境、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对县城和各城镇的性质、功能、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周边城市的因素,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搞千篇一律,否则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以兴业县来说,由于兴六高速路的贯通,使兴业已成为南宁的郊区和后花园,成为玉林与南宁的连结点,在定位上就要考虑南宁、玉林的因素影响,突出自己的特色。县内其他乡镇的城镇规划除要呼应县城外,也要考虑周边乡镇的因素,定准位,把自己的优势特点凸现出来。从我县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型进行发展:蒲塘、北市、卖酒、山心、龙安等乡镇可以借助边际镇的区位优势和商品集散地的传统优势,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走商贸发展型路子;石南、大平山、小平山、葵阳等乡镇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优势,加快工业发展,走工业主导型路子;沙塘、山心、铁联、博爱等乡镇可以发挥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型路子;城隍、石南等乡镇可以依靠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优势,发展旅游业,走旅游带动型路子。总之,由于各地区位、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不同,各乡镇的城镇发展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要适度超前、系统完整地确定规划内涵。规划是百年大计,规划修编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只考虑十年、二十年,要考虑今后五十年、一百年。要邀请国内知名的规划设计院,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理念、手法,采纳国内先进标准进行规划。在规划具体内容上,要充分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必须根据远期发展的需要,按“高标准、高起点、高效能、高质量、现代化”的要求设计。同时,要注意系统配套,逐步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兼容性。在编制城区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同时,及时配套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及城区道路、桥梁、供排水、电力、通讯、公交、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专项规划,保证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

3.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要全县一盘棋,把全县范围内的集镇、村庄都有机地组织到城镇化进程之中。兴业县的城镇体系规划要按照“以人为本、以路为轴、以城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极,组群发展”的城镇发展思路,构建“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三条轴线”的网络式城镇结构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县城为中心;两个副中心,即把蒲塘镇、城隍镇建设为我县的次中心,成为我县城镇化的两翼;三条轴线,即沿324国道、石大路、玉桂公路形成三条城镇化发展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中心县城为辐射,周围乡城相呼应的完整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优先发展县城和中心镇

重点发展县城,发挥中心辐射功能。县城处于全县的中心,位于交通网络的交汇点上,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应予以重点发展。以兴业县来说,在已经完成《兴业县总体规划(1997——2015)》修编基础上,应按照修编规划,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以改变仍然是一个集镇的面貌。一是抓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兴业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高强度投入,高速度推进,高质量建设,启动一批城区道路、给排水、污染治理、公用事业、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在两年时间建成山川垌、香山、东海等生活小区,建成美通客运站、火车站前广场、县政府前广场,对解放路一带旧区、城东北黎村、庞村、城南唐格村等自然村进行改造,建设建材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专业市场等。二是建成六联工业小区,使石南花卉基地、机械制造、教育城等一批项目在小区里落户

发展,不断扩大城区面积。三是加强城区综合管理。进一步整治城区容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建设工地、生态环境。四是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努力实现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优先发展中心镇,带动边远小镇的建设。小城镇的发展只有跨越了一定的人口门槛,才能比较经济地建立起一般农村聚落所难以拥有的基础设施,城镇功能才能比较完备。如果各个小城镇同一期各自为战,呈分散化发展,这必然会造成财力、物力的分散化,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因此,我们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出发,突破镇、乡、村囿于自己的行政地域范围封闭发展的传统模式,实行“突出重点、差异发展”的战略,形成区域多层次、开放式的小城镇网络结构体系。根据最低人口规模或“门槛人口规模”的观点,我们应该选择在人口较多、交通方便、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予以优先发展。目前,兴业县综合条件较好的乡镇有石南镇、大平山镇、蒲塘镇、山心镇、城隍镇,要大力把这几个镇发展成为我县的中心镇或次中心镇。要把一些较大的投资项目尽可能放到县城规划区内和中心镇,增强其经济实力;集中财力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到县城和中心镇安家落户,从事二、三产业;实行必要的行政区划变动,保证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空间。

(三)狠抓项目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展

实践经验表明,城镇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其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繁荣为前提。因此,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主导产业,做到一业为主,多业驱动,使城镇的发展壮大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形成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以兴业县来说,工业方面,重点培育并形成机电、水泥、微粒板、林产化工等生产基地;农业方面,重点抓好现有357个农业企业的生产,并进一步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通过加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以此带动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海螺水泥项目、22万伏变电站、铁路专用线、给水工程等一大批在建项目的建设,通过这样一批工业企业和城镇建设项目的建成,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拉动城镇化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进程

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主要“瓶颈”,没有资金,城市建设就难以为继。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内一些大型城市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经营城市,正在为人们所接受。经营城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城市资产的现实选择。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就必须确立经营城市的新思路。在计划经济时代,市政建设是给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偿服务型、共享型的产品,政府对它只投入、不收益、不经营。应当看到,城市是国家长期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实际上是最大的国有资产。要摆脱城市建设的困境,必须彻底改变城市建设政府投入、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之路,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努力开辟城建资金来源。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政策吸纳外部资金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公交、自来水、煤气、市改道路、污水处理等行业的建管和运营,凡是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进行调配的资源都要大胆地进行市场配置,凡是国有资本可以部分甚至全部退出的领域,都要大胆退出,通过合资、TOT、BOT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实行多元化开发,广开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

(五)深化制度改革,扩大对内开放,为加快小城镇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行政区划管理体制,都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实现农村城镇

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制约城镇人气不旺的瓶颈。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实现城乡居民一律平等。其次,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和就业为主要标准来划分农村户口和市镇户口,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人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再次,逐步建立小城镇与农村居民自由迁移和政策调控相结合的户口迁移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就是要在保持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强化和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和土地发展权。首先是深化小城镇用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有偿供地,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在小城镇集中发展;科学、合理地解决小城镇的发展占用部分农村土地的问题。特别是妥善处理农村因征地而出现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就业问题。其次还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促进土地不断向种田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分流出来,流向小城镇。第三要做好土地储备,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工业企业、商贸市场和居民住宅等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土地做好准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镇化的方向应该以增加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规范化,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用工形式,逐步建立开放的、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其它合法权益。小城镇的全体居民都有按照法律或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到小城镇务工经商但尚未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也应纳入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承担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并享受相应的权利,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从小城镇发展的趋势看,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兼并联合,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相一致,将是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行兼并联合,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打破地区壁垒被,可以更好地利用整个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资源及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实现各种经济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同时,兼并后可以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以兼并单位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楼房住宅,发展福利事业。强企业兼并弱村,还可以弱化村的概念,强化企业的概念,淡化农民意识,增强市民意识,使行政村逐步向企业化转变,一个村成为一个大企业,一个大企业又带动一方小城镇建设。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入城务工农民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和子女入学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热点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民入城定居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进程。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在住房制度上,现在已有的大城市采取建设经济适用户出租给入城务工但又没有能力购买房屋的农民工居住,设置城中农民工村落,这样既便于管理,又稳定了民心,这是很值得推广的一条好做法。其次,在农民工子女教育就学问题上,目前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由于昂贵的地段费和借读费,使得许多农民的子女对城中学校望而却步,只好留守在农村做无人监管的留守少年或成为中辍学流浪儿。其中一部分人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少年。为此,我们要废除城中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借读费、地段费,让他们享受到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安心在城工作,逐步变成城市居民。

