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模仿

2024-05-20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模仿(精选十篇)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模仿 篇1

一、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1、掌握语音基础

良好的语音基础是标准口语表达的重要的前提条件。英语学习者如果发音不标准,形成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发音时要坚持“听标准语音”与“模仿正确发音”同步进行。刚开始的训练过程可能会比较枯燥无味,所以建议使用可视影带练习,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容易激发起学习者将语音训练进行下去的兴趣。在看的同时可以模仿影片中演员发音时的口型、唇齿位置,发音时口型和唇齿是否到位,会影响到学习者发音的准确性。

2、积累词汇量

在模仿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眼(看)、耳(听)、手(写)等感官来帮助学习英语。假如我们看不懂、听不明白,又如何能写得出,如何能模仿得来?因此,我们首先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以便我们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因为词汇量决定了我们能否将学习英语继续下去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词组、术语和专有名词也非常重要。在学习掌握词汇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该词在句中的用法,而且还要学习掌握一些相关的短语及俚语。

3、培养标准的语意、语感

在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后,要开始培养标准的语意和语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将口语、听力、阅读、词汇、句型、语法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影、广播、报纸、杂志的资源,使自己完全沉浸在英语的世界中来。语感的培养过程是使学习者向第二语言转化的过程。然而,语感的培养过程也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因此,学习者要在记忆遗忘前将学过的知识再一次激活,使它们能够长久地留在脑海中。

二、学习就是模仿

无论学什么,我们从刚开始都要先模仿别人,看一下别人怎么说、怎么去做的。用中文学东西尚且需要模仿,更何况学习英语——一门第二语言,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人来说就更应该以模仿为主。模仿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还有用心去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学习的对象,让它们在头脑中的印象更深刻。

1、幼儿模仿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幼儿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学东西都比较快呢?在刚开始懂得说话的时候就很容易学会一种语言——母语。众所周知,人在婴幼儿时期好奇心强,另外,他们没有抽象概念,头脑就相当于一张白纸。这使得他们从外界接收信息时,能够很快地掌握这些信息。

在上学前,孩子们从小开始从大人们那里“听到”并学会汉语。等到他们走进校园,接受“正规”的教学的时候,他们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应该像孩子们一样要先从听、说开始。根据国外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任何一种语言学习,听说占整个语言的70%,而读写仅占30%。所以说,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先打好英语的听说基础,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读写这一环节上来。

2、感官模仿法

眼睛,最敏感的,最善于捕抓信息的感觉器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眼睛的辅助来模仿学习英语。

很多老师在教导他们的学生:“看英文电影不要看字幕。”并建议将字幕遮住甚至去掉。其实这是不对的。配上字幕的英文电影有三种刺激感官的方式:第一,口型或动作(刺激眼睛);第二,声音(刺激耳朵);第三,文字(刺激眼睛)。当影片缺少字幕时,口型或动作的作用就很小,因为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学习者从影片中人物的口型、动作上得到与英文有关的信息相当有限。例如,给出一段听不太懂的英文电影(没有字幕),试问初学者能从剧中人物的口型中得到多少信息?大概不会很多。但是如果配上字幕,而这些字幕又基本看得懂,那么他们就能够通过字幕来判断推出口型和动作。

耳朵,是除眼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接收信息的渠道。在模仿的过程中,耳朵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很多人认为,耳朵的作用尽限于听,却不知它对口语水平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例如,一个人天生就耳聋,那么他就听不到别人说话,他就没办法模仿,因此也就不可能说话。所以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需学会用耳朵去听。

耳朵能够涉及的主要是语音(pronunciation)和语调(intonation)。英语中的语音音素多,比较难掌握;有些音素不但在汉语里面没有,甚至连替代的都没有。还有些容易混淆,如:[l]、[r]、[n],如果不注意,这几个音素很难辨别出来。

在中国,各地方的方言众多,使得不但学英语的时候发音不标准,而且连普通话也都带有各地特色。但是,无论是来自哪个地方的人,说普通话的语调是大致相同的,抑扬顿挫都差不多。这就是为什么各地方的普通话虽发音不尽相同,却依然不影响交流的原因。语调的最大作用是能够抵消语音的差异,同化了交流的双方。而中英文的语调是完全不同的,英文的语调比中文的复杂得多。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都会教学生们所谓的“语调规律”:接下来要强调一个致关重要的环节—训练。听VOA——美国之音慢速英语(Special English on VOA)。慢速英语将句中的“间隔”放大,因此重读、强调和语调变换更明显,尤其适合初学者学习掌握。在听的过程中要用心跟着默念,随着播音员的播音体会英语语调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相信学习者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感觉得到,在读句子的时候要不要变调、又该如何变调。

三、模仿也是一种创新

模仿虽然不是发明创造,但是它能够启发我们将事物推向另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即是一种创新。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灵活的创新。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例如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如果没有纽科曼制造的蒸汽机做基础,瓦特的蒸汽机是不可能顺利地改良出来的。瓦特曾经说过:“我不是发明家,而是改良家。”牛顿也说过:“我之所以比前人看得更远,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善于模仿,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少走了弯路。

四、结语

模仿是人类的本性。婴儿模仿大人的一瞥一笑,儿童模仿学习知识。而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的青少年则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他们勇于创新。因此,学习英语应当从小抓起,像我们学习母语一样从小开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晶晶.非母语语言环境下的英语口语学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潘月明,郭秀芝.辽宁教育研究·改革纵横,2008(8).

浅谈声乐学习中的模仿 篇2

摘 要: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学习本能,是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学会新技能或改进自身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在声乐学习中,模仿是学习者获得声音要领,掌握歌唱技法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正确、合理的模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声乐;学习;模仿

前 言

模仿在很早的时候就被声乐先贤们灵活运用于声乐教学了,旧社会我国许多戏曲和说唱艺术大多是依靠模仿的形式代代相传的。现在,模仿在声乐学习中也被广泛运用。

无论从生理学或者是心理学角度看,模仿都是一种本能。自然,学习声乐也离不了模仿,并且声乐模仿确实是随处可见的。难怪人们常说,意大利到处都是歌唱家,他们确实有好环境,听唱歌的机会也非常多,自然经过模仿也唱得很好,而用不着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歌唱的技巧(有很多的歌者甚至连谱也不会看)。假如能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歌者来给予“指点”,让我们“模仿”,那岂不是很“幸运”吗?。

声乐学习是一种直观教学,有很多是口传心授的,不是能够用语言表述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由于学唱者的个人差异较大,很难找到一个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训练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也应当因人而异。对于声乐初学者,模仿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手段,因为学习和掌握声乐技能,需要学习者不断反复、不断巩固最后逐渐完善。

声乐学习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从师,一是自学。无论是从师还是自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模仿学习的问题。声音的模仿即是当学唱者收到一个声音信息后,按着这个信息所发出信号的模式,从而发出较为相像的声音。模仿是声乐学习者获得声音要领、掌握歌唱技法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它的优点是信息真切,具有较深的感受力,易于学生掌握;缺点在于学习者缺乏对作品和演唱者演唱技巧的理性领悟,对不适宜或目前不适宜的模仿会导致发声方法上的错误,以至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发声状态,对今后的声乐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模仿的方式一般有以

下三种:

一、对声乐教师的模仿

我们在从师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听取教师对歌唱原理和技巧动作的表述,从原理上明白以外,另一种更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对老师的示范进行模仿,这是直接模仿。每一位具有歌唱示范能力的声乐教师在其平时的演唱和上课时的范唱,给声乐学习者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声乐教师,在歌唱技巧、音色音质方面,都会远远高于学生。教师的范唱,是直接进入学生耳髓的正确声音,势必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时赶快去模仿,那么,这个正确声音必然会加深脑海里的印象,那学生在唱时,必然会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去,这样以来,学生学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并且把握老师教学方向也会比较快。

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们势必会发出各种正确或错误的声音,然后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及学生的参与,将这些声音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最后学生再模仿、再尝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模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学习声乐的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巩固加深就习惯成自然了。在声乐课上,除了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状态,还会模仿老师对声乐作品的处理、表达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最初的声乐教学过程也就是模仿能力进一步培养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模仿,慢慢地实现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

