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险管理

2024-05-13

采购风险管理(精选十篇)

采购风险管理 篇1

(一)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 最早见于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的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他在该书中首次将风险分析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研究中, 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从此之后, 国外学者对风险管理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国外风险管理基本发展。

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9~1933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促进了风险的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1931年美国设立企业经营者协会 (AMA) , 开展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和咨询活动。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 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出版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及1964年威廉斯和汉斯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来研究风险管理, 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1980年美国成立了风险分析协会, 这标志着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后, 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比较广泛和深入, 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这些风险分析模型将风险识别与评价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期当中, 体现了动态风险分析的特点, 是风险分析观念上的一大飞跃。

2、风险的分类

(1) 损失不确定说。美国学者George E Rejda在《保险原理》中指出:风险是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

(2) 损失可能说。美国学者海尼斯指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 它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 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负担。

(3) 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变动说。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 时期内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变动。威廉姆斯和汉斯提出:风险是在给定条件下, 特定时间内所可能发生的可能结果的变动。变动越大, 风险也就越大。

(4) 风险主观说。米歇尔·科罗赫等人强调的是“损失”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风险是主观的、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观念, 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认识。认为风险的定义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估计, 不能以客观的尺度予以衡量。

(二)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段开龄教授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 努力推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1985年6月发表了《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教育》的专题报告。1988年在上海财经大学系统讲授风险管理及保险学课程, 努力将这门课程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之后, 便有更多的学者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并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1、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卢有杰、卢家仪对风险的定义是: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 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刘均通过对前人有关风险的概念和含义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 提出以下有关风险的特征:风险具有客观性, 风险具有个体上的偶然性和总体上的必然性, 风险具有损失性, 风险具有普遍性, 风险具有可变性。

2、风险管理体系。

许苹认为风险预警体系应包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界限。

张克友指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预测系统、预测指标体系、预测准则、预测对策系统构成。

廖颖林从管理工作流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由风险信息来源、风险信息指标体系、风险组织体系和风险预警法规体系四部分组成。

杨乃定教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结构应该由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系统方法及企业风险信息有机结合而成。

3、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的评价的研究, 它是在风险因素以及风险指标体系被确立以后又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国内外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灰色理论、修正Z值风险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综合功效系数法等等, 这些方法也被大量地运用到了风险的评价当中。

黄崇福等、徐颖、沈国柱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了评评价。

鲁耀武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评价。

王福秋通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供应商风险因素进行评价。

肖美丹利用多层灰色理论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风险进行了评估。

二、采购风险相关研究动态

(一) 国外采购风险研究现状。

早在1980年, Spekman和Hill基于当时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 建议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套有效的策略经营模式以应对采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1982年, Valla指出,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风险, 采购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会因供应商和采购商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必定会影响到彼此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提升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并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Leenders和Fraron提出了五项主要的采购策略:供应的保证、供应的维持、成本的减少、环境的变迁及竞争的优势。

Alberto Sardinha (2008) 基于2007年采购的挑战, 设计了用于长期柔性合同的粘结力的供应链环境下, 对为均衡风险的混合采购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彼得·贝利提出了采购风险管理的宏观方法:明确采购目的、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保证金制度、建立采购监督管理制度。

(二) 国内采购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采购风险的识别。

张明霞将对风险的研究带入企业物资采购中, 并指出了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外因型风险和内因型风险。外因型风险包括意外风险、价格风险、采购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内因型风险包括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存量风险、责任风险。

刘彬、万薇薇识别出采购风险主要分为采购内部风险 (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库存风险、责任风险) 和采购外部风险 (合同欺诈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意外风险) 。

吴新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采购提前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采购合同风险。应做好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供应商战略合作、采购数量分配、利用Va R方法做好汇率变化的走势预测, 规范采购合同文本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黄荣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合同欺诈风险、运输欺诈风险等, 需要利用相应的预测和评估国际贸易风险的方法来降低风险。

詹正华、刘诗宇指出非金融企业主要面临六类风险:环境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危害性风险。

谢玉文研究了油田风险的识别, 指出了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和原则, 以及风险识别的四种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风险源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财务报表分析法。

2、采购风险评估。

佘廉对企业采购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从交货风险、市场风险、供应商资信风险、人员素质风险及财务风险五个角度入手建立了企业采购风险指标体系。

侯丽英在分析原料采购价格风险的基础上, 介绍了金融风险评价工具中的Va R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企业采购中价格波动风险的定量分析, 为科学地规避材料价格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万晓、闫琳提出了将风险值Va R方法引入采购风险测量过程, 利用Va R方法中的Risk Metrics模型对价格收益率序列方差进行拟合, 建立采购风险度量模型。

陈艳提出了用Va R模型对国际采购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并引入期货合约以降低国际采购风险, 为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决策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

蒋望东提出了使用CVa R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采购过程中的基于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量化, 为有效控制采购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高建伟以采购风险评价的一般分析为基础, 将风险矩阵引入企业采购风险评估中, 对企业的采购过程进行风险评估, 为企业采购提供了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方法。

3、采购风险应对。

刘彬、万薇薇以电力建设企业为例, 识别出电力建设企业采购过程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并提出相应的采购风险防范措施和采购风险应对策略。

孙智亮提出了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的六项措施:强化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强化对物资需求和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的监督;对物资采购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及信息反馈的管理;对物资采购合同执行中的监督管理;对物资采购绩效的审计考核。

雷辉提出了采购风险的三种管理方法:目标导向管理方法、行为导向管理方法、缓冲导向管理方法。

金涛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对策:加强计划管理、集中招标、加强供应渠道管理、完善合同审查制度。

季辉提出了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加强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监督;加强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张丹认为物资采购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 然而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相关环节。物资采购中会面对一系列的风险, 企业有必要提升自身的采购水平, 做好保障工作, 降低采购风险。他通过对物资采购相关理念的概述, 综合探讨了做好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的保障, 以及做好物资采购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

王明玉、许道云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风险产生的环境背景, 以及主要来源, 并探讨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三、研究评述

采购风险管理 篇2

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流程优化

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流程优化.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

采购流程优化及供应商评估与管理

开课时间:

2011年9月03-04日 深圳 | 2011年9月16-17日 上海

参加对象:高层管理者、采购、品管、物流、财务等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业经理人

参加费用:2800元/人(含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午餐费)

会务组织:森涛培训网.森涛培训咨询服务中心

咨询电话:o2o-34O7-125O、34O7-1978(提前报名可享受更多优惠,欢迎来电咨询)

-------------------------

《采购流程优化及供应商评估与管理》课程纲要(张仲豪主讲)

● 课程背景

开源节流是经营企业两法宝,采购就成为当今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二源泉。企业产品开发、保证质量、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都离不开供应商的支持,现代企业竞争已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供应商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供应商管理的挑战有哪些?在面对数十家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应商时,我们应该如何分类管理?新供应商开发时,为什么经常选不准?为什么我们与供应商会经常发生合同或订单纠纷?信得过的供应商还要不要加强日常管理?货期延误,我方有无责任?每年的供应商绩效评估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 课程收益

供应商采购管理的挑战有哪些?

