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标准

2024-05-11

教育公平标准(精选十篇)

教育公平标准 篇1

分派性的公平概念, 对公平的构想是存在一堆物品和一群人, 公正问题就是如何在合乎大家公认的公正原则情况下将这堆物品分配给这群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分派之前就已经知道什么样的人应该得到什么, 所谓的公平的分配就是把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分给他。

查阅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研究文献, 很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依据分派性的公平概念作为理论基础, 把全体公民或是全体适龄公民作为等待分配的个体集,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作为被分配的资源, 然后分别比较所有在校学生或者某层次高校的在校学生与社会整体在性别、民族、地域、城乡、家庭状况等各项属性上的比例差异, 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人口的各项属性上的分配是否公平的结论。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时候, 实际上默认了这么一种高等教育分配方式作为公平分配的标准, 即将高等教育机会按照性别、民族、城乡、家庭状况等属性平均分给社会整体。但是将这种分配方式作为公平的标准是存在问题的。

高等教育是研究和传授高深学问的, 它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就是个体必须具有能够接受高深学问的能力。在研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时, 必须考虑到高等教育的这个基本规律。此时, 按照分派性的公正理论, 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看成是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给等待分配的个体集时, 这个等待分配的个体集的范围到底是什么就十分重要。既然具有接受高深学问的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所要求, 要保证高等教育能够顺利进行, 那么, 就必须考虑等待分配的个体集是具有接受高深学问能力的这样一群人。换句话说, 用分派性的公平概念研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 主要就是研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具有接受高深学问能力的人群中的分配是否公平。

“具有接受高深学问的人群”范围是很难界定的, 但从整体上我们能够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在我国现阶段, 是否能够使得全体适龄人口都具有接受高深学问的能力; (2) 是否可以使得具有接受高深学问能力的人口组成与社会全体适龄人口组成, 在性别、民族、城乡、家庭状况等各属性上比例相同。以上两点只要有一点成立, 那么前文所提到的把社会整体适龄人口组成与高等学校在校生人口组成在性别、民族、地域、城乡、家庭状况等各项属性上比例相同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方式作为公平的标准就是合理的, 否则这个标准就是值得怀疑的。自然, 以这种标准来判断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状况也就是值得怀疑的。

在我国, 仅仅21%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及扩招后广泛反应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现实, 已经可以证明, 在我国现阶段是不能使全体适龄人口都具有接受高深学问的能力的。那么, 是不是能使我国现阶段具有接受高深学问能力的人群在性别、民族、地域、城乡、家庭状况等各属性上与整个适龄人群组成比例一致呢? 下面就通过对地域及城乡这两个属性的简析来说明这个问题。

二、我国的实际情况简析

影响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否能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 除了自身的天赋以及主观努力以外, 主要还受家庭环境、师资水平以及学校条件三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非常大的, 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而我国幅员辽阔,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家庭收入基尼系数不断增加, 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加上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 使得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以及城乡居民在各项社会资源的占有及人才储备上有着极大的差距。与此同时, 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基础教育的投入也大为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人群所面对的客观因素也大为不同。这里我们从家庭环境、师资水平两个方面简要比较地区之间及城乡之间的差异。

1. 家庭环境差异

父母及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 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这里家庭差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工作类型, 另一方面是家庭收入。

首先看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工作类型。一般来说,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从事工作的脑力劳动的含量越高, 他们就越是重视子女的教育, 其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越容易得到适当的指导, 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家长也更积极为子女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面临升学决策的时候能够给予更多的指导, 所以其子女更容易在适龄阶段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但是,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大, 高校分布也相对集中在少数地区, 造成人才的流动有明显的地区趋向性, 因此造成不同地区之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从事工作的脑力劳动含量也存在极大差异。而由于二元制经济制度的存在, 使得农村中的劳动力基本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 考取大学就“农转非”的现实也使得农村当中基本没有什么人才储备, 造成城乡之间, 在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工作类型上有着本质的差别。这种本质差别会极大地影响到下一代, 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其次家庭收入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也很大。例如, 2005年贵州农村地区和城镇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89%和23% (中国统计年鉴, 2006) 。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得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能够拥有的物质条件有着极大的不同, 甚至有些过于贫困的地区, 子女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来填补上学所支付的机会成本, 致使他们不能够专注学业甚至辍学。

2. 师资水平差异

考察师资水平, 这里主要指看教师的学历水平。众多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都远低于城市中小学。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 也明显低于发达地区。 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百分比, 其城乡差异就更为明显。例如四川、贵州农村普通中学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只有21.13%和11.94%, 仅为两省城市该项比例的近1/3和1/5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5) 。

三、结论及建议

由上可见, 我国不同地区及城乡间, 人们在家庭环境、师资水平等客观条件上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 而且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改变。而这些差异使得不同人群获得接受高深学问能力的比例产生差异。 由此回到开篇所提出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 但同时也是一个教育不发达的国家, 我们不能培养所有的适龄人口都具有接受高深学问的能力, 同时也不能使具有接受高深学问的人群分布在地域和城乡之间的比例与整个适龄人群相同。那么, 用分派性的公平理论分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时候, 这个等待分配的个体集, 也就是“具有接受高深学问能力的人群”无论如何在地域和城乡上的人口组成与整个社会适龄人口都是存在差异的。所以, 将这种分配方式作为公平的标准就存在问题, 以这个标准来判断现状也就是不合理的了。

同样, 如果通过简单纵向比较不同年份的高校在校生在城乡、地域、性别等属性的比例情况, 来直接说明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公平情况的演变, 也有类似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实际是默认了每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公平标准都是统一不变的。但实际上, 不同群体在家庭环境、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每年都在变化, 不同群体的人口结构同样也在变化, 也就是实际上每年的公平标准都是在变化。特别是对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问题上, 由于大幅度降低高等教育入学门槛, 造成具有接受高深学问能力的人群结构每年都有巨大变化。那么, 扩招前后的高等教育入学分配公平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仅仅简单地以扩招前后高校在校学生各属性比例的变化来说明扩招所引起的高等教育公平的变化也是有问题的。

总之, 在使用分派的公正概念来处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首先要明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巨大的地域以及城乡差异下, 高等学校的在校生组成结构与社会整体适龄人口组成结构相同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方式是不能作为公平标准的。

