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论科学方法

2024-05-20

哲学家论科学方法(精选十篇)

哲学家论科学方法 篇1

1沈括及其巨大的科学成就

1.1 沈括其人

沈括 (1032-1096)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北宋杭州钱塘县人 (今浙江杭州) 。沈括生于官宦世家, 沈姓是江南大户。他的父亲曾在泉州, 开封, 江宁做过地方官, 祖父曾任大理寺丞, 外公许仲容曾任太子冼马, 舅舅许洞是咸平三年 (公元1000年) 进士。沈括在母亲许氏的教导下自幼勤奋读书, 博闻强记。由于父亲在南北多个城市做官, 沈括随父到过很多地方。这些年轻时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 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 增长了见识, 也显示了其超人的才智。“至和元年 (公元1054年) 22岁的沈括以父荫入仕历任海州沭阳主簿, 安徽宁国县令, 扬州司理参军, 翰林学士, 三司使, 鄜延经略安抚使”。其做官地遍及中国东南西北各地, 横跨文学、财经、政治、科技、军事各个领域。他的经历也为其成为通才奠定了基础。沈括晚年遭到贬斥, 元祐三年56岁的沈括移居润州 (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南) 隐居。期间著《梦溪笔谈》聊以自慰。宋哲宗绍圣二年 (公元1095年) 去世。

1.2 沈括其书——《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沈括一生社会生活和科学活动的总结, 其内容极为丰富。沈括的科技成果也大都记录于此书。在数学上, 沈括在总结前人数学成就的基础上, 首创隙积术和会圆术取得了等差级数求和球面三角学的突破性成就;在物理学上, 详细描述了凸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规律, 比西方早了300年。他对磁偏角精确的研究比西方早了400多年;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声学的共振现象;在水利上, 首创“分层筑堰法”对水利地形进行精确测量, 在世界水利史上被誉为一个创举;在化学上, 首次对石油进行命名, 首次对石油的开采和民间开发使用进行详细记录, 并且首次揭示了胆水浸铜获取铁铜的过程;在天文学上, 沈括首先研究并改革了浑仪, 浮漏和影表等旧式天文观测仪器, 他还制定了测日影的圭表, 改进了测影方法。其900多年前提出的《十二气历》和今天全世界通用的阳历非常相近;在地理学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提出了“海陆变迁”学说, 比西方的达尔文早了四百多年, 晚年编订《天下州县图》并提出分率、准望、互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等九法和四面八方细分成二十四个方位的制图学理论, 使图的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为我国古代地图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沈括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

中国的科学史是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孕育出来的。元气论, 阴阳说, 五行说和数字符号是历来中国古代科学家解释世界的工具。沈括的科学思想理所当然的继承了这些传统思想。但是又不是完全的继承, 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就有很多运用阴阳, 五行来解释天文历法和乐律的片段, 比如, “先儒以日食正阳之月止谓四月, 不然也。正、阳乃两事, 正谓四月, 阳谓十月。日月阳止是也。《诗》有“正月繁霜”;“十月之交, 朔月辛卯。日有食之, 亦孔之丑二者, 此先王所恶也。盖四月纯阳, 不欲为阴所侵;十月纯阴, 不欲过而干阳也”在这种记述中沈括赞同阴阳来记述日食出现的月份, 但是其命名的依据并不是盲从前人的看法, 而是查阅《诗经》的资料记述, 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来考证先人对日食出现日期记述的错误。沈括很好的继承了五行说, 下面是他用五行说来解释古代祭祀音乐的记述“圆丘方泽之乐, 皆以角为先, 其次徵, 又次宫, 又次羽。始于角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水。越金, 不用商也。木、火、土、水相次者, 天地之叙, 故以之礼天地, 五行之叙: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此但不用金耳, 其余悉用。此叙, 天地之叙也”, 从这一段引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沈括反复强调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的顺序, 在他看来这种顺序就是自然界固有的“规律”。这种金木水火土的固定顺序也构成了他“气一元”论的重要内容。沈括主张的以一元论解释自然中的万事万物, 它们都是由“气”凝聚而成。也就是说种种形体都是由气凝聚而成。金木水火土万物之中, 天地之间都是由“气”主宰, 没有例外。“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其本义是客观的、具有运动性的物质存在;“气”泛义是指世界中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包括精神现象, 均可称之为气, 因此我们可以从其著作中看出沈括的唯物论观点。

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长兴集》和《良方》中一再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道”, 而道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无形的, 从此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长兴集》中其表述为“道不可相, 古人以谓强明之。物之所由而非所止者, 道也。止而非道”。从中万物的发展、变化甚至其生成的原因都是由规率主宰的。同时道也“非所止”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而且道的变化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被人类所控制。在《梦溪笔谈》中他也有所论述。比如在记述胆水炼铜中有一句“物之变化, 固不可测”。

3沈括的科学思想

3.1 “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

沈括注意从劳动人民中吸取经验。中国的科学发展史和西方的科技发展史在科技推广和实用性上有很大不同。中国几千年的科技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就是把科技利用到生产生活中来, 为生产服务。沈括作为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他的每一个科技成果无不透露出实用的气息。一生走遍大江南北, 他深入民间, 积极收集和记录民间的科学技术。他曾说:“至于技巧器械, 大小尺寸, 黑黄苍赤, 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 莫不预焉”。为了探求医药知识, 他“所至之处, 莫不询究, 或医师, 或是巷, 或小人, 以至士大夫之家, 山林隐者, 无不求访”。在《梦溪笔谈》中, 他以敬佩的态度记载了宋朝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卓越贡献。例如布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民间匠师喻皓的建筑成就和编著的《木经》, 河工高超创造的合龙堵口的先进方法, 平民天文数学家卫朴修历的事迹, 以及河北工作炼钢、福建农民种茶等许多无名英雄在生产斗争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等等。正是由于沈括的详细记述, 才使得不少作出贡献的劳动人民的业绩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3.2 继承和创新

沈括在收集民间和前辈科学家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熙宁年间, 沈括出任司天监他改革了浑仪, 浮漏和影表等旧式天文观测仪器, 使天文观测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针对《崇天律》、《明天律》推算日食和月食不准的原因, 他和卫朴在大量观察数据和前历的基础上制定了准确率和实用性更高的《奉元历》。晚年他编订的《十二气历》和今天的全世界实用的阳历相差无几。熙宁七年沈括在“兼判军器”, 通过对兄长沈披制作弓箭的研究, 沈括提出制造“弓筋”的薄厚对制造弓箭具有很大影响, 并对制弓用的弹性体材料和结构力学性质有相当精辟的阐述, 这个理论一直被后世兵家所引用。沈括在主持汴河的水利建设时, 创造性的使用了“分层筑堰法”;沈括创立的“隙积术”实际就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 发展了自《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问题, 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研究的方向。“会圆术”的创立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 而且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并为我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沈括的科学方法

每一位科学家除了具备先进的科学思想以外, 还要具有先进的科学方法, 而相对于科学成就而言, 科学方法更加重要。沈括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 他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也十分注意方法的使用。

4.1 科学观察, 重视实验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是收集理性材料的途径, 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科学观察是人们通过人体感觉器官并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 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 以此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 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 人为的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 (排除干扰, 突出主要因素) , 使自然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 获取科学事实和材料, 揭示自然的本质及其规律。”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通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指南针并不是直指南北的, 而是有所偏差。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指南针的南极偏向东, 北极偏向北。另外, 通过实验发现将指南针放到水上和指甲上指南针因为指甲太滑和水面晃动而不准确, 只有将指南针记在绵丝上然后悬于五分之处才准确。又比如说沈括在记录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时, 将其过程完全细致的描述下来而且亲自实验。其亲自制作印模和烧制, 以此证明了活字印刷的可行性和大量印制书籍时的高效率。在《补笔谈》中, 沈括通过古琴音律的研究和观察发现琴瑟之弦都有共振。沈括又进一步指出发宫音的弦和发少宫音的弦相共振, 发商音的弦与发少少商音的弦共振。为了证明他的发现, 他将剪成的纸人放在弦上, 然后弹奏琴弦, 在弦发生共振时, 纸人被弹起。以上几个例子都很好的说明了沈括在做科学研究时对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重视。

