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消费教育探讨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消费金融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社区银行建设的角度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民消费教育探讨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民消费教育探讨管理论文 篇1:

制约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因素分析

摘要:当前,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与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迫切需要。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试点设立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然而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过程还遇到很多障碍。本文从消费金融对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出发,对我国消费金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提高我国消费金融及整体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制约;消费金融;因素分析

一、消费金融及其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消费金融是指为满足居民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务。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有两大提供商——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两者在目标客户、分销渠道、提供产品以及风险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与商业银行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一般在几千元到几万元)、审批速度快(通常1小时内决策)、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服务时间常常延长到下班后或周末)等独特优势。可以说,消费金融公司是一类独立于银行的金融机构,主要针对急需资金但又无法立刻从银行获得信贷的“次级”消费者提供贷款。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我国实体经济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外需不断萎缩的残酷现实下,启动内需就成为拉动中国经济走出经济衰退的关键。无论是从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还是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乃至“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措施,均显示出政府启动国内消费市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图和信心。为贯彻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引导和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同时也鉴于完善中国个人消费信贷机构和产品的需要,我国于2009年8月正式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四地筹建消费金融公司。我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也已于2010年2月26日获批设立,并与3月1日正式挂牌营业。

该《试点办法》共五章三十九条,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业务范围及经营规则,监管指标及消费者的保护等作出规定。《试点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应为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出资人;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阶段的业务范围仅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不涉及房地产贷款和汽车贷款;结合国际经验,《试点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设定了有关监管指标,包括较严格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不低于1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以及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等;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试点办法》规定了三方面相关内容:一是贷款利率不能超出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二是消费金融公司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随意对外泄露;三是对逾期贷款的催收应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丰富我国金融机构类型,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以金融公司为代表的、能够更灵活多样地满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将陆续登上我国金融舞台,对我国金融体系、尤其是此前基本处于空白的消费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发展显然将产生长远影响。

二、制约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有关制度等仍在不断完善,这些都决定了消费金融近期的发展空间有限。业界、学界及市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主流看法是:长期看好,但短期很难乐观。具体来说,制约因素表现在:

(一)“量入为出”的传统文化影响了消费金融发展的空间

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消费信贷余额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比重仅为1.29%。而同期美国不包括房贷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是我国的38.7倍,其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则高达26%。目前中国消费总额中用到信贷的比例仅10%多一点,而美国是95%。人们可以接受借钱投资或经商,却难以容忍“借钱消费”。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消费金融让人们“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而这是立足于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及生活有保障的基础之上。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收入阶层占15%左右,中间阶层占到10%左右,而低收入阶层超过70%。而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惠及全体国人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正是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在观念上难以真正从“量入為出、节俭消费”转变为“超前消费、提前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三)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

消费金融贷款是无担保贷款,为了控制贷款风险,需要对个人信用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征信体系还处于仅收集征信对象贷款相关信息的初级阶段,覆盖范围也还有限,个人信用记录分散在人民银行、电信、税务、公安、交通管理、水电燃气公共事业单位等部门中,且非常不完整,信息的及时性也较差。

(四)缺乏专门的消费金融法律

虽然金融消费涉及《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专门的法律规定,不过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法律建设方面仍然几近一片空白,仅有几部与之相关的行业规范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缺乏法律约束力,失信违约成本低。法律制度不健全明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五)消费金融机构少,业务品种单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从事消费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类型很少,只有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两类机构,且消费信贷业务品种较少,主要以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为主。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7年末和2008年末,我国以住房和汽车贷款为代表的中长期消费信贷分别占总消费信贷的90.48% 和 88.84%。

总的来说,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还远远未能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总额比例低,消费信贷结构单一、品种不多,缺乏专业消费金融公司、相关金融机构种类过于单一,居民的合理、有效消费需求未得到充分释放。

三、发展完善我国消费金融的政策建议

目前国内的消费金融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缺少应有的制度环境,短期内举步维艰。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消费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制度问题,积极给予政策支持,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有效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完善社会保障,转变消费观念

“量入为出”是我国的消费传统,要转变这种观念,提高居民消费在我国消费中所占比例,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而完善社会保障的前提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此基础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兼顾效率与公平、改革和过渡相衔接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我国多层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城乡居民病有所医、失业基本生活有保证、伤残能得到照顾、老有所养,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唯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定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从而完全夯实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才能真正建立起稳固的内需,而不是过度依赖投资需求的畸形发展。

