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

2024-05-14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精选十篇)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 篇1

教育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如何依靠教育“拔穷根”, 不仅关系到全省千家万户的脱贫致富, 更关系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曾说:“教育在扶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办好教育不仅是给每个孩子创造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也是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帮助贫困家庭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

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是甘肃的现实, 财力有限的穷省该如何做好教育扶贫这一大文章呢?甘肃省教育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六个精准”的要求, 聚焦贫困群众对接受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 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精准对接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际, 提出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突破口、着力点和路线图, 出台实施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等7 个方面的专项支持计划和 《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20年) 》等“7+1”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 以此来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 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建立大数据平台提供精准扶贫的“靶心”

教育精准扶贫, 关键在“精准”上, 如果做不到精准, 不但扶贫的效果会打折扣, 而且大水漫灌式、撒胡椒面式的做法还会造成新的不公。为此, 甘肃省首先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 建立起了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 把好“对象精准识别关”, 为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提供依据、搭建平台、建立窗口。

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精准”统计平台, 它汇集了各受教育阶段的扶贫对象、扶贫现状、扶持措施、扶贫效果等综合信息, 具有查询、统计、分析、筛选等多种功能, 能够准确反映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 真正实现了教育领域扶贫工作“精准建档, 精准入户, 精准录入, 精准审核, 精准分析, 精准施策”的工作要求,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 各项教育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 从而解决了以往扶贫过程中发生各种不公平现象的问题, 真正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靶心”。

补学前教育短板幼儿园向行政村延伸

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原因, 学前教育一直是甘肃省教育发展中的短板, 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 学前教育资源紧缺, 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让更多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幼儿有园入, 入好园, 是教育精准扶贫中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 甘肃省抓住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 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 (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 有利于方便幼儿就近入园, 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 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 , 精心组织实施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 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

当前, 甘肃省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建成乡镇幼儿园1616 所, 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2015 年建成行政村幼儿园939所, 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 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

拿会宁县来说, 其境内自然条件严酷, 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在教育扶贫中, 会宁县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突破口, 开创了学前教育赶超发展的新局面。2014 年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2015 年实现了2000 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2016 年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形成了以县城幼儿园为龙头, 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 延伸、辐射、带动所有行政村幼儿园发展的学前教育格局。目前,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36 所, 在园幼儿12624 人, 幼儿教师775 人。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2.02%, 是2011 年的两倍多。

会宁县学前教育是全省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 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 较2011 年提高33 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3%。

为了支持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我省努力扩大革命老区学前教育资源, 2015 年优先下达资金5.69亿元, 在革命老区建设1072 所行政村幼儿园, 支持革命老区、藏区贫困村到2017 年率先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持续开展大学生藏区顶岗支教, 每年选派300 余名大学生赴藏区农牧村幼儿园实习支教。

同时, 我省还制定了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为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配齐保教设施、配足保教人员, 真正使农村孩子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兜义务教育底线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核心环节。在义务教育方面, 甘肃依据“兜底线”的原则, 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4 年, 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启动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简称“全面改薄”) 。

2015 年, 甘肃省实施《精准扶贫义务教育专项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 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活动、生活等设施基本符合教学、安全和生活需要。精心实施“全面改薄”工作, 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缺口, “缺什么补什么”, 通过引入“第三方”督查、向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致信等方式, 督促落实县级政府责任, 加大地方投入, 加快项目进度。

据了解, 甘肃省2014-2015 年共落实“全面改薄”资金103.17 亿元, 占五年规划总投入的48.21%。实施土建类项目10016 个, 完工项目8328 个;完成设施设备类项目2970 个。购置生活设施19.1 万台 (件、套) 、图书386 万册、课桌凳69.5 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等13.44 万台 (件、套) 。

“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 极大地改善了我省一大批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已实施项目惠及7574 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88 万名学生, 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数的79.37%和在校生数的69.33%。与此同时, 全省还为薄弱学校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2.98 万套, 在贫困地区中小学和教学点建设“班班通”教室8.4 万个, 3930 个教学点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

为了改善我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全面改薄”资金则按在校生数的120%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支持, 向民族地区1142 所学校安排资金16.47 亿元。优先支持革命老区实现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宽带网络全覆盖, 所有班级“班班通”全覆盖。

此外, 我省还不断加强义务教育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制定《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意见》, 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 教育投入向百人以下规模学校倾斜, 按百人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补助标准由每校1.9 万元提高到2.29 万元, 保障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转, 确保农村孩子就近入学。 2015 年, 增拔补助资金1.85 亿元, 7920所小规模学校受益。

拔贫困地区穷根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

近年来, 甘肃省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人才, 然而, 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 质量有待提高, 办学条件薄弱, 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肃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提出: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2017 年, 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 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 每年有约8 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4.6 万名贫困家庭高职 (专科) 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 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 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

《甘肃省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要求, 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一方面, 加快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 以推进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 加快培养贫困地区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努力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另一方面, 发挥“农”字头中职学校、农林类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点作用, 广泛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增强“造血”能力。

此外, 还将支持革命老区每市重点办好1-2 所国家中职示范校, 每县重点建设1 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 (职教中心) 。

2015 年, 我省面向贫困县招收“两后生”6 万余人, 大力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 年培训规模达到20 余万人次, 有效促进了转移就业。

建队伍建设机制支持乡村教师发展

甘肃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 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边远贫困地区。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我省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着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 这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甘肃省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的出台, 旨在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甘肃省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涉及乡村教师待遇、工作条件以及培训等多个方面。如, 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方面, 把贫困县乡村幼儿园教师纳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 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月享受不低于500 元的生活补助。2016 年, 我省还把乡村教师周转房纳入保障房建设计划, 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为了缓解乡村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 我省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师资补充力度, 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 2015 年全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781 人, 其中乡村教师7461人。

在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 省上扎实推进“三计划两工程” (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及“精准扶贫教师培训三行动” (网络与校本研修“薪火网研行动”、乡村微规模学校教师全员访名校“微访行动”、乡村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千千树行动”) , 采取送培下乡、专家指导、校本与网络研修等形式, 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5 年, 累计培训教师13.93 万人次, 其中乡村教师占85%。

在全省市县具体的实践当中, 秦安县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农村小学布点多、班级规模小、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在秦安县十分突出。为此, 秦安县按照“资源共享、联合互助、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深化教研、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 率先在陇城镇建成了集食宿、办公、管理于一体的教育园区, 以中心小学为主体, 与全镇各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建立互动联合体, 实行教师走教, 校点一体化管理。各小学教师集中在园区统一食宿、统一接送, 园区规划4 个走教片区, 每个片区配备专车1 辆, 每天负责接送教师白天到走教区学校上课, 晚上在园区食宿、备课及开展教研活动。各校课程由园区统一安排, 教师由园区统一调配, 全学区小学教师统一纳入园区管理, 打破校际界限, 按照完全小学与山区教学点的地理分布、学生就近划片入学和各小学教师的余缺情况, 进行统一调剂调配, 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园区人”。

