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体系

2024-05-21

国民教育体系(精选十篇)

国民教育体系 篇1

1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责

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国民营造法治化环境, 上行下效, 政府需明确其职能定位, 行政机关在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时, 其行为是否合法, 是否依照法律程序, 有没有越权行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 如果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让法律得到很好的实施, 对树立国家形象至关重要, 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否实现也至关重要, 尤其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 大部分是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执行者, 因此可以看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国家法治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 将法治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

在教育体系内应对法治进行接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法治教育应贯穿教育始终, 在各阶段都应注重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让法治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全民式的教育, 让大家充分重视法治的重要性, 将法治贯穿于国家教育体系的始终, 分阶段分年龄分层次将法制教育展开, 同时在各个行业展开各领域的专门法律教育, 从整体上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 从而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在我国现行的全日制教育体系内, 应加大法治课程的设置, 教育部应组织专家编写普法教材, 中小学设置专职法律教师, 将法制课程列为重点必修课程, 在课时计划内每周保证应有的课时数, 同时, 建立法制教育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我国现有将近三亿未成年人, 在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越早将法制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 教育学生真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其社会作用至关重要, 尤其针对现阶段国家留守儿童等问题, 缺少了监护人的陪护和指导, 我们必须考虑这样一个群体走向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时的影响, 在义务教育阶段纳入法治课程, 这样既宣传了法治,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在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过程中, 要不断完善其保障体系, 甚至需要进行专门立法, 从而保障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有专门的经费支撑, 教育需要成本, 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应用到法治教育的轨道铺设上来, 加大对法治教育相关软硬件的投入, 保障法制教育能够自主运行, 积极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法治教育应有所侧重

法治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先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我国的农村法治建设历程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这两方面不断前行的。自1998 年修订《村委会组织法》, 在农村地区全面推行民族选举制度, 紧接着农业部门明确要求重视对农村村镇干部的法律培训以及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和宣传的进步带来的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开拓了法制宣传新途径, 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基层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 例如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西部地区法制建设投入不足, 法治发展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法律基础薄弱, 很多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受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 缺乏法治意识植根的土壤, 遇到纠纷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 二是采取法律之外的比如到政府部门上访, 或找关系自行调解, 甚至有的不了了之。从以上两方面来看农村地区法治建设投入不足, 发展滞后, 没有专门的法律服务等等, 是导致这一局面存在主要原因。基于以上问题, 首先政府应该转变办事思维, 加大法治的投入, 在立法方面也应出台更多针对农村问题的法律, 让农民有更多的法律可依。

4 在宣传方面还应加大力度

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法治化进程的前提。国家新闻媒体应利用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宣传正确的指导思想、国家发展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为社会人群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各种形式主流媒体都有从国家利益出发维护大局的责任和义务, 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传达真正的社会心声, 弘扬正能量, 让法治借助媒体的辐射作用对国民进行法治教育, 使社会因为法治充满正义感。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普法主管部门仍然延用着年初分解落实任务, 年中随机检查督促, 年底抽样考核验收等古老的工作方法, 没有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考虑问题, 也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和人才支撑去完成法制宣传工作方式、方法的根本转变。流于形式的宣传没有办法真正起到作用, 不能在老百姓的心中培养出法律意识, 鉴于此我们在宣传方式上应该有所改变。

随着媒体资源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尤其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 它们往往主导着社会舆论大方向, 这对法治宣传是难得的契机, 我国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各类媒体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让其起到法治宣传的预期作用, 弥补法治宣传建设的缺陷, 各部门间需要进行整体协调, 共同搭建法治宣传平台。着力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法治的实施、典型案例广而告之, 弘扬法治正能量, 从而褪去法律高大上的面纱, 让法律变得简单易懂, 让法律有法必依, 让人们对法治充满信心。

将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一蹴而就, 受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上现阶段人口众多,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且国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 法治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各部门各领域共同努力, 不断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共同推进我国的法治化建设。

摘要: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治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初见成效。将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一蹴而就, 法治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对将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法制教育,教育体系,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3]陈建新著.依法治国论[M].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8.

国民思维与教育 篇2

国民思维与教育

曹学政

有什么样的国民思维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状况,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国民的思维处于较低水平,甚至在较长时期盲从和狂热代替了个体思维,而国家更是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误,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本原因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激活了国民的思维,推进了民主与科学。但我们不能妄自尊大,正如总书记习近平所说:我们自豪,但不自满。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国民还远不配称思维的强者。

思维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打造一切科学的工具,西方国家一直注重,而在我国却被长期忽视。半个多世纪前科学家钱学森虽着手研究思维科学,由于复杂的原因而搁置下来,是一大憾事。钱老弥留之际曾向温家宝总理发问:我国为什么出不了顶尖级的科学大师?老人一定想了很多,想得很深,应该想到了思维科学的缺失。

我国第一本思维科学的论著《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终于在三年前问世,作者楚渔是非职业理论工作者。全书处处迸射新锐的思想火花,对传统思维的模糊、混乱、僵化、陈旧、偏狭、封闭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此书轰动了思想理论界、文化界和大批知名高校,中国社科院随后建立了思维科学的.研究机构。楚渔先生提出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开设思维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的科学思维水平。这是十分正确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其核心任务就是培训学生科学思维,使之成为思维的强者。

然而,我由此想到现时的教育状况,觉得教育自身的许多弊害正需要科学思维的利器来予以改造和革除。

一、教育不公: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均没有彻底贯彻“就近入学、划块招生”的原则,公办“名校”实行高收费,农民工子弟在城市很难进入理想的学校,同样的考分大城市户口能考入清华,而在小地方却只能读三本――如上种种事实说明我们的教育思维出了严重问题: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现在是什么年月了?我们怎能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同样是共和国的公民,同为纳税人,为什么在教育上要凭贫富、户籍区别对待?

