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

2024-05-08

乡村教育(精选十篇)

乡村教育 篇1

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在中国这一农业人口大国, 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教师强, 则乡村教育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重点在乡村教育, 关键在乡村教师。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 要实现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公平, 重点和难点都在乡村。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是当前加快甘肃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有的放矢, 重心下移, 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 甘肃省总人口2 628万, 有55个民族成分, 辖14 个市 (州) 86 个县 (市区) , 其中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58 个, 插花型贫困县17 个, 贫困县占全省总县数的87.2%。截至2014 年年底, 全省有义务教育学校10 517 所, 其中农村学校8 544 所, 占81.24%。农村学校中100 人以下的学校7 892所, 占总学校数的75%, 占农村学校数的92.37%;10 人以下的学校3 700 余所, 占总学校数的35.2%, 占100人以下学校的46.9%;5人以下的学校1 800所左右, 占11.7%;只有1 名学生的学校219 所;0 人的学校1 180 所, 占11.2%。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25 491 人, 其中乡镇及以下专任教师18.7万人。

面对乡村覆盖面大, 乡村教育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职业认同不高、专业发展通道不畅等诸多制约甘肃教育发展的难题和瓶颈, 我们以“全覆盖、抓重点、补短板、创特色”为工作思路, 重心下移, 在师德建设、教师补充、提高待遇、交流轮岗、培训提升等方面, 倾斜支持乡村教师, 促进均衡发展,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二、强化引领, 立德树人, 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近年来, 全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紧密结合实际,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和提升三个阶段, 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大力弘扬高尚师德, 积极引导每位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依法执教, 优质施教, 廉洁从教, 文明执教, 乐于从教, 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并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旋律, 在全省教育系统形成和大力推进比敬业、比奉献、比育人、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行风正气, 形成师德师风新气象。

1. 倾斜乡村,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

以关注乡村教育、关心乡村学校、关爱乡村教师为宗旨, 坚持“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 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历时半年, 通过个人自荐、学校和县区、市州教育局推荐、省级评审, 经过网络投票、公示、深度访谈、采访拍摄、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厅务会议审定等环节, 评选出十名“陇原师德标兵”、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教师”、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校长”和百名“陇原师德先进个人”、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教师”、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校长”, 挖掘出一批鲜为人知、令人感动的优秀乡村教师典型事迹。德美教师评选活动, 涉及面广, 参与人数多, 受到广大农村教师的普遍欢迎,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 丰富载体,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活动

通过隆重节俭庆祝教师节日、新任教师宣誓仪式、学法教育、艺术征文大赛、德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 广泛宣传一系列富有成效、紧贴教师发展需求的活动, 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引导广大教师文明高雅过节日。引导新任教师乐从师、为人师、做名师, 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引导广大教师学法、懂法、守法、遵法、用法, 依法执教, 做合格的人民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崇尚高雅文化艺术, 带动他们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弘扬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氛围, 使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生, 深入家长, 深入社会, 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扩大师德师风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建立机制, 稳步推进师德师风提升活动

为了使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效果持久, 达到深入化、常态化, 健全和完善“三纳入两渗透一否决”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启动实施以“甘肃教师学苑”“陇原优秀教师群英馆”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 开展阅读经典、艺术鉴赏、学习楷模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价值理想, 全面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内涵修养和业务能力, 促使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的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注重内涵, 自我升华, 淡泊名利, 优质施教, 做到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儒雅的形象影响人, 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在本职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严把入口, 精准招考, 科学合理补充乡村教师队伍

甘肃省始终把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作为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实行学历、专业、岗位“三步走”递进战略。严把学历关, 高定位“起步”;严把相关相近专业, 高标准“走步”;严把岗位需求, 提促供需一体, 高精准“正步”。针对全省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中存在的“教非所学, 学非所教, 补非所需”等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教师补充“农村中小学补短板、学前教育补数量”的工作思路, 确定“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的原则, 严把教师补充工作报名、命题、考试三关, 着力解决专业对口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问题。

在招聘过程中, 积极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调, 在民生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考中, 非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不能报考教师岗位, 提高报名门槛;在所有教师招考中增加面试, 下发有关文件对面试工作进行规范;在音、体、美、英教师招录命题中, 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近三年, 通过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民生实事、巡回支教等项目, 招聘教师19 041名, 其中补充幼儿园教师4 830名, 为全省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增添发展动力。

四、示范带动, 激励引领, 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注重提高广大教师, 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 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 向薄弱学校、紧缺学科倾斜, 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去乡村任教, 到乡村发展, 确保乡村教师队伍稳定, 既下得去, 留得住, 又教得好。认真实施“省属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奖代补”政策, 累计投入奖补资金1.3 亿元, 1.2 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受益。

2013 年, 在部分连片特困县启动实施“乡村教师补助工作”, 2014年实现连片特困县全覆盖。两年来, 累计发放资金约1.38亿元, 补助教师10.95万名, 2015年省政府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列入工作内容之一, 为民办实事, 发放补贴1.69亿元, 惠及乡村教师14.14万人次。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 向农村教师优先倾斜, 在园丁奖、师德标兵、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评选工作中, 划定乡村教师专项比例, 专门设立省级乡村骨干教师评选项目, 共评选乡村骨干教师约4 200 名 (含2015 年正在组织评选的2 500名) 。2015年, 在“园丁奖”的评选中, 乡村教师比例达到35%以上。

五、积极引导, 政策保障, 加强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针对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实际, 在摸清情况、吃透政策、借鉴经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意见》, 采取调动交流、学校联盟、学区一体化管理、对口支援、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 推动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 为办好每一所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师资保障, 以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助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两年来, 兰州、平凉等地已经开始先行先试。有的县区创新实施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师校际间的合理流动;有的县区采取关系随转交流和定期服务相结合、名师引领和挂职交流相结合等措施, 促进城区、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有的县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教师对口交流,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城区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长效机制, 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统筹规划, 精准施策, 全方位、系统化地构建甘肃乡村教师培训体系

2010 年以来, 以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主, 积极争取外援基金会和公益组织投入,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的原则, 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综合改革, 对“国培计划”“省培项目”、基金会项目等进行统筹规划, 整体设计, 合理安排, 相互补充, 相互融合, 努力做到教师培训项目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实施, 加大省外培训力度,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效益。

针对我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际, 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并启动实施乡村教师培训组合拳—“三计划两工程” (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精准扶贫三行动”, 构建“335”管理机制, 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有力抓手, 打造务实管用的领导团队、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 建立健全省、市、县、学区、学校五级联动机制, 着力构建和完善乡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通过“乡村教师走出来, 名优教师走下去, 网络空间连起来”的方式, 充分发挥城市名优学校、名优校长、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推进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实施“名师引领, 骨干带动”, 培育乡村教师人才梯队;通过实施“如影随形, 跟岗实践”, 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技能;通过实施“一专多能, 全面发展”, 培养全科型乡村教师;通过实施“研训一体, 促使成长”, 增强校本研修能力, 发挥乡镇中心校研训主体功能;通过实施“信息带动, 长效发展”, 提高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

截至2015 年6 月, 累计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30 余万名, 建立“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近80 个、陇原名师工作室40 个, 遴选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金钥匙”导师630 名。2015 年起, 推行以“补短板、重扶贫、强基本、增活力、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三行动”项目, 启动实施网络同步研修薪火行动、学前教育千千树行动和微小规模乡村教师访名校行动等项目, 把水浇到根上, 惠及乡村全体教师。