如何优化采购运作流程?

如何做好供应商的分类管理?

如何做好供应市场的调查?

如何选对我们的采购对象?

如何评估新供应商?

如何防范合同的纠纷?

如何做好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如何评估现行供应商?

● 课程内容

第一讲:供应商采购管理的挑战有哪些? 采购管理的KPI指标有哪些?

吗?

采购管理的目标顺序应该如何?

购有何区别?

各种采购管理的目标差异

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三鹿公司真的没有发现 沃尔码采购与宝洁采 为什么采购部门‘老受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外资与民企相互学习些什么?

如何提升我们的采购职业能力?

如何建立采购绩效考核制度?

第二讲:如何优化采购运作流程?

采购管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各种采购的关键难点在哪里?

如何做好一次性的采购?

不同采购流程的选择

如何合理化?

些内容

如何编写岗位说明书?

职能说明书编制的原则

什么?

第三讲:如何做好供应商的分类管理?

原料、运作采购的分类?

采购分类的作用是什么?

一、分散采购好还是集中采购好?

同一物品的单一与多家战略

好?

集团的集中采购与分厂采购?

日常物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何做好商贸型采购?

采购流程不合理的后

职能说明书应包括哪

采购人员的职责

各职能的KPI指标应是

经销商是多好还是少

如何处理瓶颈物品和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如何实现集团的集中采购?

二、买卖关系的类别?

两类关系的采购区别?

买卖关系的确定

三、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分析采购供应风险?

四种供应链类型对采购的挑战?

风险分析

采购‘服务’的特点

Pareto(帕累托)分类法

第四讲:如何做好供应市场的调查?

1、市场规模

3、市场进出的难易程度?

影响

5、供应产品的分类

户)

7、市场竞争的特点?

和性质性特点

9、营销模式

11、原材料供应的特点

13、行业利润水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不同供应市场的采购

采购服务的挑战

ABC的分类

2、生产供应厂家的数

4、行业政策与法规的6、已应用的领域(客

8、产品供应的区域性

10、供应链特性

12、行业的生命周期阶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如何撰写供应市场的调研报告?

XX公司供应市场调研报告

第五讲:如何选对我们的采购对象?

卖饮料与卖钢材的营销区别是什么?

供应商(重复性)的客户分类

供应商为何会报不同的价?

性-应首选哪个?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供应商?

第六讲:如何评估新供应商?

供应商评估的四大内容?

价侧重点

产品的现状及能力供应商的愿望

估供应商的保障能力?

应该问谁?怎么问?

评估指标的权重分析

第七讲:如何防范合同的纠纷?

为什么会产生合同纠纷?

口头协议有效吗?

要约与要约邀请?

合同将不得含以下条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供应商的能力与积极

供应商选择的三步曲

不同类型供应商的评

供应商的实力如何评

如何权衡调研结果?

不同合同类型的纠纷

合同法的四项基本原

签了字的合同有效吗?

不可抗力的合理性确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国际合同与国内合同的区别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COTERMS

第八讲:如何做好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QA与QC的区别在哪里?

采购供应链日益脆弱的原因

不同采购类型的管理区别

服务性采购的日常管理

如何确保供应商的履约性?

采购价格与质量有无关系?

质量与价格的关系

如何提高抽样的准确性?

如何提高采购订单的稳定性?

如何提高生产、采购系统灵活性?

如何与供应商保持好日常关系

为什么要建立一定程度的积极性冲突?

如何建立良性的冲突?

买卖关系生命周期的六阶段

要有强烈的因果意识如何做好供应商的风险管理?

第一步:导致延误的诱因预见-鱼骨图法

第二步:各种诱因的风险分析

第三步:如何才能发现?

第四步:发现后怎么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九讲:如何评估现行供应商?

新供应商评估与现行供应商评估的区别有哪些?

绩效评估的原则

绩效评估的五大内容

一、操作性指标的评估

如何设计供应商月度评估表?

某公司的供应商月度评估表

二、运作服务性指标的评估

三、供应商的现场评审内容有哪些

如何判断供应商表现的好与坏

供应商的改进方案

好供应商的奖励制定

表现不佳的供应商?

● 相关认证(可选)

认证费用:中级600元/人

高级800元/人(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须交纳比费用,不参加的学员无须交纳)备注:

1.凡希望参加认证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颁发(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国际国内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国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可/官方网上查询);

2.凡参加认证的学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大一寸数码照片;

3.课程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证书快递寄给学员;

4.此证可申请中国国家人才网入库备案。

● 讲师介绍:张仲豪老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张老师他是改革开放后早期海归派讲师。1986年获美国Gerber公司的奖学金赴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西根州立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于美国Heinz(亨氏)集团公司。张老师曾先后受聘于美国亨氏公司、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美国美赞臣公司等,曾任美赞臣公司的技术及运作总监。从2000年开始,张老师开始自己创业,从事于多行业的经营管理。所以,张老师既有世界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丰富阅历,又有作为企业老板的心得体会。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张老师曾接受过各种国际国内的职业培训。曾赴加拿大、美国、英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考察学习。曾任国家技术监督局食品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和国家技术监督局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和审核国家级别的食品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准。曾任广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的理事以及其它多项社会职务。张老师的授课富有很强的激情,现场感染力强,风趣,幽默,现场气氛活跃;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强,看问题较为深刻。张老师的课件设计力求深度、实用;案例多为工具性案例,有很强的实操。课程内容跨度大,尽量吸取各个行业的精粹,具有高度的浓缩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采购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采购绩效;采购管理;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 F2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26-2

0 引言

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可以对组织企业员工的日常采购行为进行良好规范和管理,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对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综合管理发展的良好支持作用,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有效支持企业采购的顺利发展,同时该协议还可以帮助企业采购人员的采购计划顺利实施,该种较为和谐的管理结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未来良好发展,本文就绩效管理在整体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1 企业的基本采购管理模式与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

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块可以综合划分为企业计划管理模块、企业组织模块和企业协调模块。可以对企业基本管理职能进行良好管理,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水平,由此可以有效确认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水平和管理能