总之,促进城镇的繁荣,不仅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更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实现农民富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必将为一个地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续的增长动力,使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得

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 篇3

一、特大镇已经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小城镇发展迅速,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基础设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城市的基本条件,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特别是江浙、广东地区的一些特大镇。

杭州市塘栖镇,距离杭州市约20公里,是杭州市六大组团之一的中心镇,全镇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33家,上市公司1家。诸暨市店口镇,是诸暨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镇,有2家中国500强企业、5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上市公司、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4000家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塘栖镇和店口镇在多个方面已经具备了城市的形态,成为了实际上的城市。

(一)人口集聚能力强

2009年塘栖镇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5万人,2012年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5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9.6%。2009年店口镇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1万人,2012年建成区面积12.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7.8%。特大镇也成为吸纳农民工的重要载体。2012年店口镇外来人口达6.9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2.85万人。2012年塘栖镇外来人口达2.87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1.22万人。镇区人口集聚规模不断增强,已经达到城市人口的设立标准。

(二)经济集聚能力强

2012年塘栖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亿元,占余杭区比重从2007年的6.7%上升到8%。店口镇2012年实现工业产值738亿元,约占诸暨市工业总产值的26%;地区生产总值96亿元,占诸暨市比重由2007年的11%上升到2011年的13%。从人均GDP来看,塘栖和店口人均GDP分别达到5万元、7.45万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市辖区人均GDP超过店口的仅有22个,超过塘栖的也仅有62个。

(三)财政收入能力强

塘栖镇2007年财政总收入为4.86亿元,2012年达到10.6亿元,年均增长17.8%。店口镇2007年税收收入为4.84亿元,2012年上升到11.02亿元,年均增长18%。从财政收入总量来看,两个镇要超过中西部的一些中小城市,甚至超过一些地级市。从人均财力来看,2012年,塘栖人均财政收入为1.11万元,店口为1.74万元。与全国地级市人均财政状况进行对比,仅有26个地级城市的市辖区人均财政收入超过店口,42个地级城市超过塘栖。

(四)具备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

两个镇自来水普及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已达到100%,并且也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开通了天然气管网。塘栖镇还开通了15条公交线路,店口镇建有全省首家镇级商贸综合体、全省首家镇级四星级农贸市场。总体来看,从城市道路、交通、外观形态等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来看,两个镇与城市相比基本没有差别。

从塘栖镇和店口镇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具有了城市规模、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和城市实力,已经是实际上的城市。从发展来看,特大镇充满活力,其经济总量占所在市(区)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从全国来看,像塘栖和店口这样的特大镇在我国还有很多,蓬勃发展的特大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等级化城市管理体制对特大镇发展的限制

尽管塘栖和店口在形态上与城市已经非常接近,但是在我国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中,这些特大镇处于行政等级的最基层,不能够享受与其经济和人口规模相对应的资源配置地位,发展受到多个方面的制约。

(一)财政分成比例低

2012年塘栖镇财政总收入10.6亿元,实际可用资金2.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5%左右;而余杭区的财政分成比例大概为53%左右。这意味着塘栖镇创造的财政收入中归本级可支配25%,归余杭区支配28%。2012年店口镇创造税收11.02亿元,仅返还1.13亿元,税收返还比例约为10%,而诸暨市税收分成比例大概占税收总收入的50%左右。店口每年创造的税收中,店口可用部分仅占10%,而上级城市诸暨可用40%左右。特大镇为上级城市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收入,这也支撑了上级城市的快速发展。

(二)土地指标分配较少

2012年余杭区新增建设用地8000亩,其中塘栖镇获得533亩,仅占余杭区新增建设用地的6.7%。而塘栖辖区内归余杭区直接管辖的钱江开发区,2012年获得的土地指标就有1227亩,远超塘栖镇获得的土地指标。2012年下达给诸暨市的建设用地指标为2300亩,而店口镇实际获得新增建设用地仅为40亩,仅占诸暨市建设用地指标的1.7%。从人口和经济规模来看,塘栖和店口的人口分别占余杭和诸暨的11%和10%,经济规模达8%和13%,都远高于分配到的土地指标比重。

(三)公共资源配置相对较弱

从公共服务来看,特大镇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弱,学校、医院等都已具备,而且基本条件也不错,但相对上级城市,这里的优质公共服务明显欠缺。公共资源的配置也与行政级别相挂钩。比如医院,一般乡镇只能建设卫生院,二级以上的医院主要建在各级城市。店口镇虽然建设了一所二级医院,也属超规格建设,而诸暨市区共有3所三级标准医院,医院的质量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几所省重点高中也集中在市区,镇中学的教学质量就差多了。镇上学校、医院一有好老师、好大夫也是争先调往市里的重点学校、大医院。公共服务质量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就不够。镇政府的公务员大多居住在市区,而不是在镇区。店口调研时也了解到,如果在杭州年薪100万的人才,在店口至少需要支付150万。

(四)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

表现在:一是执法权不够,二是城市管理职能不足,三是人员编制不足。

现行城市管理体制下,资源的分配优先保证了上一级城市的发展,实际上是实行行政等级高的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因为行政等级高的城市不但可以通过行政地位获得较多的行政资源,比如土地指标,而且可以集中下级城镇的资源来保障发展,比如财政收入。作为最基层的城镇,特大镇获得的行政资源是与其规模不相符合的。店口镇人口占诸暨市的10%,创造了诸暨市1/4的工业经济总量,1/8的财政总收入,而仅能获得1.7%的土地指标;在财政方面店口镇每年要为诸暨市发展做贡献,以2012年为例,店口镇为诸暨市贡献的财政超过4亿元。这样看来,特大镇的发展更多的是为上级城市“输血”,为上级城镇的发展做贡献。而特大镇也同样面临着发展、建设和解决外来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这对特大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大的不公平。endprint