二、学习者自我模仿

自我的声乐模仿法,就是从自己中声区中最自然、发声状态比较好的一个以至几个音同时向上下扩展,保持和模仿自己中声区的状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迫使学生对他自己的发声每时每刻地进行检验,使他自己发现发声技巧,并加强对声音的记忆力。瑞典歌唱家佛尔就认为这种自我模仿的方法是保证声音统一的最好方法之一。面对初学唱歌的人,老师让学生模仿“闻花”体会慢吸气,为了使学生体会中低声区和气息流动、避免肩胸部紧张,老师要求学生模仿“叹气”;为了使学生的颧骨和面部肌肉积极运动,老师还会让学生歌唱时模仿“微笑”;唱歌时喉咙没有打开,老师会引导学生模仿“打哈欠”时的生理状态;腰使不上劲,老师又会让学生体会抬钢琴时腰的感觉,并在歌唱时模仿这种感觉;还有的学生U母音唱得好,A母音不好,老师就会要求学生在唱A母音的时候,多模仿U母音„„这些都是自我模仿,这些模仿就是老师将抽象的声音要求,通过引导,使学生对自身的感觉进行模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做到在模仿中学习唱法或技巧。

(一)模仿自己的生理状态

歌唱中的许多技巧大多与人的生理状态相通,如:打哈欠、打喷嚏、叹气、哼鸣等生理现象都是很短暂甚至是一瞬间完成的动作,歌唱中要一直模仿并保持这种状态,才能稳定和把握良好的歌唱状态,并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歌唱技巧。

(二)模仿自己日常生活状态

有些歌唱技巧通常也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体验,如:微笑、说悄悄话、啃苹果,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状态却是歌唱中不可缺少的正确状态,把这些不起眼的技能转化到歌唱中就是神奇的歌唱技巧。这方面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是微笑是所有声乐教师和歌唱家们强调最多的生活状态之一。当歌唱者微笑了,露出了牙齿,声音马上就明亮好听了。

(三)模仿动物鸣叫

1、模仿全腔体鸣叫的动物,我们经常接触的全腔体式鸣叫的动物如:牛、狗、虎等在吼叫时其共鸣通常是巨大的、致远的,通过模仿动物吼鸣时的声音,帮助寻找发出全腔体共鸣声音时的状态。

2、模仿鸣叫声音嘹亮清脆的鸟儿,如:夜莺、画眉、百灵、布谷鸟等,其实我们听到或演唱的一些作品中作曲家就巧妙地把把鸟叫的声音用特别技法揉进音符里了。如一些著名的花腔歌曲:《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七月的草原》、俄罗斯艺术歌曲《夜莺》等作品都有摹拟鸟叫的声音效果。

三、通过观看歌唱家的现场演唱或录像,以及听他们的录音和唱片等对歌唱家进

行模仿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学生学习声乐提供了新的途径。名家的音乐会、磁带、光碟、MP3等成为越来越多声乐学习者的好帮手。这些名家的音乐会、音像资料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模仿对象,也为声乐学习者汲取多方面的声乐技能和知识提供了途径。很多声乐教师都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模仿,毕竟声乐是经验性很强的学问,经过大量的耳濡目染和熏陶,使学生获得很多积累经验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鉴别能力和音乐修养,还能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从而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使自己的声乐技能得到提高。

(一)关于唱片、录音中的声音音色

录音或唱片是经过了现代录音技术手段精心处理后才与听者“见面”的。我们听到的唱片或录音,都是经过录音师甚至演唱者无数次的剪辑、合成才完成的,这些经过精心演唱和练习中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所以,盲目的模仿唱片、录音中的音色,往往会使一些学生造成歌唱技术上和声音观念上的错觉。声乐教

师要提醒学生不能因长期聆听唱片或录音而失去声音判断上的能力。

(二)关于模仿歌词语言的发音

绝大多数的声乐作品都是有歌词的,要表现好一首声乐作品,必须准确、清晰地唱出歌词,才能将作品的内容借助优美的旋律和声音传达给听众并感染他们。在学习欧洲美声唱法中,用原文演唱那些经典作品,更有助于原汁原味地再现作品的风貌,所以声乐教学也经常介绍相当部分的原文歌剧唱段或艺术歌曲供学生学习演唱。在学生没有掌握外语(主要是意大利语)技能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的做法是介绍学生靠听录音或唱片来学习歌词的发音。但需要注意的是,唱片中的录音者并不都是地道的意大利人,各国的歌唱家在演唱意大利语的作品时,经常会带有自己母语的发音习惯,就如同大多数外国人学说汉语一样,不免会有些生硬。这时,学生听录音或唱片学习歌词的发音,往往有很多地方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造成发音不准,意义走样,使人听了不解其意。所以在学习演唱意大利等原文歌曲之前,最好是学习一些有关意大利语等语言的发音基础知识,了解意大利语等语言的单词、字母的发音拼读规律。那种完全靠听录音来学习外语歌词的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

(三)自然界某些声音和状态的模仿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为了调整声乐学习者的歌唱状态,改正声乐学习者歌唱中出现的毛病,常常会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界某些声音和状态的模仿,使学习者从抽象的声乐术语中解脱出来,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例如:为了使学生获得更高声音位置,老师要求学生学猫叫;为了增强呼吸肌肉的能力,老师会要求学生学狗喘气;为了使学生放松喉咙,同时建立气息支持,又会让学生模仿狗叫、牛叫、或婴儿的啼哭„„这些是在声乐学习中常常都会遇到的模仿。但是,模仿只是声乐学习过程中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手段,不是学习声乐的唯一类型。

在模仿中内化自己的唱功有了自己的音色和歌唱状态还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歌唱境界,有些特殊的高音或低音,有些艺术处理手段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巩固。有些知识和技巧在课堂上一时半会还学不到,要经常观摩歌唱家现场演唱或唱片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和能力,在模仿中提升内功是每一位歌唱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帕瓦洛蒂、多明戈等都曾模仿过卡鲁索和马里奥?兰扎那优美的声音之后才走进歌唱艺术殿堂之上的。当年轻的帕瓦洛蒂在舞台上主演《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夫时,他的前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斯基帕特意跑到后台对帕瓦洛蒂

说:“你的声音很美,继续唱下去,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而帕瓦洛蒂确实没再模仿哪位歌唱家,用模仿中内化的技巧唱出了响彻全球的绝妙歌声。同样多明戈也经常听唱片里前辈歌唱家的声音,来内化自己的歌唱功夫。他说:“卡鲁索的唱片对我影响最大,那种音质,不可估量的声音力量。我常常听他的唱片。我可能会一味地模仿他而学成不三不四的样子;但我没有试着模仿卡鲁索,我只试着探索他是怎样唱的。一天,当我录音时,我在高音上仍然困难。我试着模仿他,忽然间我发现可以任意自如地唱起来了。”因此,声乐学习者要善于吸收前辈歌唱家们的艺术处理手段,把属于他们的技巧和方法“扬弃”地“拿来”,尽快从他们的歌声模式中走出来,把他们的唱功内化为自己的唱功,因为“你的声音有它本身的一条道路和走向。”

(四)在同步模仿中增加歌唱自信心

同步模仿是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些学生有能力演唱某些乐句,但又缺乏自信心,总担心自己唱不好,或上不去高音。墨西哥著名歌唱家阿兰扎年青时跟老师学习过程中一连几个学期都达不到high C。有一天,老师提出与阿兰扎一起唱《浮士德》中的咏叹调,其中有个high C,阿兰扎回忆说:“唱到紧要关头,我可以感觉到我在唱high C了,实际上是听不到的,因为她和我一起在唱,突然,她停了下来,我呢,正在大声唱high C,我能听到,那声音不像是勉强唱出来的,唱得很好,位置适当,声音嘹亮。”[3](P109)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在跟沈湘先生学习时,有一段时间高音有个坎儿,当他在梦中体会到老师把理想的声音帮他调出来后心里非常激动,果然上课时他唱出那个理想的声音,非常兴奋的沈湘先生,为了帮助范竞马巩固高音,竟忘记医嘱,“忘情的与范竞马一起唱,共同升向高音C的辉煌

欲想在歌唱领域有所建树的声乐学习者,必须从模仿中寻找到自己的音色和歌唱状态,否则,永远就是拾人牙慧,没有个性特色。只有找准属于自己的方法和状态,歌唱时才会舒服耐久。每个人的生理结构都不一样,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条件,有些歌唱家能唱出宽广或纤细的音色主要是其独特的声带和腔体结构决定的,千万不可模仿他们的音色和歌唱状态,任何歌唱者的状态只能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你的生理结构最终会排斥外来的东西”,“出于重要的愿望而‘嫁接’的习惯,是一种无益之想,无力之举。”

