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2024-05-06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精选十篇)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高校读者进行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高校图书馆是文献和情报中心, 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的文献和信息保障, 图书馆如何建设开展数字资源建设, 较好开展相关的服务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大学生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需求, 提出了改善相关工作的建议。

2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资源简介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 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 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现已逐步建成以文、理、医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目前, 馆藏资源总量达176万册, 其中, 纸质馆藏112万册, 电子图书64万册, 订购cnki、万方期刊等10个商业数据库, 图书馆自建了“藏学专题数据库”“藏学图书全文数据库”“西藏视频”“西藏民族大学学者文库”和“少数民族古籍数据库”5个特色资源数据库。加入了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DAL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和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2]。

3 问卷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调查样本选取了不同院系和年级学生, 有部分图管会学生参与进来, 因此, 调查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调查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93份, 问卷回收率为96.5%;被调查人员由本、专科学生组成, 其中本科学生140人, 占总人数的70%, 专科学生50人, 占总数的25%, 另有3人未注明学历层次;调查中男生62人, 占总人数32.1%, 女生133人, 占总人数67.9%;其中大一学生34人, 占总人数的17%, 大二学生66人, 占总人数的33%, 大三学生66人, 占总人数的33%, 大四学生20人, 占总人数的10%。

4 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分别是:对现有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 利用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讲座的调查, 对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的评价及建议。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诉求, 勾勒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愿景。

4.1 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4.1.1 数字资源利用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将数字资源按类型分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模拟考试系统、多媒体资源、自建数据库等6个板块。选择“经常使用”数字资源中, 按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多媒体资源、电子图书、模拟考试系统、电子期刊、学位论文、自建数据库, 分别约占总数的30.3%, 25.2%, 19.5%, 15.9%, 6.1%, 3%。

这组数据真实地反映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完备、成熟与否, 都直接影响着读者的使用情况。多媒体资源、电子图书、模拟考试系统、电子期刊4个板块是直接从商家购买, 做的相对较完备, 也较成熟, 利用率相对就高;学位论文和自建数据库由于起步时间晚, 工作人员维护力量不足, 组织和完善都存在诸多问题, 加上这两个资源利用辐射针对性较强, 最终导致本、专科学生利用率较低。

4.1.2 关于图书馆的试用资源

问卷关于试用资源的使用情况, 在193份有效问卷中, 除去未填写的9份, 此题的有效答卷有184份。选择“经常使用”的有62人, 约为33.7%, “很少使用”的有95人, 约为51.6%, “没用过, 因为不知道”的22人, 约为11.9%, “没用过, 因为不需要”的有5人, 约为2.8%,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学生对试用资源关注度较低, 一方面是试用资源开通时间较短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与相关的宣传不到位有关。

4.1.3 关于数字资源的利用目的

大学生利用数字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多选题, 实际有效问卷为190份。选择“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的有133人, 为总数的约70%, 选择“掌握本专业知识和应用信息”的有115人, 约为60.5%, “查找资料, 写论文”的有82人, 约为43%, “获取教学、科研相关信息”的有65人, 约为34%, “随便逛逛”的有23人, 约为12%, “其它”有3人。可见, 学生利用数字资源的主要目的还是为学习科研, 这和图书馆服务教学和科研的目的基本一致。

4.2 利用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数字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选题, 此题的实际有效答卷为113份。选择最多的一项是“检索技巧问题”, 有63人, 约占总数的55.6%, “网络速度问题”有57人选择, 为50.4%, “查找不方便”为42人, 约为36.7%, “不习惯看电子版的书或论文”有41人, 约为36.2%, “校外访问权限问题”有31人, 约为27.4%, “全文获取问题”有24人, 约为21.2%, “没有自己需要的资源”有20人, 约为17.7%, 1人选择“其它”。

这组数据反映出图书馆网速有待提高, 权限访问问题亟待解决, 从另一面也证实, 一大批读者很少或者不利用这些资源还是由于个人的原因, 如检索技巧和方法、积极主动性缺乏等等, 可见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 开展专题讲座是非常必要且需长期很好地坚持下去。

4.3 了解数字资源讲座的调查分析

了解大学生图书馆开展讲座的途径, 有利于图书馆更好的开展宣传工作。问卷有106人选择图书馆主页, 约占总数的54.9%, 通过图书馆海报宣传的72人, 为37.3%, 通过图管会的有10人, 5人其它途径获得。

尽管了解图书馆的讲座信息, 但是经常参加的只有40人, 为20.7%, 120人知道但很少或不参加, 为62.1%, 还有33人选择“完全不知道”;此外, 在参加过图书馆馆讲座的读者中, 71.2%的人对讲座总体评价满意或基本满意, 9%的人不满意;有约74.8%的人希望一个讲座针对一门学科, 可以了解本学科更多的数字资源, 约48.6%的读者希望多学习检索技巧, 以便举一反三。

可见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力度不够大, 讲座效率也打了折扣。对此应加大宣传, 设专人专门负责讲座宣传工作, 让讲座工作更全面也更深入, 能吸引读者学习的兴趣, 将自身工作做扎实, 面对读者时有底气, 这样才能充分获取读者的信任, 从而调动读者积极性。

4.4 对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的评价及建议

对数字资源的具体评价, 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北大法意等21种, 从4个方面, 学科覆盖范围、资源的年代范围、资源的更新程度、使用的方便性作综合评价。

以中国知网为例, 认为其学科覆盖范围“一般”“不好”的有65, 占总数的56.03%, 在资源的年代范围上, 认为“不好”的有36人, 占总数的31.03%, 资源的更新程度上, 认为“不好”的有32人, 为27.59%, 而使用的方便性上, 认为“不好”的为40人, 占总数的34.48%。最大部分的人认为“一般”, 分别占百分比为:36.20%、40.51%、41.03%、35.69%。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其他内地高校相比, 图书馆数字资源种类相对少, 在满足读者需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就单个数据库来说, 在学科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足, 数据库缺少工科类专辑。

调查显示, 读者认为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的文献满足率为90%, 对使用过的数字资源的总体评价96%, 满意度较高。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较多, 在51份有效答卷中, 有10人提到多开展活动, 让学生了解图书馆, 加大宣传力度和规模;8人希望资源更丰富, 完善教学资源;11人提到希望提高网速, 数据更新;6人建议简化系统, 以方便查找;还有4人希望开展讲座, 了解资深馆员;3人建议延长开馆时间。

5 结语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 学生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和服务的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调查结果总体不容乐观。图书馆应该从加强资源建设和深化服务两方面加强工作。

图书馆应加大数字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 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特色, 合理分配资金使用方向, 订购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数据库资源。图书馆还应该合理利用网络免费资源, 挖掘这些资源对它们整理并制作导航系统呈献给读者使用[3]。

图书馆应做好馆员和用户的信息技能培训, 加大数字资源使用宣传力度, 深化读者服务。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数字资源使用宣传, 在图书馆主页和学校网页介绍相关的数字资源;举办数字资源使用宣传活动, 让数据库厂家代表与学生见面;印制“资源宣传手册”分发给院系和各个学生社团;利用学科馆员深入院系进行等多种形式宣传, 做好数字资源的宣传推介工作。另一方面, 提高读者对馆藏数字资源的认知和熟悉程度, 定期对馆员和用户进行信息利用操作培训, 可以将用户培训计划内容与专业学科需求结合起来, 开展专业方向的数字资源利用培训, 提升馆员的服务技能和用户的信息检索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绿.高校社科类教师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 2012 (12) :275-276.

[2]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简介[EB/OL].[2014-08-05].http:lib.xzmy.edu.cn/webs/show//7188.html.