参考文献

[1]石元康.罗尔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新三好学生标准:用公平说话 篇2

祁丽 临近期末,三好学生评比又开始了。这时教师总会在办公室里热烈讨论,反复权衡,有时为选择哪个孩子还要来回争论。不得不承认,这更是孩子巴望、家长关心的中心事件,托关系、打招呼的情况出现在所难免。教育公平,从大处看是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从小处看就是让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竞选、平等评优、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三好生评选,公平第一。诚然,当前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本身就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作为一种当前普遍通行的评优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表扬与激励,即表扬先进学生,激励全体学生。因此,三好学生评比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它应该成为我们整个学期班级管理全过程的一道强有力杠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开学之初就不断地跟孩子们强调评优的标准、要求,让这样的评优标准深入人心,从开学的第一天就做到“用公平说话”。标准之一:成绩“优” 每所学校对三好学生都有明确的评比条件、评比制度或条例,其中学习成绩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对于成绩的重视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几何时,学习成绩(有时就是考试分数)是一切评比最主要的条件,甚至是唯一条件,也就是所谓“三好”为“二好”。即便是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仍然是三好学生评比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每所学校对此要求不可谓不高。一般都要求所有学科成绩均为“优秀”,稍微降低一些的也要求主要学科成绩为“优秀”,其他科目中只能有一项“良好”。仅此一项,就要让班级中三分之一甚至将近一半的孩子失去了参选的资格。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也会将学校对成绩方面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因为这是学校的一项制度,每一个人都要遵守,教师也一样。同时,我也会告诉孩子,成绩不是最后考试得来的,而是自己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获得的。以此激励孩子平时刻苦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期末评比中,教师不应把学科成绩作为否决的条件,也就是只要学科成绩符合了学校的要求,都有机会参加三好学生评比。遗憾的是,我们总能看到,不少教师还是把考试成绩作为最后的“撒手锏”,出现如本文开头描述的现象,让本来成绩已经达标的孩子也与三好学生无缘,其结果只能是重新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标准之二:工作“好”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而这门科学中已经有一些“公理”为大家所认同。“人人有自己的岗位”就可算是其中的一条。特别是随着魏书生等知名班主任事迹的传播,像“班级岗位制度„‘一人一岗”等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岗位就是责任,岗位也是锻炼孩子工作能力,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在我的班级也是如此。如有劳动委员,还有五名劳动助理,分别配合劳动委员做好周一到周五的值日工作;有学习委员,也有相应的助理,分别负责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作业本的收发;还有管理班费的会计、负责购物的采购员„„开始有些孩子不太习惯老师用“工作”这个词称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以为只有成年人才能谈得上“工作”,有些孩子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这份“工作”。我告诉孩子:来到学校,如果说课堂学习是一个人的一条腿,那么自己的岗位就是另一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做好了,走起路来才平稳,这也是和学科成绩一样重要的期末评优的标准之一。像对待教学工作一样,我总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强化孩子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记住每个孩子负责的具体工作,指导他们打扫卫生、分发报纸、收发作业、保管物品,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也都牢记了自己的岗位,并能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张博文同学是个普通的孩子,负责给垃圾筒套垃圾袋。一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到校时间越来越早,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来。他说:“因为自己是负责套垃圾袋的,来晚了同学不好丢垃圾了。”龙宇萱同学是负责花草饲养的,有一天我发现她不是用杯子给花草浇水,而是用可以喷水的水壶,觉得很奇怪。她告诉我,直接浇水水就会从花盆下面的小孔流出来,弄脏台面,改用喷水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每每发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在班上广泛宣传,大力表扬他们工作有责任心。通过“岗位工作”的开展,在我的班级真正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争事做”的良好局面,让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加轻松、高效。班级就像一个全速行驶的汽车,需要每个零件的通力合作。如果班主任教师在期末评比中只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必然导致孩子只追逐分数,班级的日常工作就显得特别烦琐,同时孩子也失去了重要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标准之三:贡献“大” 班级这棵大树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机会,同样也需要每个孩子为这棵大树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这棵大树提供肥料、输送营养,让班级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蓬勃地生长。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一直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发挥特长,多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贡献越大的孩子在三好生评选中成功的机会也越大。开学初,班级要进行绿化与美化工作,动员孩子开动脑筋,美化教室,当然也需要孩子们自己捐献装饰材料和用来绿化的花草;学校发的劳动工具不够用,我动员孩子把家里多余的劳动工具带来。学校运动会开始了,我鼓励孩子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和小运动员们制订训练计划,认真训练。比赛时,我带着啦啦队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了,不管成绩如何,我们都像欢迎英雄一样为他们庆祝。班级还会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还需要开发家长资源,我也发动孩子,开动脑筋拉赞助„„孩子的每一份付出、每一份贡献我都会分布在班级的“贡献榜”中:张景怡参加校运动会,获得女子200米第二名;张子健发表作文3篇;叶信纬为班级捐献扫把、拖把;王羽钦主持学校书香节开幕式,受到好评;王天然在艺术节中表演舞蹈„.:-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为班级做的一点小奉献都会牢牢地记在他们心里,成为最终评优的筹码之一。也许有教师看到“成绩优”这一标准之后会问:班级里符合要求的孩子有一大半,不以成绩论英雄,最后又该怎么选择呢?其实就是要看他的工作质量,看他为班级所做的贡献大小。“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工作解决不了班级管理中的所有问题,但如果恰当运用,充分发挥其导入与引领作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同样会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更有效;同时,三好学生评选不是期末才进行的工作,而应该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工作,让评比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勤奋学习、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特长、施展本领的时间与空间。(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新三好学生标准:用公平说话 篇3

诚然,当前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本身就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作为一种当前普遍通行的评优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表扬与激励,即表扬先进学生,激励全体学生。因此,三好学生评比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它应该成为我们整个学期班级管理全过程的一道强有力杠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开学之初就不断地跟孩子们强调评优的标准、要求,让这样的评优标准深入人心,从开学的第一天就做到“用公平说话”。

标准之一:成绩“优”

每所学校对三好学生都有明确的评比条件、评比制度或条例,其中学习成绩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对于成绩的重视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几何时,学习成绩(有时就是考试分数)是一切评比最主要的条件,甚至是唯一条件,也就是所谓“三好”为“一好”。即便是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仍然是三好学生评比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每所学校对此要求不可谓不高。一般都要求所有学科成绩均为“优秀”,稍微降低一些的也要求主要学科成绩为“优秀”,其他科目中只能有一项“良好”。仅此一项,就要让班级中三分之一甚至将近一半的孩子失去了参选的资格。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也会将学校对成绩方面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因为这是学校的一项制度,每一个人都要遵守,教师也一样。同时,我也会告诉孩子,成绩不是最后考试得来的,而是自己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获得的。以此激励孩子平时刻苦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期末评比中,教师不应把学科成绩作为否决的条件,也就是只要学科成绩符合了学校的要求,都有机会参加三好学生评比。遗憾的是,我们总能看到,不少教师还是把考试成绩作为最后的“撒手锏”,出现如本文开头描述的现象,让本来成绩已经达标的孩子也与三好学生无缘,其结果只能是重新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标准之二:工作“好”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而这门科学中已经有一些“公理”为大家所认同。“人人有自己的岗位”就可算是其中的一条。特别是随着魏书生等知名班主任事迹的传播,像“班级岗位制度”“一人一岗”等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岗位就是责任,岗位也是锻炼孩子工作能力,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在我的班级也是如此。如有劳动委员,还有五名劳动助理,分别配合劳动委员做好周一到周五的值日工作;有学习委员,也有相应的助理,分别负责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作业本的收发;还有管理班费的会计、负责购物的采购员……开始有些孩子不太习惯老师用“工作”这个词称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以为只有成年人才能谈得上“工作”,有些孩子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这份“工作”。我告诉孩子:来到学校,如果说课堂学习是一个人的一条腿,那么自己的岗位就是另一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做好了,走起路来才平稳,这也是和学科成绩一样重要的期末评优的标准之一。像对待教学工作一样,我总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强化孩子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记住每个孩子负责的具体工作,指导他们打扫卫生、分发报纸、收发作业、保管物品,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也都牢记了自己的岗位,并能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张博文同学是个普通的孩子,负责给垃圾筒套垃圾袋。一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到校时间越来越早,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来。他说:“因为自己是负责套垃圾袋的,来晚了同学不好丢垃圾了。”龙宇萱同学是负责花草饲养的,有一天我发现她不是用杯子给花草浇水,而是用可以喷水的水壶,觉得很奇怪。她告诉我,直接浇水水就会从花盆下面的小孔流出来,弄脏台面,改用喷水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每每发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在班上广泛宣传,大力表扬他们工作有责任心。

