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

2024-05-02

化学化工学(精选十篇)

化学化工学 篇1

化学化工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之一, 支撑着化工、环境、生物、制药、建筑、材料等诸多学科的发展。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科创建于1923年, 她从建立之初就经历着风风雨雨, 直至1959年化学系的重建, 化学化工学科才真正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从1980年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到1984年的河南大学化学系, 再到1995年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科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为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科建设突出“重点”

2012年4月, 在取得了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之后, 河南省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 这已是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的第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998年, 中科院院士、材料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专家、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两弹一星”功臣党鸿辛院士举家从兰州来到河南大学, 成为第一位在我省高校安家落户的“全职”院士。党鸿辛院士的加盟, 大大提升了河南大学理工科的科学研究水平。

为了发挥优势学科, 实现学科交叉互补, 同时能够整合利用各学科的技术优势,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在党鸿辛院士的带领下, 学院依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 在张举贤教授和朱自强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高分子化学研究室”和“固体表面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润滑与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1年, 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其组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同时更名为“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2003年, 该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化学化工学科建设中首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也是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创新而产生的结晶。实验室自成立后, 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 河南省重大 (点) 项目等100余项, 胜利油田、洛玻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横向课题多项。实验室成员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已有2个系列6种产品工业化生产。

2007年4月, 化学化工学院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学科为基础组建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涵盖化学、药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针对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 运用化学、生命科学和药学学科的最新理论和实验技术, 从天然生物活性分子及其类似物中寻找和发现可能开发成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 进行新药开发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依据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这个研究平台, 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已经在天然产物及中草药研究、合成药物、抗体药物及肿瘤免疫等方面积累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钼钨矿产资源, 2008年, 针对我省的这一状况, 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班子广泛调研, 科学决策, 以无机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为基础, 联合我省钼钨生产企业组建了钼钨化学与化工实验室。

省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化工学科带头人牛景杨教授, 带领研究团队以钼钨矿产资源的生态化、高值化利用为突破口, 组织多学科队伍联合攻关, 先后在该领域的多个前沿方向进行深层次研究, 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9年, 该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 并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在此基础上, 2011年, 化学化工学院开始组建多酸化学实验室, 2012年4月, 该实验室成功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为多酸化学及钼钨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研究平台。这在推动我省多酸化学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列、提升钼钨产品技术含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服务社会硕果累累

化学化工学院原名誉院长党鸿辛院士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多年来, 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化学化工学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作为化学化工学科发展的目标, 积极引导教研人员走向社会、面向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鼓励教师和研究生从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 多方融资、合作研究、协同攻关。

沿着产学研这条道路, 化学化工学院加强校企联合, 增强与社会经济实体的联系, 把学院的科研成果及时推向工业化, 既为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 也使河南大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早在20世纪80年代, 张举贤教授开创的皮革化学品研究在国内皮革行业就居领先地位, 他研制的系列皮革化工材料荣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KS系列产品被评为国定“八五”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广泛应用,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赵瑾教授开展的在烟草中提取茄尼醇工艺、王彦林教授开发的系列阻燃剂等应用类技术均已实现工业化, 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董学芝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就针对世界性难题———造纸黑液的污染及治理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研究, 几经曲折和磨难, 最终解决了造纸行业的国际性污染难题, 创造了一种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造纸黑液资源化新技术, 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此项技术不仅能够彻底消除造纸黑液的污染, 而且能够把造纸黑液转变为造纸所必需的两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可为一个中型纸浆造纸厂年获利1000多万元。2005年6月, 该研究成果在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公司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中国造纸学会碱回收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道沛说:“如果全国用碱法制浆造纸的企业都使用这项技术, 按目前的需求量, 每年能给国家带来10个亿的直接经济效益。”

中原学者、化学化工学院原院长张治军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研制的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为国家石油开采行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纳米聚硅增注剂的研制打破了国外纳米聚硅增注剂产品的垄断, 填补了国内空白。2004年起, 该增注剂在胜利油田、大庆油田、江苏油田、长庆油田等低渗透油田试用200余口井次, 有效率达85%以上,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国家多开采的石油价值达到5.3亿元。

2011年10月17日, 河南大学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阻燃抗静电聚甲醛技术研究开发”合作签约仪式在河大举行, 此次合作是企业与大学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 该公司生产的聚甲醛需求量逐年攀升, 但是目前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改性聚甲醛产品抢占高端市场, 高性能改性聚甲醛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或者由国内独资的大型跨国公司所掌控, 对我国的聚甲醛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化学化工学院阻燃抗静电实验室是河南省最早开展该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在阻燃抗静电方面的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 此次校企合作, 共同开展高性能阻燃抗静电聚甲醛技术的研究, 以拓展聚甲醛的应用新领域,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 研究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产品将会打破国外在高端聚甲醛领域的垄断地位, 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1年12月10日,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科又迎来了一件喜事:河南大学与南通众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南通市签署“油溶性纳米铜 (合金) 相关专利权及生产技术”转让合同, 合同金额为1260万元, 又一次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

张治军教授说:“我喜欢搞科研, 在这里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和乐趣, 所以我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这正是化学化工学院众多科研人员的心声, 从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造福社会, 化学化工学科也永远不会停下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脚步。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社会发展越快, 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就显得越急迫。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7月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 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 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同时还是科学研究的中心, 更是引领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河南大学始终坚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挖掘学科优势, 整合研究力量, 突出重点, 以点带面, 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 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社会学科坚持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长期致力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构想, 解决了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问题, 为中部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 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论证与研究, 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卓越贡献。

理工农医学科则坚持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 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的表面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粉体, 技术工艺居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内各大油田都有广泛运用。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河大成功解决了造纸黑液碱回收白泥二次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 为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领域, 河大不仅成功为中国民航总局设计制作了奥运会保障项目———航空气象综合信息处理平台, 还为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研制了空间信息系统。此外, 中国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工程、黄河流域数据中心、天气预报系统等研究成果也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成绩只是河南大学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近年, 河南大学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 其中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70余项,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项目25项, 已有40多个项目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 20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河南大学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 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和组件协同创新体, 继续提升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 使学校成为河南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 创新人才集聚的重要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信息支撑, 为创新型河南的构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化工学院 篇2

