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对策

2024-05-18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对策(精选十篇)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对策 篇1

一、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 测试题型模式化

大部分的单元测试卷都是依据传统的英语测试题型设计, 客观题居多。其评分信度高, 操作方便, 但形式单一, 答案固定, 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试题的层次性也难以体现。并且试题针对性不强, 使得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单元知识学习的掌握情况。学生则为了分数竭力使自己的学习行为贴近测试模式, 只注重提高应试技巧, 却忽略了磨练全方位的语言技能。

(二) 测试内容低效化

内容效度是用来检测考试内容是否反映考试目的, 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考查效果 (武尊民2003) 。有的单元测试之所以效度低, 是因为没有反映出试题在多大程度上检测了所要测量的教学目标, 也没有考查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比如:不能准确把握课标, 仍将语法作为考查重点;偏题、难题多, 缺乏真实语境;设题时仿照中考的题型结构, 难度偏高, 综合运用要求较高;随意拼凑成卷、题目超纲或者与单元知识不一致;没有校对, 出现拼写错误现象;将搜集到的试题进行小幅度改编, 没有真正做到内容效度的准确把握。如上所罗列出的试卷, 无法对学生单元学习情况做出准确诊断, 从而难以对阶段教学做出正确评价,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和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现象。

(三) 测试评价单一化

受中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影响, 传统观念是无论大小考试都将测试成绩当作最终评价的依据, 忽略了学习的一般规律, 即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方向军2006) 。许多教师采用常规参照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导致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现象普遍存在。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 会使评价的导向和监督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挫伤部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误导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 使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二、主要对策及思考

根据教学实际,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 合理设计单元测试题型

1. 灵活性

单元测试不同于期末测试, 可以设置与其不同的题目和题型, 并科学地加强主观题在其中的“份额”,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尤其要根据年级的不同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适当变换题型。例如, 在初一学段可设置改错、完成表格、看图填词等题型适当降低测试难度, 同时增加抄写题, 检测学生的书写情况,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初二学段设置回答问题、短文填空等, 进一步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初三学段设置情景写句、段落编写等与中考较为相近的题型, 以帮助学生适应中考模式。此外,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表现不同, 可适当增加口语测试的比例, 创造环境,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2. 分层性

单元测试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分成基础卷 (分值60%~ 70%) 和提高卷 (分值30%~40%) 。基础卷, 设置日常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题型, 如单词拼写、句型过关、默写等,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在反复练习中夯实基础知识, 学有所获, 提高学习信心, 为英语运用做好准备。提高卷可以设置短文填空、看图写句等, 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有所用, 在挑战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 针对本区初中英语测试的难点———短文写作, 对此应考虑生源实际, 进行题型的微调。比如, 根据学习阶段和学生的能力层次设置“改写句子”“用所给词造句”“短文写作”等题型, 分为必做题和选做加分题, 让学生从词块到句群再到段落, 循序渐进地培养写作能力, 以增强不同层面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 科学提高测试内容效度

1. 真实性

测试内容与目标语言使用的相关性体现了测试的真实性 (武尊民2003) 。单元测试中创设的语境应能反映学生真实语言使用的情况。因此选材要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同时注意选取近年的热点时事,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参与度。

以新版七年级下册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单元测试卷为例, 书面表达部分可以设计如下:We will have a school trip to Susong Park on weekends. Draw a picture about how to get there.And write at least 5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distance. 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本单元功能句型的掌握, 也真实地体现了学生能否根据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路线。

2. 关联性

教师所选材料应当具有内容关联性, 尽可能使用与教学内容同步的素材, 让学生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对话题内容进一步拓展了解。

例一:新版八年级上册unit 4 的话题是rules, 在单元测试卷中设置了一篇有关日本学生学校生活的阅读,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制度。Students in Japan go to school just like you do.Japanese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are in school for240 days a year... 完形则选择了怎样和父母愉快相处的文章, 与该单元Section B 2B阅读相呼应。Who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in your life? Yeah, your mom and dad. They give you love and everything in life...

例二:新版八年级下册Unit 9 的话题是旅游, 在单元测试卷的书面表达部分, 设计让学生结合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写宣传厦门旅游的小广告。

Write a tour ad about Amoy to Family Weekl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about 80 words)

The target language:

① ...is a wonderful place to ... ② Have you ever tried (food) ...③ Have you ever been to...

Tips:

Food— delicious Language—Minnan dialect (方言)

Scenery (风景) —beautiful, fantastic People—friendly Weather—warm

3. 全面性

单元测试范围的重点在于该单元所学的内容, 但不代表测试的所有内容仅限于此, 如果选题范围过小, 考试时学生不需要仔细看题并加以思考就可以得到答案, 这样的考试效度则很低。此外, 学生容易只关注本单元学习内容, 不能自觉地做好英语知识的联系与积累, 不利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以unit 2~3 单元综合测试卷为例, 话题均为学校生活, 因此在书面表达部分将两个单元的重点句型整合作为检测内容, 设计如下:

假设你是Rick, 根据以下内容完成表格 (见表1) , 并描述你日常的一天。

我通常早上6:30 起床, 7:00 走路去学校需要20 分钟, 8:00 开始上课。4:30 放学后有时会和朋友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先乘10 分钟的公交车后步行5 分钟到达) 。6:00 和父母一起吃晚饭。18:45 做作业, 21:00 准时睡觉。

(三) 有效建立评价多样化

单元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某一阶段以来的英语学习情况, 应和大型考试的评价方式区分开来, 体现阶段的过程性特点。正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日常教学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的新评价理念 (教育部2011) ,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英语学习档案袋形成性评价表, 在单元测试中增加平时学习情况的赋分比例 (以30%左右为宜) 。例如:将学生课堂的听课表现、发言频率、课后的背诵过关、小测情况、作业完成等, 通过小组量化表以自评加组评的方式综合得分, 让学生在自评中学会发现、反思, 更加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组评中学会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此外, 考虑到家长传统观念是以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水平, 还可以将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作为加分项目, 以提高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参与度, 避免“不考不管, 为考而管”的现象。

(四) 加强教师理论指导和研究实践

教师受传统教育限制, 单元测试的理论知识比较匮乏, 研究的底子也较为薄弱。因此, 应该把测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教研培训、课题研究、校际交流、网络研讨等方式加强对英语测试相关理论的研究。一线的英语教师, 如果能够了解、掌握基本的英语测试理论和技能, 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 就能使单元测试的功能进一步发挥, 促进学生学业质量提升, 同时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日常教学中运用单元测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学过程中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 (朱志英2007) , 所以应根据学习阶段和内容的不同, 合理设计题型, 认真把关内容效度, 科学命制试题, 实现评价多样化, 充分发挥英语测试的各项功能。只有当单元测试对教学产生积极正面的回拨效应, 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检测跟踪, 加强理论, 推动实践, 才能更好地监督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 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初中英语测试中, 测试题型固化, 单一低效的测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教学进程, 降低了学生兴趣, 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通过研究改革和完善初中英语单元测试的环节和过程, 促进其科学性, 注重其实效性, 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单元测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方向军.2006.对初中英语测试与评价的反思[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5) :88.