因此,在声乐学习的模仿过程中,不能只是鹦鹉学舌,不知所以然,不能生搬硬套地盲目模仿。一个老师有众多的学生,学生的嗓音条件和模仿能力更是纷繁

复杂、良莠不齐。所以在课堂上模仿老师,不要只是模仿老师的声音,最重要的是模仿老师和名家的歌唱状态、歌唱方法和分析、处理、表现作品的方式。要唱得好,就应该从真正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原理和作品出发,而不是靠表面的模仿。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研究自己,才能逐渐认识自己,要找到和把握好自己的特点,要用自己的嗓子和心灵唱歌,而不要把自己的嗓子和脑子都变成别人的嗓子和脑子。

结 语

模仿与声乐学习的不解之缘有着一定理论依据,具体地说:首先,声乐模仿是时间的艺术,在学习声乐中,某一个特别的感觉会瞬间即逝。因此,对它的模仿具有及时性,在听觉感受最强的时候,对这一声音模式予以重复,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容易记忆;其次,声乐的模仿也是听觉的艺术,通过聆听教师和歌唱家的声音不仅准确,而且直观,模仿起来容易掌握;再次,声乐也是情感的艺术,通过模仿,加强了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这种具有人类本能性的活动,更具有情感的动力。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预言:声乐模仿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中是会得到长期传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模仿教学 篇3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模仿;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34-01

1模仿教学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模仿是人的生物学本能之一,是人类获取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的有效手段。通过模仿,各种信息得以最直接的传递和接收,从而使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实现。外语教学中如能科学有效地运用好这一手段,不但会缓解初学者对外语的陌生感、晦涩感,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兴趣,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认同和接纳外语,实现外语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模仿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模因理论。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模因。关于模因的定义,有两个形成阶段:前期被认为是文化模仿单位,其表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 模因词源上来自表示“模仿”的希腊语词mimeme,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模因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Blackmore1999)。可见,模因复制的基本特征是模仿,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模因,也是模因传播的载体,它的功能在于传播模因。模因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借助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套用,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模仿教学的现实意义

外语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外语教学,由于该阶段学生的外语知识、外语能力尚处于最初级的水平,语言材料中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知识信息相对较少,而此时的学习障碍却很多,所以该阶段的外语教学若不能通过各种手段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能动的、有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障碍就会与日俱增,久之就会导致学习兴趣的减弱甚至丧失。 ,反之,如果我们抓住初中生模仿能力强、可塑造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并通过适时适度的模仿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使其从英语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体验,则可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模仿教学的分类

模仿教学是多方面的,按照模仿的不同内容 可分为对语音的模仿、对形态的模仿以及对语意的模仿。对语音的模仿 语言学科最主要的信息是声音。对语音的模仿包括模仿语音、模仿语调、模仿语速、语气、模仿声音的节奏。基于此,教学重点就是语音的听说读到模仿训练。听音练耳,学腔模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是在模仿、使用中提高的。因此,正确地学好发音,对学生学习语言至关重要。 对形态的模仿 口腔是发音的重要表象,无论是单词、句子、还是对话的教学,学生都要通过口腔进行语音操练 用身体来表达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恰当地辅之某些身体动作,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进行学习,将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边模仿动作边朗读,尽可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课文中涉及到动作的内容,除了单纯的朗读、讲解外,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动作的模仿表演,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如,Hands up. Put down your hands. Close the door这类的句型,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边做边说边学,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兴趣浓厚了,单词也记住了。再如,在教动词的时候,老师可以找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也可以说英语,让他做动作。看动作说英语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对语意的模仿 语意模仿,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简明语境中对语言材料的部分内容进行替代、更换的模仿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模仿,不再跟着老师或录音一样画葫芦,而是进一步理解所模仿材料的意义、用法,强调句子在语义上的功能,在掌握语言材料基本结构的同时,真正明白所模仿的语言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 按照模仿不同的阶段来划分,模仿模仿可分为机械性模仿、意义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学生的模仿内容和老师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以下分阶段来谈一谈。

机械性模仿

机械性模仿是语言模仿的初级形式,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由之路。机械性模仿主要是通过纯口腔性的操练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形成比较稳定的语音形象。比如在音标教学中,我们大可不必把每一个音标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像体育老师教授体育动作那样将动作分解、示范、操练、整合,我们只需控制好教学气氛让他们进行模仿,让他们感觉模仿恰似婴儿呀呀学语般新奇有趣,甚至让他们感到模仿也是一个语音信息、语言信息的交流过程,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人云亦云”,只要老师的发音是准确的,学生的发声器官是健全的,模仿的效果就必然是好的。

意义性模仿

意义性模仿是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一步地进行替换性模仿以理解所模仿的语言材料的意义,明白所模仿内容的意思。比如在学习there be 句型时,教师可以把不同的东西放在同一地点或把同一个东西放在不同地点,让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进行替换性模仿,组织起表达一定意思的句子,相互之间进行问答练习,从而很好地理解所学句型的意义。

创造性模仿

创造性模仿是模仿学习中的最高层次。创造性模仿是指在机械性模仿和意义性模仿的基础上,将模仿而得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并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新的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运用模仿前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让语言在新的情境中为真正的交流和表达服务。

创造性模仿的一大特点是:此时的模仿已不再是原模仿语言的简单再现。它要求学生在创设的新的语境中,对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选择,组合成符合新情境的新内容。它需要经过思维、想象、创造性地运用模仿前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将模仿到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在新的情境中自由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比如在学习了如何谈论天气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来做survey,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your hometown 等句型进行问答,了解有关的天气信息。这样一来,既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模仿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既是外语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捷径,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模仿是大有卑益的。如果有一天,英语像我们的母语一样渗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那必将是我们的教学工作结出硕果的时候,这其中,当然也有“模仿教学”的一份功劳。

参考文献

[1]《中国教师》 2009年51期

[2]《宿州教育学院院报》2009年02期

模仿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妙用 篇4

一、从头开始,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由体育课固有的特点决定, 具备上体育课的条件是正常的健康人, 具备独立完成跑、跳、投的能力, 具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反应、灵敏、协调等一般最基本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从最初的改进走和跑的技术动作开始 (以左脚迈出第一步为例) , 当学生处于立正站位时, 听到向前跑出的指令, 从最简单向前迈出的第一步起, 要在意: (1) 方向; (2) 前脚掌着地的位置; (3) 跑出的节奏和平衡度; (4) 左右脚的自然交替, 进行具有周期性运动特点的走和跑; (5) 逐渐提高走和跑的速率; (6) 在会走和跑的基础上将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器械结合起来, 更好地利用走和跑的技能发展好多项运动技能和技术技巧。

二、充分利用先天的模仿潜能, 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身体素质, 有助于体育课的学习

模仿是天生的, 通过后天的学习得以改善、创新及提高。每个学生从进入学前教育开始, 就接触模仿学习的诱导启发教育, 从最初的撕纸到折纸, 从搭积木到拼雪花, 从画图到做游戏, 无不存在模仿学习。其实这些都是建立在具备人的生存本能的条件下来实施的教育过程, 进而达到有助于人的基本成长要素。在体育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一特有的天性, 上好体育课, 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体育课在学校统称为技能课, 教师必须从技能模仿教学开始, 不断提高学生的模仿学习水平, 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 纠正动作、巩固技术, 提高学习效果, 将模仿学习渗透到各个运动技术中, 发展好体育学习的能力, 不断提高体育课的学习质量。

三、模仿学习无处不在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模仿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书面表达 写作训练 背诵 模仿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100-04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写作目标是应具备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具体要求为:能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描述;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如信函或一般通知等;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评论;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如申请表等;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编短剧。由此可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书面表达的写作技巧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英语书面表达在高考英语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六分之一的分值,其对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影响很大。本课题组在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对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不甚理想,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背诵和模仿有效地运用到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中。

一、探索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方法的现实背景

近年来,由于市内重点高中扩招,南宁市第四十二中所招生源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是英语成为高中生十分头疼的学科,其中英语书面表达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具体情况,探索适合高中生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写作教学新模式,本课题组对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采用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调查研究方式。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大类。学生问卷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设计,教师问卷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设计。