通过“岗位工作”的开展,在我的班级真正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争事做”的良好局面,让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加轻松、高效。班级就像一个全速行驶的汽车,需要每个零件的通力合作。如果班主任教师在期末评比中只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必然导致孩子只追逐分数,班级的日常工作就显得特别烦琐,同时孩子也失去了重要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标准之三:贡献“大”

班级这棵大树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机会,同样也需要每个孩子为这棵大树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这棵大树提供肥料、输送营养,让班级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蓬勃地生长。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一直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发挥特长,多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贡献越大的孩子在三好生评选中成功的机会也越大。开学初,班级要进行绿化与美化工作,动员孩子开动脑筋,美化教室,当然也需要孩子们自己捐献装饰材料和用来绿化的花草;学校发的劳动工具不够用,我动员孩子把家里多余的劳动工具带来。学校运动会开始了,我鼓励孩子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和小运动员们制订训练计划,认真训练。比赛时,我带着啦啦队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了,不管成绩如何,我们都像欢迎英雄一样为他们庆祝。班级还会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还需要开发家长资源,我也发动孩子,开动脑筋拉赞助……孩子的每一份付出、每一份贡献我都会分布在班级的“贡献榜”中:张景怡参加校运动会,获得女子200米第二名;张子健发表作文3篇;叶信纬为班级捐献扫把、拖把;王羽钦主持学校书香节开幕式,受到好评;王天然在艺术节中表演舞蹈……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为班级做的一点小奉献都会牢牢地记在他们心里,成为最终评优的筹码之一。

也许有教师看到“成绩优”这一标准之后会问:班级里符合要求的孩子有一大半,不以成绩论英雄,最后又该怎么选择呢?其实就是要看他的工作质量,看他为班级所做的贡献大小。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工作解决不了班级管理中的所有问题,但如果恰当运用,充分发挥其导入与引领作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同样会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更有效;同时,三好学生评选不是期末才进行的工作,而应该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工作,让评比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勤奋学习、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特长、施展本领的时间与空间。

教育公平标准 篇4

2013年12月7日, 教育部已经制定完成了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中的部分细节:我国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统一高考时举行, 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2017年正式推广实施, 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社会化考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不同于以往的统一高考, 以往高考英语测试使用考试大纲指导考试的完成。但是鉴于外语社会化考试所带来的后效作用和影响, 教育测试专家应该制定更为全面的教育和心理测量标准, 以期指导、规范测试者的行为, 使测试从设计、评估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章可依, 最终的考试结果公平有效并能够为考生和利益相关者负责。国外在语言测试标准研究和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如国外的考试机构分别颁布了《ETS质量和服务标准》《欧洲语言测试者协会行为准则》《国际语言测试协会行为准则》等, 但目前还没有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指导、规范考试设计者和使用者行为的语言测试标准。正如杨惠中和桂诗春教授 (2007:372) 所指出的, 政府机构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测量标准, 起到“量同衡”的作用。

二、国内外测试标准研究回顾

国际上目前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考试标准, 考试标准涵盖从命题到实施的各个阶段, 本文按照标准的侧重点不同分类介绍。第一类, 侧重考试实施方式的标准。如《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 (1985, 1999) 规定了测试的制作、测试适用范围、评估标准等方面, 侧重于考试内容的测试标准为考生备考和教师指导提供了方向, 减轻了考试负担, 同时标准的制定与公开体现了测试的公平性;《欧洲语言测试者协会行为准则》 (1994) 和《教育领域公平测试行为准则》 (1984, 2004) 告知相关人员考试的开发过程、施考、评分细则、考试成绩的报道方式和分数如何解释等信息, 透明的评分过程和分数报告方式令人信服, 确保为参考考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ETS质量和公平标准》是专门针对该考试而制定的标准, 包括ETS评估类和非评估类产品和服务。第二类, 侧重道德标准的规则。《教育测量中的专业责任准则》 (1995) 详细规定了参与教育测量各个步骤相关工作人员 (如测试开发人员、营销推广人员、施考人员、评分员等) 的责任与道德规范;《考生的权利和责任:准则及期望》 (1998) 与前者相反侧重了考生在考试全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国际语言测试协会道德准则》 (2000) 规范了测试全过程中测试者的道德准则。第三类, 为使用者制定的责任。《考试使用者资质工作小组报告》 (2000) 报告指出了考试使用者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以及在特定环境下考试使用者的资质;《标准化考试使用者的责任》 (2003) 强调了考试使用者的资质、专业知识以及在考试选择、施考、评分、分数解释及报道等方面的责任。

由于我国英语教学层次复杂、考试种类繁多, 目前还没有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指导、规范考试设计者和使用者行为的语言测试标准, 但是近年来关于制定我国统一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 (韩宝成2006;杨惠中等2012) 和语言测试标准 (范劲松、金艳2010) 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一些语言测试中, 由于缺少测试项目的命题范围, 导致内容难度没有明确的描述, 出题者在命题时题目的类型和内容随意性很大, 出现各年题目难易不等的现象, 如果调换出题成员, 试题思路和测试项目也可能变化, 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难度和学习负担。从教育公平性的角度来看, 会使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考生备考更加苦不堪言。刘建达 (2014) 提出了我国英语考试等级量表的制作思路和步骤并提出利用RASCH模型进行等值和锚题的选定。

由此, 本文提出运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等值技术来制定标准框架, 目的在于提高语言测试者的出题质量和专业意识, 并向考试的利益相关群体传播考试开发和使用的基本知识以及考试在各个阶段的实施做法。

三、我国英语社会化考试测试标准的框架

制定测试标准的目的在于公开考试政策、考试程序、录取结果等, 力求考试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能够成为共享信息, 借鉴国外其他考试标准的制定框架, 我国外语社会化考试测试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一) 道德和法律维度