数字传媒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篇2

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正在跨越纸质媒介、电子信号形态,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传播时代,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是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信息传播更多地借助数字形式。数字传播,依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中的定义,指的是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贮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是集合了语言、文字、声像等特点的新的传播途径。互联网传播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来进行的信息传递。目前,3G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启了网络移动终端的新局面,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网,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互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也风靡全球,数字广播已全面覆盖,数字电视也正在超越传统的电视收看功能,全面进入普通市民家庭,充当起新的信息接收终端。

二是互联网逐渐占据传播媒介的中心,网民成为最大的信息受众,网站成为最庞大的信息传播媒介,微博、微信构成新的传媒力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互联网使传播格局由单点—多点向多点—多点转化,新的话语场正在形成。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这种机遇就在于传统媒体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发展融合。

三是多种媒介相互融合,传播信息成为媒体的共识和行动。目前,有纸质媒体与互联网不断融合。许多报纸、杂志都纷纷开始与互联网嫁接,以占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 (www.people.com )、《光明日报》的光明网(www.gmw.cn) 、《时尚》传媒集团的时尚网 (http://www.trends.com.cn/),等等。有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在网络上开辟了直播或录播节目,依托于广电体系,将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经过重新编辑整合,在网上推广、运营,如央视国际(www.cctv.com )、凤凰网、BTV在线、北京广播网(www.rbc.cn )、金鹰网,等等。这类平台既提供视频、音频直播服务,也将历史节目或完整、或稍作剪辑后上传至网络,供网民重复点播。2009年12月28日,中国首个国家网络电视台——央视网(www.cntv.cn)正式上线。它进一步发挥了“台网融合”模式的优势,打造了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的网络视频公共服务平台。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数字传媒技术的重要性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113792211人,占全国人口的8.49%(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集中在中国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6%。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其中,推进传播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是重要的一环,对于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是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增进加快发展思维。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拥有者。加强网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覆盖面,能够大大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有效接收率,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掌握现代信息,获得发展的经验和创业的启示,并形成现代思维。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所说,对于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来说,互联网同住房和清洁的饮水一样重要。他说,生活在贫穷社区内的人们想要得到一个学习和发展他们自己的机会,现在没有什么能够比互联网更能有效地传递和获取知识。

二是消除地理障碍,同程享受信息。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过去由于路途遥远、地理气候条件复杂、传播手段低下、传播能力不足等原因,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接收信息存在接收速度慢、信息流失、信息量不足等问题。发展数字传播可以弥补这些地理原因,具有同程享受信息的重要性。互联网的运用,为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消除区位劣势带来了机遇。

三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和社会整体质量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数字传播事业的发展,必定会带来数字传媒设备的大量输入、数字传播技术的运用与普及,数字传媒管理理念的广泛传递,如此构建起崭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根本性改变传播机制,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数字传媒的几点思考

一是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通讯(手机3G化)等数字化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数字出版在我国已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推动正在让文化产业迅速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中西部较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数字化产业的发展程度还并不高。加快数字产业的发展,应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在发展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通讯(手机3G化)等领域加快建设,加大投入,早日实现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

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指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形式获得,包括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等;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能够很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多样,数量巨大,价值宝贵,在纸质文献日久风化、保存日益困难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借助更有效的方式,建设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为主题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群。应当在北京和广西、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五个自治区建立民族数字图书馆,以数字化方式更好地保存民族文献资料,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交流与运用。

三是因地制宜,重视网络媒介内容定位,宣传当地特色民族文化。网络传播可以让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更加生动,受众可以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互动。通过网络,普通民众可以进一步深刻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进行更多地交流,进而热爱少数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从而在内容上扩充自己,在形式上进行创新。

四是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熟悉数字媒体管理和技术的新型人才。除了要重视高校的专业教育和工程建设中的在岗培训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少儿科技教育,使数字传播技术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得以更好地普及,以充分发挥数字传媒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五是加快建设数字化信息工程,提升社会信息化程度。少数民族地区要做好数字产业发展规划,做好发展布局,调动尽可能充裕的条件,上马数字化工程项目,并做到硬件工程与软件工程并重,惠民工程和产业工程并重,加快提升全社会信息化技术,尽快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媒体中心)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3

新媒体之“新”, 直接表现为技术革新。新媒体先进的传播技术, 突破文化形态之间的传播障碍, 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任何文化形态, 无论其处于弱势还是强势, 都被卷入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传播体系之中, 在其中不断地融合碰撞, 并彰显出各自的文化个性。另外, 传播手段的进步致使海量信息的传递, 对传播主体的传播力和受传者的信息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来说, 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差距, 即“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

但新媒体的本质是传播方式从单向传播到交互式传播的历史性的变革。在文化传播领域, 这一传播方式的变革消解了大众传播时代主流文化的话语权, 客观上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多的传播空间。新媒体倡导的开放、个性的传播理念, 必然会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带来全新的传播局面。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而言, 是数字机遇。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传播机遇和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 对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抓住机遇, 促进自身的文化发展所需条件进行论述。

二、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传播面临的挑战

“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在传播学中是一个颇为重要的名词。最早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 于1999年提出。该机构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最早提出并定义了这一概念。一般来说, “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差异, 以及使用者的运用能力不同, 造成或是拉大了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信息差距。在新媒体普及和应用过程中, 也同样存在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可能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新媒体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首先表现在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 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 新媒体的基础设施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 普遍存在投入不够、发展滞后的问题。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 交通条件落后, 与外界的交流活动并不频繁, 基本上没有什么通讯设施。近几年来, 由于我国“宽带中国”、农村“数字书屋”等信息战略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因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差距。但少数民族群众所居住的区域信息化的路依然很长, 正如同《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言,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差异, 各省、市、自治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参差不齐, 数字鸿沟现象依然存在。”[1]

另外, 新媒体本身的运营也对文化传播主体提出了更高的经济能力要求。新媒体提供的媒介产品在水平上普遍高于传统媒体, 而且我国的新媒体运营商在经营上实行的是分级分段消费策略。我们以手机媒体来说明分段消费策略。手机媒体的运营收入可以分为设备运营收入、内容提供收入、设备终端收入等不同的收入项。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 手机媒体的总体消费分别支付给设备运营商、内容服务商以及手机终端生产商。新媒体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 无形中也会增加消费者的信息消费, 在新媒体环境的培养下, 消费者对信息的倚重会不断增加, 信息消费支出在日常开支中的比重也会不断增大。经济收入较高、信息消费能力较强的特定群体所占有的信息量将会大于经济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的群体。在资讯获取上会直接导致“富者越富, 穷者越穷”, 信息占有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消费群体的经验域和判断力, 信息占有量多的阶层, 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单一市场运营的做法不仅不利于数字鸿沟的合拢, 反而会导致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

新媒体本身的媒介属性对文化传播主体和客体都提出了更高的传播技能要求。新媒体的存在形式往往是多媒体形式, 用多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 文字、声音、图片、动画都具备一定的符号传播意义, 如果只对其中一个符号系统进行解码, 那么所获得的符号意义很有可能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大相径庭。所以, 传者和受者都必须具备对多种符号系统的综合解读能力。

除此之外, “数字鸿沟”不仅是媒体资源和媒体信息接收的不平等, 还包括对媒介内容接受使用能力的不对等。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媒体内容对不同的人群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中有一个经典的例子, 20世纪60年代, 美国政府为了回应教育公平的呼声, 决定使用大众传媒促进贫困家庭儿童的教育, 并为此拍摄了《芝麻街》儿童节目。节目大受欢迎, 对富裕家庭的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儿童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后来发现, 对节目内容接收最快、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富裕家庭的儿童, 尽管双方都有了进步, 但是后者的进步明显比前者快。因此, 不仅没有缩小差距, 反而让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传播主体当中, 对媒体内容有良好接收能力、有媒体参与精神的传播主体在媒体使用和媒体产品生产上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表现在文化传播主体对媒体信息的接收和运用的不对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传媒业进入了一个传媒大发展的时期, 传统大众媒体实现跨越发展, 新媒体出现且发展潜力强劲, 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并没有如同某些乐观的传播学者预言那样:信息接触的平等让每一个人在信息使用上平等, 从而使社会阶层差异缩小。而是“在现实社会中, 受过较好教育, 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比受教育较少、地位较低的人们能更好地吸收信息。这样, 信息增长导致了‘知识沟’的扩大而不是缩小。”[2]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机遇

媒介技术的高度发达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媒介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催生出新的媒介形式, 新媒介在一定条件的培养下可以成长为新媒体。就传播方式而言, 新媒体作为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多层面的媒体形式, 带来的是更加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以百度、搜搜的百科词条为例, 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完善词条, 在充当受传者的同时也可以充当传播者, 由此激发了受众高度的参与热情。新媒体倡导的个性化充分尊重新媒体使用者的自主权, 并且开放的、不断更新的传播理念必然会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带来全新的传播局面。

