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2024-05-04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精选十篇)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篇1

一、农业中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秩序不佳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 但是现在许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严重的课堂秩序问题。许多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任意旷课, 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在课堂大声说话、睡觉、听音乐等, 都严重影响到了教师的正常教学。这一方面严重影响教师的心情, 使教师上课产生不良的情绪, 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其它学生的听课效果。

(二) 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现在许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生源质量都不高, 这些学生从中学毕业进入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后, 并没有改掉中学学习阶段的一些坏习惯, 更有甚者变本加厉, 对学习产生很严重的厌学情绪。教师随意走进一个班级, 都可以看见随处扔掉的教科书, 许多学生都存在着读书无用的意识, 认为课本知识枯燥无味, 对未来的工作没有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许多学生脸上都挂着痛苦的表情, 课堂已经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这也是这些学生逃课的一个原因。

(三) 师生关系不佳

由于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处在青春期的阶段, 叛逆的心理非常严重。教师在教学时批评学生几句, 都会遭到学生的反抗, 不愿意惹事的教师便采取沉默的方式, 得过且过。若碰上强硬点的教师, 则很容易出现摩擦, 甚至发生肢体上的冲突。这种情况会给师生关系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并且还会使教师的尊严受到挑战, 使其在后来的教学中对本班级产生很强的负面情绪。

(四) 教学效果低下

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维持班级的纪律上, 而不能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出现违纪的小动作, 就会打断教师正常教学, 使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受到严重的影响, 造成教学效果低下, 最终只能够草草收场。由于很多学生都不能及时地掌握课堂内容, 再加上课下不复习, 就会使考试成为一种形式。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知识, 在找工作时出现严重的不适应, 职业前途也会变得更加迷茫。

二、农业中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 学生知识基础薄弱

国家中高考的连年扩招, 使许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分数不断走低, 这样就造成学校招来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许多中考失利的学生, 由于初中没有掌握好文化基础知识, 进入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时, 对深层次的农业知识就会显得束手无策。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更有甚者对学习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更加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 为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 青春期学生叛逆心理严重

许多在校的学生年龄都在16-18岁之间, 正好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 都希望获得其它教师及学生的认可, 但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形成, 还处在一个略带幼稚的年纪。许多学生在学校都希望摆脱家长的束缚及教师的管教, 在行为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很容易跟风学坏, 早早学会抽烟、酗酒, 并对网络游戏产生痴迷, 更有甚者做出违法犯纪的事情, 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 家庭原因

据相关部门调查, 许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家庭情况都不太好, 学生家长下岗、外出打工者居多。家长只对子女的生活起居关心, 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对子女的学习进行管教。许多家长的知识水平也非常有限, 都希望子女赶紧上完中等职业院校后赶紧就业, 以减轻家庭的负担。甚至还有部分父母赞成子女抽烟、酗酒、赌博, 他们认为这是以后子女走上社会必须学会的本领。

(四) 社会影响

我国目前仍处在新旧体制转型的社会时期, 社会上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 再加上现在媒体信息的快速传播, 许多不正之风也深深影响着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许多学生在受到社会不健康东西影响后, 产生模仿的心理, 再由于好奇心的驱动, 很难抵制社会上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例如, 部分女生都希望自己成为明星, 平时有时间都在唱歌跳舞, 然后去参加一些省级或者地区的音乐歌手选拔赛;许多男生由于自制力较差, 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称兄道弟, 厮混在一起, 经常抽烟、喝酒、通宵上网、结伴打架。

(五) 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许多教师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守纪律、爱好学习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然而这个标准已经不适合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有许多教师认为课堂上自己为大, 认为学生都应该对教师绝对尊敬, 一旦碰到个性较强的学生就无法忍受, 轻者动怒, 重者与学生产生严重的冲突。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可能像小学生那样认真听话, 对教师毕恭毕敬,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 遇事都有自己的主张, 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就敢于挑战。所以, 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矛盾, 一旦处理不好, 就会对师生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

(六) 教师缺乏包容心

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些教师由于自身原因, 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对新事物新理论往往存在排斥心理, 但是学生往往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例如, 学生穿着上新颖别致、头发染成五颜六色、耳朵和鼻子上带耳环或者鼻钉等, 这些学生在教师那里往往直接被定义为坏学生, 教师以后的交往中都容易带着有色眼镜来对待他们。

(七) 教材内容老化

多年来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改变。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大多以高中的基础知识为主, 专业课则从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简化而来, 理论性相对较强。这些知识对于本身基础就很弱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学习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再加上教材内容老化, 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 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八) 教学模式单一

许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式依然延续着传统教学模式, 依然是教师在课堂上满堂讲, 学生坐在下面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 一方面会使课堂气氛枯燥, 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好动天性, 久而久之, 就会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反感。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三年后, 直接面临的便是就业问题, 所以他们更加喜欢动手操作等技能, 这些内容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解决的。

三、农业中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改变观念,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现在许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不和谐,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要首先将自己的心态摆正, 改变传统观念中的师者为大的思想, 在上课的时候不要摆架子。在遇到问题时, 不能为了自己的尊严, 而要求学生完全服从自己, 不能产出一点叛逆之意。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也不能像传统教学的评价模式那样, 以成绩的好坏来作为学生行为好坏的评价标准。教师作为长者, 应该对青春期的学生怀有包容之心, 抱着地位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互相尊重,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做到师生之间互相负责、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学生才会对教师从心里感到尊敬, 在课堂上才会遵守纪律, 认真听课学习。教师有了这种良好的环境, 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才会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改变教育方式, 以表扬为主

科学研究证明, 对于同样能力的两个人, 一个进行表扬, 一个进行批评, 受表扬的那个人一定会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而得到批评的那个人, 很有可能带有很强的负面情绪来做下一件事, 由此可以看出, 表扬的重要效果。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也要多采取这种方式, 努力去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对于学生的进步, 要对学生进行表扬, 对于他们的缺点, 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来提示学生, 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通过采取这种方式, 学生会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 并且还会树立起信心, 更好地进行学习, 从而获得良好的成绩与能力。

(三)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目标

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进行尝试。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 但是并不一定有正确的奋斗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实现目标。例如, 新生刚进校时, 教师可以让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学习计划, 毕业后是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还是考取专业资格证书找个合适的工作。学生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 就可以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更加具有学习的自觉性。

(四) 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枯燥和沉闷, 这种模式下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也更加喜欢安静不被打扰的氛围。但是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比较活泼,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可以采取自由辩论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是一件轻松和愉悦的事情, 这样还会使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减少。既然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弱, 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 也要多指导学生进行农业技术实践操作, 使其学会对多种农业器具及设备的操作, 为以后的工作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在教育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 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其教学管理工作, 这样才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培养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 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而更好地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晓献, 王晓波.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4 (4) .

[2]洪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的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2 (4) .

[3]张向力.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考核内容及评价方式[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6) .

[4]王琴.教学督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7) .