高考是常模参照的大规模标准化高风险考试, 因牵涉到千万考生的命运而历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外语考试改为社会考试需要制定相对稳定的制度以保持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制度的公平则体现在基本原则公平、技术公平与社会公平三个方面。高考要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参与考试的权利和义务, 提供相对平等的参与考试机会和条件, 考题资源和考试相关信息向大众公开, 保证考试结果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二)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界定

首先, 外语测试标准是实施标准化考试的前提。标准化考试严格要求测试方式的客观性, 必须制定统一的测量标准并采用有效措施来减少和控制测量的误差。标准化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要求考试在各个环节上都按照已有规定实施, 包括测试方式、考试时间、评分、分数解释等。其次, 外语考试的构念效度在测试标准中的体现。考试的构念是指考试测量和考察到了什么, 测量能力分为语言技能, 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 根据测量能力制定考试细目表是测试标准中考试内容维度的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以项目反应理论中等值技术来制定考试标准, 其前提条件是要保证在测量语言能力时, 不同的试卷具有相同的构念并具有较高的信度。项目反应理论克服了考生样本对于试题参数的影响, 试题难度的因素主要来自于考生对题目的认知和反应过程。题目测量了目标的认知层次、知识含量、心理加工时间和复杂程度。以项目反应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试卷等值后试卷具有分数转化对称性, 分数不变性和跨样本一致性等诸多优势, 这样就满足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分数的可比性要求。

(三) 考试实施维度

考试的实施包括考试环境, 考试时间和地点, 监考和参考人员的权利与责任等。此外, 还应该规定在特定环境下考试使用者的资质等。考试实施维度的制定确保了考试的可行性。考试的实施在时间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 考试前的备考阶段。此阶段要选定出题人员, 理论上出题人员要包括任课教师, 测试专家和招生方, 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确定考试时间和考场环境要求等条件;然后针对考试内容制定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细目表的制作方法可参考李筱菊 (2000) 的制定方法;此外还要给出评分标准, 考试范围和考试大纲。第二, 考试的实施阶段。考试实施过程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方法, 考场指令和考试规则等, 还应该包含监考人员须知和考生须知等实施细则, 并告知考生遵守考试纪律以及违反规定后的惩罚措施。第三, 考试结束后。此阶段包括分数的公布, 分数解释和试题信效度检验等。考试后收集考生和教师的反馈信息, 总结考试和出题经验。

四、结语

我国对于语言考试的公平性研究较少, 已有的研究多是基于考试技术层面上的公平性, 即DIF (试题差异性) 研究、评分员或试题的偏颇研究等。测试的公平性不仅包括测试的技术层面还应包括考试的社会层面, 以测试公平为目的的测试标准则从考试的社会层面顾及考试的公平性, 应贯穿和指导考试的各个阶段。测试标准的开发与起草, 往往取决于命题组或者起草人员的主观性或者经验性的认识与了解, 项目反应理论中等值技术可以把测试题目放置于同一量尺之上, 从而实现试卷等值。同时, 该理论还可用于构建题库, 设立锚题, 项目分析, 裁定评分标准和评分员与试题是否拟合, 是教育测量中常常使用的测试理论。等值技术的实现条件也是测试标准必要条件, 测试标准除了告知使用者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要为试题等值做好前提准备。

国外针对测试标准和语言能力的研究成果显著, 尤其是欧共体语言框架 (CEFR) 的颁布对语言能力等级做出了详尽的描述。很多测试学家以该框架为标准比较和衔接本国的语言能力标准, 如我国学者将HSK汉语考试和CEFR比较和对接。我国学者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外语语言能力等级和测试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外语能力的测试标准是测试实施的首要任务, 是保证测试公平和有效的唯一途径, 是我国测评体系与国外测评接轨的方式同时更是为考生, 教师和招生院校服务的考试实施方案。

摘要:考试测量标准由心理测试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制定, 以规范测试者的行为, 提高测试专业化水平为目的, 涵盖考试的监管、设计、评估和使用整个过程, 为考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指导和佐证。本文回顾了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测试标准,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中的等值技术和测试方法提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考试测量标准。考试标准的制定有助于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推行, 推动我国语言测试开发与研究的国际化, 提升我国自行开发的英语考试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为教育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入学、就业等决策依据。

关键词:英语社会化考试,测试标准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Weir, J.C.et al.Measured Constru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Boyd K&Daviesa.Doctorps orders for language testers:The origin and purpose of ethical codes[J].Language Testing, 2002 (3) .

[3]韩宝成, 罗凯洲.语言测试效度及其验证模式的嬗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 (3) :411-425。

[4]范劲松, 金艳.语言测试标准研究:回顾、反思和启迪[J].外语界, 2010 (1) :82-91.

[5]金艳, 张晓艺.技能综合对语言测试构念效度的影响—英语考试与大学英语六级网考的对比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3 (6) :3-10。

[6]李清华.《语言测试与效度验证—基于证据的研究方法》述介[J].现代外语, 2007 (2) :214-217.

[7]刘建达.我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的基本思路.中国考试, 2015 (1) :7-13.

课堂公平:教育公平的底线 篇5

一、让学生分享平等的课堂资源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和教育设施构成的多维教育空间,物质资源的公平是实现课堂公平的基础和条件。作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学校现代化教育步伐,做到课堂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到位,保证师生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在实施国家课程同时,再根据当地学生的兴趣、需要、特长的个性化,设计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特长爱好。

师生分配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和前提。课堂公平关键是教师资源配置要公平,要严把教师准入制度,提高教师地位,把最优秀的教师吸引到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来。对教师合理搭配,根据合格层次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差异分配。对于班主任的选定,要从道德品质、岗位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等综合考虑。学校要尊重学生的性别、个性、智能、特长等差异,根据差异均衡编班,让学生互帮互学、互勉互督,全面提高。

师生关系是课堂公平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要做到公正公平地关爱每个学生,建立互尊互爱互信的师生关系,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要因材施教,不能因“财”施教,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障每个学生平等参与课堂的权利。学生座位编排要公平,要遵循“成绩互补,性别搭配,性格互助,帮教方便,照顾生理”的原则。定期对学生座位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二、让学生悦纳同等的课堂教学技艺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区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性采取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冲刺最高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所在,让课堂教学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要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把准内容。摸清学生实际水平,掌握学生特长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为每个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创造合适的学习机会,让认知不同、情感体验各异的学生都有充足的发展。在预设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积极把握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做到动态生成和静态设计完美结合。

