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024-05-04

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通用15篇)

篇1: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班会心得姓名:胡越

内容提要:40多年如一日,逝者如斯乎。雷锋人虽然走了,但其精神却时时刻刻在鞭策我们,尤其是党和国家更为重视,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此还发表 了重要的讲话,深刻学习和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也是又一次对雷锋精神的更加深入了解的过程。

关键词:和谐雷锋精神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实质

雷锋同志是我国革命建设时期的一名优秀的战士、共产党员。他以螺丝钉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短短的几句话,言简意赅。其实也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即雷锋精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新形势下雷锋精神的弘扬的必然性

也许有的人回认为,在今天学习雷锋精神难道不觉得过时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从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到胡锦涛同志关于《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三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雷锋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其内容,而且它的实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相反只会升华。更不会过时。

(一)、在新形势下学习雷锋精神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本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党章里面明确规定的内容,然而在当前,不排除有部分党员以权谋私,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自己服务,以至于极大的伤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干群紧张在一些地方常见并极有可能发生群访事件,这种现象如果不得已控制就会影响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

二)、学习雷锋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六届三、四中全会提出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容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雷锋精神就体现了其中某些方面 的内容,雷锋精神讲的就是奉献,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谐社会要求诚信友爱,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人人都来学雷锋,做雷锋,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和谐了。

而今,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人们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展现自我的能力,而社会资源、机会毕竟有限,那么人们在争夺资源、机会的时候常常是个人利益追求的最大化,这样就会导致和加剧人们之间的隔膜。人民之间有的是利益而没有情感,这样的社会能和谐吗?于是学习雷锋精神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更显得重要而又迫切。

三、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1、雷锋同志学习决不是光喊口号而已,要深刻领会毛泽东同志的题词意义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从实质上去把握雷锋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去。学习雷锋精神要求我们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工作,为社会贡献力量。

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1、雷锋同志学习决不是光喊口号而已,要深刻领会毛泽东同志的题词意义和胡锦涛同 志的讲话精神,从实质上去把握雷锋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去。学习雷锋精神要求我们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工 作,为社会贡献力量。


篇2: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人民日报》于28日发表题为《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的文章号召学习雷锋精神。文章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也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人们需要以雷锋精神这种“精神原型”为内核,为全速前进的中国,构建一个精神家园;为深刻转型的社会,寻找一种心灵动力。这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法,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一环,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效支撑。(国际在线)雷锋这个名字,曾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着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时代精神的精华,鼓舞了一代中国人自强进步。不可否认雷锋精神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大发展、个人生活独立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恰恰是也是最需要的。雷锋精神的存在,不仅能够起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矫正社会不良风气的作用,对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那么在这个功利化、物欲化的时代,我们又应该怎么样来学习雷锋精神呢?

第一,我们要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公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主动关心身

边的孤寡老人,义务献血,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第二,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这一点在今天这个时代尤为重要,我们要学习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第三,学习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在国家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的今天,勤俭节约显得尤为可贵。第四,学习雷锋不断进取、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雷锋总是把工作作为一种无穷的动力,要钻进去、要吃透它,而且还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通过学习丰富自己,这种钉子精神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中仍然是十分需要的。

篇3:弘扬宪政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一、宪政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内涵

(一)“以人为本”是宪政和和谐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推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强大动因。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谐只是一种社会秩序状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和谐的最终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权保障的应有之义,人权保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保障人们各种权利的实现,保障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最高价值,这也是宪政最基本的内涵。人本主义是宪政观念的发轫,主体性是近代宪政的思想基石。捍卫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由此成为宪法承担的最神圣的使命,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等被视为是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并受到了宪法的坚决保障。因此从该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宪政和和谐社会共同的价值准则。

(二)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是宪政和和谐社共同的核心机制

权力不受限制,必然产生腐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权力是与当事人的力量相联系的,它表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依靠这种力量人可以做出符合自己意图的行为,从而达到特定的目的,因而权力对掌权者具有强烈的诱惑性。如果掌握公共权力者以权谋私,就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大破坏。因此国家公共权力的运作只有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有效支配,才能使各种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为加强对权利主体和公权力主体的双向制约和激励,就必须构筑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宪政制度机制,原因在于权利和权力都包含着自我扩张的内在冲动。从宪法的起源上看,人们制定宪法的初衷,就是为了限制国家权力。所以,宪政又叫做“限政”。滥用权力是自由的大敌,当然也是宪政的大敌,宪政与无限权力是不相容的。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宪政采取了许多方法,其一就是以恶治恶,即采取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方法,达到权力之间的平衡,以保证人权的实现。

二、宪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一)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原则

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和谐社会是各种社会要素、各种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涉及各种关系,涵盖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是一个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组织与组织、人与自然等所有元素的大和谐。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范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问题,调整国家和社会的包括政治、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基本关系。因此,建设和谐社会要遵循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只有认真实施宪法的各项规定,按照宪法的基本精神办事,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二)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人权保障