力[1]。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已经逐步成为了日常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已经深刻融合进入了整体的企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开始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各个方面产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想有效提高企业的采购绩效发展水平,应该从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预期基础入手,提高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对企业的基础管理手段进行积极引导。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注重企业采购绩效管理和典型案例,从企业的绩效管理基础入手,2005年整体企业才逐步开始在集团经营和管理下制定出了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该企业已经逐步制定了合理的工作标准和企业采购管理条例,通过各类型管理條例和管理标准实现了企业的技术化和标准化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可以有效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整体企业发展业绩的有效提升[2]。

2 采购绩效管理推进企业战略实施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同时在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企业的采购经营战略发展都已经开始于整体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了有效结合与协调。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企业经营发展与发展目标和企业经营采购计划,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了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的分解与有效结合,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部门员工之间的合作,对企业的采购绩效评价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支持与管理协助。企业的采购绩效过程中企业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良好落实,新发公司从2005年开始就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良好创新,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实现了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模式的良好创新发展,开始实现企业采购计划的层层细化,同时开始将不同层次目标落实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组织模式和采购绩效考评管理模式,可以对实际员工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定期对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明确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通过各类型企业进行管理办法实现了企业采购绩效作用的良好发挥[3]。

3 采购绩效管理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企业采购绩效管理对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引导和支持作用,主要的企业绩效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良好分析:

第一,可以通过树立起企业采购绩效管理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综合地位和实际关系,同时还可以让员工在个人发展和个人进步的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第二,可以通过企业绩效管理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员工工作氛围,构建起积极合理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采购工作环境,激励采购员工更加积极投入到工作和发展过程中,实现企业经营发展效益的提高和企业营利服务水平的良好提升。

第三,通过企业的良好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激发为整体的企业采购明确合理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实现企业未来的快速进步与发展,让企业可以建立并有效实施明确的企业考评绩效发展模式,可以为未来的企业经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未来的企业绩效发展营造良好进步与发展环境。

第四,通过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地位明确和采购模式确立,可以为整体企业经营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提供良好机会,同时还可以开发团队的企业经营发展实力,实现企业采购考评的激励作用,提高整体的员工绩效合作水平和合作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形成企业的绩效考评良性竞争,同时还可以营造和谐稳定经营发展环境,建立起学习型企业发展文化。

4 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采购绩效管理一直属于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管理体系,同时也属于整体人力资源系统的管理核心,同时在系统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采购绩效管理属于一个整体性较强的管理系统,在整个管理系统中,采购组织实现了系统管理者与企业管理员工的全体参与和融合,通过采购管理的各个关联环节分析可以发现,采购管理人员无论是采购系统管理理论还是采购系统管理实践,都需要从实际角色沟通入手,明确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个人职责,同时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理念,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应该在持续不断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投入和帮助企业员工不断了解采购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采购绩效管理障碍性问题应该通过合理规划与指导来共同帮助企业员工投身到绩效管理工作当中。从而进一步实现企业的未来长远规划发展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明确。

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属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发展环节,通过绩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绩效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的进一步明确,应该有效加强整体采购绩效管理的工作效果,了解通过采购绩效管理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和企业的日常运作发挥的重要支持和引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绩效管理人员的管理规范。采购绩效管理在整体的采购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不仅仅对企业的采购工作发挥了重要影响,也同时影响到了整体企业的综合发展,实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与管理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完善,所以,应该不断发掘企业采购绩效管理的管理时效性发挥策略,明确未来的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通过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来实现管理工作的整体工作策略和工作准确性的良好发挥。实现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良好促进和提高。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在整体的企业绩效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处于关键性地位,需要管理者提升认识和理解程度。通过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发挥对整体企业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和重要支持引导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可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支持与引导作用,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实际企业绩效管理水平提高和企业的绩效管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购绩效管理可以实现对企业采购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良好管理,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整体企业管理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和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体系开始逐步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带来了有力支持,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内审处课题组,李良宏,方振平,刘芳.人民银行采购管理绩效审计实践与思考[J].金融经济,2016(02):194-196.

[2]孙亚刚.浅谈政府采购中的绩效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240-242.

浅谈政府采购制度及采购资金的管理 篇4

1.1 政府采购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政府采购的主体是政府, 是一个国家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 购买力非常大。据统计, 欧共体各国政府采购的金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政府采购决策, 不仅影响供应商, 而且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可以通过减少采购规模, 实行缩紧财政政策, 防止经济过热, 也可以通过增加采购规模, 刺激萧条的经济。政府还可以通过采购导向,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也可以通过购买国内企业产品, 来保护民族工业, 从而实现政府重大政策目标。正因为如此, 政府采购对社会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采购规范的扩大或缩小, 采购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公众生活环境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正是由于政府采购对社会经济有着其他采购主体不可规划的影响, 它已成为各国政府经常使用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1.2 政府采购是节约财政支出的有效目的。

我国的财政支出中办公设备、车等支出占有较大比重, 控制财政支出必须大力压缩购买性支出。政府采购通过市场公开竞争的办法, 采用规模采购、择地采购等手段, 可以使政府获得价廉物美的商品和劳务, 从而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

1.3 政府采购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必然趋势。

各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重要文件之一就是政府采购协议,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显现。因此, 推行和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刻不容缓。它有助于利用从现在到正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时间差锻炼和培训国内企业, 逐步适应国际贯例, 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的挑战。同时有助于我国从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实现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1.4 政府采购制度是规范财经秩序的重要途径。

政府采购制度其核心就是通过招投标方式, 在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全位监督的机制当中, 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运行, 将有效抑制采购工作中的各种腐败现象, 重塑廉洁之风尚。

2 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

2.1 政府采购的原则。我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平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2.2 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 (1) 公开招标。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 (2) 邀请招标; (3) 询价采购; (4) 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2.3 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

《政府采购法》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 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主要包括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这对于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廉政建设、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继续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3.1 协调好集中与分散采购的关系。

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中, 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集中采购为主体和分散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并存的格局。在集中采购模式方面, 我国政府在强化政府集中采购的同时大力推行了部门集中采购模式, 成效显著。两者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 已经确立了它们的主导地位。包括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在内的集中采购模式有很大的优势:程序正规, 流程规范;权责明确, 易于管理;采购规模大, 效益显著;质量好, 效率高。因此凡是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所规定的项目都应进行集中采购, 并加大实施力度, 做细做精。而分散采购简便灵活, 易于操作;成本低, 门坎低, 可以更多地照顾中小企业。

3.2 进一步加强招标方式的透明度。

政府采购是一项阳光工程, 公开招标方式的普及程度事关政府采购的性质、质量和形象, 尤为重要;而且由此从根本上也决定了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已确立了公开招标方式的主导地位, 应该继续巩固并进一步普及。