让学生学习过程公平。既要体现教学要求的统一性,又要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不同的性格爱好,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实验操作和反映运动技能的练习,要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同等的操作机会。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及时予以不同的帮助,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师生互动要公平。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在对象上要每个学生有参与互动和交流的时间,教师不能对偏爱的提问多,性格外向的互动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对话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对话机会。在互动内容上要做到“因人设问,难度各异”。教师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时,分组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利于学生互帮互学。在发言时,要杜绝优秀学生的“霸语权”“垄断权”,做到由浅入深,集思广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辅导时,要特别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既有展示自己的自信,又有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让学生倾听全面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基于事实而做出的价值判断,为此,评价主体要公平,要建立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平等和悦的互动关系。让课堂评价成为师生分享智慧、共同成长的手段。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做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把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作为学校考核教师的参考。对班主任的评价,不能把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指标,学校应根据班主任工作条例,综合性地评价班主任。评课者和被评者共同参与课堂分析与评价,评课者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来综合考虑,同时允许上课者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杜绝评课“霸权”现象。

教学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要本着学有收获、教有长进的目标,把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特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后进生。在评价教学时,不仅要看教者把握教材的高度,还要看对应教学的实然程度。既要看课堂实景,还要聆听教师的说课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艺,提升教育实践的能力。

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尤其要为学困生“解困”,要从三维目标整体评价学生,不仅要看“智”,还要看“德”“美”“体”等,不能以一概全。课堂管理评价要到位,班级干部的产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变指定任命为民主选举和动态轮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班级布置每个学生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锻炼机会。表扬和批评要公正,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每个教师都要承担起既“育分”又“育人”的责任。

当然,真正的课堂公平,不能牺牲“效率”,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为他们提供“最需要”“最适合”的教育需求。

这样对标准舞选手公平吗? 篇6

胡巍 (国家级裁判) :

主修拉丁舞的老师为标准舞的选手打分, 这个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在国际上也有这个先例。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在进行裁判培训的时候, 学员想要拿到裁判资格证, 必须是拉丁舞和标准舞双项都要过关。培训时, 裁判员也要进行双项执裁标准的培训, 即使有些裁判在专业上不是两种舞蹈都精通, 但是他对另一个舞种也是有鉴赏能力的。

主修拉丁舞和主修标准舞的裁判同场执裁的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 很多人既是裁判, 又是老师, 他们在打分的时候多少会有一些个人的偏好。标准舞组别的比赛采用一些主修拉丁舞的裁判员来执裁, 他不是选手的老师或者教练, 这样会使赛事更有公平性。再加上舞蹈都是相通的, 所以这样做有好处。另一方面, 高水平的组别, 选手们难分伯仲, 就需要水平较高的裁判来打分。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在选调裁判的时候, 都会考虑到主修标准舞和拉丁舞裁判的比例是否均衡。但是在一些地方性的赛事中, 高水平的裁判资源较少, 这时候就可能出现主修某一个舞种的裁判偏多, 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但是这也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我希望未来WDSF可以借鉴其它体育项目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即向裁判员和教练员岗位分离的方向发展。裁判员是专职的裁判, 不能从事教学工作, 教练员是专职的教练, 不可以从事裁判的工作, 这样就会避免一些人为的不公平因素。

许莉苑 (职业组标准舞选手) :

在赛场上确实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心里也会觉得有些不公平。毕竟有的拉丁舞裁判对标准舞的理解和认知, 以及对评判标准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入。如果打分的裁判大多都是主修拉丁舞的裁判, 对赛场上的标准舞选手会有一定的心理影响, 特别是比完下场看到mark表的时候。

其实每个裁判对选手的表现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可能这个裁判喜欢你这样, 另一个裁判就觉得你这样不好、不喜欢, 我觉得这是在比赛中很正常的事情。多一个标准舞裁判或少一个标准舞裁判影响不大, 但是每场比赛在裁判的配给上还是要稍微均衡些, 邀请来的主修拉丁舞和标准舞的裁判数量要差不多, 只要不是偏得太厉害, 选手们还是能接受的。

刘铭惠子 (职业组标准舞选手) :

作为一名选手, 我已经参加很多年体育舞蹈比赛了。在赛场上, 很多为标准舞打分的裁判之前都是主修拉丁舞的选手。尽管如此, 我觉得这对比赛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裁判员是经过联合会严格筛选出来的, 他们都具备良好的执裁能力。只是他们审视舞蹈的角度, 喜欢的舞蹈风格、对音乐的理解不同, 所以打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选手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无论主攻标准舞还是拉丁舞, 都要对另外一种舞有所了解。大家在比赛中都想得到理想的成绩, 作为选手, 不应该在名次结果出来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就去埋怨裁判执裁不公, 而应该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教育公平标准 篇7

标准构建最佳秩序

根据标准的定义,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我国古人很早就有标准的理念, 并把它作为规范手段, 广泛运用到修身齐家、组织生产和国家治理等方面。“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章句上》) , 讲的就是要按标准办事。“器范自然, 标准无假”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信人伦之水镜, 道德之标准也” (晋·孙绰《丞相王导碑》) , 充分体现了标准规范一致的属性。秦始皇是有史记载成功运用标准手段治理国家的第一人, 他通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使普天之下, 书之同文, 市之同币, 量之同距, 车之同轨, 奠定了大一统王朝的治理基础。标准在生产领域应用普遍, 大禹治水要求“左准绳, 右规矩”,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成功运用标准件的典型。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标准化管理专著, 明代《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标准化工作经验的集大成者, 《清代匠作则例》是清代各手工业行业技术规范的总称。中国依规矩、讲规格、守秩序的标准理念随着汉文化的传播影响深远, 日本、朝鲜等国至今仍然称标准为“规格”。

近代标准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因为只有按统一规格尺寸等技术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工业化的优势。而商品流通, 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兴起, 要求在更大范围内统一技术规范, 标准被作为国家战略和国际化的制度要求广泛推广。1865年, 法、德、俄等20个国家在巴黎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联盟。1901年, 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 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诞生。特别是1904年2月7日, 美国巴尔的摩市发生大火, 从哥伦比亚特区、费城、纽约等地赶来的消防队由于消防水龙头的接头不一样而面对大火无能为力, 整个城市几乎被烧毁, 血与火的惨痛教训不仅直接催生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院 (NIST) , 更促进成立了有162个会员国的国际标准组织 (ISO) 。随着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 (WTO) 通过签署技术贸易壁垒协定 (TBT协定) 等方式, 确立了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使技术标准成为各成员的行为准则。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标准是构建市场秩序的重要技术依据, 是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基础制度。一方面, 标准促使技术的规范化, 把个体的技术创新转化为群体共同的技术规范, 促进生产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 形成有序发展的统一大市场。比如中山市大涌镇通过研制红木家具“联盟标准”, 推广先进工艺, 优质木材出品率由60%提高到95%, 抢占了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 带动规范了全国红木家具市场。另一方面, 标准促使规范的技术化, 把抽象的市场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条款和文本, 准确、高效传递规则信息, 保障公平竞争, 促进市场规范统一。比如欧盟标准就是在欧盟指令的基础上, 细化技术要求为标准, 奠定了欧洲市场统一的技术基础。