人权保障既是宪政的目的,又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人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就无真正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得到尊重和人权得到保障的社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宪政以尊重人的权利、保障人的权利为依归,以权利本位为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指出:“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自此我国就将保障人权作为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宪政把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宗旨,义务的设定和履行均以维护一定的权利和利益为目的。尊重公民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和地位,强调法治的力量和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作为社会主体及法律关系主体的广大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来规范、调整和引导人的自觉行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不受非法侵害 (即使受到侵害也能得到公正的司法救济)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认真落实,公民意识得以张扬,尤其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些落到实处才是社会和谐。

(三)宪政为构建和谐社会限制和平衡公共权力的行使

美国学者丹·莱夫指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与约束国家和官员相关。” (1) 路易斯·亨金认为,宪政意指“成立的政府要受到宪法的制约,而且只能根据其条款来进行统治并受制于其限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宪政的核心要义就是限制政府的权力,限制政府的权力依靠的则是国家宪法。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及新的宪政思潮下,中国宪政首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平衡和控制公共权力的行使,如何在控制国家权力的同时督促国家权力积极、合理、正当行使,防止权力滥用和不作为。具体而言宪政是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完成的:一是通过权利来限制权力的范围。通过宪法或基本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限制权力行使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它具有固有性、法定性、不可侵犯性、普遍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国家权力的范围不得超越宪法所确认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因此,公民基本权利的配置状况及行使的有效性构成了平衡国家权力的基本力量。二是通过权力之间的平衡来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与权力平衡的主导方式。无论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美国还是社会主义的中国都将立法、司法、执法权力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而引发的权力滥用。三是通过对权力的严格监督来制约权力。有权力就必然有监督,监督与权力是同一事物之一体两面,任何权力都不能脱离监督、责任而单独存在。要实现权力的清正廉洁,就必须辅之以起科学、完备的监督制度。我国的宪政制度为了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并且通过其他相关的宪法制度对权力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权力腐败,破坏社会和谐。

(四)宪政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共福利提高制度框架

国家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个人都是为着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的理性人,受其寻求利益的方式不同,表现出的行为也就千差万别。现代宪政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相比之所以是进步的,不仅在于它取消了某一个利益集团对国家权力的垄断,而使多元化的利益在竞争中达到动态的均衡,更在于它将增进公共福利、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其重要的内容。因此只有在宪政制度下公共福利得到均衡的增长,特别是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利益,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和谐。各国都通过宪法及其他基本的法律制度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对公共福利的需求,维护社会中各阶层、各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他们的权益,为实现社会公共福利提供基本的制度框架。

参考文献

[1]詹国文.宪政精神与和谐社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2]钟枢.宪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发展, 2006, (1) .

[3]陈云生.中国的宪法、宪政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4) .

[4]包玉秋.论和谐社会中的权力与权利.党政干部学刊, 2006, (11) .

篇4: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3月2日下午,在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新华区体育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以雷锋为榜样,开展“读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主题班队会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3月3日,中共新华区委宣传部、新华区教体局、共青团新华区委、新华区计生委联合在新华区实验小学举行“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一起成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该区30名青年志愿者与新华区30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志愿者将在生活和学习中对结对的留守儿童进行帮扶。

3月4日上午,联盟路小学红领巾志愿者们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到湛河堤上进行义务劳动。孩子们的身影在湛河堤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并题词的纪念日。50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进步,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在校园中形成“人人当雷锋、天天学雷锋、处处有雷锋”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教体局党委在2月29日向全区各中小学校下发了《2012年新华区教体局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各校团支部、少先队围绕今年的学雷锋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3月5日上午,新华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参加了平顶山市“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并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树城市文明新风”的活动口号,学生们踊跃在活动条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3月5日,平顶山市新华区光明路小学的部分少先队员来到残疾人程莉莉的小书亭,帮她打扫卫生,陪她说话聊天。

据了解,程莉莉从小身患小儿麻痹,双腿不能直立,要靠双拐走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自强不息的程莉莉在迎宾路中段办起了一个小卖部。1995年,光明路小学少先大队与程莉莉结为帮扶对象。17年来,光明路小学的同学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始终坚持帮助、照顾程莉莉。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带着学校准备的礼物和自编的小节目慰问、看望程莉莉;闲暇之余,同学们还经常带着抹布、水桶来到小书亭帮助她打扫卫生。当日,孩子们再次来看望程莉莉,小书亭内外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鹰城街头爱潮涌动。

