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2024-05-13

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精选十篇)

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篇1

一、和谐人格的内涵及特征

“和谐人格”是指人格内部结构及人格与所处环境的和谐,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个体人格内部结构的和谐,即价值、信仰、行为方式、思维、情感等的和谐和个体调控机制的完善;其二,是指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三,是群体及个体人格与社会、历史、文化互动过程中的和谐。和谐人格是个体人格内部构成要素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群体及个体人格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在互动过程中的和谐发展,是个人精神与身体的和谐统一,个体人格内外和谐的状态。它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1.和谐人格体现了人格的现实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和谐人格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性和个体人格发展的全面性。和谐人格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现实需要,具有积极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功能,也符合当代中国人的理想、期望和目的。因此,和谐人格能够被人们普遍理解、认同和追求。同时,和谐人格反映的是和谐社会建设时期人的总体最佳发展的综合水平,并使人的各种人格要素得到全面发展,促使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智力水平同道德品质、情感意志、审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技能、效率、贡献同人的地位、价值、收益协调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相一致的需求。

2.和谐人格体现了人格的超越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和谐人格来源于现实的国民普遍人格,又高于现实的国民普遍人格,具有现实可行性。如果和谐人格等同或者仅仅稍微略高于现有国民人格,就失去了对于广大国民的引导、激励和提升价值。如果和谐人格脱离了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人格实有水准,就会让绝大多数普通人感到难以理解、接近和实现。同时,和谐人格不是终极人格,而是一种持续创新、对未来开放的进化型人格。既来源和立足于现实人格,又超越和高于现实人格,并且随着现实人格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提高。

3.和谐人格体现了人格的整合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和谐人格要靠和谐的文化来塑造,文化的和谐需对多元性的文化产生认同。因此,必须坚持和贯彻文化整合的原则,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正确对待文化间的冲突与差异。人格之间是有差异的,有差异会引发冲突。但任何民族(或国家)在人格上的差异及冲突都不是不可调和。所以,在人格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人格群体之间的冲突,最好的办法是尊重、理解、接纳和认同。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和谐社会是冲突被良性化了的社会,是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的社会。

4.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既有别于历史的任何社会形态,又有别于理想的“乌托邦”设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立足现实的矛盾,规划社会的模式,提倡和谐的精神,尊重和谐的价值。

5.和谐人格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谐社会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格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期·英格尔斯指出:“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之为现代的国家。”“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少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管理方法……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1]当前,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格现代化的体现就是群体及个体人格与社会、文化互动过程中的和谐。实现人格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要重新确立新的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人格观,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现代人格——和谐人格,从而达到更高水准的理性和自由本质的人格。

二、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现实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卡尔·马克思考察了个人发展的历史,以个人自由的扩展进程为标志,揭示出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个人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的第二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三个阶段恰当地体现了人格发展的一般进程:依附型人格阶段、独立型人格阶段、自由型人格阶段。与人格演进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分别是:自然经济社会、现代的商品经济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3]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格思想,我国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应是独立型人格,而和谐人格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期独立型人格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关于理想人格实现的思想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关于理想人格理论以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个体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认为这种境界中的人,全面解决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不同层次自我之间的各种矛盾,获得了人的本质与价值的完善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思想从人格塑造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性原则,即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个性的生成和人与自身、与自然、与社会矛盾的和谐解决,这就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实现和谐人格的塑造过程。

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有其理想化和现实化两个层面:一是把自由作为人格完善化理想,即以理想化、纯粹化和完善化为本质,这种人格理想只能在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中实现;二是以超越现存状态、超越当前一般化人格的现实为本质,这是真正显示马克思主义人格理想革命性的一面。“和谐人格”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我国当前社会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中,我国国民人格的基本范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格建设有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以人为本”的思想;胡锦涛同志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问题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强调推进人的素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当代理想人格建设的一个新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的每一个普通人,一种不但境界高尚而且能在普通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能达到的人格修养境界,而不是以往的神圣人格和英雄人格。这种人格的特点是:否定和超越了古代依赖人格和资本主义时代物化人格的一种新型人格;是一种精心维护并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绝对价值、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完善人格;是一种相对地自由和获得了全面发展的人格。”[4]

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必然呼唤和期待一种崭新的理想人格。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崭新的理想人格就是以超越现存状态、超越当前一般化人格的现实为本质的“和谐人格”。

三、塑造和谐人格的关键是和谐的文化

人生活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中,个体发展过程即是其所处文化情境的塑造过程。人格实质上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的结果。要塑造当代中国人的和谐人格,必须改善文化条件,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只有和谐的文化,才能塑造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格离不开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塑造出不同的人格,和谐人格要靠和谐的文化来塑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和谐人格形成的关键。和谐文化对和谐人格塑造的目标是,使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文化。如马克思所说:正像人生产社会一样,社会也在生产着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以人为本”与“人以社会为本”相结合是和谐文化的核心。社会的和谐发展、文化的和谐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社会是文化的社会,文化是社会的文化。人应当融入文化,人应当认同文化,这才是高度和谐的文化;人也应当融入社会,社会也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和谐的社会。”[5]