当前, 标准还是我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当好市场秩序裁判员的关键。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 标准的制定依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和普遍认同, 通过标准手段来管理市场, 使政府单向管理变成社会共同治理, 市场主体对规则的认同度和执行力更高。同时, 在大量减少行政审批基础上, 加强标准制定实施, 能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足够的技术依据, 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标准化促进我国经济有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 我国共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近10万项、企业标准一百多万项, 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 标准在规范国内生产秩序、贸易秩序、消费秩序以及促进外贸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准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有力维护了生产秩序。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标准是政府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强制性技术工具, 是技术法规, 企业依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组织生产, 标准对保证计划经济生产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1988年《标准化法》的颁布实施, 标准随市场的开放而放开, 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更加有效的规范市场经济生产秩序。政府制定的标准更加科学, 更具指导性, 规范引领生产发展。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国家标准, 不仅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指标, 还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 成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行动指南和工具书。同时, 企业标准大量涌现, 数量达到百万项, 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标准为国内贸易提供了技术规范, 有力保障了经营秩序。我国现有国家标准按照技术内容分为产品、基础、方法、管理、安全、卫生、环保和其他八类, 几乎都关系贸易发展, 其中有的直接规定了贸易的规则要求, 有的是贸易达成和纠纷仲裁的重要技术依据。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加快出台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零售企业服务管理规范》、《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规范》、《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等一大批与流通管理和贸易服务密切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对贸易内容和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 指导规范全国贸易活动。其中农产品生产经营、现代物流服务、产业与产品服务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标准化体系。“没有标准, 就没有贸易”, 已成为商业领域的广泛共识。

标准为公共利益提供了技术保障, 有力弥补了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方面, 我国政府对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管理基本要求的标准实行强制性管理。我国共有强制性国家标准4172项, 累计备案强制性行业标准3439项, 强制性地方标准3437项。通过严格的强制性标准管理, 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规避不法趋利行为, 维护了公共利益。比如今年六一儿童节前,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有关玩具安全的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就是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进一步规范儿童玩具市场。又比如,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去年12月发布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国5车用汽油标准) , 标准实施后预计在用车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 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这对于保护环境, 改善空气质量, 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以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为对外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 有力搭建了外贸桥梁。近年来, 我国加大标准国际化的力度, 努力取得“游戏规则”话语权。相继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常任理事国, 当选ISO主席、IEC副主席和国际电信联盟 (ITU) 副秘书长, 承担ISO和IEC技术组织秘书处63个、主席35个, 提交国际标准提案298项, 已正式发布141项。在家电、家具等市场化和开放程度较高的领域, 国际标准的转化率达到90%左右。在特高压输电、纳米、智能电网等领域, 中国标准处于“领跑”水平。中国标准走向国际, 提升了中国制造竞争力。比如我国数字电视标准 (DTMB) 成为国际电信联盟 (ITU) 国际标准后, 被11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或商用, 带动了众多产品和企业走出国门。

深化标准化改革时不我待

虽然我国标准发展迅速, 但由于我国现有标准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 政府大包大揽、唱独角戏, 市场主体受到严重束缚, 缺乏活力, 导致标准缺失、水平不高、实用性不强、碎片化等问题大量存在, 标准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远没得到充分发挥。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必须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

要大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 提升标准适应性。让市场主体成为制定市场规则的主要参与方, 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及技术联盟等专业性组织, 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团体标准, 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适应市场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 不搞市场准入, 由专业性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制定、自行发布, 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国家认可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 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监督。

要放开搞活企业标准, 提升标准先进性。改革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健全谁需要、谁制标、谁受益、谁负责的企业标准责任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 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鼓励企业通过标准联盟等形式, 推广先进标准, 加强行业自律, 提升市场竞争力。落实企业标准主体责任, 把企业标准承诺纳入诚信体系建设,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监督检查。

要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 提升标准有效性。凡是通过市场能够很好解决的标准问题, 政府不再制定强制标准。把政府有限的行政资源, 集中用于事关国计民生、兜底线、保基本的标准制定上, 精准定位, 好钢用在刀刃上。强制性国家标准严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之内。缩短强制标准制定周期, 抓紧制订一批急需的强制性标准。加强强制性标准的统一管理, 做到全国一个市场、一条底线、一个标准。严格强制性标准实施, 加强强制性标准监管执法, 严守市场秩序底线。

要加大标准国际化力度, 提升标准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争取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 将我国优势特色技术制定为国际标准, 增强世界话语权。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 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 推进优势、特色领域团体标准国际化。结合海外工程承包、设备出口和对外援建推广中国标准, 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产品、装备、服务走出去。

教育公平标准 篇8

我国历史街区居住环境质量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并非一无是处到了要彻底进行颠覆性改造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历史街区的居住环境质量被评价过低,以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成为政府或者开发商大举拆除历史街区的理由,这其中固然有居心叵测者夸大其词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我国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物质化和片面化倾向。

在我国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工具理性脱离了价值理性的约束【1】,从政府官员到公众的“现代化”观念仍停留在1990年代以前“经典现代化”的范畴,在城市建设上的外在表现就是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成就(如高楼、大马路等)甚于制度、人口方面的成就(如遗产保护、文化生态等制度和意识)【2】,对现代居住环境的认识也片面局限于达到某种固定数值的居住面积、道路面积、绿地面积、空气质量、日照间距、市政设施等物质性的层面。

事实上,早在196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类健康生活基本要求的四个理念就已经包括了不可忽视的非物质内容。前三个理念以物质层面为主,即远离灾害、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safety);保护人类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保健性(health);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确保生活的便利性(convenience),但第四个理念——保证环境美观、身心放松的“舒适性”(amenity)就涉及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背景以及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层面的评判【3】。日本学者将舒适性概括为五个方面:

(1)从生理上五官感知的“空间性能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2)关于建筑集成状态的“空间构成的因素”,如尺度、肌理等;

(3)关于与自然共生的因素,如绿地、水面和土壤的自然景观等;

(4)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街区的意向以及人与街区的关系;

(5)社区状况等“关于生活方式”因素【4】。

据此不难看出,我国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和良好的邻里关系本身就构成了居住环境的重要指标,而街区区位的便利性和邻里熟人社会的安全性也是居住环境的优势。除了人口密度较高外,历史街区中较为不利的只是给排水、卫生环境等居住环境中可以通过市政技术进行改善的方面,因此完全不必如清除棚户区、贫民窟般地拆除历史街区。将历史街区居住环境含混地评价为差是一种片面和不公,实际上抹煞了历史街区居住环境的优势及其和一般危房、棚户区的区别。

2. 历史街区生活环境的现状和综合评价

我国历史街区的老旧建筑不等于“危房”。《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将危房定义为“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5】。笔者在江苏省扬州东关街【6】、江苏兴化沙沟镇【7】、江苏宜兴月城街【8】等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规划中进行的逐栋建筑调查表明,历史街区中建筑质量达到优良的比例较低,大多数建筑质量一般但可以保证基本的结构安全和正常的使用功能,而真正达到“危房”程度的建筑比例均不超过10%(表1,图1—图3)。也就是,大多数历史街区的建筑质量并未差到《城乡规划法》【9】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危房集中”的程度,并不需要惊进行大规模的改建甚至拆迁。

