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使用反思

2024-05-07

多媒体教学使用反思(精选十篇)

多媒体教学使用反思 篇1

多媒体作为教学模式一出现就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追捧”, 因为它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不了的效果, 又是高新科技在教学中的使用, 所以备受青睐。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质量, 更体现了一名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驾驭能力, 于是很多教学单位将课件制作与使用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 这就对多媒体的使用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以致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师是否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的标志。但一次听课的结果令笔者费解, 讲课教师的课件做得惟妙惟肖、讲解得法, 但听课结束后自己却发现什么也没记住, 听课笔记几乎没有, 回忆讲授的内容也几乎记忆空空。这一现象令人不得不进行反思。为什么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效果却不如人意?尤其是课件做得很好、讲授得法, 为什么没有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 从2003年开始对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统计, 共计对自己所授课的21个班次、6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其中1门课程没有采用板书模式;3门课程开始采用板书、后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最后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模式;2门课程先板书模式、后多媒体板书组合模式。教学效果统计见表1。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单一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模式效果最好、板书模式教学次之、单一用多媒体模式教学效果最差。评定效果从课堂学生反馈、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考试成绩、教师自我评价、学生测评等项进行统计。

从上表可以得出, 单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效果最差, 但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建立感性知识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工科的课程很多机械、设备图, 如果没有多媒体就很难建立感性知识, 但其主要缺点是课堂笔记无法记录, 造成无法课后复习, 且在谈话中知道很多机械结构原理虽然很好但却没能真正理解, 因为跟不上进度。但此调查中缺少理科类课程, 如工程力学这类逻辑、计算性较强的课程的比较。

笔者从2004年开始参与教学督导工作, 共听课212学时, 其中164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自己以一名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种模式教学的效果。总结所有听课效果, 并用表2进行了统计。多媒体教学确实做到了传统教学方法做不到的事情, 尤其对一些需要用图、动画来建立学生感性认识的课程, 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实现的。但另一方面多媒体绝对不是万能的, 甚至还有很多弊端, 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单独使用多媒体教学质量会大幅度下降。

综上所述, 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最差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其不足之处, 但总的教学效果却优于单一多媒体教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听课和自身教学总结得出, 单一使用多媒体虽然有教学效率高、能够清楚地表达各类结构、形体、复杂的大型图片、动画等功能, 但却出现教学效果不好的现象, 虽然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但是学生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疲劳”, 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 课堂表现懒散, 教学效果不能和教师的付出及期望成正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高速带来的低效

由于所用课件是事先做好的, 授课时无疑大大提高了教学速度, 但其最大的弊端也在于此, 因为教师不是边写、边画、边讲, 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由于多媒体展示缺少铺垫, 而且多媒体课件并非完全是动画类为学生建立感性知识的内容, 很多是各类结构、原理图、构造、操作过程等的讲授知识, 在没有任何铺垫的前提下直接展示给学生, 学生根本没有反应时间。由于学生没有思考时间, 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思维节奏, 更无法让学生做好完整的课堂笔记, 失去了课后复习的依据, 因而无法系统地进行课后复习 (因为现在很多教材编写粗糙, 教师一般用多本教材组合进行授课, 造成虽有教材但却不是教师授课的全部知识, 或知识点不一致) , 虽然很多图片的表达很清楚, 确实给学生建立了感性认识, 但却无法让他们在短暂的时间内记住并掌握, 表面上很明了的问题实际上却没有讲授清楚, 所以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

2. 课件质量不过关

很多课件并不是教师自己做的, 是网上下载或者教科书附带的光盘, 这些课件难免将一些无关的知识也加入, 尤其一些光盘出于数量考虑将很多书本上的章节、标题全部变成课件内容, 而确实需用课件表达的知识点却因为难做而缺少, 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的。而自做的课件由于个人水平不高, 难做到尽如人意, 缺少动画和难讲解的复杂知识点的制作能力, 只好把书本上的章节、标题、定义等变成多媒体课件内容。形式上是多媒体教学, 实质就是电子“板书”, 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的内涵, 多媒体的使用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3. 图文分离一闪而过

为提高教学效率将所有内容做在课件上, 包括图片、文字说明等, 由于投影图空间有限, 图片内容只好与文字分离, 在讲解图片上的原理、结构等内容时, 只好不断地进行幻灯片的切换, “一闪而过”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造成学生不便做笔记, 甚至无法做笔记的现象, 且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

