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2024-05-19

中国少数民族瑶族(精选9篇)

篇1: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2007年统计,广西瑶族人口152.8万人,占广西全区总人口的3.06%,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2%。在广西81个县市中,有69个县市都有瑶人居住。主要聚居在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等六个瑶族自治县,其余分散在贺县、凌云、田林、南丹、全州、龙胜、融水等县。大分散、小聚居是瑶族分布的特点。

瑶族自称有“优勉”、“金门”、“布努”、“拉珈”等。瑶族因居地不同,语言有别,文化差异,支系较多。主要有尤棉(盘瑶)、金门(蓝靛瑶)、布努(背篓瑶)、格劳(白裤瑶)、拉珈(茶山瑶)、藻敏(八排瑶)等。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6省(自治区),人口213万多人(1990),广西约占 61%。呈大分散,小集中,多与其他兄弟民族交错杂居。他称有“盘瑶”、“过山瑶 ”、“山子瑶”、“八排瑶”、“坳瑶”、“茶山瑶”、“白裤瑶”等三十余种,新中国建立后统 称为瑶族。

瑶族先民在秦汉时期称为长沙武陵蛮,魏晋南北朝时期称莫瑶,隋唐时称莫徭,宋以后称瑶。宋以后有徭之称出现。从其原始居民追溯,与古代蚩尤之“尤”部落有关。长期居住山区,迁徙频繁,从事刀耕火种游耕农业,是南方山地民族之一。古代逐渐向南迁徙,明以后部分又向西徙居。汉代,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起兵反抗封建王朝统治。元时曾爆发湘西南吴天保起义,规模较大。明代爆发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斗争持续100多年。清时湖南江华以赵金龙为首的瑶民起义,给封建王朝沉重打击。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斗争,影响也很大。瑶族有3种语言(见瑶语)。崇拜多神,受道教影响较深,祖先崇拜甚笃,奉仰盘王。1950年后,刀耕火种游耕农业得到很大程度改变,逐 步定居,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瑶族聚居的乡村,大多数修通公路,彻底改变“跣足步行”、“ 兀负背驮”面貌。

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俗话说:“岭南无山不有瑶”,绝大多数瑶族居住山区,东部有大瑶山,西部有都阳山,南部有十万大山,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玉米、稻谷为主,森林以松杉为多,经济作物有桐油、松脂、茶叶、香草、八角、药材等,林副产品资源丰富,为开发山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条件。

新中国建立前,瑶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农业为主,兼营林副业,如 都安、巴马、富川等地;第二类以林为主,兼营农副业,如金秀、龙胜、兴安等地瑶山;第三类地区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法,如广西西部部分石山区、十万大山中心地区、大瑶山、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等。这些地区除耕作制度原始、生产工具非常落后外,人们大都过着狩猎和采集经济生活。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瑶族地区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基本改变,有的地区已使用机耕和化肥。

宋代以来,封建统治阶级在瑶族地区设置土司制度,民国年间在大瑶山设立“化瑶局” 和“设治局”,后来改设保甲制度。大瑶山还存在着原始的瑶老制和石牌制,大瑶山的石牌 制组织及其习惯法——石牌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了一定作用。

篇2: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摘要: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欣赏价值的民间舞蹈,是我国瑶族民间舞蹈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瑶族人民生活、生产的叙事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充分利用长鼓舞的艺术特色,有助于学生领会民族舞蹈的动作要领和风格特点,也将有助于学生领悟民族舞蹈独特的审美蕴涵。

篇3: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一、文山州壮族和瑶族基本情况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现状

(一)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头传说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二)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与发展

(一)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发展下去。文山地区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延续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发展,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延续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工作。

(二)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延续与发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延续、发展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延续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竜》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发展壮族文化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发展与延续工作。

(三)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延续与发展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延续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延续发展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发展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四)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延续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延续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有以下四种措施: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延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延续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对少数民族文化起发展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延续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总之,在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延续好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发展,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文山壮族和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具有丰富多彩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众多独特的特色文化与传统民俗,做好其精神发展,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并重,对于寻求到更好的民族文化发展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篇4:《中华五十六民族》——瑶族

瑶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植物、动物、矿藏等资源。如有“绿色宝库”之称的江华瑶山,号称为广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国、“杉木之乡”的金秀大瑶山……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瑶族服饰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瑶族建筑