4.2 抽象思维的使用

优秀的科学家在科学观察和事实记录的基础上, 运用抽象思维合理进行加工出科学的论断。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探寻自然科学的规律。沈括在探查河北时, 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 推断出这一带是远古时代的海滨, 而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漳水、滹沱河、桑乾河等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当他察访浙东的时候, 观察了雁荡山诸峰的地貌特点, 分析了它们的成因, 科学的推断出这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他还联系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 做了类似的解释。他还观察研究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类似竹笋以及桃核、芦根、松树、鱼蟹等各种各样化石, 明确指出它们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 并且根据化石推论了古代的自然环境。欧洲,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人达芬奇对化石的性质开始有所论述, 却仍比沈括晚了四百多年。沈括这些划时代成果的取得无疑是其正确使用归纳演绎法的结果。沈括在其医药研究领域中也有很多都用到抽象思维中的矛盾相互转化理论和方法。《梦溪笔谈》中记载一个故事, 沈括的一个族人在吃了火炼过的朱砂之后暴毙身亡。当时朱砂乃是良药, 即使刚出生的婴儿服用也不会有事。后来经过研究发现朱砂经过火炼之后药性就会发生根本改变。他意识到一定条件下, 药物的性质可由益性化为毒性, 他后来写到“以变化之相对言之:即能变而为大毒, 岂不能变而为大善?岂能变而杀人, 则宜有能生人之理, 胆未得其术而。”

摘要:沈括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备受国内外科学家的推崇。他的科学研究所涉猎的范围极广, 所取得的成就是其他科学家所无法相比的, 尤其在物理、化学、数学和地理学上。沈括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其经世致用, 注意传承和创新的科学思想促使其在科学道路上阔步向前。善于运用观察实验, 抽象思维的科学方法是其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沈括,科学成就,思想,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约瑟著.汪受淇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何勇强.科学全才——沈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01) .

[3]祖慧.沈括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08) .

[4]闻人军.梦溪笔谈、弓有六善考[J].杭州大学学报, 1984, (4) .

哲学家论科学方法 篇2

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兼论科学问题哲学解的意义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二者的中介问题,长期以来被我国哲学界所忽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在其经典著作中是非常关注这些问题的.蕴涵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问题的哲学解便是将哲学和科学沟通起来的.中介.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指科学主体在一定时代的科技知识背景条件下对某个科学问题不能从科学角度用科学方法作出准确的解答时,而从哲学的角度用哲学思维的方法解答的结果,其实质是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双向运动的结晶.这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成为可能奠定了基础,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哲学通向科学的中介,使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使科学作为哲学的基础成为可能.该研究对于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深化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理论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 者:刘冠军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部,山东,曲阜,273165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17(2)分类号:N031 B02关键词:哲学 科学 科学问题的哲学解 关系 可能 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种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的新理念。它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渊源于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是对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知道,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以及作为西方哲学来源的希腊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传统。虽然它们都产生于人类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但它们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在思维方式上各具特色,存在着差别。特别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强调天和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力求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发展,这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哲学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外在创造开拓,力求以人的主体性主宰和征服自然,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主客二分”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西方“主客二分” 观念的影响下,人类在一个多世纪中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后,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它既是对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西方“主客二分”这种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的反思和醒悟。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刻展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按照自己本身所特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着的。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不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自然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在纯粹自然界中,自然规律是通过各种事物包括动物的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而在社会中,社会规律是由人参与的,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正确认识和自觉尊重客观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主观臆断,盲目办事,不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所造成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就在于要自觉尊重、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自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事物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生动应用和具体体现。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处处都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运动可以有上升的运动,也可以有下降的运动;可以是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后退的运动;可以是可持续式的运动,也可以是间歇式的运动。而发展是特指事物前进的,而不是倒退的运动;是上升的,而不是下降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运动;是由小到大的,由旧到新的,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状态也有快、有慢;有单一的、有全方位的;有均衡的,有不平衡的;有协调的,有不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一句话,发展有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也有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不协调的、不全面的、不合理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个方面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向前发展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谓联系,是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整个世界就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原有状况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和处理客观事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同其它事物以及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离开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谈不上发展。同样,社会也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它们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处于有序的有机联系之中。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发展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政治、文化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是由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向前发展。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整合工程,它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和协调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动和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积极促进和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它自身就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构成更高一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因此,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使事物的发展成为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发展,不能是单一突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发展就是事物内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社会也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人民内部一系列矛盾,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根本法则,发现矛盾,重视矛盾,认识矛盾,提出正确的办法,正确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四,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意识,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主要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代表、体现、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动我们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1]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60-268.

[2]谢龙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人民出版社,1996.125-130.

哲学家论科学方法 篇4

1 哲学改造的现实基础: 科学的发展与变革

杜威所处的时代正是现代科学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一方面,观察实验取代静观思辨成为人们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实验科学方法在科学家的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普遍推崇。在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实验科学方法推倒了—个又一个形而上学和神学的教条,新的科学理论和成果逐渐得以形成和确立。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另一方面,科学的应用产生成千上万的发明,现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器具、新设备以及新产品等都展示了科学知识见诸应用所产生的巨大力量。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杜威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杜威的哲学改造正是依据科学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潮流,在对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哲学反思的基础上,充分汲取了现代科学的新成果对传统经验主义哲学进行的变革和创新。

以生物进化论为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在美国的发展和传播对对杜威的哲学改造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杜威看来,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纪元,以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论,介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观念所固守的绝对永恒性的圣神方舟,解放了用于心灵和生活的新逻辑,动摇了传统绝对主义哲学的根基。杜威把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原理视为其实用主义的基本哲学信条,并以此为基础来改造传统哲学,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哲学领域的一系列变革。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和流行导致了关于“宇宙”和“世界”图式的传统观念的转变。传统形而上学哲学体系所信赖的是一个由古代科学所构建的世界图式,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一个内部包含着有限数量的固定形态,外部则有明确边界的世界”[1]。与这个固定的世界图式相对应,传统形而上学所追寻的是一种具有绝对确定性的、超验的、永恒不变的终极存在。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变革“变换了世界的概念”、“抽掉了这种哲学的根基”,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图式。“现在科学已代这个密闭着的宇宙而付与我们一个于时间和空间均无定限,既无边际也无终竟,而于内部构造则无限复杂的宇宙了。从此它也就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一个在古代的意义就不能叫做宇宙的世界。[2]”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是一个变动的、开放的世界,是一个“生成着的世界”,它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未知的风险。因此,哲学也获得了新的责任,它必须更改其性质,断然否定和摒弃“对绝对起源和绝对终极的寻求,以便探究它们的特殊价值和产生它们的特殊条件”[3]。放弃对绝对确定性的寻求,从具体的境遇出发,通过实践和行动改变世界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这正是杜威哲学改造的旨趣所在。

关于现代科学尤其是生物进化论对杜威哲学改造的影响,美国实用主义学者胡克认为这种影响“也许是决定性的影响”。我国学者刘放桐教授也曾指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物进化论思潮成了美国科学中影响最大的思潮,而实用主义正是一种标榜以生物进化论为其科学根据的哲学。[4]”由此可见,科学的变革和发展为杜威的哲学改造奠定了现实基础,杜威的哲学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科学发展的潮流,体现了一定的科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对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的反响。

2 哲学改造的理论背景: 科学与哲学的二元对立

科学的进步及应用在客观上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成为推动哲学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哲学界似乎并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在哲学家的观念里,始终存在着一种反抗和敌视科学的态度。并且,哲学对于科学的这种敌视态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都没什么实质性改变。对此,杜威曾指出: “目前我们面临着对科学广泛的反抗。如果对这一点还进行争辩,那就是浪费时间了,因为这样的反抗几乎在一切领域里都显然发生着”[5]。在杜威看来,哲学对于科学的反抗和敌视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敌视不仅仅只存在思想领域,而且还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其他方面。在教育领域,这样的反抗在形式上表现为人文学科与非人文的科学之间的分裂,以致许多人坚持着“职业的教育”不可能有人文教育意义这样“可笑的信仰”; 在道德领域,这样的反抗在形式上表现为科学与价值同样被截然二分,以致人们拒绝将科学方法应用于解决与人生有关的道德问题以增进“公共福利”。