陇城教育园区为全镇144 名教职工提供食宿, 学区教师携家入住, 极大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稳定了教师队伍。教育园区运行后, 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 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实现了教育资源山川共享, 可谓一举多得。

健全资助保障体系拓宽贫困家庭学生升学通道

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 促进教育公平, 我省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 建立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资助体系。

从2015 年秋季学期开始, 我省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 元的标准, 免除所有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2016 年, 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 对全省在园幼儿免除 (补助) 学前教育保教费,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除 (补助) 学杂费和书本费。同时, 免除所有中职学生的学费, 为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发放2000 元中职助学金。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学年5000 元标准免除学费和书本费, 并为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每学年最高8000 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015 年, 落实各类学生资助经费17.47 亿元, 99.35 万名贫困生受益;发放助学贷款12.22 亿元, 21.06 万名贫困生受益。藏区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由生均1950 元提高到2168 元, 甘南州等12 个高寒阴湿地区取暖费标准按其他地区两倍标准拨付, 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免费营养餐。

在建立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 为了扩大农村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甘肃省在招生政策上则对贫困地区学生予以倾斜, 做到各类招生扶贫倾斜政策精准到人。如, 单设批次、单列计划, 专门增设精准扶贫专项招生计划、革命老区专项招生计划, 精准招录贫困县、贫困家庭学生。中央、省上的各类招生计划均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倾斜, 使更多贫困家庭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在实施《精准扶贫高校招生专项支持计划》过程中, 我省增加了面向贫困地区的高考招生专项计划。2015 年, 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计划、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同时, 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也精准到贫困县,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此外, 还开展了省内高职 (专科) 院校面向贫困县单独测试和推荐免试招生试点, 单独面向贫困县安排农村定向全科医生招生计划。各类扶贫专项共录取贫困地区学生2.23 万人。

2016 年, 我省还将支持省属医学院校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生, 面向贫困县定向培养乡村全科医生300 名, 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450 名。

“7+1”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的出台, 为甘肃教育扶贫绘就了发展蓝图。将教育扶贫政策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 让政策既关注到“点”, 也覆盖到“面”, 这给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 篇2

——谈教育政策的历史进步性

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这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就这一点而言相信大多数理论同仁还是可以认同的。但是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却是众说纷纭。澄清两者的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内的教育公平问题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为教育公平问题不仅直接涉及教育领域内的公平与正义,教育政策的科学与民主,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国家的安全与繁荣。笔者认为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既教育政策作为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反映的教育平等观不同。教育政策从教育平等到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观的进步,也是教育政策自身的历史性进步。

一、教育平等

1、平等: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地位、权利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相同状态,主要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是人们对于一种事实关系的描述,具有客观性。平等是与不平等相对的,『』“平等观念是不平等发展的产物”,1是针对特权提出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指出,人类不平

等的起源和基础是私有制的产生。为了消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状态,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寻找一种在进入社会状态的时候不至于丧失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契约。这种政治上的平等理念体现在“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口号上,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但是,“卢梭幻想的是将立法与守法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是不能成为现实的,『』我们最好把它当成一种道德理想。”2可见,这里所说的平等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种价

值标准,一种政策法规的价值取向,卢梭也意识到,人类是不可能再回到自然平等的状态之

『』中去的。3针对不平等的存在和特权的泛滥,人们自然渴望能够拥有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但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不平等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于是,“平等”一词多出现在口号中,尤其是政治口号和思想理论中。所以,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才发现我们所追求的“平等”还是停留在理论中而不能实现时,现实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转而追求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公平”。王海明先生认为,平等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相关的相同性,而不平等则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差别。平等与不平等,一方面起因于自然,是自然造成的,因而是不可选择的,不能进行道德评价,无所谓善恶、应该不应该的,如性别、肤色、人种、相貌、身体、天赋、能力等方面的平等于不平等。另一方面则起因于人的自觉活动,是人的自觉活动造成的,因而是可以选择、进行道德评价,有善恶、应该不应该之别的,如贫与富以及均贫富、贵与贱以及等贵贱、按贡献分配以及收入均等化等等。这就是社会平等与不平等。社会平等不仅是个利益问题,而且根本来说,是个应该不应该的权利问题:社会

『』平等正如无数先哲所说,实乃权利平等。4作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社会平等也就是公平、公正。这是因为,“当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没有在个人之间做出任何任意的区分时,当

『』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之间有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5罗尔

斯还补充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正义观比另一种正义观更可取是因为它的更

『』广泛的结果更可取。”62、教育平等:《教育大辞典》对教育平等的界定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夸美纽斯和人文主义

教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都提出过这方面的主张。而作为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口号,它是伴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的口号和普及教育的思想而出现的。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以智力平等说否定了“天赋观念”论,从理论上确认了人人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平等

『』权利。7由此可见,最初的教育平等是伴随着政治、经济平等而提出的。其次,教育平等是他通过普及教育来实施的。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响亮的口号,他主张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权享受教育,“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8最后,爱尔维修在智力平等说的基础上主张人人都应该

『』受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高等教育的权利。9由此可见,早期的教育平等思想是随着资产

阶级革命由政治平等发展而来的,主张的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是一种绝对平等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二、教育机会均等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随着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同样,对教育平等问题的认识也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随着绝对的教育平等的无法实现,人们又回到了对教育平等问题的认识起点,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这一重要的问题。于是,人们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只有把抽象的教育平等具体化为人人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权利的平等才有现实的意义。教育机会均等,从词源上说,是西方学者研究教育平等问题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的概念。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以前的研究做了概括性总结,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经历了起点均等论、过程均等论、结果均等论等三个阶段。

【10】

而在《新伦理学》中,王海明先生却认为,平等的历史进步可以分为四类或是四种形式,即(1)法律-政治平等;(2)社会平等;(3)机会平等;(4)经济平等。但是就具体的平等

【】问题而言又有三大平等,即政治平等、经济平等和机会平等。11可见,教育机会平等或是

均等是教育平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机会平等原则之一是竞争权利的机会平等与发展潜能的机会平等:机会平等原则也是一种权利平等原则。但是,一方面这种权利本身并非政治或是经济权利等具体的权利,而是获得这些具体权利之机会;另一方面,该原则所关涉的权利之机会,仅仅是竞争非基本权利之机会,而不是竞争基本权利之机会。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机会平等原则已经隐含于政治平等与经济平等原则。所有人虽不能获得各种均等的非基本权利,却有同等的机会去获得各种非基本权利:即每个人获得这些具体权利的机会是平等的。这也就是罗尔斯所说的,‘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前途是向才能开放的。’‘作为向才能开放的前途的平等’。机会平等分为两类:一类是竞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平等,它是形式的,表层的机会平等;另一类则是发展才能、作出贡献的机会平等,它是实质的、深层的机会平等。萨托利对机会平等的分析也为这种分类提供了前提:“我建议把机会平等再分为平等进入和平等起点。”“平等近入就是在进取和升迁方面没有歧视,为平等的能力提供平等的进入机会„„平等起点的概念则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基本问题,即如何平等地发展个人潜力。”大体上说,机会平等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竞争权利地机会平等”,视竞争非基本权利地目标的机会平等,主要是获得职务和地位,权力和财富地机会平等。这种机会平等可以归结为“职务和地位唯才德是举而向所有人开放”。它是形式的、表层的机会平等。另一类叫做“发展潜能的机会平等”,是竞争非基本权利的手段的机会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的机会平等。这种机会平等可以归结为“每个人的才德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发展和发挥”。它是实质的、深层的机会平等,也就是我所说的教育公平。