4. 注重课件的形式超过注重课件内容

课件的制作为了求新颖、引人入胜, 使可见的内容花哨, 充斥着与内容不相干的“闪图”, 而知识重点文字相应地变少了, 且很多图片内容与背景之间没有反差, 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 关键的知识点没有入脑入心。

5. 环境幽暗降低教学效果

多媒体使用时为了投影的清晰必须保持室内的“幽暗”, 而这种幽暗的环境如果持续过长, 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欲睡的现象;由于光线不足, 使教师无法观察到学生的表情, 割断师生间的交互, 阻断了教学效果反馈的渠道, 减少了师生互动, 降低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此外, 幽暗的光线使黑板上的板书看不清楚, 造成教师即使想用板书弥补课件的不足也不可能, 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

6. 以读代讲

课件制作不精练, 内容繁杂, 文字过多, 课件成为了“电子板书”, 教师照“件”宣科, 上课时读的时间远远超过讲解的时间, 教师变成课件的“配音员”, 失去了讲解疑难的作用和教师的形体语言, 缺少了课堂教学重点和疑难部分的讲解, 变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为学生的自我但“满堂听、满堂看”。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多媒体使用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 无法做课堂笔记, 如果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模式, 就可以避免这一弊端的出现, 教师将必须讲解的内容和学生必须记录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 使学生在教师写的时间内进行记录和思考, 避免了“一闪而过”和图文分离的现象, 这样才能突出重点, 避免一种模式的教法使学生产生心理、视觉疲劳, 变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奋状态, 同时保证了正常的师生互动, 提高了教学质量。

2. 在必须使用的地方使用

教学中不能滥用多媒体, 将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 精练地准备在一节课中必须通过多媒体展现的部分, 如:导课环节、帮助突破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环节、知识拓展环节、无法用语言和板书讲述的地方、大型的原理图以及需用Flash来进行演示的地方, 并配合教师板书进行讲解, 必须杜绝将公式推导、课程的题目、章节、定义甚至是大段的教科书内容做成所谓的“课件”, 没有了教师的讲解, 只剩下教师的“配音”。

3. 时间上精心设计

多媒体课不是满堂看、满堂听, 需要精心设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间, 将那些只有用多媒体才能讲授明白的知识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尤其注意学生的情绪, 适时地进行教学模式的转换, 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留出让学生思考与练习的时间,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理念”真正体现出来, 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导向作用, 而不是一节电视教学。

4. 多媒体使用必须针对一定的课程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多媒体教学, 如理论推导性强、教师用语言能表述明白的课程就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肯定地说任何课程中都有用多媒体讲解更适合的地方, 例如语文教师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 先放一段泰山的Flash以及泰山照片, 可以让那些没有到过泰山的学生建立对泰山的感性认识, 再进行讲解会更加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的联想,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这绝对不是说语文课也用多媒体讲授效果更好。所以教学组织管理部门, 如教务处、教研室应对课程进行分类, 对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规定出可用、部分使用、不适用等, 杜绝多媒体使用泛滥成灾。

5. 年轻教师慎用多媒体

青年教师, 尤其是非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 教学基本功本来就欠缺, 更没有对课堂驾驭的能力和掌控课堂的教学经验, 如果使用多媒体, 就会造成对其过分依赖, 而无法加强教师基本功的练习, 应在年轻教师基本功达标后再使用多媒体教学。

6. 课件必须自己制作

不仅是他人的课件与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知识点不完全符合, 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的, 降低教学效果, 更重要的是, 因为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 更是教师掌握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技能。如果使用别人的课件, 不仅使教师没有真正“备课”, 产生应付的现象, 更没有学会这种教学手段, 造成教师基本功的缺陷。

四、结束语

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模式, 但必须与教师的作用结合, 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好的讲解, 严谨而不乏机趣, 庄重而不乏诙谐, 让人如坐春风, 如饮甘露。如果将多媒体作为惟一的手段, 就降低了教师的作用, 多媒体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 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绝不可以将教师变为多媒体的“附件”, 不可以本末倒置。