二、非人性化的管理和体制:封闭式管理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的普遍模式,将学生的自由限制得仅次于囚徒;标准化命题限制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将学生训练成做题的机器――如上种种事实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思维出了严重问题:学生不是产品坯胎,而是有千差万别潜在个性的鲜活生命,学校的使命应是引导其充分自由发展,以成为个性化人才;而绝不是以各种手段束缚、扼杀其个性使之成为高度一致的工业产品。晚清时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但观其现实,相距太远。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背离:我们的资源曾过分向高等教育倾斜而严重忽视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以致形成了大学生满街游、技术工人奇缺、亿万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入园难的局面。这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严重问题,是我们教育思维的失误所造成的。

不必再列举下去。教育可以兴国,自然也可误国。如果不对现时的教育思维重新清理、痛加反省,继而倾力改革一切有违现代教育宗旨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将永远是一条短腿、病腿、弱腿,将万难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教育强则国民思维强,国民思维强则国必强。新锐人才如万马奔腾之日,就是中华民族真正复兴之时。

国民教育的起点 篇3

六月的天气让人倍感焦灼,但比天气更令人焦灼的是每年都会来临的高考。

有关“英语2017年退出高考”的传闻在此之前成为大众热点,这一话题无论何时都会撬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即使家中没有孩子参加高考,但亲戚、朋友、同事的孩子仍有可能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去年数百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的困境今年依然在重复上演。

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当下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从规范“幼升小”、“小升初”,到三令五申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再到高考改革,弱化“一考定终身”……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得公众对于教育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中学教育依然无法突破应试窠臼,高等教育依然面临就业难题,这些现实问题拷问的正是教育改革的成效。

也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比大学更受关注的却是幼儿园。2014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的调查显示,公众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了高等教育。此前数年的调查中,学前教育从未超越高等教育,公众关注焦点的这一转移值得引起人们深思。

我们为此调研了已经开始尝试做父母的“80后”(详见本期中国教育小康指数),部分“80后”父亲希望能够给孩子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和子女成为“哥们儿”,并愿意做孩子的精神导师。“80后”们普遍怀念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厌恶应试教育下的小学与中学教育模式,因此当他们做了父亲,在教育子女上会表现出一定的抗争性,即尽力延缓应试模式到来的脚步。

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大受欢迎,正是击中了当下年轻一代的软肋。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两百多年前法国文学家、教育家卢梭就一语道破:“发现儿童”。

幼儿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为未来准备多少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而是在幼儿园里,就传授给孩子自立、自足的意识,掌握与同龄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从事。

但令我们尴尬的是,幼儿园的教育可能会面临现实的“教育”。

人们痛恨教育不公平,但在面临“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时候,却又会使出浑身解数,参与到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中,使得“拼爹”、“拼钱”、“拼权”的现象愈演愈烈。这种认知和行动的悖反,正是造成教育混乱的根由。教育理念和现实的错位正在撕裂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并使人们将教育失败的原因推向学校和社会。

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关系 篇4

终身教育是贯穿人一生、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体系, 国民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石, 没有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作为依托, 终身教育体系也就难以建立。可以说, 国民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办学理念上看, 国民教育体系侧重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尤其是国民的基础能力素养方面。而终身教育则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下立足于对每一个人的生涯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的立场出发, 促进个人的终身学习, 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 以满足其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21世纪的教育必须扩展为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之路导向美好未来, 不论年龄有多大, 都必须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

从办学特点上来讲, 终身教育体系从人的发展出发, 强调人受教育的终身性、灵活性, 超越了国民教育体系阶段性、制度化的教育形式, 因而更具包容性。

从主要内容上看, 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系统, 即以具体的教育形态为主的学校教育, 因而, 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而终身教育体系则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 更大范围地囊括了诸如职业培训、社区教育、休闲教育以及贯穿人的幼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的一种统合而协调的体系。

从办学体制上来讲, 终身教育体系不仅包括了由国家、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依据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举办的制度化的国民教育体系, 而且还涵盖了以自主的、自愿的、自由的乃至自助型的非制度化的教育形态。

国民教育系列学历解释 篇5

1、目前我国的学历证书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国民教育系列和非国民系列;国民系列是指国家承认学历,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非国民教育系列指民办高等院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向学员颁发的证书,该证书除了不能参加国家的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外,享受国民教育同等待遇。

关于毕业证书的说明: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⑶颁发的大专、本科证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发给学员受教育的凭证,是受国家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其证书性质与国家普通高校的“国民教育系列证书”相比有一定区别;即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等有特定要求必须使用“国民教育系列证书”的,此证书不能使用。但由于此大专、本科证书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依法颁发的,又与“国民教育系列证书”属同等学历,所以经多年来实践,从取得证书的学员来看,该证书在求职、就

业、晋升、提级、评定职称、各类职业资格初、中级考试及出国公证时的重要凭证。学员毕业后,同时建立完整的学籍档案,根据学员的要求,可向有关单位寄发学员档案。证书在校园网进行电子注册,供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网上查询证书真伪。

2、什么是国民教育系列

最佳答案:是指纳入国家教育计划里的教育系列,其主管部门是国家教育部,其中高等教育系列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自考)等,国家承认其学历,同时也是获得国外承认学历的保障。

3、哪些证书属非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

(1)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民办高校)自主发证;

(2)各级党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3)社会人员取得的军队院校毕业证书(无军人证、士兵证、复员证者);

(4)高等院校所属的二级学院所发证书;

(5)研究生课程班毕(结)业证书;

(6)1993年—2001年间,非教育部(国家教委)统一印制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或没有验印章的证书;

再造国民精神:教育的使命 篇6

一、问题的缘起

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的凌辱而导致中国国力的衰微,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天朝上国的自豪感已渐渐消失。当前,国人的国民精神已经处于危机的状态:三鹿奶粉事件,良心何在;贪污腐败盛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见义而不勇为成为了一种群体性现象……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怎么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怎么了,中国的教育怎么了?