化学系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无机化学部分:

2、《无机元素化学》,厦门大学刘新锦、朱亚先、高飞编,科学出版社。分析化学部分:

版),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李克安、赵凤林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分析化学》,R.Kellner等编著,李克安、金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有机化学部分: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3;

物理化学部分:

3、《物理化学》(第一版),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复试参考书目:

化学化工学 篇3

100年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都开封诞生,这便是河南大学的前身,与此同时,一大批自然科学学科也在封建王朝没落的钟声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

化学化工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之一,支撑着化工、环境、生物、制药、建筑、材料等诸多学科的发展。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科创建于1923年,她从建立之初就经历着风风雨雨,直至1959年化学系的重建,化学化工学科才真正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从1980年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到1984年的河南大学化学系,再到1995年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学科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为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科建设突出“重点”

2012年4月,在取得了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之后,河南省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这已是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的第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998年,中科院院士、材料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专家、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两弹一星”功臣党鸿辛院士举家从兰州来到河南大学,成为第一位在我省高校安家落户的“全职”院士。党鸿辛院士的加盟,大大提升了河南大学理工科的科学研究水平。

为了发挥优势学科,实现学科交叉互补,同时能够整合利用各学科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在党鸿辛院士的带领下,学院依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在张举贤教授和朱自强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高分子化学研究室”和“固体表面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润滑与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1年,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其组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同时更名为“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2003年,该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化学化工学科建设中首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也是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创新而产生的结晶。实验室自成立后,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河南省重大(点)项目等100余项,胜利油田、洛玻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横向课题多项。实验室成员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有2个系列6种产品工业化生产。

2007年4月,化学化工学院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学科为基础组建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化学、药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运用化学、生命科学和药学学科的最新理论和实验技术,从天然生物活性分子及其类似物中寻找和发现可能开发成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进行新药开发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依据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这个研究平台,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已经在天然产物及中草药研究、合成药物、抗体药物及肿瘤免疫等方面积累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钼钨矿产资源,2008年,针对我省的这一状况,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班子广泛调研,科学决策,以无机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为基础,联合我省钼钨生产企业组建了钼钨化学与化工实验室。

省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化工学科带头人牛景杨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以钼钨矿产资源的生态化、高值化利用为突破口,组织多学科队伍联合攻关,先后在该领域的多个前沿方向进行深层次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9年,该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并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在此基础上,2011年,化学化工学院开始组建多酸化学实验室,2012年4月,该实验室成功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多酸化学及钼钨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研究平台。这在推动我省多酸化学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列、提升钼钨产品技术含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服务社会硕果累累

化学化工学院原名誉院长党鸿辛院士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多年来,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化学化工学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作为化学化工学科发展的目标,积极引导教研人员走向社会、面向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鼓励教师和研究生从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多方融资、合作研究、协同攻关。

沿着产学研这条道路,化学化工学院加强校企联合,增强与社会经济实体的联系,把学院的科研成果及时推向工业化,既为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也使河南大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张举贤教授开创的皮革化学品研究在国内皮革行业就居领先地位,他研制的系列皮革化工材料荣获国家星火二等奖,KS系列产品被评为国定“八五”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广泛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赵瑾教授开展的在烟草中提取茄尼醇工艺、王彦林教授开发的系列阻燃剂等应用类技术均已实现工业化,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董学芝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针对世界性难题——造纸黑液的污染及治理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研究,几经曲折和磨难,最终解决了造纸行业的国际性污染难题,创造了一种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造纸黑液资源化新技术,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此项技术不仅能够彻底消除造纸黑液的污染,而且能够把造纸黑液转变为造纸所必需的两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为一个中型纸浆造纸厂年获利1000多万元。2005年6月,该研究成果在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公司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中国造纸学会碱回收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道沛说:“如果全国用碱法制浆造纸的企业都使用这项技术,按目前的需求量,每年能给国家带来10个亿的直接经济效益。”

中原学者、化学化工学院原院长张治军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研制的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为国家石油开采行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纳米聚硅增注剂的研制打破了国外纳米聚硅增注剂产品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2004年起,该增注剂在胜利油田、大庆油田、江苏油田、长庆油田等低渗透油田试用200余口井次,有效率达8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国家多开采的石油价值达到5.3亿元。

2011年10月17日,河南大学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阻燃抗静电聚甲醛技术研究开发”合作签约仪式在河大举行,此次合作是企业与大学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聚甲醛需求量逐年攀升,但是目前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改性聚甲醛产品抢占高端市场,高性能改性聚甲醛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或者由国内独资的大型跨国公司所掌控,对我国的聚甲醛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化学化工学院阻燃抗静电实验室是河南省最早开展该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在阻燃抗静电方面的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此次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高性能阻燃抗静电聚甲醛技术的研究,以拓展聚甲醛的应用新领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研究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该产品将会打破国外在高端聚甲醛领域的垄断地位,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1年12月10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科又迎来了一件喜事:河南大学与南通众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南通市签署“油溶性纳米铜(合金)相关专利权及生产技术”转让合同,合同金额为1260万元,又一次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

张治军教授说:“我喜欢搞科研,在这里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和乐趣,所以我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这正是化学化工学院众多科研人员的心声,从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造福社会,化学化工学科也永远不会停下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脚步。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社会发展越快,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就显得越急迫。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7月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还是科学研究的中心,更是引领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大学始终坚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挖掘学科优势,整合研究力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社会学科坚持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长期致力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构想,解决了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问题,为中部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论证与研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卓越贡献。

理工农医学科则坚持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的表面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粉体,技术工艺居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各大油田都有广泛运用。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河大成功解决了造纸黑液碱回收白泥二次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为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领域,河大不仅成功为中国民航总局设计制作了奥运会保障项目——航空气象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还为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研制了空间信息系统。此外,中国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工程、黄河流域数据中心、天气预报系统等研究成果也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成绩只是河南大学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近年,河南大学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其中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70余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项目25项,已有40多个项目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20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河南大学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和组件协同创新体,继续提升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使学校成为河南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人才集聚的重要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信息支撑,为创新型河南的构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化工学 篇4