3.3 处理好效率与效益的关系。

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强大的经济调节杠杆, 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宏观调控作用, 有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因此在政府采购过程中, 要最大限度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产业政策和战略方针。应该优先考虑采购本国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样我国的政府采购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大力推行的政府采购事业, 除了能节约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按计划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外, 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各种积极作用和政策功能。后者也是我国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保障政府采购质量和规范的前提下, 通过进一步简化政府采购各项工作程序、运行规程和行政流程, 改进工作方法, 加强规范化管理等措施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在强调“抓机制, 上规模”的同时, 也要全面发展。想方设法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不断地降低政府采购成本, 千方百计增大政府采购效益。

3.4 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和调查研究工作。

在我国大力推进政府采购事业的过程中, 各地势必会出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而且为了解有关政府采购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体制的贯彻执行情况和效果, 就必须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的政府采购发展史相比非常短暂。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势必会陆续颁布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关政府采购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体制, 而且我国的政府采购事业要想获得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3.5 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立一支合格的政府采购队伍。

《政府采购法》规定, 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因为政府采购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业务素质也要过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具有很强的业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加强队伍建设的时候, 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总结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

3.6 强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其他财政改革的关系。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是孤立的改革, 而是整个财政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三个环节, 各有侧重, 又互为一体。三者既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上述三个环节都搞好了, 我国的财政制度改革才能取得更突飞猛进的进展。

4 政府采购的资金管理

根据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规定, 政府采购项目的资金要通过在财政部门开设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直接支付给供应商, 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差异。在管理范围方面, 直接支付范围都是定在集中采购项目 (即纳入集中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 和专项采购项目, 对分散采

消费伦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

张彦芳张霞 (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能源和资源问题已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消费伦理节约型社会建设

0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则明确提出,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能源和资源问题已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及建设主体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 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1.1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荒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多, 耕地减少, 森林锐减, 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城市缺水, 空气污染严重等。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 又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国家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全体社会的共同责任。

1.2节约型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 再生产的诸环节都存在节约的问题, 但是作为起点的生产环节和作为终点的消费环节, 显然能够对节约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如果不能在起点和终点上解决节约的问题, 其它环节的节约就会遇到困难。所以说, 推行节约型消费和节约型生产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

1.3消费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两个部分。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 生产决定消费, 它为消费创造对象、创造消费方式, 同时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 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动机和目的。从根本上说, 只有实现了可持续消费, 才能做到可持续生产, 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最最主要的是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观,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对生产、分配、流通起强大反作用的消费者, 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力是消费者。

1.4良好的消费伦理有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以节约型消费为基础的现代消费伦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节约型消费是环境友好的、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节约型消费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因此是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消费, 是一种适度的消费。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 所谓可持续消费, 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 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见, 节约型消费与可持续消费息息相关, 是实现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建设节约型社会, 自然需要在社会再生产的整个过程实践节约理念, 消费者更应树立合理的消费伦理观。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的突出地位决定了:节约型消费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2.1完善制度保证, 杜绝享乐性的公款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要破除中国的行政职务消费的坏习惯, 要提高行政效率, 必须首先纠正观念, 制止任何单位有机会和动力谋求本部门小圈子利益, 杜绝享乐性的公款消费。因此, 在国家机关内部实现公平和资源共享, 就成了当务之急。通过制度的完善, 有效的防止政府的浪费行为以及追求享乐的公款消费。

2.2发挥政府示范作用, 带动节约型消费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强调, 要“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各级政府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为推进节约型消费, 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通过各级领导做出表率, 树立节约型消费者的形象。在公务活动不重形式, 务求实效, 削减不必要的公款消费。在日常生活中从节水、节电等生活细节做起, 形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 还要求政府部门实行“绿色采购”, 发挥政府采购的风向标作用, 积极带动全社会范围内的节约消费。

2.3改变传统中不良消费观念, 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政绩观和资源节约意识。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人均资源短缺是基本国情, 增强全局观念和忧患意识, 懂得节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了解和掌握节约的一般规律, 将“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原则, 注重经济发展中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社会公平和能源消耗等重要问题, 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让人民了解国家自然资源形势、节约潜力、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资源节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从而把节约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2.4全民参与, 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举措, 但它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 更是全国人民要人人参与、身体力行的重要任务, 消费者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人人树立崇尚适度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追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倡导节约型生产、生活、消费方式, 并积极参与到节约型政府、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的创建活动当中,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摘要:政府采购是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 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作为一项具有多种功能的管理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史, 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的。

采购责任落实及采购管理制度 篇5

1、采购责任落实,完善好请购单审批后,总经理应书面落实采购责任,并严格进行考核。

2、督促、追查责任,煤矿要负责督促材料到位,影响生产事件要报告,督促追查责任,生产技术部也要督促材料设备及时到位。发生影响生产事件必须及时向公司报告,并于三日内调查处理结案。

3、每周材料周计划请购根据每月月计划请购,有新增材料应在备注上说明清楚情况。

4、每周总结,后勤部门每周应报采购汇总表、应付款明细表等,汇报清楚采购、入库、开票栏具体情况。

5、后勤部门要根据各矿材料月计划上报供应商报价情况,供应商执行价格公司总经理组织会审。

三、材料入库:

1、对入库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包装、质量等根据送货单以及审批后的材料采购计划单认真验收,及时核对,如有问题及时提出验收过程记录,向主管采购人员反映。杜绝不合格材料设备入库。

2、、材料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入库验收单,核对无误后入库签字并及时登账。

四、材料出库

1、材料出库原则:本着先进先发的原则,2、材料出库手续:出库必须办理领料单。施工班组、领料人、现场管理人员、矿领导必须审签。领料单上必须注明用途和使用地方。扣款材料必须载明捐款字样

3、建账管理:矿材料会计分班组、作业点建立台账用财务手续落实责任人。

不同采购方式下物资采购价格的管理 篇6

物资采购过程是供应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博弈的一个过程,不同的采购方式决定了供应商的报价策略。因此,研究在不同的采购方式下如何加强价格管理,使采购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是我们物资供应部门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石化企业物资供应部门通常采用的采购方式一般有招标采购、框架协议采购、询比价采购和联合谈判采购等。

一、招标采购

大宗通用材料采购、金额较高的设备采购、建设物资采购框架等适宜招标采购。国有企业对《招标法》规定范围内的采购物资也必须实行招标采购。因此,招标采购已经越来越成为石化企业物资采购的主要方式之一。