瑶族民居善于因地制宜,有“半边楼”、“全楼”和“四合院”之分。

“半边楼”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或一头偏厦,或一头偏厦前伸建厢房。大门多在屋头上层屋场偏厦间。此种建筑多为红瑶所建。

“全楼”相对“半边楼”而称;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规模及附属建筑与“半边楼”同。花瑶、盘瑶多居“全楼”。

“四合院”在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四幢“全楼”合成的房屋,中间有一小块方形空地庭院,故称“四合院”。这种建筑仅为沿河一带红瑶富裕人家所居。

瑶族禁忌

到瑶家做客,还要懂得当地的禁忌,否则会引起主人的反感。这些禁忌主要是: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等。

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瑶族过去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湘西南辰溪县农历七月五日前禁食黄瓜。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有的地方产妇生产后头几天禁食猪油。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

篇5: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中国瑶族和东南亚瑶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瑶族文化是凝聚瑶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瑶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瑶族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实践;它反映了瑶族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对瑶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瑶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 者:邓文云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663000 刊 名:世界民族  PKU CSSCI英文刊名:WORLD ETHNO-NATIONAL STUDIES 年,卷(期): “”(3) 分类号:G0 关键词:瑶族文化   历史   现状   特点  

篇6: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一)国家司法制度

ADR是解决争议的一组程序群,即解决争议的各种方法或技术的总称。其中,渗入司法领域的一些争议解决技术,如法院附设仲裁、法院附设调解、早期中立评价、小型审判、简易陪审团审理等法院附设ADR,因其由法院主持或指导并且不经由审判程序处理争议,兼具ADR与诉讼程序特征的双重品格,所以被学者称为“司法(性)ADR”(1),又被称为“三明治式的司法”。

司法ADR又叫法院附设ADR,并非起源于我国,但是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借鉴,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引入了大量相关程序。比较典型的是我国的调解制度,国家司法制度是直接影响司法及相关非审判解决民事纠纷方式的因素,司法调解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中,司法调解经过了长期的讨论,在近一个时期的我国法制史上,调解与诉讼的关系变迁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历经“着重调解”到“自愿、合法调解”,再到2010年前后的“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而所谓大调解大致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协调)和司法调解的整合和联动。大调解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但不等同(2)。至2013年开始实行的修改过的《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2015年2月4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自行调解。

可以明确地说,长期以来我国民事司法对ADR类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均较为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以和为贵”是解决民间纠纷的核心要义,无论是从当事人的角度还是法院的角度,如果能够通过法院的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达成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解决,则既节省了司法资源,又使得当事人之间不至于对簿公堂而激化矛盾,能够达成社会效果和司法效果的统一。

(二)法官的自由裁量与调解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ADR中的调解遵循调审结合的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司法调解的规定的核心是:法院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解。这就意味着,可以不进行调解而直接根据当事人的起诉状进行审判。在案件进入法庭后,除非当事人自行调解、和解或撤诉,在是否进行调解,调解如何进行等问题上均由承办法官主导。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出于便于执行、快速结案的优点的考虑,法官往往尽量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民事争议。

在司法ADR模式中,法官为较好地解决民事案件,往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因为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以严谨的程序设计来确保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实现,是在牺牲效率基础上追求所谓的正义(3)。司法实践中法官往往借助各种技术和人员参与到调解当中,力图实现良好的调解效果。

(三)当事人意愿

民事司法领域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是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目前存在的司法ADR中,无论是协助调解、委托调解还是促进和解,法院都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在当事人双方均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当事人不一定主导司法ADR的进行,但却是司法ADR从开始到结束的决定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应当及时裁判。这就说明,当事人对于司法调解或者是其他方式的调解、和解等等解决案件的方式均有拒绝而要求审判的权利。

(四)其他因素

既然司法ADR是一种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机制,除去司法制度、法院、当事人的核心影响,能够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还有很多。概括起来,包括社区、当地政府、人民调解组织等,在农村还存在大量的民间风俗习惯等。例如本文副标题中提到的金秀瑶族地区,在非诉讼情况下影响民事纠纷的因素主要包括民间习惯法、族内民风民俗等因素。