分析国民精神出现危机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仍在作祟。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文化不同于起源于商业文明的西方市民社会文化,在中国,家庭、国家比社会重要得多。因此,中国人强调家庭而忽视社会;重视私德而忽视公德;重视实际的功利而缺乏宗教式的终极价值追求;尊重专制政治和等级关系而缺乏民主精神。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品格的最大缺点在于“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脆弱,公共心之缺乏,自制力之欠缺”,使得国民精神难以发挥。其次,近百年来国民精神屡受打击。这不仅有外国势力的冲击,还包括我们自己简单的否定与片面的批判。“五四运动”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文化大革命”是对“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反叛,改革开放则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形成的传统的反叛,这些反叛不同程度地从内部消解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精神。加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思想的“过度解放”导致了传统价值观的失落。再次,西方各种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片面民主主义的不断涌入而侵蚀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再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加深了国民精神危机。市场经济大潮中,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个人的利益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唯一正确标准。当人人都对“从牛身上榨油,自人身上赚钱”的信念深信不疑时,人也就被异化了,他们不再关心集体和国家。最后,是国民精神教育的苍白无力。这主要表现在:没有对国民精神教育以应有的重视;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太高,太模糊,缺乏层次性和可行性;教育内容老套,缺乏时代性;教育方式、评价方式书面化、应试化,缺乏道德实践。青少年时期是民族精神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而我们的教育却做得很不够。

二、国民精神的内涵

要再造国民精神,首先得弄清楚国民精神的内涵。“国民”,即“具有某国国籍的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宗旨,主要的意思:表现出来的活力;活跃,有生气;英俊,相貌、身材好。”国民精神一词起源于德国,在德文中精神的含义有呼吸、生命:神、灵魂;思想、才智:精华等。因此,国民精神应具有这几方面的属性:一国人民所持有的;经过提炼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能代表国家的最好的精华部分;表现出活力并能起到巨大作用的。

国民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相近的概念。梁启超认为,民族精神是“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提出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赵存生教授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支撑和促进民族繁荣兴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气质、心理情感、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总和。”李嗣水在《中华民族精神论》一书中把民族精神的定义概括为9种。国民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共同点在于“精神”上,都是指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区别主要在于“国民”和“民族”。“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特征的人的共同体。 “国民”则包括国家和民族、公民两个方面,因此,“国民”的范围和内涵包括并且大于“民族”。

鉴于此,国民精神可以概括为:一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生活和实践基础上不断提炼所形成的,能代表国家精华的,为大多数成员所强烈认同的,以公共道德规范、国家民族意识、气质品格、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社会责任感为代表的精神因素的总和。首先,国民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它是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和实践中世代相传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文化传统色彩,但它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提升,代表了时代思想的精华。其次,国民精神表现为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公共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再次,国民的精神面貌、举止行为和活动等细微处渗透着国民精神。最后,国民精神是公民、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按照个人、公共、国家三个层次,可将基本的国民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体层面的国民精神。个体层面的国民精神主要是个人品格:立志向上与自强不息;追求理想与脚踏实地;追求真理与实事求是;临深履薄与淡泊乐观;勇毅刚强与理智节制;自律自制与自由放达;独立自主与至真至诚;保持自尊与戒骄戒躁;充分自信与经常自省等。

第二,公民层面的国民精神。公民层面的国民精神主要指公共道德:重视人道;重视仁爱、慈善和博爱:讲究礼节;珍视友谊;重视合作,注意团结;尊重和理解他人;讲究信义与和平;待人友善宽容与嫉恶如仇;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民族、国家层面的国民精神。民族、国家层面的国民精神主要是指民族、社会、国家意识:忠勇为爱国之本,热爱祖国和人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强烈的社会正义感,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集体主义精神,必要时可以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三、以教育再造国民精神

造成国民精神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仅从教育入手探讨国民精神的再造。民国著名教育家张君励认为教育对于国民精神的再造有根本作用,“不过民族复兴,先则须从教养入手,俾三万万九千万人民,咸认识其为中华民族之人民,乃当今根本问题”。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是弘扬和培育国民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有重要作用。

1、政府重视国民精神的培养,通过教育立法进行保障

21世纪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变得特别重要,而国民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和文化正经历着剧烈的变迁,国民在精神上面对

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与矛盾,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国民彷徨与迷茫。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国民精神的培养,把国民精神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可借鉴新加坡、韩国等国的成功经验,通过教育立法建立国民精神培养体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学校、家庭、新闻媒体和政府的责任,确立国民精神教育在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2、确立国民精神教育体系和教育目标

学校应自觉把国民精神培育作为自己的使命,建立完善的国民精神教育组织实施制度和工作推进制度,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国民精神教育培养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民精神教育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调节机制,从而使国民精神教育能有效地推进。第一,确立国民精神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并将其作为评价学校发展和校长、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第二,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组织实施制度,以教师为主体的工作推进制度,培育教师的国民精神。

