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

2022-09-11

现当今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时代, 各种技术都纷纷应用于教学过程当中,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计算机技术。而现代的教育主张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 但以班级授课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计算机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 为今后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指明道路。

本人根据这几年的化学教学和电教的实践, 将多媒体技术整合入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总结一下, 并附上实际例子以证其效。

实践一, 利用摄像机镜头的变焦功能, 可以把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师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真实、清晰地呈现于大屏幕彩色电视上, 便于学生细致观察。例如, 在讲授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时, 利用摄像机的“特写镜头”可弥补实验过程当中需要学生们注意的地方, 以及可见度小的地方, 从而提醒了学生需要观察的对象和观察到很难清晰可见的实验现象。

具体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在演示实验前, 利用调节摄像机镜头焦距, 通过“特写镜头”把实验中所要用的仪器, 依次呈现于大屏幕电视上;同时教师讲解仪器中锥形瓶和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途, 从而又达到了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化学实验仪器会基本操作的教学要求。然后开始第一组演示实验:用托盘天平称量密闭于锥形瓶中白磷的燃烧前后, 物质总质量是否保持不变。在这个演示实验中, 教师首先缩小摄像机焦距, 拉远镜头, 使天平完全呈现于电视屏幕上, 使学生便于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时的操作过程。然后, 教师把课前已装有白磷的密闭锥形瓶置于托盘天平左侧托盘上, 调节天平指针于平衡位置, 接着教师调节摄像机镜头焦距, 引导学生在电视屏幕上依次观察锥形瓶中白磷的色、态和天平指针平衡的“特写镜头”。这样, 既让学生观察了教师实验操作的全过程, 也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仪器以及应用过程。接下来, 教师取下左侧托盘上的锥形瓶, 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密闭锥形瓶中的白磷, 然后迅速把锥形瓶置于天平左侧托盘上, 教师这时增大摄像机镜头焦距, 给锥形瓶中正在燃烧的白磷一个“特写镜头”, 这时, 学生会清晰地观察到密闭锥形瓶中燃烧的白磷冒出浓浓的白烟, 待白磷燃烧终止时, 再调节摄像机镜头于天平指针, 学生会清晰地观察到天平指针仍处于平衡位置。这样, 在第一组演示实验结束的同时, 学生会马上得到一个实验结论——“在化学反应前后,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变”。通过摄像机和显示器的使用, 不仅能给学生呈现所要观察的重点和观察顺序, 还能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良好。

实践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 研究微观粒子的变化。微观粒子既看不见, 又摸不到只凭讲述去体会认识,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 如善于运用投影片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欲, 效果将大不一样。例如, 在讲“分子”概念这节课时, 教师先演示蜜烽从很远的地方, 奔向花丛去采蜜的动画片。针对投影片教师设疑, 蜜蜂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呢?带着这一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 思维也会异常活跃。

实践三, 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和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内容, 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 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 进行信息处理, 在大屏幕显示器或投影仪上输出图像, 从而变抽象的为具体的, 变静态的为动态的, 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 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 对瞬间变化搞定格分析, 化枯燥为生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 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为进一步形成概念, 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从而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 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 从而产生乐学情绪。例如, 在课件《离子键与共价键》中, 利用微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和化学键的形成就很成功。这一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 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 且易造成概念模糊。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像与动画模拟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形成离子键时的电子的转移、阴阳离子的形成、离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等都表示得清清楚楚, 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 能较科学准确地理解化学键的实质和特征。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于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 教学效果就会达到了最佳状态: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总之, 像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如原子核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中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溶解和结晶、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分子结构等等, 和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较大而又观察不明显的内容, 如溴苯制备、氨氧化、乙酸乙醋水解等都可以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进行教学。但是, 利用电教器材进行实验演示或讲解新知识, 要注意展示的应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只有这样, 才能引发学生注意, 提高教学效率,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虽然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上诸多的优点,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像设备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教学空隙, 会使整堂课的连贯性降低;再者, 多媒体设备有一定的故障率, 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影响教学活动, 但是这些客观存在的缺点可以人为的进行克服;而多媒体无法完全代替动作技能方面的实践;化学教学中理科教育特有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某些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探究习惯的形成就决不是使用多媒体设备所能完成的;就化学实验直观性而言, 辅助教学的软件绝对代替不了化学实验, 代替不了学生对物质的感性认识的直接体验。比如, 有些实验本身就是要让学生尝试和体验化学物质的特性, 如闻氯气的气味, 如果使用了软件进行教学, 那样就和机械背结论没什么两样了。

总而言之,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有其益端就必有其弊端, 而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总结经验, 去伪存真。最后, 我们总结出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技术时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 不可替代的原则, 也就是说除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以外其它手段不可能达到或实现, 这种情况下才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 (二) 功效原则, 即其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其他教学手段。 (三) 互补原则, 与其他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无缝衔接。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相信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例子阐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弊, 最后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原则。

关键词:化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原则

参考文献

[1] 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张晓妮.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上一篇: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下一篇:电石行业仅有准入条件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