中等职业教育 篇2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产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制度化建设。从国际视野考察发现,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高中教育在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今后,中国为实现完全工业化和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高中阶段教育要以实现普及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es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social democratization since the modern times, both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nd Japan have advanced the massification and universalization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greatly, and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review has shown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rocess of secondary education from elite period to mass period.Meanwhil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plays a main role in helping high school education realize massification and universalization.From now 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mple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igh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take universalization as its goal,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vigorousl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should be sped up.【关 键 词】产业革命/社会民主化/高中教育普及化/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制高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认识》表明:到2005年,“我国的工业经济占据了绝对主体地位,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但各个地区之间工业化水平差异巨大”[1]。这样,为了完全实现工业化,推行新型工业化战略被认为是今后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在这一进程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必须要采取的首要战略举措之一。与提高人力资本相关联,我国的教育要做结构性、体系性改革,其中加快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特别是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并提高其质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项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从学校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我国在世纪之交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成为接踵而至的一个棘手问题。之所以说它棘手,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普及高中教育首先要促进高中教育数量的扩张,同时还必须谋求其质量的提高,这两者是一个一体两面的矛盾关系;其二,高中教育普及化表面上看是高中教育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过程,但其背后又是一个在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上是追求公平还是追求效率或者是争取两者并立的教育理念权衡的过程,这种理念权衡不光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还与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直接相关;其三,高中教育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格,又具有职业、技术、甚至专业教育的性格,这使得走向普及化的高中教育中的学生分流问题异常复杂。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普及高中教育?其四,为了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化,有关部门和各学校必须在设施设备整备、教师培养培训、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积极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2]。看来,围绕高中教育普及化问题,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由于篇幅关系,本文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关系,从国际视野出发,运用比较的思维,集中探讨一下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普及高中教育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一、高中教育普及化的涵义

对于“高中教育普及化”这个概念,目前很少有学者进行过缜密的论述和严格的界定。日本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在《月刊高中教育》1978年第2期上发表的《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与选拔原理》一文,借用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对高中教育普及化问题进行了阐述。

20世纪70年代初,马丁·特罗通过考察二战后美国和西欧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以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指标,明确地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指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3]这就是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

藤田英典借用马丁·特罗的这一理论,以高中入学率为指标,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中教育的数量扩大和性质变化的过程划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精英化阶段是从明治初期至大正中期(大约1872-1920年),该阶段日本中等学校(旧制中学校、高等女学校、甲种实业学校)的入学率保持在15%以下;大众化阶段是从大正中期到昭和20年代末(大约1920-1954年),该阶段中等学校或高级中学的入学率从15%提高到了50%;普及化阶段是昭和20年代末以后(1954年以后),该阶段高级中学的入学率超过了50%。同时,藤田英典还认识到,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中教育发展在发生阶段性跃进的过渡期,高中教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920年前后的过渡期为“第一次变化”,1954年前后的过渡期为“第二次变化”[4]。藤田英典的这一创见可以称之为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理论。

本文在考察高中教育普及化问题时亦依照这种阶段区分法(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和阶段划分标准(高中入学率的15%以内、15%~50%、50%以上)。

二、精英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中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大体上处于从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以后至20世纪10年代这一段时期。之所以把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作为精英中等教育的起点,是因为从那时起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在中世纪时期的传统学术型中学的基础上,新建、改建了一批学术型中学。之所以把20世纪10年代作为精英中等教育的终点,是因为从那时起,美、日等国家中等教育的入学率超过了15%(1910年美国有15%的适龄青年进入中学学习[5]41,1920年日本旧制中学校、高等女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的入学率达15.8%[5]172)。

(一)精英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精英化阶段,世界中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传统的学术型中学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整个中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各种实科中学逐步发展起来,但是它们仅处于从属地位。这样,在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上就形成了鲜明的双轨制,其典型代表是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所以,精英化阶段世界中等教育的结构特征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双轨制。

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早期,亦即其精英化阶段的前期,基本是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术型中学一统天下。但自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并向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等扩展开来以后,中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方向迈进,同时职业中学和技术中学相继建立并发展起来。1708年德国的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建立了一所实科中学,1747年德国人赫克(J.J.Hecker)在考赫斯特拉斯建立了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学校”,这是世界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创设的肇始。此后,中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18世纪后期英国实科中学的盛行,19世纪中期英国实科技术学校的发展,19世纪后期法国“现代中学”的兴起和德国实科中学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实学校的蓬勃发展,以及19世纪末日本实业学校(甲种)的建立与发展都表明:在各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开展产业革命的促动下,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发展壮大,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从自然无序状态逐渐发展到了制度化状态。

尽管在精英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在制度层面上还没有取得与传统学术型中学同等重要的平等地位,它们的毕业生一般不具有升入大学的资格,只得在就业市场就业。例如,德国在1901年以前大学是对非文科中学毕业生持“歧视”态度的[6],英国在1926年发表《青年的教育》(即“哈多报告”)之前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的地位是无法与文法中学相比的[7]。

(二)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中所发挥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

从学理上来考察,由于学术型中学主要是为升大学做准备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口数有限的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所以,单凭封闭的学术型中学是很难实现中等教育大众化的。当然,这一阶段学术型中学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学术型中学的发展主要是由大学教育规模扩大所带动的结果。可是,18世纪后期以来,产业革命的发展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非技术工人),而更需要中等水平的熟练技术工人,于是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成了非常必要的事情,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无不与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从实际来考察,18世纪中期以前职业类中学虽然已经产生,但其力量非常微弱。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和美国等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力量仍然比较微弱。到了19世纪后期,中等职业教育才以德国为首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比如,德国于19世纪末形成了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实科中学并存的局面,美国既设有实用课程又设有古典课程的公立中学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日本在《实业学校令》颁布、修改(1899年、1920年)后实业学校取得了巨大发展。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担当着一极。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参与,中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是难以实现的。

三、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10年代以后,欧、美、日等国家相继实现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进而实现了普及化。从时间上看,大体上从20世纪10年代至50年代是高中教育的大众化阶

段,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是高中教育的普及化阶段。但各个国家的高中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日程表是不尽一致的。

(一)大众化、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0世纪10年代以后,相继进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的欧美国家和日本的高中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等教育制度的分化产生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从而使高中教育实现了制度化。高中教育的制度化始于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发表的《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建议把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第二,综合中学在美、英等国成为中等学校的主流。综合中学是美国在公立中学制度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中学类型,它的建立始于《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的建议,此后,综合中学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对于欧洲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英国在综合中学制度建设上迈出的步伐最大;第三,在高中教育综合化的进程中,传统的双轨制逐步被消除了。二战后,伴随着综合中学制度的发展,欧洲型的双轨制逐渐走向了分叉制甚至单轨制。比如,英国在经过1965年和1976年两次大的改革后,原来的双轨制(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现代中学)变成了以校内分轨(课程分化)为特征的单轨制。法国和德国的中等教育经历综合化改革以后,其后期中等教育阶段演变成了分叉制。

高中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再奔向普及化阶段,这一过程是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与普通教育同样的合法地位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事情。例如,英国历史上(二战以前)向来是重视文法中学而轻视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的国家,但二战以后实行综合中学制度,把职业课程和学术课程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从而在制度上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法国一向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1975年哈比教育改革之后建立的两年制短期职业高中成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而且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职业高中科会考,更使职业高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日本在二战后建立了单轨学制,其高级中学既设普通科又设职业科,职业科高中的地位和普通科高中是平等的,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经济高度增长阶段以后,产业界和政府都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倾注了巨大的热情。

应当指出,随着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欧美国家和日本(除个别国家以外,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德国)在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关系上,出现了以普通教育为主、以职业教育为辅的局面。

(二)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战以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都在法律上确立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再加上这些国家都开展了新的工业化进程,所以,以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为主要目的的职业中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们的发展又直接加速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仅以日本为例,1954年是日本高中教育进入普及化的初年,就在这时(1955年)约有40%的高中生就读于职业科高中。