摘要:笔者在统计和反思近几年的教学、听课效果的前提下, 对使用传统的板书、多媒体、多媒体板书结合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后得出:使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的教学效果最好, 单一使用传统板书效果次之, 单独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最差。并且多媒体并不适合所有课程, 所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不能作为全部手段或主要手段, 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有力的辅助教学手段, 并论述了多媒体使用的方法、原则、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效果,反思,模式

参考文献

[1]青巧, 黄春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白凤翔, 罗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3]庞丽娜, 陈鑫玮.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4]沈文华.高等农林院校多媒体教学质量探索与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5]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引出的反思 篇2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提高,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对教学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是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还是在普通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都会把教学内容表现得非常生动形象,充分地吸引了学习都地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课堂上,如果是教学设备突然发生了故障,课就要停下来,等摆弄好设备后,方又按部就班的往下上。这样不仅让课堂中断了下来,而且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减。

本来我也喜欢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本以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走到学习中来,让课堂教学更活跃。然而,试了几次之后,确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效果很是一般。

同时,在以前,我也听过很多老师上的课,他们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从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每一次课件制作中,教师们都力求内容丰富、设计精美,表面上看,学生是跟着多媒体课件里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解答、评价、解决问题。然而,当我们细细想来,事实确不是这样,还是我们的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就算学生的回答有所创新、突破,最终也得回到教师事先设定好的程序中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有些课件的设计确实很精致,动画效果设计得形象逼真,使得那些自我约束力比较差的学生容易把精力放在看动画上而忽略了我们的学习内容,整节课下来,他们就会只记得课件的动画内容,但在这节课上具体学到什么知识,却总是想不起来。这样一来,多媒体课件本身的教学效果就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它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起了积极的作用,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他也可以让我们的课上得更精彩、更完美。但也必须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更好的完成教学所服务的。每一次的课堂能够设想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学生们对每个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回答,但这只能是设想,而不能确定。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很大,思考得范围也很广,每节课上都会有意外的收获,而这些收获也许会比事先所预计的效果还要精彩,这也是课件不一定所能设计得到的。所以,我们要看到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是不是每一堂课、每一课都有必要使用的价值,我们要使用一个课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考虑到使用了这个课件,它对我的这节课起到什么作用,怎么样使用,什么时候用,它的价值更能体现出来。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那得要求我们对课件的设计是否恰当;是否对这节课有利用价值;是否让学生学习到要学的东西考虑周到。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上课时,不能盲目地追求使用多媒体课件、以为设计多华丽的多媒课件来使自己得到学生或者同行们的赞许,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它们相互配合起来,争取让它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使它发挥更大的优势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让学生在精彩的课堂教学中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多媒体教学使用反思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优势 不足 改进方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普通中小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重视,很多学校投资兴建了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迅速的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到形式多样,声光俱全的多媒体新式教法,数学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花尽了心思。手段是先进了,形式是多样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先进的手段和多样的形式是否真的达到了从前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呢?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多媒体教学在数学学科中的优势

1. 运用多种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

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是一门难学的学科,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有时还抽象的难以理解,上课看着黑板上生硬的数字就犯困。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形、声、色,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动起来。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趣味问题,想创设生动愉快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数学课同样充满新奇,充满趣味。然而只靠老师的一张嘴,手中的一支粉笔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多媒体可以帮助老师将学生迅速带入教学情境中,成为架起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一座桥梁。例如,教师在讲多姿多彩的图形时,手中的教具无非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圆柱、长方体、三角形、球等,给学生没有新奇感。但多媒体真的可以给我们呈现多姿多彩的图形,让学生大开眼界,增强学习兴趣。

3. 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数学中的图形,可谓千奇百态,种类繁多。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有时效果不理想,即使借助彩色粉笔,学生也是看的眼花缭乱,一头雾水。例如:在讲三视图时,用小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教师很难在黑板上画出来。而借助多媒体,图形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加上动态的着色,学生很快可以画出它的三视图。

二、多媒体教学在数学学科中的不足

1. 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会淡化数学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运用的目的应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如果把一堂课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无疑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披枷带锁,使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教学过程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有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而多媒体教学中最常见的只要点点鼠标就什么都有,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少得可怜。