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武尊民.2003.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初中英语测试与评价 篇2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三是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四是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是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对策 篇3

关键词:诊断性测试;试题设计和编制;问题;策略

测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题的命题工作是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成立专门的命题小组,在时间充分保障的前提下,集命题小组各成员的智慧而进行专业、科学、权威的命题工作。相比较这种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平时教学中,学校的课堂诊断性测试题的设计和编制工作因人员、时间缺乏等因素就存在着相对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因此,诊断性试题的设计和编制过程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有那么多的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教学的失败或者带来各类负面效应,应工作所需,一些学校中的课堂诊断性测试题的设计和编制工作就由一线老师组织实施,由于规模小,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那样严格。因而能够如实地反映该阶段教学问题的、高质量的诊断性测试题并不多见,教师在设计和编写、应用类似的诊断性测试题时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

一、英语教学诊断性测试题的设计和编制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完全照搬使用现成的各类教辅资料,而没有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试题设计和编制。部分学校往往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直接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或备课组选定某种习题集,作为整个学期的各类课堂诊断练习或单元的诊断性测试题。选用现成的测试题,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各测试题的编写者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材章节的重难点内容来编写试题的,他们对试题测试的方向和要求是有一种普适性的,因而就会失去对某些群体学生学习状况的针对性;其次,编写人员选用的试题很可能与所教学的教材没有很密切的联系,会出现“教归教,考归考”的分化现象;再者,学生的学情则完全是编写人员所不了解的,极其容易出现试题难度过大、检测内容泛而不精的问题,从而失去试题本身所应该拥有的诊断功能。

误区二:为准确诊断学生对某单元或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往往要求教师按照单元或模块教学进度定期进行诊断测试,而为了杜绝教师们用“拿来主义”的模式应付测试,很多学校都禁止教师照搬或直接使用成形的试卷,而鼓励教师原创命题,以符合学生的学习实况。某种程度上说,学校对教师所提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的确,照搬并使用现存的试题,虽省时省力,但却存在着许多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各类编写得再精再细的试题,也会有与学生实际情况相悖的差异性存在。鼓励教师原创、编写试题的想法是很值得称赞的。但是,整个学期一册书(大约有12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如果一周(按4课时计算)的课时都要设计和编制一份诊断性测试题外加12个单元的诊断性测试题,一个学期每个老师要设计和编制60份诊断性测试题。教师在忙于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保障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科学性、原创性、高质量的试题。首先,因为编写任务重,教师不但要忙于平日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辅导,还要挤出时间作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为了原创试题而挖空心思。实出无奈的情况下,老师只有在同类试题的基础上做一些拼凑工作,也就出现了任意粘贴同类试题的部分题目,凑足了题数,而使得整份卷子缺乏考查重点、难点,缺乏知识点地分布和广度,甚至会使得整份试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一时也难以分辨的状况。

误区三:在课堂或单元的诊断性测试题设计和编制过程中,教师因缺乏对教材和课标分级要求的学习和了解,试题的设计和编制,在知识能力的要求上、知识点的分布广度上、难易度上的把握容易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极端现象。如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Section B,3a:A Healthy lifestyle,The Chinese Way主题是如何学习运用中医学理论来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文中多次出现了常用句型之一It's important for us to eat a balanced diet.作为句型,教师所要把握的教学尺度是让学生能够模仿并应用It's adj. for sb. to do sth.这个句型。而在某教辅资料单元诊断性测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道检测题:

1.It's very kind to help me my English.

A.for you,with B.of you,out

C.of you,with D.for you,out

就該题而言,试题设计者试图把句型的学习要求上升到对类似的固定句型的掌握,并将“It理解为形式主语,不定式动词短语为真正主语”的语法要求列为了本模块的掌握内容。而且,让学生掌握It's difficult for sb. to do sth.

It's kind of sb. to do sth.这两个句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样的设题,不仅不能实现对本模块学习目标的检测,也反应不了学生对本模块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片面地去追求难度,只不过是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已。从而失去了诊断性测试题的效度和科学性。

误区四:试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对部分试题题干及选支的设计比较随意,缺乏测试题应该有的科学性和教学导向性,缺乏对教学内容的语言应用能力检测。如果设题不够严谨,就会产生误导学生的负面影响。如下题:

2.-Why are you so good at English?

-My teacher speaks English ,so I can understand her .

A. good;easy B. well;easy

C. good;easily D. well;easily

该题的设计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设题意图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形容词、副词的分辨和应用能力,所以分别通过speak和understand 两个行为动词来应用副词。但是在选支的设置中,为了能够将形容词和副词都罗列出来,并给与学生一定的信息干扰,所以ABCD选项中前三项都包含一个形容词。假使学生理解行为动词必须和副词连接这条语法项目,那么可以通过排除法直接选定答案D。由此,前三个选支也就成了无效选项。再者,good和easy两个词语均是形容词,按语法规则,它们是不能和speak或understand两个词相连的。也就是说该题的选支也在不断向学生传达一种错误信息。这样的设题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理应能够获取知识和能力;其二,本题所设计的情景对话,并没有能体现该有的语用交际功能,第一句话存在与否,丝毫不影响第二句话的答题状况。直接给出第二句话,一样能够成立。

My teacher speaks English ,so I can understand her .

A.good;easy?摇?摇 ?摇B.well;easy

?摇C.good;easily?摇?摇 ?摇D.well;easily

因此,如果用一句话就能够创设出期望的语言情景,那就没有必要去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为出题而出题了。

二、诊断性测试题设计和编制的相关概念和策略

英语诊断性测试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教学。英语诊断性测试题的设计和编制要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注重体现人文精神,突出试题的价值立意和教育功能。

(一)试题设计和编制的几个教学测量学概念

笔者发现,有一些教师,甚至是教学水平比较高、专业基本功比较扎实、教育理念也比较先进的教师,也经常为设计和编制一份符合要求的诊断性测试卷而发愁。这说明,对于设计和编制试题来说,仅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不够的,因为设计和编制试题还需要根据测试的性质和目的,在教育测量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所以,掌握基本的教育测量学常识是命题的必要辅助。

一般说来,教师至少应该掌握诸如信度和效度等基本的教育测量学概念,并在设计和编制试题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测试题的信度指的是测试题的可信程度。信度高说明用这份测试卷考查出来的考生成绩可信,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测试题的效度指的是考试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考试目标相符合的程度,反映了测试题的有效程度,也就是说通过一次考试能否准确地测量到它所想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提高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需涉及到试题设计和编制的多个方面:比如,要明确考试的性质、目的,是课堂诊断性测试还是单元诊断性测试?是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要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应用,或者兼而有之?如果是发展性考试的诊断性测试题,如单元考,主要目的应是了解学生某一单元的学习情况,以便于促进教与学。那么,仅就知识的覆盖面而言,应该稍广,能够涵盖学生这一单元学过的知识,这样,才能准确评估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是检测学生课堂听课效率的诊断性测试题,仅仅需要设计和编制一些课堂新学的词汇和语言知识。再如,要明确题型的功能,像填空题、选择题一般较适宜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主观表述题则较适宜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与综合表达能力。

判别试题是否具有合适的信度和效度的简单办法就是把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相比较。如果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基本一致,说明这样的测试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反之,则说明对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把握还不好。设计和编制的教师如果能够经常这么比照,设计和编制测试题的水平自然会不断提高。

(二)如何解决诊断性测试题设计和编制中的常见问题

1.提高教师的设计和编制试题的能力,教师的基本功是设计和编制一份好的诊断性试题的基础和前提。在评价一份试卷时,要看它是否存在科学性、常识性错误,能否真实、准确地考查学生对学科能力的把握情况等,这些都与设计和编制的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有关。