篇5:弘扬黄河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祥地之一,黄河两岸地灵人杰,涌现出许多灿烂的群星,为推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黄河千年间凝结的黄河文化激励着一代代人向着美好生活奋斗不止。黄河奔流不止,水患频发,用科学发展观治理黄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精神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着力体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完善黄河治理,改善黄河沿岸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黄河精神赋予我们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带领着我们走出黑暗,迎接挑战。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进步发展,弘扬黄河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黄河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扬黄河文化。黄河之水从源头到入海口,汩汩滔滔,孕育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而黄河经济的发展又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黄河文化激励着人们不断进步前行,用先进的文化指导生活实践,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黄河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落实黄河生态文明。黄河源头长期屡禁不止的盗猎、金矿开采以及过度的林区资源开发,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美丽童话”正渐渐消失,落实黄河生态文明,必须治理黄河源头的水和沙。加强对黄河沿线的污染治理,防止新的污染的产生,恢复黄河的生态体系,实现生态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黄河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千年间治理黄河的重要经验,黄河“善淤、善决、善徙”,有其自身的规律,黄河发育了华北平原,提供了水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水患,治理黄河,从黄河的本身的特性出发,兴修水利设施,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6: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核心价值观心得

弘扬雷锋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举措。为着力加强辖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社区形成文明进步的道德新风尚,10月9日上午,社区开展了主题为“弘扬雷锋精神、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讲堂活动。

本期道德讲堂按照自我反省;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颂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做一番点评;向“德”鞠躬七个流程进行。大家通过静思自我反省之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声齐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通过短片观看了雷锋式先进人物的故事,他们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道德经典使大家明白了,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大家倾听了雷锋的故事,畅谈了参加此次道德讲堂活动的感想感悟。

篇7: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螺丝钉是比喻,指机器的一个部件。螺丝钉虽小,其作用不可小视。任何庞大复杂的机器往往都是由许多螺丝钉连结和固定起来的,只有各个部件状态正常,整个机器才能运转自如。一个人的作用,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螺丝钉。在这架大“机器”中,一个人不论处于何种位置、从事什么工作,都起着螺丝钉的作用。人人都能恪尽职守、勤奋努力,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不断发展。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更加需要每个人发扬螺丝钉精神,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改革发展事业增砖添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认为螺丝钉精神已经过时落伍,因而把它淡忘了、丢掉了;也有的人片面理解螺丝钉精神的含义,把它等同于自甘平庸、没有远大志向,因而对其不屑一顾。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愿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干事创业,甚至醉心于投机取巧、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其实,螺丝钉精神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不仅没有过时落伍,而且具有时代意义。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内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竞争也更加激烈。一个人如果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不甘于做螺丝钉,不屑于干平凡事,而是一味追求大名大利和轰动效应,不仅可能事与愿违,而且难以对社会作出贡献。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能团结奋斗,没有亿万颗“螺丝钉”正常高效运转,也难以实现发展进步。

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更应当弘扬螺丝钉精神。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宏伟事业,共产党员大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任务。那些看起来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实现党在现阶公文写作段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党的整个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名党员都应该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紧联系起来,甘做永不生锈、永不松劲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做出一流的工作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体现先进性。

甘做螺丝钉并做一颗永不松劲的螺丝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永不松劲”,要求具有过硬的素质和本领,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甘做”,要求具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急功近利求政绩,不哗众取宠争虚名。从这个意义上说,螺丝钉精神反映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远大理想与求实态度、人民需要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共产党员都应该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甘做永不松劲的螺丝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尽职尽责,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8: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青年志愿者, 从广义上来说是泛指任何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经历、金钱及精神, 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 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青年人。青年志愿者是一个新生的社会角色, 没有年龄、性别、学历、政治背景的影响。理解好青年志愿者的概念,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 提供志愿服务, 推动社会进步。

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雷锋精神的联系

1.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自愿参与的、奉献自我的公益活动, 更是一场群众性的服务活动。虽然, 中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历程没有西方某些国家久远, 但我国的雷锋精神却历久弥新, 雷锋精神中所体现的助人为乐、扶贫济危、无偿奉献等内容是超越特定时代限制的, 是人性中永远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雷锋精神仍引导我们前行, 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又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 志愿者行动在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壮大, 而这种利他助己的活动正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主要载体。可以说, 青年志愿者行动继承了雷锋精神, 同时, 雷锋精神的体现正是青年志愿者行动。

2.雷锋精神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是雷锋精神的内在体现, 青年志愿者行动主要是无私助人。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青年志愿者通过继承或发扬雷锋精神, 提升了自我修养, 还积极主动地构建美好社会。青年志愿者的目标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广大青年, 使之成为优秀的四有青年。雷锋精神正是志愿者行动的推动力和行动指南, 它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提供了基本准则和有效方法。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 青年志愿者定会在服务大家、奉献自我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