互动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特征。其互动包括以新媒体为传播介质的文化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人与人的互动, 也包括人与传播内容的互动;其互动性要求文化传播的主客体更具参与精神。并且随着文化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文化传播主客体之间要能够随时转换身份, 参与到文化传播的过程之中。

新媒体传播的开放、共享, 客观上颠覆了传统媒体传播者支配整个传播过程的局面, 让传播角色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变得平等。与新媒体研究的批判学派不同, 媒介技术决定论者坚持认为:传播关系变得平等, 势必会影响到社会关系, 使其趋于平等。虽然这一观点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平等的传播关系确实能使传播过程中的弱者地位得到提升;媒介技术的发展, 在客观上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让传播活动变得更有质量, 进一步扩大了人类社会的传播范围。当我们把新媒体的这些优点放置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进行考量时, 不难发现以下作用:

首先, 平等的传播关系能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主体的传播地位得到提升, 从而具有一定的传播权。面对主流强势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二者之间的传播主要是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前者是传播主体, 掌握传播权, 后者是受传者, 在传统媒体中处于信息接收者的地位。即使是在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进行传播时, 掌握传播权的仍然是与主流文化对应的群体。在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解读时, 运用的是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体系, 因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解读往往会流于片面化, 甚至是误读。这种片面、错误的解读经传统媒体放大后, 再加上传统媒体固有的权威性, 少数民族文化被人真正理解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新媒体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可以转换, 这种自由的、平等的新媒体传播关系, 使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有了更多的传播权。

其次, 新媒体对传播活动的场景要求不高, 有助于减少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的传播障碍。新媒体借助发达的传媒技术, 让信息传播活动的范围扩大, 彻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物理空间和时间距离不再是传播的障碍。威尔伯·施拉姆曾经提出过一种传媒模式, 这种传媒模式是对理想化的传播过程的一种描绘。在这种传播模式中, 威尔伯·施拉姆给我们展示了成功的传播所必需的条件, 即传者与受者的经验价值观系统重合、对交流场景共同的熟悉感。而我们都知道, 这种情况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传播状态。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 人们的经验和行为受到所处场地的限制, 也和自己的周边社会关系有很大的联系, 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同的经验价值观和对交流场景的陌生感是不同文化类型之间传播的障碍。新媒体通过构建统一的虚拟空间, 消解了传统传媒语境下的这种场景制约。如果说, 在以前, 是周边环境构建的场景将人们统一起来的话, 现在则是新媒体构建的远程在线互联将人们团结起来。抵消了传播场景对文化传播构成的障碍, 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对其他不同类型文化的传播。

四、促进媒介公平, 政府在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传播中的作为

是数字鸿沟还是数字机遇?新媒体不能回答人们提出的问题。作为传播工具, 新媒体是中立的,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应该还是在于媒体使用者。可能会如新媒体研究的批判学派宣称:新媒体会沦为大公司的工具, 成为强权的象征;在文化传播领域进一步强化强势文化的地位。也有可能会像技术论者所言:传媒工具的进步会重新建立起更为平等的传播关系, 进而是更为平等的人类社会关系。怎样消除数字鸿沟, 消灭信息社会的信息不平等现象?怎样抓住数字机遇, 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提升?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在于人类社会自身。其中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理应对新媒体的发展作出适度干预, 消除信息不平等, 促进媒介公平。

传媒布局的改善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少数民族文化成功传播的客观条件。政府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 发挥公共事务职权, 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新媒体的公共服务属性, 对新媒体的合理布局, 在政策上引导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使得少数民族区域与发达区域之间“数字鸿沟”的扩大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 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而言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新媒体在布局上必须发挥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杜绝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市场化道路是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如果新媒体布局以市场导向为主, 那新媒体所有的资源包括公共资源在内就必须直面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媒介资源的整合集中, 原本处于强势地位的发达地区和强势媒体会越来越强, 原本处于弱势的落后地区和弱势媒体因为先天不足, 在市场竞争中会很快成为被整合的对象, 丧失掉话语权。新媒体的发展之路有自己的特点:首先, 新媒体行业是典型的“烧钱”行业, 需要大量的资本方能进行市场运营, 尤其是在行业初期, 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其次, 新媒体行业是“暴利”行业, 经过投入期后, 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都会有相当高的利益回报率。这对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两个重要影响, 一是提高新媒体行业的准入门槛, 只有大型资本才可以参与新媒体的运营, 这直接导致了新媒体企业自由竞争阶段时间缩短, 一开始就具备大企业垄断性质;二是从事新媒体经营的企业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 进入之后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如果让新媒体的发展过程被快速垄断, 虽然遵循了市场经济原则, 却容易导致原本已失衡的传媒资源差距进一步被拉大。

而政府主导的传播模式在媒体发展上为欠发达地区和弱势媒体建构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在资金和政策上提供了较多的支持, 并利用新媒体发展的契机, 改善原已失衡的传媒布局。这种政府主导下的新媒体发展模式, 在客观上为少数民族文化创造了一个平等传播的机会。

在经济收益的刺激下, 为了增加地方收入, 同时也为了提升地区软实力, 各地方政府大打文化牌、民族牌, 纷纷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联系起来,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紧密, 新媒体则是二者“联姻”的重要场所。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组织传播中, 地方政府是最为重要的传播主体, 在发展地方经济的现实要求下,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肩负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任务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建设最能体现这一特征。在现有的少数民族网站中, 规模较大、制作较为专业的网站, 如丽江旅游网、西藏旅游、网上延边等, 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当地政府主管的。在这一类型的网站中, 并不是简单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知识, 而是通过文化的系统传播作旅游推介, 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政府公共事务职权的发挥包括对文化传播主体的培育。在拥有相对公平环境的前提下, 更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是对文化传播主体媒介参与和使用能力的培养。

文化的传播一直受到包括经济、政治在内的各种力量的影响, 这些力量相互博弈,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一种力的平衡, 如果其中一种力量过度增长, 特别是政府的权力, 或是商业利益过重, 都会导致力量的失衡。何况对新媒体而言, 更需要各方面给予其理解并创造好的成长条件, 所以我们在强调政府作用的同时,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政府对新媒体发展行使公共服务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有时候, 克制这种权力比行使这种权力更为重要。

五、结语

新媒体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文化传播主体的传播水平差异, 是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原因, 但新媒体倡导的交互、平等、开放的传播方式, 以及在此基础上营造出的传播网络, 却在客观上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平等的传播空间。政府对新媒体的合理布局, 在政策上引导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有效传播。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文化传播的媒介公平, 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机遇;另一方面, 新媒体对文化传播主体的传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 从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角度出发, 对政府在合拢数字鸿沟中的角色和作为进行总结。

关键词:数字鸿沟,数字机遇,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媒介公平

参考文献

[1]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6:40.

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应用研究 篇4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80-02

一、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数字信息资源量急剧增长,使得各图书馆在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因为网络与数字资源的无序、杂散、无法查找、不可控制,所以图书馆要着重解决数字资源的有序化、门户化、使用方便。如何有效地建设和管理这些数字资源,使之能够高效利用、长期保存,在教育、科研、政府管理等领域为广大读者、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提供日益丰富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1]。

(一)国内外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现状

图书馆已经进入到传统实体图书馆与虚拟数字型图书馆结合发展的新时代,国内外近20年,由于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一直在重点宣传和发展传统图书馆以外的数字技术与资源建设,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理念和起步也有15年左右,目前是我国最权威、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先进的图书馆,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近10年来也陆续进行一些研究性的建设,并已初见成效。

(二)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资源建设引领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下,文献资源建设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数字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是为读者服务,而我们建设数字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所围绕的中心基础就是数字资源的建设。把握好数字资源建设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提供优质、健康、高效服务前提,是各层级与使用部门有效检索和利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基础保障[2]。

二、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是对海量、分布式、多媒体、多格式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方法主要为三种:采购资源、创建资源和整合资源[3]。

(一)采购的数字资源

图书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后再提供给一定的读者群的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内容丰富、数据量大,是目前图书馆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以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作为研习参考的主要对象,通过大量材料搜集,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学习,与技术、服务部门密切进行各项数据与项目的交流,走访大量读者、科研单位、信息使用机构等拿出重要一线需求数据。