(二)尽快出台消费金融相关法律

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特殊性,金融消费不同于一般有形货物的生活消费,是一种高级消费。消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驾护航。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既能促进消费金融、又能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法规细则,架起消费金融的法律桥梁,切实维护消费金融服务参与各方的权力与义务,共同培育良好的消费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构建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构建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对消费金融的发展极其重要。先进的客户评分系统及自动审批系统和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是消费金融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相较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具有审批速度快、服务方式灵活、无需抵押和担保的独特优势,而这些优势依赖于消费金融公司先进的客户评分系统和自动审批系统以及外部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目前,世界上知名的消费金融公司基本上都有自身的客户评分系统和自动审批流程(如捷信金融集团)。

一方面,制定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各种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不仅要坚决杜绝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提供虚假信息,而且要求有关机构在提供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时,要加强对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并对可以收集和提供的信息作出明确的规定。此外要加紧研究制定个人破产法,在最大程度减轻债务人负担的同时,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另一方面,尽快建立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内容的信息网络,制定信用征信标准,成立消费信贷中介服务机构、资信调查咨询机构,负责收集、调查消费信贷申请人的收支、信用、人品等方面的信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信调查结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消除消费金融公司与消费者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央行全国统一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将大大降低消费金融业务拓展成本,更好地培育民众的信用文化,也为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手段。

(四)加强监管,控制风险

消费金融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服务方式。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各国将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适度的外部监管是消费金融持续、稳健发展的保障。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一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几乎陷入破产倒闭的境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管部门放松监管。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应从严格准入条件、设定合理的监管指标、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以及强化信息披露等方面着手。《试点办法》中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及同业拆入资金比也规定了较高要求。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提高金融监管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制定税收支持配套政策

美国税法规定,公民可以从个人所得税应税额中提前扣除需要支付的分期付款利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中,也可以考虑把消费者付息金额记入应扣税项,减轻消费者还款压力,从而促进当地消费的增长。

(六)加大宣传力度,消除人们对消费金融会引起次贷危机的想法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美国及其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一谈到消费金融,可能会认为消费金融的发展会产生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问题。然而我们应知道,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与美国的经济体制、发展模式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不应简单把消费信贷归结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因此,为消除人们对我国可能发生类似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担心,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消费金融在我国的顺利运行。

四、结论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有关监管法规尚需逐步完善,且我国个人信用体系仍在不断完善,因此,银监会对此类机构采取先试点、后逐步放开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以积累经验,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消费金融公司是一类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工作中,银监会将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商业化、市場化原则,尊重金融机构的意愿,由金融机构自愿提出申请,银监会根据《试点办法》规定的各项准入条件,进行审批,推动此类新型机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琼,杨胜刚.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金融,2009(20)

[2]袁象.对我国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3]锡士.消费金融说前景[J]. Shanghai Economy.2010(3)

[4]许文彬,王希平.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6)

[5]张学江,荆林波.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

[6]卜强.消费金融公司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10(17)

[7]严晓燕.探索中国特色消费金融发展新模式[J]. 中国金融.2010(17)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管学院)

作者:李平女 栗海燕

国民消费教育探讨管理论文 篇2:

发展消费金融 支持实体经济

摘要:消费金融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社区银行建设的角度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金融;社区银行;实体经济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要求,首次将“消费”列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金融作为有效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强劲动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强大社会需求引擎的推动及科技创新的共同作用下,必将爆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有效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社区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1.消费金融概述

1.1 消费金融的定义

纵观学术界与金融业界对消费金融概念及范畴的认识,从广义而言,消费金融是指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提供的一系列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总称。从涉及业务范畴上来讲,消费金融是家庭金融的一部分,根据其业务形式可划分为代理业务、储蓄业务、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五大类。从狭义而言,消费金融特指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这也是本文消费金融采用的定义。

1.2 发展消费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意义

1.2.1 发展消费金融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平衡供需的动态匹配

消费金融的发展可以架起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使现时购买力不足的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促进社会远期购买力转化为即期购买力,化解生产力闲置的问题,有效促进社会的总供求平衡。进而推动市场的持续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1.2.2 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消费金融的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美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就充分的证明了上述观点。作为当前世界上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也积极促进了工商服务业及个人服务业的发展。消费金融便民的同时还催生了新型消费市场及业态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客观上促进和调节了生产与流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2.3 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机构自身竞争力