二战以后,欧美国家和日本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普职等值”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创造了“普职双轨体系下的转换模式”(德国)、“普职整合体系下的渗透模式”(美国)和“普职单列体系下的互补模式”(日本)[8],注重使职业学校毕业生也具有同样的高等学校入学资格,从而促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样,取得合法地位、面临工业化发展需要、有大学入学资格吸引的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中充当着重要一翼就成为当然的事情了。

四、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无论是中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还是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为中等(高中)教育的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对于这种发展变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需要作具体的“因素分析”。

第一,工业化始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宏观历史考察可以知道,高中教育的普及化过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具有同步性,而这两者的发展又与工业化进程具有相即性。这一点是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来考察工业化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的重要前提。

从历史上看,职业教育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工商业的发展有一定关系。18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产业革命席卷欧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也在欧美国家不仅数量规模上取得了较大发展,而且还达到了组织化、制度化的程度,其典型标志是欧洲双轨制中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美国综合性公立中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各个国家,更是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综合高中的形成和发展在高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战后,在经济复兴和新型工业化运动中,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欧洲国家赋予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价值和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高校入学资格是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发展的前提和制度空间。这一历程表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内部机理是职业教育具有潜在的经济性。

第二,政治民主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或制衡或促进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乃至中期,政治民主化程度偏低,一般庶民阶层的政治地位十分有限,所以“近代型义务教育”基本上限于初等教育阶段,而中等教育则在各社会阶层间是不平等的,欧洲型的双轨制是这种不平等的显著体现。而制造这种不平等的正是相关国家政府组织的公共权利。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虽有发展但整体处于低迷状态的原因是受到公共权利制约的结果。

20世纪10年代以后,在政治民主化总体进步(如一战和二战后的政治民主化)的形势下,在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实现工业化并成为成熟工业化国家的情形下,“现代型义务教育”普及到了初中甚至高中阶段,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才被提到一些政府或政党组织的议事日程上。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主张把作为“民主制度的原型”的综合中学作为中等学校的“标准类型”[9],英国工党发言人托尼(Richard Henry Tawney)发表的《人人受中等教育》报告(1922年)主张把中等学校建设成为面向所有男女青少年的“普遍的中等教育”机构[10],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的《关于后期中等教育的扩充整顿》咨询报告(1966年)主张在后期中等教育阶段“彻底强化教育机会均等”理念[11],这些都表明,在高中教育走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总体上是起促进作用的。也就是说,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促进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而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又带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反过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大大推进了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第三,文化传统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文化传统的涵义非常丰富,与探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相关联,不同国家人们的普通教育观念意识和职业教育观念意识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有什么样的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比如,同为欧洲国家的法国不像德国那样重视职业教育,其原因何在?教育社会学者约西·沙威特和沃尔特·穆勒把法国社会和德国社会分别定义为“组织空间”和“资格空间”,并认

为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两国对待职业教育的差异[12]。而法国社会的“组织空间”性质和德国社会的“资格空间”性质的形成是有其深层文化传统的原因的。

五、中国的可能选择:以普及高中教育为目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通过考察欧美国家和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的变化可以发现,在精英化阶段,体现效率优先原则的双轨制是欧洲中等教育的传统,职业技术学校是双轨制中的旁轨,它们在促使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美国型的综合高中模式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精神,又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普及高中教育的要求,因而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这两个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为各国高中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通过考察欧美国家和日本社会经济和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发现,但凡处在工业化发展盛期的国家,都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那么,处在工业化中期后半段的中国需要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满足我国经济现代化对中等技术人才需求的根本性举措。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是使我国高中教育真正实现普及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另外,建设“和谐社会”在教育上的体现应该是深化教育民主化建设,普及高中教育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今后,我国普及高中教育的模式会有多种选择,基于继承历史和“洋为中用”式的思考,第三条道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中学)应当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必要选择,因为处在既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又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国要注重保持教育政策的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此外,这种模式在制度上的灵活性、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或多重适应性可以解决普及高中教育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和主要矛盾。为此,现阶段,我国应该以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参考文献】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53-0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高素质的农民才能更好地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新农村建设人才主体的培养需要靠农业职业教育发挥作用。因此,农业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的发展变化

(一)农业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化

资源配置合理化,就是农业生产要素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进行合理配置,使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果。

1.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现代农业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生产要素的流转、替代,特别是资本及科技对劳力和土地的替代,导致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占社会劳力的比重大规模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2.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能够使各经济单位在经济、技术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现代农业中,农业企业规模扩大,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广泛,不仅出现了细致的产业分工、地区分工、企业分工,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而且形成了生产环节上的分工。

(二)农业功能多样化

1. 农业从单一的衣食供给发展为多功能

农业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农业不仅承担着为人类供给食物,还出现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生态维护等多重功能。首先,在市场经济下,农业担负提供生活资料功能,以及肩负着提供就业、货币收入的功能;其次,在现代社会,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必然引起农业功能及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城镇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的需要促使现代农业在休闲、观光功能方面的拓展;最后,对全社会而言,生态环境保护很重要。农业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解二、三产业中的废弃物,充当保护生态环境的角色。

开发拓展农业功能,需要我们以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更远的思考来谋划农业,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农业结构,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各项非农生产性功能和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2.由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农业功能的拓展,促使了休闲观光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农业等的发展。生态环保农业,即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农业不仅要解决其内部环境污染问题,还要通过保留足够大的农田面积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二、新农村建设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一) 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职业教育方式转变

新农村建设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先进科技逐步替代传统资源投入,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形成综合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可以整合各地的农业人才、技术、物资等资源,积极建设信息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流通营销体系,并与相关农业学校签订协议,让学校教师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二)生活宽裕增强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发展生产、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好。农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就有可能愿意和有能力将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给农业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三)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内容更新

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门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必然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农业向产前、产后不断延伸,对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咨询,产后的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多,而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90%以上是产中人才,可见,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各种农业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会大量增加。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应调整办学方向,以培养专业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为主。

三、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依托各地县级职教中心、农村成人学校和中小学,广泛建立县、乡、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努力培养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向“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发展,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知识,还要熟悉现代化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推广者。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要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对农民进行创业教育培训

在农业集约化、产业化、高科技化发展的趋势下需要现代农业生产的带头人,而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管理人才和现代农业生产带头人。农业职业教育应依托当地资源引导农民创业,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9,(7):35-38

[2]郝静.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45-47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篇4

1 积极申办科技培训基地, 开拓科技培训领域

近年来学校利用资源优势, 积极申办各种科技培训基地,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自治区农牧民培训教育基地等6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基地先后在学校设立。 2008年经扎兰屯扶贫办、鄂伦春旗扶贫办上报,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认定学校为全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培训基地;2009年,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批准学校为东部农牧民培训基地, 同年批准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基地;2012年呼伦贝尔市供销社在学校设立呼伦贝尔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培训基地;2013年科技部批准学校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批准学校为全区农畜产品安全检测人员培训基地。 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以六大培训基地为依托的科技人员、农牧民培训体系。

2 大力开展科技培训, 服务“三农三牧”

学校2008~2014年共培训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等19 910 人 ( 次) , 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牧民素质做出了一定贡献。

2.1 科技培训类型及培训内容

学校开展的科技培训主要有科技人员培训、农牧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三种类型。

2.1.1 科技人员培训主要包括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 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从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1) 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从2013年开始学校为扎兰屯市培训科技特派员, 2013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学校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 开始承担呼伦贝尔市及全区科技特派员培训工作, 两年来共开展培训6期、578人 (次) 。