各级学校应根据国家立法和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和完善的品格;中学阶段应该将教育重点转向公共道德知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大学阶段则应该在中小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探究国民精神的理性价值。在教育目标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第一,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 “假、大、空”,造成失信于学生的局面。第二,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过于世俗化, “一切向钱看”。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可以分阶段和层次设置,并且具体化为行为目标。例如,韩国将爱国主义融入生活中,要求国民支持并购买国货,在大街上奔跑的基本是韩国车。韩国的这一做法不仅支撑了民族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平稳度过亚洲金融危机,而且促进了国民精神的提升,值得我们借鉴。

3、确立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评价体系

国民精神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因此,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又要吸收时代思想的精华。第一,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建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兼及百家的传统道德体系,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华思想,同时以民主、自由、科学等现代观念进行改造,促进其向现代转型。第二,加强历史文化教育。学校的历史文化教育既要对中国形成史、文化史、遭受侵略的苦难史和抗争史进行渲染,也要重视历史精神与文化意识的培植,着力开展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教育。第三,开展生活习惯教育。“生活习俗是反映个体精神面貌的标志,也是国民精神教育个体化的突破口。”要注意将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勤奋节俭、勇于承担责任、讲求奉献的精神。在确定教育内容时除应注意这三方面的因素外,还要根据大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阶段、层次设置不同的侧重点。

有了具体化的教育目标和层次性的教育内容后,教育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首先,国民精神教育既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实施,还要渗透进历史、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学中。其次,国民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仅靠外在的知识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和研究来培养信念。再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可组织学生做义工,建立锻炼国民精神的学生专门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最后,要充分利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国民精神教育。

在国民精神教育的评价上,要以认知、情感、行为为重点,摒弃简单书面考试评价的单一模式,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目标和体系。

4、新闻媒体、家庭与学校“协同作战”

新闻媒体对国民精神的培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新闻媒体以其大众化、时效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比如,韩国媒体经常搞国民宣传运动,但他们是为了大韩民国的利益,而不是出于政府或政党的需要。“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韩国报纸就进行宣传,动员百姓捐金,开展全国性捐金运动,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是温暖的港湾,能为个体提供情感和价值支持。因此,家庭也应该负起国民精神培养的责任。父母要有培养子女国民精神的意识,在言行上为子女树立榜样,引导子女读有益于国民精神养成的课外书籍,看有益于国民精神养成的电视节目,注意爱国主义和国家意识的养成,重点培养契合国民精神的人格、礼仪、行为习惯。

注释:

[1]隐青.民族精神[M].东方杂志,1919-12-15第16卷第12号.

[2]粱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M]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2-4

[3]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2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21

[6]李嗣水等.中华民族精神论[M]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17

[7]粱启超.新民说·释新民之义[J].新民丛报,1902—2(I).

[8]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9]张君励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二十二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演讲[M].节选自张君励.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北平,再生社,1935.

[10]宇文利.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中国德育,2007(11):22 25

[11]童兵,媒体负有国民教育的崇高责任[J],新闻记者,2007(10):63-6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民国教育家范源濂的“军国民教育” 篇7

关键词:军国民教育,范源濂,民国教育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打开了封闭几千年的国门,开始放眼看世界,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外面的世界,发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于是他们积极地开始了救国运动,走在前列的就是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军国民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一“、军国民教育”教育思潮的产生

在上世纪之初,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正走向末路,在外有强敌虎视眈眈,白刃环绕,内有改良革命,风雷激荡的环境下,一批爱国志士开始了教育革命,倡导军国民教育,希望用这种方式达到强国的目的。

最先倡导这一教育思潮的是湖南省,湖南省自古以来就有尚武的传统,湖南人具有性格倔强,勇敢笃实的特点,他们做事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加上湘文化中素有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传统,以及清朝湘军的所向披靡,都成了军国民教育的文化背景和滋生的土壤。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湖南籍留学生和国内进步人士的大力宣传成为军国民教育在湖南兴起的直接原因。

军国民教育这个模式最早在日本兴起,在日本留学的蔡锷等有志青年看见日本的军国民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也是日本当时跻身强国的一大原因。蔡锷深受启发,回国后就开始了对倡导军国民教育的宣传。1902年,蔡锷在他的老师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刊》发表了《军国民篇》,第一次提出了“军国民”一词,指出要改善国弱民贫的现状,就要培养尚武精神,提倡军国民教育“以铸国魂”。

蔡锷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的《尚武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尚武的精神和铁血精神,其他的如文明、智慧、领土之类,再强大,都无法使国家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有一席之地。此后,蔡锷的军国家思想在留日学生中也激起了极大反响,这一思潮终于在1912年有了结果,民国教育部在规定教育宗旨时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力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1]126。

二、军国民教育的发展

军国民教育的发展是在民国建立之初,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发表新教育意见,以军国民教育为首,此后军国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开始盛行,到1914年,范源濂接任教育总长,又大力推崇军国民教育,使得军国民教育在湖南掀起了新的高潮。1916年,范源濂在《中华教育界》发表文章《今日世界大战之我国教育》中道出了我国实行军国民教育的重要性,还归纳了军国民教育的四个要点“:明世界大势,示科学之重要,振尚武之精神,阐爱国之真义”,在世界大战的时期,我国不能坐以待毙,要振起学者尚武之精神。接着,范源濂又拟定了关于军国民教育的办法,大意是无论是士农工商都要普及教育,并且是普及文化的同时还要习武。每个小学都要实行军事教育,必须文武兼备,军事教育方式参考美俄两国。