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类型的丰富、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及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做好传统信贷服务的同时,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消费者金融服务方式,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1.2.4 发展消费金融可以优化资产结构,分散和化解信贷风险

消费金融工具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生命周期各期财富的合理配置,有效拓展整个社会的消费空间。由此可见,消费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消费驱动方面的重要功能,也可以促进金融业经营风险的分散于自身低资源消耗发展的有效推进。消费金融贷款发放分散、贷款额小、覆盖面广,可以有效改变单一的贷款结构。目前我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个人征信体系的日趋完善,消费金融贷款的风险也会随之进一步降低。

1.2.5 消费金融可以有效增加消费者当期消费水平,促进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水平平均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消费金融的支持下,消费者可以透支部分未来的预期收入,扩大现期消费水平,平滑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消费金融能够帮助居民实现消费便利,促使居民消费向科学化、文明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 我国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

1.3.1 消费金融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我国经济已由出口拉动型逐步转为内需推动型,这必然为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次,我国人均GDP逐年增长,居民消费模式从基本生存型向基本消费型转变。居民对家电、家具、汽车及住房等大额消费品的需求呈明显上升态势必然带动消费金融需求量迅速上升;最后,国家刺激需求、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性清晰明确,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根据权威机构报告,我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第三大消费市场,在这样一个内需不断升级过程中,金融业尤其是消费金融业必将拥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1.3.2 消费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消费金融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制约消费金融业的快速有效成长。

(1)消费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针对性

尽管我国消费金融业务近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产品规模与服务方面尚且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例如消费者在汽车贷款、信用卡和个人贷款等主要消费金融产品领域可选择范围十分狭窄。总体而言,我国金融业在目前消费金融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水平较低、消费金融的客户结构、业务范围及服务内涵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2)居民消费意识滞后、营销缺乏有效性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与“量入为出”的消费文化,决定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较为保守,“今天攒钱明天花”、“攒够钱再花”等观念使得居民消费投资尤其是消费信贷支出占总消费额的比例较小。消费信贷与之相应,实质上也是量入为出,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根据预计的未来收入来安排当期的支出。要使人们区分“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离不开公众媒体及金融机构的营销宣传与引导,但大众媒体由于缺乏针对性,一刀切的做法在改变居民消费观念上收效甚微。

(3)征信体系发展滞后,交易成本高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保证消费金融业务稳步发展的关键,是保证信用规模、信用承诺有序进行的软约束。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从而使消费金融交易成本过高,个人信用记录零星分散在人民银行、电信、税务、公安、交通管理、水电燃气公司等公共事业单位等部门中,且信息严重缺乏完整性与及时性。伴随城镇化步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金融发展潜力巨大,但以上分散的信用记录很难将农村居民覆盖在内。以上征信体系的发展现状一定程度上导致“惧贷”和“信用忽视”现象严重。

(4)现有业务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我国目前从事消费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与发达国家相比类型还不多。就消费信贷而言,目前仅有商业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三类机构。消费信贷以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为主,对居民耐用品消费、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信贷消费金融服务十分分散、专业化程度欠缺。总体上,消费金融产品在业务范围、服务内涵、客户结构及技术手段等方面均有待提高。

(5)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消费金融发展配套制度、法律建设方面还十分欠缺,缺乏消费金融相关违约处理、客户信用查询等信息平台和制度法规。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使得消费者对未来的支出预期过高,缺乏可信赖的保障,导致消费金融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

2.社区银行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原理分析

2.1 社区与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是以居民社区为依托,在城乡一定的人群居住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当地居民或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成本较低、个性化较强的金融服务的小型银行类金融机构。

社区银行的产生与社区息息相关。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居民社区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城市,住房体质改革使人们从传统的单位居住,发展到以住宅小区为主的居住,而新兴的住宅小区居住模式,使社区居民对金融的需求更加集中化;在农村,城镇化建设打破了原先分散的村落聚居、生产队聚居,形成小城镇聚居,在更大范围上形成了众多的农村社区。