首先,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前提。当今世界,全球化引发了不同文化体系间的接触。对所属文化和他文化产生认同是文化和谐的本质所在。个体的文化认同不是纯粹由所处文化情境塑造的过程,而是不同文化交融碰撞作用的过程。如学者陈世联所言:“个体的文化认同不是多种文化的简单揉合和拼凑,而是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对全世界优秀文化的新的综合性认同”。6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本己文化作为既存的现实文化,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客观存在形态。文化的和谐需对多元性的文化产生认同。

其次,在文化冲突和差异基础上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和谐社会并非是没有冲突和差异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了的社会,是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的社会。文化和谐并非是消除差异和冲突。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有差异就会引发冲突。但是,任何民族或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及冲突都不是不可调和。所以,在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最好的办法是尊重、理解、接纳和认同。

最后,文化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和谐文化需要文化创新。文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文化积累有快慢之分,多少之别。在积累中,不同的文化有消有长,一般说来,新文化传播迅速,会为人们广泛吸收,也就是大规模积累。因此,我们更要提倡文化创新。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先导,就应当走在文化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前列。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国民人格的基本范式;和谐文化是塑造和谐人格的关键。

关键词:和谐,和谐人格,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

[1].(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1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3].丁念金.独立型人格的构建——人格转型与教育改革[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64.

[4].沈亚生.人格自我与个体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2005:261.

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篇2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一经提出,即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它不仅成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同时也成为目前学术热点中的热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古今对比,分析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本质,针对当今时代和谐问题的凸显现象,提出要重读古代先哲们的和谐社会思想,并全面地阐述了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儒、道、墨家学派的和谐思想内涵和追寻的和谐社会理想,系统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内容和传统和谐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得出了古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启示。本文研究目的就是想尝试在前人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思想和社会实践,以便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我们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或启示,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有益的内容。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和资料来源、研究意义和课题学术史研究情况。正文部分分为四章: 首先,分析了中国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和”的观念无所不在。被运用到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国家治理和认识自然等广泛领域。“和谐”是一种组织精良、内外协调、左右逢源,上下有序的状态。中国和谐思想起源很早,周太史伯的“和同”论;晏子的“和与同”区别的论述,说明“和”是万物昌盛、繁衍不已的根据。在先秦儒、道、墨等学说思想中都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如孔子“和而不同”和中庸观;道家的“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等等。古代先哲们为了追求一种平等、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还设计过许多“和谐”社会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西汉时期《礼记·礼运》所描绘的两种社会生活状态,即: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种大同社会构想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次,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理论内容。“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亦即:心和、人和、天和三部分。心和指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人和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天和指人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由心和推及人和、天和,这三和总称为太和。这“三和”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将是我们追求的极致目标。第三,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实践及经验教训。中国古代不仅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而且历代封建盛世的统治者们也都在追求和实践着“和谐社会”。我国历史上若干强盛王朝出现了史称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雍乾盛世”的和谐社会现象,其主要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民丰物阜、吏治清明、安定统一、社会和谐。其形成的原因、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迪。第四,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启示。建设和谐社会应当“以史为鉴”,从古代传统和谐思想和治乱兴衰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教训,无疑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重视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深入发展民主法治,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继承和弘扬和谐文化,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必须尚贤使能,广纳良才。只有充分吸收借鉴先人们有益的和谐思想和实践经验,才能使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少走弯路,早日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的理想社会。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和创新,必将为全世界的文明、和谐与进步作出令人瞩目的伟大贡献。

书法的精神境界和追求 篇3

不能依据书法在现实社会中的普及程度和追捧热度,来简单衡量当代书法的发展高度,也不能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院校及学位的设计,来评价当代书法的实际水准,更不能简单地把能用毛笔在宣纸上抄写唐诗宋词甚至只会用毛笔写汉字,就称呼其为书法家。纵观书法史,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典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个别的精英人才,即所谓大师的产生,人多势众、热气腾腾的书法只是泛漫的汪洋,其中裹挟着大量的淤沙。在古代,书法家往往被分作两类:一类是单纯的书家,这类书家很像其他诸如工匠、杂技、方术等具有特殊技能的人,身份地位不高,处于社会的中下层。他们的书法作品大多系为人所约,如抄书写卷等等,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可以流通,成为寻常百姓家装饰家居或一般庙宇、佛寺举办法事的用品,其实用性代替了艺术性,这些人在古代常被称为“写字匠”或“抄书匠”。什么是写字匠?就是对某种书体的临摹得心应手的匠人,一旦让他脱开碑帖,抒发自己的理念表现文化的涵养,他们的面前就会被一道墙阻隔,这道墙就是“文化”。另一类是文人书家,简单地说,中国文化史上,此类书家是占了绝对优势的。他们本身是诗人、学者或晋身仕途的举子,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养。在其书法作品中,往往书中有诗;在其诗中,则诗中有书,是典型的“文人字”,比如王羲之、苏东坡、黄庭坚等,其艺术性胜于实用性。由于书法多是社会上层人士所欣赏,故工匠字流传下来的极少,即便留下来的也是他们抄录的文章、著作、经卷等,抄书匠的名字则往往忽略不计。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绝大部分经典书法作品,多为文人书法。这是因为文人的字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书家所展现的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人们企求的一种境界,因而受到历代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追捧。