2.机会平等原则之二是社会提供的机会与非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平等。机会的提供者分为两类:社会提供的机会与非社会提供的机会。非社会提供的机会主要包括:家庭提供的机会、天资提供的机会、运气提供的机会。首先,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则所享有的竞争非基本

权利的机会是不平等的。其次,天资不同的人,竞争职务和地位、权利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起点和获胜的机会显然也是不平等的。前者的不平等是否公平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有一点却是没有任何异议的,那就是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很显然,接下来要争议的问题就是:教育属于基本权利还是非基本权利?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历史发展性的问题,也就是教育公平的问题。而后者的不平等显然是公平的。最后,运气所提供的收益,所提供的机会不平等,是幸运者的权利。这种不平等显然也是公平的。14

三、教育公平

公平:在《新论理学》中,王海明先生认为正义、公平、公正乃是同一概念,是行 为对象感受的行为,是给予人应得而不给人不应得的行为。公正是平等(相等、同等)的厉害相交换的善的行为,是等厉害交换的善的行为,不公正则是不平等(不相等、不同等)的厉害相交换的恶的行为,是不等厉害交换的恶行。15显而易见,这里面是有一种价值评判标准的,这种价值评判标准是应该以人类的道德为基准的。正如王海明先生所说,公正与善一样,都是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原则,属于“应该”、“价值”、“道德价值”的范畴。16社会公正也就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所说的分配,亦即是社会给每个人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公

【】正: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17社会公平的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对每个

人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通过分析,发现按才德、成绩和努力(其实努力也是一种品德,成绩

【】与德才作出的贡献又是相关的)原则进行分配才是最公正、最公平的。18

同样道理,教育公平也应该按德才、成绩和努力原则进行教育资源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也就是说,因材施教乃是最大的教育公平。具体地说,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基本教育权利完全平等,即免费地义务教育,保证所有人都能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国家、社会为此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不论其家庭出生、天资、运气等非社会因素如何;二是非基本教育权利比例平等,即按天资、努力、品德的不平等来不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而不考虑非社会因素中家庭出生地影响,这一点是很难地,却恰恰是显示教育是否公平地重要方面。如果在教育政策地制定中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是教育政策的巨大进步,也是教育的巨大进步,对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注释:[1].周仲秋.平等观念地历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2][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8]--[18].王海明.新论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6].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民办高等教育与教育公平 篇3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蕴含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人类意义的关怀。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就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我们讲教育的公平,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得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反映着教育利益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帮助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所以,教育公平应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

二、民办高等教育所体现的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并不是纯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事实上高等教育可以被看作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混合产品。私人提供高等教育就涉及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问题。民办高等教育也为高等教育提供了这种产品,这体现了教育产品在提供上的公平。民办高校的发展增加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供给,这在教育本质上体现了道德伦理公平。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为高考低分高能者、高考落榜者、以及弱势群体(如残疾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实现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到2005年2月,我国具有独立颁发毕业证书资格的民办高校有228所,比2002年增加了95所,增长了74.1%,在校生达71.1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39.1万人,增长了122.2%。可见,民办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供给,使更多的不同经济背景、不同家庭背景,不能被公办高校录取而又渴望上大学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入学机会上的公平。

三、民办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教育不公平

目前,民办高校自身以及民办高校的师生都面临着很多教育上的不公平。这些教育的不公平阻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教育制度与政策

1.文凭的授予权与社会歧视

文凭的授予权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致命的一环。目前,我国所有的民办高等院校中被国家认可学历的才200多所,民办本科高校才24所,目前,社会上的各个招聘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还存在着歧视思想。这种歧视使得民办高校文凭的信号功能减弱,使得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体现。这两种不公平还有待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改善。

2.招生的计划与竞争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公办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这还是不能满足社会高等教育的需要。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和发展,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开始展开生员大战,公办高校凭借着教育部门教育政策的优势,在招生与招生计划上往往占有先机,民办高校往往只能在隙缝中生存。而今,公办高校里又兴起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二级学院,这更加剧了两者在招生上的竞争。由此,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大大低于公办高校,这也为民办高校自身的教育带来了不公平。

3.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采用的是公办和民办并存的机制,在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这种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这种机制的运行却没有收到良好效果。我们认为,这是制度设计中未体现出收益的原则,学生接收民办高等教育的收益成本严重不对称,导致民办高等院校不被社会广泛接受。民办高校的收费相当高,也就是说,民办高校的学生教育成本高于公办高校学生的教育成本,然而,在当今社会民办高校的地位还不高的情况下,社会对其还产生各种各样的歧视,从而导致民办高校的学生学成毕业后,不能与公办高校的学生一样获得较高的收益,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反过来又影响到了民办高校的声誉、形象和发展。

4.教育成本与补偿

民办高校的高收费也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一部分民办高校对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分数的要求,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条件就是学生的付费能力。由于学费是民办高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民办高校普遍实行全额收费或高收费制度,这一制度的直接结果是可能将更多有上学愿望的中低收入家庭学生挡在高等教育的大门之外。然而,政府和民办高校很少制定一系列的成本补偿措施,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设立,以大规模的助学贷款系统来解决低收入群体在教育上的负担。

5.教育经费

目前,在政策上我国大力支持和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可喜的一面。然而,在教育经费上,政府却表现得很含糊。民办高校几乎很难得到国家的资助。与之相比,我国公立高校的学生获得的人均公共教育资助每年在6000~8000元之间,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在公、民办高校之间的分配极不公平,而且这种结构的不公平会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过程的水平。

6.学生的就业与生活前景机会

不同高校毕业的个体影响其生活前景的机会也不同。不同高校在社会上享有不同的名气,占据不同的社会地位。在个体达成教育,走上社会寻找就业机会,雇主给予的工资待遇,进入高一层次的教育参与机会等方面,不同高校的个体受到不同的对待,影响其生活前景的机会显得不公平。更何况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的就业与生活前景机会就会更差。这是因为政府的政策力度不够,以及人们对私立学校的办学质量还存有疑虑。

(二)学生的受教育条件与服务

从教育条件上说,绝大多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差甚远。往往条件的好坏也就限制了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专职教师不足。二是民办高校的生师比过高。三是民办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硬件设施的短缺也使民办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条件与服务得不到公平的体现。在社会公共的服务上,民办高校的学生也得不到公平的对待。社会各部门对民办院校也采取歧视性政策。