七、借力打力, 吸引资源, 助力乡村教师培训

近年来, 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 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3 年, 成立甘肃省乡村教师培训志愿者联合会, 吸纳、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社会贤良关心支持教育, 先后有近20 家慈善组织和社会公益团体伸出友情援手, 针对乡村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和培训活动, 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创新途径, 增添新活力, 成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补充。

深圳美丽园丁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定向援助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聚焦甘肃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育提供持续支持, 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立足边远山区开展乡村教师走出大山长见识培训, 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针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开展特岗教师、校 (园) 长和管理人员培训, 田家炳基金会广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专业发展培训, 北京乐平基金会精准实施甘肃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每一家基金会都精心组建专家团队, 精心设计培训模式, 精心组织培训活动, 关注老少边困地区教育发展, 关心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影响较大, 效果良好, 受益面广, 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 培训全省乡村教师10 万余人次。这对加强甘肃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受乡村教师的普遍欢迎。

八、抢抓机遇, 强化措施, 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在举国上下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前, 国家及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 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乡村教师的亲切关怀, 给广大乡村教师带来福音。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要求, 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全局, 制定印发《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实施办法》, 是进一步加快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是惠及全省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的重大民生工程, 对解决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教育 篇2

根据***市关于“开展文明单位帮助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通知,在***市党委与***镇党委的指导下,我公司以切实改善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薄弱状况,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与***镇**小学和***镇**小学结成帮扶对象,帮助、扶持两所学校进行农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镇**小学与***小学是我市**镇两所乡村小学,其中,**小学占地

亩,覆盖

个行政村,共有

个班级,共有师生

人;***小学占地

亩,覆盖

个行政村,共有

个班级,共有师生

人。两所小学共。

经了解,**小学和**小学由于资金匮乏等多种原因,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

1.装备配置。学校在原有设备器材的基础上根据少年宫活动需要配备了能基本满足青少年课外活动需求的器材设备投入项目资金

元。购臵乡村学校少年宫装备配臵必选设备目录中所列的图书

册,投入资金

元。按照省文明办文件要求购买《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一书

本投入资金

元。购置用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棋艺小组活动使用的跷跷板、呼拉圈、跳绳、铁环、羽毛球拍、军棋、围棋、象棋、跳棋等体育器材

件投入资金

元。购臵用于少年宫日常办公使用的电脑

台摄像机

台档案柜

组档案盒

个投入资金

元。购置省科技馆脑思维训练课题组研发的“玩转

思维”脑思维训练模具一套

件投入资金

元。购臵科技航模

件,科技小制作材料

套,用于学生手工制作的先导车床

套,共投入资金

元。购臵电子琴

台,二胡

把,板胡

把,以及竹笛、葫芦丝、竖笛等乐器

件,舞蹈服装

套,以及书法、剪纸、刺绣小组活动使用的器材,共投入资金

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危机与乡村教育 篇3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D6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13—02

民国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呈现出全面颓废的态势,乡村经济破产,基层社会整合失序,乡村文化调节功能弱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简直可以说死了一半或一多半”[1],整个乡村陷入了全面的社会生态危机,其波及面之大、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使整个乡村社会几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一、乡村文化危机

清末以来的新教育运动无论是模仿日本,还是参照美国,均以模仿甚至抄袭西方工业社会的教育制度为其特征。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种从异国他乡移植过来的新教育体制在中国实施后,出现了许多弊端。陶行知在当时就看出了这些弊端:“我国兴学以来,最初仿效泰西,继而学习日本,民国四年取法德国,近年特生美国热,都非健全的趋向。学来学去,总是三不像。”[2]欧美国家的现代教育血液输入到中国乡村社会肌体内,产生了排异反应,导致了当时乡村社会的文化危机,整个乡村社会的文化教育几尽瘫痪。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社会的教育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中等以上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的孩童小学毕业后很难进入中等学校学习,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庞大,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广大民众对学校教育仍持有怀疑的态度,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很难推行,私塾还有一定的市场。尽管国家在用强制手段把欧美的近代教育模式嵌入乡村社会,欲在与工业文明尚无多大瓜葛的乡土社会塑造一套与近代社会合拍的新文化系统。然而,外在的强制力量还无法把传统的教育与乡土社会分离开来,私塾等旧的教育模式在乡土社会中以其独有的隐性方式顽强地存活。

在乡土社会中,私塾在国家的强力下仍得以生存的动力源自草根社会民众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感固与传统的习惯性不无关联,但更应归功于旧式教育与乡村文化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形成的和谐共融性。换言之,旧式教育模式所富涵的许多乡土文化认同的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其不失去存在的依据,与外来的新式教育模式相较,在乡土文化的土壤中极具适应性。新式教育虽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推行,但在具体的时空中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乡土文化的气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新式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与乡村实际不符。对此时人有深切的体会:“现在的农村小学课程,太觉深泛,不切实际生活,应教的不较,不教的反而去死教。”[3]遂有论者感叹道:“村民认为(学校教材)不若四书五经有用,非四书五经适合于学校教材,实为学校取材不适合于当地情形。”[4]

二是新式的乡村教育与乡村需求相背离。“小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办事,每不能游刃有余,甚至家庭社会常用之便条帐簿不能做。”[5]此论述虽不能完全反应当时乡村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但至少从某种程度折射出了当时乡村新式教育的实际效果与乡村需求的背离。关于当时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与社会背离,费孝通也有所论及:“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一是他们并没有利用新的知识去改良传统社会,一是产生了一批寄生性的‘团阀’阶层,既不能从生产中去获取生活,只有用权势去获取财富了。从这方面说,现在这种教育不但没有做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任务,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有点像‘采矿’,损失了乡土社会。”[6]

三是乡村教师的都市化使其难以融入乡村。十年兴学,学堂是由诏书推广的,由诏书推广的学堂同时又按诏书分布:“着各省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7]而后,县城、府城、省城便成为了新学堂的汇集之地。这个过程使教育的重心移到了城市之中,并顺着由高到低的等序向大城市归趋。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不愿意回到乡土社会中去。知识分子与乡村社会的疏离,使得他们仅仅“见闻限于通都大邑”,仅仅“熟视过东洋的工业社会”,“而广大的中国社会对于他们却是谜样的模糊”[8]。

新式教育无法在乡村真正确立,旧式教育的功能亦处于失常状态,乡村文化调节机制失效,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失衡,乡村的文化教育陷入了危机之中。正如有的学者研究表明:“自新政以后,农村社会生态就已经开始破坏了,这种破坏,并不止于旧教育的毁去,新教育的不来,而是农村社会礼俗、社会规则和行为方式的紊乱。农村丧失了原有的调节机制,无法完成固有的循环和运转。民国以来虽然乡村的风俗还在延续,但灵魂却已丧失,日见纷乱和无序,乡村的组织,从宗族到乡社,无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农村至少在文化层次上,已经陷入了现代化变革的深渊。”[9]

二、乡村文化危机下的教育思想

面对如此严重的乡村危机,当时不少忧国忧民、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中国乡村的出路,抱着“振兴农业”、“拯救农村”的强烈愿望,纷纷走出“象牙塔”,离开大城市,放弃城市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深入农村,进行乡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实验,以复兴日趋衰落的乡村社会,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思潮。