二、金秀瑶族地区社会治理状态

(一)相对的封闭性

本文提到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笔者亲自调研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笔者与瑶族同胞共同起居、饮食的过程中发现,瑶族同胞聚居地区仍然有较强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并不完全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而是较多体现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民间风俗等层次。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长期使用

“习惯是一种不仅最古老,而且也最普遍的法律渊源”,这是法学领域所众所周知的,习惯法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老的习惯经人们加以沿用的同意而获得效力,就等于法律”。在我国,不仅金秀瑶族有自己的习惯法,其他民族同样有习惯法,比如苗族的“团规”、侗族的“款条”等,甚至在侗族聚居的江县信地乡,至今仍然利用“款”的形式维护社会秩序(4)。

金秀瑶族的习惯法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紧贴瑶族群众生活,内容明确具体;第二,存在一定的成文性,实行“石牌”制度,石牌是一种通过一些符号、文字等记录瑶族习惯法的石制牌匾。例如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段村(屯)的一块石牌上铭刻的条约上第一条规定:进入民家盗窃财物者,按损失计算赔偿外加罚款叁倍;第四条规定:嫖人其(妻)女或诱他人夫奸者罚款壹仟圆办酒席拾桌每桌壹佰圆供全村人进餐,由犯者登门为对方赔礼道歉;第八条规定:石碑执法人员犯本条款加倍处罚。

(三)国家法的推进

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金秀瑶族自治县有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该自治县在1989年制定了本民族地区的《金秀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并在1997年进行了修订,且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修订,并陆续制定了《金秀瑶族自治县森林管理条例》《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管理条例》《金秀瑶族自治县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这些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结合基本满足了金秀瑶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国家法在民族自治地区得到了普及。

从沈家本修律到建立“现代化的法治国家”,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开展了系统化地移植西方法律并“自上而下”进行法制改革的法律工程(5),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我国法治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法治国家的建设自然要依赖于国家法的建设。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辖的3个镇和7个乡中,全部设立了司法所,在重点乡镇还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随时接受瑶族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求助。国家法对于瑶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产生了主要作用。

三、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结合下的司法ADR模式

(一)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定位

在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关系上,历来有非常多的说法,需要承认的是,在全部的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内容中,必然存在冲突。由于国家法在制定主体、制定方式、制定内容上更为全面和科学,在适用程序上更为严格和具体,更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习惯法在国家法面前显得并没有那么普遍和严格。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对习惯法更容易接受,二者各有定位。

习惯法在定义上就有较多的流派,习惯法从西方传入,却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习惯法与法相联系,但是更与习惯相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讲,习惯法并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法,而是一种“习惯做法”(6)。在定位上,民族习惯法是一种类似于“村规民约”“族规”的民族内行为规范,它对于少数民族内部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民族地方司法ADR运用方法

1. 民族地方法律冲突协调

前文已经提及,金秀瑶族无论在地理还是心理因素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这就意味着瑶民对于国家法并不是足够熟悉和愿意接受。他们更愿意在习惯法与国家法的结合中慢慢熟悉与接受国家法。在金秀瑶族地区,国家法与习惯法结合下的司法文化和道德深深影响每一例司法案件。通过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的统计,2010-2012年三年间的瑶族群众案件集中在经济合同纠纷、家庭婚姻纠纷、权属与侵权纠纷三个方面,这也印证了瑶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容易出现区别的三个方面:财产所有权、婚姻家庭与继承、民间债权债务(7)。当出现如上述内容的冲区别时,国家法和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适用就出现了问题,但是民事案件的典型特点就是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事实上金秀瑶族的习惯法无论是在债务债权还是婚姻家庭与继承方面,均是较为符合现代法治和社会道德的,金秀的法官一般通过国家法的程序和习惯法的实体内容来进行调解,让瑶族群众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结合族人的生活习惯达成调解。无论是司法ADR还是一般司法审判,法律依据是首要内容,因此,将国家法和习惯法进行良好的有机结合,是少数民族司法ADR良好进行的重要环节。

2. 培养善用司法ADR的瑶族法官

金秀法院的法官及干警数量在50人左右,其中瑶族法官10人左右,少数民族法官是开展少数民族调解工作的中坚力量,瑶族法官特别是双语瑶族法官,是推动少数民族调解工作的生力军。当瑶民走进法庭,相关承办法官就是瑶民案件的主要责任人,法官如何运用司法ADR进行案件的解决不仅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同时关系着瑶民对于国家法的信任感。