(三)教师招聘制度与待遇

民办高校教师的招聘制度随意性太强,大多为了满足学校的利益,而忽略了教师的利益。如民办高校教师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教师的培训和提升问题、教师的职称的评定问题等。很多民办高校都还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这是教师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没有统一的标准,大体上是按照学校的办学条件来确定,相差较大。

四、结论

我们分析了当今民办高校内的公平与不公平现象,对于如何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加强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力度,健全法律制度

我们应改革招生制度,允许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均等地参与不同级次的招生,改善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我们应放宽文凭的授予权,允许民办高校自主发放毕业证书和本科院校授予学位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我们应制定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与公办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享有平等权利的法规。我们应制定符合民办高校实情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让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我们应按一定的标准规定民办高校教师的公平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政府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资助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政府贷款和助学金,民办高校也同样可以争取政府的研究基金,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政府资助民办高校有利于改善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结构在公办和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程度,有利于降低民办高校的收费,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有利于民办高校中低收入阶层的学生提高教育支付能力而不失学,以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给予民办高校公平的发展政策,这将是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民办高校自身的建设

民办高校应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地打造自己。第一,构建好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办学理念指导办学,以特色求得生存和发展,树立竞争意识。第二,建设好一支高素质和稳定的师资队伍,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第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树立为教育消费者服务的意识。第四,建设好校园人文环境,树立环境育人的意识。第五,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树立管理育人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用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卓越的社会声誉赢得发展空间。让民办高校的学生都骄傲而自豪地走出校门,消除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让社会公平地挑选人才。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 篇4

一、R县农村教育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 农村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

1. 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 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农村小学50岁以上教师552人, 占42.8%, 4 0 岁以上教师约占80%, 青年教师不到10%, 断层现象十分明显。

2. 知识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中老年教师自我充电自觉性低, 校本培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农村学校“失血”过多, “造血”功能退化。

3. 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师“教非所学”现象仍然存在, 大多数学校能按新课程开全课程、开足学时, 但有的教师教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不相关学科, 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学点教师基本上是包班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推行素质教育困难重重。英语、计算机、体美音、地理、科学、实验操作、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依然短缺。

(二) 城乡学校布局严重不均衡

R县地处中低山丘陵区, 全县城乡共有中小学178所, 其中, 农村共有学校165所, 其中初中11所, 学生2655人, 7个九年一贯制初中部1488人, 农村初中在校生合计4143人, 占全县初中生比例34.5%;小学27所, 在校生9221人, 教学点120个, 在校生4482人, 7个九年一贯制小学部3027人, 小学在校生合计16730人, 占全市小学生比例47.2%。城区学校13所, 其中高中4所, 学生10204人, 占全县高中生比例100%。城区初中在校生合计7869人, 占全县初中生比例65.5%。小学在校生16730人, 占全县小学生比例47.2%。城区初中以上学生人数远大于农村, 同时农村生源减少、成班率低。

(三) 农村生源减少、辍学率上升

通过对R县农村19个乡镇义务教育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 尽管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和各种杂费, 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还是普遍现象。从2011-2012学年在校学生情况看, 7-13岁学龄儿童在校率在95%以上, 但14、15、16岁学龄少年在校率分别只有90.6%、78.5%、67.4%,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较低, 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高是主要影响因素。从年级上看, 初一辍学率为0.6%, 初二辍学率为2.1%, 初三辍学率为8.5%, 显示学生辍学以毕业班为最多, 特别是初中三年级, 导致农村存在较严重的生源流失问题。

二、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

(一)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农村贫困学生学习质量

1. 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的撤并和建设不够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一方面,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理解片面化, 将“调整”简单化为“撤并”, 布局调整中没有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与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许多村庄和人口散布在丘陵和崇山峻岭之中, 学生上学路程远, 没有适当保留村小教学点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另一方面, 教学点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 甚至不被当做学校看待, 很多都是依靠低薪聘请临时代课老师支撑日常教学。教学质量低下, 群众不满, 生源流失严重。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断“被自然消亡”, 地方政府并没有保障对保留的小学和教学点的投入, 而是以敷衍的态度对待, 明为保留, 实则希望其消亡。

2. 农村中小学校发展普遍缺乏后续配套资金影响教学质量

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形象工程”的取向严重, 片面追求合并的速度和规模, 教学楼修得很气派, 学生和老师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一些寄宿制学校外观很美, 但里面的教学设备却非常简陋, 没有多媒体教室, 教师只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普遍缺乏后续配套资金去提高教学质量。

3. 增加了教师教学工作负担影响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 很多学生需要去中心小学寄宿, 而寄宿学校的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在国家定编之列, 学校无力配备专职保育员, 寄宿学校的学生生活管理工作一般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任, 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要悉心照料学生的生活起居, 没有时间进行“自我充电”, 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影响农村贫困家庭未来的脱贫能力

1.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影响教育精准扶贫效果

城乡之间、富裕村与贫困山区村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村小教学点, 尤其是贫困偏远山区教学点教学质量差。老百姓为了孩子的学习, 有的要送小孩到乡镇甚至进城读书, 直接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甚至因教育而返贫, 使政府的精准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2. 盲目撤点并校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和学生的心理负担, 影响教育精准扶贫效果

前些年简单的布点调整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使这些贫困家庭要为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本买单。农村撤点并校后, 部分农村小学消失, 很多孩子就面临着到地方上学或缀学的两难选择, 大量的学生集中到更远的中心小学就读。寄宿生一年下来每一名小学生的在校生活成本大致在2500元到3000元, 使得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民雪上加霜。交通不便, 学生上下学难, 部分不合格车辆违规接送学生上下学,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成为学校、家长、政府和社会的一块心病。一些较小的孩子的家长为了孩子不得不去镇上或者县城陪读, 这样不仅造成家长不能出去打工, 也不能回去做农活, 而且家长的租房、伙食费等各种花费的增加也造成了一定的家庭负担, 这些额外开支已经对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 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 完善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保证农村中小学无差别发展

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 保障低年级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高年级学生相对集中。撤并学校或年纪学生划分到就近学校, 非寄宿制学生原则上走路不超过30分钟到校。1-3年纪原则上不寄宿, 就近走读上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走读为主, 确有需要的可以在乡镇中心小学设立寄宿制学校, 原则上每乡镇布局一所初中, 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保证每个学校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整体水平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

(二) 加强教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教育质量

1. 针对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这一问题, 建议:一是制定政策, 硬性规定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不能超过45周岁。各级各类学校要实现老中青相结合模式;二是城乡师资配置同一标准, 否则有忽视农村老师工作量之嫌。

2. 逐年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在村小、教学点从教激励机制, 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政府拿出一笔特殊的财政资金补贴贫困学校的教师, 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政策, 并逐步提高标准, 使农村教师收入水平高于城镇教师, 用优厚的条件和发展前景促成城镇教师主动到农村任教流动机制的形成。

3. 提高农村教师的住房等生活条件。改善农村教师的办公、住宿、膳食以及业余文化娱乐条件, 让其安心教学。可以加强周转房建设, 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流动有了物质保障。