三、政策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特大镇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从根本上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为特大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一)探索设市

对距离城市主城区较远的、镇区常住人口超过5万的特大镇,设置县辖市。中央政府对县辖市的设立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制定统一的设市标准和程序,具体的审批权可下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县辖市原则上归省级政府管理,也可以委托县政府进行代管。

(二)科学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

在完善功能确保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对县辖市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根据县辖市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来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也可以打破上下对应的模式,而根据城镇发展需要进行设置。同时,县辖市的机构编制设置要在原有县内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县辖市的实际功能需要在县内进行调整。总体上,既要保证县内编制总量不增加,又要保证县辖市的城市功能的完善。

(三)进一步下放特大镇的管理权限,增加特大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权

在现有“强镇扩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特大镇的管理权限。在设置县辖市以后,县辖市作为一级政府单位,要独立地享有辖区内相关事务的管辖权。同时,要本着放权和科学设置管理机构的原则,既要努力实现县辖市管理职能从管理农村向经营城市转变,又要将对外来人口的服务纳入政府管理职能。要引导优质学校、医院等在特大镇设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四)完善特大镇财政体制

对财力达到一定规模的特大镇,要设立镇级金库,建立独立的一级政府财政。建立完善和固定的特大镇与上级政府的税收分配关系,提高特大镇在市、县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增强特大镇的财政自主权。

(五)改革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式

以常住人口规模为依据设定和县(市)、区政府土地指标分配关系。特大镇土地指标分配要与特大镇解决外来人口落户的数量相结合,对积极推进外来人口落户的特大镇要在土地指标上给予奖励;对特大镇新增土地要优先用于基本公共服务。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新旧城均衡发展 篇4

一、城镇化进程中新旧城区发展关系分析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基本有两大类,一类是城市中心区域逐步向外围扩大,即中心—外围发展模式,另一类是在城市原有建成区外投资建设新城区,而逐渐淡化旧城区的中心概念,形成旧城区—新城区的发展模式。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合体,总资源一定,生产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供给和财政支出能力有限,在新城区与旧城区共生发展的情况下必然涉及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具有不同的内涵:城市新区适合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便于发展产业园区和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总量的提升和规模扩大效果明显;旧城区改造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对社会福利提升和民生改善有积极意义。城市的规模对新城与旧城的关系也有较大影响。在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城市整体资源丰富,原有建成区面积较大,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新城区会对原有城区人口和资源形成一定程度的吸纳,但原有城区仍处于核心关键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旧城更新改造推进,原有城区的居住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城市资源总量和人口规模有限,在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的情况下,旧城区和新城区容易产生发展不均衡、此消彼长的非良性竞争关系,形成你上我下的“翘翘板”现象,一方面容易导致新城空置严重、成为“鬼城”,另一方面传统城市中心逐步衰败、成为低收入群体聚居的“贫民窟”。新旧城发展失衡问题在欧美等已经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国家普遍存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应吸取国内外城市在协调新旧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加快建立普适性较强的新旧城区的均衡发展模式。

二、国内外城市新旧城区发展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总体上看,城市规模和资源禀赋决定着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城镇化起步较晚、城市间规模和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特殊国情,城市发展整体上处于人口规模持续增长而空间布局趋于分散的发展阶段,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禀赋,在发展中面临着旧城区衰败和新城区空置的双重压力。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已有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为,因材施策。

(一)欧美国家城市中心城区衰败现象普遍存在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阶段性十分突出,大体上依次经历了城市化的集中阶段、分散阶段以及回流阶段。旧城区衰败是已经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的西方国家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以美国为例,中心城市衰败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后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心经济活力下降、社区配套设施老化和资产价格下降、财政收入下降和公共支出减少、中产阶级迁移和低收入群体涌入等方面。旧城衰败有着复杂的原因,便捷交通和低成本土地供给促使制造业向郊区迁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和信息处理工作可以在郊区完成,中心城市交通和住宅配套设施老化,人口和商业活动的减少导致税收减少和税负加重,公共开支减少导致中心城区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下降,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文化因素对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大,结构单一的中等规模的工业城市较历史文化中心和商业城市更易受到衰败冲击,底特律、圣路易斯、匹兹堡、克利夫兰等工业城市中心城区衰败的程度明显高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

(二)国内一些城市旧城区开始出现发展停滞的苗头

我国尚处在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城镇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旧城区衰败现象尚不明显,但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苗头。主要表现在旧城区交通基础设施逐渐落后,建筑密度较高,居住环境较差,住房等资产价格相对新城区差距拉大,行政机构和中高收入群体逐步向新城迁移,外来流动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大量滞纳于旧城区。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旧城改造和振兴,随着户籍和社会保障等制约因素的逐步消除,人口流动性将进一步增强,加之短期内贫富差距问题难以彻底解决,相当多城市的旧城区有可能形成新的“贫民窟”。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苗头,城中村中大量低收入人口集聚,治安等状况出现恶化。

(三)新城区空置现象不容乐观

相比而言,新城区空置现象已经得到更多的关注。新城区空置现象的本质是在城市资源禀赋有限的前提下难以实现增量发展,缺乏区位优势和产业支撑的新建城区难以吸纳旧城区人口和资源转移。普遍来看,具有区位、产业和交通优势的新城往往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如京沪高铁的开通明显带动沿线城市新城建设。而缺乏明显区位和产业优势,单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而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如鄂尔多斯等地,空置率较高,发展后劲不足。

(四)大城市及特大城市新城区就业支撑能力依然薄弱

不容忽视的是,国内一些大城市虽然新城空置和旧城衰败现象并不明显,但新城因缺乏足够工作岗位,存在逐步沦为中心城区的“睡城”的现象。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对高端服务业吸纳能力较强,能够提供较多工作机会,但居住等生活成本较高,中心城区周边的新城区相对生活成本较低,可以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到新城区居住,但由于新城区往往缺乏相关产业支撑和较好的工作机会,大量人口需要返回中心城区工作,造成交通拥堵和通勤成本较高的问题。例如,北京的通州新城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和拥有较好产业基础、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起来的亦庄新城相比,“睡城”色彩就比较浓厚。增强大城市周边新城的产业支撑能力,破解较高通勤成本,提高社会整体运行效率,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实现城市均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新城区与旧城区均衡的发展模式

在新城—旧城发展模式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必须在借鉴国外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中小城市自身特点,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城区与旧城区均衡发展模式。