在金秀,法院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少数民族法官成长,着重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善于做基层工作、善于化解矛盾的综合素质,少数民族法官在调解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和办案方法。瑶族法官会说瑶族方言,懂得瑶族的生活习惯与民俗文化,了解瑶族习惯法,这样的法官往往在未进行调解之前就已经能够得到瑶族群众的信任。

3. 运用灵活多变的司法ADR模式

司法ADR的核心在于替代性的解决机制,在参与人员、适用的规则等方面均较为灵活,事实上只要符合国家强行法,当事人可以达成一致。法院附设ADR程序从本质上说属于合意解决纠纷的机制,解决纠纷的根据可以是当事人自主选择的地方习惯和行业惯例或其他社会规范,而不必然要遵从法律规范,同时解决纠纷的程序简便快捷、灵活多样;在法院附设ADR的程序中,无论是促进双方和解的中立人还是作出评价性判断或假定性裁决的“法官”,通常都是来自于法院之外的律师、退休法官、相关行业专家或法院的辅助人员(8)。当然,司法ADR并非与国家法没有关系,在程序进行监督、调解和解主持方面,仍然需要法院承担。

在金秀瑶族地区,瑶民有民事诉讼的需求时,在法庭调解方面法院或者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往往进入山区瑶寨,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而在一些无法当庭调解的案件中,如果直接按照国家法进行调解或者裁判,就可能出现“合国法但有悖民情”的结果,此时,瑶族司法人员会穿上民族服饰,背起瑶包,运用瑶族方言,邀请瑶寨中的“石牌头人”“族老”等习惯法的执行者参与,实地了解案件情况,按照瑶族传统,由德高望重者和司法人员共同主持,让当事人双方陈述各自观点,提出各自诉求,这样典型的民族性司法ADR往往能够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司法效果。

在我国已存在的协助调解、委托调解和和解协调三种司法ADR模式中,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司法工作中均不同程度得到了自然体现。在协助调解方面,法院在处理调解案件时积极邀请瑶族村落中德高望重的“石牌头人”“族老”“寨老”等人参与,并且这些人也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其中,基于国家法的程序和习惯法的易于接受性,这种调解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结果;在委托调解中,金秀瑶族自治县各个乡镇均设立了司法所甚至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瑶族内部人员运用本民族习惯法进行调解;在和解协调方面,兼具了调解和和解两方面的因素,和解协调则是纠纷处理过程中虽然双方当事人都有和解的意向,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和障碍的存在,可能影响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此,法院的审判辅助人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等中立的第三方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介入其中,积极引导、撮合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以提高纠纷解决几率的一种司法ADR形式(9)。瑶族群众有这些需求时,瑶族司法人员就可以亲自或者邀请当地人大、政府等相关人员参与到协调中,促进当事人的和解。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法和民族内部习惯法结合,这样的治理方式往往能够取得较之单一国家法更好的效果。司法ADR在我国与调解制度进行了结合并广泛尝试。文章认为协助调解、委托调解和和解协调三种典型司法ADR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虽然当地瑶族群众并不完全了解司法ADR,但是这种模式下的通过国家法与瑶族习惯法的结合而进行的调解、和解,使得金秀瑶族地区的民间纠纷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关键词:司法ADR,民族习惯法,调解

注释

1肖建国.司法ADR建构中的委托调解制度研究--以中国法院的当代实践为中心[J].法学评论,2009(3):135-144。

2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1):5-16。

3刘亚玲.司法ADR与我国法院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刑事司法论坛,2005(00)。

4吴大华.论民族习惯法的渊源、价值与传承--以苗族、侗族习惯法为例[J].民族研究,2005(6):11-19。

5李剑.超越二元对立---再论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关系[J].前沿,2011(5):91-96。

6田成有“.习惯法”是法吗?[J].云南法学,2000(3):8-14。

7谭万霞.论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及整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12-18。

8章武生.司法ADR之研究[J].法学评论,2003(2):137-146。

篇7: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关键词:少数民族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环境