乡村建设知识分子大体上都设想通过平民或民众教育入手,谋求乡村的全面改造与建设,试图最终解决他们各自所看到的乡村问题。因他们对乡村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见解不一,提出了不同的解决乡村危机的途径。梁漱溟本其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认为当时的乡村危机的问题所在是“文化失调”,试图通过儒学的复兴,来拯救当时的乡村危机。粱漱溟认为,中国的各种问题——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都不过是根本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乡村建设必须是一个文化运动而不是政治运动。西方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崩溃造成了当时的乡村危机。他曾指出:“中国人既与西洋人见面之后,中国文化便发生了变化。自维新变法一直到现在,其中有好几次变化,有好些地方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三年一变,二年一变,孙猴子有七十二变,中国人变得也和他差不多了。——旧的玩儿几乎通统变化得没有了!中国乡村就在这一变再变七十二变中被破坏了。”[10]

晏阳初认为当时中国乡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四大病害。1933年他在《中华平民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中写道:“在定县,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农村问题是千头万绪。从这些问题中,我们认定了四种问题,是比较基本的。这四大基本问题可以用四个大字来代表它,所谓愚、贫、弱、私。”[11]陶行知认为当时乡村的主要问题是乡村教育的瘫痪,进而主张“乡村学校做改造农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试图通过乡村教育来解決当时的乡村危机,决心“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12]。

三、乡村文化危机下的乡村教育实践

基于各自对乡村危机的不同认识,知识分子全面开始了自己的乡村建设实验,粱漱溟在广东、山东、河南进行了其乡村建设的实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广平民教育展开其乡村建设,陶行知则在南京郊外创办晓庄师范学校,黄炎培在江苏昆山实施职业教育的实验等。有学者指出:“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13]关于这次乡村建设,已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故在此不作具体叙述。笔者试图说明的是,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属于当时的乡村建设实践之一,作为当时年轻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陶行知意识到当时的乡村危机,并积极寻求解决危机的路径。当时的知识分子结合对社会现实反省自己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当时中国的问题在“乡村”,并积极投身到乡村中去,试图通过乡村的改造来改造整个中国。正如美国知名女作家赛珍珠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为林语堂的《中国人》英文版作序所言:“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人民。他们发现在农村小镇、小村庄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生活,所幸的是还保持着自己的特点,未曾被那个曾经使他们自己生活变得不健康起来的现代主义所侵蚀。他们开始为自己国家有这样一个宏伟而坚定的基础而感到高兴,并急切把它变为新的鼓舞力量。”[14]

参考文献:

[1]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方法[J].东方杂志(第24卷60号):5-13.

[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3.

[3]江问渔.乡村教育[J].中华教育界,1930:4.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40.

[5]缪序宾.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J].中华教育界,1924:4.

[6]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卷4)[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59.

[7]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20.

[8]东方杂志[J].(第27卷第6号):70.

[9]张鸣.教育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10]粱漱溟全集(卷1)[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07-608.

[11]晏阳初全集(卷1)[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47.

[1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3.

[13]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2.

[14]林语堂.吾国吾民(英文版)(序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6.

我的乡村教育情结 篇4

儿童的纯真无邪、淡定平和, 教会我享受平平凡凡的教书生活, 从中寻找乐趣, 享受乐趣, 把每一个平淡日子过充实。其实这也是一种追求, 也是一种境界, 也是一种幸福吧。从事教书这份工作, 也许是命运对我的垂青, 扎根乡村教育, 岁月深处温暖着我的思绪, 这一份不忍割舍的快乐, 在生命里扎根, 透着缕缕无法忘记的怀想, 有了童年般的快乐。

从教初期, 人生中有“五颜六色”的诱惑, 因一时的迷茫, 自己在清闲的生活中逗留得太久太久, 以至于回过身来的时候时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待回过神来, 只好在无奈的叹息声中埋怨自己虚度了光阴。

幡然悔悟后, 我害怕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安逸的生活中淡忘, 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再多增加一份痛楚, 我便把自己心里的一些想法如实地记录下来, 以鞭策自己, 不要忘了自己给自己的承诺。既然目标确定, 那么只有把目光望着远方, 风雨兼程, 数年的坚持便会养成习惯, 认定了目标就不言放弃。

每当开学, 我早早地备了一周的新课, 做好了新的教学计划, 二十多年了, 不管家里的事多忙, 我都会把开学的准备工作做好。因此, 每个学期我都能从从容容地面对我的学生。为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 我尝试着写下水文, 体验写作的酸甜苦辣。为了验证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把写好的稿件投向报刊, 让编辑老师来评判其优劣。经历一番磨炼之后, 我的作品在好几家报刊上发表, 我把文章读给学生们听, 和他们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教学时, 我把一些写作技巧和自己平时积累的写作经验结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 作文指导水平有了突破性进展。不曾想到, 在自己收获了作品发表喜悦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付出之后, 我收获了学生的成长, 提升了自己专业素养, 更主要的是我收获了学生对我的爱和尊重。

一杯茶、一摞作文, 面对学生鲜活的思想, 静坐在书房里, 剔除思想里的杂念, 能把一天的心情变得纯净。什么权利、金钱、名誉……所有的诱惑, 在那些鲜嫩的气息里获得了沉静, 一些美好的念头, 如同刚刚露头的蓓蕾, 又重新绽放。

我时常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去思考, 以孩子的天性, 让所有的愿望都嫩嫩的, 绿绿的, 无忧无虑。在纷繁复杂的世间里, 我并不能像学生一样清纯, 所以我得时常把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愿望剔除, 纯纯净净, 用一生守候自己的一片天空, 享受着桃李满天下、飘香满世界的快乐……

我时常远远地观看学生, 他们大都是农村孩子, 没有时尚的生活, 但是那花香般浓郁的生命, 不但让你不忍拒绝, 甚至会把你纳入他们的生活, 不离不弃。开阔无垠的田野和村民淳朴的生活常常给他们以启迪, 让他们有闯世界的决心, 有肩负起传承文明大任的信心。他们刻苦学习、自觉钻研的精神, 时常像一缕春风, 沁入心扉, 那瞬间的感动, 刻骨铭心。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清纯迷人的气息, 支撑起了我的人生, 让我渐渐地进入教书育人的佳境。

情系乡村教育 篇5

----------查甫中心学校教师李寿保 李寿保同志,1997年7月参加工作,在中学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他已默默耕耘了整整十八个春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和生物教师,他对待学生用爱心去浇灌,用诚心去感化;对待工作用执着去演绎,用汗水去谱写。认真教好每一位学生,做好每一份工作。将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化作了滴滴雨露,浇灌着一颗颗稚嫩的幼苗,让她们的茁壮成长是他最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思想上爱党爱国,积极向上。

1、他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法规,在工作中积极学习社会主义荣耻观,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把党的先进性理论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党的教育理论,深刻理解其内涵,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缩小与优秀教师的差距。

2、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需要不断的努力刻苦学习,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现代社会、现代学生,学要具有知识渊博、锐意创新的教师,所以他不断的充电,不断的寻找提升自己的源头活水,他利用休息时间坚持进行业务和理论学习。凭着自己的执着

精神,他先后学习了《教育法》、《信息技术与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书籍。

二、严谨治学,勇于进取。

1、身为教育一线工作者,他深感教书育人任务的艰巨,在教学中,他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写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课上他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课后他认真反思,找到教学中的优缺点,以便以后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果。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布置作业时他做到精讲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常常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作业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他认真批改作业,分析记录学生作业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分类总结,进行透彻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真情感动人,用知识武装人,用品德塑造人。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学生成绩上升较快,使他感到很欣慰。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

