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高中模块

2024-04-20

依据高中模块(通用8篇)

篇1:依据高中模块

依据高中模块“三步教学法”的教学要求与方法,自己设计一节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案

作者: 刘淑玲(高中音乐

青海省音乐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0 / 28 发表日期: 2011-08-04

09:07:58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格言、散文的评析,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和鉴赏的不同含义: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鉴赏:鉴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或优劣)和欣赏。

2、赏析格言和散文

(1)、格言: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散文:书第4页(3)、阐述以下观点:

(一)、人应该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本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具有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必须的音乐文化水平。

(三)、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热爱音乐,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新课

(一)、带问题聆听音乐: 【 A 】 【 B 】 思考:

1、两首乐曲表现出来的情绪? 快乐 悲伤

2、你从乐曲的那些方面体会到 快乐和悲伤的?

(二)、音乐的基本要素:(重点)

1、构成音乐的元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2、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音乐的形式要素:

1、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2、旋律—是音乐的“血肉”。

3、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

4、速度—不同速度表达不同情感。

5、调式—大调式具有明朗的性质和光辉的色彩。小调式—具有柔和的性质和暗淡的色彩。五声调式。

(三)、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再次聆听两首乐曲:

1、《草原放牧》所表现出来的乐曲意境,用那些音乐要素可以说明。

2、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做:11-12页的1、3题)

(四)、拓展欣赏:

1、欣赏、判断《长江之歌》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歌曲? 大调式

2、欣赏、判断《嘎达梅林》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歌曲? 小调式

三、课堂小结:音乐的形式要素对作品的作用。

愿:音乐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你的人生更加美丽、绚烂、多姿。

四、课后小结:

篇2:依据高中模块

高中分班是怎么分的

1、高中分班一般为三种:快班、普通班、快班。然后会在班级进行内部考试根据不同的成绩来划分。

2、学生成绩比较优秀的就会被分到快班里,反之成绩不算太好的就被分到了慢班或者是在普通班上课。

篇3:论发展农村普通高中的依据和意义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 这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重大决策, 也是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一、重视发展农村普通高中的依据

(一)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入的一种资本, 是西方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被称为人力资本研究先驱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 完整的资本概念应当包括物力资本和与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本两个方面。物力资本体现在物质产品上, 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舒尔茨指出, 劳动者身上的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他在对人力资本的构成分析中, 主张把教育当作对人的一种投资, 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称为人力资本。舒尔茨用大量的经验材料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 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田和其他资本的经济重要性在下降, 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在上升, 由知识和技能所构成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根据他的计算, 1929~1957年, 美国经济增长的全部要素贡献有70%是人力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达33%。舒尔茨的观点在贝克尔、明瑟、丹尼森等人的扩充研究中也得到证实。美国经济学家研究认为1929~1956年, 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21%~40%应归功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教育投资。同样, 在1961~1971年的10年间, 教育进步使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每年提高0.35%。研究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该国对教育的投资有着直接的关系。[1]所以, 在人力资本理论看来, 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高低和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 从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人力资本理论还认为, 一个人的人力资本素质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一个地区的总体人力资本水平如何, 也将最终决定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 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提高, 最终则要落实到依靠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上, 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上来。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人教育收益率、促进社会人文发展和经济增长等的重要手段。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情况来看, 新中国从成立初期到上世纪60年代, 小学教育是主流, 对人力资本增长贡献率最高。上世纪60年代以后, 初中阶段教育成为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推动力, 对人力资本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中阶段的教育逐步发展,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开始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如果能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5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将由目前的7年提高至10年, 其中城市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将由目前的9年提高到12年, 就有可能将人口包袱转变成人力资源, 因此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普通高中, 它承担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任。加快发展农村普通高中, 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不仅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有益, 对于农村人力资本流动尤为重要。

(二) 教育公平理论

在现代社会, 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之间发生流动的有效机制, 通过接受教育以及由此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最有可能改善个体社会地位的境况, 这就使得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当《世界人权宣言》将受教育权确定为一项基本人权之后, 教育权利平等已不是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机会均等。通常认为, 教育机会均等指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文化的不利条件下均可以在教育中得到补偿。如果说教育权利平等是给社会成员受教育权利, 体现的是教育的水平的、横向的公平的话, 那么教育机会均等则更多地意味着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 允许“补偿利益”的存在, 是一种垂直的、纵向的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础, 也是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表现, 这种进步应体现于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减小。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应向处于弱势地区的农村普通高中倾斜, 使农村学生获得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 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中教育机会, 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二、重视发展农村普通高中的意义