2)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从2009年开始, 承担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普通培训班、 重点培训班, 6年来共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 256人 (次) 。 种植专业讲授农业政策与法规解读、现代农业概论、农产品市场与营销、优势作物高产栽培、设施农业及高效生产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果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新技术等。 养殖专业讲授农业政策与法规、现代农业概论、农畜产品市场与营销、农业信息利用、农业经营管理新模式、饲料与营养、奶牛和肉牛的科学饲养、养羊学、当地畜禽常见疾病防治等。

3) 从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多年来学校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及呼伦贝尔各旗市官方兽医培训、各乡镇家畜疫病防疫员培训、种子农资经营培训、支农支牧财务人员培训班, 共培训4 654人 (次) 。培训内容主要是根据岗位经营与管理工作和从业人员专业上需要, 讲授一些法规、条例和工作中的一些新信息、新技术、新品种、新药剂。

单位:人

2.1.2 职业农牧民培训包括村干部及后备村干部培训、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及社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培训、农牧民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

1) 村干部培训:2009年以来, 学校共完成了呼伦贝尔扎兰屯市、鄂伦春旗、新巴尔虎左旗等部分旗市村干部、 呼伦贝尔市民族事务局的较少民族村干部及后备干部培训班, 参加培训人数为808人 (次) 。 根据村干部工作特点, 主要讲授涉农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公共关系与领导科学、财务管理、实用写作、市场营销、主要作物栽培技术、主要家畜饲养管理技术等内容。

2)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培训:2012年以来, 学校承担了呼伦贝尔市及部分旗市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理事及合作社社员培训, 280人 (次) 参加培训。主要讲授专业合作社基础知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同法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公共关系与领导科学、财务管理、市场信息与营销, 合作社生产中的种养殖新技术的培训与实践操作。

3) 农牧民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以来, 学校对呼伦贝尔各旗市农牧民进行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 6 787人 (次) 参加培训。针对农村牧区不同村屯生产特点, 按需培训;根据农牧民要求, 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专项培训。

2.1.3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999年5月,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学校设立了国家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179站, 可对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家畜饲养工、家畜繁殖工、饲料检验员、植保工 (庄稼医生) 、种子繁育工、蔬菜园艺工、农艺工、乳品检验工、乳品加工工、果类产品加工工、蔬菜加工工、牧草工、农用车驾驶员等十几个职业 (工种) 进行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2008年以来, 共对4 407人 (次) 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 按照职业岗位的从业要求, 对社会从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前理论与实操的培训。

2.2 保障培训质量采取的措施

2.2.1 因材施教、按需培训对不同类型的培训, 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 安排不同的讲授内容。 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 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及其他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科技人员培训根据培训主办单位的要求, 采取理论授课、问题研讨、经验介绍、基地参观与实践操作等方法进行培训。 农牧民培训, 主要根据培训人员要求, 对某一项农牧业实用技术进行讲授, 主要采取理论授课、田间 (棚室) 现场授课、问题讨论现场答疑、参观基地与示范户等方法, 解决农牧民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主要根据学员要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培训。

2.2.2 精心组织教学1) 认真制定培训方案。 根据培训要求和学员专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 确定教学内容, 对种植、养殖专业分别进行授课, 对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学员进行蒙语授课。

2) 聘请优秀专家讲课。 每次科技培训, 学校都安排校内既有较高教学理论水平, 又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讲课, 大大提高了培训层次与培训质量。

3) 认真制作教学课件。 为了保证科技培训效果, 要求讲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根据培训要求和学员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并精心制作课件。 组织老师制作培训课件30余种, 课件图文并茂, 既有农牧业生产的实用技术, 又有农牧业生产、科研最新动态, 既有实用性, 又有一定的理论性。

4) 免费为农牧民发放培训教材。 为了更好地发挥内蒙古东部农牧民培训教育基地的作用, 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 学校2009年组织教师编写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农牧民培训教育系列教材, 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实用养殖技术》、《农畜产品加工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并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共印刷3 000套。 2009年以来科技人员向农牧民发放培训教材近10 000册;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过程中向学员发放 《内蒙古农技推广与应用》培训资料1 100余册, 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2.2.3 周到服务在培训过程中, 学校需确保学员吃好、住好。 学员培训公寓采取宾馆式服务和管理, 每天24小时服务, 保证房间的卫生;根据培训时间长短制定出培训期间菜谱, 尽量让学员能吃上可口饭菜, 开设清真灶, 满足回族等少数民族学员的饮食需求。为了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 就餐一律实行自助餐制。

2.2.4 严格管理在培训过程中, 制定学员听课制度, 每日考勤制度, 作息时间制度, 同时还建立了优秀培训团队表彰制度, 对学习听课认真、不缺勤的团队进行表扬, 评选出“优秀培训团队”, “优秀学员”, 培训结束后向培训主办单位、 参加培训单位进行通报表扬, 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3 培训效果

3.1 通过科技培训掌握新知识

通过科技培训, 科技人员更新了知识, 提升了专业水平, 增强了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了服务三农三牧的水平;农牧民及时掌握了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 更好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药剂和新机械, 显著提高了家庭收入, 加快了致富步伐。

3.2 通过科技培训更新观念

通过系统的培训, 改变了农牧业科技人员、农牧民的传统观念,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和法规, 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对农牧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加深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认识, 很好地将农牧业生产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了抗市场风险能力。

3.3 通过培训获得更多信息

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5

一、文献综述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周裘绒(1997)分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状况,提出了一般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解决办法,同时提出对特别贫困地区应当特别扶持。王根顺、孟子博(2008)从西部地区整体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沈有禄(2010)以2007年全国地方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人均经费及生均预算内经费为例,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的离散程度较大。中等职业教育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指数值较大,同时差异也大。辛均庚(2012)指出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是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周永平(2013)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与转型必要,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思路。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研究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基尼系数法和DEA方法等。已有的关于经费配置效率研究的文献多集中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周胜(2014)从投入效益、使用效益、产出效益三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公共教育经费配置效益进行了计量分析。戴平生(2014)使用基尼系数的一个等价算法:收入份额法对我国省域教育经费配置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省域教育经费配置的公平性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区域结构来看,都有了显著改善。郭华林、苏捷(2014)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对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进行分析。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关于民族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研究中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8个多民族省份2007年—2012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据为例,使用DEA方法对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进行静态分析,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进一步衡量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研究结论将为改善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状况,提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生产效率以及完善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供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一)DEA与Malmquist指数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的研究基本框架是由查恩斯、库珀和罗德(1978)基于费罗尔提出的生产效率的观点基础上提出的。DEA方法不仅可以对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做出度量,而且还能指出决策单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依据规模报酬假设的不同,DEA模型可以分为规模报酬不变前提下的C2R模型和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的BC2模型,其中C2R模型是专门用来判断决策单元是否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BC2模型是用来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为技术有效的。Malmquist指数是基于DEA方法构建的使用面板数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种方法,最初由曼奎斯特斯坦提出。1982年卡文斯等首度将该指数应用于生产率变化的测算,此后研究者将其与DEA模型相结合,它可以较好地刻画相对效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大于1表示效率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等于1表示效率水平不变;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小于1则表示效率水平下降。如公式(1)所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fpch)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techch)和综合技术效率变化(effch),其中综合技术效率(effch)变化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和规模效率变化(sech)。tfpch=techch×effch=techch×(pech×sech)(1)