历史上,凡高超的书法家大都一半是文人,一半是匠人。他们既要有文人的妙悟,又要有匠人的巧手,只有文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巧手,虽有创作的欲望但很难把字写得尽善尽美,因此并非历史上的大文学家都能成为书法家,比如李、杜均没有在书法成就上标名青史。妙悟来自文人的修养和灵性,巧手来自对书写的追摩和苦练,而要想成为成功的书法家,则缺一不可。

书法的价值绝不应以表现形式和时尚风标的不同或所谓的先进与否论高下,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人的智能的开启,对精神世界的涵养的提升,对人生境界的塑造,以及对现实生活和生存目标的终极关怀。现在我们在反观今天的书法,很多作品其实并没有被赋予像古代文人书法那样的文化内涵,有的甚至还远不及古代的工匠字。一些被文人学者视为“文化垃圾”的书法本应该不为社会所接受,至少不能被主流的文化阶层所接受;但实际上正好相反,这类文化严重缺失的书法作品在一定领域、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大行其道,受到不少藏家的追捧。今天书法创作的乱象丛生和书法家的贬值,就是有太多不是真正书法家的人混迹于书坛,并自封为“著名”或谋到了一官半职。高下不分,真伪不辨,黄钟哑音,瓦釜雷鸣。看职位不看作品,要名头不要经典,这样的大环境造就了文化内涵的平庸化、思想品位的零度化。书法作品市场化、消费化背后的经济利益,正在使书法艺术反衬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流失所引发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反过来又影响到书法的创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的现象。纵观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这些书法作品最终是会被滚滚长江东流水吞噬,这是毫无疑问的。优秀的书法所给予人类的不是单纯的审美和娱乐,也不是转瞬即逝的感官刺激,而是生命的信息、生存的意义,经典书法作品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单位,在各自的心灵世界里实现精神的丰富和升华。但可悲的是,现在不是很多书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承担起“成教化、助人伦”的书法功能,也没能有意识地去引导受众走向美的境界而逐步登堂入室,而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受众,甚至迎合一些低俗的藏家,距离书法之于文化人“抒情达意”、“取会风骚”的文脉越来越远,已经不是为书法而艺术,而是为市场俗规而艺术。一些书法家思考的是如何进入交换体系,如何赢得市场份额,如何获得货币价值,所有的努力参展、揽衔挂职、沽名钓誉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商品化的明码标价,而并非考虑怎样使自己的书法更富有内涵,更有艺术价值。这是世风使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文化培育方面的缺失。

书到深处见文化,书到极致靠修养。书写的技巧可以通过日久天长的磨练而获得无限的接近,而心灵的丰富程度是深不见底、无穷无尽的。历史上真正的书法家都是淡泊名利,能耐得住寂寞的,他们把书法作为心灵的慰藉和心灵的创造。书法一旦做了物质的俘虏,必然会牺牲其精神,书法一旦失去文人的文化品格,其艺术必然失败。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先知先觉的艺术家们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一味去追求轰动,追求炒作,追求艺术以外虚幻的云彩,而是踏踏实实坐下来,认真读书,潜心写字,或者从古人的法帖中寻找灵感,在前人的行迹中寻找文化,在不断的历练中渐臻化境。他们多渠道、全方位地提升自己,慢慢积累。他们不急于成名,也不急于谋利,更不去追逐潮流;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积累,将其作为永恒的一以贯之的书法家所坚守的理念。如果现在绝大多数艺术家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必将和古今中外其他水准上乘的艺术佳构一样,成为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引领者普罗大众在茫然的艺术追求中进入高雅的殿堂。

毋庸讳言,与古时相比,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力作,缺少入木三分的创作功力,缺少众望所归的书法权威。书圣王羲之有一卷《兰亭序》,颜真卿有一篇《祭侄稿》,欧阳询有一通《九成宫》,诸如此类佳作都是经过历史检验、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品。而今天的大家们能拿出什么呢?我还没发现,因此难怪有人悲观地论断这是一个没有大师和经典的时代。为什么难以产生大家和经典,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终结到一点,就是当代的书法家缺少书法作品应具备的文化深度和精神高度。要改变这种只有泛漫、没有经典的现状,当代书法家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味与追求,有自己的境界与底线,有自己的抱负与志向,有深厚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以文化铸就书法新的辉煌。

和谐社会视阈下契约精神的构建 篇4

契约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当前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矛盾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背景之下,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和矛盾。中国从传统上讲就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情伦理的国家,因此我们形成的许多社会规范都是为了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追求社会和谐的过程中是通过追求“礼”达到社会秩序的规范,尽管我国古代也有诚信、宽容、和谐等思想,但却是在追求人伦的背景下,为了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而进行的规范,中国社会形成的是对伦理要求极高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诚信,这些都是契约精神的体现。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契约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缺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精神。近年来,由于诚信意识的缺失,假冒伪劣产品肆意横行,食品安全问题显得格外重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极大的不和谐,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契约精神的缺失不无关系。