关键词:化学化工,学科建设,思考

徐州工程学院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 教学科研为主线,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依靠我院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 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加强学科建设, 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管理制度和高效运行机制,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院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 加快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型学院转化的步伐。

1 化学化工学院发展现状

化学化工学院是在始建于1959年徐州教育学院化学系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的二级学院, 已有50多年办学历史。化学化工学院原有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两个专科专业, 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36人, 任课教师30人, 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 年轻教师均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

学院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基础化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市级工程中心2个 (徐州市生物质燃料工程中心、徐州市环保涂层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 (徐州市农药绿色技术实验中心) 、校级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各1个 (徐州工程学院应用计算化学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新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应用化学教学团队)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 (构效学应用研究团队, 生物能源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1年学科目录新增一级学科“十二五”省重点学科遴选建设工作的通知》 (苏教研 (2011) 15号) 精神, 我院积极申报的生态学 (毒理学方向) 被遴选为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代码0713。

2 化学化工学院发展建设的探讨

2.1 三学期制的实施思考

当前本科教育普遍采取四年制, 医学类等课程学时较多专业采取五年制学习。我校化学化工专业学生采取四年制教育。四年制教育例行多年, 形成了教育传统, 满足学生课时的需求, 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但是和其他重点大学相比较, 我校科研以及教学设施还处于落后阶段, 相当数量的学生业余时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施三学期制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紧迫感、科研积极性。弹性制的学制要求更能使优秀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从而带动全院系学生的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2.1.1 三学期制度带来的益处

(1) 有利于课程的精益化。对长学期中的部分课程课时精简, 选取对学生比较实用章节, 令教学内容更加精益化, 使既能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又有利于学生在课程课时不增加的基础上汲取更多实用知识, 扩展专业面, 提升专业技能。 (2) 有利于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团队可以自课时完成的基础上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研项目, 从而提升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水平。三学期制度下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互动机会, 课时的安排、课程的设计、科研的投入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 (3) 有利于学院教学以及管理的深化改革。在当前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学校试用三学期制度会使得校领导更加关注教育质量提升、教学规划设计、学生实习机会争取等。教学方式改进对于师生都是效率提升的原动力, 三学期制度更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动手能力培训, 根据社会用工需求从而更好地就业。 (4) 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充分协调, 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在三学期制下, 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和发挥本校师资潜力。体现一定的办学特色。

2.1.2 实行三学期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作为参与主体的部分学校管理人员、师生等没有转变观念, 仍沿袭原有的教学思维和学制惯性, 并未领会三学期制的精髓。教师还不能充分利用短学期进行自身提高和教学研究。 (2) 还不能在短学期开设出更为灵活、多元、丰富的选修课程。 (3) 配套的后勤保障工作难以实现, 如就餐问题、学校图书馆开放问题、自习场所开放问题等,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协调。

2.2 化学化工学院就业问题探索

当前中国毕业生数量年创新高,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更处于劣势地位。一个学校的就业质量和高校的生存息息相关, 就业形势严峻会影响到学院招生;学院招生的规模和学院的经费有密切关联, 所以加强就业是每个学院当前形势下必须深刻考虑和狠抓的问题。化学化工学院在解决本院系学生就业难问题时采取了“突出应用型教学为主, 狠抓考研、突出重点、打造名牌, 以及辅导员积极指导毕业生就业”等措施。

2.2.1 准确定位, 校企联合, 培养实用性人才

(1) 徐州工学学院化学化工类毕业生就业范围集中在江苏省以及周边邻近省份, 单位集中在地方化工企业以及质检中心。相对于省内其他名牌高等院校, 地方院校才人才市场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对于徐州工程学院毕业生培养定位应偏向应用型人才模式, 所以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应用性教学。所以在加强专业设置应用化的同时, 学校师资力量也要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针对应用型教学, 培养实用型人才, 学校需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学生走出去了解社会需求, 让企业走进来告诉学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走出去“走进来”战略思想需要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提升地方院校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 促进毕业生优质高效地就业。

2.2.2 狠抓学生考研、进入高等学府, 实现腾飞

化学化工学院的考研率一直在校内名列前茅, 录取率近几年也是屡创新高。化学化工学院高考研率、高录取率和院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是分不开的。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进入较高的学府, 学院还要继续增加考研的支持度。

(1) 狠抓教学质量。优质的教学质量以及基础扎实的人才是高等学府导师最为看重的科研基础能力。某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走向极端化, 学生课程偏重考研应试课程导致学生专业知识薄弱, 对以后的科研较为不利。所以地方院校要主动积极培育一批有技术、肯吃苦的毕业生。

(2) 针对考研的动员以及课程的辅导, 学院应设置专门的机构。为考生答疑解惑, 提供专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学院从事科研项目的导师应积极从本科学院中选取优秀的学生加以培养和教育, 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 提升科研能力, 为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入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2.3 跨学科建设探索

地方院校也都具有一定的办学历史, 在某些科学专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化学化工学院是在始建于1959年徐州教育学院化学系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的二级学院。在当地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行业知名度, 但是同其他工科专业相比较仍然存在差距。当前交叉学科培养已经成为社会需求用工潮流, 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

徐州工程学院在专业分流时可以采取学生多样化培养。第一种是针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则针对该企业用工需求, 开设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企业需求专业课程。第二种是加强化学化工学院和校内其他有着较强就业优势的专业进行跨学科培养, 并培养出特色的、实用的复合型人才。在跨学科建设上我校相关负责人应多与其他跨学科成功院校进行交流, 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应用到自己学校跨学科建设, 为师生谋福利, 促进学校发展与繁荣。