(二)经费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取

根据我国8个多民族省(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的相关研究,并考虑数据可得性来选取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固定资产。产出指标包括专任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数量三部分。其中教学质量用毕业生职业证书获得率来体现;学生数量使用在校生人数。本文以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云南、西藏8个省(自治区)为决策单元,采用2007—2012年各省(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研究。其中固定资产、教师数量、教学质量和学生数量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2011年的数据来源于2008—201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年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数据根据2007年—2012年的数据平滑得来。

三、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研究

(一)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静态分析

使用民族地区8个省(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利用软件DEAP2.1,采用投入导向型的CCR模型以2011年和2012年的截面数据为代表进行测算。规模效率主要考察我国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规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效率等于1,说明经费投入规模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最佳状态,经费投入既不浪费也不紧缺,经费投入规模恰到好处。规模效率小于1,则说明存在投入不足或投入过剩。2011年,内蒙古、广西、贵州、西藏、云南、青海、宁夏7省(自治区)规模效率值为1,实现了经费投入规模的最佳状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规模效率为无效状态。2012年,实现规模有效的省(自治区)下降为5个,云南、青海和新疆未实现规模有效。对于未达到规模有效的省(自治区),仅仅一味地增加经费投入,扩大规模,不仅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些省(自治区)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控制投入规模,通过制度创新等手段,来提高经费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主要考察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方法等技术方面是不是有效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纯技术效率等于1,则说明经费管理方法和制度恰到好处。纯技术效率小于1,则说明,经费配置方法和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改善。从纯技术效率层面上看,根据表2,2011年和2012年除新疆外的7个民族省(自治区)纯技术效率等于1,反映出我国2011和2012年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配置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综合表现,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的综合效率。从综合配置效率的角度看,2011年广西、贵州、西藏、青海、云南、内蒙古、宁夏7个省(自治区)实现了DEA有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效。2012年实现DEA有效的省(自治区)为5个。对于配置效率未到达有效的省(自治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来提高配置效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需要在控制投入规模的同时,改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模式。云南和青海两省则应重点改进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制度。

(二)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动态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对2007—2012年民族地区8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Malmquist指数分析,得到了8省(自治区)分年和分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数值及其分解。从按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来看,2007—2012的6年间,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总变化趋势为下降,说明6年间民族地区整体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普遍偏低。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分别出现了1.7%和2.7%的增长幅度,但2011—2012年又呈现下降趋势。对技术效率变化进行进一步分解,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增减上下波动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2009—2010年间,技术效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的增长,2010—2011年间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技术效率的增长均有贡献。历年的技术进步变化数值均小于1,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变化是造成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按省份分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看,8个民族省份的2007—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均小于1,均呈现衰退趋势,其中青海衰退趋势最为明显,幅度为14.8%;全部8个民族省份中,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的有6个,其余2个省份出现了技术效率下降。技术效率变化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青海地区技术效率变化小于1是因为规模效率变化小于1,新疆地区技术效率变化小于1则是由于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全部8个省份的技术进步变化都小于1,这说明技术进步效率下降时是民族地区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衰退的共同原因,这个结论也进一步印证了前文按年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技术进步是民族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的研究结论。由此可见,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虽然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技术进步等的落后阻碍了经费配置效率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第四部分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从静态分析的角度

2011年,内蒙古、广西、贵州、西藏、云南、青海、宁夏7省(自治区)为实现规模效率有效。2012年,实现规模有效的省(自治区)下降为5个。从纯技术效率层面上看,根据表2,2011年和2012年除新疆外的7个民族省(自治区)纯技术效率等于1,反映出我国2011年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从综合配置效率的角度看,2011年广西、贵州、西藏、青海、云南、内蒙古、宁夏7个省(自治区)实现了DEA有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效。2012年实现DEA有效的省(自治区)为5个。造成新疆地区无效率的原因包括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方面。而造成云南和青海两个省市无效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纯技术效率方面的原因。因此这三个省市在改进效率方面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疆地区需要在控制投入规模的同时,改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模式。云南和青海两省则应重点改进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制度。2011年和2012年间,内蒙古、广西、贵州、西藏、宁夏5个省(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实现了DEA有效,新疆、云南和青海地区可以在参考这5个省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民族地区区位优势,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民族特色,加强技术和知识共享,来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的提高。

(二)从动态分析的角度

谈谈中等职业教育 篇6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09-01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一直从事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工作。现在从事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在我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在多所职业学校当过老师,曾在三所民办职业学校当过七年的老师,在两所国家办学的事业单位的职业学校当过四年的老师,现在一直多年在国有企业的职业学校当老师。可以说,当今我国的各种体制的职业学校的现状,对我来说,都很了解。我教过各种各样的学生,年龄小的十几岁,大的有四十多岁。学历方面,低的是小学毕业,高的是大学毕业。因此,我对职业学校的情况非常了解。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感到职业教育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占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直接与当前的生产实际相一致,所以, 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应该是可以直接分配到工厂的生产一线上, 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但现实是怎样的呢?

师资水平方面:在中职学校的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专任教师素质不高,不大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专任教师“双师型”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引进“双师型”复合人才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虽然“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缺少承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这部分教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高低由专业课,特别是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水平来决定。这说明我们中职的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还是从事理论教学,缺乏带领学生操作实践的专业技能指导教师,这不符合培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动手能力强的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例如,我曾工作过的职业学校,就以“汽车维修专业”来说,有的讲课老师,自己都不会修汽车,根本也没接触过汽车维修,那么,这样的老师讲课,怎么能把学生教会呢?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怎么能让汽车维修企业欢迎呢?由于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因此,造成了当前的社会现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企业很不喜欢,他们不会干活。这在一定的方面给中等职业学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

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方面:中等职业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差。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待遇和工资水平大多都低于中小学校教师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由于中小学校教师是属于国家事业编制,教师工资由国家财政拨款,旱涝保收。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是民办和国企编制,教师工资没有保障,并且工资较低。另外,中等职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与中小学校教师相比差距非常大,我曾工作过的民办职业学校,每天,早上7.30上课,晚上8点钟以后才能下班,每月才有两天休息,还没有寒假和暑假。我一个人既是理论课老师,又是实习课老师,还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勞动强度极大。很多老师挤在一个很小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内连走道的都很窄,条件非常艰苦。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很难录用和挖掘到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自己已有的专业骨干教师也很难留住。中职学校录用大专院校毕业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外单位教师调入中职学校任教的,同样是下降的趋势。校内外非教师调入中职学校任教的教师中,大多是由本校的职工调整到教师岗位进行教学,这是为解决中职教师紧缺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中职学校教师人员不稳定,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要把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努力做到职业学校办学实现与企业行业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劳动者。要实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就要保证在发展规模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大力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相关的政策,要鼓励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还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不断地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普通院校的再培训,然后,充实到中等职业教师队伍中去,同时,努力建立和执行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制度,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之后,再来教学生、指导学生。这样,就会加强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来源的渠道。要不断的加大对在职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的变化需求,制定出相关的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来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 要鼓励教师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实践、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更好地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服务,积累实训教学所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还要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型的转变。也要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统一举办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让教师能够取得相应专业的多项技术职称,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并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能娴熟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篇7