4. 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师流通。可以通过“联校走教”充实村小和教学点师资, 让服务范围内的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可以规定城区学校必须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 凡未有农村工作经历的一律不能晋升高级职务, 组织特级教师和名师组成的讲师团到农村送教;或者建立激励政策引导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机制。

5. 拓宽乡村教师来源, 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 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 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设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乡村教师奖励基金”, 对大病、特困教师提供援助, 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给予奖励。

(三) 规范村小和教学点的撤并和建设, 以就近入学为原则

一方面, 村教学点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保证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另一方面, 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就撤并方案举行由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专家等方面代表参加的听证会, 广泛听取意见, 确保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完善撤并方案在政府网站和教育网进行公示。依法统筹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资产的再利用工作, 将学校闲置校舍等资产作为教育储备项目, 统筹用于地方教育事业特别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 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工作, 解放农村劳动力

网点调整后, 农村学校出现富裕资源, 特别是村小、教学点, 要做好计划, 按政策对其进行改造, 建成公办普惠性幼儿园, 千万不能让教育资产流失。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改造建设幼儿园, 力争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 直至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同时, 要进一步为新建和改扩建的农村幼儿园配齐玩具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 按标准配足保教人员, 做好科学保教工作, 真正使农村孩子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农村劳动力。

(五) 加大教育投入, 补偿家庭的经济损失

各定点扶贫单位要为贫困地区学生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要给予一定经济补助。积极推荐贫困地区“两后生” (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 参加深圳技师学院和九江技工学校“特色扶贫班”, 帮助实现就业脱贫。要提高村小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 保证其正常运转。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优先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和数字化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也要补偿家庭经济损失, 一是交通费用补助, 二是对因寄宿而产生的费用进行补贴。

(六)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管理和校车安全管理, 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1.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学校数量的急剧下降, 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给广大适龄儿童就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寄宿制学校投入大, 国家没有补贴, 学校又不能收费,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建议出台政策扶持寄宿制学校发展。寄宿制学校要建立专职的保育员队伍。保育员要纳入财政编制, 落实待遇, 确保队伍的稳定性, 并经常对保育员进行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提高工作水平。这样可以更加保证学生的安全, 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从而把家长从照顾子女事务中解放出来, 使其可以正常劳作, 增加收入。

2.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通过增设农村客运班线及站点、增加班车班次、缩短发车间隔、设置学生专车等方式, 满足学生上下学乘车需要。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坚决制止采用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以及拼装车、报废车等车辆接送学生。做到让学生家长放心, 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四、小结

为了实现当前中央对江西农村精准扶贫的政策的实施, 切实保证江西农村贫困孩子能够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 应加强贫困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资助的力度,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薄改工程、初中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 农村教育资源分布逐步做到科学合理、人民满意, 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扶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更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脱贫致富。

摘要:通过对江西R县的调研分析发现, 在农村贫困地区,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而对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的教学质量等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影响了教育精准扶贫的效果, 使得农村的贫困孩子难以通过受教育的途径来改变自身及家庭的现状。通过完善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加强教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规范村小和教学点的撤并和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 可以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 促进教育精准扶贫。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农村,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部志辉: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2]徐国英: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价值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1) .

[3]范先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7) .

[4]袁桂林, 李红玲.农村学校布局过度调整的弊端与解决思路[J].社会科学战线.农村教育, 2012, (5) .

[5]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 2006, (1) .

教育的均衡与公平感悟 篇5

——献给教育决策者

感言: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始终存在着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理论状态与实践状态的巨大差别,任何简单和片面都是应该防止和克服的。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人们更多地关注

教育的均衡与公平。然而,什么是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如何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却是应该而且必须弄清楚的。

举例言之,据说,我们扬州市今年有5.2398万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对他们而言,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就是他们人人都有参加中考的“机会”,都有选择优质高中的“权利”。假设甲同学中考成绩是680分,乙同学中考成绩仅有480分,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都进入同一所优质高中就读,那恰恰是最大的不公平。可见,所谓的教育均衡与公平,重要的一点,是指受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的均衡与公平,绝对不是不同学力基础、能力水平和态度倾向的人都去接受同等要求的教育。

事实上,绝对的教育均衡与公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一是因为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难使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与公平。比如,经济发达地区教育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二是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师资质态、管理模式等存在较大差异,难使教育在同一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与公平。即使在极度推崇所谓民主、平等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既有哈佛、剑桥这样的享誉全球的优质学校,也有难于维系、濒临倒闭的学校。三是受教育者之间的基础、态度、潜质等存在差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苛求所谓的均衡与公平。例如,初中升高中,有的同学就读普通高中可能是正确的选择,有的同学选择职业高中可能最为适合;有的同学读重点高中较好,有的同学读一般高中为宜。

教育公平与国家利益 篇6

不同视角的观察,凸显的是教育事业的复杂性。作为半公共品,教育从来都承担着社会公平、公民教化等目标,它并非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也非精英选拔机器,因而教育产品的供给、分配、组织方式都有着多向度的考虑,而不可能仅从效率一端进行考量。

中国内地各地区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的差异性,更加重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

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执行主任弗达说:“通过招收不同国家、种族、经历、职业的学生,形成一个多元丰富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活泼、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生态环境”。一个学校如果只收最强者,文化的“近亲繁殖”会造成思想、学术的狭隘和退化这不就是社会的僵化、退化的前奏吗?

教育公平不但涉及到“考生权益”,更攸关“国家利益”。穷孩子的出路,除了他们本身自强不息的不懈奋斗外,更重要的在于整个社会。一个成熟的社会,理应尽量照顾到弱者的利益,并向他们有所倾斜。

所谓“国家利益”,是指实现教育公平,特别是保障不发达地区、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孩子有平等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但是一种基于权益的个体需要,更是一种基于发展的国家利益。这种国家利益是多方面的,已远远超出教育与人才培养之外。

这是因为,教育公平也许是一个目前中国阶层流动的最后一个机会,如果把这个机会之门也关闭或是大大的缩小,本来就已经十分分裂与僵化的社会结构将变成更加脆弱与不稳定。

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 篇7

借此, 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幼儿园 (简称我园, 下文同) 于2006年9月, 申请立项了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的策略研究”, 同时制定了适合幼儿园发展并与课题相联系的规章制度, 要求教师们认真执行和尽量完善。如:教师日常行为十要十不要、教师一日活动组织要求、教师每日必读、教师文明语、教师七心要求等。我们还要求教师必须每天与每一个孩子至少亲密接触一次, 让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规范并优化自己的行为, 促进孩子的发展, 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公平教育的幸福。这是我园为了使公平教育落到实处而出台的系列措施, 也是教师在教育生涯中必须努力达到的目标。但无论多么优惠的政策、人性化的制度、优厚的教育资源, 都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实施。三年来我园在教师教学行为优化上进行了一些研究, 获得了一些成效, 现与大家分享。