觉的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转化,就有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进,是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他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3、为了适应新课改环境,让自己不仅拥有“一桶水”,还拥有“自来水”,他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的向信息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向老教师请教自然科学知识,是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密。抓住学校安排的校外听课机会,虚心学习,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加强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化。

良好的班集体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一直以来,他都非常重视班级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他积极实践“正面教育理论”,注重用耐心和爱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的优秀品质。教书与育人并举,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注意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寓教于乐,鼓励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接受教育。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清理道边的垃圾,保护小树活动„„使学生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经过一年的教育,他班学生集体责任感强,学风浓,班风正,班级学生整体社会行为习惯好,真正体现了文明礼貌、团结友爱、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良好风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既是作为教师的一种收获,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责任。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亲的掌声,一次善意的举动„„这都是在传播着老师的爱。对于老师可能是举手投足的瞬间,但是不经意之间,可能在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痕。他班有个男生,性格内向,很平常的一个学生,成绩不怎么好,他没太注意他。有一次下课,他在老师旁边看批改作业,他没在意的问了问他的家庭情况,他发现,从那以后,他听讲特别认真,作业特别清楚工整,成绩进步很快,期终考试时,他语文得了86分,让他感到很欣慰。

四、感悟教育中的快乐。

多年的教学工作离不开他对学生的无私关爱,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他总是微笑着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真诚的与他们去倾心交流,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对那些有困难的学生,他会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更多的激励引导,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让他们树立信心。正因为我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呵

护,所教的班级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凝聚力强,上进心足,爱心的付出使他真正体味到了教育工作的真正价值。

十几年的付出,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正是像他这样平凡的老师所作的平凡的一切,拉近了学生的心灵与一切美好事物的距离,这也正是他所期待的教育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教育之路,他将执着前行,用自己满腔的热情编织美丽的人生,以平凡垒筑人生的崇高!

情系乡村教育 默默耕耘----------园丁奖事迹材料

化隆县查甫中心学校教师

乡村教育革命 篇6

有一次和地里盖大棚的农民们聊天,我问:“咱们村里大坑的垃圾怎么办啊?”很多人不说话,一位大叔笑着说:“有啥关系?等我们走(去世)了,谁还在这村里住啊,孩子们都进城了。”城市看不到终点,乡村又并不认为这将是他们未来长久生存的土地,这便是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村里未来还会有年轻人吗?村里的孩子怎么看待村庄的环境?是什么导致乡村不能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地方?

农为天下之大本。可看看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上,能接触多少跟农业有关的知识呢?食物从何而来?面对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浪费,珍惜食物从何谈起?

食物从土地到餐桌再到土地的过程需要有一套饮食教育体系,人类能够更合理的饮食可以给这个地球环境带来巨大的改变:我们不需要超出合理用量几倍的农药盲目增产给土地无穷压力,而是采取更可持续的耕作方式;我们不需要食物全球运输消耗近三分之一能源只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是建立一个地区化的生产物流系统;我们不需要在冬季吃夏季的西红柿、黄瓜导致激素乱用土地完全被大棚覆盖,而是顺应自然,适度地选择食物来源。

这些问题让我愈发觉得“食育”对我们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应该纳入我们的德育、智育、体育体系之内。应该能让城市的孩子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食物来源,让乡村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多并非未来就是为了让他们抛弃自己家乡的知识,我们不应该再等待了。

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加上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团队,我们先是办了三期城市孩子的“农耕夏令营”,又在8月中下旬组织了村里孩子的公益课堂。城市的孩子们来了村里,村里不是完美的田园生活,厕所不在室内,晚上洗澡要排队,白天屋子里没有空调,孩子们开始的不适应却演化为他们对来自田间地头每一顿饭菜的热爱,因为那些菜带有他们的汗水和劳动。夏令营有室内的手工课程,如制作米酒、龟苓膏、泡菜、天然食物色素印染;也有室外的活动,如栽种、摘果子、爬树、露营。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第一次动手制作食物……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多读书和多实践更能增进人生的?孩子们对夏令营最深的感受,很多都与食物有关,比如饭菜特别好吃。我想这或许已经达到我们办夏令营的目的了。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各地旅游,而村里的孩子整整一个暑假都被放养了,我们是否也能够向这个经常对外输出食物营养品的村庄输入一些力所能及的教育能量呢?孩子们或许是最好的切入点。想法到实施只经过了一周,我草拟了一份公益课堂介绍,打印了几十份,贴在村口公交站和小卖部。

公益课堂是团队和志愿者利用每周一三五下午两个小时的时间针对村里孩子的公益课程,为什么村里要砍树?为什么地面上有的草枯黄而我们地里的草却翠绿?为什么村里的大坑里会有垃圾?

乡村建设,需要更多生活化的建设,如果我们都不愿意生活在乡村,而去期待乡村人应该生活在乡村,这还是一种断裂,不能形成城市和乡村的信息有效流动。因此,哪怕只是一周6个小时的坚持,恐怕在乡村都是一场教育的革命。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探讨 篇7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 在党的“三农”政策及《2001年—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的支持和指导下, 乡村医生整体队伍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其专业水平基本达到中专或以上水平, 且已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或执业助理医师证。然而其继续教育还存在如下弊端。

1.1 继续教育的方式和基本现状有些不适应。

乡村医生为乡亲们服务, 努力做好村民卫生保健工作, 不一定非要像年轻人那样取得什么样的学历, 不能一刀切地去规范。由于他们大都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老化、基础知识差、中专及以上学历较少, 对他们的培训就不能速成, 更不能拔苗助长, 动辄给他们很厚很深的大学教材, 或选派到省市大医院进修, 或者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教学、辅导和考试。这种方式着实令他们无奈, 也使我们基层管理者们尴尬。

1.2 考试和管理模式陈旧。

虽然政府部门对村卫生室加大了投资力度, 使硬件建设得到提升, 但乡村医生的业务考核和管理模式依然陈旧。提到抓乡村医生业务素质考核, 就组织业务考试, 那些选择题、那些先进的英文缩写搞得他们晕头转向。要么以乡为单位硬拉死拽, 搞一体化管理, 东山调到西山, 西山调到东山, 或者对年龄较大考试过关困难者便令其退居家中, 另派年轻人接替之, 而他们的业务技能、行医行为难以令其闲居家中, 如此反倒造成农村医疗秩序的混乱。

2 改进措施

乡村教育 篇8

关键词:黄质夫,身体角色,乡村师范生,身体教育

黄质夫(1896-1963),名同义,号质夫,江苏仪征人。从1924年始,投身于乡村师范教育20年,先后创办、主持界首乡师、湘湖乡师、栖霞乡师、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闻名苏北, 声震西南,被誉为“乡村教育的先驱”。黄质夫坚信“乡村教育是救国的良策”,坚持“乡村师范,宜在乡村”[1]坚守着“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的教育理念。他积极探索并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乡村体育思想体系,希望通过学校身体教育与社会身体教育的结合,培养整个乡村的健康娱乐习惯。他期望通过实现教育的乡村化,乡村的教育化,最终建成“农有、农治、农享”的理想新乡村。

1黄质夫乡村体育思想形成的主、客观背景

1 . 1政治推动下乡村身体的多元角色担当

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有三副面孔,先是家庭,而后是战争—战乱,最后是国家”[2]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克里斯·希林所说,“每逢战争岁月,政府传统上就会展现出对于国民的体质健康乃至体魄强健的关注”[3]。时代背景使身体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无比凸显,亲历战乱、乡村凋敝、物质短缺也让黄质夫认识到身体应保卫国家,能农能工,能耐劳苦,学会娱乐等,在以“战争—战乱”为主力的推动之下,民众的身体由“个人身体”角色担当转向“国家身体、社会身体” 等多重角色。