(1)准确把握本学科课程性质的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科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综合性越来越强。这时,教师对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就更需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设计和编制试题时必须立足于本学科,可以借助兄弟学科作试题背景,可以在兄弟学科的情境或平台上考查本学科的内容,但測试题只有在合乎本学科教学目的这一限度内才是有效的,只有在合乎本学科主要特性的这一前提下才是可靠、可信的。

(2)准确把握学科考试重心的能力。近年来研究命题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个短语:能力立意。也就是说,命题应该指向能力,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学科的基本能力。那么,哪些内容是本学科必须考的“能力”呢?如中考英语中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能力,突出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做事情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数学学科提出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是它们考查的核心等。

(3)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观念的更新速度加快,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也同样对考试命题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决定着命题的方向。如:①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教育部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课堂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②尊重个体差异,引导开放探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探究、倡导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面向大众实施国民素质教育之后的重大命题,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设计和编制诊断性测试题时,积极改进多种客观题的方式。如:完形填空、句型转换、动词时态和语态的填空等,大可不必挖空心思去迷惑学生。要注意保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创造”答案,而非伸手“勾”来。比如听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多种技能的测试手段。

2.加强对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评价建议的学习,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方式。努力通过评价,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杜绝“拿来主义”,不依赖现成的教辅资料,鼓励有时间和精力保障的高质量原创命题。引导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试题设计的专题研究。仍然回到前文所提的那道客观题,我们尝试改编。

-Why are you so good at English?

-My teacher speaks English ,so I can understand her .

A.good;easy B.well;easy

C.good;easily D.well;easily

首先解决“单纯语法知识题”的弊端问题,我们可以在考测点上做一点微调,不要仅仅将考测点定位在“副词修饰行为动词”这个点上。可以考虑形容词的应用,试改编如下:

-Why are you so at English?

-My teacher speaks English well,so I can understand her .

全方位地检测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真正将情景中的交际和判断能力检查出来。

A.good;hardly B.poor;easily

C.good;easily D.poor;hardly。

题干中,设计了对固定词组be good/poor at的考查,同时,也对上下文中的信息传递设置了分析理解的要求,学生可通过理解My teacher speaks English well,so I can understand her easily.来推断句中的人物应该把英语学得非常好了。

三、结语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对策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理论模式

1.Alderson和Wall提出的“反拨效应假设”。Alderson和Wall是国外最早全面深入开展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的学者, 他们于1993年开展的“斯里兰卡O级英语考试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反拨效应是否存在”也已成为反拨效应研究历史中重要的分水岭。在他们的学术论文“反拨效应是否存在”中, Alderson和Wall建立了当时最早最全面深刻的反拨效应研究模式, 并提出了15个反拨效应假设, 勾勒出了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的大致轮廓:

(1) 测试会影响教学。

(2) 测试会影响学习。

(3) 测试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

(4) 测试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

(5) 测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

(6) 测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

(7) 测试会影响教学的速度和顺序。

(8) 测试会影响学习的速度和顺序。

(9) 测试会影响教学的程度和深度。

(10) 测试会影响学习的程度和深度。

(11) 测试会影响教学和学习的态度。

(12) 重要的测试才有反拨效应。

(13) 不重要的测试没有反拨效应。

(14) 测试会对所有的学生和教师产生反拨效应。

(15) 测试会对有些学生和教师产生反拨效应, 而不是所有。

2.Hughes和Bailey提出的“参加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Hughes在其前期 (1989) 反拨效应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参与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 (即PPP反拨效应模式) , 用于探讨反拨效应的工作机理。这个模式体现出测试对参加者、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产生的不同反拨效应, 与之前的反拨效应模式相比较, Hughes的“参加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模式涵盖了教学环节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 语言学者Bailey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了Hughe提出的“参加者—过程—结果”反拨效应基本模式, 他认为:“测试的性质将首先影响参加者对教学及学习任务的认识和态度, 而他们的认识和态度则反过来会影响参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 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结果。”

3 . Prodromou的显性— 隐性反拨 效应模式 。Prodromou (1995) 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测试的反拨效应。他认为, 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反拨效应 (overt backwash) 和隐性反拨效应 (covert backwash) 。显性反拨效应指直接的、明显的应试教学或应试学习, 如做全真试题、模拟试题。而隐性反拨效应是一种对教学的深层次、不易察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其结果就是, 教材越来越像考题, 教学越来越像考试。其表现如, 课本总是一种模式:课文+问题 (练习) , 就像考题一样;课堂里总是老师提问, 学生回答, 就像考试一样;课堂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 就像纪律严明的考场, 等等。

二、测试对英语教学负面反拨效应的主要表现

测试对英语教学有正面和负面的反拨效应, 教师在命制试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如何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 减少负面反拨效应。要做到这一点, 英语教师需要了解负面反拨效应具体带来的影响。

1.对教的影响。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测试往往被用来考核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会很重视测试, 尤其是重要的考试, 如中考, 因此测试对教学的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往往会以测试内容作为教学的知道原则,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整, 从而出现“应试教育”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效果, 出现了脱离教学目标的现象, 教学侧重语言知识讲解和读写两项基本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了听和说的训练。在有限的课堂中只教授与考试相关的内容, 教师往往不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给学生做的巩固练习甚至采用中考题型, 很难达到提升学生英语各项能力的目的。

教师还会针对中考对教材进行删减, 不去处理与中考关系不紧的教材内容, 从而节约时间多做模拟试题。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测试成绩, 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单词和句型的分析, 而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反复操练测试题型, 造成学生感觉英语学习枯燥无味, 很难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试题讲解课上往往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 认为这种方法能快捷、有效地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小组合作法、任务法等都无法融入课堂教学环节。

语言测试结果会影响教师的情绪, 这也是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的一种体现。Smith (1991) 在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和Nolen等人1984年问卷调查的结果基础上, 讨论了考试给教师带来的影响, Smith认为公布考试成绩的做法使教师们感到“气愤、焦虑和羞辱”。校方会在大型测试之后对各班级的成绩进行排名, 教师所教班级之间进行比较的过程会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压缩教学内容, 过于注重应试技巧训练, 出现过度应试教学的现象。

2.对学的影响。根据Alderson & Wall (1993) 的研究, 测试既影响教学也影响学习, 它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 也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测试负面反拨效应的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为了应付中考英语测试, 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大量做题的方式, 忽略了提高语言素养的训练, 这是学生无法自己选择的, 毕竟中考这样的考试能决定学生下一个阶段在哪里学习, 在什么样的学校学习。在这种情况下, 考试技能成了学生最需要掌握的能力, 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则被忽视了, 结果很多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是却无法流利地使用英语这门语言。学生的学习策略会根据测试内容而发生改变。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 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 通过反复背中考词汇表、阅读语法书、借助母语对目的语进行翻译、搞题海战术等传统语言学习策略, 而较少采用注重语言综合技能发展的语言学习策略, 如观看原版英文影视作品、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语报刊和小说、用英语和别人进行口、笔头交际等。学生在考试之前还把内容丰富、语言地道、时代气息感强的教材丢在一边, 忽视了语言的综合技能训练, 导致“高分低能”以及“哑巴英语”现象盛行。

三、测试对英语教学负面反拨效应的应对策略

针对初中英语测试与教学, 笔者认为, 初中英语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善目前由测试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即测试角度和教学角度。