紧随其后的是湖南一师校长孔昭绶,他也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一师教员杨济昌则以“不死、求己、猛进、坚韧”来教育学生,受他的影响,他的学生毛泽东、蔡和森和萧三也批判当时的课业太重,应该发展体育,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军国民教育办得如火如荼,许多留学生回国,有的在教育部门任职,有的成为教师,而陆军小学堂,陆军讲武学堂都相继成立,各地都建立了童子军,体育运动也在各校开展起来。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促进了湖南的教学改革,尤其是体育教学的兴起,也引发和加速了湖南的思想启蒙,对湖南的世风民气的改变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在全国都产生了一股军国民教育的新潮流[2]56。

三、范源濂的教育思想在军国民教育中的体现

范源濂(1875—1927),湖南湘阴人,1898年就读于长沙时务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求学,在东京高等师范就学,回国后曾在清朝教育部任职,将西方的先进教学经验带到中国,民国成立后,继蔡元培担任教育部总长。

1.教育立国思想。范源濂认为国民生活离不开教育,在政治上,要想强大,做到真正的共和,就要用十年或是二十年时间,来普及教育。在国际上,外交也要以国家的实力为后盾,而这种实力就是国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他还认为,公民的教育程度和自治运动相辅相成,军国民教育与军队的精良密切相关。他的教育思想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军国民教育、普及社会教育和发展科学教育。范源濂认为我国自古以来都是重文轻武的取才方式,这样的结果才使得我国的民气柔靡,武功废弛。所以他提出“明世界之大势,示科学之重要,振尚武之精神,阐爱国之真义”的教育宗旨。“明世界之大势”就是要了解世界历史、地理和现状。“示科学之重要”是倡导建立我国独立的科学体系。“振尚武之精神”就是增强国民的军事素养的,也就是提高国民体质。“阐爱国之真义”则是要求国民公而忘私,以国家利益为重,也就是要加强国民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强大,自立于世。民国初年,虽然实行的是民主主义,但对于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仍然不习惯人格独立,只因为匍匐在皇帝脚下太久了。为了改变这种民族劣根性,范源濂主张普及社会教育,在他任教育总长期间,他通过兴办公众图书馆、社会改良会,进行通俗演讲,补习基础知识等手段向民众普及知识,帮助他们向民主思想转变。他认为在专制体制下的民众没有团体精神,要转变这种观念,首先要在智育、德育、体育和劳动方面进行辅导教育。智育方面,要“求学问”,就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追更多的常识,进而追求更多更深的知识;德育方面,要爱国,爱人;体育方面,要锻炼身体能耐苦耐劳;劳动方面,要能生活自理自立,不依赖于他人。只有将德智体美劳和谐而全面发展,才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在发展科学方面,范源濂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科学知识,一个是用科学的办法研究教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伦理教育排斥了自然科学。由于科考内容的限制,使中国人缺乏科学精神。他认为,要兴国必须先办实业,而发展实业,必须先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是求真的工具,不懂科学,就是不求真,不求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没标准就会乱,一乱就致贫,由贫而更乱。因此,提倡科学就是对所有事都要做细致的研究,做到有据可查[3]214。

2.范源濂的教育主张。作为一个教育家,范源濂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对教育的具体主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民国初年,一些人对西式教育不理解,还按老传统的方式读私塾,在那里学习简单的算术和英文,对于军事教育不能认同,认为花费时间,学的没有用。有的人家不让孩子接受教育,很小就去当学徒,认为这样学到的知识更实在。范源濂认为这样对整个国家振兴不利,要振兴国家,必须要发展普通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范源濂主张用法律手段来普及。他提出这种将普及教育纳入到宪法中的必要性。首先可以革新人们的旧观念,中国历来就是儿子是自家的,自己爱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通过立法,让大家明白,孩子是自己的,也是国家的一分子。既然是国家的,就要服从国家安排学习。其次可以增强法律的实施力,因为普通教育不是一两年的事,而是长远的事,不立法不能使之持之以恒。第三点就是我国和别的国家相比太落后,再不奋起直追,将无法挽救国势。他的这一套理论就是义务教育的理论。之所以如此重视普通教育,是因为范源濂认为中国几千年的科考制度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有钱的人读书就是为了一官半职,而穷人读不起,就成了对国事漠然的一群,不知国家为何物,万一国门洞开,在列强面前,就显得懵懂无知。只有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振兴国家。在实业教育方面,范源濂也有自己的看法。当时,虽然新办的学校多,但多数人读书还是为了一纸文凭,没有把所学的知识和处事谋生联系在一起,一味地追求高文凭。范源濂就提出,学生应该有一半进入实业学校学习,这样可以为发展实业做贡献,只有实业发展了,国家才富强,学生也有谋生之处,不至于一毕业就失业。

在关于学生修养方面,范源濂主张首先要有健实的精神,有健实的精神就要有健康的身体,所以要勤于体育;第二要陶冶德性;第三要有爱国思想和法律观念;第四,要独立博爱;第五,要重于实际,学到的知识要能自立谋生;第六,要有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总结起来,范源濂的教育观是培养健康、爱国、自立自强、有高尚的情趣和美好的德行的学生。他的这种教育观至今也有可取之处。对于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范源濂的要求是自尊、好学、尽职,还要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地去影响学生。

四、范源濂的教育思想评价

在实行军国民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范源濂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范源濂的教育思想和爱国主义紧密相连。他提倡的尚武、重视科学都是为了改变国弱民贫的局面。其次,范源濂的教育思想既有借鉴,又有创新,他的教育理念是受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启迪,同时他又根据中国的实情加以创新。还有,范源濂的教育思想重视对人格的塑造,不仅要塑造人的体魄,还要塑造人的灵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采取了多种方式,提出了多种主张。最后,他还为我国的义务教育做了铺垫,现在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还是按照范源濂的模式进行的。