关键词:中等农业学校,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中等农业学校作物、烟草、茶叶、园林等种植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将为学习栽培技术、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专业打下一定基础。该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名词繁多, 有的章节内容抽象复杂, 不容易记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让文化基础薄弱的农业学校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植物及植物生理》中的知识, 是每位任课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重视画图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在植物学教学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画图法, 就是用极单纯的线条和图形在极为有限的时间空间内, 迅速概括出物象的最本质的特征。高效、生动、直观是这种教学手段的最大优点。教师运用画图法教学时, 可以讲什么画什么, 边讲边画, 画一层, 讲一层, 界限清楚, 层次分明, 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 在讲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时, 画图能使学生理清有关结构的层次关系, 可通过不同的颜色表明表皮、皮层、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髓。又如, 在讲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时, 边画边讲系列受精的过程。花粉粒落到子房的柱头上, 萌发形成花粉管, 花粉管通过花柱到达子房, 伸向珠孔进入胚囊后, 先端破裂, 最后精子进入胚囊。这样讲双受精过程既直观又生动。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要求学生试着画一些简图, 学生通过画图记忆, 这种记忆方式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和逻辑记忆于一体, 其效果远远超过单靠语言文字表述的逻辑记忆。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生, 画图法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

二、利用挂图、标本、模型和实物开展直观性教学

植物学形态解剖方面的内容, 需要运用大量的标本、模型、挂图、实物等直观教具。有经验的教师, 首先考虑直观教具和内容文字的最佳结合。教师讲课时, 充分利用这些教具, 讲到哪一部分, 就展示哪一部分的挂图、模型和实物。学生边看, 边听, 边记忆, 这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 使繁多的形态结构变得直观化、具体化,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 在讲根、茎、叶、花、果形态部分时, 事先采摘好相应的实物, 上课时将这些实物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 对照实物加以讲解。在讲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结构时, 学生观察新鲜玉米籽粒时, 很容易就观察到胚、胚乳, 但对于外面的皮是果皮还是种皮有争议, 只有结合着看挂图、模型, 学生才清楚玉米籽粒外面的皮是果皮和种皮, 二者紧密相连, 不容易分开, 因此这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对于玉米胚芽外的胚芽鞘、胚根外的胚根鞘这些肉眼不能看到的显微结构, 借助标本和模型教学, 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利用PPT课件、网络、教学录像片等辅助教学

在保留传统的板书、挂图、实物和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的同时, 辅助以PPT课件、网络、教学录像片等教学手段, 能从文字、声音、动画等方面全面地展现教学内容, 全方位地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器官, 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材配有教学课件, 在网上也可找到一些。对于“植物细胞和组织”、“植物分类学”、“植物的矿质营养”部分的教学, 教师可适量运用多媒体课件, 可突破教学条件的时空限制, 能保证教学效果。同时, 教师可以自己制作学生复习、预习课件, 并通过校园网发到网上,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要求, 节约了教学时间,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学录像片, 对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联系生产实际,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素材, 有针对性地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上课只讲理论, 不适时联系实际, 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 学起来没兴趣。因此, 讲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 联系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讲呼吸作用时, 联系植物的抗病免疫和农产品的储藏;讲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时, 联系摘心、蔬果;讲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时, 联系植物的品种繁育、异地引种、控制花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 能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 提高教学效果。

五、通过实验和校内外实习, 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要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就要增强实践教学, 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数,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一比一。具体做法是通过实验和校内外实习, 边理论边实践, 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教学, 每一章节都安排实践教学。

例如, 在讲植物茎时, 先带学生在校园内观察, 指导学生观察茎上的节、芽、皮孔、叶痕、叶迹、枝痕、芽鳞痕, 这些形态特征是鉴别植物种类的依据之一, 可作枝龄和芽活动状况的推断。对于枝与芽的识别在农林的整枝、修剪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植物茎干粗大, 而有的细小。下一节课回到实验室, 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内部结构, 学生就找到了答案。让学生利用到田间散步、公园游玩、野外活动的机会, 见到喜欢的植物采集回来, 做成标本, 举办一次标本展。这样既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又增长知识。到学期结束时, 进行综合实践技能考核。

例如, 完成一份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根据专业可选择大田植物、观赏植物、林木、果树、蔬菜和常见田间杂草等。实验和校内外实习, 是教与学的结合, 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六、在教学中巧用谚语、成语、诗句、歌诀,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日常生活中, 只要我们稍加推敲, 不难发现, 许多常用的成语、俗语、诗句中包含丰富的植物学知识, 恰当地运用在植物教学中, 既可丰富学生知识, 调节课堂气氛, 又可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 用谚语“树怕剥皮、不怕空心”来总结茎的输导作用;讲植物的矿质营养时用“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作引言;用“牡丹虽好, 全仗绿叶扶持”讲解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作为营养;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温度对植物的影响。又如, 植物分类部分, 植物科的主要特征, 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牢固地记住这些特征, 引用歌诀:“禾本科, 茎称杆, 叶柄成鞘包住茎, 花序分为复穗状, 朵朵小花结颖果……”把谚语、诗句、歌诀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 既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 重点突出, 学生容易记忆。

总之, 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才能将教学内容要点明确地、易于理解地讲给学生, 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忠辉.植物与植物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篇8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2个部分:一是学历性的职业学校教育, 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二是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培训, 近几年对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就属此类。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具有初中文化基础的群体中进行的, 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 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掌握一定的技能、技术的应用型操作人才的学历性职业教育, 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近些年来由于市场对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有了创新, 即出现“2+1”或“1+1+1”学制。不论实行什么学制, 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 都在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1.1 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初步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 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2006年在2005年扩招总量的基础上继续扩招100万, 人数达到750万。力争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达到1:1。

就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言, 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2005年以来, 国家相继启动并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后, 从2007年起, 国家对中专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 500元, 资助2年;从2009年起, 甘肃省政府对中专学生每生资助500元。

1.2 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2001~2002年是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低谷期, 个别中等职业学校当年的招生人数仅为40多人。从2003年起, 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开始止跌回升, 并迅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特别是2005年以后, 中等职业学校在联合招生、联合办学、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底,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共344所, 招生人数达4.8万人, 在校生人数达到31.8万人, 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129.12%和73.37%。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的职普比达到了4.2:5.8, 2008年则达到了4.5:5.5, 实现了职普比大体相当的目标。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 中等职业学校迅速发展, 尤其是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2) 一批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 脱颖而出; (3)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出现了一批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4) 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5)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形成; (6)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国际教育援助项目对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如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促进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辐射推广“双元制”教学、加强学生实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提供了很大支持。

1.3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

(1) 招生困难, 招生投入太大, 成本太高。

(2) 生源质量差, 大多数学生的中考成绩只有200分左右。

(3) 办学定位不准确, 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4) 教师数量不足,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匮缺,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5) 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材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6) 经费投入不足, 实训场所欠缺, 学生实践机会少。

(7) 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学生就业困难或就业质量不高。

尽管各专业、各类学校或各地区学校的发展不均衡, 存在差异, 遇到的问题有大有小, 但上述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1.4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高校连续扩招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然而, 就在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困难的情况下, 中专学生的就业情况却有了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 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能达到95%以上, 医、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好些, 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能达到100%。以财经类的甘肃银行学校为例, 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及就业岗位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表2。

从表1、表2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自2008年以来,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市场的冲击很大, 农民工返乡率高,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但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依然看好, 为他们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呈上升趋势。

(2) 就业质量 (专业对口就业) 逐年转好。银行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商业企业的人数逐年增多, 甚至出现毕业生主动放弃或尽量不到电子企业生产线去就业的现象。