2 和谐社会视阈下构建契约精神的意义

和谐社会是为了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具体的含义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管学者对于契约精神的具体表现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是对于契约精神的表现形式大体有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观念、自由观念、民主思想、法治思想、和谐理念、宽容理念、诚实信用等。契约精神的表现形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具有很多相同的标准,因此和谐社会视阈下契约精神的构建具有许多想通之处与重要意义。

2.1 契约精神的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契约关系本身蕴涵着自由、平等、权利、诚信等一系列规则,“契约自由是合同法的灵魂,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契约经济”因此,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契约精神的构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主体都是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竞争。遵守国家法律,维护社会道德原则,讲求诚信,这些都是市场主体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的支撑,没有契约精神和商业诚信,就不会有发达的市场经济,通过契约精神的制约,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氛围。

2.2 契约精神的构建有利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我们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利益的推动下,我们总想着超越规则,不顾一切的对自然进行着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这些行为使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增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脆弱。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引进契约理念,使人们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一种契约关系。

2.3 契约精神的构建有利于人们行为的规范

契约行为无时不刻地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每天都发生着各种交易行为,正是契约精神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易行为得以和谐有序的进行下去。

但是,如果其中某个人不遵守规则,这不仅使得双方的交易无法进行,还会造成整个社会秩序的紊乱,我们不顾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昧着良心生产不安全的食品药品,不仅使食品药品行业失信于民,还会破坏整个社会的规则。从契约精神的实质看,它是以诚信为前提的,只有作为交往主体的各方都自觉地守信践行,履行道德义务,体现共同意志的契约才可能实现。

3 构建契约精神的现实途径

3.1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契约精神的营养

契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它起源于西方。我们在借鉴西方优秀的思想中,必须以我们的本土文化为基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契约精神相通的思想。在中国,“诚实守信”一直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守则。中华民族一直以重诺守信为荣;在西方社会,信用蕴含在西方契约论的思想理念中,这也是本文所讲得一个方面。尽管诚信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基础,但是我们在培养契约精神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念,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人们的认同感。

3.2 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培育契约精神

我国是一个注重人伦的国家,加之我国刚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们的市场契约化程度并不高,契约关系得以建立的根基并不牢固。所以我们应该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培育契约精神。我们必须给予契约在法律上的保障,确立清楚产权,从法律上明确人们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努力消除不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

[2]刘俊海.试论法治化市场经济所需的契约精神[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12).

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篇5

80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党的队伍的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都在不同时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如果没有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就不可能有党的先进性。没有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不可能有今天我们党和国家的良好局面。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不少党员距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作风不正,弄虚作假;有的品质败坏,投机钻营;有的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特别是不时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与党的先进性要么“不适应”,要么“不符合”,严重的还背离了党的先进性,败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党的执政基础。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此,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要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各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增强党员作为先进分子的责任感,检查在保持先进性方面存在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党员修养,纯洁党的队伍,清除不良分子特别是腐败分子,切实解决目前党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与执政要求还“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和先进性。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好八项义务,行使好八项权利,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环境,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思想、政治、社会、道德等各个领域,真正成为社会的表率、群众的表率。党员要如此去做,领导干部更要如此去做。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保持和发扬了先进性,我们党的整体的先进性也就能够大大增强。

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篇6

同时, 优秀的音乐, 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调整人们的心情, 使人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释放压力, 减少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 合唱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合唱艺术中所蕴涵的和谐理念总分析

合唱是多人的组合, 通过多人协调来演奏美妙的乐曲。它所具有的感染力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社会上每个阶层的人就好像合唱曲目中的一个个音符, 每个音符之间要密切的配合, 才能共同营造和谐的音乐之声。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之所以会遇到种种阻碍, 无法快速实现, 是因为面对激烈的竞争社会, 人们只看到了个人利益, 缺乏团队精神。合唱可以的向人们宣传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增强人们的集体荣誉感, 在人与和谐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新的桥梁, 加快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以上这些都能体现合唱艺术中所包含的和谐理念。

二、合唱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人们起到教育作用, 同时也可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更好的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人才,

首先, 合唱艺术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 丰富人们的生活, 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发人们的工作动力, 提高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兴趣。也可以使人们的压力和紧张得到释放, 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 合唱艺术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对和谐社会来说, 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合唱艺术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艺术可以超越社会阶层的界限, 让各个阶级更好的进行交流。同时, 合唱艺术还可以打破民族与地区间的差异, 使民族之间的差异度不断减少, 可以发扬各地的优点, 彼此间更好的进行交流进而了解各地的民族情感, 促进民族间的情感发展。解决民族歧视问题, 合唱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 架起一座心灵之桥, 让人们之间加深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密切了, 构建和谐社会就能够更快的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提倡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也就能快速实现。