(二)创建的数字资源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馆藏文献数字化,另一种是专题知识库。各个图书馆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大量数字馆藏构建的专题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数字资源库。通过对本馆资源的数字化为起点,基于现在多项地域特色的数字资源进行更多、更有特色、更实用的自建数据库,为地方经贸、政治文化、民族信仰、地方教育提供数字信息资源[4]。

(三)整合的数字资源

可以从网络上免费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利用统一检索应用软件、专业门户和再次加工信息等方式,对包括开放的网页资源,免费获得的调拨、征集与捐赠合作的数字资源,组织对获得的电子期刊、书籍和其他数字资源进行二次整合并对读者开放。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从组织到研究出阶段性的成果可能要2到3年时间,但是结合具体工作,我们就要有更大的前瞻性。“国家图书有绝对的资源(包括文化位置、人才、技术理论、管理方法和经费),建设二期工程也从2001年立项开始到2008年正式开放,用了近8年的时间进行建设与调整”[5]。我们不能与国图二期比肩,时间跨度再提前两年也是可能,从立项研究到成果应用,至少也是5到6年的建设跨度(保守预计)。这期间需要有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和长期需求追踪调研,这是一项长期跟踪性的研究课题,要时时根据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革命和数据信息的生命周期,对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方向、方法及内容进行调整,不能模式呆板,一成不变。

三、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量数据分析和实地数字图书馆的考察,发现我们很多数字图书馆都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一)各图书馆同样内容资源重复建设

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下大力气,但重复建设内容居多,尤其是期刊类、电子书类,当然,问题有很多原因,由于工作不细致造成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数据商自身建设本身就是重复,最为突出的就是以VIP、CNKI、万方三大全文数据库为代表的内容交叉。

(二)建设资源相同化,没有突出自身特点

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只有标准规范,并没有落实到各个细节,以致很多图书馆在建设时,大多参考其他同级馆的建设内容和结构,而没有对自身需求和本馆特点进行大量考察和论证,造成数字资源建设的相同化程度高,建设没有自身特点,并未突出本馆实际需要。

(三)资源建设主要面向对象单一

各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内容主要是面向自身的主要读者群,以其他读者群为辅,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存在资源建设服务对象的单一问题。公图服务内容大众化,对儿童和特殊人群覆盖少;高校太注重专业与教师,科技类占比过高,而忽视人文社科的文化培养等多面需求,中小图书馆又太依赖于数据库供应商的成品数据,自身需求和反馈建设无法在数字资源的建设中得到实现,从而未完全达到预想效果。

(四)建设资金匮乏与版权问题有待解决

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对建设资金的吃紧感到无奈,这是看地方财政和学校的重视程度而定,从而数字资源建设资金就制约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另外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在采购数字资源时,对合同把关不够严格,过度信任数字资源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合同,对其内容未详细审核和增加利于自身权益的条款,以致常有图书馆因版权问题与原作者或原版权持有人发生纠纷,这是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必须要规避的严重问题。

四、解决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问题的创新方法

(一)紧随时代步伐,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和谐建设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要考虑到我国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与支持和“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国家级大部制的改革方向,积极、实时地对所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及数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进行有效的改进与撤并,利用多方系统单位优势,减少重复与不必要的建设费用和内容,减少重复资源建设的反复与人才、技术、财政的浪费,从大层面上响应党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6]。

(二)突出特色数字图书馆及资源数字化的优势和力量

以笔者工作省份为例,边疆大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对外贸易以俄为主,以俄最近,优势也最明显,我们有俄语最好的大学系,有最近的边贸口岸,未来更会在两边经贸上大有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文化软实力基础工作,大量收集边贸信息,俄方及周边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地理、经济等信息,利用网络科技与手段,更好地进行双方文化交流,保障与促进双边在生活、旅游、经贸等所有领域的往来与交流合作。

(三)重点建设、支持有利于青少年发展计划和特殊人群指导教育的资源

人类的未来掌握在下一代的手里,我们也要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资源对未来世界的主人进行大量有意义的教育与学习指导,尤其是要利用数字资源的庞大与便捷,更高效地为青少年及儿童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做出大量指导与辅助工作,更要用数字图书馆的先进性与我馆优秀人才技术力量,对部分残障人士及弱势群体进行大量帮助,指导并帮助其学习、生活、就业和应对各种类型的社会问题,发挥图书馆关心下一代和关注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7]。

(四)利用多方渠道争取资金经费,严格规避版权风险

各图书馆应有自己的经费筹集委员会,做出更多的努力,使财政增加对图书馆的经费支持,保证图书馆经费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必要的服务。要积极争取企业资金对图书馆的帮助,让企业支持成为图书馆经费来源的重要一员。

图书馆全员要认真学习相关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如果一个作品的版权所有人的合法权利没有在图书馆网站上显示或显示信息有误,则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跟进[8]。合理使用版权政策中对作品的使用规定,在采购合同中尽量规避风险,明确不在图书馆责任范围内的情形。

建设好数字图书馆,是对未来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前瞻性工作,是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结合,建设好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对数字图书馆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我们要共同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上刻苦研究,更高效和高质地建设好各种文献资源,为社会和读者提供更好的基础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大威.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务[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毕强.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刘炜.数字图书馆的语义描述和服务升级[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4]申晓娟,周晨,韩超.《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38-45.

[5]申晓娟,赵悦,胡洁.2005—2009年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3):1-14.

[6]郑淼磊,梁晨.近10年国外数字图书馆重大项目进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8-13.

[7]晁亚男,毕强,滕广青.国外数字图书馆用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0):124-128.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求

1.确保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的真实性。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数字资源的建设,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目录和全文图像的真实性。为了保证数字化加工的质量,最关键的是制订并落实相关的标准和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各工作环节的质量检查,包括图像是否保持档案的原貌、字迹是否清楚不失真、亮度是否适当、目录与图像挂接是否准确等。在共享过程主要是要确保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保管、存储、 利用及迁移过程的真实可靠,可采用的保障措施主要有数据备份、 访问控制、防病毒技术、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 防篡改技术等。总之,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必须确保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可靠性。

2.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赢要求。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的集成共享离不开完善的协调工作机制,这是共建共享的基础。由于少数民族档案分散保存、共建共享规范不完善,一些地方可能将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产权地区化,可能出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互联互通的壁垒,导致在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归属上的“地区所有”、“部门私化”,这种情况将阻碍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因此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建立一种利益平衡运行机制,使相关主体结合成持久发展的联系紧密的共建共享联合体。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以经济利益为基本驱动力,通过对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主体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相对平衡,这样各主体将产生一种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驱动力。由于各信息源主体都受益,所以各主体愿意把自己的信息资源拿出来跟大家共享。通过引导和控制各相关主体的思想行为,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调节。

3.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安全性要求。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安全问题:如原件的安全,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安全存储及安全传输等。由于数字档案的易修改性、信息与载体的相分离性、传输的网络性及对系统、背景、元数据的依赖性,其安全管理更加复杂、要求更高。所以在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必须强化安全保障意识,树立科学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观,坚持“积极防御、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制订健全共建共享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应用各种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防写技术、加密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认证技术等, 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安全防护体系,保证少数民族数字档案的服务网络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要达到方便利用。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其有效利用,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全国少数民族档案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其数字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庞大的工程。在数字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价值性、实用性原则:即优先选择珍贵的少数民族档案进行数字化,以便共享利用;同时从用户需要出发优先选择利用率高的少数民族档案进行数字化,以提高其利用价值。另外在共享过程中,对各类异构少数民族档案数据库进行整合实现统一检索。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享界面必须方便查询,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提供多种利用途径,如在线查询利用、电子阅览室、邮件服务等,保障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便捷利用的顺利实现,这样少数民族数字档案才能真正随意下载实时共享。