1.测试角度。测试效度与反拨效应关系密切, 因此提高测试的效度非常关键。Hughes (1989 : 44-46) 提出了提高测试正面反拨效应的七点意见:测试要培养能力;测试内容覆盖面要广并具有不可预测性;使用直接测试;使用尺度参照;成就测试要基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和教师了解测试;必要时向教师提供协助。这七条意见中有五条与测试效度显著相关。测试有了好的效度会对英语教学过程形成有效的指导作用。

测试内容应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五级目标, 依据课标出题, 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而不是单纯地考查词汇和语法知识。减少客观题, 增加主观题。客观题数量比例太大会影响试卷的效度, 学生猜对答案的可能性较大, 也会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相对而言, 主观题更易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水平和能力, 对于平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技能指导和训练有好的导向作用。

2.教学角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不能为测试结果而只注重知识掌握。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不同课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 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删减内容, 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注重课堂生成性的知识, 注重学生在课堂中和课后的产出。

教师还需要注意评价理念的转变。首先教师应当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其次教师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同伴及家长, 将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 以便得到更客观的评价。最后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眼中要有鲜活的学生, 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处理文本材料, 回归生活, 真正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初中英语命题技术与测试研究3 篇5

初中英语命题技术与测试研究

一、为什么要进行语言测试?

基于语言测试的目的和功能。

(一)语言测试的目的

全面测试考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言测试的功能、诊断功能

了解已达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 —— 确定措施 —— 设计目标、反馈功能

肯定反馈 —— 满足 —— 强化积极性

否定反馈 —— 焦虑 —— 动因(阻力)、定向功能

测验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努力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和时间的分配。、证明功能

(1)测试成绩或评价可以作为证明学生掌握程度、能力水平或学习水平的证据;

(2)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

(3)教育科研人员判定某个教学改革计划是否有效的依据。、教学功能

(1)测试本身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2)促使学生复习、巩固;

(3)训练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言测试的内容

主要参考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应级别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及相关附录。

如五级技能要求 ——听:

      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三、语言测试的种类

(一)按学习阶段来分、编班测试

编班测试经常用于摸底测试,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入学水平,这样可对比历年学生的入学水平;第二种功能,就是把学生按不同水平分为不同班级;第三种功能是掌握学生的语言水平。、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分量小、时间短、形式多样,可用于复习巩固本课知识,但是操作中需要长计划、分课安排,保证系统性。、期中测试

期中测试是一种为了便于阶段性巩固的测试形式。、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主要用于评价一学期的教学效果。

(二)按用途来分、水平测试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考虑之前是否学过,学了多少,如何学的,而是为了测试被试者是否达到了某种语言水平。、成绩测试 与所学的课程直接相关,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可以依据课程内容或教材内容,也可依据课程目标。、潜能测试

用来预示学生学习某种语言的潜力和天赋、诊断测试

用来发现教和学的问题可以考查单个项目,也可综合考查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个别指导。

四、试题设计的标准

(一)效度(validity)

效度就是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是看考试是否考查了想要考查的内容。

(二)信度(reliability)

信度指考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的程度。要求由不同的评卷人阅卷,所得分数大致相同;同一个评卷人在不同时间阅卷,分数也大致相同。

(三)区分度(discrimination)

区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比较。

(四)实用性(practicality)

试题便于使用,试卷印制清晰醒目,措辞简洁、避免拼法错误或遗漏,尽量少涉及各种器材设备。因为设备不一定处处都有,而且质量也不完全一样。

(五)影响(back-wash effect)

积极影响:发现问题,积极督促。

消极影响: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

五、具体试题的命题技术

(一)命题总原则、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要充分考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形命题、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控制题量、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二)具体题型的命题技术、如何设计听力测试

(1)考查的主要形式

①听对话选图;

②听对话或独白选择正确答案;

③听对话或独白记录关键信息。

(2)考查的内容

①理解事实的能力;

②对对话背景、话题、地点、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做出判断的能力;

③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

④获取并填写信息的能力。

(3)命题技术

①要根据原文信息设计选项,主要针对关键信息设问;

②选项长度不宜过长,要适当均衡;

③题干应力求语言简洁、长度适宜;、如何设计单项选择

(1)题干的设计原则

①尽量不要在题干句首设空;

②题干应有一定的语境;

③题干应力求语言简洁、长度适宜; ④难易程度应与考生水平相适应。

(2)选项的设计原则

①首先要保证答案的唯一性;

②选项应该基本符合语法规则;

③正确选项与干扰项的形式应基本一致;

④所有选项应该都能分别放入题干之中;

⑤每个选项确实都能起到干扰作用;

⑥选项的设计不应背离考查目标。

(3)其他:避免常识类、脑筋急转弯的题、如何设计完形填空

(1)总的原则和要求?

在语篇层次上把握语言材料,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2)考什么?

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①对文章上下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②对词汇意义及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③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④对惯用法和常用搭配的掌握能力。

(3)命题技术?

①所选材料与《课标》要求相当,用于完形填空的文字材料应略低于阅读理解的材料;

②所选材料含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形式和紧凑的篇章结构;

③长度适当。设空间隔通常在 5-8个单词的范围内,选文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设计完形填空题;

④文章首句和末句一般不宜设空; ⑤各类考点应均衡分布(词汇、上下文理解、篇章结构);

⑥考点侧重语篇的意义,而不是一味考查语法或句子结构;

⑦考点设计应考虑上下文的呼应关系

⑧设计考点时要避免某一小题的答案出现在文章的其他地方;

⑨其他:每小题只能有一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和干扰项的外在形式特征要一致;干扰项要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如何设计阅读理解?

(1)考查什么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常用体裁和不同题材的书面材料的能力。

(2)主要体裁

主要有说明文、议论文、叙述描写、应用文等。

(3)命题原则

①所选语言材料应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

②试题应体现生活化、实用化的特征,逐步趋向真实性语言测试;

③组题方式应有所创新;

④题目的设计应该灵活多样。

(4)考查内容

①具体信息;

②信息判断;

③主旨大意;

④词汇猜测;

⑤作者意图;

⑥逻辑推理;

⑦信息归总。(5)考查形式

①正误判断;

②多项选择;

③完成句子或文段;

④重新排序;

⑤简答;

⑥信息转化;

⑦匹配;

⑧摘要填空;

⑨完形填空。

(6)命题技术

①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 要注意试题的科学性和答案的唯一性;

③要注意题目和阅读材料的关联性;

④应该尽可能避免带有否定的题干;

⑤阅读理解试题的选项应保持一致性。、如何设计书面表达?