2.4 学科硕士学位申请与创建

徐州工学学院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 有一定数量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 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 且团结合作, 学术思想端正。有本单位积极培养以及引进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分别为该一级学科内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能持续不断地开展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硕士生完成硕士学业以及毕业论文基础上能提供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所必备的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 实践性强的学科有相应的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条件和基地。这些条件我院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善。

3 总结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从学院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加强学科建设, 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管理制度和高效运行机制,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院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 加快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转化的步伐。

(1) 充分利用好学校和企业创建的实验室专项资金, 把学院的徐州市生物质燃料工程中心、徐州市环保涂层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农药绿色技术实验中心) 建设好。做到面向本科教育, 保证购进仪器设备先进、使用率高, 实验资源共享, 投资效益最大化, 实验室硬件建设上新水平。 (2) 加强国家化学特色专业建设, 加强市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力争达到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标准。争取优势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总之, 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机遇也十分明朗。当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 只有认认真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研究新问题新对策, 发现和遵循人才培养的新规律, 才能够促进化学化工学院的又快又好发展。使我校成为淮海经济区具有相当知名度的高等学府。

参考文献

[1]邝小梅.高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思考[J].科教前沿, 2009.12:1-2.

[2]郝俊生, 方莉, 赵永祥.以“三学期制”的实施为契机, 构建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29 (3) :12-17.

[3]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1:314.

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 篇5

一、活动主题:簻学生考勤,强学风建设

二、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6日

三、活动地点:八教底阶二

四、活动对象: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全体同学

五、组织单位: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团支部

六、活动形式: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七、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知道考勤制度的规范性

2.加强同学们的考勤意识

3.规范个别同学上课积极性

八、活动流程:

1.班长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由学习委员主持本次主题班会,主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总结前段时间班上的出勤情况

3.班级同学上台积极探讨加强考勤的好处

九、后期工作:

1.秘书长写好班会总结,并将电子档和纸质档存档

2011年10月16日

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团支部

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关于“加强考勤建设”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簻学生考勤,强学风建设

二、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6日

三、活动地点:八教底阶二

四、活动对象: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全体同学

五、组织单位: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团支部

六、活动总结:

为了让大家树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的观念,10月16日我班全体同学在八教底阶二召开了“抓学生考勤,强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此次主题班会有学习委员主持,会上首先由主持人引入主题,通过总结前段时间班上同学的出勤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学习委员强调:“学习是自己的,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自觉地去学习,同时这也是对任课老师的一种尊重!” 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强调:“对于经常旷课、迟到的同学不应该有评选一切荣誉称号的机会,同时告诉大家大学学习对于我们以后的就业也是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的,所以希望大家能自觉的有计划的去学习”。

本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提高班上的出勤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011年10月16日

化学化工学院09级3班团支

化学化工学 篇6

关键词:合力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当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等挑战。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 立足现实、认真思考、大胆创新, 逐渐探索出了“合力育人的教育思路和模式。

一、“合力育人”工程具体内容

学院通过向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借力, 全面整合育人资源, 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努力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促进教育纵深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本化。

(一) “一体两翼”学生工作队伍体系

为保障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创新学生管理思路, 实行专业班主任和特聘班主任制度, 构建了以辅导员为“主体”、专业班主任和特聘班主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学生管理模式, 并不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1. 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 强化学生管理队伍“主体”

学院把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引导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学生工作经验交流、素质拓展及强化辅导员工作品牌培育等途径, 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 选用专业班主任和特聘班主任

专业班主任和特聘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队伍的“两翼”, 学院严格把好“入口关”。自2009年起在全院范围内推出“专业班主任”制度, 每个年级还成立了一个专业班主任委员会, 由教学副院长担任组长。自2011年以来, 学院启动“特聘班主任”遴选聘用工作选出德才兼备的“特聘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开展学生课外学习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

3. 注重协调配合, 提高“主体”与“两翼”工作实效

学院制定了《专业班主任和特聘班主任管理办法》并实施年度考评。在学生管理教育过程中, 注重辅导员和专业班主任与特聘班主任之间的协调配合, 努力提高其工作实效。

(二) 营造学院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

1. 举办“教授、博士寄语新同学”活动

2010年9月起, 学院每年都组织开展“教授、博士寄语新同学”活动。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拉近了师生距离, 减少了新生的陌生感, 彰显了教育合力的强大功能。

2. 开展“会师星期二”活动

2012年3月起, 学院组织开展了“会师星期二师生零距离”交流活动, 通过师生面对面交流、举办专题讲座、一对一辅导等传统方式和电子邮件、QQ等网络形式, 使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其思想, 反映其意见、解决其困难。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而且营造了和谐的育人氛围和校园文化, 促进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协调发展, 为学院的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 家校联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1. 成立家长委员会

为深入推进“合力育人工程”, 实现“大德育”, 自2013年9月起, 学院创立由近50名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 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接受家长的咨询和求助, 把学生学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家长委员会还为学生实习见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提供机会、场地、资金等, 助学帮困, 实现了家校齐抓共管。

2. 建设家校网络工程

学院建立家长委员会博客, 分设家委会专栏年级工作动态、班级活动风采、学生风采、家庭教育版块、交流留言区等板块, 发布上学期工作动向以及本学期学生工作计划、家长委员会通讯录和家长委员会工作推进方案等, 进一步完善咨询建议交流功能。

(四) 搭建实践平台, 整合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优质资源

1. 增建社会实践基地

学院积极争取社会资源, 广泛寻求社会支持, 先后与河南省三生药业有限公司、新乡市水文勘测站、郑州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濮阳市环保局等4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 建立包括教学实习、科研、勤工助学、择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的社会实践基地, 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下得去、用得上, 见实效、双收益”。

2. 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学院组织相关教师组成指导团, 辅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验计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了“走进化学”“走进实验室”等科研创新活动;各年级成立了科研兴趣小组,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申报“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等。

3. 拓展就业创业渠道

学院与数十个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以及100所中学建立了就业推荐关系, 每年举办20多场专场招聘会;将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毕业生就业一揽子纳入政产学研平台建设, 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积极组织参加各级职业规划大赛, 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五) 打造典礼文化, 发挥文化激励和朋辈榜样作用