二、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的措施

1.成立区域组织协调机构。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形成的少数民族档案也大多保存于本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来统筹安排组织协调。针对少数民族档案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由各省档案局牵头成立省级的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来领导和协调全省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工作。 该机构的领导由省档案局的领导兼任,成员由各地州档案局领导、 地区民族研究所、档案专家等组成。该机构具体负责通过“顶层设计”为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区域共建共享制定统一的战略框架、进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内各少数民族档案管理部门分工协同、进行义务的分担与权力的分配,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节约和少数民族档案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还要制订共同遵守的制度条例、数据建设标准、信息共享协议等。该机构在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过程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丰富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夯实共享基础。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条件是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少数民族档案门类齐全:有纸质类、音像类、实物类等,只有将这些丰富的传统档案转换成便于下载利用的数字图像、文本等形式,才能为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传递和交流奠定基础,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少数民族数字档案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

3.制订统一的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的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是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的前提和基础,是共建共享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建设中必须对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标识、描述、存储、查询、 交换、管理和利用等方面制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避免各自为政、 互不兼容的现象。在共建共享建设中坚持标准先行的原则,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是综合管理标准,包括总体标准:如共建共享的总体框架、术语标准等;工作管理标准:如日常工作及服务标准、规范、工作流程等。二是业务标准:数字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共享利用等业务标准,如数字资源标识、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对象数据格式标准和元数据标准等。三是技术标准: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软件系统工作平台技术标准、存储压缩格式标准、数据库技术标准、数字水印和加密技术标准等。只有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才能实现互联互通,最大范围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

4.研发和运行统一的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系统。该系统是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的支撑,该系统的建设要满足少数民族数字档案“统一建设、异地查询、属地管理”的共建共享体制建设的需要,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超大规模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对系统性能、信息安全的需要,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业务需求对系统平台拓展的需要。因此,可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少数民族“云档案”共建共享系统,云计算可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可以保障少数民族数字档案的安全,有利于数字资源的处理,还能满足数字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系统由三层构成:一是资源层:采用虚拟化技术构建数据中心,各少数民族档案保管单位运用网络服务媒介搭建的平台,将分布在本地的少数民族数字档案资源和存储资源有机地整合,集中保存于虚拟的资源池,如硬件资源池、软件资源池、数据资源池等。二是管理层:对少数民族“云档案”数字资源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安全管理、任务管理、资源管理等。三是服务层:提供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分类导航、统一检索,采用统一的资源访问接口,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共享服务。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6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由国家民委文宣司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完成的一套面向广大读者的大型民族知识宣传普及读物。每个少数民族一册, 共55 册。丛书由本民族作者撰写本民族作品, 更具有民族情感和表现张力。内容上紧贴时代脉搏, 使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 设计了对内容起补充作用的知识链接, 扩展读者视野,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读者阅读的体验感, 从历史、变迁、社会、经济、文化、风俗、艺术、人物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对我国各少数民族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对社会主义时代风尚和党的民族政策进行了热情讴歌,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多彩风姿的具体展现, 对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美好蓝图的细心勾勒。

2 数字化必要性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 将《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进行数字资源化, 对于更好的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抢救和保护优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发掘和建立起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数字内容资产, 以有效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产, 为更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少数民族特色内容资源服务将有很大的帮助。

网络的发展,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对传统出版造成很大冲击, 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网上看书、移动阅读成了极常见的事。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群体, 少数民族图书却无法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和体验, 导致我社图书发行市场规模不断下降, 严重影响了出版社业务的良性、有序发展。

3 数字化的具体构想

为加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数字资产建设, 更好抢救和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得以保存、延续、应用, 计划将《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的既有内容和相关资源进行数字化, 为弘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贡献力量。

1) 建立《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发展联盟, 聚合优秀资源。

立足《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 联手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宫等, 会同地方民族院校和研究机构等共同建立《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发展联盟, 旨在收集和整理优秀中国少数民族内容资源, 以便后续进行保护、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存储管理和应用。

2) 建立起《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数字资源库, 进行优质少数民族内容资源的转化、加工和有效管理。

本项目将借助信息处理手段, 研究《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保护技术, 提出《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数字化保护方案;对部分优秀的拓展内容资源采用图像扫描、数码照相、OCR识别等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加工、内容标引标注、内容知识体系建设等。

①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资源数字化加工体系。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资源数字化加工体系建设, 是整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起点, 借助我社在少数民族图书选题开发的专业能力, 建设和完善《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优秀内容资源的筛选机制、分类体系、知识体系、数字化加工标准、标引体系标准, 为《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资源数字加工转换工作提供标准和依据。

②《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全媒体内容资源数字化加工、转换、归档。

通过对收集整理的《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后, 可进行相应资源的加工处理, 以便进行数字资源的入库存储、管理、应用;图像格式转换:为达到历史资源入库及重用的目的, 必须要对旧有图片格式进行统一处理, 转换为当前流行的图片格式;对内容补字处理:将历史资源中的补字转换对应到新的编码体系中, 并解决在一般环境下对补字的正常显示和输出;特殊符号:将历史资源中特殊符号进行提取和转换, 以达到入库及重用的目的。

③建立《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全媒体数字资源库。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全媒体数字资源库包含《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图书资源、图片资源、全媒体资源等。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图书资源库主要是对图书数据的管理, 将依托《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建设和推进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大量的有价值的少数民族相关音、视频资料, 通过多媒体资源库建设, 可实现音、视频的数字化管理, 实现对音、视频资源共享和综合管理, 实现对音、视频转码系统的集成。提供方便的资料检索方法, 可以进行分类设置, 可实现灵活的权限管理。

3) 建立《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资源应用发布平台, 探索《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数字资产新型应用模式。

这是一个阅读的时代, 一个移动阅读称霸的时代。根据Enfo Desk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趋势预测2014—2017》数据显示, 预计2017 年市场整体收入规模将突破150 亿元。为更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希望借助全新的网络技术, 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 建立起包括CMS网站管理系统、移动、音视频资源版权保护与发布管理系统, 并进行相关配套硬件环境建设。

4 结论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7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特色馆藏,传统服务

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在“十一五”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 由于中央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图书馆硬件设施, 基层图书馆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人们的意识、所掌握的知识、所在地区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 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新硬件成了摆设。所以, 笔者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基层图书馆以所处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的不同差异化建设, 以传统服务为主, 放慢以高科技改善图书馆的步伐。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图书馆发展情况

2009年之前, 我们馆与大部分基层馆一样是落后的管理系统, 所有的环节都是人工操作的旧模式, 管理这样的图书馆要占据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效率很低。政府方面因处于经济发展阶段, 所以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发展上, 文化事业得不到重视。城市人口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热的风起使得城市人口大量流失, 留守在城市里的大部分是儿童和老年人, 对于图书馆来说虽然有读者, 但是其利用率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200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多项涉及或针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法规和措施的出台, 使得图书馆有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 自动化图书馆管理系统

目录箱、书卡这些名词伴随图书馆走过很长时间, 其使用之初是为了管理和查找上的方便而设立的, 但是馆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人为或者环境的改变 (搬迁) 使得馆藏丢失, 而且管理的不到位使得馆藏书籍些许混乱。其次, 目录箱占据图书馆有限的空间, 使得本来拥挤的图书馆更加拥挤, 所以, 对馆舍来说瘦身迫在眉睫。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进使得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位工作人员就能处理从购书到图书上架的所有环节, 大幅度降低了图书馆资源占有率。

(二) 图书查询系统

来到图书馆读者最担心的就是如何在一排一排的书架中查找自己想要看的书, 有的时候读者也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样的书, 这样一来, 读者就漫无目的地穿梭在一排一排的书架当中, 把时间浪费在找书的过程中。虽然有图书管理员的帮助, 但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需求。服务的不到位, 结果就是读者的流失。图书查询系统的引进填补了图书馆服务的缺陷, 从人工服务转换为电子化服务, 其服务效率大幅度提高。

(三) 电子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使读者从图书馆获取知识的渠道又增加了一条。现代城市的快节奏使得现代人越来越喜欢快餐式的服务, 获取知识的方式也要以快为准, 这就是人们喜欢上网的原因。但是从网上搜索资料, 查询出来的大量的资料中往往掺杂着毫无关系的资料或者是重复的数据或者是伪资料, 在这些数据中查找所需困难重重。电子图书馆就是从数以万计的网上资源中把真正有用的数据筛选、整理, 建立一个图书馆自己独有的数据库, 使读者从图书馆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方便、快捷。