(一)依据城市自身特点量力而行选择发展模式

城市规模和资源禀赋对城市发展模式有决定性影响,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区别对待大中小城市新城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建设新城,主要目标是将人口与产业向郊区疏散,以缓解中心城区压力,中长期发展中需要将更多的二、三产业向新城转移,使人口能实现在新城生活和就业,解决通勤成本较高和就业支撑能力较弱问题。中小型城市应根据未来人口预测及经济增长预期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城市发展道路,兼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决策前的科学论证,统筹考虑是否有大规模修建新城的必要、如何确定新城的适度规模等问题,切忌盲目建设超过发展潜力支撑的新城。

(二)中央层面加强对地方新城建设的统筹指导

当前新城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摊子铺的过大、规划不尽合理、难以实现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等问题,下一步需要从经济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角度出发,在宏观调控中加大对地方新城区建设的关注力度,使之逐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地新城区建设,应借鉴重大项目投资机制,适度加强引导监管,出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标准,从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发展潜力、土地供给等方面指标对新城建设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决策效率,避免盲目跟风。明确中央各部门对地方新城区建设监督指导的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强化人员配置,从而更加有力地提高新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做好城市新区与旧城区资源的均衡配置

在城市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对新旧城区发展中存在的竞争关系和未来出现旧城衰败、新城空置现象的可能性作充分的研究,应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主导城市发展。应正视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在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通盘考虑旧城区与新城区利益关系,避免投资过度向新城区倾斜,忽视旧城更新改造,造成新旧城区之间生产居住环境差距过大,导致旧城区中高收入群体明显流失、资产价格快速下降,同时,也要避免新城区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发展滞后,公共服务缺失,导致难以吸引转移人口。要更加注重新旧城区的互动互通,在规划中综合考虑地理因素,适度控制新旧城之间的距离,加强新旧城之间的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旧城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逐步通过城市人口增长和规模扩大使旧城新区形成有机整体。

(四)将农民工市民化作为城市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新城区避免空置、蓬勃发展和旧城区更新改造、保持生机活力都离不开适度的增量人口支撑,农民工市民化是主要增量人口来源。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依据大中小城市自身特点,稳步推进户籍和社保等制度改革,发挥农民工市民化对新旧城区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应统筹协调新增城市人口的均衡分布,在新城区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二、三产业,在增强新城生活便利度的同时,为农民工提供稳定工作居住机会。利用旧城区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为农民工进城提供支持和缓冲,加强旧城区公共服务投入和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避免居住环境恶化和工作机会流失,避免旧城区与新城区形成明显的贫富人口集聚差距。在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也应统筹做好规划,一方面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开放,促进农民工能够真正扎根城市,另一方面应做好保障房建设的选址工作,平衡好在新旧城区的分布,避免出现旧城区低收入人口集聚、居住区域过分远离就业区域等问题。

(五)软环境建设是城市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活对城市的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缺乏和谐社会环境和良好文化生活氛围的城市往往容易面临衰败的风险。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居民对城市文化环境的质量和社会环境的公平公正要求不断提高。各类城市尤其中小城市,发展中都要增强竞争力和软实力培育,注重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从而确保城市能够吸纳更多就业,避免优质人力资源和中产阶级群体流失,减少导致旧城衰败和新城空置发生的人口因素。同时,在城市内部要注重在新旧城区间均衡配置教育文化资源,避免出现城市不同区域间因居民素质的明显差异而造成的社会割裂,影响城市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永立,郭怀成.城市经济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

[2]程竹亭.城市新区建设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N].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7

[3]叶昌东,周春山.城市新区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世界地理研究,2010.12

[4]周一星.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J].地理科学,1996,16

城镇化发展进程 篇5

摘要: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动,而农村人口的转移也必然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产生的积极影必然会对农村以及农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作用,而一些消极影响我们也不能忽略。本文就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简单剖析。

《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语言文字报》征集代理,优势代理《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业务,发稿迅速!QQ:13247-25251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 1982年至今,我过共出台有关三农问题一号文件总计十四个,从2005 年起,连续 8 年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对农村的大力支持使得农村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也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

城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1.城镇化带来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从短期看,虽然城镇化对农民各种收入的直接影响不甚显著,但城镇化的实质已然决定了其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在以依托城镇化来增加农民纯收入的政策选择上,必然要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尽可能避免短期的投机行为,以保证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正向促进作用能够更加持续、稳固、长久。而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农民来说,为顺应这种长期化的特点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投资和消费,包括自身的学习以及用来购置生活所需所付出的货币。因此可能在初期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自己调节的过程,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由于农民对自身投资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有技术优势,从长远看会得到更丰厚的劳动报酬,城镇化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2.城镇化建设使农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扩大农村市场。对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不仅可以直接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带动房地产的销售,还可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以往农民买洗衣机当收纳箱、买电视机当装饰、买电冰箱当厨柜等一些消费理念得到转变,这些制约农民消费的障碍因素,已经逐渐变弱,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急剧增加。这些都会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使市场更为活跃。

3.城镇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并且大有第二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趋势。城镇化会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第二、三产业产生有效影响,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

4.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所吸纳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够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的比例,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直接带动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能够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便于推广应用更为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民增收。

城镇化对农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城镇化导致农村低素质劳动力比例加大。城镇化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一些先进的城镇化地区大量优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涌入城镇,使目前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优质劳动力明显减少,部分地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价格大涨,而且有时急需的部分劳动作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展,贻误农时,使经济效益受损。农村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外流,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低素质的劳动者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中,耗时长,效率低,影响了农业生产对时间的严格要求。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低素质的劳动者不能适应城镇化的脚步而留在了农村,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往往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却收效甚微。就目前看,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中,低素质的劳动者是剩余人口的主流。这些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一时又很难融入城镇人口的大军之中,这些人员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与发展的瓶颈。

2.城镇化增加了农村闲置住房。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使农村的住房闲置显得越来越多。农村住房的价值最近几年一落再落。几年前一座农家大洋房售价在十几万元,而如今几万元还无人问津。这些新式大洋房都是改革开放后,农民富裕起来后建成。大都采用新式的建筑材料,不仅面积大,而且设施全。建筑的质量都非常高,即使再住上一百年也不至于损坏。在这种条件下,他们离开农村到城里工作,家中的已有资源拜拜在农村“睡大觉”,着实可惜。一方面是农村房屋价格直线下降,另一方面是城里放假居高不下,这使一部分到城里务工的农民一时在经济上难以承受,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对前途的信心。由于身心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这种心态又往往是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相当不不利的。