(3) 就业当年的流失率逐年降低。以往由于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口, 就业环境不好, 毕业生就业后不到3个月就有一半的人流失了, 给企业生产带来了损失, 也对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近3年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2年内学生就业后很少有流失的。

(4) 技能特色和技术专长是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环境的重要前提。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我们得出结论:“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不论哪一类中等职业学校, 要抢占就业市场, 靠的就是你的“状元特色”,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如果是工科学校, 就要能出“汽修状元”、“焊接状元”;如果是医科学校, 就要能出“护理状元”、“药剂状元”;如果是农科学校, 就要能出“种植状元”、“园艺设计状元”;如果是财经学校, 就要能出“点钞状元”、“营销状元”等。这样, 良好的就业市场和最好的就业岗位就是你的。这里说的“状元特色”就是“品牌”。

2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建设的建议

面对既复杂又单纯的社会就业市场, 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开始策划起了自己的营销战略, 其中学校教育品牌建设便成了“先行官”。这里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设计和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提些建议和设想。

2.1 着重考虑的一些因素

(1) 学校地点:指学校所在地交通的便利程度。

(2) 学校设备:包括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教学设备。

(3) 学校环境:包括校园生活环境、校舍布局、学校景观和读书环境等。

(4) 学校特色:包括学校的名声、学校的形象特色、学校的知名度、学校风气、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学校定位等。

(5) 学校的营销能力:学校的营销方法有公共宣传、提升学校形象的活动等。从媒体角度, 增加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等的广告宣传, 增加电话招生等。

(6) 学生及家长:学生对本校的满意度, 对教育活动的满意度, 受关心的程度等因素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学生和家长对外界的宣传、学生的认同、同类学校中优先选择本校的理由, 这些均属于学生和家长对本校品牌的忠诚度。学生因素方面还包括学生素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态度、学业成绩等。

(7) 教师:教学品质、教学与服务能力、师资阵容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 、教师经验、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等均属于教师素质方面因素。对于职业学校而言, 教师在业内的声誉、拥有的社会资源也是重要的因素。

(8) 行政服务:行政支援的提供、行政服务的品质以及行政效率都属于行政服务质量的范畴。

(9) 领导者:包括领导者的支持度、办学理念、对绩效的监控能力等。

(10) 社会大众:大众的良好评价、对口企业的好评、政府主管人员的支持、与媒体以及政府的关系也是学校品牌发展的重点。

(11) 奖、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的提供和提供金额均属于学校品牌管理的范畴。

(12) 学费:合理的学费也是学校品牌管理的指标。

(13) 校友联系:校友在工作中表现杰出也会给学校赢得好的声誉。

(14) 就业率:包括该校学生未来的就业潜力、毕业生的出路、毕业生的毕业进修和求职是否顺利、学生毕业后对学校的态度、毕业率和就业率等。

2.2 重点建设的几个方面

2.2.1 观念品牌

凸显办学特色, 明确办学定位, 形成特定的办学理念及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尤其重要。

2.2.2 教材、课程品牌

独有的校本教材和合理的优质课的比率。

2.2.3 专业品牌

具有一定时期内占据领先地位的优势专业。

2.2.4 管理品牌

具有在同类学校中更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2.2.5 就业品牌

企业信任, 对口就业率高。

2.2.6 教学方法品牌

有学校自己探索、创造出的特色教学方法。

2.2.7 技能品牌

各类、各级别技能竞赛中均有能手产生。

2.3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建设效果的检验和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品牌建设是否取得成功, 可通过下面6个维度 (见图1) 来检验和评价。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探 篇9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

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 在农村地区, 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对象, 对农业和二三产业中的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和培训。

笔者认为,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它应该是专为广大农村学生和农民群众以及即将在农村地区发展事业的人群所进行的从业前、转岗前、就业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发生在农村, 是县和县以下的职业教育。当前, 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即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民工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又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本文将就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展开论述。

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通过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 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转变受教育者对待家庭、社会和事业的看法, 无论他们是从事农业生产, 还是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 都会对社会和自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真正做到“有业、敬业、乐业”, 让更多的受教育者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培养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观通过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让广大受教育者看到生活的美好前景, 增强信心, 互相协作, 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家庭成员互助关爱, 关心国家和集体事务,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讲究生活质量, 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注重教育投资, 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的基础是农村, 农村的核心是农民, 农村人口的安全和富足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是新农村建设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国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职业技能、较强就业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可以直接在农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 他们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规, 加大监督和实施的力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 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国家制定的政策的前提下,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 建立、健全各项有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法规,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如制定针对于学生管理的制度, 毕业生必须具有“双证”, 即毕业证和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证书, 并且资格证书要在获得毕业证书之前取得, 否则不予发放毕业证。用人单位必须查验两证方可聘用, 如发现违规操作即给与相应的处罚;如果学生自己创业, 也需两证俱全方可申办各种手续。这样就会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外,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估机制, 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和农村发展需要, 及时添加和调整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对评估不合格或成绩较差的学校责令其限期整改, 整改效果不好将停止招生, 确保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调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程、规模及质量, 从微观上规范、指导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政府职能部门还要监督文件、法规、制度的实施, 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监督其实施, 最终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的目的。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加快民间资本融入速度, 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有效性有关研究表明, 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要想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对社会服务的能力、提升办学水平, 最直接、快捷的方式就是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投资, 或采取减少收费及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相关政策, 让每一名受教育者都有可能接受优质、高效的职业教育或培训。近年来,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特别是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逐步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部门始终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重点, 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助学政策的成效, 继续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地区、按比例安排专项资金, 逐步使免费政策惠及进入中职学校的所有农村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在经费投入上还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 鼓励公有和民营企业 (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企业) 参与办学, 走校企结合、厂校合作的办学之路。本着“谁用人、谁投资”的原则, 缓解办学经费紧张的矛盾。同时, 在资金使用中要健全相关的制度, 确保资金足额、高效地运用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去。这是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加快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步伐, 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文化水平, 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输送合格人才国家义务教育的状况对于整体教育格局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从2007年开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能够使更多的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也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步伐的加快, 新生代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快速提高, 为更快、更好地掌握农业先进技术和相关的职业技能提供了保障。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和校外师资库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其他类型院校的教师有所不同, 他们一方面是理论教学的讲授者, 另一方面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 国家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各种人才流向农村的政策, 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发展, 对进入农村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切实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优先发展的条件, 吸引大批有识之士关注农村、热爱农村、学习农业、献身农业。同时, 逐步完善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 积极开展校内教学观摩赛, 引进竞争机制,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 不断扩大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规模;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企业和农户中去, 并规定每名教师每年的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 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助,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把先进的知识带给企业和农户,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接轨。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为社会、企业和农户服务的功能, 践行“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建立校外师资库,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专业设置, 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师资源或企业专家资源, 降低办学成本的同时, 还能获得最先进的经验。可以从企业引进一批技术专家或岗位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交流要拓宽渠道, 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既可以是城乡交流, 也可以是校际交流, 甚至还可以是国际交流。总之, 通过交流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根据社会和农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农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应该是生产上的能手、经营方面的能人、特殊行业的能工巧匠和乡村工作专业人员。毕业生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 关键要看求学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能否满足社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紧密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 深入探讨和研究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规格委员会, 进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和新时期职业岗位分析, 明确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这类人才须具有满足农业和其他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一定的转业、转岗能力。