在杜威看来,科学与哲学二元对立的根源在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思维方式。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哲学将我们称之为“实在”的世界一分为二: 物理世界和理念世界。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人的感觉器官直接经验的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物质世界。理念世界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超验世界,它不被人的感官经验所把握,必须通过人的“理性”来把握,而哲学正是关于“理性”的习得与训练。因此,哲学总是与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相关联。与之相对应,科学总是与变动不居的物质世界相关联。由于“实在”的世界一分为二,人的认识也随之分为两类: 关于理念世界的哲学认识和关于物质世界的科学认识。科学认识对象主要是“现世的、变化的、偶然的事物”,而哲学的目标在于获得关于理念世界的“永恒的、内在的、必然的事物”之知识。因此,只有关于永恒的、完美的理念世界的哲学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完满”的知识,关于充满着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物质世界的科学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完满”的知识。杜威指出,这种二元论思维方式体现在传统哲学的不同类型和派别中,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支配着哲学问题的有系统的陈述”[6]。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表现为形式与质料的二元论,在笛卡尔哲学中表现为心灵与肉体的二元论,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现象世界与“物自体”世界的二元论。不同类型、不同派别哲学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但在认识论上实质都持一种同样的观点,即“哲学的首要目标在获得关于存在或'实在'的知识,这种知识比较'个别的'科学所用的工具和方法得来的知识是更广泛、更基本、更终极的”[7]。依照这种见解,科学在认识论上要低于哲学,哲学一直保持着高级形式的知识地位。因此,尽管科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哲学仍然一直保持着对科学的轻视态度。传统二元论思维方式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杜威指出,哲学与科学的对抗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使哲学的发展陷入到危机之中。二元论思维方式决定了近代以来的传统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即作为更高级的知识形式,哲学的主要职责在于研究那些构成正确科学认识的题材的背后的实在,为科学认识提供形而上学的解释。科学认识如何可能等一系列关于认识的条件和可能性问题便成为了传统哲学重点关注的主题。由于“认识的条件”、“知识的可能性”等问题主要从属于超验的理念世界而与人的实际生活并无直接关联,因此,与人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科学认识越增加,“哲学则越忙于完成其与人生无关的任务”[8]。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实际知识的增加如此迅速,以至所谓的“认识的条件”和“知识的可能性”问题变成了远离生活的专业性事务。哲学家越忙于这些专业性事务,哲学离哲学家们的实际生活越遥远。杜威指出:“哲学与生活隔绝的结果对哲学讲来是不幸的”[9],这样的哲学,在最坏的时候,仅仅是“一种搬弄命辞的把戏、琐细的论理和广博周详的论证的徒具外表的各种形式的玩弄”; 在最好的时候, “也不过成为为体系而体系的一种爱著,以及对于正确性的一种自许”[10]。忽视人生实际问题而过分重视和专注于“认识论”等形而上学问题的后果是,哲学逐渐为普通民众所不理解、不信任,最终导致哲学逐渐陷入危机。

在杜威看来,要改变哲学与科学的敌对状态,解决哲学所面临的危机与困境,必须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造,改变传统哲学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消解传统哲学的一切二元对立。

3 哲学改造的实质: 以现代科学成果改造哲学

那么,如何消解传统哲学的二元论思维方式,解决哲学面临的危机呢? 杜威指出,必须把现代科学革命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应用到哲学当中,使哲学与科学一样共同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杜威哲学改造的实质就是以现代科学革命的成果和结论来改造传统形而上学,实现哲学与科学的结盟。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科学改造是从传统哲学的经验概念开始的。杜威指出,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各执一端的争辩贯穿了传统二元论哲学的发展历程,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过于强调物质的实在而否认心灵的实在,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者则“主张物和力仅是伪装起来的心理事情”[11]。杜威认为,造成这种争端主要原因在于对经验的内涵缺乏科学的理解。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争辩中,无论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他们关于经验的论述都是非经验性的,因为他们的理论出发点都是反省的经验而非前反省的原初经验。杜威指出,反省经验并不是真正的原始经验,而是经过了人们的理智进行加工的产物。通过理智反省,人们所经验的对象和所经验的活动被一分为二,即“客体与主体、心和物 ( 或者无论所用的字眼和观念是什么) 乃是分开和独立的”[12]。正是以这种作为反省的结果的“经验”作为哲学的出发点,才导致了传统哲学的主观与客观、心灵与物质、知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同时,导致哲学又不得不面临解决如何将这些已经分裂的东西结合起来的问题。事实上,这类问题已经困扰哲学界好几个世纪了。为了克服这种“二元论”思维方式,杜威主张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结论、必须从现代科学的成果出发来重新理解经验概念。

杜威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基础,对经验概念进行了生物学诠释。在杜威看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生物科学所揭示的世界发展的新逻辑。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人是由简单的有机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进化而来的,人的活动在本质上也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但杜威同时强调,相对于自然界其他低等的生物有机体来说,人是更高级的有机体、是有机体的更高表现形式。作为更高级的有机体,人对于环境的适应并不是完全的单向被动过程,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环境,从而使环境得以变化以符合人的需要。因此,经验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杜威指出: “'经验'是一个詹姆士所谓具有两套意义的字眼,好像它的同类语'生活'和'历史'一样,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13]这也就是说,经验同生活、实践等范畴一样,是一种内在地包含了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等两套意义的活动。在这种包罗万象的活动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动作与材料等两套意义的范畴密不可分。改造后的经验不再是把人与自然隔离开来的帐幕,而是人与自然发生作用的重要途径。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于前反省的原初经验,传统哲学的一切二元对立就将随之消逝。在这里,杜威针对传统哲学的反省经验概念,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对前反思的原初经验的进行了界定,即前反思的原初经验是一种主观与客观混沌未分的不确定情境。这种包括了两套意义的统一整体的原初经验也成为了杜威哲学的基点。如果采用真正的经验主义方法,从这种充满着风险的不确定性情境出发,那么传统哲学关于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等相关问题的争论将变得毫无意义,哲学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如何帮助人们通过行动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以获得实际的效果。因此,改造后的哲学与科学之间不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与科学共同关注人的经验生活,成为利用科学帮助人们应对问题情境的工具。

杜威以生物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基础,以兼收并蓄的经验概念为中心,对传统二元论哲学进行了科学改造,主张应当放弃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争论,转而把哲学研究建立日常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反对传统二元论的过程,由于强调经验的连续性而将经验概念无穷放大至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杜威对经验概念的重新诠释在学术界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罗蒂、贺麟等中外学者都就此问题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批判[14]。但是,杜威对经验概念进行生物学诠释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把哲学的主题从形而上学争辩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经验中来,要求哲学必须同科学一样关注人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杜威的哲学改造顺应了西方现代哲学实践变革的时代潮流。

4 改造后的哲学: 实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杜威指出,改造后的哲学必须“舍弃关于终极的绝对的实在的研究的无聊的独占”[15],从只关注那些远离人的实际生活的形而上学问题转而关注与人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从表面上来看,舍弃对绝对而永恒的实在的追求似乎是一种牺牲,但事实上,舍弃这一形而上学的追求乃是哲学重新获得强大生命力的先决条件。当哲学转而寻求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寻求为大家所共享的价值时,哲学就不会有敌人和反对者了。改造后的哲学不再与科学截然对立,而是成为“科学结论和社会以及个人行动方式之间的联络官”[16]。改造后的哲学必须与科学一样共同关注“人的问题”、帮助人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成为利用科学方法帮助人们处理具体生活问题的工具。在杜威看来,这才是实用主义运动的本意。以科学改造传统形而上学、让哲学回归现实生活是自皮尔士开始的实用主义哲学运动中的最显著特点。经过科学改造后的哲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知识,不再与科学截然对立,但它也不是科学的一个分支。改造后的哲只是回归到了哲学“爱智慧”的本意。在杜威看来,智慧与知识、科学有着明确的区分,智慧主要指“应用已有的知识去明智地指导人生事务的能力”[17]。追求智慧的实质不是要寻求某种终极的绝对的实在,而是要将那些应用于自然科学中的各种结论和方法推广至与人的实际生活相关的事务上去。因此,“当哲学不再成为处理哲学家们问题的工具,而是成为一种由哲学家们所酝酿的,处理人的问题的方法时,哲学就使自身得到了复原”[18]。简言之,改造后的哲学应当成为“应用已有的知识去明智地指导人生事务”、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科学方法论。因此,相对于“实用主义”一词,杜威更倾向于使用“实验主义”或者“工具主义”来称谓自己的哲学。