(1)命题原则

①提供的信息要清楚、准确,保证学生都能理解题意和写作要求;

②考查重点是学生表达思想、再现生活经历、描述事物、发表观点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

③试题提供的情景要真实可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④不应该考查学生写作之外的能力;

⑤给出的提示不能太多。(2)考查技能

①叙事、说明与议论相结合,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并表达观点

②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段落,并说明或发表看法

③能使用信件、日记、演讲稿等实用文体传达信息

④能描述系列图片,编写或续写简单的故事。

(3)考查形式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测试 篇6

【关键词】 口语测试;行为评价;教学改革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然而,数十年来,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许多人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却捉襟见肘,远不如读写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语法词汇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哑巴英语现象。当前,口语测试已逐步列为中考英语科的一个项目。这一做法能给英语教学水平带来全面提高,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不知如何学转变为知道怎样学,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口语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思想包袱太重。通常情况是,学生在经过教师的考前强化训练后,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下,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将英语口语测试看得太严肃、太紧张。常常出现平时都会说,考场上脑子却一片空白,测试过程难有放松;其次是心理素质差,初中口语测试一般采用二对一模式,部分考生见到陌生老师进行口语测试精神紧张、思路不清、声音变调、满脸通红等现象;再次是听力理解能力差,部分考生紧张和平时练习少,基础差,经常需要考官重复口试指令,甚至连日常交际用语都不懂;最后,在口语测试的过程中,学生背诵较多,与考官交流较少,不少学生为获得高分而死记硬背,常常出现对考官的问题似懂非懂。

二、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课堂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要突出情感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自信、意志以及合作精神等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影响点,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最直接体现。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课堂,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有着直接作用。如何上好这45分钟的课?仅仅把书本上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是绝对不够的,要做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情感,从而产生互动,以达到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在每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预习的课文,这样在下节课时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回答学生提问,要求他们把预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来,教师当场回答,要求学习尽量用英语提问,实在有困难的才用中文。接下来教师针对同学们提问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阅读课文和布置作业等。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用英语的授课就少用中文,这样一来,让学生也能够不断地形成英语思维习惯,增强口语表达的语感。显然,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引领者,学生是课堂上的参与者。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整堂课学生均处在高度兴奋当中。把口语测试带入课堂,以学生为本,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余样的能力均有较大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课堂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主动提问;积极回答;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能合作;朗读、表演有声有色;做好课堂笔记,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自我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行,课堂的活跃程度就会处于良好状态,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日常考试

在重视课堂口语评价的同时,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要增设口语集中测试,与笔试成绩一起计入英语考试成绩。口语测试试题由于其特殊性,要根据参考学生的数量设计多种不同的试题,同时还要保证各套试题之间的难度系数相当,以使学生无论抽到哪套试题都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学生参加测试时,应从所准备的多套试题中随意抽取一份。考题的选择可以根据各年级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不同要求而确定。一般而言,考题应包括以下题型:①朗读测试。该项目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语音、词汇、语调的掌握和运用情况;②应答测试。应答测试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查,该部分由主考官用英语进行口头提问,学生用英语作出恰当的答语。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根据题目所见内容进行准备和组织对话,测试时间一般要求在3分钟左右,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逐一给分,采用等级评分法,按照3分、6分、9分、12分和15分评分,测试老师一般为2到3人,学生成绩取平均值,学生口语成绩占整个英语科成绩的15%。

笔者以为,口语测试的题目不宜太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题目设计既能体现个别学生的水平,又能体现出学生间的合作精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四、对新课改中所遇实际问题的思考

很多老师也许会问:“这样做当然好,可课本的内容很多,课时又有限,学生最终还要参加中考,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语法问题怎样解决?怎样处理考试所带来的压力?”

农村学生初中入学时英语学习从零开始,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靠我们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英语更加轻松了。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通过评价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更加主动,一些语法项目往往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得以掌握。也可以通过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习口语表达,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言组织,在体验活动中学习口语运用,在综合活动中提高心理素质,在开放的活动中学习听说。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由学生自主确定,使学生愿意参与口语交流活动。当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遇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要及时解决,必要时可以集中训练,补缺补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多鼓励,多关心和帮助,提倡学生中的互帮互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应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教学观,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以学生为本,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对策 篇7

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进行语言测试, 通过测试, 既能依据测试结果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又能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的实际能力。更重要的是, 教师可以借此检查教与学的直接效果, 对于改进教师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由此可见, 语言测试的两个显著的功能:一是为实践教学提供目标;二是为师生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依据。但缺乏科学的语言测试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致使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只有科学的语言测试才能反映语言教学的效果, 才能使反拨作用具有积极性, 最终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

听是重要的语言技能, 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听力测试是语言测试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检验和评估学生听的能力。因此, 科学的, 高质量的听力测试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听力能力, 一方面让教师通过测试结果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

二、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信度与效度的矛盾关系

当前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不能很好地处理信度与效度的对立统一关系。语言测试既要注重语言的整体性, 又要兼顾艺术性, 这是效度所要求的。因此, 听力测试题目应具有多样性, 测试内容和形式与实际的语言运用越接近越好。信度则要求强调语言测试的科学性, 测试时语言要进行分割处理, 听力测试的题型的同质性要求很高, 语言内容与形式要与语言的实际运用脱离。因此, 要做到听力测试中同时具备极高的信度和极高的效度是很困难的。但是, 假如听力测试缺乏信度, 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语言行为的测试结果, 测量或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就缺乏合理的依据。同样道理, 只有信度缺乏效度的听力测试也毫无意义可言, 缺乏效度的测试只是测量了与掌握语言能力相关甚远或毫不相关的内容, 在缺乏效度的情况下, 学生真正的语言能力是无法从这样的测试结果中检测出来的。因此, 要实现作为语言测试目的的听力测试, 信度与效度缺一不可。

2. 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信度与效度的矛盾关系具体体现

由于存在局限性, 英语听力测试设计的题型几乎是固定且单一的:选择题较多, 主观题较少, 测试常以选择题来检验学生掌握语言的情况。测试设计者常忽视了选择题型消极的一面, 即属消极接受题型, 这种消极题型考察的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和猜测能力, 它仅能测试出学生的被识别接受语言能力。因为学生靠猜测或排除法而选对答案并不能说明学生已掌握某一语言形式。另外, 即使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也不能说明某一语言形式学生已经真正地掌握并能运用了。总之, 选择题的测试结果是不能确切反映出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而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的是语用能力的强弱, 这就使得学生测试的得分与学生实际掌握语言能力不一致, 从而降低了测试的信度。另外, 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听力测试中, 都涉及到听写测试题型, 这种题型是考察学生综合技能的, 即: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拼写、识别音段的能力和语法与词汇的掌握情况。但是, 听写测试和选择题测试情况相似, 侧重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形式的识别能力, 而对语用能力和语言产生能力起不到积极作用, 更使得学生丧失了把语言知识与语境特征相结合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 缺乏科学合理的测试不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三、对策

1. 处理好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要解决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处理好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尤为重要。英语听力测试是测量学生英语听力实际水平的一把标尺, 因此, 测试要求可靠性和有效性高度统一。语言水平测试是很复杂的, 而在听力测试设计中, 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值比例处理的好坏对于测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客观题具有衡量及评分标准明确、客观的特点, 测试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的科学准确度是很高的, 因而测试的信度是可靠的。而主观题型, 学生进行猜测或推理得出正确解答的几率大大降低了。因此, 英语听力测试卷中主观题型越多, 测试的效度就越高。处理好信度与效度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于英语听力测试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作为测试设计者的教师, 务必把握好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2. 听力测试设计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进行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受试者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和接收能力。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测试,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能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能获取细节性的信息;能理解或明或暗含的表达;能根据材料进行相关的推理判断;能理解材料中所涉及到人物的意图, 观点和态度;能辨别话语中的各种音变等等。为此, 作为测试设计者的教师, 对英语听力测试的评判标准要有明确的认识, 科学合理地设计测试实践的各个环节。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设计时, 教师应特别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 充分理解听力理解技能的界定