学院以开学典礼、颁奖典礼和毕业典礼为突破口, 大力挖掘身边先进典型, 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活动, 彰显朋辈育人功能。

(六) 强化职业规划, 形成了全程育人的新格局

1. 编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

2011年10月, 学院编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 就职业规划的常识、方法、技巧等内容, 对大学生做了全程化、系统化的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 提升了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 开展职业规划活动

学院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了“学理论、大讨论、明方向、定规划”职业规划教育活动;针对大二学生举办简历制作大赛, 提高了学生的简历制作能力;针对大三学生举办就业政策解读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理论知识讲座, 针对大四学生举办了“职通车”模拟招聘会。通过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 普及了知识, 掌握了技巧, 提高了能力, 促进了就业。

3. 启动大学生成长成才计划

为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根据学生特点和自身需求, 为每位大一新生制订一个科学详实、针对性强的培养计划, 组织教师在“计划”的制订和落实中起到监管和辅导作用。

二、“合力育人”工作成效

学院经过对“合力育人”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大德育”观念深入人心, 院风、学风更加浓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 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 学院荣获河南省高校“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创优争先先进基层党组织”, 6个河南省先进班集体, 3项河南省五四奖章, 连续3年获得河南师范大学先进单位。“五教育五争先”主题教育活动荣获2012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考研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 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名列全国同等院校前茅。

(二) 育人质量大幅提升

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显著提高, 在学习、科研、技能竞赛等方面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学院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河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全国高等院校化学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20余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6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1项, 河南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1项, 每年学生发表SCI源期刊学术论文3余篇, 申报专利10余项。

(三)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 学院参与厅级以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项目20余项, 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三、启示

化学化工学 篇7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核心内容, 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实践的艰巨性正不断地显现出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带动了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化学工程类专业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强势专业, 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省级示范专业) 为核心, 衍生出应用化工、精细化学生产技术 (涂料方向) 、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形成了化学工程类专业。该专业群的建设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产学研紧结合、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倍养模式, 形成了一系列的优势和特色。

1 教学方法改革

1.1 以行动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化的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合一的课程, 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它是与学科课程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新的课程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使得教学改革实现根本性的革新。显然, 课程教学中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因此, 我们实施了以项目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根据学习情景要求, 将课程放在课室、实训室, 甚至生产现场进行教学, 配合实际工作任务、工作页、多媒体课件、任务方案、化工生产实体模型等教学资源, 通过完整实际工作过程训练, 使学生掌握职业能力, 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每个教学项目均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方法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融“教、学、做”为一体。

1.2 工学结合,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 充分利用“顶岗实习”, 促进学生参与体验性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体验性的教学方法。我们安排学生在实际生产现场进行有机合成工的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践, 使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2) 以真实工程项目为导向, 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导向, 通过对企业真实工程项目的参观、现场实操及实习等进行教学, 使学生掌握岗位工作技能。

(3) 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每个学习情景均布置由6~8名学生组成的讨论小组对任务计划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采用先由各小组代表发言, 最后由老师进行讲评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4) 采用学生角色扮演法进行体验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安排学生到生产现场。通过让学生扮演有机合成工、资料员及现场操作工等不同角色进行体验性的教学活动。

(5) 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每个学习情景中, 通过查找资料、向指导老师咨询相关信息及头脑风暴等方式,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寻求完成工作任务的有效途径。

(6) 以实际工程案例引导教学。

在学习情景中, 我们选择了大量的有机合成案例作为学习的载体, 通过引入企业生产案例, 达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手段设计

2.1 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

较为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是采用电子课件进行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条件。教室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包括计算机、大屏幕投影、幻灯机、扩音机、麦克风、扬声器以及多媒体软件等。通过多媒体综合设备提供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多感官刺激的教学手段,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企业生产现场图片展示、FLASH播放等等。应用多媒体, 能把文字转化为图片和视频, 建立虚拟项目、虚拟工作过程等仿真教学环境, 并给予简单的引导说明, 能增加学生的实训真实感, 使他们在教室中就能感受到实境。

2.2 设置学习情境, 教师课堂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

我们在教学中, 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 打破书本的教学内容, 采用学习情境的教学模式, 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设计学习情境。在一个理论教学模块完成后, 安排了学生实训及实操, 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并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在许多重要的工作过程、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演示, 边分析边演示、边动手, 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的同时动手操作, 这样, 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加深, 经验在动手的过程中得到积累, 不断升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3 分组讨论, 提高解决问题与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不同教学模块, 布置讨论性习题。将学生进行分组,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练习, 老师给予适当提示与指导。各组学生通过认真讨论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提出解决方法, 以主动回答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表达出来, 通过热烈讨论与思考,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最后由组长汇总, 将各个组员的分析结果总结出来, 作为课堂练习成果。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

3.1 教学实施

以上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我们在09级精细化工班《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实施与探索,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施。

(1) 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地点紧密结合起来,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在常州市精细化工研究所进行实操。

(2) 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事先布置任务,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目的任务。

(3) 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均选择不同的载体, 例如以烷基苯的生产过程为教学过程, 生产过程的各项工作为各教学情景的载体。

(4)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现场的兼职教师参与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现场进行教学并在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实操。

(5) 学生可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教师进行网上交流。

(6)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在09精细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总结, 学生通过制作幻灯片的形式将实习中的收获与体会展示出来。

化学化工学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 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也是造成雾霾的因素之一, 为了改变现状, 我国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了日程, 2009年1月1日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分为3个连续的阶段或环节:生产阶段、消费阶段和废旧物品再制造阶段, 它的增长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 生产与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弃物 (即循环消费经济) 。它是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安排生产活动, 使产业链上游的废物变成下游的原料, 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奇艳丽涂料有限公司于2008年合作共建了实践教育基地, 作为化工类本科应用型人才进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平台, 特别是该实践教育基地生产中的循环经济模式, 对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涂料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