2.2 消费金融是社区银行的内生服务需求

社区银行是适应社区公众和组织的需求而产生,随着社区的发展而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本身就是社区居民内生的金融服务需求之一。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由于资金周转、购买住房、装修、境外旅游、医疗、购置耐用消费品等原因产生消费信贷需求。社区银行是“家门口的银行”,其便利性远超其它金融机构,是社区居民选择消费信贷服务机构的首选。正是由于社区银行的这种内生性,发展社区银行对消费金融业务的有效推进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能更好的实现我国金融业的“本土优势”,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的消费金融需求。

2.2.1 信息优势与交易成本

社区银行根植于社区,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与社区居民长期互动,使得社区银行拥有了其他大型金融机构无法获得的优势,形成其核心竞争力。消费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信用评级已日趋成熟,但在个人信用评级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消费者个人和家庭的消费信贷一定程度上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为此商业银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在信用调查阶段。社区银行根植于社区,在审批消费者和家庭贷款时,依据的不仅仅是财务数据与书面文件,还能利用其信息优势,考虑这些作为邻居的借款人的家庭情况、职业背景、消费特征、当地口碑等个性化的因素,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约了交易成本,降低信用风险,有利于消费金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2.2 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随着经济金融化过程的不断加快,经济活动越来越经常的表现为金融活动,由此带动金融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如信用保证需求、超前消费需求、提高资金效率需求、实现价值需求、保险服务需求等诸多方面。同时,在消费者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保障,因而对消费金融的需求也有所差异。社区银行服务针对社区居民的消费金融服务可以做到“一对一”,因而既可以服务社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消费金融需求、不断升级自身竞争力,又可以根据各类社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及具体经营方法的区别采用个性化的发展策略,更精准的定位目标市场,满足社区居民的消费金融需求。

2.2.3 服务亲民与消费理念的转变

社区银行可以利用自己根植于社区的优势,利用其较短的服务半径和亲民的服务理念,针对社区居民的金融需求通

过金融知识普及、金融业务宣传等方式提高居民对消费金融产品的认识,转变其消费观念,进而提高社区居民对消费金融的需求水平,从而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和“量入为出”的思想,解决目前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严重不足。。此外,社区银行利用自身深入社区、融入社区的优势,可以更清楚的摸清社区客户金融需求的特点,做好客户分类和梳理,更准确的找准营销切入点,灵活制定针对各类社区的重点消费金融产品和消费金融营销组合,从而促进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

3.发展社区银行机构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差异化的服务模式

设立社区银行的金融机构要立足本地特色,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积极探索社区银行消费金融的经营模式。在郊区,社区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应坚持服务“三农”为核心,为农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城镇,社区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应以提供全面消费信贷支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3.2 鼓励创新

科学、适度的外部监管是金融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保障。目前我国监管机构对社区银行的发展尚无明确的制度规定。但从鼓励创新的角度出发,监管机构应适当放松管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社区银行、提供社区消费金融服务。就金融机构而言,既要勇于创新,又要合理选择客户、有效管理风险。在实践中探索社区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和盈利模式,促进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3.3 完善的制度支持

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特殊性,金融消费不同于一般的有形物品消费。社区银行促进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驾护航。除不断完善消费贷款法律体系建设,还应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严厉打击违约行为及故意逃脱债责的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改进社保制度,减少居民后顾之忧,促进消费金融发展。

综上所述,消费金融是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社区银行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进而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为达到上述目的,应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完善外部制度以全面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远,朱名军,马奕虹.从个人征信系统论消费金融[J].西南金融,2012(7).

[2]杨鹏艳.消费金融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11(5).

[3]田野.中国消费金融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M].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7).

[4]汪洋,白钦先.消费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与国际经验借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

[5]贺瑛.社区银行的各国实践[J].上海金融,2001(11).

[6]钱进.社区银行建设的初步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6(11).

[7]许英明,汪远航.提升城市社区银行服务的路径和机制[J].西南金融,2013(2).

[8]李婕琼,吕良宏.国有商业银行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以建设银行为例[J].华北金融,2012(12).