招标采购通常采用技术、商务综合评标的方式来评标,但如果招标前的工作不细,则很容易陷入低价中标的误区,给后续工程建设或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要增加其它额外费用,总成本反而变大。 所以,我们在招标文件制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与商务的权重比例设置。这主要取决于所采购物资的技术复杂程度。标准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供应商所提供的物资差异越小,在满足基本需求质量的基础上,技术标的权重就可以设置少一些,视情况可以设置在0~30%之间。一般情况下,材料类物资、通用标准物资的都可以采用“一步法”评标。对于招标书提出的技术复杂、个性化要求多和售后服务要求高的物资,技术标可以在30~70%设置,最高不宜超过70%。否则,价格竞争不充分,容易形成中标价过高。(2)拦标价确定。为了防止出现低于成本价报价的恶性竞争和超出概算的高价中标现象,设置招标最高价和最低价的拦标价很有必要。招标文件制定前对标的的成本分析是我们设置拦标价的重要依据。采购人员一般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在充分满足质量需求的前提下,对采购物资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费用进行核算,确定最低成本和最高报价。(3)供应商否决条件的设置。石化行业装置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采购物资必须将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公开招标又很容易将一些不熟悉石化行业特点、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制造过程管理不严格的供应商引进来,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此,在招标文件制定时,设置供应商的否决条件就至关重要。技术参数标准、行业业绩、生产历史、市场占有率、注册资金大小、资信等级都会影响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售后服务、赔付能力产生影响,都可以成为供应商招标否决条件。

二、框架协议采购

框架协议采购是采购方与供应商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物资的采购达成的协议。由于框架协议采购价格一般执行期较长,价格相对稳定,一般适用于诚信度较高,长期合作供应商(生产商居多)。因此,框架协议招标不宜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框架协议采购,不管是通过招标还是谈判,一旦确定了一定时期内的采购价格,供需双方都要承担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这都基于框架协议投标或谈判报价时双方对市场变化的判断。框架协议采购价格一定会与历史采购价有一定的关联,与市场形势变化一致,同一物资不应该比上年度采购价格出现大幅度降低或提高,否则会在产品质量或服务上隐含较大风险。毕竟,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所采购的物资,必须将质量安全和供货的及时性放在第一位。

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的物资,框架协议采购定价方式上可以设置调价机制或定价模板。比如钢材、电缆、煤炭等采购价格可以与国内一些主要的专业市场网上报价相关联,实时调整价格,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给供需双方的采购风险。

三、询比价(比质比价)采购

一种常用的对批量不大的物资的采购方式,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公开询比价,也可以定向询比价。通过询比价形成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参与询比价的供应商没有形成足够的竞争性,或者说竞争的充分度有多大。一般来说,一个石化企业同类物资细分后的潜在供应商不超过5家,这样在询比价过程中就会产生同一组供应商经常在报价中重复出现,时间长了就容易给供应商之间提供配合报价的机会,从而损害企业利益。 因此,询比价采购最好能采用公开询比价的模式,公开询比价不限定参加报价的供应商数量,竞争的充分度较高,所以通过公开询比价所形成的采购价格也比较合理。通常来说,标准化程度越高的物资,越适合公开询比价。

当采用定向询比价采购时,为了避免由于竞争不充分带来的价格风险,一般邀请参加的供应商要在3家以上,而且要注意同一组供应商必须在同一技术平台上,保证其产品具有充分的竞争性。

四、联合谈判采购

独家采购、单项合同金额较大且不适合招标的、通过询比价发现有价格虚高的,都可以通过联合谈判确定采购价格。联合谈判通常由专业技术人员、采购专家、使用部门代表和物资供应部门人员组成。联合谈判由于是唯一的面对供应商代表直接通过语言接触、沟通、交流形成价格共识的一个过程,因此,对谈判组织、谈判技巧都有较高要求,也是最能体现采购水平高低的一块试金石。高明的谈判组织者在谈判前一定会制定谈判策略,这也是保证联合谈判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谈判策略是在充分了解采购物资技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成本构成进行分析,通过市场供需情况调查、历史采购价格查询等方式,初步确定价格目标,以及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谈判预案。为了实现谈判策略所制定的价格目标,应用多种谈判技巧很重要,这方面有很多论著,不在此赘述。我们判断谈判确定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主要看以下两个方面。

政府采购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篇7

构建政府采购风险管理机制

政府采购风险管理, 就是指人们对政府采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估、预警、防控和反馈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采购活动中潜在风险的产生, 保障政府预期采购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 政府在采购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对政府采购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在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构建风险管理机制以有效规避风险。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防控、风险反馈。

认定风险点的过程就是风险识别的过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 它是整个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性工作。缺乏这一基础, 任何风险管理都将成为空谈, 毫无实现的可能。

一般来讲, 风险识别是根据风险管理的范围, 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判断和描述, 排查并确定各类风险源、风险点, 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类分级, 加深对采购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采购风险多发环节的风险目录。同时, 采购风险识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需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去伪存真的反复比较;要对各种可能的倾向、趋势做出推测和判断。因此, 风险识别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如德尔菲法、环境分析、事故树法等。

风险评估是在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之后, 运用各种风险分析方法, 综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进一步衡量各种风险并确定出各种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可能性分析、风险后果分析、风险等级确定分析和风险可控性分析等工作。

风险评估是联系风险识别和风险预警的纽带, 是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一环。在对各种政府采购风险进行识别之后, 要对政府采购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行进一步的衡量, 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影响程度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估。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造成影响的破坏性为原则建立分级标准, 并对发现的风险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分级。风险评估的方法和过程与风险识别的方法与过程是统一的, 通常有定量和定性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

风险预警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行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并做出反应, 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针对性, 以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政府采购风险预警就是根据采购风险评估的结果, 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现的风险苗头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不同级别的“风险预警”, 设置出不同等级的预警级别, 依次为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常规预警 (见表1) 。然后在此基础上, 分别对不同级别下发不同的预警通知书:《一级预警通知书》、《二级预警通知书》、《三级预警通知书》。常规预警说明情况相对良好, 不必下发预警通知书, 只需督促改正, 及时遏制, 防微杜渐, 保证采购风险的预防真正落到实处。

风险防控是一项重要的风险处理方法。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都是为了有效地处理风险,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风险防控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来阻止风险的产生, 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

政府采购风险防控就是指政府部门在对采购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警的基础上,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防范控制措施的行为。防范控制措施的确定可以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后果的严重性、加强风险承受力和控制力等方面考虑。防控的目的是为了在风险发生之前, 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之后, 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反馈是将风险处理方案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并及时进行反馈, 及时对风险处理方案进行补充、调整的过程。