一、树立镜面, 在头脑风暴中意识到位

公平教育就像一面镜子, 让我们映照自我、认识自我, 它是一种求真务实、表里如一的科学态度, 它更是一种关注, 是对孩子的当下幸福、一生发展的关注, 它能使我们在培养目标的视野里无歧视孩子之憾和本末倒置之过。它使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 逐渐形成高尚的人生观, 并将自己的价值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成为敬业、奉献、爱岗、爱幼的优秀教师。我们始终以诚恳的态度积极争取市各级专家的亲临指导, 如:我们聘请了教育局黄大龙局长来园进行有关生态课堂———教育的理想追求的讲座, 给我们的触动很深, 因为, 公平教育也是教育的理想追求, 这和我们的课题非常紧密, 并使我们思考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这个理想;我们还聘请了上海原基础教育处余利惠等专家来园指导, 使我们目标明确;同时, 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让教师获取幼教前沿信息, 武装自己的头脑, 从而使教师的认识到位;当然, 教师获利最多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园本培训, 课题组活动, 以及多种途径开展的集体学习、网络学习、书本学习、沙龙活动等, 帮助教师增强公平教育的意识, 为实施公平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映照自我, 在反思研讨中行动到位

先树立正确的公平教育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必须为教师提供实践、对照的舞台。于是, 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教师们在相互实践研讨中获得提高。活动后教师们都努力尝试, 使自己的行为尽量向公平靠近。

1. 沙龙活动“叙公平”。

三年来,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 及时研讨, 组织教师成功举办了20多期全园性的课题沙龙活动, 如“公平教育大家谈”、“纲要与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聚焦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谈应对策略”、“教师的期望与教育公平”、“在一日活动中显现公平教育沙龙研讨”等, 为教师们理解纲要精神、感悟公平教育、调整实施原则、畅谈活动策略提供了舞台和机会, 使教师们有了思想的碰撞, 行动的落实。

2. 课题研讨“找公平”。

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在自主游戏中实施公平教育研讨活动”、“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研讨活动”、“在渗透式各领域课程中如何渗透公平教育”、“公平教育在课堂中的显现”等课题实验课研讨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研讨活动”中, 我们的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 深厚的教育底蕴演绎出自己对教学的全新认识, 对纲要理念的深切领悟。课堂中, 班上所有幼儿全部参与活动,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让“公平教育”触手可及, 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谁有不同的想法”, “大胆说, 你能行”, “你举手了, 老师一直在期待, 为你感到高兴”等激励与赞美之词激起了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蓬勃热情;教师巧妙设问、适时引导及幼儿的有效回答, 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本真的画面。

3. 骨干引领“亮公平”。

我园的骨干教师每学期都要承担一次园内教学活动示范 (园长也不例外) , 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研讨的平台。我园的5位骨干教师共同体现出与孩子之间零距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环境创设、精心的活动设计、娴熟的教学技巧、富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 为全园教师做了很好的示范和起到了榜样作用。我们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 很好地利用骨干教师示范展示这一平台, 每学期都要让教师们学习观摩, 听课评课, 并撰写心得, 从而把从骨干教师处学到的理念很快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

4. 岗位练兵“树公平”。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复实践、不断反思、业务指点, 我园每学期都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青年教师达标课”、“青年教师说课比赛”、“青年教师韵律操比赛”、“自制教玩具”、“课件制作”等多项岗位练兵活动。我们的青年教师认真参与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在新教师汇报课中, 我们看到她们教态亲切自然, 与幼儿关系融洽, 既能尊重关心幼儿, 又能严格要求幼儿, 都努力在向公平教育靠近。

5. 市级研讨“享公平”。

三年来, 我们课题组边实践边总结经验, 并不断地把我们的研究经验与全市姐妹园分享。我园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园校管理中的公平”和“聚焦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谈应对策略”的全市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中教师娴熟的基本功、厚实的公平教育理念、优化的教学行为, 博得了领导对我园“环境充满公平、活动凸显公平、制度融入公平”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全市姐妹园对我们活动的好评, 共同享受公平教育给我们教育带来的成就。

6. 园外结对“导公平”。

为了让辖区内更多的外来孩子享受到优质、公平、现代化的教育, 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出好一份力, 我园主动与辖区内的旭东庆安幼儿园结对, 开展了层级结对活动, 把提供观摩现场和定期上门指导相结合, 开展扎实有效的结对帮扶活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 (包括环境创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保教工作、安全防护) 调研, 并及时反馈调研结果, 督促他们及时调整, 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在第二学期的一开学进行检查核实, 并部署新的帮扶工作重点, 开展严密的活动, 让该园快速成长, 让该园的孩子享受到应有的公平教育。

三、照耀别人, 在榜样作用下共同提高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我们教师在映照自己的同时, 也经常照亮别人。我们在3月5日雷锋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开展了主题为“校园好老师社会文明人”的演讲活动。教师们围绕着这个主题, 激情洋溢地用自己的演讲来诠释自己对“好老师文明人”的认识。特别是我园的马珍老师用十二小句工作宣言, 为我园教师成为校园好老师指明了方向;缪东华老师的“完美的团队合作的集体”道出了我园领导班子的和谐, 道出了在乘幼这个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团队里工作, 感到无比快乐!

公平教育如同魔镜一般, 把我园的教师不断塑造成经验丰富、关爱有加、公平公正、奉献敬业的好教师!在日常活动中, 我园教师还经常会用公平教育这面镜子, 映照自己的观念、行为, 并努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使之更具公平、关爱、温柔。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 提出了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战略目标,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进入新世纪, 我们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公平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领域, 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 有关教育公平的论文也屡见不鲜, 但多是从宏观角度对教育体制进行分析, 而作者却是从公平教育出发, 结合其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实践, 以教师的角度, 从沙龙活动、课题研讨、骨干引领、岗位练兵、市级研讨、园外结对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培养教师公平意识的具体方案和实践成果, 更具可操作性, 为各位幼教从业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借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J].教学与管理, 2009, (07) .

[3]贺斌.刍议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J].河北教育 (综合版) , 2009, (01) .

试论教育与农村教育公平的缺失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得到改善, 但亦存在着问题, 其表现为:一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形成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别;二是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别形成城乡教育的差别;三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 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形成社会阶层教育水平的差距;四是传统观念形成的性别之间、民族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别。其中,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城乡教育水平的矛盾大为突出, 易引发社会问题, 并危机到小康社会目标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 我国教育公平的现实状况

1.1 区域经济不平衡, 拉大教育差距。

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多,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也是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 据有人调查得出,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地区差异比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过最大值还要大, 而且到了“八五”期间出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的趋势, 最发达地区和最不发达地区的人均GDP相对差出现扩大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198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2.2:1。以农村居民收入比看, 以东部地区为1, 则东部、中部、西部之比例为1:0.75:0.630, 因此可见, 我国各地区农村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当然也影响到各地区教育差距的拉大, 拿我国的“普九”来说, 东部地区的“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6.7%, 中部地区也达到81.8%, 唯有西部地区的覆盖率仅为42.2%。