1 . 2乡村社会主、客位文化认知的统一

出身农门、家境贫寒让黄质夫对于乡村生活的“领会”(也称解释性理解)具有了“局内人”的视角和文化定位,同时离开乡村辗转求学,接受了新文化教育的他又兼具了“局外人”的能力和文化客位视角。主客位文化认知的统一使得黄质夫感知到的乡村具有了 “平民性”的特点。在他眼中,民国时期的中国乡村兵连祸结,生计困苦,农民虽“一向以勤苦著名,恶衣恶食,甘受不辞”,但依然“灾害时见,旱潦迭遭。其次,乡村人民知识浅陋,农业经营排斥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意识和能力极低,各种常识也极其缺乏。 再次,乡村风俗颓堕,缺乏正常的娱乐生活,沾染了吸烟赌博等很多恶心,以至倾家荡产。最后,乡村人才匮乏。由于城市劳动力需要的增加和乡村盗匪横行的缘故,农民有群趋城市的现象,而需“相土易,辨物性,预测气候”等繁复的农业仅靠剩余能力较弱的人去经营,乡村社会日益凋敝。[1]

1 . 3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环境支持

民国初年学术界对于乡村教育的研究和推行,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为黄质夫投身乡村教育提供了环境支持,有文指出“黄质夫同时也吸取乡村建设派和平民教育派的影响,从文化建设、农事生产、经济合作、卫生事业等诸多方面,积极参与乡村社会生活”[5]。他乡村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娱乐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即得益于当时乡村教育运动所达成的学术共识。

2黄质夫的乡村体育思想体系

2 . 1体育、生产劳动、乡村认同的结合

乡村师范生的乡村身体角色是黄质夫极力塑造的一个角色, 他“把是否参加劳动生产作为区分新旧教育制度的标志”[1],目的在于摈弃中国传统教育造就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养成乡村师范生勤劳习惯与重视劳动之精神,把乡村作为乐园,把农村作为好友,洞晓农家生活的情形,有欣赏自然的兴趣和村居的习惯。他极力反对当时政府部门沽名钓誉,把模仿农村身体形式等同于重视农村教育,而漠视乡村教育实质的做法,批判他们“借口提倡乡村教育,挑一担柴,赛赛跑,甚至穿上一双草鞋,做一两套把戏,就算是农民化了;于是报纸上大宣传特宣传起来,拿这件事,认为和“天子躬耕”、“皇后亲蚕”是一样的盛举。[1]”黄质夫提出“加紧劳作以代体育:认为体育的目的是活泼肌肉,强健体格。反对专门的体育技术研究,认为其除了沦为外国人器械的消费者之外,别无他用,况且乡村小学并不具备购置高额体育器材的条件[1]。

在黄质夫的教育实践中,取劳动形式为体育形式,认为可以实现健康于生产的双赢,符合中国既贫、且弱、又危的现实国情;并且因为农村劳动形式的普遍,可以促进体育的普及;而劳作本身因为赋予了体育的意义而得以摆脱枯燥无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劳作本身是农村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本,乡村教育必不能绕过劳动谈乡村。劳作竞赛是黄质夫体育实践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创举,内容包括了筑路、挑水、搓绳、登山、递信、担架、缝纫等军事技能、农业技能、工业技能,每学年冬夏各举行一次,并且为了测验学生的抵抗能力,选择气候恶劣之时举行。

2 . 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关系的重构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是黄质夫极力提倡的教育原则, 认为“学校之范围,不仅以学校校舍为范围,以本科所在之乡村为区域……凡乡村一切民众,均为教育者之对象”。在黄质夫的教育实践中,乡村师范生的身体教育内容应符合乡村理想生活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乡村师范生作为未来乡民社会事业的领袖,应“多参加农民运动之实际工作……以培养领导乡村民众之能力。[1]”同时为了打破学校与乡村的壁垒,实现乡村教育化,乡村师范设有推广部,创办友农社,组织学生开办村民图书馆,指导村民阅读。 设立医院,免费提供医疗服务。举办通俗演讲,普及健康、卫生知识。联络村民进行清洁运动,使“白叟黄童,悉加入操作,极一时之盛”。设置游艺室,备置各种乐器及弹棋围棋等,供乡村人民闲暇时娱乐。开辟公园,供乡民娱乐玩赏。举办生活化、民族化的体育比赛,提高乡民身体健康[1]。黄质夫极力希望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公共娱乐场所的提供、公共娱乐生活的组织、引导农民养成健康的娱乐习惯,以替代赌博等颓堕的娱乐形式,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确保乡村身体得到应有的照看而不沦为知识匮乏的被动受害者。

2 . 3注重健康娱乐习惯的养成

黄质夫对身体的教育并非只有严格的监控,有严有松,张弛有度是他身体教育的特色。他认为健康的娱乐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是改变乡村风俗,兴办乡村事业的前提,也是丰富乡村生活,使其 “乐于村居”的重要措施[1]。认为“在乡村中的人民,常因为没有正常娱乐的原故,不免沾染了许多的恶习”,即瓦解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又导致了乡村风俗的颓惰,而正当娱乐生活方式的养成,体育为其中之一[1]。“养成健身的娱乐习惯”是体育课程目标之一。黄质夫充分认识到健身娱乐习惯的养成与娱乐设施的提供和娱乐精神的养成之间的关系,由此筹建体育场,民众娱乐馆、游艺室,开辟公园,举办民众娱乐会,备置各种乐器及弹棋围棋等, 供乡民暇时娱乐之用。而学校课外体育,各种球队、棋类、假日远足、野外生活、运动会、班级友谊赛等则不实施严格的身体监控, 属于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由同学承担, 要求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国师学生认为“其生活之丰富多彩,为国内同类学校所罕见”[6]。

3结语

嵌入村落的学校及乡村教育 篇9

一、村落学校

莱芜市S村小学是方圆十几里唯一有国旗的地方。莱芜的北部属于山区, 山不高, 但高低起伏, 很难找到一块平整的地方, 村落就散落在高高低低的丘陵上, 就连通往大城市济南的高速路都修在山岭上, 可见平地对于S村而言是多么的重要。而村小就在村最好位置的平地上, 足以显示出村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 村落权力与学校

在莱芜及中国一般农村, 是按级别来安排学校的。农村的高中一般建在临近的县城, 初中一般建在乡镇, 而小学一般在村里。因此, 小学建在村落里自然在农民眼里就是村的单位, 称为“村小”了。高中、初中、小学三级学制基本上与县、乡 (镇) 、村三级政制平行。就政制而言, 县乡属于“人民政府”建制, 是国家机构, 其工作人员自然是国家的干部;而村属于村民自治区域, 村民委员会的主任与党支部书记都是农民, 不属于国家干部序列。如果按“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说法, 村小自然就属于村里的。但实则不然, 村里只是负责对村小的修葺、购买桌椅等基础设施, 人事、教学、管理等学校实质性内容则没有权力。在起初, 为了村小更好地融入村庄以及“服务”村庄, 村小的校长一般是由本村人来担任, 这种情况将近维持了十几年, 一直到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下, 村里特别村长的话语还是有份量的, 你也会经常看到村长与校长之间的来往。20世纪80年代, 学校对孩子入学年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在村落里, 学生一般5~6岁进入“育红班”。[3]只有经过“育红班”的培养, 年龄、身体又达到条件了才可升入小学。但是, 在那个年代还是有很多学生的家长通过“熟人”、关节等疏通关系, 没有经过“育红班”的培养而提前进入了小学———正规的学校教育。