“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以至于这样的惠民政策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读者的稀少使得电子阅览室这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发挥不了其自身的真正价值。原因如下:第一, 真正能熟练掌握电脑的读者很少;第二, 在民族语言类数据中, 使用少数民族语言 (朝鲜语) 写成的资源少之甚少, 满足不了我们这地区少数民族读者的需求;第三, 在习惯上读者还接受不了电子版图书。

二、“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市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未来五年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策略应如下:

(一) 一个城市的图书馆应承担起学习基地的任务

图书馆是以学习为目的的机构之一, 城市要健康地发展需要引领者们不断学习。可是, 现如今很少有人进入图书馆, 其原因很多, 但主要还是图书馆没有吸引力。图书馆应了解人们心理需求开展自身的服务, 比如定期举办公益讲座或者座谈会。时代要求图书馆义不容辞担负起重要的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的责任,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大格局下, 讲座的优势明显凸现。讲座的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讲座应紧跟形势, 捕捉热点、难点, 反映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二) 在图书馆永恒的话题不是藏书而是服务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因此, 图书馆事业发展要以读者为中心, 以“读者第一”“服务第一”为宗旨。

(三) 收集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古籍、历史资料, 建立特色馆藏

特色文献应与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相配套。虽说当下基层馆发展路线是以城市居民的需求扩充书库馆藏量, 但是建立数据库的进程也不能耽误。因为数据库的建立不单是为图书馆周围的人群, 还是为全世界阅览的。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各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共同创造和积累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的地方文献资源。民族文献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馆藏特色的关键,作为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方面应本着服务教学,服务地方的职责,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结合本地经济、文化现状,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与时俱进,全力推行特色化建设,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一、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

1. 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必须和本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机结合,在教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开设富有本地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课程,使学生近距离了解当地的艺术渊源及文化信息,深刻体验民族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图书馆建立的各种方便检索途径,丰富的特色文化数据库,为教师在地方经济、文化、人文方面进行研究课题提供便利参考条件,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献馆藏的整体效应。

2. 为保护、传承、发展地方民族文化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特色和内涵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不可分,而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常年累月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判断的积累,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作为对地方教育、文化、科技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地方高校图书馆,为保护、传承、发展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加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势在必行。

3. 为民族地区社会服务

各地区都建有公共图书馆,但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一般都存在规模小、馆藏资源少、人力资源不足、信息资源滞后的现象,不能适应、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利用馆内丰富的资源,合理向社会开放,由单一的校内服务向社会服务延伸,既弥补了地区公共图书服务供给不足,也扩大了高校在地区的影响力,进而促进图书馆在获取各类读者反馈信息后不断补充、完善馆藏资源建设,在发展当地经济上,具有对外宣传,吸引投资,开发旅游,扩大名特产品销路的作用。

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内容

1. 学科专业特色馆藏

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其自身特点,图书馆要重点收藏建设以及优先投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优势专业的文献,要为重点学科的教师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完备该学科或专业范围内用以研究和参考文献的收藏。要收集、归纳、整理学校专业设置及教学科研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使文献资源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并使这些学科的藏书尽可能丰富、系统,形成完整的藏书体系。

2. 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馆藏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构建馆藏资源建设中,应依据地处民族地区优势,依托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建立具有本地区民族特色的馆藏文献。馆藏地方文献,不仅有助于本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建设,而且有利于将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充分发挥其在当地的影响力。

3. 建立特色数据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快速发展,出现了以技术存储和数字形式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字化图书馆,为此图书馆在建设特色馆藏资源的过程中要逐步完成信息化管理,建立特色馆藏资源的网络数据库,方便用户在不同地方通过网络的形式随时下载访问资源。

4.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高素质的队伍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建设特色化馆藏,人才是关键。这就对专业技术人员有较高要求,要求专业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能准确把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准则。对馆内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训,做到以老带新,发展中层力量,吸纳年轻人才,全面提高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途径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想在现有馆建条件、有限购置经费上发挥最大作用,首先要强化特色意识,只有色特不可替代,只有提高特色建设,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空间。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文化部门、院系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要把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特色化工程。在特色化建设中,要以学校确定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精品课程为馆藏体系,重点收集完善相关文献资料,满足学校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建设需要,要充分收集与本校专业、学科设置紧密相关的科研项目资料。为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把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充分发挥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图书馆要大量收集该地区过去与现在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宗教、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书刊文献,并将现有的大量特色馆藏资源转换成数字化信息资源,建立网上特色信息库,在本馆主页上建立信息导航系统,方便用户了解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不仅为学校建设、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为当地培养优秀人才和进行科研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和人才的双重发展,也促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有根,谢惠.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策略[J].情报探索,2007.6.

[2]段静涛,杨晓楠.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职业教育,2010.6.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9

关键词:文化自觉 少数民族地区 图书馆 多元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020-04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of Librar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Zhu Meihua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bra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Wang Yuee (Jishou University Librar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s: At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globalization" became a discourse dominating the global interaction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reality that every nation has to face is how to avoid being submerged by the wave of the globalization, how to maintain their own tradition, and how to realize the creativity during the collision with the cultures outs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arginaliz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s and the knowledge povert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explores the ways of the multicultural services of libraries.

Key word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ethnic minority areas; libraries; multicultural services

CLC number: G259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020-04

1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对文化价值互补诉求的反映。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的文化碰撞呈现完全背离的两种现象: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1 ]文化霸权主义”依仗自己的经济、政治、科技优势,企图将自认为是普世的最优秀文化和意识形态灌输给其他民族。而那些长期被压抑、 被歧视、被边缘化的民族,出于对自身文化的保护, 强调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固有特征,拒绝与外来文化对话,故而形成“文化割据主义”。人们希望在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寻找一种新的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以适应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诉求, 因此,一种既对本民族文化有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又能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与他族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态度成为迫切需求,文化自觉思潮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自觉引起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公认的定义是1997年费孝通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归”,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 ]通过上述定义,笔者将其内涵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民族成员清醒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境遇,积极创造和建设本族文化;第二,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尊重并欣赏异质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坐标。以上两点综合起来,就是“各美其美”且“美人之美”。文化自觉对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转型、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建设,提升民族文化的理性精神,开辟、拓展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道路,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体现并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淡薄的文化自觉意识,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从而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中不断被边缘化。

2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 一个重要的标志, 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从蒙古族的“搏克”到彝族的“烟盒舞”,从藏族的“热贡”到满族的“珍珠球”,这些优秀文化是每个少数民族成员在本民族生产、生活领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学者邱仁富曾论及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三种传统模式:主、客模式; 冲突—妥协模式; 由边际共生走向中心共生的模式。[3 ]笔者以为,少数民族文化在长期与异域文化交流过程中,经历了从孤芳自赏的“文化幻觉”到在羞愧中全盘否定的“文化自卑”的转变。在当前国内现代化浪潮中,相对于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客体的存在,在这种不平等的主客体共生模式中,少数民族难以掌握本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出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和对本民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而最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高科技传媒的普及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快速开发,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交往日益频繁,各少数民族在多途径了解并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也遭受了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不少民族从语言到服饰、从歌舞艺术到礼仪习俗等各层面的文化遗产要么在大量流失,要么正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如果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年长的一代还青睐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活动,那么,年轻一代则大多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以自卑和漠视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化,尤其是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则努力融入当地社会而慢慢抛弃了本民族文化传统,造成这一局面除了外来文化的强有力冲击,还由于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内容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缺位和电视、电脑、网络等高科技生活媒介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

3 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贫困

文化自觉强调的是多样性文化的平等存在,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其动力源于文化主体的内源性需求。对于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这一需求首先源于知识的贫困。虽然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并贯彻“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平等和协调发展,但是,不同的历史境遇、社会现状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有限及其与汉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这一差距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文盲率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 全国15 岁及以上的汉族人口中,文盲人口为7585 万人, 占汉族人口的8.6%。少数民族人口中, 文盲人数为1114 万人,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4.63%。其中, 文盲率在20%~40%的民族有13 个, 文盲、半文盲率高于40% 的有藏族、路巴族、撒拉族、门巴族、保安族、东乡族等6个民族,其中保安族、东乡族、门巴族、珞巴族人口中文盲率则高达50%。[4 ]农业部第七批扶贫联络组湘西片组2008年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0个最贫困村调查中发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85.11%,有的村文盲占比达到了82.67%。[5 ]第二,文化素质存量低。西部民族8 省区文化素质存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我国的总体情况来讲,东部地区存量指数最高,达到37.35,其中北京更高达47.20;中部地区存量指数次之,达到36.06 ;西部地区存量指数最低,达到33.48,远低于全国35.89 的水平。在西部少数民族8 省区,除新疆、内蒙古和广西以外,其他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区包括宁夏、云南、贵州、青海、西藏的人口文化素质存量都比较低,其中西藏仅为15.59,是北京47.20的三分之一。[6 ]