合唱还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通过合唱一些积极的歌曲, 人们可以在音乐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在美妙的节奏中增加自己的欢乐度, 增强积极性, 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快节奏的21世纪, 懂得生活的价值很重要。很多人因为对社会的种种不满而选择报复社会, 对社会缺乏全面的认识, 造成社会的种种不和谐。而合唱可以用柔和的曲调让人们感到满足, 学会看淡生活中的苦难, 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减少社会上的不安全因素, 提高社会的和谐度。

合唱还有利于弘扬爱国热情。合唱的艺术在抗战时期就已经出现, 例如著名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采用合唱的方式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使人们团结起来一致抗敌。因此文化艺术对人们的引导力是非常强的。在21世纪的今天, 世界在倡导和平与发展, 但世界出现严重动荡, 国际安全度下降。我国的台湾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钓鱼岛事件和海南岛事件又相继出现, 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 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需要倡导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形成高度的爱国热情, 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力发展科技力量,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通过组建合唱团, 利用合唱艺术, 将各个年龄, 各个阶层, 各个民族的人们联系起来共同发展我们的国家, 热爱我们的国家, 促进国家的快速发展, 实现国家的稳定, 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还有较为重要的一点, 合唱不仅能够促进国内人们的团结和谐, 还可以与国外形成良好的交流。可以通过创办一些中外交流音乐会, 通过合唱的形式, 让中国与外国形成良好的沟通,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扩大我国对其他国家的感染能力, 增强我国的对外影响力度, 让合唱为发展做贡献。

三、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合唱艺术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些非专业性的业余合唱团也不断出现, 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 在一些二级城市, 合唱艺术还比较缺乏, 因此我国应加大合唱艺术的宣传力度, 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合唱艺术, 使其更好的发展, 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注重国内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国际合唱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增强我国的文化渲染力, 使我国的合唱艺术发挥更大的实力。

总之,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合唱艺术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合唱艺术的优势, 培养人们团结意识, 更好的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从社团开始, 不断发展, 以便增加整个社会的和谐度。因此我国要注重对合唱艺术的开发与支持, 让合唱艺术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 加快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速度。

摘要:音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早在古代社会, 人们就很重视音乐的发展。它可以通过内在的精神力量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而合唱作为音乐的一个分支, 其表现的和谐、团结之音,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也用其真挚的情感宣传着和谐社会的宗旨, 是和谐社会的代言人, 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架起了新的桥梁。

关键词:音乐合唱,和谐社会,作用,构建桥梁,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张凤莲;;合唱与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2]董晓;;论“红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功能[J];艺术教育;2009年08期

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篇7

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自由、民主、和谐的人文理念的价值追求。在和谐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体育人文精神也在迅速发生着时代变迁, 其在追求健康需求的前提下, 更强调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 注重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价值理念,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发展目标, 极大的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一、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关于体育人文精神, 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 其是人文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 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文化思想, 同时体育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也在不断的衍生出新的内涵。根据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其以人类的生存、自由和发展为目标, 不断追求人类精神解放, 正是基于人文精神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这一核心内容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为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由此也获得了基本的界定。

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衍生于人文精神, 具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 但是因其与体育事业的结合也体现出了自身的发展特点, 其是将人文精神的内容折射到了体育事业发展中, 体现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 充分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并将“和谐”作为核心价值理念, 将人的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存在的永恒性内容, 这是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层面的含义;同时,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人们的各类需求增加, 体育人文精神得以在多层面丰富其内涵, 在价值原则层面体现出对于公平、正义、平等和自由等社会和谐价值的迫切性追求和渴望, 在道德层面上, 对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的诚信有爱的重塑和追回, 在科学层面, 对科学知识、发展规律、真理与实践的重视与探索。

二、体育人文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

1. 体育人文精神是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助推力

体育人文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 其以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和精神, 其所传载的顽强拼搏、进取精神、平等友爱、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发展的“精神内核”, 蕴含着和谐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传播载体, 并不断的推进其向前发展。

体育人文精神中紧紧围绕“人文精神”建设为目标, 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点, 以人民利益和要求为根本出发点, 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加强和改进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体育体育运动中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等潜移默化的思想品格的熏陶, 将其转化成一种强烈的精神力量,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贯彻落实, 全面提升了公民的道德素质, 这也是和谐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全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体育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鼓励和开展体育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促进人们体育技能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 以此来引导人们在和谐社会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完善, 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

2. 体育人文精神是推动和谐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保证

当前, 体育运动不断深入发展, 体育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体育人文精神蕴含这强大的社会功能, 通过体育运动这一载体能够将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推广, 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体育人文精神中所蕴含的拼搏、友爱、创新等先进文化理念, 是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与国家、人民的文化核心理念紧密相连接, 给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极大丰富了社会文化内涵。同时, 体育人文精神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其所提倡的团结友爱、平等协商、协调发展的文化精神, 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为社会和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充分发挥了其在推动社会文化共同繁荣进步的功能。

3. 体育人文精神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

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 团结互助, 平等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 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显著特征。体育人文精神中将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人文精神融入到现实人际交往中,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在了行动上, 有效的改善了人际关系中冷漠, 在协调人们的利益矛盾冲突中起着协调、润滑的作用,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 形成了平等、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 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结语

当前, 随着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 不仅指导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体育人文精神追求个体价值, 不断激励着社会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表现出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 其核心理念就是“和谐”, 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应有之义, 必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芳, 张翠华.体育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01:128-130.