三、倡导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

(一) 对青年学生的意义

1.提高青年志愿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志愿者行动和雷锋精神是统一的, 青少年参加志愿者行动对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及爱岗奉献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激发当代青年的热情, 并通过社会实践深化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提高青年志愿者的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了科学文化修养, 当青年志愿者在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者行动中接受积极文化的熏陶, 培养了青年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们会自觉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建设, 以期更好地为志愿者行动做出更大的贡献。

3.促进青年志愿者的全面发展。雷锋精神要求我们不断通过学习文化知识, 用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去丰富和武装自己的头脑。因此, 弘扬雷锋精神和倡导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使我们更接近一个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高尚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二) 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亲近感。在新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往往忽视了雷锋精神。志愿者活动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广泛地联系社会成员, 从而缓解信任危机, 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2.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活动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主要是由于部分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倡导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 提高了广大人民的道德修养, 使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中遵守市场规律。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各种思想文化日益激荡的今天,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显得尤为重要。倡导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 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参与度不高, 人员流失。当代大学生, 主要是通过社团组织和学院组织来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 这些组织采取的大都是自愿报名制, 由于在宣传方面许多组织重视力度不够, 一部分学生对志愿者活动没有很好的认识而不感兴趣。大学生参加的志愿者活动都是集体化的, 而且这些活动开展得比较繁杂且效率不够高, 有些大学生觉得浪费时间, 从而对志愿活动的热情渐渐消退, 最终不愿再参加志愿服务了。

2.志愿者思想教育有待提高。大学生自愿参加志愿活动就表明了他们服务社会、感恩社会的决心, 但是, 在面临权益可能受到损害、被他人误解时, 志愿者就会对志愿行动望而却步, 心生挫败感。最近, 社会中出现了“外企女经理地铁口晕倒无人相扶急救而亡”、记者街头假摔测试行人“扶不扶”等现象, 这都反映了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在考虑要不要做志愿服务的现状。但是, 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才能更好地传承我们的志愿者精神和雷锋精神。

3.缺乏较好的志愿者管理制度。目前, 许多高校组织仍然未实行注册制度, 这就使得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缺乏一种归属感, 而一个的团队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凝聚力上。其次, 由于缺乏合理的分配制度, 许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在志愿活动中充分地发挥作用,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 有些活动形式甚至违背了志愿者的个人兴趣爱好。这些都导致了志愿者管理系统的混乱。

4.志愿活动缺乏外援。很多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活动时的花费由自己承担, 不像其他的社团组织办活动可以拉赞助, 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得不到物资上的支持, 开展活动的花费需要自己承担或者仅仅依靠会员的注册资金。而外界也认为“志愿者服务无偿, 做志愿者应该付出”, 久而久之, 志愿者也不愿意做身心劳累的事。志愿活动需要社会各界、政府的支持。

5.活动趋于形式化, 缺乏创新。许多志愿者服务组织注重开展各种活动, 近乎带有任务性。例如, 有些组织选择在雷锋日开展各种声势浩大的活动, 但是活动之后恢复原样, 没有及时地总结活动成效和积极获得的活动反馈, 从而不能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这就不利于更好地开展活动。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内容比较单调, 由于志愿者活动要求做到持续性, 长期开展内容相同的活动会带来负面效应。目前, 这就存在着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间的平衡点问题, 例如, 有些敬老院的老人不希望被打扰, 出现了“被梳头”、“被交流”的现象, 他们甚至对此很反感。

五、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对策及研究

1.加强大学生的志愿精神的培养。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不能仅仅利用所开设的课程, 更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的深层含义。志愿者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办多种以志愿者服务为主题的活动, 明确活动开展的意义, 要求在活动中逐渐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采取实名登记注册的制度对志愿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样就会给志愿者一种归属感, 从而帮助缓解减少人员流失的情况。此外, 大学生志愿者都具有了较高的专业知识, 实行分组分配的管理制度, 在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时, 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还可以丰富志愿活动, 使其显得有特色, 从而更好地发展志愿事业。

3.完善志愿组织的奖励机制。部分未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认为, 志愿服务耽误了学习时间而且没有太多的好处, 甚至很多人误解志愿者是“廉价劳动力”、“免费劳动力”。志愿组织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来鼓励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 激励未参与的大学生。例如, 评选优秀志愿者并且颁发证书。高校培养优秀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 还应该将学生是否参加志愿活动及其表现作为学生综合成绩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 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4.保持志愿活动持续性, 深化活动形式。志愿工作是否做得好, 不在于活动开展了多少, 而在于其产生的效果如何。志愿组织必须坚持做品牌活动并且把其做精、做细, 这样才会保证有长期的收效。在保持持续性的同时, 志愿组织宜将活动内容具体化、深化, 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 通过每次的工作总结和获得的反馈, 来修正出现的不足并加以创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也应该与时俱进, 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气息。只要这样, 才会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5.提升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效益。志愿组织需要主动地联系当地相关部门, 要获得政府的认可、支持以及政府机构的宣传。在信息化时代, 志愿组织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网站等媒介把志愿活动以照片、视频、文章的形式在社会中进行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什么是志愿者活动、什么是当代的雷锋精神, 从而使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并参与志愿者活动。