3.城镇化使农村留守老人缺乏关怀。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城镇,使农村老弱病残者相对增多。他们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怀和照顾,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对生活的信心。留守农村的居民幸福指数正在下降。当下农村由于缺少优质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弱势群体对很多农活都难以操作,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即可到手的财富化为乌有而无能为力。这时他们精神上的打击同样也是巨大的。还有一部分多病的老人或者残疾人群由于治疗不及时而命丧黄泉。

4.城镇化使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普及受到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与普及遇到困难。由于优质的劳动力外流,在农村留守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对新的科技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年龄的老化,对诸如交水电费,存取货币,维修和使用等等日常事务的处理相当困难。许多老人至今都不会使用手机通话等。正因如此,留守的中老年人他们家务负担并没有因科技革命的到来而获益,协助他们做好这类的家务琐事变得更加繁重而迫切。

解决的一些相关措施

1.“领头羊”作用。农村基层的各级组织,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选拔、培养能够带领当地群众走向文明、富裕的各种岗位的“领头羊”。“领头羊”在今后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个地方如果缺少有知识有经验有文明程度的好领导,这个地方的发展将会严重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定期进行理论技术指导,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作用在农业生产中,使其农业生产的效率显著提高。

2.引导城镇老人落户年农村。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启发引导在城镇离退的老人晚年到农村落户,安度自己的晚年生活。因为农村比较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比较适合老年人的生活,老人可以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找到自己晚年生活的乐趣。这样既可以化解当前城镇人口的拥挤状况,同时又为农村剩余房屋的实用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这样对于化解城乡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是十分有益的。

3.教育支持。抓紧对现有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少年人口的思想道德教育启发,引导他们从小就尊重和爱戴中老年人,尽其所能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农村中小学校在此方面承担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形成整个教育阶段的常态化模式,并通过定期督导,检查等手段,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城镇化进程中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城镇化;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04-02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正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当前应抓住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推动居家养老事业,以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

一、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居家养老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转变的加快,从2009年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也将从目前的1.67亿增长到4亿以上,分别占中国人口总量的30%以上和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中国乃至全球将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危机。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的进程中,城镇化率正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极大影响的同时,也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带来机遇。

随着家庭结构、成员的改变、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削弱。而养老成本较大的现实与传统文化(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到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相悖,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居家养老就成为我国的一种必然选择[1]。所谓居家养老,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具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者结合互补的优势,居家养老把一部分养老功能从家庭转移到社会,由社会或社区的养老服务组织来完成;居家养老较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又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感受家庭和社区的熟悉氛围。因此,以社区为平台,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既符合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和国际行动计划,也符合中国国情特点和社会实际,并将成为大多数老人和家庭的选择[2]。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养老事业的发展节约养老成本、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扩大养老服务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老人享受聚合的乐趣。因此可以说,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二、城镇化进程中苏州社区居家养老形式

20世纪80年代,苏州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率先进行了乡镇企业改革,形成了独特的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特色的“苏南模式”,城乡统筹发展态势领跑全国。然而同样在80年代苏州就进入老龄社会,目前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20%。庆幸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为苏州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城镇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方式基本实现了社会供养,城镇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开始出现社会化趋向。因而近年来,苏州为应对老龄化的挑战,积极推进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理念,并将其作为社会事业的重点项目。因此,笔者以苏州市娄门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个案,以此对苏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予以简要介绍。

1.服务社会化。娄门街道改变单纯由街道、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网络建设的思路,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同时整合辖区内多种服务资源,构建社区“十分钟服务圈”,服务内容涉及社区医疗、法律援助、娱乐休闲、电脑上网、图书阅览、家电维修、照相、理发等数十项。通过单列为老服务项目,签订合作协议,采取无偿、低偿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老有所养(医)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老服务的社会化参与,一方面使辖区内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中介组织扩大了服务对象,提高了知名度,形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局面。

2.服务动态化。娄门街道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辐射,九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抓手,将社区的养老服务发展成为一系列可以纵横延伸的动态化的项目集,即根据老人不同需求,结合社区实际条件,扩展服务项目种类,追求做精做长,形成品牌特色。如娄门街道的新湘苑社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老年人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吸纳社区内老年人参与,成立了老年拳操队、腰鼓队、健身队、时装队;除此以外,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完善养老服务功能也是其服务动态化的一大特点。

3.服务专业化。娄门街道以解决好老年人日常生活为突破口,积极组建养老服务员队伍。街道设立专职人员,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岗服务人员全数经过家政服务培训,并具有一定康复护理知识,服务基本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同时规范居家养老管理工作。在规范管理上做到了三个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建档。最后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动共青团、学校等单位,在街道统一协调下,组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志愿者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三、城镇化进程中苏州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挑战

由于苏州各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不同,其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进度不同,各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服务方式也各异,因此,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也有各自的特征。此次调研的娄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该街道老龄化程度偏高,其社区居家养老的任务和问题较之苏州市其他社区可能较多,但也正可以反映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基础性和方向性事项的演变。目前主要显现出的问题有:

一方面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致使社会化居家养老大多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应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筹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三是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发展社区老龄服务仍是民政条线热,很难形成合力。最后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社会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苏州由于城镇化的工程起步较早,因而其居家养老发展也较早,发展速度和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仍有不少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如尚未实现居站分离,社区行政职能过多等基础性问题,亦有不少社区提供的服务主要还集中在生理、安全的层面,而老人的精神慰藉、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较为缺乏等。

四、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已进入加速阶段,社区养老服务也已初具规模,但是从整体上看,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因此,为化解老龄化风险,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还须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社区居家养老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保证老年人的参与率是实现其稳定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老年人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就不强,效率就很难提高。所以,要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使老年人了解社区居家养老的便利性等特点,从老年人自身需求的角度提供相关的服务,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并实现各方资源的整合[3]。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监督机制。“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基金福利彩票,来增加社保基金”;地方上可以建立居家养老基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同时,吸纳民间资本,开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化之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制定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实行有偿服务和低偿服务,丰富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加大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的透明度,坚持“阳光操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3.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建设及评估机制。随着国家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各部门要转变观念,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仅仅只是民政部门的工作,它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操作层面上,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对居家养老服务和老年群体的管理负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必须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采取服务监督员定期走访服务对象开展评估工作,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发展。

4.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结合的服务队伍。专业化队伍的打造需要时间、政策和创新。我国正在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实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培养专业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供了契机。另外,专业养老平台机制的介入也能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而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扩展队伍数量,更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诸如“道德银行”、“时间储蓄”(Time Bank)都是可资借鉴的管理方式,这样够量化评估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和绩效,这种通过社会信誉来保障的志愿服务机制比单纯依靠个人道德来维系的机制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4]。

参考文献:

[1]宋言奇.城镇化进程中集中居家养老的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12,(5).