参考文献

[1]杨俊.范源濂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启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慈波,朱艳艳.范源濂略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

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二) 篇8

自上期“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的第一轮讨论面世以来,书法界、文化届的有识之士对该选题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支持,各类稿件纷纷涌现,这也有机会让我们听到来自各个层面、不同研究领域的诚恳之声。本期择选的几篇笔谈佳文,对书法教育的所论所思都更为具体深入。两篇专访则再次围绕当代书法教育与普及现状而展开,从中能使我们获得更多信心与期待。对此,我刊特别向刘梦溪、赵长青二位先生深表谢忱。

[前沿报道]

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 篇9

一、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起源

英国居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 中世纪的社会救助。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工业技术的国家之一, 因此英国的社会制度研究也比较早, 英国的医疗保障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它是以社会救助的形式存在。以伦敦木匠行会设定的储备金制度为标准, 通过该行会的救助带动了其他行业的相互模仿, 同时教会在中世纪开展举办养育院和施物所, 到16世纪中期, 英国的各种养育院已经达到110座, 其救助的人数达到8.8万人。

(二) 济贫法时代的医疗保障。

济贫法时代的医疗保障根据英国政治因素的不同分为:一是旧济贫法时代的医疗保障。15世纪末期16世纪中期, 英国开展推行圈地运动, 大量的土地被资本家所占有, 而农民则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为此英国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艰辛,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疾病的爆发, 为遏制疾病传播, 稳定社会秩序, 英国政府于1536年颁发了《享利济贫法》, 该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应该为贫困者提供帮助, 对没有条件进行医疗就诊的贫困者政府要给予其相应的资助, 对于身体不存在疾病而不参加工作的人要严厉制裁。1572年英国颁布法律设定了济贫税, 要求每个公民要缴纳相应的济贫税, 并且设立救济委员会。1576年英国政府为了缓解社会压力, 开设教养院, 收纳流浪者强迫他们从事工作, 但是随着失业人数的递增, 英国政府意识到帮助穷人的重要性, 为此1601年英国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 它是英国旧济贫法时代的医疗保障的标准, 它明确了对穷人的救济和帮助;二是新济贫法时代的医疗保障。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剧了英国居民的贫困, 为此需要政府部门付出更多地努力与工作用于救济贫困人员, 为此1795年英国指定的斯宾汉姆制度, 就是根据食品的价格制定工人的工资, 并对达不到食品价格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相应的补贴;到19世纪中叶, 英国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为此一些学者认为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斯宾汉姆制度造成的, 因此他们建立各种济贫院, 济贫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要申请者提出申请才可以得到救助, 为此1834年, 英国政府对原《伊丽莎白济贫法》进行了修改, 实现了“院内救济”。随后英国建立了私人医疗保险和工人医疗互助制度等, 并且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慈善机构也非常多, 1869年英国建立了全国性的慈善组织协会, 其救济的主要内容有:贫困救济、医疗救济等;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

(三) 医疗保险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保险机构开始初显雏形, 并且帮助人们解决了许多问题, 但是这种机构是以民间医疗组织的形式存在, 直到1911年民间自愿健康保险机构才被社会保险机构所取代, 并且通过了财政部长Herbert Asquith正式提出的《国民保险法案》, 该法案规定了具体的保险对象、保险待遇等问题, 但是此法案只是针对投入保险的人群, 而对于没有投入保险的人群则不承担相应的救济, 对此1942年威廉·贝弗里奇提交的“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获得通过, 该提案提出改革工伤赔偿制度、统一社会保险制度、将医疗和康复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向国民统一提供等。随之颁布的“国民健康服务”方案、《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工业伤害保险法》等共同构成了英国医疗保障体系。

(四) 国民健康服务时代。

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在1990年前后具有本质的区别, 1990年以前整个NHS的体系就是一个完整的官僚等级制度, 而在1990年英国实行“国内市场”的概念以后, 医疗结构开始从需要医疗的人那里获得医疗服务, 1997年政府又给NHS注入了新的理念, 提出了NHS运营的第三种方式:基于伙伴关系及执行的出发点。1998年制定的《以护士为导向的健康咨询服务》明确了给人们提供24小时的健康咨询电话。2000年出版的《NHS十年计划》提出将NHS改造成21实际的医疗服务。

二、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了全民免费医, 但是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英国的国民经济增值出现了快速回落的态势, 英国的经济发展不足以支撑英国医疗免费的费用, 结果导致国民健康服务体系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一) 资金压力。

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支持, 而国家的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对英国公民的税收, 而这些资金到现在为止并不能满足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巨大资金压力的影响下, 英国国家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结果导致英国在开发新的医疗服务体系和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方面存在力不从心的尴尬局面。

(二) 人口压力。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初英国的人口数量为6, 370万, 相比2013年其人口增长率大约为0.6%, 而且新生儿增长率超过人口死亡率, 英国人口的平均年龄达到78岁, 并且英国人口的平均年龄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还会提高, 因此我们说英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英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 尤其是移民数量的瞬间提升大大影响了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水平, 给其工作造成沉重的负担, 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也给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构成严重的资金压力, 每年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用于保障老龄公民的健康。