随着哲学主题的转换,改造后的哲学的主要任务应该考虑如何将科学知识和结论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帮助人们处理实际问题。为此,杜威以自然科学实验为模型,对处理和解决“问题情境”的行动探究机制和方法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阐述。在《逻辑: 探究的理论》中,杜威将科学实验的“探究模式”( The Pattern of Inquiry) 划分为前后相继的五个阶段:( 1)“探究的先决条件: 不确定的情境”;( 2) “问题的设立”,即把“不确定的情境转化为具体的问题”;( 3)“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案”;( 4)“推理”,即把可能的解决方案在人的思维中具体化; ( 5) “通过实际行动检验效果”[19]。并且,杜威身体力行地尝试了将实验探究方法运用到教育、道德、政治以及艺术审美等社会生活领域之中。比如,杜威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来改造传统伦理学,并提出了一套类似于科学实验探究模式的道德探究“五步法”来研究和解决道德问题。杜威认为,伦理学不是以某种固定的至善概念或终极的道德目的为出发点,而是产生于道德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情境。在他看来,道德领域的逻辑程序与物理科学的逻辑程序是一致的,实验科学探究方法同样必须运用至道德领域,并且只有科学实验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道德领域的各种问题。

由此可见,在杜威的哲学改造中,哲学必须与科学一样成为帮助人们应对具体生活问题的有效工具,科学实验探究被视为一种万能方法而可以普遍使用。但是,杜威对于哲学的科学改造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试图将哲学科学化的科学主义又有着本质区别。科学主义者强调形式逻辑工具而拒斥对审美、伦理、价值、信仰等文化问题,在科学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杜威的哲学改造旨在结合新时代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成果来改造传统哲学乃至改造整个传统文化,以消除科学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二元对立,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尽管不可能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杜威所强调的科学实验方法正在进入更加广泛的社会价值领域,为人们研究和处理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这说明杜威的哲学改造对于正确理解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当代科学与人文之间交流互动确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杜威的哲学改造是对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的反响。他主张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结论来改造传统形而上学,以消解传统哲学的一切二元对立,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结盟。改造后的哲学必须象科学一样回归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联接科学与人们行动方式之间的“联络官”,成为帮助人们应对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以科学改造哲学、推动科学与人文融合,杜威的哲学改造对于正确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现代科学与哲学现代化 篇5

哲学现代化的`实质是哲学时代化。本文从现代科学与哲学对象现代化、现代科学与哲学内容现代化、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方式现代化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科学对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作 者:赵玉英  作者单位:菏泽师专政法系 刊 名:齐鲁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QILU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B029 N031 关键词:科学   现代科学   哲学   哲学现代化  

论科学家的历史课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历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1-02

引力波,大家有听说过吧?引力波是什么?我们不妨来看个片段。

播放片段。

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一个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个人是谁?

爱因斯坦!

这节课,就让我们时光倒流,穿越到爱因斯坦的世界,看看他除了语言引力波,还有什么其他的科学成就?

一、科学成就篇

我们进行小组合作,概括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每个小组长来领下任务单。

一是狭义相对论。根据相对性和光速不变的原理得出,这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是广义相对论,根据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得出,这促进了人们对天体和宇宙的观测研究和理论探讨。就是参考系没有优劣之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三是光量子假说。这解释了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根据以上知识,我们牛刀小试,学以致用。

“天上一日,人间十年”,请你根据相对论,说说有无此可能性?颠覆了谁的理论?

有,牛顿。

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不变的,但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是相对的,可变的。所以这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为什么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可变的?

假设一束光向你而去,如果你乘一辆每秒20万公里的火车去追它,那么你在火车测到的光速是多少万公里每秒?根据相对性原理,是10万公里每秒。

但无论你选取的是什么参照系,光的传播速度不受光源和观察者本人的影响,光速永远为30万公里每秒。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光速不变,什么发生了变化?时间和空间。这就是狭义相对论。所以有个双生子宇航难题。双胞胎兄弟,一个做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去了太空,另一个留在地球上,结果坐飞船回来的兄弟和留在地球上的,谁比较年轻?

做飞船的!这就是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则认为,质量很大的天体,例如恒星,会造成时空的坍塌,这样,光线在经过恒星的时候,也不得不改变路径。

如果引力非常大的时候,连光速也摆脱不了的物体,就是黑洞。

为什么爱因斯坦能够提出相对论?

是偶然的吗?

那应该从哪里寻找原因。

这既与物理学的发展有关,也同爱因斯坦的个人经历有关。

二、人生成长篇

我们小组合作,制造爱因斯坦的个人简历,每个小组长领简历表。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诚如袁伟时先生所言:“好奇、怀疑、批判,是治学和创造的起点。”[1]

在爱因斯坦的简历中,我们发现爱因斯坦在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很少讲话,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总要寻根究底。这里有一个罗盘针的故事。我们看一段材料:爱因斯坦的早年岁月——好奇心萌发的阶段。这段材料来自于《爱因斯坦文集》,收录了爱因斯坦的的个人回忆和一些文章,因此较为可靠。

材料一表明爱因斯坦从小就具备哪两种优秀品质?

火车开回来。

喜欢自由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埋下了伏笔。

1896年考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理论物理专业。这是爱因斯坦的求学经历,也是他一生中最求知若渴的阶段,并为今后的物理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在这一时刻的物理老师仍然不喜欢他,甚至有人认为他根本不适合学物理。

材料二反映了爱因斯坦认为什么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反映了爱因斯坦认为自由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1902——190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技术员。这是他凤凰涅槃,化茧成蝶的时刻,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都发表于这一时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能在这一时期有这么多的物理成果?我们看两段材料。

材料三和四谁更可靠?为什么?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伯尔尼专利局的工作为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有何贡献?

材料四,材料三是二手史料。它是转引自,是从其他地方的转述,因此可靠性上不如爱因斯坦个人的回忆。所以对史事的推理和认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依据。所以我们依据材料四,论从史出,提出我们的史学观点。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伯尔尼专利局的工作为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有何贡献?

既为爱因斯坦解决了后顾之忧,又训练了他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人生理想篇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依据第一手史料,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追求善美真。善是第一位的。

请同学们列举爱因斯坦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史实。

1.一戰时:支持反战宣言。

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

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

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

并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说:“早知如此,我宁愿去当个修表匠。”

4.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的发生,

发表反核战的《原子科学家公报》。

通过以上史实,我们能感受到爱因斯坦有哪些崇高的品质?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生活、热爱全人类。

在对善的追求中,爱因斯坦达到了美的境界,追求生命的和谐与修养。例如爱好拉小提琴。爱因斯坦的母亲很有音乐天赋。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这三段材料,告诉我们爱因斯坦还有哪些崇高的品质?

不追求财产,不虚荣和不追求奢侈生活。

理想之三是追求真理,并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你能否举个例子?

例如,一是电脑显示器,利用的是狭义相对论。

二是激光,利用的是激光理论。

三是数码相机,利用的是光电效应。

四是核电站,这又是利用了爱因斯坦的什么科学原理?

E=mc2

较小质量的变化会引发非常大的能量。这既能和平利用,也能用于破坏性的,比如原子弹。以此为例,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核电站发电,也可以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它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工具。

爱因斯坦对善美真的追求,这对你树立人生理想有何启迪?