政府采购风险反馈就是将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中得到的经验、新知识, 或是从损失或接近损失中获取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集中起来加以分析并反馈到政府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中去, 建立有效的风险反馈机制。其目的就是不断总结提炼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知识, 并反过来指导风险识别、评估、预警、防控的各个过程, 从而形成一个“事件—理论提升—指导实践—再理论提升”的良性循环,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须动态的重复风险管理过程的各个步骤, 以使这一过程融入管理运作之中, 真正实现长期有效的管理风险。

政府采购风险管理机制的运行策略

政府采购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需要依托完善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现阶段, 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其工作重点应尽快转移到制定一系列与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单行办法和具体规定。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之所以经常遭遇各种各样的“瓶颈”, 就是因为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不够细化, 实际操作性不强。因此, 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需要做好政府采购具体程序管理、采购合同管理、采购人员培养等方面的完善, 突出其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在政府采购领域中推行风险管理机制, 就是要分析在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行为失范、权利行使不当或决策失误等可能导致的问题, 查找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 以提前做好准备和应急办法。政法采购是一项程序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从采购程序来看, 政府的每一次采购都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的程序进行;从采购政策上看, 政府采购也应严格按照采购政策的约束, 按质按量按标准的实施采购活动。

风险防控是政府采购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政府采购系统内部和外部要形成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防控机制。一方面,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内部控制职能, 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这是政府采购风险防控的核心。另一方面, 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邀请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采购监督过程, 建立分工合理、程序清晰、职责明确、配合有序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

企业采购风险管理控制实例研究 篇8

关键词:生产企业,采购,风险管控,实例研究

一、企业采购风险控制的涵义

企业采购是以生产消费为目的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工具、备件和设备等物资的购买活动, 企业是大批量商品生产的主体。为了实现大批量产品的生产, 就需要大批量商品的采购, 企业的生产, 是以采购作为前提条件的。采购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价格获取符合企业需求的原料和设备等, 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没有采购, 企业生产就不能进行。

采购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之一, 指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 使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 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

企业采购风险控制, 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所面临的采购风险的基础上, 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 予以防范、控制和处理, 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过程。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够准确预测的, 如采购预测不准, 导致物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 供应商群体产能下降导致供应不及时、货物不符合订单要求, 呆滞物料增加, 采购人员工作失误, 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 这些情况都会影响供应预期目标的实现。正是由于采购风险的这种特性, 再加上控制方法的局限性, 才使得风险的控制十分的困难、难以捉摸。

二、采购风险的识别

以某生产制造企业为例, 其采购流程主要为:各生产总厂或车间 (以下简称生产单元) 依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临时需求等文件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部门依据审批通过的采购计划以招投标、询比价或长期协议的采购方式选择供应商, 签订合同, 最终入库验收, 并由专业的部门对供应商进行日常的管理。

该企业采购管理主要面临十大风险, 包括:生产计划变更引起采购计划变更;采购相关信息沟通不畅;询比价操作不规范;招标文件之间内容不相符, 未做补充说明;采购合同与审批手续中金额不符, 缺少补充审批程序;采购审批文件填写不规范, 缺少日期留痕, 存在先执行后审核;采购合同缺少盖章/签字;档案文件管理薄弱;个别业务职责划分不清, 出现推诿现象;供应商管理有待加强等。根据对上述十大采购管理风险进行分析, 按照对采购业务的影响程度, 生产计划变更引起采购计划变更;采购相关信息沟通不畅;供应商管理有待加强分列前三名。

三、采购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相应对策

(一) 生产计划变更引起采购计划变更

风险因素分析。各生产单元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主要的采购计划, 因此年度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关系到采购业务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由于生产计划制定与实际生产能力的不匹配造成实际生产滞后于生产计划, 而生产与采购缺乏物资采购的协调机制, 按照年度计划的采购最终导致采购量大于生产量, 致使库存积压、大量资金被占用。同时, 生产变更、设计变更是影响采购计划的另一因素, 生产、设计的重大变更会对采购实施产生很大影响, 一方面采购部门按照年度采购计划询比价、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 但是由于设计的变更, 导致经常需要终止合同, 甚至已采购的物资无法使用, 不仅影响企业的信誉, 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设计的更改导致采购周期不够, 特种产品的配套采购需求无法满足, 导致生产进度进一步滞后。

风险管理对策。一是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应考虑多方因素, 对涉及到的相互冲突的多个目标进行平衡, 并将各时间节点的综合匹配程度纳入考虑因素中, 力求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偏差率降到最低。如在编制生产计划时除了要考虑交货期、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同时还要考虑产能负荷、人员、设备、运输等资源约束, 同时要考虑销售变动的可能性, 否则势必会出现实际生产需求与计划需求不一致、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不匹配的现象。二是当实施生产时出现与生产计划重大偏离时, 应建立起生产调度与控制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机制, 及时将更新的调度计划通告相关部门, 例如销售、采购, 便于各部门调整工作计划。三是合理分析在库周期, 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除需要抢购的稀缺资源外, 采购部门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 得到各采购货物的合理在库周期及入库时间, 分段实施采购, 预留出应变生产计划变更的时间。四是建议建立多角度的呆滞库存追责机制, 目前各生产单元库存积压的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在实际工作中采购部门更多的是依据经营计划、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开展采购工作, 对由于生产变更、设计变更造成的库存积压, 采购部门其实无法控制。因此需要分析造成积压的根本原因, 追溯责任部门并纳入考核体系中, 从而多角度地降低库存。

(二) 采购相关信息沟通不畅

风险因素分析。与采购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交互反馈与协调机制不系统, 导致影响采购的信息容易出现孤岛或失真现象。根据该企业的业务特点, 其客户需求及科研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保障供应的数量和及时性, 信息可能存在由客户需求到销售、研发、经营、采购环节被逐级放大的现象。另外, 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上也存在信息不畅的情况, 普遍存在供应商拖期交付现象。对制造企业来讲配套风险较大, 尤其以关键成品件为主, 即主要原材料已采购完成, 但相关配套产品上游厂商迟迟无法满足生产, 且多数产品为单一供应商, 没有替代性, 最终导致生产延误。该情况在生产的总装车间最为严重, 因此配套产品无法及时到位将严重影响整个公司的生产进度安排。

风险管理对策。应逐步建立起信息沟通机制, 包括企业内部跨部门间信息沟通与报告机制及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间跨链条信息沟通。各生产单元内部沟通应定期召开协调会、建立定期信息报告机制, 组织销售、研发、生产、经营、采购等部门共享信息, 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扭曲, 尽快地纠正各部门工作之间不协调、实际工作与计划之间不一致之处;跨链条信息应由采购部门、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分别与供应商、客户进行沟通, 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沟通。