(三) 效率压力。

英国全民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必然会加剧英国医护工作者的劳动量, 我们知道实施免费治疗后, 医疗服务资源的分配就会存在不均现象, 以英国现有的医疗组织数量为例, 现在英国的医疗组织和医护工作人员每天要为150万患者的提供医疗服务, 而在有限的医疗服务组织和人员的基础上, 英国的医疗服务效益出现了下降,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就诊的时间被延长, 通过对英国居民就诊服务调查发现:成年人和儿童需要在预约14天后才能获得就诊服务, 如果需要做手术则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这样的等待必然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二是基于医护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实施统一性, 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表现的不积极, 他们并不是将患者的疾苦作为第一要素, 而是要根据制定的具体工作规划实施, 即每名医护人员每天都会制定具体的就诊人数, 一旦完成计划就不会在进行工作。

三、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改革措施

(一) 改善医院环境, 降低医护人员感染。

基于英国国民健康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英国从改善医院环境入手, 通过制定规范的医院操作流程实现对医院卫生的消毒处理, 以此降低因为医院卫生环境而导致的各种感染事件, 比如CD是医院内最容易引起腹泻的疾病, 而且该细菌在医院中最容易出现, 因此英国政府《2008耀2009年度英国NHS工作框架》明确提出了降低因为感染MRSA而住院治的患者比例。

(二) 增加政府对NHS的财政投入。

随着英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英国政府应该增加对NHS的资金投入比例, 通过资金支持实现英国NHS的不断完善, 降低英国医疗卫生资源紧张的局面, 从而促使英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2006年英国对NHS的投入为例, 该年度的NHS预算约占到整合英国经济GDP的12.9%, 直到现在约占到40%左右, 通过增加财政支持一方面可以降低英国公民就诊的时间, 英国通过对相关医疗的资金投入, 会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也会增加普通病床的数量, 进而降低手术的等候时间;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投入, 提高了购买有效药物和改善诊疗环境。

(三) 减少护理的不平等。

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免费的诊疗权利是NHS的主要特色, 也是其相比其他国家的主要优势, 因此英国要本着人道主义精神, 不分国籍、经济地位以及种族等区别对待他们的诊疗权, 更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能全面的保障患者相关的服务权益, 因此英国卫生政府管理机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降低不平等护理现象的出现。

四、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对我国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借鉴意义

(一) 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

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是在卫生部门的统一管理下, 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 并且按照三级管理的原则即卫生部领导下的分级管理模式, 整个NHS服务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而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实行的是分级保健的体质:第一级为初级医疗;第二级为次级医疗。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管理制度为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形成了借鉴作用,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城镇居民和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 他们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 这样的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分工上的漏洞, 为此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应该借鉴英国的公民健康服务管理体制, 明确分工职能。

(二) 严格的全科医生培训体制。

在英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GP, 首先必须接受5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和1年临床实习, 毕业后还要接受3年的全科医学培训, 经过综合考核和考试, 全部合格后才能批准注册, 注册后才可以获得全科医生资格。到目前为止英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 形成一个连贯的教育链, 使GP的培养、使用与管理有机地结合。因此英国的全科医生培训体制为我国的医生培训教育改革提供了先进的经验。

(三) 强有力第三者的参与。

政府在NH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机构, 政府对自己实行了角色的转换, 他向全国大部分医院购买“医疗服务", 以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在政府购买“医疗服务”中, 政府还与药品提供商签订买卖协议, 以控制药品的价格, 防止医疗费用的攀升。另外, 政府同时作医疗卫生管理者, 是作为第三方参与到整个医疗服务中的, 对整个医疗服务进行监管, 对NHS服务项目进行调整。因此, 政府职能角色的双重转换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的主要方面。

摘要:英国作为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之一, 其“国家卫生服务保健模式”被许多国家仿效。本文主要希望研究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 为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视角。

关键词:英国,健康,体系

参考文献

[1]姜锋.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 (NHS) 的建立及其影响[J].许昌学院学报, 2011.11.

[2]闵凡祥.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60年[J].英国研究, 2013.12.

[3]侯立平.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评析[J].经济界, 2006.7.

论现代国民教育的文化阻滞力 篇10

关键词:国民教育,学校文化,阻滞力

一、国民教育与学校文化

我们这里所言的国民教育,不是平常所言的国民教育序列等用语的理解,而是以培养具有反思意识、理性精神、民主意识、自由意志、契法精神、健康国民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国民教育和国民教育活动。

审视我们的学校生活以及在我们的学校中生活、学习的学生和工作的教师无疑也处于文化的影响和包围中,而且由于学校教育是专门以培养人为旨归的教育实践活动,无疑具有教育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知识内容传授的系统性和学校组织管理的高度组织性等特点。这种学校教育的特点无疑也孕育了一种微观的文化机理图式和内在精神。

另外,在我国传统的文化模式、当前社会消费性和功利性文化的巨大影响下,现今的学校更处在一种多元文化的冲击中。这种多元文化的渗透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让学校的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而且这种多元性的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文化,并不是独立于我们现今的学校教育活动的,而是与我们的教育和教育生活以及教育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的微观机理和图式的文化。基于社会系统理论的认知,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无疑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微观系统,在这种微观系统之中,学校文化在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微观文化,这种学校特殊的微观文化,并非独立于学校生活和教育活动。而是内在于学校生活和教育实践的日常运行中,也具有无所不包以及无所不在的特征,并且这种具有内在性和精神性以及微观机理性的文化深刻地植入于学校的日常生活运行的方方面面,最终制约着学校国民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学校教育文化的特征分析