在爱因斯坦去世时,我们用歌德悼念席勒的诗来纪念他。同学们一起朗读,感受一下20世纪的科学伟人的风采。

总结: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提出的著名的质能关系式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而他伟大的人生理想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最宝贵的遗产。

这样的教学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当然,在具体的培养一个学生的历史思维方面,诚如美国教育学者杜威所言:“我听到,我忘记;我看见,我记得;我做过,我理解。”(I listen,I forgot;I saw,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效果,远比老师单纯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理解事物,然后再去记忆他们,在这两点经过訓练之前,不可强调言语与笔墨的运用。”

板书设计: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树立善美真的人生理想

(1)科学成就:相对论、光电效应

(2)个人品质:1.好奇心

2.创新精神

3.批判思维

(3)人生理想:追求善美真

参考文献:

哲学家论科学方法 篇7

关键词:现代科学,哲学,影响

一、科学和哲学历史上的互相影响

科学与哲学的相互渊源起始于现代科学最初的萌芽期。在牛顿所在的中世纪, 主流学界认为物理学从属于自然哲学,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他们已经学会寻求运用物理实验进行实证研究, 开始避免盲目运用繁琐而复杂难懂的经验论述和纯粹的哲学臆想和思辨方法去研究科学。在科学的鼻祖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不断努力和斗争下, 科学方法才能从哲学的重重束缚下自立门户, 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铺垫。对于任何一门成熟具体的科学理论, 一般必须具备有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结构和有事实经验能够证明之;而哲学在长期的发展和成熟过程当中, 哲学辨证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渐渐退出了诸多特殊的学科领域, 这就是哲学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次关键放入转向, 即转向认识论, 但是这种转向不是完全把哲学的全部研究的课题放手给科学, 只不过是它们各自术业专攻而已, 即为拉卡托斯所说的“研究纲领”意义上的更迭。

实证的研究主要运用与具体应用科学, 剩下的逻辑、心理与认识问题现在科技仍旧不能证实, 成为思辨方法所固守的领域。尽管类似的更迭和转向从没有间断过, 一直在进行, 但科学和哲学也慢慢发现它们殊途同归, 无法完全舍弃和离开对方, 尤其在理论研究领域更是亲密无间。例如优秀的哲学家总会深关注科学技术领域最前沿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希望能在其中找到更多的灵感, 而相对应的科学家在纯理论研究的过程当中, 约定俗成的总会不自觉运用哲学工具和方法, 而且“研究纲领”的转向和更迭往往需要哲学的强力进行干预, 科学一相情愿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科学哲学分科的创立

创立的科学哲学分科的初衷来源于科学对哲学强大影响的结果。科学哲学的大师卡尔·波普尔清醒的认识到分析哲学的未来正在走中世纪经院化哲学的老路, 这是极其危险和错误的;他认为, 哲学的严谨性和绝对性是必须已精简具体内容为代价的, 这样就不可能构造出相对完整的形式理论系统描述和解释客观世界了;这样一来, 哲学要想真正排除悖论, 就必须不沾染任何想象和现实当中的实体, 只可以探讨纯粹结构问题。然而完完全全排除理论悖论的哲学辨证语言会显得空洞毫无用处, 繁琐而又复杂;总是埋头于词的意义等无用细节的反复斟酌, 而对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和事件毫不关注;这也是逻辑实证主学派义和维也纳学派分崩离析的最主要原因。

波普尔的理解清楚而明确地指出了分析辨证哲学存在的巨大问题和困境, 哲学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最能够影响人类自我的反省领域的问题, 而人类终极的自我反省必定会受制于人自身特有的局限性—在体力、智力、和时间上的天然限制, 这就必须使哲学深刻认识、承认和接受这种局限性和不完满, 但这并不意味放弃对绝对真理的追求, 而是我们必须实事求的研究我们能力可行的领域之内。而且哲学领域, 我们既不会采用主观的随意想象, 又不可能采用纷繁复杂的字句反复纠缠, 必需借鉴和研究科学的特有方法技巧, 进而构造系统性和综合性理论去描述、探讨和解释真真正正哲学问题。然而何谓科学的方法是我们必须仔细探讨的;事物是不是普遍联系的是众所周知的哲学全称式放的概括命题, 而且其联系囊括万千往往不会局限于因果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们检验所有能够指称个体之前, 其命题就无法完全成立。然而, 波普尔认为整个世界犹如一个无限大, 的黑箱, 不论建立何种模型也不可能完全彻底的揭开其内部具体的结构, 人类理解和认识它唯一的方式就是综合运用理论、概念和模型去描述它。如果把理论是当做捕捉无限经验世界的网, 那么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运用科学自有的语言构建与自然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描述, 而在于使“网眼愈来愈小”, 对真理的无限逼近。

思想自由竞争的学说往往被公认为是科学哲学对于知识增长的根基, 大家往往接受和理解这种假设, 一种理论要想具备一定的公共性必须经历与同时代的诸多不同理论相互竞争和淘汰的过程, 而且我们不能对这种方法的公正与否做出完全准确的价值判断。波普尔的理论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从属于科学领域, 但他们不可能都是真的, 缺有可能都是假的, 他们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真, 并不一定因为他们可以被证实和证伪, 其真实性一定都是建立在某种程度的可错性的特定基础之上的。而科学哲学重要和关键的任务就在于阐述和研究人类目前未知的竞争的模式来确立占主导地位的理论, 淘汰从属地位理论。波普尔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学派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其不苛刻严格的分析非自然的科学描述, 一定程度接受形而上学, 认为人类科学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增加全宇宙的负熵。对于非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探讨和研究, 反驳和猜想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波普尔学说的目的不在于分析哲学特有的证伪主义, 不在于提供具体方法区分新形而上学和科学, 其核心在于阐述和解释特有的知识所谓增长模式—“批判理性主义”。从这方面来说, 波普尔可以说是一个相对传统和保守的哲学家, 回答的不是方法论的而是认识论的问题, 区分的不是科学与伪科学而是区分人类传递和记录信息公共和私人属性。

科学哲学对于真理的维护, 与分析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 二者之间的相似点也是科学对哲学层面上的流派的直接反应。哲学家波普尔发现哲学善于吸收其他学科或是规范的精华, 但不会被同化, 始终保持自己独有的特点。哲学无法变成准确的学问, 这也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哲学作为和人的精神支柱最接近的学科, 它的概念纷繁复杂, 常常混合在一起, 让人准确区分开。在《无尽的探索》这本书的序言中, 赫尔穆特·科尔表达出了他对哲学的期望, 认为追求真理是不能停止的, 同时也要谨防幻觉, 不能被某些蒙着真理面纱的假象所蒙骗。

参考文献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道.霍夫施塔特.GEB:一条永恒的金带[M].乐秀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3]、卡尔.波普尔.无尽的探索[M].邱仁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论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 篇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推理出社会的人类发展状况的必然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类理想目标和最终目的。关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这样的概括, 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 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 它的目标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 人的自觉自在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实现和发展。只有真正实现每个人按本性选择自己适合的劳动活动, 才是真正符合人的解放的需要;二是, 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 这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三是, 人所在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个人发展的全面性不是凭空产生的,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 在人出生之后, 就会形成家庭、父母子女、法律等各种关系。可以说, 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上的一个结, 人必须适应和融入各种社会关系。所以, 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四是, 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五是,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 人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与人的依赖性阶段。同人的依赖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二阶段是人对物的依赖性阶段。同人对物的依赖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阶段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阶段。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阶段适应的社会形态有:共产主义社会。

依据上面的分析,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实践的主体, 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虽然是共产主义条件的人的生活状态, 但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形式, 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应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所以, 我们党提出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的追求物质资料及其生产活动,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关系, 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信中对“社会”这一重要概念首次进行了定义:“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 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 一句话, 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 (2)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理解, 社会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二是社会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 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社会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是人们可以从主观简单概括出来的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社会是一个各个要素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其中,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社会形态角度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 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基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之上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和国家政权、机构、设施等等的总和。从社会的结构角度看社会, 社会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的。社会结构就是指由经济、政治的、观念等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方式。

上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 为我们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是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 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所以,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同时社会还包括其他活动。因此, 我们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 还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齐头并进。另外, 在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的同时, 还要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我们提出“全面协调”理念的哲学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思想是“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首先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是,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 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 作为生命的肉体都与自然界存在着索取的关系, 都依赖于自然, 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要大大超过其他生命。离开自然界, 人类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并且人类的发展还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界的关系说明, 社会的发展必须注意自然界这一不可缺少的自然条件。

其次, 尊重规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变化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规律。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3) 。恩格斯在这里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那就是在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和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都是错误的。