2.不恰当的使用多媒体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再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与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知识的储备状况、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甚至师生的学习情绪都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的引导讲解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的逐步展开、推进的。而多媒体课件是一个预设的“结果”,它往往考虑不到“过程”的多样性。鼠标一点,结论很快出现在屏幕上,虽然方便,却无疑又减少本来可以留给学生的思考、修正的时间,也缺少了粉笔的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这种统一展现的方式容易抑制学生的想象力,简化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思维过程,造成思维的僵化和片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媒体手段也是不可过分依赖的。

3.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精力,舍本逐末

数学教学重在动手训练、思维训练。而多媒体教学中多数情况下学生以看为主。课堂上,花样翻新的屏幕占据了学生的眼睛,课本笔记本反而丢在一边。加之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贪玩,不懂得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往往舍本逐末,一节课下来对教学内容只是走马观花,印象模糊。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改进方向

1. 正确定位,注重实效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骄子但只能在数学教学中起到配角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如:有理数的运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等,传统的黑板强于多媒体的屏幕。但图形的轴对称、旋转等涉及几何的问题,多媒体有他自身的优势。我们应该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的为学生负责。

2. 因材施教,灵活运用

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加以运用。应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用或不用多用或少用皆由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而不要以热闹不热闹,好看不好看为标准。切记不能让多媒体挤占学生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3. 变更观念,以人为本

推廣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要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为前提。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以人为本。教师只有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自己驾驭多媒体手段,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进多媒体手段之中,才能极大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也只有这样,多媒体手段才有可能不成为摆设,不沦为“旧”教育的新式武器。

4. 互助互利,资源共享

鉴于制作课件时费力,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相当繁重,过多的把精力用于课件制作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因而,需要大大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共享的优势,提高优秀课件的使用率,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这就要求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一方面能为教师们多提供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多提供资源共享的机会;另一方面注意搜集优秀的课件,分门别类使课件也形成体系,让其发挥作用。同时也要求数学老师能够创造性的借鉴,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多媒体教学焕发应有的光彩。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需要多媒体,也绝对离不开传统教学模式。两者如果能各自发挥优势,相得益彰,相信初中的数学课堂将会更加精彩,我们的学生会更喜欢我们的数学课。

参考文献:

[1]袁雅琴 《多媒体教学:喜忧参半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03.1.2

多媒体教学使用反思 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误区,合理使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多媒体技术被带进了课堂。首先在广大城市地区学校普及多媒体设备后, 近年来, 很多农村学校也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给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成为广大农村教师乐于使用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枯燥的英语教学而言, 它给课堂带来了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确, 多媒体有其区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独特优点:它图文声并茂, 具有动态性、便捷性和直观性等特点, 直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然而, 实践中由于对多媒体认识的不全面, 使得多媒体运用不当, 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大多数农村学校多媒体英语课堂的观察和研究, 发现对多媒体不当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中过份依赖多媒体, 摒弃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

1. 摒弃黑板的运用

由于多媒体使用的直观性, 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课堂中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将课文、单词、知识点等都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从warmingup到goodbye都纳入课件中。在整堂英语课中, 完全没有使用过黑板。以至于英语课结束后, 电脑一关, 完全看不出上过什么课,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课堂中讲解过什么知识点, 所有的一切都如同放映一般, 随着字幕的结束慢慢烟消云散。

2. 摒弃录音机的运用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利用多媒体, 只要轻轻一点, 便可放出课文, 听力材料。而使用录音机, 每次听完再听还要倒带, 既麻烦又浪费时间。但是, 通过几年的实践观察发现, 录音机的使用很有必要。虽然倒带麻烦且浪费时间, 然而, 就是在倒带期间, 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听材料的准确率也比用多媒体时高。

(二) 课堂中过分使用多媒体, 导致师生地位不明确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 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这说明教师应该是课堂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教师应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 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动性。然而, 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时, 完全忘记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不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将知识点、重难点呈现在课件中, 以填压式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将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平时使用现成课件, 导致自己做不出课件

很多教师有这样一种观点:平时的课, 又没人看, 何必费脑自己做课件。直接下载一个用就是, 反正都是教英语。而一旦要上公开课, 想要表现出自己的优秀, 就费尽心思做课件, 却发现自己根本不会做。只好把下载的课件稍稍修改后拿来使用。虽然做了部分修改, 但课件内容相差无几, 讲课思路完全一致, 既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 也没有呈现出课堂的独特之处。