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现状非常令人担忧。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缺乏英语书面表达写作动机。调查结果发现,超过60%的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写作不感兴趣,老师不布置作业就不写。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主动写书面表达的欲望。85%左右的学生只是把应付期中、期末和高考当作他们学习的唯一动机。加上英语书面表达在高考试卷中虽然占了六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即使他们随便写几句都能得十分左右,分数虽少但还是可以得到一定分数的。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在书面表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认为再努力训练也提高不了多少分,不如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改错上。所以,今后英语教师的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教学重心应该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写作的兴趣,并将其转化为长期的内在学习欲望。

2.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有畏懼情绪。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英语教师的不断强调下绝大多数的学生也慢慢意识到了英语书面表达写作的重要性。然而,在平时的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中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愿写、不敢写、不会写,更不要说用英语写日记、读后感了。

3.学生没有形成良好写作习惯的意识。在英语书面表达写作中,有80%以上的学生从来没有先写大纲再写正文的习惯。他们缺乏写作步骤和写作计划。经常不经过大脑构思就直接落笔成文,也没有把平时听说读和英语书面表达写作结合起来。

4.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英语词汇量非常少;语言表达欠缺,大部分是中国式英语;英语报刊及小说阅读量少;习惯使用汉语思维等。这些都需要英语教师进行英语书面表达写作的指导。

5.关于英语教师对英语书面表达的批改,学生并不十分满意,指出英语教师的表现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较大。

(二)英语教师存在的问题

1.普遍不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高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大部分英语老师认为学生无法接受新颖的教学方式,认为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应该打好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主要放在英语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等内容的讲授上。英语书面表达常常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或者布置典型类型范文给学生背诵,很少让他们认认真真地写。由于交际能力训练的机会不够,因此学生一旦有机会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就会力不从心。一到考试进行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时,往往就会错漏百出,词不达意。

2.不重视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能力。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因为课时和教材编排有一定的限制,往往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课就被忽略了。大部分的英语课重心都放在讲授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等方面。到了高三,也往往只是加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及改错的训练和讲解。

3.英语教师本身的英语写作水平不高,导致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写作的训练。南宁市第四十二中超过30岁的英语教师占了三分之二,30岁以下的不到三分之一。时代不同,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不一样。时代的前进,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英语教师自身英语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再加上自己不太注意“充电”,造成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的指导不够理想。

(三)其他方面的问题

1.课时问题。在高中阶段,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放在英语教材的各个单元的话题中。再加上每周英语课课时有一定的限定,能用在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的课时就基本没有了。英语教师只能对英语书面表达写作一带而过,甚至课后用背范文来代替。这与英语书面表达写作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描述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

2.教材编排问题。很久以来,英语书面表达写作只是高中英语课程的附加部分,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尽管每个单元安排有英语书面表达写作的训练,但是只是根据各个单元话题放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中,英语教师经常把它们当作语法和阅读理解的附加训练的一个环节。这就导致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背诵与模仿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中的运用

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笔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进行了反思、实践和总结,摸索出一条适合英语基础差的普通高中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即将背诵和模仿有效地运用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中。我们把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分为五大类型:英文书信、口头通知、议论文、图表作文和看图类。每一类型书面表达都分三个部分进行训练:第一部分背诵;第二部分模仿;第三部分实战演练即独立完成写作。

下面以书面表达为例,探讨如何具体地将背诵和模仿有效地运用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英语书信类的训练中。

假设你是苏圩中学的学生李业,你和在杭州上学的英国朋友Bell约好下个星期五去北海旅游,但你因故不能赴约。请根据下面要点用英语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

1. 表示歉意;

2. 解释原因;

3. 另约时间。

注意:词数100~120;可适当增加细节。

(一)第一部分:背诵

根据以往的经验,要求学生背诵默写经典范文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还是会在词汇、句型结构、语态时态甚至单词的拼写等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只能在背诵中一步一步地教他们如何做,才能将所背诵内容为自己所用。具体做法如下:

Step1:如何审题:审定体裁、题材;审定人称;审定时态;审定要点;审定结构。

审定体裁、题材:记叙文。

审定人称:第一和第二人称。

审定时态:主要以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为主。

审定要点:(1)讲明因事不能赴约,表达对Bell的歉意;(2)向Bell详细解释不能赴约的原因;(3)和Bell约定另一个的时间。

审定结构:道歉信。

Step2:如何遣词造句。

1.表达因故不能赴约对Bell的歉意:

Im writing to make an apology for…

I must apologize for…

Im so sorry to tell you that…

2.向Bell详细解释原因:

The reason is that…

I hope you can patiently listen to my following reasons.

3.与Bell约定新的时间:I would appreciate your allowing me to…

Step3:典型范文背诵

1.范文。

Dear Bell,

Im really sorry to tell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pay a visit to Beihai with you next Friday.

Will you please accept my apology? I hope you can patiently listen to my following reasons. There are many friends of mine who will take a coming English exam. And it is important for them without doubt.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my giving a hand to them, hoping to get through the exam successfully. As a result, I will be busy helping them at that time, hardly can I spare time to visit Beihai. In addition, I will attend a party which aims to raise money for the people of Yushu, who suffered greatly from the big earthquake. Therefore I wont be able to show you around Beihai at that time.

Anyway, its my fault to change our plan. Maybe we can make it sometime next month. Is that OK?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Ye

2.背誦反馈。由于学生的语法基础差,词汇量少;没有进行大量的和有效的听读,所以无法有规范和流利的写和说。以前即使背诵过类似的英语书面表达范文,学生还是无法写好相类似的书面表达,时态语态经常用错,即使是单词拼写也是错漏百出。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设计出单词拼写,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词组和短语中译英,词、词组和短语填空,组词成句和句子中译英和短文改错这六种填空小测试来检验和巩固学生的背诵效果。

(1)单词和短语拼写。例如:

Dear Bell,

Im really sorry to tell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pay a (参观) to Beihai with you next (周五).

……

Looking (期盼)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Ye

(2)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例如:

Dear Bell,

Im really sorry to tell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pay)a visit to Beihai with you next Friday.

……

(look)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Ye

(3)词组和短语中译英。例如:

Dear Bell,

Im really sorry to tell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参观)Beihai with you next weekend.

……

Anyway, its my fault to (改变计划). Maybe we can make it sometime next month. Is that OK?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Ye

(4)词、词组和短语填空(用括号里所给的词、词组和短语填空,其中有一个是多余的),例如:

(anyway,my giving a hand, spare time to,pay a visit)

Dear Bell,

Im really sorry to tell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to Beihai with you next weekend.

……

, its my fault to change our plan. Maybe we can sometime next month. Is that OK?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Ye

(5)组词成句和句子中译英。例如:

Dear Bell,

Im really sorry to tell you that

(下个周五我将不能带你参观北海).

……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Ye

(6)短文改错。例如:

Dear Bell,

Im real sorry to tell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pay a visit to Beihai with you next Friday.

Will you please accept my apologize? I hope you can patient listen to my followings reasons.

……

Look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Hua

Step4:总结归纳英语道歉信的文章结构。

道歉信

Dear ,

(第一段:问候+写信背景+写信目的)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you? (问候)

(第二段:“道歉”部分(相当于“写信背景”) I am terribly sorry to say / tell you that_________(直接说出道歉的事情). The reason for my delay / absence was that (原因).