(一) 有利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根据“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的调查, 目前中国农村仍存在着严重的辍学现象。课题组调查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 辍学率最高的为74.37%, 平均辍学率约为43%, 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3]

农村初中阶段之所以辍学率高,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感觉初中毕业后没有出路。2007年, 在农村普通学校中, 初中升学率仅为8.76%, 这表明农村普通高中规模过小, 农村学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很低, 大量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在初中阶段, 当很多学生发现自己不能够考上高中后, 便不愿意继续学习了, 家长也认为孩子不能够考上高中, 以后上大学无望, 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读书。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来更好地拉动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只要毕业后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是不会辍学的, 家长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辍学。

(二) 有利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据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66%, 城镇地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农村地区高中普及率仅为5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2020年要在全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另一方面说明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高中。从学龄人口变动的趋势来看, 2010、2015和2020年农村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占全国高中阶段学龄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72%、60%和56%, 今后高中阶段教育增量主要来自农村学龄人口。[4]可见, 农村高中的发展成为普及高中教育的关键, 我国未来高中发展的潜力在农村。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普通高中不仅有利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而且还将有助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 有利于缩小高中教育的城乡差异, 实现社会公平

当前, 城乡教育机会的差异, 在高中阶段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看, 2003年, 农村普通初中升学率为8.69%, 城市为77.35%, 县镇为56.51%, 到2006年, 农村初中升学率为8.76%, 城市为90.06%, 县镇为62.95%。从2003年到2006年, 农村与城市升学率的倍数差距从8.9倍扩大到10.3倍, 与县镇的倍数差距从6.5倍扩大到7.2倍, 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异呈扩大趋势。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其中受教育机会的多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 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从而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这不仅是保障他们受教育的 (下转第6页) (上接第4页) 权利, 而且还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四) 有利于满足农村学生与家长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在我国2000年基本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后, 高中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瓶颈”问题, 但是, 高中教育在进入快速普及化阶段后, 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矛盾越来越从单纯的数量要求转向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 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不足成为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矛盾。缓解高中阶段教育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但目前普通高中的非均衡发展格局, 限制了农村地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扩大, 抑制了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而发展农村普通高中, 提高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 既可以满足农村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同时可以减轻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

(五) 有利于更多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

据有关调查显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招收的新生中, 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 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 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 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农村学生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竞争中缺乏竞争能力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5]。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根源在于基础教育的不公平, 高中阶段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导致农村学生在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之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一般都就读于城市或者县城的重点高中, 重点高中招收的学生也大都是城市学生。在农村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周边乡镇和村庄的农村学生, 因此我们只有重视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张天波.高中教育: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瓶颈”[J].人口学刊, 2004, (6) .

[3]原春琳, 谢湘.抽样调查农村初中辍学率达43%[N].中国青年报, 2005-06-27.

[4]王正惠, 任仕君.农村高中发展预测研究[J].教育科学, 2006, (4) .

篇4: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

一、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自身身心的发展是由他们的遗传条件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教育条件决定的。遗传条件决定着他们身心发展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着他们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条件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

高中历史课程要想促使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发生正向变化,首先要研究高中生自身的需求。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新课程要研究高中生成长过程中这些方面的需要。

其次,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人类的认知规律来看,不论哪个阶段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基本的动力之一。若高中历史课程创设的学习情境是高中生们普遍感兴趣的,那么高中生就会自然而然的积极参与,反之,则会产生厌烦的情趣。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要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的建议、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学生发展需要是多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认知策略等方面都需要发展。仅从知识方面来看,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都是知识的组成部分。我们力求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但又不可能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齐头并进。这就需要我们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必须结合学生个体或集体的兴趣,培养有特色的人才。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代代的新人接替,而教育正是把社会与个人特别是新生一代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和中间环节。教育把人类长期以来以来积累起来的经验,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经过认真的选择,传递给下一代,通过引导下一代掌握经验、促使他们的身心发展达成社会性的“遗传”,并有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一致的。因为,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课程目标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化的内涵发展的真正需要。”“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求知,既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处,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做人,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②

三、高中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既然以高中历史学科进行教育,那就要考虑到高中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