徐州奇艳丽涂料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38, 000吨, 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乳胶漆和胶黏剂制造商之一, 在涂料化工生产过程中注重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产品被财政部、环保总局列为“政府采购绿色清单”。徐州工程学院选择该公司共建实践教育基地, 在提高化工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 将绿色化学、环境友好的意识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一个自觉行为。

(一) 回收塑料桶, 回收再利用。

徐州奇艳丽涂料有限公司十分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方针, 并采取有力措施。该公司每年约需盛装25公斤产品的塑料桶16万只, 以每桶20元的价格计算, 每年就需要320万元用于购买塑料桶。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 从而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 而且也造成浪费, 给社会造成了白色污染。该公司一直认为:只有质优价廉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而循环利用有限的资源是降低产品价格的有效手段, 因此以每个十元的价格向商家和用户回收塑料包装桶, 同时投资40余万元购置了新型的塑料粉碎机、注塑机、吹塑机等设备, 将回收的塑料桶再生利用。为了保证回塑塑料桶的使用性能, 严格规定和控制其生产流程:第一, 将回收的塑料桶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完好的塑料桶清洗干净, 送回包装车间直接利用;对于破损或陈旧的塑料桶, 清洗后进行再生处理。第二, 用塑料粉碎机对废桶进行切割造粒, 并按照1:1配混新树脂原料及添加剂, 再将配好的原料送入加工车间, 由注塑机、吹塑机制备新桶。由回收原料制备的塑料桶, 外形与原桶一致, 且力学性能有所提高。该流程已成为实践教育基地中实践学习的一环。

据统计, 2012年共回收塑料桶149, 873个 (如表1所示) , 除去工人工资、重塑成本等, 还为公司节约资金70余万元。该项措施不仅体现了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还具一定的社会效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本身有一定的科学性, 实用性, 超前性和推广性, 该公司回收资源利用体系的新思路和目前取得的成效, 已在徐州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 循环利用水, 污水零排放。

为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实践教育基地中构建了冷却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两个分别为800平米与100平米的储水池构成。1号蓄水池占地800平米主要为粘合剂车间提供冷却水。由于该冷却水要在反应釜的夹套中循环, 因而要保证含有较少的杂质。同时采用生态净化的方法, 在池中投放鱼苗, 养些水草保证水质。这里也成了学生们休闲鱼趣的好地方, 使实践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号蓄水池占地100平米主要用于乳液涂料工段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该蓄水池采取阶梯状的三级沉降法, 上层的清水可用于刷桶、浇树;下层的沉降物包含有部分生产原料, 可定期清理重新用于生产。该池水可以从雨水及其他生活废水收集用于循环。据统计采用该循环系统每年可节约用水21万吨, 节约资金达65万元。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一)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资源和环境意识。

在实践教育基地中的学习和实践中, 将绿色、环境友好的意识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灌输给学生, 培养了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学生参观厂里的循环用水流程后, 深受启发和鼓舞, 自发组建环保小组, 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中和处理, 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以前实验室经常将含银废溶液随意排放, 既是资源浪费, 同时也构成环境污染, 现在学生们能将实验后的废银液收集起来, 分别用沉淀法、电解法、还原取代法进行回收, 并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四氯化碳和碘水的萃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以前经常倒进下水道冲掉, 环保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查阅资料, 反复实践现已能成功地用氢氧化钠的反萃取法重新萃取出四氯化碳, 不仅减少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将产物四氯化碳循环利用到教学中。诸如此类的实验减少了环境污染, 降低了后续治理的难度, 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践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二) 有利于校企深化合作、提高企业科研实力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力。

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 加深了徐州奇艳丽涂料有限公司与徐州工程学院的交流, 以实践教育基地为纽带, 二者开展了产学研多方深层次地紧密合作。徐州奇艳丽涂料有限公司与徐州工程学院共建涂料及胶粘剂研发和服务平台, 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定期到厂里指导工作, 为科技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科研设施、研发经费和生活便利等各项保障。实践教育基地的合作建设, 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科研实力, 学生毕业论文以企业需求为选题依据, 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其中根据市场需求正在研究的项目包括:环保耐候水性有机硅乳液涂料以及新型高性能水性木器漆。另外, 该公司也可转化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 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 同时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跨越提供科技支撑, 改善企业生产方式,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再鹏.循环经济的过程和工作重点[J].化工环保, 2007

[2] .吴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践技术与管理, 2010

[3] .李文翰.化工行业新趋势——发展循环经济[J].现代商业, 2008

化学化工学 篇9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以争创“五好”先进党组织为抓手, 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成为河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排头兵”。

“艳丽精神”激励和塑造学院莘莘学子

侯艳丽, 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党员, 让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声名鹊起, 也激励和塑造着一届又一届大学生成长成才。

2002年, 侯艳丽考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6年1月, 她被确诊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 这是一种治愈率极低的恶性肿瘤。得知这一情况后,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先后4次组织捐款, 积极采取一切措施展开救援;学院还借助新闻媒体向社会求助, 募捐了7万余元医疗费。侯艳丽异常坚强, 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和医院治疗并进行了截肢手术。侯艳丽始终坚持“刚毅坚强、珍爱生命、永不言弃、回报社会”的信念, 坚持与病魔抗争并积极报考研究生。当她通过武汉大学研究生初试后, 由于病情恶化不能前去复试。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发函到武汉大学, 请求导师到河南大学复试。武汉大学很快作出回复, 并派4名导师和工作人员赶赴河南大学, 此举开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异地复试的先河。

2009年8月底, 侯艳丽带着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 这个无比坚强的女大学生反复向亲人交代:“过去欠下的债务拜托哥哥替我还上, 住院治疗剩下的钱一定要捐回河大, 一定要善款善用。”侯艳丽的事迹通过众多新闻媒体传遍全国各地。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及时以“艳丽精神”教育学生, 组织开展了“塑造大学生先进群体”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经过近年的教育实践,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工作硕果累累: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持续攀升;创造并保持了学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好成绩的纪录;党员引领示范作用突出, 先进事迹不断涌现;“三风”建设成效显著,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毕业生, 并通过他们传播着“艳丽精神”。“艳丽精神”折射出党对青年学生的关怀和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体现了党组织培养、塑造大学生成为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实践成果。