对于听力理解技能的界定, 语言学家们的说法各异。综合各家所言, 听力技能包括:区分语言;识别词汇及其重读;掌握交谈中的语言功能;能把语言线索与音变相结合, 并借助肢体语言进行理解;能运用语言背景知识并结合材料中语境进行预测和确认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能回忆关键词汇、重点话题和各段落层次的中心思想;在交流中能给予对话者合理恰当的反馈;能复述或重组所听材料的内容。

(2) 注重语言交际功能

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如何在测试中测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测试设计者要解决首要问题, 听力测试作为交际语言测试的重要手段, 在真实或几乎真实的情境中, 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交际”的测试来测量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 测试设计所使用的材料要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 所涉及的词汇应为交际常用词汇。所以, 听力测试材料要以口头英语形式设计, 切忌使用书面英语。听力测试题型的设计要尽可能做到“接近生活”, 即测试的内容应为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会真正使用到的。

(3) 测试内容因人而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受地域条件又受教学师资水平的影响, 相当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特别是受条件影响, 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中, 听说的能力非常弱, 甚至耳听不明白, 口张不开。加上学生发音不准确也使得听力水平受到极大影响。因此, 测试所使用的材料内容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年龄特征。录音诵读者最好是英语为母语且受过相关语言培训的人士。

(4) 题型、题材多样性

测试设计的题型应多样性, 做到语言要简洁, 考查多种听力理解能力, 并尽可能减少学生的阅读量。为了适应因世界多样化而出现的多元化交际需要, 听力训练与测试应让学生多接触多元化的材料。广泛的生活题材是必需的, 社会热点、科技进步、自然环境等题材也应可作为训练和测试的选择。听力训练和测试材料的体裁也要多样性。对话、独白、新闻广播、故事、讨论、座谈、影视歌曲等语言材料均可作为听力训练和测试材料的可选体裁。此外, 鉴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异, 英语听力测试设计时所选用的材料可允许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并存的现象。

(5) 测试设计要有针对性

结合专家建议, 教师在准备教学测试设计前, 以下事项可供参考:突出语义群中明显的词汇;语音语调差别有所显现;学生可依据上下文对生词含义进行有效猜测;学生可依据录音中人物话语判断各种关系;学生能能够根据录音中可用的线索边听边预测, 能预测下面的内容;句子的省略部分的难度不应超出学生听的能力;理解录音中人物话语的潜在含义;能正确判断录音中人物谈话话题转换;能区分不同的谈话风格以及跨文化交际中人物的语言差别。切忌出难题, 怪题, 偏题。

(6)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控制听力测试时间,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持续的时间大概在30分钟左右, 因此, 测试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到30分钟。所得到的测试结果比较客观准确。 (2) 确保听力设备的正常运转, 常做检修, 保养。 (3) 教师应及时分析测试结果, 重视测试对教学的反馈作用。

四、结语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听力测试是衡量学生听力能力的重要手段, 但测试必须是有效、可靠和可行的。因此, 教师在设计测试题目时务必权衡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处理好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科学合理地进行测试设计, 达到进行听力测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oy M.Rei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Press B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 2002.

[2]刘润清, 韩宝成.语言测试和他的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范宜.英语学习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测试 篇8

一、口语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思想包袱太重。通常情况是, 学生在经过教师的考前强化训练后, 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下, 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 将英语口语测试看得太严肃、太紧张。常常出现平时都会说, 考场上脑子却一片空白, 测试过程难有放松;其次是心理素质差, 初中口语测试一般采用二对一模式, 部分考生见到陌生老师进行口语测试精神紧张、思路不清、声音变调、满脸通红等现象;再次是听力理解能力差, 部分考生紧张和平时练习少, 基础差, 经常需要考官重复口试指令, 甚至连日常交际用语都不懂;最后, 在口语测试的过程中, 学生背诵较多, 与考官交流较少, 不少学生为获得高分而死记硬背, 常常出现对考官的问题似懂非懂。

二、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课堂

众所周知, 英语教学要突出情感态度, 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自信、意志以及合作精神等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影响点, 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最直接体现。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课堂, 对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有着直接作用。如何上好这45分钟的课?仅仅把书本上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是绝对不够的, 要做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情感, 从而产生互动, 以达到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在每节课结束时, 布置学生预习的课文, 这样在下节课时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回答学生提问, 要求他们把预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来, 教师当场回答, 要求学习尽量用英语提问, 实在有困难的才用中文。接下来教师针对同学们提问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深入的讲解、阅读课文和布置作业等。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能够用英语的授课就少用中文, 这样一来, 让学生也能够不断地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增强口语表达的语感。显然,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引领者, 学生是课堂上的参与者。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 整堂课学生均处在高度兴奋当中。把口语测试带入课堂, 以学生为本, 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余样的能力均有较大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课堂情绪高涨, 注意力集中;主动提问;积极回答;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能合作;朗读、表演有声有色;做好课堂笔记, 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自我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行, 课堂的活跃程度就会处于良好状态, 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日常考试

在重视课堂口语评价的同时, 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要增设口语集中测试, 与笔试成绩一起计入英语考试成绩。口语测试试题由于其特殊性, 要根据参考学生的数量设计多种不同的试题, 同时还要保证各套试题之间的难度系数相当, 以使学生无论抽到哪套试题都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学生参加测试时, 应从所准备的多套试题中随意抽取一份。考题的选择可以根据各年级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不同要求而确定。一般而言, 考题应包括以下题型: (1) 朗读测试。该项目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语音、词汇、语调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 应答测试。应答测试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即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查, 该部分由主考官用英语进行口头提问, 学生用英语作出恰当的答语。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根据题目所见内容进行准备和组织对话, 测试时间一般要求在3分钟左右, 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逐一给分, 采用等级评分法, 按照3分、6分、9分、12分和15分评分, 测试老师一般为2到3人, 学生成绩取平均值, 学生口语成绩占整个英语科成绩的15%。

笔者以为, 口语测试的题目不宜太多,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 题目设计既能体现个别学生的水平, 又能体现出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四、对新课改中所遇实际问题的思考

很多老师会问:“这样做当然好, 可课本的内容很

如何突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

浙江诸暨市店口二中

阅读理解在中考试卷上所占比例最大, 它又同完型填空、书面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阅读理解做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考英语成绩的高低。结合近几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和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重点突破阅读理解这一环节:

一、确立学生长远的阅读培养目标

近几年各地阅读理解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趋势:阅读理解今后会更加注重考查对应用性文章的理解能力, 如广告、网站信息、节目单等。这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和处理所得信息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多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阅读材料, 培养语感, 扩大词汇量, 增加背景知识, 加强理解能力, 加快做题速度。

所谓阅读能力是指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对所读材料的评价能力。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试卷上的几篇阅读文章上, 平时应有目的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所以初中学生阅读范围要扩大,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从而能够独立、快速、大量、整体阅读课外文章, 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材料以成本的原著简写本为主, 如果外研社的《书虫》系列, 还有各种英语报刊杂志如“Shanghai Student Post”“Shanghai Star”都有初中版, 也较适合各学段学生阅读。现在初中英语阅读材料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多门学科, 阅读者的知识结构、对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对所读材料的内容熟悉程度乃至个人的生活经验, 对文章的理解都有重大影响。所以我们不仅要读英语文章, 平时也应博览群书, 扩大知识多, 课时又有限, 学生最终还要参加中考, 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语法问题怎样解决?怎样处理考试所带来的压力?”