(第三段:补充说明+客套话)Naturally, I want to suggest _________.(建议下次再实现愿望)

Yours,

_______(署名)

(二)第二部分:模仿

假设你是伶俐中学的学生李静, 你的英国朋友Rob一周前给你发电子邮件,询问你暑假里的打算,但你因准备期末考试未能及时回复。请根据以下要点给他回封邮件:

1.未及时回信的原因;

2.你假期的计划(如做兼职、旅行、做志愿者等)。

注意:词数:100~120;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Step1:审题(在英語老师的帮助下)。

审定体裁、题材:记叙文。

审定人称:第一和第二人称。

审定时态: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审定要点:不能及时回信的理由; 你假期的计划(如做兼职、旅行、做志愿者等)。

审定结构:道歉信。

Step2:模仿(在英语老师的帮助下)。

1.篇章结构:道歉信。

第一段:问候+写信背景+写信目的

第二段:“道歉”部分(相当于“写信背景”)

第三段:“假期安排”部分

第四段:补充说明+客套话

Dear Bob,

(第一段:问候+写信背景+写信目的)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you? (问候)

(第二段:“道歉”部分(相当于“写信背景”)

(第三段:“假期安排”部分)

(第四段:补充说明+客套话)

Yours sincerely

Li Jing

2.遣词造句即列文中要点。例如:

词组

(1)做兼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志愿者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成句,适当扩展。

(1)你在信中问我暑假的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忙于准备期末考试,它对我非常重要。

(3)我不能及时回复你的邮件,很抱歉。

3.连句成文。和学生一起完成了词组翻译和连词成句后,让学生自己连句成文,然后互相帮批改。主要是让他们找出文中写得好的,写得精彩的句子。最后,给出范文。让他们读熟,背诵。

(三)第三部分:实战演练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美国老师MISS BROWN 要求你明天下午去听一个美国历史的讲座。你因故不能参加。请你根据以下要点,写一封信向老师道歉。

内容要点:表示歉意。

理由:去机场接人。

注意:词数100左右;可适当增加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经过了背诵和模仿后,学生已经输入了足够的信息量,可以达到输出的程度。所以,这时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地审题、遣词造句,最后落笔成文。

英语口头表达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英语书面表达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活动,是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它比口头表达更准确、完整和有条理。所以,英语书面表达的提高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本文提及的解决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達困难的对策和训练方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是行之有效。然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还需要一起共同努力,探索更行之有效的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训练模式,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葛文山,朱俊爽.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滞后探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2)

[3]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修订本)[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

[5]叶云屏.从学生习作中的语言错误看写作教学的薄弱环节[J].外语教学,2002(4)

[6]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J].课程·教材·教法,2014(2)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模仿教学 篇6

英语是一门语言培训课程, 它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语言技巧,从而达到听说读写通畅流利的目的。当前,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期间,缺乏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仅靠在课堂上听老师讲,长期处于不发声的状态,导致英语学习的质量不高,会看会写却不会说,违背语言学习的本质。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大胆采用模仿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感受英语带来的各种乐趣。

二、学习模仿纯正的发音

一个语言种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音律。英语也有它自身的音律,学好英语的发音,不仅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还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要学好英语,首先应该从发音开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一段英语视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视频人物对话中英语口语的发音模式[1]。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跟着视频一起进行英语发音的模仿练习。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要对发音不准确的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指导,让学生清楚了解每个音素的正确发法,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连读、缩度等英语口语中经常出现的语音现象。鼓励学生不厌其烦地进行练习, 一直到模仿的能力越来越高为止,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发音的准确性。

三、营造模仿学习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好语言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参与其中,感受英语带来的种种乐趣[2]。教师可以组织简单的英语演讲比赛, 在比赛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模仿能力。例如本次课堂的主题是用简单的英文进行自我介绍, 教师可以首先用英文进行介绍,介绍完毕之后,把其中固定的短句形式整理出来,让学生进行参考和模仿。例如:

1.我的名字是什么 ? My name is ...?

2.我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是什么 ? My favourite sport is...

3.我最害怕的是 ? I fear ... most?

4. 我最想去旅行的地方是哪里 ? I want to go for traveuing...?

5.我目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 My biggest wish is ...?

在讲解完后,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做准备。等学生准备完成后,鼓励他们大胆地上台进行演讲。例如:某同学自我介绍的内容如下:

Hello,everyone,my name is li Ming,15 years old this year,Ifavourite sport is football,because football can bring me happiness.I fear most is have no friends,because lack of friends willmake me very lonely.I want to go to Beijing for travelling,becausethere are a lot of magnificent buildings.My biggest wish is to getfirst in the school football match next month,bring more pleasureto myself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class.

(大家好 ,我叫李明。今年15岁 ,我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是足球,因为足球能够给我带来快乐。我最害怕没有朋友,因为缺少朋友会让我感到非常孤独。我最想去旅行的地方是北京,因为那里有很多宏伟的建筑物。我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在下个月的学校足球比赛中拿到第一, 带给自己及全班师生带来更多的快乐。 )

通过这样模仿的形式, 能够加强学生对句子的使用能力和记忆,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采用模仿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因此,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伟.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模仿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9):33-39.

影视模仿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关键词:影视模仿,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视、电脑、多媒体、数码产品等日益普及, 影视节目进入中学生视野。2003年一项对北京电影、电视观众的调查显示:13—17岁的电视观众中, “几乎必看”和“有时看”的比例相当, 共占总数的2/3, 还有1/4的人“经常看”, 是电视剧的忠实观众群。13—17岁的电影观众中, 有36.1%的人“几乎必看”, 还有33.3%的人“经常看”, 超过总数的2/3。[1]以上数据表面表明, 中学生爱看电视电影, 影视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中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影视记录了社会中的各种场合、各种人间, 甚至科幻世界里的情节, 具有即席性、多样性、直观性和生活性, 为中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最直接的、最真实的语料, 这使得利用影视模仿进行英语教学成为可能。

二、影视模仿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

影视模仿就是在对影视材料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模仿再现影视材料, 也是把影视重演出来, 或者把文字材料演成视频材料。简单地说就是更加真实的模仿, 它包括模仿英语影视材料中人物的言行, 也包括根据一定的汉语文字或影视, 再演出影视映像。实用主义创始人,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对传统教育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 提出了“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诸多互相联系的教育理念。其中“从做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其含义是从经验中学习, 从活动中学习。杜威所指的活动就是那些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活动, 这种活动是在儿童经验范围内并且同他们的需要相联系, 活动还必须是有意义的、典型的。[2]从做中学的目的不在于生产成品的经济价值, 而是要发展儿童的社会能力和洞察力。这种目的摆脱了狭隘的功利, 开辟了人类精神的各种可能性, 使学校里的这些活动和艺术相结合。[3]由此可见,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构建中学英语影视模仿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思想, 中学英语课堂应该尽可能多地设计类似影视模仿的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能够使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汲取英语知识。

三、中学英语影视模仿教学的功用和原则

1. 影视模仿的功用。

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风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语言输入。通过模仿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的语调、语气、节奏, 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学生在欣赏影视故事情节时, 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模仿影视再现故事情节, 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加深其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及交际等能力。

2. 影视模仿教学活动的原则。

运用影视模仿的教学活动, 一方面弥补了中国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不足, 另一方面, 也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生活中的英语。在影视模仿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以下原则。

(1) 以文化融入为先导, 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影视模仿中, 我们要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国家文化中的精髓, 接受和认同影视中反映的积极的文化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题材时, 要认真研究, 充分查阅资料, 并在课前对影视中涉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 帮助学生减少因跨文化带来的理解困难, 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2) 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准,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克拉申的i+1输入假说原理, 教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 选择学生熟悉的又有适当难度的影视材料。英语影视材料中有很多语速太快, 背景干扰多, 还有俚语、谚语、隐喻, 教师要给予适当讲解, 把难度降到比学生现有水平稍高的标准。

(3) 影视模仿与创造相结合的原则。前面我们讲到模仿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 我们的母语就是模仿习得的。学习外语也要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但是只强调模仿, 忽视创造, 又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交际能力。我们的表情达意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所以在教学中要把影视模仿和影视创造结合起来, 把从活动到影视和从影视到活动结合起来。[4]

四、影视模仿英语教学的三种模式

埃克斯利 (Eckersley) [5]说过, “毫无疑问, 模仿是成功的钥匙, 也许是把金钥匙”。可以看出, 模仿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影视模仿教学活动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英语教师,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影视模仿教学实践, 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中学英语影视模仿教学模式。

1. 从影视到活动。

教师在选择影视材料的时候要着重考虑材料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方面的因素, 通常截取影视节目中最精彩的部分。观看前要对影视的背景、演员进行适当介绍, 以便学生掌握重难点。播放时, 如果影视材料太难, 要进行讲解或重复播放, 让学生反复精听, 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情意, 同时让学生模仿影视中的精彩对白, 从一句、两句到多句。播放后引导学生对影视内容进行本质分析, 挖掘语言背后较深层次的而文化内涵和潜在意义。再将学生分组, 分配角色, 让学生尽量真实地再演出影视材料, 如果条件许可, 还可以将演出拍摄下来, 和影视原材料作比较。可以看出, 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 从活动到影视。

这种模式是从活动材料出发。活动材料包括有剧本、课文、对话、生活中的有趣事件和小品等电视节目, 可以是英语的, 也可以是汉语的。活动前分配角色, 编写对白, 先预演再讨论, 提炼语言, 最后拍摄成影视节目, 评比评价。通过这种影视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交互模式。