针对上述现象, 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探究, 我提出以下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建议。

(一)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

思考一下这样两个问题:是否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过时的、无用的?是否新兴的教学技术就是百优的?哲学中说,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 要求人们用两分法、两点论来看待事物。既要我们看到它的缺点, 也要看到它的优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亦如此。因此, 我们要发现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同时, 也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摒弃其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课文中的重点知识, 重要单词呈现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回归课本, 而不是一味只看屏幕。做到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在模拟对话情景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穿插音频、视频资料, 加深学生印象。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相结合, 创造性地使用这两种教学手段, 以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二) 明确师生地位, 合理使用多媒体

教学, 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主导,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不能一切只依靠多媒体。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用充满激情、富有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地、充满活力地自主学习。在合适的时机, 使用多媒体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自主制作课件, 不断提升自我

拾人牙慧, 能吸收多少营养?总是利用他人的课件, 被他人的教学思路牵引着, 完全失去了自我思考和自我反思, 发掘不出自己的潜力。如此,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反而会逐渐减退。因此, 平时教师都应该自主制作课件, 熟练掌握word、powerpoint及相关使用技巧, 学习他人制作PPT模板和经验, 以取百家之长, 完善自我;同时勤于思考, 善于发现, 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新颖观点、方法融入到课件之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水滴石穿”、“铁杵成针”的故事, 大家都耳熟能详。只有平时不断地靠自己制作课件, 才能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 开拓思维。一旦指定自己做课件时, 可以思路泉涌, 材料信手拈来。

《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篇5

《使用工具》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的第一课,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分别是“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和“选用什么工具好”。在研读教材之后,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材没有对“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那怎么行?既然是研究工具,当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具啊!于是,我决定课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工具?

2班的学生最认真,好几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我及时给予肯定。然后按“机械”――“简单机械”――“工具”的讲解顺序让学生明确了科学范畴上的“工具”概念。(机械: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位装置。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比如螺丝刀、铁锤、剪刀、镊子等。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然后是认识各种常见工具。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采用让学生先看图抢答再核对的方法,并随机向学生介绍了各种工具的主要用途。

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篇6

【关键词】计算机;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多媒体

物理是一门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高中物理更是集理论与实用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 多媒体 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一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在此,本人着重就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及模式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

1.人机互动教学模式:这种多媒体课件在程序结构设计上的指导思想是刺激 ——反应——强化:先展示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刺激),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反应),确认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展示正确内容(强化)。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再重新演示教学内容并出示和前面水平相当的题目,要求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将进入下一单元的内容。多媒体 教学软件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程序教学法逐步发展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启发式教学、体现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发展了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2.回顾与练习教学模式:授完某段教学内容后,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这类CAI课件,一般先呈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动态图形、文字、声音的刺激,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然后进入练习状态,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3.动静结合教学模式:因多媒体计算机集动画、声音于一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物理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由于市场上现售的物理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需要,所以,物理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学校还可以派教师出去培训。

二、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使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在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中物理的抽象性、应用性较强,多媒体教学做为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将多媒体应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选择适于物理多媒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周密地设计课件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观察物理现象,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奥秘,所以必须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是物理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互结合。这两者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课堂变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

三、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不同的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们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本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

1.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2.创设实验情境,培养物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3.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多媒体教学确切地讲应该叫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它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后,虽然教师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部分功能代替,但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替代的,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为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从而使课堂变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4-111.

[2]袁江海.对一堂优质课若干教学片段的赏析与反思[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40(1/2):15-16.

[3]谭璐,姜璐.系统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25.

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篇7

一、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

1. 人机互动教学模式:

这种多媒体课件在程序结构设计上的指导思想是刺激———反应———强化:先展示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 (刺激) , 然后要求学生回答 (反应) , 确认学生回答是否正确, 展示正确内容 (强化) 。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计算机再重新演示教学内容并出示和前面水平相当的题目, 要求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计算机将进入下一单元的内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应从单纯的程序教学法逐步发展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强调启发式教学、体现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发展了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2. 回顾与练习教学模式:

授完某段教学内容后, 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练习, 以巩固所学知识, 形成技能。这类CAI课件, 一般先呈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通过动态图形、文字、声音的刺激, 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然后进入练习状态, 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3. 动静结合教学模式:

因多媒体计算机集动画、声音于一体,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 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物理过程, 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 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由于市场上现售的物理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需要, 所以, 物理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 学校还可以派教师出去培训。

二、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使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 成为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在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中物理的抽象性、应用性较强, 多媒体教学做为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 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扬长避短,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将多媒体应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 选择适于物理多媒体的教学内容, 科学、周密地设计课件

在物理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 在操作中去观察物理现象, 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奥秘, 所以必须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应是物理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互结合。这两者如果使用得当,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从而使课堂变活,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近发展区”, 尽可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

三、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 不同的是, 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 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 要使他们理解性地接受、消化, 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探索教学技巧。本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

1. 创设质疑情境, 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 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去发现问题, 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 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2. 创设实验情境, 培养物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 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 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 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3. 创设真实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 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多媒体教学确切地讲应该叫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它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后, 虽然教师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部分功能代替, 但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替代的, 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 还因为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 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何时使用多媒体, 使用多长时间, 何处该精讲细练, 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 从而使课堂变活, 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 田世昆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 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94-111.

[2]袁江海.对一堂优质课若干教学片段的赏析与反思[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1, 40 (1/2) :15-16.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及使用原则 篇8

教学是教育的主体, 要搞好教学, 就必须有好的教学模式, 为此,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发展了电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 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 并迅速得到发展和应用。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 就必须对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规律和使用原则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从而避免“抵触不用”和“盲目乱用”, 为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多媒体教学过程[1]

所谓“媒体”是指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教学”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媒体传递教学信息, 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的教学, 是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多媒体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接受的师生双向“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2 多媒体教学模式[1,2]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

2.1 以教师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即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或呈现视听材料向一个班或一大组学生传递信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多媒体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师主讲”。

2.2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即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在教师的帮助和启发下, 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思考以及与同学和教师的讨论等, 来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多媒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学习程序、刺激学生主动学习和交流。

3 多媒体教学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4,5,6]

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 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系统所具有的交互性、超文本特性和网络特性决定了多媒体教学必然具有媒体的集成性、信息的多维性、信息的海量性、操作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一系列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 认识、理解和研究的不够深入, 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时, 仍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不适应:由于学生在上大学前, 一直经历的是“教师+黑板”的教学模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容量显著增大, 学生思维跟不上, 导致许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很不适应, 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更是如此。

教师不习惯:由于许多教师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内涵、作用、特点及使用原则等认识模糊, 因此对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轻视和畏难思想。

华而不实, 喧宾夺主:有些教师无限夸大多媒体的作用, 把其当成“全能选手”, 不论对象是谁, 也不论是什么教学内容, 一律多媒体, 导致学生在多媒体的世界里应接不暇, 教学随着多媒体走。不仅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 教师也失去了“主导”作用, 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效率低下。

认识不清, 缺乏研究、设计, 投入不足:有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对多媒体的许多知识、内容和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 认识模糊。对多媒体课件未能进行充分的设计和组织, 在时间和精力等方面投入不足, 从而在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板书搬家、教师靠边、色彩失真、画面混乱、文乐失调”等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多媒体的教学效果。

缺少优化组合: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突出特点和最优的表现形式, 一种媒体只适合于表现某些方面的内容, 一种教学内容只适合于某些特定媒体来呈现, 因此, 多媒体的使用必须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对象相联系, 亦即必须进行优化组合, 方能充分体现各种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从而充分展示多媒体的作用和效能。

缺乏互动:许多教师尽管在多媒体的组织、设计和使用等各方面花了很大功夫, 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往往忽视了或者是很难实现师生间 (乃至师—机—生间) 的交流与互动, 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融合、牵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 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再先进的媒体也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片面强调或无限夸大多媒体的功能, 认为使用了多媒体, 就不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以及半具体、半抽象的材料,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然而, 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抽象思维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 绝不是说只局限于形象思维教学, 不要或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恰恰相反, 教师应该在多媒体教学中, 想尽各种办法, 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4 多媒体教学的一般原则[2,6,7]

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应着重遵循如下原则。

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意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 防止新的“注入式”, 即利用多媒体的“满堂灌”代替教师的“满堂灌”现象的出现。

信息量适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能够使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但是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有意识的适度控制, 也会出现在传统教学中经常会发生的“吃不饱”尤其是“吃不了”的现象, 不仅会妨碍学生智能的正常发展, 而且会严重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发挥。