[2]杨凤荣.体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精神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9.

弘扬宪政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篇8

一、宪政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内涵

(一)“以人为本”是宪政和和谐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推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强大动因。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谐只是一种社会秩序状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和谐的最终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权保障的应有之义,人权保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保障人们各种权利的实现,保障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最高价值,这也是宪政最基本的内涵。人本主义是宪政观念的发轫,主体性是近代宪政的思想基石。捍卫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由此成为宪法承担的最神圣的使命,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等被视为是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并受到了宪法的坚决保障。因此从该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宪政和和谐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

(二)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是宪政和和谐社共同的核心机制

权力不受限制,必然产生腐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权力是与当事人的力量相联系的,它表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依靠这种力量人可以做出符合自己意图的行为,从而达到特定的目的,因而权力对掌权者具有强烈的诱惑性。如果掌握公共权力者以权谋私,就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大破坏。因此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只有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有效支配,才能使各种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为加强对权利主体和公权力主体的双向制约和激励,就必须构筑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宪政制度机制,原因在于权利和权力都包含着自我扩张的内在冲动。从宪法的起源上看,人们制定宪法的初衷,就是为了限制国家权力。所以,宪政又叫做“限政”。滥用权力是自由的大敌,当然也是宪政的大敌,宪政与无限权力是不相容的。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宪政采取了许多方法,其一就是以恶治恶,即采取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方法,达到权力之间的平衡,以保证人权的实现。

二、宪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一)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原则

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和谐社会是各种社会要素、各种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涉及各种关系,涵盖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是一个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组织与组织、人与自然等所有元素的大和谐。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范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问题,调整国家和社会的包括政治、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基本关系。因此,建设和谐社会要遵循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只有认真实施宪法的各项规定,按照宪法的基本精神办事,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二)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人权保障

人权保障既是宪政的目的,又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人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就无真正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得到尊重和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宪政以尊重人的权利、保障人的权利为依归,以权利本位为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指出:“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自此我国就将保障人权作为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宪政把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宗旨,义务的设定和履行均以维护一定的权利和利益为目的。尊重公民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和地位,强调法治的力量和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作为社会主体及法律关系主体的广大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来规范、调整和引导人的自觉行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不受非法侵害 (即使受到侵害也能得到公正的司法救济)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认真落实,公民意识得以张扬,尤其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些落到实处才是社会和谐。

(三)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限制和平衡公共权力的行使

美国学者丹·莱夫指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与约束国家和官员相关。” (1) 路易斯·亨金认为,宪政意指“成立的政府要受到宪法的制约,而且只能根据其条款来进行统治并受制于其限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宪政的核心要义就是限制政府的权力,限制政府的权力依靠的则是国家宪法。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及新的宪政思潮下,中国宪政首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平衡和控制公共权力的行使,如何在控制国家权力的同时督促国家权力积极、合理、正当行使,防止权力滥用和不作为。具体而言宪政是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完成的:一是通过权利来限制权力的范围。通过宪法或基本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限制权力行使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它具有固有性、法定性、不可侵犯性、普遍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国家权力的范围不得超越宪法所确认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因此,公民基本权利的配置状况及行使的有效性构成了平衡国家权力的基本力量。二是通过权力之间的平衡来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与权力平衡的主导方式。无论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美国还是社会主义的中国都将立法、司法、执法权力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而引发的权力滥用。三是通过对权力的严格监督来制约权力。有权力就必然有监督,监督与权力是同一事物之一体两面,任何权力都不能脱离监督、责任而单独存在。要实现权力的清正廉洁,就必须辅之以起科学、完备的监督制度。我国的宪政制度为了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并且通过其他相关的宪法制度对权力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权力腐败,破坏社会和谐。

(四)宪政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共福利提高制度框架

国家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个人都是为着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的理性人,受其寻求利益的方式不同,表现出的行为也就千差万别。现代宪政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相比之所以是进步的,不仅在于它取消了某一个利益集团对国家权力的垄断,而使多元化的利益在竞争中达到动态的均衡,更在于它将增进公共福利、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其重要的内容。因此只有在宪政制度下公共福利得到均衡的增长,特别是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利益,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和谐。各国都通过宪法及其他基本的法律制度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对公共福利的需求,维护社会中各阶层、各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他们的权益,为实现社会公共福利提供基本的制度框架。

参考文献

[1]詹国文.宪政精神与和谐社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2]钟枢.宪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发展, 2006, (1) .

[3]陈云生.中国的宪法、宪政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4) .

[4]包玉秋.论和谐社会中的权力与权利.党政干部学刊, 2006, (11) .