高中历史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传统意义上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积极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治功能。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治、借鉴、垂训治乱兴衰,把握历史、认识国情,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标准体系,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方法分析考察社会政治问题。

2.经济功能。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高中历史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在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塑造适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3.文化功能。高中历史教育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知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科学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础,也是公民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这些价值和功能反映出传统高中历史课程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即便是促进学生身心多方面协调发展,也是从培养学生历史感、民族自豪感,学习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方面考虑的。

世纪之交,我国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学生发展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有智力的片面發展;是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一个“模式”的发展;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③

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带来历史课程价值和功能的转变。历史课程功能必须由以社会为中心转变到以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相统一上面来,在引导学生的个性朝向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还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实现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这就要求高中历史课程从枯燥无味变成生动有趣;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变成与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密切相联;从注重“专业知识”转向注重“通识知识”;从关注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在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全过程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视角确立并提出目标要求,而不是像以往“思想教育”那样主要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提出目标要求。二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要有全面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三是目标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的实际,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学习历史的全过程包括几个重要环节:学习动机的确立;历史知识的积累;对历史的体验与感受;相关能力的培养;对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概括与总结;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运用。那么关注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就要从学生学习历史的视角去提出目标要求,而不是从老师、从专家的视角去提出目标要求。

由于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对任何一个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为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课程目标的本真是建立在学生、社会、知识三因素整合的基础上的。相反,课程目标的确立如果只考虑其中的某一两个因素,或对三因素关系处理不得当,就会导致课程目标的失真。”④课程实践证明,“无论忽视哪一个要素,或者偏重哪一个要素,都会使学校课程失去平衡,以至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⑤课程史上出现过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这类典型的例子,它们基本上都以失败而告终。

参考文献:

①[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姚良方译,瞿葆奎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②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③参见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委研究室:《面向21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④刘启迪:《课程目标:构成、研制与实现》,《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⑤吕达:《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357页

篇5:高中新课程美术模块教学

上学学校首次在高二年级实施美术模块教学时,我有幸担任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电脑美术课程教学,通过新课程培训和一学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感触颇深,新课程高中美术模块课给高中美术老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舞台,提供了充分的教学空间。特别是“现代媒体艺术”,在展现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与前沿艺术前沿的窗口。

1、媒体艺术模块选择的多样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美术课程分为五个模块九个门类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五个模块分别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九个门类是:书法、国画、版画、雕塑、电脑美术、油画、篆刻等,根据新课程美术教学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指出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两方面的学习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某单元内容单独或有侧重地学习与应用,甚至多次选修,以便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在各教学内容之间轮流选修,以便得到综合学习与应用。”

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设备和师资情况开设课程,学生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另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人美版提供的美术设计教材提供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和优势编写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美术课程的单一性,只是在高一开设欣赏课。

2、不受技法和绘画水平的限制,各尽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展示的平台。

提起美术课,很多人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就是指画画,新中国成立以前还被称为图画课,所以往往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课好不好都是看他的绘画水平怎样,其实美术是多种能力的表现包括:造型能力、色彩感觉能力、动手能力等等,不一定专指架上绘画,每个人先天和后天条件的不同造成了能力的差异,而高中美术新课程五个模块每个门类都倾向于某种美术能力,例如油画侧重色彩感觉能力,雕塑体现学生的造型能力,版画和篆刻需要动手能力。对于教学评价而言也更加客观。通过媒体艺术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

“现代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运用光学原理、电子技术等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艺术日益普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新开设的一个学习模块。通过这一学习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运用现代媒体设备、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创造、展示的能力。

通过对美术新课标的学习,根据现代媒体艺术模块教学特点,实际课堂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教学方法:

1、以创作为主,简化技法学习。

例如针对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难题,“精讲精练,技法速成”。每节课主要以完成一个特技效果为主,技法操作中尽量找些简便快捷的方法,容易出效果的方法。如果单讲技法练习,学生会觉得学习难度大,例如《水晶贝壳》一课中Photoshop软件操作复杂,设计步骤达60多步之多,其中还有操作复杂的“蒙板”。“能不能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达到水晶化贝壳的效果,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通过科组教材的研讨,以及实践操作,找出一套更简便的操作方法,最后完成的特技效果也相同。那一课,学生们的作品中不仅出现了蓝色的水晶贝壳,还有令人惊喜的金属贝壳效果,宝石效果,翡翠效果等等........。