一、当前连山少数民族幼儿语言教育现状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是全国唯一由壮、瑶两个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人口12万多,其中壮、瑶少数民族占65%,是壮、瑶两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地方。全县幼儿园16所,其中公办5所,民办11所,教师共140多人,在园幼儿共2700多人。当地语言种类比较丰富,有壮语、瑶语、客家话、当地土话、广东白话等,长期以来当地各种语言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比较融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语言的种类比较多,也制约了幼儿学习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结合实际,多举措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大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并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1.积极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

教师要把语言教育活动作为语言教育的重要活动来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幼儿进行语言学习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开展过程中,要精心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伙伴以及教师积极地相互作用。

2.整合多领域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的语言教育接触面

语言教育的新观念告诉人们,人的学习是符号的学习,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除语言领域外,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还包括健康、社会、艺术等领域。整合教育的观念意味着把幼儿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的语言学习,而且有利于儿童其他相关领域内容的学习。

3.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沟通联动,形成语言教育合力

早期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且早期教育单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幼儿所在的生活家庭、幼儿园、身边的群体使用怎样的语言,幼儿便去模仿,进行自我表达。教师、父母以及社会上接触到的群体的语言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语言质量。让家庭、社会参与到幼儿园语言教育过程中来,是必然的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使家长了解自己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父母与孩子言语交际应注意什么。社会开展积极有意义的语言推广活动,让社会关注幼儿的语言教育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4.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

在幼儿期,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还较差,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应为幼儿创造多种与人交往的机会。

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

少数民族山区的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幼儿队伍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当地要完善幼儿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幼儿教师队伍的培训制度。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当地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并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目标、内容、机会等作出专门、明确的规定,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培训权利。(2)加强幼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教育部门要定时不定时地组织幼儿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3)鼓励幼儿教师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进修。鼓励一些学历比较低和业务水平不高的教师通过进修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

总而言之,培养少民族地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在语言内容、语言环境、语言活动、师资队伍上下功夫。健康文明的语言内容,是发展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必然任务;宽松丰富的语言环境,是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内在动力;轻松有趣的语言活动,是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中心幼儿园)

篇8: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湖南省永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 全区除汉族外, 共有47个少数民族成分, 总人口53.58万人, 而其中51.38万人都是瑶族, 而区内的江华瑶族自治县, 是全国两个瑶族自治县之一, 有瑶族28万人[1], 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瑶族聚集地。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 对湖南省江华县的22个乡镇中的398名农民进行了调研, 在调查对象上主要选择30岁到60岁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各个年龄段及男女性别的人数基本均衡 (见表1) 。

2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

2.1体育人口现状

在江华县有着传统的优良民风, 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 当地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在得到改善的同时, 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从398名被调查和走访对象来看, 在2000年之前,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为25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6.3%, 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95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23.9%, 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278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69.8%。2010年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民已经达到94人, 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3.6%, 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有127人, 占到被调查人数的31.9%, 从来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民有177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44.5% (表2) 。

2.2 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由于江华县是我国最大的瑶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经济也比较落后, 是我国的贫困县之一, 政府的财力不足, 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也比较滞后, 特别是在农村, 根据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状况很不乐观, 体育场地设施十分匮乏, 即使是在农村中小学, 体育场地设施也非常简陋和缺乏。在个别学校, 所谓的体育场地仅仅就是一块空地, 甚至连简易的篮球场和排球场都没有, 因此在硬件设施方面, 由于条件不具备, 大多数的农民很难通过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现代体育项目锻炼身体, 更没有机会进入健身房、游泳池进行健身与锻炼。

2.3 体育运动项目现状

在江华的瑶乡, 不仅民风朴实, 民俗也非常厚重, 在大多数节日里, 农民都会进行一定形式的庆祝仪式和活动, 特别在春节、元宵、春社、端午、中秋以及瑶族特有的盘王节里, 节庆活动非常隆重, 节庆气氛也非常浓厚, 节庆体育就成为了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江华瑶族的节庆体育活动多姿多彩, 特色鲜明, 历史内涵厚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221人中, 参加的体育项目还比较广泛, 个别喜欢活动的农民会的体育项目达到6项, 57%的农民会2项以上体育项目, 但在具体项目的参与人数上却相对集中, 参与人数排在前5位的项目全部属于节庆体育项目, 在当地最有影响的长鼓舞参加的人数最多 (见表3) 。