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篇9

一、契约精神的界定

契约也称合同或协议。《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对契约的定义为:“契约为一种合意, 依此合意, 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契约精神是从契约关系中派生出来的, 主要存在于私法领域, 它具有丰富的法律内涵, 主要由自由精神、平等精神、诚信意识等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构成。

第一, 所谓契约自由, 是指单个的人通过合同形成其私人生活关系的自由。在内容上, 契约自由包括缔约自由、形成自由和形式自由。缔约自由是指一个人有权自主决定是否缔结合同, 以及与谁缔结合同。形成自由是指缔约双方可以自由地形成合同的内容。形式自由是指即当事人有权自由决定所订立的合同采取何种形式。[1]

第二, 契约平等精神是指缔结契约的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 缔约双方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互为给付的义务。这是契约区别于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 是契约关系的内在要求。为了达到契约的平等精神, 违反契约规定就要受到制裁, 被侵害的当事人将得到法律救济。正因为契约完美地体现了平等精神, 才会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作为理论武器而创造了社会契约理论, 通过每个人让渡一部分权力交给国家代为使用, 双方达成合意, 建立社会契约, 履行权利与义务, 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第三, 诚信意识是契约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契约精神的伦理基础。诚实信用原则以其公平的理念被誉为“帝王条款”, 在各国民法或者契约法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要求人们订立契约要源于彼此的信任, 在订约时不欺诈、不隐瞒真实情况、不恶意缔约、履行契约时完全履行, 同时尽必要的照顾、保管等附随义务。当诚信意识在社会中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主流时, 契约的价值才真正得到实现。

二、契约精神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胡锦涛主席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 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障碍, 需要我们运用经济、法律、政治等多种手段加以解决。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关于国家的治理途径, 有过如此一段论述:统治大众的方法, 基本上不出三途: (一) 精神上和道德上的激励, 以宗教或党义主持之; (二) 警察权逼和谐社会, 重在建设牢固繁荣的经济基础; (三) 在法制上依循各人私利观, 使公私利害凝合为一, 各人在争取本身名利时, 即在无形中增强了国家社会的组织与结构。[2]人类文明史的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 法治国家是现代国家的共同发展趋势, 而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的灵魂, [3]因此, 在社会中倡导契约精神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首先, 契约精神能够妥善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形成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既是关键发展期, 又是矛盾凸显期。2004年,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 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经济学家认为, 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 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 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将更加激烈, 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合理地解决多层次主体利益之间的冲突,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提出:“法律的目的是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实现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4]因此我们应重视发挥法律在协调社会利益调节中的作用, 特别要发挥契约法的作用。因为, 在私法领域, 契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交易行为, 契约交易本身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 交易的最终结果就是实现交易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共赢。在社会成员中倡导契约精神就是使当事人在缔结或履行契约的过程中, 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之内平等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并自愿维持他们的约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冲突, 在经济领域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

其次, 契约精神能够有效监督和制约公权力, 使权力和权利达到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民主法治, 而建立民主法治国家就必须解决公权力与私权利关系, 它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所必须着力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问题。江平教授曾提出法治国家应当包含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社会自治的思想, 也即国家要尽量减少干预或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界限划分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尺度, 才能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和谐相处。

根据社会契约论, 人类社会的任何合理权利都应建立在人民之间的相互约定的基础上, “社会或由他们组成的立法机关的权力绝不允许扩张到超出公众福利的需要之外, 而是必须保障每一个人的财产”。[5]私权利既是公权力产生的基础, 又是公权力运行的边界, 更是公权力行使的目的。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界限划分问题, 也使人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 能够自觉地以契约精神为指导, 使人们正确认识权力和权利相互关系, 使权力的掌管者真正认识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使人民树立“用权必监督”意识, 最终使人们在处理个人与政府关系时, 达到个人与国家的和谐、权利与权力的和谐。

最后, 契约精神能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过去的发展中, 人们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无限制地开发自然资源, 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危机, 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 社会发展过程中, 必须强化人类的契约意识, 使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 “人与生态系统存在同构的契约, 亦由人自身充当资格主体, 只是她不是绝对的、独立自主的, 而是相对的、多维复合的, 她通过人的自觉意识来把握和实现她所代理的他者的意志和利益”。[6]契约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人类各代都要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财富拥有均等的享用权, 前代人的发展不能靠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和其他物种和谐共处。只有倡导契约精神, 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倡导契约精神的措施分析

契约精神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人们的契约意识仍然不够发达, 社会上存在许多违背契约精神的现象。因此, 我们必须为人们形成发达的现代契约理念积极创造条件, 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功能, 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要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 从守法、执法和司法等层面,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一) 守法方面

第一, 要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培育人们的契约精神, 树立每一个主体诚实信用的守法意识。因为“如果一个规则体系强加于什么人, 那么, 就必须有足够的成员自愿接受它;没有他们的自愿合作, 这种创制的权威、法律和政府的强制力就不能建立起来”。[7]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 让契约精神深入人心, 使契约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全体公民所认同的行为准则, 使人们认识到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人人都具有现代契约精神的基础上。第二, 尽快构建科学的诚信制度, 促进国民守法意识的形成。目前, 企业和个体的不诚信行为, 已经导致银行惜贷、房地产开发商谨慎入微等不正常现象, 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悖的。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 培养国民的守法意识。