最后, 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上, 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虽然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要认识和利用好环境, 特别是对于地理环境要素中的不可再生性, 更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让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详细阐述关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性。所以, 今天提出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

总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诸要素的有机性和结构性, 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 论述了社会发展规律, 阐明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追求。唯物史观的确立, 让我们拥有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那么, 依据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 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本文拟从依据哲学的视角, 分析论证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上的, 是关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论毛泽东科学技术观的哲学特点 篇9

1 对科学技术功能的价值判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量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1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唯物史观认为, 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和认识两种功能。科技的这两种社会功能, 成为人们强大的物质武器和精神武器。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出发, 对科学技术武器的两种功能和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1940年, 毛泽东在《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 把科学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科学, 一类是社会科学。对这两类科学的功能他作了很好的说明:“自然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人民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 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 改造社会, 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 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 从自然里得到自由。”[1]

为什么说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呢?在毛泽东看来, 自然科学之所以成为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 是因为自然科学的本质是揭示自然规律, 预见未来, 并指导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人类在没有认识自然界规律前, 向自然界作斗争是一种盲目和被动的地位, 行动没有自由。当人类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并利用它去改造自然时, 行动就有了自由, 人类就能从自然界的奴隶变为自然界的主人。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他精辟地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并指明了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道路——学习自然科学、掌握自然科学。有了这种思想武器才能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摆脱自然界的束缚, 进而有效地改造自然与社会。

毛泽东重视自然科学, 这与他对科学技术哲学功能的认识直接相关。他认为, 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 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 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1944年, 他在给博古的信中写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 不是手工, 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 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 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 我们就要灭亡。”[2]

毛泽东还从“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这一理论基点出发, 进一步分析了自然科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他说:“人的认识, 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 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3]。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 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基于生产实践和从生产实践中分化独立出来的科学实验。所以, 自然科学知识既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总结, 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这是毛泽东对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作的正确评价。毛泽东是以一个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为己任的革命家的立场来认识自然科学的巨大作用的, 所以他认为, 一个争取自由的最好的革命者必须用自然科学来武装自己, 必须运用自然科学这个“武器”使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断丰富发展。这一思想不仅为战争状态下中国共产党开展生产自给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南, 而且也为战后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价值发挥奠定了理论基础。

1.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马克思是肯定的, 他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4], 他把科学视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5]。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毛泽东认为它是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的。1963年, 毛泽东在听取十年科技规划汇报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 一定要打, 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 是建立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 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 生产力无法提高。”[6]由此可见, 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是不属于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范畴的, 科学技术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 这说明毛泽东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与他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一致的认识,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成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先声。

2 对科学技术本体的认知——用唯物辩证法理性分析科学技术本体

2.1 物质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

物质的无限可分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19世纪70年代, 恩格斯曾指出:“原子绝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实物粒子”[7]。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X射线、电子、放射性) 证实了恩格斯的这一论断。20世纪初, 列宁也曾作出预言:“电子和原子一样, 也是不可穷尽的”[8]。毛泽东凭借科学兴趣和对立统一的哲学素养, 无独有偶地发扬光大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提出了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物质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统一体总要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只是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内容不同, 形式不同罢了。”[9]

1955年, 当反质子还没有发现, 科学家还把质子、中子视为物质的最根本的组成部分, 还没有认识到基本粒子有结构时, 毛泽东就在同钱三强同志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基本粒子并不基本”, “质子、中子、电子也仍然是可分的, 一分为二, 对立统一嘛!不过, 现在实验条件不具备, 将来会证明是可分的。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 反正我信。”[10]1957年, 毛泽东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 为基本粒子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你看在原子里头就充满了矛盾的统一。有原子核和电子两个对立面的统一。原子核里头, 又有质子和中子的对立的统一。质子有质子、反质子, 中子又有中子、反中子。总之, 对立面的统一是无往而不在的。”[9]1964年, 毛泽东又指出:“电子本身到现在还没有分裂, 总有一天能分裂的。”[11]毛泽东这一科学论断, 对世界物理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科学家根据这一论断提出了层子模型, 西方科学家提出了夸克模型。应该指出, 毛泽东是哲学家而不是物理学家, 严格地说, 他关于基本粒子可分的论断是从哲学上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中推断出来的, 然而这个论断却体现了当代高能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领域, 因而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1977年,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在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研讨会上提议, 把比“夸克”层次更深的粒子命名为“毛粒子” (Maon) , 以纪念毛泽东提出的“物质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这正是被恩格斯所称赞的“哲学的最高荣誉”。

2.2 科学技术的双重性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属于人类的认识范畴, 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但自然科学不同于属于上层建筑的哲学、政治、道德、宗教和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 它反映的是客观自然过程, 具有客观普适性。关于自然科学的这一特征, 毛泽东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自然科学分两个方面, 就自然科学本身来说, 是没有阶级性的, 但是谁人去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9]我们从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 在某一具体的客观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面前, 不同阶级的人都可以观察和收集到相同的科学事实, 作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总结和归纳出相同的科学原理。毛泽东曾举例说明:“水是怎么构成的, 人是猿变的, 世界各国都是相同的。”[12]所以, 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是“中外一致的, 不应该分中西。”[12]可见, 在毛泽东看来, 科学技术理论本身并不随着阶级利益的变化而变化。在历史上, 尽管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反对某些自然科学原理, 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运动定律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都遭到统治阶级的反对, 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客观真理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从这里我们看到, 毛泽东把握住了科学技术理论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 毛泽东又进一步说明, 在谁去利用自然科学这一问题上是存在阶级性的, 因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可以被任何社会制度、任何阶级所掌握和利用, 从而达到不同的社会目的和阶级目的。在不同的社会里, 科学技术往往被用来为不同的阶级利益服务, 从而表现出一定的阶级性。实际上, 毛泽东在这里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 即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 对运用科学技术目的的考量——用毛泽东特有的实践观考量科学技术的运用

3.1 政治性

毛泽东谈论科学技术问题时, 不是单纯为科学技术而谈科学技术, 而是从政治的高度来讲科学技术问题, 他的科技观总是与国家的发展大局联系在一起, 因此, 毛泽东的科技观从属于政治观, 带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在政治与科技的关系上, 他认为政治是第一位的, 科技是从属于政治的;他重视科技, 只是看重科技为政治服务的作用, 而并不是科技本身的价值。为技术而技术、为科学而科学的科技观, 在毛泽东这样的政治家头脑中当然不可想像。正如他所指出的“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政治和技术的统一, 这是毫无疑义的, 年年如此, 永远如此。”[13]正因为如此, 政治因素对毛泽东的科技观影响力极大;反过来, 不同历史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 同我国政治运行状况密切关联。换句话说, 政治路线正确与否, 同时也决定着我国科技事业的成败。因此, 很强的政治性也存在着二重性问题。一方面, 毛泽东从政治高度来重视科技问题, 把发展科技同国家发展大局联系在一起, 正确地把握政治路线和科技路线, 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出来, 推动科技及其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另一方面, 若政治路线把握不好, 科技路线容易随着政治路线的波动而发生波动, 科技道路容易随着领导核心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容易受“一个时期、一个精神”的影响, 甚至还会带来重大损失。比如, 建国以来, 由于“左”的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尤其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 致使新中国科技道路出现多次曲折, 每次曲折都造成科技领域元气大伤, 医治创伤、补苴罅漏, 十分之艰辛。

3.2 经世致用性

毛泽东不是科技专家, 他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目的不在于“求真” (即探索自然、获得真知) , 而在于“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明显特征。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技术工匠很少有兴趣去思考那些与生产或军事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 他们关注的是科技的实际效用, 看重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增强军力、服务于政治等实际作用和功能, 目的在于“致用”。经世致用科技观的根本特征是将科技视为发展经济、稳定政治、加强军事、教化人心等的手段与工具, 它看重的是科技的实际效益与社会作用, 而非科技本身。这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 崇尚理性、尊重学理的传统形成鲜明的对照。