[2]方秀云.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

[3]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

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土地管理问题研究 篇7

所以推动城镇化建设, 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不断完善国家政策, 深化城镇与土地之间问题的研究, 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 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 城镇化土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 关于耕地利用不良。城镇的飞速发展为土地的管理带来了许多的弊端。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土地的违规使用、滥耕滥用等问题比比皆是, 造成了城镇建设与土地管理的矛盾冲突。距当前资料显示, 在2005年, 耕地面积严重减少, 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不断加大, 造成了土地的使用压力, 耕地使用与需求冲突加剧。而在另一些地区中, 土地的利用率与空闲率不成比例, 造成了大量土地闲置浪费, 无法合理使用, 土地使用相当不合理。

2) 关于农民耕作与收获不成比例。有些地方政府不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 以各种原因侵占农民土地, 或以极其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收购农民土地, 再以高价卖给其他购买者;或者以各种不合理的借口为由, 不补偿农民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 各个地方的司法机构互相包庇, 不能公正公开的为农民解决问题。这些种行为直接造成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使城镇的失业率增加, 给农民生活增加负担和隐患, 导致生活没有保障, 同时, 也拖慢了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延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3) 关于城镇发展与耕地的矛盾冲突。距当前资料调查显示, 城镇发展建设面积增加, 耕地面积减少, 造成了土地的供给率和需求率的矛盾冲突, 这一趋势基本与各个地区相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甘肃省与其他省市的不同点, 耕地面积减少85%是由于退耕还林和保持水土平衡引起的。随着该地区的不断发展, 这一矛盾将日益加重。更严重的是, 甘肃省虽然土地利用多种多样, 可利用均一程度较低, 高质量的耕地园林极其少, 在日后的发展中, 这也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之一。

2 造成土地管理问题的原因

2.1 农民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没有相应的处置权利, 遇到违法违规征用土地的问题也只能束手无策, 因此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 没有经济来源。土地集体所有权界限不明确, 很多土地无法确认到底是归谁所有, 集体与成员之间到底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应尽哪些义务, 因此出现了所有权的交叉问题, 农民自己无法得到有效的权益保障。

2.2 土地有效利用率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镇化建设与耕地相冲突, 造成了矛盾。而改革开放以后, 城镇一直在不断发展, 而土地却一直在管理, 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土地利用落后于城镇发展。而城镇发展又一直在利用土地, 使耕地利用率降低, 无法保证耕地的生产。当耕地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矛盾被不断放大, 日益严重, 就造成了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

2.3 农村土地转让机制不够明确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进行土地转让时没有明确的流程, 统一规范的程序, 以及合同的签订等等。同时, 土地的价格, 双方的义务以及权力都没有明确规定, 在此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有一些人就会抓住漏洞逃避责任, 因此造成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冲突。这直接导致了耕地的利用率降低, 农民的经济水平下降。

3 城镇化土地管理应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3.1 明确农民的使用权与管理权

要让农民的生活有保障, 就必须要明确土地的所有权, 不能让居心叵测的人违法违规滥用土地, 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与管理权落到实处, 让农民做土地的真正主人, 享有应该享有的合法权利。这一措施更加明确了集体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农民高效合理的利用土地, 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建设。

3.2 重视农民耕地的教育与管理

土地管理存在问题, 有一部分是因为农民对土地管理方面的认知不够准确。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土地教育, 定期组织农民学习相关知识, 让他们知道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其次, 应该完善土地转让流程, 统一规范制定措施, 既让农民得到保证, 也让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 用最小的损失将土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3 严格准确执行土地管理条例

将城镇城市化、工业化, 需要进行一系列科学的、有效的研究, 以保证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 避免出现滥用、浪费等问题。合理的利用土地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完善城镇设施,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因此需要我们严格执行相关条例, 以免出现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城镇居民是土地管理的一大主要因素, 面对城镇居民, 我们要不断普及相关知识, 让他们认识到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并且认真执行相应政策。

其次, 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 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发达国家在成功过程中, 不断的节约资源, 降低成本, 又保证了土地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最后, 我们应该理性的面对土地管理问题,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 缩小土地管理与城镇建设之间的差距, 加快城镇城市化、工业化的步伐。正确把握土地管理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实现互利互助, 共同进步, 推动经济建设, 完善城镇发展, 解决当中出现的土地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土地的管理也越来越受重视, 大量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从而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城镇化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是其中的重要问题, 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只有不断提出和认真改善相关的问题和对策,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才能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真正达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土地管理,城镇化,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虎.进一步推进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红旗文稿, 2009 (15) .

[2]张天中, 张颖慧, 白生会.兰州市农地利用开发潜力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06) .

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市场发展建议 篇8

关键词:城镇化,房地产市场,消费需求

一、绪论

房地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才慢慢出现的新兴产业,却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性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日益深厚,不仅影响着与房地产业有关系的一些企业,对整个金融范围甚至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样一来,房地产业是否能够蓬勃发展就显得弥足重要,它作为支柱性的产业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直接刺激经济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重要决定,不仅已经拿来被一些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举足轻重,显而易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带来的就是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的暴涨。

随着房地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大,住房供应量不断地增加,导致出现了房价迅速上涨、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形,房地产业该如何实施定位和快速有效的控制以及优化房地产业发展规模,这就是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所得结果期望能够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一)我国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业规模的量变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比较缓慢的状态下,甚至出现过短暂的停滞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这还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扶持,特别是踏入21世纪以来,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竟然超过1,500多万人,城镇化率更别提了,高出1.37%,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城镇化水平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达51.3%,终于打破了50%的极限;到2015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更是多的惊人,7亿多是什么概念,城镇化率更是高达56.1%,这与“十二五”规划的贯彻执行密不可分。

(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基本情况。随着房地产热一波波朝我们袭来,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随之而生的就是一个又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但是,也只能面对解决了。首先,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下面从三个角度简单概述房地产目前的发展现状。

1、房价不断大幅度的飙升。由于我国的国情现状,土地仍是稀缺性的资源,供不应求是必然的,我们都学过经济学,一旦出现供不应求,必将伴随着价格上涨。消费者对房地产投机欲望的持续增长为市场需求的发展铺平了前进的道路。与此同时,许多地产商只想到了怎么赚钱,根本不管你买不买得起房,进而不断地抬高房地产价格。