2、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

平面设计课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法和创作能力还要让学生运用设计知识知识,视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作品,如《CD包装设计》一课中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前认识到创作的目的,考虑产品功能,作用。作品设计效果图完成后要求写设计说明,注明颜色,尺寸平面示意图,功能简介等。因此要求学生在创作构思时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在学习美术课程的目的并非是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让学生能从‘人文’性质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运用美术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①。

18课时的平面设计课如果完全用专业技能训练的方法组织教学,那就类似于信息技术课,没有达到美术设计课的教学目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设计艺术创作的乐趣。“创造性地使用一切手段,也许比美术技法训练更重要”②。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简化电脑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引导观察,欣赏美术设计作品,注重学生的设计创作思维的培养,每堂课最后10分钟时间是设计作品交流时间,由各小组推荐最好的原创作品与大家分享,谈谈自己的设计过程、感想。每个月评选1~2名“优秀设计师”(优秀设计师有权提出作品修改意见,参与评选作品批改)。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

3、创作题材前沿、生活化。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从来都是展现生活,表现生活,现代媒体艺术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紧密,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我更注重能激发学生设计理念,能发掘他们情感热点的题材,如影视特效,电视广告,校园文化设计,日用品的包装设计等。在霓虹灯效果制作一课当中,我选择的是《黑客帝国片头影视特效制作》,尽管是制作简单的一组数字霓虹灯效果,操作也很简单,但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积极讨论发言,能很快进入构思创作状态。

《Photoshop制作国画江南水乡》也是学生喜欢的一课,“国画无师自通”许多手绘中不可能达到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都能成为现实。

注释:

篇6:高中体育排球模块教学设计

1、初步学会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基本技术。

2、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全身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应放在传球时的手型、击球点和传球时的全身协调用力上。

教学难点:传球时的全身协调用力。

程序

教学内容

领域目标

组织队形

教法

学法

要求

时间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宣布课的内容任务

3、检查服装

4、安排见习生

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自觉组织能力

队形:

__________

¤¤¤¤¤

¤¤¤¤¤

教师在旁边观察、提醒

统一服装、精神饱满

集合做到快、静、齐

3

准备部分

1、慢跑300米

2、由学生自编6节徒手操

3、游戏:

“滚球接力”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两脚开立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由排头同学持球沿后面同学的两脚之间滚向排尾,排尾接球后又跑到排头将球滚向排尾,,依次进行,以最先完成的队为胜。

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运动状态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慢跑田径场一圈,以二路纵队进行慢跑

队形:

× ×0力× × × × × ×

__

× ×

__

× × ×

5米

由教师讲解、

学生模拟做一次

在发令前学生要做好准备,每个球都要按要求滚。否则算犯规。

10

基本部分

一、徒手模仿练习:

二、持球模仿练习:

三、原地自抛自传:

四、原地传抛来的球:

学生能体会动作

学生能掌握传球手型的基本动作

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

动作基本合理。

组织队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

组织队形:

同上

组织队形:

______________

Δ

¤¤¤¤¤

¤¤¤¤¤

组织队形:

同上

教师边示范边纠正动作。

同上

同上

教师纠正错误

学生原地徒手做传球动作

一人按传球手型持球于脸前,另一人用手以适当的力量压住球,

二人一组,相距5米左右,自抛球离手一米高度自传一次后传给对方

二人一组,相距4—5米,对面站立,一人抛球,另一人模仿传球动作,以传球手型在脸前上方将球接住,以同样手型将球再抛给对方。

要求:蹬地和伸臂动作协调,动作要正确无误。

要求:手掌不能触及球,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

要求:十指触及球体,运用手指弹力击球,体会手指触球时的正常感觉。

提高要求:抛球的高度和落点要相对的固定,传球者对准来球,及时迎球,用力协调,手指、手腕击球动

3

4

10

分钟

10

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

1、抖动上下肢

2、拍动大小腿

放松四肢调节身心

队形:同做操队形

教师示范喊口令

放松上下肢

达到放松的目的

3分钟

课后小结

小结本堂课,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及地点。

总评

队形:

同课前集合队形

表扬好的学生,纠正错误

总结经验

安静听讲

篇7:依据高中模块

第一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经。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歌唱教学在高中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一、歌唱教学在高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1)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歌唱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伟大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也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有了歌唱最容易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人人都有一幅嗓子,人人都能用歌唱表达感情。器乐毕竟是少数人接近的,只有人声——人们生而有之的、最优美的乐器,才使音乐属于每个人。歌唱给予人的艺术感受是最直接、最深入人心的。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音乐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2)歌唱教学是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欣赏或演唱优秀的声乐作品便是接受一次美的洗礼。教学生演唱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高的艺术歌曲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使学生能逐步变得知美、爱美而情趣高雅;教学生演唱通俗易懂、轻松活泼、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时,可以教会学生自由地宣泄情感、大胆地与人沟通、交往并分享快乐;教学生演唱数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民歌时,将会带领学生进入民间音乐文化的大殿和民族精神的乐园,使学生悠然升起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与自豪感以及对其他民族的尊重与理解,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总之,歌唱教学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最好手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歌唱教学提到的“兴趣爱好”、“自信心”、“创造潜能”、“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等,都已超过了歌唱学习的本身,而这一切又都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即促成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快的“情商”。歌唱是走进音乐艺术的最便捷之道。音乐做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对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夯实知识基础,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可以将音乐内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塑造人的灵魂、健全良好的人格及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歌唱模块的课程设计思路(1)歌唱模块的设置

“歌唱”模块: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2)歌唱模块的学分

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方案》规定,学生每完成18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必需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歌唱”模块为1学分。

对于具有较强音乐能力并愿意在音乐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在获得必修学分后,鼓励选修其他模块,或继续深化歌唱模块的学习,每修满18学时,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

(3)学生选课及不同模块的实施

为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并强调了以下四点:第一,在学生选课前,应将音乐课程的不同模块的内容、性质和开课计划及时向学生祥加介绍;第二,在学生选课时,音乐教师应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选课给予具体指导,以免学生选课时带有盲目性;第三,学校有能力开出的模块,均应面向全体学生;第四,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通过教师的指导,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学习内容。

课程标准根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地指出:“从目前是自己教学设备等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和学校都具备同时开设六个模块的条件。”因此,“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模块分步实施。”课程标准为此提出了课程实施的总原则:

“优先开设”的原则,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

“逐步开设”的原则,在以上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高中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三、歌唱模块的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1)内容标准

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唱、重唱、独唱等实践活动。

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圆润的音色以及清晰的咬字吐字,进行富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

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本模块一般应排练合唱曲3-5首。

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现地歌唱。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

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采集并学唱优秀的民间歌曲。(2)活动建议

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与愿望。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尽可能地融于歌唱实践活动中。

歌唱曲目的选择要注意难度适中,应与学生的歌唱水平相适应,注意循序渐进。排练合唱曲时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与体验。分声部排练要为合排、精排打基础,合排时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唱会、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在民间音乐丰富的地区,可安排较多的学时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和学唱民歌。

四、歌唱模块的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

教师应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聆听及参与艺术表演实践,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教师要精心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学生共同探索音乐美的内涵;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语言、动作,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教师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在集体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城乡、学校之间都存在着差别。各学校及教师应结合本地区、本民族、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实施教学。(2)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音乐的感受体验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探究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等。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如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探究性学习能力等,是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演唱方面的艺术表现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曲目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等进行评价,属定量评价。

(3)教科书编写建议

教科书要依据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确保教科书设计的总体思路与《音乐课程标准》相吻合。

教科书中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要有机地渗透在各个模块之中,注意每—模块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均衡。

“歌唱”模块,可以单独或合并编写教科书。(4)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各级课程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学校应聘任专职音乐教师任课。由于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同,提倡校际间的师资交流及跨校兼课。为了弥补专职音乐教师的不足,可以聘请校内具有音乐艺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课。如条件允许,也可聘请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音乐工作者到校兼课。

学校的礼堂、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室内体育馆等也应视为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

学校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采访民间艺人,或请专业音乐家到校表演、举办音乐讲座等。

第二讲 歌唱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于歌唱模块的教学,《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这样界定的:“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亦即说,在歌唱模块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要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为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制定教学课案,在教学过程中把三维目标加以整合,并实施教学。

1.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首先,在欣赏过程中,感受、体验人声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