依据阅读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少数民族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必然限制其阅读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进而影响本地区的阅读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落后问题, 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尤其在是“十一五”规划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虽然,这些措施卓有成效,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回应,多年来一直存在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动态性、快速性与政府回应的迟滞性矛盾、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世俗性、民间性与政府回应的高姿态性矛盾、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高期望性与政府回应的低效性矛盾。而且,这些由政府主导的“外源性”措施难免造成群众主体缺位、脱离了地方民众的现实生活和内在需要,脱离了传统文化与群众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导致了民众对文化传承的疏离,而民众的疏离则使文化保护活动失去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弥补政府主导的外源性文化自觉路线的不足,通过多元文化服务,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4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服务”的理念,[7 ]即尊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读者,宽容对诗其因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的差异,对每一个读者都一视同仁并为其无条件提供平等服务。如前文所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存在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提出了现实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碰撞中的边缘化现象和文化流失让图书馆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变得更加紧迫,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渴求更使图书馆的多元服务变得必不可少。

4.1 立足本土,了解服务区域内的读者需求

做好充分的前期调查工作,确定服务对象及其信息需求是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前提。任何一家图书馆都有一定的服务区域,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建立适合本地区状况的多元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首先要清楚了解少数民族群体在全体服务对象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少数民族群体之间的组成比例, 根据比例结构确定主要的服务对象, 并对各个少数民族群体读者的语言文字、年龄结构、阅读能力、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宗教信仰等进行全面了解, 分析不同民族群体的主要信息需求,根据需求, 制定合理的馆藏发展规划,有效配置经费,保持图书馆多元文化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多元文化馆藏

笔者认为,现代图书馆的三大基本要素可概括为人、资源和技术,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当自始至终贯彻在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中。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领域的差异要求民族地区图书馆充分考虑读者群体的多元化,走多元化馆藏之路,唯有如此,才能践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服务”的理念。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馆藏建设主要包括:多语种、多载体、多层次内容等三个方面的文献资源建设。增强少数民族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民族认同的前提下达到国家认可,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汉语应该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的主要文献语种,另外,文字是文化的首要传承载体,因此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地区图书馆应着重收藏相应的民族语言文献资料。比如,在内蒙、西藏、新疆地区的图书馆可以加大本民族相应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文献资料的收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形式不一,既可以从饮食、服饰、建筑、婚俗、出土文物、墓葬、宗教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舞蹈、绘画、雕刻、歌曲等艺术形式表一现,而以上文化传统的载体类型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图书馆在资源采集时不能拘泥于纸质文献,更应利用地域优势加强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保护,建设多元载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库。在内容层次上,既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又要兼顾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还要将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展现给读者,培养读者开阔的视野。

4.3 开展多语言咨询服务

多语言咨询服务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为相应群体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多元服务的深层次延伸型。少数民族图书馆在了解服务区域内民族族群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标识系统语言的多元化、信息检索系统文字的多样性及咨询馆员服务语言的多样性等。在笔者看来相对于技术支持可完成的图书馆多语言文字标识,咨询馆员的多语言服务更加关键,因此在招聘和培养咨询馆员的过程中,了解其民族背景、教育背景、特别是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馆员与少数民族读者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独立性、异质性的前提下更好地提供多元而人性的服务。

4.4 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

“语言,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8 ]我国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内部甚至还使用着多种语言。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100种以上的语言。在经济生活趋同的现代化背景下,语言生活的多元性受到挑战,部分民族产生母语危机现象,如畲语、仡佬语、赫哲语、鄂伦春语、裕固语、土家语等,母语危机势必淡化民族文化的特色,影响民族文化认同,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关键,有助于民族地区的日常交际和信息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有的民族分不同派系,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因此,29个民族使用文字达54种,如今已有蒙古文、藏文、彝文等多种传统通用民族文字编码字符集、字型、键盘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且在技术层面上已实现与中、英文等文种的转换和互译。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可以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整理、保存民族文献, 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4.5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少数民族地区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导致了文献信息需求的多样,使图书馆的区域合作成为必然。少数民族地图图书馆经费的紧张更加需要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以合理配置经费,避免重复购置。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物理上的可能性, 超文本标识语言、超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与保障。“区域合作”是图书馆的必走之路,它包括“区域内合作”和“区际间合作”两种模式,“区域内合作”可分纵横两个方向,在纵向上,建立地方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为依托的文化网络;在横向上,加强与地方情报单位、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区际间合作则主要是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杂居现象,各自发挥地区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区域合作的内容包括联合采购、联合编目、文献传递、特色数字馆建设等,实现实体馆藏资源和虚拟馆藏相结合、印刷型文献与其他载体文献相结合、文献检索与原始文献提供相结合的资源共享。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该州总人口266.63 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192.5 万人, 占总人口的72.2 %, 其中土家族110.27 万人, 苗族88.43 万人。根据当地民族分布特征,将该地最高学府吉首大学图书馆建成土家族、苗族文献信息中心,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图书馆建成旅游文献信息中心,湘西州科技情报所建成湘西经济文献信息中心,而将具有相似人文地理环境、侗族、瑶族民族特色非常浓厚的邻近地区的怀化学院建成侗族、瑶族文献信息中心,[9 ]同时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区域中心,支援并带动该地区州、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

5 结语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 全球化的到来为文化自觉提供契机的同时也使每个民族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为了给本民族的文化赢得一个良好的处境,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对外的开放式“出场”中才可能赢得自我发展并体现其文化价值的机会,才能成为全人类的共享资源, 从而自身也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更新。如何通过提升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满足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需求,唤醒其文化自觉意识,使文化自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是每个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要面对的现实。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社会科学,2003,(7):116-117.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97 .

[3]邱仁富.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传统模式[J].前沿,2010,(1):76.

[4]黄荣清等.20 世纪90 年代各民族人口的变动[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4:214-215.

[5]徐贵恒.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新解[J].中国民族.2010,(11):67.

[6]Defining“multiculturalism”.[EB/OL].[2009-02-07]. http://www.if2la. org/V II/ s32 /pub/multiculturalism-en. pdf.

[7]陈永平等.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66.

[8]高长江.文化语言学[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2:13.

[9]谷遇春.论大湘西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1):75.

少数民族数字图书馆 篇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数字化技术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效果显著。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将本国文化遗产大规模转换成数字形态, 为未来的文化内容市场竞争奠定新的基础, 以促进国家与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1]。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称“非遗”)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近年来也纳入到数字化保护范围, 并受到各国遗产保护界的高度重视。

中国是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自2004年8月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 全国各地、各民族、各领域迅速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然而, 作为一种靠“口传身教”方式世代流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汇集, 很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形成正式的文献记载, 仅有的一些声像记录和多媒体记录档案也是近年来才得以建立, 数字化档案屈指可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文化传统仍面临逐步流失和濒临灭绝的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 (主要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是国内较早列入“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地区之一, 也是全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之一。该地区是土家、苗、侗、瑶、白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的16大门类在湘西自治州8个县 (市) 都有分布, 涉及遗产名录3200项。其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个、省级保护名录5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人、省级传承人44人;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9所[2]。与此相对应的是, 湘西至今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或数字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实践效果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区地位不匹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程有待加快。

鉴于此, 笔者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为例,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活动提供借鉴。

2 数字化保护方法的重要作用

2.1 传统非遗保护方法与不足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一般包括运用图书馆和博物馆保存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传承、旅游开发宣传等方式[3], 这些传统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图书馆、博物馆尽管保存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并通过分类、编目、建档等方式使其规范化, 但仍避免不了书籍资料老化、录音带等介质腐化等现象, 加之受限于馆舍面积、开放时间和办馆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和传播。保护文化传承人的方法面临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和重大自然灾害等风险。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法虽然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但也受到教育师资和投入不足、教育机构和学生重视不够、教育环境难以保障等困扰。对旅游开发方法而言, 在带来旅游开发经济效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效率的同时, 也会间接改造或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寄生环境, 最终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或变形。