2、房地产市场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房地产业存在着许多非常诱人的灰色收入,再加上从事房地产行业没有很高的入门要求,这样一来,大多数投资者利用便利条件纷纷加入,更有甚者有的人为了谋取高额利润,竟然在短时间内成立一家并不完善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可避免地,行业内的领导者资质良莠不齐,当然领导者们的决策也是非常混乱的。

3、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尽规范。当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问题解决不及时,后果也很难想象。以下几种现象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形象举足轻重: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或地区,其住房贷款甚至可以达到房产总贷的70%之高,而我国连10%都不到;另外,贷款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风险,资产流动性差、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等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上个人信用制度并不像发达国家那么完善、国家政府干预的不及时等都会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解决以上问题刻不容缓。

(三)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城镇化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不仅数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而且城镇功能和结构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进而改变了城乡布局和产业结构,供需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住房需求方面来看,相关资料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年的增长率都稳定在1.5%以上,城镇人口保持在4%~5%的水平上,这是刺激住房需求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政府拆迁政策的落实也让居民住房的再消费成了现实,当然其中不乏居民随着收入的提高想要改善生活条件的要求。从供应角度分析,城镇中一些公司、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产品销售以及提高人性化服务,进而不断扩大生产场地,这就需要更多的房子。除此之外,国家支持适当提高中低价位的小户型商品房和保障房的供应比例。再加上近年来有更多的投资爱好者购置房产不是满足居住需求,而是当成保值增值的一种方式来获取一定的收入。

综上概述,城镇化不仅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企业的生产性需求,而且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理念、增加了居民需求层次。

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本身存在的缺陷

1、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绝大部分的乡镇在最初开始步入城镇化的时候,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更不要提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再加上各个城镇之间与乡村的联系也比较密切,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城镇化这一路线在起初提出来的时候,只是一个雏形,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分工和科学的布局,这都是在日后不断的发展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发展较快的城镇也只是片面追求效率,而没有做到因地制宜,也不注重特色设计。

2、国家一直忽略对乡镇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近些年来,许多县城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相比而言,大部分的城镇已经开发得体无完肤,资源已经面临寿终正寝的局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各类基础设施应有尽有,这些城镇地区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就不能维护这些配套功能的日常运转,就不能更好地发挥吸纳集聚的功能,规模效益已经收到了极大地剥削。

3、城镇作为中心发展区不应有很强的附设服务效果,但是制约因素也是此起彼伏。城镇建设进程中不断与土地规划发生冲突,国家拥有土地的最终支配权,土地不能失而复得,但是城镇建设设施不行还可以重来,国家在面临这一选择的时候多半选择后者,土地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城市整体的规划,土地虽然是国家的,但是建设用地还是不足,而且很多土地不能循环使用,流转也变得困难。

4、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中,户籍工作的完成并不那么的顺利,虽然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户籍制度来加强社会保障,但是政府并没有做到及时地管理,再加上一些执行部门行动力较差。前段时间的政策改革把乡镇地区的城市建设办公室取消了,农民失去土地就要按制度办事,转为非农业户口,但是国家对这一部分的规定也不是那么的详细和完善,执法人员得过且过,才会出现无人理睬的局面,各种违规乱建、耕地荒置的情况层出不穷。

(二)城镇化下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1、房价将持续上涨,主要是因为需求的加大。首先,城镇化的脚步太快了,中国人爱面子,都想在城里生活;其次,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房产的投资比例加大;最后,近几年,到处都在拆房子,拆迁安置让房产需求不断增加。这样无形中是在给消费者带来压力。

2、二手房市场不断升温,“卖旧买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改善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很多人甚至把其作为获得利益的一种途径。之前,三级市场的房源大多是以民用住宅房为主。二手房房源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二手房市场中的部分别墅、公寓将更多地加入到三级市场竞争中来。特别是别墅、公寓与一手房市场相比又有价格上的优势,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样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让其他房地产市场甚是尴尬。

3、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这一点在像北京、深圳、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政府将更加全面地介入房地产业,而不仅仅只是规范市场秩序。政府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将政策深入到房地产开发、土地转让、经营等许多方面,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城镇化发展顺应自然的原则。

四、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及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及措施 篇9

1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困境

1. 1 城镇化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制度不完善

一些城镇规划的编制缺乏科学、充分的研究和论证,规划与实际发展脱节,建设又与规划脱节。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不严格执行城镇规划、随意改变规划和违规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规划丧失了调控城镇发展的刚性。同时,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各城镇仅按照本城镇行政区划做城镇规划,难以从区域经济角度考虑,难以做到与相邻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1. 2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还比较弱

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与国际普遍规律相比,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集中的人口比例明显偏低,城镇群发展刚刚起步,城镇之间联系交往程度还不高,城镇聚集程度还较低,人口总规模还比较小,人口吸纳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国城镇一般都还处于人口和产业的集聚阶段,对外辐射能力还比较差,郊区化和分散化的趋势虽然也存在,但还不十分明显。

1. 3 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现,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除原有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也开始形成。

1. 4 城镇化进程中忽视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城镇化发展速度和城镇经济的规律,也要重视社会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各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是把城镇化发展速度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对社会协调发展关注不够,造成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城镇失业人口增加、失业率升高,社会保障发展缓慢,覆盖范围太小。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保险社会化发放不能有效实施,资金缺口迟迟不能弥补。城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长期不能解决,成为制约人口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

2 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措施

2. 1 必须转变城镇化建设思想

彻底走出“人口只有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同时也包括向县域小城镇的转移以及农村社区向城市型社区的转变。中国人多城( 市) 少、城市承载力不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这一现实国情决定了仅靠单一的大城市根本无法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只能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相互补充的多元化、低成本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 2 以科学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

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蓝图,决定着城镇未来的发展。要推动城镇的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深入研究各城镇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产业基础、承载能力、发展前景,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镇规划,充分展示城镇的历史内涵、现代风貌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切实做到以科学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为此,城镇化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规划统领城镇化,提升城镇设计和建筑水平,明确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并加强对实施规划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障实施规划的有效性,防止和制止实施规划过程中的随意性。

2. 3 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

建议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领导小组,通过高位推动,纲要引领,顶层设计,把新型城镇化推向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发展建设、公安、国土、财政、民政、计生、统计等部门的合作,形成多方协作、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二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全面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指标体系,定期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有序发展。三是城镇化的发展不得不改变现有的传统政策与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其城乡统一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制度。逐步疏通现有的管理体制,降低农村劳动力进程居住的成本。另外,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好医院、市场、学校、住宅布局,方便人们的生活,使城镇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 4 增强产业聚集功能