形式和内容相匹配:在多媒体教学中, 不能盲目滥用现代表现形式, 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来说, 有其最恰当的表现形式。传统表现形式有其固有长处, 而现代表现形式并非毫无短处。选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 一要考虑教学需要;二要考虑各种媒体的特性;三要考虑实际条件是否允许, 一定要牢记形式 (媒体) 为内容服务的宗旨, 千万不能片面追求教学形式, 为“多媒体”而“多媒体”。

及时反馈:反馈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 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教学效果的评价信息, 以便调控教学;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效果的评价信息, 以便强化和激励学习。只有通过及时的反馈, 才能对教与学的质和量进行调控、衡量和评价,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动摇的, 多媒体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引导”和“启发”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学生引导向自主学习的道路上来, 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 自己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成熟的个性, 使学生在追求真理、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获得不竭的动力和享用不尽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小辉.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与教学改革[J].教育改革, 1996, 1.

[2]成运.试论多媒体教学原则[J].娄底师专学报, 1994, 4.

[3]赵嘉铭.谈多媒体教学[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6, 1.

[4]张瑞华.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J].教育探索, 1996, 6.

[5]戟锋.试论高校多媒体电化教育的应用和发展[J].多媒体技术, 1996, 2.

[6]黄文杼.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3, 1.

语文课堂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篇9

1 立足语文, 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因素

教学是一种传播, 根据传播学的研究, 传播过程中有所谓的“杂音”, 如果“杂音”一多, 势必对主要信息产生干扰, 造成信息的失真。因此, 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 要尽量的减少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与教学主题无关的步骤与材料。一般说来, 一个课时的课件页面转换不能太多, 页面的转换不能过快, 音频、视频、动画的使用要适度, 操作要简便容易, 教师在使用时要熟练自然, 最佳的结果是让学生不觉得教师是在使用课件。否则的话, 则会适得其反。例如, 不少老师在用Power Point制作课件时, 就特别喜欢用“枪炮”、“激光”、“打印机”、“照相机”等声音效果, 这些声音效果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破坏教学情境, 也就使“语文味”丧失殆尽。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纳的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十大趋势, 其中第四条指出:“现代化文字、音像、动画等都可以转换为编码信息, 利用宽带光缆进行大容量、远距离的即时传送, 实现了教育手段现代化,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将得到快速发展。”显然, 多媒体介入教学并且服务于教学已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有效地利用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辅助器材即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 以生为本, 尊重每一位学生特有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它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同, 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映。如果我们不过多地干预学生, 给他们的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时, 反而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天性, 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3 面向未来,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众所周知, 福尔纳的科幻小说在出版当年还是科学幻想, 甚至被耻笑为痴人说梦。随着科技的发展, 小说中的许多情节都变成了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现实。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文人的艺术想象, 常常成为未来科学的先兆。”语文课程要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均衡发展, 面向学生未来可能的生活, 就要注重激发学生本来就具有的创造潜能。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黑格尔也指出:“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要运用多媒体的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万不可以自己或别人的理解和想象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想象。我们大可利用课余时间教孩子怎样阅读电子图书, 只要学生们体验到网络上也能看书, 他们一定会立马会注入等同玩网络游戏一样的激情, 打开百度, 输入电子图书几个字, 或者作家的名字, 你很快便能看到你想要看的文学作品了, 还可以在一些论坛里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这样,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就得以延伸, 学生感悟到了更多的语言文字的魅力, 视野更加开阔。

4 阅读教学空间上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才的素养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它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 而是更新知识的能力, 是在利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而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语标准体系结构之中又一鲜明特征, 强调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语文教学, 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丰富性。但是要强调的是:要想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 教师在设计和表现课堂时, 必须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来精心安排、设置情景, 要充分考虑运用声像媒体使文字型、抽象型的内容生动地、具体地表现出来, 增强学生的吸引力,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来做后盾, 只有这样才能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热潮中,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 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 而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 纯粹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服务, 语文教师应以教学效果为准绳, 扬长避短, 勇于实践, 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 为学生一辈子负责。

摘要:多媒体教学有独特优势, 运用得也越来越普遍。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语文课堂中不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存在束缚学生的思维、丧失语文特性、阻隔师生对话、弱化生本对话、妨碍课堂生成等一些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而服务。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篇10