除长鼓舞以外, 江华农民参加的节庆体育项目还有人龙、木棒球、铜铃舞、踩高跷和龙舟等等。其中长鼓舞、人龙和木棒球这三个项目是江华瑶族人所特有的节庆体育项目。

2.4 农民体育锻炼意识现状

根据调查, 在177名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中有106人表示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向,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加, 有64人表示完全不想参加体育活动, 占从不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36.2%, 占所有被调查人数的16.1%。总体来看, 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非常淡薄, 并没有多少农民具有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意识,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农民意识里, 参加体育活动的第一目的并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农民参加节庆体育活动的动机很多, 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的目的仅仅排在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目的的第三位, 而且占的人数比例只有11.3%, 绝大多数农民参加节庆体育活动的动因源自风俗习惯, 是为了祈福图吉利, 这部分人群占的比例达到了50.2% (见表4) , 而图热闹的人占20.4%, 希望通过参加节庆活动展现自我风采的人占10.4%, 认为节庆体育具有经济功能而参与的人约占3.2%。

2.5 体育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到现在, 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农民的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调查结果表明, 江华县农民在随着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的情况下, 他们的体育消费也有了一定的提升。2000年江华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08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元, 人均生活消费为999.07元, 其中文化体育、娱乐用品支出105.4元, 占人均生活消费的10.55%[2]。而2010年, 江华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提升到了2400元, 人均生活消费为1679元, 其中文化体育、娱乐用品支出215元, 占人均生活消费的12.8%[3]。虽然提升的幅度不大, 但是也反映出我国农民体育消费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反映出经济发展对农民体育消费行为、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的促进作用。

总体来看,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概括如下:

第一, 地理条件相对较差, 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非常落后。

第二, 多民族混居, 地域内的民族节庆活动繁多, 节庆体育内容相对丰富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 由于风俗习惯与文化的差异, 对体育的认同感比较低, 各民族的体育意识也有差异。

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江华县农村体育的这种状况, 不是江华县的特有现象, 这也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现状的一个缩影。对于农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在调查中, 117名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给出的理由如表5所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农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原因分别是不知道如何进行锻炼、没有时间、没有场地、没有人组织, 这部分农民占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群体的57.6%, 主观上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占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群体的三分之一还多, 达到了36.2%的比例。要科学地分析农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找出我国农村体育落后的根本, 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3.1 对农民的体育教育与宣传不够

177名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中, 有36.2%的农民认为体育没有用、19.2%的农民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两者合在一起占了这部分农民的55.4%, 包括会参加体育的221人中也只有25人是为了锻炼身体, 证明了我们在农民中的体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严重不足, 从而导致农民缺乏最基本的体育锻炼常识, 对体育的功能与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多数农民并没有正确的体育观念与意识。

3.2 政府和社会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的重视不够

13.6%的农民因为没有场地设施而没有办法进行体育锻炼, 证明政府在农村体育方面投入的不足。9%的农民因为没有人组织而放弃了体育锻炼, 证明政府在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了同一个问题:政府对农村体育不重视, 社会对农村体育不重视。

3.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经济落后

农村经济落后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 15.8%的农民回答需要养家糊口, 根本没有闲暇与经济能力参加体育活动足以说明这一点, 13.6%的农民认为没有场地设施不但反映出农民经济能力有限, 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农村的各个村与镇政府财力的不足。因此,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农村经济繁荣的基础上。

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对策

4.1 大力保护和发展传统节庆体育

传统节庆体育在遵循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 强调的是一种教育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 并以其特有的文化认同功能, 成为密切民族关系, 加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剂。同时, 由于节庆体育作为国家或者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 有一定的历史, 也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另外也有比较好的对抗性、观赏性以及较强的娱乐性与传统的健康观, 符合当地人们的节日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应该充分利用节庆体育广泛的群众基础, 优先考虑充分发掘当地群众更容易接受的传统节庆体育, 站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去保护和发展传统节庆体育, 满足当地农民深层的民族心理和文化需求, 用传统节庆体育带动整个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

4.2 利用节庆活动对农民进行体育教育

农民缺乏体育知识、体育意识淡薄是我国农村体育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对农民群众进行一定的体育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农村集体生产经营方式被打破, 农民难以被组织起来进行集体活动。另外,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涌进城市谋求生计, 农村留守人口主要是妇幼老弱人员。但是重大节庆日, 远在外地的农民也会尊重风俗习惯, 回乡和集中在一起参加盛大的节庆活动。因此, 在节庆期间, 通过开展各种节庆体育活动, 吸引广大农民参加, 并充分利用节庆体育活动对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宣传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4.3 树立节庆体育品牌效应