1.2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别引起了教育不公平。

改革放开以来, 特别是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引起了我国社会各阶层逐渐分化, 贫富差别也在逐渐拉大, 成为我们实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制度因素, 已演化为社会热点问题, 据资源显示, 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全部收入的51.4%, 中等收入的4.06, 计算高收入阶层占总收入的比例是最低收入阶层的12.7倍,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的基本系数, 80年代末为0.38, 而到了90年代则提高到0.4577, 已经接近或超过国家公认的0.4~0.5的适度范围。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结果, 全国20%的高收入家庭占总收入的42.4%, 而20%的低收入家庭仅占总收入的6.5%。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比为8:1, 差距之大于八部。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际的教育收费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 势必会使弱势群体由于经济方面的因素, 而保证不了受教育的权利。对农村大量出现的流失生, 辍学率高以及高校中“弃学、退学”的贫困生现象, 拿不起学费仍然是许多人上不起学的主要原因。还有的地方, 造成贫困子女弃学的原因, 是由上而下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这也使广大农民子女受教育难以为继。就贫困情况看, 农村是绝对贫困阶层, 和城市后出现的贫困阶层不一样, 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的心理压力会更大。再加入升大学, 进名校除了能力竞争外, 也越来越依赖家庭的社会关系, 经济能力, 经济收入低的群体往往缺乏竞争性, 选择性, 更会加大城乡不同阶层对进入好学校和考上大学这些教育不公平的差距, 据数字显示, 在高等的入学机会上和上重点高中上, 占人口90%以上的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在这些方面的竞争显然处于不利地位, 北京市招生办调查, 90年代末, 北京市录取新生中, 干部、军人、职员子女占78%, 工农出身的了女仅占21%左右。一些名牌大学, 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 来自城乡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 而在不同学校教育中辍学留级, 中途弃学, 学习中断的主要是家境贫寒, 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的子女。

1.3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带来的农村教育不公平问题严重。

据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26.23%;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其比例为28.85%;1997年10月该比例上升为29.2%, 农村人口约占70%, 占人口70%左右的农村教育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 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 随着我国普九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近几年, 农村教育出现滑坡, 出现学校解体合并, 适龄儿童不上学以及辍学等现象, 使已经有所好转的农村教育整体下滑, 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更加严重, 主要表现在:第一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 初中入学率, 在校生员的比例上差别明显, 以1995年为例, 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是占全国儿童总数的80%以上, 而在校生占全体总数的比例, 小学在校生占70.5%, 初中生占57.1%。我国城乡普通中学的状况, 农村学生拥有初中教育份额约占一半以上, 但到了阶段在校生仅占10.4%。第二, 农村学生的辍学, 流失率仍居高不下, 尤其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更快。1998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3.23%, 这160多成人, 比1997年上升0.09个百分点;而其中农村辍学率占4.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99个百分点。个别农村地主辍学率高达10%以上, 而现实中要比统计数字还要高, 农村教育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第三, 由于义务教育经济不足, 农村学校中的校舍成危房, 学校萎缩, 农村教育条件低下, 加重了城乡农村教育的不公平。据调查, 全国现有学校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 且集中在中西部农村, 虽然危房只占全国中小学总校的比重不足1%, 但主要集中到中、西部地区。第四, 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据国家教育部90年代的调查, 全国有三分之二省、市、自治区, 直辖市都有大面积的教师工资的问题, 尤其是大量的代课教师, 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 连工资报酬也难以得到保障, 经常辛辛苦苦一年, 到头来工资得不着, 生活没保证, 严重影响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也使农村教育不公平问题更加突出, 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2 实现和扩大我国教育公平以及实现农村教育公平的举措

我国现阶段的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 其主要原因除历史遗留外, 传统的以中央为主, 忽视地方教育资源的配置, 以及“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造成城乡差距等制度方面的问题, 也是我国教育不公平, 特别是农村教育不公平的症结所在。目前, 我国社会已进入高度关注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 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实现和扩大教育公平, 以及解决农村教育公平问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2.1 将效率与教育公平问题辩证统一起来, 相互促进。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普及为国家教育, 不仅有助于经济的增长, 而且符合公平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的目标同等重要。

2.2 拓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地。

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 篇9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 确定了“由教育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目标, 以及“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是机会公平,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这一要求具有很明确的针对性。因为在我国教育状况总体改善的情况下, 又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 许多地方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 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幅度过大、学校过度集中到城镇, 出现了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 导致安全隐患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增加, 出现了新的流失辍学。一些地方学校差距不断拉大, 城区的巨型学校和大班额现象也在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伴随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新的边缘化群体, 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国家对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出了“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方针, 许多地方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但由于户籍制度、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尚未改变, 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制度性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子分离、缺乏监护人, 问题就更多而且也更复杂。在大、中城市, 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和择校热, 使得原本应当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 成为竞争激烈、高度选拔性和高收费的教育, 引致老百姓的严重不满。此外, 还有一些突出的教育短板, 例如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等。这些问题说明, 在我国城乡, 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积极地加以解决。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导致教育不公的原因比较复杂, 有的是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 例如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需要通过较长时期逐步缩小;还有很多教育不公, 则与政府的教育价值观、公共政策和发展模式的偏差有关。

必须看到,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 但在上一个时代形成的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仍然是精英主义的, 表现在相当普遍的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 实行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等。影响政府教育行为的另一个价值, 是前些年流行的“教育产业化”的思潮, 片面强调“效率优先”的价值, 强调教育的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 缺乏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忽视缩小学校差距、保障教育公平的价值。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 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资源不足和供求关系问题, 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论”。这一看法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不妨反思, 近年来学龄儿童大量减少, 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 供求关系怎么会越来越紧张了呢?显然, 问题不是资源短缺, 而是人为拉大学校差距导致的教育不均衡。有些地方过度撤并农村学校, 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 将学校布局调整作为减少教育财政投入的捷径;也有些地方明确将教育作为拉动城镇化率和县域经济的工具, 通过撤并农村学校迫使农民的孩子不得不进城上学, 全然不顾孩子们能否方便、安全地上学, 全然不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这与《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政府保障学生教育机会的法定责任是背道而驰的, 应当坚决遏制并予以纠正。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既不应当以规模、速度、升学率为本, 不能以拉动经济、提高城镇化率为本, 也不能以少数尖子生为本, 而应当办好每一所学校, 面向每一个学生, 对得起每一个孩子, 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

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确立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新的教育政绩观, 切实改变追求升学率、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等错误导向, 在扩大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提供方式、建立新型政校关系等新的方向上, 推进教育现代化, 从而培养好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此, 需要建立新的教育政绩评价标准。评价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效, 不应只是单纯的发展性指标, 它应当包括4个不同的维度:即发展-绩效的维度、教育公平的维度、教育品质的维度, 以及政府治理的维度, 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依法行政,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保障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 是依法行政、依法办学, 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维护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