歌唱模块的欣赏内容多为优秀的声乐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要注意模块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例如,人音版第二单元“赞美祖国”里的《祖国颂》,A段“太阳跳出了东海„„”采用4/4拍子,旋律缓慢而开阔,展示了壮美山河的意境;再现的A段变为6/8拍,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前者重在描绘意境,后者则强调抒发民族自豪感。其节奏由前者的平稳起伏变成了后者的富于动感。结合欣赏过程,让学生歌唱这两段旋律,让学生亲身体验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缓慢、平稳、开阔——描绘意境;激动、富于动感——抒发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用歌唱的形式表达意境、抒发感情;通过实践,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运用歌唱的形式描绘意境、表达个人感情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同时在实践中享受到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其次,在歌唱实践中,进行富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

歌唱活动包含歌唱技能的学习、训练和作品的歌唱实践活动。对于歌唱模块的教学来说,过程和方法对学生学习歌唱技巧非常重要。学唱乐谱,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上,可让视谱能力好的同学带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既提高学生视谱能力,又融洽了同学间的感情。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等歌唱基本技能的学习,都要结合歌唱实践活动来展开。教师要亲自示范,让学生判断、模仿和学习正确的歌唱技巧:从歌唱的口形到呼吸、发声、到咬字吐字,乃至利用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达诸多情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要尽可能安排大约五分钟的声音训练。训练的曲目要尽可能选择各单元中实践部分的曲目或由该曲目派生出来的旋律。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根据作品的需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准确地、有感染力地表达作品的意境、情绪和主题,即,引导学生有艺术表现力地歌唱。二声部的歌曲,可采取由能力强的同学来教和老师帮忙的办法学习。在学唱《故乡的亲人》一曲时,练声曲即为歌曲本身。歌唱该作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知和分析歌曲的主题(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亲人)和情绪(怀念地,伤感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情境。如“我的故乡在斯瓦尼河畔,多么遥远”这句歌词,“遥远”一词的情绪是伤感地、惆怅地,要用缓慢的速度,较弱的力度和暗淡的音色来歌唱。

2.以合唱教学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以合唱教学为主,培养自觉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集体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歌唱课天然地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情感交流的特征,它有益于人际间的情感沟通及合作交流,而合唱在这方面尤为突出。音乐教育通常体现为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教学目标往往蕴涵在教学过程中,即,过程亦即目的。由于普通高中音乐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学生不管是否具有天赋与特长,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具备基本的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因此,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的音乐素养、歌唱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在教学实践中,以合唱教学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标准》里,“过程与方法”被细化为四个具体目标,即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以人音版第二单元“赞美祖国”中的歌曲《同一首歌》为例:首先,让学生聆听歌曲《同一首歌》,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歌唱;其次,进行《同一首歌》的演唱学习,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让学生自身去经历、去感悟,进而比较、探究及合作,使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

3.在欣赏及歌唱实践中融入知识与技能

篇8:依据高中模块

1 根据学科教学目标的需要

体育探究性学习与体育必修课学习是相互联系的, 体育必修课注重系统性、稳定性, 强调统一, 注重收取。而体育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专题进行探究, 并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强调个性, 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内容不仅有“探”, 也有“练”和“玩”的成份。这也正是体育探究性学习能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体育探究性学习作为体育必修课的延续、延伸和补充, 在“探”、“练”与“玩”的过程中, 让学生巩固、拓展体育保健知识, 探究体育的奥秘,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如每一次探究性学习都安排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安排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去体验, 让学生通过体育理论课, 从理性上了解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必修课, 从感性上理解提高身体素质对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性, 在探究性学习中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练, 从而能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如学生在体育理沦课上学习了速度素质的理沦知识, 从概念上理解了什么叫反应速度, 什么叫动作速度, 什么叫位移速度。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可结合学生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和运动能力等, 引导学生去观察、寻找、发现、发挥、创造, 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懂得了在生活中骑自行车碰到紧急情况时急刹车, 这就是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又如体育活动中的跳绳是动作速度, 足球守门员对迎面而来的球所做出的扑球动作是反应速度 (其中也包含着动作速度) 等, 这样学—练—想—创相结合, 学生在体育探究性学习中深化、巩固了必修课的知识, 掌握了学习锻炼的方法, 提高了自我锻炼的能力。