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投资、技术和对口支援项目,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配套,推动产业聚集,提高产业的关联度。要着重培育2 ~ 3个有经济规模、有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创造条件。同时,要依据各自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为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

2. 5 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要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建立起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一是建立城镇发展建设基金,实行有偿使用、滚动经营。二是加快城镇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乡镇财政新体制,增强镇级财力,逐步提高中心镇政府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和调控能力。三是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和支持城镇建设。促进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城农民在购房、购车和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城镇化发展进程 篇10

一、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 其主要是因为以前的农村经济化社会本身具备优良的旅游环境, 为旅游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沃的地理条件。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 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渴求越来越大, 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 以及旅游业的日渐发展等等[1], 这些都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较为明显的因素。

1. 城镇化人口的增加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城镇化人口是促进旅游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消费者。城镇化人口的增多, 增大了旅游业消费者的基数, 从而使得旅游需求量大大增加。与此同时, “旅游”一词近年来逐渐深入人心, 这也与旅游产业的大力建设密不可分。建设好旅游目的地, 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使得旅游产业格局进一步增大。同时, 旅游的范围扩大, 收费标准增加, 对于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放眼当下, 旅游经济的发展应当顺应时代的步伐, 在旅游方案上实现创新, 制定更加完善的旅游方案, 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 进一步拓展消费者的基数, 更加适应当今的旅游热潮。[2]只有如此, 才能利用人口的增加来为自己筹集资金, 建设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旅游经济发展迅速, 凭借着城镇化的发展, 旅游经济成为了第三产业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份子, 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还将发挥更大更加积极的作用。

2. 农村城镇化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由农村向城市迈进, 在农村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 必定有大量荒废的农田、园林、天然湖泊等等, 这些天然因素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地域条件。纯天然的园林, 原生态的农村生活, 都令都市消费者眼前一亮。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在紧张困乏的都市生活之外都想追寻一番“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情, 如果将这些废弃的林园重新修整, 精心包装, 以其为基础, 将其美化以及建立农舍等等, 都能使之成为旅游目的地,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旅游。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弃耕的田地, 林园以及湖泊等进行改造的过程中, 既可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将其加以利用, 共同促进生态化城镇的发展, 以此为基础, 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又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两全其美。因此城镇化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利用农村原有的地理条件, 天然环境, 促进农村旅游经济建设, 向城镇化迈进。

3. 拉动内需使消费需求增加

所谓拉动内需说的就是拉动我国内部的消费需求, 是促进国家稳定发展的明智之举。农村城镇化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 城镇化导致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 由经济不发达时的只可确保温饱, 到现在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且能够追求更高层度的精神需求, 人们逐渐向往更高质量的生活, 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当今社会, 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需求是“享乐”型的, 而发展迅速的旅游业与人们这一需求不谋而合。环境优美的度假景点, 工作之余的享乐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满足, 在大量投入资金促进旅游业建设发展的同时, 也与拉动内需不谋而合, 相辅相成。

4. 推动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就包含了旅游业以及其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与此同时, 众多相关产业, 例如餐饮业, 度假酒店以及各种娱乐设施的建设也快速发展, 为消费者提供了吃喝玩乐一体化的优良旅游条件, 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各个产业的建设相辅相成, 群众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正是当今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契机。城镇化的建设使得当今一些居民手中的资金逐渐流向满足自己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方面, 旅游尤为主要, 而消费者的日益增多, 使得旅游业收入的资金巨大, 投资者又可以利用收入的资金来维持整个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并且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必然的。

二、影响城镇化进程和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

1. 发展局势的限制

城镇化的建设较为缓慢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局势。目前, 中国的乡村型社会仍然在当今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短时间内想要快速进行全面的改进实属困难[3]。改进乡村型社会, 首要的就是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等, 其中又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涉及的范围较为复杂, 而在实际操作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农业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产业, 在城镇化过程中, 一旦在农业淡化, 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可代替产业少之又少。农村城镇化可代替产业中进行服务业建设, 但是农村本身的地理条件与人才不一定能够满足, 而进行工业建设则需要耗费人力财力物力较多。农村发展现状不单单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不利因素体现在城镇化范围的局限性与城镇化发展的缓慢, 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2. 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当地的人文历史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名胜古迹。在这种条件的影响下, 在城市化淡化农业后, 农村仍然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因为古迹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吸引消费者, 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这一点在中国现今非常有特色的古村古镇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比如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省婺源县就因拥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而闻名于世, 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服务业发展起来之后, 再继续发展工业, 服务业的发展为发展工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济基础。在考虑工业发展的同时, 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5]在拓宽旅游业与工业的同时, 当地的人们的世界观也随之改变, 旅游业与工业的共同发展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地生活,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因此能够激起人们浓厚的兴趣, 此时人才的培养能够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条件。工业发展为旅游业提供经济条件, 旅游业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更多优秀的人才。二者共同促进城镇化的推进, 使得农村城镇化更容易实现。

3. 具体环境的影响

在城镇化建设中, 农村当地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环境比较封闭的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较为困难的,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村发展现状实行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应落实在先易后难的解决方法上, 在具体环境比较开放的农村实行城镇化建设, 在自身具有旅游景点优势的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在这两种环境的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是比较容易的, 因为其自身本就具备一些条件, 也就是说并非是零起步且这些条件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推进具有一定的作用。

城镇化建设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镇化建设伴随着政府的支持, 人才的调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等。城镇化建设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至今, 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 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 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主要生产方式也改变了, 目前很多中国的农村正以发展旅游业和工业促进农村城镇化的经济建设。显而易见, 城镇化建设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桥梁, 促进了旅游经济的稳定、快速的发展。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 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在21世纪, 我们生活在高楼林立,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都市中, 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逐渐增大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因此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于是政府抓住了这个机会, 积极的打造旅游胜地, 加大扩展旅游业经济的建设, 使得城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 不可分割。与此同时, 旅游业要发展就必须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建设, 与城镇化进程相互推进, 实现互利。正是由于城镇化的飞速发展, 给了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契机, 使之成为了当今社会第三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

关键词:城镇化,旅游经济,互利

参考文献

[1]王新越.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李欢欢, 李雪铭, 解鹏, 杨俊小城镇的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 (3) .

[3]胡爱娟.城镇化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及策略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4]张春燕.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 2014.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下一篇:数学教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