哲学家论科学方法 篇10

对科学解释进行哲学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分离之后,科学家和哲学家开始对自然科学进行较为系统的哲学反思。20世纪初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的发展,标志着科学哲学的逐渐成熟,科学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较早发展起来的是物理学哲学,物理学哲学范式成为科学哲学的基本范式。20世纪中叶以后,逻辑实证主义受到批评,发生了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标志的生物学革命,科学哲学转向了各门具体的学科如生物学哲学与心灵哲学,具体的科学哲学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成为科学哲学界探讨的主题。相对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受到科学哲学的广泛关注相比,地理学哲学在科学哲学界几乎很少受到关注。地理学哲学问题的探讨主要由地理学界的学者对地理学的性质以及方法论问题争论所引起,并自发地进行探讨。由于缺乏主流科学哲学界的关注和科学哲学思维,造成了地理学缺乏有效的外在审视,这不仅影响了地理学的学术影响力,也对地理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西方的地理学哲学研究

近代地理学产生于德国,之后,地理学性质和方法论的争论一直贯穿于地理学发展的整个历史[3]。康德对地理学学科性质和任务的论述可以说是地理学哲学研究的初端[4]。他的“地理学是关于空间的科学”的论断,以及对科学总体的划分对后来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赫特纳(A Hettner)是区域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可以视为对康德思想的发扬。哈特向(R Hartshorne)在继承赫特纳思想的同时也吸收了新康德主义的成分,他把地理学的对象视为“区域差异”,认为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辨识地球表面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区域学派”的思想,在方法论上倾向于新康德主义,认为地理学“比其他领域更关心个别事例的研究,……,然而它和每一个其他领域一样,尽可能发展科学法则”[6]。

舍费尔(F Schaefer)1953年发表论文《地理学中的例外论:方法论的检视》,对“区域学派”思想进行了批判,掀起了地理学方法论大论战。邦奇(W.Bunge,1962)的《理论地理学》、哈维(D.Harvey,1971)的《地理学中的解释》也具有代表性。舍费尔、邦奇与哈维的哲学基础都是逻辑实证主义,侧重于探讨地理学方法论,试图让现代地理学走物理学曾走过的道路,但逻辑实证主义对地理学方法论的认识依然陷入了哲学的误区,具有一定局限性。

段义孚(Y-F Tuan,1976)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倡导从哲学、心理学、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约翰斯顿(R.J.Johnston)倾向于多元主义,他的《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当代西方哲学为人文地理学提供的解释与哲学基础,他的《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则体现了从科学社会学视角对地理学的分析。美国学者理查德·皮特(R.Peet)在《现代地理学思想》中对现代各种地理学思想如人文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女性主义地理学等等进行了各种深入的比较分析,详细地阐述了各学派的哲学基础和哲学问题。格雷戈里(Derek Gregory)的《地域差异与后现代人文地理学》通过阐述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阐释二战后地理学跨学科的知识发展的状况,归纳出后现代主义地理学三个特点:对完整的、综合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持怀疑态度、反对传统的社会科学的“整体化”、强调“差异性”。

从上面的综述可以看出,地理学哲学的研究主题从康德、赫特纳、哈特向等对“地理学性质、对象和方法论”的探讨,到二战后费舍尔、哈维着重探讨地理学方法论,转换到对西方各种地理学思想哲学思潮的探讨以及从科学社会学视角探讨地理学和地理学研究问题。但是主要的思想和成果大部分来自于地理学家对地理学的自我反思,鲜有科学哲学界的学者从科学哲学的视角进行的探讨,例如地理学的进步问题、范式转换问题,也缺乏把地理学理论、成果作为科学哲学探讨主题的研究。这一方面同地理学本身在理论建树上缺乏有重大影响的成果有关,也与地理学学科本身的学术影响不无关系,这似乎是一种恶性循环。在科学哲学中,地理学哲学也是被遗忘的。

三国内地理学哲学探讨的匮乏及其原因

国内对地理学哲学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白眉初的《地理哲学》。新中国成立后,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实践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与此同时,国内地理学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基础薄弱也是学界的共识,白光润归因于地理学的哲学贫困[7],钱学森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地理哲学思想的指导[8],一些地理学家提倡要重视地理学哲学研究[9],进行方法论创新[10]。虽然近些年在方法论探讨方面取得一定进展[11],与西方地理学哲学研究相比,国内存在对地理学哲学性质、意义认识欠缺、地理学哲学论域不明确,对地理学理论发展不足、理论实质的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12],地理学哲学理论匮乏、基础薄弱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地理学哲学的相关研究一直由地理学界推动,几乎没有进入科学哲学界的视野,这不仅造成科学哲学探讨领域的缺失,也使地理学研究缺乏科学哲学思维的理性光辉和批判性审视。

国内地理学哲学研究的滞后,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地理学哲学的意义、性质与问题域缺乏认识。对地理学哲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地理学哲学对地理学研究的意义,导致一些学者哲学素养欠缺,盲目崇拜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对研究问题的性质缺乏哲学思考,对地理学研究中哲学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清楚的认识,致使研究成果在根本的本体论层面上缺乏科学性,结论的可靠性和有用性就大打折扣。对地理学哲学的问题域缺乏整体的概括,把地理学方法论视为地理学哲学的全部,陷入方法论即地理学哲学的误区,对地理学哲学的其他问题域缺乏认识,致使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地理学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等问题缺乏关注。

2.科学哲学界的遗忘。从地理学哲学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以及其他哲学和地理学期刊的论文发表单位可以看出,没有来自科学哲学界的学者发表的相关论文,地理学哲学论文主要是来自地理学界,发文量比较小。以关键词和篇名检索,1979年来发表在三大科学技术哲学期刊上的相关论文为22篇,其中经甄别只有12篇涉及地理学哲学,占总发文量14861篇的0.08%,而且在检索的学科分类中无地理学。同期检索生物学哲学,根据检索的学科分类发文为298篇,物理学哲学为311篇,且大部分作者为科学哲学界。国内的主流科学哲学界几乎没有学者关注地理学哲学问题。

3.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国内地理学研究中实用主义思想比较突出,特别强调地理学的“经世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这主要是两大导向造成的,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指南,着重对实际区域人文与自然地理问题的解决,实际上近20年来地理学思想、理论与哲学研究方面的资助也只有两个项目,一个涉及地理学思想史,另一个是人文地理系统理论研究;二是地理学期刊发表论文定量化倾向的评判标准,有学者指出,如果一篇论文没有应用较复杂的模型,就很难发表[13]。地理学者为了发表论文、获得资助、评职称,追求科研成果和学术地位,不可避免地被这种导向绑架,体现出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地理学理论、哲学研究不仅难度大,而且出成果比较慢,所以不受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阐明和论述地理学哲学研究的意义与性质、研究的论域,对于促进地理学哲学与理论研究就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四当代地理学哲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环境恶化、新型城镇化等问题,国际上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恐怖主义、经济全球化等世界性问题也为地理学提供了广泛的课题,也要求地理学做出更大的学科贡献,地理学迫切需要发展新的理论。而地理学中新技术的应用和各种新的哲学思想的渗透,也迫切要求开展系统的地理学哲学反思,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因此,当代地理学哲学不仅需要对地理学家的科学实践进行理论上的考察,而且也要对地理学理论的结构与认识方法进行哲学上重新审视与反观,从而在不同的经验研究和哲学理论框架下为地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纲领性的思想指导。

地理学基础理论的贫乏,理论体系发展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地理学应用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价值的体现。过于实用主义的价值导向与功利主义的学术倾向,对地理学整体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地理学理论与地理学哲学研究一直处于地理学研究的边缘地带,甚至要达到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在地理学的历史发展中,康德主义与区域地理学、新康德主义与人文与自然地理学的二元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与地理学“数量革命”、现象学、存在主义与人文主义地理学,地理学理论的几次重大发展都和地理学哲学思想的突破紧密相关。在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地理学往往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在学科系统独特理论建设方面的匮乏一直是地理学受人诟病的地方。地理学不仅需要解释和说明地理系统发展与演化的规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人们对地理世界的普遍理解,而且也要解决地理学应用的实践问题,这就需要提高人们的理解和预测能力。这需要系统的理论建设,更需要地理学哲学思想的指导。

地理学的理论陈述和问题域的确定都有特别的哲学基础,我们只有理解和明晰了这些哲学基础,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理学理论陈述和问题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地理学哲学问题的系统回答对地理学来讲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作为对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反思,地理学哲学不仅需要阐述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的理论结构、地理学方法论、地理学的本体论等问题,也需要对相关的其他地理学前沿问题提供哲学上全面、系统的回答,从而为地理学知识提供一种本质的说明,为地理学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一种思想基础。