在S村, 王鹏是我们村小教师家的孩子。我们是同岁的, 也是一起进入S小学的。我们不同的是, 在进入S小学前, 我曾经读过2年“育红班”。在农村人眼里, “育红班”只是一个哄着孩子不哭的机构, 在里面是根本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的。但是要进入小学这是必须的。在一年的“育红班”“学习”后, 家里想让我上小学, 可是当时我身体在同龄人那里不高, 小的时候又很调皮。当父亲把我领到小学校长那, 说明要上小学的时候。校长说:“这孩子年龄太小, 又这么调皮, 上小学恐跟不上趟, 让他再在‘育红班’学习一年吧”。就这样, 我又回到了“育红班”。一年后, 父亲在“高人”的指点下, 带了一盒上好的烟, 又去找校长了, 事情还是我上小学的事, 这次特别顺利。校长再没说我调皮, 而我顺利地进入了S小学。而王鹏进入S小学却顺利的多。他没有上过一天“育红班”, 而直接在其父亲老师的疏通下直接进入了村小, 成为我们班为数不多的没有通过“育红班”而直接升入小学的“异族”。当多年以后, 我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 我还在自我解嘲, “育红班”对我影响挺大的, 多上了两年“育红班”的我后来读了研究生。而同样老师教导下的王鹏因为没有上“育红班”连高中都没有升上。

但到了后期, 村小的校长的任免权统属于乡镇的教育工作委员会 (简称教委) 。由教委来统筹安排村小的人事工作。这样一来, 校长一般不再由本村的人来担任, 就连乡村教师都被以“交流工作”为名调任到离家很远的其他村庄任教。这样以来, 村小就真正和村庄脱离了关系, 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只是嵌入村落的地理位置, 而逃离于乡村精神之外了。

(二) 村小的“外”和“里”

村小的“扎眼”从外表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在封闭的村落里, 泥土是乡村的代表, 处处你能看到和触及到的就是泥土了。田间地头是泥土, 走的路是土路, 喝的是通过泥土净化的水, 下雨了闻到的是泥土的气息, 人睡的土炕, 就连牲畜垫栏用的也是土。离开了泥土, 村落就不再是村落, 农民就不再是农民了。而通往小学的道路是被硬化过的, 虽然硬化有点粗糙, 凹凸不平, 但毕竟是与乡村格格不入的。村小两边的白色的左右墙壁上, “印”着毛泽东的“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及邓小平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在化”的标语, 代表着曾经的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注及国家政策、路线、方针的指引。

进入村小要经过一道门槛———学校大门。这个犹如古代衙门似的大门, 在村落的威严丝毫不亚于衙门。学校大门是纯金属大门, 一根根的钢柱展示着大门的结实与耐用, 同时也有“军事重地, 闲人免进”的意味。村小的大门是很少开放的, 教师与学生走的是大门侧边的一个小门, 只有领导检查或者车辆进入的时候才会把大门打开。因此, 你会看到大门的锁都已经锈迹斑斑, 不知道钥匙能否将它打开。

进入村小, 最扎眼的是高高擎起的旗杆。在我的印象之中, 升旗是很少的, 也没有什么国旗下的讲演。但这些都是外在的, 国旗是必须的。国旗、旗杆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的价值。一般是早上七点或者八点升旗, [4] (要看升旗的大爷什么时候来) 没有仪式, 没有乐队, 没有学生, 也没有教师, 更没有旗手。有的仅仅是一名学校的临时工在做着学校最“革命”的工作。五星红旗也有最开始鲜艳的红色, 变成了暗红, 最后也看不出什么颜色了, 不过它仍然飘扬在上空。而学生却早已感受不到其中蕴含的意义。

当多年过去, 笔者再回到S村小进行访谈观察的时候, 给我的触动却是巨大的。村小经历了10多年的沧桑, 竟然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 有的却是经过历史洗礼后的自然的破败。而作为学校最“红”象征意义的五星红旗始终没有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从老师口中得知, 他也不曾记得有多长时间不升旗了。因为先前的红旗已经不像样子了, 新的红旗上面还没发下来, 所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没有红旗的旗杆, 显得有些“孤独”。但在孩子眼里却读不懂有它没它的区别, 没有红旗, 孩子们似乎更加快乐。因为他们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去爬旗杆, 看谁爬得高, 而不怕把红旗拉下来了。

进入教室,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黑板。村小的黑板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水泥黑板, 然后喷刷上墨汁。因此最初的时候, 孩子们都很讨厌黑板。黑板在最初的几个月里, 都会发出难以言明的臭味, 摸一摸手上全是黑色的, 有的时候洁白的衬衣蹭上黑板的黑色, 洗都难以洗掉, 回家少不了被臭骂一顿。教师也对黑板充满怨言。如果说臭, 那么教师是被臭到的第一人;如果说到黑板掉色, 有的时候你都分不清你拿的是白色的粉笔还是黑色的粉笔。以至于, 教师在很长的时间内不愿意板书。黑板上方, 挂着的是几个头像,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及中国的毛泽东。孩子们可能到了初中甚至更后, 都分不清这几个人物的关系, 只是记得前三个是大胡子, 最后一个是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 没胡子。那么至于为什么将三个大胡子放在前面, 可能是以胡子多少来排序的吧。在这里关于革命导师的称谓还需要交代下, 从进入小学的那天到毕业, 老师未曾和我们解释过什么是导师什么是革命的导师, 学生也未曾问过, 以至于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 我们都分不清导师和道士之间一种什么关系, 怎么这些导师都蓄着头发呢?如果没有黑板与人物挂像你都很难分辨出这是学校的教室还是民宅。

二、乡村教育

如果说乡村学校是嵌入村落的一种格格不入的舶来品, 那么在乡村学校里所要完成的教育工作更是彻头彻尾的“洋货”。学校作为一个机构不仅在组织上与它所处的村落相分离, 而且在教育内容上也同乡村生活相脱离。[5]而在漫长的岁月里, 陶行知为代表的乡村教育运动倡导者、毛泽东等革命者都将农村的实用知识作为农村发展的关键。

(一) 乡村教育之内容

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其要传承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法定的知识, 还要传承社会文化经验, 同时要教会学生从一个自然人走向社会人, 也就是谋生的手段。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浪潮中, 乡村教育所要承担的内容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升入高中的仅为少数, 由高中再升入大学的数量就更为有限, 大部分毕业生的流向是就业。与之相对应, 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应该在实现基本教育教学目标之外, 一方面要为少数学生的升学做准备, 另一方面则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由农村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 农村基础教育任务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既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变迁方式 (包括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同时进步) 的需要, 又要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这种转移不仅仅是生活场所的变更, 更重要的是使几亿农村人口实现从农村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存方式的转换。农村基础教育所面临的这两方面的任务是共时性的, 且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5]

但在这样的浪潮中, 村小的教育依然沿袭着“革命”的传统并没有发生大的变革, 它存在唯一或者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孩子远离农村, 而不是传授农村生活的实际知识。在调研访谈中, 我了解到村小是实行理论版与现实版两套课程表的。那么所谓的理论版课程表是将与城市小学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而现实版的课程表则只有语文、数学、外语加一学年都上不了几节的音乐、体育、美术。这样的课程设置是符合村小实际的。