交互模式是一种最佳的影视模仿教学模式,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教学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把从活动到影视和从影视到活动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进行有效的影视模仿教学, 激发学生模仿兴趣, 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在上述三种影视模仿教学过程中, 应该补充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 通过这些知识加深对影视材料的理解;另一方面,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目前, 中国学生英语模仿的形式单调, 主要是教师的示范和听录音。中学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出国学习生活经历, 本身在英语语言形式和思维方面很难做到自然、地道、标准。而听录音材料又给人不真实感, 即使听得很熟, 理解得很深刻, 在现实交际时也很难做到自然标准。影视节目内容丰富, 语料真实, 又符合学生兴趣, 是非常好的模仿材料。而我们通过大量影视模仿则可以熟练说话套路和发音动作, 巩固基础知识, 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英语教师要做的是怎样有效地组织影视模仿,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必要时, 可以组成影视活动教学研究小组, 集中集体的智慧, 更加灵活有效地使用影视模仿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会林, 俞虹.影视受众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辛继湘.解读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3]杜威著.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4]杨连瑞, 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论声乐学习中的模仿与创新的重要性 篇8

“模仿”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依照一定的榜样, 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 以及艺术习作的最初阶段, 都要借助于模仿。”声乐权威夏里亚平说过:“教师必须能够说清楚, 什么是他要求学生去做的事, 解释和模仿是所有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笔者认为模仿在声乐学习中不是惰性、机械性的学习方法, 而是一种积极诚实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应予提倡与正确引导,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入门, 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 它能使我们吸取前人的经验, 早日进入声乐艺术的殿堂。在声乐学习中, 注重模仿, 将有利于传承发展, 提高创新。

一、在模仿学习中入门

模仿虽是一种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 它同样也适用于现代声乐教学。模仿的首要任务是要使学习者尽早入门, 更快地提高。我国的戏剧、曲艺、山歌号子、民间小调传承都是口传心授, 这种方法代代相传。意大利美声学派的早期教学也是模仿式教学。在现代的声乐实际教学中, 声乐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演唱也是在向学生进行模仿的启示。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与磁带、光碟中的声音模唱, 照着做, 虽然是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但却是初级阶段很重要的一种练习方法。在这一阶段中, 学生应尽量“依样画葫芦”, 就像初学写字的人一样, 先从“描红”开始, 模仿得越像越好。到了学生对老师的范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模仿中对歌唱的器官、气息、位置、共鸣等技能技巧有了一些体会, 并能较自如地配合, 较灵活地运用时, 学生还应加强理性的认识, 只有多分析, 多问几个为什么, 通过思考和反复地练习, 掌握好歌唱中控制运用各器官的方法, 才能达到理想的模仿。这一阶段的模仿学习时间是较长的, 也是模仿学习中打好基础最重要的阶段。在此基础上, 到了只要通过老师某一个手势、眼神或某一声乐术语的提示, 学生就知道, 老师是什么意思, 指的什么地方, 该怎样去做时, 就到了模仿学习的高级阶段。这时学生能基本体会到老师的要求、方法, 理解歌曲的风格、韵味, 在扎实模仿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悟性、理解, 去运用自己的声音, 自如地发展个性, 追求特色, 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经过不断追求和不断地创新, 便有可能会成为极具个性特色的歌唱演员或歌唱家。

二、在模仿学习中找准自我

从学习模仿的初始阶段起, 学习者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准自我位置。其一, 要正确估量自己, 清楚地认识了解自己的音色、音域、乐感及音乐素质等声音条件。如果你的声音粗犷、低沉, 就不要拼命去追求声音的清纯、亮丽。你的音域不宽, 不能唱高音, 就不要刻意地去追求音域的宽广。其二, 要找准老师, 千古名言曰:“师高弟子强”, 所以, 要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师。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学习, 是模仿学习中找准自我的有利保证。

当学习者找准了自我, 根据自身的条件、基础、艺术水准找准了模仿对象之后, 就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模仿的磁带、光碟。在模仿学习中, 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学习, 通过演唱者与老师、与范本 (磁带、光碟) 的不断磨合、不断领悟与消化, 通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努力, 他们的发声器官就能凭借听觉的音响信号作出快速的反应, 从而, 由心理听觉来指挥生理的条件反射, 下意识地调节好发声状态, 逐渐形成好的歌唱习惯, 逐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在模仿学习中掌握技能技巧

汉普尔认为:“对于优秀模式的模仿不会有什么害处, 只是不能机械的或奴隶式的模仿。”要认真分析模仿范本和歌唱家的演唱技法, 不能盲目地照搬和复印。在模仿者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 不要去盲目地发展个性, 过早地追求个性可能是没有根基的花朵。模仿学习首先要有敏锐的鉴赏能力。什么是好的、优秀的, 什么是不好的, 什么是坏毛病, 要分得清、看得准。好的方法, 好的特点可模仿学习, 不好的弃之、不可学, 千万不要优点没学到, 某些歌星的坏习惯、坏毛病却沾上了。例:有的学生认为某某歌星的声音有特点, 有沙哑的效果, 于是就捏着嗓子, 伸长脖子去挤压声带, 结果丢掉自己自然的声音和好听的音色。沙哑的声音学得有点像了, 自己的声带却受到了损伤。正像当年一曲电影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使多少盲目的模仿者, 唱哑了嗓子, 喊出了多少个“破锣式”的“哥哥”“好汉”。自然的声音不等于不要方法, 甚至可以说, 自然正是要靠“方法”才能得到的。在模仿中学习理解与掌握声乐的一些技能技巧:歌唱的意识与感觉, 内在的气质, 正确的发声, 通畅而又有支持的呼吸, 高位置与“关闭”集中的声音, “打开”与整体的共鸣, 音色与音质的变化, 情感的处理, 咬字吐字、归韵收音等等, 这些声乐上的技能技巧都可在模仿学习中学到并掌握。

四、在模仿学习中发展、创新

声乐的演唱风格、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不论何种演唱艺术形式, 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都会逐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唱法、流派, 这就是在模仿传承的基础上发展, 提高创新的结果。声乐诸多唱法流派的产生, 是声乐艺术发展繁荣的必然产物, 如果我们的声乐演唱与学习总是寄托在无休无止的模仿上, 那只会成为古董, 尽管模仿达到惟妙惟肖, 甚至达到乱真的地步, 那也只是廉价的仿造品。模仿是为了学习先进经验, 避免走弯路, 缩短学习时间。模仿的目的是提高, 但模仿的出路在创新。所以我们在声乐学习中要培养自己的情操和美德, 提高我们声乐技巧和艺术修养, 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怀着创造精神去观察分析每个作品, 用创造的思维去表现处理每个作品。

我国许多老歌唱家都是在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特色,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例:胡松华的赞歌、吴雁泽的号子、何继光的渔歌、才旦卓玛的藏歌、郭颂的船歌, 无不浸透着老艺术家们辛勤的汗水, 模仿传承, 锐意创新, 终成全国人民喜爱敬重的老艺术家。我国擅长多种演唱风格的通俗歌手刘欢, 他也是一个模仿学习、自学成才的佼佼者, 他在如何把民族风格恰到好处地运用到通俗唱法中去做得很成功。他的《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好汉歌》传遍大街小巷, 更可喜的是刘欢后来又在通俗、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借用美声方法唱出了《千万次的问》等歌曲, 刘欢勇于模仿, 更敢于创新。上述例子, 都是模仿创新的典范, 也体现了声乐学习中模仿与创新的重要性。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模仿 篇9

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更有趣、更具活力、更富于挑战性的听说课堂, 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性发挥的空间。

“模仿秀”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它倡导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上, 学生扮演模仿各种生活角色, 模仿各种现实语言交流活动。There is little consensus on the terms used in the role playing and simulation literature.A few of the terms used to interchangeably are“simulation”, “games”, “role—play simulation”and“role-playing game”.“模仿秀”教学法使用多种交际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它在培养学生听说技巧和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模仿秀”的科学理论基础

1. 模仿扮演如何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

Scarella and Crookall的研究表明了学生习得第二语言的三个学习条件是: (1) 学生要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 (2) 学生主动地参与语言学习; (3) 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在“模仿秀”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中,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获得大量有意义的可理解输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主动参与表演, 自然的语言活动会使他们暂时忘记正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减轻学习焦虑感, 增强自信心, 并培养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