农村学生初中入学时英语学习从零开始, 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靠我们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学英语更加轻松了。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通过评价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一些语法项目往往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得以掌握。也可以通过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进行,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习口语表达, 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言组织, 在体验活动中学习口语运用, 在综合活动中提高心理素质, 在开放的活动中学习听说。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由学生自主确定, 使学生愿意参与蒋红叶

面。在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适当做点摘记, 把出现频率较高的生词及经典的句子记下来, 平时翻翻, 不要求会写, 只要看到认识就可以, 这样积少成多, 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 我们还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 让学生把他们课外读到的有兴趣、有意义的“精华”讲出来, 与大家共欣赏, 共分享。同学们在阅读中尝到了喜悦, 体验到了成功。

二、指导学生临考的阅读应试技巧

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一般为两种:一种为先看文章后做题;另一种为先看题再读文章。可因文章的难易程度或体裁类型选择, 也可因个人的做题习惯而定。阅读理解题一般分为知识细节、猜测词文、概括中心和推断理解四种。一般在做后两种题时容易出错。因此, 要注意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用客观的态度去思维, 而不要加入个人的意见, 主观地推断。在做题时, 应注意以下这些技巧:

1.宁心静气, 破解生词。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阅读时要去掉杂念, 心绪要安定, 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的理解中去。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 就心烦意乱, 失去自控能力。有的学生做阅读理解时往往出现一窝错, 究其原因是他们一碰到生词就慌了神, 然后以自己看懂的内容为基础, 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大胆推理, 结果偏离了原文, 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实有几个生词是很正常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会读生词率不超过3%题材熟悉的文章, 阅读速度每分钟50~70字, 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口语交流活动。当然,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遇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要及时解决, 必要时可以集中训练, 补缺补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多鼓励, 多关心和帮助, 提倡学生中的互帮互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应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 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 只要坚持正确的教学观,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以学生为本, 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摘要: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课堂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至关重要。随着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深入, 口语测试已纳入中考英语内容之一。我们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入手,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口语测试,行为评价,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测试试卷讲评课 篇9

一、趁热打铁, 及时讲评

每次测试一结束, 大部分学生就会和同学对答案, 或翻开书找寻答案。学生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测试成绩, 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 这时, 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以及解题思路仍然印象深刻, 如果趁热打铁及时讲评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 很多教师在学生测试完后, 因为工作较多, 改卷一周, 统计又一周。待到讲评试卷时, 学生早已印象模糊, 甚至忘得差不多了。此时分析讲评试卷, 学生情绪已经懈怠, 教师感到吃力而不讨好, 自然导致事倍功半。因此, 教师应在测试完毕后第一时间及时批阅试卷, 宁可加班加点也要做好试卷分析, 查漏补缺, 及时讲评, 解开试题难点。

二、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1. 教师亲自做一遍试卷

相传古代神农氏为了为民治病, “尝百草, 以定药性”。同样的道理, 教师要为学生解答疑难, 必须熟悉这些难题, 那就要亲自做一遍试题, 使自己更好地熟悉试题考查的范围, 体会试题的难易度, 并且绝不带着空白卷进教室。努力做到不照抄参考答案, 而是以学生的试卷考自己一下, 教师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样是常有的事, 特别是阅读理解、习惯用语等方面的题目。

2. 仔细地分析、统计错误情况

试卷的价值在于发现学生的错误, 讲评以纠正错误, 提高成绩。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试卷分析、错误统计。主要统计: (1) 每一道题答错的学生数; (2) 答错学生的成绩层次; (3) 比较容易答错的知识点; (4) 学生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 (5) 成绩上中下各层次学生出错的特点和规律。此外, 还要了解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等反映全班考试的情况, 这有利于师生了解考试结果。教师在制定讲评教案时要以此为基础, 确定哪些题略讲, 哪些题重点讲评, 出错多的题目应是讲评的重点, 怎样讲?教师要事先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 以便巩固练习。对于学生, 笔者也要求他们做一些准备工作。学生应认真分析自己各大题的得分率, 错在哪里?是词汇意思不理解还是语法错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讲评课上听课, 学生才会认真听, 重点地听, 学生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3. 全面了解错误类型、原因

统计完学生的出错情况后, 就是查找每题错误的类型和根源。对于错误类型, 笔者总是先仔细地翻看学生的试卷, 然后进行归纳。同时, 教师还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 细心琢磨学生出错的根源, 有时还需要通过调查、访谈和交流, 才能明白学生出错的原因。如在一张月考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Old people_____politely.

A.should speakB.should be speak

C.should be spokenD.should be spoken to

阅完卷, 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选了A或C答案, 当时笔者也很纳闷:这句话应该是比较典型的被动语态, 通过和学生沟通, 笔者挖出了错误根源, 原来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们对老人讲话应该礼貌。因此, 在讲评时笔者补充练习了以下句子:We should speak politely to old people.这让学生茅塞顿开。

4. 认真思考, 研究讲评方法

充分的准备工作后, 教师对学生试卷上出现的问题已经胸有成竹, 但还要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认真备课, 既备内容, 又备方法, 对讲评方式和解题思路进一步优化, 才能使讲评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讲评要透, 重在答题方法

1. 侧重讲评英语教学知识点和考查干扰因素

讲评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说出各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然后由教师分析该题的干扰因素。在学生弄清题目是什么后, 教师可改变题干或多举例子, 引导学生分析其正确答案是什么。最后可开拓学生思维, 联想出与所考查知识点相类似的其他知识点, 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1) 就题论题, 加深记忆

就题论题, 就是进行浅层讲评, 例如考查知识点是什么, 命题的思路是什么, 答案是什么, 干扰因素是什么, 这样可强化学生对所考查知识点的记忆。例如:

She is_____nice that everyone likes her.

A.tooB.soC.suchD.very

讲评:正确答案为B。本题考查so...that...和such...that...的用法, so后面是形容词或副词;such后面是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组。再把这题稍改一下, 变成:She is_____a nice girl that everyone likes her.再说明:a nice girl是一个名词词组, 这样学生就记忆深刻了。

(2) 深入讨论, 深层讲评

深层讲评是就某个题目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讲评。讲评时, 教师可以改变原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正确答案是什么, 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所考查知识点的印象。例如:

—_____is it from here to the library?

A.How longB.How often

C.How farD.How soon

讲评:正确答案为C。如改变原题为:_____does he go to the library?则正确答案便是B, 通过对比两道题, 进一步理解how often的用法, 以此类推, 进行变题训练, 触类旁通。

(3) 引申讲评, 拓宽思路

引申讲评是就某个知识点引申到其他类似的知识点来说, 达到在讲评中拓宽学生的知识点、知识面, 引发他们对相近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联想。例如:

Tom has her sister_____ (write) Chinese every day. (用write的适当形式填空)

讲评:正确答案为write。补充两个句子Liming made/let me_____ (stay) for dinner last night.和I had my shoes_____ (repair) .stay用原形, repair用过去分词。让学生进一步掌握make/let/have sb do sth;have sth done这个知识点。