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班子团结

带好班子, 关键在“班长”。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学院的“班长”, 也是学院发展的带头人和主心骨。讲起班子团结, 他们最大的感受是沟通和交流、境界和大局。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生命线, 是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抓好班子建设,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努力做好“四抓”。一抓制度建设。学院先后出台《化学化工学院班子议事制度》《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规定》《化学化工学院贯彻执行“三重一大”细则》《化学化工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 强调“有原则的团结”。二抓素质提高。在这一方面, 学院重在解决一个“私”字, 突出一个“公”字, 强调以德立人、公道正派、胸襟开阔、情趣高尚。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师生利益第一。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 就能正确处理和对待个人的名利, 达到“有质量的团结”。三抓理论武装。学院党委中心组根据学院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学习制度, 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学习, 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完善的品德修养, 破解难题、创新思路, 推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达到“讲大局的团结”。四抓一个“和”字。领导班子之间讲友谊、讲感情、讲沟通, 突出一个“和”字。学院党委坚持谈心制度、工作联系点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三重一大”制度, 经常沟通交流, 相互征求意见, 班子成员之间做到荣辱与共、以诚相待。班子每个成员都带着对党的事业、对师生、对共事同志的深厚感情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 共同筑成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 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从而实现了“有感情的团结”。

多年来,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政班子拧成一股绳, 团结进取、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领导班子已经被打造成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严谨、干事创业、团结奋进的优秀领导团队。正是这样一支团队, 带领着全体党员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头争创佳绩, 从而引领学院向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

“挑毛病”助推改革不断深化

“挑毛病”是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常抓不懈的工作, 目的是听民声、解民忧、找问题、查不足、理思路、鼓干劲, 以实际行动争先创优。

“挑毛病”重在点评, 学院党委每学期分别召开3个层面的座谈会, 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座谈会重在点评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学生座谈会重在学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 离退休和民主党派人员座谈会重在关心关怀、政策落实等。各个党支部也召开方方面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 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被整理出来后, 由院党委提交院党政联席会议上认真研究, 一件件地梳理落实和着手解决。

通过“挑毛病”和点评学院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提出了“以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 建立起院、系、所、室的管理框架, 提出了“向高层次突破”的大胆设想, 上下齐心协力, 克难攻坚, 努力奋斗, 一举实现了化学博士一级学科点零的突破;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 在河南大学率先实现了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零的突破;化学专业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等等。

“挑毛病”促进了学院事业的发展, 点评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了学院领导集体的责任意识, 更进一步激发了领导集体的奋斗意识和进取精神。点评党员促进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服务意识、引领意识的增强。“挑毛病”和点评工作真正达到了“点出干劲、评出动力”的效果, 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更强了, 党员积极性更高了, 形成了“争当优秀教工、争当文明学生、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局面。

“五子登科”培养和锻造过硬队伍

《三字经》里有“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讲了“五子登科”的故事。化学化工学院党委把“五子登科”套用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教育上, 新解为“换脑子、挖根子、变法子、装轮子、闯路子”, 用来塑造青年学术骨干、教学骨干、管理骨干, 打造一支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硬队伍。

“换脑子”就是换掉旧思想, 吸收新观念, 形成新思路, 找到突破口。学院化学系党支部实施“青蓝工程”, 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使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党支部拓展“第二课堂”, 推出“企业家论坛”,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拓展了化学化工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平台。

“挖根子”就是铲除阻碍青年教师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引领发展的能力。学院党委每年举办两期骨干教师培训班, 提出了“塑造思想先进、政治坚定、业务一流、廉洁公正、真抓实干、团结民主、服务师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的明确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院党委主动为中青年教师压担子、设台子、找位子, 在实践中锻炼、业务上磨炼、工作中历练、思想上锤炼,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出现矛盾及时疏通化解, 使他们逐渐成为各岗位的拔尖人才。

“变法子”就是要敢于和善于打破旧格式、旧框架, 结合专业特点与市场对接、与社会对接、与用人单位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装轮子”就是装上动力强劲的开放式发展的轮子, 形成自身动力与外部助力相配合, “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模式, 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学院材料系党支部率先走出了一条与企业项目相对接的校企合作新路子, 盘活了材料学科这盘棋。

“闯路子”就是从实际出发, 创出一条“发展快、效益好、师生满意、群众拥护”的惠民之路。学院党委鼓励中青年教师勤思考、懂运作、善谋划、会办事, 塑造他们成为有思想、有责任的优秀学术人才。

在2010年12月30日召开的化学化工学院表彰会上, 70多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受到表彰, 分别被授予不同的荣誉称号, 这是学院党委精心培养、努力锻造过硬的教师队伍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如今, 这一大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已成为学院事业发展的顶梁柱。

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 换来了成功的喜悦和丰硕的成果。化学化工学院获得了河南大学“精神文明标兵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展示了学院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2010年,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院党委书记王明钦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院长牛景杨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此外, 学院还在创新型学院、研究型学院、和谐学院、节约型学院“四院同创”中取得累累硕果, 学科建设喜报频传,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校企合作方兴未艾,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化学化工学 篇10

一、理清专业转型工作思路,全面谋划专业转型发展

转变思想观念,理清转型思路,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方法模式,开拓创新,主动转型。化学化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究竟转型为什么(转型的实际内容)?怎么转型(转型的方式与方法)?专业转型的路障在哪里(转型工作关键点)?经过反复调研、探讨,确立了“1234”材料专业转型改革与探索新模式,即“一条主线”、“二个主体”、“三个对接”、“四个共建”。