2.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是学习者能够真正掌握第二语言并进行交际的途径。人类学家海姆斯 (Hymes) 认为, 一个人要想获得交际能力, 就不能只获得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 而且还应具有在社交中合适使用语言的能力。“模仿秀”教学法的实质在于, 语言学习者卷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去, 并都急于使这种卷入带来决议和理解。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为提供了活生生的实例。 (1) 学生用这些实例作为媒质来探索他人的情感; (2) 洞察他们的态度、价值和感知; (3)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4) 用各种方法探讨教材。

“模仿秀”在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符合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外语教学实践应遵循的系统原则、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文化原则、情感原则等五个原则中的交际原则。

3.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心理状态是心理比较稳定的状况, 它是指一定的时期内人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水平, 是一定时期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学生接受教育, 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同, 对教育的接受情况也不一样, 如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时, 就容易接受教育;相反, 如果内心苦闷、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时, 教育的影响就很难被其内化。这是因为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心理机能。现在高校学生的特点是有广泛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 渴望表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模仿秀”恰恰以它活泼新颖的形式, 五彩斑斓的艺术内容, 以及可塑性、创造性、表演性极大地调动了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高效率地接受教育。

二“模仿秀”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

本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课为每两周两课时。课时非常少, 学生练习口语的时间也非常少, 口语水平提高得非常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在自己承担教学任务的两个班12文科1班, 34人, 12文科2班, 共38人进行了实验研究。听说课上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之余, 笔者选用了《走遍美国》这套试听教材来控制语言材料的输入, 并通过“模仿秀”的形式加大学生课堂口语的输出。每次听说课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后,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播放两至三幕《走遍美国》, 采用预听一篇再注意听细节、停顿重复的方法, 让学生们尽力去抓住其中的细节, 模仿其中的发音, 特别是中国学生容易忽视的发音规则, 如连读等。在充分理解其中内容的前提下, 让各个学习小组 (学生被分为4~5人的学习小组) 在课外排练组织, 模仿剧中内容。学生可根据剧幕内容和角色人数进行自由调整, 也可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修改, 并自行选择课后时间进行排练, 每两次听说课 (1个月左右) 用1课时各小组在班级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可自行事先准备好一些简单的道具。学期结束时, 两个实验班的同学聚在一起进行竞赛, 并公开竞赛时间, 邀请感兴趣的学生观看并充当观众。

“模仿秀”在听说课中的应用必须重视反馈。研究证明, 成就感是内部动机的主要动因, 故成就感能激发出潜在的兴趣和坚毅勇敢的进取意志。因此, 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的表演情况反馈给学生, 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使他们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偏差, 以便及时补救。不过反馈时也应采取一定的技巧, 要有针对性, 避免一概而论。例如, 对于一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 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还应注意学生本身之间的差异, 尽量让每个人分享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为了完善“模仿秀”教师单独评价的机制, 同时也为了避免小组表演时其他学生“事不关己”的态度, 笔者改良了评价机制, 让每一个学生发表其对其他小组或小组成员的表演进行评价, 并给予评分。可以采取教师提问或是以书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并综合学生和教师双方的评分, 给出更为客观的成绩。这种“模仿秀”可以做到人人参与, 人人受益, 人人是表演者, 人人是观众, 人人是评价者。

三“模仿秀”在英语听说课上的教学效果

1. 问卷调查及课后交流

笔者用课余时间对所教学的两个班进行了民意调查。让学生们对这种教学方法自由发表意见, 并对课堂操作给出建议。两个班共72人参加。所有学生都认为这是一种新颖有趣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法。91.4%的学生认为“模仿秀”充分地调动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 缓解了开口说英语的紧张感, 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和协作能力,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四位同学希望能不时地变换听说材料, 增加新鲜感。三位同学建议不要固定小组, 可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意愿重新分组。

2. 学期末的口语测试

经过一学期的“模仿秀”教学, 学期末的口语测试时, 笔者明显感觉学生在口头表达时不再像上一学期那样紧张焦虑、辞不达意了, 甚至背诵已经准备好的稿子等, 而是显得更加自信, 口语表达更加流畅, 更加享受表演的乐趣, 更自然地适应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在表演中很自然地进行口语输出, 效果非常明显, 口语成绩相比前一学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说明虽然课堂上的口语训练时间比以往少了, 但由于积极地开辟了有意义的、有计划的第二课堂, 学生课外投入口语练习的时间反而多了, 故而学生的口语成绩提高了, 口语输出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也相应地提高了。

四“模仿秀”在听说课上运用的价值

1.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习动机, 培养了学习成就感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模仿秀”这一创造性活动。任务参与是一个理想的教学状态, 学习成为学习本身的目的。当我们处于任务参与时, 有完成任务的强烈愿望。模仿秀首先以任务参与的形式布置给学习者, 学习者接到任务后, 便开始自我参与。作为活动的主体, 担任主要角色, 学习者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能积极地投身到外语学习中去。自身的成功期望和为了成功而进行的努力, 大大地激发了学习参与的热情与动力, 随之慢慢形成的便是参与外语学习的成就感。通过一次次的表演, 学习者能够逐渐感受到自己掌握使用外语的潜能, 积淀成学习的成就感;而学习动机和成就感反过来又会更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模仿秀”为学习者提供了独特的语言仿真环境, 体现出全面的交际行为, 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模仿秀”正是结合了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来训练和培养学习者使用外语的能力, 使其学会运用外语在不同的场合下对不同的现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走遍美国》中的场景都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模仿其中的片段就好比体验真实的生活, 整个表演过程就成了一个实际的交际过程。

3.“模仿秀”建立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模仿秀”为学习者建立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具有安全感学习环境。合作学习的安全感减少了紧张和焦虑, 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外语学习。心理学证明, 轻松愉快的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增强记忆效果, 并能帮助学生克服缺乏自信的障碍,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4.“模仿秀”能够启迪智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模仿秀”根据学生主观上强烈要求自主的心理特点, 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空间、竞争环境。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究氛围、民主氛围, 既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保证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并帮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求得最佳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范玲玲、李晓珍.谈交际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2)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模仿 篇10

一、《酒店英语》课程的特点

(一) 《酒店英语》课程

1.《酒店英语》课程内容

《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是针对涉外酒店基层岗位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部门的岗位上, 从事服务与管理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而进行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

2. 学习的意义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训练学生的技能, 这里的技能除了服务技能外还包括酒店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在当今, 英语已经成为进入某些行业的“敲门砖”, 酒店行业就是其中之一。在酒店, 客人习惯用正常语速和服务员交流 (这在电话预定的情景中表现尤其突出) , 对酒店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来说, 只有达到对特定语言知识的熟练掌握, 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如果只停留于有印象但不熟练阶段, 就无法交流、无法工作。

(二) 《酒店英语》教学的特点

1. 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似之处

首先, 两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一种对语言记忆的过程。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一个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来记忆并加以运用的过程, 《大学英语》和《酒店英语》都是一种对语言记忆的过程。并且, 两门课程都有听说读写的训练。

2. 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差异

(1) 生词量小, 但要求熟练掌握。《大学英语》四六级对学生来说, 有大量生词, 《大学英语》大纲对这些生词往往只要求能认识, 即能读, 对能听说写方面的要求不高。《酒店英语》的学习中, 专业生词总量不大, 但这些专业生词都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 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至少要能听说读,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专业词汇熟练掌握。要达到这种熟练程度, 必须强化训练。

(2) 句型简单, 易读, 但听说难。《酒店英语》生词少, 多是口语化专业性的语言, 句型比较简单, 学生都能读懂, 但听说较难。要听懂正常语速的对话对学生来讲非常困难, 即使听懂了要用标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也比较难。

(3)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酒店英语》词汇可以分为一般性的酒店专业词汇, 如入住、结账、道歉等用语, 这些词汇与《大学英语》要求的词汇差异不是很大。其中也有少量的较专业的酒店专业词汇, 如菜名、客房设施、康乐服务词汇等。如果从事涉外酒店专业的学生不懂专业英语, 也就无法从事实践工作。

(4) 弱化读写, 强调听说。在酒店服务过程中, 首先要能听懂客人的话, 还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听懂就能给客人提供服务, 听不懂就无法开展工作。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一段话从能读到能说在语言学习上是一个艰难的跨越。一句话, 学生能看懂, 但外国人用正常语速说出来, 学生反应不过来, 听不懂, 到了能听懂的程度, 却又不能用英语熟练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酒店英语》教学强调听说, 听和说用得最多, 读和写的要求相对来说弱化了。