作者:于海燕

国民消费教育探讨管理论文 篇3:

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及其公平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分地区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1993—2011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利润收入;考虑省际异质性,不同地区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不同,东部地区的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的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机会公平四个维度并结合地区差异,从劳动者报酬绝对量和相对量两个层面提出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初次分配; 居民消费;劳动收入; 利润收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大幅下降。据统计,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已从1993年的4949%下降到2011年的4494%,降幅达455个百分点。而利润收入比重(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则从1993年的2478%上升到2011年的2654%,增加了17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根据1994—2012年历年《我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如果从国际角度比较,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更加严峻,2005年主要发达国家劳动收入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美国为6030%、欧洲为6360%、日本为5880%,而我国仅为4140%;1995—2005年,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1030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美国下降120个百分点,欧洲下降180个百分点和日本下降430个百分点\[1\]。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劳动收入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我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我国居民消费率由1993年的4443%降至2011年的3541%,远低于美国的7157%、日本的6040%和印度的5721%

数据来源:我国数据根据1994—2012年历年《我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美国、日本、印度数据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居民消费作为当今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消费公平意味着起点公平和社会公平[2]。因此,收入分配失衡和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成为我国政府、社会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根据传统理论,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前提,居民收入的下降势必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那么,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否也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有关呢?如果是,收入分配失衡对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对此,我国如何应对?这不仅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和“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问题的答案。

一、文献综述

对于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有文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如朱国林等[1],李扬和殷剑锋[2],方福前[3]等。这些研究主要从国民可支配收入的角度分析了总体收入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事实上,居民收入经再分配后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比重与初次分配格局密切相关[4],因此,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于提升居民家庭收入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国内有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在近年出现一些文献。汪同三[5]认为,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过低是消费不振的重要原因。魏众[6]指出,国民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不断下降对我国消费率过低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乾和魏下海\[7\]认为,国内需求体系是属于工资领导型,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比重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所在。储德银和闫伟采用1993—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内需求属于工资领导型,提高工资份额对于促进居民消费的长期增加具有重要作用。郑延智和黄顺春以江西省为对象研究结果也显示,工资收入提高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用大于利润收入。

国外学者对于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资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之间的关系。Borooah 和Sharpe运用误差修正模型,采用英国1963—1982年有关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家庭年度调查数据,并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估计了各个收入阶层的消费函数,以检验各个阶层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显著的差异。Cutler和Katz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消费分布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变化趋势和消费不平等相互并存,劳动力市场工资分配变化是造成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变化的根本因素。

已有的研究对于探讨国民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并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这些研究多为定性分析,且都以可支配收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总体视角看忽略了居民收入各组成部分的结构效应,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全面,甚至并不可行。近年来虽有研究关注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采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却没有考虑各省份异质性的存在。事实上,由于发展背景、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层级的省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各有差异,忽略省际异质性,可能使得实证检验结果的普适性大打折扣。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anel Data模型,并考虑省际异质性,探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期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扩大内需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依据。

二、计量模型、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依据Bhaduri和Marglin的消费函数模型(以下简称BM模型),构建初次分配影响居民消费的计量模型。该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在消费函数中考虑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在BM模型中,国民总收入(Y)被划分为工资收入(W)和利润收入(R),居民消费(CS)可以表示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的函数,即:

CS=CS(W,R)(1)

根据式(1),可构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影响居民消费的面板计量模型:

CSit=α0+α1Wit+α2Rit+εt(2)

其中,α0为常数项;α1和α2分别表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εt为随机误差项;下标i和t分别表示省份和时间。

(二)变量说明、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以劳动者报酬对工资收入(W)进行测度,采用营业盈余对利润收入(R)进行测度。并选择1993—201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之所以如此,首先,我国省级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统计数据自1993年开始;其次,西藏的部分数据缺失。

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各省份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数据采用本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进行平减,居民消费数据采用本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100)进行平减。

1993—2004年各省居民消费、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原始数据均来源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以上指标2005—2011年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我国统计年鉴》;1993—2011年各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原始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本文使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 72。

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会改变其原有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化,而且还可以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因此,本文对平减后的CS、W和R 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nCS、LnW和LnR 表示。从而式(2)可改写为:

LnCSit=α0+α1LnWit+α2LnRit+εt(3)

通过估计式(3),可得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此时,α1和α2分别表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弹性。考虑省际异质性的存在,在估计式(3)时,本文首先以30个省份的总体样本进行估计,以判别国民收入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总体特征,并记为模型I;然后,将30个省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

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划分,依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划分方法进行。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份;中部地区包含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9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省份。,探寻不同地区收入分配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特征,并分别记为模型II、III和IV。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样本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1面板单位根检验