1. 当前的学校教育文化具有一定的规训性特征。福柯( Michel Foucault) 在《规训与惩罚》( Discipline and punish) 一书中研究了学校教育中的“规训”现象。“规训”事实上成为现代性教育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1]。在这种教育中,实质也孕育和滋生着一种规训色彩的学校教育文化,这种规训色彩的学校教育文化蕴含于我们的学校生活和日常教育活动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校教育,从而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规训文化的指引下奔向“规训—依附”人格的塑造。

2. 当前的学校教育文化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特征。技术是人类工具理性极度发展的产物,也是随着西方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人类十分熟悉的词语。但由于之后,尤其是人类的发展步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人类对于技术的过度依赖和迷信,使人类自身的存在成为技术的奴仆而不是技术的主人,这种过度重视技术的社会文化精神,在教育领域被当作新生的宠儿一样拥抱。在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我们随处可感知这种技术性文化精神对于我们学校全方位的控制,学习要讲解题技巧和懂方法,学校的日常管理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做老师也要学习管理和教学的技巧和方法等等。技术理性所孕育的技术性的微观机理文化就这样在我们学校中横行,学校变成了一个现代技术的试验场,在这种试验场中,学校的文化也深深地陷入了技术性的泥潭之中,呈现出技术主义文化精神的旨趣。

3. 当前的学校教育文化具有重复性特征。当下的我国教育,考试仍旧是选拔学生和对学生进行教育分流的主要手段,在这种选拔和注重过早分流的教育中,考试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也成为一种终极的异化目的,更是学校教育恶性竞争原因。为考试而考试,为考好的成绩而考试,考试是为了好的成绩,试卷反复地做,题型反复地练,方法反复地讲解和运用。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不变的方法、不变的手段,一年一年地迎接着面孔各异的学生,却仍旧没变的是学校在这种重复性思维中塑造的微观文化,深深地融入于我们教师主体和学习主体的血液中,也融入于我们学校的日常生活运行中。

4. 当前的学校教育文化具有功利性特征。网上曾经流传着许多大众熟知的雷人语言,许多雷人的语言无疑与我们的教育相关,“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告诉学生或试图是学生明白,‘念书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上大学、挣大钱、娶美女’”[2]。这种雷人语言如果仅仅反映的是当前教育的一种功利主义的心态的话,那么基于经验的感知,观察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在这种功利主义的路途中乐此不疲地跋涉着———对成绩优秀学生的奖励,对差生的歧视;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划分; 过早地从低年级对学校学生分等; 对教师的晋级和教师职称的评定,以所在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升学率为考核的指标和目的等等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致使学校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在功利主义的怪圈中游走。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催生的是一种以功利价值为导向的机理性和内在性学校文化。学校教育在功利主义文化的价值引导下,不断地偏离教书育人的本质规定性。

三、国民教育的文化阻滞力之分析

1. 规训性文化: 国民教育中理性—反思精神的缺失。现代教育的真正旨归是以培养具有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国民为目标,反思和理性精神应该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在一个变动不居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环境里,缺乏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的人,注定是一个认识盲目和行动鲁莽的平庸之辈,同时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缺乏的人,往往会如大思想家阿伦特所揭示的那样,成为“平庸的恶”的制造者。在学校教育生活和实践中,规训性文化的存在,不仅削弱了国民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培育,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自我意识形成和个性理性精神培育。这种状况在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的实验之中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了。规训者只会在条件的刺激之下机械地反应,而没有现代国民应有的反思意识和独立理性精神。承载着我们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运行的场域———学校,无形之中也成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的“猪的城邦”。在这种“猪的城邦”中,规训性的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阻碍着国民性教育的发展。

2. 技术性文化: 国民教育中人的自由意志的剥夺。在学校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中,这种过度地对技术性手段依赖,往往是造就现代学生———作为未来的优秀国民被过多地剥夺了作为自我存在和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存在。学生被逐渐地塑造成为技术的奴仆,缺乏自我个性和自由意志的张扬,学生作为现代国民,本是个性不一的人,但在技术的束缚和控制之下,更像是现代工厂里流水线式生产出的物品一样,体现出一种商品性的同质化特征,而这也是学校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对技术至上追求的最终结果。更为严重的是,整个国民教育的过程,更像是现代工厂流水线式的一个生产过程,具有个性和独立精神的现代学生,被像工厂的原材料一样,在技术的控制下,逐一地被进行加工着。在这种技术性文化的控制下,我们现今的学校是很难开展国民教育的,也很难培养具有现代理性精神、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以及个性张扬等品性的优秀国民。

3. 重复性思维文化: 阻碍着国民教育停滞不前。国民教育的本质是以孕育现代国民精神为旨归,但现今的学校生活和教育实践,却在这种重复性思维文化的阻碍下,时常停滞不前。今天的教育,模仿着昨天的教育,后来者永远跟随着前者的脚步模仿行走,就如同我们古老的千年日常生活史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校生活和现代国民教育本来应该是日日新,每日都呈现着不一样的特点。但在这种重复性思维文化的阻碍和影响下,我们的学校日常生活就在这种重复性的怪圈中,永远是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就是今天,今天也就是明天。另外,学校生活和教育实践也是一个微观家族生活关系的投影。是一个注重关系和血缘的临摹。学校的校长无疑就像家族的大家长一样,掌控着整个学校的运行,也掌控着每一个在学校之中生活的具有现代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等的现代国民———学生,其也像是受管制的家族成员一样,在校长和相关的管理者的掌控下生活和学习,而对校长和相关管理者的顺从无疑也是他们的特性。因此,我们说这种重复性的文化,对于现代国民教育的阻滞力就是这样呈现的,因为个体人的顺从和服从正是现代国民品质( 自由意志、独立精神、理性精神) 的天敌。

上一篇:疲劳规律下一篇: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