六、总结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至关重要。高校需要不断地完善各种相关机制, 通过开展具有持续性、创新性、内容多样性的志愿者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社会的紧密接触,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摘要:近年来, 各高校本着志愿者精神以及“甘做螺丝钉”的雷锋精神, 积极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活动。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素养, 但是, 在活动开展中一些问题日益暴露。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深化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对策。

关键词:定义,联系,意义,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郝龙彪, 陈爱森, 高炳轮.现代高校志愿者服务所面临瓶颈及突破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31)

[2]张文秀.浅谈民办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6)

[3]鲁克, 钱洁.青年志愿者的苦恼与困惑[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2) .

篇9: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  现实意义  为人民服务

一、把学雷锋与树立核心价值理念结合起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去激励广大青年建设小康社会,要像雷锋那样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去。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以钉子般的挤劲和钻劲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雷锋,就要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

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就在于雷锋始终立足实践,从点滴小事做起,将崇高的道德追求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1962年,雷锋逝世后,毛泽东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实际上,这就是讲的雷锋精神贵在坚持。这就启示我们,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必须把实践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知行统一,不仅把雷锋精神熔铸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而且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学习当代“雷锋”结合起来

雷锋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说过:“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 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这是雷锋对共产主义忠诚信仰的鲜明表达。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雷锋精神的精髓。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引领下,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雷锋把服务人民、无私奉献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这是雷锋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当前学习雷锋精神,就应学习雷锋热心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服务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雷锋对待事业和工作有着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他说过:“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承弘扬,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从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 进藏十载献出宝贵生命的孔繁森,带领人民治理沙化“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的焦裕禄,到坚守“爱心之路”的深圳义工丛飞,到把雷锋道路作为人生选择的“当代雷锋”郭明义,放弃保研机会去大山支教“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的徐本禹,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行进中,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心灵旗帜。

三、把学习雷锋与当今时代实际结合起来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思想观念日益多元,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凸显,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情况。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处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关键时期,我们更加需要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更加需要处处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更加需要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弘扬雷锋精神,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唤、文明进步的坚实阶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要求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正是党中央科学分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就在于始终与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精神需求相对接。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需要不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引导人们升华爱国主义情怀,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自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以激发人们思想道德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8月第1版.

[2]殷宏楼 周建超.形势与政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第2版.

[3]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

作者简介:

篇10: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一、活动目的:

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培养青少年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掀起我校学雷锋活动新高潮,根据学校本学期德育工作重点和思路,结合上级教育的精神,我校今年学雷锋活动将立足校园,制定2013学雷锋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时间:2013年3月5日—3月25日

四、活动内容:

1、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向雷锋同志学习”,激励全班同学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以便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2、在活动期间,各班出一期以“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黑板报,宣传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

3、举行以“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手抄报设计比赛,要求主题鲜明,版面布局合理,内容积极向上,突出主题。每班参赛作品不少于10份,并请各班于3月25日前将作品收齐送交辅导员处。

篇11: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县城

http:////-找文章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学雷锋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坚持以雷锋精神育人,用科学发展观兴县,把弘扬雷锋新的时代精神,构建和谐___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实施。2005年全县实现GDP93亿元,人均GDP达13200元,财政收入7.7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110元,综合排名跻身全省三强县,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村民自治模范县、教育“两基”合格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卫生县城、全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雷锋精神彰显着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同党要实现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雷锋精神的灵魂。雷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而不懈奋斗、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完全一致的。雷锋精神所体现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正是我们构建和谐___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实践楷模。

雷锋精神诠释着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一心为国家,一心为集体,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价值观,正是构建和谐___所要求的。

雷锋精神凸现着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强调加强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雷锋那种为了全世界劳苦大众的自由、解放和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人生态度;那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那种“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的高尚道德情操,都是构建和谐___要大力倡导的。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华的雷锋精神,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也是我们构建和谐___的宝贵精神资源。胡锦涛同志1993年3月5日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3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弘扬雷锋精神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我们构建和谐___的应有之义。

(二)在构建和谐___过程中,我们抓住发展这个时代的主题,着眼新的时代特色,结合本地实际,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雷锋精神,使之更具有深刻思想魅力、新鲜时代内涵和持续精神活力。

篇12: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总结

XX年3月9日下午,我系团总支顺利完成了原定的北港敬老院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以“关爱老人,奉献爱心,学雷锋,讲文明”为首要内容,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促进新系部团干之间的联系,为了今后能够共同协作提前做好准备。现就做本次总结如下:

一.双方干部初次共同合作,磨合度有待加强

本次活动毕竟为双方干部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所以在人员方面存在着生疏的问题,这就导致在人员安排上出现了矛盾,不能够充分的将每个人分配到位;从活动的过程中来看,干部们还不能够及时的适应现存状况,大部分仍是以原来团队为主,双方在工作中的交流有所欠缺,磨合仍有待加强。

二.干部队伍实力提升,活动成果得到肯定

双方干部合二为一后,让现有团干队伍的实力得到了提升,让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活动的安排中,能够有更多的人员来调配,从而提高了活动的效率,让活动能够办的更成功。

本次活动在团干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老人们对我们的学生干部给予了充分的好评,敬老院的杨主任以及安院长也对此次活动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三.学生干部素质建设一定要加强

在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同时,一些现存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活动中,出现了说脏话、打闹、在与老人交谈中吃槟榔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干部队伍以及系部的形象,所以加强学生干部的素质建设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四.今后工作需求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是成功的,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希望各部门之间、各干部之间能够进一步加强联系,相互合作,同时也希望各位学生干部能够更加重视自身素质文化水平,加强素质文化建设,为今后的机电工程系团工作而共同努力。

篇13:弘扬雷锋精神,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教师的育人观, 尤其是班主任的育人观, 是学校德育工作制胜的关键。教师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 把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和育人能力视为学校德育的关键。教师要更新育人观念,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关爱学生, 要成为每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忠实伙伴和领航人。要整合学校一切德育力量, 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育人观念, 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二、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雷锋精神

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雷锋苦难的童年, 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 理解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 它已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象征,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 闪烁着社会主义的道德光芒, 学习雷锋精神不是口号, 而是践行, 要从身边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高尚的品格, 处处以雷锋为榜样, 在家庭做个好孩子, 在学校做个好学生, 在社会做个好少年。

三、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是在不断发育、不断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我们要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从养成教育开始, 从一点一滴抓起。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根据《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要求,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等活动为载体, 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 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围绕培养学生形成好习惯, 加强班级管理, 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 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 努力达到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 (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 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文明养成教育, 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 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 内化为素质, 逐步养成“文明用语脱口而出, 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的好习惯,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 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四、精心组织活动

1. 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主题教育活动, 号召学生阅读相关书籍, 学习雷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精神;学习雷锋尊重人、理解关心人、帮助人的优良品德,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立下为国争光的壮志。

2. 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1) 学习雷锋钉子精神, 用知识武装自己, 善于挤和钻, 对难题决不放过、对点滴时间坚决要挤,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习雷锋爱护环境, 不乱仍垃圾, 积极搞好班级卫生工作,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为给大家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快乐地奉献着。

(3) 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精神, 使学生不仅抓好自己的学习, 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 既快乐自己又提高了别人。

篇14: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民族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文化

一、弘扬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中华民族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是因为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两会”部分政协代表时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是对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它具有時代特征,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弘扬民族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勤劳节俭的勤俭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等,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国、持节,知礼、遵规,诚信、勤劳、节俭,贵和、求新等。

爱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主题。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社会的嬗替和变化更为爱国主义注入不同的时代内容,但它始终是全民族奉行不渝的崇高道德。志气和节操,是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格品质。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格,恪守做人的准则,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始终保持节操,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持崇高气节,是知耻、明耻的具体表现。气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格、国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的是一种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主持正义,居污浊而不染、临强敌而不畏、富不移情、贫不移志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知礼和遵规。知“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知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才能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统的重德思想表现在道德修养上十分重视“自省”、“自律”,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历史进程。它不仅需要竞争、效率、原则,还需要一种人文理性如正义、合作、奉献、良知等精神支持。诚信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如古人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一个人要讲信用,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诺千斤”,“言必信,行必果”。守时也是诚信的重要表现,更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要做到“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成由节俭,败由奢”,《老子》反复强调“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治国之大道“莫若啬”;俭是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只有倡俭尚廉,鄙弃奢侈,才能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拒腐反贪。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既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思想保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求新求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一个人要有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就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要做到“德贵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的基础是善学、务实、践行。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篇15:“弘扬雷锋精神”社会实践总结

一、实践背景:

留守天使徐金英,演绎当代雷锋精神

选择,需要放弃。徐金英老师为了村里的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想,在南窑村做了19年小学老师,前13年代课,1997年才转正。19年里,她却由一名少女变成了妻子,母亲,由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变成共产党员,无论自己角色如何变幻,她对村里的孩子们始终如一。

做“爱心妈妈”,给留守儿童一个家

XX年,徐金英老师在她南窑村自己家办起了“南窑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构筑了一个温暖的“家”,不图名,不图利,把母爱播入三十多个孩子的心田。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署假义务关爱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徐金英老师用爱的阳光,融化着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冰霜,孩子们像一棵棵春回大地后苏醒的小草,在母爱的阳光下,快乐地成长。她说:“只要自己身边还有留守儿童,我这个“特殊班级”就不会解体,就会存在下去!”