1 有利于教学的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 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 其内容和形式都很多。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 由于课堂内容小, 学生所得并不多, 由于形式单调, 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陈旧的, 效率是低下的。现在, 多媒体的使用, 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增强语言文字所展现的美感, 陶冶学生的性情, 化解课文的难点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化平凡为神奇, 化艰涩为易懂, 化抽象为形象, 化枯燥为趣味”等作用。这很适合学生接受的特点。

1.1 扩大教学容量, 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语文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 选文综合性强, 选材广泛, 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 学生需要了解的信息内容就多, 因此节省板书时间, 缩减教学空白。“向45min要质量”是一个喊了多年的话题。但传统的教学一节课中, 教师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学生真正思考的时间太仓促, 于是教师发费大量的时间板书, 学生则望着黑板等待老师完成板书。这一段时间可称为课堂教学的空白, 如同电影中的空白镜头没有任何意义。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 教师完全可以事先设计好板书, 把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内容事先整理好, 用多媒体的复制、粘贴、导入等技术, 把大量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展示, 课堂上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从而使课堂结构更趋于合理。学生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会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贮存和应用。如在教《逍遥游》时, 如运用传统教学手段, 在规定的二课时里, 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字词的讲解, 内容的把握上, 对文章思想性、艺术性的鉴赏就显得非常仓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先集中字词句式的学习, 再让学生了解庄子的时代背景、生平简介、主要思想等事先准备好的资料, 这些资料极大的丰富了课堂的容量, 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1.2 在视听中感受美, 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 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 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美”的情感, “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就是带有情感意味的注意, 兴趣愈浓, 观察就越仔细, 感受就强烈,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科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课堂45min内的情绪变化并不是呈直线流动的, 而是呈波浪型起伏状态。换句话说,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好的方式, 让课堂活跃起来,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实际学情有机配合, 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 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或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或用图像来显示情境, 或用文字来诠释情境, 学生就容易在保持自由、宽松的情理状态的同时, 自始至终充满着兴趣, 注意力高度集中, 他们的思维就能时时聚焦在教师的控制下, 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 主动探索, 积极进取, 学生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1.3 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率

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一是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二是不同的学生个体有无发展。多媒体教学在着优势:多媒体教学灵活、全面、立体, 学生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到, 语文信息、音乐图像、特定情境相结合, 刺激控制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和控制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同时发挥作用, 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也就达到了最大程度的掌握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目标。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以学习探究的充分自由, 不仅要因材施教, 更要让学生各展所长, 全面发展。多媒体教学有着媒体多、渠道多的巨大优势, 恰好能解决这种教学目标与学生个体之间需求的矛盾。从而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率。

2 在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良性发展, 任重道远,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要取长补短, 正确使用, 让它真正服务于教育。

2.1 教学中的人文思想不足, 为用而用

在教学中, 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展示自己计算机水平的表演工具, 煞是好看。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 下课晕头转向。多媒体其特征是辅助教学, 即是辅助教师, 不是取代, 过多的追求感官刺激, 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也不能扎实的进行语文基础教学。如《影子桥》一课, 教师从组织教学到理解课文, 巩固练习到课堂延伸, 每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符的解说与分析, 课堂一开始就出现一座影子桥的画面, 朗课文专门请人配音, 整节课教师只是点点鼠标, 讲几句串词完事, 一节课下来, 教师看似轻松, 但是学生被大大的束缚了, 少了一种应有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让多媒体先入为主, 代替了学生的理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喧宾夺主, 从而影响到课堂的效果。

2.2 设备成本高, 源利用不充分, 制作费时、费力

现在社会大兴多媒体之风, 这样便迫使一些单位、学校不得不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引进多媒体设备, 引进设备后由于缺少制作的先进技术、人才。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优越性而使设备闲置, 导致资源的浪费。在很多的教学评比活动中, 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许多精美的课件, 一个精美的课件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wav等背景音乐。耗费了制作教师的多少时间啊!虽然说, 通过制作确实能提高教师的操作水平, 培养掌握新型教学设备的人才, 但现实是教师日常的工作已经满负荷了, 这样势必影响其它的教学活动。

上一篇:Linux配置下一篇:高分辨率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