2. 多讲解题方法、技巧, 授之以渔

讲评过程中, 教师应该多讲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比如, 在听力考试时, 应在听前快速浏览一遍听力试题, 以便抓住关键词, 心中有数。讲评单项选择题时, 应先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 抓住关键因素, 运用所学知识迅速作出选择。其技巧是:结合题目分析备选项, 用识别法、排除法、暗示法作出正确选择, 鼓励多采用排除法。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属于阅读题型, 切不可逐篇逐题泛泛而讲, 而应该进行必要的解题指导。要注意精读文章段首句, 善于从段首句中抓住信息, 句首往往是本段的“文眼”;要学会快速通读全文, 挖掘文章寓意,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不能在某一个生词上花太多时间, 并要努力具备中西文化背景知识等等。这样,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会大大提高。

3. 注重联系课本知识, 以本为本

现在考试注重课本知识的运用, 试卷中所考的知识点大都源于教材, 笔者在讲评试卷时, 涉及的知识点都要指出某一题考查的某一知识源于哪一模块哪一单元, 并且能够说出在哪一页, 要求学生立即翻书找到这一知识点的课文原句。这样既起到讲解作用, 又起到巩固课本知识、引起学生对课本知识重视的作用。同时, 适当地提问学生并要求背出原句, 还能起到检查学生背课文的作用。

四、鼓励为主, 表扬进步

有的教师在讲评课中总是一味地责怪学生“这题老师平时已经再三强调, 为什么还错?”、“这题那么容易, 怎么会错呢?”有的教师甚至把讲评课当做批评课。本来学生拿到试卷后心情就十分复杂, 多数学生都有后悔、懊恼的表现。如果这时批评太多, 或者一进教室就先发一通火, 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思维迟缓、注意力涣散, 进而厌烦英语课,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生答错了题目, 反映其在某方面存在不足, 教师应从他们的角度分析错误的原因。我们要重视激励作用, 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 帮助学生查找不足。要大力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要使学生信心百倍, 感觉到进步的喜悦, 更感到成功就在眼前。

五、课后补救措施

1. 个别辅导

因为时间有限, 讲评课上教师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 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让全部学生都清清楚楚, 对于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些问题不能理解、吸收不了的, 或由于害羞, 不敢在课堂上多问的, 教师在讲评课后应该另外找时间单独辅导、进一步点评。

2. 教师教学反思

另外, 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们对各知识点的讲解到位了没有?语法教学是否深入?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是否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笔者认为学生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教师的失误。因此, 我们要在讲评课上或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弥补, 吸取教训, 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课后是试卷讲评课的适当延伸, 在多年的教学中, 笔者一直重视学生个别消化评讲内容, 采取指导学生整理好错题集的方法来解决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此外, 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 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变化趋势, 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确立可行的目标。

总之, 试卷讲评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有足够的认识, 以便熟练掌握、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让学生明白犯错并不可怕, 尽量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一堂高效、科学、实用的试卷讲评课应该是:轻松的、互动的、方法灵活多样的。为一堂讲评课, 教师会付出很多, 但笔者坚信, 教师的付出是有回报的。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对策 篇10

1.避免使用不恰当的听力训练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英语基础并不过硬的初中学生,由于所掌握的词汇量较小,平时听英语的机会少,在听英语短文和较长的对话时,往往会比较困难。因此,有些教师在进行短文或较长对话的听力训练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完成听力练习题,通常会在教学中使用母语。本人曾听过这样一节初中英语听力课。教师播放短文时,部分学生在听完三遍后,仍没有听懂短文大意,同时也由于短文表达的故事情节的顺序与所设置的听力练习题顺序稍有变动,学生们不能较好地完成听力练习题。这时,教师采取听一句短文,按一下暂停键,将所听句子翻译成汉语,接着再听一句短文句子,再按下暂停键,并翻译的方法。如此逐句听,逐句翻译,直至短文完毕,最后学生们确实很快就完成了听力练习题。

2.避免使用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许多教师在听力训练课中,为了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通常整堂课都是让学生在听———做题———对答案的过程中渡过的。长此以往,这种单一而枯燥的训练方式,使原本生性活泼好动、善于思考的初中学生难免产生厌倦的情绪。这种古板的训练形式不利于学生持久性集中思维,做好听力训练。

3.探讨英语应试听力与实际应用的差距。现阶段,我国各地中考英语听力题型基本上都设置为听力选项或听短文填单词。温州地区最近几年听力题型基本为听较短的对话选出相应的图片、听较长对话选出最佳答案、听短文完成信息表。为适应中考的需要,各种类型的听力训练材料,也都设有听力选项。因此在听录音前,学生可根据听力选项中的内容预测听力内容。这种听力训练显然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试想在实际交流中,哪有选项让你揣摩所听内容呢?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达到听懂英语,进而达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听力训练,完善听力教学的方式,这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以下几点实践方法仅供参考。

二、有效提高学生的听音与辨音的能力

学习语言,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在语音教学中,最难掌握的要算各种读音规则、技巧。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听音与辩音的能力。发音不准,就不能听懂和不能正确理解所听到发音标准的内容。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让学生自制音标小卡片,把48个音素全部制成卡片,随时放在口袋练习、巩固。

2.学生基本掌握音标发音后再学单词时,总是先让学生自己拼读,而不是先听录音或跟教师读,教师只是在必要时更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3.在模仿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录下自己的读音,与课文朗读进行比较,改正不良语音、语调,天天练时时练,不间断地练。

4.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如chant、rhyme等,从中悟出开音节、闭音节、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发音规则,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5.把发音相似的音素、单词、数词进行归类。音素eg:[i:]-[I]、[?]-[a:]、[e]-[?]、[s]-[z]、[n]-[l]等,读音相似的单词eg:bit/beat/,cut/cart,bed/bad,light/night,cause/course等。

案例一:八年级(下)听力训练,听短文,回答问题(短文读三遍)。

短文内容“Mrs.Green is an old woman.She has a

教学设计如下:

Step1:

听短文录音第一次,(听之前提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短文出现的人物、地点、时间,以及所发生的事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有目的去听,有意识地强调人物与时间的辨别。)

Step 2:

听短文第二次,在关键词处暂停,让学生仔细辨别称呼语Mr.Mrs.与数字1990和1919。

三、努力捕捉听力难点

进入八年级以后,每个单元Section A 2a,2b与Section B 2a,2b中的听力材料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进行英语短文或较长对话的听力训练时,我通常采取分散教学难点的办法,根据短文内容,预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短文或对话内容。

例:《Go for it》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4 Section A 2a,2b教学设计:

Step1:听对话录音第一次,使学生基本了解对话的内容。

Step2:听对话录音第二次,针对本段对话中难度较大的地方使用暂停键,并及时提出相应的问题。

(1)播放录音到“That's nice”

Ask:what did the boy's history teacher say?

S:He could do better.

(2)接着播放录音,直到听完对话。

Ask:What did his math teacher say?

S:He was hard-working.

Step3:再从头到尾完整地听一遍对话,完成其余的选项,最后让学生核对答案。教师巡视之后,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较好地完成2a、2b两部分的内容。

事实证明,通过以上几个教学步骤,逐步分散听力材料中的难点,学生就不会产生惧怕的心理。教师也不必借助于一句母语,学生就能听懂短文的含义,并能准确地做出选择,达到了本篇对话听力训练的教学目的。

四、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听力训练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只简单设计为单一的听———做题———核对答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听力教学情境化。特别是到了九年级时,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与听力水平的提高,听力训练的形式应日趋多样化。所以我常采用在上听力课前后几分钟里,选放一些内容简单、形式活泼、旋律明快的英语歌曲,并借助形体语言或画面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上一篇:新课改下网络电子技术下一篇:ERP系统的风险管理