大爱无疆,选择无悔,这就是一个人民教师、“爱心妈妈”徐金英老师的人生格言。

徐老师扎根基层,无怨无悔,演绎当代的雷锋精神,是我们大学生的榜样,引起了我们内心的共鸣。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将学雷锋活动长期、持久开展,把雷锋精神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二、实践目的:

适逢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启幕,正值建团90周年的荣光时刻,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深入基层,旨在以“悟雷锋精神,大爱在四方。应时代号召,教育进基层”,实现“爱心传播,创新农村精神”的目标。形成高知社会实践团队,将雷锋精神的当代意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诠释。同时,关爱当代留守儿童,守护住祖国的这一片希望之花,为当代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实践意义:

适逢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为了响应我国一直以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伟大号召,关注基层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民生之基,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对于那些家长不常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更要给与更多关爱。作为高校的大学生,要积极的加入到“守候希望”留守儿童公益关爱计划,深入沈阳周边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镇)村,调研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探讨留守儿童在基础教育、心理疏导、生存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志愿服务的角度为更好地提升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提出可行性方案,形成东北大学留守儿童公益关爱计划白皮书,建立东北大学留守儿童公益关爱基地。

同时,今年又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49周年。为了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将学雷锋活动长期、持久开展,把雷锋精神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所赴实践地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更是“当代雷锋”郭明义工作生活的地方。我们此次实践地点“金英留守儿童之家”的发起者徐金英老师曾荣获抚顺市“百姓雷锋”、“XX辽宁教育十大人物”,雷锋精神在她身上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对我们有一定的熏陶作用,有助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在以后的成长中更好的去追求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深入基层教育进行志愿支教,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心系民生”,传承雷锋精神的素质以及有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让整个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充满信心,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释放和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将爱传承,为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实践内容安排:

7月15日:

早上8:10团队从学校的北门出发,乘坐客车到达新宾县,于新宾县转车,下午1:50到达目的地抚顺市新宾县旺清门镇,当地接受人徐金英老师及校长热情迎接我们,并为我们安排好食宿等方面问题(自费)。安顿后,我们初步与接收人留守天使——徐金英老师及留守儿童之家校长进行了洽谈,初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每日的作息安排,自然情况等,以便做好更为细致的课程规划和活动安排。徐老师着重强调孩子们的英语发音和写作方面需要提高。徐金英老师及校长表示非常欢迎志愿者队伍的到来,并提及,金英留守儿童之家每个假期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许许多多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带来关怀和帮助,同时也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志愿者来到金英留守儿童之家做客。

见面后,我们针对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将课程内容及活动规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着“温暖心灵·大爱奉献·提升素养”的目标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下午,我们自行去学校进行考察,熟悉路线,热切地期待着第二天与孩子们见面,和孩子们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淳朴的话语···

7月16日:

上午:见面会,团队成员分别自我介绍,孩子们也一一介绍,互相熟悉,并与校长,徐金英老师和孩子们合影。实践团成员分成三组,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讲授文化课程,分别是趣味数学,作文与写作,英语及假期作业解答。

下午:

1、“数字炸弹”,带领孩子们做素质拓展活动——猜数字,提高孩子们头脑反应速度,同时鼓励孩子们登台展示才艺。

2、男生进行篮球投篮活动,女生进行跳大绳游戏,老师们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同时针对每一项小比赛都设立奖品以鼓励大家,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傍晚,护送孩子们回家,在路上和他们聊天,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

7月17日:

上午:一二年级讲解了一些英语入门知识,使他们产生兴趣,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三四年级趣味数学有奖竞答,用题目去发散他们的思维,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别样的乐趣;五六年级统一学习初中英语简单的词汇,由于在于老师的交流中得知孩子们的英语成绩都是软肋,所以我们尽可能的使他们多记一些词汇,提高成绩。

下午:

1、把孩子们十个人一组,进行“解手链”游戏,是他们每个人找到在团队中存在的价值,一个团队要想获得进步,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团队意识尤为重要。

2、排练舞蹈“感恩的心”,孩子们手舞足蹈的样子着实可爱,再加上他们的搞怪天赋,一直都是其乐融融的氛围,孩子们兴致很高。

7月18日:

上午:一二年级由老师给讲了一些简单的寓言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之后还让他们谈了谈自己的感想,相信他们会从中收获一些道理有助于成长;三四年级是讲述的祖国地理知识,每个省份的在地图上的位置以及首府城市还有简称,他们都记下了笔记,并被老师所提问,而且得到了小奖品;五六年级是由来自山东的同学介绍了一下他们家乡那边的齐鲁文化,孔孟的故事也在他们心中慢慢扎根,尽管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多少也会对他们有一些了解。

下午:

1、“抢凳子”游戏,这是对于小女孩来说最喜欢的游戏,接下来的两天几乎每天都要喊着抢凳子抢凳子,这游戏中体现的是一种竞争意识,当然是一种公平的竞争,最让我们惊讶的是在这游戏之中谁上谁下大家都很和谐,没有产生丝毫的矛盾,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也许父母的不在身边他们学会的更多的是包容。

2、继续排练“感恩的心”。

7月19日:

上午:一二年级是由老师们用电脑为孩子们放映了“汉字五千年”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电影,孩子们看的聚精会神。三四年级由老师讲了一些新鲜的词汇以及讲解了一些常用的句子,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英语基础确实有待提高,尤其在发音方面,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五六年级是假期作业解答时间,在假期作业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统一进行讲解,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待作业的一丝不苟。

下午:

1、男孩子们和几名男老师进行了一场火热的足球比赛,他们尽情的奔跑,无所谓进球,只要踢到球就好。女孩子们跳起了皮筋,高技巧的活动,女孩的专属。

2、系统的排练了手语《感恩的心》,效果很好,等待着演出。

7月20日:

早上我们提前很多来到了学校,给孩子们买了水果和零食,每个年级的孩子们都在黑板上设计了欢送我们的板报,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任何设备,有的只是孩子们那质朴的言语,简简单单的图画,却足以表达他们对我们那份深厚的感情和用心。这使我们每个成员都颇为感动,想象着孩子们拖着板凳到讲台上,站在上面你争我抢的画画时的场面,心里既是感动又是高兴。徐老师到后,表演正式开始,这几天的功夫没有白费,孩子们站得整整齐齐为徐老师表演手语《感恩的心》,那场面着实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与感动,泪水禁不住从眼中滑落···表演结束后,每个孩子都准备了笔和纸让我们留下联系方式,同时我们也写下了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与鼓励。好多的孩子都哭了,哭得我们好心疼。几天的时间,从起初的陌生,到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中间虽然也有挫折,不顺,可为我们留下更多的,还是印在我们脑海里那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害羞着偷偷地送你一块糖、小小的手儿紧握着你不放、满脸蛋的灰却依旧往你身上扑、怀着渴望与等待的眼神告诉我们爸爸妈妈现在在哪···近五天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就到了,孩子们和徐老师硬是把我们送上了客车,有几个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列车开动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也是撕裂般的疼。我们已经和校长及徐老师协商好,希望能在“金英留守儿童之家”与东北大学志愿服务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即我们的志愿服务基地。校长和徐老师欣然答应了我们的建议。我们打算征求校方相关老师同意后,做一块匾送予“金英留守儿童之家”,并正式建立合作关系。至此,本次资土学院赴辽宁抚顺“弘扬雷锋精神”实践团圆满结束!

实践感悟:

在物欲横流、热情和信念日益淡薄的年代,有些教师的精神变得脆弱空虚:迷茫的生活,蹉跎的岁月,消耗着年华,流失着生命,留下的只是一双空洞的眼睛仍在茫然地憧憬着无望的未来。然而在抚顺市新宾县旺清门镇生活着一位质朴、深沉的教师——徐金英,她承载着满腔热忱,心怀着无限远景,努力工作着,快乐着,自豪着,希望着。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注定了她将踏上一条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我们是幸运的,在那些闪亮的支教的日子里,我们在感受她真实的声音、画面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关于人生,关于教育,关于爱,关于理想。她是平凡的,但在平凡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精彩,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渴望,什么是雷锋精神!她纯洁期盼的目光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她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冲破命运的阻挡,穿越风雨的坚强,追逐生命的阳光,为梦想付出全部的力量!凭着简单而执著的信念,成为播撒爱的“爱心妈妈”。

或许,和她相比,我们短暂的支教之旅真的不能改变什么,我们只是可以给“留守儿童之家”带去一缕清新的空气。可是徐老师做到的,却是带给那些留守孩子放眼看待世界和对未来希冀的勇气与力量;触发他们追求自身价值的信念和决心;引领他们拥有积极向上、健康人生的生活态度;增强他们面对困苦艰难永不言败的身心承受能力。她在努力用心为他们插上一个理想的翅膀,因为她坚信他们总有一天会展翅飞翔!

爱不应该是挂在嘴上,也不应该是肤浅的凡事包办,而应该深入到思想落实在行动上。徐金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她的爱护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长。“留守天使”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就是由这位普普通通教师生动、真实、完整的诠释出来。“留守天使”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万紫千红随风去,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就是对她高风亮节的最好写照!她的人生价值,体现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中。她有一颗热爱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心,是一头爱生如子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和青春的“孺子牛”。在她的身上,我们读懂了教师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她以自己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昭示了实实在在的雷锋精神,诠释了爱的教育的真谛。

上一篇:公司组织户外拓展通知下一篇:“最美瞬间”微摄影大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