2.2 非遗数字化保护及其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组织和存储来实现的保护。它是一种较新型的快速和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真实客观的形式长久地保存下来, 固化和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命,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4]。与传统保护方法相比, 数字化保护方法具有手段先进、传播面广、成本低廉、增值性强等优势。

手段先进:与现有的采访、拍照、收藏物品等简单的保护方式不同, 数字化保护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 在真实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重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景、渲染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魅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数字化扫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从多个角度再现手工艺作品的三维全景, 方便浏览者快速浏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原始情景, 让浏览者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5]。

传播面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离不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在实践中, 往往通过建立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或门户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使浏览者或研究者能跨越时空限制感受非物质文化的熏陶。同时, 设置了强大的搜索引擎或检索平台, 浏览效率和研究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卫星传输和网络传输打破了传统的物品交换、纸质媒介传播格局, 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

成本低廉:数字化保护成本一般来源于前期开发制作和后期维护, 包括前期的数字化扫描、视频制作、虚拟场景动画生成、后期维护等, 远远低于传统博物馆、图书馆的各项投入。尽管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 但并不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来维系或修缮遗产资源, 总体成本远远低于传统方法。

增值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类难以记录的“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其承载的知识、技艺、文化传统隐藏较深, 知识规律性不强。通过数字化保护,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编目、加工和整序, 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能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此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产品也能为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和民间艺术作品提供创新元素, 增加传统文化产业内涵, 推动文化创新产业和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需求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被人们广泛认知, 但受限于当时相对落后的计算机技术, 相关技术还并不十分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 以虚拟现实、智能信息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数据挖掘、大规模数据仓库为代表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被逐步采用, 数字化保护技术逐渐成熟, 数字化保护从理论逐步过渡到实践层面,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总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涉及以下几大类关键技术。

3.1 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本质就是以数字记录保存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通过对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三维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组织和存储来实现对遗产的保护[6]。在具体的实践中, 往往使用大量数字化采集工具进行数字化输入, 例如利用扫描仪、数字摄像机、录音笔、数码相机、硬盘录音机、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数字化硬盘录像机等采集各类工艺图片、歌舞影视片段、民间传承讲述等内容, 然后通过加工处理将其存储到各类数据库中。这些设备操作简单、技术门槛较低, 所形成的数字档案精度高、效果好, 易于保存、复制、流传和后期加工利用。

3.2 动态三维成像技术

动态三维成像技术是幻影成像技术的一种, 它利用三维数字设备和软件, 根据光学错觉原理, 将实景造型与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 将多种信息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 把悠久的文物 (历史遗迹、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等) 放置到虚拟、生动再现的历史氛围之中, 配上声音、灯光、模型等获得幻影与实景造型结合及相互作用的逼真效果, 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7]。在具体实践中, 该技术特别适合对演出曲目量多、演员服饰种类多、场面大的民间戏剧或舞蹈类等大规模集会进行全方位录制。

3.3 数字虚拟技术

数字虚拟技术是应用于信息展示的一种新技术, 它主要采用数字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模拟、仿真、复原非物质文化的技艺和生态空间。运用这项技术, 人们能实现在虚拟空间中的漫游, 身临其境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如网络虚拟博物馆“超越时空紫禁城”, 不仅展现了故宫建筑物及珍贵馆藏等物质文化遗产, 访客还可互动体验围棋、射箭等非物质的文化技艺, 这充分体现了数字虚拟技术在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生态环境、可视化非物质的知识、技能或技艺等方面的强大优势。

3.4 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

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主要是借助搭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环境来实现的。该虚拟环境整合了多种音乐、诗歌、故事、戏剧等内容, 还包括虚拟音乐中心、虚拟戏剧中心等, 具有自动对故事的情节进行编排、导演的智能, 且具有交互性, 即人们能根据需要参与到故事的导演中。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戏剧、民间故事讲述等口头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8]。如韩国汉城Nabi艺术中心曾主办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讲述技术竞赛, 各类竞赛项目充分展示了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的技术魅力, 取得了圆满成功。

3.5 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

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的核心是保护各种重要舞蹈文化的视觉效果与声频效果, 并将数字化的相关舞蹈动作与音频等做成动作和音频库, 开发出基于动作库的舞蹈编排系统和声音驱动的智能舞蹈编排系统。如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研制的楚文化编钟乐舞系统[9], 利用基于动作库的舞蹈编排系统和声音驱动的智能舞蹈编排系统, 实现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人物舞蹈活动场景的虚拟仿真, 效果突出, 应用价值高。

4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主要策略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面临的濒危处境,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整理、监控、管理、决策相结合, 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虚拟再现, 建立永久档案和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策略。对湘西而言, 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 具体策略如下。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非遗数字化分类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组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工作开展的基础。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包括民俗文化、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等多种形式。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各异, 因此需要因类制宜, 采取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开展数字化实践。在分类时, 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知识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内隐性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重角度提炼其知识构成要素和知识特征, 总结其时间演变、表现方法、形式要素、地域特征及其内涵, 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层次类型分类体系, 为科学地建立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作好铺垫[10]。

4.2 建立湘西非遗数字化资源库

数字化资源库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存储在网络数据库中, 以实现对珍贵资料的永久性保存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支持, 它能同时获取、处理、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 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中具有非常实用的特性, 在建立档案、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教育等方面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方式的复杂性[11]。对湘西而言, 可重点打造为抢救濒临湮灭的珍贵史料而建设的数据库, 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等模块, 开辟如“土家族毛古斯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土家族哭嫁歌”等特色栏目, 并提供方便科学的搜索引擎和检索平台。

4.3 构建湘西非遗数字化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是当代图书馆和博物馆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建设的新形式。它是以数字形式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藏、管理、展示和处理, 并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的信息服务系统[1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内容架构一般包括科普系统、藏品系统、知识服务系统和衍生产品系统等。其中, 科普系统主要提供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科普知识、背景介绍和宣传, 包括“文化特色”、“起源与发展”、“地方民俗”等栏目;藏品系统主要提供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影像、道具展示, 如表演、制作工艺等;知识服务系统主要提供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类知识进行管理, 包括地方文献、档案资料、口述历史等;衍生产品系统则是提供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类艺术设计、文学创作、创新创意的展示, 如手工艺品、游戏、动漫等。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牵涉面广, 尤其是对湘西这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 开展这一工作需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5.1 非遗的真实再现问题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可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大部分需求, 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以偏概全、信息失真等问题。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来说,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各民族世代累积的文化模式、文化形态、文化标准和文化观念, 住往具有强烈的民族标志性和深刻的信息隐藏性, 挖掘和再现具有相当的难度。根据美国历史与艺术作品保护研究者提出的“最小干预原则”, 我们对其保护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最大程度地再现其文化内涵。在从事这项工作时, 除了需要较高水平的数字化工程师参与外, 还需要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员、传承人的参与和支持。

5.2 非遗的知识产权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涉及大量的资源, 这些资源有些是可以共享的, 是世代相传的和全民族专有的文化成果, 如各民族的饮食、生活、文学、语言、风俗、节气等, 不存在版权和知识产权之争;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如传统手工艺包含着一定的个人或家庭习俗与商业利益, 涉及知识产权、版权纠纷[13], 一旦将后者放到互联网供用户随便下载或拷贝, 则会出现知识产权纠纷。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要注意在满足用户需求、数据共享的同时, 切实保护某些项目的传承人、传承群体的利益, 通过法律、技术授权、规范管理等手段进行协调解决。只有这样, 才能在做好数字化工程的前提下调动著作权人合作的积极性, 同时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管理和发展,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非遗数字化资源、技术共享问题

目前湘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州各县 (市) 均有分布, 部分分散在邻近的张家界市、怀化市等城市, 各县 (市) 、乡 (镇)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也开展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前期实践。但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 湘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资源都极其有限, 通过统筹协调, 有机整合资源和技术尤为必要。因此,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应利用各自的优势, 发挥特长, 加强联络和合作, 建立一个地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来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

6 小结

上一篇:文化形态变迁下一篇:数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