要想利用节庆效应拉动农村经济, 首先应该形成节庆体育活动的品牌效应。地方政府应该选准自己的主打节庆品牌, 大力宣传, 精心打造, 形成了有自己地域特征的节庆体育品牌效应。形成了品牌效应后, 自然就能在节庆活动期间甚至非活动期间吸引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节庆体育活动就会对地区内的旅游业产生全方位、多层面而又深远的影响, 不仅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大幅度提高, 而且还形成了旅游产业链, 如餐饮、住宿、交通、工艺纪念品等。同时, 充分利用节庆体育的品牌, 着重从经济的层面上进行提炼、整合, 利用节庆活动的旺盛人气和节庆文化强大的凝聚力进行招商引资活动, 大力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会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 从而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哺作用, 促进农村体育迅速发展。

4.4 因地制宜完善体育基础设施

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有了经济依靠, 而且还会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 激发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 同时也会使相关领导和政府部门感受到体育活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才有可能进入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 使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政策保障。

4.5 积极推介现代体育项目

当节庆体育活动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自觉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现代体育项目逐步进入农村就有了人、财、物各个方面的保障, 农村体育发展的各种困难也将迎刃而解。在江华县节庆体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乡镇, 在节庆期间除了有节庆体育活动表演以外, 有条件的乡镇还会组织农民进行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比赛。通过节庆体育活动, 推动现代体育项目逐步在农村开展, 全面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数据源自永州新闻网[EB/OL].http://www.yongzhou.gov.cn/

[2]江华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www.tjcn.org/tjgb/201003/8

[3]江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www.yzcity.gov.cn/art/2011/8/16

篇9:浅淡壮瑶族民族舞蹈的区别

关键词:民族舞蹈;壮瑶族;区别

在中国舞蹈的大观园中,民族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是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深入了解各民族的舞蹈,对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壮瑶族民间舞蹈的区别。

1 民族舞蹈起源的区别

壮族舞蹈多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穿鸟兽服饰,模拟鸟兽动作、形态的舞蹈称之为“拟兽(鸟)舞”。这类舞蹈在广西境内流传相当广泛,种类、形式之多,颇为罕见。据不完全统计有“舞狮”“舞龙”“舞麒麟”“舞龙马”“竹马舞”“鲤鱼舞”“蚌姑”“斑鸠舞”等。这类舞蹈大部分在欢庆春节时表演,动作多模拟鸟兽形态,服饰道具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很受群众欢迎。瑶族舞蹈源于对刀耕火种的劳动方式的模仿,因其与大山关系紧密,加之落后的生产工具,低下的劳动效率,使得瑶族人民的每一天都在不停地重复单一的生产活动。因此,他们的舞姿,与生产劳作中的动作密切相连,久尔久之,便形成了特有的瑶族舞蹈特色。我们可以从瑶族舞蹈中最富有代表性的《长鼓舞》看到,这种靠腿部发力而形成的外在动态特征对民间舞蹈艺术的渗透和影响。长鼓舞有三十六套,七十二路打法之称,所谓三十六套、七十二路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模拟生活中的起屋程序,从找地、量地、冲墙开始到新屋落成贺喜表演;在跳舞时,以能打“矮桩”为最有功力的舞者。打“矮桩”就是两腿全蹲,左右绕鼓,上下翻。打完全部套路,时间持续三四十分钟,能完成这种打法的老鼓手,使人不得不佩服他在劳动中对腿部蹲力的磨炼。