在冬暖小学共五个年级, 一到三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 四、五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一般每个班有两个老师, 一个负责教语文、一个教数学, 然后根据两个老师商议结果每隔一年或者两年调换一下, 比如甲今年教数学, 第二年或者第三年甲再教语文。班级里没有明显的班主任, 因为一个班就两个老师, 这两个老师将负责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而外语课, 因最近才开设, 全校只有两名外语老师。至于其他科目, 都是由跟班的两个老师来上。

在如此的条件下, 教师所做的只是照本宣科的读。特别是文科的学习, 教师没有可能也不会过多的进行解读, 这是一种无奈的忠实于原文的表现。

(二) 乡村教育之价值

1. 乡村教育对农民的两层含义

教育之于农民有两层含义, 一是外在的含义:上学是必须的, 特别是要上完小学。这一点在莱芜市S村的调研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因此, 新时期的文盲 (如果仅从识字的角度讲) 是几乎没有的。对于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民而言, 供孩子上学不是为了履行法律的义务, 而是一种不言而喻的风俗, 不送对孩子交代不过去。在笔者一次访谈中曾了解到这样一个例子:

S村王树家有三个孩子, 一男二女。上个世纪正好是计划生育紧的时代, 但求子心切的王树还是顶风而上, 在生了二个女儿之后, 毅然要第三胎。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因“超生”而“罚”得不像样的家庭带来了些许的安慰。转眼三个孩子都进入上学的年龄, 三个孩子一起上学对于王树一家而言, 负担肯定很大。但对待孩子上学的事情上, 王树的做法还是谨慎的。他把三个孩子都送入了学校, 其实如果按照王树家的这种“重男轻女”的观念, 是完全没有必要将女儿送进学校的。但王树自然有他的说道。

研究者:家里都这样了, 怎么还让女娃上学啊?

王树:你看人家小孩都上学了, 不上学在家也帮不上忙, 还是去吧, 兴许能学点东西呢!

研究者:这样你家生活挺困难的啊, 看来你的觉悟很高啊!

王树:是啊, 生活是困难, 但是难点是大人的, 小孩子没错。再说不给女娃上学, 将来她们会抱怨我的, 怎么着也让他们把小学上玩, 识几个字, 将来也不至于是一个睁眼瞎。 (2009年7月2日, S村)

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这样一点, 农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仅仅是为了孩子将来不抱怨我, 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供孩子读书。其实在很多农民的眼里, 是看不到读书的功用的。尤其是像王树这样想法很单纯的农民, 其实是很多的。

二是可能带来的价值。农民送自己孩子上学其实有一个朦胧但却强烈的愿望, 那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 跳出农村脱离农民生涯。如果说第一层含义, 仅仅是外在的“装饰”, 只是不要被外人诟病的话, 那么第二层含义却饱含着农民对村落教育的殷切希望。这种可能带来的价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带给孩子、农民的却是最强烈的精神支撑。

王甲从小学习不错, 被很多老先生誉为神童, 将来肯定会有出息。而这些话语更是加强了父母对王甲的培养。用王甲父亲的话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王甲上大学, 走出这山沟沟。

高考对农村孩子而言价值更大, 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转折点。对于乡村学生来说, 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保留原来的农村户口与农民身份, 就意味着回到生身的村庄与土地。但这些高中生从内心里是坚决不愿意回去的。在高考临近, 我们会发现, 农民们也会用特有的朴素的做法去乞求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迷信对于S村而言, 在很大一部分农村人眼里, 那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孩子在进入高三的时候, 家长们就会四处打听算命特别准的先生, 跑到他们那为自己孩子算一下能否考上大学。算命先生在金钱的诱惑下, 多半会说能考上, 但考上的前提是要按照他所说的去做, 比如在孩子的衣服上缝上泰山奶奶、文昌老爷等的保护符之类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都是靠买他的才会显灵。高考前夕, 家里还会做一场盛大的“法事”, 请村里的巫婆, 来做许愿的包袱、袍之类的东西。无论家庭多么忙, 无论家里经济条件是否允许, 这几乎是每个高考家庭必做的内容。而做足了这些功课后, 就开始等待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了。但是每一年高考成绩下来后, 都是不尽如人意, 全村1800多口人, 平均也只有零星的三、四个人能上大学。[6]

2. 乡村教育与社会流动

在农民眼里, 教育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最好的方式, 但这也是一个风险投资。在2000年左右, 一车姜就能供两个大学生。但到了后期, 随着姜的价格的持续走低, 上大学也就成了家里一件既兴奋又痛苦的事, 这一点九叔向我家借钱就是一件很好的例子。但即使这样, 农民还是将教育作为救命稻草, “砸锅卖铁”将孩子送出农门。

当孩子在完全陌生的学校世界里接受完全异样的教育后, 也学着用书里的角色、书里的行为来装扮自己。在书的世界里, 所展现出的是灯火辉煌的夜晚, 是数不胜数的、琳琅满目的好东西的时候, 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向往, 走出这黑咕隆冬的农村, 远离浑身充满泥土恶臭的土地, 成为了接受教育的孩子最大的愿望。

而无论孩子的向往还是大人的渴望却与近百年前陶行知、毛泽东等精英分子的实践大相径庭, 与现在乡村教育要走的路完全是背离的。

参考文献

[1]司洪昌.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36

[2]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78.

[3]所谓“育红班”也就是学前班, 相当于城市及后来乡村借鉴来的幼儿园。“育红班”的出现其实有一个象征意义在里面:“育”包含教育的意义, 而“红”则代表着红色, 是一种国家的象征意义。从中可以看出, 国家力量的渗透从娃娃就开始了。

[4]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18.

[5]鲍传友.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9) :29~33.

乡村教育 篇10

乡村医生 (包括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 是在农村基层从事一般诊疗和相关预防保健服务的卫生人员, 是数亿农村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 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 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 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以来, 全国各地根据农村卫生工作实际, 完善乡村医生教育, 实行在岗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 有力促进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据统计和有关调查,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诊疗工作的卫生人员总人数达到120.5万人, 平均每行政村2.0人, 其中乡村医生103.2万人, 执业 (助理) 医师17.3万人。与2000年相比, 在村从事诊疗工作的卫生人员总数增加18.5万人, 增长18.1%, 平均每行政村增加0.6人, 增长25.2%;其中, 高职 (专科) 及以上学历者占总人数的比例由1.7%增至10%以上, 中职 (中专) 学历者由26.3%增至约50%, 执业 (助理) 医师占总人数的比例逐步提高, 由2003年的8.6%增加到14.4%, 实现了新的突破, 为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但是, 乡村医生队伍总体学历低、执业 (助理) 医师少, 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与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乡村医生培训网络不健全, 师资队伍薄弱,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方式的适宜性与乡村医生岗位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乡村医生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支撑教育培训有效实施等相关政策尚不完善,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城乡基本卫生服务公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这些问题亟待加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农村疾病流行模式的逐步改变, 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寄予新的期待, 农村卫生工作对乡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 立足国情, 紧扣需求, 尊重规律, 制定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乡村医生教育规划, 强化素质能力培养培训, 加快乡村医生队伍向执业 (助理) 医师转化, 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差距, 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医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事关当前, 惠及长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施人才强卫战略, 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 以服务需求为导向, 以岗位职责为依据, 以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为核心, 以实用技能和全科医学基本知识为重点, 大力开展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推进在岗乡村医生学历教育, 不断提升后备人才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水平, 加快乡村医生队伍向执业 (助理) 医师转化, 为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二) 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 部门协同。强化政府责任, 加强部门协同,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参与, 充分利用现有医学教育和卫生资源, 整体推进乡村医生教育工作。