二、“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概述

(一) “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的内涵

因为酒店英语有生词量小、句型简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读写要求弱化、强调听说、要求熟练掌握等特点, 所以我们摸索出并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首先, 我们找出酒店业情景对话教学视频, 这些视频一般是由语音纯正的英美籍人士所录制的。之后在课堂以听力练习的形式, 让学生逐字逐句听懂。然后将多媒体视频文件复制给每个同学, 要求学生回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熟记和模仿该对话, 并用数码相机将练习成果录制成多媒体视频文件做为作业上交, 教师对上交作业评价并指导。我们把这种教学法称之为“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

(二) “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训练步骤

1. 听

我们找出由英美籍人士所录制的酒店业情景对话教学视频 (以下简称“A视频”) , 之后在课堂以听力练习的形式, 让学生逐字逐句听懂, 并写出所听内容。这步我们强调精听, 让学生逐字逐句反复听, 直至听懂。

2. 模仿背诵

“语言的学习源于模仿, 要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也要学会模仿, 通过模仿可以纠正错误的发音, 并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 提高流利程度, 培养英语语感。” (1) 教师将“A视频”复制给每个同学,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熟记和模仿该对话。在反复播放“A视频”的过程中, 让学生进行跟读、模仿并背诵。“学生经反复多次跟读、模仿、背诵后, 便能条件反射地根据视频中显现的情节, 以片段中角色的语句进行会话。” (2) 之后, 我们在课堂上抽测练习效果, 为录制多媒体视频文件做准备。

3. 展示往届学生录制的优秀视频

展示往届学生录制的优秀视频, 可以给学生设立一个标准, 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

4. 制作多媒体视频文件上交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熟记和模仿该对话, 并用数码相机将练习成果录制成多媒体视频文件做为作业上交。

学生一人分配一角色, 不需创造地、原字原句地模仿, 以流利 (最好是原速) 的语速, 模仿出原声视频中的语音、语调、甚至表情。学生在完成录制作业时会有较大的难度, 因为要想顺利录制, 必须能熟练背诵对话。据研究, 教师在根据记忆与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复习作文时, “每复习一遍, 就在这篇作文的后面画一个五角星, 画到第8个五角星开始背诵, 要背诵到16遍。指导学生一定要背诵到16遍。有些同学不愿意背那么多遍, 老师一定告诉他们会背与熟背不一样, 一定要背诵够遍数, 熟背。学习的程度是影响遗忘的重要因素。熟背了的东西才能转变成自己的东西。” (3) 同理在能背的基础上, 学生要再反复背诵30-50遍才能基本流利, 要达到原速则更难, 需要一定的耐心。所以, 在完成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过程监督。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有惰性及完成录制多媒体视频文件过程需要学生多遍练习的情况, 教师应在录制过程中对学生给与帮助、指导、监督。

5. 反馈

“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于学习。一般说来, 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 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 没有强化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4) 这告诉我们, 在要求学生进行练习的同时,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强化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练习时, 要及时、经常、适度地给予反馈。多媒体视频文件在准备期间及上交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和批改并针对作业情况进行讲解, 可以以过程监督指导、优秀作品播放、失败作品播放、纠音等形式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堂播放指出错误发音, 也可以以作业形式将学生作业发给不同的组, 小组之间互相指出对方错误发音。

6. 独立发挥阶段

学生在做过几次视频作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后, 教师可在期末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原创酒店英语情景剧, 并制作视频。这可以充分发挥部分优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拍出优秀的具有原创性的英语短剧。

三、“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的优点

(一) 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如果学生做出了视频作业, 则他一定已经能熟练掌握所学对话了。因为制作视频要求达到或接近原声的速度, 促使学生反复练习, 直至熟练掌握。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 (Edward Lee Thorndike) 研究, “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一经练习运用, 其联结必然牢固。如果条件相等, 不用则联结的力量逐渐减少, 练习则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 练习的时间越近则联结的保持力越大。” (5) 这就强调了练习的作用。模仿原声, 学生凭第一感觉, 习惯上就会用与原声差不多的速度来说,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学生要熟练掌握一段对话, 大致要经过能背、熟背、用感情驾驭语言的表达几个阶段。能背, 一段话背下来练十几遍就差不多了, 要达到熟背则至少需练三十遍以上, 要达到感情驾驭语言没有八十遍是不行的。根据学生的反馈, 制作过程中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不熟, 录制不成功, 没完成就再来;学生怯场, 没录成功, 会再录;录制后, 学生反观自己, 不满意自然会再录。这样, 达到了反复训练直至熟练的教学目的。

(二) 是一种较好的过程监督手段

视频制作是一种有效监督学生是否完成作业的手段。录制视频可以将学生制作视频的时空记录下来, 录制过就可以交作业, 没练习过就不能上交作业, 杜绝了口语作业无法过程监督的难点。“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可以做到对练习的过程进行监督。作业中可以要求学生在练习二十遍左右能将对话背下来的阶段, 无论流利与否录制一个视频。练习三十五遍左右较熟练阶段再录制一个, 达到熟练阶段的状态再录制下来, 完成后将过程视频与最终作品一同上交, 这样就可以有效监督作业完成过程。

(三) 易于纠正发音

录制的录像能反复展现学生的错误发音, 方便纠音。教学中我们发现, 发音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共性, 即某几个同学在某些词发音上犯相同的错误。针对此情况, 教师可以将原声视频与学生作业发音进行比较, 生动展现正确语音。

(四) 可以以此建立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库

优秀的学生视频文件积累起来, 是一笔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第一, 给下一届同学观看, 起到激励作用。第二, 见到同学做的作业, 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

(五) 趣味性

拍视频给学生拍电影的感觉, 有较强的趣味性。在视频制作的独立发挥阶段, 对要求上进的同学, 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 把学生自由发挥自编的小剧放给同学看, 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六) 形成良性循环, 锻炼综合素质

把前几届同学中优秀的作品作为样板播放给同学看, 则学生自然向优秀作品看齐, 优秀的作品看多了, 作业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形成良性循环。另外, 拍视频类似于上台表演, 仪态仪表、体态语言及心理素质都得到了训练锻炼。

(七) 有规范样板, 能够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与简单的课堂小活动小对话 (role-play) 、课堂辩论 (class-debate) 、演讲 (speech) 相比较, 录制视频教学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事先有效监督

因为有过程监督, 学生练习时不会因为没准备而无话可说。

2. 有对话样板, 不自己编造词句

没准备的课堂练习学生会有某种程度的中国式英语, 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 并影响日后的标准语言表达能力。

3. 因为练习内容一致, 互相之间能听得懂

其他形式的练习, 因为学生在表达内容上不完全一致, 表达不尽标准, 可能造成一人表达别人不懂的尴尬场面。

因此, 视频制作教学法能达到有效学习 (有效准备、有效演讲、有效听演讲) 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中不走弯路。另外, 多媒体播放的视频, 充分的视听信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方便了学生记忆。

四、总结

“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与没有英文视频参与的英语教学相比较, 更为生动形象, 更具趣味性。而且, 录制的学生模仿英文对话视频可以反复播放, 有利于互相学习, 有利于课堂纠音, 有利于自我纠错, 优秀的学生视频作品展示给本届及下届同学可以很好地带动学习风气。本教学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落实, 过程监督环节比较重要, 建议主讲教师配备2-3名学生助教, 一个学期做3-5个视频, 一年下来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定会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摘要:酒店英语有生词量小、句型简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读写的要求弱化、强调听说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等特点, 教育研究者在教学中摸索并采用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原声视频模仿录制教学法”。它要求学生首先听懂酒店原声对话教学视频, 然后模仿该对话, 并用数码相机将练习成果录制成多媒体视频文件作为作业上交, 教师对上交作业评价并指导。这种教学法适应了酒店英语的特点, 具有其他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关键词:酒店英语,教学法,原声视频,录制,模仿

参考文献

①聂晶淼:《任务教学法在课外影视教学中的应用》, 载于《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20期, 第157页。

②冯敏贤:《影视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载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 第63页。

③郝明山:《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英语成绩》, 载于《中学生语数外 (教研版) 》, 2009年第4期, 第125页。

④施良方:《学习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第36页。

上一篇:2+3下一篇:儿童慢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