(二) 执法方面

在执法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公共领域, 给予社会更大的权力空间, 早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 促使契约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 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 加强规范执法主体行为的立法, 提高对执法工作人员的要求, 重视执法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培训, 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三) 司法方面

我们倡导树立契约精神, 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契约权利就会提出诉求、提起诉讼。我们要从司法上保障权利的救济, 完善权利救济途径, 实现私权利对公权力之有效监管。第一, 建立公益诉讼机制, 是契约纠纷可诉性的必然要求, 也是发现社会矛盾, 并有效解决的重要保证。而且, 建立公益诉讼机制, 赋予社会个体的诉讼监督权, 可以有效弥补公权力自身监管之不足, 形成完善的权力 (利) 监督体系。第二, 建立小额简易诉讼机制, 降低权利救济成本, 切实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目前, 诉讼程序繁琐、维权成本过高, 是造成公民厌诉、息讼的主要原因, 而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违约行为, 损害了契约当事人的权益, 最终危及市场经济秩序。鉴于此, 从司法层面上构建一套小额诉讼机制, 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卫佐.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3]马新福.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契约精神[J].中国法学, 1995, (1) .

[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5]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6]江山.人际同构的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252.

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 篇10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科学理论。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延安人”, 虽然立足西北一隅, 却能够胸怀天下, 志存高远, 矢志不渝, 为人民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不懈奋斗。他们的奋斗目标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 解放被压迫的人民大众;将中国变为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义,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内曾经一度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 经过延安整风, 全党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算了教条主义, 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路线的端正, 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制定和贯彻实施, 保证了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够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3.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 延安精神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这种高尚的精神, 造就了众多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高尚的人, 纯粹的人, 有道德的人,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有益于人民的人。普通战士张思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4.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当年延安自然环境比较恶劣, 土地贫瘠, 经济落后, 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先后集结重兵对我实施围剿, 千方百计要置我们于死地。但“延安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困难, 也在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实践中, 形成了一种可贵的创业精神。

二、延安精神的和谐价值追求

1. 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 必须解决好精神支柱问题。

延安精神的精神优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二是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三是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要高速发展国民经济, 更要高度重视“国民精神”的培育, 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打牢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使全体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2. 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 必须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构建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经济,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 必须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是一个丰衣足食、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的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历来是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我国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个突出的矛盾, 是收入差距扩大, 公平问题凸显, 引起一些群众的心理失衡和不满。适度的差距能够提高效率, 而过大的差距则会导致社会不稳,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要运用政策、法律等多种调节手段, 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4. 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 必须解决好社会安定问题。

和谐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是延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 必须维护好社会的安全稳定。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机制;坚持严打方针, 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的机制;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打击敌对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打击严重经济犯罪, 建立健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机制。

5. 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 必须解决好党群关系问题。

保持和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党执政后尤其是长期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建立起鱼水相依的亲密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 必须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方面, 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如何遏止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当年能够在延安创造一个廉洁的边区政府, 现在也必定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廉洁为民的各级政权机关。

三、延安精神的和谐价值导向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成功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

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表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才能成功构建和谐社会;离开了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坚持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 就要坚持“三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纵观世界风云、历经半个世纪艰辛探索得出的正确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方面, 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谋划和谐社会建设工作, 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实践, 创新和谐社会理论研究, 推动和谐社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 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全社会思想, 引领社会思潮, 在全社会树立形成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形成社会和谐的精神内核和共同信念, 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共识共为。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 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始终保证各项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才能始终保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 才能始终保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是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的思想路线, 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思想保证。一要坚持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是基础, 社会和谐是目标;没有科学发展, 就没有社会和谐。二要尊重群众, 尊重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改革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涵着巨大的创造智慧, 要充分动员群众、组识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三是加强学习, 勇于创新。学习推动工作, 创新推动发展。当今时代,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知识折旧不断加速, 学习稍有放松就会落伍。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优化知识结构, 完善知识储备, 提高自身素质。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工作和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我们党之所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并付诸实施, 目的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 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始终不渝地代表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利益, 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既要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更要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想民所想, 忧民所忧, 急民所急, 牢固树立“民生无小事”思想, 认真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始终, 要积极进取, 勤俭创业, 奋发图强。一要坚持谦虚谨慎, 艰苦奋斗。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总量世界第四, 国际贸易量世界第三, 国家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但同时,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 人均经济指标在世界排名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 居安思危, 增强忧患意识, 面对成绩要自豪不自满, 面对困难要自信不畏缩, 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前进道路上永不自满, 永不懈怠, 永远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二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厉行勤俭节约;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落实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环保技术、环保产业,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同时, 要清政廉洁, 坚决反对腐败, 把反腐倡廉作为在新时期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体现延安精神和谐价值导向的重要标准,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上一篇:GPS定位监控系统下一篇:湖北农民增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