——统筹规划, 分类指导。将乡村医生教育纳入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规划和教育规划, 统筹各级各类乡村医生培养培训项目, 协调实施。根据区域特点、乡村医生水平和实际需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注重实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完成乡村医生队伍向执业 (助理) 医师的转化, 促进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注册为 (助理) 全科医师。

——规范管理, 确保质量。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严格乡村医生执业准入, 提升后备人才质量, 完善培养培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工作体系建设, 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和考核, 保证质量。

(三) 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2020年, 各省 (区、市) 建立健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适应的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制度, 建立一支以中职 (中专) 及以上学历、执业 (助理) 医师为主体、整体素质基本满足村级卫生服务需求的合格乡村医生队伍, 推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绩效得到相应改善。

2. 具体目标。

到2015年, 各省 (区、市) 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总体上实现全覆盖, 获取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率达到8 0% (西部、边远地区达到7 0%) , 乡村医生普遍接受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乡村医生力争6 0%具有中职 (中专) 及以上学历, 其中高职 (专科) 及以上学历者明显增加;执业 (助理) 医师所占比重显著提高。

到2020年, 各省 (区、市) 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总体上继续保持全覆盖, 获取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率达到9 0%。乡村医生继续普遍接受针对性的有效培训, 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大多数乡村医生具有中职 (中专) 及以上学历, 其中高职 (专科) 及以上学历者占相当比例;乡村医生力争总体具有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 基本实现乡村医生队伍向执业 (助理) 医师转化。

三、主要任务

(四) 加大乡村医生教育力度。

加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以服务需求为导向, 以岗位职责为依据, 制定乡村医生培训指南, 明确对乡村医生的基本要求, 以乡村医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为基础, 通过自学、上级医师岗位指导、例会学习、集中培训、网上远程教育等多种适宜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 并加强培训效果考试考核与培训监测。端正医德医风, 增强法制观念, 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综合培训为重点, 强化公共卫生专业技能、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和信息化技能培训, 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 掌握适宜技术、基本药物 (包括增补药品) 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 遵循业务技术流程及相关规章制度, 规范诊疗行为。

建立并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定期在岗培训制度。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 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对尚未取得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的在岗乡村医生, 可参照有关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设置培训内容, 开展针对性强化培训, 帮助其达到岗位要求。各省、市、县应当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乡村医生进行轮训, 乡村医生原则上应当每3-5年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卫生院脱产进修1次, 进修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 内容以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专项技术水平为主。

继续实施在岗乡村医生学历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在中高等医学 (卫生) 院校 (含中医药院校) 接受医学学历教育, 提高整体学历层次。有关医学 (卫生) 院校应当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及乡村医生的特点, 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并在教育、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 做好学历教育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院校应当建立在岗乡村医生在校学习信息管理数据库, 对参加学习的乡村医生实行动态管理, 促进医学学历教育与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考试有效衔接。

探索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推进, 各地应不断完善吸引人才到农村、下基层、进村庄的有关经济、人事和卫生管理政策, 适时适度提升对乡村医生后备人才教育培训的准入要求。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并为其提供针对性培训, 新进入乡村医生队伍的人员原则上至少应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 到临床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接受2年全科实践技能培训, 并取得助理全科医生资格。在暂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 可接受农村医学专业中等医学教育, 毕业后到临床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接受1年以上的实践技能培训, 取得有关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各有关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教育部门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和实施办法, 从本地农村基层选拔综合素质好、具有培养潜质的青年后备人员, 在有关医学院校定向培养, 并组织指导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毕业后培训, 根据实际情况, 也可选拔、招聘符合条件的医学毕业生直接接受毕业后培训, 以缩短培养周期。有关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完善教学培训设计和实施, 打好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突出基层临床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 培育良好人文素质。

(五) 加强乡村医生培训网络和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 统筹考虑乡村医生培训需求, 建立并完善以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指导、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乡镇卫生院为基层实践基地的乡村医生培训网络。加大政府投入, 改善培训设施设备, 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 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制订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提高培训能力, 规范培训管理。根据实际需要, 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承担乡村医生培训任务, 并纳入有关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行业组织在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选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医德医风良好, 有较高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作为乡村医生师资, 有计划地开展师资培训, 提高指导带教水平。注意发挥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专业退休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的作用。

(六) 促进乡村医生教育均衡发展。

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乡村医生教育工作, 在政策、项目、资金、智力等方面实行倾斜, 加大支持力度。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医疗卫生机构和东部地区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高等医学院校、行业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提高中西部地区乡村医生教育水平。省级和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 统筹资源、组织力量, 加强本行政区域内薄弱地区的乡村医生教育工作, 促进乡村医生教育均衡发展。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着重加强本地经济文化落后、疾病防治任务重的边远村庄的乡村医生教育工作。

(七) 积极开展乡村医生教育研究。

高度重视乡村医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 针对乡村医生教育的重大问题, 开展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着重探讨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模式、政策制度、激励措施和成本效果, 加深对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律的认识, 不断改进培训效果, 提高乡村医生教育水平。

四、保障措施

(八)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计生及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中医药等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教育工作, 加强领导, 强化协同, 完善政策措施, 分解目标任务, 明确时间进度, 指定专人负责, 加大指导监督力度, 严格考核, 确保规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切实落实。

(九) 明确职责分工。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中医药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全国乡村医生教育总体规划, 出台相关政策, 对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乡村医生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地乡村医生教育规划, 以教育培训效果为导向, 细化实化优化相关政策措施, 指导各地市的乡村医生教育工作。地市级以及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精神和上级有关规定, 制定具体办法, 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十) 保障经费投入。

探索符合乡村医生教育实际的筹资机制, 乡村医生教育经费可采取政府主导、多方筹集和个人负担的办法解决。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按规划组织的乡村医生在岗培训, 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不得向乡村医生收取费用。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 同级财政可适当予以补助。落实各项支持政策, 加大对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继续对中西部地区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经费予以支持。建立培训绩效考核机制, 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支持、参与乡村医生教育工作。

(十一) 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健全乡村医生培训激励机制, 把乡村医生培训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将参培过程及培训结果作为乡村医生考核、聘用、执业再注册及政府补助的重要依据。健全培训统筹与协调管理机制, 整合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 避免重复培训, 严格培训过程管理, 保证培训效果。健全培训支持机制, 将城乡对口支援、上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与乡村医生培训相结合, 着重支援培训任务重、人员紧缺的村卫生室。健全督导评估机制, 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期末评估和定期不定期的督导检查, 检查评估结果将予以通报。

(十二) 强化绩效考核。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省 (区、市) 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组织管理、经费保障与使用、培训实施以及目标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监测、督导和考核, 考核结果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挂钩。加强对培训基地的考核, 将基础设施、基本条件、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培训质量及学员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引入购买服务机制, 将考核要求纳入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内容, 增强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参加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乡村医生参培过程及培训结果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与国家各项补助挂钩, 与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管理挂钩, 推动乡村医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十三) 严格执业准入。

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证书, 依法在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准入管理, 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原则上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并逐步提升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积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资格, 以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和农村居民健康需求。

上一篇:网络新闻的写作下一篇: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