常用的面板协整检验有针对同质面板假设的LLC检验、针对异质面板假设的IPS检验、Fischer-ADF检验和Fischer-PP检验,为增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以上四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LnCS、LnW和LnR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1%显著水平上,各变量的原始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其一阶差分均平稳。因此,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2面板协整关系检验

Kao检验和Fischer检验的结果都显示,在1%显著水平上,模型I中的LnCS、LnW和Ln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面板估计结果与分析

模型设定形式的F检验结果表明,模型I应设置变截距模型;在此基础上,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模型I应设置为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注:方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表示在1%显著水平上被估计参数显著异于0。本文主要研究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故仅展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

对上述模型面板残差的LLC、IPS、Fisher-ADF和Fisher-PP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估计结果的面板残差在1%显著水平上平稳,表明本文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从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在1%显著水平上,LnW和LnR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我国居民消费均产生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工资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利润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收入每增加1%,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加120%;利润收入每增加1%,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仅增加089%。

(二)分地区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1面板单位根检验

采用LLC、IPS、Fisher-ADF和Fisher-PP检验方法,对模型II、III和IV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1%显著水平上,三个模型中各变量原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其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变量。

2面板协整关系检验

Kao检验和Fischer检验的结果都显示,在1%显著水平上,模型II、III和IV中的LnCS、LnW和LnR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3估计结果与分析

模型设定形式的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模型II、III和IV均应设置为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对上述三个模型面板残差的LLC、IPS、Fisher-ADF和Fisher-PP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所有面板残差在1%显著水平上平稳。因此,模型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注:方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表示在1%显著水平上被估计参数显著异于0。

表2显示,在1%显著水平上,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该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具体地,东部地区工资收入每增加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112%;利润收入每增加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129%。中部地区的工资收入每增加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114%;利润收入每增加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84%。就西部地区而言,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每增加1%,分别促进居民消费增加102%和054%。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大于工资收入,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工资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利润收入。比较三个地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的消费弹性后可以发现,中部地区的工资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区的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的影响效应都最小。

四、基于社会公平维度的原因分析

从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以全国为总体还是考虑省际异质性,除东部地区外,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均大于利润收入。因此,提高劳动收入对于促进居民消费进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述,近年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利润收入的比重则不断上升,这不仅导致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日趋加重,而且严重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大幅快速提升。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当前引致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

(一)劳动者地位不平等,劳动者身份歧视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用工制度。第一,在劳动者市场进入方面,对劳动者身份做出过多不合理限制,如对部分非特殊性岗位的性别限制、对普通岗位的学历限制和民族限制等,从而造成大量劳动者处于非自愿性失业状态。第二,企业对待员工的身份歧视普遍存在。部分企业因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不合理的要求,对农民工甚至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民工身份歧视严重,如公开歧视农民工、歧视妇女劳动者、少数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劳动者等。因身份歧视,临时工、合同工比重居高不下,且劳动报酬相对较低,甚至被大量扣押,造成企业内部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

(二)规则不公平,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增长机制不健全

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和落脚点。然而企业利益分配时,规则不公平问题突出,企业内各类职工不能平等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突出表现在:第一,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不健全。最低工资制度是最基本的保障制度,我国政府虽然于1993年发布实施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并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且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正式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但当前我国劳动市场制度仍不健全,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仍处于弱势地位,其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不明确,计算标准不一,甚至部分用人单位对最低工资制度刻意回避,且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第二,企业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当前我国工资分配秩序较为混乱,部分企业经营者薪酬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高管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自己制定过高的工资水平,大多企业的工资分配尚未与企业绩效挂钩,加之普通工人对工资的集体谈判能力不强,使得企业职工无法共享企业发展成果,造成大多数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微薄。

(三)分配不公平,生产环节税收相对较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税制结构中,生产税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1978—2010年我国生产税收入比重下降了2470%,但直至2010年,我国生产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仍为6470%,其中货物和劳务税收在税收总额的比重高达6080%。另外,从我国生产环节税收增加速度来看,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如图1所示,1994年以来,我国生产税净额、劳动收入和GDP名义增长率均达到5%以上,但三者相比较后发现,除个别年份外,生产税收入增加速度大于GDP增长率,且GDP增长率大于劳动收入增加速度。

(四)教育资源配置与就业培训机会不均等,劳动者技能低下

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这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一般较为低下,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劳动者仅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也是我国劳动报酬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劳动者技能之所以低下,是因为:

第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目前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配置过度供给,而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目前,虽然我国已基本实施义务教育,但是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相比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仍然不足、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低下。

第二,就业培训机会不均等。目前,我国在就业方面的公共支出较少,弱势群体在就业方面面临较大的歧视。虽然近年来政府针对该群体和失业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项目,但这些项目大都流于形式,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升方面依然没有得到较大改观。在就业招聘中,部分企业对招聘者年龄、性别、学历和生源等的不合理限定,大大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制约了劳动收入的显著提高。

五、公平导向的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分地区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1993—2011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就全国而言,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均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且劳动收入的影响效应大于利润收入。第二,若考虑省际异质性,分地区来看,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对我国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小于利润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则大于利润收入。在三个地区中,中部地区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劳动收入的影响效应最小;就利润收入的影响效应而言,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以上结论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升,长期内主要依靠工资份额的增加,政府为增加居民消费总量以及提供居民消费能力,除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之外,还应注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不断提高劳动者报酬。尤其在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加强初次分配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基于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效应差异,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这一差异,对不同的地区区别对待。因此,为确保全体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劳动消费能力,基于公平维度,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注重权利公平,消除劳动就业歧视,赋予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第一,统一城乡劳动市场。要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破除统一城乡劳动市场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并加快推进相关配套制度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第二,完善相关立法,建立健全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体系。在《劳动法》中应明确规定“企业不得在非特殊岗位中对社会出身、性别、户籍、宗教信仰等进行特殊规定”,并完善《就业促进法》(草案),制定《就业促进法》实施细则并突出劳动就业的平等权,使劳动者在面临就业歧视时,有法可依、有理可争。

(二)注重规则公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实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是实现规则公平的路径之一。通过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收入。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各级政府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应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督促企业坚决执行。与此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这不仅可以激发劳动积极性,而且可以提升劳动者报酬,从而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

(三)注重分配公平,适度调减政府部门的生产环节税收

政府税收的提高对劳动者报酬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长超过GDP增长,是构成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初次分配中,生产税是政府部门的主要收入,生产税超过GDP增速势必造成其在GDP中的占比提高,并不断挤占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另外,减少生产税进而适当缩小政府收入所占比重也有利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居民倾斜,从而增加消费。因此,要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进而提高居民消费率,必须适度减少政府部门的生产税。与此同时,该政策导向也与我国的“与民同富”目标相一致。但是,在实施这一政策时还应注意防止政府降低生产税后,企业主将所获利益不是用于增加工人工资,而是增加自己的利润[8]

(四)注重机会公平,加大对劳动技能培训、教育和就业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劳动技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劳动者劳动技能培训的投入,并制定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对自身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在教育方面,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注重向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及偏远山区倾斜,加大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动者报酬。

另外,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来说,提供就业岗位比提供失业补助更为有效。因此,国家在补助失业者的同时,还要采取积极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加大对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并不断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此同时,通过改革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为劳动者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参考文献:

[1]朱国林, 范建勇, 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J]经济研究,2002,(5):72-80

[2]李扬, 殷剑锋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2007,(6):14-26

[3]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2):68-82

[4]刘伟, 蔡志洲国内总需求结构矛盾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经济学动态,2010,(7):19-27

[5]汪同三改革收入分配体系解决投资消费失调[N]中国证券报,2007-10-29

[6]魏众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8):55-62

[7]黄乾, 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J]财贸经济,2010,(4):121-127

[8]刘尚希消费公平、起点公平与社会公平[J]税务研究,2010,(3):14-17

[9]储德银, 闫伟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1,(3):57-61

[10]郑延智, 黄顺春劳动者报酬、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J]地方财政研究,2012,(8):16-20、34

[11]Borooah,V K, Sharpe, D R Aggregate Consump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 Economic Analysis[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6, 96(382): 449-466

[12]Cutler,D M, Katz,L F Rising Inequality?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Consumption in the 1980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82(2): 546-551

[13]Marglin,S A, Bhaduri, A Profirt Squeeze, Keynesian Theory[A] In: Marglin S, J Schor (eds), The Golden Age of Capitalism: Reinterpreting the Postwar Experience[C]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4]阙澄宇, 马斌基于VAR 模型的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4):68-73

作者:刘杰 宋传文

上一篇:政府采购协议研究论文下一篇:生活化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