2 舞蹈表达内容的区别

壮族舞蹈因来源于狩错,表现形式多集中为对各种动物的模拟。我们看壮族舞蹈代表作《翡翠鸟舞》,该舞蹈是由表演者套上模仿翡翠鸟外形制成的精美道具,并模仿翡翠鸟的动作表演创造而成的一种舞蹈。據翡翠鸟舞的第十三代传承人罗志忠介绍,他们的祖籍在来宾南泗乡,根据现在武宣县下盘古村罗氏族谱资料得知,罗氏总共发展了十六代舞鸟艺人,此舞蹈为第一代艺人罗稻香所创,至今已传承了十六代。按此推测,下盘古村的翡翠鸟舞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壮族翡翠鸟舞的道具一般用竹篾制成鸟形,外糊绿绸缝以绿绒线作羽毛。当地人喜爱翡翠鸟毛色碧绿,啼声清脆,性情温和,视其为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一男子扮翡翠鸟,另一人扮老者,率鸟沿问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时舞者进道具内,两手分执或勾住鸟头、眼、嘴、翅膀操纵杆,鸟头转动,眼张合,嘴作响,表现飞翔、觅食、饮水、洗澡、磕睡等亲切、动人的动态。舞毕从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愿主家人丁兴旺,表演技法与傣族孔雀舞近似,各类鸟形道具使舞蹈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瑶族舞蹈与狩猎、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多来源在于瑶族人民对日常劳作的一种动作表现。其主要有长鼓舞、铜鼓舞和陶鼓舞等。以《长鼓舞》为例,长鼓舞的基本动作72个,大部分来源于模拟建房起屋的劳动场面,小部分程式性动作是对自然景物形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概括。表现性动作有“四方”“寻屋地”“挖屋地”“铲屋地”“平屋地”“量屋地”等24个,程式性动作有“莲花盖顶”“漂洋过海”“行江”。其中,“莲花盖顶”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动作,集鼓花中的“小莲花”和“大莲花”技巧,并与下肢的基本动作“蹲颤”和“撇拐蹲转”有机结合而成,技巧最高,难度最大。

3 舞蹈风格的区别

壮族民间舞蹈安详、欢快的动律,来看成他们劳动生活环境以及传统的审美情趣。在岭南地区,壮族人民喜欢与生活在大山的动物相处,舞蹈中自然也融入对珍禽异兽情感的艺术升华,成为动律、动态的文化因素。壮族人民不同程度保存有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来看成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他们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或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等。这些基本动律,体现出他们平和、善良的性格。瑶族是一个支系众多的民族,蹲与颤是瑶族人民山区劳动生活的主要动态,不论是爬山越岭、负重行走,或是舂米、起屋,都是靠腿部的蹲与颤去保持劳动的持久性,双膝的屈伸起伏成为劳动中的正常节奏。尽管舞蹈形式多样,但蹲颤的动律鲜明地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以瑶族中人数最多的支系—盘瑶的舞蹈为例:舞蹈动律主要表现在膝部的动作上,随着深沉的鼓点,双膝有规律的自然蹲颤;第一拍右脚往旁或往前迈出一步,膝盖蹦直,上身稍前倾,第二拍左脚并步,同时向下蹲颤上身稍后倾,坐胯;三、四拍做第一、二拍的对称动作。上身前俯后仰、膝部上下屈伸、有一种负重之感,这就是瑶族舞蹈典型的动律特征。

4 节奏特点区别

当舞蹈动作在空间流动变化时,无不渗透着音乐节奏的融合,并把不同节奏复合成动作形态意象而展现出来,让人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旋律节奏的力量。因此,节奏特点决定着舞蹈动律特点,是动律风格的基础,两者血脉相连。《蚂拐舞》的表演自始至终用打击乐及唢呐伴奏,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打击乐的基本节奏是:仓咚仓咚怆咚咚咚仓,此节奏起伏变化不大,但稳定坚实有力,尤其是第二小节对形成舞蹈动律特点起到关键作用。第一小节怆咚仓咚是“两跳一停”的启动,比较稳定、结实;而第二小节的“仓咚咚咚仓”在节奏力度上有了急促短暂的变化,给人一种抖动撞击之感,而“五点步”恰好是在此节奏突变中迅速完成,动律以腿部小而快的“颤动”、膝部急促有力的“抖弹”、身体“板块”形态的运动方式来体现。由于“两跳一停五点步”不断反复变化、再现,在运动中得以强化,其动律风格特点就愈加显而易见了。壮族《蚂拐舞》以其原始粗犷、古朴简拙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及民俗特色而绽放着独特的芬芳,它是壮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世代壮族人民审美追求的结晶,是壮族人民的性格及生活情趣的艺术概括和美的集中体现,是形成壮族舞蹈文化多元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上一篇:向心力典型例题下一篇:描写校园的作文650字我们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