由于历史、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原因,我国历史街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街巷狭窄机动交通不便,缺乏排污管道,环境卫生不佳,给水、雨水管道容量不足,电力电信线缆凌乱老化,户内卫浴配套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客观上降低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表2)。但基础设施不足的历史街区并不等同于居住环境恶劣、民不聊生的“龙须沟”式的贫民窟,不等于居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渴盼开发商的拆迁改造。事实上,绝大多数居民对居住环境不佳的历史街区仍然充满留恋。

笔者进行的四个历史街区的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历史街区中对居住环境评价很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百分比分别是10.75%,49.75%,30.25%和9.25%。这一数据表明,以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落后为由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是片面和轻率的理解,也证明居住环境质量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

当前历史街区居住环境的综合评价,除了从上述的安全性等个人获得的利益(或损害)的角度来考察,也要考虑个人对整个社会做出了何种程度的贡献,即可持续性成为居住环境的第五个评价标准【10】,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居住环境标准的新的补充。具体说,我们应把地球环境的可持续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关注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地区文化历史继承等的社会可持续性,并关注地区经济发展应该避免地区经济崩溃的经济可持续。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存量丰富的地区,遗产价值的保护本身就是评价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换言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改善居住环境的手段之一。

因此,居住环境“最终属于一个综合体,只记述它的某一个剖面往往会引起误解”【11】,其目标值和水准值在任何地区都使用统一的数值也是不妥当的。例如由于城市中心区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即使牺牲一些以日照时间为代表的环境质量,人们仍然会对居住环境给予较高的评价。但是在郊区,由于生活的便利性相对较差,人们更希望提高日照时间等方面的环境质量,所以同样的冬至日日照时间指标数值在城市中心和郊区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公正地评价历史街区的居住环境,避免仅从基本生理需求标准判断历史街区的生死。

3. 文化遗产资源化视角下的占有和公平

历史街区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并且是具有独特性、垄断性、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城市高等资源【12】,所以必须得到保护并传之久远,以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代际公平。最直接体现历史街区资源价值的表现无疑是旅游,尽管存在旅游管理失控对遗产的负面影响,但旅游本身确是实现文化遗产资源代内公平的重要而有益的手段,正如《国际文化旅游宪章》所述,包括建筑遗产在内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全体人类共有,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与义务去了解、欣赏与保护其普世性的价值……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和国际旅游持续成为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越来越成为自然和文化保护的积极力量。旅游能够抓住遗产的经济特性,并以此为遗产保护筹集资金、教育社会和影响政策”【13】。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也能反映在房地产的价值上,且不说商业用途的北京什刹海、上海新天地(图4)本身高昂的租售价格和对周边地价的提升作用,即便是北京南池子、灯笼库胡同的老四合院(图5)、苏州的传统私家庭园“紫竹苑”等用作居住的历史建筑,其市场销售单价就要数倍于同城同地段的现代住宅。对于大多数尚未走向市场的历史街区而言,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虽然并不显著,但至少构成了居住环境的要素之一。

从资源化的视角,占有或者接近历史文化资源无疑是一种优势,在这一点上,历史街区的居民显然拥有着比城市其它地区居民更多的优势。如果把城市所提供的交通市政、历史文化等各种资源的总和均分到每个居民,历史街区居民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必然伴随带来某些资源方面的劣势,这并不妨害社会资源总体的代内公平和区际公平。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固然带来历史街区居民在某些方面的不便,比如人均居住面积小于现代住宅区,交通相对不便等等,但正如科恩所说,“在保护区中,不可能是所有居民都拥有靠近他们家房屋的停车空间。就像现代化的邻里不能提供一种历史认同感,而保护区的邻里不能容纳大量机动车或者有高速公路来缓解交通堵塞”【14】。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很能够理解遗产保护对历史街区市政设施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限制并非是一种不公正。

说明:(不含临时搭建的无居住功能的鸡舍、车棚等)

4. 公平性与历史街区市政建设标准的“适度差异”

不可否认,当前历史街区在基本市政设施上的欠缺程度较为严重,必须得到改善。但由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空间等各方面的限制,即便采取各种适应性的技术手段也往往难以完全达到城市一般地区的规划指标,换言之,历史街区内某些市政设施的标准,或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可能稍低于城市平均水平。考虑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居住环境社会要素上的优势,市政标准和舒适度上轻微的降低是公平的,因而也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要保障居民基本的市政设施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并通过一切技术手段在保护遗产的同时提高区内的市政设施水平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但为了达到城市一般地区的市政设施标准甚至更高目标而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这就是历史街区市政技术的“适度差异”原则。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文化遗产保护等很多可持续性的内容给居民造成的轻微限制或不便(如私人汽车受限、市政设施略低于一般标准等)一般不必进行补偿,但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短时间内很难通过市场的方式得到实现并反馈给居民,所以如果这种限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就需要政府通过补助或税收等方式加以调节(比如禁止居民采用煤炉和燃煤采暖,而必须采用电采暖时,应对其给予一定的用电补贴),以使其文化遗产保护在广域范围(如城市)内产生的价值和对将来产生的价值内在化(将主体创造的价值返还给主体)【15】。

5.《新征收条例》的隐忧与防范

2011年公布了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简称新征收条例),其中第八条第5款将旧城改建列为公共利益,将“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的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16】作为合法拆迁的理由之一。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笔者担心《新拆迁条例》的这一规定将成为以改建为由、大规模拆迁历史街区的“尚方宝剑”。

为了防范这一隐忧变成现实,本文已从观念上指出了应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街区的居住环境质量,改变“旧房等于贫民窟等于脏乱差,等于必须被消灭”【17】的错误认识。从技术管理上指出了应适当放宽针对历史街区的市政设施建设标准。此外,笔者还建议在制度上将建筑质量的调查和鉴定列为街区改造必备的前置程序,防止因主观臆断为“危房集中”而导致大拆大建;在技术上加强针对历史街区狭窄空间和遗产保护要求的适应性市政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18】,为历史街区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摘要:居住环境是包括安全、保健、便利、舒适和可持续等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综合体,其优劣不取决于孤立的某一方面,也难以在任何地区都使用统一的数值标准。拥有作为城市高等资源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街区居住环境的最大优势,遗产保护导致的市政设施标准和舒适度上的轻微降低是公平和可接受的,为达到某种统一指标而破坏遗产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这就是历史街区市政技术的“适度差异”原则。

教育公平规则先要公平 篇9

落差何来?视角不同可能是其直接原因。政府更多站在宏观角度看问题, 从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 促进教育均衡方面解决教育不公。事实也确是如此, 近年来, 无论是惠及1.6亿学生的免费义务教育, 还是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 抑或是让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 无一不诠释着国家在实现教育公平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而普通人对于教育是否公平的感受, 大多来自微观的寻常生活。住在同一小区, 邻居家孩子能上重点校, 自己的孩子只能上一般校或薄弱校;都是同班同学, 成绩优秀者找了个“赖”工作, 成绩平平者却谋个好差事……诸如此类的比较, 不公平之感油然而生。