《义务教育法》、《规划纲要》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作出明确的规定。当前许多地方的“择校热”和应试教育屡禁不止, 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依法行政, 仍然在实行拉大学校差距的重点学校制度, 仍然在用升学率给学校排名, 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只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学, 这一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安徽铜陵、辽宁盘锦、山西晋中、河北邯郸等地, 通过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实行教师和干部流动政策, 以及示范性高中将名额下放到普通初中等措施, 已经成为没有择校的城市。在农村的学校布局调整中, 必须坚持就近入学的方针, 这是《义务教育法》确定的法定准则, 是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学所必须遵循的。应十分重视各地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

一些地方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久治不愈, 出现了“政府失灵”的现象。政府之所以不作为, 不仅有理念问题, 更重要的是与现实利益交织形成的忘了人民利益的利益机制。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收取巨额择校费和通过权力择校的“条子生”、“共建生”, 背后都有显而易见的经济利益, 形成了权力寻租、利益交换的可悲的利益格局。

政府作为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 必须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安徽铜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是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做起, 自己的孩子就近入学, 不给教育部门写一张条子。当然, 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 还需要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共同参与的新的教育治理机制, 通过建立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和教育问责制度, 确保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教育公平难题

应当看到, 伴随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多元化、公众的选择性增加, 择校等现象的出现具有复杂性和既定格局下某种程度的合理性。因此,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仅需要依法规范、令行禁止, 还需要通过教育制度创新积极地破解难题。需要通过办学体制改革, 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引导和满足公众的选择性需求。例如, 通过发展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民办教育, 实现“公办不择校, 择校找民办”, 就是治理择校热的一个重要途径。

破解学前教育的难题, 也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政府责任,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但是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主办和包办。一些地方政府不考虑大多数人的意愿建设高标准的示范园、中心园, 其实又在制造新的教育差距。在市场化环境中, 许多教育公共服务是可以通过政府-市场-消费者合作的模式来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 最需要学习的当然是政府。“政府主导”的具体实现方式其实是非常多样的, 除了加大经费投入, 举办更多的公办园之外, 主要是充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 鼓励机关、企业、社会团体自办幼儿园, 通过低价或免费提供教育用房抑制幼儿园价格, 规范和监管市场价格, 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以及补贴幼儿教师工资, 提供幼儿教师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待遇, 奖励行为规范、品质优秀的民办园等。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改变直接举办昂贵的公办园的思路, 通过补贴或购买学位、补助经济困难儿童的方式资助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 促进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这样的做法不仅受惠面更大而且经济效益更高, 能够更有效地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价值, 真正造福于大多数儿童和家长。

在我国城乡, 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积极地加以解决。

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 篇10

一、何为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 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在21世纪, 教育公平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即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等收教育权利和机会, 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 享有同等的教育对待, 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教育公平应包括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只能在兼顾两端的情况下求得相对的平衡。

二、异地高考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1、重点省份异地高考政策比较

2012年2月29日, 山东省出台相关政策, 率先突破户籍限制, 该省将从2014年起将允许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 并享有与山东省考生相同的录取政策。在山东省之后陆续出台的各省异地高考方案中, 各省一般对考生学籍、父母工作年限等方面有所限制, 其中, 江西省的准入门槛最低只要求异地考生在当地有1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而作为人口流入集中地的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准入门槛最高, 对考生的学籍、家长工作性质和户籍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多且高。

快速颁布异地高考方案的地区, 如山东、安徽、黑龙江等, 这些都是劳务输出大省, 并且山东、湖北、湖南、河北等省内考生竞争本身就非常激烈且录取比例低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 愿意去这些省参加高考的考生是少之又少。同时, 对于异地考生的准入门槛, 广东、上海等地均提出了“积分入户”机制, 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做了等级的区分, 积分高的家长的孩子才有可能在这些地方参加不同程度的录取制度, 可是, 我们应该看到, 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数是普通就业人员, 这些务工人员达不到各省提出的人才引进的要求, 在“积分”上完全处于劣势。

2、实施异地高考政策的困难

流入地承载力问题:如果人口流入地开放异地高考, 会影响到本地考生的利益和流入地的城市承载力。以北京市为例, 由于异地高考涉及到学籍, 想要取得当地学籍则要求考生在流入地有3年或5年的学习时间, 也就是说, 想要进北京市高中就必须参加北京市中考, 这也就意味着异地高考的压力影响到了当地的义务教育。网上数据, 从2010年到2012年的统计, 进城务工子女在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已超过41万人, 2011到2012年9月份的统计, 进城务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有48万, 以这样在增长速度, 人们当然会担心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承载力:人口过多、交通不便、教育资源紧缺、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等方面。

进城务工子女录取指标问题:国家分给各省的招生录取指标都是固定的, 当大量进城务工子女要参加异地高考时, 这必然会挤占本地考生的录取名额。现在的困难是:在不挤占本地考生录取指标的情况下, 进城务工子女的录取指标从何而来?国家一再推进高等教育的录取比例, 想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 可是,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一味扩大招生比例对高校来说难以负担, 当高校毕业生超过用工需求量时, 社会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应届毕业生需求。

异地高考门槛设置:异地高考准入门槛是在保障流入地的城市承载力和本地考生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考虑到超级城市的现实情况, 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是可以接受的、必要的。据调查, 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对于门槛设置是持赞成态度, 迫切希望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能尝试试点工作, 而从学生就读年限到家长房产等问题他们也是有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希望可以少损害本地考生的利益。

三、对异地高考政策的建议

2012年年底各省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不免让人失望, 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必然会涉及部分权益的调整和分配, 异地高考问题也是城市化的后遗症, 政府应该赋予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者与城市人民平等的权益, 而在异地高考就应该是这些平等权益之一, 同时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异地高考要考虑人口流入地考生的利益, 但是进城务工子女是弱势群体, 政策应该要向弱势群体倾斜仪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另一方面, 对国家重点高校的投入多是用全国纳税人的钱, 同是中国人, 同样纳税, 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差异有如此之大, 这会让那些没有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纳税人心里不平衡,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教育优质资源有限, 但是国家应该要有勇气和决心来合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 并且要适当向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倾斜, 以弥补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都要有勇气和决心来处理好异地高考问题, 人口流入大省应合理分配本省优质教育资源, 既要保护好本地考生的基本利益, 也要适当照顾外地考生, 让他们也能分享本地优质教育资源, 并合理设置异地高考的准入门槛, 以免出现大规模“高考移民”的情况。在地方政府设置好合理的准入门槛之后可以采取试点的办法, 在本省内划定一定区域进行试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并结合经验再逐步向全省推广。

异地高考从根本上说不是教育部一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异地”的基本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应配套的医疗设施、财政拨款、甚至当地交通等等。都是异地高考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要想彻底解决高考不公平的现象绝非一日之功, 而必须优化全国高校的布局结构和各省高校招生录取比例, 极大对教育落后地区的投入, 使全国教育水平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摘要:随着2012年年底各省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 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于异地高考政策公平性问题的热议, 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考察现阶段各省颁布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 分析实施异地高考对城市承载力的影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录取指标问题以及各地异地高考准入门槛的合理性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异地高考方案的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异地高考,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公平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刘海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3]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刘海峰.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12) .

上一篇:循环内科护理下一篇: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