利用舆论力量, 宣传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双重作用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获得社会的认同。一方面要切实认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于真正形成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了农村经济, 改变了受教育者的生活。当受教育者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后, 他们自然会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另眼相看, 在心理上形成共识, 在行为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 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认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本身, 加大宣传力度, 拓宽宣传范围, 采取多种宣传手段, 积极转变观念, 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通过广泛宣传, 让受教育者看到职业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要让社会其他阶层人员同样重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认清这一工作开展的程度与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关系。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建立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入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 国家应尽快完善面向农村就业市场的准入制度, 使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所获得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就业市场的专业与权威的凭证。持有职业学校毕业证或培训证书者为优先就业对象, 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此外, 还应出台必要的政策和措施, 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使劳动收入与职业资格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相挂钩, 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从事基本农业生产, 如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工作时, 也应具有相应的准入制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还是要从事基本的农业活动。因此, 要想更好地规范农业生产, 使农业生产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为市场提供健康、绿色、无污染的食品, 有必要建立农业生产准入制度, 把好入口关。最初阶段可以适当降低门槛, 鼓励毕业生积极从事这些行业, 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应适当给与优惠政策, 坚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业的信心。

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调研工作, 使农村职业教育工作有序、顺畅地进行, 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适时调整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将向何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应放在什么位置?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制度还需做哪些改进?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健全覆盖城乡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怎样形成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等等一系列问题, 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答案。所以, 要想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的快车道, 其理论研究必须跟上, 有必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调研。丰富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 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 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个国家的富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国民受教育的水平。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农民为主的国家, 快速、全面地提高全体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教育, 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应当把农村职业教育列入其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实施协调发展、加强合作, 做好农村职业教育的规划, 着力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 把社会、经济、教育一体化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使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变农村人口资源为人力资源优势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生玲, 曹晔.农村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仕松, 黄梅.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 .

[3]苏成荣.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6) .

[4]皮讲红.农村职业教育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8) .

中日中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篇10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也是亚洲最早形成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之所以能够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恢复经济,并继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强国,应该说职业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日本前文部科学大臣奥野诚亮在《产业教育90年史》中指出:“战后我国的复兴和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有赖于产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了解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情况,特别是发达国家之一的日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比较有利于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发展。

一、中日两国中等职业教育简述

中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在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包括职业中专)及隶属于劳动部门的技工学校中实施。在学制上,中等专业学校3—4年。职业高中与技工学校一般为3年。

日本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由职业高中(又称专门高中),各种学校及专修学校(一般课程和高等课程)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隶属于各地方政府的部分职业训练校。其中,职业高中是《学校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校,在2001年共有2064所,学生数约为91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学校总数的22.4%。

除了职业高中外,日本从明治初期起就设置了各种学校,延续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所谓各种学校指的是《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比如大学、短期大学、职业高中等)以外的与学校教育类似的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种机构学校的总称,其设置标准由《各种学校规程》规定(修学时间一年以上,授课时数年680次以上)。

从学校类型数量上看,两国差别不大;从学校数量上看,中国的三类学校总数约1.6万所,日本约8000所;学生总数中国约为1100万人,日本约为200万人,绝对数量中国明显超过日本。但是中国的人口数量(13亿)是日本(1.2亿)人口总人数的10倍以上,从这一基本国情考虑,相对数量上日本要远远高于中国;从设置主体上看,中国以国家公立为主,而日本80%以上为私立;从学制上看,中国通常为3—4年,而日本则呈现出较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各种学校和专修学校最为突出。

通过对中日两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呈现出发展的相对稳定性;而反观中国,走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增加与减少几起几伏,缺少持久性与稳定性。

二、中日两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中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从事某一专业或工种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资金方面的短缺,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由此带来与上述培养目标相偏离的问题。根据日本的《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职业训练法》等法规,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扩大初中的教育成果,使学生形成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掌握为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及勤劳观,成为国家及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实践中各校尤其注重学生勤劳敬业精神的培养。

三、中日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20世纪8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起步发展,师资严重不足与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凸显出来,其中三类学校最为严重,为此,原国家教委于1986年6月颁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原劳动部于1988年9月下发了《关于试行职业技术培训教师专业证书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应多渠道解决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来源,理论课教师由各普通高校解决校解决;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教师由高等师范院校增设相关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技术师范院系、科、班来培养。实习指教师可以从职业技术学校中优秀毕业生中选留,经培训后可留下任教。1995年12月12日,中国《教师资格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条例》将教师划分为七类,其中的第五、第六种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中国的教师数量迅速扩大,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到1999年底,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总数达79.37万人(不含中师),其中中专21.2万人,职业高中29.6万人,技工学校14.5万人。教师学历结构有了明显变化,中专学校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已达69.9%,职业高中达到40.5%,专业结构也有了明显改变。在中等专业学校中,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67.5%。在职称结构方面,中专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18.6%,职业高中为8.2%,同时建立了300多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日本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状况,根据学校类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职业高中(专门高中)的教师,根据2002年度(平成14年)文部科学省实施的学校基本调查, 在2001年度教员工总数的25.5万人中,农业方面的占工业方面的占1.5%,商业方面的占4.8%。这些教师的就职途径基本有两条:一是在大学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然后通过各都道府县(私立学校的情况由学校自定)的录用考试;二是先作为实习助手或非常勤讲师(临时教师)工作,然后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进而晋升为正式教师。

四、中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中国的课程设置原则上由国家主管部门规定,其设置标准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要求相吻合,同时能够使学科自身相对稳定地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应遵循科学性、适应性、效益性及发展性原则。其构成一般由普通课、基础课、专业课及实验实习四大类组成,1963年6月,由教育部公布的课程(1980年年又再次公布)为8大类348个科目,即工科242、农科25、林科11、医学12、师范2、财经35、体育1、艺术20, 1993年修订为93大类,共计515个科目。

关于职业技术学校的教材,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和省两级规划,其中国家规划又分为国家教委部分和中央业务部门规划,原国家教委统筹协调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央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做好各自分工部分的教材规划与建设工作,在两级规划的基础上,地、县两级还要因地制宜地编写必要的适合地方职教需要的乡土教材及补充教材。

在教材审定上,目前我国实行两级审定制度,即国家级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在具体的选用上根据教材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具体为政治课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要求各地统一选用。

日本的教育课程除了由相应的教育法规如《学校教育法》等规定外,还按照文部科学大臣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实施。其中包括教学大纲、各个年级及每门课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必须严格遵守大纲,而高中包括职业高中阶段的大纲,学校则可根据地方和行业的需求作一定的调整,这样既可保证全国基干课程的统一性,又可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殊性,对于教材,根据《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在一般情况下必须使用经文部科学大臣审定的教科书,在没有相应教材的情况下可由学校的设置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中职学校的教材由国家主管部门规定,而日本更强调依法制定,依法实施。在教材上我国实行的是两级规划,两级审定制度,而日本依法规定由文部科学大臣负责审定;在实际应用中,中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系统性、轻实际应用性的现象,而日本在保持基干课程统一性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又有相对的灵活性。

通过以上对中日两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简单分析比较,我认为,尽管两国在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中若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合理借鉴,定会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起到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籣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0年度—1999年度) .

[2]日本文部科学省.平成13年度 (2001年) 学校基本调查统计数据.

[3]教育部.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 (征求意见稿) [Z].1976.原国家教委.关于制定职业高级中学 (三年制) 教学计划的意见.1990.

上一篇:立体实践平台下一篇:空调调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