(三) 询比价操作不规范

风险因素分析。采用公开招标程序选聘供应商, 目的是使采购价格更透明, 同时促使各供应商在相互竞争中提升服务质量。当选聘程序不能满足招标条件, 选聘过程由招标转为谈判时, 招标程序的优势已不具备, 采购价格在确定过程中应履行充分的询价程序, 以保证采购价格最终确定时的合理性。但实际采购活动中, 存在采购项目由公开招标转为谈判后, 未履行相应的询价程序, 不利于成本的控制。

风险管理对策。应加强合同审批力度, 建立健全采购比价相关制度, 并规定严格审查询比价过程操作是否规范, 若存在特殊情况需做出特别说明。对于未能按照制度执行的情况应建立追责机制, 并与执行人及审批人的工作绩效挂钩。

(四) 采购合同与审批手续中金额不符, 缺少补充审批程序

风险因素分析。企业采购合同的审批手续为企业内部审查核实采购合同的重要工作程序, 对于采购活动中存在采购合同与审批手续中金额不符的现象, 企业应该加强控制, 并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合同金额发生更改后需补充审批程序, 以利于对成本进行控制、监督。但在实际采购中, 存在采购合同金额发生变化, 未进行补充审批程序, 造成合同与审批手续中金额不相符的情况。

风险管理对策。将采购合同发生更改的补充审批要求纳入制度要求, 即在相关采购制度中明确采购合同发生更改的审批规定, 此更改既包括采购合同金额上涨也包括下降, 应组织相关部门、领导进行更改审核, 同时要求提交更改说明文件。

(五) 采购审批文件填写不规范

风险因素分析。通过签字日期可以鉴别审批文件是否审核及时, 签字人是否按照职责权限逐层审批, 便于监察审计部门进行审查。但在该企业实际采购活动的审批文件中, 审批文件填写不规范, 多处存在签字未填写日期的情况, 且此现象极为普遍, 约占样本总量的90%;从填写日期的文件中反映出存在“日期倒挂”即先签合同再审核的情况;通过比对签字人的填写日期, 发现有领导审批完后再由其它人审查, 未按照职责权限逐层审批的现象。

风险管理对策。严格执行招标管理办法, 明确采购业务的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招标活动, 保护企业利益和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招标管理办法中各条规定及各项要求, 应严格执行, 防止不规范的行为发生。

(六) 招标文件之间内容不相符, 未做补充说明

风险因素分析。在需要招标的采购业务中, 负责招标的部门发布招标书时的技术依据为:企业内部技术文件/要求, 采购过程中仍需依据技术文件/要求, 组织技术部门与供应商共同确定技术协议, 招标文件之间内容应相互印证、相互支撑。但在实际采购中, 存在招标书中技术条件与技术文件/要求、技术文件/要求与技术协议、购销合同与技术条件/要求、招标书内容不一致, 且未做补充说明。

风险管理对策。严格按照招标审批程序执行, 加强审查力度。另外, 重点关注待审批文件内容, 关注各关联文件间内容是否存在不一致, 如若存在不一致处, 正式的书面详细解释应作为审核的重点内容。监察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可加大内容检查力度, 对审核程序不完整的行为进行控制。

(七) 档案文件管理薄弱

风险因素分析。入库验收单据和物资入库台账缺乏正规的管理, 相关单据存放随意, 极容易造成入库单据遗失, 从而影响货物的追踪及对货物库存情况的掌握;每个库房管理员存放单据的位置没有统一规定, 只有库房管理员自己清楚将相关单据存放在何处, 造成工作衔接困难, 不利于管理的标准化。

风险管理对策。完备的采购存档文件应包含采购申请需求单、需求审批单、采购计划、询比价结果、合同审批单、合同正本、入库验收单等文件。应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基础管理, 努力实现采购申请需求单、采购计划、询比价结果、合同正本、合同审批单, 相互对应并统一反映在电子信息系统中, 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八) 个别业务职责划分不清, 出现推诿现象

风险因素分析。该企业部分采购业务涉及到采购和生产两个部门, 双方均无法明确各自部门的工作业务, 部门工作职责中也未明确两部门工作界限。在实际工作中, 采购的申请单位会先递交申请至两部门其中一方, 如果未被受理再转至另一部门申请, 所以经常发生找不到负责部门的情况。

风险管理对策。应进一步明晰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具体可考虑以采购产品代码等信息确定各部门间的工作内容, 或将某项采购业务统一划归其中某一部门负责, 采取修理、采购统一部门负责, 从而明确责任, 提高工作效率。

(九) 采购合同缺少盖章和签字

风险因素分析。商务合同中的签名是对双方之间合约内容的确认, 认可并接受契约对自己的约束, 具有法律效应, 是甲乙双方受法律保护的重要依据, 任何一方缺少签字确认都会造成法律诉讼风险, 因此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签署姓名确认, 规范操作还需明确签署日期及地点。

风险管理对策。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中的要求办理采购业务, 加强对员工尤其是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和警示教育, 不断增强法律观念, 重视职业道德建设, 做到按规范操作。

(十) 供应商管理有待加强

风险因素分析。对于某些特殊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 其配套厂商都采取指定生产商的方式, 由此导致各生产单元面对的是市场化不充分、相对垄断的供应商市场。使该企业对供应商选择余地小, 约束能力弱, 导致供应商考核形同虚设, 无法实现强有力的约束, 无法掌控配套厂商的生产能力、生产进度、产品质量, 进而影响到各生产单元的生产进度。另外, 供应商管理考核精细化程度不高, 考核不全面的现象, 考核后的分类、分级管理未能与采购工作相结合, 分级定额采购未能有效实施。供应商主要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准入及日常管理等事项, 而实际工作中与供应商直接接触的采购供应部仅仅提供一个分数作为供应商评价时的一项因素, 无法全面细致的反映出该供应商实际情况, 不利于全面客观、科学地考核供应商。

风险管理对策。一方面, 应在编制生产计划, 以及采购计划时充分考虑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周期, 保障与公司的生产节奏相匹配;同时, 采购部门应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及时了解和评估供应商的实际生产情况, 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另一方面, 需尽快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 应重点跟踪考评现有供应商的生产、履约、服务、质量等情况, 并不断更新合格供应商目录, 作为以后采购工作的参考依据;同时, 细化供应商考核指标, 并明确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法。

四、结语

不论是采购风险还是其他风险的管理, 存在是必然的, 是不可能被消灭的。风险管理的真正目的也不是消灭风险, 而是在降低风险的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对待风险, 风险控制也应避免一些控制成本过高的风险。对于企业采购流程中的风险管理,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 科学的风险评估也是风险处理之前的必要工作, 在对风险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后才有可能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即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要做到对采购风险有效的、及时的控制, 企业就必须在重视外部环境变化及供应商能力的同时, 提高企业采购参与者的职业水平和素质并且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管理规范和监管评价体系, 只有内外兼修, 才能降低风险, 对采购活动进行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崔鹏达.企业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的方法[J].支点国际在线, 2005 (7) .