体育探究性学习与体育必修课是相辅相成的, 在内容上, 体育探究性学习注重知识性、探究性、趣味性和活动性, 在教育形式上, 以学生自由组合、自主自练、自我发现、自行探究为主, 面向全体学生的广泛性为特征。同时,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力求新颖有趣丰富多彩,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探究和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 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随着体育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 学校体育正在逐步与社会体育接轨, 学校体育工作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 对学生的社会行为的发展, 形成与社会和文化相适应的人格及良奸的个性, 培养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合作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体育探究性学习所形成的群体, 是满足学生合群的需要, 掌握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体育探究性学习需要合作、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及要求, 这也是对学生自制力培养, 形成遵纪守规的习惯, 加深对社会约束力的理解, 体育探究性学习课的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让学生自主创编一些具有竞争性、规范性、有一定规则制约的游戏和竞赛等, 学生自由组合, 自愿参加, 教师指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实践、运动、合作、竞争达到目的, 并及时发现不足, 不断完善, 在运动中充分体现自我、探索自我。在竞争与活动中, 品尝得与失、胜与负的情感, 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了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体谅、相互尊重的人际交往准则和高尚的社会情感,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在活动交往、在游戏中, 改善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性及人际交往障碍, 如自我中心、任性、高傲、胆怯等, 使学生的人格、社会协作性以及社会适应性在体育探究性学习中得到发展。

如果说, 体育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适应社会、完善自我的舞台, 那么,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则是为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提供了一个基础保证。北大附中曾提出过:“德育是根本, 智育是关键, 体育是基础”, 没有好的基础, 那其他的则是一句空话。在体育探究性学习中, 既要注重学习观察事物, 研究问题, 不断创新,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如教师在组织竞赛时, 可让学生自己组织、裁判;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结合自己平时学习过的知识技能, 把自编自排的练习内容及方法带到社会, 带到家庭, 使学生参与到社会体育中, 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3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需要

所谓兴趣, 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在体育活动中, 体育兴趣是指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重要因素, 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是需要。如高中女同学普遍对韵律操比较感兴趣, 那是因为韵律操舒展优美的动作、运动员健美的体型等吸引着她们, 爱美之心驱使她们渴望通过参加韵律操练习以达到体型的健美。当她们健美体型这一需要得到满足时, 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随之对体育的其他内容也产生兴趣, 从而自觉自愿地、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入门的开始, 兴趣的形成有赖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信息源, 为了满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了解体育、喜欢体育, 在体育中感受快乐, 达到掌握、提高体育技能, 丰富生活情趣的目标, 在体育探究性学习中, 内容安排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兴趣, 同时还要考虑到探究的趣味性、知识性, 让学生在满足兴趣的同时, 掌握知识, 提高技能。如女同学的韵律操练习, 可由简到难分成若干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练习, 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去探究健美操, 如动作要求、编排的程序、健身的效果等, 在探究过程中去改进和完善教师所教授的健美操组合动作, 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探究结果。

4 根据学校的特点及条件的需要

在体育探究性学习中, 首先, 选择一些有一定锻炼价值、学生又比较喜欢的, 且花钱少很容易自己制作的运动器材为主, 如绳、毽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利用家乡资源去自己动手制作, 如有的学生自己编制了一些草绳;有的同学把自己养的大公鸡的鸡毛拔下做成了许多美丽的毽子, 这时教师及时启发学生用自己制作的运动器材去创造性地学习与练习, 如单人跳踢、双人跳踢, 多人跳踢、花样跳踢等, 提高学生对绳、毽的兴趣, 锻练学生的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其次,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竹竿作为锻炼工具, 如用6根竹竿为一组, 6位学生分别站在竹竿的二端, 双手握住竹竿的两头, 有节奏的左右碰击, 发出清脆的声音, 其余的学生则在左右开立的竹竿中跳跃。又如用废弃的自行车外胎通过游戏的形式做各种钻、跳、跑、套等练习, 用空塑料瓶做掷保龄球练习, 自制哑铃做各种力量练习, 放风筝等。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让学生用手中的竹竿创设各种练习, 学生3人一组、5人一群地开动脑筋, 创造实践, 用两根竹竿从前至后挥扫, 其余学生依次跳过, 两位学生握住两根竹竿的两端, 上下挥动, 学生依次跳钻等。一根小小的竹竿可以锻炼身体,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自制教具, 在锻炼学生身体, 扩充活动器材, 节省经费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艰苦创业, 勤俭办校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 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需要, 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需要, 根据学校特点及条件的需要, 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 把体育探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同时,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思想, 让学生的群体个性充分自由发展, 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飞.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的转变[J].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 .

[2]张洪波.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9) .

上一篇:关于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下一篇:学会勇敢和团结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