五地理学哲学的学科性质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哲学思考,按照这个观点,地理学哲学就是对地理学的哲学思考。这样,地理学哲学就涉及了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哲学领域,就需要对地理现象、地理学理论结构、方法和实践应用等做哲学概括和思考。地理学哲学就是地理学的科学哲学,它围绕地理学的科学地位问题、人地关系、地理学方法论而逐渐形成,并以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审视、理性反观为基本旨趣。之所以命名为“地理学哲学”而不是“地理哲学”,是为了强调它的科学哲学性质,也体现了“对地理学进行哲学反思”的要求。从语义分析上来讲,地理学哲学关注的是地理学作为一门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强调的是科学哲学思维。

地理学哲学论述地理学涉及的哲学问题,它既涉及本体论问题,也涉及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问题,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如虚拟地理环境的哲学和地理学前沿的哲学问题等。地理学哲学除了要对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哲学探讨,也要关注一些地理学科学目标和科学方法的合理性、地理学理论变革及其进步模式等在地理学中体现出的一般科学哲学问题。

自然科学的旨趣是认识世界,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世界做出解释和预言,而社会科学的旨趣则主要在于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上。自然现象属于既定无意识的客体,比如物理学与化学的对象,大多与时代背景无直接关系;社会现象是属于人类社会自己活动的产物,并与历史和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受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多带有强烈的时代背景色彩。地理学的情况比较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的一部分,社会地理环境是社会的一个侧面或者一部分,而且社会环境无法脱离自然环境的独立存在,他们统一为地理环境。如果认为地理学哲学具有自然科学哲学的性质,那么地理学就得具有和自然科学一致的性质,显然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自然科学是以发现规律和进行解释为主要目的,这一点显然和地理学的目的有极大的差异;另外地理学也不和社会科学完全一致。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这体现出地理学对象的特征,反映在地理学哲学上也就体现出地理学哲学的特殊性。由于地理学对象具有独特性[14],地理学哲学需要在借鉴两者的同时,结合自己学科对象特征、理论特征和实践特征进行思考与创新。

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主义地理学之前,以“区域学派”地理学思想为主要代表的“例外主义”一直是地理学方法论的代表性观点。科学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它是“统一科学”观在地理学思想中的体现。作为地理学“例外主义”体现的地理描述方法,显然不具备“统一科学”观的价值评判标准。与物理学中普遍的决定论或者机械论的解释框架相比较,地理学的解释则是区域性的、非决定论的,这也体现在地理学中很少存在像物理学中那样普遍的、系统的定律体系。地理学哲学就不能统一于以物理学为范式的自然科学哲学的普遍原理之中。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上“自然-人文”“系统-区域”的二元论传统,地理学哲学也无法统一于某种社会科学哲学模式。

从逻辑上讲,地理学哲学和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哲学等同属于一个大学科,其主体是探讨某个学术领域即地理学领域的哲学问题。一般来讲,地理学哲学是由地理学家或者科学哲学家来推动的,目的是阐述地理学在整个知识领域的地位和贡献。它关心的是,从事地理学研究的地理学家应该能从地理学哲学中获得些什么?例如,对他的研究领域的评价、他的研究定位的帮助以及对他在对地理世界的解释、说明与理解中所扮演角色的作用,地理学哲学需要对地理世界、地理学本身、作为人的地理学家、对地理学的理论结构、地理学得以实践应用的途径提出系统而全面的哲学观点。

六地理学哲学的论域

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地理学哲学对地理学的哲学反思与概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地理学哲学涉及普遍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以及地理学前沿的哲学问题等,概括起来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地理学的本体论

地理学本体论是地理学哲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但是由于人们对地理学方法论的热衷,以及逻辑实证主义在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的主导地位,使得地理学的本体论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科学哲学研究表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哲学基础都涉及本体论问题[15,16],一切科学都是方法论与本体论的统一[17]。由于本体论对于哲学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哲学对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随着本体论的当代复兴[18],使得其在自然科学哲学[19]、社会科学哲学[20]、具体学科的科学哲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中,本体论问题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地理学哲学应该特别关注地理学的本体论问题。地理学的本体论就是地理学家关于地理学的“世界观”与信仰系统,体现为对地理学对象及其性质特征的基本观念与看法,可以概括为地理学家对于地理世界“何物存在”问题的基本回答。地理学中常见的本体论问题包括:地理世界由什么组成?地理要素具有什么性质,相互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地理世界是如何演化的?地理模型是虚构抑或是地理世界真实表达?地理系统是线性系统或者是复杂性系统等问题。

(二)地理学认识论与知识论

地理学的知识论和认识论都是地理学哲学研究的论域,它们各有侧重。地理学的知识论指的就是关于地理知识的理论,包括地理学知识的可能性、来源、地理知识的结构、地理知识的有效性,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地理学中规律”的认识,地理学中如何认识规律?这些规律有什么样的特征?地理学中存在因果律吗?等等。这些都是地理学知识论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地理学的认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中思维如何把握地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地理学如何获得地理知识。它研究的是地理学认识的起源、结构、方法、条件和有效性的等方面的问题,涵盖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两维。诸如:地理认识具有什么特点?地理认识中主体与客体具有什么关系?如何对待各种哲学观念的认识论?地理学中各种哲学思潮的认识论是什么等等都是地理学认识论问题。

(三)地理学方法论

地理学的方法论一直是地理学哲学主要研究领域,而且也是地理学哲学中存在争议最大的领域,特别是“区域学派”的“例外主义”方法论与“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方法论之争几乎贯穿了现代地理学产生之后到当代的整个过程,至今余波未尽。

地理学中方法论的创新一直制约着地理学创新和发展。现代地理学中,逻辑实证主义、描述主义、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各种方法论共同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往往有着不同的追求,自然科学的路径是“说明”,或者说是解释。社会现象由于人的参与以及其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在追求普遍法则方面的失败,继而转向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理解。地理学如何借鉴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方法论研究的成果,地理学究竟如何对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如何创新?如何对待地理学中出现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方法论如何受本体论的制约?地理学如何发展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如何借鉴新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方法论创新等问题,都需要哲学上的探讨与回答。

(四)地理学价值论

科学活动本身是一种价值活动,它要满足人类一定的价值需求。地理学价值论不仅研究作为一门科学以及该科学相关的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和人类所发挥的作用和满足的需求;同时,也研究价值取向对地理学研究的影响。地理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主要指在地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价值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价值中立或者是不中立?价值如何控制地理学的研究等问题,这涉及“地理事实和价值的关系”。地理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地理学在改变自然和人类社会过程、国民经济建设和改善人类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体现在地理学在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粮食短缺问题以及人口问题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还包括地理学新技术的应用比如地理信息技术所营造的新对象对人的有用性,数字地球以及虚拟地理环境,他们对人类的有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地理学在科学研究、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的各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都有待于从哲学与价值论进行深入的探讨。

(五)地理学与社会(包括地理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

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事业,科学活动的主体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具有社会性的人。因此,科学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科学活动受到来自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学科的发展动力,除了本身的学术追求之外,关键的因素也体现在社会需求上。地理学作为一个获得建制化的学科,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各种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到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学术导向?怎样决定地理学发展的方向等都是重要的研究领域。地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地理环境的可能论,再到和谐论,地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人们处理人地关系的广泛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现代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行为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3S、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地理学发展如何影响社会?地理学知识为社会提供什么样服务和具有怎样的意义等问题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六)地理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地理学哲学的研究领域除了上述之外,还需要对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系统的哲学思考。从人与生物圈计划、全球气候变暖、数字地球,到虚拟地理环境、全球危机等问题,地理学都在试图做出自己的回答,地理学的前沿领域是如此的宽大,地理学在解决全球问题、改善人类健康、造福人类、促进安全方面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产生什么影响?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再者,全球化和区域发展平衡问题、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地理信息科学前沿(如虚拟地理环境)、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智慧地球等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也需要哲学方面的深入探究。

七结论

上一篇:语文课堂中的有效互动下一篇:应急卫生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