这种不公平, 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游戏规则的不公平。上小学拼户口、上中学拼关系、上大学拼地域、找工作拼父母, 各种隐性较量, 自然拼出心理上的不公和不满。如果竞争规则公开透明, 以成绩、创新、证书等为标杆, 让任何人都有机会一搏, 即使没拼上, 也愿赌服输、心甘情愿。但现状是, 很多人不是不敢拼, 而是想拼也找不到门路, 甚至还没有摸清规则, 就被“潜规则”打败了。

以“幼升小”为例, 优质小学在家门口, 但招生要么不“按片划分”, 要么名额寥寥。仔细一打听, 原来是所谓共建单位的关系户“鸠占鹊巢”。眼看着条子生、共建生轻易入校, 自己的孩子却流落他处, 叫老百姓怎么认可“教育公平”?

调查显示, 对“读书改变命运”最不认可的竟是北京居民。这看似反常的结果, 透着真实的无奈。事实上, 当前对教育不公感受最强烈的不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 恰恰是被视为“占便宜”的大城市。名校资源的富集, 使得“潜规则”横行, 甚至催生出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的腐败温床。单单一个“小升初”, 让多少家长和孩子使尽解数、身心俱疲, 却依然名落孙山、铩羽而归。

教育公平与特色教育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育公平 因材施教 个性发展 特色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006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但在条例中似乎存在着矛盾,既然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又哪里能够顾及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呢?有没有在公平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群体学生开展个性方面的特色教育呢?

一、特色教育的现实基础

世间没有相同的两条河流。因为每个学生的年龄、性格、智力、身体素质、接收知识专注程度都存在着差异。在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默默无闻、没有“亮点”的学生,常由于学习成绩不佳、生理缺陷、个性缺损、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在班级中被忽视、排挤、边缘化,而长期处于劣势环境,形成了消极的人格特点和错误的价值取向;也有一些性情活跃、兴趣广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因为家庭文化氛围浓厚,自身智力超常而求知欲旺盛,颇得长辈和老师的欣赏,这些孩子期望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期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关注班级弱势群体是实现教育公平、实施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发挥一些学生的特长,诸如智力、音乐、体育、书画等等,也为发展个性性情、体验成功快乐提供了途径。由此,为在初级中学尝试开展特色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学生个性、人格特征形成的环境

人格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基于这一因素及自身个性,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学习优、品行好的学生明显是教师的宠儿,这些学生自然而然成为了班级的“核心”和“主流”;那些木讷寡言、调皮好动的“差生”则成了班级的弱势群体,更容易被教师忽视。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格发展和社会化的关键期,他们主要通过同辈集体的评价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对来自同学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非常渴望得到集体的接纳和尊重。由于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学生得不到集体的接纳和同学的友爱与尊重,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逐渐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而家境优越或者成绩优异、乖巧活跃的“宠儿”有的恃“才”傲物,有的也愿意接近弱势群体学生,但得不到接纳,只得放弃了努力。

问题家庭(单亲家庭、亲子关系不和睦家庭、再婚家庭、某些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消极人格,孩子心理压抑、孤寂;尤其有的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筹码”讨价还价,或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甚至于把孩子当“出气筒”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烦恼,造就孩子自闭心理、对抗意识及倔犟脾气;富裕家庭的孩子则有的奉行“钱能通神”,有的刁钻散漫。青少年时期乃“亲子关系危机时期”,有许多父母缺乏相应的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家庭教育方式粗暴简单,两代之间的冲突与隔阂在产生、在加剧,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情感得不到依靠,亲子关系淡漠。孩子在退缩、焦虑、胆怯、自卑、反抗。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与环境影响是造成中学生弱势群体消极人格特征与“天之骄子”恃“才”傲物品性的主要因素,而这些人格特征和品性使其在学校、班级里难以融入集体,难与同学和谐相处,更加重孩子的心理疾病与消极人格。

三、体现教育公平、完善学生性格兴趣的教育途径建议

1.实现教育公平,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尽可能把情感的天平倾斜于那些更需要关心、理解、鼓励的弱势学生,多一些信任、激励,多一些真诚微笑、平和语言,在 宽松和谐、平等互助的氛围中激励弱势学生的自尊、自信。对弱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即使一点小进步或许是他们巨大努力的结果,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

教师要经常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制定个性化的切合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避免目标偏低或偏高带来的自傲与挫折,让学生体验到奋斗过程的快乐,体验目标实现时的成功快乐,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但是,既然教育的理想是达到教育公平,也要考虑到班级里那一部分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学习知识如“海绵吸水”型的学生的渴求。对于他们,老师也应该有更高、更深的提示。

2.目前初级中学的班级设置

《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初级中学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学升初中毕业水平测评后,明里没有办重点班,实际上先选择适量学生组成实验班,其余的按表现等级交叉分到每个班,这是公开的秘密。这样,既能将学校最好的师资力量配给那少数优等生,给他们特别的爱,创出或稳住学校品牌,又能让普通班班主任、任课老师保持心理平衡。

但这同时也牺牲了中下等学生的平等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也让在升学测评中发挥失误的学生难有机会重获信心。因此在普通班,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把握不牢,新旧知识衔接不上,上课时要么睡觉、发呆,要么和同学聊天、伸展四肢骚扰旁人,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下,孩子即使想学,能静得下心吗?在学校连该学习的文化知识都掌握不下来,哪里谈得上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3.完善学生性格兴趣的教育途径

既然教育是为了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因此教师也需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笔者想到,学校课程学习为什么显得乏味,各种课程社会补习班、兴趣班方兴未艾、屡抓不绝,其中利益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也由于辅导老师善于侧重抓孩子的兴趣爱好心理,把握住孩子的专注点。那么,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初级中学阶段能不能学习基础知识之余,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分班级时,考虑一下孩子的性格、爱好、知识掌握程度,组织成类似体育班、文艺班、文学班、机电班等班级,一样开设有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针对各个兴趣班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或许还有精力关注各种类型的学生兴趣的延伸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现在,部分地方的职业技术学校提前预招初中三年级学生到校衔接学习(春季学期),既反映了生源因素,也体现了学生的兴趣需求。

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教育发展水平、师资力量配置、教育资源分配来看,开设重点班、实验班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它满足了人们的品牌意识和危机心态。关键在于政府如何督导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如果把实验班与兴趣班相结合,相辅相成,并使其合理合法化,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人文理念以及师生的平等和谐关系将更加凸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一萍.班级弱势群体消极人格特征的归因分析及教育对策,基础教育研究,2008.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3]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2001年11月

[4]傅道春著.《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2002年9月

上一篇:服务版本管理下一篇:数字化档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