[2]高建伟, 贺登才.基于风险矩阵的企业采购风险评估[J].物流技术, 2008 (7) .

[3]王宏飞, 采购流程中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J].物流技术, 2009 (11) .

[4]周英, 李红梅, 贾甫.中国企业国际采购发展阶段特征的案例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2) .

[5]程晓娟, 全春光.企业合作采购的订货协调问题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

[6]孔晓明, 吴迪.基于合作博弈的供应商与采购商采购批量策略确定问题[J].现代管理科学, 2012 (1) .

采购风险管理 篇9

1按相关规定选择相应的采购方式

根据我国的 《政府采购法》、 《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选择相应的采购方式, 并开始制订招标采购文件。

2招标采购文件制作

采购管理科室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 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前提下, 按照法定政府采购方式要求和程序组织设备招标采购活动工作。

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 1) 按照法定政府采购方式所确定的招标文件制作要求制定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配置清单、商务要求、评分项目及其各分值、合同条款等事项。 ( 2) 制定招标公告, 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公示, 公示期不得少于20天。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 需按规定时间进行变更公示。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 1) 制定谈判文件。谈判文件应当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配置清单、商务要求、合同草案的条款等事项。 ( 2) 制定谈判公告, 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公示, 公示期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 需按规定进行变更公示。

由于医疗设备评审工作的技术性强, 评审工作复杂、敏感, 若相关细节没把控好, 容易引起后期的质疑、投诉, 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主材过程的管控: 如加强对各投标文件的审核; 严肃评标纪律等。

3合法组织招标评审工作

首先, 应经监督在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签, 依法成立评标小组进行评审工作。评标小组所有成员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投标文件, 按投标文件要求进行资格性、符合性的综合评审, 按约定的定标方法确定中标供应商, 并当场将结果通知所有参加投标的未中标的供应商。之后, 制订中标信息并经网络媒体向社会公告。

其次, 由于采购活动是以利益为纽带, 其间充满了各方当事人的竞争与冲突, 而采购管理科室是采购活动的关键点, 也是各方矛盾的聚焦点。在实际的招标采购活动中, 应做到一视同仁, 不偏不斜, 在不失公正、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 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 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来进行招标评审工作。采购管理科室既要合法的开展采购活动, 又要巧妙规避、化解各方冲突、矛盾, 更要以服务质量赢得双方美誉, 这就要求进一步注重评标过程的各个细节。在招标过程中, 在招标采购中,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予废标: ( 1) 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采购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3家的; ( 2) 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 3) 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 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 4) 重大变故, 采购任务取消的。废标后, 采购办应当将废标理由通知所有投标人。

另外, 在政府采购招标工作中, 始终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 评审专家、采购人员等应全部到场, 按各自职责在招标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 以确保采购全过程的阳光、透明。

浅析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风险管理 篇10

关键词: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风险管理,采购风险

1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风险的识别分析

在实践的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风险控制和管理过程之中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研究,是开展工作的核心环节,故应当加以重视和深刻的分析。

电力物资采购是指为电力企业购进企业发展所需的工具、备件、原料、设备、辅助材料等物资的行为,采购方式包括购买、借货、交货、租赁等,是一种有形采购。电力物资采购风险是指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和预期的目标出现偏差的可能性。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风险涉及物资采购的每一个环节,这其中包括采购计划的制订、物资运送、物资验收、物资订单核实、供应商选择等环节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在当前现代化的电网企业建设过程之中不仅应当对发展的重难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工作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原材料、设备、管理的工具以及辅助材料等,都是应当重点关注的项目。故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还应当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发展和创新改革。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相关问题,如果管控不当则必然会对企业的生产带来影响,故企业还应当对自身的管理政策和风险控制的措施进行集中性的改进。

2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风险的类型

在电网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可能会因为责任心不强或业务水平不高而做出错误决策,这就会引发决策风险。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需要事先制订采购计划,然后还要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上报,计划的制订和计划上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带来计划风险。在制订采购计划时,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偏差决定了所制订的计划是否科学合理。一些电力企业会因为缺乏某些技术指标而对一些计划项目的审批不严格,还有一些电力企业在与签订采购订货合同之前,没有对其中的各项条款作进一步研究, 对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造成负面影响。

3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政策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的基本问题和工作的现状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明确风险存在的来源和基本类型。下文将针对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的管理政策和风险控制的方案等进行集中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的持续整改。

首先应当结合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工作的现状有效实现对风险的规避和管理,对于其中的一些不良状况,应当采取主动放弃的形式,逐步的实现对采购方案和管理目标的革新,并且使得企业的损失降至最低。对于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应当加强对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工作流程之中存在风险的评定,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企业的损失。风险的转移,同样是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之中的核心工作环节,采取特殊的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将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转移至企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中转移的方式包含有发包、出售以及保险承担等,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控制。

物资需求部门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将编制完成的采购技术标准文件提交本部门 ( 单位) 初审,审核通过后报本专业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技术标准管理人员。物资需求部门项目负责人在上报物资需求计划时,应将采购技术标准文件作为物资需求计划单的附件同时在公司企业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物资管理模块中上报至公司物资部。公司物资部采购与计划管理专责在编制物资招标采购方案时,应将采购技术标准文件作为物资招标采购方案的附件同时在公司招标管理信息系统中审批提交至公司招投标中心。公司招投标中心招标管理人员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将采购技术标准文件纳入招标文件的技术标书向供应商发放。公司物资部采购与计划管理专责在编制非招标文件时,应将采购技术标准文件纳入非招采购文技术标书件向供应商发放。公司物资部采购与计划管理专责每年结合岗位工作总结,对采购 ( 技术) 标准管理业务执行过程和管理效果进行回顾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施。

在实践的电力物资非招标采购风险控制过程之中还应当充分的结合企业的工作现状,制订出健全的物资采购计划,并且通过科学的方式,逐步的确定得出交货的准确日期,实现对生产的有效控制,并且在整个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还应当严格的依照工作的相关规定,对于合同管理过程之中所涉及的内容出现重大变动的情况应当及时的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并且充分的结合工作相关协议,实现对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对于合同之中的相关规定应当进行细致的审核,并且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和真实性。

4结论

上一篇:公共游憩设施下一篇:气管切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