“一条主线”,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线;“二个主体”指学校和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责任,即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三个对接”,即践行“专业教学与行业产业对接”、“专业方向教学与企业对接”、“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对接”;“四个共建”,即校企紧密结合,形成“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培养计划与实践教学模式、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高校专业转型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专业转型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转型工作需要全面谋划、设计目标,不断推进、总结和完善。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转型工作重点突出“二个阶段、三个建设”。“二个阶段”,即为初创阶段与提质阶段。初创阶段时间是2014年到2016年,在此阶段,按目标和要求,使专业转型工作初具成效,保证转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为深度转型发展谋篇布局,并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提质阶段时间为从2017年起一段较长的时间,做好补缺增强、精益求精工作,使转型工作趋于成熟、趋于常态。“三个建设”是指在专业转型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坚持抓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强化教学与管理制度建设。硬件建设。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建设校内外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中试基地(孵化器)、实践教学基地群(实践教学基地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训基地。为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个层面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落实和完成创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软件建设。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及其比例。制订符合材料转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类文本材料。强化教学与管理制度建设。在专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对完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各环节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同时,还要不断地总结和提炼经验,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合作教育管理等制度建设,从而使专业转型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二、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线,做实专业转型工作

1. 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为突出“应用”与“创新”两要素,确立了“3+1”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我院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3+1”模式分配教学时间,即一学年的时间为实践教学时间,且集中实践训练时间为40周,其中,校内训练12周,校外训练28周。校内训练的12周,主要完成生产实践模拟训练(生产实践虚拟模拟、生产实践中试模拟)、基础创新训练;校外训练的28周,主要完成生产实践技能训练、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训练。通过组织、实施这些训练,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强化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效果。(1)制订较为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大纲。按实践教学模块制订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包括实践基础训练教学大纲、生产实践模拟训练教学大纲、创新训练教学大纲、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以及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教学大纲。以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模块为例,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分别在四个实践基地训练,每个实践基地训练7周,共计28周。学生在每个基地的实践教学训练为280学时,其教学大纲与学时分配包括:三级安全教育(4学时,包括安全案例学习);企业基本情况与企业所在行业情况(2学时,另外,行业情况课外查阅、总结4学时);企业文化理念教育(2学时);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2学时);生产工艺学习(6学时);生产设备、生产辅助设备与设施(4学时);原材料、产品的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4学时);产品生产配方(4学时);原材料与产品标准(4学时);各工序及设备的操作规程(160学时,包括操作训练);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技术革新(10学时,另外安排60学时创新研究);质量控制体系(4学时);企业发展探讨(10学时)。(2)拟定规范的、健全的、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上述实践教学大纲,结合每个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情况,分别拟定各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3)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模块属性,结合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拟定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评指标体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评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考评学生实践教学中的态度、纪律、表现情况;根据各基地实践教学内容,从应知什么、应会什么、应熟悉什么、应理解什么、应掌握什么等方面,考评学生实践教学训练效果;考评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考与创新的成效。

2. 加大课程群的建设力度,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培养实际条件,设立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方向。每个专业都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群、专业课群、专业方向课群和专业选修课群。在专业方向课群、专业选修课群中,加入了针对地方企业生产方面的课程或章节内容。实际上,我院编印的转型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包括基础综合部分、创新训练部分、行业产业实践部分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已基本完成,行业产业实践部分,针对各基地的具体情况,正一一组织编写,每个实践教学基地的编写内容分为基地简介、公司管理与经营、生产工艺与技术、生产设施与设备、产品标准与检验、质量控制与环境保护、产品研究与开发几大部分。强力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3. 创建创新训练基地及实践教学基地链。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需要有相应的环境和条件,需要有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创新训练基地。近几年,我院利用学校转型试点资金(16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490万元)、学科建设及国家项目奖励经费(200万元)、社会投入与社会资产并入(250万元)共计1100万元经费,来加强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创新训练基地(中试基地、创新实验室)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我院材料工程专业分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尽可能选择与专业理论课内容相匹配的生产企业,使实践教学训练的内容尽可能地“对接”专业理论课内容,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与用相脱离的问题,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满足“三对接”的人才培养要求。这样,也就形成了每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即打造出了“实践教学基地链”。以我院材料工程专业有机高分子材料方向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我们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分类,重点创建了以下四类实践教学基地:“湖南金帛化纤有限公司”、“湖南美华尼龙有限公司”化纤树脂生产与化纤生产即化纤类基地;“临澧安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邓权塑业有限公司”塑料制品生产即塑料类基地;“湖南太子化工有限公司”、“常德市博大化工有限公司”涂料树脂生产与涂料生产即涂料类基地;“湖南中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电池隔膜材料生产即功能材料类基地。每个基地按“标准化”建设:一是设有实践教学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二是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三是建有实践教学专用办公场地、教师与学生专用生活场地;四是有统一的标示、规范的档案。

4. 打造“教练式”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适应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我院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由五年前的20%上升到目前的60%。通过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和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在职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使本院专任教师既熟悉实际生产,又能不断地解决生产实践中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同时实现本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由“领队式”向“教练式”转变。从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几个层面聘任基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作实践教学现场指导教师,通过明确其职责、规范其任务与要求,提高其指导水平,以壮大和完善“教练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三、坚持专业转型探索,力求专业转型实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深度转型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变换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才能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只有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当然,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都要针对社会现实,对于工科专业来讲,就是要针对行业企业、面向各行业企业。要较好地做到这点,就要加大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科学、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以便更好地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1. 创新教学方法,构筑教学平台。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我们将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分为“递进式”的三个层面和“相结合”的两个阶段。“递进式”三个层面为“认知类实践教学”层面、“实践能力训练类实践教学”层面、“创新训练类实践教学”层面;“相结合”两个阶段为“校内训练”阶段与“校外训练”阶段。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就是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我们构筑了三类实践教学平台,即实践认知类教学平台、实践技能训练类教学平台、创新与学科竞赛训练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的两个阶段,校内训练阶段按教学任务与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即专业认知实践训练模块、生产实践模拟训练模块、创新基础训练模块;校外训练阶段按教学任务与内容分为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模块和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训练两个模块。每个实践教学模块均有对应的教学大纲,大纲注重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2. 加强院企合作,力求工作实效。

上一篇:公司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下一篇:促进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